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 《灯光》教案(含反思)
六年级语文《灯光》教学设计及反思
六年级语文《灯光》教学设计及反思六年级语文《灯光》教学设计及反思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理解革命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付出的牺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3、体会本文的开头和结尾相互照应的关系,并感受作者这样写的深意。
教学重难点:体会郝副营长生前所说的话,从而感受今天生活来之不易。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整体感知1、看图:在上课前,老师先请大家看几张图片。
(出示几张关于“灯光”的图片。
)2、谈话:同学们觉得这几组图片美吗?这都是关于灯光的图片,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了灯光会怎样?3、揭题:的确,灯光,为黑夜增添色彩,为人们带来光亮。
灯光,不仅是人们夜晚的明珠,更是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朋友。
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当代著名作家王愿坚笔下的灯光,去感受一个人民战士内心对灯光的向往。
4、板书课题:灯光,读题。
5、了解作家王愿坚。
二、整体感知理清文路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
2、学习词语:豫皖苏郝副营长憧憬黑魆魆划着火柴璀璨谁能用上其中的几个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3、浏览课文,理清文路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倒叙)全文开头结尾是写现在,中间部分是写往事。
分段如下: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主要写了一声赞叹让作者陷入回忆;第二部分(第3~12自然段),写了往事的整个过程;第三部分(第13自然段),写了灯光又使作者想起战友来。
三、精读文本感受文章线索师:这是一篇回忆文,是哪句话让作者陷入回忆当中呢—————是一声“多好啊”。
过渡:是啊,“多好啊!”这是多么真挚又朴实的心里话。
它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到了“多好啊!”?讲这话时心里会想到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再次认真默读课文,找找,画画,想想。
1、学生按要求读、画2、学习交流(一)学习第一次“多好啊!”师“谁来说说第一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到‘多好啊!’”1、指名读。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灯光》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灯光》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理解革命先烈对未来的憧憬和为此作出的牺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重难点:体会郝副营长生前所说的话,从而感受今天生活来之不易。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在哪见过灯光?在灯光下你有何感受?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题为“灯光”的课文(板书课题)相信你读后一定会对灯光有新的认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
2、指名读课文,检查读书情况。
3、默读课文,思考:①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②“多好啊!”这句话在文中出现几次?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动笔画一画有关语句,可在相关地方做简单批注。
三、同学交流,读写结合1、围绕自学内容,同学间交流自己读文章感受。
(可从内容上交流,也可从表达方法交流)读好郝副营长的话。
2、课件出示:郝副营长和我的对话,同学自读、指读,体会此时对“多好啊!”这句话理解。
3、教师依据学生汇报,重点引导学生,注意课堂动态生成。
“多好啊”在文中出现三次,为了“多好啊”的幸福生活,郝副营长是怎么做的,画一画读一读有关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4、读完此文,我和同学们一样被郝副营长那种为了让孩子们能在灯光下学习而英雄献身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此时此刻你想对郝副营长或同学们说点什么呢?赶快拿起笔把它记录在课文插图旁。
四、领悟表达,课外拓展:1、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2、好书推荐:我们课下可阅读王愿坚短篇小说《七根火柴》《粮食的故事》。
课后反思:现在的学生对于战争年代的苦难岁月知之甚少,如何带领学生走入课文,理解革命先烈能够为了现在的幸福生活付出血和生命的代价。
因此,在教学时能否找到突破口为学生理解课文作铺垫是取得本课教学成功的关键。
首先,抓题眼,初识英雄形象。
教学时,在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后,我就紧紧抓住课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课文为什么以灯光为题?课文哪几处写到了灯光,以此引起学生的思考,打开学生的思路。
《灯光》教学反思(6篇)
《灯光》教学反思(6篇)《灯光》是一篇回忆往事的课文。
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日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在进展教学设计时我紧扣文眼——“多好啊!”“多好啊!”在文章中消失了三次,是整篇课文的“文眼”。
教学中让学生找一找“多好啊”一共消失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状况下消失的?他们说这话时看到了什么,会想到些什么?在教学中我注意对学生圈画品读的学法指导,注意以课文为例子进展标点训练和写作指导,关注语文学问的生长点,通过拓展延长将文本与历史、现实生活、学生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课堂上学问情感双丰收。
在这节课中我给学生创设了参加和表现的时机,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发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让学生有时机在课堂上表现自己。
保证了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有足够的时间读书、思索、说话。
最终我还安排了小练笔:郝副营长,我想对您说留给学生发挥的自由空间,思维补白,为学生创设动笔写写的时机。
从课堂效果看,学生领悟到了革命先烈们无私的奉献精神,激发出了学生心灵深处最细腻的感受。
然后我紧扣课题,三次读。
“灯光”的含义特别深刻,教学中,我安排了三读课题。
第一次是在新课伊始,读课题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说得特别美;其次次是在感知课文以后再读课题,说说这一次你看到的仅仅是光明的灯光吗?学生体会深,答复精彩;第三次是在学完课文谈一谈自己该怎么做以后读课题,从而让体会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圆满的是我竟然遗忘让学生读了。
最终我安排了一个小练笔“灯光”,要求学生由一处灯光产生联想,写一个片段。
语文《灯光》教学反思篇二《灯光》一课讲完了,可我的心并没有安静,由于这一课让我思考的东西太多太多。
我不知从何下笔谈起,就想到哪写到哪吧!教学本课,我留意对学生进展“绽开丰富的想象”的运用训练。
课文其次大段是由景生情,追忆战斗年月的一桩往事,是全文重点,我指导学生以“灯光”为线索分小组争论:1、在战斗间隙,郝副营长为什么借着微弱的亮光,在凝视着书上的插图?他深思什么,向往什么?2、课文哪些地方是写详细的事物?哪些地方是联想?通过对以上问题的争论,使学生深刻理解郝副营长的高尚精神世界,但由于本课时代背景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
六年级下册语文《灯光》教案三篇
2、学习生字词。
3、有感情读文。
教学重难点1、理解郝副营长广阔的胸怀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2、理解郝副营长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词,简介作者灯光,我们都非常熟悉,平时并不特别注意它。
然而,我们今天要学的《灯光》一课,却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本文作者王愿坚,当代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
二、生读题,再读学习提示看看学习这篇课文,要我们解决哪些问题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多好啊!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3他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三、出示课件,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对以下词语的理解挺进、豫皖苏、围歼战、突击连、憧憬、千钧一发、璀璨、交通沟、胸墙。
2、学生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同座互相说一说。
再抽生说。
四、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整体感知课文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大部分是写往事。
即第一、二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写的是现在,其余写的都是往事。
引导学生悟文章写作方面的特色。
倒叙、前后照应2快读课文,想想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几次,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把有关语句画出来,再深入想想,他们在说这句话时,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什么。
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什么?3交流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三次。
第一次是清明节的一天晚上,我漫步在天安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说这话的人也许是第一次来北京,也许是时过几年又来北京,看到北京的美丽,看到人民的幸福生活,多好啊!是出自内心的由衷赞美。
第二次是战斗打响前,郝副营长借着火柴的亮光在看一本破书。
书上的插图画的是一个孩子在电灯上读书。
多好啊是郝副营长看插图时的自言自语。
此时,他也许想到胜利以后,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也许触景生情,暗暗下决心,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下一代能过上美好生活,要勇往直前,不怕牺牲。
《灯光》教学反思
《灯光》教学反思《灯光》一文的作者是王愿坚,文章采用倒叙的写法,以灯光为线索,通过一个关于灯光的故事,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
全文开头从天安门前广场上的灯光说起,"多好啊!"一句对天安门广场美景的赞叹,引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
那是1947年的初秋,作为战地记者的“我"来到了郝副营长身边,郝副营长是一位著名的战斗英雄,当晚就由他带领突击连去攻破守敌的围墙,为全军打通歼灭敌军的道路。
战斗准备工作完成的间隙,郝副营长借着微弱的亮光看摆在膝盖上的一本破旧的书。
插图上,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注视着这幅图,看着插图上的灯光,郝副营长陷入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半个小时后,战斗打响了,守敌的围墙被打开了一个缺口,突击连马上冲了进去,可是后续部队却遭到敌人炮火的猛烈阻击,在黑暗里找不到突破口,和突击连失去了联系。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书本,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可是却暴露了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为了战友的安全,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明亮的灯光下学习,年仅二十二岁的郝副营长不惜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文章结尾回到现在,回应开头,紧扣主题,从"我"在璀璨的华灯下回忆牺牲的战友,可以体会到作者的哀思和愿望,那就是无论过去多长时间,也不要忘记为今天的幸福生活而牺牲的革命先烈,更要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纵观全文,紧紧围绕"灯光”展开叙事,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是现实,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上的灯光象征着美好的未来,是郝副营长以及无数革命先烈心中的理想。
架设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的桥梁就是战场上微弱的火光,这桥梁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奋斗来的。
憧憬着璀璨的灯光,向往着幸福与安乐的生活,他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
革命先烈为理想而献身的无私和伟大,令人深深动容!。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灯光》教案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灯光》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灯光》这篇课文的主题和写作背景,掌握文学常识中有关灯光的知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灯光》这篇课文,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学生对节日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灯光》的意境,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隐喻和比喻,培养学生对节日文学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教材: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案、课件•学生准备:课前阅读《灯光》这篇课文,完成课前预习。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引导学生回想一下自己在节日中看到的各种灯光,让学生用简短的语言描述一下。
2.提问:你觉得灯光在节日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为什么?1.让学生朗读《灯光》这篇课文,然后带领学生讨论课文的主题和情感。
2.分段解析课文,让学生逐段理解文章的意义,引导学生辨析一些比较难懂的词语和句子。
3.写出文中的比喻和隐喻,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用意。
第三步:课文赏析1.分组讨论《灯光》所传达的情感和主题,并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并表达自己对节日灯光的理解和感受。
1.小组讨论:请学生就个人在节日中看到的灯光,或者自己对灯光的理解进行小组讨论,并撰写生活感悟。
2.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讨论成果,进行交流。
第五步: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册上与《灯光》相关的习题。
2.撰写一篇关于节日灯光的感想或一篇小短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设计的好处在于让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着重体验文学作品的意蕴,激发学生的情感与思考。
•可以适时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和美学价值,让学生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
以上是本节《灯光》的教案,希望能够为您的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人教版《灯光》语文公开课教案课后反思优秀教案
人教版《灯光》语文公开课教案课后反思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灯光》的主题思想,感受战争年代革命先烈的英勇牺牲精神。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积累能力。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细节中捕捉信息,感悟课文内涵。
4.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学会以小见大,抒发自己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课文主题,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难点:感悟课文内涵,抒发自己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发学生对战争年代的好奇心。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战争故事,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课文阅读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理解生字词和句子含义。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情感。
3.课堂讨论教师提问:课文中的灯光有什么象征意义?教师提问:课文中的革命先烈具有哪些品质?4.感悟课文内涵教师引导学生从细节中捕捉信息,深入理解课文。
5.写作训练教师出示写作题目:以“灯光”为题,写一篇作文。
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6.课堂小结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四、课后反思1.优点导入新课环节设计巧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讨论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对课文内涵的解读深入,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写作训练环节与课文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不足课堂讨论环节时间分配不够合理,部分学生未能充分发言。
写作训练环节,部分学生写作能力较弱,需要加强辅导。
3.改进措施在课堂讨论环节,给予学生更多发言机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在写作训练环节,加强对写作能力较弱学生的辅导,提高全体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学生对革命先烈精神的感悟。
3.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主题,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感悟革命先烈精神,并在写作中抒发自己的情感。
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与难点1.理解课文《灯光》的主题思想,感受战争年代革命先烈的英勇牺牲精神。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课《灯光》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课《灯光》教案
篇一:灯光
教学目标:
1、我能读读记记“战地突击陷入憧憬阻击点燃性命焦急”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
3、通过读课文,理解“多好啊!”在文中的作用;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受到思想教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我能体会先烈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
2、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受到思想教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倍加
珍惜。
教法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你见过灯光吗?不管城市还是乡村的夜晚,灯光总把夜晚照亮如白昼,五光十色,
闪烁迷离,带给人们光明的同时,也带来了她自己独有的美丽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灯光带给我们的震撼和遐想
幻灯片播放:
灯光的美丽,震撼和遐想
谈话导入:
灯光,对我们来说,再也熟悉不过了:每当夜幕降临,我们有的在灯光下欢聚一堂,述说亲情;有的在灯光下愉快地做一次书中漫步;有的则徜徉于五彩缤纷的霓虹灯下,尽情地享受着休闲时光可是,作家王愿坚却对灯光有着特殊的感受,因为在他的
人生经历中,曾经发生过一个有关灯光的感人故事。
你想了解这个故事吗?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灯光》。
齐读课题:灯光。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11 灯光教学反思 人教新课标 (3份打包)
《灯光》教学反思《灯光》是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中第二篇课文,本文主要是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励我们要珍惜、建设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开创的新中国。
读懂课文,理解革命先烈对未来的憧憬和为此作出的牺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为本次教学的重点目标。
一、教学效果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教学本课,我注意对学生进行“展开丰富的想象”的运用训练。
课文第二大段是由景生情,追忆战争年代的一桩往事,是全文重点,我指导学生以“灯光”为线索分小组讨论:1.在战斗间隙,郝副营长为什么借着微弱的亮光,在注视着书上的插图?他沉思什么?憧憬什么?2.课文哪些地方是写具体的事物?哪些地方是联想?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使学生深刻理解郝副营长的高尚精神世界,但由于本课时代背景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
因此,在课堂上,我用了很多时间去讲解当时的环境,这与阅读课文的教学思想相违背。
我应该在课前引导学生去收集有关资料,让他们学会收集资料,为第三单元的读写“注意收集有关的资料”作准备。
二、成功之处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的感触很深,特别是最后一个环节想象说话:面对这样的英雄,你想对他说什么?有的学生说:“郝副营长,您虽然没有见过电灯,但您的一颗心却照耀着千千万万的人,您用自己年轻的生命换来了战斗的胜利,您真勇敢,我敬佩您!”有的同学表示一定要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条件,不辜党和革命先烈的期望,从小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
有的同学则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跟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形成鲜明对比,从中使大家受到教育。
三、不足之处反思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1.在这个导入的环节中,我感觉自己的语言不是那么的有感觉,对学生的触动也不是那么深。
2.在向学生跑出问题的时候,没有及时明确问题的方向,让学生面对问题不知所云。
给不出正确答案。
四、改进措施如果我再重新来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一篇课文,导入的好与否会直接决定学生对这篇课文的感知,因为我们是在向他们传达一个信号。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11《灯光》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7篇)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11《灯光》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7篇)《灯光》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体会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作出的贡献,懂得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3、练习缩写课文。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1、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理解先烈的广阔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2、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1、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王愿坚,当代著名作家。
1945年参加八路军。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创作了许多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
被列入100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的《闪闪的红星》,他是剧本的编者之一。
)2、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读音。
3、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读音。
二、理清课文叙述顺序1、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大部分是写往事。
)2、怎样把课文分成三?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理清第二段的叙述顺序(1)提出自学要求:认真阅读第二段,想一想,这段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讲的: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这一段分成三层。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讨论怎样把这一段分成三层。
(4)请三名同学分三层朗读课文。
四、深入理解第二段内容1、指导理解第一层。
(1)指名朗读率一层。
(2)通过杳字典理解下列词语:挺进、豫皖苏、围歼战。
(3)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层的内容。
(在围歼战开始前,我在交通沟里找到了突击连,来到了郝副营长身边。
这是一位年轻的战斗英雄,他在激战之前心情是那样的平静,竟然借火柴的亮光在看一本破书中的插图,看得那样入神,火柴划了一根又一根。
他从插图中一个孩子在电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和情景,想到了未来,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看书,该多好啊!)(4)激战马上就要开始了,他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六年级《灯光》教学反思(精选6篇)
六年级《灯光》教学反思六年级《灯光》教学反思(精选6篇)六年级《灯光》教学反思1《灯光》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组第11课。
本组专题是“深深的怀念”,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光荣传统。
《灯光》是一篇革命题材的课文,现在的孩子远离战争岁月,所以对“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缺少切身的体会。
教学此课,教师不能生硬地说教,只能借着文字的品读让他们一点一点去悟,并创设一些情境让他们去换位想象,逐步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及无私奉献的精神,渗透理想教育。
根据单元学习重点,本篇课文的学习在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还要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情实感。
我基于新课程标准、教材、学情设计了两个学习目标:1、通过自由读、指名读等形式有感情朗读课文,能简单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表达顺序。
2、通过抓住重点词句反复朗读,说出对句子的理解,明白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和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及他的无私奉献精神。
学习重点是能简单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表达顺序。
学习难点是明白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和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
在学习过程中,针对学习目标我让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后,根据提示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一学习目标学生能够完成。
在完成第二个学习目标时,我通过抓住阅读提示中提出的两个大问题:1、“多好啊!”这句话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2、他们在说这句话时,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了什么?。
对于这两个问题学生也不难完成,但在学习过程中我还是没有放开手脚,特别是在学生回答两个问题之后,学生回答的并不是很理想,因此以后的学习总怕学生理解不透,老师讲的过多,学生理解感悟的太少。
重点部分没有深挖教材,每次都是学生找到内容后老师讲解,然后齐读结束,没有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理解谈谈感受,跟没有抓住重点词句指导朗读。
文中的知识和感情都是老师说出来的,不是学生自读感悟,水到渠成得来的。
《灯光》教学设计(优秀10篇)
《灯光》教学设计(优秀10篇)《灯光》教案篇一教学目标整体感悟课文,体会文章所表现出的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美好情感。
1、知识和能力目标2、学习课文的写法,能用笔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并积累美好的语言。
过程和方法目标:练习朗读课文,筛选主要信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挖掘文章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挖掘文章的思想内涵。
教学内容一、导入新课导语。
在英国作家莫里斯·吉布森的作品里,有这样一位医生,他让我们感受到了人间的真情!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作品《冬夜的灯光》。
(板书课题及作者)二、整体感知,体会文章内涵。
大家一定急切地想知道课文的内容,下面就请你朗读课文,读的时候要做到读音准确,语速适中,富有感情。
1、文章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找学生复述主要内容)2、文章以冬夜的灯光为题,有什么含义?一是实指,在那个风雪冬夜里农户们位医生出诊指路照明的一盏盏灯光;深层含义:冬夜喻指黑暗寒冷,而灯光则象征光明温暖。
三、师生合作探究,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分组讨论)1、这位医生的感人之处在哪儿呢?他离开自己舒适可爱的家,来到奥克斯这个荒凉小镇,这里很偏僻,天气又冷,他却依然留在这里给别人看病。
他还冒着生命危险出诊。
2、医生出诊,极为平常,怎么会冒着生命危险?冬日荒原,乡村夜路,狂风暴雪。
3、请同学们找出描写冬夜天气情况的句子。
文章7、8段写到:“堆积的乌云”是“寒天下雪的征兆”,雪后天气严寒,人会“猝不及防地在车里冻僵”,“车窗外面寒风呼呼地怒吼着”。
4、以上这些描写小镇和冬夜的语句,除了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外,还有什么作用?5、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医生毅然出诊,体现了什么?。
体现了医生恪尽职守的高尚品质。
6、是什么力量把医生一家牢牢地留在这里而不回到舒适温暖的家呢?因为这里有温暖、友谊和乐观沿途的农家。
平时,用灯特别节约,可是为了让医生顺利出诊给婴儿看病,他们开亮灯火,把漆黑一片的荒野照亮。
7、这时医生的感受是什么?路虽危险,已不感觉恐惧和忧虑,“感觉就像在黑夜中经过灯塔一样”。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灯光教案及教学反思
第十一课《灯光》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多好啊”在文中多次出现,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悟郝副营长的美好心灵,学习他不怕牺牲的精神,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回报祖国。
【教学重点】1.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的宽广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2.从部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学习先烈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由具体的事物而产生的联想。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1.搜集有关王愿坚的资料2.多媒体课件3.课文朗读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 课件出示图片和内容,让学生感受今天的课与灯光有关。
师朗读:有人说:“每个人心中都应有两盏灯:一盏是希望的灯,一盏是勇气的灯。
有了这两盏灯,我们就不怕海上的黑暗和风涛的险恶了。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就是一个有关灯光的故事。
3.板书课题《灯光》4.介绍作者课件出示作者的图片和简介。
王愿坚:山东诸城人,当代作家。
1944年7月到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
1974年与陆柱国合作将小说《闪闪的红星》改编为同名电影文学剧本。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等。
把课前同学们搜集到的王愿坚的资料进行展示。
二、初读感知1.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下面请带着阅读要求,听课文朗读课件出示阅读要求:(1)自由阅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生词。
(2)标注自然段落。
(3)找出本课的多音字。
点击播放课文朗读,让学生跟着课文停顿,画出生字词,感受课文内容2.理解词语。
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宏伟漫步围歼交通沟胸墙憧憬黑魆魆千钧一发璀璨A.教师领读B.男女生比读C.同桌互读。
3.多音字课件出示多音字:好卷划A.教师领读B.男女比读三、精读领悟1. 全文共分几部分?指导学生略读全文,分出课文的几部分。
六年级语文《灯光》教学设计及反思(通用10篇)
六年级语文《灯光》教学设计及反思(通用10篇)六年级语文《灯光》教学设计及反思篇1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充分感受郝副营长的美好心灵,学习他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
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加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具体分析,深化感悟文章的主题思想。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锻炼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抓住重点自主探究知识的习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自我感悟的综合水平。
教学重难点体会郝副营长生前所说的话,从而感受今天生活来之不易。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当我们面对清晨第一缕灿烂的阳光,背着书包快乐的去上学时;当我们躺在母亲的怀里,享受温暖宁静的母爱时;当我们面对丰盛的餐桌,尽情的享用佳肴时;当华灯初上,我们欣赏着缤纷绚丽的美景时,我们可曾想过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2、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用鲜血筑就的。
今天,我们将跟随着作家王愿坚同志走近他们,了解他们。
(板书课题)二、引导自读,感悟“多好啊”1、通过课前预习,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3、边读边悟,体会感情。
a、默读课文,想想他们在说这句话时可能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b、为了“多好啊”的幸福生活,在战斗中郝副营长是怎么做的,标出相关语句,写写自己的感受,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4、交流讨论。
(在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郝副营长为了崇高美好的理想坚贞不屈、勇往直前的牺牲精神,同时关注作者善于抓住细节进行描写的表达方式。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读写结合,深化“多好啊”1、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革命先烈的动人故事。
2、伟大的革命先烈用生命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式,换来了这盏照亮黑夜的灯,可是仅仅是照亮黑暗的灯吗?(实际上是照亮我们新中国的灯)3、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以“多好啊”为题写一写,可以是一首小诗,可以是一段随想,可以是心灵的独白……4、集体交流四、回归整体,体会写法“多好啊”在文中出现了几次?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前后呼应、以一句话贯穿全文、抓住细节进行描写等表达方式。
《灯光》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
《灯光》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灯光》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运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3)运用写作训练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通过课文《灯光》,引导学生珍惜美好生活,关注社会问题。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灯光》的主要内容介绍。
2.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3. 课文的结构分析和主题探讨。
4. 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灯光这一主题。
(2)提问:“你们对灯光有什么印象或感受?”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2. 自主学习,初步理解(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灯光》,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讨论课文中的疑问。
3. 小组讨论,深入探讨(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课文中的主题、结构和写作手法等。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4. 课堂小结,归纳总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主题和写作手法。
(2)强调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巩固所学知识。
四、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灯光》,巩固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灯光的短文,可以是描写、议论或抒情的形式。
五、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3)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2. 教学改进:(1)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2)在课堂活动中,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灯光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做出的贡献,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加珍惜。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理解先烈的广阔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2.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准备:搜集关于革命先烈的动人故事。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灯光》这篇课文给我们描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它是谁写的呢?(王愿坚)王愿坚是当代著名的作家。
1945年参加八路军。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闪闪的红星》这部电影的编剧就有他一个。
二、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错误,认识生字词)
三、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大部分是写往事。
即第一、二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写的是现在,其余写的都是往事。
)
2.学生自读往事这部分内容,说说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学生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同座互相说一说。
再请几个学生装在全班说说,然后组织学生评议。
)
四、精读往事部分内容。
1.学生默读这部分内容,找出描写"灯光"的句子,用笔勾画下来。
2.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句子。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
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和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
这位年轻的战友不顾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3.学生就这些重点句子自读质疑,互相讨论。
(1)学生质疑:为什么看到这上千万盏灯,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万盏灯”——这么多的灯,大放光明,广场周围还有许多“宏伟的建筑”,说明祖国的建设突飞猛进,所以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
(2)学生质疑:郝副营长:“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他在憧憬什么呢?(郝副营长的话道出了他的美好的心愿,反映了他崇高的精神境界,他想的是祖国的下一代,希望能够给他们创造一个优越的学习条件。
郝副营长所说的"多好啊!"是指孩子们在这光亮的灯下学习、生活是多么幸福啊!憧憬的内容可能是:等革命胜利后,劳动人民将为建设祖国、为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而辛勤工作,不再为地主资本家卖命,他们的子女将有可能在舒适的环境中读书学习,不再像父辈那样被剥夺上学的权利------)
4.重点讨论:“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联系自己的思想、生活实际充分发言,通过讨论,体会到这句话含义深刻,表现了革命先烈不惜牺牲自己性命为后代谋幸福的无私奉献精神。
体会到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正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无数先烈正是为了后代的幸福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
我们生活在这幸福之中,不能忘记牺牲自己性命的先烈们。
)
五、有感情地朗读回忆往事的这一部分内容。
板书设计:
11、灯光
广场灯光一声赞叹(多好啊)幸福生活
阵地火光憧憬未来(多好啊)生命换取
教学反思:《灯光》这篇短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九四七年的初秋,我军在一个叫沙土集的小地方围歼国民党部队的一个师,在攻击部队受到阻力时,带领突击队的郝副营长点燃了随身携带的书本,用火光照亮了后续部队前进的道路,结果自己光荣牺牲了。
教授这篇课文,除了让学生把握故事内容,还要学习郝副营长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会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这是篇阅读课文,在四十分钟的授课时间里,通过文本的阅读,同学们对课文内容是熟悉的,对文中主人公的品质是了解的,基本的教学要求算是达到了。
在即将结束这节课的时候,我设置了两个问题:(1).假如你就是郝副营长,在点燃书本的那一刻,你是怎样的想的?(通过这一问题,我想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文中主人公的崇高精神)(2).假如老师在清明节那天带全班同学到我们的饶守坤公园里的德兴市革命烈士陵园去扫墓祭奠革命先烈。
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由你代表咱们班同学致辞,你会说些什么呢?
课后坐下来仔细地回顾了整堂课的教学过程,觉得有几点做得不够,需要引以为戒:
其一,这个故事内容情节简单,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让同学们多多复述;
其二,要直奔主题,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心理,表现人物品质;
其三,在问题提出之后,一定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其四,做好课堂扫尾工作,比如课堂教学时间不够,可以把问题延伸到课外,让同学们拿起笔写一写,也就是把它当作课外延伸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