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信系统-3---4

合集下载

现代通信系统概论

现代通信系统概论

编 码 器
调 制 器
信道
噪声源
解 调 器
译 码 器
解 密 器
信 宿
同步
图1-3 数字频带通信系统的模型
数字频带传输通信系统的模型
2024/6/26
2021
8
2. 数字基带传输通信系统
基带

信号

形成

信道
接收 滤波

抽 样 判 决
信 宿
噪声源
cp
图1-4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模型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模型
基带信号形成器:包括编码器、加密器以及波形 变换等;
















(a)串序传输
(b)并序传输
图1-7 串序和并序传输方式
2024/6/26
2021
14
3. 按通信网络形式分 通信的网络形式通常可分为三种:两点间直通方
式、分支方式和交换方式,
终端A (a)
转接站
终端B
终端 终端 终端 ... 终端
A
B
C
N
(b)
终端A 终端B 终端C
第一章 现代通信系统概论
1.1 通信的定义 1.2 通信系统的组成 1.3 通信系统分类及通信方式 1.4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2024/6/26
2021
1
课程描述
导航、遥控遥测等军用尖端技术和包括数字电话、广 播电视、综合信息网、多媒体宽带网等现代民用技术。
通信在过去分为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两个方面来研究。 目前,随着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数 字通信方式在许多领域已逐步取带模拟通信方式,成为 通信的主流,也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

现代通信系统课件:现代通信基本概念

现代通信系统课件:现代通信基本概念

现代通信基本概念
• 1. 1. 4光通信的基础 - 光子技术
• 1964年,英籍华人高银博士首先提出利用玻璃纤维实现远距离通信。20世纪 70年 代,美国首先制成了实用的玻璃光导纤维 光纤.使光纤通信成为现实。 随着光子技术 的发展,出现了电子光子芯片。在这种芯片上,电子与光子 产生了复杂的相互作用,提供 了速率为几十到上百千兆比特的光波通信能 力,使光;光通信系统从PDH向SDH光传输系 统发展。光器件及光通信设备 的需求过去主要来自传统的电信运营商,但近年来随着云计 算及数据中心 的蓬勃发展.数据中心对于光器件的需求开始加速,统计表明2016年其需 求超过电信市场的一半,为光器件市场带来新的增量。
• 在20世纪60年代.为解决交换局内的中继线干扰等问题,出现了PCM(话音编码)技 术.接着数字程 控交换机投入使用,从此开始用数字信号(瞬时幅值离散的信号)来交换和传递信息,信息传递发生 了根本变革 - 数字通信。
现代通信基本概念
• 1. 1. 2现代通信技术的基础 - 微电子技术 • 电子学,特别是微电子学.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是现代通信产业的重要基础,
现代通信基本概念
图1.2 两类通信方式抗扰性能比较 (a)模拟信号;(b)数字信号
现代通信基本概念
1. 3 现代通信的特点及主要内容
• 1. 3. 1 综合化 • 综合化具有双重含义。其一是技术的综合化,即无论是传输、交
换还是通信处理功能 都采用数字技术,实现数字传输与数字交换 的综合,使网络技术.如电话网、数据网、电视 网一体化。其二 是业务的综合,即把来自各种信息源的通信业务(如电话、电报、 传真、数 据、文字、图像电视等)综合在同一网内传输和处 理.并可在不同的业务终端之间实现互 通。各种通信业务的综合, 是以技术综合为基础的。

现代通信系统第三版课程设计

现代通信系统第三版课程设计

现代通信系统第三版课程设计1. 项目概述本课程设计基于《现代通信系统》(第三版)一书,目的是通过实践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本所涉及的各种通信系统技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设计包含以下三个部分:1.模拟调制与解调技术实验2.数字调制与解调技术实验3.信道编码与译码实验2. 实验设备2.1 模拟调制与解调技术实验设备•信号发生器•功率放大器•带通滤波器•相移电路•同步解调电路•示波器2.2 数字调制与解调技术实验设备•数字信号发生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有限冲激响应(FIR)滤波器•频率域均衡器•同步解调器•示波器2.3 信道编码与译码实验设备•卷积码编译解码器•RS码编码解码器•码间隔交织器•示波器3. 实验内容3.1 模拟调制与解调技术实验3.1.1 实验一(模拟调制)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理想低频信号,通过功率放大器和带通滤波器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放大和限带,然后将其输入到相移电路中进行调制,得到调制信号后可以使用示波器观察两个信号的波形。

3.1.2 实验二(模拟解调)将调制信号通过同步解调电路后进行解调,并用示波器观察解调后得到的信号波形是否与原信号一致。

3.2 数字调制与解调技术实验3.2.1 实验三(PSK调制)使用数字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二进制比特流,通过FIR滤波器和频率域均衡器处理后进行PSK调制,观察调制信号波形。

3.2.2 实验四(PSK解调)将调制信号通过同步解调电路解调,观察解调后得到的信号波形是否正确。

3.3 信道编码与译码实验3.3.1 实验五(卷积码编解码)使用卷积码编码器对一串输入比特流进行编码,并通过噪声信道将编码后的信号传输。

接收端使用相同的卷积码进行解码,并观察比特错误率(BER)与信噪比(SNR)之间的关系。

3.3.2 实验六(RS码编解码)使用RS码进行编码和解码,观察RS码的纠错性能。

3.3.3 实验七(码间隔交织)使用码间隔交织器对一串输入比特流进行交织,使得相邻的比特尽可能被分离,降低误码率。

-现代通信系统课件 (一)

-现代通信系统课件 (一)

-现代通信系统课件 (一)现代通信系统是现代信息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设备和技术来实现不同位置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流。

在现代社会中,通信系统的应用广泛,横跨多个领域,如电话、互联网、移动通信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现代通信系统课件的相关知识。

一、现代通信系统的概念现代通信系统是指采用特定技术和设备,建立起的实现人类间信息传递、交流和处理的一套系统。

它可以是有线或无线的,应用在各个领域,如电信、卫星通信、无线通信、网络通信等。

二、现代通信系统的组成现代通信系统主要由源、信道和接收器三部分组成。

源指信息源,信道指传输媒介,接收器指信息接收设备。

1. 信息源信息源是指信息的源头,主要包括人、图像、声音等。

信息源经过转换后形成数字信号,再通过信道传输。

2. 信道信道是信息的传递媒介,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

有线信道为电缆、光缆等,无线信道为通过天线向空气传输信息。

信道传输信号的质量会受到噪声等因素的影响。

3. 接收器接收器是信息的接收设备,将数字信号还原为原来的信息形式,如声音、图像等。

三、现代通信系统的技术现代通信系统的技术包括话音编解码技术、数字调制解调技术、信道编码技术、数据压缩技术等。

1. 话音编解码技术话音编解码技术是将人类语音转换成数字信号,再通过通信系统传输的过程。

这种技术需要复杂的编码解码算法支持,以保证语音质量的传输。

近年来,半双工和全双工的话音通信已逐渐普及。

2. 数字调制解调技术数字调制解调技术是将源信号转化为可传输的数字信号,实现信号的调制和解调。

从而提高信号传输的质量,达到高速、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目标。

3. 信道编码技术信道编码技术是通过加入冗余信息来增加传输信息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

通过增加冗余信息,使得在信号传输过程中能够及时捕捉和纠错,从而保证信息的传输质量。

4. 数据压缩技术数据压缩技术是将原来的数据进行压缩,减少数据量并降低传输带宽的一种技术。

这种技术可采用多种压缩算法和方式,使数据传输变得更加便捷快速。

现代通信系统概论

现代通信系统概论

2
物联网的兴起
物联网将进一步发展,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创造更智能、便捷的生活方式。
3
5G时代的到来
随着5G技术的商用化,人们将享受到更快、更可靠的移动通信体验。
现代通信系统概论
现代通信系统是指利用技术手段传递信息的系统。通信系统由发送器、接收 器、信道、编解码技术等组成部分构成。本课程将介绍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 和应用领域。
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发送器和接收器
发送器负责将信息转换成信 号并发送,接收器负责接收 并解码这些信号以还原信息。
信道
信道是信息传输的媒介,可 以是有线媒体(如光纤)或 无线媒体(如无线电波)。
通信系统的关键性能指标
1 传输速率
传输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信息量,通常以位/秒(b/s)或字节/秒(B/s)来表示。
2 误码率
误码率是指传输过程中发生的传输错误的频率,通常以百分比或小数形式表示。
3 带宽
带宽是指信道传输的频率范围,也可以表示为数据传输速率的最大值。
现代通信系统的应用领域
移动通信
移动通信技术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语音和数据通信,如2G、3G、4G、5G等。
互联网
互联网是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系统,通过标准化协议相互连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信息 的传输和共享。
卫星通信
卫星通信系统利用人造卫星作为中继器,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传术的发展
无线通信技术将继续发展,为更好地满足人们对高速、稳定的通信需求。
编码和解码技术
编码和解码技术用于将信息 转换成容易传输和存储的形 式,并在接收端将其还原为 原始信息。
常见的通信系统类型
1 有线通信系统
有线通信系统使用物理介质进行信息传输, 如电话线、光纤等。

现代通信原理c3

现代通信原理c3

• • • • • • • •
群迟延—频率特性: 是相位—频率特性对频率的导数 相位—频率特性:φ(ώ) 群迟延—频率特性:τ(ώ) τ(ώ)= d φ(ώ)/d ώ 如果φ(ώ) --ώ呈线性关系 τ(ώ)– ώ是一条水平直线 此时信号的不同频率成分有相同的群迟延,信 号经过传输后不会发生畸变
• 理想的相位---频率特性及群迟延特性
外部绝缘体
内部导体
内部绝缘体
铝制编织导体(屏蔽) (a) 一段同轴电缆 (b) 一段与连接器相连的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结构示意图
• 光纤(OpticalFiber) • 光导纤维(简称光纤)是光纤通信系 统的传输介质。由于可见光的频率非常 高,约为108MHz的量级,因此,一个光 纤通信系统的传输带宽远远大于其它各 种传输介质的带宽,是目前最有发展前 途的有线传输介质。
• 架空明线,即在电线杆上架设的互相平 行而绝缘的裸线,它是一种在20世纪初 就已经大量使用的通信介质。架空明线 安装简单,传输损耗比电缆低,但通信 质量差,受气候环境等影响较大并且对 外界噪声干扰比较敏感,因此,在发达 国家中早已被淘汰,在许多发展中国家 中也已基本停止了架设,但目前在我国 一些农村和边远地区或受条件限制的地 方仍有不少架空明线在工作着
不均匀衰耗必然使信号的幅度 随频率发生畸变,引起信号波 形的失真
• 音频电话信道的相对衰耗
• 为了减小幅度—频率畸变,在设计总的电话信 道传输特性是,一般都要求把幅度—频率畸变 控制在一个允许的范围内
• 二、相位—频率畸变 • 是指信道的相位—频率特性偏离线性关 系引起的畸变。在信道频带的边缘畸变 更为严重,主要来源于信道中的各种滤 波器 • 信道的相位—频率特性常采用群迟延— 频率特性来衡量

现代通信系统

现代通信系统

通信技术与现代生活【摘要】本文主要详细介绍了几种现代通信的重要技术,并讲述了通信技术特点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对未来通信技术的发展作了简要概括;此外,本文还着重从正面和反面讲述了现代通信对城市生活发展的影响以及相关解决措施,最后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阐述了自己的学习感想和体会。

一、引言21世纪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交流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基本需要。

现代通信系统是信息时代的生命线,通信是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与发展的巨大动力。

人类社会是建立在信息交流的基础上的,所以人们总是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古代的人力、马力以及烽火台,到现代社会的文字、书信、电报、电话、传真、电视以及电子邮件等,尽管通信的方式各种各样,传递的内容千差万别,但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进行信息的传递。

因此,通信的任务就是要克服信息源与接收者之间在地里上的障碍,迅速而准确的传递信息。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传递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人类通信交流的方式越来越复杂。

由于用电的方式能使消息几乎在任意距离上实现迅速、有效、准确、可靠地传递。

从最初的“上海滩”风靡一时的“大哥大”,在物价水平非常低的时代,一部大哥大售价高达几万;渐渐传呼机出现在人们的视野,拥有一部传呼机也是一件乐事,当所有人都以为传呼机时代会持续时,没过两年传呼机飞速般的消失了;随着而来的是彩色电视、传真机、电话座机、手机、电脑等,这时这些新型通信工具刚刚出现在人们意识中,可是当时这些通信工具并不普遍,技术尚待改进,供给较少,价格昂贵,只有家境富裕或者公司才有资金使用这些高科技产品,普通民众也不曾“奢望”拥有这些高科技产品。

但是在很短的时间内,不过就是短短的十几年时间,手机、电话、彩电、电脑、Internet走进全球绝大部分人们的生活中,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现代的通信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不断进步,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同万里之外的朋友“面对面”地交谈思想认识、交流经济信息、商讨学术见解,利用网络选购各种物品,接受优良教育,人们的生活方方面面也随之发展着巨大的变化。

现代通信系统概论_07_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现代通信系统概论_07_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现代通信系统概论_07_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在当今社会,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日常的电话通话、短信交流,到高速的数据传输、视频通话,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简单来说,就是允许用户在移动中进行通信的一种技术。

它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和传输,相较于传统的模拟移动通信系统,具有诸多优势。

首先,数字信号的抗干扰能力更强。

在通信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各种干扰,如电磁干扰、噪声等。

数字信号能够通过纠错编码等技术,有效地减少这些干扰对通信质量的影响,从而保证信息的准确传输。

其次,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频谱利用率更高。

频谱资源是有限的,而数字技术能够更有效地利用频谱,使得在相同的频谱范围内,可以传输更多的信息,容纳更多的用户。

再者,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支持更丰富的业务。

除了基本的语音通话和短信服务,还能够实现高速的数据传输,让我们能够随时随地浏览网页、观看视频、进行在线游戏等。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移动终端,也就是我们手中的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

它们具备发送和接收信号的功能,同时还配备了各种应用程序,以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

基站,负责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接收和发送信号。

基站通常分布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形成覆盖网络,确保用户在移动过程中始终能够保持通信连接。

移动交换中心,它是整个通信系统的核心控制部分,负责管理用户的呼叫、切换、位置更新等功能。

传输网络,用于连接基站和移动交换中心,传输各种信号和数据。

在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中,有几个关键的技术值得一提。

多址技术,它解决了多个用户如何共享有限的频谱资源的问题。

常见的多址技术包括时分多址(TDMA)、频分多址(FDMA)和码分多址(CDMA)等。

TDMA 将时间分成不同的时隙,每个用户在指定的时隙内进行通信;FDMA 则是将频谱分成不同的频段,每个用户使用特定的频段;CDMA 则是通过不同的编码来区分用户。

现代通信网之4G技术

现代通信网之4G技术

现代通信网论文—论4G通信技术4G通信技术一、4G的概念“4G”是业界对第四代移动通信通俗的叫法,国际电联的官方称法是“IMT-Advanced”。

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的简称,是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以及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的技术产品。

4G技术不同于3G技术的一个明显特征是,4G技术由于连接传输速率大幅提高,从而能引入高质量的视频通信,将被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生活和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

就数据传输速率而言,有了较大提高。

如韩国三星电子所演示的4G技术,实现了静止时以1Gbps级的速度和移动时以100Mbps级的传输速率连续无停顿传输数据。

我国的首个4G外场试验系统在上海的测试也显示,该系统在高速移动环境下的信息传输速率达100Mbps,将现有移动通信传输效率提高了近10倍。

其次,就4G的应用和功能而言,同样进行了新的扩展。

如韩国三星的4G 演示中,同时使用宽带、视频通话、直播论坛等示范服务,4G传输的影像画面清晰,无停顿和抖动。

第四代移动通信可以在不同的固定、无线平台和跨越不同频带的网络中提供无线服务,可以在任何地方用宽带接入互联网(包括卫星通信和平流层通信),能够提供定位定时、数据采集、远程控制等综合功能。

4G标准正在加紧制定中,4G标准申报工作已经结束,国际电联在相关的截止日期前已经收到6份提案,其中包括中国的TD-LTE-Advanced提案。

世界无线电全会将于2012年春天召开,届时将正式公布4G标准最终结果。

未来5年移动通信技术的最大热点将是4G和3D,100Mbit/s的速度可让手机成为真正的移动多媒体终端。

二、第四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背景大家知道,所有技术的发展都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实现,从GSM、GPRS到第4代,需要不断演进,而且这些技术可以同时存在。

我们都知道最早的移动通信电话是采用的模拟蜂窝通信技术,这种技术只能提供区域性话音业务,而且通话效果差、保密性能也不好,用户的接听范围也是很有限。

现代通信系统原理北工大Chapter绪论

现代通信系统原理北工大Chapter绪论
历 史:
第一阶段:语言 第二阶段:文字、邮政 第三阶段:印刷术 第四阶段:电气通信(技术发展迅速) 第五阶段:信息时代(信源多样化,传输速率 ↑,存储量↑,信号处理复杂…)
例:
个人通信 第三代移动通信
第2页/共35页
表1-1
IMT—2000业务的最低性能要求
实时(固定延迟)
非实时(可变延迟)
应用环境
u0(t)=k(t)ui(t)+n(t)
k(t)为乘性干扰:由各种线性和非线性失真,以及传输媒质的影响。 n(t)为加性干扰源:信道各处噪声之和,一般为加性高斯白噪声。
第20页/共35页
(2) 若信道参量不随时间变化,网络传递函数为H(ω),称为恒参信道。
|H(ω)|为传递函数的幅频特性,与ω有关,可通过幅度均衡器进行非线性 补偿。
性补偿。
为传递函数的相频特性,与ω有关,可通过相位均衡器进行非线
e j ( )
第21页/共35页
实际信道常用时延τ(ω)=dφ/dω表示 第22页/共35页
第23页/共35页
2.无记忆编码信道(图b)
无记忆编码信道:指错码与前后码元是否有错无关。即错码概率相互独立。 有记忆编码信道:有关。不独立。
第15页/共35页
二、连续消息的信息量
可用概率密度表示,连续消息的平均信息量(相对熵)为:
第16页/共35页
§1.3 信道与信道容量
一、信道的定义
第17页/共35页
二、信道模型
第18页/共35页
第19页/共35页
1.调制信道(图a)
(1) 若信道参量随时间变化,网络传递函数为H(ω,t),即网络参数的幅频特性和相 频特性均随时间变化,称为变参信道。

通信网的基本知识和现代通信系统

通信网的基本知识和现代通信系统
术、保密技术以及高可靠性的调制解调 技术等。
对一个通信系统,从研究消息的传输 来说,有效性和可靠性将是主要的两个指 标。通信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是一对 矛盾,这一点,通过以后的进一步学习, 将会有更深的体会。一般情况下,要增加 系统的有效性,就得降低可靠性,反之亦 然。在实际中,常常依据实际系统要求采 取相对统一的办法,即在满足一定可靠性 指标下,尽量提高消息的传输速率,即有 效性;或者,在维持一定有效性条件下, 尽可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300MHz以上的波段,通常就泛称为微波, 它在现代通信网中占有重要地位。300~ 3000MHz称为特高频(UHF) , 3~ 30GHz称为超高频(SHF), 30~300GHz 称为极高频(EHF)。
➢卫星信道是指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 站转发无线电信号,在多个地球站之间进 行通信的信息传输信道。
如:电话网中的用户环路是指从电话端 局的交换机到用户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线 路。
➢链路 传输全链路简称链路,是指两个相邻
节点间或终端设备和节点之间的信道(或电 路)段,通常是指两个配线架之间的一段。
➢干线
一条干线可以由一条或多条串联的链路 组成。两个交换中心或节点之间通过干线连 接。干线连接通常是以交换为基础,由许多 用户复用或用户分系统复接的大容量电缆、 光纤或无线电传输通路,在干线的两端提供 适合节点工作的设备,例如复接器。
1.4 现代通信网的发展
现代通信网络正在加速采用现代通 信技术、宽带传输媒介以及以计算机技 术为基础的各种智能终端技术和数据库 技术,向数字化、宽带化、综合化、智 能化和个人化方向发展。
实现数字化是通信网发展的第一步。 数字化指的就是数字技术。
1.4.1 现代通信网的特点
1.网络业务数据化 2.网络传输分组化 3.网络信道光纤化 4.网络容量宽带化 5.网络接入无线化

现代通信系统原理

现代通信系统原理

二进制编码
将信息转换为二进制码,实现数 字信号的传输和解码。
数据压缩
减少数据量,提高传输效率和存 储空间利用率。
模拟通信系统
定义 调制技术 解调技术
使用连续信号表示和传输信息的通信系统。 将信息信号转换为不同的模拟载波信号进行传输。
将接收到的模拟载波信号还原为原始信息信号。
基带信号传输
1 定义
2 优点
现代通信系统原理
介绍现代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概念,包括数字通信系统和模拟通信系 统。
通信系统概述
定义
通信系统是通过信号的传输和处理来实现信息交流和传递的技术。
组成
由发送端、接收端、信道和处理设备等组成。
基本原理
通过编码、调制和解调等技术实现信号的传输和还原。
数字通信系统
定义
使用离散的信号表示和传输信息 的通信系统。
2
噪声
信道中的干扰和失真会影响信号的质量和可靠性。
3
信道带宽
影响信号传输速率和容量。
误码率与纠错技术
1
误码率
信号在传和纠错码来检测和修正传输中的错误。
3
前向纠错
通过添加冗余信息和校验位来实现错误的自动纠正。
直接传输原始信息信号的一种传输方式。
简单、省带宽、适用于短距离传输。
3 缺点
容易受干扰、传输距离有限、不适用于远距离传输。
调制与解调
调制
将信息信号转换为可以在载波波 形上传输的信号。
解调
将接收到的载波信号还原为原始 信息信号。
调幅调制
改变载波的振幅来表示信息。
通信信道
1
定义
信号传输的介质或路径。

现代通信系统

现代通信系统

1、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顾名思义就是“物物相联的网络”,是物体的互联网。

物联网的核心依然是互联网,物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借助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仪,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信息设备,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 of things“,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交换与共享,将互联网扩展成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随时随地交流的网络。

2、物联网的分层:物联网分三层: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

而射频识别技术位于感知层。

感知层实现对物理世界的智能感知识别、信息采集处理和自动控制,并通过通信模块将物理实体连接到网络层和应用层。

3、RFID的定义: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简称RFID)技术,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4、RFID的技术发展: 1940-1950年:雷达的改进和应用催生了射频识别技术,1948年哈里•斯托克曼发表的“利用反射功率的通信”奠定了射频识别射频识别技术的理论基础。

1950-1960年:早期射频识别技术的探索阶段,主要处于实验室实验研究。

1960-1970年:射频识别技术的理论得到了发展,开始了一些应用尝试。

1970-1980年:射频识别技术与产品研发处于一个大发展时期,各种射频识别技术测试得到加速。

出现了一些最早的射频识别应用。

1980-1990年:射频识别技术及产品进入商业应用阶段,各种规模应用开始出现。

1990-2000年:射频识别技术标准化问题日趋得到重视,射频识别产品得到广泛采用,射频识别产品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2000年后:标准化问题日趋为人们所重视,射频识别产品种类更加丰富,有源电子标签、无源电子标签及半无源电子标签均得到发展,电子标签成本不断降低,规模应用行业扩大。

至今,射频识别技术的理论得到丰富和完善。

现代通信系统

现代通信系统
1) 若正向边(vi ,vj )的可行流符合 f(vi,vj)< c(vi,vj), 则 vj 可标[+vi, β(vj)]。其中“+”表示 vi→vj 有正向增广流, β(vj) = min{β(vi), c(vi,vj)- f(vi,vj)}
2) 若存在反向边(vj,vi),且有可行流 f(vj,vi)>0,则 vj 可标
到最大流,并且迭代的次数不仅依赖于网络中的顶点数 n 和边数 m,还依赖于容量和最大流的值。 上述 Ford-Fulkerson 方法的缺点与选取可扩充路时的任 意性有关,如果在选择可扩充路时加上一定的限制,这些 缺点可以克服。
24
算法的改进
上述算法的计算量与边数 m 及最大流的流量有关,还 与增广路的选择有关。如图 20,从流量全为 0 开始,若
定义 4 一条路径相对于某一可行流 f(u,v),若径上各条边 符合以下两条件之一,则称该径为关于流 f(u,v)的增广路。
(1) 对于正向边µ+,有 f(u,v)< c(u,v); (2) 对于反向边µ-,有 f(v,u)>0。
由此,顺着增广路,可以增加流量。记在增广路上可增加
的流量为 θ = min{c(u,v)-f(u,v), f(v, u)}
u∈Vs v∈Vt
所以,当不存在增广路时,可行流的总流量 F=C(Vs,Vt)。
由引理 2(见 p.6),与割集容量相等的流量必为最大流,即
F = F*
12
最大流问题的标号法
基本思想:根据定理 2 的结果,从一个可行流开始, 寻找一条从 s→t 的增广路。在增广路上增加流量,得 到新的可行流,再判别是否存在新的增广路,直至找 不到新的增广路为止,这时的流即为最大流。(所以 关键是找增广路)

现代通信系统总结报告

现代通信系统总结报告

现代通信系统总结报告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通信系统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现代通信系统指的是利用电子设备和技术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的系统。

本文将对现代通信系统进行简要总结。

首先,现代通信系统的主要特点是高效快速。

传统的通信方式,如书信和信鸽传递信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而现代通信系统可以通过邮件、短信、电话和互联网等方式实现即时通讯。

这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传递速度和效率,减少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其次,现代通信系统的覆盖范围广泛。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现代通信系统都可以实现全天候、全方位的信息交流。

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使移动电话能够在几乎任何地方都能接收信号,而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远程交流。

这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再次,现代通信系统的通信方式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文字、语音和图片信息外,现代通信系统还可以通过视频通话和多媒体信息传输等方式方便地进行交流。

这不仅丰富了交流的内容和形式,也提高了沟通的效果和质量。

最后,现代通信系统注重保护隐私和信息安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量的个人和机密信息被存储和传输,保护隐私和信息安全成为现代通信系统的重要任务。

各种加密技术和安全措施得到广泛应用,确保了通信内容和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现代通信系统以其高效快速、广泛覆盖、多样化的通信方式以及信息安全保护的特点,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通信系统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信息交流和沟通的需求,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现代通信系统概述

现代通信系统概述
第一章 现代通信系统概述
增值电信业务
• (一)固定电话网增值电信业务 1、电话信息服务业务 2、呼叫中心服务业务 3、语音信箱业务 4、可视电话会议服务业务 (二)移动网增值电信业务 (三)卫星网增值电信业务 (四)因特网增值电信业务 1、因特网接入服务业务 2、因特网数据中心业务 3、因特网信息服务业务 4、因特网虚拟专用网业务 5、因特网会议电视、图像服务业务 6、因特网呼叫中心业务 7、其他因特网增值电信业务 (五)其它数据传送网络增值电信业务 1、计算机信息服务业务 2、电子数据交换业务 3、语音信箱业务 4、电子邮件业务 5、传真存储转发业务 6、虚拟专用网业务
CN2 ChinaNet
波分网络 SDH/ASON网络
光缆网络
PSTN
基站
DSL
IDC
FTTx WLAN
PON
➢全网各类 设备280多 万台 ➢网络结构 复杂,设备 种类/厂家 繁多 ➢业务种类 多,业务关 系复杂。
第一章 现代通信系统概述
13
固定通信网举例
由终端设备、交换设备和传输承载三 大部分组成
噪声
为了提高通 信抗干扰能力, 进行波形编码和 纠错编码。
信道编码 的逆处理
第一章 现代通信系统概述
信源编 码的逆 处理
典型的 现代通 信系统 功能模 型
第一章 现代通信系统概述
某电信网络概况
业务网 核心网 承载网 接入网
智能 网
短\彩信
WAP
定位
BREW
协同通信
PSTN
软交换
移动网 电路域
移动网 分组域
中科院计算与通信学院 《现代通信系统》课程系列讲义
刘阳 2021年4月1日
第一章 现代通信系统概述

《现代通信系统 第4版》习题参考答案

《现代通信系统 第4版》习题参考答案

“现代通信系统第4版”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程控交换系统1.请说明什么是端局,什么是汇接局?答:端局是直接连接用户的交换局;汇接局是转接处理各端局送来话务量的交换局,它不直接连接用户,只连接端局、长途局或其他汇接局。

2.什么是直达路由?何时可以开设直达路由?答:一个端局与其他端局之间建立的直达中继线,叫作“直达路由”。

一个端局通过汇接局连接到其他端局的路由(即多段中继线)叫作“汇接路由”。

当两个端局之间话务量较大时,可以申请架设直达路由。

3.程控交换机的基本组成包括那些单元电路?答:程控交换系统的基本组成可以分为两个子系统:话路子系统和控制子系统。

其中,话路子系统由交换网络、用户电路、中继电路、信号终端等几部分组成;控制子系统的硬件是由扫描器、驱动器、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几部分构成。

4.为什么话音信号的抽样频率通常定为8000Hz?答:一路电话信号的频带为300~3400Hz,根据抽样定理知:抽样频率f S≥2×3400=6800Hz。

考虑到其他一些因素,一般经常选定f S=2f H=8000Hz,T S=1/f S=125μs。

5.什么是量化和均匀量化?均匀量化的量化级差、量化范围、量化级数和PCM编码位数间的相互关系如何?答:“量化”就是对抽样值分级取整,最常用的取整法是“四舍五入”;“均匀量化”就是均匀地分级。

在量化范围固定的情况下,量化级差分得细一些,可以减少量化误差。

但量化级数多了,就要求有更多位数码,这意味着要产生更高的传码率。

(量化范围固定→量化级差↓→量化误差↓→量化级数↑→编码位数↑→传码率↑)每一个量化级对应一个二进制代码,量化级数M与编码位数N的关系是固定的,即M=2N。

在数字电话通信中,标准编码位数N=8,故量化级数应为M=28=256。

6.常见语音信号的二进制码组有几种?各自有什么特点?答:常用二进制码组是自然码、折叠码、格雷码等,三种码组的编码规则见下表。

现代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

现代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

传输介质和信号编码技术
传输介质
不同的通信系统使用不同的传输介质。有线传输介质如光纤和铜线,无线传输介质如电磁波。
信号编码
信号编码技术将信息转换为适合传输的信号。常见的编码技术包括二进制编码和调制技术。
多路复用技术和调制解调技术
多路复用技术
多路复用技术允许在同一传输介质上同时传输多个 信号。常见的多路复用技术包括时分多路复用和频 分多路复用。
新兴技术和趋势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技术为通信系统带来了 许多新的应用和改进,如智能语 音助手和自动驾驶。
5G网络
5G网络将带来更快的传输速度、 更可靠的连接和更低的延迟,推 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区块链
区块链技术可以提供安全和去中 心化的通信和交易方式,正在改 变许多行业的运作方式。
调制解调技术
调制解调技术用于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以便 传输,并在接收端将模拟信号转换回数字信号。
了在计算机网络中传输数据的规则和标准。常见的协议包括TCP/IP 和HTTP。
2
数据传输技术
数据传输技术用于在网络中传输数据。常见的技术包括以太网和无线局域网。
Internet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1
Internet应用
Internet连接了全球的计算机网络,使我们可以进行在线交流、共享信息和获取 各种服务。
2
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将物理设备与互联网连接,使它们能够相互通信和共享数据。
3
应用领域
Internet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广泛,涵盖了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工业自动化等 领域。
现代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
现代通信系统涵盖了许多关键技术,这些技术使我们能够进行高效的信息传 输和连接。本文将介绍通信系统的各个方面。

现代通信系统 第4章

现代通信系统 第4章

《现代通信系统》
第4章 数字通信系统概述
数字传输系统
信 息 源
信 源 编 码 器
信 道 编 码 器
数 字 调 制 器
信 道
数 字 解 调 器
信 道 解 码 器
信 源 解 码 器
受 信 者
噪声源
图4.1 数字通信系统 《现代通信系统》
第4章 数字通信系统概述
4.1.2 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1. 数字传输系统传输速率 1) 信息传输速率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元(符号)传输速率 转换公式为
第4章 数字通信系统概述
第4章 数字通信系统概述
4.1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4.2 数字复接技术 4.3 数字传输信号帧结构 4.4 数字传输信号的处理 4.5 数字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现代通信系统》
第4章 数字通信系统概述
4.1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4.1.1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结构 完成数字信号产生、变换、传递及接收全过程的 系统称之为数字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的模型可用 图4.1来描述。
m
PeB PeBi
i 1
(4.1.3)
PeB ����������������������������������������������������������������������������������������������������������������������������������������������������������������������������������������������������������������������������������������������������������������������������������

现代通信系统及应用原理

现代通信系统及应用原理

现代通信系统及应用原理现代通信系统是指利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和设备进行信息传输、交换和处理的系统。

它基于一系列原理和技术,实现了高效、可靠、安全的信息传输。

下面将就现代通信系统及应用原理展开阐述。

首先,现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是信息的数字化。

传统的通信方式主要依靠模拟信号的传输,存在信息容易受到干扰和损耗的问题。

而数字信号则是通过将原始信号经过采样、量化和编码等过程转化为数字形式进行传输,具有抗干扰性强、信息损耗小等优势。

因此,现代通信系统采用数字通信技术,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进行传输,并在接收端将数字信号还原为模拟信号,以实现原始信息的传递。

其次,现代通信系统应用了多种调制技术。

调制是指将数字信号转化为适合传输介质传输的模拟信号的过程。

常见的调制技术包括频移键控(FSK)、相移键控(PSK)、振幅移键控(ASK)等。

这些调制技术将数字信号转化为不同的模拟信号波形,以适应不同传输介质的要求。

例如,光纤通信系统中采用的是光脉冲调制技术,将数字信号转化为脉冲光信号进行传输。

第三,现代通信系统深度应用了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处理和存储信息变得更快更便捷。

现代通信系统中大量采用了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通过固定点或浮点算法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提高了通信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此外,计算机网络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通信系统中,实现了信息的高速传输和互联互通。

此外,现代通信系统还运用了多路复用技术。

多路复用是指多个信号通过同一传输介质进行传输的技术。

常见的多路复用技术包括时分多路复用(TDM)和频分多路复用(FDM)等。

时分多路复用将不同信号按照时间划分成不重叠的时间片段进行传输,而频分多路复用则是将不同信号调制到不同的频率带上进行传输。

这些多路复用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传输效率,充分利用了传输介质的带宽资源。

最后,现代通信系统还广泛应用了网络协议和编码技术。

网络协议是通信系统中用于数据交换的规则和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 X +W
例: 假定 p = 10-3, n = 8, 则有 X = 1.008 , X 2 = 1.08
λ (分组/单位时间) W(单位分组时间) 0.5 0.54 0.8 2.23 0.9 5.24 0.95 11.29
当 λ 接近系统容量时,W 急剧上升。为保证系统的时延性能, 应限制分组的到达率。
W=
ρ µ (1 − ρ )
(即为 M/M/1 系统的结果)
2 2 X = 1 / µ , X = 1 / µ 2)若服务时间是常量,即 ,则有
W =
ρ
2µ (1 ρ )
(3-80)
上式即为 M/D/1 系统的结果, 可见 M/D/1 系统的平均等待 时间是 M/M/1 系统的一半。 (在均值相同的分布中,确定性分 布的 X 2 最小,因此,M/D/1 系统的参数是 M/G/1 系统相应参 数的下限。
2 i M (t ) L( t ) 2 V ∑ i
(3-93)
15
单位时间内用户所占比例为 ρ = λ / µ ,休假期占 (1 − ρ ) , 休假期到达率为 (1 − ρ ) / V 。 根据式(3-93),并令 t → ∞ ,得系统的平均剩余服务时间 为
1 1 (1 − ρ ) 2 2 R= λX + ⋅ ⋅V 2 2 V
1 t 1 M (t ) 1 2 Rt = ∫0 r (τ )dτ = ∑ X i t t i =1 2
式中,M(t)表示[0, t]区间内已服务的用户数。
M (t )
上式可以写成
Rt =
1 M ( t ) i =1 ⋅ ⋅ 2 t M (t )

X i2
式中,第二项为平均到达率,第三项为 X i 的二阶矩。
14
令 M ( t )和L( t ) 分别为 [0, t] 内到达的用户数和服务员休假 的次数。平均剩余服务时间为
1 t 1 M ( t ) 1 2 1 L( t ) 1 2 Rt = ∫0 r (τ )dτ = ∑ X i + ∑ Vi t t i =1 2 t i =1 2
1 M (t ) ∑ 1 L( t ) i =1 i =1 = ⋅ ⋅ + ⋅ ⋅ 2 t M (t ) 2 t L( t ) X
12
服务员有休假的 M/G/1 系统
指在每一个忙周期后,服务员需要休假,在休假期内到达 的用户要等服务员休假结束后才能被服务。若休假期满还 没有用户到达,服务员将进入另一个休假期,如图 3 -10。
分组到达
X1
X2
忙周期
X3
X4
V1
V2
V3 X5
V4
X6
休假期
时间
图 3-10 服务员有休假的 M/G/1 排队系统的分组传输
¾ 三种系统的总时延分别为 λm TFDM = m + 2(1 − λ )
TSFDM = TFDM
TTDM
m + 2
m m =1+ = TFDM − − 1 2(1 − λ ) 2
¾ TDM 系统的平均时延最小
21
不同服务规则的 M/G/1 排队系统
¾ 采用预约方式的 M/G/1 排队系统
为 FDM 中的 1/m (TDM 有 m 个时隙片, FDM 分组在 m 个单位时间传输)
9TDM 每个分组在一幀中仅占一个固定的时隙片 9时隙片开始时刻用户无分组到达,信道休假一幀(m TS )
m = 2(1 − λ )
20
每个用户的平均等待时间: WTDM = W SFDM
FDM、SFDM 和 TDM 的性能比较
(3-94)
将上式代入式(3-83b)得平均等待时间为
R λX2 1 V2 W= = + ⋅ 1 − ρ 2(1 − ρ ) 2 V
(3-95)
可见,服务员有休假时,平均等待时间多了第二项(由于 服务员休假造成的额外等待时间)。
16
时隙 FDM 和 TDM 的性能比较(例 3.8)
¾ 基本的频分复用(FDM)系统
Yi = V( l +1) mod m + " + V( l + j ) mod m , j ≥ 1
X = E{ X } = 1 / µ
X 2 = E{ X 2 }
D{ X } = σ 2 = X 2 − (1 / µ ) 2
2
P-K(Pollaczek-Khinchin)公式
¾ M/G/1 排队系统的稳态平均参量 平均等待时间:
λX2 W= 2(1 − ρ )
(3-75)
λX2 系统的平均时延: T = X + W = X + 2(1 − ρ )
ρ
(3-96)
17
¾ SFDM 系统(时隙 FDM 系统)
• 时隙宽度τ 为 m 个单位 • m 个信道分组都在时隙的起点开始传输 • 时隙的起点没有分组到达时,信道将空闲一个时隙(相
当于服务员休假一次),它被称为 SFDM 系统
• 是服务员有休假的 M/D/1 系统,利用式(3-96),且
V = m, V 2 = m 2
13
服务员有休假的 M/G/1 系统性能
¾ 服务员的休假期为 V1 , V2 ,", Vi (i.i.d.) ,且与到达时间间隔 相互独立,其均值为V 。 ¾ 用户的到达是 λ (Poisson) ,平均服务时间为 1 / µ 。
一个新用户到达时可能遇到两种情况: 1) 有一个用户正在接受服务(剩余服务时间 R 与标准的 M/G/1 相同) 2) 服务员正在休假(R 为服务员休假的剩余服务时间) 由图 3-11 可见,阴影部分表示用户的剩余服务时间,其余 部分是服务员休假期的剩余服务时间。
E {W i } = E { Ri } + 1
µ
E { N i } + E {Vl ( i ) }
当 i → ∞ ,有
W =R+
W=
λ W + V = R + ρW + V , 经整理得 µ
R V + 1− ρ 1− ρ
式中,R 的取值与服务员有休假的 M/G/1 系统相同。
25
单用户闸门型系统性能(续)
式(3-94)代入上式, 得 单用户闸门型系统的平均等待时间为
V λX2 1 V2 W= + ⋅ + 2(1 − ρ ) 2 V 1 − ρ
2 2 V V 如果预约分组的长度为常量 A, ( =A, =A ) ,
则有
λX2 A 3− ρ + ⋅ W = 2(1 − ρ ) 2 1 − ρ
26
多用户预约排队系统
一旦有少量用户服务时间很长时,排队队列会很长。
9
返回 n-ARQ 系统的时延分析(例 3.7)
¾ 返回 n-ARQ 系统:分组(顾客)到达率为 λ (Poisson) ¾ 分组长度相同( 1 个单位) ¾ 等待重传的最长间隔为(n-1)个单位
10
返回 n-ARQ 系统的时延分析(续 1)
¾ 可用 M/G/1 模型进行分析
《现代通信系统》
—相关理论与新技术
第三章 网络的时延模型(2) (M/G/1 排队系统)
CESL of Dept. EEIS 2006.2
1
3.4 M/G/1 排队系统(非 Markov 型)
该系统的基本假设是:
¾系统的输入过程是参数为λ的泊松过程 ¾服务时间为一般性的独立同分布随机变量序列 ¾服务时间与到达间隔相互独立,只有一个服务员 ¾第 i 个用户的服务时间为 X i 令 X = { X 1 , X 2 , " } ,则 平均服务时间 服务时间的二阶矩 服务时间的方差
W SFDM = W FDM
1 V2 λm 1 m + ⋅ = + m= 2 V 2(1 − λ ) 2 2(1 − λ ) (3-97)
18
SFDM 系统平均等待时间比 FDM 系统多半个时隙
时隙 FDM 和 TDM 系统
19
¾ 时分复用(TDM)系统
• 一幀(长度为τ = mT S ), 由 m 个时隙片( TS )组成 • 每个分组的传输时间为一个 TS (一个单位时间) • TDM 中信道速率提高了 m 倍,分组的传输时间降
6
µ µ 式中, R = lim E{ Ri }, N Q = E{ N i }, ρ = λ / µ
i →∞
W = R + X NQ = R +
1
NQ = R +
1
λW = R + ρW
整理上式得
W=
R 1− ρ
(3-83b)
7
P-K 公式的证明(续 2)
假定系统有稳态解,且具有各态历经性,则剩余服务 时间 r (τ ) 可用图 3-8 来表示。 为方便起见, 取 t 为 r (t ) = 0 的 时刻,则[0, t]区间的平均剩余服务时间为
平均排队队列长度:
λ2 X 2 N Q = λW = 2(1 − ρ )
λ2 X 2 系统中的平均用户数: N = λT = λ X + 2(1 − ρ )
式中, ρ = λ / µ = λ X 。
3
两 种 特 例
1)若 G =
2 2 X = 2 / µ M(负指数分布),则有 ,由式(3-75)
假设采用周期性预约方式。每个分组均有预约期和传 输期(总称预约传输期) 。在预约传输期中到达的新分组 有三种不同的处理方式: ・闸门型系统,仅传送预约分组传输前到达的新分组 ・耗尽型系统,将内存中所有到达的分组都传送完毕 ・部分闸门型系统,仅传送预约分组传输结束前到达的 所有分组
22
采用预约方式的 M/G/1 排队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