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对今 (最新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 识字6 《古对今》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 识字6 《古对今》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识字6 《古对今》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读懂《古对今》这篇课文,掌握关键词语的发音和意义。

–能正确书写《古对今》中出现的关键字。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的关键字,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简单的对比和归纳。

3.情感目标:–通过对《古对今》的学习,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能够准确理解《古对今》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的发音和意义。

–能够正确书写《古对今》中出现的关键字。

•教学难点:–能够简单对比古代和现代生活方式,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三、教学准备1.课件: 教材《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播放器,图片素材。

2.教具: 黑板、彩色粉笔、教学挂图、课件PPT、生词卡片。

3.其他: 教师提前准备好教案、学生复印好课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呈现“古对今”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古代和现代的一些差异。

•播放古代与现代生活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两者的不同之处。

2. 学习课文•讲解课文《古对今》内容,重点介绍生词和重点词语的意思和发音。

•带领学生跟读课文,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感受文化传承之美。

3. 认读生字词•布置学生认读《古对今》中出现的生字词任务,鼓励学生互助学习。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认读,帮助学生理解词义,掌握正确的发音。

4. 词语拼音与书写•练习《古对今》相关生字词的拼音和写字,巩固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认知和书写能力。

•让学生相互检查书写的准确性,及时纠正错误,强化学生的书写习惯。

5. 拓展活动•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情景,对比古代和现代的生活方式,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者的不同点。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展示他们的观点和总结,促进学生互相交流与合作。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发现如下问题: 1. 部分学生对一些生字词的理解仍存在困难,需要加强词义的解释和示范。

2. 学生在书写时有些马虎,下次要加强细致性,严格要求学生书写规范。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古对今》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古对今》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古对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了解古代与现代的一些对比,认识古代和现代生活的差异。

•能够正确区分和理解古代与现代的事物、风俗习惯。

•能够正确使用古代与现代的语言表达。

2.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激发学生对文化交流和传承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比较能力和批判思维。

二、教学重点•能正确辨别古代与现代的事物。

•能够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古代与现代的事物对比。

三、教学难点•理解古代与现代的生活差异。

四、教学准备•教材:《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具:图片、PPT等•课前准备:复习相关课文内容,准备相关教学素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PPT或图片展示古代与现代生活的对比图,激发学生对话题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古代与现代的生活有何不同。

2. 学习内容(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五单元古对今》,帮助学生理解古代和现代的生活差异。

2.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观看相关图片,加深对古代和现代的了解。

3. 活动设计(20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古代事物和一个现代事物进行对比,并列举它们的差异。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展示他们自己选择的对比内容,加深对古代与现代生活差异的理解。

4. 练习与巩固(10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完成一篇短文,描述古代一个事物和现代一个事物的对比,要求包括至少3个差异点。

5. 总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古代与现代生活的差异,并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比较,培养对文化的热爱和批判思维。

六、课堂延伸•学生可自行选择古代与现代的其他事物进行对比,写作或绘画展示出来,增加对古对今的理解和观察力。

七、教学反思通过此次课堂教学,学生在古代与现代生活的对比中,培养了观察力和比较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

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更多的文化元素,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深度。

以上就是本次教案的整体内容,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教案(一等奖)

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教案(一等奖)

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教案(一等奖)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背诵和对话,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感受古诗词的韵味和美感。

1.2 教学内容《古对今》是一首描绘自然界景象的古诗,通过对比今昔,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本节课将通过学习生字词、朗读、背诵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义,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2. 诗句的意义和朗读技巧。

3. 背诵和运用诗句。

2.2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书写和结构。

2. 诗句的朗读节奏和语气。

3. 对诗句意境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诗句描绘的景象。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3. 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生字词和诗句。

3.2 教学手段1. PPT:展示生字词、图片、音乐等教学资源。

2. 实物教具:展示自然界的事物,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诗句。

3. 作业本: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创设情境,引出《古对今》这首诗。

4.2 学习生字词1. 学生自读诗句,圈出生字词。

2. 教师讲解生字词的意思和读音。

3. 学生跟读,巩固生字词。

4.3 理解诗句意义1. 教师讲解诗句的意义。

2. 学生朗读诗句,注意语气和节奏。

3.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情感。

4.4 背诵诗句1. 学生跟读诗句,熟悉韵律和节奏。

2. 教师指导学生背诵诗句。

3. 学生展示背诵成果。

4.5 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古对今》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古对今》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古对今》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古代和现代的一些生活方式和工具的不同。

2.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

3.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1. 让学生了解古代和现代的一些生活方式和工具。

2.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

难点: 1. 帮助学生理解古代和现代的生活方式之间的差异。

2.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语描述古代和现代生活的差异。

三、教学准备1.课文《古对今》。

2.图片或实物展示古代和现代的生活方式和工具。

3.PPT或教具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老师向学生展示古代和现代的生活照片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思考古代和现代的生活方式有哪些不同。

2. 导入课文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古对今》,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古代和现代生活的差异,并找出课文中有关这方面的内容。

4. 组织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让全班同学一起交流。

5. 拓展延伸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展示,引导他们思考古代和现代生活方式的优缺点,激发他们的思考。

6. 课堂小结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古代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差异,鼓励学生多多关注历史和文化。

五、课堂作业1.练习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2.写一篇日记,描述古代和现代生活的差异。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比较古代和现代的生活方式,引发了他们对历史和文化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古代和现代生活的差异,避免赞美一方贬低另一方,要尊重不同的历史和文化。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古对今》教案(精选5篇)

《古对今》教案(精选5篇)

•••••••••••••••••《古对今》教案《古对今》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对今》教案(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对今》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凉”等7个生字。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朝霞,夕阳,严寒,酷暑”。

3、正确流利的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4、想想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相反词语对对碰的游戏吧,比如:我说上,你说下,我说多,你说少,远——(),左——(),粗——(),黑——(),快——()2、古就是古代,今就是()对,就是古代和现代相对,这是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

板书:古对今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2、课文几个小节标出来,分小节读课文,正音。

3,出示本课的生词。

a、带拼音认读b、不带拼音认读,c、认读生字。

(多种方式读生字词语)三、再读课文1、自读课文,把不懂的词语画出来,同桌交流。

2、学生汇报a、严寒,酷暑,“严寒”就是很冷很冷,“酷暑”就是特别特别热再读第一小节,这个小节每组的两个词语是什么关系?(相反)b、暮,和风“暮”就是太阳下山了,“和风”和微风,大风,狂风中哪个词相近?风轻轻吹,雨丝细细的,就叫“和风细雨”什么时候能看到朝霞?夕阳是什么时候的太阳?这个小节每组词语之间是什么关系?(有些相反,有些同类)c、学习第三小节什么是“莺歌燕舞”?莺是黄莺叫声动听,就像一曲悠扬的歌曲,燕子的动作轻巧优美就像跳轻快的舞蹈,就叫“莺歌燕舞”听,小鸟们叽叽喳喳的好像在说什么呀,在鲜花上飞来飞去,这幅美丽的画面就叫“鸟语花香”。

再读第三小节,每组词语之间是什么关系?(同类事物)d、总结写对子歌,可以是同类事物,可以是相反事物四,拓展延伸我们再来读一首对子歌。

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教案(一等奖)

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教案(一等奖)

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教案(一等奖)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动作、游戏等多样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时光的情感,教育学生礼貌待人,懂得感恩。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 课文的朗读与背诵。

3.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正确认读和书写。

2. 理解课文中的对仗句式和意境。

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相关的故事、图片等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2. 教师出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对仗句式和意境。

2.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三、生字词学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和理解。

2. 学生分组游戏,巩固生字词的学习。

四、课文学习(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逐句理解课文,注意对仗句式的运用。

2. 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生字词和课文的理解。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生字词的学习上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练习。

学生在课文朗读和背诵方面表现较好,可以继续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上,学生对课文中的大自然、时光等主题有了一定的理解,但在礼貌待人、感恩教育方面还需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德育教育的融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课堂活动(10分钟)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如:太阳、月亮、小鸟、江河等),进行课文内容的角色扮演,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对今》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对今》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对今》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生字词:“古、今、山、水、江、河”。

•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感知古代和现代的不同之处。

能力目标:•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古代和现代的不同。

•能够学会用“古、今”这两个词进行对比表述。

情感目标:•通过对比古代与现代,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珍惜现代的生活,并理解古人的智慧和贡献。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掌握“古、今”这两个词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在识字及理解“古、今”概念方面可能存在困难。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古代与现代的不同。

•提问:你认为古代和现代有什么不同?为什么?2. 学习课文(15分钟)•课前播放课文朗读音频,让学生熟悉课文情境。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并解释生字词的意义。

•分组讨论,学生互相交流课文理解。

3. 拓展活动(2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古代与现代的生活方式、交通工具等。

•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小故事创作,结合“古、今”来写故事。

4. 活动展示与总结(10分钟)•学生代表或小组进行展示分享小故事,并分析使用了哪些“古、今”概念。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古、今”概念的理解。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对比古代和现代的生活,让学生体会到时间的变迁和社会发展。

在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小组活动,提高了课堂氛围,也促进了学生对“古、今”概念的理解。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实践活动,深化对古代与现代的认识,并激发对历史、文化的更多兴趣和思考。

《古对今》教案

《古对今》教案

《古对今》教案(热门)《古对今》教案1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古对今》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对今》教案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韵文,背诵韵文。

2、认识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12个生字,正确书写古、凉、细、夕、李、语、香7个汉子,会认新部首酉。

3、理解韵文内容,了解常见的自然现象,体会大自然的美丽。

4、在诵读和学习中体会汉语的对称和音韵之美,提升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诵读并背诵韵文。

教学难点:在诵读和学习中体会汉语的对称和音韵之美,提升学生的语感。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一、互动游戏,激趣导入1、师生共做词语对对碰(说反义词)的游戏:师说一词,生说该此的反义词,从一字词语到二字词语,难度逐渐升级(如:大对小,白对黑,长对短;白天对黑夜,快乐对伤心等)。

2、师激趣:词语对对碰,字数相同,词义相对,可真有意思!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词语对对碰的课文。

3、师板书课题:古对今。

相机指导古字的写法,引导学生理解课题的意思(古指古代,今指现在,这是一对意思相反的词)。

二、初读韵文,识字学词1、师范读课文,生认真倾听,指名生交流听过之后的感受。

2、生借助拼音自主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分小节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文识字学词。

(1)指名生朗读第1小节。

①师出示圆、严寒、酷暑、秋凉词语卡片,指名生认读,认识酷字左边的酉字旁。

师相机正音:暑是翘舌音,凉既是边音,又是后鼻音。

正音后再次指名生认读。

②指导学生区分圆与园:读音相同,意思有所区别。

鼓励学生口头组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区别圆与园的意思。

师:圆指的是一种形状,如:圆形、团员、汤圆等;园指的是一个地方,如:菜园、花园、园丁等。

③再次指名学生朗读第1小节,全班齐读。

(2)指名学生朗读第2小节。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古对今》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古对今》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古对今》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古代与现代的一些对比情况
2.学习如何运用简单的对比方法进行论述
3.熟悉《古对今》这篇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1.观察、理解古代与现代的差异与联系
2.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3.利用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2.提高学生对现代生活的感恩和认知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理解古代与现代的差异与联系
2.运用简单的对比方法进行论述
难点
1.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表述他们对古与今的认识
2.帮助学生区分古代与现代的差异之处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简短的引言,引起学生对“古对今”这个话题的兴趣,并展开讨论。

2. 学习《古对今》
1.听课文朗读。

2.师生共同探讨古代与现代的不同之处。

3.学习文中的知识点及理解作者的用意。

3. 小组合作
学生分组,讨论古代与现代生活的对比,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讨论发言。

4. 朗读表达
学生围绕“古对今”主题展开朗读和个人表达,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四、课堂作业
1.作文:写一篇关于“我的家乡与古代的异同”。

2.背诵《古对今》课文。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古代与现代的对比理解仍有待提高,下一节
课我将增加互动环节,更多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以上是本节《古对今》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培养他们的对比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6.古对今》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6.古对今》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6.古对今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古代和现代的差异。

2.帮助学生认识到古代人的生活和现代人的生活的变化。

3.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尝试将古代的情景带入当代生活。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并比较古代和现代的生活差异。

2.探讨古代文化对现代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
本节课将通过阅读文本《古对今》,让学生了解古代与现代的不同之处,并引导学生思考古代文化对现代的影响。

四、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
1.利用图片展示古代和现代生活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比较两者的不同。

2.引导学生谈论古代和现代生活的差异。

第二步:阅读理解
1.请学生阅读《古对今》这篇文章。

2.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收集古代生活与现代生活的对比资料。

第三步:讨论交流
1.分组讨论学生所总结的古代与现代的差异。

2.每组选一名同学代表,并在全班面前陈述所讨论的内容。

第四步:展示思考
1.引导学生思考古代文化对现代的影响。

2.让学生发表个人观点和看法。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古代和现代的生活差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逐渐意识到古代文化对当代的影响。

反思古代智慧并使之融入现代生活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

六、布置作业
假如你生活在古代,你会怎样度过一天?请以你的想法写一篇小短文。

以上为本课程的教案内容,希望本节课能够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和现代社会的思考与理解,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热爱与探究精神。

部编版古对今的教案优秀6篇

部编版古对今的教案优秀6篇

部编版古对今的教案优秀6篇部编版古对今的教案篇1【教学要求】1、认识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3、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4、通过读读比比,初步领会在句子中恰当地加上一些词语,可以把话说得更加具体、明确、有力。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读、思、述、议、演示、观察等学习活动,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教具准备1、教学课件。

2、模拟称象的演示道具,如装水的玻璃缸、塑料肥皂盒盖、玩具象(要有一定的重量)、小石块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课题,质疑课题,激发阅读兴趣1、引入课题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都用什么称呀?(课件出示1)(出示秤称实物画面)那,大家见过有人称大象吗?(课件出示2)(出示大象画面)是呀,大象又高又大,怎样称出它的重量呢?今天我们学习一个古代故事《曹冲称象》(板书课题),看看人们是怎样称大象的。

2、围绕课题质疑看到这个课题,大家想知道什么呢?(学生可能会提出“曹冲为什么要称象”“曹冲想用什么方法称象”“大象到底有多重”等问题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在肯定之后,要告诉学生“曹冲想用什么方法称象”是我们要读懂的重要问题)二、自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3遍提醒学生(课件出示3自学要求)把句子读通顺,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指名不同层次的学生朗读,检查自读效果如果有的学生还没有读顺,再提醒他们自读相应的句子、段落,力求大部分学生能把课文读通读顺。

3、(课件出示4)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然后按“谁做了什么事”的思路口头填空:课文讲了的故事。

(学生填“曹冲称象”正确,填“曹冲想出好办法称象”更好,应给予充分肯定)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2023最新版-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教案优秀6篇

2023最新版-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教案优秀6篇
3、你觉得哪些字难读,想提醒大家注意?谁来当小老师?
4、手拉手开火车读生字。
5、你发现了吗?有一些样子长得很像的`生字宝宝想回家了,你能把他们安全的送回家吗?出示三间房子:比如:我们可以从偏旁去想一想。请三个同学上台摆卡片。
6、他们回家了,你能用什么好方法很快记住他们吗?同桌讨论。把你的好方法告诉大家吧!(雪—霜都有雨字头;柳—杨都有木字旁。
5、集中纠错讲解。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生玩游戏对对子导入。
二、研读课文,学习第2节对子
1、指名读第2节对子。
2、出示图片,对应认识字词。
3、播放日出、日落动画视频,理解“晨—暮”“朝霞—夕阳”两对词。
4、结合识字1冬雪与秋霜的图片,理解“雪对霜”。
5、理解词语:和风细雨。
(1)引导学生想象:春天已经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阳春三月,沐浴在阳光下,春风拂面,这春风跟冬风有什么不一样?
3、教师与学生合作读。(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
4、通过读课文,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甲:文中的字和词都是一对一对的。
学生乙:文中的词语都是描写大自然的。
5、出示生字、新词卡片。
(1)借助拼音读准确。
(2)让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①加一加识字:木子→李;禾日→香。
②加偏旁识字:纟田→细;冫京→凉;讠吾→语。
4、结合第三幅图片,四个同学合作读对子。
5、教师点拨:了解大自然四季变化的特点。(可结合识字1《春夏秋冬》所学)
6、写出下列汉字的反义词。今——()圆——()暖——()
五、学习生字“古”“凉”“细”
1、出示生字,观察占格、结构。
2、教师讲解,范写。(绞丝旁的笔画分布)
3、学生口述、书空。

《古对今》精品教案

《古对今》精品教案

《古对今》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等13个生字;会写“古、凉”等7个字。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朝霞、夕阳、严寒、酷暑”。

3.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4.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重难点字音教学的重点为“圆、严、寒”;书写指导的重点是“夕、语”;词语理解的重点在“严寒、酷暑”。

教学难点在于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1)识字。

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借助多媒体课件互相检查认读,互相正音。

对于“酷、暑、晨、霞”等笔画多的字,可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采用定位联想的方式,让学生整体记忆,不做字形分析。

其他笔画少的合体字可采用熟字加减的方法识记。

一些生字可以与熟字组成常用词,让学生在新的语境中巩固识记。

(2)写字。

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字的间架结构,把握同一类字的书写规律与不同点。

2.朗读指导首先,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正确。

结合图片出示难读的词语,让学生看课文插图说话,想象并描述春天的情景。

其次,应引导学生读出节奏、韵律。

教师示范读,学生模仿着读。

最后,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3.理解运用运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

如,联系生活,可以提示学生思考“在什么时候可以看到朝霞、夕阳”等问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理解。

又如,找近义词,让学生说说“和风”和“微风、大风、狂风”中的哪个意思相近,从而理解“和风”是“微风”,是温和的。

“细雨”也可以采用这个方法理解。

还可以利用图片,如,出示“莺歌燕舞”的画面,引导学生说说画面上的内容。

课后练习“读一读,记一记”,引导学生积累对韵歌中出现的词语,提醒学生注意“古今、和风细雨、鸟语花香”在对韵歌中是分开的,这里组合成一个词语了。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古对今教学设计方案

古对今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古代汉语的特点,包括语法、词汇、句式等。

- 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古文阅读技巧,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 学生能够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和社会背景。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运用古文知识,分析古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 学生能够通过古文学习,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 学生能够将古文知识与现代文阅读相结合,提高跨文化理解能力。

3. 情感目标:- 学生能够对古代文化产生兴趣,增强文化自信。

- 学生能够通过古文学习,培养对历史、对文学作品的尊重和热爱。

- 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古代汉语基础:声韵、语法、词汇、句式等。

2. 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

3. 古代文化常识:历史背景、社会风貌、礼仪习俗等。

三、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与激发兴趣1. 通过播放古代文化纪录片或展示古代文物图片,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

2. 介绍古代汉语的特点,让学生对古文学习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第二阶段:基础知识学习1. 声韵:学习古代汉语的声母、韵母、声调,通过朗读练习,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

2. 语法:讲解古代汉语的语法结构,如主谓宾、定状补等,并通过例句让学生练习。

3. 词汇:介绍古代汉语的常用词汇,通过古文阅读,让学生学会词汇的运用。

第三阶段:古文阅读与鉴赏1. 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古文作品,进行朗读和讲解。

2. 引导学生分析古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组织学生进行古文翻译练习,加深对古文的理解。

第四阶段:文化背景学习1. 介绍古代文学作品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思想观念等。

第五阶段:综合运用与拓展1. 学生分组进行古文创作,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2.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视野。

3. 组织学生参加古文知识竞赛或演讲比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识字《古对今》(教案)

识字《古对今》(教案)
字,掌握正确的笔画和笔顺。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章节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
1.语言素养:通过学习《古对今》,提高学生对诗词的欣赏能力和朗读水平,激发对文学的兴趣;
2.思维素养:引导学生从古今对比中思考,培养其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3.文化素养: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诗词朗读背诵的效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古今生活异同”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识字《古对今》(教案)
一、教学内容
《古对今》为本章节教学内容,选自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本课主要以“古”字为引导,通过学习古诗词、古今对比,让学生感受汉字文化的魅力。课程内容包括:
1.学习生字:古、今、诗、词、对比等;
2.阅读理解:通过朗读《古对今》诗词,理解诗词内容,感受古人对生活的描绘;
3.古今对比:引导学生观察古今生活的异同,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
-朗读与背诵: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和背诵习惯,提高语文素养。
举例:学习“古”字时,教师需强调其读音、笔画、笔顺,并通过组词(古今、古时候等)加深学生理解。
2.教学难点
-生字词的书写: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掌握正确的笔画和笔顺是难点,尤其是“古、词”等字。
-诗词内容的深入理解: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古人的表达方式和诗词中的意象,如“白云朝朝暮暮”等。
-古今对比的思考: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思考古今差异,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6 《古对今》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6 《古对今》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6 《古对今》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了解古代生活和现代生活的一些差异。

2.通过识字,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比较能力。

二、教学重点1.本节课的重点是教会学生认读生词,理解古代和现代生活的对比差异。

2.帮助学生掌握对生活的观察和对比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提升思维能力。

2.让学生理解古代和现代生活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四、教学准备1.板书:古对今2.教具:图片、课文分段、复印件、笔和本子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说出图片中的物品是属于古代还是现代,引入本课的主题。

2. 学习识字(10分钟)老师板书“古对今”,教学生认读这两个字,并讲解课文中的生字。

3. 教学内容(20分钟)1.老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老师解释生字词语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让学生捋清课文的大意,掌握古代和现代生活的不同之处。

4. 启发思考(15分钟)老师带领学生思考古代和现代的生活方式,引导学生发表个人见解。

5. 操练与表演(20分钟)学生分组,模拟对比古代与现代生活情景,展示给全班同学。

6. 总结(5分钟)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古代与现代对比的概念。

六、作业1.背诵课文,熟记生字词语。

2.想一想,写一篇关于古代生活和现代生活差异的小短文。

七、板书设计•古对今八、教学反思本节课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了图片和课文,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古代与现代的生活差异,提升了他们的语文阅读和思辨能力。

但在教学中应更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表达,以提升课堂互动性。

以上是关于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6 《古对今》的教学内容,希朇可以帮助到您。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6《古对今》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6《古对今》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6《古对今》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对今》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古代和现代生活的一些差异和联系。

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3.培养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思考能力,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的发展。

二、教学重点1.理解《古对今》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的读写。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课件等。

3.课前准备:备课教师需要熟悉课文内容,准备好相关教学素材。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古对今》,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古代和现代有什么不同吗?”2.学习课文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读课文《古对今》,并解释课文中的生字词含义,让学生理解整个课文的主要内容。

3.词语学习教师呈现生字词,让学生读音、书写,并加深记忆。

4.讨论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你觉得古代和现代有哪些相同之处?”引导学生思考,并进行交流。

5.活动设计设计小组活动或绘本阅读活动,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展示对《古对今》的理解和感受。

6.总结老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体验、思考古今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五、课后作业1.默写生字词。

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古代和现代生活的一些不同点。

六、板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课文《古对今》•词语学习•活动设计•课后作业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多思考,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同时,反复强调生字词的记忆和运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以上就是本次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对今》的教学内容,希望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古代和现代生活的不同之处,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

古对今教案古对今教案5篇

古对今教案古对今教案5篇

古对今教案古对今教案5篇古对今教案古对今教案篇1(习作指导)一、明确缩写目的俺们以往的作文,都是要求写把文章写详细,这是一种作文力量,但是仅学会写详细还不够,还要学会写得简洁。

这也是一种写作力量。

写文章,应需要详细就详细写,需要简洁就写得简洁。

这次作文,是缩写课文,就是训练俺们把长文章压缩成短文章。

二、明确缩写要求1、读课文中的(习作要求),想想:缩写要到达什么要求?2、引导板书:缩写成的短文不能转变原文的主要内容。

文章的语句简洁、通顺、连贯。

三、学习习作提示,把握缩写方法1、怎样缩写课文呢?2、同桌相互争论。

3、小结:跟简要复述一样,保存原文的主要内容,把课文中的某些细节或某些情节删掉。

4、看课文中的习作提示,边读边想边画:怎样压缩才能使缩写后的文章保存原文的主要内容? 用“__”划出句子。

四、速读例文,体会缩写方法快速默读《景阳冈》,分析例文哪些地方做了修改。

1、删减次要的人物、次要的大事,以及说明、交代等地方:如,《景阳冈》一文中,写武松喝酒后上景阳冈的一段内容,有三个自然段写了他的心理活动。

缩写时,把这些次要局部用一两句话一带而过。

其次、三自然段,写武松与店家的对话,也删掉了。

2、语言,去掉详细描写的局部:例如,课文中写“武松打虎”这一重要情节时,特殊是对武松的动作描写,老虎扑剪的动作,都写得非常细致。

缩写时,简化语言、削枝存干,进展概括性的表达,使语言简洁明白。

五、《草船借箭》片段练习1、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

(借箭的经过)2、可以缩写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借箭?结果)(习作讲评)一、讲评第一课时写的片断1、出示同学写的缩写片断。

2、重点讲评以下几方面:⑴修改后的段落是否保存原文的主要内容?⑵该压缩的是不是都压缩了?⑶语句是否简洁、通顺、连贯?二、同学修改片断1、听教师、同学讲评片断后,修改自身写的片断。

2、四人小组对比上面3点要求,评价同学的片断。

三、缩写全文1、引导同学再读课文中的习作内容和习作要求,进一步明确缩写要求。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圆、方、日、月”等10个生字。

2.会写“日、月”等4个字。

3.读准多音字“行”的读音。

4.读诵《古对今》,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教学重点:1.认识生字,读准多音字。

2.读写生字。

教学难点:1.认识生字。

2.感悟对子的特点。

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

2.对子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你们见过什么对子吗?2.对子就是两两对称的意思,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对子的课文。

二、学习课文1.出示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

2.学生自读,注意生字的读音。

3.教师指名朗读,纠正发音。

三、讲解生字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

2.教师讲解生字的结构和笔画。

3.学生书写生字,教师指导。

四、学习对子1.教师出示对子图片,让学生观察。

2.教师讲解对子的特点。

3.学生自己找一找课文中的对子。

五、朗读课文1.学生分组朗读课文。

2.教师指导朗读技巧。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七、课后作业1.抄写生字。

2.家庭作业:朗读课文给家长听。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古对今》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了对子的特点,认识了一些生字。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生字的读音掌握不够,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对于对子的理解,有些学生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下一节课继续讲解和巩固。

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但还需在课后加强辅导。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补充1.生字学习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如“圆”,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询问学生是否注意到这个字的结构特点,比如“圆”字由“囗”和“员”组成,让学生尝试描述“囗”的形状,再联系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品,帮助学生记忆。

对于“日、月”等字,教师可以结合图片,如太阳和月亮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字义,并通过书写练习加深印象。

2.多音字学习教师针对多音字“行”,通过创设语境,如“行走在路上”,“银行”,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学习不同的读音和用法。

二、教学难点补充1.认识生字教师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如“找朋友”游戏,将生字卡片散放在桌上,让学生找到对应的对子,如“圆”和“方”,这样既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又帮助学生记忆生字。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对今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认“圆、严、寒”等生字,正确、规范地书写“古、凉、细”等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背诵课文。

2.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激趣导入
1.启发谈话。

同学们喜欢对对子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组对子歌。

2.展示图片。

(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景物的图片,说说画面的景色。

让我们一起走进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大自然。

二、读文识字,发现规律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学生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3.老师与学生合作读。

(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


4.通过读课文,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甲:文中的字和词都是一对一对的。

学生乙:文中的词语都是描写大自然的。

老师:下面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对子和词语。

5.出示生字、新词卡片。

(1)借助拼音读准确。

(2)让学生说说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①加一加识字:木+子→李;禾+日→香。

②加偏旁识字:纟+田→细;冫+京→凉;讠+吾→语。

(3)猜字游戏。

讠+吾=
木+子=
禾+日=
三、学习第1节对子
1.出示图片,让学生对比图片,说出图片内容,教师随机引入课文。

(1)古人与今人对比图(古今)。

(2)铜钱(外圆内方)。

(3)四季对比图(严寒,酷暑,春暖,秋凉)。

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下面我们来学习第1节对子。

2.课件出示第1节对子,指名学生朗读。

3.结合第一、二幅图片,让两名学生合作读出课文中的对子。

4.结合第三幅图片,四个同学合作读对子。

5.教师点拨:了解大自然四季变化的特点。

(可结合《春夏秋冬》所学)
四、学习第2节对子
1.指名读第2节。

2.出示图片,对应认识字词。

3.播放日出、日落动画视频,理解“晨—暮”、“朝—夕”两对反义词。

4.理解词语:和风细雨。

(1)引导学生想象:春天已经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阳春三月,沐浴在阳光下,春风拂面,这春风跟冬风有什么不一样?
(2)引导学生回想春天的雨和夏天的雨的区别,出示图片分别展示。

五、学习第3节对子
1.自由读第3节,引导思考:“桃”、“李”、“柳”、“杨”分别指的是什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区别。

2.齐读最后一句,引导学生发现成语,再指名朗读。

(相机出示:莺歌燕舞、鸟语花香。

)3.播放视频,强化感悟“鸟语花香”。

4.组织学生为插图配成语。

5.“李”可以作为姓氏,你还知道哪些姓氏?
六、整体回顾,感悟课文
1.学生领读、个别读、齐读课文。

2.引导学生边读边悟:课文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3.启发思考:当你看见眼前的景物时,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对子的精妙。

七、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7个生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字形特点。

2.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点。

3.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4.组织全班展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