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鸟人》影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鸟人》影评

除了真挚的心灵外,别无高贵的仪容。——拉斯金

《鸟人》是2014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其主角里根作为飞鸟侠的出演者,曾经是一位众人口中的Super Hero,但这已经成了明日黄花。但是他不甘于此,经过近二十年的沉寂后,转战百老汇,亲手改编雷蒙德·卡佛的《当我们谈论爱情的时候,我们谈论什么》并企图重登荧幕,重新唤醒人们对他的记忆。几经蛰伏,里根终于“如愿以偿”,造就了一场意外之美。

里根的内心曾经是纯粹的,他很想真实地演好一部电影,随着《飞鸟侠》地出演,让他迈向了成功的巅峰。但公众们不会始终如一地拥戴他,新生代在不断地崛起,好电影在不断地涌现,逐渐让里根成为时代洪流的前浪。所以,他害怕着,害怕人们会遗忘他,其实人们并未遗忘;他害怕着,害怕自己的身体会逐渐消逝,其实他从未消逝。正是这些害怕,让里根在这二十年中想方设法重归荧幕、重获成功。然而急功近利的他,以一种浮躁、伪实来诠释着自己的百老汇演出。而这恰恰与剧中的麦克相反,麦克虽然看起来并不靠谱,一副吊了郎当的样子,但是他却真实地为舞台演出,宁可背负骂名也要做真正的自己。于此同时,里根的女儿萨姆,即使被视为一个叛逆者的形象,但也是真实的,她清楚地了解父亲的所作所为,清楚知道人类社会的尊严和自尊与浩瀚的地球和宇宙相比而言,实在太渺小。而里根,他却不认可麦克也不理解萨姆。

在《鸟人》电影里,导演运用了比传统蒙太奇手法更为纪实的长镜头手法,并且以超乎寻常的一镜到底让我们身临其境,让我们走进了一个真实、质感的世界。但我认为最成功之处并不是它那炫酷的一镜到底,而是它巧妙地通过里根看似超能力的行为和其内心的鸟人独白,深刻地刻画出了一个立体的里根。

超能力其实是里根的幻想。在影片伊始,阳光刺眼地照进狭小的房间,空气里氤氲着微尘,里根一边坐禅悬浮空中一边冥想,此时他渴望的是能够悟出人生的真谛,但这下一刻就被世俗的繁琐所淹没了;在他与萨姆激烈争吵过后,他幻想着打火机凭自己的意志而转动,此时他渴望的是能够扭转局面,但却无法凭意志改变现实;在第二次令人不满的预演后,他幻想着自己再次能够演绎科幻大片,此时他渴望的是能够重新遨游于“人世间”。这些渴望,衍生出了幻想,也滋生了欲望。回到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中,我相信每个人都有白日做梦的时候,每个人都渴望着自己的渴望,每个人都幻想着自己的欲望。但这仅仅是欺骗自己的做法,亦或是安慰自己的做法。所有人都活生生地生活在这颗星球上,没有人能够像科幻大片里一样跳跃时空到达自己向往的空间中。所以,与其幻想,倒不如真实、真挚地做点事情,活在当下。

鸟人,它属于里根的心魔,它是里根心中邪念的投影。在这场百老汇中,鸟人代替了曾经的里根,它用它那“精湛”的演技,为空虚的灵魂注入一针强心剂。里根在此也挣扎过,那句安慰自己的话——这只是心理现象,让他暂时摆脱投影的光芒,让他暂时回归自我。翻看现实生活的日历,我们何尝不像里根一样呢?我们心中也有心魔,它有时候会悄无声息地溜出笼域,悄悄地溜进我们现实世界中,慢慢地引诱我们,慢慢地吞噬我们,直到我们醒悟,才又缩回到原地,然后我们又回到了正常的生活中。人过这一生,会有多少次这种循环呢?答案是不计其数的。问题不在于这种现象曾经出现过,而在于往后怎么少出现,亦或不出现?

在近期,柴静的《穹顶之下》引来了网络地热议,内心被鸟人捆绑的人们会认为这是炒作,这是柴静想红的理由。他们难道认为雾霾是好事?其实不然,他们只是内心的心魔嫉妒柴静,嫉妒这个会“偏袒”的社会,他们的言行是虚空的,是不真诚的,也是不真实的。所以当我们对待一些事情时候,能否控制心中的鸟人,能否让内心平衡,能否真实、真诚地为

人为事,这些都是在观影后和现实中留给我们的思考。

影片最后,对现实妥协的里根在聚光灯的照耀下,扣动扳机,祈求子弹穿脑而过,是的,他想要用自杀来走出这个循环,走出内心的阴霾的时候。不巧的是没有死成,但却得到了出人意料的结果,媒体因他能为艺术而献身的精神,高度评价与赞扬了他。而公众不但没忘记他,还为他点起蜡烛,祈祷他平安无事。

这是一场“无知”中的意外之美。影片的高度讽刺感,不仅带给我们心灵真挚地叩问,更带给我们心灵真实地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