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文句品析
为什么说“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
圆明园虽然当时是皇家花园,但归根结底,是属于 全人类的,这种见解这表现了雨果对人类文明成果的 珍视,对人类文明创造着的尊重。
雨果以全人类的名义谴责侵略者的强盗行为,义 正辞严,批判力强。
文句品析
“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 永远也不会是强盗”,怎么理解这句话
雨果以人类的立场区分政府与人民,强盗政府不能代表人民。 法兰西人民对中国人民是友好的,焚掠圆明园是英法政府的罪行。 他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抗议政府犯下的罪行,他公开指斥强盗政府,这 需要极大的勇气。
手法品析
铺陈手法
所谓铺陈即进行详细地叙述,此手法的运用是本文的 一大特点。
针对巴特勒认为英法联军远征中国是“体面的、出色 的”看法,作者是匠心独运,采取用墨如泼的铺陈手法, 描绘圆明园的富丽堂皇,把这一中西合璧的艺术瑰宝神奇 地显现于世人眼前。圆明园属于全人类,理应得到世人的 珍惜、爱护,但是,它却被劫掠、焚毁了。
第3段园林之美:艺术价值
作者认定的圆明园的艺术价值是什么?
世界奇迹 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 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 亚洲文明的剪影
园林之美:物质载体
按照雨果的描绘,圆明园中有哪些建筑材料和 装饰?
大理石,玉石,青铜,瓷器;
神殿,后宫,城楼; 琉璃、珐琅、黄金;
一个梦
花园,水池,喷泉;
成群的天鹅、朱鹭、孔雀等。
园林之美:性质归属
雨果明知圆明园是皇家园林,却依然说它是为 了各国人民而建,为什么?
雨果认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 的。即圆明园所承载和体现的文化属于人民属 于全人类。雨果的眼光与胸怀超越了国别与民 族的界限,具有了普世情怀。
第4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一)写作手法探究
2.类比与对比的应用。
找出文中运用类比或对比的地方,反复阅读后,理解这些类比或对
比起着怎样的作用。 作者巧妙地将东方艺术典范圆明园与古希腊的巴特农神庙相比,突 出了圆明园的地位;将圆明园这一旷世之园的富丽堂皇与英法联军对它 的劫掠、焚毁相比,暴露出英法联军的滔天罪行;作者将额尔金父子对
布 置 作 业
想象,猜测巴特勒上尉读完雨果的这封信后 的情态,并把他此时的动作、心理、神情等描
写下来,不少于200字。
板 书 设 计
写信的原因---希望赞誉
就英法 联军远 征中国 给巴特 勒上尉 的信
地位---规模巨大的典范
美丽---恍若月宫的建筑 价值---亚洲文明的剪影
深情赞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
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
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
故事。”
运用反语写出了掠劫者贪婪无耻的丑恶嘴脸。
名 句 鉴 赏 2
“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
另一个叫英吉利。”
将英法帝国主义送上了历史的审判台。 “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公开抗议本国政府的强盗行径,不顾个人得失,表 现出了一代伟人的骨气。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 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预 习 检 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珐琅 ( fàláng ) . . 惊骇 ( ) h à i . 箱箧 ( qiè ) .
晨曦( xī )
洗劫 .( jié )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全文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全文亲爱的巴特勒上尉,首先,请容我代表英法联军来信向您表示最诚挚的问候。
我写信是为了传达我方决定联合远征中国的重要事项。
这次远征无疑将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但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能够成功达成我们的目标。
在撰写这封信之前,我们已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讨论,对于这次远征的目的和动机有了充分的理解。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远征来推动中国进行一系列政治和经济的改革,以维护我们自身的利益和在该地区的地位。
中国作为一个庞大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人力,对我们来说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通过远征力量,我们将向中国政府提出我们的要求和期望,并确保它们得到实施。
我们希望中国政府能够开放对外贸易,并减少关税和贸易壁垒,以促进我们的商业利益。
此外,我们还将对中国的政治和法律体系进行改革和现代化,并提倡民主、法治和人权的普及。
我们相信这样的改革对中国人民的福祉和国家的长远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们计划投入大量资源来改善中国的基础设施,并提供技术和专业知识支持,以帮助中国提高其农业、工业和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发展。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面临各种挑战和阻力。
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体系与我们有过很长时间的分歧,因此我们必须要选择合适的策略和方法来推动我们的改革议程。
我们必须充分尊重中国的主权和国情,与中国政府和人民进行建设性的对话和合作。
最后,我要向您保证,我们将尽最大的努力来确保我们的行动是合法的、符合道义的,并最大程度上减少对中国人民的不良影响。
我们将安排足够的人员和资源来处理各种风险和挑战,以确保我们的行动是有组织、有序和规范的。
感谢您对我们这次远征的支持和奉献。
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们能够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做出实质性的贡献,同时也推动我们英法联军的共同利益。
衷心地祝愿您在这次远征中取得巨大的成功。
诚挚的问候,XXX(写信人的名字)。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维克多· 雨果 Victor Hugo
学习目标
1、积累重点生字词和优美的句子; 2、学习文章讽刺的语言风格——反语,体会 其作用;掌握书信的相关知识; 3、领悟作者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 4、牢记祖国屈辱的历史,努力学习,报效祖 国。
雨果(1802-1885)
品味语言,重点赏析
1.请把信中赞美圆明园的语句画 出来,说说你最喜欢的句子。
2.请把信中讽刺侵略者的语句画 出来,大声读一读,看看有什么艺术 效果。
朗读第三段,找出集 中表达雨果评价圆明园的 句子,具体赞美圆明园的 句子,加以品味。
集中表达雨果评价圆明园的句子:
是世界奇迹; 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是亚洲文明的剪影。
请把文中第一段中 讽刺侵略者的词句 画出来,看看有什么 艺术效果。
反语:
运用了一系列的反语来形容 强盗心理,如“体面”、“出 色”、“光荣”、“赞誉”等词 语,具有极其辛辣和尖锐的嘲讽 意味。
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 或句子来表达本意,这种修辞方法就 叫反语,也称“倒反”、“反话”。 多用在揭露,批判,讽刺等方面。
中国被掠夺,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 掠夺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一个外国人这 样说,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品格?
清醒的头脑 正直的良知 公正的立场
深层反思
1.中国当年被掠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失去了圆明园,我们教训惨痛,对于身 边的文化遗产,我们该拿出哪些行动来 保护?
3.文化与艺术有国界吗? 4.我们应该以什么态度对待历史?
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 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 国文学史上卓越的民主 作家,贯穿他一生活动 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 道主义、反对暴力、以 爱制“恶”。代表作是: 《巴黎圣母院》、《悲 惨世界》等长篇小说.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思考:用了什 么修辞手法?
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反语: 说同本意相反的话,以便更有效地表达本意. 反语具有诙谐辛辣,幽默风趣的修辞效果.它 多用于讽刺. 反语既是一种写作方法,也是 一种修辞手法。
结论 用反语,有极其尖锐的讽刺 意味,表达作者愤怒之情
比较
10、各国艺术都有其代表建筑,如:
希腊有 巴特农神庙 ;
埃及有 金字塔 ;
意大利有 罗马斗兽场 ;
法国有 巴黎圣母院 ;
而东方有 圆明园
。
学习了本文后,同学们不仅品味了
雨果的精彩语言,而且感受了雨果的博 大胸怀,如果要更好的感受他的内心世 界,请你也用书信的形式,给雨果写一 封信,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想。
强盗、窃贼、 制裁、 直抒胸臆
行窃、偷窃
抗议
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
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
运
用
从前……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
副
词 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是真正的物主
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运用指示代词
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那才是真正的物主
三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入理解
分析结构
第一层:①段:交代写信的缘由。
第二层:②一⑥段:作者以饱含 感情的笔调,盛赞圆明园的辉煌灿烂, 并叙述圆明园被毁坏的经过。
第三层:⑦—⑩段:作者以明确 的态度表明自己对远征中国的看法: 这是一次“偷窃”,法兰西政府是强 盗。
奇迹
朗读第3段,选出你认为 写的好的词句,品味作者的 感情。
奇迹
默读课文,回答问题
1、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雨果是什么立场和 态度?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优秀6篇】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优秀6篇】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篇一◆知识与能力1.体会文中反语的运用。
2.领会文章中语句的意蕴,分析其如何体现作者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
3.掌握文中相关知识,扩大知识面。
4.文章语言精彩,细心揣摩可提高写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l.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辅导为辅。
2.讨论法、问答法、诵读法、点拨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l.体味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质,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2.了解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历史,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重点难点疑点剖析◆重点1.分析作者立场鲜明、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
2.把握文中反语的运用。
3.引领学生回顾文中的那段历史,了解文中相关知识,丰富知识面。
◆难点1.领会作者立场鲜明、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
2.感受作者富有特色的语言。
◆疑点作者谴责英法联军的行径用了不少反语,这些反语有何作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准备几幅圆明园的图片。
◆学生准备1.查资料了解英法联军远征中国那段历史。
2.预习课文,准确认读文中的生难词语。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我们中国能与之媲美的,只有圆明园。
可惜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遗址。
历史记载了耻辱的一页,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以其强盗般的卑劣行径掠夺并焚烧了圆明园,如今只留下些断壁残垣。
看着插图,举步其中,步履沉重;叩问历史,回声重浊从遥远的国度里传来了正义的质问,回眸一瞥,原来是伟大作家雨果。
今天我们学习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把特勒上尉的信》。
二、介绍作家及背景资料1、雨果2、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第二次鸦片战争)3、圆明园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示范朗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章。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画出赞美圆明园的语句、讽刺侵略者的语句,并细细体味。
3.齐读文中赞美圆明园的语句。
提问:1)雨果怎样评价圆明园?理清第三段的思路。
2)这段文字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东方艺术、亚洲文明的尊重,对中华民族的尊重和赞美,表现了雨果的博大胸怀和对全人类文化成果的热爱。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生字词积累
珐琅( fà láng) 朱鹭( lù ) 惊骇( hài ):惊慌害怕。 晨曦( xī ):晨光。 瞥见( piē ):一眼看见。 劫掠( jié ) 赃物( zāng ):贪污、受贿或盗窃得来的财物。 荡然无存: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不留下。荡然,完全 弄光的样子。 箧( qiè ):小箱子。 制裁(cái ):用强力管束并惩处,使不得胡作非为。
快速阅读,测测谁的速记能力好:
1、雨果是哪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哪些? 2、 雨果提及艺术有哪两种来源,分别产生哪两种艺术? 3、各国艺术都有其代表建筑,如:希腊有 ,埃及 有 ,罗马有 ,巴黎有 ,而东方 有 . 4、 雨果评价圆明园的一个关键词 ( ) 5、按照雨果的描绘,圆明园中有哪些物品? 6、雨果认为圆明园是为谁而建?为什么? 7、两个“强盗”指谁?当时两国统治者分别是谁? 8、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是谁? 9、两个“强盗”在圆明园犯下了哪些罪行? 10、雨果批判所有英国人与法国人吗?
3.雨果为什么说“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 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 强盗?”
他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强调政府 不能代表人民,政府犯下的强 盗罪行不是人民的过错。法兰 西人民对中国人民是友好的。 这句话实际上也是在控诉本国 政府的侵略行为。
(接上文)这话突出强调了对圆明园进行劫掠、 焚毁是英法政府犯下的强盗罪行,而不是英法 人民,表达了作者对英法政府强烈的不满 4、“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一句在结构和 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在结构上承上起下。“奇迹”是上段对 “万园之园”的总括赞美,“消失”引出下 文的英法强盗。这句另起一段,在内容和语 言上与前一段形成强烈对比,造成一种震撼 人心的效果,表达了作者的极端愤慨之情。
整体感知
(部编版九上)《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自学现疑
zānɡ qiè
赃物 箱箧
huǎnɡ liú li
恍若 琉璃
cái jǐ
制裁
给予
fà lánɡ chóu
珐琅
绸缎
hài
xī
惊骇 晨曦
piē jié
瞥见 劫掠
zhuì
缀满
liáo
眼花缭乱
赃物: 贪污、受贿或盗窃得来的财物。 箱箧: 箱子。 制裁: 用强力管束并惩处,使不胡作非为。 瞥见: 一眼看见。 晨曦: 早晨。 荡然无存:形容原有的东西消失得一干二净,完全不复存在。
作者首先以瑰丽的语言盛赞圆明园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其后又 以比喻及反讽的修辞,将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的罪行揭露而出。两者形 成鲜明的对比,从而表达出谴责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行为的观点。
7.雨果是法国人,但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胜利”没有给予任何的赞
美,相反却予以了揭露和批判,他这样做是不是不够“爱国”?你怎么
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 富丽堂皇:形容房屋宏伟豪华。也形容诗文词藻华丽。
眼花缭乱:形容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比喻事物 复杂,无法辨清。
1.课文题目叫“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雨果为什么 要给巴特勒上尉写信?
2.表面上看,巴特勒上尉是征求雨果的意见,意见通常会有两种:赞成 和反对。巴特勒上尉希望雨果给出怎样的意见?
请你说说,作者是如何介绍圆明园的?
铺排:铺陈与排比。铺陈是想写一件事,在叙述之前把环境事件发 生条件、人物等按一定逻辑都说出来,最后很顺利的把事件引出并交代 清楚,它是一种修辞手法。
3.作者为什么要提及巴特农神庙,以及埃及金字塔、巴黎圣母院、罗马 斗兽场这些建筑?它们和圆明园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部编版九上《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文详解
部编版九上《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文详解课前预习一、作品梗概1856年至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控制北京城,焚掠圆明园,中国遭受空前劫难。
联军头目之一的巴特勒上尉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威望,让他为远征中国的所谓的“胜利”捧场。
雨果站在人类正义的高度,于1861年11月25日,圆明园被焚毁的一年后,写下了这封谴责英法联军暴行的信,作为给巴特勒上尉的回信。
文题不仅明确指出了本文的体裁——书信,而且全面交代了这封信的主要内容——评论英法联军远征中国,更指出了信件的收件人——巴特勒上尉,一举三得,清晰明了。
二、作者简介雨果(1802一1885),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
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
其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知识重点一、字音词义赞誉yù:称赞恍huǎng若:①茫然;②仿佛,好像。
惊骇hài:惊慌害怕。
瞥piē见:一眼看见。
劫jié掠:抢劫、掠夺(财物或人)。
制裁:对违法者依法给予惩罚。
荡然无存: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
富丽堂皇:形容建筑物华丽雄伟。
也形容场面华丽而盛大。
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
二、主题概述本文通过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愤怒地谴责了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强盗行径和毁灭世界奇迹圆明园的罪行,高度赞扬了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遭受劫难的中国人民的深切同情。
三、作品结构第一部分(1):回复巴特勒上尉征求自己对远征中国的看法,交代了写作的缘由。
第二部分(2、3):盛赞圆明园的艺术价值,突出圆明园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
第三部分(4~9):控诉、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对“文明人”的“体面”行为进行揭露和嘲讽。
第四部分(10):照应开头,以反语表达自己的态度。
四、鉴赏品读1.文章的开头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作者在信的开头并不是开门见山地说明自己的态度,而是先提出对方错误的观点,具有极浓的讽刺意味。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 5.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是谁? 小额尔金 • 6.两个“强盗”在圆明园犯下了哪些罪行? 洗劫、放火。 • 7.雨果批判所有英国人与法国人吗? 不是,“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 的过错”。或答“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 人民永远不会是强盗”亦可算对。
再次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一炬毁名园,千古江山留恨迹
一炬毁名园,千古江山留恨迹
一炬毁名园,千古江山留恨迹
出声朗读课文,抢答问题
课文基本问题探究
奇迹 • 1.雨果评价圆明园的一个关键词_ ____ 。 • 2.按照雨果的描绘,圆明园中有哪些物品? 大理石,玉石,青铜,瓷器,异兽,花园,水池, 喷泉,成群的天鹅、朱鹭、孔雀等。 3.雨果认为圆明园是为谁而建?为什么? 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 人类的” • 4.两个“强盗”指谁?
齐读1-4段,学生自由选择最能表 明作者对圆明园赞美之情的句子进行 品味。
例如:“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 个奇迹叫圆明园。”高度评价了圆明园的艺术价值。
品味语言
• 默读5-10自然段,用同样的方法, 自选最能表明作者对侵略者愤的伟大来衬托、 揭露侵略者的强盗行径。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 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雨果
作者简介
雨果(1802—1885), 法国作家。贯穿他一生 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 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 以爱制“恶”。代表作 品《巴黎圣母院》、 《九三年》、《悲惨世 界》。
读准这些字音
巴特勒lè 给jǐ予yǔ 恍huǎng若ruò 绸缎duàn 琉liú璃lí 珐fà琅láng 朱鹭lù 眼花缭乱 惊骇hài 不可名状 晨曦xī 依稀 瞥piē见 劫jié掠lüè 赃zāng物 荡然无存 富丽堂皇 箱箧qiè 制裁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主要内容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主要内容
摘要:
I.背景介绍
- 英法联军远征中国
- 巴特勒上尉
II.雨果的信
- 信件的背景和目的
- 雨果的态度和立场
- 雨果对英法联军的谴责
- 雨果对圆明园的描述和评价
III.主要内容
- 雨果对英法联军行为的谴责
- 雨果对圆明园的惋惜和痛心
- 雨果对文明的尊重和保护
IV.结论
- 雨果的信对后世的影响
- 对我们的启示
正文: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在1861年写的一封信。
当时,英法联军侵华战争爆发,巴特勒上尉想要请雨果为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捧场,但雨果这位正直的作家,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反而
代表了人类的良知,在这封信中强烈地谴责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强盗行径。
雨果在信中明确表示,英法联军的行为是犯罪,而不是战争。
他指出,战争应该是为了保护文明,而不是摧毁文明。
雨果将英法联军的行为称为“强盗政府”,并质问:“如果文明意味着的是毁灭,那么这种文明有什么用?”
在信中,雨果对圆明园的描述和评价充满惋惜和痛心。
他将圆明园比喻为“恍如月宫的神殿”,是“一个世界性奇迹”。
雨果写道:“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在我们眼里,中国是野蛮人。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因为他们是野蛮人,就可以剥夺他们的财产,摧毁他们的家园,侮辱他们的祖先。
”
雨果的信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表达了对文明的尊重和保护,也展示了对人类良知的坚守。
部编版九上《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文详解
部编版九上《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文详解课前预习一、作品梗概1856年至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控制北京城,焚掠圆明园,中国遭受空前劫难。
联军头目之一的巴特勒上尉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威望,让他为远征中国的所谓的“胜利”捧场。
雨果站在人类正义的高度,于1861年11月25日,圆明园被焚毁的一年后,写下了这封谴责英法联军暴行的信,作为给巴特勒上尉的回信。
文题不仅明确指出了本文的体裁——书信,而且全面交代了这封信的主要内容——评论英法联军远征中国,更指出了信件的收件人——巴特勒上尉,一举三得,清晰明了。
二、作者简介雨果(1802一1885),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
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
其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知识重点一、字音词义赞誉yù:称赞恍huǎng若:①茫然;②仿佛,好像。
惊骇hài:惊慌害怕。
瞥piē见:一眼看见。
劫jié掠:抢劫、掠夺(财物或人)。
制裁:对违法者依法给予惩罚。
荡然无存: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
富丽堂皇:形容建筑物华丽雄伟。
也形容场面华丽而盛大。
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
二、主题概述本文通过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愤怒地谴责了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强盗行径和毁灭世界奇迹圆明园的罪行,高度赞扬了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遭受劫难的中国人民的深切同情。
三、作品结构第一部分(1):回复巴特勒上尉征求自己对远征中国的看法,交代了写作的缘由。
第二部分(2、3):盛赞圆明园的艺术价值,突出圆明园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
第三部分(4~9):控诉、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对“文明人”的“体面”行为进行揭露和嘲讽。
第四部分(10):照应开头,以反语表达自己的态度。
四、鉴赏品读1.文章的开头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作者在信的开头并不是开门见山地说明自己的态度,而是先提出对方错误的观点,具有极浓的讽刺意味。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干干净净”是友好、热 爱和平、崇尚正义的意思。
这个夙愿迟早会实现 的,但前提是中国国力的 增强,中华民族跻身于世 界强盛民族之林。只有强 盛的国家才能维护自己的 尊严。
4.从雨果的态度和立场上来看, 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 正直、公正、人道, 是非分明,没有狭隘 的民族主义情节,胸 怀博大
深层反思
雨果
题目解说
• 题目交代了写信的缘由——英法 联军远征中国,点明了写信的对 象——巴特勒上尉。雨果借写信 的机会,愤怒地谴责了英法联军 的强盗行为,给巴特勒等人当头 一击。
学习目标:
1、学习文中优美的环境描写, 体会本文各具特色的语言。
2、了解战争给人民或国家所 带来的创伤。
3、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 反讽语言的细微差别。
1雨果是哪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哪些?
法国作家,其代表作品有《悲惨世 界》《巴黎圣母院》《九三年》 2雨果提及艺术有哪两种来源,分别 产生哪两种艺术?
一是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 想,产生东方艺术。
3各国艺术都有其代表建筑,如: 希腊有 巴特农;神庙 埃及有 金字;塔 意大利有 罗马斗兽;场 法国有 巴黎圣母院 东方有 圆明园 ;
园的总的印象.
其次,用下式句式说话:我读出圆明园美
在
,你看,
.
第三,思考作者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集中表达雨果评价圆明园的句子:
是世界奇迹; 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是亚洲文明的剪影
它代表了东方幻想艺术的最高成就 集中了一个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一
切成就。
感情:作者对东方艺术、亚洲文明的尊重和赞
圆明园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 晶,它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 世界、全人类。作者的这种见解 是非常深刻的,它表现了自己对 人类文明成果的珍视,对人类文 明创造者的尊重,更表现了自己 博大的胸怀。
【课件】《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 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
整体感知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 上尉的信》以书信形式抒发了雨果这 位正直的、有良知的作家对东方艺术、 亚洲文明的尊重,对中华民族的尊重, 对英法联军强盗行为的谴责、掠夺行 径的控诉。
分析结构
第一层:①段:交代写信的缘由。 第二层:②一⑥段:作者以饱含感情 的笔调,盛赞圆明园的辉煌灿烂,并叙述 圆明园被毁坏的经过。 第三层:⑦—⑩段:作者以明确的态 度表明自己对远征中国的看法:这是一次 “偷窃”,法兰西政府是强盗。
剪影jiǎn yǐng 比喻对事物作轮廓的描写;亦指 比喻描写出的轮廓。 劫掠jié lüè 抢劫掠夺。 赃物zāng wù 贪污受贿或盗窃得来的财物。 制裁zhì cái用强力管束并惩处,使不得胡作非 为。 荡然无存dàng rán wú cún:形容原有的 东西完全失去,不存在。
富丽堂皇fù lìtáng huáng形容房屋宏伟豪华。
2、朗读第3段,根据作者的描述,想象一下圆明 园的美。再想一想:在雨果的心目中,圆明园具 有怎样的地位?
想象圆明园的美:恍若月宫,用雪松做屋架, 屋子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神殿、后宫、 城楼栉次鳞比,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 琉璃、珐琅、黄金、金碧辉煌。园子里还有一座 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 天鹅、朱鹭和孔雀,令人眼花缭乱。真是一座富 丽堂皇的宫殿、美丽的花园。
雨果
圆明园Βιβλιοθήκη 走近作者雨果(1802—1885), 法国作家。法国浪漫 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 代表作有:《巴黎圣 母院》、《海上劳 工》、《悲惨世界》、 《九三年》等长篇小
说。
课文背景
雨果致法帝拿破仑远征军团长巴特勒上尉的 这封信是在1861年11月25日写的,当时巴特 勒率领法国远征军凯旋归国,红极一时,希 望大文豪作诗文美言赞颂,雨果却毫不客气 复函,怒斥无知匹夫,毁坏中国花费百年的 功夫,巧夺天工建造而成的世间罕见的伟大 建筑。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课文说明]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愤怒谴责了英法联军焚掠圆明园的强盗行径,深切同情中国遭受的空前劫难。
巴特勒上尉征求雨果对远征中国的意见,本想得到雨果的赞誉,而雨果把话题集中在圆明园上,从圆明园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奇迹说起,谴责焚掠圆明园的强盗行为。
雨果的立场、观点,表现了他明辨是非的良知和正直不阿的人格。
雨果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的创造者,不仅同情中国人民,而且敬重中国人民。
他身为法兰西人,却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他把政府与人民区别开来,把上尉征求意见的机会变成向强盗政府提出抗议的机会。
雨果用了很大篇幅盛赞圆明园,让我们想见其原貌。
雨果赞扬中华民族是“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这对于我们民族的复兴也是一个鼓舞。
根据课文特点,一要探求雨果的思想,二要学习这封信的写法。
[教学设计举例][初读课文]一、比较鉴赏本文“赞美”和“谴责”两部分相对独立,情感鲜明,我们可以分块比较赏析,在对比中强化感受,然后进行深层的反思:1、自读1-4节,找出雨果评价圆明园的句子并对自已感受最深的句子进行赏析品味文中集中赞美圆明园的语句(主要体现在第三自然段)。
首先,作者用直接抒情的方式将之称为世界奇迹。
接着,作者将之与另一世界奇迹巴特农神庙进行类比,突出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无与伦比的地位。
再用“请您想象”引起一连串的精彩描绘,展现圆明园令人惊骇而不可名状的梦幻般的美妙。
解答:先作总评,称圆明园是“世界奇迹”。
以全球眼光,肯定其艺术价值在世界的地位。
接着与巴特农神庙类比,指出圆明园的艺术特色和成就:圆明园是东方幻想艺术的最高成就;圆明园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圆明园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然后,通过具体描绘,生动地告诉人们,圆明园是怎样一座华丽而伟大的建筑。
本段是世界伟大作家的语言艺术与世界独一无二的建筑艺术的精美融合,美不胜收。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目标:1、学习文中优美的环境描写,体会本文各具特色的语言。
2、了解战争给人民或国家所带来的创伤。
3、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细微差别。
4、体会作者爱憎分明的感情和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5、教育学生要有广阔的胸怀和伟大的人格。
要站在人类的角度考虑问题。
6、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题思想。
一导入:1.简介背景:雨果有一句诗,老天哪!整个中国在地上跌得粉碎!——雨果。
雨果说的是什么事件啊?火烧圆明园!在1856年至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入了我国北京,对我国的艺术瑰宝圆明园进行了大肆的劫掠,并且焚烧了圆明园。
2.圆明园:在北京海淀附近,清代名园之一。
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为环绕福海的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的总称,周约十余公里。
园内凿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仿照国内外名胜四十景,有建筑物145处,艺术价值甚高,被誉为“万园之园”。
3、作者简介:雨果(1802—1885),法国十九世纪著名浪漫主义文学家。
生于军官家庭。
1827年发剧本《克伦威尔》,其序言反对古典主义,成为十九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宣言书。
《欧那尼》《国王寻乐》等剧本表达了人民的不满。
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反对教会和专制。
1861~1869年完成长篇小说《悲惨世界》从人道主义观点描写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海上劳工》歌颂了浪漫主义爱情在与大自然斗争和克服人类弱点等方面的巨大精神力量。
《笑面人》通过流浪艺人的悲惨遭遇,描写人民生活之艰难。
《九三年》描写法国革命高潮一年的动人场景。
本文是1861年11月25日,圆明园被焚毁后一年后,英法联军统帅之一巴特勒上尉就这次远征征求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意见。
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回信。
4、书信格式介绍①称呼: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如亲爱的等。
②问候语:如写“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独立成段,不可直接接下文,否则,就会违反构段意义单一的要求,变成多义段了。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延伸探究
1. 中国当年被侵略被掠夺的根本原 因是什么?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有了 什么觉悟和进步? 2.我们应该以什么态度对待“历史”?
断 瓦 我 残 们 垣 当 的 自 警 强 示 !
——
英法联军远征中国
英法联军之役,又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
1856—1860年英法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占领北京,他们野 蛮地洗劫了北京城的同时,闯入圆明园, 大肆抢劫,并放火烧毁了这座宏伟华美 的皇家园林。
检查字词
赃(zāng)物 制裁(cá ) i 恍(huǎng)若 珐(fà )琅(lá ng) 惊骇(hà i) 瞥(piē)见 缀 (zhuì )满 箱箧(qiè ) 给(jǐ)予 琉(liú )璃(lí ) 眼花缭(liá o)乱 晨曦(xī) 劫(jié )掠 绸(chó u)缎
运用了一系列的反语来形容强盗心理,如“漂亮”、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等 词语,具有极其辛辣和尖锐的嘲讽意味。
反语: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也称“倒反”、“反 话”。多用在揭露,批判,讽刺等方面。
你认为雨果是个怎样的人?
他是一个正直、公正、人道、是非分明, 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胸怀博大的人。
康熙晚年把许多重任交给了 他的四儿子胤祯(雍正), 但胤祯有两个致命的弱点, 一是不善于团结人;二是情 况不明便下结论。康熙总结 自己一生的从政经验,概括 为两个字“园”和“明”。 于是他动用巨资在明朝私人 园地上修湖造园,并起名 “圆明园”,赐匾赠园给胤 祯。
圆明园是一座皇家园林,号称 “万园之园”.历史上的圆明园 是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 园(万春园)组成。三园紧 相毗连,通称圆明园。共占 地约5200亩,周长近10公里,建 筑面积达16万平方公里(相当 于北京皇宫的建筑面积)。始 建于1709年,历时150年陆续建 成.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全文
尊敬的巴特勒上尉:我谨代表英法联军,致信于您,以表达我们在远征我国过程中对您的深切敬意和感激之情。
以下是我们对您的信心全文:一、引言在这封信中,我们希望通过写信的方式,向您表达我们对您以及您所领导的部队的赞赏和敬意。
在我国的远征行动中,您展现出了非凡的领导力和军事才能,为英法联军所取得的胜利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二、对您的敬意和赞赏1. 您的勇敢和决断在我国的战场上,您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决断力。
在激烈的战斗中,您始终坚定不移地领导部队,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展现出了优秀的军事领导能力和娴熟的战术运用技巧。
2. 您的智谋和策略您在战斗中展现出了非凡的智谋和战略眼光。
您能够准确地分析敌情、把握战机,制定合理的作战计划,并且在执行过程中果断果敢地做出决策,为联军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胜利。
3. 您的带兵风范您对部队的关心和照顾,以及对部下的榜样作用,给整个部队带来了极大的鼓舞和激励。
您以身作则,不畏艰险,始终身先士卒,展现了一名优秀军官应有的带兵风范。
三、感谢您的贡献1. 战场上的贡献您在我国的远征行动中,作为一名英法联军的将领,为联军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
您的杰出表现对联军的战斗效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我们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战役胜利。
2. 事后的总结我们对您所做出的贡献和付出的努力表示由衷的感谢和赞赏。
您的表现为联军的胜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让我们对未来的合作和战斗充满信心和期待。
四、祝愿您和部队我们衷心祝愿您和您所领导的部队在未来的战斗中一路顺利、战无不胜。
希望您能够在接下来的各项任务和战斗中继续发挥出您的优秀领导才能和军事才干,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和胜利。
尊敬的巴特勒上尉,您的杰出表现和优秀领导才能让我们深感敬佩和赞赏。
在我国的远征行动中,您的表现为英法联军的战斗力和战斗成果增添了璀璨的一笔。
我们由衷地祝愿您一切顺利,期待未来与您共同战斗,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敬祝英法联军全体成员敬上尊敬的巴特勒上尉:非常感谢您在我国远征行动中展现出的卓越领导才能和杰出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主备:审核:审批:
班级:组号:姓名:评价:
【学习目标】
1、识记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在地朗读课文,并能概括内容。
2、体会雨果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他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
3、品味这封信的精彩语言:热情的赞美和辛辣的讽刺。
4、领悟只有国家民族强盛,才能免遭外族侵略的道理,从而坚定为国家强盛而努力学习的信念。
【学习重点】
1、感知信的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2、品味信的语言。
【学习难点】
品味赞美和讽刺的语言。
【课时安排】2课时
【自主预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箱箧.()惊骇.()晨曦.()劫掠.()
瞥.见()赃.物()制裁.()珐琅
..()()
2、解释下列词语。
荡然无存:______ 眼花缭乱:_________
惊骇:________ 制裁:___________
3、了解背景。
英法联军远征中国
英法联军之役,又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1860年英法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
清咸丰六年(1856年)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进犯广州,挑
课题《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第1页共4页
起这场战争。
次年英法组成联军,12月攻陷广州。
1858年5月英法舰队在俄美支持下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
清政府派桂良、花沙纳为钦差大臣赴天津谈判,6月分别与俄、美、英、法四国代表签订《天津条约》,11月又在上海签订中英、中法、中美通商章程。
沙俄趁机于5月间用武力迫签《中俄瑷珲条约》,割去中国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大片领土。
1859年英、法、美借口换约又派军舰北上,6月突攻大沽炮台。
清军奋勇抗击,重创英法舰队。
1860年英法再组联军,扩大战争。
8月英法联军二万五千人由北塘登陆,攻陷大沽,进占天津,9月在通州(今属北京市)八里桥击败清军后,直攻北京。
咸丰帝逃往热河,遗留恭亲王奕媾和。
10月英法联军控制北京城,焚掠圆明园。
后奕分别与英法代表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和批准中英、中法《天津条约》。
沙俄又迫使清政府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割去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
帝国主义的蛮横侵略与清朝封建统治者的妥协投降,使中国继鸦片战争之后又一次大量丧失领土和主权。
圆明园
在北京海淀附近,清代名园之一。
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
为环绕福海的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的总称。
周约十余公里。
凿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仿照国内外名胜四十景,有建筑物145处。
其中除具有独创形式的庭园建筑外,长春园中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
并利用长廊、墙垣、桥梁与自然景物相联系。
艺术价值甚高,被誉为“万园之园”。
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园中珍物,并纵火焚毁。
作者简介
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
生于军官家庭。
早期诗作《短歌集》将中世纪理想化,歌颂波旁王朝复辟。
后受进步思想启发,逐步摆脱保皇党观点。
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反对专制和教会。
路易·波拿巴政变后,被迫离开法国。
1861~1869年完成长篇小说《悲惨世界》,从人道主义观点描写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1870年回国。
1874年完成长篇小说《九三年》,描写法国革命高潮一年的动人场景。
其他作品有诗作《历史传说集》,歌颂历史上人民反对罪恶统治者的斗争。
还写有政论和演说稿等。
4、朗读是帮助我们深入理解课文的有效手段。
朗读课文两遍,请家长根据孩子的朗读情况,在相应的括号里打对勾。
⑴声音洪亮,吐字清晰。
()
⑵朗读流畅,有感情。
()
⑶抑扬顿挫,声情并茂。
()
家长签字:
课题《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第2页共4页
一、情境导入,明确目标。
巴特勒上尉——法国人,英法联军统帅之一;雨果——法国著名作家。
巴特勒本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捧场,所以写信征求雨果的意见。
那么,雨果在回信中究竟写了什么?
【合作探究】
(一)读一读信的内容。
1、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大声朗读课文,读出你的感情!
2、哪位同学敢于在班内朗读,释放你的激情?你想读哪几段就读哪几段!
(二)悟一悟信的感情。
3、刚才同学们读得真好!老师听出了对圆明园的赞美,对侵略者的讽刺!同学们,请概括一下,这封信表达了雨果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雨果是一个怎样的人?大胆说出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精讲点拨】
(三)品一品信的语言。
1、雨果强烈的感情是通过精彩的语言表现出来的。
请同学们把信中赞美圆明园的语句和讽刺侵略者的语句分别画出来,在小组内感情朗读。
2、讽刺侵略者的语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课题《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第3页共4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谈一谈信的启示。
雨果用他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场在信中表达了对我们的同情。
那么,我们作为炎黄子孙,从英法联军侵略我国的耻辱中,应该反思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训练】
写一写:以给雨果写一封信的形式,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想。
【总结归纳】
家长签字:
课题《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第4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