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题 2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

班级 姓名 考场 考号◆◆◆◆◆◆◆◆◆◆◆◆◆◆◆装◆◆◆◆◆◆◆◆◆◆◆◆◆◆◆订◆◆◆◆◆◆◆◆◆◆◆◆◆线◆◆◆◆◆◆◆◆◆◆◆◆◆◆◆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次月考测试题(内容:七年级历史上册1——18课 时量:45分钟)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这一答案的代号填入下表。

每题2分,共50分。

)1着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山顶洞人D .河姆渡人2. 2014年5月18日,集展览、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该馆重点介绍的原始人群是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山顶洞人D .河姆渡人 3. 历史上,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蔬菜的国家,这个最早种植地你认为应是 A .北京周口店 B .浙江河姆渡 C .陕西半坡 D .云南元谋 4.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你能从下列哪个选项中找到证据A .元谋人遗址B .北京人遗址C .河姆渡遗址D .半坡遗址 5.我们是龙的传人,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祖先“人文初祖” A .尧 B .舜 C .炎帝 D .黄帝6. 王位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父子相传、兄终弟及……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

这种制度开始于A.舜传位于禹B.禹传子,家天下C.秦始皇统一六国D.汉武帝大一统 7.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东周8. 神话故事《封神榜》中塑造了姜尚、文王姬昌、武王姬发等人物形象,这部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是A .黄帝、炎帝大战蚩尤B .大禹治水C .商汤灭夏D .武王伐纣 9. 西周为了巩固统治,实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的政治制度。

这种制度是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10.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造型雄伟,纹饰古朴。

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A .四羊方尊 B .司母戊鼎 C .铜象尊 D .大盂鼎 11. 右图是战国形势图,图中①处是A .燕国B .齐国C .楚国D .秦国 12.龙力在讲故事:“他‘卧薪尝胆’,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成为中原最后一个霸主。

七年级 上册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

七年级 上册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

七年级月考历史试题1、对开通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A.汉武帝B.张骞C.班超D.甘英2.、下面几位科学家中,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最大的是()A.张衡B.蔡伦C.张仲景D.班超3、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是()A.秦始皇B.陈胜C.汉武帝D.班超4、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间是()A.公元前138年B.公元前119年C.公元前60年D.公元60年5、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A.《春秋》B.《资治通鉴》C.《史记》D.《后汉书》6、道教之所以被统治阶级尊奉是因为()A.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B.主张修身养性,得道成仙C.有利于文化事业的发展D.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7、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A.扁鹊B.华佗C.张仲景D.李时珍8、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重要战役是()A.巨鹿之战B.长平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9、两汉时期被称为“东西二京”的都城是()A.洛阳和长安B.长安和南京C.洛阳和咸阳D.开封和杭州10、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匈奴首领是()A.冒顿B.呼韩邪C.颉利可汗D.皮罗阁11、我国古代出口商品中最早享有国际盛誉的是()A.丝绸B.茶叶C.瓷器D.纸张12、世界上最早的纸出现于()A.河南安阳B.甘肃天水C.新疆喀什D.陕西西安13、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是在()A.战国 B.西汉初年 C.西汉末年 D.东汉初年14、官渡之战的影响是()A.东汉政权名存实亡B.袁绍逃回河北C.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D.曹操称帝15、三国统治者注重发展生产,这一时期造船业发达的是()A.魏B.蜀C.吴D.夷洲16、有“六朝”古都之称的城市是()A.西安B.洛阳C.开封D.南京17、公元3-4世纪时,中原地区的政权两次南下统一全国的军事行动均未成功的相同原因是()A.不具备统一的实力和条件B.违背人民的愿望C.不存在统一因素D.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18、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开始于()A.秦朝B.西汉C.东汉D.唐19、发明水排的是()A.西汉的王景B.东汉的杜诗C.东汉的王景D.西汉的杜诗20、张骞通西域后,不少西域物种传到中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第2套真题)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第2套真题)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 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他们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 北京人、元谋人、山顶洞人B . 元谋人、山顶洞人、北京人C . 山顶洞人、北京人、元谋人D .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2. “薪火相传”这个成语的原意是柴烧尽而火种仍可留,下列远古人类中最先实践过这一成语的是()A . 山顶洞人B . 元谋人C . 北京人D . 半坡人3. 下列关于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生活的共同点的表述,错误的是()A . 都会建造房屋B . 都种植粟和水稻C . 都饲养猪和狗D . 都使用磨制石器4. 禹之所以被尊为“大禹”,并被舜帝选定为继承人,主要是因为他()A . 开垦农田,适时耕种B . 制定刑法,完善制度C . 治水有功,消除水患D . 联盟炎帝,击败蚩尤5.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子提出“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即历史发展有自己内在运作的规律。

他所说的“桀亡”指的是()A . 商汤灭夏B . 武王征商C . 平王东迁D . 国人暴动6. 商代前期经常迁都,直到中期有一次迁都后其都城才基本稳定下来,这次迁都是将都城迁往()A . 亳B . 镐京C . 阳城D . 殷7. 下图是周初青铜器利簋上的铭文,上面有“武王伐纣”的记载,武王伐纣发生于()A . 公元前2070年B . 公元前1600年C . 公元前1046年D . 公元前841年8. 《国语·晋语》记载:“宗庙之牲(牛),为畎亩(田地)之勤。

”由此可知春秋时期()A . 铁农具出现B . 陶器工艺发展C . 牛耕出现D . 青铜冶铸技术改进9. 下图四件青铜器中最能体现春秋时期青铜器铸造工艺的是()A . 二里头青铜爵B . 勾践剑C . 毛公鼎D . 司母戊鼎10. “战国”因“战”而名,是中国历史上一段较为特殊的历史时期。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第2套真题)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第2套真题)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 “第一次踏上这块土地,记者惊讶地发现,除了是祖国境内最早人类的故乡,它竟然还集中了另外两大世界级品牌资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石林地质奇观和时空横跨1亿多年的恐龙公墓……”你知道这则新闻中的“这块土地”是哪里吗?()A . 陕西西安B . 浙江河姆渡C . 云南元谋D . 北京周口店2. 下列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A . 早晨,几十个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B . 下午,一个人在原始森林中用打制的石器打死了一头野兽C . 大家很高兴,马上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D . 晚上,大家住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3. “人们一说起中国发现的远古人类化石,没有不首先提到北京人的”。

下列关于北京人的叙述,错误的是()A . 他们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B . 他们依然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C . 他们已懂得用火烧烤食物D . 他们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4. 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许多石块、石片,考古界认为有些是北京人创造的工具,其最有力的依据是()A . 数量多,有近10万件B . 出土集中,可能有意堆放C . 形状多样,有些还有锋刃D . 便于使用,留有打制痕迹5. 半坡原始居民过着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半坡遗址的下列发现中最能证明这一点的是()A . 粟粒遗存B . 家畜遗骨C . 磨制石器D .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遗存6. 以下文物图片集中反映了我国远古时期()A . 元谋人的生活状况B . 北京人的生活状况C . 山顶洞人的生活状况D . 半坡人的生活状况7. 1973年,浙江省余姚市农民在建排涝站挖地基时,意外地发现一处原始时期人类生活遗址。

遗址中有稻谷、稻秆堆积。

这处遗址是()A . 北京人遗址B . 山顶洞人遗址C . 半坡人遗址D . 河姆渡人遗址8. 能够较典型地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河姆渡聚落④半坡聚落A . ①②B . ②③C . ①④D . ③④9.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时间: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共21小题,每题3分,共63分)1.国庆十一长假,小明高兴的到元谋人遗址去参观,元谋人遗址在我国的( )A.云南省B.贵州省C.浙江省D.陕西省2.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使用打制石器②人工取火③种植水稻④禅让制A.②①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④③②① D. ②④③①3.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分别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方式成为部落联盟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A.选举制B.投票制C.世袭制 D.禅让制4、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环境的优劣 B.原始农业的发展C.氏族公社的形成 D.人工取火的发展5.下列分别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简图,造成这种建筑结构明显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双方( )A.建筑观念不同B.生活习惯不同C.使用的工具不同D.所在地的气候和环境不同6.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环境险恶,工具简陋,只靠个人力量难以生存B.智力低下C.喜欢群居生活D.为了共同劳动,分享劳动成果7. 海外华人常常自豪的称自己是“炎黄子孙”,主要原因是()A.中国人善于想象B.中华民族的前身是由黄帝和炎帝部落联盟融合而成的华夏族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D.中华民族对华夏始祖的尊称8.传说时代的“三过家门而不入”,与群众同甘共苦,治理洪水的英雄是()A.尧 B.舜 C.禹 D.启9.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盘庚迁殷②牧野之战③国人暴动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②③①10.下列成语出自城濮之战的是()A.卧薪尝胆 B.围魏救赵 C.退避三舍 D.纸上谈兵11.下列属于战国七雄争霸战争的是()①城濮之战②桂陵之战③马陵之战④长平之战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2.在战国时期,秦国逐渐强大,经过_____之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与秦国抗衡。

七年级(上)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香港歌星刘德华唱的《中国人》中有一句歌词说:“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可见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你知道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吗?( )A.元谋人B.蓝田人C.北京人D.马坝人2、考古发掘的遗址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最能证明“中国是水稻的故乡”的遗址是( )A.北京周口店遗址B.河姆渡遗址C.半坡遗址D.大汶口遗址3、“华夏子孙齐参拜,脉血胜于清水浓”。

2005年5月,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到陕西省黄陵县祭拜了“天下第一陵”,你知道他祭拜的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谁吗? ( )A.黄帝B.炎帝C.尧D.舜4、五一长假,小华同学高兴地参观了陕西西安一处原始人类遗址,下图是他拍下的照片,据此推断这个遗址是()彩陶半地穴式的房子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5、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因素是()A.学会了建造房屋B.自然环境的改善C.原始农业的发展D.人工取火的实现6、一位新同学自我介绍说: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的名称是一样的,请判断他姓:()A.夏B.秦C.宋D.唐7、“执政为民”这种思想,早在几千年前的奴隶制国家里就有所体现,夏、商、周时期,要求大臣勤于政事,“有功于民”的国君是()A.禹B.启C.汤D.盘庚8、在夏、商、西周时期,出现了桀、纣、周厉王等三个有名的暴君,在他们统治期间的共同特点是()①贪图享乐②统治残暴③百姓怨声载道④治国有方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9.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遂鹿中原,战乱不休,诸侯国的出现源于西周的()A.世袭制 B.郡县制 C.禅让制 D.分封制10、我们常用“五谷丰登”来形容丰收,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我国在什么时期已齐备?()A.夏朝B.商朝C.周朝D.商周11、现今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殷墟出土的()A.四羊方尊 B.司母戊方鼎 C.青铜立人像 D.豕尊12、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包括()①强化了周王朝的统治②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③促进了土地的私有化④引发了改革变法的时代浪潮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13、春秋战国时期对民族融合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的是()A.兼并战争B.各国的变法活动C.铁器的使用D.商业兴盛14、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徭役和赋税,最好的办法应该是()A.当兵立军功 B.不隐瞒犯法行为C.合理经商致富 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15、孔子曾说“中上之人,可以语上(深奥的学问)也,中下之人,不可以语上也。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时间:50分钟分值:50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孔雀飞去回忆悠长,玉龙雪山,闪耀着银光,秀色丽江,人在路上。

”被誉为“彩云之南“的云南不但有着优美的风景,宜人的气候,更有着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着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原始居民2.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3.海外的华人常称自己是“炎黄子孙”,这是因为炎帝和黄帝()A.他们共同创造了人类B.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C.他们之间实行过战争D.以前结合起来打败蚩尤4.中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首领的更迭方式是禅让。

禅让制涉及的人物不包括()A.尧B.黄帝C.舜D.禹5.“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

”这是古时的《三字经》中对夏朝的描绘。

夏朝的建立者是()A.禹B.伯益C.启D.舜6.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竟屡次“烽火戏诸侯”。

最初几次,诸侯都会带兵前来,保卫周王。

诸侯这样做,与以下哪一制度相关()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7.商、周王朝第一位国王分别是()A禹、汤 B.启、桀 C.汤、周武王 D.汤、周文王8.某电视台要聘请法制栏目主持人,假设时光穿梭回到战国时期,你认为哪一个人最适合担任该栏目的主持人()A.孟子B.韩非C.墨子D.孙武9.在封建社会里,“皇帝”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称皇帝的人是()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成吉思汗10.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朝代众多,以下朝代更替顺序准确的是()A.夏一商一东周一西周B.夏一西周一东周一商C.夏一商一西周一东周D.商一夏一西周一东周11.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的思想主张是()A.“兼爱”“非攻”B.仁政C.希望人们互助互爱D.主张恢复西周制度12.他不计前嫌,任用管仲改革;他审时度势,提出“尊王攘夷”;他坐享东方,拥有鱼盐之利,终成春秋五霸之首。

“他”是()A.庄王B.晋文公C.秦穆公D.齐桓公13.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不包括()A.齐桓公B.晋文公C.秦孝公D.楚庄王14.“楚庄王时期,楚国大举北进,长驱直入周天子所在伊水、洛水流域,并向周王室询问九鼎的大小重量,大有取代周天子地位的架势。

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

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

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
1. 下面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
A. 商朝
B. 唐朝
C. 秦朝
D. 春秋时期
2. 以下哪个城市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
A. 西安
B. 广州
C. 北京
D. 长沙
3. 兵马俑是在哪个朝代建造的?
A. 唐朝
B. 魏晋时期
C. 秦朝
D. 隋朝
4. 以下哪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
A. 孔子
B. 刘备
C. 秦始皇
D. 李白
5. 下面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成立了?
A. 五四运动
B. 辛亥革命
C. 文化大革命
D. 南京大
第二部分:问答题
1. 请简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是如何发明的?
2. 请简述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作用和意义。

3.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所做的一些事情。

4. 简述文化大革命的起因和主要影响。

5. 请简述中国成立的背景和意义。

第三部分:论述题
1. 请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理解。

2. 请谈谈你对中国革命历史的看法。

以上试题为中国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题目,请根据题目要求,完成答案。

答案请写在答题卡上,字数不限。

祝你考试顺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一)
一、选择题:
1“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

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
D.半坡原始人
2.人和动物与很多的相同之处,你知道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会不会使用天然火B.会不会制造工具C.会不会语言交流D.会不会直立行走3.下面这些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A.几十个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
B.用弓箭射死了一头野兽
C.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D.用火堆驱赶野兽和照明
4原始农耕生活的是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河姆渡原始居民④半坡原始居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民以食为天”。

我们的先民最早种植和食用的两种粮食作物是()
A.水稻和粟
B.水稻和小麦
C.水稻和玉米
D.粟和小麦
6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 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7.请你判断这是哪一处文化遗址。

发掘的实物有:①灰烬堆②磨制的石刀、石斧③骨针④彩陶片⑤有房屋痕迹()
A、元谋人遗址
B、河姆渡原始居民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半坡原始居民遗址8华夏族形成的基础是()
A.尧的部落联盟
B.禹的部落联盟
C.蚩尤的部落联盟
D.黄帝和炎帝的部落联盟
9 俗话说:“水火无情”,在我国远古时代,曾经发生很大的水患,造成巨大灾难。

有一位英雄人物,花了13年时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好洪水,造福人民。

你知道他是谁吗( )
A.黄帝B.尧C.舜D.禹
10我国的原始社会结束于( )
A.黄帝任部落联盟首领时期
B.尧任部落联盟首领时期
C.舜任部落联盟首领时期
D.禹时期
11.传说中的尧、舜、禹先后做了部落联盟首领,他们做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叫()
A.世袭制
B.禅让制
C.民主选举制
D.人民代表选举制
12 你认为下列哪种制度的出现标志着我们古代由“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
A禅让制B王位世袭制C郡县制D中央集权制
13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
14小说《封神榜》中有关“炮烙之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描写,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暴虐腐朽。

这与哪位统治者有关?
A.夏王桀B.商王纣C.周厉王D.周幽王
15.在下列诸侯国中,既属“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之一的是()。

A.吴国B.晋国C.齐国D.宋国
16灿烂的青铜文明是指()
A.夏商周时期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
B.夏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制作超过了原始社会
C.夏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的花纹十分瑰丽
D.夏商周时期十分繁荣的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
17西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于()
A.祭祀
B.记载历史事件
C.生活生产
D.战争武器
18 排列以下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

①陶器②铁器③石器④青铜器
A.①②③④B.③①④②C.③①②④D.④②③①
19.历史故事“烽火戏诸侯”是关于
A.周文王
B.周武王
C.周厉王
D.周幽王
20..战国时期发生的著名战役有①城濮之战②桂陵之战③马陵之战④长平之战A.①②
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1.我国古代的很多成语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下列成语与古代事件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退避三舍──城濮之战
B. 纸上谈兵──桂陵之战
C.卧薪尝胆──长平之战
D. 围魏救赵──吴越争霸
22.在战国时期,秦国逐渐强大,经过之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与秦抗衡
A.牧野之战B.围魏救赵C.桂陵之战D.长平之战
23.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从历史上看,促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重要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B.郑国渠C.灵渠D.大运河
24.我国农业发展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指()
A.铁农具
B.选种
C.牛耕
D.治虫害
25.战国时期山东省属于()
A齐B楚C燕D韩
答题卡:
第一题: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材料分析(共50分)
26 (共10分)“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阅读材料回答:
(1)材料中的“轩辕”指的是谁?(2分)后人尊称他为什么?(2分)
(2)除了材料中所说的贡献中,他还有什么贡献?(6分)
27 请阅读下列材料:(13分)
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2分)
(2)周天子为什么要分封诸侯?(3分)诸侯要对周天子尽哪些义务?(4分)
(3)这一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28请阅读下列材料:(8分)
材料“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请回答:
(1)这段话反映什么事件?(2分)
(2)管仲是如何辅助齐桓公治理齐国的?(6分)
29(19分)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凡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1)材料中的卫鞅指的是谁?“孝公”指的是哪国国君?(4分)
(2)文中反应卫鞅什么主张?(2分)这一主张的主要内容有哪些?(6分)
(3)他的作为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3分)
(4)他实行的变法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