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1、小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取其中的1份或几份,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份之几……的数,叫小数。
2、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表示十分之几的小数是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的小数是两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的小数是三位小数……3、小数的组成:以小数点为界,小数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组成。
4、小数的数位、计算单位、进率:①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与整数一样,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②小数部分最大的计算单位是十分之一,小数部分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
③小数的数位是无限的。
④在一个小数中,小数点后面含有几个小数数位,它就是几位小数。
小数部分末尾的零也要计入其中。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5、小数的读写:读小数时,从左往右,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即使是连续的0,也要依次读出来。
写小数时,也是从左往右,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作“0”),小数点点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6、理解0.1与0.10的区别联系:区别:0.1表示1个0.1、0.10表示10个0.01、意义不同。
联系:0.1=0.10两个数大小相等。
运用小数的基本性质可以不改变数的大小,改写小数或化简小数。
7、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叫做纯小数;整数部分不为0的小数叫做带小数。
测量活动(名数的改写)(1)1分米=0.1米1厘米=0.01米1克=0.001千克……学会低级单位与高级单位之间的互化(长度单位,面积单位,重量单位……)。
低级单位单名数化为高级单位时,先将这个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把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并在后面加上所要化成的高级单位的名称。
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数学

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数学
四年级下册数学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
1.数的读写和数的大小比较:认识千以内的整数,掌握数码的
读写和数的大小比较。
2.加减法:熟练掌握加减法基本算法和口算,能够灵活运用各
种算法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3.乘法:认识乘法的概念和符号,掌握各位数相乘的口诀,熟
练进行小数乘以整数的运算。
4.数的分解与组合:熟悉同一整数的不同分解方式,能够进行
数的简单组合和拆分运算。
5.单位换算:理解长度、重量和容量的基本单位,掌握不同单
位之间的转换。
6.图形的认识和性质: 能够认识和描述平面图形的属性和特点,并了解3D立体图形的基本概念。
7.时间、日期:掌握用钟面和日历表示时间和日期,能够计算
时间间隔和日期差值。
8.数据统计:了解数据的基本统计概念和方法,能够绘制简单
的数据图表并进行分析。
以上就是四年级下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需要通过多练习来加深理解和掌握。
四年级数学下册重点归类(知识点、重点、典型例题)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资料归类整理第一部分数与代数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知识要点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重点内容】★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得的数叫做差。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加数+差【典型例题】根据864+325=1189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1189-864= 1189-325=【知识要点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重点内容】★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除得的数叫做商。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减数=商×除数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余数=被除数-除数×商【典型例题】根据36×14=504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504÷14= 504÷36=【知识要点3】有关0的运算【重点内容】★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得0。
★两个不等于0的相同数相除,商一定是1。
★0不能作除数,0可以作被除数。
【典型例题】计算0÷27+5×0+4【知识要点4】四则运算顺序【重点内容】★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四年级数学下册全部学习资料

四年级数学下册全部学习资料目录第一周四则运算 (1)第二周观察物体 (9)第三周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运用 (13)第四周乘法分配律及减法和除法的性质 (18)第五周第三单元检测评讲 (24)第六周小数意义、性质及大小比较 (26)第七周单位换算及求近似数 (32)第八周第四单元检测评讲 (37)第九周三角形的认识 (39)第十周期中检测评讲 (45)第十一周小数加减法及稍复杂的单位换算 (48)第十二周第六单元检测评讲 (55)第十三周轴对称和平移 (56)第十四周平均数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59)第十五周鸡兔同笼问题及期末复习 (63)第一周四则运算1、整数加法(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2、整数减法(1)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2)被减数=差+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3)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3、整数乘法(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在乘法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3)1和任何数相乘都得任何数。
(4)一个因数×一个因数 =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4、整数除法(1)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2)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3)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
(4)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5、与0有关的运算“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 0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 06、四则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同级运算从左往右算。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一、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有依次计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算式里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加减乘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一个数加0得原数任何一个数乘0得00不能做除数,0除以一个非0的数等于0。
0除0得不到固定的商。
5除0得不到商1.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或者绘制物体的具体点。
(比例尺、角的画法和度量)2.位置间的相对性。
会描述两个物体间相互位置关系。
(观测点的确定)B在A的东偏北30度2000米处;A在B的西偏南30度200米处。
3.简单路线图的绘制。
三、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1.加法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得位置,和不变。
a+b=b+a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能够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b)+c=a+(b+c) 加法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在一起使用。
如:165+93+35=93+(165+35) 依据是什么?. 2、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
a-b-c=a-(b+c)3、乘法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bXa=aXb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能够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也能够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axb)xc=ax(bxc)乘法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在一起使用。
如:(axb)xc=ax(bxc)。
如:125乘法分配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能够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xc=axc+bxc4.连除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a除b除c=a 除{b乘c}a+b=b+a {a+b}+c=a+{b+c} 165+93+35=93+{165+35} {a+b}Xc=aXc+bXc 分母是101001000........可用小数表示小数的单位是十分之_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整数整读.小数依次读出每1个整数整写小数依次目小数末尾睑0可去掉小数扩大十倍,有向右移动一位扩大100倍向右移动两位一千倍向右移动一位。
四年级下册人教版知识点数学

四年级下册人教版知识点数学一、数的认识数的概念——数的大小和排列二、加减法加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加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三、乘除法乘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乘法口诀表及其应用整十整百数的乘法运算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除整十整百数及其应用四、分数分数的概念分数的大小比较及其表示分数加减法及应用五、小数小数的概念小数与分数的关系小数的基本运算六、有关长度和面积长度的认识长度的单位——米、分米、厘米面积的认识面积的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七、有关时间和温度时间的认识时间的单位——秒、分、时温度的认识摄氏度与华氏度的换算以上就是四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知识点的总结。
通常来说,在这一学期里,学生们需要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加减法、乘除法、分数、小数、有关长度和面积以及有关时间和温度的知识点。
其中,加减法为数学基础,乘除法为数学进阶,而分数和小数则为数学拓展。
对于数的认识,学生们需要了解数的大小和排列,这是数学学习的基础。
在加减法的学习中,需要掌握加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以及加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
而在乘除法的学习中,需要掌握乘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乘法口诀表及其应用、整十整百数的乘法运算、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以及除整十整百数及其应用。
此外,学生们需要了解分数和小数的基本知识。
在分数的学习中,需要掌握分数的概念、分数的大小比较及其表示、分数加减法及应用。
在小数的学习中,需要掌握小数的概念、小数与分数的关系、小数的基本运算。
有关长度和面积的学习中,需要了解长度的认识、长度的单位——米、分米、厘米、面积的认识、面积的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在有关时间和温度的学习中,需要了解时间的认识、时间的单位——秒、分、时、温度的认识、摄氏度与华氏度的换算等内容。
总之,四年级下册的数学学习内容涵盖了数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是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可以为日后更深入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其中: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数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注意以下几点:1.不能将“0”作为除数,字母表示:a÷0 错误2.一个数加上0仍等于原数,字母表示:a+0= a3.一个数减去0仍等于原数,字母表示:a-0= a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 05.一个数乘以0等于0,字母表示:a×0=06.0除以任何非零的数仍等于0,字母表示:0÷a(a≠0)=07.被除数等于除数,商是1,字母表示:a÷a=1(a不为0)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加减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a+b=b+a2.加法结合律:(a+b)+c=a+(b+c)3.连减的性质:a-b-c=a-(b+c)乘除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a×b=b×a2.乘法结合律:(a×b)×c= a×(b×c )3.乘法分配律:1)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a+b)×c=a×c+b×c2)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a-b)×c= a×c - b×c4.除法的性质:a÷b÷c= a÷(b×c)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2.小数的数位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小数最高位是十分位,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个位。
3.以6.378为例,其计数单位是0.001,其中有6个整数部分,3个十分之一,7个百分之一,8个千分之一。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梳理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梳理数学知识点梳理(下)第一篇一、小数1. 小数的认识:小数是整数和分数的一种扩展形式,例如3.2、4.567。
2. 小数的读法:小数点前面是整数,小数点后面是小数部分,读作“整数小数部分”。
3. 小数的大小比较:可以将小数按照小数点后面的位数进行比较,位数越多,数就越大。
4. 小数的加法:将小数点对齐,然后按照加法的规则进行计算。
如果小数点前面的整数部分不足,则可以在前面加0。
5. 小数的减法:同样将小数点对齐,然后按照减法的规则进行计算。
如果小数点前面的整数部分不足,则可以在前面加0。
6. 小数的乘法:将小数乘数按照普通乘法计算,然后在最后的结果中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小数点的位数等于乘数和被乘数小数点后的位数之和。
7. 小数的除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都乘以10、100等位数相同的数字,使它们变成整数,然后按照普通的除法计算,最后确定小数点的位置即可。
二、面积和周长1. 面积的认识:面积是二维图形所围的区域的大小,通常用平方单位表示,例如平方厘米、平方米等。
2. 面积的求法:不同的图形有不同的面积求法,例如矩形的面积可以用长度乘以宽度来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可以用底边乘以高,再除以二来计算,圆形的面积可以用πr²(r为半径)来计算。
3. 周长的认识:周长是二维图形围成的线段的长度,例如矩形的周长可以用两倍的长度加两倍的宽度来计算,三角形的周长可以用三条边的长度之和来计算,圆形的周长可以用2πr(r为半径)来计算。
三、时、分、秒1. 时、分、秒的认识:时、分、秒是计时的单位,一小时有60分钟,一分钟有60秒,一天有24小时。
2. 时、分、秒的读法:把小时读作“几点”,分和秒都读作“几分几秒”,例如“上午八点二十五分”、“下午三点五十九秒”。
3. 时、分、秒的加减法:将小时、分钟、秒分开计算,分别进行加减法运算,注意进位和借位的操作。
四、整数1. 整数的认识:整数是自然数、0和负整数的统称,例如-3、0、1、2、3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一、学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发展空间观念;
3.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培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4.了解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5.掌握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6.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理解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
7.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方法;培养计算能力;
8.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二、学习难点:
1.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的准确描述;
2.理解和抽象小数的意义;抽象小数的意义;
3.掌握三角形的特性;懂得判断三角形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能用于解决有关的问题;
4.计算方法;退位减法;
5.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三、知识点概括总结:
1.整数加法: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在加法里,相加的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加数是部分数,和是总数。
3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整数减法:
1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2在减法里,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做减数,未知的加数叫做差。
被减数是总数,减数和差分别是部分数。
3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3.整数乘法: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在乘法里,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都叫做因数。
相同加数的和叫做积。
3在乘法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41和任何数相乘都的任何数。
5一个因数×一个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4.整数除法:
1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2在除法里,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所求的因数叫做商。
3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4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
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任何一个数除以0,均得不到一个确定的商。
5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5.整数加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6.整数减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7.整数乘法计算法则: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