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情与投射》
批评理论与实践教程-日常生活中的移情及其逻辑
批评理论与实践教程 -日常生活中的移情及其逻辑日常生活中的移情及其逻辑季广茂一、同情同情,empathy,即设身处地(to feel oneself into something),推己及人或推己及物。
其一是推己及人,心理学上常说的东西。
孩子l岁时,你会注意到孩子对周围事物的反应相当笼统。
如果她看见某人闷闷不乐,她可能会模仿那人的表情;如果有人表现出强烈的情感,她也会有那种表现。
再比如说,就算仅仅听到另一个婴儿的哭声,她也会哭起来。
婴儿经常会因为看见别人哭而哭。
12到18个月大的时候,孩子的自我意识渐渐明晰。
看见别人苦恼时,她可能也会因此不快。
她甚至还会以她认为最能够安慰人的方式来试图帮助那人。
假如你1岁半的孩子看见一个小伙伴受了伤,她很可能会跑来找你帮忙。
在4岁到5岁的时候,她的移情反应已经相当复杂,她能够同时体会到两种相反的情绪。
因此,如果你的孩子看见一个朋友跌倒受伤,她不仅会体会到朋友的伤痛,而且还能想到朋友有可能会感到害羞和窘迫。
其二是推己及物,文艺学上常说的东西。
比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人相信所谓的“投射”、“外射”理论。
该理论认为,艺术家将情感向外投射而构成艺术品,继而读者接受情感而欣赏艺术品。
因此,移情就是投射(projection),即把主观的情感投射于物,形成情感的“物态化”,把情感视为外部事物固有的属性。
于是北风可以“怒号”,大海可以“咆哮”,江河可以呜咽,就是一种拟人化。
约翰?罗斯金(John Ruskin,1819—1900)称之为“情感误置”。
二、移情移情,transference,精神分析理论中特有的一种理论,指在无意识中对另一个主体的情感投入和认同,包括无意识中的“知道”和“相信”。
一个笑话可以说明问题。
一个波兰人和一个犹太人坐在同一列火车上,面面相觑。
波兰人紧张地晃动着身子,一直目不斜视地瞪着犹太人。
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激怒了他,最后,他再也抑制不住地爆发了:“告诉我,你们犹太人是怎样成功地从人们身上榨取了最后一个硬币,使自己腰缠万贯的,”犹太人回答说:“好吧,我会告诉你,但不能分文不取,你先付我5个兹罗提(波兰币)。
论创作中移情的三种状态:投射、自居和感通
在《 歇斯 底 里症 研 究 》 的第 四部 分 “ 歇斯 底 里 症 的 心理 分 析 ” 中, 弗 洛伊 德 第 一 次 提及 “ 移情 ”
多, 另 一方 面 则用 得越 少 。移 情 正是 力 比多 在 主
体 与客 体之 间流动 的一种 状态 , 自恋 力 比多 灌 注
( t r a n s f e r e n c e ) , 指 的是治 疗 时 , 在 治疗 师 和治疗 者
在它与主体的密切关系而使客体同化于主体使两文艺心理学中它包括了投射自居和感通三个者建立起某种联系这样不仅主体感觉到自己层面的含义从而作品的风格和形态具有不同的进入了客体而且客体也完全感觉到自己被灌注意义和特征
论创作中移情的三种状态 : 投射 、 自居和感通
缪 丽 芳
( 安 徽 省 社 会 科 学 院 文 学所 , 合肥 2 3 0 0 5 3 )
之 间 会产 生 一 种 在 实 际 生 活 中不 可 能有 的 强 烈
的感 情 关 系 。 这 种 关 系 既 可 能是 积 自我 的特点 。
这一 概 念在 荣格 那里 发 生 某种 程 度 的变 化 ,
受 到沃林 格 《 抽 象 与移 情》 一 书的 影响 , 他 认 为移
摘要 : 在创作过程 中, 移 情 有 几 种情 况 : 一 是 投射 , 它 是 指 自恋 力 比多 灌 注 到对 象 身 上 , 对象成为 自
我特 点 的一 种 载 体 , 主 体 统 摄 对象 而达 到 物 我 同 一 的状 态 ; 二 是 自居 , 即 自我 对 对 象 进 行模 仿 , 同化 于对
倾” ( e x t r o v e r s i o n ) 。
一
、
人 的意绪 具有 向外扩 散 的特 性 , 周 围的事 物
移情说的产生以及代表性人物
移情说“移情说”诞生于十九世纪的德国。
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美学家费舍尔父子。
父亲弗列德里希·费舍尔把移情作用称为“审美的象征作用”,说这种作用就是“对象的人化”。
他把这种象征作用分为三级。
第一级是神话和宗教迷信所用的象征作用;第二级是寓言所用的象征作用;第三级是审美活动中的象征作用。
劳伯特·费舍尔把这种“审美的象征作用”改称为“移情作用”,意思为“把情感渗进去”。
他们认为,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审美观照,是情感的自发的外射作用。
这就是说,审美观照不是主体面对客体的感受活动,而是外射活动,即把自己的心灵的感情投射到我们的眼睛所感知到的人物和事物中去。
“它不是感受,而是移情。
外射的动作是紧接着知觉而来的,并且把我们的人格融合到对象中去,因此,它不可能被说成是一种联想或回忆。
在这种情况下,光线和颜色,看起来不是欢快的,就是悲哀的。
当移情完成时,我们自己的人格就与对象完全融合一致了。
”当然,把移情说提高到科学形态的是活跃于本世纪初德国的心理学家、美学家立普斯。
人们把美学上的移情说比作生物学中的进化论,把立普斯比作达尔文。
在一般德国美学家看,移情说是美学上的最基本的原则,差不多一切美学上的问题都可以拿它来解答。
他从以下三方面界定了审美的移情作用的特征。
第一,审美的对象不是对象的存在或实体而是体现一种受到主体灌注生命的有力量能活动的形象,因此它不是和主体对立的对象。
第二,审美的主体不是日常的“实用的自我”而是“观照的自我”,只在对象里生活着的自我,因此它也不是和对象对立的主体。
第三,就主体和对象的关系来说,它不是一般知觉中对象在主体心中产生一个印象或观念那种对立的关系,而是主体就生活在对象里,对象就从主体受到“生命灌注”那种统一的关系。
因此,对象的形式就表现了人的生命、思想和情感,一个美的事物形式就是一种精神内容的象征。
移情说在其他国家也很流行,其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文艺批评家浮龙·李,法国的美学家巴希,中国的朱光潜、童庆炳、黄书雄等。
《移情与投射》
——迈克尔· 雅各布斯
关于本书
解释了移情,不仅回顾了传统的精神分析当中的移情,也 从心理动力体系的不同流派的角度,分别解释了移情,最 后还从认知行为、存在主义、伴侣与家庭治疗三种流派的 角度,分别解释了移情或者与移情相通的概念。
解释了投射,并且在心理动力、认知行为、存在主义、伴 侣与家庭治疗的不同流派框架内,阐述了投射和投射性认 同的相关知识。 综合性地提出了一些识别、回应移情与投射的原则。
移情
心理动力性治疗取向
客体关系—移情是将已被内化的早期关系投射到治疗师身上。它包 含来访者带到关系中的所有事情。它是一种被重新激活的反应,而 早年这种反应在保护儿童的自尊以及忍受不良环境上有着适应性的 意义。 自体心理—自体客体移情:一种在治疗关系中被激发出来的由来访 者早年发展中的特别缺陷所导致的关系模式。(镜像移情、理想化 移情、孪生移情) 主体间取向—移情是一种潜意识的组织活动,而不是来访者的歪曲。 移情既不是退回过去,也不是对过去的一种替代,而是对来访者早 期成长经历中形成的组织原则和意象的持续影响的一种表达。
移情
早期发展 弗洛伊德—“将产生于分析内容的痛苦的想法转移到 医生身上”的过程,移情是一种歪曲,最初他认为移 情是治疗过程的阻碍,后来他认为移情是精神分析的 一个必要组成部分。 “每个个体都通过其先天倾向与早年生活所施影响的共 同作用,习得了一种他自己在性欲生活中的特定行为 方式。” 克莱茵—移情不仅包含被压抑的冲突,还包含进入关 系之中的全部早起情感,包括那些可能终生相伴的婴 儿的全部情绪状态。
移情
人本主义—不否认移情的发生,但不赋予移情超越其他治疗过 程的特权。但强调治疗师对来访者的内部反应是理解来访者的 资源,他们倾向于自我暴露自己的反移情反应。
17高中语文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第04天文学艺术类文本阅读(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移情和感受不同。在感受 活动中,主体面对客体,主客体是分离的,界限是清楚的。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客体 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没到对象中去,在对 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 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也就是说,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赠、
章第三段说的是“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这就是说, 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 2.本题考查文意概括。B 项,“这种观点不可信”错。文章第五段说的是“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 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于人的“内模仿”。但立普斯的观点更可信”,并没有说谷 鲁斯的观点不可信。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文意进行正确推断的能力。D 项,“只属于青山的”错。文章第三段说 “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 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在审美享受的瞬 间,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 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第四段也有明确说明,此时应是物我合一,物中有我,我中有物。
审美移情的功能是人的情感的自由解放。尽管移情不一定伴随美感,但美感则必定伴随移情。 因为审美移情能给人以充分的自由。人的不自由常常来自人自身。自身是有限的,它是自由的牢 笼。可是在审美移情的瞬间,自身的牢笼被打破了,“自我”可以与天地万物相往来,获得了自由 伸张的机会。“自我”与天地万物的界限消失了,人的情感也就从有限扩大到了无限。
移情与投射(重点摘要)
第一章移情绪论在治疗中总有这样一件突发事件,而来访者会使用其早年关系经验的模板(template)来阅读这一事件。
这些模板乃是一些在潜意识层面进行运作的有组织的、内化的图式(schema)移情不仅指来访者以类似于同早年照看者之间关系的方式来体验与治疗师之间的关系的倾向性,同时也指早期紊乱关系再次浮现的倾向,佛洛依德把这称之为“强迫性重复”(repetition compulsion)在心理动力性心理治疗(psychodynamic psychotherapy)模型中,对移情的体验、理解和解释被认为是引起来访者发生改变的核心因素。
根据莫顿基尔(Merton Gill)的理论,治疗性的活动产生与来访者能够在治疗师面前,向他们目前所针对的对象重新体验并表达出他们过去的想法、感受和冲动的时候,同时这种表达应当符合兴趣、客观性和可接受性标准。
但是仅仅理性理解这些模式还远远不够,移情意味着这些早年的模式在于治疗师的关系中重新浮现并被重新体验到;这将帮助来访者在体验的水平上深深的感受他们。
此外体验到针对过去感受的一种不同于早年照看者的反应,也是促使改变发生的核心因素。
移情不仅包含对治疗师的感受,也包含来访者预期会有怎样的行为与感受,以及来访者预期会从治疗师那里得到什么。
来访者可能歪曲治疗师的行为来确认自己的预期。
另一方面,来访者也有可能以确实能引发治疗师如此反应的方式行事。
一般来说,移情常常与过去和重要他人之间的未解决事件有关;它即可能对治疗有帮助,也可能毫无作用或者具有破坏性,这取决于他被识别的程度以及治疗师如何反应。
移情似乎与社会心理学或认知行为心理学中所描述的“心理图式”的概念非常类似。
心理图式是指“一种对一系列想法、感受、记忆以及对自己和他人的预期进行组织加工的持续存在的象征性框架。
我们必须找到一种能将我们与他人交往的大量经验组织起来的方式。
我们深受那些亲近的人-父母、老师、照看着和兄弟姐妹的强烈影响,并且发展出一些潜意识的原则来组织所有的外界刺激。
投射·移情·联想——书法审美三题
投射移情联想——书法审美三题
韩盼山
【期刊名称】《书画艺术》
【年(卷),期】2004(000)001
【摘要】投射、移情、联想,是人的儿种心理能力,或说心理机制,后来成为心
理美学的重要范畴。
在书法审美中,它们不仅客观存在,相互关联,而且非常需要。
因而,正确认识并有效激活这些心理机制,有助于书法审美的深入开展。
【总页数】3页(P27-29)
【作者】韩盼山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92.1
【相关文献】
1.论创作中移情的三种状态:投射、自居和感通 [J], 缪丽芳
2.论书法审美意象中的移情作用 [J], 崔树强
3.“经济人”的移情投射和无意识心理原型分析——亚当·斯密的镜子 [J], 许昭宾;史开国;谭婧;林玮娓
4.朱光潜的"移情"说和书法审美接受观 [J], 周国庆;崔永升
5.吟诵入境迁移表象激活联想──古诗文审美教学三题 [J], 曹云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移情和投射的异同
移情和投射的异同
(一)移情与投射
移情是把一个人套在另外一个人的头上。
比如把对自己的亲人的感觉套在另外一个人的头上。
投射是把自己套在另外一个人的头上。
他们的共同点都是认知方法的错误。
投射是防御性的,移情是比较主动的。
移情可能包括投射。
由于分析师在治疗中始终保持一种“隐去身份”的状态,就像一面空白的屏幕,病人可以把他任何的潜意识愿望和冲动投射到它的上面。
这就是病人对分析师的移情的一种情况。
如果你发现,生活中一个人莫名其妙对你有点敌意和防备,你可以从投射和移情两个方面来分析。
他对你有成见,可能是因为他认为你和她一样是竞争性的,随时准备踩着别人的头提升自己,因此对你非常防范。
也可能是因为觉得你象她的哥哥,得到父亲(领导)的宠爱,而抢走了她的份额,因此对你怀有恨意。
(二)转移与投射
投射是指,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和情绪投射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拥有和你一样的想法和情绪。
比如你自己想吃蛋糕,但你不直接说,而说你朋友想吃蛋糕,这就是投射。
转移是指,原先对某些对象的情感、欲望或态度,由于不合社会规范或具有危险性或不为自我意识所允许等原因,无法向其对象直接表现,而把它转移到一个自己认为较安全、可接受的对象身上,以减轻自己心理上的焦虑。
比如你上班受了委屈,但不能向上司直接生气,回家对自己的家人摆脸色,以宣泄情绪,这就是转移。
这两者区别在于,一个是无意识的把自己内心的心理行为特征投
到他人身上,一个是将宣泄的对象转移到更安全合理的对象上。
同理、反移情、投射认同
同理、反移情、投射认同《同理、反移情、投射认同》诸业本不生,以无定性故;诸业亦不灭,以其不生故。
1.导言回顾精神分析中投射性认同这个概念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很多理论家的争论其实并不在同一个水平上。
一般来说,不支持投射性认同这个概念具备存在意义的人——也就是说,他们是反对派——倾向于把投射性认同看作是一个描述个体内心变化的防御机制。
在把这个概念和精神分析中其他已有的防御机制概念比较之后,自然会发现,投射性认同的确没有什么新意的。
另外一派,支持派共有的特点是把投射性认同当作一种双人现象来对待,那么,其存在意义自然不言而喻,这是精神分析历史上开始从系统的角度来观察心理治疗。
这种视界转换将会最终彻底颠覆弗洛伊德的很多理论构架,如最近崭露头角的关系治疗(relational treatment )学派,其理论基础便是建构主义、系统论、佛学心理学、福柯等等,和弗洛伊德的理论基础大相径庭。
这种争论的起源在于Bion的工作,他用“容纳者”模型把克莱因晚期含混的有关投射认同的双人理论推向了一个极端,一个“弥纶天地之道”、“广大悉备”的极端。
在其模型中,治疗和治疗关系变成了“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这种宏大叙事的统摄万物的引力自然让很多分析师趋之若鹜。
自然他便会提出投射认同正常化的观点,并提出这是前语言期的母子沟通。
其沟通的主要成分是“对死的恐惧”传递给母亲,让母亲帮助婴儿处理死本能,然后用婴儿能够承担的方式回收。
(Bion 1959,1962, 1963, 1965, 1970, 1977, 1992)前语言期,这才是投射认同的两派争论的焦点,其实投射认同这个术语的反对派在这个时期看到的个体内部的自恋认同,而支持派看到的是两人系统中的一方投射,另一方认同。
如果我们把投射认同定位为双人系统中无意识交流的一个基本单位的话,就不免要考察治疗关系这个两人系统中的投射认同。
而传统精神分析一般是用移情-反移情,同理(empathy)来描述治疗关系的。
荣格的移情心理学与投射性认同
投射性认同的原型基础之一:荣格的移情心理学与投射性认同李孟潮【摘要】本文比较了荣格学派移情心理学的理论中对投射性认同的描述并比较其与客体关系学派阐述的异同,介绍了以玫瑰园哲学为代表的投射性认同的集体无意识原型基础,并提出了重发现投射性认同的东方文化原型基础的必要性。
【关键词】荣格移情投射性认同Jung’s transference psychology and the archetype foundation of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Abstract】The concept of transference in Jung’s work is reviewed and compared with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focusing on the archetype foundation of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which demonstrated in Rosarium Philosophorum, and the necessity of rediscovering the orient archetype foundation of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is discussed as well.【Key words】Jung transference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医疗实践是,而且总是一门艺术,分析实践同样如是。
(Practical medicine is and always has been an art , and the same is true of practical analysis.)——Jung , 19281导论1946年,克莱因提出了投射性认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这个概念;同年,荣格也写了一篇论文,名曰《移情心理学(psychology of transference)》,此文是荣格对投射性认同这个现象最深刻和最有代表性的研究。
移情理论——精选推荐
“移情作用”,提出一点小小的看法。
在分析物我同一这个美感经验的问题时,朱先生提出“移情作用”按照它字面的意思就是“感到里面去”,也就是“把我的情感移注到物里去分享物的生命”。
第二章谈论心与物的距离,朱先生又认为情感是“切身的”,在美感的经验中,“情感专注在物的形象上面,所以我忘其为我” 。
综合二者来说,所谓“移情作用”,“它就是人在观察外界事物时,设身处在事物的境地,把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仿佛它也有感觉、思想、感情、意志和活动,同时,人自己也受到对事物的这种错觉的影响,多少和事物发生同情和共鸣”[2],又是“物我两忘的结果,叔本华所谓‘消失自我’”。
更是“我们心中除开所观照的对象,别无所有,于是在不知不觉之中,由物我两忘进入到物我同一的境界”。
也就是说,朱先生认为“移情作用”包含了以下两大要点:一是要把我的感情外射出去,移之于物,进而“分享物的生命” ;二是在极端的凝神注视的状态下,由忘却自我,进而进入物我同一的状态。
这让我很快便联想到朱先生的那篇名为《诗的隐与显》文章,在这篇文章里,朱先生提出了他那有名的恰与王国维相背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说法。
朱先生认为王氏所说的“有我之境”,恰恰就是在极端地凝神观照事物之时,将我的感情移之于物,达到了物我同一的境界,是经历了美学里的移情作用,而物我两忘时创作的主体是无我无物的,因此王氏所说的“有我之境”恰恰就是“无我之境”。
而由于王氏所说的“无我之境”,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都是诗人在冷静中所回味出来的妙境,都没有经过移情作用”,没有经历移情作用,则创作的主体必然没有忘却自我,因此王氏所说的“无我之境”恰恰就都是“有我之境我以为王氏与朱先生二人的理解各有道理,都无可厚非,王氏所谓的“有我”与“无我”,是自“物”的角度来说的;而朱先生所谓的“无我”与“有我”,则恰是自“我”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的。
自“物”的角度来说,移我之情于物性,物中处处可见我之性情,则物中有“我”,必然是“有我之境”。
论创作中移情的三种状态:投射、自居和感通
论创作中移情的三种状态:投射、自居和感通缪丽芳【摘要】在创作过程中,移情有几种情况:一是投射,它是指自恋力比多灌注到对象身上,对象成为自我特点的一种载体,主体统摄对象而达到物我同一的状态;二是自居,即自我对对象进行模仿,同化于对象之中,从而自我具有了对象的特点,于是主体消融于对象而达成同一的状态;三是感通,主体与对象各自独立,主体由自身的体验与对象产生共情,从而在非强迫的情形下实现物我合一.当提及“移情”一词时,取义最多的是第一种情况,而后两者的情形往往被扭结在一起含混地使用.本文试图通过细致入微地分析,将其区分开来,阐述其对创作的影响.【期刊名称】《江淮论坛》【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7页(P154-160)【关键词】移情;投射;自居;感通;力比多【作者】缪丽芳【作者单位】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合肥2300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0-05在《歇斯底里症研究》的第四部分“歇斯底里症的心理分析”中,弗洛伊德第一次提及“移情”(transference),指的是治疗时,在治疗师和治疗者之间会产生一种在实际生活中不可能有的强烈的感情关系,这种关系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而且可能处于这两种感情中间的任何一点上,弗洛伊德把这种感情关系称为移情。
而移情在创作过程中的作用,具有更多的层次,在文艺心理学中,它包括了投射、自居和感通三个层面的含义,从而作品的风格和形态具有不同的意义和特征。
一、投射:我之影像附着于对象根据弗洛伊德的力比多理论,力比多是一种流动的能量,它并不固定地存在于个体的内部。
自我犹如一个巨大的水库,力比多从那里流出,流向客体也可以从客体流回。
于是,他将力比多区分为“自我力比多(ego-libido)”(又译:“自恋力比多)和“客体力比多”(object-libido)(又译:对象力比多)。
这两方面存在着对立,一方面用得越多,另一方面则用得越少。
移情正是力比多在主体与客体之间流动的一种状态,自恋力比多灌注到对象身上,对象于是便有了自我的特点。
沙盘游戏治疗四阶段:移情-共情-共鸣-感应
头,就是希望弗洛吻她。当然,她并没告诉弗洛伊德,而是感到羞愧, 且整夜未眠。接着,在下一次治疗中,她感到烦躁不安,自由联想过程 也中断了。最终,她实在是无法控制,这个念头说了出来。弗洛伊德尽 力找到这一幻想的根源,他得出结论说,这是源于病人多年前的一次经 历。当时,她与一位男士谈话,她有一个很强烈的念头,即这位男士会 强行吻她。但她压抑了这个念头。而现在,这一念头重新出现,并且转 移到了治疗师身上。
荣格看移情—— 哲学家的玫瑰园
10幅图画,揭示了炼金术的过程, 荣格以此来理解移情以及心理分析过程。
可见,荣格对移情的认识、理解和处理,不依赖于解释,而是 从更深度的层面,在转化中处理移情。
移情与转化相辅相成。
亚考比对移情的理解
亚考毕(Mario Jacoby):相遇心理分析
3,弗洛伊德提出了这样一种事实:当病人发现把令人羞愧的幻想 “转移”(Transference 移情)到医生身上去的时候,自己会感觉 到震惊。
这是弗洛伊德对“移情”的首次使用。
弗洛伊德对移情的处理
弗洛伊德的建议是“节制原则”,面对病人的移情时,治疗师不能给予 任何情感反应,而只能对其移情的动机和原因进行解释。这是一种情感 回避的反应,是利于治疗的。弗洛伊德认为,通过对移情的解释,揭示 病人早年经历的意义,以病人现在的状态来重新理解这一经历,病人就 可以获得新的理解和体验,即可修复过去反复重演的行为和病态模式。 而且,弗洛伊德认为,因果关系已经是清楚明了的,只要解释出来即可。
例如,荣格的一位病人在梦中,很明显地将治疗师投射为上帝和拯救者 了,这是将自己内在的自性——整合原型,心灵运作的核心力量——投 射在了治疗师身上。如果病人没有认识到这种力量是来自其自身的,那 么,他就会永远依赖治疗师而无法获得治愈。也就是说,病人不仅把治 疗师投射为或移情为一位父亲,因而寻求忠告和指导,还将其投射为上 帝,以寻求拯救,期待由此获得超越性的能量。
艺术欣赏课件05
欣赏艺术,不仅要了解不同 艺术门类、体裁样式等方面 的规律特点,还必须充分考 虑艺术家和艺术品的时代、 地域、民族文化、艺术风格、 流派、艺术思潮等文化背景 知识。
欣赏艺术,还应进一步深入其里,弄清门径,
把握一些技术技巧,最好自己能够运用一门 艺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从而更深地体 会艺术内在的奥妙。 如诗歌: 花草自生天地间, 不容亵渎不为怜。 风雪肆虐香仍在, 春光永驻是心田。
五、艺术的本质特征:主体性、形象性、审美 性、创造性、普遍性(情感、想象、审美、 创造、共享。) 六、主要美学范畴:崇高、优美(中国美学叫 作阳刚阴柔、豪放婉约),悲剧、喜剧,奇 丑、怪诞(后两种主要表现在西方现代派、 后现代派艺术中)。 七、艺术的永恒主题:喜怒哀惧爱恶欲, 情感与人性:生死祸福、喜怒哀乐、悲欢离 合、爱恨情仇、阴晴圆缺、成败得失、兴衰 际遇。
艺术家的创造是“一度创造”,艺术欣赏是
“二度创造”。
再创造是艺术鉴赏的最重要的特点。
任何艺术鉴赏,鉴赏者都要根据自身的生活
经验、文化修养,以及个人的感受能力、想 象能力,所处的特定处境和特殊心理来接受 鉴赏对象,并对鉴赏对象进行联想、想象、 补充、丰富、扩展、加工、再创造,把艺术 品的艺术形象转化成自己头脑中的形象。 在艺术鉴赏的再创造的活动中,联想和想象 占有重要地位,联想和想象带有较强的自觉 性、主体性、情感性和创造性,是鉴赏者整 个人生经历、文化知识、文化教养、性格气 质、人格情操、艺术积累、兴趣爱好、审美 习惯等等主体结构的综合体现。不同的鉴赏 者有不同的爱好,也有不同的品位。
艺术意蕴是指通过艺术作品的艺术形象
及其外在形式所表现出来的有限中的无 限的意义,具体个别中包含的普遍概括 性,深刻的人生本质、哲理意义和文化 内涵。
移情与反移情的毒害及精神分析伦理的作用
1937年,弗洛伊德在他的晚年写了一篇关于反移情的文章,刊登在《Analysis Terminable and Interminable》上,这是他为数不多的几篇关于反移情的文章之一。
在这篇文章里,他批评了分析师们尽管接受过培训和分析,仍然逃避分析对他们产生的批评性和修正性影响的行为。
这些人处于他称之为“分析的危险”之中,他把这种反移情情境比作“X射线对那些没有防护措施的人产生的危害”。
由此他提到了一句名言:“权力产生腐败,绝对的权力将产生绝对的腐败。
”他这样说当然是基于他所知道的卡尔古斯塔夫荣格、桑德拉费伦齐以及其他人,甚至很可能包括他自己的经历。
他提出的唯一的补救办法是分析师定期接受更多的分析,分析是“一项永远不会完成的任务”,尽管他承认这不一定能解决问题。
他完全忽略了伦理维度以及这种恶劣行为的后果。
这很令人不安。
精神分析被视为治疗患者的一种医术,神经精神医学的一个分支,还有些别的什么,一直延续至今。
自希波克拉底时代即公元前5世纪以来,医学就被公认需要强制性的伦理准则来严格界定并约束从业者的行为,目的是让公众对医生有足够的信任,这样医生才能治病救人。
希波克拉底宣言直到今天都一直是医学行业的指导原则。
大多数司法体系都承认,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行业行为不应该适用于一般法律,而应该适用于更高的权威,即行业本身。
我不知道希波克拉底宣言在东方有多么广为人知,但我知道中国医学界在公元7世纪出现了类似的法典,它出自唐代伟大的医药学家孙思邈。
弗洛伊德及很多早期的精神分析师都是医生出身,遵守类似的宣言,弗洛伊德曾经无数次提到过在精神分析治疗中作为一个医生的伦理责任。
但是,尽管在其成员中出现过无数次臭名昭著的不道德行为,不管是弗洛伊德还是国际精神分析协会(IPA),在精神分析伦理方面的姿态都是完全无视这些行为,直到再也不能无视为止。
对此我们有一个技术术语:否认,它和不信不是一个概念。
否认是一种初级的很弱的防御机制,它的使用常常会使潜在的问题更恶化。
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12):移情与暗示
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12):移情与暗示展开全文(三)移情与暗示移情(Transference)作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专业术语,是指病人将其童年或早期生活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转移到了他的分析家身上。
或者说,他所看到的心理分析家,已经不是“真实的”的心理分析家本人,而是他心目中的,受其童年或早期经验影响的人物。
而利用这种移情的现象与作用,达到特殊的心理分析效果,便成为精神分析的移情方法。
从某种程度上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便是从移情开始的。
这仍然是针对安娜·O的个案。
由于移情的出现,布洛伊尔放弃了对安娜·O 的治疗,而把“发现”与“治愈”的机会留给了弗洛伊德。
早在《癔症研究》中,弗洛伊德就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在正常的心理过程中,如果有一种经历伴随着大量的情绪或情感因素,那么这种情绪或情感,要么以各种有意识的反射性行为释放出来;要么就会与其他有意识的心理因素一起被消磨掉或消退下去。
但是,弗洛伊德发现,癔症病人则不同,他们的情感处于窒息状态,而对与其有关的经历的记忆在意识中被切断,或者是被压抑。
对此可以有这样一种理论上的解释:其一是在最初经历中,病人心理处于特殊的分离状态,也即布洛伊尔所称的“类催眠”状态。
其二是那个经历与病人的自我不相容,于是产生了抵抗。
对于这两种情况的治疗,涉及到了这样一种考虑:如果最初的经历伴随着情感的发生能够进入意识,那么情感可通过行为而获得释放或发泄,这样,导致病人症状的能量也就会随之消散,症状也就能得到治疗或缓解。
尽管弗洛伊德那时还没有形成关于移情的明确表述,但是已经涉及到了移情的机制与表现。
关于移情,尤其是作为精神分析方法的移情,弗洛伊德是在1912年前后确定的。
1917年在维也纳大学做关于精神分析的讲演的时候,弗洛伊德对听众说,既然已经较为充分地讨论了精神分析所有复杂的病症与难题,绝不至于在结束时竟没有一句讲到治疗的方法与技术。
于是,弗洛伊德就用了“移情作用”这个标题,介绍他的精神分析作为疗法的意义。
审美心理学中的移情学说在生活中的应用2003
审美心理学的移情学说在生活 中的运用
神秘感极强的宝马氢动力概念跑 车
以可爱为设计主题的汽车车头造型
移情学说的注意事项 移情学说只是提供了一个欣赏的 可能思路,而不是完全的思路,对于 美的欣赏可以是多方面与多角度的。 同时汽车前脸的造型还要考虑色彩, 线条,尺寸,曲面等等因素,汽车前 脸的形象促使人移情来源于各个角度 对前脸造型的审美感受。并且,在特 定时候,其他的因素也在为移情起着 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李白)
诗词解释:敬亭山和我对视着,谁都看不够, 看不厌,看来理解我的只有这座敬亭山了。 两句诗表现出来的已不只是对敬亭山的无限 钟爱,在诗人眼里,敬亭山完全人格化了, 它不再是观赏的对象,而是自己相看“不厌” 的最亲密的朋友。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
诗句解释:该句有两种解释,一为花鸟 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 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为,以花鸟拟人,感 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诗句把作者 的情感移植入景物当中,表达了诗人热爱国 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以物言自己的情。
3 有关于移情说的一些问题
• 弗里斯等人的观点在大部分情况 下都还是比较适用的,但他从消极方 面否定了美的客观性,过分强调了审 美活动中的情感因素,排斥了审美认 识中的理性内容,把移情视为主体凝 视的一种关照,在关照中通过情感“ 外射”,移注,把主体的生命关注给 客观外物,使本无生命、无情感的东 西,变成了有生命,有情感的生命体 ,这些观点都带有明显的主观唯心主 义。
名词解释1移情说
名词解释1移情说移情说是因“移情”概念而得名的美学理论。
“移情”作为美学术语,首先由德国美学家费肖尔用来表示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意识活动,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加诸对象,使对象具有一定的情感和审美色彩。
这种理论后来成为德国李普斯的心理学美学的核心内容。
20世纪初得以广泛流传,成为各种形式主义艺术流派(如表现主义等)的理论基础。
移情说是关于美和审美本质的学说,是审美心理学的早期研究成果。
产生并发展于德国,对于审美态度有一定说明作用。
该学说以主观唯心主义为哲学基础。
移情是指直观与情感直接结合从而使知觉表象与情感相融合的过程,是人的意识活动的结果,是主体把自己的感受、情感和思想注入对象使之染上主观色彩的结果。
因而美根源于主体的移情活动,美的本质和核心就是移情现象。
当我们聚精会神地观照审美对象时,就会产生把我们的生命和情趣注入到对象中、使对象显示出情感色彩的现象。
移情说最早是由德国费肖尔父子(1847~1933)提出的,F·费肖尔(Friedrich Theodor Vischer)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移情现象,把移情作用称为“审美的象征作用”,这种象征作用即通过人化方式将生命灌注于无生命的事物中。
R·费肖尔在《视觉的形式感》中把“审美的象征作用”改称为“移情作用”,他认为审美感受的发生就在于主体与对象之间实现了感觉和情感的共鸣。
费肖尔的移情作用是由我及物和由物及我两个方面的统一,立普斯和谷鲁斯各持一端并予以发挥,分别形成了移情说两个变种:同情说和内模仿说。
这一学说同情说的主要代表人物为德国心理学家T.立普斯(1851~1941)其代表作为《空间美学和几何学·视觉的错觉》(1879年)和《论移情作用》(1903年),他认为美感的产生是由于审美时我们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审美对象上去,将自身的情感与审美对象融为一体,或者说对于审美对象的一种心领神会的“内模仿”,即“由我及物”或“由物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