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名词解释大全 之财产清查 报表
基础会计第9章财产清查
• 例二:甲公司月末进行现金盘点 时,有现金日记账余额为60000 元,实存现金为60500元,未找 出原因,公司决定将其转入得利。
• 借:库存现金 500 •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现金长款500 •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现金长款500 • 贷:营业外收入 500
• 【例题1· 单选题】企业现金清查中,经检查仍无 法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经批准后应计入 ( )。(2011年) • A.财务费用 B.管理费用 C.营业费用 D. 营业外支出
调整后的存款余额
95000
调整后的存款余额
95000
第八章 财产清查
第二节 财产清查的方法 三、实物清查 • 1、方法: • 实地盘点、技术推算。 • 2、凭证: • 盘存单、账存实存对比表、积压变质报告单。 • 3、会计处理: • (1)揭示差异,查明原因。 • (2)调整财产物资帐面记录,做到账实相符。同时,设置 “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暂时记录账实差异,等待处理。 • (3)根据有关部门批准处理的意见进行账务处理,将盈亏 差异从“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转入有关收入、费用账户
【例题3· 多选题】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时,下列未达账 项中,会导致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账面余额小于银行对 账单余额的有( )。 A.企业开出支票,银行尚未支付 B.企业送存支票,银行尚未入账 C.银行代收款项,企业尚未接到收款通知 D.银行代付款项,企业尚未接到付款通知 【例题4· 判断题】企业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 因未达账项存在差额时,应按照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整 银行存款日记账。( ) 【解析】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不能作为记账的依据。
• 一、库存现金 • 1.库存现金是指通常存放于企业财会部门、由出 纳经管的货币。 2.库存现金使用范围 •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规定, 单位可使用现金支付的款项有: • (1)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 (2)个人劳务报酬; • (3)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科学技术、文 化艺术、体育等各种奖金; • (4)各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 人的其他支出;
基础会计财产清查
五、清查的准备工作
计划
T
制定财产清查的具体计划
结账
会计人员全部业务处理完 毕,结出余额
承用
使用保管部门整理登记各 类物资
往来
对银行存款、往来款项等 与对方联系取得对账单等
基础会计
第二节 财产清查的方法
第二节 财产清查的方法
基础会计
一、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
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是指在日常会计核算中采用什么方法确定 各项财产物资的盘存数。 (一)永续盘存制,又称账面盘存制,是指对各项财产物资的增减变
加:企业已收银行未收 21600
减:银行已付企业未付 14500
减:企业已付银行未付 8400
调整后存款余额
151000
调整后存款余额
151000
注意:调节表不是记账凭证
基础会计
三、清查方法 (三)往来款项(应收、预收、应付、预付款项)
与对方单位通过对账单核对账簿记录
基础会计
第三节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账存数
基础会计
三、清查种类
清查种类
按清查的范 围和对象
按清查时间
全面清查
年终
本单位撤销、合并 及改变隶属关系
局部清查
定期清查: 月末、季末、年末
不定期清查
基础会计
四、清查的范围
1、货币资金,包括现金与银行存款 2、各种存货 3、固定资产 4、委托加工与受托加工资产以及租赁资产 5、应收应付预收预付等往来款项
基础会计
(二)财产物资长短的处理
2、盘盈
(1)发现 借:原材料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批准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基础会计之财产清查
基础会计之财产清查引言财产清查是会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对企业财产进行清查,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
本文将介绍财产清查的基本概念、目的以及实施步骤。
财产清查的概念财产清查是指对企业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以及其他各类资产进行实地盘点和核实。
通过财产清查,可以准确掌握企业的资产情况,确定其正确的账面价值,以便进行财务报表的编制和资产管理。
财产清查的目的财产清查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确定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
财产清查可以发现会计记录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异,及时纠正误差,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发现企业的财产漏报和错报。
财产清查可以帮助发现企业可能存在的资产遗漏或者多报等问题,以便及时进行调整和纠正。
3. 防止财产流失和滥用。
财产清查可以通过核实固定资产的存放情况和流动资产的使用情况,发现资产滥用和流失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财产清查的步骤财产清查的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制定财产清查计划在进行财产清查前,需要制定财产清查计划。
财产清查计划应包括清查的时间、地点、范围以及清查人员的安排等内容。
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清查表格或者工具,以便记录和统计财产清查的结果。
2. 进行财产清查根据财产清查计划,组织财产清查人员进行实地盘点和核实。
财产清查人员应仔细查看并记录每一项财产的名称、数量、规格、使用状况等信息,并将清查结果与账面核对。
3. 梳理和核实财产凭证财产清查完成后,需要对财产凭证进行梳理和核实。
财产凭证包括购买合同、发票、收据等与财产相关的文件。
梳理和核实财产凭证可以验证财产清查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4. 调整和纠正在核实财产凭证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财产清查结果与财产凭证存在差异。
这时需要及时调整和纠正财产清查结果,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5. 编制财产清查报告财产清查完成后,需要根据清查结果编制财产清查报告。
《基础会计财产清查》课件
核对法
总结词
通过核对账面记录与实际库存数,以确定财产物资结存数。
详细描述
核对法又称对账法,主要是对各项财产物资的账面结存数与实际结存数进行核 对,以发现并纠正记账错误。核对法一般采用定期或不定期方式进行,具体操 作包括账面数与库存数相核对、不同部门之间的核对等。
抽样法
总结词
通过随机抽取部分样本进行盘点,然后根据样本结果推断整体财产物资的结存数 。
案例二:核对法的应用
总结词
简便易行、适用范围广、结果可能存在误差
详细描述
核对法是通过核对账簿和记录来清查财产的方法。这种方法相对简便易行,适用范围较广,可以用于 核对各种财产的账目。然而,由于核对工作主要依赖记录的准确性,因此结果可能存在误差。
案例三:抽样法的应用
总结词
节省人力物力、结果具有一定代表性、 适用范围有限
《基础会计财产清查 》ppt课件
目录
• 财产清查概述 • 财产清查的方法 • 财产清查的账务处理 • 财产清查的应用 • 财产清查的案例分析
01 财产清查概述
财产清查的定义
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对企业各项财产物 资、现金的实际盘点和核对,以查明 其实有数与账面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会 计核算方法。
财产清查是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之一 ,其目的是为了确保账实相符,发现 并纠正财产管理中的错误,保证会计 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详细描述
抽样法适用于数量大、难以逐一清点的财产物资,如大量原材料、在产品等。该 方法要求根据统计学原理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盘点,然后根据样本结果 推断整体结存数。抽样法需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随机性和误差控制。
财产清查的账务处理
03
财产清查的账户设置
01
会计基础-第七章-财产清查
会计基础-第七章-财产清查简介财产清查是会计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它涉及到对公司或个人的财产进行详细的盘点和记录。
财产清查的目的是确保财产的安全和准确性,并为会计师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
本文将介绍财产清查的基本概念、步骤和注意事项。
财产清查的定义财产清查是指对公司或个人的财产进行全面盘点和记录的过程。
重要的财产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等。
财产清查的目的是确保财产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为公司提供正确的财务信息。
财产清查的步骤步骤一:准备清查工具和表格在进行财产清查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工具和表格,以便记录和盘点财产。
例如,资产清单表、资产标签和记录工具等。
这些工具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管理财产。
步骤二:确认财产信息在进行实际盘点之前,我们需要先确认财产的基本信息。
这包括财产的名称、型号、数量、购买日期和原值等。
通过确认财产信息,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财产的特点和价值。
步骤三:进行实际盘点在这一步骤中,我们需要按照事先准备的清查工具和表格,对财产进行实际盘点。
可以根据财产的分类,逐一记录和盘点。
在盘点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人为错误,确保记录的准确性。
步骤四:核对和整理数据当完成实际盘点后,我们需要核对和整理盘点数据。
将实际盘点的结果与之前的财产信息进行核对,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如果发现差异或问题,需要及时调查并解决。
步骤五:编制财产清查报告最后一步是编制财产清查报告。
这份报告应包括财产清查的目的、过程、结果和建议等。
报告应具备简洁明了的特点,为公司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财产清查的注意事项•在进行财产清查之前,应制定清查计划,明确任务的责任人和时间安排。
•在实际盘点过程中,应遵循准确和认真的原则,尽量减少错误。
•如果财产清查中发现异常或问题,应及时进行调查并解决。
•财产清查应定期进行,以保证财产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结论财产清查是会计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它能够确保财产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在进行财产清查时,我们需要准备清查工具和表格,确认财产信息,进行实际盘点,核对和整理数据,最后编制财产清查报告。
基础会计学
1 什么是财产清查?进行财产清查有何意义?【答案要点】财产清查,就是通过对财产物资、现金的实地盘点和对银行存款、债权债务的查对,来确定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和债权债务的实存数,并查明账面结存数与实在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l)通过财产清查,可以确定各项财产物资的实有数,将实存数与贝长存数进行对比,确定各项财产的盘盈、盘亏,并及时调整账簿记录,做到账实相符,以保证账簿记录的真实、可靠,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2)通过财产清查,可以揭示各项财产物资的使用情况,改善经营管理,挖掘各项财产物资的潜力,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财产物资的使用效果.(3)通过财产清查,可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的储备和保管情况以及各种责任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揭示各项财经制度和结算纪律的遵守情况,促使财产物资保管人员加强责任感.保证各项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促使经办人员自觉遵守财经制度和结算纪律,及时结清债权债务.避免发生坏账损失.2 原始凭证的内容有哪些?如何审核原始凭证?审核后的结果应做何处理?【答案要点】原始凭证的内容有:(1)原始凭证的名称;(2)填制凭证的日期;(3)填制凭证单位名称或者填制人的姓名;(4)经办人员的签名或者盖章;(5)接受凭证单位名称;(6)经济业务内容.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充分发挥会计监督作用的重要环节,也是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法定职责。
审核原始凭证的主要内容有:(1)审核原始凭证是否合法、合理审核原始凭证所反映的经济业务是否符合国家的政策、法令、制度的规定,有无违反财经纪律等违法乱纪的行为;是否符合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原则,有无违反该原则的现象.对于弄虚作假、营私舞弊、伪造涂改凭证等违法行为,必须及时揭露,并向领导汇报,严肃处理。
(2)审核原始凭证是否真实、完整审核填制原始凭证的日期、所记录经济业务的内容和数据等是否符合实际情况,项目填写是否开全,手续是否完备,外来原始凭证的填制单位公章、填制人员签字以及自制原始凭证的经办部门和经办人员的签名或盖章是否齐全.(3)审查原始凭证是否正确、清楚,审核原始凭证中摘要的填写是否符合要求,数量、单价、金额、合计数的计算和填写是否正确,大小写金额是否相符,书写是否清楚.3 简述会计人员的主要职责。
基础会计-财产清查
一、财产清查的意义财产清查:是通过对各项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债权债务进行盘点和核对,确定实存数,查明实存数与其账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会计核算专门方法。
二、财产清查的种类(一)永续盘存制1.永续盘存制的概念n◆账面盘存制。
是通过设置存货明细账,逐笔登记存货的收入数、发出数,并能随时计算出存货结存数量的方法。
2.期末账面结存数的计算公式如下:期初结存数+本期增加数-本期减少数=期末结存数3.优缺点:优点:便于随时掌握财产物资的占用情况及其动态;便于发现账实是否相符以及不符的原因,从而有利于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有利于加强对财产物资的管理。
缺点:工作量较大。
(二)实地盘存制1.实地盘存制的概念◆在期末时通过盘点实物确定存货的结存数量,并据以确认发出存货数量,借以计算期末结存存货成本和本期发出存货成本的一种存货盘存方法。
2.实地盘存制期末结存存货数量的确定本期减少数的计算公式如下:期初结存数+本期增加数-期末实地盘存数=本期减少数3.优缺点:优点:可以减少会计核算的工作量缺点:倒算出的各项财产物资的减少数成份复杂,会影响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不利于实行会计监督。
所以非特殊原因,一般情况不宜采用。
(一)现金的清查1.清查方法——实地盘点法。
2.清查手续——填写“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
见表7-1 (※重要的原始凭证)(二)银行存款的清查清查方法:核对账目清查手续:未达账项处理核对账目未达账项处理未达账项,是指在企业和银行之间,由于凭证传递上的时间差,造成一方已登记入账,而另一方尚未入账的账款。
①未达账款分为以下四种情况:[例7-1] 某企业2006年5月31日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为68 100元,而银行对账单余额为67 400元,经过逐笔核对,发现有下列未达账项:(1)5月29日,企业销售产品收到12 000元的转账支票一张,已送存银行;企业已登记银行存款增加,而银行尚未入账。
(2) 5月30日,企业开出转账支票4 400元支付购料款,企业已登记银行存款减少,银行尚未收到支票,未入账。
基础会计名词解释大全 之财产清查 报表
基础会计名词解释大全之财产清查报表财产清查就是根据账簿记录,对企业的货币资金、存货、固定资产、债权债务、票据等的盘点或核对,查明各项财产的实存数与账面结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全部清查是指对全部财产进行盘点和核对。
局部清查是指根据需要对企业的一部分财产进行的清查。
定期清查定期清查是指根据预先计划安排的时间对财产所进行的清查。
这种清查一般在财产管理制度中予以规定,通常在年末、季末或月末结账前进行。
不定期清查不定期清查是指根据需要所进行的临时清查。
内部清查内部清查是指由本企业的有关人员对本企业的财产所进行的清查。
这种清查也称为自查。
外部清查外部清查是指由企业外部的有关部门或人员根据国家法律或制度的规定对企业所进行的财产清查。
永续盘存制又称账面盘存制,是指通过设置各种财产明细账,逐笔地登记其收入数和发出数,并能随时结出账面余额的一种盘存制度。
实地盘存制是指平时只根据会计凭证在账簿中登记各种财产的增加数,不登记减少数,在期末时通过盘点实物,来确定各种财产的数量,并据以计算出各项财产的减少数的一种盘存制度。
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加权平均法是以本月全部收货数量加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收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从而确定存货的发出和库存成本。
后进先出法对成本流转的假设与先进先出法正好相反,它是以后收进的存货先发出为假定条件,对发出存货按最近收进的单价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会计报表是综合反映企事业单位特定时日财务状况和特定时期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的文件。
静态会计报表是反映静态会计要素的报表,如资产负债表。
动态会计报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资金的耗费及回收状况的报表。
如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
月报表是按月编制的会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
中期报表一般是指年中(6月30日)编制的会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等。
会计名词解释财务报告
会计名词解释财务报告基础会计名词解释31. 复式记账——是指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进行登记的方法。
32.会计分录——是指明经济业务所应记入的账户、应借应贷的方向及金额的书面记录。
33.未达账项——是指银行收、付款结算凭证在银行与企业之间传递时,由于收到凭证的时间不同,而发生的一方已经入账,另一方尚未入账的款项。
34.订本式账簿——是指在账簿启用之前,就将若干具有专门格式的、按顺序编号的账页装订成册的账簿。
31.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按其经济内容进行分类的项目名称。
32.成本计算——是指按照一定的对象,采用一定的标准来归集和分配生产经营过程各阶段中发生的有关费用,以确定各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33.平行登记——是对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根据会计凭证一方面要在总分类账户中进行总括地登记,另一方面还要在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中进行明细登记。
34.财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31.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32.会计凭证——是用来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并作为登记账簿依据的书面证明。
33.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34.序时账簿——是指按照各项经济业务发生和完成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连续登记的账簿。
31.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32.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33.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来载明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明确经济责任,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证明。
34.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对财产物资、库存现金进行实地盘点,对各项银行存款和往来款项进行询证核对,以确定各项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及往来款项的实存数,并查明实存数与账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会计核算方法。
基础会计第十章财产清查
检查督促 清查工作
作出清查 工作总结
(二)业务上的准备
➢ 会计部门将所有的经济业务登记入账并结出余额,做到账 账相符、账证相符。 ➢ 物资保管部门将各项物资的增减变动办好凭证手续,全部 登记入账,结出各账户余额,并与会计部门核对相符,同时将 财产物资排列整齐,挂上标签,标明品种、规格及结存数量。
➢ 清查人员要准备好有关计量器具以及必要的凭证、表格等。
❖ 意义
➢ 为会计信息系统有效地运行提供了一定的保证 ➢ 为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二、财产清查的种类
按清查范围 分类
全部清查 局部清查
财产清查
按清查时间 分类
定期清查 不定期清查
按清查执行 单位分类
内部清查 外部清查
三、财产清查前的准备工作
(一)组织上的准备
组建清 查组织
制定清查 工作计划
分为一次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
2.加权平均法
(1)一次加权平均法 对于本月发出的存货,平时只登记数量,不登记
单价和金额,月末按一次计算的加权平均单价,计算 本期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
一次加权品均单价 = 期初结存存货成本 + 本期入库存货成本 期初结存存货数量 + 本期入库存货数量
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发出存货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期末结存存货成本=期末结存存货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第十章 财产清查
第一节 财产清查概述 第二节 存货的盘存制度 第三节 财产清查的内容和方法 第四节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第一节 财产清查概述
一、财产清查的意义 ❖ 含义
根据账簿记录,对企业的财产物资进行盘点或 核对,查明各项财产的实存数与账面结存数是否相 符,为定期编制会计报表提供准确的、完整的、系 统的核算信息的一种方法。
会计学基础 财产清查
四、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
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是指在财 产清查中确定财产物资的实存数量, 进而计算出存货结存成本的方法。 包括:
实地盘存制 永续盘存制
1、实地盘存制(定期盘存制)
(1)定义:实地盘存制就是在日常会计核算中,在账 簿上只登记财产物资的增加,不登记其减少,期末根据 实地盘点数量倒挤本期减少数量的一种方法。
发出存货成本=发出存货数量×确定的存货单价 =5000 ×2=10000(元)
发出存货的数量根据期末结 存数量倒挤出来 的,因而在 其发出数量中可能存在有不 正常因素导致的存货减少。
(3)实地盘存制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①实地盘存制的优缺点
优点:核算工作简单,工
作量小。
缺点:财产的减少数缺乏
严密手续;倒轧出的各项财 产的减少数中可能存在一些 非正常因素,不便于实行会 计监督。
发出存货成本=发出存货数量×确定的存货单价
实地盘存制举例
例
(2)实地盘存制举例
某种材料月初余额4000千克,单价2元。本月购入 两次共计2500千克,单价2元,月末时经盘点确认结存数 量为1500千克。
解析:
发出存货数量=期初数量+本期增加数量-期末数量 =4000+2500 -1500=5000(千克)
清查时 具体组织清查工作
清查后 及时对清查结果进行处理
2、业务准备
准备账簿。会计部门和会计人 员在财产清查前,进行对账结账, 账证相符,账账相符。
整理实物。财产物资部门和保 管人员,应对所保管的各种财产物 资,归类整理,排列清楚,挂上标 签,标明品种、规格和结存数量。
准备计量器具。准备好各种必 要的、精确的度衡量器具和有关清 查的登记表册。
会计学基础之财产清查
㈠核准数字,查明原因。明确经济责任,据实提出处理 意见。
㈡调整帐簿,做到帐实相符。
㈢总结经验教训,建立建全内控制度。
㈣调整账存数,使账实相符。
1.审批前盘盈、盘亏、毁损先入待处理。 2.审批后进行帐务处理 ㈤审批后进行帐务处理。
盘亏、毁损个人赔偿的:其他应收款、现金等;单位负 担:管理费用、制造费用、其他应收款(保险赔款)、 营业外支出。
2021/3/27
13
§7-3财产清查的方法
一、清查方法概述 二、实物的清查 三、货币资金的清查 四、结算往来款项的清查 五、外存物资的清查
2021/3/27
14
一、清查方法概述
⒈实物盘点计量。 ⒉测量计算法。 3.抽样盘点法。 4.估计推算法。 5.对帐单法。 6.查询法
2021/3/27
15
2021/3/27
10
二、永续盘存制
㈠永续盘存制的概念 根据帐面记录的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 计算出期末余额的一种方法。亦称帐面盘存制。 平时登记实物增加、减少数,结出余额。手续严密。 ㈡永续盘存制的计算公式 期末存货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 〖例7-2p164〗 ㈢优点 1.有利于加强存货的管理。 2. 手续严密,可以从数量和金额两方面对存货进行控制 。 3.可以有效地组织资金周转。 ㈣缺点 存货明细帐核算的工作量大。
财产清查就是通过实地盘点、核对等方法,查明 各种财产物资和债权、债务的实存数,以保证帐 实相符。
实际存在的问题:
①自然损耗. ②错收错付. ③计量不准. ④管理不善. ⑤人员过失. ⑥漏记错记. ⑦贪污盗窃等,这些因素造成帐实不符。
2021/3/27
3
二、财产清查的意义:
会计基础(财产清查)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盘盈
流动资产
一般冲减 “管理费用”
固定资产 计入营业外收入
会计基础(财产清查)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盘亏
若属于一般经营性损失或定额 内损失,记入“管理费用” 若属非常损失,记入“营业外支出” 若偷盗损失应找出责任人由其赔偿, 记入“其他应收款”
会计基础(财产清查)
财产清查的概述 账实不符
大于
小于
等于
盘点
实存数
账面数
会计基础(财产清查)
财产清查的概述
造成账实不符的原因
1. 在收发财产物资时,由于计量、检验不准确而 发生品种、数量或质量上的差错 2. 在凭证和账簿中,出现漏记、重记、错记或计 算上的错误 3. 财产物资在保管过程中发生了自然消耗 4. 由于结算凭证传递不及时而造成了未达账项 5. 由于管理不善或工作人员失职而发生了财产物 资的损坏、变质或短缺 6. 由于不法分子的营私舞弊、贪污盗窃而发生的 财产物资损失 7. 由于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会财计基础产(财产物清查资) 损失
审批之前
借: 库存商品---- 甲商品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1000 1000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3000
贷:库存商品---- 乙商品 3000
会计基础(财产清查)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经检查发现,盘盈的甲商品为收发计量差错,盘亏 的乙商品为定额内损失.
审批之后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1000 1000
局部清查
会计基础(财产清查)
不定期清查
适用范围 。更换财产物资,库存现金保管人员 。发生自然灾害或意外损失。 • 有关财政,审计,银行等部门对本 单位进行会计检查 • 进行临时性清产核资
最新版财会岗专业知识—会计学5(财产清查+财务报表)
理论攻坚-会计学5(讲义)第六章财产清查第一节财产清查的概述一、财产清查的含义1.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对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和往来款项等财产物资进行盘点或核对,确定其实存数,查明账存数与实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2.账实不符的原因:(1)填制会计凭证或登记账簿时发生漏记、重记和错记。
(2)财产物资的自然损耗,以及自然灾害导致的损失;财产物资的收发计量错误、被盗等。
(3)银行存款存在未达账项。
二、财产清查的种类1.按照清查范围分类,分为全面清查和局部清查。
(1)全面清查,是指对所有的财产进行全面的盘点和核对。
全面清查的情况通常有:①年终决算前;②在合并、撤销或改变隶属关系前;③中外合资、国内合资前;④股份制改造前;⑤开展全面的资产评估、清产核资前;⑥单位主要领导调离工作前等。
(2)局部清查,是指根据需要只对部分财产进行盘点和核对。
局部清查的情况通常有:①库存现金,应由出纳人员在每日业务终了时清点,做到日清月结;②银行存款,应由出纳人员每月至少同银行核对一次;③对于流动性较大的财产物资,如原材料、产成品等,应根据需要随时轮流盘点或重点抽查;对于贵重财产物资,每月都要进行清查盘点;④债权、债务,应在年度内至少同债权、债务人核对一至两次。
2.按照清查的时间分类,分为定期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定期清查是指根据事先计划或管理制度规定的时间安排对财产所进行的清查。
定期清查一般在年末、季末、月末时进行。
不定期清查是指事先没有安排计划,而是根据需要所进行的临时性清查。
【习题演练】1.(单选)库存现金日记账应()结出发生额和余额,并与库存现金核对。
A.每月B.每十五天C.每三到五日D.每日2.(多选)财产清查按清查的时间分类可以分为()。
A.年度清查B.中期清查C.定期清查D.不定期清查3.(多选)下列各项中,企业必须进行财产全面清查的有()。
A.清产核资前B.股份制改造前C.单位改变隶属关系前D.单位财务科长调离时第二节财产清查的方法一、货币资金的清查方法(一)库存现金的清查1.清查方法:采用实地盘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会计名词解释大全之财产清查报表
财产清查就是根据账簿记录,对企业的货币资金、存货、固定资产、债权债务、票据等的盘点或核对,查明各项财产的实存数与账面结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全部清查是指对全部财产进行盘点和核对。
局部清查是指根据需要对企业的一部分财产进行的清查。
定期清查定期清查是指根据预先计划安排的时间对财产所进行的清查。
这种清查一般在财产管理制度中予以规定,通常在年末、季末或月末结账前进行。
不定期清查不定期清查是指根据需要所进行的临时清查。
内部清查内部清查是指由本企业的有关人员对本企业的财产所进行的清查。
这种清查也称为自查。
外部清查外部清查是指由企业外部的有关部门或人员根据国家法律或制度的规定对企业所进行的财产清查。
永续盘存制又称账面盘存制,是指通过设置各种财产明细账,逐笔地登记其收入数和发出数,并能随时结出账面余额的一种盘存制度。
实地盘存制是指平时只根据会计凭证在账簿中登记各种财产的增加数,不登记减少数,在期末时通过盘点实物,来确定各种财产的数量,并据以计算出各项财产的减少数的一种盘存制度。
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加权平均法是以本月全部收货数量加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收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从而确定存货的发出和库存成本。
后进先出法对成本流转的假设与先进先出法正好相反,它是以后收进的存货先发出为假定条件,对发出存货按最近收进的单价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会计报表是综合反映企事业单位特定时日财务状况和特定时期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的文件。
静态会计报表是反映静态会计要素的报表,如资产负债表。
动态会计报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资金的耗费及回收状况的报表。
如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
月报表是按月编制的会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
中期报表一般是指年中(6月30日)编制的会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等。
年报表是每年(决算日为12月31日)编制一次的会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等。
单位报表是反映企业单位自身经济活动情况的会计报表。
汇总报表是将有行政隶属关系的各单位的单位会计报表汇总编制的综合性会计报表。
个别报表是反映母子公司集团中单个法人会计信息的会计报表。
合并会计报表是反映母子公司综合会计信息的会计报表。
内部会计报表是为企业管理当局控制企业经营活动、为经营预测、决策和为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的会计报表,它涉及企业的经营机密,一般不对外公开。
外部会计报表是指向外部的经济利益相关者提供的报表。
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等等。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是指将一个企业采用的会计凭证账簿、会计报表和记账程序相互结合的方式,也称会计核算形式。
会计核算管理的基本模式是对会计核算活动管理机制按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域的特征的概括和总结。
会计部门规章是指国家主管会计工作的行政部门如财政部及其他相关部委制定的会计法律规范。
它包括国家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国家统一的会计监督制度、国家统一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制度及国家统一的会计工作管理制度等等。
会计机构是直接从事和组织领导会计工作的职能部门。
集中核算是指企业会计部门要完成企业经济业务的明细核算、总分类核算、会计报表编制和各有关项目的考核分析等工作;其他职能部门、车间、仓库的会计组织或会计人员只负责登记原始记录和填制原始凭证。
非集中核算是指企业某些业务的凭证整理、明细核算、适应企业单位日常管理需要的内部报表的编制与分析等分散到各个从事该项业务的车间、部门进行;而企业会计部门集中进行总分类核算和全厂的会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
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专业材料,是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
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是将电子计算机、网络及其他相关技术应用到会计中简称,是指为提高会计核算和会计业务处理水平,利用电子计算机代替手工而对会计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乃至对外报出会计报表的系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