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阀孙殿英另一面:曾援助红军武器聘共产党人做顾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阀孙殿英另一面:曾援助红军武器聘共产党人做顾问
孙殿英是个什么样的人?
到河南永城看一看,那里有孙殿英呱呱坠地的哭声;到亳州看一看,那里有孙殿英的屠城;到清东陵看一看,那里有孙殿英的罪恶;到天津五大道看一看,那里有孙殿英的别墅;到河南汤阴看一看,那里有孙殿英的落魄;到武安的牛头看一看,那里的孙殿英什么也没有了。

人死了,都会搬搬家,住进一个永久的小屋——墓地。

生前好友、亲朋,谁想念他了,就过来站在墓地的面前,烧几张纸,燃几炷香,对墓中的他说:“我看你来了。

”然而,也有另一种情况。

非亲非故、甚至是隔代的陌生人,也会饶有兴趣地来到墓地看看,就像我到武安牛头。

朋友把我领到牛头村后的一道南堰根儿说:“当初,孙殿英就埋在这儿。

”我向四面看了看,啥遗迹都没了,只有孤独——不,孤独也没了,前几年,孙殿英的骨骸被家人迁走了,埋在哪里?不知道。

我不茫然。

这儿,毕竟是孙殿英的第一墓地。

据说,孙殿英死后,边区政府和牛头村村民从人道主义出发,用九块柏木做了一口棺材,让他在这入土,并在一块碑上刻上“孙魁元之墓”,竖在墓前。

文革期间,牛头村村民建戏院,到处寻找建筑材料。

几个村民来到了孙魁元的墓地,见这块碑是块建筑材料,就说:“孙魁元,盗墓贼,凭什么立碑?”就把它移来垒了戏台。

东陵大盗孙殿英,乳名金贵,字魁元。

他的“字”,在民间口头文学中很少提到过,作为他的人生句号,出现在墓碑上,多少给了我一些惊喜。

1
孙殿英的墓没了。

然而,另一座墓却是有的,那就是清东陵。

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兵入关,直捣高阳城。

孙殿英有个先人叫孙承宗,就住在高阳。

他曾任明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虽然退了,但孝忠明王朝的赤心还是耿耿的。

他带着家人登上城楼,和全城民众一起守城,不幸,城池被攻破了,孙承宗当了俘虏,誓不降清。

这样,悲剧自然就发生了:当时,孙承宗七十多岁了,还是被活活勒死;孙家老小满门遭斩,全城百姓也遭到屠杀。

天不灭孙。

当清军屠城的时候,孙承宗的四子有一个保姆,带着他一个男婴逃了出来,急匆匆地往河南去了。

250年后的一天,黄河边的河伯祠,来了一位农妇。

她摆上供品,点上三炷香,跪拜在地,祈求神明赐给她一个儿子,很虔诚。

第二年,也就是1889年的一天,她在自己的娘家——
永城县西杨村生下一个男孩儿。

从此后,人世间又多了一个人的符号——孙殿英。

孙母的丈夫死在旗人的牢里,孙母对孙殿英更加溺爱娇惯,孙殿英从小就养成了顽劣捣蛋的性格。

他七岁入私塾,有一次,老夫子责罚他,他放了一把火把私塾给烧了,老夫子怒气冲冲地把他赶出去了。

他的母亲只好带他回到老家,沿街乞讨将就着活着。

弄不清是哪一年了,孙殿英得了天花儿留下一脸疤坑。

从此后,孙大麻子的绰号就叫开了。

1914年,孙殿英25岁。

他长得身材高大,一对扇风耳,满脸大黑麻子,几根黄胡须,根根见肉。

一天,他对母亲说:“我长大了,要去投军。

”老母泪水涟涟。

他要走了,母亲效法岳母,在他的臂上刺了“赤心报国”四个红字。

后来,孙殿英投到豫西悍匪的麾下,作战非常勇敢,一路升迁,数年之内,四易其主,最后被蒋介石收编,委为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

1928年一天,孙殿英站在蓟县的马伸桥上,遥望三十里之隔的清东陵。

他已有100多次的盗墓经验了。

对这个地下宝藏他觊觎已久。

正好,有个惯匪叫马福田,窜到清东陵盗宝,孙殿英哈哈大笑:“师出有名啦!”便连夜调军,开到马兰峪,围剿马匪。

贼人干贼人的勾当,也往往会“冠冕堂皇”一番。

他对部下是这样“大义凛然”地动员的:“满清杀了我祖宗三代,不得不报仇革命。

我孙殿英枪杆子没得几条,只有革死人的命。

”部下都是汉人,一想,是呀!“鞑子”入关,夺了大明江山;慈禧这个老妖婆,一生中竟然签订了近一千个不平等卖国条约,理当掘墓鞭尸。

于是,野兽般的疯狂、野兽般的贪婪,在这冠冕堂皇外衣的裹挟下,爆发出巨大的破坏力:横七竖八的棺木,夹杂着五彩斑斓的破衣烂衫,凌乱不堪的尸首,组成了这次浩劫的历史印记。

当年,慈禧是何等的不可一世?此时,她脸朝下趴着,左手扭转到后背上,头发散乱,上衣被撕开,袜子被脱下一半,绣鞋扔在地上,不知是谁从她口中掏夜明珠而将她嘴唇撕破。

孙殿英在回忆这段往事时,是那么漫不经心:“老佛爷像睡觉一样,只是见了风,脸才发黑,衣服也拿不上手了。

”至于价值2000万两白银的珠宝,都笑嘻嘻地拿走了而闭口不谈。

乾隆的裕陵也遭浩劫。

盗墓的士兵同样同仇敌忾:就是你这个“十全老人”的暴君,一生中制造过多起文字狱,许多知识分子,男人被杀、女子被发配到关外的宁古塔,满洲人在她们娇滴滴的身上大泄兽欲。

你今日被掘墓、碎尸,活该!
对这一战果,孙殿英似乎更有点儿得意忘形。

他后来回忆说:“乾隆的墓修得堂皇极了,棺材里的尸体已化了,只留下头发辫子。

陪葬的宝物不少。

最宝贵的是颈脖子的一串朝珠,有108颗,都是无价之宝,内中最大的两颗是朱红的。

一柄九龙宝剑,有九条金龙嵌在剑面上,剑柄上嵌了宝石。

”我想,当他对那些装满字画、书签、玉石、象牙和珊瑚雕刻的玩物及佛像之类的五个大皮箱,亲手加封运往蓟县的时候,肯定有“天下英雄,舍我其谁”的得意。

大凡盗贼,都有一套盗的逻辑。

孙殿英的逻辑是,孙中山有同盟会、国民党,革满清的命;冯焕章有枪杆子,逼宫;我的枪没有几支,只好崩皇陵,革死人的命。

至少,当时冯玉祥总司令十分认同。

他紧握住孙殿英的手说:“殿英老弟,你的革命精神我很佩服。

”至于历史定论,管他个娘的脚!
2
突然我想,孙殿英的子孙来迁坟时,我在场多好。

我知道,随葬品是不会有的;但麻将应当有的。

因为,孙殿英爱打麻将,他的发迹,源于他的过人的“麻将术”。

可惜晚了,什么也没有。

孙殿英于麻将最有心得。

他掷骰子可以随心所欲,只要麻将往桌上一摆,不用手摸,就立马知道,各家都有什么牌。

不同的是,别人玩麻将是为了“赢钱”,他玩麻将是为了“赢人”。

孙殿英一生中最大一劫,当然是挖清人的祖坟了。

当时,南京《中央日报》报道了“匪军掘盗东陵的惨状”。

溥仪所在的张园哭声一片。

他和遗老将“老佛爷”等遗体安葬,又“同仇敌忾”,报告当局,强烈要求查办凶手。

按理说,孙殿英在劫难逃;但“麻将相面术”拯救了他。

蒋老头子不是贪婪成性么?他先选出一部分稀世珍宝,送给了宋美龄;又将乾隆的九龙宝剑送给蒋介石,又选了两颗最大的朝珠送给了戴笠,把慈禧枕头的翡翠西瓜送给了宋子文,孔祥熙夫妇也得到了两串朝鞋上的宝石,其他一些高级官员也得到了打点。

就这样,孙殿英的弥天大罪却不了了之了。

据说,孙殿英和蒋介石用麻将还打过一次“政治牌”。

20世纪前半叶,军阀混战。

蒋介石、阎锡山、冯玉祥争霸天下,大战中原,孙殿英却坐在山头观风景。

蒋介石要拉孙殿英入伙,就把孙殿英请到南京,搓起麻将。

蒋介石有心让孙殿英赢一把,可是,几圈牌下来,孙殿英一把也不和。

于是,就有了这次颇有意味的对话。

“魁元兄的胃口大得很,难道非要一把满贯?”蒋介石试探着说。

“难啦。

”孙殿英叹了一口气,“我有点贪心,这清一色,全求人,再加自摸,一辈子也难成一和。


“明白了。

”蒋介石知道孙殿英开价了。

“清一色”指的是孙部不能掺进外人;“全求人”指的是必须由蒋方提供武器军饷;“自摸”指的是部队必须由孙殿英全权指挥,他人不能干预。

“这副牌送给孙军长吧,算是见面礼。

”蒋介石头也不回,走出了牌室。

孙殿英很满意,他知道,蒋介石暗示他:所有条件一概应允。

于是,便率部立即对冯、阎开战。

孙殿英一生都在抢,甚至抢了中国最大的地下宝库,但自己走时,连副麻将也没带走。

呜呼哀哉!
3
在离开墓地的路上,我的心情很复杂。

东陵大盗、土匪、军阀,他都脱不掉这些帽子;但若要我用“罪大恶极”四个字给孙殿英“盖棺”,实在下不得手。

孙殿英被俘,路过鹤壁大吕寨,刘伯承对他有一次对话:“抗日初期,不能说你们没有贡献。

但是以后的阶段,确实做得太不好了。


1933年2月,日军涂炭热河。

孙殿英率部驰援国军但孤军无援。

他率部转战多地与日军激战,热河的人民为他部送给养、救伤员,鼎力相助。

孙殿英感叹:“友军不友,义军不义,还不如热河的人民。

”不久,他又特聘与共产党联系密切的国民党进步人士李锡九为顾问;保释、重用了与共产党有联系而被国民党拘押的韩麟符;特聘宣侠父为军秘书长。

并接纳了许多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及热血青年……
孙殿英听取宣侠父、李锡九的力劝,与冯玉祥抗日同盟军协同作战,使蒋总裁很“娘希匹”。

1934年,蒋使了个“调虎离山”之计,任命孙为青海屯垦督办,令孙率部西进。

同时,令马鸿逵、阎锡山前后夹击,予以全歼。

孙无可奈何,便从天津请来共产党人南辰汉到包头,特聘为高级顾问。

南辰汉起草了陕北红军、杨虎城部和孙殿英部三方合作通电,孙殿英决定给陕北红军步枪2000支、轻机枪100挺。

此时的孙殿英忘乎所以,擅自孤军暗袭马鸿逵;结果,部下一些官员被马鸿逵、何应钦瓦解背叛,蒋介石又趁机将其免职。

他深怀愧疚,送走了南汉辰,自己便太原晋祠隐居了。

不久,他又拉起一支队伍,再现江湖……
1943年4月,孙殿英向日军投降,任伪第七集团军总司令,住北平。

此时,中共北平特委书记王定南在爱国人士的营救下,刚出狱不久,受严密监视。

孙殿英给王定南夫妇多方面照顾,还带着王定南在公开的场所露面,对日伪头目说:“这是我朋友的儿子,请多关照。

”其实,孙殿英与王定南的父亲无识,而是和王定南早有一次交往,那是1933年。

并且为八路军做了一些有益的事情。

孙殿英与刘伯承会面,并不是第一次。

早在1939年,孙殿英率新五军驻防河南林县一带;刘伯承、邓小平率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和薄一波所率山西新军一部创建了太行抗日根据地。

八路军反摩擦战开始,歼灭张荫梧、石友三、朱怀兵、鹿钟麟等部时,孙殿英采取了“坐山观虎斗”的中立态度,这也可以说是他对革命的一个“贡献”。

可惜,他以后“做得太不好了”。

抗战胜利了,孙殿英死心塌地地投靠蒋介石,在平汉路安阳至新乡段与八路军对峙,大肆捕捉共产党和进步人士,狂言要“鲸吞汤阴,占领林县,威慑太行”。

那么,身败名裂、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自然就是他了。

4
“孙殿英是在汤阴被俘的,而且还钻过刺刀阵。

”朋友说。

汤阴,是豫北古城。

岳飞庙就位于城内小南门里。

同一个地方,有岳母刺字——“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也有孙母刺字——“赤心报国”的民族罪人。

二者的落点都在汤阴,真有点滑稽。

1947年3月,刘、邓指挥晋冀鲁豫军区发起豫北战役。

1947年5月1日,经过半个月的激战,汤阴城被我军攻克,孙殿英曾是八路军的“座上客”,就这样变成了阶下囚。

孙殿英被捉,战士们对他恨得咬牙切齿,拿出所有的步枪,全都装上刺刀,架成数百米长的刺刀交叉人字阵,让孙殿英从这头钻进,从另一头钻出。

孙殿英被押到了司令部。

刘伯承司令员亲手给他松绑说,虽然孙殿英现在追随蒋介石,积极反共,但他过去曾经帮助过我们,我们应不忘旧情,以诚心待之。

“我和邓政委还要请孙殿英吃顿饭,招待他一下。

”随即,李达参谋长亲自安排。

席间,大家谈笑风生。

孙殿英很激动,一再感谢不杀之恩。

孙殿英等战俘不久就被押往后方的军法处——武安牛头村。

这时,孙殿英精神彻底崩溃了。

他吸食鸦片几十年,患上了烟后痢,骨瘦如柴;穿着草绿哔叽尼军服、戴着紫红色的美式大盖帽,加上那张惨白的脸,越发像一个活鬼。

他成天蜷缩在炕上呻吟,不时发几句蒋介石的牢骚。

军法处一面开导他,一面不惜重金,从蒋管区买来鸦片,采取逐步减量的办法,帮他解烟瘾。

但他中毒太深,烟片毒素扩散,1948年2月,病死在牛头。

一个59岁的生命结束了。

5
旅游吗?建议到河南永城看一看,那里有孙殿英呱呱坠地的哭声;到亳州看一看,那里有孙殿英的屠城;到清东陵看一看,那里有孙殿英的罪恶;到天津五大道看一看,那里有孙殿英的别墅;到河南汤阴看一看,那里有孙殿英的落魄;到武安的牛头看一看,那里的孙殿英什么也没有了。

一般事物,在现实状态中,是以使用价值为主;在进入历史状态后,文化价值便显现出来。

在孙殿英这“人文”的中轴线上,或许,能悟出点儿什么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