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白血病患儿化疗致_度骨髓抑制并发带状疱疹的护理_田荣

合集下载

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带状疱疹感染的分析

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带状疱疹感染的分析

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带状疱疹感染的分析张丽仪;姜义荣【期刊名称】《黑龙江医学》【年(卷),期】2017(041)003【摘要】目的对患有恶性血液病的患者化疗后带状疱疹的发生几率、临床特征等进行分析与总结.方法对东莞市人民医院的40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经过化疗后出现带状疱疹并发症的2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其治疗方法与预后情况进行回顾.结果 405例恶性血液病化疗患者中,223例出现带状疱疹,其中有16名患者在化疗期间出现发病症状,大部分患者在化疗期的临床症状为骨髓抑制与白细胞减少,约有90%的患者白细胞亚群分析结果明显异常.所有患者经过抗病毒治疗后,症状均完全消失,其中3名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后遗性神经痛.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在患病期间的免疫系统受到一定的破坏,同时化疗进一步降低了患者的免疫功能,很容易患上带状疱疹.%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occurrence probability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erpes zoster in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hematological disease after chemotherapy.Methods 20 in 405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 malignancies after chemotherapy banded spore rash complications in the hospital were analyzed,and the treatment method and prognosis were reviewed.Result Among 405 cases of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 malignancies,223 cases have banded spore rash,including 16 patients during chemotherapy having the onset of symptoms,the majority of patients in the period of chemotherapy having clinical symptoms and leukopenia in bone marrow suppression,and about90% patients having obvious abnormal cells subgroup analysis results.After antiviral therapy,all patients' symptoms are completely disappeared,and different degrees of neuralgia appear in 3patients.Conclusion The immune system in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hematologic diseases is damaged during the period of illness,and chemotherapy can reduce the immune function of patients.It is easy to suffer from herpes zoster.【总页数】2页(P237-238)【作者】张丽仪;姜义荣【作者单位】东莞市人民医院,广东东莞 523000;东莞市人民医院,广东东莞52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相关文献】1.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并发水痘及带状疱疹22例分析 [J], 耿丽2.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J], 李小亮;朱卫健;王玫玫;李志新3.恶性血液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 [J], 毛原飞;游建华;张莉娜;李啸扬;刘钊;沈杨;李军民4.恶性血液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J], 何慧清;黎伟超;李卫华;林淑华;黄贵年;牛晓敏5.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医院感染及抗感染治疗分析 [J], 沈文香;罗青松;傅爱林;陈敏斌;沈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之后骨髓抑制期的临床护理措施

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之后骨髓抑制期的临床护理措施

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之后骨髓抑制期的临床护理措施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之后骨髓抑制期的临床护理体会。

方法:选取本院42名患有小儿急性白血病诊疗建议进行联合化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针对性临床护理措施。

结果: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白血病患儿进行心理、口腔、皮肤、饮食等针对性护理,能有效预防感染,帮助患者平稳度过骨髓抑制期。

【关键词】心理护理;疼痛护理;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5-0202-02大剂量联合化疗方案是治疗白血病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化疗后一部分患者可出现严重的骨髓抑制,而骨髓象的正常与否是决定患者能否化疗或继续化疗的重要依据如何做好化疗期间的护理是保证化疗顺利进行的关键[1],选取我院科室收治的白血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总结相关的护理经验。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42名患有白血病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上患者均与《白血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相吻合[2]。

所有患者中,男性患者为27例,女性患者为15例;年龄3~12岁,平均(6.8±1.5)岁。

全部患儿均按照小儿急性白血病诊疗建议进行联合化疗。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没有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针对性临床护理措施,具体方法如下:1.2.1皮肤白血病患儿化疗后,当白细胞≤1×109/L易伴发感染,引起发热。

使用大量退热剂,由于患儿在服用大量退热剂之后,患儿身体会出现大量汗液,例如皮肤褶皱处:腋窝、腹股沟等,患儿的这些皮肤褶皱部位很容易被感染。

护理人员在对患儿进行相关护理措施时,要及时留意患儿皮肤的干燥程度,按时为患儿更换床单、被褥、衣服,并定期为患儿擦拭身体。

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护理体会

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护理体会

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护理体会
张鸿雁;周璐;白昊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
【年(卷),期】2015(000)034
【摘要】目的:分析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护理体会。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87例白血病化疗患者,根据化疗后骨髓抑制加强护理措施,分析患者护理效果。

结果87例患者经相应治疗和对症护理均顺利度过骨髓抑制期,38例患者发热,4例患者口腔溃疡,肛周感染16例,牙龈出血13例,鼻黏膜出血16例,均为Ⅰ~Ⅲ度,经相应处理后好转,无死亡病例。

结论骨髓抑制是白血病化疗常见并发症,加强骨髓抑制的护理干预,提高综合护理措施,确保患者度过骨髓抑制期。

【总页数】2页(P226-226,227)
【作者】张鸿雁;周璐;白昊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肿瘤血液科,吉林长春 130033;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肿瘤血液科,吉林长春 130033;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肿瘤血液科,吉林长春 1300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5
【相关文献】
1.白血病患者大剂量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并发症的护理对策 [J], 刘淑波
2.紫外线治疗仪治疗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并发口腔溃疡的护理体会
[J], 郝丽君
3.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实施整体护理的临床疗效 [J], 钟佩
4.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实施整体护理的临床疗效 [J], 钟佩
5.白血病患者92例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护理实践尝试 [J], 罗群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幼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合并带状疱疹1例报告

幼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合并带状疱疹1例报告

幼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合并带状疱疹1例报告
聂能;金春姬;陈玉梅;竺晓凡
【期刊名称】《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年(卷),期】2002(007)003
【摘要】@@ 患儿,女,3岁.主因面色苍白乏力半月于2000年2月29日入院.外院血象:Hb 51g/L,Plt WBC正常;骨穿考虑"ALL".输全血200 ml后入我院儿科.该患儿入院前3个月曾患"水痘",无特殊遗传病史.入院查体:体温正常,发育营养良好.贫血貌,皮肤粘膜无出血,双侧颈部可触及0.5 cm×0.5cm大小淋巴结,无触痛.
【总页数】1页(P133)
【作者】聂能;金春姬;陈玉梅;竺晓凡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儿
科,300020;延边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科;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儿科,300020;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儿科,3000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3.7
【相关文献】
1.银屑病、带状疱疹合并多发性骨髓瘤1例报告 [J], 余晖;蔡念宁;程振忠;黎金庆
2.婴幼儿带状疱疹2例报告 [J], 张群英
3.银屑病合并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一例报告 [J], 陈宝安
4.肺结核合并眼部带状疱疹的护理报告1例 [J], 吴彦媛
5.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复发合并带状疱疹1例报告 [J], 冯丽娜; 张晓雪; 蒉乙文; 杨倩倩; 陈庆灵; 温晓玉; 金清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例脊髓电刺激系统植入术治疗白血病移植术后并发带状疱疹后遗症的护理

1例脊髓电刺激系统植入术治疗白血病移植术后并发带状疱疹后遗症的护理

1例脊髓电刺激系统植入术治疗白血病移植术后并发带状疱疹后遗症的护理摘要目的总结脊髓电刺激系统植入术治疗白血病移植术后并发带状疱疹后遗症患者的护理方法。

方法对1例脊髓电刺激术治疗血病移植术后并发带状疱疹后遗症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总结分析其临床效果和经验。

结果脊髓电刺激系统植入术后NRS评分由6分下降到3分,疼痛减轻50%。

脊髓电刺激器手术顺利,术后未发生并发症,止痛药物逐渐减量,随时间的延长,患者满意度呈上升趋势。

结论通过术前规范化的疼痛管理、心理护理及术后针对性护理,不仅能缓解患者的顽固性疼痛,还可以改善其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

关键词脊髓电刺激系统植入术;白血病移植术;带状疱疹后遗症;护理【作者简介】第一作者:李静丽,1993年7月5日,女,本科,护师,职务:无,主要研究方向:疼痛护理、护理教学,E-mail:****************通讯作者:陆世翠,1982年2月15日,女,本科,副主任护师,护士长,主要研究方向:疼痛护理、护理教学、微创护理、护理管理,E-mail:*****************带状疱疹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皮肤病,该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神经痛,且皮损症状消退后,或可遗留持续性疼痛,这便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给患者的身心均带来了巨大的痛苦感。

患者在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后,其抵抗力往往会表现出下降趋势,患者的自身抵抗力相对较差,容易致使患者出现感染现象,带状疱疹是其多发的一种临床并发症,为了控制患者病情进展,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给予患者精细化、个性化临床护理具有重要意义[1]。

带状疱疹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病人最常见的症状和并发症,因疼痛剧烈,药物治疗疗效欠佳,病史持续时间较长,严重影响病人的工作与生活质量[2]。

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45岁,自述于3月余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上肢疱疹,之后相应部位出现疼痛,呈持续性刺痛或麻痛,夜间疼痛发作影响睡眠,疼痛放射至左侧背部及左腹部,期间外院住院治疗两次,较前好转后出院,出院后患者仍有疼痛,现患者为进一步治疗至我院门诊就诊,拟“带状疱疹后遗症”收住我科。

急性白血病化疗致骨髓抑制并发带状疱疹的护理干预

急性白血病化疗致骨髓抑制并发带状疱疹的护理干预

急性白血病化疗致骨髓抑制并发带状疱疹的护理干预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化疗致骨髓抑制并发带状疱疹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化疗致骨髓抑制并发带状疱疹的患者15例,对所有患者在常规护理前提下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经优质护理干预后,急性白血病化疗致骨髓抑制并发带状疱疹患者的总护理满意度是93.50%.结论:对急性白血病化疗致骨髓抑制并发带状疱疹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 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化疗致骨髓抑制;带状疱疹【中图分类号】R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319-01急性白血病属于患者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异常的幼稚细胞以及原始细胞大量增殖,且浸润到患者的肝、脾以及淋巴结等的脏器.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出现贫血症状、感染症状、出血症状以及浸润症状等[1].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化疗期间,由于其机体的造血功能受到严重抑制,经常会出现血白细胞数量不断下降的现象,患者的免疫力下降,非常容易受到带状疱疹的病毒感染,疼痛异常[2].为了改善患者的预后,除了对急性白血病化疗致骨髓抑制并发带状疱疹患者实施及时有效治疗之外,还需对患者实施必要的优质护理[3].为了探讨急性白血病化疗致骨髓抑制并发带状疱疹的护理效果,本文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化疗致骨髓抑制并发带状疱疹的患者15例,并将其作为分析研究的对象进行研究,具体结果报告如下所示: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资料来自于2012年1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化疗致骨髓抑制并发带状疱疹的患者15例,所有患者都符合急性白血病化疗致骨髓抑制并发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41-81岁,平均(51.5±2.4)岁,从FAB分型来看,属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患者有12例,属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患者有3例.带状疱疹的部位为:头面部2例、胸背部5例、腰部6例、会阴部及臀部2例.1.2护理方法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2.1对患者实施优质的基础性护理干预患者使用层流帐保护性隔离,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病房进行定时通风,每日早晚两次,每次30分钟;此外,护理人员要适当限制陪护以及探视时间与次数,从而避免交叉感染.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护理操作期间,需进行无菌操作,有效配戴好无菌手套、无菌帽子以及无菌口罩等.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睡衣要宽大以及柔软,尽量减少疱疹摩擦,并并指导患者采取健侧卧体位,防止疱疹破裂,从而出现继发感染现象.1.2.2对患者进行优质的心理护理从某种程度上讲,急性白血病患者由于对疾病的了解较少,会出现一定的恐惧心理以及焦虑心理,通常会表现为急躁以及心神不宁等,再加上疱疹所引发的疼痛,使患者的情绪更加低落,甚至会对疾病的治疗丧失信心.这时,护理人员必须要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向患者详细解释相关的疾病知识,尽量稳定患者的情绪,从而增强患者战胜疾病勇气与信心.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采用多样化的方式,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缓解患者精神方面的压力,积极配合治疗.1.2.3对患者实施优质的皮肤护理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及时修剪指甲,确保指甲的光滑与平整,防止挠抓疱疹,避免感染.此外,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皮肤变化情况,关注疱疹数量、位置以及实际大小情况等,避免患者疱疹水泡的破裂.充分暴露患者的伤口,保持疱疹出皮肤清洁干燥,实施严格的无菌护理,水泡未破损时用炉甘石洗剂外涂,当患者水泡破损的时候,护理人员可以给予患者阿昔洛韦注射液联合红霉素软膏外涂处理,预防继发感染,此外,在用药期间要注意药物的禁忌症以及具体使用方法等.当患者并发感染的时候,需要对患者进行细菌培养以及药敏试验,合理选用抗生素.指导疱疹水泡结痂未脱落的患者不能强行撕脱,避免留下疤痕.1.2.4对患者实施优质的疼痛护理干预从某种程度上讲,疼痛属于急性白血病化疗致骨髓抑制并发带状疱疹患者最痛苦的感受之一,护理人员要尊重患者的疼痛反应,向患者介绍相关的疼痛知识、疼痛性质、疼痛程度、疼痛时间以及疼痛症状等,从而科学评估患者的疼痛级别,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患者的疼痛症状.具体来说,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采用呼吸止痛的方法,呼吸的时候双目闭合,想像着新鲜空气已经进入肺部.采用松弛止痛的方法,例如叹气、打哈欠与闭目冥思等的方法阻断患者的疼痛反应,从而起到止痛效果.采用转移止痛的方法,护理人员要积极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适当转移患者的疼痛注意力,通过看电视、与朋友交谈以及听音乐等,保证心情愉悦,降低疼痛度.疼痛严重时配合使用止痛药物治疗,如地佐辛、曲马多等等. 1.3观察项目观察急性白血病化疗致骨髓抑制并发带状疱疹患者的疼痛减轻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分为满意(90分以上)、基本满意(80-90分)、不满意(80分以下).2结果急性白血病化疗致骨髓抑制并发带状疱疹患者的减轻疼痛减轻程度:经过精心治疗及优质护理后,12例患者两到三周后疼痛消失,2例患者两到三周后疼痛明显减轻,一例患者四周水泡愈合后还残留神经痛疼痛评分3-4分; 患者满意度情况:经护理后,15例患者中,护理满意的患者有12例,占到80.0%,护理基本满意的患者有2例,占到13.5%,护理不满意的患者有1例,占到6.5%,患者的总护理满意度为93.5%.3讨论急性白血病化疗致骨髓抑制并发带状疱疹主要是因水痘-带状疱疹的病毒感染所引发的疾病,会累及到患者的神经以及皮肤,出现多簇水泡样的皮损症状,而且还伴有阵发性的疼痛,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4].同时,急性白血病化疗致骨髓抑制并发带状疱疹还会影响到患者的治疗信心,产生悲观情绪,不利于疾病的治疗[5].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急性白血病化疗致骨髓抑制并发带状疱疹患者的痛苦,在对患者进行积极治疗的基础上,需对其采用优质护理干预[6].具体来说,在优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对患者实施优质的基础性护理干预、优质的心理护理以及优质的皮肤护理等,减少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预后,从根本上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本研究中,经优质护理干预后,急性白血病化疗致骨髓抑制并发带状疱疹患者的总护理满意度是93.5%.说明对急性白血病化疗致骨髓抑制并发带状疱疹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1]李运娜.急性白血病合并带状疱疹一例护理干预[J].中国疗养医学,[ 2011,20(11):997-997.2]梅红,张桂琴,李海霞等.12例恶性肿瘤患者并发带状疱疹的护理干预[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22):21-22. [3]陈宏,王晶,初金玉等.50例带状疱疹的护理干预体会[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0,31(3):94-95. [4]陈秀玲,李东会,李素英等.肺癌患者化疗期间合并带状疱疹的护理[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4):3444-3445. [5]朱梅.健康宣教路径应用于带状疱疹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11(9):72-73. [6]朱岚,王勤.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6):41-42。

白血病患儿化疗后骨髓抑制期预防感染的护理

白血病患儿化疗后骨髓抑制期预防感染的护理

白血病患儿化疗后骨髓抑制期预防感染的护理目的探讨白血病患儿化疗后骨髓抑制期预防感染的护理措施。

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42例白血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在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给予综合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口腔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护理、出血防治、感染防治等,观察患儿骨髓抑制期的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情况,并检测红细胞指数,观察抑制期后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情况。

结果骨髓抑制期出现发热15例、鼻出血5例、牙龈出血3例、口腔溃疡2例,经过综合护理后均恢复正常。

1例患儿发生脑出血后死亡,其余患儿均安全度过骨髓抑制期。

恢复期的MCV、MCH、MCHC指数显著低于骨髓抑制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对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白血病患儿进行心理、口腔、皮肤、饮食等针对性护理,能有效预防感染,帮助患者平稳度过骨髓抑制期。

标签:白血病;化疗;骨髓抑制期;感染;红细胞指数白血病亦称作血癌,是一类造血干细胞异常的克隆性恶性疾病,多见于青少年,尤其是儿童,预后较差。

目前临床并无特效的根治方法,多采用大剂量联合化疗提高患者生存率,但是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患者容易出现感染,这成为影响化疗效果甚至威胁患者生命的关键因素[1-2]。

本研究选取本院的白血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在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给予针对性预防感染护理,旨在总结护理经验。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08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42例白血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6例,急性髓系白血病26例。

患儿诊断均符合《白血病诊断及疗效标准》[3]。

全部患儿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3~12岁,平均(6.8±1.5)岁。

全部患儿均按照小儿急性白血病诊疗建议进行联合化疗,1周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其中白细胞最低<1.0×109/L,血小板最低<10×109/L。

1.2 护理方法1.2.1 心理护理白血病患儿身体虚弱,在骨髓抑制期间会出现头晕、心悸、纳差等症状,各种身体不适导致患儿出现烦躁、恐慌等情绪,因此住院期间要积极与患儿沟通,鼓励其与同病室其他患儿交流,并适当进行游戏或提供玩具,给患儿营造良好的康复氛围;同时要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鼓励家长积极配合护理,增强治疗信心,避免将不良情绪传染给患儿。

急性白血病合并带状疱疹一例护理干预

急性白血病合并带状疱疹一例护理干预

急性白血病合并带状疱疹一例护理干预李运娜【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合并带状疱疹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针对带状疱疹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15 d的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特殊护理等治疗护理,该患者带状疱疹治愈.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病程,防止继发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期刊名称】《中国疗养医学》【年(卷),期】2011(020)011【总页数】1页(P997-997)【关键词】白血病;急性;带状疱疹;护理干预【作者】李运娜【作者单位】266071,济南军区青岛第二疗养院【正文语种】中文急性白血病是血液系统恶性程度较高的恶性病,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发热、感染以及各器官浸润等症状和体征。

病人放化疗后造成机体免疫功能缺陷,可使病毒感染的概率大大提高,如果发生播散型感染,易致全身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如果对带状疱疹的治疗、护理不当,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我科于2010年收治急性白血病化疗缓解期合并带状疱疹病人1例,现将护理干预措施和体会报告如下。

患者,男,54岁,系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后完全缓解来我院康复疗养。

入院查体:精神好,轻度贫血貌,头发稀疏,其他一般状况良好。

入院第10天查体:一般状况好,面色红润,体质量增加0.8 kg,体力明显增强,已服ATRA 3 d,无明显皮肤黏膜干燥、口角皲裂等不良反应,复查血象正常,右侧肩胛区可见散在局部红斑,期间有簇状分布的丘疹小水泡,皮疹沿肋间神经走行方向分布,各丘疹小水泡之间皮肤正常。

主任分析,带状疱疹诊断成立,经过15 d的治疗护理,带状疱疹治愈。

2.1 心理护理恶性肿瘤患者本身就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1],带状疱疹侵犯神经,往往表现出阵发性、剧烈神经痛,这时患者情绪极其低落,缺乏治疗的信心,护士要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安慰患者,耐心解释有关白血病及带状疱疹方面的相关知识和预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使恐惧、焦虑、悲观等负性情绪逐渐消失,采取多种形式,因势利导,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1例白血病伴大面积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

1例白血病伴大面积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
1 病 例 介绍
患者 , 男性 , 8 5岁 , 于2 0 1 1年 3月 1 9日 1 2: 3 0收 住 院 , 主诉左大腿及臀部疱疹伴疼痛 1 月余 , 入 院诊断为带状疱疹 。 患者 1 月 前 无 明显 诱 因左 下 肢 出现 红 斑 , 继 而 在 红 斑 基 础 上 出现水疱 , 伴针刺样 疼痛 , 阵发性 加重。后水疱成 簇出现 , 疼 痛加剧 , 部分糜烂 , 予以抗病毒治疗后 , 病情未见 明显好转 , 转 住我科 。轮椅推入病房。护理 查体 : 患 者神志清 、 痛苦 面容 , 舌紫红 , 苔黄微腻 , 脉弦, 左侧大腿处 、 左臀部及骶 尾部 大面积 皮肤潮红 , 散在簇集状疱疹 , 部 分已结痂 , 部分糜烂 、 溃破 , 有 脓性分泌物 , 压痛明显。诉疱疹处 阵发性 刺痛 , 疼痛难 忍 , 甚 至抱头痛哭。睡眠差 ( 入睡困难 、 睡眠时 间 4— 6 h / d ) 。 既往 有 慢 性 淋 巴 细胞 性 白 血病 病 史 4年 , 未予治疗。

4 7 8・
哈尔滨 医药 2 0 1 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第 3 3卷第 6 期
1 例 白血病伴 大 面积 带状 疱疹 患者 的护 理
程 海琴 , 徐 宏坤 ( 江苏省无 锡市 中西 医结 合 医院 , 江苏 无 锡 2 1 4 0 0 0 )
[ 中图分类号 ] R 4 7 3 . 5 5 文章编码 : 1 0 0 1 —8 1 3 1 ( 2 0 1 3 ) 0 6— 0 4 7 8— 0 2 [ 文献标识码 ] B
2 护 理 措 施 2 . 1 疼 痛 护 理
2 . 1 . 1 评 估疼 痛 : 应用 Wo n g—B a n k e r 面部表情量表 法评估 疼 痛 , 该 方 法 用 6种 面部 表 情 从 微 笑 到 悲 伤甚 至哭 泣 来 表 达疼痛 程度 。此法适合于任何年龄 , 没有特定的文化 背景或 性 别要 求 , 易于掌握 , 不需任何附加设备 , 急性疼痛者 、 老人 、 小孩、 表 达 能 力 丧 失 者 特 别 适 用 J 。在进行疼 痛护理之前 , 首先要 全方 位了解疼痛 ( 疼痛 的部位 、 强度 、 性质、 何时发作 、 持续B  ̄ , I M、 是否有规律 、 患者表达疼 痛的方式 、 哪些 因素能减 轻 疼痛 、 疼痛对患者有哪些影 响等 ) 。然后 护士对患者提 出 的各 种 疼 痛 可采 取 适 当 的措 施 。 2 . 1 . 2 减 轻心理负担 , 提 高疼痛 阈值 : 任何能使患者精 神愉 快、 情绪稳定 、 思想轻松 的方法 , 都 可 以提 高疼痛 阈值 , 增 强 其耐受力 , 减轻痛苦。措施 : ①对患者亲切和蔼 , 给予必要 的 疾病知识宣 教, 尊 重患 者的人 格 , 增强 其战胜 疾病 的信 心 。 ②对病情严重者 , 护 士 应 平 静 自若 、 态度 严谨 、 操作 熟练 、 忙 而不乱 , 以增加患者 的安全感 。③减 少疼痛 的刺激 , 将患 者 安置在单人房间 , 保持环境安静清洁 , 以利患者休息与睡眠 。 ④做好家属思想工作 , 争取家属配合 : 当患者发生疼痛时 , 其 家属的情况毫无疑问地会受 到影响 , 表 现 出焦 虑 不 安 , 这 种 情绪反过来又影响患者 , 两者互为因果 , 相互影响 , 致使患者 疼痛加重。因此在积极治疗患者 的同时 , 应对患者家属和 陪 伴者进行心理疏导 , 以取得相应的配合 。 2 . 1 . 3 指导并教会患者使用 非药物止 痛的方 法 : 心 理镇痛 法的内容包括以下 5方面 。①意志控制法 : 坚定的意志和信

白血病化疗期间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护理干预

白血病化疗期间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护理干预

白血病化疗期间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护理干预摘要】在慢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要通过良好的基础护理、感染的预防性护理和化疗药物护理,使其密切配合顺利完成治疗过程。

如果患者大剂量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要做好口腔护理、心理护理、不同部位感染护理、静脉置管和高热护理以及无菌层流床护理,使患者顺利渡过骨髓抑制期,不断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白血病;化疗;骨髓抑制;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5-0283-02白血病是造血系统恶性疾病之一,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

化疗是指用含有特殊化学成分的药物杀灭或抑制人体内某些细胞,为治疗白血病治疗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方法。

大剂量化疗时,通过防止髓外复发、克服其耐药性、清除残留病灶来提高治疗效果,在取得良好疗效的同时,可致使化疗后出现程度不同的骨髓抑制,白细胞、中粒细胞、血小板减少,增加了出血和感染风险,严重影响原化疗方案的执行,甚至部分患者需延期或暂停化疗方案。

所以,护士应重视慢性白血病化疗期间和化疗后骨髓移植的护理干预,使其顺利完成化疗治疗,渡过骨髓抑制期,产生应有治疗效果,不断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化疗期间的护理干预1.1 基础护理休息与病情监测。

化疗期间患者宜卧床休息,定时测量体温、脉博、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注意观察有无皮肤损害、咽痛、咳嗽、发热等现象,以便及时作出处理。

饮食护理。

鼓励患者多进高优质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清淡饮食。

为预防尿酸性肾病,应嘱患者多饮水。

心理护理。

由于该病病情重,发展快,加上化疗常可引起脱发、麻木、乏力、发热等并发症,病人易产生悲观沮丧的情绪,往往失去治疗信心。

护士应关心体贴病人,化疗前向病人讲解可能引起的短暂性不良反应,停止用药后多可恢复正常,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信心,密切配合渡过危险期。

1.2 感染的护理干预化疗病人抵抗力低,化疗期间需预防感染。

化疗致骨髓抑制患者的护理

化疗致骨髓抑制患者的护理

化疗致骨髓抑制患者的护理
骨髓抑制是指骨髓中的血细胞前体的活性下降,导致各种细胞数量下降,影响人的正常机体功能。

骨髓抑制的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措施:注意口腔、会阴及皮肤清洁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样,经常通风,室温湿度适宜;避免去公共场所以减少感染机会,如果必须外出需佩戴口罩;严格按医嘱服用升白药物,定期复查血常规;不宜食用生、冷及有刺激性食物。

2)保护性隔离措施:外周血白细胞低于 1.0x10°/L或粒细胞低于0.5x10/L时应实施保护性隔离;入住简易的层流床并更换床罩,消毒床单位;空气消毒机、紫外线消毒等;向患者做好宣教,告知患者减少探视,减少外出;保持良好心态和情绪配合治疗,增强信心。

3)血小板减少的护理措施:穿柔软、棉质内衣裤,忌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洗澡;男性病人剃须最好使用电动剃须刀,避免损伤皮肤;刷牙时用软质毛刷,避免牙龈出血;避免进食粗糙、坚硬的食物;避免磕碰。

4)密切观察:观察患者身体是否有出血点、牙龈是否出血、皮肤有无病本点、瘀斑等;观察血常规、生化指标;能口服的药物尽量不要注射,如必须需要注射,用棉球按压针眼直至出血停止;特别是当血小板≤50x10/L时,输液完毕拔针后一定要压迫10分钟;用碘甘油涂抹局部以防口、鼻粘膜干裂引起出血。

— 1 —。

化疗后骨髓抑制病患护理的实例记录

化疗后骨髓抑制病患护理的实例记录

化疗后骨髓抑制病患护理的实例记录患者信息- 姓名:XXX- 年龄:XX岁- 诊断:骨髓抑制病- 化疗方案:XXX病情记录- 化疗开始日期:XXXX年XX月XX日- 化疗结束日期:XXXX年XX月XX日- 化疗期间患者出现以下症状:- 发热:体温达到XX摄氏度以上,持续X天。

可能由于化疗后免疫功能下降引起。

- 血小板减少:患者出现瘀点、瘀斑、鼻出血等症状,血小板计数下降至X(单位)以下。

- 白细胞减少:患者出现乏力、易感染等症状,白细胞计数下降至X(单位)以下。

- 红细胞减少:患者出现贫血症状,如乏力、气短等,红细胞计数下降至X(单位)以下。

- 根据患者症状和化验结果,开始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 发热:- 监测患者体温,每X小时记录一次。

- 给予抗生素治疗,如XXX。

- 给予退热药物,如XXX,注意控制用药剂量和频率。

- 血小板减少:- 监测患者出血情况,每X小时记录一次。

- 避免使用过度刺激皮肤的物品,如硬毛刷、化妆品等。

- 如有出血,及时进行止血处理,如XXX。

- 避免过度活动,以防止意外伤害。

- 如血小板计数过低,考虑输注血小板浓缩物。

- 白细胞减少:- 监测患者感染情况,如发热、咳嗽等,每X小时记录一次。

- 维持患者环境清洁,定期更换床单、衣物等。

- 控制患者访客数量,并要求访客进行手部卫生。

- 如白细胞计数过低,考虑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 红细胞减少:- 监测患者贫血情况,如乏力、气短等,每X小时记录一次。

- 鼓励患者适当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 给予输血治疗,如XXX,注意输血指征和注意事项。

护理效果评估- 经过以上护理干预,患者症状得到了控制和缓解。

- 发热:体温恢复正常,持续X天。

- 血小板减少:出血症状明显减轻,血小板计数升至正常范围。

- 白细胞减少:感染症状减轻,白细胞计数升至正常范围。

- 红细胞减少:贫血症状改善,红细胞计数升至正常范围。

结论- 化疗后骨髓抑制病患护理需要针对不同症状进行个体化的护理干预。

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护理对策

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护理对策

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缓解方法
药物治疗
使用止吐药物缓解恶心 、呕吐等症状。
饮食调整
采用少食多餐、避免空 腹等方法减轻胃肠道不 适。
心理支持
提供心理支持和情绪疏 导,帮助患者减轻焦虑 和压力。
肠内外营养支持途径选择
肠内营养支持
对于能够进食的患者,优先选择肠内营养支持,包括口服和鼻饲等 方式。
肠外营养支持
01
02
03
04
家属教育培训
对家属进行白血病知识、护理 技能和心理支持等方面的培训
,提高家属的照护能力。
家属参与护理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日常护理 ,如协助患者洗漱、进食等,
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
家属心理支持
关注家属的心理状态,提供心 理疏导和支持,帮助家属度过
难关。
社会资源利用
引导家属利用社会资源,如白 血病患者互助组织、慈善机构 等,获取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持续改进方向
根据疗效评估结果和临床实践经验,不断完善和 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CHAPTER 04
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建议
营养需求评估及补充方案制定
评估患者营养状况
包括体重、体质指数、血清白蛋白等指标。
制定个性化营养补充方案
根据患者营养状况、病情和治疗方案,制定合适的营养补充计划。
险。
出血预防
避免患者受伤,减少出血风险; 对于已出血的患者,及时采取止
血措施。
胃肠道反应处理
针对可能出现的恶心、呕吐、腹 泻等胃肠道反应,给予相应的药
物治疗和饮食调整。
疗效评估及持续改进方向
疗效评估标准
制定明确的疗效评估标准,包括血常规指标恢复 情况、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等。

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移植后口唇疱疹的护理体会

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移植后口唇疱疹的护理体会

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移植后口唇疱疹的护理体会摘要】口唇疱疹作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主要是因为患者发生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而起。

该病症多因机体出现高热、局部受机械刺激、上呼吸道感染和药物刺激所伴发。

患病后患者多表现出唇缘和口角出现小丘疹或红斑,一段时间后会演变成小水疱,接着发生糜烂、结痂。

本文回顾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移植后患者在反复高热,头痛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后出现口唇疱疹,先后经过金栀洁龈含漱液、明竹欣及阿昔洛韦针剂抗病毒、康复新漱口、丙种球蛋白,地塞米松激素等治疗。

患者口唇疱疹痊愈,体温得到控制;总结治疗经验,认为白血病骨髓移植后患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身体抵抗力差,容易出现感染症状,造成口唇疱疹发生;而提高机体免疫力,指导患者做好口腔护理,有助于避免口唇疱疹发生。

【关键词】白血病骨髓移植后;口唇疱疹;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2-0284-02口唇疱疹作为临床上经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而出现的一种疾病,因患者为白血病骨髓移植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病员,身体抵抗力差,2+天前引起高热体温不降,导致免疫系统虚弱,易患口唇疱疹。

白血病骨髓移植后提高机体免疫力,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可以预防口唇疱疹的发生。

笔者总结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移植后口唇疱疹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治疗经过,现报道如下。

1.病历资料患者女性46岁因“发热头痛2+天”于2018年6月27日入院。

2+天前患者在空调房久待后觉全身酸软不适,测体温38.5℃,届时并无恶心、呕吐、头痛以及咳嗽等不良症状。

自服美林退烧药后体温下降,1天前患者再次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5℃,伴头痛不适,全身乏力,进食差,家属给予头孢及美林等药物处理后患者体温下降,今晨患者再次出现发热38.5℃,今晨患者突然发作性呼之不应,伴双眼凝视,牙关紧闭,面色苍白,无肢体强直抽搐,无二便失禁,持续约1分钟左右缓解,但仍昏睡,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科。

1例儿童白血病化疗后致肛周感染的护理

1例儿童白血病化疗后致肛周感染的护理

1例儿童白血病化疗后致肛周感染的护理前言白血病是一种儿童常见的恶性肿瘤,但化疗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合并症,其中感染是最为常见的一种。

肛周感染是常见的皮肤软组织感染之一,但处理不当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因此,在白血病化疗后出现肛周感染时,正确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病情描述患者是一名13岁男孩,患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在进行了3个疗程的维持治疗后,他出现了肛周疼痛、灼热、刺激等症状。

医生进行了检查并诊断其为肛周感染。

经过抗生素治疗4周后,症状得到了缓解。

护理过程前期准备在进行肛周感染的护理时,需要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明确护理目的:治疗感染和促进患者身体康复。

然后,护理人员需引导患者及家属认识肛周感染的危害以及防治知识,在抗生素治疗期间要加强护理,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注意饮食卫生、休息,避免劳累和过度消耗体力等。

护理方法1.局部清洁换药对于肛周感染的护理最常见的方法就是清洁换药,先用生理盐水或消毒液彻底清洗局部,然后用干净的纱布进行包扎。

注意换药时要轻柔,避免引发患者疼痛。

在更换药物时,要注意清洁双手,防止感染的传播。

2.维护局部温度肛周感染患者的局部组织受到损伤,很容易引起局部的肿胀,影响血液循环。

因此,建议使用温水泡澡进行护理,这样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患者的症状。

在实际护理过程中,为了避免感染扩散,需将温水严格消毒。

3.药物治疗对于肛周感染患者,必要的药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护理人员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开展相应的药物治疗。

常规治疗包括口服抗生素、贴敷炎症消炎药物,以及热、湿敷等。

4.睡眠护理睡眠是人体恢复健康的重要手段。

肛周感染患者因为生活不规律、睡眠时间不足,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影响身体恢复。

因此,特别需要加强对患者的睡眠护理。

睡前要加强身体保温,让患者保持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从而可以缓解疼痛、身体不适等。

护理效果和评估通过正确合理的护理干预,肛周感染患者的症状能够得到有效缓解。

患者和家属对护理人员进行了充分的表扬,并在出院时对护理工作进行了高度评价。

1例儿童白血病化疗后致肛周感染的护理(一)

1例儿童白血病化疗后致肛周感染的护理(一)

1例儿童白血病化疗后致肛周感染的护理(一)化疗是治疗白血病的重要手段,由于化疗药物对白细胞杀伤及骨髓抑制作用,机体抵抗力下降,加之粘膜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更易造成肛周粘膜破溃,形成感染创面,而致肛周感染,给患儿带来痛苦,也给临床治疗与护理带来了一定困难。

因此加强肛周护理,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我科于2010年3月成功护理1例因化疗致严重肛周感染的白血病患儿,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儿男,10岁9个月,因确诊急性髓系白血病M3a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2月在我院行DA方案化疗(柔红霉素+阿糖胞昔)并三联鞘注防治脑膜白血病,化疗第10天出现肛周感染,入院时体检:发热、轻度贫血貌、肛门局部红肿、皮肤成紫红色、触之发硬并触痛,疼痛难忍,血常规示WBC0.3×109/L、Hb83g/L、PLT7×109/L,入院后积极抗感染(舒普深+万迅)、升白细胞、输血小板及局部肛周护理,因白细胞太低,入院第3天肛门截石位8点处见明显肿胀并破溃,右侧可见约5cm长弧形伤口,深约0.5cm,其内侧约5cm×1cm,皮肤呈坏死,皮肤表面结痂,右侧臀部红肿触痛,触之有硬结,查血常规示WBC0.86×109/L、PLT43×109/L,B超示:肛周及右臀部软组织肿胀,进一步换用抗生素(泰能+斯沃),支持治疗(丙种球蛋白+脂肪乳+氨基酸)红外线照射臀部及局部坐浴、药物处理等,经过护理人员精心护理,第10天患儿右臀部肛周坏死皮肤脱落,可见红色肉芽肿,范围约 3.5cm×1.5cm,未见异常分泌物,出院前查血常规示WBC4.53×109/L、PLT67×109/L,好转出院。

2护理2.1心理护理由于患儿肛周疼痛难忍,局部护理时容易出现不配合情形,对护理人员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儿家属沟通,了解患儿的心理需求,并安排专人护理,在充分理解其感受的基础上,耐心倾听患儿的诉说、各种治疗护理精心、态度和蔼,使患儿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感,经常与其沟通,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急性白血病合并带状疱疹的护理

急性白血病合并带状疱疹的护理

急性白血病合并带状疱疹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合并带状疱疹的护理体会。

方法64例急性白血病合并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9%,对照组为68.8%,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71.9%,观察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给予急性白血病合并带状疱疹患者综合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带状疱疹;综合护理;护理体会急性白血病在临床上属于一种血液系统恶性病,是因为患者骨髓中的白血病细胞快速繁殖,入侵到脾、肺、淋巴结等脏器所形成的疾病,在临床上通常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发热等临床症状;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为化疗,化疗后患者的免疫功能出现缺陷,容易发生感染,最常见的是带状疱疹,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避免带状疱疹的发生[1]。

本次研究探讨急性白血病合并带状疱疹的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10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4例急性白血病合并带状疱疹患者,均符合急性白血病合并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

观察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25~78岁,平均年龄(58.7±8.4)岁;对照组男15例,女17例,年龄23~85岁,平均年龄(60.2±8.3)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饮食、皮肤等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皮肤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等为一体的综合护理,具体如下:①基础护理,保持患者病房干净卫生、空气流通、光线充足等,每天对病房进行消毒,禁止患者的家属探望,防止出现交叉感染,同时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时严格佩戴无菌手套、帽子、口罩等,时常换洗患者的床单、被罩、衣服等;②心理护理,由于急性白血病合并带状疱疹疾病本身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再加上带状疱疹会引起剧烈的疼痛,使患者长期备受煎熬,引起情绪低落,发病后会限制患者家属对患者的探望,会导致患者由于缺乏关心,引发严重的不良心理情绪,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使患者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护理工作的开展;③皮肤护理,护理人员应保持患者皮肤清洁,不定时的对患者的指甲进行修剪,防止患者对疱疹处进行抓挠,加重患者的病情,因此要严密的监控患者的皮肤情况,发现病情恶化时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④疼痛护理,带状疱疹会给患者带来剧烈的疼痛,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睡眠和临床治疗效果,因此护理人员应尽可能的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对疼痛严重的患者进行必要的镇痛治疗,缓解患者的疼痛,使患者保持充足的睡眠;⑤饮食护理,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一套饮食方案,多补充含维生素和优质蛋白高的食物,同时患者禁烟、禁酒、禁辣等刺激性较强的食物;⑥用药护理,护理人员每天为患者静脉滴注阿昔洛韦治疗疱疹,其作为一种抗病毒药物对带状疱疹病毒具有较强的作用效果,护理人员在用药的同时要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出现不良情况及时进行处理[2,3]。

1例白血病患儿化疗致Ⅳ度骨髓抑制并发带状疱疹的护理

1例白血病患儿化疗致Ⅳ度骨髓抑制并发带状疱疹的护理

1例白血病患儿化疗致Ⅳ度骨髓抑制并发带状疱疹的护理作者:田荣王春梅来源:《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第1期田荣王春梅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3.01.090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的急性病毒性感染性皮肤病,此病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1]。

白血病化疗期间,由于化疗药物的作用,骨髓处于抑制状态,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容易感染本病。

儿童白血病合并带状疱疹的病情比成年患者严重,不仅增加了治疗难度,还给患儿带来极大的痛苦。

我科于2012年2月收治1例白血病化疗后致Ⅳ度骨髓抑制并发带状疱疹的患儿,通过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患儿疱疹治愈,并安全度过了化疗期,现报道如下。

1病例介绍患儿,女,12岁,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于2012年2月16日入院,查体:T 37.0 ℃,P 104次/min,R 22次/min,BP 100/70 mmHg。

入院后给予VDCLP(长春新碱、柔红霉素、环磷酰胺、培门冬酶、强的松)方案化疗,在化疗第7 d患儿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8.7 ℃,左侧颜面及后颈部出现不规则红斑,2 d后红斑演变成粟粒至绿豆大小的水疱,伴皮肤灼热感及阵发性神经痛,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发带状疱疹,查血常规示:Hb 64g/L,PLT1.0×109/L,RBC2.35×1012/L,W BC 0.62×109/L,据WHO骨髓抑制分级标准,该患儿属Ⅳ度骨髓抑制,因此暂停化疗,给予抗病毒、营养神经、止痛、对症治疗,应用升白细胞药物及抗生素预防感染,静脉输注止血类药物及血小板预防出血,静脉补充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必要时给予输血。

1.1疱疹的发生与局部症状疱疹起初为不规则的红斑,伴皮肤灼热感及阵发性神经痛,继而演变成粟粒至绿豆大小的水疱,多枚成群簇集,破裂、糜烂,各簇水疱间皮肤正常。

治疗第14 d,患儿疱疹开始结痂并部分脱落,结痂脱落后,后颈部出现一大小约2 cm×3 cm,深约1 cm的皮肤溃烂,并有渗血渗液。

白血病化疗致骨髓抑制合并感染的护理对策

白血病化疗致骨髓抑制合并感染的护理对策
1 3 结果 .
员在 为 白血 病 病 人 处 置 时 必 须 严 格 洗 手 和 严 格 执 行 无 菌 技 术 操 作。 见 , 可 采取 合 理 的 、 效 的 防 冶感 染 的 护 理措 施 是 关 系到 白血 有 病患 者 化 疗 度过 骨 髓 抑 制期 的 关键 。
8 mg d 强 的松6 rg d 。 0 / 、 0 / )化疗 后 均出现 骨髓 抑 制 , 血细 胞减 少 , a 全
无 菌技 术 是 预 防 医 院 内 感染 的一 项 重 要 护 理 操作 , 有很 强 具 的 科 学 性 , 否 防止 、 制 感 染的 扩 散 , 往 取 决 干 无菌 技 术 的执 能 控 往
化 的饮食 , 高 自身免疫功 能 。 提 保持床 单位清洁 , 干燥。 注意 个人卫生 ,
保持皮 肤清洁 。 持空气新鲜 、 保 环境 清洁 、 安静 , 度适宜 , 内每 日用 温 室
人 机 共 存 消 毒机 消毒 两 次 , 次 1 每 天2 开 窗 开 门 通 风 , 次 每 h, 次 每
规 化 验 及 骨髓 穿 刺 , 骨 髓 象 分 析 明 确 诊 断 。 经 1 2 方法 .
首 次治 疗 方 案 : 急性 非 淋 巴细 胞 白血 病 主 要 是M A方 案( 米拖 蒽 醌 1 mgX3 , 0 d 阿糖 胞苷 2 0 7 )急性 淋 巴细 胞 白血 病 主要 0 mg d , 是 VMC 方 案 ( 春 新 碱 1 / 、 拖 蒽 醌 1 mgX3 、 磷 酰 胺 P 长 mg d 米 0 d环
2 3 严 格 无 菌技 术 操作 .
我 院 自2 0 年 l 月至2 0 年 5 08 0 0 9 月共 收治 急性 白血 病患 者2 例 , 8 男1 例 女 1例 , 6 2 男女 之 比4 3 年 龄 l ~7 岁 , 均4 岁 。 :, 4 3 平 4 急性 非 淋 巴细胞 白血 病 2 例 , 性 淋 巴细 胞 白血 病 8 , 有 病 例均 做 血 常 0 急 例 所

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护理

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护理

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护理标签:骨髓抑制;药物治疗;白血病;护理白血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目前临床上以化学治疗(化疗)为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化疗的最常见的剂量限制性反应为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易并发口腔、上呼吸道及全身各部位感染、出血等,严重者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

为使病人安全度过骨髓抑制期,当血液中白细胞(WBC)≤1.0×109/L、血小板(PLT)≤20×109/L,及时对病人采取保护性隔离,进行综合护理,可获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38例病人,均为我院血液科2010年1月~2012年9月住院病人,均经骨髓穿刺行骨髓检查确诊。

男22例,女16例;年龄4~68岁,平均32岁。

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8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4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例,26例既往接受过化疗,12例初次化疗,化疗方案均为国内常用方案。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采用VP方案(DVP、DVLP),即长春新碱(VCR)+泼尼松(Pred)+柔红霉素(DNR)+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采用DA或HA方案,即DNR+阿糖胞苷(ArαC)或高三杉酯碱(H)+ArαC。

化疗过程中严密监测病人外周血常规的变化,当WBC≤1.0×109/L、PLT≤20×109/L,及时对病人采取保护性隔离,进行综合护理,同时应用抗生素、粒细胞刺激因子,紧急输注血小板等治疗。

一般抑制期需要14~20 d恢复正常。

8例出现感染性发热,经积极对症处理,感染得到控制,外周血常规恢复正常;1例病人出现肺部感染,经抗感染治疗无效死亡。

2 护理体会2.1 心理护理病人由于血白病本身的折磨及化疗带来的各种不适,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和情绪障碍,此时,应耐心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多与病人交流、沟通,鼓励其说出心理感受,及时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疏导,向其说明化疗反应具有阶段性,停止化疗或经对症处理后不适可好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单位:271000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8医院血液科
田荣:女,
本科,护师·个案报道·
1例白血病患儿化疗致Ⅳ度骨髓抑制并发
带状疱疹的护理

荣王春梅
doi :10.3969/j.issn.1672-9676.2013.01.090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的急性病毒性感染性皮肤病,此病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1]。

白血病化疗期间,由于
化疗药物的作用,骨髓处于抑制状态,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容易感染本病。

儿童白血病合并带状疱疹的病情比成年患者严重,不仅增加了治疗难度,还给患儿带来极大的痛苦。

我科于2012年2月收治1例白血病化疗后致Ⅳ度骨髓抑制并发带状疱疹的患儿,通过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患儿疱疹治愈,并安全度过了化疗期,现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儿,女,12岁,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于2012年2月16日入院,查体:T 37.0ħ,P 104次/min ,R 22次/min ,BP 100/70mmHg 。

入院后给予VDCLP (长春新碱、柔红霉素、环磷酰胺、培门冬酶、强的松)方案化疗,在化疗第7d 患儿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8.7ħ,左侧颜面及后颈部出现不规则红斑,
2d 后红斑演变成粟粒至绿豆大小的水疱,伴皮肤灼热感及阵发性神经痛,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发带状疱疹,查血常规示:Hb 64g /L ,
PLT 1.0ˑ109
/L ,RBC 2.35ˑ1012
/L ,WBC 0.62ˑ109
/L ,据WHO 骨髓抑制分级标准,该患儿属Ⅳ度骨髓抑制,因此暂停化疗,给予抗病毒、营养神经、止痛、对症治疗,应用升白细胞药物及抗生素预防感染,静脉输注止血类药物及血小板预防出血,静脉补充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必要时给予输血。

1.1
疱疹的发生与局部症状
疱疹起初为不规则的红斑,伴
皮肤灼热感及阵发性神经痛,继而演变成粟粒至绿豆大小的水疱,多枚成群簇集,破裂、糜烂,各簇水疱间皮肤正常。

治疗第14d ,患儿疱疹开始结痂并部分脱落,结痂脱落后,后颈部出现一大小约2cm ˑ3cm ,深约1cm 的皮肤溃烂,并有渗血渗液。

1.2
疱疹的治疗方法
治疗主要以抗病毒、营养神经、止痛、
提高机体免疫力和缩短病程为原则。

(1)抗病毒治疗。

病毒唑300mg 静脉滴注,
1次/12h ;重组人干扰素α-2b 凝胶外用;伐昔洛韦0.3g 口服,
2次/d 。

(2)营养神经治疗。

甲钴胺片500μg 口服,
3次/d 。

(3)止痛治疗。

氨酚双氢可待因500mg 口服,1次/6h 。

(4)局部治疗。

皮肤溃烂处定期给予消
毒清创,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溃疡速宁粉外敷后应用湿润烧伤膏去腐生肌,然后用油纱填塞,无菌纱布压迫止血。

(5)营养支持治疗。

遵医嘱给予甘露聚糖肽5mg 静脉滴注,1次/d ;水溶性维生素1支入液静脉滴注,1次/d ,以提高免疫力,促进破损皮肤黏膜修复。

1.3护理方法
1.3.1
全身与局部症状观察
患儿在重度骨髓抑制的基础
上并发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病情复杂而危重,要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的变化,包括意识及精神状态。

观察疱疹有无感染的早期症状,有无出血倾向及重症出血先兆,当患儿突然出现头痛、呕吐、视物模糊、呼吸急促及意识障碍等颅内出血征象时及时报告医师,做好抢救准备。

1.3.2
环境与日常生活护理
患儿白细胞低,极易感染,需
要进行保护性隔离,住层流病房,保持室内相对湿度50% 60%,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室内每日紫外线消毒2次,每次30min 。

患儿血小板极低,易引起自发性出血,嘱患儿绝对卧床休息,避免碰撞;勿用手抠鼻,勿用牙刷刷牙,三餐前后及睡前用5%的碳酸氢钠漱口,每日用温水清洗肛周,预防口腔感染及肛周感染;做好个人清洁卫生,不随意剥离痂皮,保持疱疹部位皮肤清洁干燥,有渗血污染时及时更换;保持床单位平整、清洁干燥。

1.3.3
感染的观察及护理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在白
血病免疫功能极其低下的个体中容易出现并发症,可造成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的感染
[2]。

严密观察感染的征象,每2h 测
量体温1次,当体温高于38ħ时,给予物理降温,但禁用乙醇擦浴,以免造成皮下出血。

高热时遵医嘱给予退热剂,以免持续发热而导致机体营养大量消耗,逐渐形成恶液质;降温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儿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患儿降温后的反应;补给足够的水分以防止脱水,每天至少2000ml 以上,必要时遵医嘱静脉补液,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1.3.4
局部皮肤的护理
保持疱疹部位皮肤清洁干燥,勿用
手搔抓,取健侧卧位,防止局部摩擦或压迫增加损伤机会加剧疼痛;皮肤溃烂处给予消毒清创,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溃疡速宁粉外敷,应用湿润烧伤膏去腐生肌,用油纱填塞,无菌纱布压迫止血,取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应用有效抗生素。

1.3.5
疼痛的护理
保持环境安静、舒适,避免物理不良刺
激;清洗伤口、换药时动作轻柔熟练;评估疼痛程度,按三阶梯疼痛治疗原则,应用止痛药物,使用减轻疼痛的技巧和舒适的护理技术,有效减轻患儿痛苦;当患儿难以入睡时,遵医嘱给予镇静药物,帮助患儿入睡,以恢复体力。

1.3.6加强营养支持化疗药物的应用及带状疱疹的发生使患儿食欲不振,贫血较重,免疫力极差。

制定每日食谱,进食高蛋白质、高热量、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少渣软食,并少量多餐,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禁食过硬过于粗糙的食物,防止口腔黏膜损伤;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以保持排便通畅;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肠道感染;必要时静脉补充营养或输血。

1.3.7针对患儿的心理护理白血病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3]。

带状疱疹侵犯神经,表现出剧烈的针刺样或烧灼样疼痛,儿童对疼痛耐受能力差,易致患儿恐惧,情绪极度低落。

护理人员应当及时采用有效止痛方法,运用灵活的沟通技巧,尽量满足患儿的情感需求,给患儿更多的关心,耐心倾听患儿所说的不适,并与其讨论一些感兴趣的话题,减轻对疼痛不适的注意力。

2结果
通过28d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患儿疱疹治愈,骨髓抑制减轻,查无化疗禁忌,再次给予诱导缓解化疗,最终患儿安全度过化疗期。

3讨论
3.1化疗后病毒感染的易发性骨髓抑制是化疗药物最常见的剂量限制症状,其特征是血细胞减少,这是抗肿瘤治疗的主要危险之一[4]。

白血病患儿由于疾病本身病变及化疗后骨髓抑制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极易受到各种病毒侵袭[5],带状疱疹就是其中之一,其发病率占皮肤病的0.20%,肿瘤患者的发病率为0.85%[6]。

因此,化疗期间应定期检查血常规,发现异常及时纠正,必要时暂停化疗。

当患儿主诉局部皮肤有针刺样感、瘙痒感等早期症状时,应警惕带状疱疹的发生,以便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3.2化疗后重度骨髓抑制并发病毒感染的治疗和护理要点本患儿化疗后出现重度骨髓抑制,机体抵抗力低下,感染带状疱疹病毒后病情重,病程长,体温高,神经痛持续的时间也长,给患儿带来极大的痛苦,也严重影响白血病的治疗效果。

对于此类患儿的治疗,首先要停止化疗,以免加重病情,在给予高营养、有效抗病毒、预防感染及免疫调节治疗的同时,加强疼痛、皮肤和心理的护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缩短病程、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后续治疗打下良好基础,使白血病的强化治疗顺利安全的进行。

参考文献
[1]陈方国,华南,杨德利主编.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65.
[2]马燕.儿童白血病合并暴发型水痘带状疱疹感染临床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4,3(2):141-142.
[3]苏小茵,朱延力,蔡月英.癌症化疗病人焦虑情绪和应对行为的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1997,32(12):687-690.
[4]潘淑慧,任蔚红,杨明丽,等.肿瘤病房化疗病人的护理风险管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4):312-313.
[5]樊晓丽,张捷生.生存五年以上死亡急性白血病17例报告[J].中国肿瘤临床,2006,33(13):762-764.
[6]原锦,程惠华,李东石,等.恶性肿瘤放疗后诱发带状疱疹20例的临床分析[J].南京部队医药,2002,4(6):45.
(收稿日期:2012-06-30)
(本文编辑王亚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