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文从字顺 导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写作 文从字顺
写作文从字顺【目标导航】1.了解写作时做到文从字顺、有条不紊地表情达意的方法,探讨写景状物的技巧.2.学会修改文章,增强语言表达的能力,努力地丰富词汇.3.培养自觉读书、修改作文、合作探究的好习惯,养成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好品性,热爱母语,热爱祖国.【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分配】建议第一课时进行作文指导与写作,第二课时进行批改、评讲、修改.了解作文文题,熟悉作文要求,搜集相关素材,为习作做准备.一、选择你最喜欢的景或物,写一个片段.想好再下笔,注意语句的连贯、顺畅.不少于200字.二、在第一题的基础上,自主立意,自拟题目,将写景或状物的片段扩展为一篇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作文.不少于500字.三、古往今来,月亮一直是人们吟咏的对象,寄托了人们无尽的情思.月亮曾引起你怎样的遐想?请以《月亮》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新课导入】我们平时作文,不少同学在语言运用方面,或用词重复啰嗦,或语句不通顺,或语序不当,致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不能准确表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做到文从字顺吧!【写作要求】1.写作片段,要注意观察景或物的细节(形状、色彩等),抓住其总体特点来写.建议借鉴《紫藤萝瀑布》和《一棵小桃树》中描写景物的方法.2.扩展写作时,可以借鉴课文的写法,想好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出景物的特点,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力求做到景美情真.3.“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下笔前查阅描写月亮的诗文,想一想:月亮寄托了人们哪些情感?又是如何寄托的?我的启发是什么?选择一个新颖的视角,写出你对月亮的独特感受.写完后多改两遍,力求达到文从字顺,抒情自然.【技法点拨】“文从字顺”是写作的基本要求,意思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用词恰当、妥帖,作者心里想的是这样一个东西,所感的是这样一种情境,而所用的词语恰好能表达这样一个东西,这样一种情境,读者读后的感受与作者期望表达的意念完全一致;二是句与句之间顺从畅达,文气贯通,能很好地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地表达出来,没有任何含混、错乱和别扭之处.1.文字通顺.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可以判断出话怎样说才算通顺,怎样说就别扭.这种通顺感主要表现在对词语的搭配和词语的排序正误的判断上.汉语用词有一定的搭配习惯,比如,我们可以说“深情厚谊”,也可以说“深厚情谊”;可以说“浓情蜜意”,却不可以说“浓蜜情意”.词语的排序也是如此,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有约定俗成的规律,我们写作中遵循这些规律,话就会写得通畅.2.意思连贯.在向别人陈述一个问题时,注意话与话之间该怎样衔接别人听了才会明白,这就是语言的连贯感.例如,上下两句话的安排要合乎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或人们观察认识问题的顺序;一段话要围绕一个话题说,说完一个意思再说另一个意思,而不能东一句西一句,前言不搭后语;讲完一个意思再讲另一个意思时,衔接处要有过渡词语.写作时注意这个问题,也有利于把文章写得通畅.3.注意分寸.人们掌握了大量语汇,这些语汇在描绘事物时在范围、数量、程度、褒贬上都存在一些细微差别,若能敏锐地感觉到这些差别,在遣词造句时表现出精确的分寸感来,将有利于把自己的认识表达得精妙确切.4.掌握韵律.汉语有音调上的变化,在人的视觉或听觉中形成自然的节律,产生韵律感.例如人们会说“又唱歌又跳舞”或“又唱又跳”,而不会说“又唱歌又跳”或“又唱又跳舞”.这种形式上的匀称感和语调上的协调感运用在写作中,也有助于将文章写得文从字顺.作文完篇后,注意检查:一是自己出声地读,看有没有拗口的地方;二是请别人来读,自己听,看是不是句句听得清;三是对觉得别扭处认真检查一下,查语汇的搭配、词性,语法的结构、语序等.除了在语言运用上下功夫外,还要注意书写、行款、标点.【范文引路】月亮中秋节,我约了几个同学到我家阳台上赏月.爸爸还为我们准备了月饼、石榴、梨子等食品,为我们赏月做好了准备.傍晚,我邀请的小伙伴陆续来到我家.大家围着圆桌坐着,吃着食品,谈笑风生.渐渐地夜幕降临了,这时钟圆月大叫起来,“快看!”我们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只见月亮像一个害羞的姑娘,羞答答地从乌云背后伸出半个脑袋,偷偷地向下俯视,发现没有什么动静,一扭身,就出现在天空中,天空中就像挂着一盏明亮的灯,周围的景物都被镀上了一层银白色.我和伙伴们望着这盏挂在夜空中的明月,畅想着议论着.过了一会儿,月亮姑娘便在一团白云的簇拥下隐没了.多扫兴啊!我们只得耐心地等待着“月亮姑娘”再一次出来.过了一会儿,月亮出现了,这会儿我们发现月亮更加晶莹剔透.它是那样纯洁,那样明亮,真是美极了.我们凝视明月,隐约发现月亮里还有无数灰白的山.我的伙伴周端,情不自禁地讲起《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他讲得绘声绘色,把我们的注意力都吸引过去了.又过了一会儿,天边飘起一片白云,掩住了月儿的秀丽面容,月儿立即把清辉从白云边上放射出来,在白云四周形成一个灿烂的光环,光环托着白云从月亮下面轻轻地流过,月光把半边天都照亮了,只有在远远的天边,看得见一两颗星星.举目远眺,皎洁的月光把湖边的柳树照得雪亮,像铺了一层白霜.月亮映在湖面上,湖面形成一层亮晶晶的波,闪闪烁烁,好像游龙身上的银鳞.被大家称为小文豪的方亮,望着这美丽的景色,诗兴大发,双手后背,踱着小方步,情不自禁地诵起古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过了一会儿,月亮又消失了,夜已经很深,可大家仍在一起谈论着.谈到长大后的理想,我们都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宇航员,坐着宇宙飞船在天空遨游,登上月球开发宝藏,来为人民服务.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美文.小作者紧紧抓住“中秋”这一特殊的时令,写了月之“圆”、月之“羞”、月之“白”、月之“晶”、月之“亮”,共同突出了家乡中秋月亮的显著特征,语言优美,语句通顺.篇末由月亮引发的想象自然、大胆、丰富,很能撼动读者;巧借月亮寄托美好理想,更显写作之高超,有“情”有“志”,主题鲜明、突出、积极向上,引人思考和赞叹.1.当堂作文.2.推荐作文评讲.(1)同桌互评.(2)教师点评.1.布置作业:同桌间互换作文修改.2.将推荐的佳作打印出来贴在班级作文园地展览,供大家分享.本课主要是学习如何做到文从字顺,这是写作训练的最基本要求.在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互相交流,然后再系统讲文从字顺的意义和方法,最后进行当堂作文,效果明显.。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写作《文从字顺》教案+图文解读+例文赏析
教学目标1、了解写作时做到文从字顺的方法,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
2、学会修改文章,增强语言表达的能力。
3、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了解说真话、抒真情是写作的基本要求;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写作时做到文从字顺的方法,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学会修改文章。
2、引导学生平时要养成多读书的习惯,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
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方法与实例相结合。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学习。
我们平时作文,不少同学在语言运用方面,或用词重复啰嗦,或语句不通顺,或语序不当,至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不能准确表达。
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作文训练:文从字顺,有条不紊表情达意。
二、推进新课1、什么是“文从字顺”?“文从字顺”,其意思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用词恰当、妥帖,作者心里想的是这样一个东西,所感的是这样一种情境,而所用的词语恰好能表达这样一个东西,这样一种情境,读者读后的感受于作者期望表达的意念完全一致;二是句与句之间顺从畅达,文气贯通,能很好地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地表达出来,没有任何含混、错乱和别扭之处。
2、怎样才能做到“文从字顺”?“文从字顺”是写作的基本要求,它反映着写作者驾御书面语言(即文字)的能力。
要想做到文从字顺,对初学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培养自己良好的语感。
语感,即人们对语言的一种敏锐的感觉。
它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经听和读的反复熏染而逐渐形成的。
语感包含的内容有:通顺、连贯,有分寸(准确),有韵律。
训练:爷爷是一个非常简朴的人。
此句有无毛病?简朴不等于俭朴。
简单和朴素更不能缩简为“简朴”。
干了一天的活,真是胳膊疼腰酸。
此句是否符合语言习惯?此句有无毛病?讨论,指出毛病并改正。
不符合,习惯上说“腰酸胳膊疼”。
同时也有韵律。
学生讨论:你发现了什么?我的发现:(1)、准确,文字通顺,是作文用语最起码的标准。
(2)、要围绕中心说话,人称要清楚,意思要连贯。
(3)、能掌握好用语的“分寸”,是语言运用能力强的表现。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从字顺》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文从字顺》。
(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掌握课文中的文学常识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2)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文从字顺》。
(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掌握课文中的文学常识和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文学常识和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2)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欣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文从字顺》的作者及其背景。
(2)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文学常识和修辞手法。
(2)各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讲解和补充。
(2)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分析文学常识和修辞手法。
5. 课堂练习:(1)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和指导。
6. 欣赏与评价:(1)学生对课文进行欣赏,提高语文素养。
(2)学生相互评价,取长补短。
四、课后作业1. 抄写课文《文从字顺》,加强语言表达能力。
2. 运用课文中的文学常识和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探讨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写作《文从字顺》-导学案-语文七年级下册
写作:文从字顺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描述景物,培养连贯表达的能力。
2.学会修改,力求达到文从字顺。
3.认识并关注自然,欣赏自然的诗情画意,体悟自然的生机与灵性。
【知识链接】1.明确概念“文从字顺”是写作的基本要求,意思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用词恰当、妥帖。
作者心里想的是这样一个东西,所感的是这样一种情境,而所用的词语恰好能表达这样一个东西,这样一种情境,读者读后的感受与作者期望表达的意念完全一致;二是句与句之间顺从畅达,文气贯通。
能很好地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地表达出来,没有任何含混、错乱和别扭之处。
2.明确写法要在作文中做到文从字顺,我们平时就应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1)能正确运用标点断句,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书写要工整规范,不写错别字。
(2)文字通顺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可以判断出话怎样说才算通顺,怎样说就别扭。
这种通顺感主要表现在对词语的搭配和词语的排序正误的判断上。
汉语用词有一定的搭配习惯,比如,我们可以说“深情厚谊”,也可以说“深厚情谊”;可以说“浓情蜜意”,却不可以说“浓蜜情意”。
词语的排序也是如此,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有约定俗成的规律,我们写作中遵循这些规律,话就会写得通畅。
(3)意思连贯在向别人陈述一个问题时,注意话与话之间该怎样衔接别人听了才会明白,这就是语言的连贯感。
例如,上下两句话的安排要合乎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或人们观察认识问题的顺序;一段话要围绕一个话题说,说完一个意思再说另一个意思,而不能东一句西一句,前言不搭后语;讲完一个意思再讲另一个意思时,衔接处要有过渡词语。
写作时注意这个问题,也有利于把文章写得通畅。
(4)注意分寸人们掌握了大量语汇,这些语汇在描绘事物时在范围、数量、程度、褒贬上都存在一些细微差别,若能敏锐地感觉到这些差别,在遣词造句时表现出精确的分寸感来,将有利于把自己的认识表达得精妙确切。
(5)掌握韵律汉语有音调上的变化,在人的视觉或听觉中形成自然的节律,产生韵律感。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文从字顺》教案
突破方法:采用时间线索、空间转换等叙述手法,帮助学生梳理事件线索,增强叙述的逻辑性。
(3)景物描绘的生动性:学生往往在描绘景物时缺乏生动性和表现力,需要教师引导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提高景物描绘的水平。
举例:教材中《如何做到文从字顺》一课,通过阅读和分析《春》这篇文章,学习如何做到语言表达流畅、逻辑清晰。
2.教学难点
(1)细节描写的准确性:学生在写作中往往难以把握细节,需要教师指导如何观察并捕捉到最能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细节。
突破方法:通过课文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从生活实践中观察、体验,提高细节描写的准确性。
在语言表达流畅性方面,同学们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已经初步掌握了如何使文章读起来通顺、连贯。但仍有部分同学在语言组织上存在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我打算在课后为大家提供一些额外的辅导,帮助他们突破这个瓶颈。
1.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同学们在细节描写、景物描绘等方面的能力;
2.加强逻辑性和条理性训练,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组织文章结构;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同学们对写作的热情和对新知识的渴望。通过学习《写作-文从字顺》这一章节,我发现大家在细节描写、事件叙述、景物描绘和语言表达流畅性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关于细节描写的教学,我意识到同学们在捕捉细节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更加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观察、体验,将细节描写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提高他们在这方面的能力。
突破方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经典写景片段,让学生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景物描绘的生动性。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下第5单元写作“文从字顺”写作教案
5.课堂氛围的营造:今天的课堂氛围整体较好,学生们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但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显得较为拘谨,未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今后,我将更加关注课堂氛围的营造,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
五、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一起探讨了“文从字顺”的写作技巧,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们对这一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反思:
1.学生对“文从字顺”的理解程度:在讲解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刻,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引导,让他们真正明白何为“文从字顺”,以及它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仿写练习。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文从字顺’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文从字顺”的基本概念。它指的是文章表达清晰、流畅,词语句式运用得当。这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因素,有助于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篇具体的文章《春》。这篇文章展示了“文从字顺”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描绘出生动的场景。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 文从字顺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文从字顺(附:习作点评)一、目标解说(一)单元作文目标1.通过观察、描述景物,学会理清思路、连贯表达。
2.通过交流、修改文章,学会推敲字句,提升文从字顺的能力。
(二)技法精讲描写景物抓特点,思路清晰为首先。
借物抒情巧表达,连贯通顺是重点。
遣词造句有分寸,精准表达好习惯。
标点书写细规范,多读多改才亮眼。
景中有人景有趣,景中有情文章鲜。
“文从字顺”一是指用词要恰当妥帖,符合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和感情;二是指句与句之间要顺从畅达,井然有序。
要在作文中做到文从字顺,我们平时就应做到以下几点:(1)思路要清晰语言表达脉络清晰,能准确、完整地表达一个中心意思。
表述要保持同一角度,句序要保持合理,按照一定顺序,表达紧密妥帖。
(2)文字要通顺主要表现在对词语的搭配和词语的排序正误的判断上。
汉语用词有一定的搭配习惯,比如,我们可以说“深情厚谊”,也可以说“深厚情谊”;可以说“浓情蜜意”,却不可以说“浓蜜情意”。
词语的排序也是如此,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有约定俗成的规律,我们写作中遵循这些规律,话就会写得通畅。
(3)意思要连贯人们在向别人陈述一个问题时,都会注意话与话之间该怎样衔接别人听了才会明白,这就是语言的连贯感。
例如,上下两句话的安排要合乎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或人们观察认识问题的顺序;一段话要围绕一个话题说,说完一个意思再说另一个意思,而不能东一句西一句,前言不搭后语;讲完一个意思再讲另一个意思时,衔接处要有过渡词语。
写作时注意这个问题,也有利于把文章写得通畅。
(4)用语有分寸人们掌握了大量语汇,这些语汇在描绘事物时在范围、数量、程度、褒贬上都存在一些细微差别,若能敏锐地感觉到这些差别,在遣词造句时表现出精确的分寸感来,将有利于把自己的认识表达得精妙确切。
提醒:在作文完篇后,要注意检查:一是自己出声地读一读,看有没有拗口的地方;二是换个立场,请别人来读,自己来听,看是不是句句听得清,是不是没有一点儿磕绊;三是对觉得别扭处认真检查一下,检查时一方面要查语言材料——语汇,看其搭配、词性、色彩等;另一方面要查语言的组织形式——语法,看其结构、成分、语序等。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写作文从字顺 教学设计
文从字顺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文从字顺是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写作训练。
学情分析:在平时写作文时,不少学生在语言运用方面,或用词重复罗唆,或语句不通顺,或语序不当,致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不能得到准确的表达。
所以进行这个课题的作文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明确平时养成多读书,丰富自己词汇,修改作文的习惯的重要性。
2、写作时做到文从字顺,有条不紊地表情达意。
过程与方法:1、以讲授和合作探究相结合,方法与实例相结合。
2、联系实际,引入课题——指导阅读教材,抓住内容要点——提出问题,组织讨论——例文示范,启发引导——学生写作,完成文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平时养成多读书的习惯,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在文从字顺的基础上力求语言优美。
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同学们,我们平时写作文,不少同学在语言运用方面,或用词重复罗唆,或语句不通顺,或语序不当,致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不能得到准确的表达。
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作文训练,这次作文训练的侧重点是:文从字顺,有条不紊地表情达意。
二、什么是文从字顺?“文从字顺”,其意思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用词恰当、妥帖,作者心里想的是这样一个东西,所感的是这样一种情境,而所用的词语恰好能表达这样一个东西,这样一种情境,读者读后的感受于作者期望表达的意念完全一致;二是句与句之间顺从畅达,文气贯通,能很好地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地表达出来,没有任何含混、错乱和别扭之处。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什么是文从字顺,即概念。
三、要做到文从字顺,需要注意什么?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归纳要点。
设计意图:归纳要点,明确如何做到文从字顺,并训练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抓住内容要点:(1)语句表达要准确,用词避免产生歧义。
(2)要注意语句间的连贯。
(3)写完后要读一读,还可以请别人来读。
(写时琢磨,写后修改)四、准确,是作文用语最起码的标准故事链接:前苏联卫国战争进入大反攻时,一位将军向斯大林报告说:“敌人撤退了!”斯大林立即纠正道:“不是敌人撤退了,而是敌人在逃跑!”斯大林把“撤退”换成“逃跑”,准确地点明了战况。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写作文从字顺》优质课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写作文从字顺》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写作文从字顺》是人教版新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一篇写作指导文章。
本文主要讲述了写作文时,应该遵循字、词、句子、段落、文章的顺序,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教材通过理论讲解和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但大部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仍然存在条理不清晰、语句不通顺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写作文的基本原则,即从字到词,从词到句,从句到段,从段到篇,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2.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句式进行表达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写作原则的掌握和运用。
2.恰当表达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作文和病句,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写作技巧。
2.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互相学习,提高写作水平。
3.练习法:布置适量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优秀作文和病句案例。
2.PPT课件。
3.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写作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PPT展示优秀作文和病句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写作文从字顺的原则。
3.操练(15分钟)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写作实践,要求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注意字、词、句子、段落、篇章的顺序,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练习作品进行讲评,针对作品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互相学习,提高写作水平。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写作文从字顺的重要性。
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文从字顺》经典教案范文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从字顺》经典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从字顺的涵义,学会模仿,了解用词准确、连贯表达的重要性。
2.学会观察,抓住中心,刻画细节,写出真事真情。
【教学重点】1.理解文从字顺的涵义,学会模仿,了解用词准确、连贯表达的重要性。
2.学会观察。
【教学难点】学会抓住中心,刻画细节,写出真事真情。
【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应完成相关习作,以提供课堂素材。
(二)第一课时:环节一:导入新课出示任务: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文从字顺,什么是文从字顺呢?“文从字顺”是写作的基本要求,从字面上翻译一下,我们可以说是“文字顺从”,它反映着写作的人驾驭书面语言(即文字)的能力。
那么,我们又为何要做到文从字顺呢?大家来看一看下面的内容:“诗言志”——《尚书·尧典》(这个“志”的含义侧重指想法、抱负、志向。
) “诗缘情”——陆机《文赋》“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写作文就为的是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叶圣陶“我手写我心”——里尔克奥地利诗人看到这些内容,你了解了文从字顺的目的了吗?是的,我们就是要能够运用好词句表达出我们内心的思想、情感,表达出我们“自己想说的话”。
反馈指导:导入情节的创设,是构建学习环境的重要环节,要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开始思考。
环节二:注重积累,准确表达出示任务:1.(图示)小明同学看到校园花圃中开放的格桑花盛开,想表达对这种花的生命力与美丽的赞叹,他对同学说:“校园里的格桑花真是好看死了!”但又感觉一句“死了”完全不能表达出他心里的感受,你能帮帮他么?2.美丽的花朵总能触发人们的情感,宗璞在《紫藤萝瀑布》一文中就生动传神地描绘了紫藤萝花开的美好与盛况,语言文字优美,用词准确,表意清晰,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 文从字顺 导学案
【自主学习案】【活动准备】1、文从字顺是写作的基本要求。
请阅读下列材料,然后思考:要做到文从字顺,需要注意什么?材料一:“我们无论描写什么事物,要表现它,唯有一个名词;要赋予它运动,唯有一个动词;要得到它的性质,唯有一个形容词。
我们必须继续不断地苦心思索,非发现这个唯一的名词、动词与形容词不可。
仅仅发现与这些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相类似的词语是不行的,不能因为思索困难而去用类似的词语敷衍了事。
”——法国作家福楼拜故事链接:前苏联卫国战争进入大反攻时,一位将军向斯大林报告说:“敌人撤退了!”斯大林立即纠正道:“不是敌人撤退了,而是敌人在逃跑!”斯大林把“撤退”换成“逃跑”,准确地点明了战况。
材料二:妈妈是一个勤劳的人。
有一次,我的数学考了95分,妈妈就给我耐心的讲错在哪里,讲的非常仔细,我听得明明白白。
妈妈把家务活全都承担下来,让我一丝不苟的学习。
她对我要求很严格,我的学习里面有你的心血。
材料三:有个自负的棋手,与别人较量,连输了三局。
后来,人们问他:“你与某人赛了几局棋啊?”棋手说:“三局。
”人们又问:“胜负如何?”棋手说道:“第一局我不曾赢,第二局他不曾输,第三局我要和,他不肯,罢了。
”在上述话中,这位棋手挖空心思回避“输棋”二字,可谓口头表达的妙例。
材料四:一天,唐朝年轻的诗人贾岛去长安参加考试。
他骑着驴,在大街上一边走一边想着他的诗句。
突然,他想到了两句好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又一想,觉得“推”字改为“敲”字更好一些,他想的正入神时,只听得对面喊了一声:“干什么的?”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便被拉下驴,带到韩愈面前。
原来,他碰见了大文学家韩愈和他的随从,等贾岛把事情说了一遍后,不但没有受罚,反倒引起了韩愈对诗句的兴趣,韩愈想了一会,"还是敲字好。
静静的夜晚,在月光下,一个僧人德德的敲门,这个情景是很美的。
”于是“推”字改为“敲”字。
后来,“推敲”便成为人们反复考虑的意思。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从字顺》教案范文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从字顺》经典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表达。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2. 重点词语和句式的学习和运用。
3. 文章结构和写作手法的掌握。
三、教学难点:1. 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
2. 重点词语和句式的运用。
3. 写作手法的运用和创新。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运用朗读、默读等方式,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表达。
3. 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自主学习重点词语和句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结构和写作手法。
(2)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案例分析:(1)教师选取典型的课文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2)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5. 写作练习:(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写作手法进行创作。
(2)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指导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1)复习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完成课后作业,运用所学知识和写作手法进行创作。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从字顺》教案范文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从字顺》经典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读写词语,了解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2)能够理解句子的意思,把握句子的结构。
(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修改病句,使句子表达更加准确、清晰。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通过修改和润色,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3)培养学生自我检查、自我修正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词语的读写与理解1. 学习生词,掌握词语的正确读音和书写。
2. 通过例句,理解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3. 练习阅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第2课时:句子的结构与理解1. 学习句子的基本结构,了解句子的成分。
2. 通过例句,理解句子的意思和表达方式。
3. 练习阅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第3课时:病句的修改与润色1. 学习病句的原因和修改方法。
2. 通过例句,学会修改病句,使句子表达更加准确、清晰。
3. 练习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第4课时:文章的阅读与分析1. 学习文章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通过阅读,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3. 练习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第5课时:合作交流与表达1.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2. 学生进行口头表达,提高表达能力。
3. 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学习,提高语文水平。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例、练习、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教学资源1. 教科书:《七年级语文下册》2. 参考资料:相关文章、例句、练习题等3.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六、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人教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文从字顺教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写作:文从字顺》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写作时是否遇到过文章读起来不顺畅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如何使文章“文从字顺”。
人教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文从字顺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主要聚焦于“写作:文从字顺”部分。教学内容包括:
1.理解“文从字顺”的含义,掌握写作时应遵循字词的合理搭配和句子结构的流畅性。
2.阅读并分析单元课文中的优秀范文,学习如何运用“文从字顺”的写作技巧。
-对于一些修辞手法和高级词汇的运用,学生可能感到困惑,不知如何恰当使用。
-在互评互改环节,学生可能缺乏有效的评价和修改能力,难以提出具体且有建设性的意见。
举例:
a.难点突破: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不同逻辑关系的句子示例,如因果、转折等,帮助学生理解句子之间的连接,并练习构建段落。
b.修辞手法:教师选取课文中使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详细解释和示范,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练习,逐步掌握这些技巧。
-实践写作过程中,注重文章的逻辑性和条理性,使文章内容清晰易懂。
举例:在分析课文《春》时,重点讲解作者如何运用“文从字顺”的技巧描绘春天的景象,如“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的句子结构,以及如何将这种感觉传递给学生,使其在自己的写作中模仿这种表达方式。
2.教学难点
-学生在写作时往往难以把握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导致文章读起来不够流畅。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写作 文从字顺 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写作文从字顺导学案精彩开篇词熟话说:“文如其人”,指一个人的文章像他的为人一样质朴、纯真。
而想真正做到“文如其人”,就必定在“文从字顺”上下功夫。
“文从字顺”是人们对书面表达的基本要求。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文从字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对作文用语进行推敲,进而掌握“文从字顺”。
学习目标1.学会观察,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2.写作内容具体,语言生动,有一定的感染力。
3.学会修改,力求达到文从字顺。
4.认识并关注自然,欣赏自然的诗情画意,体悟自然的生机与灵性。
教学过程一、文题展示以“我喜欢”为题选择我们最熟悉或喜欢的景或物,理清思路,以连贯顺畅的语言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二、写作导航“文从字顺”一是指用词要恰当妥帖,符合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和感情,二是指句与句之间要顺从畅达,井然有序。
要在作文中做到文从字顺,我们平时就应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1.能正确运用标点断句,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书写要工整规范,不写错别字。
2.培养通顺感。
在平时的交谈中,我们都能判断出所说的话是否通顺明白。
如果听着别扭,别人就听不明白,因为汉语言有一定的搭配习惯。
这就需要我们有较强的通顺感,能敏锐地判断出怎样的句子通顺,这样写出的话也就通顺了。
3.培养连贯感。
说一段话,写一段话,句与句之间要按一定的顺序来连接,这就是连贯。
为了使文章连贯,应注意说话的顺序,要围绕一个中心,要注意意思之间的衔接和过渡,注意内容之间的前后照应,注意了这些,就能使语言连贯。
4.培养分寸感。
不同的语汇,在使用范围、表示的数量、表达的深浅程度、反映的感情色彩等方面都有差异,平时我们就要注意发现和掌握这些差异,这样在表达意思时才能掌握好分寸。
我们应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揣摩作者语言使用的技巧,不断增强自己运用语言的分寸感。
5.培养韵律感。
语言形式上的协调和语调上的协调的相互统一,就是语言的韵律,有了韵律感,作文的语言就会优美,动人,读起来就会朗朗上口,作文自然就会生动感人。
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文从字顺》作文导学案
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文从字顺》作文导学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文从字顺》作文导学案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文从字顺》作文导学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习目标:1、学习“写作导引”部分,掌握“文从字顺”及其要求。
2、通过练写和评改,力求做到写作语言表达清楚明白,行文通顺流畅。
学习重点:学习“写作导引”部分,了解“文从字顺”及其要求。
学习难点:掌握“文从字顺”的要求,并在习作中灵活运用。
预习导学:选择你喜欢的景或物,写一个片段。
想好再下笔,把语句写的连贯、流畅。
不少于200字。
(提示:借鉴本单元文章的写法,注意观察景或物的细节(形状、色彩等),抓住其总体特点。
)课堂学习:一、导入新课(5分钟)1、我像一个一个泄了气的皮球。
2、弟弟手里托着一辆自行车范国瑞3、早上开始跑早操的'时候,我由于跑得太快,所以把我的手破了。
4、我(洗土豆)一个一个把它们洗得白白胖胖的。
5、每当我想起他,就惭愧得脸红到脖子根。
上面的这些句子在表达上都出现了问题,我可以加以改正。
二、了解文从字顺及要求(5分钟)1、通过读写作导引,我知道文从字顺指的是?2、要做到文从字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小组合作交流,展示评价片段(15分钟)1、小组内分享交流片段,推选出优秀片段。
(推荐理由:语句表达通顺、流畅,语意明确。
)2、展示给全班同学。
3、同学评价片段。
(要求:评价主要从词语运用是否恰当入手。
)四、运用写法,修改片段成文(前18分钟+后12分钟)1、自己修改片段,并标注修改原因。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从字顺教学设计1
文从字顺教课方案课题文从字顺课型新讲课教知识与能力:1、养成多念书,丰富词汇,养成改正作文的习惯。
学2、文从字顺,井井有条地表情达意。
目过程与方法:以讲解为主,方法与实例相联合。
标联系实质,引入课题——指导阅读教材,抓住内容要点——提出问题,组织议论——例文示范,启迪指引——学生写作,达成文章。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要平常养成多念书的习惯;要养成改正作文的习惯。
教课方法以讲解为主教具教课重点文从字顺,井井有条地表情达意。
教课难点让明确平常养成多念书,丰富自己词汇,养成改正作文的习惯的重要性。
课时安棑 2 课时第一课时【导写过程】集个案一、联系实质。
引入课题备增补同学们,我们平常作文,许多同学在语言运用方面,或意用词重复絮叨,或语句不通畅,或语序不妥,以致自己的思见想感情不可以获得正确的表达。
今日,我们一同来进行作文训练:此次作文训练的重视点是:文从字顺,井井有条地表情达意:二、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抓住内容重点三、提出问题,组织议论l.“文从字顺”是写作的基本要求,那么“文从字顺”包含了哪些方面的意思?同桌议论,举手回答,教师概括:“文从字顺”包含了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用词适合、妥当地表达作者的所思所感;二是语句通畅畅达、井井有条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无任何含混、错杂和别扭之处。
2.作文时如何才能做到“文从字顺”呢?同桌议论,举手回答,教师概括:第一,要培育自己优异的语感。
“语感,即人们对语言的一种敏锐的感觉。
”它包含语言的通畅感、连接感、分寸感、韵律感等。
这类“感觉”的形成,一是要平常养成多念书的习惯,对一些优异的文章能熟读成诵;二是要“多听”,加强读的成效;三是要尽量丰富自己词汇,切实掌握词语的含义,且懂一点语法。
只需向这个方向努力,做到文从字顺就不难。
其次,要养成改正作文的习惯。
作文写完后,先频频读几遍,在读的过程中去查验通畅感、连接感、分寸感、韵律感;然后剖析词语的运用能否适合,语言的组织形式能否合理,并进行针对性改正,使文章词句运用有分寸、讲逻辑。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从字顺 教学设计1(优秀教学设计)
文从字顺教学设计经常听大人们说起,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可以流利地说出我国中央常委的名字,而且很喜欢看新闻,一直到现在都是这样。
所以,我希望在今后可以成为一个政治家。
这是我最初的一个愿望,也是我唯一的一个愿望,从小时候到现在就一直没有改变。
即使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是那么枯燥乏味,可我一直以来都可以从中发现无穷的乐趣。
作为政治家,我最希望可以成为美国的总统,因为在当今的世界上,美国总统的政治影响力是可想而知的。
你一定会问,作为一个中国人,要成为另一个民族注意很强的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是不是不太可能?可我认为,这并不是不可能,虽然可能性不大,但是如果我努力去追求,去奋斗,这完全可以跨越国界线,成为可能。
一天中午,我在餐桌上告诉妈妈,我想成为美国的总统,可妈妈并没有对我感到疑惑,而是告诉我只要努力去追求,一定会成为现实。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了一篇文章。
讲述了美国原总统克林顿的故事。
克林顿的家庭与我家差不多,他从小就失去爸爸,而我也很少和爸爸在一起,都是只和妈妈生活在一起。
也是一天中午,童年的克林顿与妈妈在厨房就餐时,妈妈询问他的理想,他告诉妈妈他想成为美国总统,妈妈也是给了他鼓励。
多少年后,他真的凭自己的努力当上了美国总统。
林顿的故事与我是多么的相似,甚至细节也差不多,这给了我极大的信心,虽然有国家的不同,但我们有对政治同样的兴趣,以及同样的信心。
一个唯一的心愿就是一个人奋斗的支柱,往往,只有专一的不变的路,才会成就这个愿望的最终实现。
我从小就想成为一个政治家,只有这唯一一个心愿,要想实现,我只需要尽我最大的努力就可以了,还有就是执着自信的心。
我有一个心愿在我漫长的人生之路中,有着无数的想法,有些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有些则是我的心愿。
我与妈妈吵架了,我们各自躲在房间里,没有说任何的多余的话,屋子静得可怕,让人毛骨悚然。
我的心燃起了熊熊烈火,而我的脑海却在静静地思考着。
有时也会激起波涛汹涌的浪花。
一些童年的乐事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竭力停止思考,但是我做不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从字顺导学案
【自主学习案】
【活动准备】
1、文从字顺是写作的基本要求。
请阅读下列材料,然后思考:要做到文从
字顺,需要注意什么?
材料一:“我们无论描写什么事物,要表现它,唯有一个名词;要赋予它运动,唯有一个动词;要得到它的性质,唯有一个形容词。
我们必须继续不断地苦心思索,非发现这个唯一的名词、动词与形容词不可。
仅仅发现与这些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相类似的词语是不行的,不能因为思索困难而去用类似的词语敷衍了事。
”——法国作家福楼拜
故事链接:前苏联卫国战争进入大反攻时,一位将军向斯大林报告说:“敌人撤退了!”斯大林立即纠正道:“不是敌人撤退了,而是敌人在逃跑!”斯大林把“撤退”换成“逃跑”,准确地点明了战况。
材料二:妈妈是一个勤劳的人。
有一次,我的数学考了95分,妈妈就给我耐心的讲错在哪里,讲的非常仔细,我听得明明白白。
妈妈把家务活全都承担下来,让我一丝不苟的学习。
她对我要求很严格,我的学习里面有你的心血。
材料三:有个自负的棋手,与别人较量,连输了三局。
后来,人们问他:“你与某人赛了几局棋啊?”棋手说:“三局。
”人们又问:“胜负如何?”棋手说道:“第一局我不曾赢,第二局他不曾输,第三局我要和,他不肯,罢了。
”
在上述话中,这位棋手挖空心思回避“输棋”二字,可谓口头表达的妙例。
材料四:一天,唐朝年轻的诗人贾岛去长安参加考试。
他骑着驴,在大街上一边走一边想着他的诗句。
突然,他想到了两句好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又一想,觉得“推”字改为“敲”字更好一些,他想的正入神时,只听得对面喊了一声:“干什么的?”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便被拉下驴,带到韩愈面前。
原来,他碰见了大文学家韩愈和他的随从,等贾岛把事情说了一遍后,不但没有受罚,反倒引起了韩愈对诗句的兴趣,韩愈想了一会,"还是敲字好。
静静的夜晚,在月光下,一个僧人德德的敲门,这个情景是很美的。
”于是“推”字改为“敲”字。
后来,“推敲”便成为人们反复考虑的意思。
故事链接:
相传,苏东坡有一次与他的妹妹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一起论诗,互相题试。
小妹说出“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后,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
苏东坡当即道:前者加“摇”,后句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
苏东坡认真的思索后,得意的说:“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
”一旁的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便念了起来:“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苏东坡、黄山谷吟诵着,玩味着,不禁托掌称妙。
这样一改究竟妙在何处?我们不妨也来玩味一番。
“轻风”徐来,“细柳”动态不显,怎能配得上“摇”、“舞”这类较露的动词呢?惟有“扶”字才恰到好处,与“轻” 、“细”相宜,显得和谐,并且又把风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出了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
下句中添“映”、“隐”也欠贴切。
试想,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没有白天那么显眼。
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
这样,好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增强了这一首诗的感染力,真是一字生辉。
2、选择你最喜欢的景或物,写一个片段,想好再动笔,把语句写得连贯、顺畅。
不少于200字。
(温馨提示:1、注意观察景和物的细节<形状、色彩等>,抓住其总体特点。
2、借鉴第三单元的写法。
)
第一课时写作导引与实践
一、名言导入
“我希望大家在练习读与写的时候,自觉地注意思路的开展,下一句跟上一句怎么连上的,后一段跟前一段怎么连上的,某一句跟前面哪一句有关系,某某段从前面哪一段分派出来的,诸如此类全部辨一辨,想一想,这就是所谓自觉地注意思路开展的具体办法。
解释:文从字顺——从:服从,顺从;顺:通顺。
指文章通顺。
二、明确目标,分享成果。
1、师生一起熟悉学习目标。
2、先小组内合作交流,然后全班分享展示。
师生一起点评。
3、阅读教材P86-87页的文字,明确“文从字顺需要注意的几个要点。
”
三、技法点拨,搭建平台
(一)选择全班有代表的一个片段,按提示要求集体创作。
教师注意指导学生扩展成写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作文的方法。
温馨提示:
1、扩展写作时,可以借鉴《春》的写法,想好写那几个方面,写出景物哪方面的特点。
2、想好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纯写景的文章是难以打动别人的)
3、多改两遍,力求达到文从字顺。
(二)请自主阅读《名师.导学案》第三单元的范文,结合本单元几篇课文的学习经验,想一想、议一议:“如何写写景状物的文章?”
【课后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的收获有:
第二课时自主创作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往今来,月亮一直是人们吟咏的对象,寄托了人们无尽的情思。
请以“月亮”为题,写一篇文章。
不少于500字。
第三课时习作总评
一、教师对学生上交的习作进行总评
(一)、佳作放送
(二)、实话实说
(三)、亮点欣赏
(四)、咬文嚼字
(五)、教师忠告
请看两则名言:
1、我把《永别了武器》最后一页修改了三十几遍,然后才满意。
我把《老
人与海》的手稿读过将近二百遍才最后付印——海明威
2、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
—
鲁
迅
二、教师赠言——“语不惊人死不休”
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
不寻常”;贾岛《题诗后》中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诗句,这些作家的
经历充分证明修改文章是写作获得成功的必然环节,文章只有越改才会越好。
希
望同学们课后抱定“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信念,把文章修改好。
三、教师总结
登上写作成功的圣殿,必须牢记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热爱生活,观察生活,
感受生活,表现生活,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勤观察,多动笔,乐修改,持之
以恒,坚持不懈,这样写作成功的春风就会扑面吹来,缪斯女神就会向你发出邀请。
同时还要记住,文章是改出来的,我们要力求做到文从字顺。
四、布置作业
就这堂课的写作与德育收获写一篇周记。
(1、写作与生活的关系2、为文与
为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