移动通信复习总结
移动通信复习知识点汇总
一、题型和试题分布二、复习重点第一部分概述1.了解移动通信的发展情况1. 发展史:(1). 萌芽阶段:(2). 开拓阶段:1935年,阿姆斯特朗发明了FM方式无线电,是移动通信中的第一个大分水岭。
(3). 商业阶段:1987年11月18日第一个TACS模拟蜂窝移动系统在省建成并投入商用。
1994年12月底首先开通了GSM数字移动网。
2. 蜂窝小区系统设计目的:频率复用,解决大容量需求与有限频谱资源的矛盾。
3. ITU通过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主流标准:WCDMA、cdma2000、TDSCDMA、DECT。
4. 移动通信的标准化容: 技术体制标准化、网络设备标准化、测试方法标准化。
5. 常用移动通信的应用系统:(1). 寻呼系统:给用户发送简单消息(数字、字母、声音)的系统;通过基站将携带寻呼信息的载波以广播的形式发送到整个覆盖区。
每个基站为了能有最大的覆盖围,就需要采用大的发射功率(以千瓦计)和低的数据速率。
(2). 蜂窝式移动通信系统:当移动台通话时从一个小区到另一个小区时,移动交换中心自动将呼叫从原基站的信道转移到新基站的信道上,叫越区切换。
(3). 无绳系统:简单的无绳系统分为座机和手机两部分。
无绳系统是使用无线链路来连接便携手机和基站的全双工系统,是一种以有线网为依托的通信方式。
第一代模拟无绳(CT0,CT1)是模拟系统。
第二代数字无绳系统(CT2)只有单向呼叫能力,不能被叫。
第三代无绳系统(DECT)可实现双向呼叫,漫游及切换功能。
蜂窝移动通信具有自己独立的组网能力,无绳系统强调其接入能力,依附于其他通讯网(公用网,蜂窝移动网,数据通信网等)。
2.了解双工方式1. 双工方式:频分双工(FDD)、时分双工(TDD)。
3.了解功率换算方法1. 两个功率之比的量度,用dB来表示: 10lg(P2/P1)dB。
)mdB。
有时也用分贝量度相对某些标准值:mdB=10lg(功率P0.001P第二部分移动通信的传播特性1.了解电波的传播方式1. 电波的传播方式:直射波,反射波,绕射波,散射波。
移动通信总结(推荐3篇)
移动通信总结第1篇一方面,大大缩短了RRU和天线之间馈线的长度,可以减少信号损耗,也可以降低馈线的成本。
有时候成本比性能更加重要,如果一项技术需要花很多钱,但是带来的回报少于付出,它就很难获得广泛应用。
RAN的演进,一定程度上就是成本压力带来的结果。
在D-RAN的架构下,运营商仍然要承担非常巨大的成本。
因为为了摆放BBU和相关的配套设备(电源、空调等),运营商还是需要租赁和建设很多的室内机房或方舱。
大量的机房=大量的成本于是,运营商就想出了C-RAN这个解决方案。
移动通信总结第2篇光复用传输链路中的光电转换器,也称为WDM波分光模块。
不同中心波长的光信号在同一根光纤中传输是不会互相干扰的,所以彩光模块实现将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合成一路传输,大大减少了链路成本。
采用无源WDM方式,虽然节约了光纤资源,但是也存在着运维困难,不易管理,故障定位较难等问题。
第三种,有源WDM/OTN方式。
在AAU站点和DU机房中配置相应的WDM/OTN设备,多个前传信号通过WDM技术共享光纤资源。
如下图:看完了前传,我们再来看看中传(DU↔CU)和回传(CU以上)。
主要有两种方案:移动通信总结第3篇大大宽宽的机柜,有好几层机框,然后每层机框插了很多的单板。
单板很薄很轻,面板是塑料的,很容易坏。
这个设备,名字就叫MSC(Mobile Switching Center),移动交换中心。
注意:之所以图上面写的是“MSC/VLR”,是因为VLR是一个功能实体,但是物理上,VLR和MSC是同一个硬件设备。
相当于一个设备实现了两个角色,所以画在一起。
HL R/AUC也是如此,HLR和AUC物理合一。
后来,到了。
是的没错,2G和3G之间,还有一个——就是GPRS。
移动通信复习知识点
移动通信复习知识点移动通信复习知识点移动通信是指在移动终端之间进行的无线通信。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移动通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以下是一些移动通信的重要知识点。
1. 无线通信技术蜂窝网络:蜂窝网络是指将通信区域划分成多个小区,每个小区由一个基站提供覆盖。
常见的蜂窝网络包括2G(GSM)、3G (CDMA2000、WCDMA)和4G(LTE)等。
调制技术:调制技术是将数字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进行传输的过程。
常用的调制技术包括调频(FM)、调幅(AM)和正交振幅调制(QAM)等。
2. 移动通信网络移动通信架构:移动通信网络由多个部分组成,包括移动终端、基站和核心网。
移动终端通过基站连接到核心网进行通信。
移动通信协议:移动通信协议指的是移动终端和基站之间进行通信时所采用的规则和标准。
常见的移动通信协议包括GSM、CDMA、UMTS和LTE等。
3. 移动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数据传输方式:移动网络中的数据传输可以通过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两种方式进行。
电路交换将通信资源独占给用户,而分组交换则将数据分成小块进行传输,提高了通信资源的利用率。
移动网络优化:为了提高移动网络的性能,常采用的优化方法包括信道编码、调度算法和干扰管理等。
4. 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5G技术:5G技术是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低的延迟。
它将推动物联网、智能交通和远程医疗等行业的发展。
虚拟化网络:虚拟化网络是一种以软件为基础的网络架构,它可以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管理性,降低部署和运营成本。
边缘计算:边缘计算是将计算和存储功能移到网络边缘,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响应时间。
以上只是移动通信领域的一些重要知识点,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通信领域还有许多其他的细节和内容需要进一步学习和了解。
移动通信复习知识点
移动通信复习知识点移动通信复习知识点⒈介绍移动通信移动通信是指通过无线技术实现移动设备之间互相通信的技术。
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普遍使用的通信方式,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无线通信服务。
移动通信包括移动方式通信、移动互联网通信等。
⒉移动通信网络结构⑴移动终端设备移动终端设备包括方式、平板电脑、物联网设备等,它们通过无线信号接入到移动通信网络。
⑵基站基站是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它负责无线信号的接收和转发。
基站通常由基站控制器和基站收发器组成。
⑶核心网核心网是移动通信网络的控制中心,它实现了用户数据的交换和路由。
核心网包括移动交换中心、数据中心等组件。
⒊移动通信网络技术⑴ 2G网络2G网络是第二代移动通信网络,采用数字信号进行通信。
2G网络提供了语音通信和短信服务,并支持低速数据传输。
⑵ 3G网络3G网络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支持高速数据传输和多媒体服务。
3G网络提供更丰富的应用和功能,如视频通话、高速上网等。
⑶ 4G网络4G网络是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具备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低的延迟。
4G网络支持高清视频流媒体、实时游戏等应用。
⑷ 5G网络5G网络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具备超高速数据传输、大规模物联网连接和超低延迟等特点。
5G网络将推动移动通信进入新的时代。
⒋移动通信协议⑴ GSMGSM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的缩写,是2G网络的基本协议。
它采用TDMA技术进行时分复用,实现了语音通信和短信服务。
⑵ CDMACDMA是码分多址技术,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
它将不同的信号通过独特的编码方式进行区分,实现了信号的同时传输。
⑶ LTELTE是长期演进技术,是4G网络的基本协议。
它实现了高速数据传输和多媒体服务,并具备更低的延迟和更好的信号覆盖。
⑷ 5G NR5G NR是5G网络的新无线接口技术,采用了更高的频段和更大的带宽,实现了超高速的数据传输和更低的延迟。
附件:无法律名词及注释:●通信法:指规范和管理通信行业的法律法规,保障通信网络的安全和合法运营。
移动通信复习知识要点
第一部分概述1.了解移动通信的发展情况古代移动通信-萌芽阶段-开拓阶段-商业阶段-蜂窝思想-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数字化-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宽带、多媒体-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广带IP多媒体-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1897年,马可尼完成莫尔斯电码无线通信实验,标志无线电通信的开始,开创了海上通信业)(1928年,美国底特律警察局率先使用装备贝茨发明的能适应移动车辆震动影响的无线电收发信机——超外差AM接收机的警用车辆无线电移动系统(单向),标志移动通信开始)(1935年,阿姆斯特朗发明了FM方式无线电,是移动通信中的第一个大分水岭)(早在40年代末,美国Bell实验室提出蜂窝构想;1974年正式提出了蜂窝移动通信的概念。
)2.了解通信系统的分类按工作方式分类---单工双工(TDD,FDD) 半双工按信号形式分类---模拟网和数字网按覆盖范围分类---城域网,局域网和个域网按服务特性分类---专用网,公用网按多址方式分类---FDMA,TDMA,CDMA,SDMA 按使用对象分类---民用系统、军用系统按业务类型分类---电话网、数据网、综合业务网、多媒体按使用环境分类---陆地通信、海上通信、空中通信依据通话状态和频率使用方法,可分为单向和双向单工和双工3.了解双工方式双工通信的特点是: 同普通有线电话很相似, 使用方便。
其缺点是: 在使用过程中, 不管是否发话, 发射机总是工作的, 故电能消耗很大, 这对以电池为能源的移动台是很不利的。
针对此问题的解决办法是: 要求移动台接收机始终保持在工作状态, 而令发射机仅在发话时才工作。
这样构成的系统称为准双工系统, 也可以和双工系统兼容。
这种准双工系统目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基站移动台第二部分移动通信的传播特性1.了解电波的传播方式1) 直射波:电波传播过程中没有遇到任何的障碍物, 直接到达接收端的电波, 称为直射波。
直射波更多出现于理想的电波传播环境中。
移动通信复习资料
移动通信复习资料移动通信复习资料1. 引言移动通信是指在移动环境下进行通信的技术和方法。
它是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而逐渐成熟起来的,并且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回顾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技术和发展历程,并对移动通信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2. 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移动通信是通过无线信道传输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
它与传统有线通信不同,具有移动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移动通信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无线通信与移动通信网络。
无线通信是指通过无线信道进行通信的技术和方法,包括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卫星通信等。
移动通信网络是为了实现移动通信而构建的网络,包括了蜂窝通信网络、移动互联网等。
3. 移动通信的技术移动通信的技术包括了信号调制、多路复用、无线接入技术等。
其中,信号调制是将要传输的信息转化为适合无线传输的信号格式,常见的信号调制方式有调幅调制(AM)、调频调制(FM)等。
多路复用是将多条通信信号合并在一起通过一个信道传输,以提高信道利用率。
无线接入技术是指移动设备与移动通信网络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了蜂窝网络、Wi-Fi、蓝牙等技术。
4.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几个重要阶段。
早期的移动通信技术主要是模拟通信技术,如1G(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随着技术的进步,数字通信技术逐渐成熟,2G、3G、4G等数字通信系统相继出现。
目前,5G移动通信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它具有更高的速度、更低的延迟和更大的连接密度,将为移动通信带来更多的应用场景和可能性。
5. 移动通信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的未来发展将更趋于智能化、跨界融合。
未来的移动通信网络将不仅仅是简单的通信工具,而是具有智能感知、自主决策能力的网络。
同时,移动通信将与其他行业相结合,为医疗、交通、智慧城市等领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
6. 结论移动通信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移动通信复习要点
移动通信第一章知识点:1.、1G、2G和3G代表性的标准制式。
1G:AMPS ,TACS2G:GSM和窄带CDMA3G:WCDMA,CDMA2000,TD-SCDMA2、移动通信中面临的干扰主要有哪些?是何原因?同频、临频干扰、互调干扰互调干扰:两个或多个信号作用在通信设备的非线性器件上,产生同有用信号频率相近的组合频率,从而构成干扰邻道干扰:相邻或邻近的信道(或频道)之间,由于一个强信号串扰弱信号而造成的干扰同频干扰(蜂窝系统特有):相同载频电台之间的干扰3、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
双工、单工、半双工第二章知识点:1、阴影效应(怎么产生)、多径效应(概念)、多普勒效应产生原因、产生多普勒频移(计算)、慢衰落、快衰落、相关带宽(时延扩展)、相关时间(多普勒频移)、相关距离等概念阴影效应:由地形结构引起,表现为慢衰落多径效应:由移动体周围的局部散射体引起的多径传播,表现为快衰落阻挡体比传输波长大的多的物体产生多径衰落的主要因素多普勒效应:由于移动体的运动速度和方向引起多径条件下多普勒频谱展宽⏹慢衰落:由阴影效应产生,一般服从正态分布。
⏹快衰落:由多径效应产生,一般服从瑞利分布。
⏹是运动速度,是波长,是夹角2、信道衰落:慢/快衰落;大/小尺度衰落;(非)频率选择性/衰落;(非)时间选择性衰落;(非)空间选择性衰落第三章知识点:1、语音编码方案(波形编码、参量编码、混合编码)2、QPSK、OQPSK和π/4QPSK信号的星座图及相位跳变路径及相位的最大跳变量。
3、π /4 QPSK调制原理。
设起始附加相位 θk=0 ,比特流为 1 1 -1 1 1 -1 -1 -1,用π/4QPSK 发送,比特从左到右送入发射机,确定发送期间相位θk 和Uk 、Vk 。
(π/4QPSK 调制原理及载波相移如下所示)LPFLPF差分相位编码S/P S IS QU kV ksin c tωcos c t ω∑S QPSK (t )+-输入数据kU 'k V '4、MSK 调制方式及其相位轨迹图第四章知识点: 1、抗衰落三大措施(分集、均衡、信道编码各自作用)– 分集:补偿衰落信道损耗– 均衡:补偿时分信道中由于多径效应而产生的码间干扰– 当传输的信号带宽大于无线信道的相关带宽时,信号产生频率选择性衰落,接收信号就会产生失真,它在时域表现为接收信号的码间干扰。
移动通信复习总结
第一章1.、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2、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公用交换电话网3、MSC:Mobile Switching Center,移动业务交换中心4.、移动通信:指通信双方或至少有一方处于运动中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换的通信方式。
5、时代接入方式业务典型代表第一代(1G)模拟通信系统FDMA 话音美国的AMPS系统和欧洲的TACS第二代(2G)数字蜂窝移动TDMA 话音通信系统低速数据GSMA系统和CDMA系统第三代(3G)数字蜂窝移动CDMA 宽带多媒体通信系统6、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单向和双向,单工和双工。
单工通信:通信双方电台交替地进行收信和发信。
(例:对讲机)适用于:专业性强的通信系统。
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指通信双方,收发均同时工作,即一方讲话时,都可以听到对方的话音,没有“按-讲”开关,双方通话像市内电话通话一样。
(例:手机)适用于:耗电大,但获得广泛的通信。
半双工通信:指通信双方,有一方实用双工通信,而另一方实用双频单工通信。
(例手机和基站之间、汽车调度系统)适用于:专业移动通信系统,耗电量少。
移动中继方式:是为了增强通信的距离,可加设中继站。
(若多次中继转接将使信噪比下降)中继通道:单工中继和双工中继。
7、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移动台(MS)、基站(BS)、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以及市话网(PSTN)相连的中继线。
8、工作频段: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2G)GSM:900MHZ或1800MHZCDMA800MHZ第三代数字盈动通信系统(3G)2000MHZ或2.4GHZ问题1、什么是移动通信?2、移动通信的发展经过哪几代?使用的业务分别是什么?3、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有哪几种?分别适用于现实中哪种情况?4、第二代移动通信所使用的工作频段是什么?第三代的工作频段呢?第二章第二章1、多径衰弱:多径传播所引起的信号在接收端幅度、相位和到达时间的随机变化将导致严重的衰弱。
移动通信复习
移动通信复习移动通信复习移动通信是指通过无线技术实现移动设备之间信息传输和通信的过程。
在现代社会中,移动通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对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技术原理以及现阶段的发展进行复习和总结。
1. 基本概念1.1 移动通信系统移动通信系统是指由无线电频率、基站、移动设备以及相应设备组成的一个通信系统。
常见的移动通信系统包括GSM、CDMA、WCDMA、LTE等。
每个移动通信系统都有独立的技术标准和协议,用于实现移动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1.2 移动通信网络移动通信网络是由多个基站和核心网组成的网络,用于实现移动设备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传输。
移动通信网络通常由无线接入网、传输网和核心网三部分组成。
- 无线接入网负责与移动设备进行无线通信,并将通信数据传输到传输网。
- 传输网负责将无线接入网传输的数据进行中继和转发,保障信息的可靠传输。
- 核心网是整个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部分,负责用户身份认证、移动设备管理、呼叫控制等功能。
2. 技术原理2.1 信号传输原理移动通信系统通过无线电频率将信息传输到移动设备和基站之间。
这种无线通信采用的是电磁波的传播原理。
无线电波在空间中传播时,会遇到传播路径损耗、多径效应、信号衰减等影响因素。
为了克服这些影响因素,移动通信系统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如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码分复用等。
这些技术手段可以提高频谱效率,增强通信质量和容量。
2.2 移动通信协议移动通信系统采用了一系列的协议来实现移动设备之间的通信。
常见的移动通信协议包括无线接入协议、传输协议和核心网协议。
无线接入协议是指移动设备与基站之间的通信协议,常见的有GSM、CDMA2000、WCDMA、LTE等。
这些协议定义了移动设备与基站之间的通信接口、数据传输方式、呼叫控制等规范。
传输协议是指移动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协议,常见的有TCP/IP协议。
TCP/IP协议是一种可靠的传输协议,用于实现数据的分段、传输和重组。
移动通信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1.移动通信主要使用VHF和UHF频段的主要原因有哪三点?P5(1)VHF/UHF频段较适合移动通信。
(2)天线较短,便于携带和移动。
(3)抗干扰能力强。
2.移动通信系统中150MHz频段、450MHz频段、900MHz频段和1800MHz频段的异频双工信道的收发频差为多少?150MHz的收发频率间隔为5.7MHz,450MHz的收发频率间隔为10MHz,900MHz的收发频率间隔为45MHz,1800MHz的收发频率间隔为95MHz。
4.移动通信按用户的通话状态和频率使用方法可分为哪三种工作方式?分为单工制,半双工制和全双工制。
5.移动通信与其他通信方式相比,具有哪七个特点?与其他通信方式相比,移动通信具有以下基本特点:(1)电波传播条件恶劣。
(2)具有多普勒效应。
(3)干扰严重。
(4)接收设备应具有很大的动态围。
(5)需要采用位置登记、越区切换等移动性管理技术。
(6)综合了各种技术。
移动通信综合了交换机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传输技术等各种技术。
(7)对设备要求苛刻。
移动用户常在野外,环境条件相对较差,因此对其设备(尤其专网设备)要求相对苛刻。
6.常用的多址技术有哪四种?P6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和空分多址(SDMA)7.什么是均衡技术?P9均衡技术是指在数字通信系统中,由于多径传输、信道衰落等影响,在接收端会产生严重的码间干扰(Inter Symbol Interference,简称ISI),增大误码率。
为了克服码间干扰,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在接收端采用的技术。
均衡是指对信道特性的均衡,即接收端的均衡器产生与信道特性相反的特性,用来减小或消除因信道的时变多径传播特性引起的码间干扰。
8.什么是分集技术?常用的分集有哪四种?举例说出目前实际移动通信中采用的分集技术?P10-11分集技术是通信中的一种用相对低廉的投资就可以大幅度改进无线链路性能的接收技术。
分集的概念是:如果用一条无线传播路径中的信号经历了深度衰落,那么另一条相对独立的路径中可能包含着较强的信号。
移动通信复习
移动通信复习移动通信是指在移动设备之间进行数据和信息传输的技术。
它提供了便捷的通信方式,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进行语音、短信和数据传输。
本文将对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进行复习,以加深对该领域的理解。
1. 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号传输。
移动设备通过无线电波将数据和信息发送到基站,然后基站将其转发到目标设备。
这种无线传输是通过调制和解调技术实现的,即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并将其传输到接收端进行解码。
2. 移动通信的网络结构移动通信网络由多个组成部分构成,包括移动设备、基站、核心网和接入网。
移动设备是用户的移动终端,基站是接收和转发无线信号的设备,核心网负责处理数据传输和信号路由,接入网是将核心网连接到基站的网络设施。
3. 移动通信的技术标准为了实现移动通信,需要定义一套统一的技术标准。
目前,全球使用最广泛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包括GSM、CDMA2000、LTE和5G。
这些技术标准定义了移动通信的频率、带宽、调制方式和网络结构等方面的规范。
3.1 GSM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是最早引入的数字移动通信标准之一。
它使用时分多址(TDMA)技术,将频率分成多个时间片段,并在时间上进行分割。
GSM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是2G移动通信的主要标准之一。
3.2 CDMA2000CDMA2000(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2000)是一种使用码分多址技术的移动通信标准。
它将语音和数据进行编码和解码,并将它们混合在一起进行传输。
CDMA2000在北美地区得到广泛应用,是2G和3G移动通信的主要标准之一。
3.3 LTELTE(Long-Term Evolution)是一种4G移动通信技术标准。
它基于OFDMA(正交频分多址)技术,提供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较低的延迟。
LTE能够支持高质量的流媒体和互联网应用,成为目前主要的移动通信标准。
移动通信期末考试重点知识点总结
移动通信期末考试重点知识点总结第一篇:移动通信期末考试重点知识点总结电波传播的基本特性电波传播的基本特性即移动信道的基本特性——衰落特性移动通信信道基站天线、移动用户天线和两付天线之间的传播路径衰落的原因复杂的无线电波传播环境无线电波传播方式直射、反射、绕射和散射以及它们的合成衰落的表现传播损耗和弥散阴影衰落多径衰落多普勒频移移动台的被呼过程以固定网PSTN呼叫移动用户为例,固定网的用户拨打移动用户的电话号码MSISDN PSTN交换机分析MSISDN号码,GMSC分析MSISDN号码,HLR分析由GMSC发来的信息。
HLR查询当前为被呼移动用户服务的MSC/VLR,由正在服务于被呼用户的MSC/VLR得到呼叫的路由信息,MSC/VLR将呼叫的路由信息传送给HLR,GMSC 接收包含MSRN的路由信息寻呼过程当网络知道了被叫用户所在的位置区后,便在此位置区内启动一个寻呼过程将寻呼消息经基站通过寻呼信道PCH发送出去;位置区内某小区PCH上空闲的移动用户接到寻呼信息,识别出IMSI码,便发出寻呼响应消息给网络。
网络接到寻呼响应后,为用户分配一业务信道,建立始呼和被呼的连接,完成一次呼叫建立例3-3 某一移动电话系统,工作频率为450 MHz,基站天线高度为70 m,移动台天线高度为1.5 m,在市区工作,传播路径为准平滑地形,通信距离为20 km,求传播路径的衰耗中值。
解:(1)自由空间的传播衰耗Lbs。
所以,准平滑地形市区衰耗中值为(3)任意地形地物情况下的衰耗中值。
根据已知条件可知因为KT=0;所以LA=LT-KT=LT=155 dB 例3-4 若上题改为在郊区工作,传播路径是正斜坡,且θm =15 mrad,其他条件不变,再求传播路径的衰耗中值。
解根据已知条件,所以地形地物修正因子KT为因此传播路径衰耗中值LA为1、什么叫移动通信? 答:通信双方至少有一方处在移动情况下(或临时静止)的相互信息传输和交换.2、移动通信的特点.a移动通信必须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b移动通信是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中运行的c移动通信可以利用的频谱资源非常有限d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多种多样,网络管理和控制必须有效e 移动台必须适合于在移动环境中使用2.8与MSK相比,GMSK的功率谱为什么可以得到改善答:GMSK是在MSK基本特性的基础上,对MSK的带外频谱特性进行改进,使其衰减速度加快.GMSK信号就是通过在FM调制器前加入高斯低通滤波器(称为预调制滤波器)而产生的,GMSK通过引入可控的码间干扰(即部分响应波形)来达到平滑相位路径的目的,它消除了MSK相位路径在码元转换时刻的相位转折点.GMSK信号在一码元周期内的相位增量,不像MSK那样固定为±π/2,而是随着输入序列的不同而不同.其功率谱密度反比于归一化频率(f-fc)Tb.随着BbTb的减小,功率谱密度衰减加快.4.1、分集技术如何分类?在移动通信中采用了哪几种分集接收技术? 广义上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称为“宏分集”;另一类称为“微分集”.其中微分集又可以分为6类: a空间分集b频率分集c极化分集d场分量分集e角度分集f时间分集接收端主要有三种分集合并方式:a 选择式合并b最大比值合并c 等增益合并5.16、什么叫中心激励? 什么叫顶点激励? 采用顶点激励方式有什么好处? 两者在信道的配置上有何不同? 答:“中心激励”就是在每个小区中, 基站可设在小区的中央, 用全向天线形成圆形覆盖区;“顶点激励”就是将基站设计在每个小区六边形的三个顶点上, 每个基站采用三副120°扇形辐射的定向天线, 分别覆盖三个相邻小区的各三分之一区域, 每个小区由三副120°扇形天线共同覆盖.顶点激励的有点:可以减少系统的同道干扰,采用多副天线也消除了小区内障碍物的阴影区.信道的配置:顶点激励主要采用等频距配置法,中心激励主要采用分组配置.5.17、移动通信网的基本网络结构包括哪些功能?答:基本网络结构包括了:基站、交换机和移动台.交换机的功能:交换机通常由交换网络(或称接续网络)、接口和控制系统组成.交换网络的作用是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 将任一输入线与输出线接通.接口单元把来自用户线或中继线的各种不同的输入信令和消息转成统一的机内信令, 以便控制单元或交换网络进行处理或接续.控制系统主要负责话路的接续控制, 另外还负责通信网络的运行、管理和维护功能.移动通信网络中使用的交换机通常称为移动交换中心(MSC)它还负责移动性管理和无线资源管理(包括越区切换、漫游、用户位置登记管理等).基站和移动台的主要功能是呼叫和接收.5.28、在越区切换时, 采用什么信道分配方法可减少通信中断概率? 它与呼损率有何关系?答:a信道分配方法:在每个小区预留部分信道专门用于越区切换.b使可用的信道数减少, 要增加呼损率.7.9、GSM采取了哪些抗干扰措施?答:采用自适应均衡抵抗多径效应造成的时散现象, 采用卷积编码纠随机干扰, 采用交织编码抗突发干扰,采用跳频技术躲避干扰.7.11、GPRS系统在GSM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哪些功能单元? 基于电路交换的GSM网络与基于分组交换的GPRS网络传输用户信息的过程有何不同?答:增加了SGSN(GPRS服务支持节点)和GGSN(GPRS网关支持节点)两个主要单元.GPRS仅在实际传送和接收时才使用无线资源,在一个小区内上百个用户可以分享同一带宽,多个用户共享一条无线信道,多个用户将数据分组打包在信道中传送.在GSM中将每个人的信息以帧的形式传输.8.6、为什么说CDMA蜂窝系统具有软容量特性? 这种特性有什么好处? 答:CDMA蜂窝系统的全部用户共享一个无线信道, 用户信号的区分只靠所用码型的不同, 因此当蜂窝系统的负荷满载时, 另外增加少数用户只会引起话音质量的轻微下降(或者说信干比稍微降低), 而不会出现阻塞现象.CDMA蜂窝系统的这种特征,使系统容量与用户数之间存在一种“软”的关系.好处:在业务高峰期间,可以稍微降低系统的误码性能,以适当的增多系统的用户数目,即在短时间内提供稍多的可用信道数.在其他蜂窝通信系统中,当用户过区切换而找不到可用频道或时隙时,通信必然中断,而CDMA蜂窝系统的软容量特性可以避免发生类似现象.8.7、为什么说CDMA蜂窝系统具有软切换功能? 这种功能有何好处?答:CDMA蜂窝系统具有“软切换”功能.即在过区切换的起始阶段, 由原小区的基站与新小区的基站同时为过区的移动台服务, 直到该移动台与新基站之间建立起可靠的通信链路后, 原基站才中断它和该移动台的联系.好处CDMA蜂窝系统的软切换功能既可以保证过区切换的可靠性(防止切换错误时反复要求切换), 又可以使通信中的用户不易察觉.9.16、TD-SCDMA的物理层与WCDMA的物理层有何异同点?答:TD-SCDMA系统的多址接入方案属于DS-CDMA, 码片速率为1.28 Mc/s, 扩频带宽约为1.6 MHz, 采用TDD工作方式.WCDMA是一种直接序列扩频码分多址(DS-CDMA)系统.码片速率为3.84Mc/s,中心频率为200kHz的整数倍, 采用双工模式FDD或TDD工作方式.TD-SCDMA的传输信道与WCDMA的传输信道基本相同.9、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有哪些优点?答:频谱利用率高、容量大,同时可以自动漫游和自动切换,通信质量好,加上其业务种类多、易于加密、抗干扰能力强、用户设备小、成本低。
移动通信复习总结
移动原理导读:蜂窝概念:通过划分小区、频率复用、小区分裂、多址联接技术解决系统容量问题。
服务小区:条状服务区、面状服务区。
1簇:共同使用全部可用频率的N个小区。
切换:当前正在通信的移动台与基站之间的链路转移到另一个基站,硬切换、软切换。
干扰:同、邻频干扰。
呼损率B、呼叫中断概率、通信概率(位置概率和时间概率)、载噪比C/N、误码率BER。
提高蜂窝系统容量:小区分裂,划分扇区。
慢衰落:阴影效应,大气折射;快衰落:多径效应、多普勒效应。
图传播损耗因素:地形地物,天线高度,载波频率、传输距离。
多径影响:幅度变化,瑞丽衰落、直射波接受信号莱斯分布;时间扩展,码元串扰。
脉冲成型:矩形脉冲经过限带信道,脉冲在时间上扩展,造成严重符间串扰(ISI),可减小ISI和调制信号的带宽,分升余弦滚降滤波器、高斯脉冲成型滤波器。
Nyquist准则。
均衡:矫正信道传输函数,使其满足无失真传输条件,抵消码间串扰,时、频域均衡。
分集:多路不相关衰落路径传送相同信号并合并,对抗衰落和延时串扰。
分集技术图。
语音质量评价:客观法:信噪比;主观:MOS平均意见得分,DRT,DAM。
语音有冗余要压缩:短、长时相关性,准平稳性,静音特性。
人耳听觉:对信号相位特性不敏感;掩蔽效应:能量掩蔽、频率掩蔽。
扩频多址SSMA:跳频码分多址(FH-CDMA)直接扩频码分多址(DS-CDMA)跳时码分多址(TH-CDMA)DS-CDMA系统2特点:多址干扰:多用户共用频率,接收机叠加多信号;远近效应:近处的强信号抑制远处弱信号的接收,克服方法:功率控制三中扩频码:沃氏码64,短、长码序列图GSM: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89生效91问世92使用。
其组织结构:ETSI(欧洲电信标准协会)。
主要特点:规范化,模块化。
四大子系统:BSS\NNS\OSS\MS及其子系统功能。
重要图。
图。
一个BSC可管理几十个BTS,点到点,多点,点环。
HLR选填。
EIR存有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IMEI。
移动通信总结[5篇范例]
移动通信总结[5篇范例]第一篇:移动通信总结第1章移动通信技术基础一、本章知识概要1.1 移动通信概述 1.2 移动通信信道1.3 抗噪声和抗干扰技术 1.4 移动通信的基本技术 1.5 移动通信组网技术二、本章重要知识阐述 1.1 移动通信概述1.1.1 移动通信的发展和演进移动通信是指通信的双方至少有一方是在移动中进行信息交换的。
发展基本以十年为一个周期,主要分为 1G、2G、3G、4G共四个阶段。
1.1.2 移动通信的基本组成移动通信网是系统的一个完整实体, 包括交换网络子系统(NSS)、基站网络子系统(BSS)和大量移动用户终端(MT)。
1.1.3 移动通信的特点1.1.4 移动通信的频谱划分1.2 移动通信信道1.2.1 电波传播特性1.2.2 移动信道特征多径衰落或多径效应:经过多个路径的反射, 以至到达接收天线的信号是来自不同传播路径的各个分量的合成。
由于各个分量的相互干涉而产生深度的快衰落。
慢衰落:移动台接收信号除瞬时值出现快速起伏的瑞利衰落外, 其场强中值(具有50%场强的概率值)随着所处位置改变而呈现较慢的变动。
多普勒频移就是快衰落时场强的衰落速率。
它是指当移动台具有一定速度的时候, 基站接收到移动台的载波频率将随移动台运动速度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频移衰落储备:为了防止因衰落(包括快衰落和慢衰落)引起的通信中断, 在信道设计中, 使信号的电平留有足够的余量以使中断率小于规定的指标中的这种电平余量。
1.2.3 移动信道的传播损耗 1.3 抗噪声和抗干扰技术1.3.1 噪声的分类与特性1.3.2 邻道干扰邻道干扰是一种来自相邻或相近频道的干扰。
相近频道可以是相隔几个或几十个波道。
邻道干扰的含义有两个方面, 一是指由于工作频带紧随的若干频道的寄生发射产生的干扰;二是指移动通信网内, 一组空间离散的邻近频道引入的干扰。
1.3.3 同频干扰同频干扰是指所有落到接收机通带内的有用信号频率相同或相近的无用信号的干扰, 亦称同波道干扰或载波干扰。
移动通信复习
移动通信复习移动通信复习一、引言移动通信是指以无线电波为媒介进行信息传输的通信方式。
本文将对移动通信的相关知识进行复习,包括技术原理、网络架构、调制解调方法等内容。
二、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1、意义和应用:介绍移动通信的背景和在生活中的应用领域。
2、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回顾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和关键技术突破。
三、移动通信的网络架构1、蜂窝网络结构:介绍蜂窝网络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网络组成和功能:详细介绍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基站、交换机、控制器等组件的功能和作用。
3、核心网结构:介绍移动通信核心网的组成和作用。
4、网络规划:讲解移动通信网络规划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四、移动通信的调制解调方法1、数字调制技术:介绍数字调制技术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和基础知识。
2、调制方法:讲解常见的调制方法,包括频移键控、码分多址等。
3、解调方法:详细说明解调方法的原理和实现方式。
五、移动通信的接入技术1、无线接入技术:介绍无线接入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场景,包括Wi-Fi、蓝牙等。
2、接入网络:讲解移动通信中的接入网络,如3G、4G、5G等。
3、接入控制技术:详细说明接入控制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六、移动通信的安全性1、通信安全的重要性:介绍移动通信中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相关挑战。
2、安全保护措施:详细说明移动通信中常用的安全保护措施,如加密、身份认证等。
3、安全管理:讲解移动通信中的安全管理原则和方法。
附件:附件一、移动通信相关术语解释附件二、移动通信案例分析法律名词及注释:1、通信法:指规范通信行业的法律法规,包括通信管理、服务质量等方面的规定。
2、信息安全法:指保护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包括数据隐私、网络安全等方面的规定。
移动通信重点知识总结
移动通信重点知识总结第一章概论移动通信的特点包括必须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中运行、可以利用的频谱资源非常有限、网络结构多种多样,网络管理和控制必须有效以及移动台必须适合于在移动环境中使用。
移动通信按多址方式分为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按信号形式分为模拟网和数字网。
移动通信的传输方式分为单向传输(广播式)和双向方式(应答式),而双向传输工作方式有单工、双工和半双工。
单工通信是指通信双方电台交替地进行收信和发信,可分为同频单工和异频单工。
双工通信是指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传输消息的工作方式,一般使用一对频道,可实施频分双工(FDD)工作方式或同步的半双工通信方式,即时分双工(TDD)。
半双工通信是指移动台采用类似单工的“按讲”方式,即按下按讲开关,发射机才工作,而接收机总是工作的。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优点包括频谱利用率高、能提供多种业务服务、抗噪声、抗干扰和抗多径衰落的能力强、能实现更有效、灵活的网络管理和控制、便于实现通信的安全保密以及可降低设备成本和减小用户手机的体积和重量。
移动通信基本上围绕着两种主干网络在发展,这就是基于话音业务的通信网络和基于分组数据传输的通信网络。
蜂窝式组网的目的是解决常规移动通信系统的频谱匮乏、容量小、服务质量差、频谱利用率低等问题。
蜂窝式组网将一个移动通信服务区划分成许多以正六边形为基本几何图形的覆盖区域,称为蜂窝小区。
1、频率复用:将相邻的小区划分成区群(Cluster),并将可用的无线频道分成若干个频率组,每个区群内的小区使用不同的频率组,而同一频率组可以在其他区群的小区中再次使用,这就是频率再用。
2、频率再用距离与区群中的小区数有关,小区数越少,频率再用距离越短,相邻区群中使用相同频率的小区之间的同道干扰越强。
3、越区切换是XXX从一个小区进入另一个相邻小区时,必须将其工作频率及基站与移动交换中心所用的接续链路从离开的小区转换到进入的小区的过程。
移动通信复习知识点(2023最新版)
移动通信复习知识点移动通信复习知识点⒈简介- 移动通信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⒉无线传输基础技术⑴无线传输基本原理- 电磁波的特性和传播方式- 谱域和时域的关系⑵无线调制技术- 调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常见的调制技术(AM、FM、PM等)⑶多址技术- 多址技术的作用和分类- CDMA、TDMA、FDMA、OFDMA等多址技术的特点⑷信道编码与纠错技术- 信道编码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常见的纠错编码技术(如海明码、RS码、卷积码等)⒊移动通信系统架构⑴移动通信系统组成- 移动设备(方式、平板等)- 基站和基站控制器- 核心网和服务网⑵无线通信网络- 2G、3G、4G、5G网络的特点和区别- 蜂窝网络的组网方式(宏站、微站、室内覆盖等)⑶移动通信协议- GSM、UMTS、LTE等移动通信协议的概述- 协议层次结构和各层功能简介⒋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与优化⑴频率规划- 频段分配和频率重用- 干扰和衰落的影响⑵小区规划- 小区分布和规模- 小区覆盖和容量规划⑶网络优化- 覆盖优化和容量优化- 天线系统优化和功率控制⒌移动通信安全与隐私保护⑴通信安全的基本概念- 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⑵移动通信安全漏洞- 窃听和监听- 数据篡改和重放攻击⑶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 加密算法和密钥管理- 双因素认证和访问控制附件:⒈移动通信系统架构图⒉移动通信网络规划示意图⒊移动通信安全漏洞图示法律名词及注释:⒈电信法:电信行业的法律规范和管理方式。
⒉隐私权:个人信息的保护权利。
⒊数据保护:数据在使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的保护措施。
移动通信知识点整理
移动通信知识点整理1. 介绍移动通信是指通过无线电波传输信息的方式,实现人与人、机器与机器之间的语音和数据交流。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移动通信相关的知识点。
2. 基础概念2.1 无线电频谱:用于进行无线电波传输的一定范围内连续频率段。
- 授权频带:由或国际组织授予特定运营商使用的频带。
- 自由使用频带:未被授权给任何特定运营商,可供公众自由使用。
2.2 蜂窝网络结构:将服务区域划分为多个小区,并在每个小区中设置一个基站来提供覆盖和连接服务。
3. 网络架构3.1 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系统移动通讯标准:- 主要应用于第二代数字蜂窝方式技术;- 包括GSM核心网、GSM边缘设备等子系统;3.. 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技术:是一种广播式接入方法,在同样时间和空间上共享相同载体资源;4.射頻技術4.1 调制方式:- AM(Amplitude Modulation)调幅:通过改变载波的振幅来传输信息;- FM(Frequency Modulation)调频:通过改变载波的频率来传输信息;5.无线接入技术5.1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是一种基于IEEE802.11标准,使用2.4GHz或者5GHz ISM 频段进行数据通信。
6.移动网络协议栈移动网络协议栈是指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实现不同层次功能和服务的软件模块集合。
主要包括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以及应用程序等多个子系统。
7.安全性与隐私保护在移动通信领域,确保用户数据和隐私安全非常重要。
相关措施如下:- 加密算法: 使用加密方法对敏感信息进行编码处理;- 访问控制: 确定哪些设备可以访问特定资源,并限制未经授权访问;8 . 法律名词及注释:- 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全球蜂窝方式标准,在第二代数字蜂窝方式技术中广泛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2、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公用交换网3、MSC:Mobile Switching Center,移动业务交换中心4.、移动通信:指通信双方或至少有一方处于运动中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换的通信方式。
5、时代接入方式业务典型代表第一代(1G)模拟通信系统 FDMA 话音美国的AMPS系统和欧洲的TACS第二代(2G)数字蜂窝移动 TDMA 话音通信系统低速数据 GSMA系统和CDMA系统第三代(3G)数字蜂窝移动 CDMA 宽带多媒体通信系统6、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单向和双向,单工和双工。
单工通信:通信双方电台交替地进行收信和发信。
(例:对讲机)适用于:专业性强的通信系统。
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指通信双方,收发均同时工作,即一方讲话时,都可以听到对方的话音,没有“按-讲”开关,双方通话像市通话一样。
(例:手机)适用于:耗电大,但获得广泛的通信。
半双工通信:指通信双方,有一方实用双工通信,而另一方实用双频单工通信。
(例手机和基站之间、汽车调度系统)适用于:专业移动通信系统,耗电量少。
移动中继方式:是为了增强通信的距离,可加设中继站。
(若多次中继转接将使信噪比下降)中继通道:单工中继和双工中继。
7、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移动台(MS)、基站(BS)、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以及市话网(PSTN)相连的中继线。
8、工作频段: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2G) GSM:900MHZ或1800MHZCDMA800MHZ第三代数字盈动通信系统(3G) 2000MHZ或2.4GHZ问题1、什么是移动通信?2、移动通信的发展经过哪几代?使用的业务分别是什么?3、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有哪几种?分别适用于现实中哪种情况?4、第二代移动通信所使用的工作频段是什么?第三代的工作频段呢?第二章第二章1、多径衰弱:多径传播所引起的信号在接收端幅度、相位和到达时间的随机变化将导致严重的衰弱。
(是移动无线通信的主要特征)产生:是由于在无线传播环境的影响下,在电波的传播路径上电波产生了反射、绕射和散射,这样当电波传播到移动台的天线时,信号不是单一路径来的,而是由许多路径来的多个信号的叠加。
2、多普勒效应:当移动台在运动信时,接收信号频率会发生变化。
结果:接收信号在频域扩展,同时改变信号电平的变化率,会产生附加的调频噪声,出现接收信号的失真。
(由于传播距离变化而导致传播损耗和弥散,由于地形起伏、建筑及其他障碍物对电磁波的遮挡引起阴影衰弱)3、自由空间的电波传播:是指在理想的、均匀的、各向同性的介质中传播,电播不发生发射、折射、绕射、散射和吸收现象,只存在电磁波能量扩散而引起的传播损耗。
4、分贝式:[]dfL log 20log 2045.32++=f 为移动台的工作频率(MHz ) D 为收发天线间的距离(km )5、接收功率的分贝换算:()10log ()r r P dBm P mW =()10log ()r r P dBW P W =6、多径衰弱的基本特性表在(1)信号幅度的衰弱(2)时延扩展7、多普勒平移:(在移动通信过程中一直存在)D m cos cos vf f ααλ== (2-20) 8、最大多普勒频移与入射角度无关,是fD 的最大值9、多普勒频移与移动台运动的方向、速度和无线电播入射方向之间的夹角有关,同向是多普勒频移为正,接收信号频率上升;反之。
10、移动信号的基本特性:衰弱特性 问题1、移动通信传播的基本特性?2、什么是多径衰落?在时间上引起什么现象?3、自由空间传播损耗的分贝公式?4、什么是多谱勒频移?计算公式是什么?在频率上会引起什么现象?第三章1、GSMK: Gaussian-filtered Minimum Shift Keying,高斯滤波最小移位键控2、QPSK :Quaternary Phase Shift Keying,四相相移键控3、信源编码:(有效性)将信源中的冗余信息进行压缩,降低传递这些不必信息的开销,从而提高整个链路的有效性。
4、信道编码(可靠性):是通过在发送信息时加入冗余的数据位来改善信道链路的性能的。
,可以降低信道突发的和随机的差错。
5、信道编码的方法: 纠错编码-----分组编码和卷积编码。
交织技术6、移动通信的信号处理流程b) 语音接收7、二次编码例子:GSM 系统首先是把语音分成20 ms 的音段, 这20 ms 的音段通过语音编码器被数字化和语音编码, 产生260个比特流, 并被分成:(1) 50个最重要比特。
(2) 132个重要比特。
(3) 78个不重要比特。
如图3-7所示, 对上述50个最重要比特添加3个奇偶检验比特(分组编码),这53个比特同132个重要比特与4个尾比特一起卷积编码, 比率1∶2, 因而得378个比特, 另外78个比特不予保护。
8、图3-7 GSM 数字话音的纠错编码13Kb/s*20ms=260bit1:2最重要重要不重要分组编码分组编码分组编码中(n,k )分别是?分组编码的编码效率是?卷积编码8、纠错编码的作用:对信源编码的数据增加一些冗余数据,对信源编码的数据进行监督,以使在接收时能从接收的数据中检出由于传送过程中引起的差错从而进行纠错。
9、交织技术的作用:通过将纠错编码后分散,对付在传输过程中产生的连续突发的干扰。
帧图3-9 GSM 20 ms话音编码交织10、扩频通信定义:是将数字基带信号扩展到一个很宽的频带进行传输的一种调制方式。
功能:抗窄带干扰问题1、信源编码的目的是什么?2、信道编码的目的是什么?3请画出对长度为150bit的信息进行交织编码的简略图?(注:分成10个组)扩频技术的原理?4、信源编码的原理是什么?GSM系统的信源编码器是什么?(混合编码器)编码后的信息速率是多少?(13kb/s)5、信道编码的原理是什么?6、移动通信的信号处理流程?7、信道编码的分类?分别处理什么情况?8、GSM移动通信系统采用什么信道编码方式?答案1、信源编码的目的:压缩冗余信息,提高信息的有效性2、信道编码的目的:增加冗余信息,提出系统传输的可靠性3、信息150bit,分成10组,每组15bit,先分组,再写出交织帧,避免出错。
4、扩频通信的原理:定义:扩频通信方式是将数字基带信号扩展到一个很宽的频带进行传输的一种调制方式。
在发送端,使用比信息速率高很多倍的伪随机码来扩展数字基带信号的频谱,形成低功率谱密度、宽带的信号来发送;在接收端,使用同步后的伪随机码进行解扩,恢复出窄带的有用信号,从而减少噪声对信号的影响。
第四章1、分集接收基本思想:把接收到的多个衰落独立的信号加以处理,合理地利用这些信号的能量来改善接收信号的质量。
作用:充分利用接收信号的能量减小在平坦性衰落信道上接收信号的衰落深度和衰落的持续时间。
2、分集接收是抗衰落的有效措施之一。
3、分集技术可以分为宏观分集和微观分集。
宏观分集——阴影衰落微观分集——微观衰落4、合并技术的作用:把经过相位调整和时延后的各分集支路相加。
(获得M个相互独立的多径信号分量,然后对它们进行处理以获得信噪比的改善)5、分集技术的分类:时间分集频率分集空间分集6、合并技术的分类:选择合并(最差—原因:选择合并只利用其中一个信号,其余没有被利用)最大比值合并(最好,误码率最低,因为该方式综合利用了每条衰落信息)等增益合并问题1、抗衰落技术有哪些?(分集接收技术、信道编码技术、均衡技术、扩频技术)2、分集技术的思想是什么?3、分集合并方式有哪几种?对应的加权因子取值如何?4、分集合并的几个方式中,哪种的性能最好?哪种方式对应的通信误码率最高?哪种最低第五章1、FDMA: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频分多址2、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多址3、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4、上行链路:移动台—基站f1>F2下行链路:基站—移动台f1<F2(f1:上行,f2:下行) f1-F2=45MHZ5、话务量的计算:6、小区的概念:是用许多小功率的发射机来代替单个的大功率发射机,每一个小的覆盖区只提供服务围的一小部分覆盖。
7、移动通信网的区域覆盖方式分为两类:小容量的大区制(第一代移动通信)大容量的小区制(弟二代和未来的移动通信)大区制只能适用于小容量的通信网,例如用户数在1 000以下8、频率复用的定义:蜂窝系统的基站工作频率,由于传播损耗提供足够的隔离度,在相隔一定距离的另一个基站可以重复使用同一组工作频率。
9、基站设置方式(激励方式):中心激励方式:基地站在小区的中心,由全向天线覆盖无线小区,这就是所谓的“中心激励”方式。
顶点激励方式:若在每个正六边形不相邻的三个顶点上设置基地站,并采用定向天线形成覆盖区,这就是“顶点激励”方式。
10、同频小区的找法:i*i+ij+j*j=N(i>j),先找i,转60°再找j11、干扰的分类:同频干扰邻频干扰(1)同频小区:频率复用意味着在一个给定的覆盖区域,存在着许多使用同一组频率的小区。
(2)同频干扰:这些同频小区之间的信号干扰(也叫同道干扰)。
(3)为了减小同频干扰,同频小区必须在物理上隔开一个最小的距离,为传播提供充分的隔离。
(4)邻频干扰:来自所使用信号频率的相邻频率的信号干扰。
(5)邻频干扰是因接收滤波器不理想,使得相邻频率的信号泄漏到传输带宽而引起的。
12、小区分裂的概念:一种将拥塞的小区分成更小的小区的方法,分裂后的每个小区都有自己的基站并相应地降低天线高度和减小发射机功率。
小区分裂的作用:由于小区分裂能够提高信道的复用次数,因而能提高系统容量。
即通过设定比原小区半径更小的新小区和在原有小区间安置这些小区(叫做微小区),使得单位面积的信道数目增加,从而增加系统容量。
13、三种多址的区别:1、当以传输信号的载波频率不同来区分信道建立多址接入时,称为频分多址(FDMA)方式;当以传输信号存在的时间不同来区分信道建立多址接入时,称为时分多址(TDMA)方式;当以传输信号的码型不同来区分信道建立多址接入时,称为码分多址(CDMA)方式。
2、FDMA用于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频谱利用率低,逐渐被TDMA和CDMA取代;TDMA比较成熟,目前应用广泛;CDMA频谱利用率最高,容量最大,代表多址技术发展的方向。
14、系统容量:蜂窝系统的无线容量可定义为m= 信道/小区m是无线容量大小;Bt是分配给系统的总的频谱;Bc是信道带宽;N是频率重用的小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