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连载之七——怎么看腐败现象
七个怎么看0.七个怎么看
七个怎么看
摘要幻灯片
1.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 ——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 2. “招工难”引发的思考 ——怎么看就业难 3. 小处方的大影响 ——怎么看看病难 4. 同在蓝天下 ——怎么看教育公平 5. 从“蜗居”走向“安居” ——怎么看房价过高 6. 分好“蛋糕”促和谐 ——怎么看分配不公 7. 风正好扬帆 ——怎么看腐败现象
5. 从“蜗居”走向“安居”
——怎么看房价过高
目前中国的房价到底有多高? 房价过高症结何在? 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房价过高问题? 如何切实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怎样保障广大群众“住有所居”?
6. 分好“蛋糕”促和谐
——怎么看分配不公
当前我国存在哪些分配不公现象? 现阶段分配不公问题原因何在? 为什么要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如何切实重?
3. 小处方的大影响
——怎么看看病难
看病难难在哪里? 看病难的原因何在? 怎样让群众看病更便捷? 怎样切实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 深化医改将给人们带来怎样的实惠?
4. 同在蓝天下
——怎么看教育公平
为什么教育公平问题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影响教育公平的原因是什么? 如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如何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 如何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得起学?
7. 风正好扬帆
——怎么看腐败现象
为何说反腐败不是“雷声大雨点小”? 为何说“腐败越反越多”是个认识误区? 如何织就一张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天网”? 如何推进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如何提高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
1.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
——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
发展不平衡问题为何引起人们广泛关注? 我国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何在? 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发展不平衡问题? 如何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 如何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读论文有感心得体会 读《七个“怎么看”》有感心得体会
读论文有感心得体会读《七个“怎么看”》有感心得体会读论文有感心得体会读《七个“怎么看”》有感心得体会“理论热点面对面·20XX”有一个吸引人们眼球的题目:“七个‘怎么看’”。
其实,它的内容更吸引人。
建议大家读一读这本图文并茂而且只有9万字的通俗理论读物。
我读了之后,深感它不仅对于我们认清复杂的社会现象有帮助,而且对于我们了解当前党和国家的大局,充满信心地向前走,更有帮助。
(一)我曾经说过:“在这个社会里,谁都可以发牢骚,惟独我们社会科学工作者没有资格发牢骚。
因为牢骚是社会矛盾的外部表现形式,我们的责任是研究牢骚及其背后的社会矛盾。
如果我们也跟着发牢骚,不是失职,就是无能。
”作为党的理论工作者,我们应该直面社会矛盾,而不是回避矛盾。
《七个“怎么看”》的一个鲜明特点,是把大家关心的问题摆到桌面上来。
七个“怎么看”,就是“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怎么看就业难、怎么看看病难、怎么看教育公平、怎么看房价过高、怎么看分配不公、怎么看腐败现象”。
中宣部理论局在“出版说明”中告诉我们,这是他们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梳理出来的七个问题。
问题梳理出来后,他们就组织中央有关部门和理论界部分专家学者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作出深入浅出、有针对性和有说服力的回答。
对于中宣部的理论工作主管部门的这个做法,我非常赞赏。
因为它体现了我们党一直在倡导的“实事求是”原则。
(二)既然讲到“实事求是”,我想大家都知道,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都强调我们的任务不仅是“解释世界”,而且是“改变世界”。
也就是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
读了《七个“怎么看”》,我注意到,这本理论通俗读物有一个值得人们重视的优点。
这就是,讲“怎么看”,是为了“怎么办”。
或者更准确地说,它讲的是“怎么看”,实际上告诉人们的是“怎么办”。
比如,第一个问题,是讲“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的。
在经过实事求是的分析之后,就对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意见,专门讲了“如何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如何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一部理论联系实际通俗易懂的精品力作——读《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
为 深受 广 大干 部群 众 喜 爱 的理 论 品牌 , 不 少专 家学 者 对它 也 给 予 了高 度评 价 。 最 近 出版 的 七 个 “ 么 看 ” — — 怎
论 问题 。如 果党 的理论 能不 断 回答 干部 群众 关心 的现实 问题 ,党 的理论 就 会蓬
勃 发展 ,充满生 机和 活力 。
针 对 人 们 的
思 想 困 惑,
及 时加 以正 面
现 实社 会 中一 直 存 在 着 这 样 一 种 现象 ,就 是 理 论 常常 滞 后于 生 活 实践 。 为此 ,黑格 尔 曾用诗意 的语 言 比喻 ,作 为理论 思维 之结 晶的哲学 ,就 像密 涅瓦
题 ,紧 紧 围 绕 就 业 难 、 看 病 难 、 教 育 公 平 、房 价 过 高 、分 配 不 公 、 反 腐 倡
的猫 头鹰 一 样 总 是在 黄 昏 时候 才起 飞 。 列 宁为提 醒人 们注 重实践 ,不 要死抱理
论 ,强调 “ 论 由实践 赋予 活力 ,由实 理 践 来修 正 , 由实 践 来检 验 。 他 曾 经引 ”
性 就 会打折 扣 ,甚至完 全丧 失 ,变 成灰 直 到 今天仍然 存在 着错位 现象 ,有 的 问 题 在 实 践 中提 出来 了而 理论 难 以回 答 , 有 的问题在 实践接 下
来几个 怎么看 的 问题 ,都和 发展不 平衡 这个特 殊的 国情有 密切 关系 。正 如书 中 所说 :“ 革 开放 以来 ,我 国经 济在 总 改 体快速 发展 、 得举世 瞩 目成 就的 同时 , 取 发展不 平衡 问题也 逐渐突 出 。由此带来 的种种 现象 和 问题 , 一个 个谜团一样 , 像 让 人们 充满 了探究 的热情 。 ”编 者还 通 过大量 的事例 ,从理 论和实 践结合 的视 角 ,对 人 民群 众切 身利益息 息相 关的谜 团一一 作 了令 人信 服的解答 ,既 反映 了 最新理论 创新 成果 ,又有解 疑释惑 的现
如何正确认识反腐败的问题
如何正确认识反腐败的问题当前,在人们对我国反腐败问题的认识中有两种观点值得警觉。
一是认为当今世界腐败问题普遍存在,不可能根除;二是把我国腐败问题的存在归咎于中国共产党。
这两种观点很能蛊惑人心,特别是它可能动摇人们对党领导人民反腐败的信心,因此必须与之辩明是非。
分析第一种观点产生的思想根源,可以有内外两种原因。
其外因,是西方长期“和平演变”的宣传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造成的恶劣影响。
多年来,由于西方不断利用一切手段和时机宣传其落后腐朽的思想,渲染和夸大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和失误,声称共产党解决不了自身存在的问题,使那些思想认识上易产生偏颇的人,对我们党和政府在反腐败问题上的信心和决心产生了误解。
其内因,首先是因为一些人误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不可避免;其次,是主观地认为“无官不贪”是历史规律;再次,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清。
多年来,受内外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些人在思想上悲观失望,或者放松了警惕性,从而给腐败酿造了得以滋生蔓延的温床,这是多年来腐败问题趋于严重的主要根源。
事实上,腐败分子在我国许多经济建设领域得以兴风作浪,就与一些重要岗位上的个别人失去与腐败现象作斗争的意志力不无关系。
从产生第一种观点的内外两种原因来看,在我国,腐败的蔓延和存在本来是人为的,尽管它是一种顽疾,但终究有药可治。
这里必须指出的是第一种观点存在的后果,是它使一些人忽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彻底清除腐败的信心、决心和能力。
在这里,我们说有信心,是因为腐败的性质和党的性质水火不容。
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腐败分子则只会从根本上阻碍和破坏生产力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腐败分子则以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为思想基础。
我们说有决心,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与腐败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不是腐败亡党,就是党彻底治理腐败。
我们说有能力,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人民群众又是我们党反腐败的力量之源和执政之基。
如何看待腐败现象
如何看待腐败现象今年年初,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上讲的一段话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他说:“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腐败。
这个问题解决不好,政权的性质就可能改变,就会‘人亡政息’。
”在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会议将确定中国未来10年的改革方向和重大国策。
在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再次提出“反对腐败,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
”综观中国历史,历代封建政权之所以“人亡政息”、政权更迭、江山易人,政治腐败是根源。
国家领导人再次提出腐败,一方面显示出当前我国腐败问题依然突出,另一方面则可以看出中央对反腐的高度重视和治理腐败问题的决心,必须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扬清风建千秋业,扶正气夯万年基。
连日来,围绕坚定不移反对腐败,十八大代表展开热烈讨论。
并且众多代表们也谈论了自己的见解,在这里我就列示一些,十八大代表、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检察长卢希说:“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党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
十八大代表、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有着自己的见解:“腐败侵蚀党的机体,必须加大惩治的力度。
但更为关键的,是加强宣传教育,健全机制和制度。
这方面我们党已经做了很多工作,比如成立预防腐败局等,对防治腐败发挥了比较积极的作用。
”并且代表们普遍认为,当前反腐败斗争取得明显成效,但必须清醒地看到,腐败消极现象在一些部门和领域易发多发的状况仍然突出,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
惩治和预防腐败,仍是党面临的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任务。
在此我也来谈谈自己的见解,腐败在本质上是一个不正确行使公众赋予权力或职责的问题,是一种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是一类渊源复杂的社会现象,其发生、发展、消减乃至消除的时间、范围和程度,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需要客观认识、全面衡量和辩证把握。
《七个怎么.理论热点面对面读后感》
《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一、背景解析《七个“怎么看”》这一书紧密联系国内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对当前国内民众普遍关心的我国发展不平衡、就业难、看病贵、教育不公、房价过高、分配不公、腐败现象等七个热点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做了分析,文字生动、事例鲜明、通俗易通,有助于广大人民群众、学生群体对当今一些人点社会问题产生清楚的认识。
2010年两会期间新华网开展了你“最关心的话题”网络民意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分配不公问题在18个选题中位居第一。
会议期间,分配不公问题也是代表委员们讨论的一大热点,成为议案提案涉及最多的问题之一。
从某种层面说,分配不公问题已成为已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广大群体对解决分配不公问题,缓解目前过大的收入差距充满期待。
同时作为《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的收录和关注的问题,又加之引起了我的关注和兴趣,因此今天让我谈谈我自己对其的一点看法。
二、正文收入分配作为社会热点问题,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我认为他不仅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国家发展稳定大局。
然而,现阶段我国社会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又表现在哪些地方呢?书中主要提到以下几个方面: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
普通劳动者收入偏低。
垄断行业收入畸高。
一些不合理收入没有得到有效规范。
违反收入分配政策的现象大量存在。
由于分配领域的种种不公问题,导致我国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无论从城乡之间看还是从区域之间看都在不断扩大,从不同群体之间看,高收入群体财富增长较快。
当然,我们还应清楚的认识到收入差距并不完全是收入分配不公造成的,其中也有个人能力大小、贡献高低因素使然。
从书中我们可以了接到导致现阶段分配不公的原因有: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
体制改革不到位。
相关政策不完善。
区域发展不平衡。
分配制度改革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以上的种种原因可以看出:目前导致收入分配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社会与国家关于收入相关政策、制度的方面的问题。
公务员时事政治热点2010
(公务员时事政治热点2010)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1 携手同行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平衡问题为何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我国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何在?◎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发展不平衡问题?◎如何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如何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2“招工难”引发的思考一怎么看就业难◎“招工难”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如何促进农民工就业?◎如何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怎样帮扶困难人员就业?3 小处方的大影响——怎么看看病难◎看病难难在哪里?◎看病难的原因何在?◎怎样让群众看病更便捷?◎怎样切实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深化医改将给人们带来怎样的实惠?4 同在蓝天下——怎么看教育公平◎为什么教育公平问题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影响教育公平的原因是什么?◎如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如何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5 从“蜗居”走向“安居”——怎么看房价过高◎目前中国的房价到底有多高?◎房价过高症结何在?◎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房价过高问题?◎如何切实遏制房价动过快上涨?◎怎样保障广大群众“住有所居”?6分好“蛋糕”促和谐——怎么看分配不公◎当前我国存在哪些分配不公现象?◎现阶段分配不公问题原因何在?◎为什么要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如何切实提高普通劳动者收入?◎如何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如何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7 风正好扬帆——怎么看腐败现象◎为何说反腐败不是“雷声大雨点小”?◎为何说“腐败越反越多”是个认识误区?◎如何织就一张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天网”?◎如何推进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如何提高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携手同行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浙江省杭州湾跨海大桥,长达36公里,总投资约118亿元,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这是在中国。
云南省泸水县六库镇,当地村民只能通过滑索掠过怒江江面去对岸,在江上架一座桥仅需四五十万元,但对于贫困地区来讲十分不易。
清新文风扑面来——读《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有感
房 价 最 高 的曼 哈 顿 中 间 价 为 每 平 方 2 7 万 人 民 币 , 同期 我 .5
国一些大城市 的房价 已超 过这个数字 , 我们 的收入水平却 而 相差数倍 。 敢用数据说实话 , 问题摆在 明处 , 把 体现政府开放
开 明的 胸 襟 和 正 确 对 待 群 众 的鲜 明 的 态 度 , 读 者 增 强 了对 让 党 和 政 府解 决 困难 的信 心 。 说理透 彻 明了。 书条分缕析 , 该 自然 顺 畅 , 理 有 据 , 有 让 人 口服 心 服 。 怎 么 看 分 配 公 平 ? 先 从 今 年 的 两 会 讲 起 , 如 她 引 出 问题 ; 摆 出现 阶 段 “ 通 劳 动 者 收 入 偏 低 ‘ 断行 业 收 再 普 孕 入畸高 ” 分配不 公的现象 ; 分析社会 历史 、 革不 到位 、 等 再 改 政 策 不 完 善 等 分 配 不 公 的原 凶 ; 后 从 加 快 推 进 收 入 分 配 改 最 革 、 实 提 高 普 通 劳动 者 收 入 、 效 调 节 过 高 收 入 、 大 中 等 切 有 扩 收 入 者 比重 个 方 面 , 向 剖 析 , 层 剥 笋 , 导读 者 最 终 达 纵 层 引
高 。 的 十 七 届 四 中 全 会 通 过 的 《 于 加 强 和 改 党 关
进 新 形 势 党 的 建 设 若 干 重 大 问题 的 决 定 》 指
出, 从 领 导 机 关 做 起 , 力 整 治文 风 会 风 , 要“ 大 提
倡 开 短 会 、讲 短 话 、讲 管 用 的 话 , 力 戒 空 话 套 话 。 有 鉴 于 此 , 人 领 导 干 部 尤 其 是 从 事 理 论 ” 广 宣 传 工 作 的 同志 , 该读 读 《 个 “ 么 看 ’ 应 七 怎 L
如何看待腐败现象
如何看待腐败现象如何看待腐败现象2012年年初,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所讲的一段话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他说:“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腐败。
这个问题解决不好,政权的性质就可能改变,就会’人亡政息’。
”综观中国历史,历代封建政权之所以“人亡政息”、政权更迭、江山易人,政治腐败是根源。
温总理居安思危,重言发出警示,一方面显示出当前我国腐败问题依然突出,另一方面则可以看出中央对反腐的高度重视和治理腐败问题的决心。
一、如何认识反腐败取得的成果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伴随着腐败现象的的增生,从中央到地方反腐败的力度逐年加大。
近几年,一些老百姓总在抱怨,觉得腐败问题“越来越严重”,“反腐反腐,越反越腐”老百姓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其实,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在与,我国当前的反腐败已进入了深水区。
实际上,我们这么些年的反腐成绩是非常突出的。
据统计,仅2010—2011年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277480件,处分289410人,查办了一批大案要案。
与此同时,量化对比来看,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国每年受党纪处分人数占党员总数的比例总的趋势是下降的。
国家统计局的民意调查结果也显示,2003年至2011年,中国公众对反腐败和廉政建设成效的满意度平稳上升,从51.9%提高到72.7%,认为消极腐败现象得到不同程度遏制的比例也大幅上升。
二、反腐进入关键期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
腐败与反腐败的较量进入关键期,主要表现为:一是少数领导干部违纪违法问题仍然比较严重,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岗位的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突出;二是一些案件涉案金额巨大、影响恶劣。
很多腐败分子贪污受贿动辄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上亿元,给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带来巨大损失;三是腐败现象在一些领域仍然易发多发,与民争利甚至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依然比较严重;四是在落马官员的级别升高的同时,也出现了腐败“落势化”倾向。
也就是说,腐败现象从较高职位向下移落,向基层渗透;五是出现了一些被媒体称为“个性贪官”的人物。
如何看待腐败现象
如何看待腐败现象——观看电视专题《怎样看腐败现象》有感近日,孝感电视台播出了系列理论宣讲专题片,我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加深了对当前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理解,对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各方面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为什么会出现发展不平衡、就业难、看病难、教育公平、房价过高、分配不公、腐败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这些问题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增强了共产党人的责任感和解决上述发展中问题的信心。
下面,本人将就“怎样看腐败现象”这个话题谈点学习体会。
如何看待腐败现象,关系到对中国共产党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态度和信心问题,也关系到对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样的改革方向的大问题。
对腐败现象的态度关系到对党和国家的信心问题,也关系到对党和国家发展方向、发展道路的态度问题。
《七个怎么看》一书也专门把“怎样看腐败现象”列为百姓关注的七大社会热点问题之一,加以论述,很有必要。
对社会热点问题,选得准。
纵观当前腐败现象及反腐败形势,我们常常反思:为什么一些人不能正确看待腐败现象?如何正确看待当前的腐败现?一是我们对腐败是“真反”还是“假反”的问题。
也就是宣传片中讲的是不是“雷声大雨点小”的问题。
二是反腐败有无成效和成效大小的问题,即是不是“腐败越反越多”的问题。
三是反腐败的战略布局和具体路子是否正确的问题。
(一)关于是“真反”还是“假反”的问题。
我认为从党中央及我们党整体上来讲,如该书所说是“真反”,也就是书中讲的“真打”、“狠打”、“善打”。
当然“善打”是与过去相比较而言,是一个不断提高工作水平的过程,不能讲得太满。
《七个怎么看》一书从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反腐倡廉文件,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查处大量腐败案件,包括惩处多名高官,不断提高反腐败工作水平方面,论述了我们是“真反”,而不是“假反”,有一定说服力。
但是感到还不够解渴。
为什么不少群众认为反腐败是“雷声大雨点小”呢?我认为,除了对书中所讲的上述情况不够了解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反腐败工作存在一定的不平衡。
对当前反腐败形势的认识与思考
信
廉的法制化水平得到大大提高。
心
成
五是关注解决民生问题。
效 显 著
国务院各部门共取消和调整的行 政审批项目将近2000项。
农业税全面取消,每年减轻农民 负担1200多亿元。
治理教育乱收费、纠正医药购销
坚
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工作不
定
断深化。农村义务教育实行经费
信
保障机制,使5000万农村中小学 受益。
必要的监督与制衡。
对
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
策
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体系。
与
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
策
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 结构和运行机制。
略
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基础上,
实现有效的权力制衡。
学业建功 报效祖国
谢谢大家!
显 著
提出了“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
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
惩处各项工作整体推进,呈现出
坚
系统治理、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
定
信
心
成
二是查办案件的强劲势头。
效 显
2003年到2008年,全国查处省部级 干部94人,有30多名省部级干部被 移送司法机关。
著 极大地打击了腐败分子的嚣张气焰;
对
对公共权力的授予、行使、监督、 制约,对国家公职人员的行为准则
策
和道德规范,要以国家法律为最终
与
保证。
策
建立形成一整套内容翔实、形式科 学、门类齐全、体系严谨的反腐法
略
制体系,使反腐倡廉工作的各个方
面都做到有法可依。
加强法制和纪律教育,增强法制观 念。
学习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年体会
学习《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年》体会2010 07.28.FJW为了帮助广大党员干部职工正确回答社会上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按照公司党委的安排和要求,8月生产支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了《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年》一书。
该书深入浅出,认真分析了当前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怎么看就业难、怎么看看病贵、怎么看教育公平、怎么看房价过高、怎么看分配不公、怎么看腐败现象等七个问题。
并对有关问题做了有针对性和说服力的解答,观点准确,说理透彻,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通过这次专题学习,深刻理解党中央和国务院围绕这些问题的决策部署,较好地澄清了思想模糊认识,坚定了科学发展信心。
公司领导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带头作用,认真学习、撰写体会、带头宣传交流、带头学以致用。
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把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统一起来。
切实提高在当前形势下“打造服务质监、推进天桥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七个怎么看学习心得体会共同致富、协调发展,贫富悬殊、区块经济,这些都是我们国家发展理想与现实的差异?学习七个“怎么看”的首个问题就十分尖锐。
为什么说尖锐呢?因为这七个“怎么看”仔细看来,都提出的是一个平衡问题。
一方面是“就业难”,一方面是“招工难”,一方面是单张处方不超过80元的好医生王争艳,一方面是天价看病、因穷讳医看病难;同在蓝天下,有贵族学校门槛被踢破,也有贫困家庭义务教育无法享受,还有择校热和同在一所学校的不同待遇,正常上学了却也有降负和学生书包越来越重矛盾等等;天天喊“保障房”却又有那么多人一辈子工作买不起一套房的高价怎么“安居”?另一方面却是几套豪宅甚至别墅,天天在起高楼大厦,那房子又哪里去了?吃肉的有,喝不上汤的也有,心里怎么平衡?都期望廉政,可是腐败却长期而恶性存在,前有焦裕禄、后有孔繁森、任长霞等,好干部感人至深,可被人称作“腐败越反越多”的腐败现象却在先腐刘青山、后腐陈良宇、陈绍基等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如何看待当前的腐败现象5篇
如何看待当前的腐败现象5篇第一篇:如何看待当前的腐败现象如何看待当前的腐败现象一、腐败现象的定义与产生的原因腐败现象是国家公职人员滥用公共职权谋取私利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
凡违反公认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滥用权利(政治权力、行政权力、职业权力、学术权力)和公共资源等谋取私利行为,都可以称为之腐败。
腐败现象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思想根源、社会根源。
从历史根源上看,我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的流毒没有根本肃清,官本位思想在人们心中还有很高的地位。
封建社会一朝升官便能发财、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思想还残留并且影响着一部分人,一旦这些人当官,便会想方设法搜刮钱财。
从思想根源上看,我国处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期,改革开放使西方的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流入,加上长期受封建思想影响,造成部分领导干部法纪意识淡薄,权利观异化,不能正确对待人民赋予的权利,把权力当作为个人、家庭、小集体谋取利益的工具,一旦这些人掌握权力,便造成腐败。
从社会根源来看,当前我国处于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的时期,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市场监管体系、对公务人员监督体制还不健全,加上国有企业管理上存在的漏洞,给公务人员贪污受贿造成了可乘之机。
权利对市场经济秩序干预过度,使权利腐败的机会增多。
二、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腐败问题及反腐败形势如今的腐败范围越来越广。
腐败现象已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一般经济管理部门扩展到党政领导机关、组织人事部门、行政执法部门、司法机关等要害部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受到腐败现象的渗透和侵袭。
过去被视为“清水衙门”的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腐败现象也有了明显的增加,甚至纪检、宣传、反贪等部门,也发生了 1不少买官卖官、贪污贿赂现象。
腐败分子的职位越来越高。
腐败也有“集团化”的发展趋势。
现在的腐败案件,不少都是左右勾结、上下串通、相互利用,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腐败同盟。
有的大案涉及的人员少则十几人、几十人,多则上百人。
如何看待腐败现象
如何看待腐败现象腐败既是一个历史问题,又是一个现实问题, 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社会的转型阶段,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社会主义市场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但适应新体制要求的具体法规制度尚不完善,在这期间,一系列不可避免的腐败问题已屡见不鲜。
腐败问题已成为涣散民心、削弱党的形象和威信、阻碍社会文明进步的巨大绊脚石,直接威胁着党的生存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简单的了解一下目前中国官员的腐败现状: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9年,公安部在案通缉的携款潜逃的嫌犯就有4000多名,涉案金额达500多亿人民币。
贪污、挪用、逃资海外、公款消费……,光是吞噬国有资产的方式就不可胜数。
这些人涉及到党政机关各个方面,他们的职务小到科室级干部,大到党和国家领导人。
从无形的损失来看,其社会危害性特别大,它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败坏了社会主义声誉,挫伤了广大人民的积极性,是我国当前社会不稳定的主要诱因。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党政机关用人不透明2、对官员的腐败行为防范不周到3、对官员的腐败行为惩治不力4、改革与社会转型时期的体制问题5、官员的权力缺乏科学的运行6、中国的人事制度特点:官本位。
作为世界上腐败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官员的腐败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不仅在我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对执政党的地位也构成严重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新旧体制转换,法制不健全,以及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腐败现象在中国呈现出不断蔓延的趋势,反腐败成为政府的一大重要任务。
如何进一步推进反腐倡廉权力产生腐败,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在党的十七大政府报告中,胡锦涛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党的十四大以后,党中央提出反腐败斗争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近十年来,我们党一直坚持这个方针,反腐败斗争在治标和治本两个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腐败现象发展蔓延的势头得到了遏制。
如何正确看待我国腐败问题
目前我国存在的众多问题当中,腐败问题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也最忧心的一项问题,是很多社会问题和矛盾引发的根源。
那么我们要如何来看待我国目前存在的腐败和政府反腐败问题呢?首先我们要明白腐败产生的根本原因,那就是权力在运行过程中缺乏有效地监管和牵制,当权者在运用人民赋予的公共权力分配社会各项资源的时候,由于人性上的弱点,导致资源分配丧失公平。
在未完全消灭私有制,消灭国家机器,实现共产主义的情况下腐败是永远不可能被消灭的,它会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直到实现共产主义。
腐败作为一种普遍社会现象,其发生和发展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和世界上不同制度的国家和地区都普遍存在的。
认为腐败只有中国才有或者说中国最严重是一种偏激的认识,其实世界上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腐败比中国严重的都大量存在。
而且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当处于某些特定的阶段时腐败会更容易滋生。
改革开放以来,我过正处于社会发展不断探索与成熟阶段,各种观念的入侵与交织,经济的高速发展,反腐制度措施的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一系列的综合原因导致我国的腐败发生率相对于改革开放之前有了相当大增加。
但是我们必须要正确的认识到,这种腐败的增加是社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个正常的社会现象,纵观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经历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时基本都出现了我国目前所存在的包括腐败在内的各种问题。
广大人民群众必须要正确的认识腐败产生的根本原因和现阶段我国的国情,才能从根本上树立对党执政兴国的信心,激发对生活工作的热情。
接着我们要正确看待我党在反腐败工作上的决心和成效。
很多人错误的认为我党在反副班问题上是“腐败越反越多”“雷声大雨点小”“光说不练”,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如果站在一个客观公正的角度来观察,我国的反腐败形势正呈逐步深入、健康发展的态势。
第一我们要看到党中央对于反腐败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
这些年,党中央每年都对反腐败工作进行专门部署,国务院每年召开廉政工作会议,出台一系列重大举措,始终保持反腐败的高压态势。
如何看待和对待执政党内的腐败现象
剛剛又和一個朋友討論貪污的問題.. 他似乎已經到了對中國社會現狀絕望的地步了.. 但是我卻希望大家能在批評之餘能看到中國的進步....從07年7月份原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的落馬開始. 仿佛就吹嚮了反貪汚腐敗的哨子從陳良宇的追隨者秦裕到單次受賄居然高達1500萬的胡星從群衆舉報了9年才告倒的龐家钰到給小姐小費居然高達5萬元的何閔旭.. 短短的5個月內. 多達十數名貪官落馬..從古至今反貪汚腐敗從來都是歷朝歷代的重點任務.. 可是貪汚腐敗卻從未斷絕過我覺得貪汚腐敗不可能根絕.. 腐敗的根源在于人的貪慾. 其土壤却是權利的存在, 有人的地方就有貪慾,這是人性之惡. 而有人的地方就必然存在一定的政治結構進行管理.. 這就存在著權利的分配和運用. 也就是腐敗所産生的土壤.想要消除這兩點是不可能的.對于腐敗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手段和措施來應對..以我們國家而言, 歷朝歷代都主張以修身養性,提高個人品德操行素質來克制人的貪慾. 從根源上來杜絕和减少腐敗的産生. 另一方面也主張通過嚴刑峻法來打擊這種現象,通過嚴刑峻法來達到震懾作用,使後人不再犯而西方國家則主張建立一套良好的規範來約束政府官員的權利, 譬如美國, 美國的各級檢察機構在貪污受賄案件的調查和起訴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被認爲是美國最主要的反貪機構. 美國的檢察體制具有"三級雙軌"的特點. 檢察機構建立在聯邦,洲和市鎮三個層次上.不過這三個層次上的檢察機構都是相互獨立的. 他們之間並無上下隸屬關係. 所謂"雙軌" 則是說其檢察系統由聯邦和地方兩個子系統組成, 兩者幷行互不幹擾.前者是從根源抓起應該說治本但從我國歷朝歷代的情况來看, 很明顯效果不佳.. 因爲人之本性趨惡易趨善難.. 而社會複雜多變,當你身處高位的時候,要想拒絕利益的誘惑,一般人很難做到.要從本源上達到目的不但需要花費巨大的毅力和時間,而且很容易功虧一簣.. 至于嚴刑峻法更是治標的一種特殊手段, 短期或者個別地區一時間能起到一定效果但在人的貪慾下這種效果顯得很有限.西方國家的方向看上去似乎好一些. 但他們一樣存在弊端. 所有制度和規範都存在缺陷和漏洞在人的貪慾驅使下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找出針對這些防範和約束性制度的手法這會極大制約這些制度作用的發揮.. 而且制度越嚴密越規範越完善難免也會影響到政府辦事效率..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何勇指出,厦门特大走私案涉案金额特别巨大,危害极其严重,揭露出的腐败问题触目惊心,由此案引发的教训非常深刻。
如何正确认识我国当前存在的腐败现象
如何正确认识我国当前存在的腐败现象怎样正确认识党内存在腐败现象腐败现象,是当今我国社会上最受关注的一大热点问题。
据中央纪委的统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多年间,中央纪委及各级纪委查处的党内各类违纪案件200多万件,处分党员235万人。
仅从党的十四大以来查处的案件看,共查处县处级干部违法违纪的2.5万余人;厅局级干部2000余人;省部级干部近100人;其中包括成克杰、胡长清等特大案件。
所以,有效遏制腐败不仅关系到党群关系,还关系到我们党所领导的改革开放事业能否最终取得胜利。
也许一些同志头脑中有各种各样的问号,诸如“既然是伟大的党,为什么有腐败问题出现?”“反腐败力度这么大,为什么腐败现象仍屡禁不止?”“党靠自身力量还能不能解决腐败问题?”等等。
这些疑问的存在,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无可厚非,关键的是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看待事物、分析问题,历史地、全面地、辩证地看待党内腐败问题,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做到在科学分析中认清本质、把握主流,在反复思考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对党的信赖。
大家想一想,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创造了辉煌业绩,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
党也有过“文革”、“反右”那样的严重失误,但我们党有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三大优良作风,具备纠正任何错误的勇气和魄力。
党坚决地举起反腐败大旗,严惩腐败分子,从来都坚定不移,毫不手软。
从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对全党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袭击的告诫,到建国之初对刘青山、张子善处以极刑,到现代对成克杰、胡长清的审判,党领导集体一以贯之地把反腐倡廉作为治党立国的根本。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也是反腐倡廉的历史。
如果治党不严,纪律松弛,组织涣散,发展下去就要亡党亡国。
党中央审时度势,进一步加大了反腐败的力度,腐败分子纷纷落马,一批大案要案得到果断处理;反腐败正在逐步从侧重遏制走上标本兼治、加大治本力度的轨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么看腐败现象一棵参天大树,若任蛀虫繁衍啃咬,最终必定逐渐枯萎;一个国家或政党,若任腐败毒瘤蔓延,最终也难免趋于衰亡。
只有坚决反对腐败,才能保持党和国家肌体的健康,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促进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近年来,随着一桩桩大案要案被查处,一个个腐败分子被绳之以法,广大群众无不拍手称快,调查显示人民群众对反腐败工作的总体满意度在提升;但在现实生活中,腐败仍然是广大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那么,究竟应当怎么看当前腐败现象?如何认识我国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为何说反腐败不是“雷声大雨点小”?“反腐败像雷阵雨,雷声大,雨点小,刮一阵风就拉倒。
”这是在实际生活中,有的人对当前反腐败形势的一个比喻,认为反腐败斗争“光说不练”,实际成效不明显。
那么,反腐败真的是“雷声大雨点小”吗?其实,这种看法并不符合事实。
从一定意义上讲,“雷声大”体现了我们党反腐败的决心大和声势大。
这些年来,党中央每年都对反腐败工作进行专门部署,国务院每年召开廉政工作会议,制定了一个个专门文件,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始终保持反腐败的高压态势。
但用“雨点小”来形容反腐败成效却并不符合实际。
事实上,我们党不但高度重视反腐败,而且是雷厉风行、坚决打击,不但是“雷声大”,而且“雨点也大”。
一是“真打”,对腐败分子动真格。
反腐败没有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落实到行动中。
2009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34504件,结案132808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38708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5366人,还对7036名领导干部进行了问责。
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共查办商业贿赂案件15548件,涉案金额39.1亿元。
扎实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立案3517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521人。
二是“狠打”,严查深挖抓“老虎”。
不论职务多高,只要搞腐败,就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2009年查处了王益、皮黔生、黄松有、陈绍基、王华元等一批大案要案,正在立案侦查的还有许宗衡、李堂堂、黄瑶、宋勇、康日新、张春江等。
“经济有特区,反腐无特区”,深圳市原市长许宗衡被抓时一位网友的留言,正说明了这一事实。
三是“善打”,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坚持从实际出发,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推进工作创新,推动反腐败工作从着力治标、侧重遏制,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逐步加大治本力度,再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转变,努力把改革的推动力、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制衡力、惩治的威慑力有机结合,形成了反腐倡廉建设的合力,增强了反腐倡廉工作的科学性。
●为何说“腐败越反越多”是个认识误区?如果说,“雷声大雨点小”是对反腐败动真格产生质疑的话,那么,“腐败越反越多”的说法则是对反腐败前景表示悲观。
腐败真的是越反越多吗?事实并非如此。
如果站在一个客观公正的角度来观察,我国的反腐败形势正在呈现逐步深入、健康发展的态势。
这一点有大量事实可以证明。
从量化分析来看,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国每年受党纪处分人数约占党员总数的比例总的趋势是下降的。
2003年以来,全国检察机关立案侦查的职务犯罪数量以年均5%左右的速度下降。
从民意调查数据来看,国家统计局连续多年的调查显示,2003—2009年,群众对反腐败工作成效的满意度平稳上升,从51.9%提高到69.2%,群众认为消极腐败现象得到不同程度遏制的比例,从68.1%上升到82.6%。
这说明反腐败工作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
从国际社会评价来看,这几年不少国际人士对我国反腐败成效给予了积极评价。
一位国际反腐专家曾说,中国反腐败成绩是“足以同在中国这样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决温饱问题、极大地消除贫困相提并论的一个巨大贡献”。
这些情况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反腐倡廉工作取得的有目共睹的成绩。
当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腐败消极现象仍然比较严重,腐败活动向一些关键领域、社会领域扩散,高中级干部违纪违法现象严重,一些腐败分子集政治蜕变、经济腐败、生活腐化于一身,案件类型多样化,作案手段日趋复杂,呈现隐蔽化、智能化的特点。
但是,这绝不是所谓反腐败不力造成的结果,而是有其深层次原因的,是由多个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大转型过程中。
历史经验表明,在这一时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主要是因为:利益诱惑。
转型过程中,在规则不健全的情况下,多元化的利益主体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会使用各种手段来腐蚀干部。
同时,社会和其他个人财富增长,对于一些理想信念不坚定的领导干部,具有很大的诱惑力,导致他们心理失衡,于是想用权捞钱。
这种内外因素构成的利益诱惑,是诱发腐败的重要因素。
体制漏洞。
转型过程中,旧体制已经打破,新体制尚未健全,留下许多漏洞,给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留下了很多空间。
实践已经证明,凡是双轨制并存的地方,腐败现象就相对严重。
当前,因为争取投资、项目、资源、优惠政策等而发生的贿赂,正是体制不完善的结果。
监督不力。
转型过程中,权力监控制约机制旧的可能失效了,但新的还未及时建立健全起来。
权力监控的缺位和弱化,为权力的滥用、腐败的滋生留下空隙。
道德因素。
转型过程中,在窗户打开、新鲜空气进来的同时,苍蝇蚊子也一并进来,资本主义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封建主义的家长制、裙带风、帮派风,或乘虚而入,或死灰复燃。
一些干部不顾廉耻,不讲人格,随心所欲,从而跌入腐败的深渊。
因而,正确认识反腐败斗争现状,要坚持用全面、客观的眼光来分析,既要看到我国反腐败工作取得的成效,又要对当前严峻的反腐败形势保持清醒的认识。
观点声音腐败是人民的大敌,是党的大敌,也是国家的大敌。
反复发生的问题要从规律上找原因,普遍发生的问题要从体制机制上找原因。
只有从制度上构建遏制腐败蔓延的堤防,才能有效防治腐败。
腐败是祸事前因,幸福是勤廉后果。
阳光下的权力,是腐败的克星;暗箱中的权力,是犯罪的温床。
●如何织就一张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天网”?中国有句古话:“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比喻作恶的人最终逃脱不了国法的惩治。
当前依然严峻的反腐败形势,要求我们必须编织一张疏而不漏的反腐败“天网”,逐步铲除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让腐败分子无处藏身,让腐败行为难逃惩罚。
腐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发生和发展必然遵循一定的规律。
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改革开放以后,针对一度来势很猛的腐败现象,我们党出重拳出快拳,严厉打击腐败分子。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发展,我们党对反腐倡廉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认识不断深化。
如果只抓惩治腐败,可能是一时见效,但往往查不胜查,纠而复生。
要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必须把防治腐败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坚持标本兼治,不断加大源头治理力度。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并印发《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勾画了我国惩治和预防腐败“天网”的蓝图及阶段性目标任务。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党中央在深入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判断形势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这个体系是一张宽广的“天网”,它既包括从严惩治的措施,又包括着力治本的内容,涵盖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主要任务;这个体系是一张严密的“天网”,它把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治统一起来,打出“组合拳”,使“不想贪、不能贪、不敢贪”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可以说,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抓住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关键,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防治腐败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在思想教育、法律法规、权力监控、源头治理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进一步形成了全党动手抓反腐倡廉建设的局面。
当前,加强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必须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着力抓好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建立起科学严密完备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
完善教育制度。
要把近年来经过实践证明是可行的、有效的教育方法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形成工作常态。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基础,以领导干部教育为重点,完善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以及基层党员轮训等制度,使党员干部筑牢廉洁从政、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完善监督制度。
积极探索加强监督的有效途径,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保证权力依法运行。
改革和完善党内监督体制,健全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完善党内决策监督机制,落实重大决策报告制度,健全信访联席会议制度,提高监督权威性和有效性。
完善预防制度。
从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入手,深入查找容易诱发腐败问题的部位和环节,构筑起制度防线。
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形成信息共享和腐败预警机制,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有效排查和化解廉政风险。
完善惩治制度。
遏制腐败,惩治这一手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要分析案件查处中的难点问题尤其是制度缺陷,建立健全腐败案件及时揭露、发现、查处机制。
加强反腐败立法,修订完善惩治腐败的法律法规,建立腐败现象易发多发领域调查分析和专项治理制度,健全查处案件协调机制,完善案件线索通报移送机制,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
知识点党的十七大以来出台的部分党内法规文件1.《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2.《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3.《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4.《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5.《关于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的若干意见》6.《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7.《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8.《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9.《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并接受民主评议办法(试行)》10.《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离任检查办法(试行)》●如何推进权力在阳光下运行?2010年全国两会闭幕后不久,中央很多部门相继在各自网站公布了今年部门预算。
中央部门“晒”预算之举,引起了公众的热议,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又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
”能否有效预防腐败,关键是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一般认为,腐败是公职人员出于私人目的而滥用公共权力的行为,通俗地讲就是“以权谋私”。
因而,有人把腐败形容为权力的“影子”,认为哪里有权力,哪里就有腐败的可能性。
政治学研究告诉我们,只有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才能防止权力滥用和有效遏制腐败。
而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前提是公开透明。
要确保权力的合理运行,降低腐败发生的几率,就要让权力“晒”在阳光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