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计划生育试题及答案

计划生育试题及答案

计划生育试题及答案# 计划生育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目的是什么?A. 促进人口增长B. 控制人口数量C. 提高人口素质D. 以上都是答案:B2.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内容是什么?A.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B. 早婚、早育、多生、优生C. 晚婚、早育、少生、优生D. 早婚、晚育、多生、优生答案:A3.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哪些积极影响?A. 缓解了人口压力B. 促进了人口结构的优化C. 有助于提高人均资源占有量D. 以上都是答案:D## 二、填空题1. 计划生育政策提倡的生育观念是“________”,即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答案:计划生育2.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________,促进了人口的________。

答案:数量;质量3.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________的作用。

答案:积极## 三、简答题1. 请简述计划生育政策的发展历程。

答案:计划生育政策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最初是为了解决人口过快增长带来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政策也在不断调整,以适应人口结构的变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政策逐渐放宽,允许符合条件的家庭生育两个孩子,甚至更多。

2. 计划生育政策对家庭有哪些影响?答案:计划生育政策对家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改变了家庭规模,使得家庭结构趋向小型化;二是提高了家庭对子女教育的投入,促进了子女素质的提高;三是影响了家庭的生育观念,使得家庭更加注重生育质量而非数量。

## 四、论述题1. 论述计划生育政策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长远影响。

答案: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有效控制了人口数量的过快增长,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空间。

其次,通过提高人口素质,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高质量的劳动力。

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逐渐显现,计划生育政策也在不断调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计划生育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计划生育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计划生育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计划生育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 控制人口数量B. 降低生育率C. 提高生育率D. 限制个人自由权利答案:A2.计划生育法规定,夫妻应当实行计划生育的最佳年龄是?A. 24-32岁B. 30-39岁C. 35-44岁D. 18-25岁答案:B3.所谓“晚婚晚育”是指?A. 延迟结婚年龄,晚得子女B. 延迟结婚年龄,晚生儿女C. 早婚早育,提高生育率D. 婚嫁年龄不受限制,自由生育答案:B4.计划生育中,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指?A. 政策应当尊重每个人的生育意愿和选择B. 政策应当优先考虑弱势群体的生育问题C. 政策应当从国家利益和人口负担考虑实施D. 政策应当以法律规定为依据,要求全体居民执行答案:A5.计划生育政策中所提供的优惠政策和服务措施包括?A. 生育津贴和育婴假B. 生育医疗保险和儿童保健服务C. 免费计划生育手术和政府扶持农村婚姻D. 以上均是答案:D6.早孕反应的典型表现是?A. 呕吐和恶心B. 疲倦和困倦C. 产生食欲,多食甜食D. 腰酸和胃胀答案:A7.选择健康的避孕方法时,应当考虑?A. 对健康的影响B. 对性功能的影响C. 方便操作和使用D. 夫妻双方的意愿和共识答案:A、D8.下列哪种避孕方法是唯一可以预防性传播感染和艾滋病的方法?A. 避孕药B. 安全套C. 宫内节育器D. 药物堵塞输卵管答案:B9.中期人工流产一般在孕周几进行?A. 第6-10周B. 第11-14周C. 第15-18周D. 第19周及以上答案:B10.台式计划生育法是指?A.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的政策B. 务实推行“晚婚晚育,少生多养”的生育观念C. 确立“计划生育、自愿避孕,男女一起、共担责任”的方针D. 在推广常规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临时性计生措施的方法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时间是_______年。

学校计划生育测试题及答案

学校计划生育测试题及答案

学校计划生育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晚婚晚育B. 少生优生C. 优生优育D.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答案:D2.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时间是?A. 1979年B. 1980年C. 1982年D. 1990年答案:C3. 计划生育政策的目的是?A. 控制人口数量B. 提高人口素质C. 促进经济发展D. 以上都是答案:D4. 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公平原则B. 效率原则C. 人道原则D. 以上都是答案:D5. 计划生育政策对我国人口结构的影响是?A. 老龄化加剧B. 人口结构年轻化C. 男女比例失衡D. 人口结构合理化答案:A6. 计划生育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A. 促进经济发展B. 阻碍经济发展C. 没有影响D. 影响不确定答案:A7. 计划生育政策对我国社会稳定的影响是?A. 促进社会稳定B. 破坏社会稳定C. 没有影响D. 影响不确定答案:A8. 计划生育政策对我国人口素质的影响是?A. 提高人口素质B. 降低人口素质C. 没有影响D. 影响不确定答案:A9. 计划生育政策对我国人口增长速度的影响是?A. 减缓人口增长速度B. 加速人口增长速度C. 没有影响D. 影响不确定答案:A10. 计划生育政策对我国人口分布的影响是?A. 促进人口分布均衡B. 导致人口分布不均衡C. 没有影响D. 影响不确定答案:A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措施包括哪些?A. 宣传教育B. 法律约束C. 经济激励D. 行政手段答案:ABCD2.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效果包括哪些?A. 人口增长速度减缓B. 人口老龄化加剧C. 人口素质提高D. 人口分布不均衡答案:ABC3. 计划生育政策对我国社会的影响包括哪些?A. 促进社会稳定B. 促进经济发展C. 促进人口素质提高D. 促进人口结构合理化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计划生育妇女的护理相关试题及答案

计划生育妇女的护理相关试题及答案

计划生育妇女的护理相关试题及答案
1,在下列避孕方法中,失败率最高的是
A.安全期避孕
B.按规定口服避孕药
C.应用避孕套
D.外用杀精剂
E.宫内节有器
解析:由于妇女的排卵过程可以受生活、情绪、性活动、健康状况及外界环境等因素影响而推迟或提前,还可能发生额外排卵情况。

安全期避孕法并不十分可靠,失败率达到20%。

答案:A
(2~3题共用备选答案)
A.改变宫腔内环境,干扰受精卵着床
B.快速高效杀精
C.抑制排卵
D.改变宫颈黏液性状,不利于精子穿透
E.阻止精子进入宫腔
2.外用避孕药膜的避孕原理是
3.阴茎套的避孕原理是
解析:①外用避孕药通过阴道给药杀精或改变精子的功能,起到避孕目的。

②阴茎套为男性使用的避孕工具,使射出的精液排在阴茎套内,阻止精子进入宫腔,达到避孕的目的。

答案:B;E
(4~8题共用备选答案)
A.孕5周
B.孕9周
C.孕12周
D.孕20周
E.孕29周
4.依沙吖啶引产适用于妊娠何期需要终止者
5.钳刮术适用于妊娠何期需要终止者
6.药物流产适用于妊娠何期需要终止者
7.负压吸引术适用于妊娠何期需要终止者
8.水囊引产适用于妊娠何期需要终止者
解析:①依沙吖啶引产适用于中期妊娠需要终止者。

②人工流产钳刮术适用于孕11~14周者。

③药物流产适用于停经49天以内经B超证实为宫内妊娠的健康妇女。

④负压吸引术适用于妊娠6~10周以内者。

⑤水囊引产与依沙吖啶引产一样,适用于中期妊娠需要终止者。

答案:D;C;A;B;D。

计划生育试题及答案

计划生育试题及答案

计划生育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晚婚晚育B. 少生优生C. 男女平等D. 计划生育2.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提倡的生育年龄是多少岁?A. 20-25岁B. 25-30岁C. 30-35岁D. 35岁以上3. 根据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一对夫妇可以生育几个孩子?A. 1个B. 2个C. 3个D. 4个4. 计划生育政策中提到的“优生”是指什么?A. 选择生育时间B. 选择生育地点C. 选择生育方式D. 选择生育质量5.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对我国人口结构有何影响?A. 人口老龄化B. 人口年轻化C. 人口结构合理化D. 人口数量减少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6.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哪些积极作用?A. 缓解人口压力B. 促进教育发展C. 改善医疗条件D. 提高人均收入7. 计划生育政策中提倡的“优生”包括哪些方面?A. 遗传健康B. 孕期保健C. 婴儿护理D. 儿童教育8.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在不同地区实施有何差异?A. 城市与农村B. 东部与西部C. 南方与北方D. 少数民族地区9. 计划生育政策对我国人口结构的影响包括哪些方面?A. 性别比B. 年龄结构C. 人口流动D. 人口素质10.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需要哪些配套措施?A. 法律法规B. 宣传教育C. 经济激励D. 社会服务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1. 计划生育政策是强制性的,不允许任何例外。

()12. 计划生育政策鼓励每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13.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完全消除了人口老龄化问题。

()14. 计划生育政策对提高我国人口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

()15.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不需要任何经济和社会配套措施。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6. 简述计划生育政策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长远影响。

17. 简述计划生育政策在不同地区实施的差异及其原因。

计生考试试题及答案

计生考试试题及答案

计生考试试题及答案计划生育是中国在特定历史时期实施的一项基本国策,旨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人口政策也在不断调整。

以下是一份模拟的计划生育考试试题及答案,供参考:一、选择题1.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始于哪一年?- A. 1979年- B. 1980年- C. 1982年- D. 1985年答案:C2. 根据中国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一对夫妇生育几个孩子?- A. 1个- B. 2个- C. 3个- D. 不限制答案:B3. 计划生育政策中,对于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有何特别规定?- A. 可以生育更多孩子- B. 必须生育至少两个孩子- C. 只能生育一个孩子- D. 与城市地区规定相同答案:A4.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对以下哪项没有直接影响?- A. 教育- B. 医疗- C. 经济发展- D. 人口老龄化答案:D二、判断题1. 计划生育政策只在中国实施。

(对/错)答案:错2.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是为了解决人口过多带来的资源压力。

(对/错)答案:对3.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完全禁止了生育。

(对/错)答案:错4.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没有对女性权益造成影响。

(对/错)答案:错三、简答题1. 简述计划生育政策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和影响。

计划生育政策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控制人口增长、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通过限制家庭生育数量,减轻了社会资源的压力,提高了人均资源的分配。

同时,也促进了教育和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人口的整体素质。

但同时,这一政策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如性别比失衡、人口老龄化等。

2. 描述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变迁。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经历了从“一孩政策”到“二孩政策”再到“三孩政策”的变迁。

最初实施的是“一孩政策”,即每对夫妇只能生育一个孩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政策逐步放宽,允许符合条件的夫妇生育两个孩子。

近年来,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政策进一步放宽至允许生育三个孩子。

计划生育部试题及答案

计划生育部试题及答案

计划生育部试题及答案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其主要目的是什么?A. 鼓励生育,增加人口数量B.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C. 消除性别歧视,实现男女平等D. 鼓励移民,优化人口结构答案:B下列哪项不是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内容?A. 提倡晚婚晚育B. 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子女C. 鼓励多生多育D. 少数民族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生育政策答案:C根据计划生育政策,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可以生育几个子女?A. 一个B. 两个C. 三个D. 不限答案:B计划生育服务中,哪项不属于优生优育的措施?A. 提供婚前医学检查B. 提供孕产期保健服务C. 推广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D. 鼓励使用传统生育方法答案:D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A. 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转变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B. 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增长率转变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C. 由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转变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D. 由低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转变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答案:B计划生育政策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不包括:A. 缓解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B. 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C. 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D. 迅速增加劳动力数量,推动经济增长答案:D下列关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说法,错误的是:A. 计划生育政策是根据国情制定的B. 计划生育政策是完全强制性的,没有任何弹性C. 计划生育政策有利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D. 计划生育政策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答案:B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落实计划生育政策?A. 鼓励家庭生育多个子女B. 加强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和教育C. 忽视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投入和管理D. 放松对违法生育行为的处罚力度答案:B。

计划生育试题及答案大全

计划生育试题及答案大全

计划生育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计划生育被党的十二大确定为基本国策,同年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A 1979 年B 1980 年C 1981 年D 1982 年2. 1957 年()同志在最高国务院会议上多次谈到计划生育,指出:“人类要自己控制自己,……实现有计划的生育。

”(A)A 毛泽东B 周恩来C 刘少奇D 邓小平3.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自()起施行。

(A)A 2002 年9 月1 日B 2001 年12 月29 日C 2002 年1 月1 日4. 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颁布第63 号令予以公布()。

(B)A 2000 年12 月29 日B 2001 年12 月29 日C 2001 年10 月29 日D 2003 年5 月25 日5.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首次以国家()的形式确立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地位。

(B)A 法则B 法律C 宪法6. 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

(A)A 义务B 责任C 权力7. 国家稳定现行生育政策,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个子女。

(A)A 二个B 一个C 三个8. 人口与计划生育国家立法始于()。

(B)A 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国家立法始于20 世纪80 年代B 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国家立法始于20 世纪70 年代末C 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国家立法始于20 世纪90 年代初9. 贯彻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是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是()共同的责任。

(B)A 各级政府B 全党全国全社会C 全社会10. “人口增长要控制,应该立法”,是()。

(B)A 毛泽东同志提出的B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C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11. 我国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的基本方针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水县2012年度计划生育岗位练兵考试试题
乡镇:姓名:得分:
第一部分:政策法规与“两非”案件办理(26分),得分: .
一、填空题(每个空2分,共10分)
1、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推行计划生育工作中应当严格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不得侵犯公民的基本权利。

2、国家采取综合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人口过多是我国最基本最重要的国情,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4、计划生育“一法三规”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

二、选择题(含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6分)
1、“两非”案卷管理:(C)
A、案卷实行一案两卷,一份本乡镇保留一份交上级机关保留,要求字迹清楚,装订整齐,材料完备
B、案卷实行一案两卷,一份本乡镇保留一份交给卫生局保留,要求字迹清楚,装订整齐,材料完备
C、案卷实行一案一卷,要求字迹清楚,装订整齐,材料完备
D、案卷实行一案三卷卷,一份本乡镇保留一份交上级机关保留一份交给卫生
局保留,要求字迹清楚,装订整齐,材料完备
2、“两非”案件的界定不包括以下哪种:(B)
A、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案件是指查处利用B超及其它医学技术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涉及施行者的案件;
B、非医学需要的选择性别案件是指非法进行人工流产;
C、非医学需要的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案件是指查处非医学需要的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及施术者的案件;
D、非医学需要的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案件是指查处非医学需要的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及施行手术患者的案件。

3、以下属于收养人应具备条件的有哪些:(AB )
A:无子女
B: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
C:丧失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
D:年满35周岁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社会抚养费征收的一般程序有哪些?
答:立案、调查取证、告知、决定的审批和作出决定、送达、结案
2、奖励扶助有哪几项?
答:1、国家奖扶;2、国家特扶;3、补充养老保险;4、爱心保险;5、新农合;6、一次性奖励;7、阳光助学;8、绿色养老
第二部分:统计、电脑、流动人口、宣传教育、协会知识(44分)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我国出生婴儿性别比的正常值是:103-107 ,年度死亡率一般为:6.5 ‰
2、流动人口包括流出人口和流入人口
3、计划生育三为主是指:以宣传教育为主、以避孕节育为主、以经常性工作为主。

4、计划生育协会会员代表大会三年召开一次,必要时提前或延期时间不得超过一年(县市级五年,填三年或五年都算对)。

5、出生统计误差率是指实际出生人数与上报出生人数之差与实际出生人数之比。

6、制作订阅计划生育宣传品,计划生育宣传品进村入户率最少应达95% ,每个育龄群众家庭至少要有二种以上规范的宣传品。

7、广泛开展新型生育文化宣传教育活动,每年开展活动不少于4次,特别是在元旦、春节、7.11、5.29 这四个重要日期里扩大宣传活动规模,增强活动的影响力。

8、人口抽样调查时按照随机原则,从被研究的人口总体中抽选部分单位组成样本的一种非全面调查。

9、太和乡2010年10月的总人口为17792,至2011年9月底,共出生257人,其中男孩134,死亡110人,补报数为0,该乡镇2011年度的出生率为(精确到小数点后面二位):14.39 ‰,性别比为:108.94 ,如按去年省下达
给我县的指标计,该乡镇不能(填能与不能)达标。

二、选择题(含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10 分)
1、一般而言,婚后第一年的生育率与第二年的生育率相比较:(D )
A、相等
B、1/2
C、1/3
D、1/4
2、电脑数据储存容量单位中,T和M的换算关系为:( B )
A:一T=1024M B:一T=10242M C:一T=10243M
3、下面有关局域网的简写,正确的是:( A )
A:LAN B:WAN C:3G D:WAP
4、流管平台信息紧急件反馈和接收的时限是(B)
A、15个自然日
B、7个自然日
5、奖励扶助对象的四个基本条件是()
A、本人及配偶均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
B、1973年至2001年间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规、规章或政策规定生育;
C、现存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
D、年满60周岁。

三、是非题,对的打“√”,错的打“Ⅹ”(每题2分,共10分)
1、抽样调查比全部调查准确性差(√)
2、活产婴儿是指婴儿离开母体后,必须拥有呼吸、心跳、随意肌抽动、和脐带波动四种生命现象的婴儿,才为活产婴儿(Ⅹ)
3、已到结婚年龄并且办理了结婚手续的夫妻,生育的一胎婴儿一定为计划内出生(Ⅹ)
4、江西省计划生育条例中涉及的农业人口,就是指持有农村户口的人口
(Ⅹ)
5、爱心保险是指针对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的一项计划生育保险。

(×)
第三部分:技术服务(3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实行国家指导和个人自愿相结合的原则
2、国家向实行农村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提供避孕和节育技术服务
3、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包括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咨询以及与计划生育临床医疗服务
4、凡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人员,应当依法取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合格证。

5、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的执业许可证明文件每3 年由原批准机关校验一次。

6、对已经生育子女的夫妻,提倡选择长效避孕措施。

7、紧急避孕口服药物首次服用应在无防护性交后72小时内,放置宫内节育器应在5天内。

8、目前国内最安全、有效、方便的紧急避孕药物是毓婷。

9、妇女的“五期”是指:月经期、妊娠期、产褥期、哺乳期和更年期
二、选择题(含多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人工流产负压吸宫术适用于妊娠( A )。

A、10周以内者
B、12周以内者
C、14周以内者
D、16周以内者
E、18周以内者
2、中期妊娠引产术适用的孕周时间是(D )。

A、8~20周
B、10~22周
C、12~23周
D、14~27周
E、16~30周
3、无痛人工流产术常用的药物是(E )。

A、利多卡因
B、普鲁卡因
C、洛胺酮
D、曲马多
E、异丙酚
4、目前我国最常用的避孕方法是(C )。

A、阴茎套
B、阴道隔膜
C、宫内节育器
D、外用药避孕
E、口服避孕药
5、放置宫内节育器常规为月经干净后( C )
A、1-5天
B、2-6天
C、3-7天
D、4-8
E、5-9天
6.《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制定依据是(D)。

A.《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B.《行政法》
C.《宪法》
D《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 E.《行政法》和《宪法》
7、放置宫内节育器后(A )内不做过重体力劳动。

A、1周
B、2周
C、3周
8、病残儿鉴定的参加对象不包括以下哪种( B )
A、双方为农民,生育两个女孩,其中一个是病残儿
B、双方为农民,先生育一个男孩,再生育一个女孩,其中女孩是病残儿
C、双方是非农户,只生育一个女子,该子女是病残儿
D、夫妇一方为再婚,另一方为初婚,再婚方有两个子女,其中一个子女有疾病
9、传播艾滋病的途径有哪些(ABC)
A性生活B输血C吸毒D拥抱 E 接吻
10、乡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经审查批准可以开展的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临床服务项目有哪些(ABD )。

A、避孕和节育的医学检查
B、放置和取出宫内节育器
C、引产术
D、人工流产术
E、引产和流产术
三、简答题(共4分)
1、人工流产吸引术的禁忌证主要有哪些?
答:主要有:①各种急性病和急性感染病;②生殖器官炎症,如阴道炎,重度宫颈糜烂,盆腔炎;③全身状态不良不能胜任手术者;如心衰竭,高血压伴有自觉症状,结核病伴有高热,严重贫血等,均需治疗后,可考虑住院手术;④手术当日和次日2次体温在37.5℃以上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