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之职工薪酬(ppt 34页)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继续教育考试(随堂练习)(精)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继续教育考试(随堂练习)(精)](https://img.taocdn.com/s3/m/94c95e9ed4d8d15abe234eec.png)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继续教育考试(随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 1.
.企业应当按照()条款的规定,合理预计并确认辞退福利产生的应付职工薪酬。
A .聘用计划
B .辞退计划
C .离退休计划
D .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B
∙ 2.
如果企业在职工为其提供相关服务的年度报告期间结束后()内,不需要全部支付利润分享计划产生的应付职工薪酬,该利润分享计划应当适用本准则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的有关规定。
A .六个月
B .十二个月
C .十八个月
D .二十四个月正确答案:B
∙ 3.
服务成本,不包括()。
A .将来服务成本
B .当期服务成本
C .过去服务成本
D .结算利得或损失正确答案:A
∙ 4.
新准则的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等,计入()账户。
A .“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
B .“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
C .“应付职工薪酬——离职后福利”
D .“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 正确答案:C
∙ 5.
根据新准则的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
B .短期薪酬,是指企业在职工提供相关服务的年度报告期间结束后二十四个月内需要全部予以支付的职工薪酬,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除外
C .准则所称职工,是指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含全职、兼职和临时职工,也包括虽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
D .职工福利费为非货币性福利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正确答案:B。
企业会计准则第09号——职工薪酬(2014修订)
![企业会计准则第09号——职工薪酬(2014修订)](https://img.taocdn.com/s3/m/837bd9cb551810a6f5248692.png)
关于印发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的通知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有关中央管理企业: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职工薪酬的相关会计处理规定,并保持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我部对《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进行了修订,现予印发,自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在境外上市的企业提前执行。
我部于2006年2月25日发布的《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的通知》(财会[2006]3号)中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同时废止。
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我部。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2014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职工薪酬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
职工薪酬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企业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受赡养人、已故员工遗属及其他受益人等的福利,也属于职工薪酬。
短期薪酬,是指企业在职工提供相关服务的年度报告期间结束后十二个月内需要全部予以支付的职工薪酬,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除外。
短期薪酬具体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短期带薪缺勤,短期利润分享计划,非货币性福利以及其他短期薪酬。
带薪缺勤,是指企业支付工资或提供补偿的职工缺勤,包括年休假、病假、短期伤残、婚假、产假、丧假、探亲假等。
利润分享计划,是指因职工提供服务而与职工达成的基于利润或其他经营成果提供薪酬的协议。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https://img.taocdn.com/s3/m/71c7392c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24.png)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简称:《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是中国经济发展和企业会计实践需要的基础上制定的,用于规范企业按照税法规定准确计算和核定职工薪酬的企业会计准则。
以下是对《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中关于职工薪酬的相关要点进行的参考内容整理。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将职工薪酬定义为企业对职工直接或间接提供的经济利益,包括工资、津贴、奖金、福利、补贴等各项薪酬及各类个人所得税和附加等。
根据准则的规定,企业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基本薪酬和奖励薪酬分别核算和报告。
1. 基本薪酬基本薪酬是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固定薪酬,包括工资、津贴、补贴等,根据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规定的支付形式和期限予以支付。
基本薪酬的核算应当按照现金实际支付金额计入成本费用或相应的资产成本。
2. 奖励薪酬奖励薪酬是基于企业绩效评价或个人表现而支付的激励性薪酬,如绩效奖金、提成、股权激励等。
奖励薪酬的核算应当按照实际支付金额计入成本费用或相应的资产成本。
3. 年终奖金年终奖金是企业按照内部规定或劳动合同约定,在每年年底向职工支付的额外奖励性薪酬。
企业应当按照实际支付金额计入该期费用。
4. 福利费用福利费用包括企业为职工提供的各项补充福利,如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等。
企业应当按照实际支付金额或权责发生制检测到的义务以公允价值计入费用。
5. 退休费用退休费用是企业根据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约定向退休职工支付的一次性或分期支付的经济利益。
企业应该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计量、计入成本费用或相关资产成本。
6. 职工个人所得税企业应当按照税法规定扣除、代扣代缴职工个人所得税,将实际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计入费用或资产成本。
总之,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的相关规定,企业在核算和报告职工薪酬时,应当按照实际支付金额计入相关费用或资产成本,并严格遵守税法规定进行个人所得税的扣除、代扣代缴。
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注意准确记录和披露相关的职工薪酬信息,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企业会计守则第9号——职工薪酬》课后测试
![《企业会计守则第9号——职工薪酬》课后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0e3ea81810661ed9ad51f33a.png)
A 职工在职期间和离职后,企业提供给职工的全部的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薪酬
B 企业提供给职工本人、子女或其他被赡养人的福利
C 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
D 以社会保险形式提供的保险待遇
A 与企业正式订立劳动合同的兼职属于企业职工
B 未与企业订立正式劳动合同、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但为企业提供了类似服务的人员属于企业职工
C 与企业正式订立劳动合同的临时工属于企业职工
D 未与企业订立正式劳动合同、未正式任命,虽然为企业提供了类似服务的人员但不属于企业职工
A 职工福利费
B 免费的医疗体检
C 辞退福利
D 社会保险费
A 管理费用
B 成本水平
C 受益对象
D 会计期间
A 年假
B 产假
C 国家法定节假日
D 员工调休
A 相关资产或当期损益
B 应交税金
C 库存商品
D 营业收入
A 当期费用
B 资产成本
C 管理费用
D 应付职工薪酬
A 内退就是一个辞退福利
B 按照一定的年龄标准划线之后让员工内部退养
C 内退员工在未来期间不再给企业提供服务
D 企业在职工内退后,不再承担为其缴纳社会保险的义务
A 建造固定资产成本
B 无形资产成本
C 存货成本
D 当期费用
A 应当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缴存的住房公积金
B 应当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的职工福利费
C 应当向工会部门缴纳的工会经费
D 应当向人力资源部门缴纳的职工教育经费
正确
错误
正确
错误
正确
错误
正确错误
正确错误。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应用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4450d164a45177232f60a28c.png)
本。企业向职工提供非货币性福利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如企业以自产的产品作为非
货币性福利提供给职工的,应当按照该产品的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确定职工薪酬金额,并计
人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相关收人的确认、销售成本的结转以及相关税费的处理,与企
3.辞退福利 辞退福利,是指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 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职工的补偿。 辞退福利主要包括: (1)在职工劳动合同尚未到期前,不论职工本人是否愿意,企业决定解除与职工的劳动 关系而给予的补偿。 (2)在职工劳动合同尚未到期前,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的补偿,职工有权利 选择继续在职或接受补偿离职。 辞退福利通常采取解除劳动关系时一次性支付补偿的方式,也采取在职工不再为企业带 来经济利益后,将职工工资支付到辞退后未来某一期间的方式。 企业应当根据辞退福利的定义和包括的内容,区分辞退福利与正常退休的养老金。辞退 福利是在职工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到期前,企业根据法律与职工本人或职工代表(如工会) 签订的协议,或者基于商业惯例,承诺当其提前终止对职工的雇佣关系时支付的补偿,引发 补偿的事项是辞退,因此,企业应当在辞退职王时进行辞退福利的确认和计量。职工在正常 退休时获得的养老金,是其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到期时,或者职工达到了国家规定的退休 年龄时获得的退休后生活补偿金额,引发补偿的事项是职工在职时提供的服务,而不是退休 本身,因此,企业应当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进行养老金的确认和计量。 另外,职工虽然没有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但未来不再为企业提供服务,不能为企业带来经 济利益,企业承诺提供实质上具有辞退福利性质的经济补偿的,如发生“内退”的情况,在 其正式退休日期之前应当比照辞退福利处理,在其正式退休日期之后,应当按照离职后福利 处理。 4.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其他长期职工福利,是指除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之外所有的职工薪酬,包 括长期带薪缺勤、长期残疾福利、长期利润分享计划等。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https://img.taocdn.com/s3/m/4e973270783e0912a2162ad7.png)
(2)将自产产品实际发放时: •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 贷:主营业务收入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 • 借:主营业务成本 • 贷:库存商品
2以外购商品作为福利发给职工
(1)计提非货币性福利时: • 借:生产成本(生产工人) • 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 • 管理费用(行政管理人员) • 销售费用(销售人员) • 在建工程(基建人员) • 研发支出——研究支出/开发支出(研发人员) •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借:生产成本(生产工人) • 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 • 管理费用(行政管理人员) • 销售费用(销售人员) • 在建工程(基建人员) • 研发支出——研究支出/开发支出(研发人 员) •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 贷:长期待摊费用
5向职工提供企业支付补贴的商品或服务 如果出售住房的合同或协议中未规定职工在购得住 房后必须服务的年限,企业应当将该项差额直接 计入出售住房当期的损益,因为在这种情况下, 该项差额相当于是对职工过去提供服务成本的一 种补偿,不以职工的未来服务为前提,因此,应 当立即确认为当期损益。 • 借:银行存款30
• 第七条 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 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以 及按规定提取的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应当 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根据规定的计 提基础和计提比例计算确定相应的职工薪酬金额, 并确认相应负债,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 • • • • • •
借:生产成本(生产工人) 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 管理费用(行政管理人员) 销售费用(销售人员) 在建工程(基建人员) 研发支出——研究支出/开发支出(研发人员) 贷:应付职工薪酬——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 生育保险费 • ——住房公积金 • ——工会经费 • ——职工教育经费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之职工薪酬PPT课件( 34页)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之职工薪酬PPT课件( 34页)](https://img.taocdn.com/s3/m/598c3fc5f705cc1755270992.png)
以购买商业保险形式提供给职工的各种保险待遇,也属于 职工薪酬。
⑷ 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以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 将企业拥有的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为职工无偿提供 医疗保健服务等。
11
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与的补偿,借记管理费用,贷记 本科目。
企业以现金与职工结算的股份支付,在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 债表日,按当期应确认的成本费用金额,借记管理费用、生 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在可行权日之后, 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当期公允价值的变动金额,借记“公 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或借记本科目。在行权日,借 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 企业(外商)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 基金,借记“利润分配——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科 目,贷记本科目。
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 ④ 住房公积金; ⑤ 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⑥ 非货币性福利; ⑦ 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⑧ 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3
职工薪酬的范围
本准则将企业因获得职工提供服务而给予职工的各种形式 的报酬或对价,全部纳入职工薪酬的范围。对职工的股份 支付也属于职工薪酬,由《企业会计准则第11 号——股份 支付》规范。
⑴ 企业已经制定正式的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提出自愿裁减建 议,并即将实施。 该计划或建议应当包括拟解除劳动关系或裁减的职工 所在部门、职位及数量;根据有关规定按工作类别或职位 确定的解除劳动关系或裁减补偿金额;拟解除劳动关系或 裁减的时间。
⑵ 企业不能单方面撤回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裁减建议。
职工薪酬准则
![职工薪酬准则](https://img.taocdn.com/s3/m/9660ef5b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53.png)
11
一、职工薪酬的涵义和范围
(二)范围
2.职工薪酬的范围
在职和离职后提供给职工的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 福利;
提供给职工本人、配偶、子女或其他被赡养人福利 等。
以购买商业保险形式提供的保险待遇,也属于职工 薪酬。
30
股份支付指企业为获取职工和其他方提供服务而授予权益工 具或者承担以权益工具为基础确定的负债的交易。 法律依据:《公司法》、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 行)》等允许以股票期权等方式对职工进行激励。
实质上红线内容属于职工薪酬的组成部分,但与《职工薪酬》规范的职工薪酬适用 不同的计量原则,所以单列准则。
28
所属部门 彩电车间
小计
A公司20×7年辞退计划一览表
职位
辞退数量 工金龄额(单年位):万元 每人补偿
车间主任 10 副主任
1-10
10
10-20
20
20-30
30
高级技工 50
1-10
8
10-20
18
20-30
28
一般技工 100
1-10
5
10-20
15
20-30
25
160
29
假定在本例中,对于彩电车 间主任和副主任级别、工龄 在1-10年的职工,接受辞退 的各种数量及发生概率如附 表所示:
到一年后付款的,视同符合确认条件
2.企业不能单方面撤回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自愿裁减建议
25
职工虽然没有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但未来不 再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企业承诺提供实质上 具有辞退福利性质的经济补偿,比照辞退福利 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https://img.taocdn.com/s3/m/3c412092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54.png)
谢谢大家!
收益计划义务现值-设定受益计划资产公允价值 ▪ 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者净资产导致的变动(精算利得或损
失等),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且在后续不允许转回至损益
(五)进一步规范辞退福利的会计处理
➢ 明确确认时点:企业不能单方面撤回及确认重 组相关成本与费用较早者
➢ 明确会计处理:预期报告期后12个月内完全支 付的,按照短期薪酬处理;超过12个月的,按 照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处理
▪ 按照应缴存金额确认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者资产成本
设定受益计划:除设定提存计划外的其他离职后福利
▪ 需要精算义务,并折现,折现率根据与义务期限和币种匹配的国债或 活跃市场上的高质量公司债券的市场收益率确定
▪ 把义务金额归属于职工提供服务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或资产成本 ▪ 设定受益计划存在资产的,确定设定收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设定
▪ 非累积带薪缺勤,是指带薪缺勤权利不能结转下期的带薪缺勤,本期尚未用完的带薪 缺勤权利将予以取消,并且职工离开企业时也无权获得现金支付。
带薪缺勤会计处理 ▪ 与累积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在职工提供服务时确认和计量 ▪ 与非累积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在职工实际发生缺勤时确认和 计量
➢ 增加利润分享计划(包括奖金)的会计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 酬》讲解
一、修订背景
现行准则存在的问题
➢ 职工薪酬的规范口径应当包括哪些?短期的够 不够?
➢ 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要不要规范? ➢ 一些具体确认和计量问题不够明确? ➢ 信息披露不够透明?
二、修订的主要内容
(一)明确职工薪酬的类别 ➢ 短期薪酬 ➢ 离职后福利 ➢ 辞退福利 ➢ 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二)规范职工的含义及其范围
上海继续教育题库《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2014)及案例解析》全
![上海继续教育题库《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2014)及案例解析》全](https://img.taocdn.com/s3/m/f846792876eeaeaad0f330b3.png)
第1部分判断题√1。
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准则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6. 职工薪酬义务的确认是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不是款项应付或者实际支付期间。
╳7. 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不属于职工薪酬的范围,不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
解析: 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属于职工薪酬的范围。
√8. 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用和住房公积金,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根据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算,计入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
╳9. 企业向职工提供非货币性福利,直接采用成本计量。
解析:企业向职工提供非货币性福利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可以采用成本计量。
√10. 企业应当将离职后福利计划分类为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11。
设定提存计划的风险由企业承担,设定受益计划的风险由员工承担。
解析: 设定提存计划,(Contribution)企业定期提取的养老金义务是确定的,风险由员工承担。
设定受益计划,(Benefits)企业承诺对退休员工支付的养老金是确定的,风险由企业承担。
√12。
企业应当披露描述设定受益计划对企业未来现金流量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的影响.╳13。
以购买商业保险形式提供给职工的各种保险待遇,不属于职工薪酬。
解析:专门为职工购买的商业保险属于职工薪酬。
╳14. 辞退福利应当于企业不能单方面撤回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时进行确认。
解析:企业向职工提供辞退福利的,应当在以下两者孰早日确认辞退福利产生的职工薪酬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一)企业不能单方面撤回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裁减建议所提供的辞退福利.(二)企业确认涉及支付辞退福利的重组相关的成本或费用。
第2部分单选题(D)15. 职工薪酬准则中规范的职工薪酬不包括以下哪项( ).A、短期薪酬B、辞退福利C、其他长期职工福利D、应缴税金解析: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终止劳动合同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附应用指南)【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附应用指南)【会计实务操作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52b7bb552e3f5727a5e9629e.png)
全职、兼职和临时职工,也包括虽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 任命的人员。 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或未由其正式任命,但向企业所提供服务与职 工所提供服务类似的人员,也属于职工的范畴,包括通过企业与劳务中 介公司签订用工合同而向企业提供服务的人员。 第四条 下列各项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
(一)企业年金基金,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 10号——企业年金基 金》。 (二)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 11号——股份支 付》。 第二章 第五条 短期薪酬 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实际发生的短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Fra bibliotek第十条
职工只有在企业工作一段特定期间才能分享利润的,企业在
计量利润分享计划产生的应付职工薪酬时,应当反映职工因离职而无法 享受利润分享计划福利的可能性。 如果企业在职工为其提供相关服务的年度报告期间结束后 12个月内, 不需要全部支付利润分享计划产生的应付职工薪酬,该利润分享计划应 当适用本准则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的有关规定。 第三章 第十一条 益计划。 离职后福利计划,是指企业与职工就离职后福利达成的协议,或者企 业为向职工提供离职后福利制定的规章或办法等。其中,设定提存计 划,是指向独立的基金缴存固定费用后,企业不再承担进一步支付义务 的离职后福利计划;设定受益计划,是指除设定提存计划以外的离职后 福利计划。 第十二条 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根据设定提 离职后福利 企业应当将离职后福利计划分类为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
付职工薪酬: (一) 企业因过去事项导致现在具有支付职工薪酬的法定义务或推定 义务。 (二) 因利润分享计划所产生的应付职工薪酬义务金额能够可靠估
计。属于下列三种情形之一的,视为义务金额能够可靠估计:
最新《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应用指南(2014)
![最新《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应用指南(2014)](https://img.taocdn.com/s3/m/7375405369eae009581bec8b.png)
最新《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应用指南(2014)一、总体要求《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以下简称“本准则”)明确界定了职工和职工薪酬的含义,规范了职工薪酬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要求,以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发生的人工成本。
本准则规定,职工薪酬应当分类为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本准则的规定,根据职工薪酬的性质,对职工薪酬进行合理分类,作为职工薪酬会计处理的基础。
对于短期薪酬,本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实际发生的短期薪酬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者相关资产成本。
企业存在带薪缺勤的,应当将带薪缺勤分类为累积带薪缺勤和非累积带薪缺勤。
对于累积带薪缺勤,企业应当在职工提供服务从而增加了其未来享有的带薪缺勤权利时,确认与累积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并以累积未行使权利而增加的预期支付金额计量。
对于非累积带薪缺勤,企业应当在职工实际发生缺勤的会计期间确认与非累积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
长期带薪缺勤则应当作为其他长期职工福利进行会计处理。
对于离职后福利,本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将离职后福利计划分类为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
对于设定提存计划,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根据设定提存计划计算的应缴存金额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者相关资产成本。
对于设定受益计划,企业应当根据预期累计福利单位法确定设定受益计划福利义务,并归属于职工提供服务的期间;因设定受益计划所产生的服务成本、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或者相关资产成本;因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所产生的变动,应当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并且在后续会计期间不允许转回至损益。
对于辞退福利,本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按照辞退计划条款的规定,合理预计和确认辞退福利产生的职工薪酬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
对于其他长期职工福利,本准则规定,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包括除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和辞退福利以外的所有职工薪酬,具体包括长期带薪缺勤、长期残疾福利、长期利润分享计划(或长期奖金计划)等。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应用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33236d1659eef8c75fbfb34e.png)
合理的 , 应当采用期望现金流量法预计资产未来 现金流量 。
采 用期望现金流量法 ,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应 当根据每期
现金流量期望值进行预计 ,每期现金流量期望值按照各种 可
能情况下的现金流量乘以相应的发生概率加总计算。
三、 折现率的确 定方法
折 现率 的确定通常应 当以该资产的市场利率 为依据 。 无
业 网点 、 务部 门等认定为一个资产组 。 业
业正式任命的人员 , 如董事会成员 、 监事会成员等。 在企业的计划和控制下 ,虽未与企业订立 劳动合同或未 由其正式任命 , 但为其提供与职工类似服务的人员, 也纳入职 工范畴, 如劳务用工合同人员。 ,
( ) 二 职工薪酬 , 包括企业为职工在职期 间和离职后提供
除外 。
五、 存在少数股东权益情 况下的商誉减值测试
根据 《 业会 计准则第 2 企 0号—— 企业合并 》 的规定 , 在
行减值测试时 , 应当将归属于少数股东权益 的商誉包括在内 , 调整资产组的账面价值 ;然后根据调 整后 的资产组账面价值
5 资产 的未来现金流量受 内部转移价格影 响的 , 当采 . 应
用在公平交易前提下企业 管理层能够达成 的最佳价格估计数
进行预计 。
与其可收回金额进行比较, 以确定资产组 ( 包括商誉 ) 是否发
法从市场获得的, 可以使用替代利率估计折现率。 、
。
《 企业会计准则第 9 号
职工薪酬 》 应用指南
一
替代利率可 以根据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 增量借款利率或
者其他 相关市场借款利率作适 当调 整后确定 。 调整时 , 当考 应 虑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有 关的特定风险 以及其他有关货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09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09](https://img.taocdn.com/s3/m/e5a9a8243968011ca30091aa.png)
10
例1:乙公司为一家彩电生产企业,共有职工200 名,20×9年2月,公司以其生产的成本为10000元的 液晶彩电和外购的每台不含税价格为1000元的电暖气 作为春节福利发放给公司每名职工。该型号液晶彩电 的售价为每台14000元,乙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 乙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了购买电暖气的价款和增值税 进项税额,并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率为 17%。 假定200名职工中170名为直接参加生产的职工, 30名为总部管理人员。
18
(三)计量 1.对于职工没有选择权的辞退计划,应当根据计划规定 的拟辞退职工数量、每一职位的辞退补偿等计提辞退福利 负债。 2.对于自愿接受裁减的建议,应当按照或有事项准则预 计将接受裁减建议的职工数量,根据预计的职工数量和每 一职位的辞退补偿等计提辞退福利负债。
实质性辞退工作在一年内完成,但部分付款推迟到一年后 支付的,应当选择与预计支付期相同期限的银行贷款利率 作为折现率,对辞退福利进行折现后计量。
20
A公司20×7年辞退计划一览表
金额单位:万元
所属部门 彩电车间 职位 车间主任 副主任 辞退数量 10 工龄(年) 1-10 10-20 20-30 高级技工 50 1-10 10 20 30 8 每人补偿
10-20
20-30 一般技工 100 1-10 10-20
18
28 5 15
20-30
15
每月应计提汽车折旧=20×1000=20000(元) 每月应计提公寓租金=5×8000=40000(元) 该公司每月应做如下账务处理: 借:管理费用 60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60000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累计折旧 其他应付款 60000 20 000 40 000
长期应付职工薪酬
![长期应付职工薪酬](https://img.taocdn.com/s3/m/f455bea3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8d.png)
长期应付职工薪酬《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明确了职工范围,扩展了职工薪酬的适用内涵,充实了“离职后福利”内容,非货币性福利特定情况下可以采用成本计量,增设“其他长期职工薪酬”,整合了带薪缺勤、利润分享计划、辞退福利等薪酬,对企业报表将产生重大影响。
财政部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将自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施行。
本次职工薪酬准则的更新也是紧随国际会计准则的大趋势,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体系趋同的方向。
新修订的准则有六大亮点。
◆明确了职工范围。
除了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外,职工范围还包括虽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
此外,针对此前颇具争议的劳务派遣问题,新准则明确了那些向企业所提供服务与职工所提供服务类似的人员也都属于职工的范畴,而不管其是否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或由其正式任命,这样的情况涵盖了通过企业与劳务中介公司签订用工合同而向企业提供服务的人员。
◆扩展了职工薪酬的适用内涵。
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企业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受赡养人、已故员工遗属及其他受益人等的福利,也属于职工薪酬。
◆充实了“离职后福利”内容。
这是新准则中首次提出的概念,并区分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完整地规范了离职后福利的会计处理。
原职工薪酬准则中的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便属于离职后福利中的设定提存计划范畴。
原准则的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五险一金”,计提比例应按国家规定,借记“成本费用类”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或住房公积金)”账户。
新准则的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等,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离职后福利”账户。
◆非货币性福利计量统一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但公允价值无法可靠获得时,可以采用成本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职工薪酬
![企业会计准则──职工薪酬](https://img.taocdn.com/s3/m/f89f406cd15abe23482f4dd6.png)
企业会计准则一一职工薪酬序曲(5%):新旧变化——七项突破所谓职工薪酬,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一个新的会计项目,其实,她与我们企业会计的见面已经具有久远的历史。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完善与企业经济核算的日益强化,强化新形势下职工薪酬管理势在必行。
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企业会计准则第9 号——职工薪酬》是根据我国现行的职工薪酬有关政策和实际做法,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一一雇员福利》(IAS19)的基础上起草的。
这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在会计方面实现与国际惯例趋同实行的重大举措,对规范职工薪酬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具有重要意义。
前已述及,《企业会计准则第9 号—职工薪酬》在中国企业会计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出现,与过去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相关、相近制度比较,可以说特点明显,主要表现在:第一点,首次实现系统规范。
新准则是相关规范内容的首次制定、归纳和颁布,即首次在一个准则中系统的规范了企业和职工建立在雇佣关系上的各种支付关系。
系统归纳和集中,引入辞退福利概念。
第二点,内容渐趋明确。
《企业会计准则第9 号—职工薪酬》明确定义了职工薪酬的内容,即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职工福利费、各类社会保险费用以及辞退福利等其他与薪酬相关的支出,共计八项内容,同时明确不包括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和企业年金,这也是新准则中首次如此明确定义了职工薪酬的内容。
第三点,内涵日渐规范。
《企业会计准则第9 号——职工薪酬》所规范的职工薪酬较以往相比内涵大为增加,既有传统意义上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也包括以往包含在福利费和期间费用中的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各类社会保险(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还增加了诸如辞退福利等新增的职工薪酬形式,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变化。
第四点,会计处理走向统一。
《企业会计准则第9 号——职工薪酬》统一了各类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原则: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确认为负债,根据受益对象计入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
财务会计实务课件:职工薪酬岗位
![财务会计实务课件:职工薪酬岗位](https://img.taocdn.com/s3/m/670bb3a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c5.png)
பைடு நூலகம்付职工薪酬
2.账务处理 (1)确认 由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负担的职工薪酬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 贷:应付职工薪酬 由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负担的职工薪酬 借:在建工程/研发支出 贷:应付职工薪酬 除此之外的职工薪酬,计入当期损益 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应付职工薪酬
财务会计实务
职工薪酬核算岗位
应付职工薪酬
(一)概念和内容 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
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企业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 受赡养人、已故员工遗属及其他受益人等的福利,也属于职工 薪酬。 内容: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二)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 1. 应付职工薪酬核算中设置的账户 “应付职工薪酬”账户,借方表示发放的金额,贷方表示分配 计入成本的金额,按照“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险 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 “非货币性福利”等设置明细账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其他应付款
(2)发放
支付职工薪酬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其他应收款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以自产产品发放(视同销售)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自有资产无偿给职工使用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累计折旧
租赁资产无偿给职工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 企业发生应付职工薪酬的主要账务处理
⑶ 养老保险费,包括根据国家规定的标准向社会保险经办机 构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以及根据企业年金计划向企业 年金基金相关管理人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费。
以购买商业保险形式提供给职工的各种保险待遇,也属于 职工薪酬。
⑷ 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以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 将企业拥有的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为职工无偿提供 医疗保健服务等。
国家没有规定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如职工福利费 等),企业应当根据历史经验数据和实际情况,合理预计当
期的应付职工薪酬。当期实际发生金额大于预计金额的,应 当补提应付职工薪酬;当期实际发生金额小于预计金额的, 应当冲回多提的应付职工薪酬。链接资料\新企业财务通 则.doc
对于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末以后一年以上到期的应 付职工薪酬,企业应当选择合理的折现率,以应付职工薪酬 折现后的金额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应付职工薪酬 金额与其折现后金额相差不大的,也可以按照未折现金额计 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
6
应用指南的相关解释:
计量应付职工薪酬时,国家规定了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 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计提。比如,应向社会保险经办机 构等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包括根据企业年金计 划向企业年金基金相关管理人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费)、失 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应向住 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缴存的住房公积金,以及工会经费和职工 教育经费等。
益(管理费用)和应付职工薪酬。
8
职工薪酬准则第六条规定: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 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 提出给予补偿的建议,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确认因 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补偿而产生的预计负债,同时 计入当期损益(借记管理费用、 贷记预计负债——应付 职工薪酬,但税法并不承认):
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 ④ 住房公积金; ⑤ 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⑥ 非货币性福利; ⑦ 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⑧ 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3
职工薪酬的范围
本准则将企业因获得职工提供服务而给予职工的各种形式 的报酬或对价,全部纳入职工薪酬的范围。对职工的股份 支付也属于职工薪酬,由《企业会计准则第11 号——股份 支付》规范。
⑴ 企业已经制定正式的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提出自愿裁减建 议,并即将实施。 该计划或建议应当包括拟解除劳动关系或裁减的职工 所在部门、职位及数量;根据有关规定按工作类别或职位 确定的解除劳动关系或裁减补偿金额;拟解除劳动关系或 裁减的时间。
⑵ 企业不能单方面撤回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裁减建议。
9
关于“应付职工薪酬”会计科目:财政部在应用指南《会 计科目与主要账务处理》中对“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作了 下述解释。
② 应由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建造固定资 产或无形资产成本。 上述 ① 和 ② 之外的其他职工薪酬,计入当期损益。
职工薪酬准则第五条规定: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费、 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 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 根据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算,并按照本准则第四条的规定 处理。
5
9.3 职工薪酬的确认和计量
职工薪酬准则第四条 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 期间,将应付的职工薪酬确认为负债(应付职工薪酬),除 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辞退福利)外,应当 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① 应由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产品酬,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1 号——股
份支付》。
2
9.2 职工薪酬的概念和内容
第二条 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 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职工薪酬包括:
① 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链接资料\工资总额的组成.doc
② 职工福利费; ③ 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
⑴ 职工,是指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含全职、兼 职和临时职工,也包括虽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但由企业 正式任命的人员,如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等。
在企业的计划和控制下,虽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或未由 企业正式任命,但为企业提供与职工类似服务的人员,也 纳入职工范畴,如劳务用工合同人员等。
4
⑵ 职工薪酬,包括企业为职工在职期间和离职后提供的全部 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福利。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或其 他被赡养人的福利等,也属于职工薪酬。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 职工薪酬
1
9.1 准则的制定与适用范围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是根据我国现行的职 工薪酬有关政策和实际做法,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第19 号——雇员福利》的基础上制定的,用于规范职工薪酬的确 认、计量和相关信息披露的一项具体会计准则。
第三条 下列各项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 ⑴ 企业年金基金,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0 号——企业年金
① 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企 业(外商)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 也在本科目核算。(外商企业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职 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借记“利润分配——提取的职工奖励 及福利基金”科目,贷记本科目)
② 本科目应当按照“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险 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 费”、“非货币性福利”、“辞退福利”、“股份支付” 等进行明细核算。
7
企业以其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的,应当
根据受益对象,按照该产品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资产成
本或当期费用,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将企业拥有的住房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的,应
当根据受益对象,将该住房每期应计提的折旧计入相关资 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租赁住房等 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将每期应付 的租金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并确认应付职工薪 酬。难以认定受益对象的非货币性福利,直接计入当期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