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全章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汇总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1、什么叫做质量?答: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
质量的物理量符号是m.2、质量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是什么?如何换算?答: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千克的单位符号是kg。
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克(g)、毫克(mg)和吨(t)。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3、实验室常用什么器材测量物体的质量?答:实验室里常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4、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是什么?答:1、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2、然后,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线处,再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
3、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移动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线;此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与标尺示数值之和,即为所测物体的质量。
使用托盘天平时注意事项:1、首先要认真观察天平的最大测量值(称量)和标尺上的分度值(感量),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往右盘里加减砝码时应轻拿轻放;2、天平与砝码应保持干燥、清洁,不要把潮湿的物品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左盘里,不要用手直接拿砝码。
5、为什么说质量是物体的物理属性?答: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物质状态和地理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的物理属性。
6、若被测物体的质量小于标尺上的分度值(即天平的感量),该如何测量?答:可采测多算少法(累积法)进行测量。
(如邮票、大头针等m= m总/n)7、常见物体质量的大约数值是什么?答:一张邮票:50mg;一个成人:50kg;一只苹果:140g;一元硬币:10g;一只鸡:1.5kg;一只鸡蛋:50g;一头大象:6t8、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与物质的种类有什么关系?答:同种物质的不同实心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
不同物质的不同实心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
9、什么叫物质的密度?计算式及单位是什么?答: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1(质量(m):物体所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369 2(质量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g,mg,1t=10kg=10g=10mg(千进位)3(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因它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4(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
5(天平的正确使用:(1)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2)调节天平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再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3)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然后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此刻右盘中砝码总质量与游码所示质量之和,就等于所测物体的质量。
6(使用天平应注意:(1)不能超过最大称量;(2)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且轻拿轻放;(3)保持天平与砝码的干燥与清洁,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
7. 密度定义:某种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mρ,公式: 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V 3333单位:kg/m,g/cm,1g/cm=1000kg/m;8(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密度决定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跟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33 33 9(水的密度ρ=1.0×10kg/m.它表示1 m水的质量是1.0×10kg10(密度知识的应用:(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m和用量筒测出V,据公式求出ρ。
再查密度表。
(2)求不便直接测量质量:m=ρV。
(3)不便直接测量求体积:V=m/ρ11(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密度、比热、透光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弹性、延展性沸点、熔点、范性等。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分子处在永不停息地的无规则运动中;(3)分子间不仅存在吸引力,而且还存在排斥力。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汇总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汇总Chapter 6: Physical Properties of Matter1.What is mass?Mass is the amount of matter in an object。
The physical ___ mass is m.2.What are the nal and common units for mass。
and how do you convert een them?In the nal System of Units。
the unit for mass is the kilogram。
and its symbol is kg。
Other common units for mass include grams (g)。
milligrams (mg)。
and tons (t)。
___ een these units are: 1 t = 1000 kg。
1 kg = 1000 g。
and 1 g = 1000 mg.3.___ the mass of an object?A common piece of ___ the mass of an object is a pan balance.4.How do you use a pan balance?To use a pan balance。
first place it on a level worktable。
Then。
move the rider to the "0" mark on the scale。
and adjust the balance screw on the beam until the pointer lines up with the center of the scale。
To measure the mass of an object。
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一、运动学知识点:1.位置、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基本特征;3.匀速直线运动的数学表达式v=s/t,t=d/v,以及相关计算方法;4.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数学表达式v=u+at,s=ut+1/2at²,v²=u²+2as,以及相关计算方法;5.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计算方法;6.斜抛运动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二、力和运动的关系知识点:1.力的定义、计量单位和作用方向等基本概念;2.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平衡和合力等概念;3.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概念;4.牛顿第二定律和力的作用力等概念;5.牛顿第三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力等概念;6.摩擦力、弹力、重力和空气阻力等力的特点和计算方法;7.力学能和功的概念,以及计算方法。
三、压力和浮力知识点:1.压力的引入和定义,以及计量单位;2.液体压力和气体压力的计算方法;3.大气压力及其测量方法;4.浮力的定义和特点,以及计算方法;5.浮力原理在气球、潜水、漂浮和破冰等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声音知识点:1.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受等基本特征;2.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计算方法;3.声音强度和响度的概念,以及计算方法;4.音高和音调的概念;5.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和影响因素;6.声音的吸收、反射和衍射等现象。
五、光和光的反射知识点:1.光的传播速度和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的基本特征;2.光在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和折射定律的概念;3.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概念和性质;4.镜面反射和光的色散现象,以及相应的计算方法;5.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面镜的特点和成像规律;6.光的色散和成像问题。
六、电学知识点:1.电荷和电流的基本概念,以及单位和特点;2.电路中的串联和并联规律;3.电阻和电阻器的概念和计算方法;4.电流大小和电阻大小的关系,以及欧姆定律的概念;5.简单电路中的功率和能量计算方法;6.甲、乙、丙三种电路中的电功率大小的比较;7.电能消耗的计算和电力的概念;8.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全章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全章知识点总结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梳理1.质量: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国际单位制的单位是千克,常用单位有吨、克、毫克。
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来感性认识质量,比如一枚大头针约为80毫克,一个苹果约为150克,一头大象约为6吨,一只鸡约为2克。
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因此质量是物体固有的一种属性。
我们可以使用案秤、台秤、杆秤等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或者实验室中的托盘天平和弹簧测力计来测量质量。
使用托盘天平时,我们需要遵循二十四个字的操作方法:水平台上,游码归零,横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横梁平衡。
具体来说,我们需要观察天平的称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然后我们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公式m=G/g来计算出物体的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A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且需要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2.密度:密度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
国际单位制的单位是千克/立方米,常用单位有克/立方厘米。
这两个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克/立方厘米=103千克/立方米,1千克/立方米=10-3克/立方厘米。
水的密度为1.0×103千克/立方米,这意味着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我们可以使用密度公式ρ=m/V来计算密度。
同种材料、同种物质时,密度不变(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不同物质,质量相同时,体积大的密度小;不同物质,体积相同时,质量大的密度大。
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因此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我们可以通过图象来比较不同物质的密度,如左图所示,ρ甲>ρ乙。
物理八年级知识点苏科版
物理八年级知识点苏科版摘要:一、前言二、苏科版物理八年级知识点概述1.力与运动2.简单机械3.热学4.电磁学5.现代通信技术三、知识点详解1.力与运动1.力的概念2.力的测量3.牛顿三定律4.运动与力2.简单机械1.杠杆原理2.滑轮组3.斜面4.楔子与螺旋3.热学1.温度与热量2.热力学第一定律3.热力学第二定律4.热机4.电磁学1.静电2.电流与电压3.欧姆定律4.磁场与电磁感应5.现代通信技术1.声音与电磁波2.通信技术发展史3.光纤通信4.移动通信四、总结正文:【前言】物理作为基础科学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教材涵盖了丰富的知识点,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对苏科版物理八年级知识点进行概述与详解。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知识点概述】苏科版物理八年级知识点主要包括力与运动、简单机械、热学、电磁学和现代通信技术五个方面。
力与运动部分主要介绍力的概念、力的测量、牛顿三定律以及运动与力的关系;简单机械部分涉及杠杆原理、滑轮组、斜面、楔子与螺旋等内容;热学部分包括温度与热量、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以及热机等知识;电磁学部分涵盖静电、电流与电压、欧姆定律、磁场与电磁感应等主题;现代通信技术部分则介绍声音与电磁波、通信技术发展史、光纤通信以及移动通信等方面的内容。
【知识点详解】1.力与运动-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
- 力的测量: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
- 牛顿三定律: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第二定律,又称运动定律;第三定律,又称作用反作用定律。
- 运动与力: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会发生运动。
2.简单机械- 杠杆原理: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即F1L1=F2L2。
- 滑轮组:由动滑轮和定滑轮组成的简单机械,可以减小力的作用。
- 斜面:一种简单的机械,可以用来减小力的大小。
苏科版初二物理知识点(最新整理)
第一章一.声音是什么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震动产生的。
我们把正在发生的物体叫做声源。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
都可以作为声源。
发声的物体一直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声音是一种波,声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声波能使人耳鼓膜振动,让人觉察到声音的存在。
它还能使其他物体振动,这表示声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做声能。
回声是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形成的。
4.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
声音在气体中最慢,在液体中较快,在固体中最快。
平常我们讲的声速是指,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340m/s,应记住。
二.声音的特性1.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振动的幅度称为振幅。
声音响度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响度是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大小,增大响度的目的是使声音更响亮,听清来更清楚。
2.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声音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
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越高;声源振动的频率越低,声音的音调越低。
(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表示,频率的单位为赫兹,Hz)女子的音调比男子高。
3.音色:不同的发声器,由于它们的材料、结构不同,即使发生的响度和音调相同的声音,我们还是能分辨它们,这是因为声音的另一因素,音色不同。
三.噪声1.噪声: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
噪声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
2.乐音: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
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
3.噪声的危害4.噪声的控制减少噪声的主要途径:(1)控制噪声在声源。
(2)阻断噪声传播。
(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四.人耳听不到的声音人耳能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是20Hz-20000Hz之间,称为可听声。
频率高于20000Hz 的称为超声波。
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称为次声波。
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还能成像等特点。
第二章物态变化一.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1.自然界中的物质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的存在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
苏科版_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_总体复习
第九章力与运动1、通过改变什么关系可以控制物体的浮沉?答:可以通过改变重力和浮力的大小来控制物体的浮与沉。
2、体的浮沉条件是什么?答: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浮力大于重力(F浮>G物),则物体上浮;浮力等于重力(F浮=G物),则物体悬浮在液体中;浮力小于重力F浮<G物,则物体下沉3、物体的漂浮条件是什么?答: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F浮=G物4、如何通过物体的密度和液体的密度关系判断物体的浮沉?答:对于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1)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ρ物<ρ液,则物体上浮,静止时到漂浮;(2)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ρ物=ρ液),则物浮体悬浮在液体中;(3)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ρ物>ρ液),则物体下沉,静止时沉底。
5、改变物体浮沉的主要方法有哪些?答:(1)改变物体自身重力;(2)改变液体的密度;(3)改变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6、什么叫做悬浮?答: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若它的重力等于浮力时,既不下沉也不上浮,可以静止在液体中的任何位置,这种状态称为悬浮。
★7、打捞沉船的方法是什么?原理是什么?答:浮筒法;原理是:浮筒下沉---增大排水体积---用压缩空气将水排出,减小重力---重力小于浮力,沉船上浮。
8、什么叫密度计?其原理是什么?其刻度特点是什么?答: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叫做密度计。
原理是:利用漂浮条件来工作。
刻度特点:上小下大、上疏下密、刻度不均匀。
刻度数值是:液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的比值。
9、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答:通过改变自重实现浮沉。
水舱进水,重力大于浮力,潜水艇下潜;水下航行时,浮力等于重力,潜水艇悬浮;水舱排水,浮力大于重力,潜水艇上浮。
10、气球和飞艇的原理是什么?答:气球和飞艇的升降主要靠改变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及自重来实现的。
球和飞艇的气囊内充有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它们利用空气的浮力工作。
11、使密度大的物体漂浮的主要方法是什么?答:将物体做成空心,增大排水体积,从而增大浮力。
苏科版八下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八下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三和初中物理教研组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归纳1.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质量国际单位是:千克。
其他有:吨,克,毫克,1吨=103千克=106克=109毫克(进率是千进)3.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4.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质量。
常用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5.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6.使用天平应注意:(1)不能超过最大称量;(2)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且动作要轻;(3)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
7. 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计算密度公式是;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还有:克/厘米3),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质量m的单位是:千克;体积V的单位是米3。
8.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9.水的密度ρ=1.0×103千克/米310.密度知识的应用:(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m和用量筒测出体积V就可据公式:求出物质密度。
再查密度表。
(2)求质量:m=ρV。
(3)求体积:11.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密度、比热、透光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弹性等。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4. 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一、力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2. 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 (N)。
3.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速度、方向、形状等。
4. 力的分类:力可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静摩擦力等。
二、运动1. 运动的描述:运动是指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变化。
2.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任意一段时间内的位移相等的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3. 速度: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
4. 加速度:加速度是物体速度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三、热1. 温度: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激烈程度。
2. 热传递:热传递是指物体间温度差的传递。
3. 热值:热值是指单位质量物体升高温度所需的热量。
4. 热胀冷缩:物体在温度变化时,其体积会发生变化。
四、电1. 电场:电场是电荷相互作用的地方。
2. 电势:电势是指单位电荷在不同电场中所受的电场力之差。
3. 电流:电流是电荷流动的数量。
4. 电阻:电阻是指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
五、光学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传播过程中,总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2. 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指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或界面时,一部分光线被反射回来的现象。
3.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的现象。
4. 透镜成像:透镜成像是指光线经过透镜时,会被透镜折射成不同的方向,并在透镜另一侧成实像。
以上是对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材中重要知识点的总结。
通过掌握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学科的概念和原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一、文章类型:知识点总结二、文章主题: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三、概括内容:本篇文章将对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的知识点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内容涵盖了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等方面。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可以快速了解和掌握本学期物理课程的核心内容,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详细内容:1、力学:运动学基础:包括速度、加速度、位移等概念及计算方法。
动力学基础:物体受力分析,牛顿三定律,简单机械等。
功与能:功、功率、能量转化等概念及计算方法。
2、热学:温度与物态变化:温度、热胀冷缩、物态变化等。
热传递:热传导、对流、辐射等。
物体的内能:分子热运动、内能概念及计算。
3、光学:几何光学: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
物理光学: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等。
4、电磁学:电流与电路:欧姆定律、电路分析等。
电磁场:磁场、电磁感应、交流电等。
电磁波:无线电波、光波、微波等。
5、其他知识点:声音与波、眼睛与光学仪器、质量与密度等。
五、关键词: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知识点总结。
六、总结:本文对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的知识点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涵盖了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可以快速了解和掌握本学期物理课程的核心内容,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还提供了关键词,方便读者进行查找和复习。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一、文章类型本文是一篇关于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知识点的说明文,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重要概念和公式,提高他们的物理学习成绩。
二、提纲1、力和运动 1.1 速度与加速度 1.2 力的作用效果与反作用力 1.3 动力学定律2、能量与功 2.1 能量的类型及转换 2.2 功与功率 2.3 机械能守恒定律3、热学基础 3.1 温度与热量 3.2 热力学定律 3.3 热机的效率4、光学基础 4.1 光的传播与反射 4.2 折射与全反射 4.3 色光与光谱5、电磁学基础 5.1 电场与电势 5.2 磁场与电磁感应 5.3 交流电与电磁波三、逐步展开1、力和运动在力和运动的章节中,我们学习了速度与加速度的概念以及力的作用效果和反作用力。
物理八年级苏科版知识点
物理八年级苏科版知识点
以下是八年级物理苏科版的一些知识点:
1. 物理量与单位:
- 物理量:表示事物的属性或特征,例如长度、质量、时间等。
- 单位:用来量化物理量的大小,例如米、千克、秒等。
2. 运动学:
- 平均速度: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所移动的距离与所花费的时间的比值。
- 平均加速度:物体速度改变的大小和方向所占的时间的比值。
- 自由落体运动:只受重力作用的物体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进行的运动。
3. 力与运动:
- 力:使物体发生形状变化或速度变化的原因。
- 牛顿第一定律:如果物体没有受到任何外力的作用,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的分别上。
4. 能量与功:
- 功:力在物体上做的效果。
- 功的计算:功等于力乘以物体在力的作用方向上的位移。
- 功率: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功率等于功除以时间。
5. 电与磁:
- 电荷与电流:电荷是物体所带有的电性质,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
- 电阻与电路: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电路是导体连接成的供电使用的路径。
- 磁性与磁场:具有磁性的物体可以相互吸引或排斥,磁场是产生磁力的区域。
这只是八年级物理苏科版的一些知识点,具体教材还有其他内容。
希望对你有帮助!。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一、引言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是初中阶段物理学的重要部分,涵盖了丰富的物理概念和实验。
通过学习本册教材,学生将更深入地理解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本文将概括并解析本册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
二、知识点概览1、力学基础1、牛顿第一定律: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与外力有关。
2、牛顿第二定律:理解力、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知道合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3、牛顿第三定律: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及其关系。
4、重力:理解重力的概念、方向和大小,知道地球上物体的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5、摩擦力:理解摩擦力的概念、种类及其与运动的关系。
2、机械能1、功和功率:理解功、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机械效率:理解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概念,知道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
3、动能和势能: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化。
4、机械能的转化与守恒:理解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及其应用。
3、电磁学基础1、静电感应:理解静电感应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
2、静电屏蔽:理解静电屏蔽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
3、电场强度和电场线:理解电场强度和电场线的概念及其应用。
4、直流电路:理解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电路知识。
5、磁场:理解磁场的概念、方向和大小,知道磁感线的意义和应用。
6、安培定则:掌握安培定则的应用方法,能够根据安培定则判断通电导线的磁场方向。
7、电磁感应:理解电磁感应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应用。
4、量子初步1、原子结构: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和原子核的组成。
2、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了解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及其意义。
3、光的波粒二象性: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及其应用。
4、量子力学初步:了解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三、学习方法建议1、重视实验: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的重要途径。
建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完整word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梳理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梳理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1.质量:⑴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⑵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 150g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2kg⑶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固有的一种属性。
⑷测量:①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 游码归零, 横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 横梁平衡。
具体如下:A.“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B.“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C.“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D.“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E.“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F.注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③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质量方法 B、特殊测量:液体质量方法、微小质量方法。
偏大偏小:当指针偏向分度盘左边,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当指针偏向分度盘右边,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砝码磨损,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砝码沾有油污或其它小物体,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游码没有移到0刻度时,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大的值就是游码的读数。
2.密度:⑴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⑵公式:mvρ=mvρ=⑶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
这两个单位比较:g/cm3单位大。
单位换算关系:1g/cm3=103kg/m3 1kg/m3=10-3g/cm3。
水的密度为1.0×103kg/m3,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kg。
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全)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7. 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8.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 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中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vt=2l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它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人耳的距离都有关系。
பைடு நூலகம்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
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
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 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测速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来源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分度值是0.1℃。
4. 温度计使用:(估、选、放、等、留、读)
(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梳理1.质量:⑴ 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⑵ 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 150g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2kg⑶ 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 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固有的一种属性; ⑷ 测量:①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 计算出物体质量;②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 游码归零, 横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 横梁平衡;具体如下: A .“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B .“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C .“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D .“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E .“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F .注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③ 方法:A 、直接测量:固体质量方法 B 、特殊测量:液体质量方法、微小质量方法; 2.密度:⑴ 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⑵ 公式:mvρ=m v ρ= m v ρ=⑶ 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kg/m 3,常用单位g/cm 3;这两个单位比较:g/cm 3单位大;单位换算关系:1g/cm 3=103kg/m 3 1kg/m 3=10-3g/cm 3;水的密度为1.0×103kg/m 3,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kg; ⑷ 理解密度公式: mvρ=① 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 与 V 成正比;② 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 ③ 不同物质,质量相同时,体积大的密度小; ④ 不同物质,体积相同时,质量大的密度大;⑸ 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⑹ 图象:左图所示:ρ甲>ρ乙⑺ 体积测量——量筒量杯① 用途: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 ② 使用方法:“看”:单位:毫升ml=厘米 3cm 3;量程;分度值; “放”:放在水平台上;“读”:量筒里的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ρ甲ρ乙m V⑻ 测固体的密度: ① 原理:原理:ρ=m/v② 方法:a.用天平测出固体质量ma.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 1 ;b.用细线系好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总体积V 2 ;d.得出固体密度ρ=m/ V 2-V 1说明: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也可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法;规则固体体积可用刻度尺测量 ⑼ 测液体密度: ① 原理:ρ=m/v② 方法:a.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 1 ;b.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 ;c.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 2 ;d.得出液体的密度ρ=m 1-m 2/ V⑽ 密度的应用:① 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② 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m=ρV 算出它的质量; ③ 求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V=m/ρ算出它的体积; ④ 判断空心实心: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知识梳理 1.分子⑴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为10-10m; ⑵ 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① 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② 扩散现象说明:A 分子之间有间隙;B 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③ 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④ 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 ⑶ 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①当分子间的距离d=分子间平衡距离 r ,引力=斥力;②d<r时,引力<斥力,斥力起主要作用,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的斥力起主要作用;③d>r时,引力>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写字,胶水粘东西都是因为分子之间引力起主要作用; ④当d>10r时,分子之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计;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 2.电荷⑴ 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⑵ 使物体带电的方法: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①摩擦起电 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得电子带负电,失电子带正电⑶两种电荷: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实质:物质失去了电子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实质:物质得到了多余的电子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⑺电中性: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3.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4. 汤姆逊发现电子1897年;卢瑟福发现质子1919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1932年;盖尔曼提出夸克设想1961年;5. 加速器是探索微小粒子的有力武器;6. 银河系是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会而成的一个庞大天体系统,太阳只是其中一颗普通恒星;7.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距今137亿年的一次大爆炸,这种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8. 一个天文单位是指地球到太阳的距离;1ly=9.461×10^15m9.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行进一年所经过的距离;1AU=1.496×10^11m第八章力知识梳理1.力⑴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⑵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⑶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共线,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⑷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⑸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⑹力的测量:①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弹簧测力计;②弹簧测力计:A.原理: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B.使用方法:“选”:了解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调”:将弹簧测力计按所需位置放好,指针是否指零,不在校正;“测”:弹簧测力计受力方向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⑺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⑻力的表示法: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2.弹力⑴弹性形变: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形变;⑵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3产生弹力的两个条件:1.接触 2.形变挤压3.重力:⑴ 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⑵ 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G=mg 其中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⑶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 面是否水平; ⑷ 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不规则的物体重心用悬挂法获得; 笔的重心在它被悬挂后平衡的位置☆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①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②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③ 液体和大气不会产生压强; 4.摩擦力:⑴ 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⑵ 分类:⑶ 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 ⑷ 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⑸ 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⑹ 滑动摩擦力:① 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② 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③ 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5.应用:⑴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⑵ 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第九章 力与运动知识梳理 1. 二力平衡:⑴ 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⑵ 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概括:二力平衡条件用四字概括“一、等、反、一”; ⑶ 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 ⑷ 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物体受力条件物体运动状态说明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受非平衡力 合力不为0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伽利略斜面实验:摩擦力静摩擦 动摩擦滑动摩擦 滚动摩擦不受力 受平衡合力为0静止匀速运动 平衡状态运动快慢改变运动方向改变运动状态改变⑴ 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 ⑵ 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⑶ 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⑷ 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3.牛顿第一定律:⑴ 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⑵ 说明:A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 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 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B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接下来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C .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4.惯性:⑴ 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⑵ 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请就以上两点各举两例不要求解释;答:利用: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防止: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包装玻璃制品要垫上很厚的泡沫塑料; 5.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⑴ 由物体受力情况确定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⑵ 由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知识梳理 1.压力:⑴ 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⑵ 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且物体竖直方向不受其他力时,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 ⑶ 重为G 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G G F+G G –F F-G F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⑴ A 、B 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⑵ B 、C 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⑶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 对比法;3.固体压强:⑴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 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FFFFF⑶公式 p=F/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压强p:帕斯卡Pa;压力F:牛顿N;受力面积S:米2m2;☆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⑷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强约0.5Pa ;一本书对桌面的压强约50pa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⑸应用:①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②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4.液体的压强⑴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⑵测量工具:压强计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⑶液体压强的规律:①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②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③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④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由公式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只与液体的深度和密度有关,与液体的重力、容器的形状等因素无关;p=ρgh只适用于求液体的压强;如果是规则的实心正方体长方体及圆柱体也可使用.5.大气压表示;说明:“大气压”与“气压”或部分气⑴概念: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一般用P体压强是有区别的,如高压锅内的气压——指部分气体压强;高压锅外称大气压;⑵产生原因:因为空气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动性;⑶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证明:h历史上著名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小实验——覆杯实验、瓶吞鸡蛋实验、吸盘;⑷大气压的实验测定:托里拆利实验;①实验过程: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cm;②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即向上的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③结论:大气压p=76cmHg=1.0×105Pa水银高度差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④说明:A.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灌满,则测量结果偏小;B.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约为10 mC.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高度不变,长度变长;D.标准大气压:支持76cm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一个标准大气压即:1.×105Pa 76厘米水银柱6.大气压的特点:⑴特点: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空气中某点向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都相等;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且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一般来说: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⑵大气压变化规律研究:在海拔2000米以内,每上升10m,大气压大约降低100 Pa1mmHg⑶测量工具:测定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⑷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水泵;⑸ 沸点与压强:内容: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应 用:高压锅、除去水分; ⑹ 部分气体压强:气体的体积,气体的温度,气体分子的多少等质量一定的气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越大,气体体积越大压强越小; ⑺ 大气压应用:☆列举出你日常生活中应用大气压知识的几个事例答:①用塑料吸管从瓶中吸饮料②给钢笔打水③使用带吸盘的挂衣勾④离心式抽水机 7.浮力⑴ 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 叫浮力;⑵ 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⑶ 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 即浮力; 8.阿基米德原理:1 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2 公式:F 浮 = G 排 =ρ液V 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 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9.物体的浮沉条件:① 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② 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下沉 悬浮 上浮 漂浮 F 浮 < G F 浮 = G F 浮 > G F 浮 = Gρ液<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③ 说明:A .密度均匀的物体切去一块后浮沉情况不变 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B .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23ρ液分析:F = G 浮则:V g =V g ρρ液排物物 2V = =V 3ρρρ⎛⎫⎪⎝⎭排物液液物 C .悬浮与漂浮的比较相同: F 浮 = G 不同: 悬浮ρ液 =ρ物 ;V 排=V 物漂浮ρ液 <ρ物;V 排<V 物D .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F 浮 与G 或 比较ρ液与ρ物 ;E .物体吊在测力计上,在空中重力为G,浸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示数为F 则物体密度为: ρ物=G ρ液/G-FF .冰化为水后水面高度不变G .改变物体的浮沉:a.自身重力发生改变 b.受到的浮力发生改变9.漂浮问题“五规律”:⑴ 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 ⑵ 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⑶ 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GF 浮GF 浮GF 浮GF 浮⑷ 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 ⑸ 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10.浮力的利用: 1 轮船:① 工作原理:要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必须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 ② 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单位 t 由排水量m 可计算出:排开液体的体积mV ρ=液;排开液体的重力G 排 = mg ;轮船受到的浮力F 浮 = m g 轮船和货物共重G=m g ; 2潜水艇:工作原理: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 3气球和飞艇:工作原理:气球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升空的;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如:氢气、氦气或热空气;为了能定向航行而不随风飘荡,人们把气球发展成为飞艇;4密度计:原理:利用物体的漂浮条件来进行工作; 构造:下面的铝粒能使密度计直立在液体中; 刻度:刻度线从上到下,对应的液体密度越来越大11.浮力计算题方法总结:1 确定研究对象,认准要研究的物体;2 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画出受力示意图,判断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看是否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3 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出等式一般考虑平衡条件; 计算浮力方法:① 称量法:F 浮= G -F 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 ② 压力差法:F 浮= F 向上 - F 向下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③ 漂浮、悬浮时,F 浮=G 二力平衡求浮力;④ F 浮=G 排 或F 浮=ρ液V 排g 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知道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或体积时常用 ⑤ 根据浮沉条件比较浮力知道物体质量时常用F 浮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