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四浮力》教案苏科版

合集下载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0.4 浮力教案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0.4 浮力教案

《浮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什么是浮力②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③理解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①从日常生活现象入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

②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③经历探索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兴趣;②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在实验过程中勇于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猜想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方法】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式教学。

【教具学具】乒乓球、大量筒、弹簧测力计、重物、烧杯、软木塞、水、盐水。

【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引入新课让学生想办法,不用伸进盛液桶怎么取出桶底的乒乓球。

加水后乒乓球上升到桶口。

大家提到了一个新词“浮力”。

“浮力”怎么有这么大的魔力,这一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来研究。

设计说明:通过简单问题引入浮力,能够贴近学生的思维实际,使学生从生活中的浮力现象走向物理。

二、探求新知学生活动:提出问题:1.什么是浮力?下面我们先探究:什么是浮力,有无方向,方向向哪?探究一:什么是浮力,它有方向吗?教师课件展示图片,让学生对其进行受力分析鼓励学生观察、对比、思考回答。

利用二力平衡条件和重力的方向得出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托力,这个向上的托力叫浮力。

1.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托力,这个向上的托力叫浮力。

)探究二: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浮力大家知道皮球漂在水面上受浮力,那么在水中下沉物体是否也受浮力呢?讨论一下看如何用简单实验来说明这一个问题?学生探究:分组讨论,利用学具探讨: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作用。

到讲台展示:用弹簧秤测铝块在空气中重力,再将铝块浸入水中,发现弹簧秤示数变小,说明铝块受一个向上的力,即浮力,所以在液体中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

教师活动:巡回指导,发现做实验好的学生典型。

并引导学生归纳出测浮力的方法: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0.4浮力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0.4浮力教案

《10.4浮力》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一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都受浮力.(2)能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知道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3)会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4)通过实验得出阿基米德原理.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培提高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2)懂得实验是探究物理知识,验证科学原理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阿基米德原理实验体验科学探究过程.(2)通过研讨与实验提高观察自然现象,探究物理知识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浮力的概念以及阿基米德原理.教学难点:阿基米德原理.三、教学资源示教弹簧测力计、水、乒乓球、量筒、细线、无底塑料矿泉水瓶、塑料袋、小石块、烧杯、盐、橡皮泥、木块、多媒体资源等四、教学设计(一)引入新课:讨论:(1)气球为什么能腾空而起?(2)人为什么能浮在死海海面上?(3)乒乓球为什么能从水中升起?(4)新型护卫舰为什么能浮在海面上?大家猜想这里面可能蕴含着什么知识呢?(同学:浮力)浮力怎么会有这么大的魔力?这一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来研究. (二)新课教学:1.体验浮力,建立概念.演示:将一个乒乓球放进一个很深的量筒中.提出问题:谁有办法不把量筒倒过来,就能把乒乓球取出来?(学生回答:向量筒中加水后乒乓球浮上来了)问:你为什么想到这个方法呢?学生回答:是生活中的经验或曾经经历过或学过相应知识.师:我有一个乒乓球,当我松手时,同学们注意观察它的运动状态(向下落).(把乒乓球放在另一只手上)再松手时,乒乓球还会下落吗?为什么?学生对乒乓球进行受力分析,在手上的球受到手对乒乓球支持力.静止.(将手中的乒乓球和量筒中的乒乓球对比)观察两个乒乓取有什么相同点?(学生回答:都静止)(指着量筒中的乒乓球)这个乒乓球我没有托着,为什么静止呢?(水对它有一个向上的托力.)教师讲述:很好,水就像一张无形的大手托着这个乒乓球.总结得出浮力的定义:浮力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托力,这个向上的托力叫浮力.2.探究:下沉物体是否受到浮力作用?问题:根据桌面上现有的实验器材,能验证出下沉的物体是否受浮力吗?同学之间可以相互讨论一下,也可以用自己手中的器材亲自动手试验一下.学生讨论设计实验,并请一学生上前演示自己的实验方法.学生利用所吊物体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上进行说明).说一说为什么根据这样的现象就能说明下沉的物体受到浮力呢?学生回答:当物体逐渐浸入液体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逐渐减小. 教师讲述:可见一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液体对它向上的浮力.教师问:在刚才的实验中,还有没有新的发现?学生回答:当物体完全浸没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再变化,学生还可能提到用此实验计算出浮力的大小.教师问:能具体说说你的探究结果吗?(让学生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说出分析过程)同学两人一组,分工合作,边做边记录数据.分析得出结果.3.浮力大小:F浮=G—F4.探究阿基米德原理:活动:测盛满水的塑料袋所受到的浮力.(为保证实验的成功,要排出塑料袋中的空气)提出问题:(1)浮力大小与塑料袋中水的重力关系如何?(2)料袋中水的重力与装水塑料袋排开的水的重力关系如何?(3)浮力大小与装水塑料袋排开水的重力关系如何?讨论得出阿基米德原理:5.阿基米德原理: F浮=G排=m排g=ρ液gV排理解阿基米德原理:(1)重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2)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3)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4)你有证据支持你得到的结论吗?你能设计实验支持你的结论吗?学生猜想浮力与物体的密度、物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液体的体积、液体的深度、物体重力等因素有关.教师总结:F浮与ρ液、V排有关,与其它因素无关.(三)小结:五、教学反思。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10.4 浮力教案 (新版)苏科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10.4 浮力教案 (新版)苏科版
浮力
教学目标
12、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和影响浮力的大小因素。
3.理解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即阿基米德原理)。
4、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测量浮力,初步掌握利用探索性实验研究物理问题,并归纳出物理规律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排除、归纳整理数据的能力。
教学设想
重点:探究影响浮力的大小因素和阿基米德原理
算出浮力F浮= G物——F
5.测出装有水的桶的重力G总,算出排开液体的重G排液=G总-G桶
通过数据可以知道:F浮=G排液(阿基米德原理)
推导公式:F浮=ρ液V排g
板书设计:四、浮力
1.浮力方向:竖直方向
2.条件:一切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都受浮力
3.F浮=G-F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
5.物体浮沉
浮体演示实验2:木块(实心体)在液体中上浮。
设问橡皮球和木块上升的原因。(说明:动态观察、创设情景、激发思维)
1.浮力产生的原因
启发学生答出:立方体木块浸没在水中,左右两个侧面和前后两个侧面相对应的部位,距液面的深度相同,水对它们的压强相等。因而它的左右两侧面和前后两侧面,受到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衡。
难点:启发探究影响浮力的大小因素和阿基米德原理时的科学方法
教法:
教学准备
细线,铝块、弹簧秤、溢水杯、小筒,水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引入新课:提问复习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引入新课。
浮体演示实验1:橡皮球(空心体)在液体中上浮。
请同学们从日常生活和常见的自然现象中举例说明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同样在气体中的物体也受到气体的浮力,如:空气的浮力。
F浮力=G—F称重法
一切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都受浮力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四、浮力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四、浮力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四、浮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四节《浮力》。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浮力的概念:介绍浮力是什么,浮力的计算方法。

2. 浮力的大小:讲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的体积、液体的密度之间的关系。

3. 浮力的应用:介绍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

2. 掌握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的体积、液体的密度之间的关系。

3. 了解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浮力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的体积、液体的密度之间的关系。

3. 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计、物体(如石头、木块等)、液体(如水、盐水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

2. 浮力的概念:介绍浮力是什么,浮力的计算方法。

3. 浮力的大小:讲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的体积、液体的密度之间的关系。

4. 浮力实验:让学生进行浮力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验证浮力的计算方法。

5. 例题讲解:讲解与浮力相关的例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浮力相关的练习,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7. 浮力的应用:介绍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浮力1. 概念:浮力是什么?2. 计算方法:浮力如何计算?3. 浮力的大小: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的体积、液体的密度之间的关系。

4. 应用: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浮力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 请解释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的体积、液体的密度之间的关系。

3. 请举例说明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对浮力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应用是否掌握?2. 拓展延伸:浮力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航空、航天等。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四浮力 教案.doc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四浮力 教案.doc

第十章第四节浮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浮力和浮力的方向;(2)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3)会用弹簧称测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

(4)通过探究,知道阿基米德原理,并会用来解决简单的浮力问题2、能力目标:培养实验操作、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重视实验、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物体浮沉的条件;会用弹簧称测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1.力的测量工具是什么?2.二力平衡条件是什么?3.计算压强公式?计算液体压强公式?二、引入课题:课件引入书中图片,并提问这些物体为何会浮在液体表面?不会游泳的人掉到河里将会怎样? 启发学生思考,液体或气体中有一种向上的力的存在。

但如果抱着救生圈就不会下沉。

船、木块会浮在水面上;而潜水艇却可以浮在水面也可以沉入水中;等等的这些现象都与浮力有关,那么什么是浮力?浮力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有的物体沉下水底,却有的浮上水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浮力的知识。

三、进行新课:1.什么是浮力?(1)演示实验:放入水中的木块放手后,木块从水里浮上来,最后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

提问:在水里浮上来和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几个力的作用?施力物体是什么?力的方向?(2)演示实验:把圆柱体放入水中,放手后石块在水中下沉,并且一直沉到水底。

提问:下沉的圆柱体受浮力作用吗?实验完毕,组织讨论,教师总结。

挂在弹簧秤上的石块在空气中静止不动,受几个力的作用?方向如何?施力物体是什么?这几个力的关系是怎样的?说出圆柱体在空气中重多少牛。

小结:圆柱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拉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细线。

二力的关系是彼此平衡。

此时弹簧秤的示数就是圆柱体所受的重力。

②挂在弹簧秤上的圆柱体浸没在水中的读数是多少牛?此时,浸没在水中的静止圆柱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各力的方向如何?施力物体是多少?这几个力的关系如何?两次弹簧秤的读数之差说明了什么?小结:圆柱体此时受到三个力的作用,一个是竖直向下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一个是竖直向上的拉力,施力物体细线;另一个是竖直向上的浮力,施力物体是水。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0.4浮力教案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0.4浮力教案

教案: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0.4 浮力一、教学内容1. 浮力的概念:介绍浮力是什么,以及浮力的计算公式。

2. 浮力的产生:讲解浮力产生的原因,以及阿基米德原理。

3. 浮力的计算:介绍如何计算浮力,以及浮力的计算方法。

4. 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例讲解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以及浮力的计算公式。

2. 让学生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以及阿基米德原理。

3. 培养学生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浮力的产生原因及阿基米德原理。

2. 浮力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实验器材(如浮力计、物体等)。

2. 学具:笔记本、笔、浮力计算公式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浮力实验,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情况,引发学生对浮力的兴趣。

2. 浮力的概念:讲解浮力的定义,以及浮力的计算公式。

引导学生理解浮力与物体在液体中的排开液体体积有关。

3. 浮力的产生:讲解浮力产生的原因,介绍阿基米德原理。

让学生明白浮力是由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液体体积所产生的。

4. 浮力的计算:介绍如何计算浮力,以及浮力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学会运用浮力公式进行计算。

5. 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例讲解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浮力计算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0.4 浮力浮力的概念:浮力是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乘以液体密度和重力加速度的乘积。

浮力的产生:物体在液体中排开液体体积,液体对物体产生向上的压力,即浮力。

浮力的计算:浮力 = 排开液体的体积× 液体密度× 重力加速度浮力的应用:船舶、救生圈等。

七、作业设计1. 计算题:一个物体在水中浮力为5N,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为0.5×10^3m^3,求水的密度。

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0.4 浮力 教案

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0.4 浮力 教案

10.4 浮力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一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都受浮力。

2.能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知道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3.会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

4.通过实验得出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培提高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

2.懂得实验是探究物理知识,验证科学原理的方法(三)情感价值观目标1.通过实验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2. 通过研讨与实验提高观察自然现象,探究物理知识的兴趣。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浮力概念的理解以及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难点: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讨论过程三:教具:弹簧测力计、木块、石块、装满水的烧杯、装满盐水的烧杯、圆柱形铁块、木块、橡皮泥、大小相同质量不同的铁块和铝块、生鸡蛋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刘谦吗?他表演的魔术很精彩。

其实我也会魔术。

今天我给同学们表演一个魔术,请大家仔细观察。

(往水中加盐水,鸡蛋浮起来)大家看到什么现象?(鸡蛋浮起来了)大家想知道这么神奇的现象的原因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浮力的世界!(二)浮力概念我这里杯子中有一个乒乓球,谁能用手直接拿出来吗?(请学生上来演示)能通过其他方法让我们的顺利拿出乒乓球吗?(学生加水,乒乓球浮起来)为在这个实验中乒乓球是受到什么力量上升至杯口?(水能给乒乓球一个向上的托力)那么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实例呢?(学生举出船等实例)那是不是只有液体中才有这样的托力呢?(氢气球)说明气体中也有。

我们物理学中把这些向上托的力称为浮力。

(学生回答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的托力,这个力叫做浮力)受到的液体或气体是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方向是竖直向上。

(三)下沉的物体是否具有浮力同学们观察,我这里有一块木块和一块石块同时放到水中,有什么样的现象呢?木块漂浮,铁块下沉。

很明显漂浮的木块受到浮力作用,那么下沉的铁块是否也受到浮力的作用?你的猜想是什么?你能有什么样的生活经验来支持你的猜想?(把东西放到水中比在空气中要轻)如何来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只有通过实验来验证。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10.4浮力教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10.4浮力教案-苏科版

教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 10.4浮力教案苏科版一、教学内容1. 浮力的概念:介绍浮力是什么,浮力的计算方法以及浮力的单位。

2. 浮力的产生:讲解浮力产生的原因,即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3. 阿基米德原理:介绍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即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

4. 浮力的应用:讲解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

2. 使学生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能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浮力产生的原因,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浮力的计算方法,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器、浮力计算器、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浮力计算练习题、浮力应用案例分析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浮力演示器,让学生观察和感受浮力的现象,引发学生对浮力的兴趣。

2. 浮力概念讲解:介绍浮力的概念,讲解浮力的计算方法,让学生通过浮力计算器进行浮力计算练习。

3. 浮力产生原因讲解:讲解浮力产生的原因,引导学生理解浮力与物体在液体中的压力差之间的关系。

4. 阿基米德原理讲解:介绍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让学生理解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之间的关系。

5. 浮力应用案例分析:提供一些浮力应用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6.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浮力计算和应用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8. 作业设计:布置一些浮力计算和应用的作业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浮力: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计算方法:F浮 = G排 G物产生原因: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应用:船舶、救生圈等七、作业设计1. 计算题:(1)一个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5N,求该物体的重力。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下册教案:第十章《四、浮力》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下册教案:第十章《四、浮力》

教案: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下册第十章《四、浮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浮力的概念: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2. 浮力的产生原因:物体下表面受到的向上的压力大于物体上表面受到的向下的压力。

3. 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流体重量。

4. 浮力的计算:F浮 = G排,其中F浮为浮力,G排为物体排开的流体的重量。

5. 浮力的应用:轮船、密度计、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知道浮力的产生原因。

2. 让学生掌握阿基米德原理,能够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浮力的产生原因。

2. 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3. 浮力计算公式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器、水、物体(如石头、木块等)。

2. 学具:浮力实验器材(如浮力计、称等)、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轮船的浮力原理,让学生初步了解浮力。

2. 浮力的概念:讲解浮力的定义,让学生理解浮力的含义。

3. 浮力的产生原因:通过浮力演示器,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浮力的产生原因。

4. 阿基米德原理:讲解阿基米德原理,让学生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

5. 浮力的应用:讲解轮船、密度计等实例,让学生了解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 浮力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浮力实验,验证浮力计算公式,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7.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浮力的问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概念。

2. 浮力的产生原因。

3. 阿基米德原理。

4. 浮力的计算公式。

5. 浮力的应用实例。

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个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为5N,放入水中后,测得浮力为3N,求物体在水中的重力。

答案:物体在水中的重力为2N。

2. 题目:一艘轮船的重力为1000N,排开水的重力为800N,求轮船受到的浮力。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10.4浮力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10.4浮力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10.4浮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的第10章第4节,主要内容包括:1. 浮力的概念:介绍浮力是什么,以及浮力的计算公式。

2. 物体浮沉条件的探究: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探讨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

3. 阿基米德原理:解释阿基米德原理,并通过实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

2. 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使学生掌握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

3. 使学生了解阿基米德原理,并能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释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概念,浮力的计算方法,物体浮沉条件,阿基米德原理。

难点:浮力的计算公式的应用,物体浮沉条件的实验分析,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浮力计,物体(如石头、木块等),液体(如水、盐水等),实验台。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现象,引发学生对浮力的兴趣。

2. 浮力的概念:介绍浮力的定义,并通过示例解释浮力的产生原因。

3. 浮力的计算方法:讲解浮力的计算公式,并进行示例计算。

5. 阿基米德原理:解释阿基米德原理,并进行实验验证。

6. 随堂练习:给出浮力计算和物体浮沉条件的练习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

7. 板书设计:列出浮力的计算公式,物体浮沉条件,阿基米德原理。

8. 作业设计:布置浮力计算和物体浮沉条件的作业题目,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六、作业设计1. 计算题目:(1)一个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为10N,放入水中后,浮力为8N,求物体在水中的重力。

(2)一个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为15N,放入盐水中后,浮力为12N,求物体在盐水中的重力。

答案:(1)物体在水中的重力为10N 8N = 2N。

(2)物体在盐水中的重力为15N 12N = 3N。

2. 实验报告题目:(1)进行物体浮沉条件的实验,观察并记录物体在不同液体中的浮沉情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四节、浮力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四节、浮力学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四节——浮力学案。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物体的沉浮条件: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取决于物体所受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关系。

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当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悬浮;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

2. 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3. 浮力计算公式:F浮= ρ液gV排,其中F浮为浮力,ρ液为液体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V排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物体的沉浮条件,能够判断物体在液体中的状态。

2. 掌握阿基米德原理,能够计算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3. 熟练运用浮力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浮力计算公式的应用,物体的沉浮条件的理解。

2. 教学重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浮力计算公式的记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计、物体(如石头、木块等)、液体(如水、盐水等)。

2. 学具:笔记本、笔、浮力计算公式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浮力计,提问浮力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2. 讲解浮力计算公式,让学生记住公式并理解其含义。

3. 讲解物体的沉浮条件,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物体的沉浮现象。

4. 举例讲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让学生学会如何计算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浮力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石头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巩固浮力计算公式和物体的沉浮条件。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木块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

六、板书设计1. 浮力计算公式:F浮= ρ液gV排2. 物体的沉浮条件:浮力大于重力:上浮浮力等于重力:悬浮浮力小于重力:下沉七、作业设计1. 计算题:一块木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5N,求木块的重力。

答案:木块的重力为5N。

2. 应用题:一个质量为2kg的石头放入水中,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求石头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10、4浮力(教案)2023-2024学年学年物理八年级下册苏科版(4)

10、4浮力(教案)2023-2024学年学年物理八年级下册苏科版(4)

教案:10、4浮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0章第4节,主要讲述浮力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阿基米德原理。

教材内容具体包括:1. 浮力的定义:物体在流体中所受到的向上的力。

2. 浮力的计算公式:F浮 = G排= ρ液gV排。

3. 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流体中所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流体重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

2. 通过实验和例题,让学生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浮力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实验器材(如浮力计、物体、液体等)、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游泳时人受到的浮力,引发学生对浮力的兴趣。

2. 理论知识讲解:讲解浮力的定义、计算公式及阿基米德原理。

3. 实验演示:进行浮力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浮力的存在,并验证浮力计算公式。

4.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0、4浮力浮力:物体在流体中所受到的向上的力。

计算公式:F浮 = G排= ρ液gV排。

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流体中所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流体重量。

七、作业设计1. 请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计算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答案:F浮 = G排 = m排g = 2kg × 10N/kg = 20N。

2. 一个小球在空气中的重力为3N,放入一个密度为1.2×10³kg/m³的液体中,小球完全浸没,求小球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答案:F浮 = G排= ρ液gV排= 1.2×10³kg/m³ × 10N/kg × 3N/1.2×10³kg/m³ = 3N。

苏科版八下物理10.4浮力教案

苏科版八下物理10.4浮力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下物理 10.4 浮力一、教学内容1. 浮力的概念:介绍浮力的大小、方向以及浮力产生的原因。

2. 阿基米德原理:解释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其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3. 浮力的计算: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物体受到的浮力。

4. 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浮力在船舶、救生圈等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知道浮力的大小、方向及产生原因。

2. 掌握阿基米德原理,能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物体受到的浮力。

3. 了解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浮力的大小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与应用。

2. 教学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器、液体、物体(如石头、木块等)、称重器。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浮力在生活中的实例,如船舶、救生圈等,引导学生思考浮力是什么。

2. 浮力概念讲解:介绍浮力的大小、方向及产生原因,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浮力现象。

3. 阿基米德原理讲解:解释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其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引导学生进行实验验证。

4. 浮力计算方法讲解: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物体受到的浮力,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

5. 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浮力在船舶、救生圈等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浮力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0.4 浮力浮力: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

浮力计算公式:F浮 = G排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船舶、救生圈等。

七、作业设计1. 请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解释为什么船舶能浮在水面上。

答案:船舶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它排开的水的重力等于船舶的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船舶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水的重力。

2. 一块石头放入水中会下沉,如果将石头磨成同样重量的石粉,石粉会怎样浮在水面上?答案:将石头磨成石粉后,石粉的体积会变大,排开水的体积也会变大,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石粉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水的重力,因此石粉会浮在水面上。

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十章. 压强和浮力 四、浮力》教案_28

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十章. 压强和浮力  四、浮力》教案_28

课题:浮力【课堂目标】:1.认识浮力3.知道阿基米德原理【学习重点难点】浮力影响因素的探究阿基米德原理【学习过程】【利用浮力】活动1:谁有妙招塑料瓶中有一个乒乓球,你有没有办法可以手不碰塑料瓶就可以拿到乒乓球? 【体验浮力】活动2:将瓶盖旋紧的空矿泉水瓶压入水中时,有什么感觉?活动3:观察视频中的图,带着问题思考、讨论、交流1.仅仅是液体对物体有浮力吗?2.浮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3.浮力感觉上一个什么样的力?4.浮力的方向又如何?【理解浮力】1.什么是浮力2.浮力的方向例:一个盛水的杯中悬浮着一个小球,杯子放在斜面上,如图,此处小球受到的浮力方向如何?【再议浮力】浮力无处不在,你能举例生活中的浮力想象吗?(交流讨论)【探究浮力1】活动4:探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①首先请你猜想一下,下沉的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②你有什么经验支持你的猜想?③如果给你一个弹簧测力计和一杯水,你能通过实验判断浸入水中的重物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吗?你打算用什么样的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1)你观察到的现象?(2)你观察到的现象能说明什么问题?【测量浮力】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力G 。

2.将石块浸没入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此时的示数G ’浮力的大小:F 浮=(公式) (称重法)在空气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G (牛) 物体浸在水中弹簧测力计读数 F 拉 (牛) 物体受到的浮力F 浮(牛)【探究浮力2】活动5: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你是根据什么经验提出猜想的?【分组探究】弹簧测力计 圆柱体 盛有纯水和浓盐水的容器各一个,各组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探究】1、对比分析②③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2、对比分析③④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3、对比分析④⑤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交流总结】物体受到的浮力与 、 有关.【阿基米德原理】内容:公式: 【课堂小结】【课后反思】1、对比分。

八年级物理下册 10.4 浮力教案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10.4 浮力教案 苏科版

10.4 浮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浮力及其方向。

2.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

2.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2.学习阿基米德善于观察思考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探究认识浮力,会测量浮力的大小。

2.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难点: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重力关系的过程。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具】演示实验器材:氢气球、大烧杯、红毛线、演示小桌、水﹑准备一组与学生所用完全相同的实验器材(便于学生上讲台演示实验方案)。

学生实验器材:石块、木块、曲别针、乒乓球、烧杯(100ml)、弹簧测力计、溢水杯、小桶、空易拉罐、水槽、铁块、细线。

【教学设计】1.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领悟浮力,本节课设计了两个探究实验,探究式教学法贯穿于整节课的始终。

做好分组实验是本节课的关键。

但对初中学生而言通过实验总结出阿基米德原理难度较大,实验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要求较高,在实验中需要测量四个物理量(g、f拉、g桶、g桶+排水),记录六个物理量(g、f拉、f浮、g桶、g桶+排水、g排),大部分学生对于这么多的物理量感到不知所措,无从下手,再加之实验误差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

于是在教学中采取将“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水中排开水的重力”两个物理量分开测量再汇总的方法,即通过探究得出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f浮=g-f拉后,将全班分为两个大组,分别测出浸没在水中的石块、铁块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作为反馈练习,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中,并保留表一中的实验数据。

当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时不再重复测浸没在水中的石块、铁块所受到的浮力大小,重点进行收集和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将实验数据填入表二。

最后将表一和表二的实验数据综合到一起,即表三。

汇总全班的数据,得出阿基米德原理。

这样做大大简化了繁琐的实验步骤,将实验难点分散,效果较好,也节省了时间。

10.4浮力教案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10.4浮力教案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浮力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浮力。

2、通过探究,认识到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浮力的作用。

3、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4、知道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重点:实验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知道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难点:会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讨论:观察课本,思考以下问题气球为什么会腾空而起舰艇为什么能浮在海面上乒乓球为什么能在水里浮上来人为什么能浮在“死海”的水面上二、合作探究浮力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的托力,这个力叫做浮力一个盛水的杯中悬浮着一个小球,杯子放在斜面上,如图,此处小球受到的浮力方向如何?测量浮力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力G。

2.将石块浸没入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此时的示数F2 。

浮力的大小:F浮=GF2阿基米德原理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结论1、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结论2、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所受浮力的大小与其在液体中浸没的深度无关。

结论3、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浮力的影响因素:排开液体的体积 V排液液体的密度ρ液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F浮=G排液即F浮=ρ液V排液g2.用细绳拴住注射器活塞颈部,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活塞,当活塞开始滑动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目的:利用二力平衡,F拉=F大气压3.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带刻度部分的长度l,用注射器的容积V (已知)除以长度l,可以得到活塞的横截面积S。

目的:利用圆柱体积公式,V=Sl4.利用压强公式,计算大气压强。

目的:利用p=F/S,计算大气压强 p大气=FL/V 实验原理:二力平衡;p=F/S 三、巩固练习同学们做练习题四、课堂小结知识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浮力设计意图:浮力知识内容的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教学难点,知识的涉及范围比较广,应用性比较强。

学生对浮力的已有知识中有些错误认识,如:认为沉在水底的物体不受浮力等。

教学设计力图使学生比较轻松地去认识浮力,去理解浮力,因此以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为切入点,让各种观点交流碰撞,引起学生对浮力知识的兴趣,再引导学生进入对有关浮力现象的分析,自然地进入浮力内容的研究与学习。

对各种观点和认识,以及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立足于实验的基础,通过实验与讨论分析,理清有关浮力的正确概念,得出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一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都受浮力。

2.能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知道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3.会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

4.通过实验得出阿基米德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培提高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

2.懂得实验是探究物理知识,验证科学原理的方法(三)情感价值观目标1.通过阿基米德原理实验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2.通过研讨与实验提高观察自然现象,探究物理知识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重点:浮力的概念以及阿基米德原理难点:阿基米德原理教具和学具示教弹簧测力计、水、乒乓球、量筒、细线、无底塑料矿泉水瓶、塑料袋、小石块、烧杯、盐、橡皮泥、木块、多媒体资源等教学过程教学资源参考《新课程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4月第一版《物理教学参考资料》、《素质教育新教案》教学评析此教案设计能以简单的生活现象和有趣的物理实验来帮助学生比较轻松地掌握一些浮力的有关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初步研究有关浮力大小、产生等有些问题,提高学生对浮力知识的兴趣,并在学习过程中穿插实验,提高学生用实验验证理论的科学意识,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动手能力,为深入学习浮力知识打下基础。

第(1)课时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总第(2)课时课题:书写练习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老师读,学生读,加深理解。

)3、书写教学“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杏:上大下小,上面要写得大,大在哪里?(大在撇捺)写的时候撇捺要舒展,象燕子张开的翅膀;下面的“口”要写得小,左右两竖要内斜,稍扁;“木”的竖写在竖中线上。

花:也是上下结构,草字头两竖要内斜;下面单人旁起笔对准上面的左竖,竖弯钩起笔对准上面的右竖;竖弯钩要舒展,(用红笔描竖弯钩,并在旁边书写一个大的竖弯钩)要求弯处圆转,不能僵硬(书写僵硬的竖弯钩,并在旁边打×)。

春:上部三横都是短横,收笔处不要顿;撇画最长,捺画从哪里起笔?从第三横下面起笔,不能碰到撇;下面“日”的两竖要竖直,不能斜。

雨:旁边两竖要内斜,上横短,中竖写在竖中线上;从下面看,哪一笔最低?钩最低,中竖最短;四个点都是斜点。

江: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三点水第二点略向外展;右边“工”字上横是短横,下横是长横;中竖略斜。

南:上横短;下边两竖内斜;框架中两横都是短的,中间一竖悬针;三个竖画左、中差不多长,右竖钩最低;横折钩要写出弯势。

4、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讲评: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书写练习1、杏花春雨江南我的思考:进一步加强写字姿势训练,这是根本。

在了解字结构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每个字的书写。

及时对书写情况进行反馈,同时通过奖励激发学生兴趣。

课后反思:通过字形的比较,学生基本上学会了笔画位置的比较,但是还需要不断的引导。

第(3)课时课题:书写练习2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掌握车字旁写法,并能把“轻”字写端正。

2、完成书写练习。

重点:正确地书写“轻”字难点:“车”字旁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讲评上一课作业情况。

1、表扬书写优秀者,展示其作业。

2、指出存在的主要缺点并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二、指导“车”字旁写法:1、出示范字,观察“车”字旁写法。

2、讨论明确其书写要领:“车”字旁分四笔完成,整个偏旁左重右轻,不超过竖中线。

第一笔横稍短。

第二笔撇折收笔于横中线。

第三笔垂露竖,应在第一笔横下的正中位置起笔。

最后一笔,比第一横长一些,离折笔稍近一些。

3、练写“车”字旁。

三、指导临写“轻”字。

1、观察范字。

2、明确写法。

“轻”字的写法:“轻”字左窄右宽,右边的第一笔起笔与左边的第一笔短横相齐平,底部大体相齐,右边上下两部分基本相等。

四、课后延伸书写:斩、转板书设计:书写练习2、轻、斩、转我的思考:以复习巩固导入,并有针对地进行纠正。

明确字的重心及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分布的位置,使学生初步掌握字的结构特点。

在练习书写“车”字旁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整个字的字形。

课后及时巩固,拓展。

课后反思:学生基本上能把握好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处理好左右的布局。

第(4)课时课题:结构特点(六)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 1、懂得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宜上大而下小。

2、通过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

重点:掌握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宜上大而下小难点:把握好字的结构。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二、教学新课1.讲解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1)教师讲解字头的书写。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指导书写。

(3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小结,提出要求。

2.指导书写例字(1)出示例字:“宝”:首先要控制好字头,摆正位置,下面的“玉”字占格子的一半以上,特别是最后一横宜稍长,使整个字立正。

“穷”:下面的力字宜正,不宜写得太小。

(其余字略)(2)学生练习,师巡回指导。

3、提出注意点三、讲评: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结构特点(6)宝、穷、写、会、奔我的思考:使学生更好的把握好字的结构,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学生辨别能力。

激励学生更好的书写。

第(5)课时课题:怎样写好字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端正态度。

教学过程:一、正确的学书之路1.临帖临帖是学习书法的最根本的方法。

古往今来,没有一个书法家是不经临习而成功的,没有一个字写得好的人是不经过临帖的。

只有临帖,取法唐楷、晋行、汉隶、秦篆等传统的东西,才会有所获。

2.专一学书首先应师承一家,建立根据地,然后再发展。

这就有一个选帖的问题,选帖的标准:①好帖;②喜欢。

选定帖后专心致志,认真临习,坚持不懈,直至形同神似。

这个时期检验你学习得怎样,首先看临得像不像,再看笔法笔意。

3.博采众长当对一本帖或一家书体临习达到形同神似之后,就要广涉其他好帖,取其营养加以吸收消化,融会贯通。

4.字外功夫练字的同时经常要多读书,多掌握方方面面的知识,加强自身修养。

总之一句话,加强字外功夫的训练。

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便自成一家。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正确的学书之路概括为:二、科学的学书方法明确了正确的学书之路之后,我们还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可得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1.临帖和摹帖这既是正确学书之路的开端,又是正确学书方法中的根本点,必须坚信不疑,坚定不移。

摹帖和临帖各有优点,效果各异。

姜夔《续书谱》中说:“临书易失占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

”其中的“笔意”即指笔法、笔势及线条意趣。

“临”的方法就是看着字帖,照着写。

只要仔细地临,便容易掌握笔法笔意.从而把范本的精髓学到手。

“摹”的方法,就是用薄纸蒙在帖上,直接地描画。

所以字形基本上不会走样,多摹几遍,有利于把握结构。

但摹书看不清笔法,“易失笔意”,虽然间架不错.但没有笔法,字就僵化。

所以,初学者可以临摹并用,相互补充。

2.每天定量事实证明,任何事情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练字也一样,写得太少,练习量跟不上,就谈不上进步;当然盲目机械地多写,疲倦了效果也不好。

一定的量才能达到的一定的效果,较佳的量才能达到较佳的效果。

3.循序渐进学习书法,在勤学苦练的基础上,还应该懂得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一,先正楷,后行草。

苏轼说:“真生行,行生草。

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

”就是说楷、行、草书三者如同人的立、走、跑,如果人连站都不能站,怎么能走和跑呢?如果没有楷书基础,直接写行书、草书,就会疏于法度,流于轻滑飘浮。

行书、草书是楷书的流、便、疏、散,学好楷书之后,加强用笔的流动呼应,行草就容易上手。

等到楷法熟练,再写行草时.便可悟到两者相通之处,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第三,先点画,后结构,再章法。

书法是线条的艺术,也就是以基本点画为基础的艺术。

基本点画不好,整字或整篇的艺术性就无从谈起。

由于钢笔尖性硬,在线条变化上相对简单得多,故钢笔书法学习在结构上花的时间多,而在用笔、点画上相对较少。

但这并不是说点画用笔不重要,相反,它是钢笔书法的基本功,只有在点画书写的基本功扎实之后,才可能去把握结构。

在结构上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整幅字的章法就容易把握了。

第(6)课时课题:结构特点(七)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皿”、“土”等做字底的字的结构特点,学习这类字的写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