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习题集
刑法练习题集最新版
![刑法练习题集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d32395a9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b2.png)
刑法练习题集最新版一、选择题A. 罪刑法定原则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C.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 诚实信用原则A. 甲在自家院内种植罂粟B. 乙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C. 丙在道路上无证驾驶D. 丁在家中饲养宠物A. 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成为犯罪主体B.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 精神病患者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不负刑事责任D. 盲人犯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填空题1. 刑法规定,已满____周岁不满____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
3. 我国刑法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____,主刑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
三、判断题1. 犯罪行为必须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才能构成犯罪。
()2. 刑罚的目的是教育、感化和改造犯罪分子。
()3. 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四、简答题1. 简述犯罪未遂的特征。
2. 简述教唆犯的处罚原则。
3. 简述正当防卫的条件。
五、案例分析题1. 甲某晚潜入乙家,意图盗窃。
在翻找财物过程中,甲被乙发现。
甲持刀将乙逼至墙角,乙无奈交出家中现金。
甲在逃离现场时,被巡逻民警抓获。
(1)甲的行为构成何罪?(2)甲的行为具有哪些犯罪构成要件?(3)请分析甲的犯罪形态。
2. 丙(15周岁)与丁(17周岁)共同实施抢劫。
在抢劫过程中,丙持刀将被害人砍伤,丁则负责搜刮财物。
事后,两人将抢劫所得财物平分。
(1)丙、丁的行为构成何罪?(2)请分析丙、丁的刑事责任。
(3)请论述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理原则。
六、名词解释题1. 犯罪故意2. 犯罪过失3. 犯罪预备4. 共同犯罪5. 累犯七、论述题1. 论述我国刑法中罪刑法定原则的具体体现。
2. 论述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区别。
3. 论述刑法中对于单位犯罪的规定及其刑事责任。
八、案例分析与应用题1. 张某因与李某有仇,某日趁李某不备,将其打伤。
刑法总论习题集及答案
![刑法总论习题集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5538b4cc7931b765ce15d4.png)
司法考试刑法试题及答案:刑法导论2008 年08 月21 日10:46I •关于刑法的体系,下列哪些说法正确?()A •指刑法的组成和结构B.刑法体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C.狭义刑法体系仅指“刑法典”的体系 D.广义刑法体系包括①“刑法典”;②单行特别刑法;③附属刑法2•关于刑法典正确说法是:()A •刑法典分为总则、分则、附则3编B.刑法分则主要是根据犯罪的同类客体分为10章C •在1997年修订刑法之后,只颁行过一个单行刑事法,此后对刑法修订全部采取“修正案”形式D.目前已有6个修正案(截止于2007年12月底)3•罪刑法定原则在大陆法系国家的含义是:()A •刑法应以制定法为依据成文法,排斥习惯法B.刑法不得类推解释或类推适用C •刑法不得溯及既往D •刑法不得规定过分的、残酷的、不确定的刑罚4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正确说法是:() A •罪刑法定原则是刑事司法的原则不是立法原则 B.犯罪与刑罚只能由法律规定,因此排除犯罪性事由只能由刑法明文规定 C.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价值理念是保障公民权利与自由 D •不违反行政法、民商法的行为当然也不违反刑法5•关于罪刑相适应原则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刑罚的轻重与罪行和刑事责任相适应 B •罪行指客观行为及其侵害性C.刑事责任指行为人主观意识的罪过性和人身危险性 D •罪刑相适应仅仅是指刑罚的轻重与罪行轻重相适应6•下列哪种情形体现出罪刑相适应原则?()A .对累犯从重处罚B .对自首、立功的从宽处罚C .对中止犯处罚宽大于未遂犯、预备犯 D.对不满18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7•下列哪些情况属于在我国领域内犯罪?()A .行为地在我国,结果地不在我国B .行为地不在我国,结果地在我国C .行为地和结果地都在我国D .行为地和结果地都不在我国& (犯罪地确认、属地原则适用)一艘悬挂我国国旗的客轮停泊在英国某港口时,在轮船上的一美国乘客甲某遭到在岸上的英国公民乙某枪击身亡。
刑法练习题集前十章
![刑法练习题集前十章](https://img.taocdn.com/s3/m/da4e78164431b90d6c85c759.png)
第一章刑法概说一、名词解释1刑法2立法解释3司法解释4论理解释5限制解释6扩展解释二、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于1997年修订的刑法的生效方式是()。
A从公布之日起生效B公布之日后经过一段时间再施行C全国人大批准后生效D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21998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属于下列哪种刑事法律?()A刑法立法解释B单行刑法C刑法修正案D附属刑法3我国《刑法》第8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这一刑法条文中的“但书”所表述的情况是()。
A对前段的补充B前段的递进C前段的例外D对前段的限制4立法解释是()对刑法的含义所作的解释。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最高法院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5对于1997年刑法典第116条中的“汽车”一词,学理上往往解释为包括作为交通工具使用的大型拖拉机,这一解释属于()。
A历史解释B当然解释C限制解释D扩张解释(二)多项选择题1广义上的刑法包括()。
A刑法典B单行刑法C附属刑法D刑法修正案2有权进行司法解释的主体包括()。
A最高人民法院B公安部C最高人民检察院D司法部3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相比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A刑法调控范围的广泛性B鲜明的阶级性C刑法强制手段的严厉性D稳定性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条的规定,我国刑法的具体任务包括()。
A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B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C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D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ZK)〗5在我国对刑法的立法解释的方式有()。
A刑法中用条文明确规定的解释B国家立法机关在法律的起草说明中所作的解释C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刑法实施中发生的歧义所进行的解释D国家立法机关工作人员撰写的刑法释义〖ZK)〗6从解释的方法上来划分,刑法的解释可分为()。
刑法经典练习题
![刑法经典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f388dae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fb.png)
刑法经典练习题试题1:我国刑法处罚的是()。
A: 构成犯罪的行为B: 一切违法行为C: 造成了社会危害的行为D: 触犯了刑律的行为答案: A试题2:制定刑法的法律根据是()。
A: 宪法B: 民法C: 行政法D: 侵权法答案: A试题3:下列哪种刑罚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附加适用()。
A: 有期徒刑B: 管制C: 剥夺政治权利D: 拘役答案: C试题4:刑事诉讼法属于()。
A: 程序法B: 实体法C: 特别法D: 临时法答案: A试题5:某市西区治安联防队行使该区公安分局委托的治安管理权。
某日联防队员李某抓获有盗窃嫌疑的王某,因王某拒不说出自己真实姓名,李某用木棍将其殴打致伤。
王某向法院请求国家赔偿,应由()承担国家赔偿义务。
A: 市公安局B: 区治安联防队C: 区公安分局D: 李某答案: C试题6:甲方主动携带邻居5岁小孩进入山中狩猎。
两人在林中失散,甲继续独自行猎,既不寻找孩子,也没返村告知小孩家人,径直回家。
日后,林中发现被野兽咬伤致死的小孩尸体。
甲的行为属于()。
A: 故意杀人B: 意外事件C: 过失致人死亡D: 不构成犯罪答案: A试题7:紧急避险的情况下,行为人所造成的损害()。
A: 可以大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B: 可以等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C: 可以小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D: 特殊下可以没有限制答案: C试题8: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为不满()。
A: 14周岁B: 16周岁C: 18周岁D: 20周岁答案: A试题9:甲因急于继承其父财产而生杀父之念,一日雨夜乘其父病重之机,欲为其注射毒药。
刚拿起注射器,忽听一声惊雷致使注射器掉在地上。
他想到杀父是大逆不道,要为天理所报应,便被弃了杀害行为。
甲的行为属于()。
A: 杀人中止B: 杀人未遂C: 杀人预备D: 不构成犯罪答案: A试题10:普通累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加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人。
(完整版)刑法总论习题集及答案
![(完整版)刑法总论习题集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205492b52acfc788ebc97f.png)
刑法学总论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就刑法修改所作的说明,属于( A )。
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学理解释D、论理解释2、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是采取( D )。
A、从新原则B、从旧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3、孙某1985年5月生,1998年6月盗窃他人财物价值2380余元;1999年8月抢劫他人手机一部和现金1200余元;2001年10月实施绑架行为时,被抓获。
孙某应对( B )负刑事责任。
A、盗窃、抢劫和绑架行为B、抢劫和绑架行为C、盗窃和绑架行为D、绑架行为4、以法定的犯罪行为的完成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刑法理论上对其称之为( B )。
A、结果犯B、行为犯C、危险犯D、举动犯5、刘某意图杀死范某。
一天,持刀潜伏在范某院落的大门外,等候范某的出现,后因久等未果,又惧怕法律,遂打消杀人恶念,持刀返家。
对刘某的行为应定为( B )。
A、犯罪预备B、预备阶段上的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实行阶段上的犯罪中止6、在我国刑罚体系中,属于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有( A )。
A、管制B、拘役C、有期徒刑D、无期徒刑7、( A )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A、犯罪的时候B、侦查的时候C、起诉的时候D、审判的时候8、某甲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执行4年时,因犯脱逃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5年,那末,人民法院对其应在( D )决定执行的刑罚。
A、10年以上15年以下B、5年以上15年以下C、5年以上11年以下D、6年以上11年以下9、下列情节中,属于量刑酌定情节的有(D )。
A、累犯B、未成年人犯罪C、立功D、犯罪动机10、防卫过当是指( C )。
A、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B、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一般损害的C、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的D、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四个选择项中,有2——4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选出后,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精选法考《刑法》复习题集共25篇 (10)
![精选法考《刑法》复习题集共25篇 (10)](https://img.taocdn.com/s3/m/255391e2daef5ef7bb0d3c17.png)
法考《刑法》职业资格考前练习一、单选题1.关于刑法用语的解释,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4年卷二3题,单选)A、按照体系解释,刑法分则中的“买卖”一词,均指购买并卖出;单纯的购买或者出售,不属于“买卖”B、按照同类解释规则,对于刑法分则条文在列举具体要素后使用的“等”、“其他”用语,应按照所列举的内容、性质进行同类解释C、将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行为,认定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属于当然解释D、将盗窃骨灰的行为认定为盗窃“尸体”,属于扩大解释>>>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2节>罪刑法定原则【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体系解释、同类解释规则、当然解释和扩大解释。
A项,体系解释是指将被解释的法律条文或者法律概念放在整个法律体系中来理解,联系此法条与其他法条的相互关系来解释法律。
按照体系解释,刑法分则中的“买卖”一词包括购买与出卖两种行为,只要实施了购买和出卖两种行为中的一种就属买卖,如非法买卖枪支罪等。
故A项错误。
B项,我国刑法对于列举式立法,在词不尽义的情况下会用“等”、“其他”来表示更多的内容。
但是“等”、“其他”并不意味着可以包含立法者意图之外的内容,而必须是与立法者已经列举的内容在性质上相同。
如“2.甲盗窃了一批珍贵的古董文物,为避免罪行暴露被抓,他将文物藏在自己的私密地窖内十年之久。
多年之后,甲见文物被盗风波已经渐渐平息,遂将文物拿出,为方便携带和销赃,甲将部分文物砸碎。
对甲盗窃珍贵文物行为和砸碎珍贵文物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砸碎文物的行为被盗窃文物的行为所吸收,只定一个盗窃罪B、盗窃文物的行为和砸碎文物的行为,应分别定盗窃罪和故意损毁文物罪,实行数罪并罚C、相对于盗窃文物来说,砸碎文物是不可罚的事后行为D、甲盗窃珍贵文物后将珍贵文物放在地窖中十年之久,属于继续犯>>>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8章>第1节>区分罪数的标准【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罪数的认定问题。
刑法练习题(打印版)集
![刑法练习题(打印版)集](https://img.taocdn.com/s3/m/6a6fbd7a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5a.png)
刑法练习题(打印版)集# 刑法练习题(打印版)## 一、选择题### 1. 根据刑法规定,下列哪项不属于犯罪行为?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盗窃他人财物C. 捡到钱包后据为己有D. 未遂的犯罪行为### 2. 某甲因不满公司裁员,故意破坏公司设备,造成重大损失。
甲的行为构成:A. 故意伤害罪B. 故意毁坏财物罪C. 职务侵占罪D. 贪污罪### 3. 某乙在醉酒状态下,无意识地推倒了路人,造成路人受伤。
乙的行为构成:A. 故意伤害罪B. 过失致人重伤罪C. 故意杀人罪D. 过失杀人罪## 二、判断题### 1. 犯罪的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的,过失不构成犯罪。
()### 2. 未成年人犯罪,根据刑法规定,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3. 正当防卫过当,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 三、简答题### 1. 简述刑法中的“犯罪构成要件”。
### 2. 何为“正当防卫”?请简述其构成要件。
### 3. 描述“紧急避险”的概念及其适用条件。
## 四、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某甲因欠债,伪造了一份合同,诱使乙向其支付了10万元。
甲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构成,是何种犯罪?### 案例二:某乙在超市购物时,因忘记付款而将一瓶饮料带出超市。
超市保安发现后,乙立即表示愿意补交货款。
乙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案例三:某丙在夜晚回家途中,发现有人正在盗窃邻居的财物,于是拿起一块砖头将盗窃者击伤。
丙的行为是否属于正当防卫?## 五、论述题### 1. 论述刑法中“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的区别及其法律后果。
### 2. 论述“共同犯罪”的概念、特点及其刑事责任的分配原则。
注意:请在答题纸上作答,保持字迹清晰,条理分明。
(本文档为模拟练习题,仅供参考,具体内容请以实际法律法规为准。
)。
大学刑法习题集
![大学刑法习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fe815e0576c66137ee061979.png)
刑法习题集1、李某在各种报纸上刊登广告,号称有致富专利技术50余项出售,且声明无效一律退款。
许多人纷纷汇款购买。
李某收到汇款6000余元后携款潜逃。
李的行为构成:( )A.诈骗罪B.虚假广告罪C.非法经营罪D.假冒专利罪2、胡某前几天与张某、李某吵架,一直怀恨在心。
某晚,胡某先后到张某、李某的打谷场(距离较远)放火,烧毁张某的稻草3000公斤,稻谷1000公斤,烧毁李某的稻草2000公斤,稻谷1000公斤。
胡某的行为构成()A.放火罪B.破坏生产经营罪C.故意毁坏财物罪D.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3、常某找一些进城务工人员替某些单位献血,以完成献血任务。
从中获利。
常某将这些人关押,集体居住,对不服看管不愿再卖血地人使用暴力。
常某构成()A.非法组织他人卖血罪B.非法拘禁罪C.强迫卖血罪D.故意伤害罪4、张某、王某两人以商谈生意为名将私营主李某骗至一空房内,强迫李某亲手定下“请立即支取9万元货款交给客户张某”的纸条,并盖上自己的印章。
随后,张、王二人持该字据从李某的企业财务室领走9万元。
则张、王的行为构成( )A.抢劫罪B.绑架罪C.敲诈勒索罪D.非法拘禁罪与诈骗罪5、甲某一直不喜欢其8岁的继子,某日甲又因琐事打骂继子,并用铁条将其右眼扎瞎。
甲某的行为构成:( )A.虐待罪B.虐待致人重伤罪C.虐待罪和故意伤害罪D.故意伤害罪6、警察甲某为报私仇,趁仇人乙某违章之机,将乙某非法拘押,并使用警棍殴打乙某,致使乙某伤残。
甲某行为( )A.应定为非法拘禁罪,并从重处罚B.应定为故意伤害罪C.应定为非法拘禁罪、故意伤害罪数罪并罚D.甲某行为不构成犯罪,因为是在执行公务7、钱某从A市拐骗一名16岁少女,欲卖到B市。
途中,钱某几次强行奸淫该女,并强迫其卖淫两次,则钱某的行为( )A.构成拐卖妇女罪、强奸罪、强迫卖淫,应实行数罪并罚B.构成拐卖妇女罪与强迫卖淫罪,此两罪应实行数罪并罚,其强奸行为不宜单独定罪,而应作为强迫卖淫罪中“强奸后迫使卖淫的”这一从重处罚的条件C.只构成强奸罪、强迫卖淫罪,因为其拐卖行为尚未完全实现D.只构成拐卖妇女罪,其强奸行为、强迫卖淫的行为只作为法定的从重处罚条件,不宜单独定罪8、刑警队侦查员王某对犯罪嫌疑人朱某询问时用木棍、浸湿打结的麻绳抽打朱某,导致朱某背部、臀部以及双腿皮下大面积淤血,深达肌层。
法考《刑法》复习题集(第3828篇)
![法考《刑法》复习题集(第3828篇)](https://img.taocdn.com/s3/m/eb6415eb49649b6649d74719.png)
2019年国家法考《刑法》职业资格考前练习一、单选题1.关于罪数形态,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在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过程中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检查并导致执法人员轻伤的,应实行数罪并罚B、在走私毒品之后,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毒人员检查并导致执法人员死亡的,应实行数罪并罚C、盗窃文物后又出售该文物的,应实行数罪并罚D、司法工作人员收受他人财物之后,又徇私枉法的,应实行数罪并罚>>>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2.15周岁的甲意图盗窃,17周岁的乙对此知情,仍应甲的要求为其配置万能钥匙。
甲用乙配置的钥匙,盗窃他人财物3万元。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如认为责任年龄、责任能力不是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则甲、乙成立共犯B、如认为甲、乙成立共犯,则乙成立盗窃罪的从犯C、不管甲、乙是否成立共犯,都不能认为乙成立盗窃罪的间接正犯D、由于甲不负刑事责任,对乙应按盗窃罪的片面共犯论处>>>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3.吴某被甲、乙合法追捕。
吴某的枪中只有一发子弹,认识到开枪既可能打死甲也可能打死乙。
设定吴某对甲、乙均有杀人故意,下列哪一分析是正确的?(2016年卷二5题,单选)A、如吴某一枪没有打中甲和乙,子弹从甲与乙的中间穿过,则对甲、乙均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B、如吴某一枪打中了甲,致甲死亡,则对甲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对乙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实行数罪并罚C、如吴某一枪同时打中甲和乙,致甲死亡、乙重伤,则对甲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对乙仅成立故意伤害罪D、如吴某一枪同时打中甲和乙,致甲、乙死亡,则对甲、乙均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实行数罪并罚>>>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4.徐某因犯故意伤害罪,于2007年11月21日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期2年执行。
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徐某伙同他人无故殴打学生傅某,致傅某轻微伤。
当地公安局于2008年4月3日决定对徐某行政拘留15日,并于当日开始执行该行政拘留决定。
刑法练习题册
![刑法练习题册](https://img.taocdn.com/s3/m/c13e5d5f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7b.png)
刑法练习题册第一章:刑法基础知识梳理1. 以下哪个是法律规定的最高法律权力机关?2. 以下哪个是我国现行刑法的立法机关?3. 在我国刑法中,依法对犯罪分子进行惩罚所使用的主要手段是什么?4. 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哪些方面?5. 刑法上对犯罪分子进行定罪的要求是什么?第二章:刑事责任和刑罚1. 什么是刑事责任?刑事责任的性质是什么?2. 刑法中规定了哪些刑罚种类?3. 利用违法所得犯罪所得赃款赃物筹措刑罚等具体规定在哪个刑法条款中?4. 什么是从犯?与主犯相比,从犯的刑事责任有何特点?5. 在我国,犯罪嫌疑人可以被依法采取哪些刑事强制措施?第三章:刑事侦查1. 刑事警察具有什么样的职责和权力?2. 犯罪嫌疑人被批准逮捕后,侦查机关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对其进行审讯和调查?3. 刑事诉讼中的抓捕和拘留有何区别?4. 侦查活动中的检查、搜查和查封具有什么样的法律规定?5. 犯罪嫌疑人的拘留期限是多长时间?第四章:犯罪和刑事责任年龄1. 什么是犯罪年龄?我国刑法规定的正常犯罪年龄是多少?2. 在以下哪种情况下,未满十六周岁的人可以适用刑事处罚?3. 在我国刑法中,对于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是什么?4. 依照我国刑法规定,对于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能力认定,应当依据何种原则?5. 对于刑事责任能力不完全的犯罪人员,法律规定了什么样的处罚措施?第五章:刑法中的特殊规定1. 刑法中对涉恐、涉黑、涉毒犯罪的处罚有何特殊规定?2. 在我国刑法中,对破坏国防利益和影响国家安全犯罪的处罚有何特殊规定?3. 刑法中如何对贪污受贿犯罪进行定罪和处罚?4. 刑法中如何对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犯罪进行定罪和处罚?5. 刑法中如何对危害社会管理秩序犯罪进行定罪和处罚?第六章:法律适用和量刑1. 刑法如何确定犯罪的法律责任?2. 在刑法中,对犯罪分子应从重处罚的情形有哪些?3. 在犯罪中,法律规定了哪些共同犯罪和数罪并罚的情况?4. 刑法中对于犯罪后悔、积极赔偿和自首等行为有何规定?5. 刑法中的量刑原则有哪些?量刑的依据和方法是什么?结语通过参与刑法练习题的学习,我们可以加深对刑法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加熟悉刑事责任和刑罚的相关法律规定,了解刑事侦查和法律适用方面的要点,以及理解刑法中特殊规定和量刑原则等内容。
法考《刑法》复习题集(第606篇)
![法考《刑法》复习题集(第606篇)](https://img.taocdn.com/s3/m/0286add00029bd64783e2cc3.png)
2019年国家法考《刑法》职业资格考前练习一、单选题1.甲与乙共谋杀害丙,但乙临时改变主意,并没有前往犯罪地点,最后,甲单独将丙杀害。
对甲、乙的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构成共同犯罪B、不属于共同犯罪C、甲单独构成故意伤害罪D、乙单独构成故意杀人罪>>>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6章>第1节>共同犯罪的概念【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共同犯罪的成立问题。
乙虽然没有前往,但没有阻止甲实施他们预谋的犯罪,因此,甲、乙构成共同犯罪。
2.1996年9月,陈某某因流氓罪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
1997年《刑法》实施以后,陈某某以新的刑法里没有流氓罪罪名为由提起申诉。
关于如何处理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撤销原判,改判无罪B、释放陈某某,对其进行国家赔偿C、考虑到陈某某已经服刑有期徒刑一年,改判为两年有期徒刑D、驳回申诉,维持原判>>>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3节>刑法的时间效力【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刑法溯及力的记忆和理解。
刑法的溯及力问题,是对刑法规定颁布前发生、刑法规定生效后法院判决还没有确定的刑事案件来说的。
对于刑法规定修改前已经按照当时生效的法律判决确定的刑事案件,仍应该执行当时的判决。
3.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我国刑法中的主刑的种类?( )A、死缓B、有期徒刑C、管制D、无期徒刑>>>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0章>第1节>管制【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我国刑罚种类的记忆。
我国的五种主刑是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简称死缓,是我国死刑的一种执行方式,不是单独的刑种。
4.“伪造、变造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属于下列哪一罪名?( )A、单一罪名B、选择罪名C、类罪名D、概括罪名>>>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4章>第2节>罪名【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罪名的分类。
法考《刑法》复习题集(第2991篇)
![法考《刑法》复习题集(第2991篇)](https://img.taocdn.com/s3/m/5bbf8c22ad02de80d5d84062.png)
2019年国家法考《刑法》职业资格考前练习一、单选题1.甲意欲跳楼自杀,在犹豫的过程中,听到围观者乙某大喊“怎么还不跳”,遂毅然跳下,后抢救无效死亡。
关于乙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构成故意杀人罪B、不构成犯罪C、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罪D、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罪>>>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3章>第5节>犯罪故意【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犯罪故意。
跳楼是他人的自主行为,不是围观者逼迫下的行为。
这种情况下,围观者即使有让他人跳楼的故意,也不是杀人的故意。
如果围观者亲自上楼将他人推下楼,则围观者构成故意杀人罪。
2.甲预谋前往乙处杀害乙,但到达后,发现乙处有人,感到无法下手,遂返回。
关于甲的犯罪形态,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犯罪预备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不可罚的不能犯>>>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5章>第2节>犯罪预备的概念与特征【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的区别。
甲只是为杀人行为做准备,因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止。
3.下列哪一犯罪人可能被假释?( )A、甲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并领导该组织对他人进行伤害,被以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和故意伤害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15年有期徒刑B、乙犯投放危险物质,被判处12年有期徒刑C、丙犯盗窃罪,被判处无期徒刑D、丁犯诈骗罪,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但前罪被认定为累犯>>>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2章>第2节>假释的条件【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假释主体条件的记忆。
《刑法》第81条第1款和第2款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1/2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13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
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法考《刑法》复习题集(第2806篇)
![法考《刑法》复习题集(第2806篇)](https://img.taocdn.com/s3/m/17dce0d1e009581b6bd9ebd2.png)
2019年国家法考《刑法》职业资格考前练习一、单选题1.某电解铝厂为节省开支,经理和两名副经理集体研究决定,指派本厂电工在电表上做手脚,盗窃电力。
后经公安机关侦查发现,该电解铝厂盗窃的电力已经价值65万元。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电解铝厂没有构成单位犯罪,应对电解铝厂的经理、两名副经理和电工按照盗窃罪的共同犯罪处罚B、电解铝厂没有构成单位犯罪,应对电解铝厂的经理、两名副经理和电工分别按照个人单独犯罪处罚C、电解铝厂构成了单位犯罪,应对电解铝厂判处罚金,对经理、两名副经理和电工按照单位盗窃罪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罚D、按照罪刑法定原则,电解铝厂不构成单位犯罪,电解铝厂的经理、两名副经理和电工也不构成个人犯罪>>>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7章>第2节>单位犯罪的主体要件【答案】:A【解析】:在我国刑法对盗窃罪没有规定单位主体的情况下,本题考查如何处理为了单位利益、以单位名义实施的盗窃行为问题。
我国对盗窃罪没有规定单位犯罪,所以,电解铝厂不可能构成单位盗窃罪。
根据《刑法》第264条的规定,同时参照2013年4月2曰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3条“单位组织、指示盗窃,符合刑法第264条和本解释有关规定的,以盗窃罪追究组织者、指示者、直接实施者的刑事责任”之规定,可以得出结论,虽然单位不能作为盗窃罪主体,但单位中的相关人员是犯罪主体,并且,2.乙杀丙,见丙痛苦不堪,心生悔意,欲将丙送医。
路人甲劝阻乙救助丙,乙遂离开。
丙死亡。
关于甲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不构成犯罪B、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C、成立不作为犯罪的教唆犯D、因没有救助义务,不构成不作为犯罪>>>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3章>第3节>危害行为【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不作为犯罪的判断。
《刑法各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刑法各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0c0b4a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eb.png)
《刑法各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题1贪污罪 2.诈骗罪 3.简单罪状 4.叙明罪状 5.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6.挪用公款罪二、单项选择题1.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破坏生产经营罪的主观方面是( ) A.故意 B.故意,且具有破坏生产的目的C.故意,且具有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D.故意,且具有报复的目的2.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属于() A.危害国家安全罪 B.军人违反职责罪C.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D.危害国防利益罪3.我国刑法规定的虚假破产罪的主体是( )A.公司和企业 B.一般主体C.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D.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4.关于遗弃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遗弃的对象必须是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 B.遗弃行为情节恶劣的,才构成犯罪 C.遗弃罪的主观方面可以是过失 D.遗弃罪的行为人必须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扶养义务的人5.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贪污罪的犯罪对象只能是( )A.国家财产B.公共财物C.国家和集体的财物D.本单位的财物6.生产、销售假药罪的客体不包括() A.国家对食品的安全管理制度 B.生命权 C.健康权 D.财产权三、简答题1.放火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2.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题1.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2.诈骗罪: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3.简单罪状:在分则条文中只简单规定罪状,或者简单描述犯罪的构成特征的罪状。
4叙明罪状:在分则条文中比较具体、详细地对具体犯罪的构成特征加以描述的罪状。
5.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较大的行为。
6.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刑法学》总论习题集
![《刑法学》总论习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39f39784a0116c175f0e4837.png)
《刑法学》习题集第一章刑法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刑法的体系是指刑法的().A,组成B,结构C,组成和结构D,总则和分则2,下列哪个刑法的解释属于有权解释( ).A,司法解释B,学理解释C,论理解释D,文理解释3,我国现行刑法是第()部刑法.A,一B,二C,三D,四4,我国现行刑法的实施时间是().A,1997年10月B,1979年1月C,1980年1月D,1997年3月二,多项选择题1,我国的刑法规范由那些组成().A,刑法典B,单行刑事法律C,附属刑法D,国际刑法规范2,刑法与其他法律相比具有的显著特点是().A,刑法保护的范围更加广泛B,刑法的条文最多C,刑法只能由人民法院适用D,刑法的强制性最为严厉3,刑法总则第92条关于"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的规定属于().A,学理解释B,立法解释C,司法解释D,限制解释4,依照我国法律规定,有权对刑法进行司法解释的机关有().A,公安部B,司法部C,最高人民检察院D,最高人民法院三,名词解释题1,刑法2,刑法的体系3,刑法的解释4,立法解释5,司法解释四,简答题1,什么是刑法学刑法学研究的对象有哪些2,什么是刑法我国刑法的性质是什么3,怎样才能学好刑法和进行刑法学研究4,我国刑法的目的是什么5,我国刑法的制定依据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在我国刑法中得以体现的6,简述我国刑法中"但书"的含义和作用.五,论述题试述我国刑法的任务.第一章刑法概述(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 2,A 3,B 4,A二,多项选择题1,A B C 2,A D 3,B D 4,C D三,名词解释题(略)四,简答题1.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科学.它是部门法学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刑法学研究的对象就是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具体包括:(1)刑法本身,如刑法的概念,性质,地位,目的,原则,适用范围等;(2)刑法规范与规定,即刑法对于犯罪与刑事责任的一般规定与具体规定;(3)刑法规范的哲学基础,即理论刑法学;(4)对刑法规范的立法解释;(5)对刑法规范的司法解释,主要指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具体适用刑法的司法解释;(6)刑法适用的规律,经验与问题.2.马克思主义刑法观认为,刑法是掌握国家权力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在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自己的意志,以国家名义颁布的,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如何惩罚犯罪的法律.我国刑法是指我们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了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根据人民的意志,由国家立法机关颁布的,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及如何追究刑事责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简单来讲,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刑法的性质包括刑法的阶级属性和法律特征.(1)刑法的阶级属性刑法的阶级属性体现在刑法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刑法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刑法维护统治阶级利益..(2)刑法的法律特征是指刑法区别于其它法律的特有属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规制内容的特定性.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法的法律规范.这种特定性,是刑法得以成为特殊法律的重要原因.第二,法益保护的广泛性.一般部门法都只是调整和保护某一方面的社会关系.刑法不以特定的社会关系为调整对象,而是以特定的调整方法使它与其它部门法区别开来.第三,制裁手段的严厉性.刑罚不仅可以剥夺犯罪分子的财产,人身自由,还可以剥夺犯罪分子的生命.所以说刑法的强制手段最为严厉.第四,部门法律的补充性.只有当一般部门法不能充分保护法益时,才需要刑法保护.3.研究刑法学,也和研究其他社会科学一样,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为指导,遵循唯物主义认识论,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立足本国,放眼世界,使刑法学的研究来自实践,并为实践服务.我们应该努力运用以下方法进行刑法学的研究:第一,分析的方法;第二,比较的方法;第三,历史的方法;第四,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在刑法学研究中,一定要吃透立法精神,并予以充分的阐发,同时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刑事立法的建议.4.刑法第1条对制定刑法的目的和根据作了明确规定:"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5.刑法的制定根据分两个层次的内容:(1)刑法制定的法律根据宪法是我国刑法制定的最高法律根据.刑法根据宪法具体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犯罪和刑罚的规范,用刑罚来同反对和不执行宪法原则规定的一切危害国家,社会和公民利益的犯罪行为作斗争.(2)刑法制定的实践根据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经验和实际情况是我国刑法制定的实践根据.新刑法的制定,坚持了从实际出发,具体体现在:a根据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规定了新型的犯罪.b总结我国长期同犯罪作斗争的经验,将罪刑法定原则等写进了刑法,删除了一些不适合现阶段实际需要的制度,如类推.c借鉴了国际社会同有组织犯罪,洗钱犯罪,恐怖犯罪作斗争的经验,规定了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犯罪等.6,当同一条款的后段要对前段内容作出相反,例外,限制或补充规定时,往往使用"但是"一词予以表示,"但是"开始的这段文字称为"但书".但书前的内容称为"本文".但书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对前段表示了相反关系,如13条的但书,教材认为是前段的补充.(2)对前段表示了例外关系,如第8条.(3)对前段表示了限制关系,如第73条第1,2款.(4)对前段表示了补充关系,如第37条.由此看来,但书对准确表达立法意图起着重要作用,解释和适用刑法时不可忽视但书. 五,论述题我国刑法的任务也称刑法的机能,刑法的作用,是指刑法在社会生活中应承担何种责任.刑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根据这一规定,我国刑法的任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惩罚犯罪;二是保护人民.两者是紧密联系,有机统一的.惩罚犯罪是手段,保护人民是目的.从保护方面来看,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保卫国家安全,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2,保卫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3,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4,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第二章刑法的基本原则一,单项选择题1,罪刑法定原则最早见于().A,1215年英王签署的《大宪章》B,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C,美国《独立宣言》D,1810年《法国刑法典》2,重法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在本质上违反了().A,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B,罪刑法定原则C,刑法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D,惩办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3,累犯从重,自首从宽制度,体现了我国刑法的().A,罪刑法定原则B,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C,刑法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D,惩办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4,重刑主义是与下列哪一个刑法基本原则相违背的().A,罪刑法定原则B,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C,刑法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D,惩办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二,多项选择题1,我国刑法明确规定的基本原则有().A,罪刑法定原则B,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C,刑法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D,刑罚人道原则2,罪刑法定原则派生的内容有().A,禁止有罪类推B,禁止重法溯及既往C,排斥习惯法D,排斥绝对不定期刑3,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要求().A,重罪重罚B,轻罪轻罚C,罪刑相称D,罚当其罪4,刘某,17岁,因犯盗窃罪被公安机关逮捕,法院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第3款,对其从轻或减轻处罚,符合我国刑法的().A,罪刑法定原则B,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C,刑法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D,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三,名词解释题1,刑法的基本原则2,罪刑法定原则3,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4,刑法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四,简答题1,简述刑法基本原则的意义.2,简述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含义.五,论述题1,试述罪刑法定原则.2,试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含义和立法体现.六,案例分析题甲某在公共汽车上扒窃一名乘客的钱包,内有人民币800元,盗窃刚得手即被该乘客发现,后群众将甲某扭送至公安机关.检察院对甲某提起公诉后,法院最后定罪量刑时,以此时正处在"严打"时期,社会治安不好为由,以盗窃罪从重判处甲某有期徒刑5年.请问:法院的判决是否正确,说明理由.第二章刑法的基本原则(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 2,B 3,B 4,B.二,多项选择题1,A B C 2,A B C D 3,A B C D 4,A B三,名词解释题(略)四,简答题1,刑法基本原则是贯穿于全部刑法规范和刑法适用中的准则,是刑事立法基本精神的集中体现,对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刑法基本原则具有强大的威力,它们既有利于积极同犯罪作斗争,又有利于切实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既有利于推进法制化进程,又有利于维护法律的公正性;既有利于实现刑法的目的,又有利于达到刑罚的最佳效果.2,我国刑法第4条规定的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是宪法中规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刑法中的具体贯彻和体现,其含义是:任何人犯罪,都应当受到法律的追究;同样情节的犯罪人,在定罪处罚时应当平等;任何人受到犯罪侵害,都应当依法受到保护,而且被害人同样的权益应当受到刑法同样的保护;任何人不得享有超越法律规定的特权,不得因犯罪人或者被害人的特殊身份,地位,或者不同出身,民族,宗教信仰等而对犯罪和犯罪人予以不同的刑罚适用.五,论述题1.罪刑法定原则的原意为"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受处罚",其基本内容包含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法定化,即犯罪和刑罚必须事先由法律作出明文规定,不允许法官自由擅断;其二是实定化,即对于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犯罪所产生的具体法律后果,都必须作出实体性的规定;其三是明确化,即刑法条文必须用清晰的文字表述确切的意思,不可含糊其辞或模棱两可.我国刑法第3条明确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即"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罪刑法定原则派生出以下原则:排斥习惯法;排斥绝对不定期刑;禁止有罪类推;禁止重法溯及既往;明确性原则;严格解释原则;实体的正当程序原则.我国刑法第3条明确对罪刑法定原则加以表述,并在新刑法典和其后的刑法修正案以及单行刑法中全面,系统地体现了该原则:第一,如同1979年刑法典一样,新刑法典和其后的刑法修正案以及单行刑法实现了犯罪的法定化和刑罚的法定化.犯罪的法定化具体表现为:明确规定了犯罪的概念;明确规定了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明确规定了各种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刑罚的法定化具体表现为:明确规定了刑罚的种类;明确规定了量刑的原则和各种刑罚制度;明确规定了各种具体犯罪的法定刑.第二,新刑法典取消了1979年刑法典第79条规定的类推制度,这是罪刑法定原则得以真正贯彻的重要前提.第三,新刑法典重申了1979年刑法典第9条关于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从旧兼从轻的原则,并作了进一步明确,具体的规定.第四,在罪名的规定方面,新刑法典和其后的刑法修正案以及单行刑法已相当完备.分则条文由1979年的103条增加到350条,罪名数由1979年的130个增加到400多个.第五,在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或罪状以及各种犯罪的法定刑的设置方面,新刑法典和其后的刑法修正案以及单行刑法也增强了法条的可操作性.对于大量犯罪,尽量使用叙明罪状;在犯罪的处罚规定上,注重量刑情节的具体化.2.试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含义和立法体现.我国刑法第5条规定的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基本含义是: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对该原则应当从立法和司法两个层面加以理解.就刑事立法而言,刑法对各种犯罪的处罚原则规定,对刑罚裁量,刑罚执行制度以及对各种犯罪法定刑的设置,不仅要考虑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而且要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在刑事司法层面上,法官对犯罪分子裁量刑罚,既要看犯罪行为及其所造成的危害结果,而且要看整个犯罪事实包括罪行和罪犯各方面因素综合体现的社会危害性程度,要讲求刑罚个别化.现行刑法全面贯彻和体现了罪责刑相适应原则.首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确立刑法分则中每一具体犯罪的法定刑的准则;罪重,法定刑也重;罪轻,法定刑也轻.其次,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也是确定刑法总则中某些规范的依据,第三,刑法设立的主刑附加刑结合,轻重有序,上下衔接,可以灵活运用的刑罚体系,各类具体犯罪可以分割,能够伸缩,幅度较大的法定刑,为罪责刑相适应的司法适用奠定了基础.六,案例分析题不正确,违背了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要求法院定罪量刑做到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罪刑相称,罚当其罪,在分析罪重罪轻和刑事责任大小时,不仅要看犯罪的客观社会危害性,而且要结合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从而确定其刑事责任程度,适用相应轻重的刑罚.本案中,甲某盗窃数额较大,已构成盗窃罪,根据刑法第264条,盗窃数额较大(500-2000元)的,应在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法定刑幅度内量刑,不能因为案件处于严打期而加重被告人的刑罚,否则就使得被告人承担的刑罚与其犯罪轻重不相适应,造成轻罪重判,违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第三章刑法的效力范围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刑法在空间效力上,采取的是以()为主,兼采其他原则.A,保护原则B,属人原则C,属地原则D,普遍原则2,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一般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的犯罪().A,危害国家安全的,中国刑法才予以适用.B,法定最低刑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才适用中国刑法.C,犯罪地的法律也认为是犯罪的,才适用中国刑法.D无条件的一律适用中国刑法.3,我国刑法在时间效力上,采用的是().A,从旧原则B,从新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4,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一个A国人在一列行驶于我国境内的B国列车上对C国公民实施故意杀人的行为,应当适用().A,A国刑法B,B国刑法C,C国刑法D,我国刑法5,甲国公民从乙国劫持丙国的民用飞机到泰国,后逃至我国领域内,我国司法机关适用我国刑法对该行为人追究刑事责任,所体现的是().A,保护管辖原则B,折衷管辖原则C,属地管辖原则D,普遍管辖原则二,多项选择题1,刑法的空间效力包括().A,刑法对地的效力B, 刑法对人的效力C, 刑法对事的效力D, 刑法对时的效力2,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只有符合如下条件,才能适用中国刑法().A,犯罪地的法律也予以处罚B,依照中国刑法规定的法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C,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的犯罪D,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犯罪3,各国解决刑事管辖权的原则,概括起来有().A,属地原则B,属人原则C,保护原则D,普遍原则三,名词解释题1,刑法的效力范围2,刑法的空间效力3,属地管辖原则4,属人管辖原则5,保护管辖原则6,普遍原则7,刑法的溯及力8,从旧兼从轻原则四,简答题1, 简述关于法定刑轻重的几种比较情况.2, 简述我国刑法中的属人管辖权.3, 简述我国刑法的保护管辖权.4, 简述我国刑法的普遍管辖权.五,论述题1,试述我国刑法的时间效力.2,试述我国刑法对属地管辖权的规定.六,案例分析题1,纪某,李某均系中国公民,受雇于美国一轮船公司.2002年9月,该轮船停泊于法国某港口时,二人因与船长(英国人)发生争吵,合谋将船长杀死,并抢劫了其他船员的财物后逃逸.3个月后,二人被法国警方捕获,引渡回中国归案.问:对于纪某,李某的行为是否可以按照我国刑法进行处理为什么2,被告人甲某,外籍人,系我国某医科大学留学生.2003年6月10日晚7时许,我国某医科大学留学生之间发生殴斗,甲某用刀刺中另一国家留学生乙某腹部,乙某因肝脏破裂抢救无效而死亡.问:对于甲某的行为是否可以按照我国刑法进行处理为什么第三章刑法的效力范围(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 2,D 3,D 4,D 5,D二,多项选择题1,A B 2,A B 3,A B C D三,名词解释题(略)四,简答题1. 简述关于法定刑轻重的几种比较情况.法定刑较轻,是指法定最高刑较轻;如果法定最高刑相同,则指法定最低刑较轻.如果刑法规定的某一犯罪只有一个法定刑幅度,法定最高刑或者最低刑是指该法定刑幅度的最高刑或者最低刑;如果刑法规定的某一犯罪有两个以上的法定刑幅度,法定最高刑或者最低刑是指具体犯罪行为应当适用的法定刑幅度的最高刑或者最低刑.2.答:刑法第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这是对我国刑法属人管辖权的规定.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原则上都适用我国刑法,只是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该公民所犯之罪法定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刑法第10条还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本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追究,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这表明我国法律的独立性和国家主权的不受干预性.3.答:刑法第8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该条是关于我国刑法的保护管辖权的规定,即我国刑法对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的犯罪的适用规定.根据该条规定,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公民犯罪,我国刑法有权管辖,但这种管辖权也是有一定限制的:一是,这种犯罪按照我国刑法规定的最低刑必须是3年以上有期徒刑,对低于3年有期徒刑的轻罪不适用;二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也应受处罚,对按照犯罪地法律不受处罚的则不适用.上述两方面的限制必须同时具备.该条的规定,是我国刑法保护国家和公民利益的一个重要体现,作出这样的规定,对于保护我国国家利益,保护我国驻外工作人员,考察访问人员,留学生,侨民的利益是完全必要的.4.答:刑法第9条规定:"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本法."根据该规定,凡是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中规定的罪行,不论罪犯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也不论其罪行发生在我国领域内还是领域外,在我国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如不引渡给有关国家,我国就应当行使刑事管辖权.论述题1,试述我国刑法的时间效力.刑法的时间效力是指刑法的生效时间,失效时间以及对刑法生效所发生的行为是否具有溯及力的问题.刑法的生效时间有两种规定方式:一是从公布之日起即生效;二是公布之后经过一段时间再施行.刑法失效的时间即终止效力的时间,由国家立法机关规定.我国刑法的失效有两种形式:一是由国家立法机关明确宣布了某些法律失效;二是自然失效,即新法施行后代替了同类内容的旧法,或者由于原来特殊的立法条件已经消失,旧法自行废止.刑法的溯及力:是指刑法生效后,对于其生效以前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的习惯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如果适用,则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则没有溯及力.对于刑法的溯及力,我国采用从旧兼从轻的原则.刑法第1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本法施行以前,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的生效判决,继续有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刑法第十二条几个问题的解释》,这里的"处刑较轻",是指刑法对某种犯罪规定的刑罚即法定刑比修订前刑法轻.法定刑较轻是指法定最高刑较轻;如果法定最高刑相同,则指法定最低较轻.如果刑法规定的某一犯罪只有一个法定刑幅度,法定最高刑或者最低刑是指该法定刑幅度的最高刑或者最低刑;如果刑法规定的某一犯罪有两个以上的法定刑幅度,法定最高刑或者最高低刑是指具体犯罪行为应当适用的法定刑幅度的最高刑或者最低刑.2,试述我国刑法对属地管辖权的规定.刑法第6条第1款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这是我国刑法关于刑法空间效力的基本原则.这里的"领域",是指我国国境以内的全部区域,包括领陆,领水和领空.根据第6条第2款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这里的船舶或航空器,既可以是民用,也可以是军用,既可以是在航行途中,也可以是处于停泊状态,既可以是航行或停泊于我国领域内,也可以是航行或停泊于外国领域内或公海及公海上空.根据国际条约.我国驻外使领馆内的犯罪也视为在我国领域内犯罪.所谓法律有特别规定,是指:(1)刑法第11条规定:"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因而并不直接适用我国刑法的规定.(2)刑法第90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不能全部适用本法规定的,可以由自治区或者省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当地居民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和本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制定变通或者补充的规定,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施行."因而该条也属于例外的情形.(3)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刑法不在这两个地区适用.(4)现行刑法施行后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特别刑法的规定.刑法第6条第3款规定,"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该款是针对隔离犯的特殊情况对属地管辖的具体标准作了明确的规定.六,案例分析题纪某,李某在我国领域外实施犯罪,应适用我国刑法.刑法第7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本案中被告人纪某,李。
刑法练习题集第六版
![刑法练习题集第六版](https://img.taocdn.com/s3/m/fa13b783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c4.png)
刑法练习题集第六版一、选择题1.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项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盗窃他人财物C. 捡到钱包后主动归还D.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2. 以下行为中,哪项属于故意犯罪?A. 因疏忽大意导致他人受伤B. 酒后驾车撞人C. 故意放火烧毁他人房屋D. 因意外事故导致他人死亡3. 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预备行为,应当如何处理?A. 应当追究刑事责任B. 可以追究刑事责任C. 不追究刑事责任D. 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追究刑事责任4. 以下哪种情况下,可以对犯罪嫌疑人从轻或者减轻处罚?A. 犯罪嫌疑人主动投案自首B. 犯罪嫌疑人拒不认罪C. 犯罪嫌疑人有前科D. 犯罪嫌疑人在犯罪过程中被抓获5. 我国刑法中,关于正当防卫的法律规定是什么?A. 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B. 正当防卫应当负刑事责任C. 正当防卫可以减轻刑事责任D. 正当防卫应当从重处罚二、简答题6. 简述我国刑法中关于犯罪构成要件的基本要求。
7. 请解释什么是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并举例说明。
8. 描述一下我国刑法中关于共同犯罪的相关规定。
9. 简述我国刑法中关于自首和立功的法律规定及其意义。
10. 阐述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三、案例分析题11. 张某因与邻居发生争执,一怒之下持刀将邻居砍伤,造成邻居重伤。
请分析张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并说明可能的刑事责任。
12. 李某在一次聚会中,酒后驾车撞伤行人,造成行人轻伤。
请分析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并说明理由。
13. 王某在一家公司工作,利用职务之便,将公司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
请分析王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并讨论其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
14. 赵某在一次意外中,不慎将同事推下楼梯,导致同事死亡。
请分析赵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并说明理由。
15. 孙某在一次抢劫过程中,被被害人反抗并成功制服。
孙某随后主动向警方投案,并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行为。
请分析孙某的行为是否构成自首,并讨论其可能获得的法律后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1-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下列行为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是()。
A、走私毒品B、贩卖毒品C、决水D、拐卖妇女、儿童2、在下列犯罪构成的一般要件中,提示犯罪实质特征的要件是()。
A、犯罪客体B、犯罪客观方面C、犯罪主体D、犯罪主观方面3、甲离婚后嫌才三个月的女儿乙累赘,某日将乙一人留在家中,自己锁门外出。
甲五天后回家,乙已经死在摇篮里,法院判决甲构成故意杀人罪。
甲属于()A、纯正的不作为犯B、不纯正的不作为犯C、纯正的作为犯D、结果加重犯4、我国客轮停靠在美国纽约港时,德国人甲在轮船上窃取我国公民乙价值4000元人民币的财物。
对本案确立我国刑法效力的依据是()。
A、属人原则B、保护原则C、普遍管辖原则D、属地原则5、下列选项中错误的说法是()A、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实现了预期的目的B、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着手实行犯罪C、只有在造成法定损害结果时才处罚过失行为D、未完成罪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过程中6、甲为投身恐怖主义活动而参加了某国际恐怖主义组织,法院认定甲构成参加恐怖组织罪。
甲的行为属于()。
A、预备犯B、实行犯C、帮助犯D、未遂犯7、想象竞合犯之所以被认为是实质的一罪,是因为()A、只触犯一个罪名B、只造成一个危害的结果C、只侵犯一个客体D、只有一个行为8、如果犯罪行为所造成的不法状态存在,则犯罪行为仍然存在。
具备这一特征的是()A、连续犯B、想象竞合犯C、牵连犯D、继续犯9、甲因为男友不忠而生恨意,决定杀乙。
某日把乙引到家中将一瓶安眠药(50片)掺入咖啡让乙喝下。
乙在床上昏睡,甲离家到附近一座山上打算自杀。
甲在山上犹豫徘徊一昼夜,心生悔意急回家,发现乙已被人送医院抢救,未死。
甲大喜过望。
对甲()。
A、按既遂犯处罚B、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应当免除处罚。
10、关于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以防卫过当罪定罪,但是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B、紧急避险用于解决紧迫情况下合法利益之间的冲突C、防卫过当的场合,其罪过形式通常是直接故意D、对于“事后防卫”的,通常按照防卫过当处理11、齐某想出国,无奈手中缺钱,某日趁自己做生意的朋友吕某之子小东放学之机,骗其到自己事先租用的一所房子内,电话要挟吕某用20万换孩子。
吕某报警,齐某发现后将小东杀死。
对齐某的行为应当()。
A、以敲诈勒索罪和故意杀人罪并罚B、以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并罚C、以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的牵连犯,择一重罪处断D、以绑架罪定罪处罚12、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
A、按照先刑事后民事的原则,先执行罚金,剩余部分再支付民事赔偿B、应当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剩余部分再执行罚金C、以犯罪分子的财产为限,民事赔偿和罚金各占50%D、先执行罚金,民事赔偿部分暂缓支付13、连某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无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3年。
的数罪并罚时应当采用()A、限制加重原则B、并科原则C、吸收原则D、相加原则14、纪某因运输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禁不住朋友的再三请求,帮助朋友贩卖了30克毒品。
纪某的行为()。
A、属于毒品犯罪的累犯,应当从重处罚B、属于毒犯罪的惯犯,应当从重处罚C、属于毒品犯罪的再犯,应当从重处罚D、定贩卖毒品罪,加重处罚15、按照刑法的规定,追诉时效中断的条件之一是的追诉期限内()。
A、犯罪分子还有其他违法行为B、犯罪分子又犯新罪C、犯罪分子逃避侦查或者审判D、犯罪分子阻止被害人向公、检、法机关提出控告16、保险事故的证明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骗取保险金提供条件的,应当认定为()。
A、保险诈骗罪的共犯B、伪证罪C、诈骗罪的共犯D、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17、王某见一男子喝得酩酊大罪,神志模糊,躺的马路边,旁边放着一只皮包。
王某就对周围的人谎称该男子为其朋友,将该男子扶到僻静无人之处,悄悄拿走其皮包(内有现金3500余元)。
王某的行为构成()A、诈骗罪B、盗窃罪C、抢劫罪D、抢夺罪18、王某假冒公安人员,以抓流氓为名,对妇女李某进行胁迫奸淫。
对王某应当()A、以招摇撞骗罪定罪处罚B、以强制侮辱妇女罪定罪处罚C、以招摇撞骗罪和强制侮辱妇女罪定罪处罚D、以强奸罪定罪处罚19、下列行为可以判处死刑的有()。
A、故意伤害他人造成伤害结果的B、以残忍的手段故意伤害他人但没有造成他人残疾的C、过失伤害他人,并致人残疾的D、以特别残忍的手段故意伤害他人并造成严重残疾的20、下列情形中,不属于刑法第263条规定的对抢劫罪加重法定刑的情形是()A、的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B、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C、的办公大楼抢劫的D、入户抢劫的二、多项选择题:21-2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的字母涂黑。
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21、甲唆使乙杀丙,乙将丙杀死。
甲和乙属于()。
A、必要共犯B、任意共犯C、简单共犯D、复杂共犯22、甲唆使乙盗窃丙的财物,乙为抗拒抓捕而当场使用暴力致丙死亡。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构成抢劫罪的共犯B、甲构成盗窃罪C、乙构成抢劫罪D、对甲而言,被教唆人乙没有犯被教唆的罪23、关于罪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犯罪故意是罪过的一种表现形式B、犯罪过失是罪过的一种表现形式C、罪过的本质在于:行为人对自己行为造成的损害结果在主观上应受到谴责D、坚持罪过原则,意味着反对主观归罪24、按照刑法的规定,不得假释的犯罪分子包括()A、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的某甲B、因受贿罪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同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3年的某乙C、因贩卖品罪被判处无期徒刑的某丙D、因构成累犯而被从重处罚判处有期徒刑7年的某丁25、下列行为中构成盗窃罪的有()A、王某在商场盗窃他人信用卡之后,随即用该卡在商场购买了价值6千元的手表B、李某在商场试衣间试穿大衣是否合适的时候,趁售货员与别的顾客聊天的机会,将价值6千元的大衣穿走C、张某在商店购买手饰的时候,趁售货员不注意,将自己准备好的假首饰与从售货员那里拿来的价值8千元的真首饰调换D、郑某潜入他人家中,将他人价值2万元的海洛因拿走三、简答题:26、27两小题,每题5分,共10分。
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26、简述教唆犯的概念和我国刑法对教唆犯规定的原则。
27、简述侵占罪与盗窃罪的界限。
四、辨析题。
28、29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要求对命题进行判断并着重阐明理由。
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28、请对“所有的教唆犯都是主犯”进行辨析。
29、请对“只要没有被法院实际判处刑罚的,就不认为是犯罪”进行辨析。
五、法条分析题:30小题,10分。
要求符合立法原意和刑法理论。
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30、刑法第133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试说明:(1)本条所规定的罪名、罪状的描述类型;(2)本条所规定的犯罪构成特征;(3)本条所规定的交通肇事后逃逸和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含义。
六、案例分析题:31小题,10分。
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31、甲被检察机关指控犯有三项罪行:第一项,伪造盖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公章的批文。
第二项,持该伪造批文和所谓中国石材进出口公司出口业务合同,到某石材加工厂对该经理乙谎称能联系出口香港的石材业务。
然后以虚构的香港某公司的名义与石材厂签订了500万吨石材的购销合同,收取合同定金50万元后即不见踪影。
一年后公安机关将甲抓获,发现甲已将50万元定金挥霍一空。
第三项,审讯中甲还主动交待以下犯罪事实:甲曾说服在国有银行某营业所工作的业务员丙、丁二人,在丙、丁值班时由甲前去营业所假装打劫,共同分赃。
丙、丁同意。
某日,在只有丙、丁值班时,甲冲进营业厅,用仿真手枪指向丙、丁。
丙、丁假装害怕,将预先准备好的100万元巨款放入甲的提包中,甲携款逃走。
之后甲、丙、丁三人平分赃款。
分析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1)甲构成何罪?并请简要说明定罪的理由。
(2)对甲被指控的第一项和第二项罪行是否需要数罪并罚?为什么?(3)甲被指控的第三项罪行有何法定量刑情节?为什么?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A3、B4、D5、A6、B7、D8、D9、C 10、B11、D 12、B 13、C 14、C 15、B 16、A 17、B 18、D 19、D 20、C二、多项选择题:21、BD 22、BC 23、ABC 24、AD 25、ABCD刑法简答题答案:26、教唉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犯罪分子。
具体地说,教唆犯是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以及其他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意或者虽然有犯意但不坚定的人,使其决意实施自己所劝说、授意的犯罪,以达到犯罪目的的人。
按照刑法第29条第1款的规定,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
这是对教唆犯处罚的一般原则。
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这一规定是为了更好地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按照刑法第29条第2款的规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教唆未遂。
27、侵占罪与盗窃罪的界限。
两者在许多方面相似,区别的关健是:(1)犯罪故意产生的时间不同。
侵占罪的行为人在待有公私财物之后才产生犯罪故意,产生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而盗窃罪的行为人是在没有占有财物之前就产生了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2)犯罪对象不尽相同。
侵占罪对象是行为人业已持有的公私财物,公私财物已经在行为人的控制之下;盗窃罪的对象则是他人所有、管理、持有的公私财物,公私财物在被害人的控制之下;(3)客观方面不尽相同。
侵占罪客观方面表现为侵占行为,即将自己已经控制下的公私财物非法占有;盗窃罪客观方面表现为秘密窃取行为,行为人采取自以为不会被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看护人、持有人等发觉的方法窃取其财物。
刑法辨析题答案:28、(1)这种说法是不完全正确的。
(2)对教唆犯是否认定为主犯,应当综合考虑教唆犯在犯罪中所起的作用。
刑法第29条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
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