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新闻报道中女性绰号及美称的研究

合集下载

中日称呼对比

中日称呼对比

中日親族呼称の比較2008-4-14 14:47:01浏览:433 次中日親族呼称の比較序論親族呼称とは、ある親族関係者に呼びかけたり、呼びかけらられたりする時に用いられる言葉である。

親族呼称という問題は、一見簡単に見える、地味的な問題であるが、社会言語学の重用な課題の一つとされている。

その背後に、それぞれの民族文化的、社会的な要因が働いでいるのではないかと私は思う。

つまり、その呼び方は文化と社会に密接にかかわっている。

中国と日本両国の間に二千年あまりの友好交流史があり、親族呼称の面においては、似ているところもあれば、違っているところもある。

中日両国国民の親族呼称の研究を通じて、両国国民の間での価値観とものの考え方を互いに理解することを深めることができるだけでなく、異文化間の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に役立つのであろう。

私は先行諸説を踏まえて、両国の文化の異同をめぐって、中日両国の親族呼称について研究してみたいと思う。

この小稿は主にみっつの方面から中日親族呼称という問題にアプローチしようと思う。

本論第一章日本語親族呼称1.1親族呼称の形式及びその構成の理念「親族」とは、民法上、六親等内の血族および配偶者と三親内の姻族の総称である。

(広辞苑)すなわち、父、母、兄、弟、夫、妻を主線としての血縁、実の関係である。

次の図は日本親族間の関係図である。

親族名称祖父母父母伯父さん、伯母さん母の兄弟姉(おじ、おば)兄夫婦従兄弟夫婦従姉妹夫婦弟、妹甥、姪義理の祖父母義理の父母叔父さん、叔母さん呼び方お爺さん、お婆さんお父さん、お母さんおじさん、おばさんお兄さん、(義理の)お姉さんお兄さん、お姉さんお姉さん、お兄さんお弟さん、お妹さんおい、めい日本語親族呼称図からみれば、日本親族の呼称はとても単純である。

日本の多くの同輩の親族の呼称は同じだということが分かる。

例えば、お父さんとお母さんの父母を祖父と祖母と呼ぶ。

お父さんとお母さんの兄弟姉妹及びそれの配偶者をおじさんとおばさんと呼ぶ。

中日校园称谓语系统比较

中日校园称谓语系统比较
如:阿姨、大爷、大妈。 (3)直呼岗位。 如:保安、门卫、保洁员。 (4)直 呼 “师 傅 ”。 (5)工作岗位/工作职责+“师傅”。 如:食堂(大)师傅、卖饭 师傅、卖拉面的师傅。 (6)工作职责+“的”。 如:看门的、卖饭的、打扫卫生的。 二、日本校园称谓语系统 相对于中国校园小说的繁荣景象,日本在这方面则略显 萧条。 但在校园影视剧方面,却分外放彩,于是本文选择了从 日本校园剧入手。 近十年来的校园剧中,多以高中校园为背 景,以大学校园为背景的共三部,分别为《のだめのカンター ビレ》《プロポーズ大作戦》和《オレンジデイズ》。 由于数量 有限,于是又选择了三部高中校园剧,虽然高中校园语言和 大学校园语言有所差别,但相信共通点应该更多。 它们分别 是《ド ラ ゴ ン 桜》《ご く せ ん 》《「野ブ タ を プ ロデ ュース 》。 同时 再结合对日本留学生的访谈和前人的研究成果,笔者将日本 校园称谓语系统做了一个初步的整理。 为了进一步确定整理 出的称谓系统的真实性以及使用范围,笔者同样也做了一项 问卷调查。 此次的调查对象为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2015 年暑假汉语短期培训班(日本班)的学生。 被调查学生分 别来自日本的 8 所大学,它们分别是庆应义塾大学、东海大 学、共立好大学、目白大学、日本大学、南山大学、大阪大学和 爱知大学。 学习汉语时间 3 个月到 3 年不等。 共发放问卷 62 份,回收有效问卷 59 份,其中,男生 18 人,女生 41 人。下面就 将整理及调查结果显示如下。 整理标准同上。 1、老师→老师 (1)○○先生。 如:山田先生、森下先生、江藤先生。 (2)直 呼 “先 生 ”。 (3)○○さん。 如:小林さん、鈴木さん、坂本さん。 2、老师→学生 (1)姓+さん/くん。 如:多賀谷さん、千秋くん、河野くん。 (2)名+さん/くん。 如:由香さん、真紀子さん、真一くん。 (3)直呼姓/名。 如:田中、奥山、彩子。 (4)人称代词。 如:あなた、あんた、おまえ、きみ。 3、学生→老师 (1)姓+“先生”。 如:坂本先生、鈴木先生、江藤先生。 (2)直 呼 “先 生 ” (3)名+“先生”。 如:裕子先生、弥生先生、健太郎先生。 (4)学科+“先生”。 如:中国語の先生、哲学の先生、法律の 先生。 (5)绰号。 如:森下(も り し た )→もり し 、ド ラ え も ん (又 矮又胖的男老师) 4、学生→教辅人员 (1)○○さん。 如:森さん、小野さん、加藤さん。 (2)零称谓。 用「こんにちは」、「すみません」之类的替代。 (3)直 呼 “事 務 室 の 人 ”。 5、学生→后勤人员 (1)零称谓。 用「こんにちは」、「すみません」之类的替代。

在日本对成年未婚女性的称呼

在日本对成年未婚女性的称呼

在日本对成年未婚女性的称呼
在日本,女性最常被称呼为:
1、“婆”:对未婚女性的婉称,标志着尊重和敬意。

2、“芦子”:非常古老的未婚女性称呼,表示她们有仪式感,也有一定
的责任感。

3、“绣子”:“绣子”的意思是贤惠的女子,也表示未婚女性的尊贵地位。

4、“壶子”:表示女性未婚,也独立应对困难的力量。

5、“婚拒”:对未婚女性贬义地称呼,暗示其行为放纵,没有责任心。

6、“立物”:对未婚女性以礼貌的称呼,也是对她们极大尊重的表达。

7、“岳母”:岳母称呼尊贵的未婚女性,是表示她们在日本文化高尚的
存在。

在日本,未婚女性称呼会根据女性在生活中的不同形式来表达。

“婆”
是对充满责任感的青少年的尊敬;“芦子”是对古老文化有仪式感的尊重;“绣子”表达了贤惠的尊严;“壶子”称呼暗示着勇敢、独立面对困难;
“婚拒”是对拒绝婚姻要求的反驳;“立物”则是对未婚女性的尊重表达;“岳母”表达了未婚女性在日本文化中的地位。

这些称呼都是对未婚女性的尊重和慰问,是日本文化中传统的礼仪方式,反映了日本社会对女性的尊重和支持。

汉日亲属称谓对比研究

汉日亲属称谓对比研究

索取号:密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汉日亲属称谓对比研究研究生:周晓敏指导教师:张美霞培养单位: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完成时间: 2011年4月20日答辩时间: 2011年5月20日汉日亲属称谓对比研究摘要对同在东方文化这一框架下的两个不同国家中国和日本的语言和文化进行比较一直是比较学术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对于两国称谓文化的异同和语言用法异同进行研究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本文中,笔者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汉、日的亲属称谓做了简要综述和对比分析。

从微观角度,对亲属称谓中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父母称谓进行了对比,总结出了三大总体特征。

即,从整体角度来看,汉语的父母称谓受到了多个民族语言的影响,而日语父母称谓几乎没有受到汉语以外的其他民族语言的影响;从构词角度来看,日语的父母称谓有固有词、汉字词和汉字词词根+固有词词尾三种形式,汉语所独有的亲属称谓主要是口语称谓;从方言的角度来看,日语的方言差异程度较小,而汉语方言称谓具有丰富性和内部差异性等两大特征。

从宏观的角度,本论文通过对汉日亲属称谓的构成体系、使用状况和使用特征三个方面进行整体对比,总结出汉日亲属称谓的一些特点和异同。

另外鉴于和亲属称谓的关联性,本文还对属于社会称谓语范畴的拟亲属称谓进行了汉日对比分析。

关键词:汉日对比亲属称谓父母称谓目录序论 (3)0.1 先行研究 (3)0.1.1 汉语亲属称谓的先行研究 (3)0.1.2 日语亲属称谓的先行研究 (5)0.1.3汉日亲属称谓对比的先行研究 (7)0.2 选题理由 (8)第一章汉日父母称谓对比 (9)1.1 汉语父母称谓 (9)1.2 日语父母称谓 (10)1.2.1 关于父亲的称谓 (10)1.2.2 关于母亲的称谓 (11)1.2.3 汉日父母称谓的总体特征 (11)第二章汉日亲属称谓对比 (13)2.1 汉日亲属称谓构成体系 (13)2.1.1 现代汉语亲属称谓词汇 (14)2.1.2 现代汉语亲属称谓体系的特征 (13)2.1.3 现代日语的亲属称谓词汇 (13)2.1.4 现代日语亲属称谓体系的特征 (13)2.2 现代汉日亲属称谓的使用状况 (15)2.2.1 汉语中亲属之间亲属称谓的使用事例 (15)2.2.2 日语中亲属之间亲属称谓的使用事例 (16)2.2.3 拟亲属称谓的使用事例 (17)2.3 汉日亲属称谓的使用特征对比 (20)2.3.1 汉语亲族称谓的使用特征 (20)2.3.2日语亲族称谓的使用特征 (21)2.3.3 汉日亲属称谓使用特征异同 (23)第三章结语 (23)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23)序论0.1 先行研究0.1.1 汉语亲属称谓的先行研究亲属称谓始于何时,一时难以证明。

中日职场称呼语的对比研究

中日职场称呼语的对比研究

中日职场称呼语的对比研究我们与他人交流时,称呼是非常重要的。

特别是在职场中,恰当的称呼能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工作顺利进行。

同时,称呼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联系。

因此,本论文以电视剧为调查对象,对比分析在中日两国职场的正式场合和非正式场合下称呼上司、同事和下属时使用的称呼语,明确两国称呼语使用的异同并从文化语言学角度探究其背后的文化因素。

该研究有利于人们在跨文化交流中避免与对方产生摩擦,促进中日文化交流顺利进行。

两国职场称呼语使用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如下所示。

共同点有以下2点:①在中日两国职场中称呼上司时使用最多的是"职衔称呼语",称呼同事和下属时使用最多的是"姓名称呼语"。

②在两国职场中很少使用"零称呼语"和"社会通称语",几乎不使用"职业称呼语"。

不同点有以下4点:①中国职场的称呼语种类比日本的种类更丰富。

②在中国职场中经常使用"拟亲属称呼语"称呼对方,但在日本职场中几乎不使用这类称呼语。

③虽然在两国的正式场合中都可以使用"职衔称呼语"称呼同事和下属,但从使用频率来看汉语比日语更高。

在中国职场中称呼副职衔上司时基本上使用它对应的正职衔称呼语,但在日本却没有这种使用现象。

④在使用"姓名称呼语"时在中国职场中使用最多的称呼语是"姓名"和"名字",但在日本使用最多的是"姓/名+词缀"这类称呼语。

称呼语的使用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

首先由于中日两国人受到儒家的影响"上下"意识很强,所以称呼上司时使用最多的是"职衔称呼语",在称呼部下时使用最多的是"姓名称呼语"。

其次,由于两国"家文化"的不同,中国人与日本人相比"血缘"意识更强烈,所以在中国职场经常使用"拟亲属称呼语"但在日本职场中却没有这种用法。

二战时期臭名昭著的日本女播音员“东京玫瑰”揭秘

二战时期臭名昭著的日本女播音员“东京玫瑰”揭秘

二战时期臭名昭著的日本女播音员“东京玫瑰”揭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为打击盟军的士气便把广播宣传这一隐形武器派上了用场。

几位臭名昭著的广播员就此现身,其中最广为人知、并为人所铭记的就是“东京玫瑰”。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军方为瓦解美国军人的斗志,利用广播宣传大打心理战,不过效果并不理想。

女播音员们使出浑身解术力图勾起美国大兵的乡愁,激起他们对那些送他们上战场的“老板们”的怨恨。

女播音员们习惯用暗示性的语言评论说他们留在家里的妻子和情人在和什么人干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而这些“太平洋的孤儿们”却还稀里糊涂地在外为她们拼命。

在这些女播音员中最为出名的就是被那些军人听众所冠称的“东京玫瑰”。

据传她是太平洋上邪恶的水妖、狐狸精、间谍。

她能洞悉美国大兵和军舰的方位,善于勾起美国大兵的饥渴难捺的生理欲望和浓重的乡愁,劝诱他们放弃企图打败日本帝国这种无望的美梦。

然而事实上,“东京玫瑰”作为一个具体的人并不存在。

她确是一个复合体。

在这一群体中有的被称为“南京南希”,有的被称为“无线玫瑰”还有被称为“东条夫人”的。

据说至少有8名女播音员从东京进行播报,不过也很有可能比这更多。

1945年麦克阿瑟将军率领占领军进入东京,认定有5名女性可能是“东京玫瑰”。

而最终被美国官方媒体认定为“东京玫瑰”之一的女性叫户粟郁子。

她1916年7月4日出生在美国的一个日本移民家庭,1941年6月毕业于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

珍珠港事件爆发前夕去日本探望生病的姨妈,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不过主要是政府部门的不知情和误报,她没有办理旅游签证便离开了美国。

因此,当美国对日宣战后,户粟郁子便发现自己已回国无望了。

她在日本身陷囹寤,因为她人生地不熟,而且对日语一窍不通。

户粟郁子一家不像其他日本移民家庭,他们在美国不说日语,也不遵从日本风俗,更不吃日本餐。

她看起来是日本人,不过老是遭遇尴尬,因为她不能像日本人一样生活。

尽管有密探盯梢,又有工作和居住问题方面的压力,甚至日本的许多日本裔美国人放弃了美国国籍,户粟郁子仍然不愿意放弃她的美国国籍。

中日亲属称谓的对照研究

中日亲属称谓的对照研究

中日亲属称谓的对照研究作者:王雪丹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18期摘要:称谓作为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称谓表面看似简单,实际上背后受着文化背景,社会因素,历史原因等等的影响。

本文将从亲属关系称谓这一个方面,进行中日两国的对照研究。

中日两国虽然同处在儒教文化圈中,但单从亲属称谓这一点,就能体会到两国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亲属关系;称呼;对内;对外;男尊女卑;从儿现象[中图分类号]:H0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8--021、现代中日语中的亲属称谓现代中国语和日本语之中,存在着庞大的称谓体系。

有许多先行研究曾对其进行细致的分类,从中可以深刻地体会到中日之间存在的巨大文化差异。

而本文则从亲属关系这一个小的方面,来简单地进行一下比较研究,浅析一下中日两国亲属关系称谓是受到了哪些社会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了许多的相同与不同点。

所谓亲属,是指因婚姻,血缘或收养而产生的社会关系。

根据亲属关系发生的原因,还可以分为配偶,血亲,和姻亲。

其中血亲还可以再分为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

本文以“祖父,祖母;父亲,母亲;伯父,伯母;叔父,叔母;舅父,舅母;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孙子,外孙;孙女,外孙女;侄子(女),外甥(女)”这几种亲属关系称谓为例,进行对照研究。

1.1父系母系亲属的称谓中文中对父系和母系亲属称谓的区分,不仅相较于日语,甚至比英语等其他语言,都更为细致精确。

以下举例进行比较。

①父系亲属称谓:中文:祖父,祖母;伯父,伯母;叔父,叔母;堂兄弟堂姊妹;孙子,孙女;侄子(女);日语:祖父(そふ·おじいさん),祖母(そぼ·おばあさん);伯父(おじ·おじさん),伯母(おば·おばあさん);叔父(おじ·おじさん),叔母(おば·おばさん);従兄弟違/従姉妹違(いとこちがい·いとこ);孫(まご);甥(おい)、姪(めい);②母系亲属称谓:中文:外祖父,外祖母;舅父,舅母;表兄弟表姊妹等;外孙,外孙女;外甥(女);日语:祖父(そふ·おじいさん),祖母(そぼ·おばあさん);叔父(おじ·おじさん),叔母(おば·おばさん);従兄弟違/従姉妹違(いとこちがい·いとこ);孫(まご);甥(おい)、姪(めい);1.2 不同场合下的称谓使用在不同的场合下,说话人根据当时的情景,判断听话人的身份,从而选择正确的亲属称谓,来称呼自己的亲属。

中日新闻报道中女性绰号及美称的研究

中日新闻报道中女性绰号及美称的研究

中日新闻报道中女性绰号及美称的研究摘要】本文以《人民日报》和《朝日新闻》为语料来源,对两国报道中的女性人物绰号及美称进行对比。

对比发现,中文报道中的女性绰号及美称的拟定方式有使用主要亲属称谓、运用比喻、运用男性符号等,日本的女性绰号及美称主要源于其本人兴趣爱好和对其女子力高低的评断。

中日两国报道中女性人物绰号数量及类别的不同与两国社会文化及意识形态不同有关。

【关键词】中日新闻报道;女性人物;绰号;美称绰号是在本名之外,他人根据人物身体、相貌、性格、行为、嗜好等特征而起的带有亲昵、憎恶、调谑的外号。

美称,即美好的称呼或声誉,表示对某人、某事或某物的赞美、肯定以及尊重。

报道中报道人物时使用绰号和美称,突出了人物特点,同时能加深读者对所报道人物的印象。

另外绰号反映了所在文化圈内人们对人物关注的着眼点和态度。

笔者试对中日两国报纸报道中女性人物的绰号及美称进行分析,考察中日两国女性人物绰号及美称的特征和反映的文化观念。

所选语料分别是中国的《人民日报》和日本的《朝日新闻》,时间段选自2018年7月1日至12月31日。

一、中文报道中的女性绰号及别称中文报道中笔者共发现表示女性人物绰号或美称的专有名词28例(重复者记为1例),如表1所示:表1 中文报道中表示女性人物的绰号或美称类别词条使用亲属称谓兵妈妈、赛比敦的女儿、香菇嫂、玫瑰姐姐、英英妈妈、嵊州村嫂、凯达姐妹运用比喻铿锵玫瑰、铿锵霸王花、泳池小花、小花、“霸王花”傣家的金孔雀(傣族女孩依金)、巾帼、半边天、白衣天使使用男性符号钳工界女掌门、“娘子军”、“女汉子”、女将、女足小将其他泳坛女神首先,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使用亲属称谓。

用亲属称谓来称呼非亲属在我国历代传承、相沿已久,这种改变了原来用法的称呼为拟亲属称呼[1]。

使用拟亲属称呼可以让对方感受到尊重、喜爱和礼遇,因而能够缩小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密切相互关系[1]。

拟亲属称谓在人物绰号上也有体现,如表1中所示,“兵妈妈”并非某位士兵的母亲,而是全国十大军婚红娘、著名拥军模范,被官兵们亲切地称为“兵妈妈”;“赛比敦的女儿”夏忠惠自小在赛比敦村吃百家饭、着百家衣长大,长大成为村医后,一辈子尽心尽力为村民服务,与村民之间仿佛女儿与家人般亲切;王道菊种香菇帮助村民脱贫,被称为“香菇嫂”;陈望慧帮助村民脱贫,推广玫瑰种植,被称为“玫瑰姐姐”;费英英致力于照顾孤残儿童,被孩子称为“英英妈妈”,等。

关于亲属称谓的中日对比研究的开题报告

关于亲属称谓的中日对比研究的开题报告

关于亲属称谓的中日对比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中日亲属称谓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比较研究一、研究背景与意义中日两国是东亚文化圈内比较典型的传统文化国家,两国在各自的文化传统中都有着不同的亲属称谓,由于中日文化有着深刻的差异,因此亲属称谓方面也有截然不同的使用方式。

开展中日亲属称谓的比较研究,一方面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理解中日两国的文化差异,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和翻译工作,提高中日之间的理解和互信。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本研究主要从语言学、文化学、翻译学等多个学科角度入手,探讨中日亲属称谓的文化差异。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中日亲属称谓的基本情况:介绍中日两国亲属称谓的基本情况,包括各自称呼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等亲属的方式及其表示的含义。

2. 中日亲属称谓中的文化差异:分析中日亲属称谓中的文化差异,从文化传统、礼数观念、家庭结构等方面进行比较和探讨。

3. 中日亲属称谓的翻译比较:从翻译角度出发,比较中日亲属称谓的不同翻译方式,并探讨如何在不同语言文化之间进行有效的翻译。

本研究采用对比分析法进行研究,并结合实证研究和文本分析法,通过对理论分析与实证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深入研究。

三、论文结构及预期成果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绪论、亲属称谓的基本情况、中日亲属称谓的文化差异和中日亲属称谓的翻译比较。

预计研究成果包括明确中日亲属称谓的文化差异,分析其背后的文化原因,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为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翻译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四、研究难点难点主要在于如何从语言和文化层面全面地比较中日亲属称谓的异同,如何理解中日互相称呼亲属中的文化差异,如何形成有效的跨文化翻译策略。

五、可行性分析本研究的可行性主要包括以下两点:其一,中日亲属称谓作为日常语言中的核心词汇,文献和调查材料非常丰富,可用于本研究的实证调查和文本分析;其二,本研究将采用跨学科的多种研究方法,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六、参考文献矢野义晴. 中日文化交际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关于称呼的中日对比研究

关于称呼的中日对比研究

关于称呼的中日对比研究—以非亲属关系为中心—称呼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在社会交际中具有建立、保持、加强各种人际关系的作用。

作者着重以社会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的理论为基础,以中日两国20至50年龄段的公司职员和公务员为调查对象,设定称呼运用的客体和情景后,运用采访调查的调查方法,按年龄层对中日两国人民称呼使用情况进行实际调查,把非亲属关系中的中日称呼语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探讨,得出一下结论。

对未知听话者进行称呼时,从称呼表现类型上看,两国人民都使用了“年龄阶梯语”、“职业名”、“唤起语句”。

中国人除了使用上述称呼类型外,还使用“亲属称呼”和“职务名”。

此外,两国人民使用的称呼都可以看到受到听话者性别和与其年龄差的影响,但是中国人受到的影响更大。

以此来增强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称呼运用的掌握。

从而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国际关系。

关键词:称呼;非亲属关系;年龄层;中日对比1.引言语言是社会活动中重要的交际手段之一。

人们用语言传达思想,交换信息等。

通过这样的活动缔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那么,人们在用语言跟他人交流时,一定会用一些称呼性的词语。

因此,可以说称呼跟人们的言语行动紧密相关。

另外,称呼问题是社交的重要组成因素,特别是在跨文化交际中起重要作用。

但是对于不同文化的双方来说“怎样称呼对方才是合适的?”不是个简单的问题。

因此,本论文以中日言语社会非亲属关系为大前提,着眼于不同年龄层的说话者的称呼使用,系统地把握两种语言中称呼的使用方法,通过对照分析明确中日两国称呼使用的异同。

2.文献综述关于日语称呼的综述研究有铃木(1973)、国广(1990)等。

铃木(1973)把称呼分成自称词、对称词、他称词。

本论文对对称词的呼格用法进行分析研究。

国广(1990)指出“称呼”是从英语的“address form[term]”翻译而来,意思为“直接叫对方或谈及对方时用的语言”。

关于汉语称呼的研究有水野(1998)、刘 (2002)、张(2004)等。

浅析中日称呼语的差异

浅析中日称呼语的差异

浅析中日称呼语的差异摘要:本论文的中心课题即研究中日称呼语之间的差异,为此本文从家庭成员称呼、社会称呼、代名词的是用、职业称呼等几个方面对中日成呼吁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探讨不同的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称呼上的差异。

关键词:称呼血缘关系内外关系人称在人类社会的交流活动中称呼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包括了很多的元素,这是一个语言文化的研究课题。

称呼反映的是人类的社会属性,人际关系的价值观,并同所处社会的文化,政治背景,传统,习惯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不同语言的称呼语都有着和其他语言所不同的并能表现出其文化的部分。

一、关于中日亲属称呼语众所周知中国人的亲属称呼是以血缘为基点,同时强调性别的差异。

以家庭为中心,根据血缘的远近构成了亲疏不同的人类关系。

如、父母与子女,丈夫与妻子,哥哥和弟弟等亲戚关系。

中国家庭成员的构成,体现出了分明的横向,纵向关系。

因此就产生了与之立场,身份相对应的称呼语。

而由于性别的不同游客将成为更加得细化。

例如,日语中的「いとこ」在中文中就有不同的理解方式,如果是母系的亲属的话,就称为「表兄弟」、「表姉妹」;如果是父系的亲属的话则称为「堂兄弟」、「堂姉妹」。

父亲的兄弟姐妹则分别被称为「叔父」、「伯父」、「姑」;母亲的兄弟姐妹则分别被称为「舅」、「姨」等。

在此能够通过称呼的不同,准确判定出他们之间的是属于父系亲缘还是母系亲缘。

中国受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影响,除了有血缘亲疏又有长幼顺序之别。

以往的中国人起名时除了姓之外还会加入一个表示字辈的汉子,在给同一辈家庭成员起名字时有在名字中使用相同汉字的习惯。

甚至有的家祖坟的更为详细,不仅有表示字辈的汉字,而且同辈女性和男性间表示字辈的汉字也不一样。

如,《红楼梦》中贾府男性中的和宝玉同辈的男子都以“宝”字来表示字辈,即使是他的堂兄弟也是如此:而女性则是以“春”字来表示。

这是文学作品中的例子。

在现实生活中,我国伟大的领袖人毛泽东主席的两个儿子就分别叫做毛岸英,毛岸青。

中日称呼比较 中日における呼称の比较

中日称呼比较 中日における呼称の比较

ご清聴
とう


ます




中国でのアンケート調査
先生
生徒 0%
0%
姓抜きで 26%
生徒
綽名 11%
幼名 25%
生徒
0%
フール ネーム 74%
フール ネーム 64%
先 生 は 生 徒 に
中国では、一般的に先生は生徒のフール ネームで直接に呼ぶ。 日本では、姓だけと呼ぶことがよく見られ る。さらに、男女の区別がある。男性の場 合、姓の後ろに「〇〇君」を加えて、女性 の場合、姓の後ろに「〇〇さん」を加えて いる。
中日における呼称の比較
研究目的
日本、中国両国におけ るいろいろな人間同士 の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 の中に、主に家庭、学 校、社会三つの場面に おいての文化の違いに よる誤解を避けるため に、呼称語の使用異同 を明らかにすることで ある。
研究方法
日本のドラマ『全開 ガール』、『ちび丸 子ちゃん』と中国の ドラマ[家有儿女]、 の中に出る人間同士 のコミュニケーショ ンを把握し、呼称語 の使用状況を具体的 に整理し、比較する。
研究内容

家庭、仮家庭においての呼称
学校においての呼称


社会においての呼称

同輩親族間に

仮家庭親族 名称の借用
家庭、仮家庭 においての

呼称

夫婦間に
親は子供 に対して
中国の家族体系図
おじいさん おばあさん おじいさん おばあさん
おばさん おばさん おじさん おじさん
父系
母系
おじさん おばさん おじさん おばさん

九一八事变中的女性英雄勇敢抵抗的护国女侠

九一八事变中的女性英雄勇敢抵抗的护国女侠

九一八事变中的女性英雄勇敢抵抗的护国女侠九一八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中日两国关系中的重要转折点。

在这场事变中,许多英勇的抗日女侠以其勇敢的抵抗精神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保卫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生命财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她们用自己的行动和牺牲,展示了女性在战争中所具备的坚韧和勇敢,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记忆。

一、花泽香菜——名副其实的女侠在九一八事变中,花泽香菜是一位杰出的女性英雄,被人们誉为“东北防日女侠”。

她出生在抗日斗争的前线,目睹了日军的侵略行径,并深知保家卫国的使命。

于是,她毅然决然地投身到抗日救亡事业中。

花泽香菜在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与组织群众抵抗侵略者。

她组织农民和工人设立了抗日队伍,积极开展抗日宣传,动员广大群众积极抵抗日军的侵略行径。

她亲自参加了数次抗日行动,带领村民烧毁敌人的据点,反击日军的侵略行为。

在这些行动中,她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智慧,成功地击退了日军的进攻,为保家卫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二、徐老八——坚忍不拔的女侠精神徐老八是另一位在九一八事变中英勇抵抗的女性英雄。

她被誉为“抗日第一女狙击手”,以其出色的狙击技巧和顽强的斗志,成为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传奇人物。

九一八事变后,徐老八凭借她敏锐的观察力和出色的射击技巧,成为中国抗日军队中的一员,并投身到抗日战斗中。

她以一己之力,成功地刺杀了许多日军高级将领,给日军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损失。

她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对国家利益的无私奉献,成为了后来抗战中的楷模。

三、女性英雄的共同特点花泽香菜和徐老八作为九一八事变中的女性英雄,有着许多共同的特点。

首先,她们都具备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和勇气。

在面对日军的威胁和压迫时,她们毫不退缩,始终保持着强大的信念和斗志。

其次,她们都体现了女性的聪明才智和机智。

在斗争中,她们敏锐地洞察情况,灵活地应对挑战,取得了许多战斗的胜利。

她们善于利用地形和环境,运用智慧和谋略,打击敌人,保护人民。

最后,她们都具备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中日亲属称谓的比较研究

中日亲属称谓的比较研究

地域差异:日本各地区的亲属称谓可能会 有所不同,未来可能会出现地域差异的趋 势。
中日亲属称谓未来发展的比较与展望
语言环境变化: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中日亲属称谓的使用可能会受到外来文化 的影响。
社会结构变化: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家庭结构和人际关系的变化可能会对亲属称谓的 使用产生影响。
文化传承与创新:中日亲属称谓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日亲属称谓的比较研究, 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俗 习惯和价值观念。
跨文化交流:通过对中日亲属称谓的比较 研究,可以更好地促进中日两国之间的文 化交流和理解。
教育意义:通过对中日亲属称谓的比较 研究,可以更好地教育学生了解不同文 化背景下的语言和民俗习惯,提高学生 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中国亲属称谓的使用场合与规则
称呼长辈:尊称、敬称, 如“爸爸”、“妈妈”、 “爷爷”、“奶奶”等
称呼同辈:直呼其名, 或用昵称、小名,如 “哥哥”、“姐姐”、 “弟弟”、“妹妹”

称呼晚辈:尊称、敬称, 如“孩子”、“孙子”、
“孙女”等
称呼陌生人:尊称、敬 称,如“先生”、“女
士”、“小姐”等
称呼朋友:直呼其名, 或用昵称、小名,如 “朋友”、“同学”、
教育与推广:通过教育推广中日亲属称谓,提高人们对亲属称谓的认识和重视,有助于 保持和传承这一文化传统。
中日亲属称谓比较研究的 现实意义
章节副标题
有利于促进中日文化交流与理解
增进相互了解: 通过比较研究, 了解中日亲属称 谓的差异,增进 相互了解。
促进文化交流: 通过比较研究, 促进中日文化交 流,增进相互理 解。
THEME TEMPLATE
20XX/01/01
中日亲属称谓 的比较研究

中日职场中称呼语使用的对照研究

中日职场中称呼语使用的对照研究

中国职场:称呼上级为“领导”、“经理”等,称呼同事为“同事”、“伙伴”等,称 呼下级为“员工”、“下属”等。
日本职场:称呼上级为“社长”、“部长”等,称呼同事为“同事”、“伙伴”等,称 呼下级为“员工”、“下属”等。
中国职场:称呼上级时,可以使用“您”、“您”等敬语,称呼同事时,可以使用 “你”、“你”等称呼,称呼下级时,可以使用“你”、“你”等称呼。

避免误解:注意中日职场中 称呼语的含义和场称呼语的 使用规则
尊重对方的文化习惯和称呼方 式
灵活运用中日职场称呼语,避 免误解和冲突
尊重文化差异:理解并尊重中日职场中称呼语的文化差异,避免使用不当的称呼语。 学习语言习惯:了解中日职场中称呼语的语言习惯,如日语中的敬语、自谦语等。 注重场合和身份:根据不同的场合和身份,选择合适的称呼语。 避免误解和冲突:避免使用容易引起误解和冲突的称呼语,如带有歧视或侮辱性的称呼语。
中国职场中,对于已婚女性,可以称呼 为“太太”
日本职场中,对于未婚女性,可以称 呼为“小姐”
中国职场:称 呼上级为“领 导”、“经理” 等,称呼同事 为“同事”、 “伙伴”等,
称呼下级为 “员工”、 “下属”等。
日本职场:称 呼上级为“社 长”、“部长” 等,称呼同事 为“同事”、 “伙伴”等,
称呼下级为 “员工”、 “下属”等。
04
日本职场:称呼下级为“部下”、“员工” 等,称呼客户为“客户”、“合作伙伴”等
05
中国职场:称呼陌生人为“先生”、“女士” 等,称呼朋友为“朋友”、“伙伴”等
06
日本职场:称呼陌生人为“先生”、“女士” 等,称呼朋友为“朋友”、“伙伴”等
称呼语类型:中国职场中常见的称呼语有“先生”、“女士”、“老师”等,日本职场中常见的 称呼语有“先生”、“女士”、“前辈”等。

无力与抛弃:近代中国猪花与日本南洋姐的比较研究

无力与抛弃:近代中国猪花与日本南洋姐的比较研究

作者: 卢小花
作者机构: 暨南大学文学院,广东广州510632
出版物刊名: 前沿
页码: 152-154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2期
主题词: 猪花 南洋姐 政府
摘要: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被贩卖海外充当娼妓的女子,在中国被称为猪花,在日本被称为南洋姐(からゆきさん)。

中日两国历来有男尊女卑的传统,在不同程度上都承认公娼制度以及侍妾传统,在此背景下被贩卖南洋的两国女子有很多的异同之处。

然而在两国完全不同历史背景下,中国的晚清政府与日本的幕府和明治政府在各自的妇女贩卖的贸易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是两者的主要区别。

被称为黄色娘子军的日本妇女:“南洋姐”的悲催历史

被称为黄色娘子军的日本妇女:“南洋姐”的悲催历史

被称为黄色娘子军的日本妇女:“南洋姐”的悲催历史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国,女性在历史上的地位都是早期比后期高,私有制社会、也就是男权社会、夫权社会出现之后,妻子就沦为了丈夫的私有财产和工具—发泄性欲、生儿育女、家务劳动的工具。

由于日本人崇尚母性,所以妻子在丈夫的面前既要做好妻子的角色,还要满足丈夫的性欲,同时还要像对待孩子一样疼爱丈夫。

很多有两个孩子的日本母亲都会说她其实有三个孩子,丈夫就是她的第三个孩子。

日本的文化提倡的是妻子对丈夫、女人对男人必须绝对服从,为了对方可以牺牲一切,他们的这种观念比古代中国的“妻为夫纲”还要强烈得多。

另外,日本人还十分讲究孝道,他们认为父母的地位要高于妻子。

8世纪的时候,孝谦女皇曾经下令每个家庭必备“孝经”,所有的学生必须熟记在心,孝顺成为了日本人最基本、最崇高的道德标准,这种情感和效忠天皇是一样的。

一直到西方崇尚个人自由的风潮传入日本之后,孝道才逐渐开始减弱。

日本如今流行男女援助,结婚的男人开始去外面找性伙伴,因为他们对妓女已经厌倦,而且还容易得病。

不过找情人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而找个临时的女学生不仅年轻,又不需要花费很多钱,更没有后顾之忧。

这些女孩主要陪男人吃饭、旅游、聊天,也有去旅馆开房的。

日本的男人,特别是年纪比较大的,都十分讲道义,他们即使有了情人也不会抛弃和自己患难与共的妻子。

他们心里明白,情人要的是他们的钱,不会付出真感情,所以他们是不会拿出大笔的钱给情人的,如果情人谈到了价钱,男人就会提出分手。

日本有一个十分奇怪的现象,很多妻子都会时不时的让丈夫去发泄一下。

如果她们看到丈夫太忙太累,回到家又十分无聊,她们就会建议丈夫出去玩玩。

丈夫自然明白这是让他们去酒吧之类的地方,心情随之愉快起来,于是家庭幸福也就得到了保障。

日本的妻子能够做出这样的事情,是因为她们十分有信心,清楚婚外的鬼混是不能拆散自己家庭的,而且即便不支持也不可能控制丈夫不出去鬼混,何不大方一点。

人们都喜欢按照自身的形象塑造神,日本人也是一样。

中日称谓对比——关于社交称谓

中日称谓对比——关于社交称谓

中日称谓对比——关于社交称谓作者:邓华来源:《科教导刊》2011年第26期摘要在人与人相互交往的生活中,表达人际关系的称谓也是一门学问。

中国和日本自古以来就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联系,称谓不乏一致之处,但由于社会制度、社会结构及文化习俗的特点,又表现出很多的差异。

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两者的称谓规则,应用称谓表达,深入认识文化内涵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称谓社交称谓中日对比中图分类号:H03文献标识码:ATitle Comparison Between Japan and China——About Social TitleDENG Hua(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AbstractIn the lives of interaction, titles to express relationships is also a science. China and Japan has a long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ies since ancient times, there are some similarities for the title, but becaus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systems, social structures and cultural practices, but also show many difference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understanding the rules of both the title, the application of title expression, in-depth understanding culture is very important.Key wordstitle; social title; comparis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所谓称谓,就是人们用来表示彼此间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等所使用的名称。

中日亲属称谓的对比研究

中日亲属称谓的对比研究
“ 跟 自己有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人” 。三者文字表述 虽然 略有不 同, 但内容并无实质区别。
而 日文 , 《 日本捂大辞典 》 对其解 释为 : “ 民法上 、 六规 等 内 血族挡 土 配偶 者 匕三貌 等内 姻 族 称 ”即以父 、 子、 兄、 弟、 夫、 妇, 父、 母、 兄、 弟、 妻、 子为主线 的血缘 、 姻亲关 系。 而《 新 明解 国 辞典》 与其解释 大同小异 , 即: “ 血统 ( 结 婚) l 二土, ) 为人 。[ 法律 c 耋 六规等内 血族 挡 , = ) 为
曾祖父 曾祖母
土 配偶者 、 三觏 等内 姻族 电指亨 ] 觏频 。[ 7 1 ” 《 新世纪 日 漠
双解大辞典》 则称之为 : “ 血绿 婚姻 阴保 5 二
3 6
图一 父系体 系特征
【 作者简介】 刘少东 , 天津理工大学外 国语学院 日 语 系教授 , 中日 关系研究所所 长 , 硕士生导师 , 史学博士 。 李利娟 , 天津理工 大学外 国语学院 日语语言文学2 0 1 5 级硕士研究生。
语言 文字侈辞
中 日亲 属称谓 的对 比研究
0刘 少东 李并 I j 娟
( 天津理 工大 学 外 国语学院, 天津 3 0 0 3 8 4 )
[ 摘 要】中国与 日本一衣 带水 , 同属东亚儒教 文化 圈, 均具有 父权家长制 的文化传 统 , 但 由于 不 同的社
会 背景 , 特 别 是 明 治 维 新 以 后 ,日本 开 始 大 量 吸 收 欧 美 文 化 , 两 国 的 亲 属 称 谓 开 始 形 成 不 同 体 系 。 本 文 从 亲 属 称 谓 的概 念 及 体 系为 基 点 , 试 归纳 两 国 亲 属 称 谓 相 异 之 处 , 通 过 对 比分 析 , 对 比 汉 日 亲 属 称 谓 从 构 成 体 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中日新闻报道中女性绰号及美称的研究
作者:卢俐敏
来源:《新纪实》2019年第10期
【摘要】本文以《人民日报》和《朝日新闻》为语料来源,对两国报道中的女性人物绰号及美称进行对比。

对比发现,中文报道中的女性绰号及美称的拟定方式有使用主要亲属称谓、运用比喻、运用男性符号等,日本的女性绰号及美称主要源于其本人兴趣爱好和对其女子力高低的评断。

中日两国报道中女性人物绰号数量及类别的不同与两国社会文化及意识形态不同有关。

【关键词】中日新闻报道;女性人物;绰号;美称
绰号是在本名之外,他人根据人物身体、相貌、性格、行为、嗜好等特征而起的带有亲昵、憎恶、调谑的外号。

美称,即美好的称呼或声誉,表示对某人、某事或某物的赞美、肯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