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伶传
马伶传
作品概况作品名称:马伶传创作年代:清代作者:侯方域作品体裁:散文作品原文马伶传(1)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2)。
金陵为明之留都(3),社稷百官皆在(4);而又当太平盛时(5),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6)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7)。
梨园以技鸣者(8),无论(62)数十辈(9),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10),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11),与夫妖姬静女(12),莫不毕集(13)。
列兴化于东肆(14),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15),所谓椒山先生者(16)。
迨半奏(17),引商刻羽(18),抗坠疾徐(19),并称善也。
当两相国论河套(20),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21),东肆则马伶。
坐客乃西顾而叹(22),或大呼命酒(23),或移座更近之,首不复东(24)。
未几更进(25),则东肆不复能终曲。
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26)。
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
既去(27),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28),乃竟辍其技不奏(29),而华林部独著。
去后且三年(30)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31),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32),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33)《鸣凤》,奉一日欢(34)。
”既奏,已而论河套(35),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36),匍匐前称弟子(37)。
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38)。
其夜,华林部过马伶(39):“子(40),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41)。
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42),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43)?”马伶曰:“固然(44),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45)。
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46),严相国俦也(47)。
我走京师(48),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50),察其举止,聆其语言(51),久乃得之。
此吾之所为师也。
”华林部相与罗拜(52)而去。
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53),当时犹称马回回云(54)。
马伶传演示文稿zj
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当时犹称马回 回云。 译文:马伶,名锦,字云将,他的祖先是西域人, 当时还称他为马回回。
转败为胜,原因何在?
读第四段 天下无以易李伶 李伶则又不肯授我 走京师、求其门卒三年 日侍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而得 之
(1)这段话体现了马伶怎样的从艺精神? 答:吃苦耐劳、潜心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 (2)马伶的这些行为,从时间上说,是在与李伶 第二次较量之前发生的,作者为何要将其放在后 面来写?这种叙写方法有何作用? 答:这里用的是倒叙手法。作用是造成悬念,吸 引读者探究原委;又以事实为铺垫,使马伶获胜 原因显得坚实充分。 (3)作者写作本文的主观动机是什么? 答:借此讽刺朝中权奸。
第四段
两次技艺较量反败为胜
说明 文艺创作要获得成功,必须了解生活,熟悉 生活,到生活中去学习,体验。
说明
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就必须要有 吃苦耐劳、潜心研究、精益求精的精神。
读末段
“以分宜教分宜” 双重借代的修辞方法:“分宜”是严嵩的籍 贯,用分宜指代严嵩;“以分宜教分宜,安 得不工哉”的意思是让严嵩本人来教人扮演 严嵩。这里第一个分宜,实际是指顾秉谦, 又是一重借代。说明严嵩和股秉谦是同类奸 臣。
马伶传
人物传记 读课文第一段 简介马伶的身份和他活动的社会背景
解题:伶古时称演戏,歌舞作乐的人, 马伶是姓马的演员,这个题目就是为马 伶作传。
文体知识:本文是人物传记,属记叙
文,写一个姓马的戏曲演员的故事, 但也并非记叙其生平事迹,只是书 写他千里求师,潜心习艺,终于转 败为胜的事。
鸣凤记
马伶传原文及翻译“马伶传侯方域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金陵为明之留都”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马伶传原文及翻译“马伶传侯方域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
金陵为明之留都”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马伶传侯方域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
金陵为明之留都”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马伶传侯方域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
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
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
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
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
两肆皆奏《鸣凤》,所谓椒山先者。
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
当两相国论河套,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
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近之,首不复东。
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
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己易衣遁矣。
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
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
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
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
”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称弟子。
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
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
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曰:“固然。
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又不肯授我。
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
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乃得之。
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马伶名锦,字云将。
其先西域人,当时犹称马回回云。
侯方域曰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呜呼!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
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
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选自叶圣陶、夏丏尊《国语百八课》)【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
文言文阅读[清]侯方域《马伶传》[清]魏禧《吾庐记》练习及答案译文1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9分)马伶传[清]侯方域①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
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
其士如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
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②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
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风》所谓椒山先生者。
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
当两相国论河套,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
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座更近之,首不复东。
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③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
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辙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
④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
”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
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
⑤其夜,华林部过马伶:“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
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
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付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乃得之。
此吾之所为师也。
”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⑥马伶名绵,字云将,其先西域人。
(选自《壮悔堂文集》,有删改) 【注】①候方域:明末清初散文家,复社领袖,对权奸魏忠贤及其余孽阮大铖等进行过斗争。
②顾秉谦:明万历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依附魏忠贤。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1)其士女之问.桃叶渡( ) (2)梨园以技鸣.者(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分)(1)无虑..数十辈( ) A.不愁 B.大约 C.不及 D.不要扰乱(2)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 ) A.请 B.召集 C.证明 D.征收17.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马伶传原文及翻译
马伶传原文及翻译马伶传原文及翻译“传”是一种文学体裁,主要是写历史重要人物的其人其事,以传后世,以下是小编搜集并整理的马伶传原文及翻译,希望在阅读之余对大家能有所帮助!马伶传①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②。
金陵为明之留都③,社稷百官皆在④;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⑤、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⑥。
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⑦,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⑧,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⑨,与夫妖姬静女⑩,莫不毕集(11)。
列兴化于东肆(12),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所谓椒山先生者(13)。
迨半奏(14),引商刻羽(15),抗坠疾徐(16),并称善也。
当两相国论河套(17),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
坐客乃西顾而叹(18),或大呼命酒,或移座更近之,首不复东(19)。
未几更进(20),则东肆不复能终曲。
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21)。
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
既去(22),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23),乃竟辍其技不奏(24),而华林部独著。
去后且三年(25),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26),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27),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28),奉一日欢。
”既奏,已而论河套(29),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30)。
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31)。
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32):“子(33),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34)。
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35),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36)?”马伶曰:“固然(37),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
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38),严相国俦也(39)。
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40),久乃得之。
此吾之所为师也。
”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41)。
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42),当时犹称马回回云。
侯方域曰: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
马伶传场面描写的句子
马伶传场面描写的句子
马伶传是一部古代古典戏剧,充满着人性的种种情感。
观众在观看马伶传时,可以感受到演员情操的深厚,尤其是在意象丰富的场景里。
以下便是马伶传的一个场景的描写。
马伶传的场景里有一个古朴的景象。
一个洁白的大堂立在中央,旁边是一片古朴的庭院,植物繁茂,花草芳香,一只牛也在低头放牧。
几位演员表演着他们的角色,马伶正在抚摩着他的马,马儿充满信赖地向他嘶叫,仿佛注视他的每一个动作,他的眼神湿润,像个孩子般的温暖感动着人们的心。
另外,在这个场景中,还有几位演员在打扮着华美的服装,他们举止庄重,端庄大气。
衣衫袖口错落有致,一幅慈祥的母亲的形象,一种英雄气概的不屈斗士,还有一个幽默风趣的笑星,演员们令人难以置信地把他们的角色表现得淋漓尽致,释放出浓浓的人文气息。
最后,马伶传的场景让人浮想联翩,让人回到那个古朴的家,把转瞬即逝的岁月变成通往天堂的路。
在这精彩而细腻的马伶传场景里,人们可以感受到演员们用心去演绎,以及演出带来的深刻感受。
总之,马伶传的场景之美,是一种把古朴和细腻完美融合的魅力,古典戏剧的气质在精彩的演出里流露出来,把问题的内涵和外延表现出来,让人们有机会探索古老的文化,把古典文化的精华展现给观众,让我们一起共赏传统文化的魅力。
侯方域《马伶传》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赏析
侯方域《马伶传》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赏析马伶传(明)侯方域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
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
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
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①。
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
当两相国论河套,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
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座更近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
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
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
”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
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
其夜,华林部过马伶:“子,天下之善技者也。
然无以易李伶。
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
子又安从受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
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
严相国俦也。
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乃得之。
此吾之所为师也。
”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侯方域曰: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
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呜乎!耻其技之不若。
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生犹不堡,即犹不归耳。
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注:《鸣凤》,即《鸣凤记》,明代王世贞戏曲家作品,讲的是明朝忠臣夏言、杨继盛等人与奸相严嵩及其党羽不屈斗争的故事。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座更近/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2023年《马伶传》阅读答案
2023年《马伶传》阅读答案2023年《马伶传》阅读答案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马伶①者,金陵梨园部也。
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
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
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
列兴化于东肆②,华林于西肆。
两肆皆奏《鸣凤》,所谓椒山先生者。
迨半奏,引商刻羽③,抗坠疾徐,并称善也。
当两相国论河套,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
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近之,首不复东。
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
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
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
”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
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
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
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子,天下之善技者,然无以易李伶。
李伶之为严嵩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曰:“固然。
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
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
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而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
”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选自(侯方域《马伶传》)[注]①伶,戏剧演员。
②肆,指戏台。
③引:发声。
刻,刻画,指歌唱。
商、羽,都是古代五声之一,此处指曲调。
4.对下列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列兴化于东肆列:安排B.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贾:商人C.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凌:超过D.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过:经过5.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从侧面表现李伶的演技高于马伶的一组是()①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②坐客乃西顾而叹③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近之,首不复东④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
《马伶传》 说课稿
《马伶传》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马伶传》。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马伶传》是清代文学家侯方域创作的一篇传记。
这篇文章选自《壮悔堂文集》,被收录在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
本文通过讲述马伶与李伶两次较量技艺先败后胜的故事,展现了马伶不甘失败、刻苦钻研、力求超越的精神。
文章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在叙事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内涵。
二、学情分析本次授课的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
经过高一阶段的学习,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能够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但是,对于较为复杂的文言文篇章,在理解文意和把握主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同时,高二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教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学习本文通过对比、侧面烘托等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2)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马伶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培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勇于进取、不断超越自我的品质。
(2)领悟文章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字词和句式,疏通文意。
(2)分析马伶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通过对比、侧面烘托等手法表现人物的艺术技巧。
2、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以及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2)学习借鉴本文的写作手法,进行写作实践。
五、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韵律之美,培养语感,加深对文意的理解。
大学语文马伶传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马伶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 学习古代文言文的表达方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重点:1. 理解马伶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 学习文言文的断句和翻译技巧。
教学难点:1. 理解古代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
2. 分析马伶在故事中的成长和变化。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马伶传》文本、PPT课件、相关背景资料。
2.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马伶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戏曲吗?请简要介绍一下戏曲的特点。
2. 引导学生了解戏曲的历史和发展,引出马伶这一人物。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读课文,初步了解马伶的故事。
2. 学生找出课文中马伶的形象特点和故事情节。
三、课堂讨论1. 讨论马伶的人物形象,分析他的性格特点。
2. 分析马伶在故事中的成长和变化,讨论他为何能取得成功。
四、讲解文言文1. 讲解文言文的断句和翻译技巧。
2. 学生练习翻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五、总结1. 总结马伶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 强调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关于马伶的问题。
2. 引导学生思考马伶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
二、课堂讨论1. 讨论马伶的成功原因,分析他在戏曲表演方面的才能和努力。
2. 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学习马伶的精神。
三、拓展延伸1. 介绍马伶的相关背景资料,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马伶的故事。
2.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的韵味。
四、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学习文言文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阅读《马伶传》的相关资料,撰写一篇关于马伶的读后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马伶传》这一古代文言文作品,让学生了解了马伶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提高了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马伶传》读后感高三作文
《马伶传》读后感高三作文《〈马伶传〉读后感》读完《马伶传》,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思绪仿佛随着马伶的脚步,一同踏入了那充满波折与奋斗的戏曲世界。
马伶,这个名字在历史的长河中或许并不璀璨夺目,但他的故事却深深触动了我。
文中所描述的他那种对技艺的执着追求,以及面对挫折时不屈不挠的精神,让我不禁联想到了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马伶为了在戏曲表演中超越对手,竟不惜投身敌营,隐姓埋名,去观察、学习他人之长。
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和决心啊!想想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一点小小的困难,可能就轻易地退缩了。
比如说,在学习上,碰到一道难题,思考了一会儿没有头绪,就可能放弃,转而向他人求助或者直接去看答案。
而马伶呢?他没有选择走捷径,而是选择了一条充满艰辛的道路,去磨砺自己,提升自己。
记得我曾经有过一次参加演讲比赛的经历。
那时候,我特别紧张,因为对手们看起来都非常厉害,自信满满,口才极佳。
在初赛的时候,我表现得并不出色,甚至有些磕磕绊绊。
当时,我觉得特别失落,心里想着是不是自己根本就不适合参加这样的比赛。
但是,当我读到马伶的故事时,我仿佛看到了他在敌营中默默努力的身影。
我问自己,难道就这样轻易放弃吗?不,我不甘心!于是,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演讲稿,一遍又一遍地练习。
我对着镜子,观察自己的表情和动作,不断地调整。
我还找了朋友和家人,让他们当我的听众,给我提出建议。
那段时间,真的很累。
有时候,练得嗓子都哑了,嘴巴也干了。
可是,一想到马伶为了追求卓越所付出的努力,我就觉得自己这点辛苦算不了什么。
终于,到了决赛的那一天。
我走上舞台,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就像马伶一样,全力以赴!当我开始演讲时,我发现自己不再紧张,那些曾经练习过无数次的语句,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
最终,我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回想起这段经历,我越发觉得马伶的精神是多么可贵。
他的故事让我明白,成功从来不是偶然的,而是需要付出大量的汗水和努力。
就像马伶,如果他没有深入敌营,没有用心去揣摩和学习,又怎么可能在再次与李伶较量时一举获胜呢?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常常渴望着一蹴而就的成功,却忽略了背后需要付出的艰辛。
文言文阅读(一)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马伶传(崇明区)
文言文阅读(一)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马伶传(崇明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
(19分)马伶传(明)侯方域①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
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
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②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
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①。
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
当两相国论河套,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
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座更近之,首不复东。
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
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
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
③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
”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
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
其夜,华林部过马伶:“子,天下之善技者也。
然无以易李伶。
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
子又安从受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
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
严相国俦也。
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乃得之。
此吾之所为师也。
”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④侯方域曰: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
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呜呼!耻其技之不若。
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耳。
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节选自《晋书》)[注释]①《鸣凤》,即《鸣凤记》,明代王世贞戏曲家作品,讲的是明朝忠臣夏言、杨继盛等人与奸相严嵩及其党羽不屈斗争的故事。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1)梨园以技鸣者()(2)已而论河套()解析:(1)闻名/出名(2)不久/继而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马伶传》 教学设计
《马伶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侯方域及相关文学常识。
2、积累文言字词,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内容。
3、分析马伶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其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
4、体会本文借马伶之事讽刺现实的写作手法。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
(2)分析马伶的人物形象及塑造人物的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借马伶之事所表达的对现实的讽刺。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归纳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戏剧的舞台上,演员们通过精彩的表演展现着不同人物的喜怒哀乐。
今天,我们要走进一篇与演员有关的文章——《马伶传》,看看其中的主人公马伶有着怎样独特的经历。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1、作者侯方域,明末清初散文家,其散文继承韩、欧传统,融入小说笔法,流畅恣肆,委曲详尽。
2、本文写于明朝末年,是一篇人物传记。
当时,奸佞当道,志士仁人备受压抑。
作者借马伶之事,抒发了自己对时事的感慨。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注出生字词。
2、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气。
3、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4、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本文记叙了明朝末年金陵演员马伶与李伶两次较量技艺,马伶先败后胜的故事。
(四)文言知识梳理1、重点实词(1)“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中的“问”,探访。
(2)“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中的“迨”,等到。
(3)“华林部过马伶曰”中的“过”,拜访。
2、重点虚词(1)“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中的“以”,用。
(2)“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中的“乃”,竟然。
3、特殊句式(1)“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判断句。
(2)“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省略句。
(五)文本分析1、马伶与李伶第一次较量的结果如何?原因是什么?第一次较量马伶大败。
原因是李伶的技艺高超,而马伶在演技上还有所欠缺。
2、马伶失败后是如何做的?马伶隐姓埋名,投身于当时宰相顾秉谦门下为仆三年,深入观察模仿,揣摩其举止神态。
浙江专升本语文文言文考点马伶传
浙江专升本语文文言文考点马伶
传
一、文学常识总结
这是一篇人物传记。
侯方域,字朝宗,号雪苑,明末清初著名的诗文作家。
明末参加复社。
三重主旨:其一,的主观创作意图是: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就,就必须有吃苦耐劳、持之以恒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其二、在艺术原理上,说明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的成功源于生活实践;其三,在政治上,婉转讽刺了朝中权奸。
“见昆山犹之见分宜”:昆山指顾秉谦,分宜指严嵩。
二、文言字词、文言语法
1.通假字
李伶即又不肯授我。
[即:通“则”,却。
]
即犹不归尔 [尔:同“耳”,表决然语气。
]
2.特殊句式
①判断句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
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
②状语后置句
列兴化于东建,华林干西建。
[于东肆列兴化,于西肆列华林。
]
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
[日于朝房侍昆山相国。
]
③定语后置句
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 [问桃叶渡、游雨花台之其士女。
]
④宾语前置句
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 [子又从安授之而掩其上哉。
]
⑤省略句
今日幸为开宴 [今日幸为(我)开宴。
]
3.词类活用
盖马伶耻出李伶下 [耻:意动用法,以……为耻辱。
]
以上就是库课小编整理的全部内容,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更多专升本资讯和免费题库可以到库课网校了解。
3、马伶传
• 马伶是金陵戏班子里的演员。金陵是明朝的留都,国家设置的 百官还都在这里,而又处在太平盛世,人们容易寻欢作乐。
• 社稷:本指土神和谷神,后来用作国家的代称。 • 当:处在。 • 盛时:兴盛的时期。
• 易:容易。
课文学习
• 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梨园以技鸣者, 无虑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 那些男男女女探访桃叶渡,游览雨花台,脚踩脚多得数不清。 戏班因技艺高超而出名的,大约有几十个,而其中最著名的有 两个:一个叫兴化部,一个叫华林部。 • 问:探访。 • 趾相错:脚趾互相错杂,形容人很多。 • 以技鸣:因为技艺高而出名。鸣:出名。 • 无虑:大约。 • 辈:同一等级、同一类别的人,这里指“部”。
• 马伶取胜的原因说明,文艺创作要获得成功,必 须了解和熟悉生活,到生活中去学习;而一个人 要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就必须要有吃苦耐劳、 潜心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
课文学习
3.写作特点:
• (1)剪裁得体,详略有度 • 作者侧重写马伶与另一伶人的两次较量场面,最 后再简介马伶的身世。这样更有利于突出人物特 点、表现文章主旨。 • (2)采用倒叙方式,文章富于戏剧变化 • 作者将第二次较量提前来写,使两次较量的场面 紧紧相连,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和吸引力。
课文学习
五、创作意图
• 一是赞美马伶不甘失败、精益求精苦练技 艺的精神,强调艺术源于生活; • 二是隐讽与严嵩为一丘之貉的当朝宰相顾 秉谦。
课文学习
六、写作特点
• 前后对比与倒叙:
作者没有顺叙马伶大败后去干了什么,而是 一句"且三年而马伶归",而后描写马伶在相同状 况下大胜,出于读者意料之外,引起读者探其原 委的兴趣,尔后才说明马伶大胜的原因,这样的 构思让文章出色不少,同时也更有意味.而在描 写马伶大败和大胜时的场景,前后对照,起到很 好的反衬效果.
马伶传记叙方法
马伶传记叙方法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
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
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
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
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所谓椒山先生者。
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
当两相国论河套,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
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近之,首不复东。
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
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
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
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
”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
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
其夜,华林部过马伶:“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
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
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
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乃得之。
此吾之所为师也。
”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当时犹称马回回云。
侯方域曰: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呜乎!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
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解析:文章先写马伶第二次与李伶较量,然后再记述马伶走京师学艺的情况,采用了倒叙的手法。
故事情节起伏变化,吸引读者探究原委,又以事实为铺垫,使对马伶获胜的原因的揭示更加坚实、充分,令人信服。
《马伶传》阅读及答案参考
《马伶传》阅读及答案参考《马伶传》是一部中国古代小说,以描写马伶灵秀的才艺和她在封建社会中的遭遇为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阅读《马伶传》并提供答案参考,将从几个方面对这部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
一、“马伶”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马伶传》的主人公马伶是一个才华出众的女子,她不仅能歌善舞,还精通琴棋书画等各种技艺。
马伶在封建社会里经历了众多的艰辛和考验,但她始终保持着乐观积极的心态,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
这一形象的塑造展示了女性追求独立和自主人格的力量,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束缚和不公。
二、才艺与人生选择的冲突在小说中,马伶的才艺被赏识和喜爱,她被一些富有地主家庭当作侍女,但她的内心却渴望通过自己的才艺得到更多的认可。
然而,封建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伦理规范使得马伶无法挣脱命运的束缚,最终被迫嫁给了平庸的富家子弟。
这一冲突反映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限制和压抑,同时也揭示了社会对人才和才艺的忽视和低估。
三、爱情的困境与反思在小说中,马伶与自己的丈夫李白虹之间存在着种种困境。
马伶虽然对李白虹有着深深的爱意,但她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使得她对这段婚姻持有着复杂的情感。
通过描写马伶与李白虹的关系,小说对封建婚姻制度和男女关系进行了思考和反思,呼吁人们对爱情和婚姻有更多的尊重和理解。
四、社会现实与人性的冲突在《马伶传》中,马伶与封建社会的矛盾不断升级,她在努力追求自己梦想的同时也不断遭受各种压迫和迫害。
小说通过马伶的遭遇,揭示了封建社会对人性的扭曲和歧视,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现实与个体追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这一冲突使得读者对社会现实和人性产生了深刻的思考和反思。
综上所述,通过对《马伶传》的阅读和答案参考,我们可以看到这部作品通过描写一个具有艺术才华和追求自由人格的女性形象,展示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束缚和对人才的低估。
同时,小说还通过揭示爱情的困境和社会现实与人性的冲突,使人们对社会和人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反思。
马伶传艺术手法
马伶传艺术手法马伶传艺术手法是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中的一个重要流派,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精湛的技艺而闻名。
马伶传艺术手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马伶传艺术手法注重舞台形象的塑造。
在马伶传艺术中,演员们需要通过精心的化妆和服装来展现角色的特点和身份。
他们会借助细腻的妆容和华丽的服饰,将角色的个性和情感通过视觉形象传达给观众,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角色的内心世界。
马伶传艺术手法注重动作的表达。
马伶传艺术中的演员们通常会有精湛的舞台动作技巧,他们能够通过身体的各种动作来诠释角色的性格和情感。
他们的动作既有精确的舞蹈动作,又有灵活的肢体语言,使得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角色的内心和情感的变化。
马伶传艺术手法注重声音的运用。
在马伶传艺术中,演员们通过独特的声音技巧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心理状态。
他们会运用音调、音量、语速等手段,使声音更有表现力,更能够准确地传达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通过声音的运用,马伶传艺术中的演员能够更加生动地展现角色的形象和情感,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剧情的发展和角色的变化。
马伶传艺术手法注重舞台表演的细节。
在马伶传艺术中,演员们非常注重舞台表演的细节,他们会通过动作的细微变化、表情的微妙变化等来传递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他们的表演精湛而细腻,能够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触动和共鸣。
马伶传艺术手法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精湛的技艺而在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中独树一帜。
通过舞台形象的塑造、动作的表达、声音的运用和舞台表演的细节,马伶传艺术手法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角色的形象、情感和内心世界,从而使戏曲艺术更加生动、深入人心。
马伶传艺术手法在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为后续的戏曲表演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传承这一宝贵的艺术遗产,让马伶传艺术手法在新的时代中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释
注释
①文章写马姓演员不能胜人,负气出走,长期深入社会生活,从而演技大进,扮演人物非常逼真,说明了戏剧表演中的一个深刻道理:要获得成功,必须长期观察体验生活。文章选材集中,简繁得当,先叙两次会演,马伶始败终胜,后借马伶答同叙其缘由,颇有章法。
②金陵:南京市旧名。梨园部:戏班。《新唐书·礼乐志》:唐玄宗“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号梨园弟
⑤问:探访。
⑥趾相错:脚印相交错,形容游人之多。
⑦无论:大概,约计。
⑧新安:今安徽歙(shè射)县。贾(gǔ古):商人。
⑨征:召集。
⑩妖姬:艳丽女人。静女:语出《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姝”。指少女。
(11)毕集:都来了。(12)肆:店铺,这里指戏场。
(13)《鸣凤》:指明传奇《鸣凤记》,传为王世贞门人所作,演夏言、杨继盛诸人与权相严嵩斗争故事。椒山先生:杨继盛,字仲芳,号椒山,容城(今属河北省)人,官至南京兵部右侍郎,因弹劾严嵩被害。(14)迨(dià代):等到。半奏:演到中间。
�
(19)首不复东:头不再往东看,意为不愿看兴化部马伶演出。
(20)更进:继续往下演出。
(21)“盖马伶”两句:原因是马伶耻于居李伶之下,卸装逃走。易衣,这里指卸装。
(22)既去:已离开。既,表行动完成。
(23)辄以易之:随便换人。辄,犹“即”。《汉书·吾丘寿王传》:“盗贼不辄伏辜,去做仆从。事,侍奉。昆山,古人习惯以籍贯指代人,这里即指顾秉谦。下句“分宜”,即指严嵩,严嵩为分宜(今江西分宜县)人。
(45)以分宜教分宜:意即以生活中之严嵩为榜样来学演严嵩。
(46)“耻其”句:耻于自己的演技不如人家。不若,不如。
(47)尔:同“耳”,表决然语气。(48)工:精。
(32)华林部:指华林部伶人。过:拜访。
(33)子:你,对对方的尊称。
(34)易:轻视。《左传·襄公四年》:“贵货易土。”引申为胜过。
(35)为:此是扮演的意思。至矣:象极、妙极。
(36)安从授之:从哪里学到。掩其上:盖过他。掩,盖过。《国语·晋语五》:“尔童子,而三掩人于朝。”
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⑧,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⑨,与夫妖姬静女⑩,莫不毕集(11)。列兴化于东肆(12),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所谓椒山先生者(13)。迨半奏(14),引商刻羽(15),抗坠疾徐(16),并称善也。当两相国论河套(17),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坐客乃西顾而叹(18),或
大呼命酒,或移座更近之,首不复东(19)。未几更进(20),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21)。
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既去(22),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23),乃竟辍其技不奏(24),而华林部独著。
去后且三年(25),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26),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27),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28),奉一日欢。”既奏,已而论河套(29),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30)。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31)。
(15)引商刻羽:演奏音乐。商、羽,古五音名。宋玉《对楚王问》:“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16)抗坠疾徐:声音高低快慢。《礼记·乐记》:“歌者上如抗,下如队(坠)。”孙希旦集解引方氏悫曰:“抗,言声之发扬;队,言声之重浊。”(17)两相国论河套:指《鸣凤记》第六出《两相争朝》,情节是宰相夏言和严嵩争论收复河套事。河套,地名,黄河流经今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形曲如套子,中间一带称作河套。在明代,河套为鞑靼(dádá达达)族所聚居,经常内扰,杨继盛、夏言诸人主张收复,严嵩反对,所以发生廷争。严嵩为当时专揽朝政的权臣,官至太子少师,结党营私,后被劾罢免。(18)西顾:往西看,指为华林部李伶的演出所吸引。叹:赞叹,赞赏。
题名: 马伶传
作者: 侯方域
所属文学时期: 清代文学
所属朝代: 清代
作品体裁: 传记 其它
正文
原文
原文
马伶传①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②。金陵为明之留都③,社稷百官皆在④;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⑤、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⑥。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⑦,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42),当时犹称马回回云。
侯方域曰: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于求(43),乃走事昆山(44),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以分宜教分宜(45),安得不工哉!呜乎!耻其技之不若(46),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47)。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48)?
(37)固然:确实。(38)昆山:县名,在江苏省。顾秉谦:明熹宗天启年间为首辅,是阉党中人。(39)俦:同类人。
(40)“察其”二句:观察其行动,聆听其言语。聆,听。(41)罗拜:数人环列行礼。
(42)西域:古代地理名称,指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中亚一部分地方。
(43)无所于求:没有办法得到。
子。”后世因称戏剧团体为梨园。
③明之留都:明代开国时建都金陵,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以金陵为留都,改名南京,也设置一套朝廷机构。
④社稷: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白虎通义·社稷》:“王者所以有社稷何?为天下求福报功。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遍也;五谷众多,不可一一祭也。故封土立社,示有土尊;稷,五谷之长,故立稷而祭之也。”后来遂用作国家之代称。这里仍用本义。
(24)辍(chuò龊):停止。
(25)且:将近。
(26)故侣:旧日伴侣,指同班艺人。
(27)幸:冀也,希望。
(28)更奏:再次献演。
(29)已而:不久。
(30)“李伶”二句:李伶顿然惊愕,不禁出声,伏地称弟子。匐匍(púfú蒲伏),伏在地上。
(31)凌出:高出,凌驾于对方之上。
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32):“子(33),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34)。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35),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36)?”马伶曰:“固然(37),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38),严相国俦也(39)。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40),久乃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