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掌控墨层厚度
如何控制丝印油墨的膜厚和颜色深浅

如何控制丝印油墨的膜厚和颜色深浅在印刷行业中,丝印工艺一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艺。
丝印油墨的膜厚和颜色深浅控制对于印刷品的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介绍如何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控制丝印油墨的膜厚和颜色深浅,以保证印刷品的质量。
一、调整印版表面丝印油墨的膜厚和颜色深浅与印版表面的粗糙度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当印版表面越光滑时,丝印油墨的膜厚会越薄,颜色深浅会越浅。
因此,如果您想要减少丝印油墨的膜厚和颜色深浅,可以通过修改印版表面来实现这一目标。
可以通过使用一些特殊的处理技术来使得印版表面更加光滑,以便更好地控制丝印油墨的膜厚和颜色深浅。
二、控制油墨的流动性油墨的流动性是影响丝印油墨膜厚和颜色深浅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当油墨的流动性更大时,膜厚会变得更厚,颜色深浅也会更深。
因此,如果你想要降低丝印油墨的膜厚和颜色深浅,你也可以通过降低油墨的流动性来实现这一目标。
有一些特殊的润滑剂可以被添加到油墨中,以帮助减少油墨的流动性。
三、调整油墨的颜料浓度另一种控制丝印油墨的颜色深浅的方法是调节油墨中颜料的浓度。
高浓度的颜料会使印刷品的颜色更加深色,低浓度的颜料会产生浅色。
因此,通过合理调整颜料的浓度,可以很好地控制丝印油墨的颜色深浅。
这种方法需要根据不同的印刷需求和印刷机器来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
四、注意油墨的打印速度最后,对丝印油墨的膜厚和颜色深浅的控制还需要注意油墨的打印速度。
如果油墨的打印速度过快,膜厚和颜色深浅可能会偏大。
因此,在印刷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油墨的打印速度,以确保控制丝印油墨的膜厚和颜色深浅.综上所述,通过调整印版表面、控制油墨的流动性、调整油墨的颜料浓度以及注意油墨的打印速度,可以很好地控制丝印油墨的膜厚和颜色深浅。
这些方法都可以很好地适应不同的印刷需求和印刷工艺,对于提升印刷品的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如何正确掌控柔性版印刷水性油墨墨膜的厚度

如何正确掌控柔性版印刷水性油墨墨膜的厚度在我国大家对于印刷品的要求是:油膜越厚,色彩越鲜艳越好!但在实际印刷中,这样的印刷品,不仅要求油墨的质量好而且要求印刷技术及印刷设备都比较高。
首先,从水性油墨自身的质量,要求油墨含色量高,连接料含量高,也就是说水性油墨既要固含量高又要流动性好。
其次,水性油墨中所含的水的表面张力比较大,造成水性油墨的转印性差,如果油墨的含色量高、连接料含量也高,水性油墨的粘度相对来说就大,油墨黏度大,传墨辊上的油墨不易打均匀,并且容易堆在印版上,这样容易引起“起纸、拉毛”等现象,如果是印刷编织袋,容易卷袋子,无法印刷;如果水性油墨过稀,会造成印刷网点模糊、扩大,这样也影响印刷质量,所以调整好水性油墨印刷的粘度,也是水性油墨印刷成败的关键。
再次,水性油墨印刷墨膜越厚,需要印刷机的烘干系统要好,印刷速度不能过高。
所以水性油墨印刷质量与多种因素有关,要求大家正确评价水性油墨的印刷质量。
调节广告打印机油墨厚度方法

调节广告打印机油墨厚度方法
广告打印机油墨厚度怎样改变,具体方法有哪些?
通常来讲,国内的广告打印机一般是四色,工业设备标准是六色、八色。
调整油墨的厚度主要看三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材质的种类和底色,如果材质表面较软、缝隙较大,且材质底色较深,则需要加大20%-40%的油墨量;
其次是看图片的要求,如果图片的颜色较深、色泽要求更艳丽,则也需要适当的提高油墨的厚度;
最后要看特殊要求,如果追求浮雕3D效果的话,则更需要增加油墨的厚度。
要改变有油墨的厚度,可以采用下面介绍的方法。
广告打印机印刷3d浮雕效果印刷案例
在打印软件中可以设置喷墨量的百分比,也可以设置打印的遍数,从而改变油墨的厚度。
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可以节省墨水,另一方面可以提升打印的品质。
广告打印机提高设置油墨的厚度,还有个辅助的功能就是羽化的百分比。
通常是在0%-200%之间,如果系统打印出来的图案更加的细腻、颜色更加丰富,则需要开通羽化功能,数值越大,打印出来的效果越好,同样的,也会降低生产的速度,具体要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来决定。
需要注意的是,广告打印机设置油墨的厚度,不是越厚就越好的,同样如果设置的不合理,会影响打印出来的颜色品质。
所以要根据自身的需要要设置。
丝网印刷中墨层控制应该考虑的因素

丝网印刷中墨层控制应该考虑的因素在没有开始和大家探讨墨层如何控制之前,我们应该首先回顾一下我们以往在印刷中出现的一些问题:1、印刷色块时颜色有深有浅。
2、网目调印刷时网点扩大(有龟纹现象)。
3、批量印刷时颜色的差异变化。
这些问题严重时会影响到生产进度和批量退货,为我们的工作正常化带来了不便。
那么怎样来控制和防止这些问题的发生,是值得我们网印工作者探讨的问题,以下是我们在印刷中应该了解的变量。
一、分析理论透墨量:分析丝网透墨量有两种方法,一为计算丝网理论透墨量,二为实际印刷透墨量。
计算理论透墨量有以下公式:开孔率为:L丝网厚度为:D理论透墨量为:M=L×D÷100%以上公式只是理论上的计算丝网透墨量方法,一旦运用到实践印刷中,数据会有发生变化,但是成正比。
我们来看以下因素:1、丝网的目数(直接决定到孔宽及开孔率)。
丝网的目数越高,孔宽越小,开孔率随之降低,例如:355目丝网孔宽为31μm,开孔率为26%,理论透墨量为14.3cm3/m2。
305目丝网孔宽为45μm,开孔率为35%理论透墨量为16.3cm3/m2。
2、丝网的线径(直接影响到网厚、开孔率、网孔大小)。
是指未编织的线径的直径,编织后的线径会变成椭圆形。
将会影响到网孔的大小。
同等目数的丝网线径不同,也将影响到开孔大小和开孔率。
例如:305目丝网线径31um开孔率为35%,孔宽为49um,网厚为49um,理论透墨量为17。
2cm3/m2。
305目丝网线径34um开孔率为29.6%,孔宽为45um,网厚为55um,理论透墨量为16。
3cm3/m2。
305目丝网线径40um开孔率为20。
1%,孔宽为37um,网厚为65um理论透墨量为13cm3/m2。
3、丝网的厚度(直接影响墨层)。
我们可以把绷制好的网版用测厚仪来检测其丝网厚度。
由于各个厂家生产的丝网都有自己的织造工艺,经、纬线的弯曲程度不一样,弯曲程度越大丝网会变的更薄,反之则大。
布料数码印花 油墨厚度标准

布料数码印花油墨厚度标准
布料数码印花是一种现代化的印花方式,它利用数码技术将图案直接印在布料上。
其中一个关键的参数是油墨厚度,它对印花效果和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油墨厚度标准是指在布料数码印花过程中,油墨涂布在布料上的平均厚度应符
合特定规范。
这个规范的制定是为了实现印花色彩均匀、清晰,且达到所需的质感和寿命。
符合标准的油墨厚度能够确保印花图案颜色饱满、层次感明显,并具有较好的
耐久性。
如果油墨厚度太薄,则会导致图案色彩暗淡,缺乏立体感;而如果油墨厚度过厚,则会造成图案模糊、颜色过于浓重,且易褪色,使得整个印花效果不尽如人意。
油墨厚度的标准一般由专业机构或行业组织制定,并以具体数值或范围的形式
给出。
这些标准通常会与不同种类的布料和印花技术相匹配,以确保最佳的印花效果。
为了测量油墨厚度,可以使用专用的测量仪器,如油墨厚度计。
通过将测量仪
器放置在布料表面并进行测量,可以准确地得到油墨涂布的厚度值,并与标准进行比较,以确保印花质量的一致性。
总之,布料数码印花的油墨厚度标准是确保印花效果优良、持久耐用的关键要素。
遵循这一标准,能够保证印花图案色彩艳丽、清晰度高,并提升整体印花质量。
电子标签的丝网印刷技术

24网印工业 echnologyScreen Printing Industry2014.2T电子标签的丝网印刷技术从工艺上来讲,电子标签的制作工艺有以下三种:分别为铜导线烧制工艺、金属泊腐蚀工艺和印刷工艺,三种工艺相比优劣较为明显。
铜导线烧制生产速度慢、成本高、产品性能不太稳定;金属泊腐蚀工艺成本高、精度低、生产过程中环境污染严重、底材制约性大而造成生产的产品应用范围有限,防水、防折性能差造成产品使用环境要求相对较高。
所以上述两种工艺发展空间不大。
印刷工艺又分丝网印刷、柔性版印刷、凹版印刷、喷墨印刷,由于对印刷墨层厚度的要求所限——电子标签的印刷要求墨层的厚度约为20μm ,这正是丝网印刷优势所新疆志联高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王新文在,丝网印刷可以精密的控制墨层的厚度,厚度可以从1~300μm之间精确的控制,这对于导电油墨印刷天线线圈是十分有利的。
只有丝网印刷是最为合适的生产方式,而丝网印刷相比上述两种工艺其成本低、生产过程简洁、对环境几乎无污染、生产效率高、产品密封性好、基材无制约,目前是电子标签的最好生产方式。
电子标签丝网印刷的工艺要求1.导电银浆的印刷适性要求25网印工业echnologyScreen Printing Industry 2014.2T导电银浆是由金属导电微粒(银)分散在连接料中形成的一种导电性复合材料,印刷到承印物上后,起到导电的作用。
油墨在柔性或硬质底材(纸、PVC、PE等)上可印刷电路。
电子标签内置天线采用导电银浆网印方法较之其他方法(如铜蚀刻法)具有许多优势,但对导电银浆的印刷适性有一定的要求。
导电性能要求天线的重要参数之一就是电阻率,导电银浆中银含量是影响电阻率的重要因素。
提高导电性能的方法有以下三种:①增加导电银浆中导电银的含量;②控制导电银的粒子形貌、颗粒度和颗粒分布,最好选用纳米银浆。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不影响产品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尽可能控制印刷墨层的厚度与线的宽度,广意上讲印刷的导电线路横截面越大电阻越小;③其次就是固化条件,一般来说导电银浆的固化温度选在120~150℃之间,固化时间为30~120min为宜。
版面墨层厚度与印版耐印率的关系

版面墨层厚度与印版耐印率的关系一保持足够的剩余墨层(版面墨层厚度)印版耐印率对画册印刷、宣传画册印版来说,要特别重视和正常的供墨,使版面与着水辊接触时有一定的剩余墨层保版作用,防止图纹基础直接与水斗溶液接触。
从而保证印版耐印率。
引起版面墨层厚度剩余墨层不足的原因归纳如下:1.画册印刷油墨着色力太强而致版面墨层厚度过薄。
2.画册印刷油墨粘度太大,墨层在版面断裂,印迹单位面积细小者尤甚,影响版面墨层厚度和印版耐印率。
3.橡皮布或给墨辊的13值太高。
4.给墨辊与画册印刷版面接触不良,墨量供给不正常影响画册印刷、宣传画册版面墨层厚度和印版耐印率。
5.给墨辊表面有各种膜层遮盖,使其吸附油墨的能力及传墨作用减弱,.水膜阻隔,使版面不能充分接受油墨影响版面墨层厚度。
.画册印刷油墨流动性太小,或车间温度很低,使油墨传播不畅影响印版耐印率。
6.其他工艺上的问题,例如新版上墨不充分等。
凡是剩余墨层不足,往往是“花版”。
二避免墨层铺展如版面印迹有长时间的墨层铺展现象,就会使空白部分感脂而脏糊直接影响版面墨层厚度。
所以油墨性能的控制,对印版耐印率也有密切关系。
可从印迹正确转移的关系上探讨脏糊的原因。
使油墨枯度、流动性、着色力、极性等都符合印刷要求.在开始时印版图纹边缘铺展面积上的墨层是没有基础的,其绝大部分转印给橡皮布,残留部分也被碰版墨辊的再一次滚压,通过油墨的粘附力而吸去,这一作用特别显著地表现在“收墨辊组”上,但是,这种现象多次重复的出现,由于空白部分上无机盐层和亲水胶体层因各种原因所造成的亲水性减弱,以及油墨极性吸附的影响,铺展面积由亲水抗油转变为亲油抗水,尤其是铺展现象不断进行着时,经过几次扩大后,必然使原有的平衡被破坏,由铺展而出现图纹部分的脏糊。
这一现象在线数较高的网线及高成网点部位的图纹印刷时更为严重。
特别是催干剂的用量过多,是常见的宣传画册糊版原因。
所以催干剂的使用量,应严加控制,估计越准确越好,避免过量地使用。
丝印油墨的墨层厚度与固化时间有何关系

丝印油墨的墨层厚度与固化时间有何关系丝印油墨是一种经常使用在工业和创意制品上的印刷材料。
它的特点是在颜色鲜艳和持久性方面表现出色。
它采用一种专用的机器设备,通过油墨、模具和印刷工具的相互配合,可以将图案和文字印刷到各种材质表面上。
丝印油墨的墨层厚度和固化时间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这两个因素通常直接影响印刷品的色彩、外观和持久性。
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这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
1. 墨层厚度墨层厚度指丝印油墨印到材料表面的厚度。
它是由油墨的流动性和粘度来决定的。
墨层厚度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印刷方式、油墨的稠度、使用的印刷工具、印刷模具以及印刷的材料等。
在实际操作中,墨层厚度越大,色彩越饱和,印刷品的覆盖力和对光的反射力也会相对增强。
然而,墨层厚度过大可能会导致油墨在固化过程中被挤出来,增加干燥时间和减弱油墨层的粘着力,从而影响印刷品的耐久性和质量。
2. 固化时间固化时间是指丝印油墨在印刷结束后干燥成为硬硬实实的图案和文字的时间。
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油墨类型、印刷材料、印刷层厚度、使用的干燥设备等。
固化时间对油墨的耐久性、抗水性、耐磨性等方面都有直接影响。
通常情况下,油墨的固化时间越长,印刷品的耐久性和质量就越好。
但固化时间过长也会导致印刷品干燥缓慢,影响生产效率和生产速度。
而且,在固化时间不足的情况下,油墨可能会变色、模糊、断裂或磨损严重。
3. 墨层厚度和固化时间的关系墨层厚度和固化时间之间的关系是非常显著的。
实际上,在固化油墨时,墨层厚度主要决定了固化时间。
这是因为油墨的固化过程通常是通过水分蒸发和氧气氧化来完成的。
墨层厚度大,需要蒸发和氧化的水分和气体也就更多,固化时间自然也会相应较长。
而墨层薄,则需蒸发和氧化的水分和气体减少,固化时间自然也会相应较短。
增加硬化剂有助于缩短固化时间,促进“半干燥”硬化剂的使用。
同时,固化时间也对墨层厚度有一定影响。
通常情况下,印刷速度和固化时间是通过控制油墨设备、工具和设备来调节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就越小。油墨过厚,墨斗内的油墨不易下墨,墨
如今的沐雨伤城想像他一样做一棵树也许会是木棉花作为树的形象和他站在一起
辊上的油墨也不易打均匀,以致印版上的油墨不 能保持均匀一致,并且容易堆积在印版上,还会 引起纸拉毛等现象。如果油墨过薄,粘性过小,
流动度过大,又会使印品淡而无光,失真,网点
变形扩大、发糊、同时也容易引起蹭脏等现象。 参考多种客观条件,灵活掌握油墨的厚度 1.从 油墨的性质来看,品红墨、黑墨应调厚一些,其
次是青墨、黄墨、淡红、淡蓝等应调薄一些。 2.从
如今的沐雨伤城想像他一样做一棵树也许会是木棉花作为树的形象和他站在一起
版面图文分布情况来看,在印刷大面积实地版 时,油墨要调薄一些,实地版才印得平服,不易 拉毛;但印刷网线版时,则要求油墨厚一些,以
防止网点变形扩大、发糊。3.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候情况看,
气温高时,油墨的流动性随着增大,因此,为了 适当控制油墨的流动性,应调厚一些;气温低时, 油墨的流动性又随着缩小,所以应调薄一些;气
印刷在承印物上的油墨的厚薄,对产品质量 影响很大。如何正确掌握油墨的厚薄,又取决于 很多客观条件,也就是说油墨的厚薄应从油墨的
性质。版面图文分布情况、气候、机器运转速度、
纸张表面的光滑度等方面去考虑,再根据不同情 况加以调节。油墨的厚度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一般 情况下,油墨越厚其粘性也越大,油墨的流动性
候干燥时,油墨也应适当调薄一些。4.从机器
如今的沐雨伤城想像他一样做一棵树也许会是木棉花作为树的形象和他站在一起
运转速度看,机器速度快,墨辊在快速运转时, 会产生热量,油墨的流动性就会增大,所以油墨 应调厚一些;反之,机器速度慢,墨辊运转时产
生的热量相对要低一些,所以油墨要适当调薄一
些。5.从纸张表现光滑度看,纸张表面粗糙, 质地松软,吸收性大时,油墨应调薄一些;反之, 纸张表面光滑度高、质地紧密、吸收性小,油墨
应调厚一些,因为油墨过薄容易引起蹭脏弊病。
0c78f3ed 太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