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历史一轮通史版试题:16-1a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Word版含解析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 板块十六 第2讲 近代以来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练习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 板块十六 第2讲 近代以来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7f345b05ed630b1c58eeb50d.png)
第2讲近代以来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一、选择题1.(2018·安徽十校联盟摸底)伏尔泰曾指出,“如果真正的伟大乃是来自上天赋予的了不起的才能,并且能将此才能用于启发自己与他人,那么像牛顿这种千年难逢的人,就真的是伟人了!”在伏尔泰看来,牛顿的“伟大”之处在于( )A.理论总结B.高尚人格C.思想启迪D.崇尚民主解析:C 题目中伏尔泰指出牛顿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来自上天赋予的了不起的才能,并且能将此才能用于启发自己与他人”,即牛顿的科学理论发挥了思想启迪的作用,故答案为C 项。
2.1862年,马克思重读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他说,“我重新阅读了达尔文的著作,使我感到好笑的是……达尔文在动植物界中重新认识了他自己的英国社会及其分工、竞争、开辟新市场、‘发明’以及马尔萨斯的‘生存斗争’。
”据此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 )A.生物进化论是自然进化的结果B.生存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C.达尔文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来源D.达尔文混淆了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的区别解析:D 生物进化论是自然进化的结果是达尔文而非马克思的观点,故A项错误;生存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马克思所否定的,故B项错误;达尔文的进化论诞生于1859年,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于1848年,故C项错误;根据“好笑的是”“达尔文在动植物界中重新认识……”可知马克思认为达尔文混淆了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的区别,马克思认为自然世界中的进化论不能适用于人类社会,故D项正确。
3.(2017·湖南益阳摸底)微电子技术是随着集成电路,尤其是超大型规模集成电路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
2000年以来微电子技术迅猛发展。
下列图片是微电子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体现。
微电子技术所导致的经济发展趋势必然是( )A.第一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产业B.第二产业追平第一产业C.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D.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解析:D 第一产业是农业,而微电子技术是高新技术产业,属于第三产业,故A项错误;第二产业指的是工业,早已超越第一产业,故B项错误;第一产业即农业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故C项错误;结合现实生活可知微电子技术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而其发展趋势必然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故D项正确。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43讲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课后达标检测(含解析)人民版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43讲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课后达标检测(含解析)人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6fffca96bcd126fff6050b21.png)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43讲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课后达标检测(含解析)人民版(建议用时:30分钟)一、选择题1.(2019·湖南省长郡中学月考)中国西方1596年刊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637年刊出宋应星的《天工开物》1639年刊出徐光启的《农政全书》1642年刊出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1543年刊出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1628年刊出哈维的《血液循环论》1632年刊出伽利略的《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1687年出版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A.科技发展水平不同B.文化间的交流加深C.社会发展趋势不同D.政治体制本质差异解析:选C。
中国的科技依然是总结性的农业科技,是农业经济的继续,而西方却是理论性自然科技,属于工业科技的先声,故C项正确。
2.(2019·云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古代学者依靠直观感受和哲学思辨对自然界提出种种猜测,近代以来的科学依靠实验来检测和发展科学理论,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推动B.新教伦理初步形成C.资本主义兴起D.人文主义开始出现解析:选C。
材料中从“直观感受和哲学思辨”到后来“依靠实验来检测和发展科学理论”,这一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经济的发展,而题干中要求的是“主要原因”,应该从政治方面来考虑。
工业革命是18世纪60年代才开始的,而近代科学诞生于工业革命之前,故A项错误;“新教伦理”属于思想文化方面,不是政治方面,故B项错误;“资本主义兴起”属于政治方面,故C项正确;“人文主义”也属于思想文化方面,故D项错误。
3.(2019·衡阳模拟)伏尔泰说:“整个自然界、所有行星竟会服从永恒的法则……这是非常奇异的。
” 伏尔泰所说的“永恒的法则”()A.准确预见了海王星的存在B.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C.成为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D.推动近代实验科学的诞生解析:选A。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把地球上的物体的运动和天体的运动概括到牛顿力学体系中,按照牛顿的理论,准确预见了海王星的存在,故A项正确。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16-1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试题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16-1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a2569eb376baf1ffd4fadb8.png)
16-1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板块四限时・规范・特训I一、选择题1.哥白尼写到:“我确信,数学家们只要认真而不肤浅地研究,就会同意我的这些结论。
……如果有人利用圣经某些段落来攻击我、歪曲我的原意,我会断然予以拒接。
数学的真理只能由数学家来判断。
”伽利略表示:“哲学写在宇宙这本大书里面,为懂得这本书, 人必须首先懂得它的语言和符号。
它是以数学的语言写成的,人若不具备这方而的知识,就无法懂得宇宙。
”根据上文和你的历史知识判断,这两位天文学者共同的观点最有可能是()A.宇宙是本难以理解的大书B.科学与宗教二者势不两立C.圣经成为攻击科学的利器D.宇宙奥秘不能由教会独断答案D解析材料指出:宇宙是由数学语言写成的,因此必须具备这方而的知识,才能理解宇宙,这就抨击了教会对宇宙的独断,D项正确。
A、B两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如果有人利用圣经某些段落来攻击我”,是一种假设,C项错误。
2.[2018 •山东滨州开学考试]有人认为牛顿的经典力学“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
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重大的成就。
”这种看法()A.对经典力学的作用有所夸大B.认为经典力学推动了人类文明C.准确概括了经典力学的内涵D.认为自然科学主导了文明进程答案B解析据材料“经典力学……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牛顿的经典力学是人类认识自然历史的第一次大飞跃和理论大综合, 对自然科学和科技的发展、社会进步具有深远影响,推动了人类文明,故B项正确。
材料看法没有夸大经典力学的作用,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经典力学的影响,未涉及经典力学的内涵问题,故C项错误;“自然科学主导了文明进程”说法过于绝对,且材料无法体现这一观点,故D项错误。
3.[2018 •江苏扬州期末]《不断持续的幻觉》由霍金著述,书名源自某物理学家的名言:就我们这些物理学家而言,过去、现在和将来之间的区别只是一种不断持续的幻觉。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整合:专题十六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和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人民版).doc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整合:专题十六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和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人民版).doc](https://img.taocdn.com/s3/m/2949eda14a7302768f99396f.png)
马克 ·吐温 欧 ·亨利
杰克 ·伦敦 德莱塞
海明威
泰戈尔 川端康成
高尔基
鲁迅 德彪西
勋伯格
斯特拉 文斯基
》
以幽默为主旋律
《嘉莉妹妹》《美国 悲剧》
《老人与海》《太阳 照样升起》
《永别了,武器》《 丧钟为谁而鸣》
《吉檀迦利》《戈拉 》
《雪国》《千只鹤》 《伊豆的舞女》
《海燕》《母亲》《 童年》
《在人间》《我的大 学》
现实 主义
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法国:库尔贝的《石工》 俄国: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印象 画派
现代 主义
注重光与色的和谐,画面明亮;后期 抒发个性,线条粗犷,形式夸张
反传统和理性,重视艺术家主观感受 和表现形式;千奇百怪,材料多样
法国:莫奈《日出 ·印象》 荷兰:凡 ·高《向日葵》
法国:塞尚《樱桃和桃子》 西班牙:毕加索《格尔尼卡》
2015《金版新学案》高中历史(人民版)总复习专题整 合:专题十六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和 19 世纪以来的
文学艺术
一、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二、 19 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一、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1.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1)17世纪初,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落体定律的发现以及匀速运动和匀加速运动两个概 念的确定,表明外力只改变运动状态,为经典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17世纪末,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了物体机械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 有引力定律,并对物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作出了定义,从而形成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以 数学为表达方式的牛顿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2. 生物学的发展
3. 蒸汽机的革新和电的发明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https://img.taocdn.com/s3/m/3e62891252d380eb62946d0c.png)
2.量子理论的创立者是德国物理学家普郎克,1900年,他在《关于正常光谱能量分布定律的理论》中阐述了这一思想,标志着量子理论的诞生。
3.量子理论让人们从根本上改变了近代物理学中的传统观念,使物理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的观念都发生了重大变革。
㈣爱因斯坦的“时空”
1.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一文,在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的基础上,创立了狭义相对论。
3.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人们准确地算出了地球的平均密度和扁平率,正确地解释了潮汐的成因。
4.1846年,海王星的发现,体现了自然科学所具有的惊人的预见力和巨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㈢驱走乌云的太阳
1.19世纪末,物理学界的重大研究课题是黑体辐射问题。为了研究热辐射规律,物理学家定义了一种理想物体——黑体,以次作为热辐射研究的标准物体。
㈢改变世界的网络
1.1946年,美国研制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2.至今,电子计算机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发展阶段。
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一、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
㈠巨人肩上的思索
1.在中世纪的欧洲,亚里士多德的学说长期被教会奉为教条。
2.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创立了自由落体定律,从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
3.17世纪末,英国科学家牛顿通过进一步的定量实验,先后创立了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构成了近代力学体系的基础,成为整个近代物理学的重要支柱。
4.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提出发电机的理论基础,它成为了日后研制通信装置的理论来源。
5.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是科学与技术结合的又一典范。19世纪末,汽车诞生了,汽车工业随之建立起来。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 近代以来中外科技与文艺的发展历程 含答案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 近代以来中外科技与文艺的发展历程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48ce137cd184254b353579.png)
单元综合提升专题一15~20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四个阶段深化理解世界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1)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中国在政治上沦为半殖民地,经济上开始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直到19世纪60年代,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中国掀起了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但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而是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经济上对华资本输出,政治上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丧失了一次追赶世界科技革命潮流的重要机遇;但是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出现时,中国正值内战,科技无从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左”倾错误的发展,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中国一度与世界科技革命潮流失之交臂;改革开放后,重新追赶世界科技革命的潮流,重视引进技术和资金,促进经济的发展。
专题二17世纪到20世纪初的文学和艺术(美术、音乐)发展的三个阶段1.17世纪至18世纪中期,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工商业的发展,经济上的进步导致技术的进步;政治上大多数国家的资产阶级尚无力量推翻封建统治阶级,需要王权的庇护以发展自己,而国王需要依靠资产阶级来削弱贵族势力,并推行重商主义扶持资产阶级,这种王权与资产阶级的妥协造成了文学艺术的封建色彩。
欧洲文学艺术流行的是古典主义潮流,它崇尚理性和创作的规律性、追求完美和谐的形式。
2.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西方主要国家的工业革命正在加紧进行,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也壮大起来;18世纪末法国在革命时代的到来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确立后,人们对现实的不满,标志着古典主义时期的结束。
与政治和社会领域的激进运动相对应的是文学艺术领域的浪漫主义发展起来。
3.19世纪下半期至20世纪初,工业革命完成后,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和弊病逐渐暴露。
真实反映现实生活,揭露批判社会黑暗的现实主义开始取代浪漫主义,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的主流。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 近代以来中外科技与文艺的发展历程含答案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 近代以来中外科技与文艺的发展历程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c85e5c336c1eb91a375ddf.png)
线索1近代以来,从经典力学的建立到相对论、量子论的提出,人类对世界变化的认识开始由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生物学领域经历了由创世神话到生物进化的理论演变,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生命起源之谜.三次科技革命分别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方式.线索2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名家辈出、杰作纷呈,出现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等各种流派;电影和电视艺术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线索3现代中国文化事业曲折发展,人民教育事业也历经曲折.科学技术方面,“两弹一星”、南优2号杂交水稻、“银河”计算机、“神舟”系列航天飞船,是新中国科技发展的突出成就.[考纲要求] 1.近代科学技术:(1)经典力学;(2)进化论;(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2.现代科学技术:(1)相对论和量子论;(2)现代信息技术.3.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1)文学的主要成就;(2)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3)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4)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4.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1)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3)教育事业的发展.第40讲近代以来世界科学的发展一、物理学的发展1.经典力学(1)背景①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②伽利略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近代科学,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2)建立(提出):1687年,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3)内容(特征)①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②特征: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4)意义和作用①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意义.②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人们发现了海王星等.2.相对论(1)背景:19世纪,经典力学面临挑战.(2)建立(提出):20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3)内容(特征):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4)意义和作用①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揭示了时间与空间的本质属性.②发展了牛顿力学,并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辨析比较牛顿力学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关系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只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没有否定牛顿力学.相对论发展了牛顿经典力学,打破了传统的时空观.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在低速状态下的一个特例.牛顿力学是整个力学的基础,牛顿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3.量子论(1)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对物质的认识深入到了原子内部,为了解决热辐射理论上的疑点.(2)建立(提出):1900年提出,20世纪30年代建立量子力学.(3)内容(特征)①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②爱因斯坦利用量子理论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③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有关原子的量子理论.(4)意义和作用: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的进步,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二、生物学的进步1.背景(1)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冲击了基督教神学.(2)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相继发生,拓宽了人们视野.(3)细胞学说、拉马克早期生物进化思想等生物学知识的积累.2.标志: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3.内容(1)生物是进化而来的,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2)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4.意义: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达尔文被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三、三次科技革命1.“蒸汽时代”(1)历史背景①英国取得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经济发展扫清障碍.②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应用机器进行生产成为可能.③科学技术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发现和发明.(2)进程①改良:瓦特改良蒸汽机.②推广:19世纪三四十年代,蒸汽机在欧洲和北美被广泛采用.(3)影响:19世纪三四十年代,人类进入“蒸汽时代”.①工业生产:机器大工业工厂出现,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②历史进程:形成许多工业城市及工业国家.③世界联系:蒸汽动力在交通运输工具上的应用,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2.“电气时代”(1)理论基础: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2)技术突破①发电机、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使电力成为新能源.②发电机不断完善,长距离的输变电技术日趋成熟.(3)影响:人类进入“电气时代”.①工业生产:出现新的技术革命浪潮,促进了工业的发展.②世界形势: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资产阶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③生产关系:企业规模扩大,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形成.④社会生活: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辨析比较正确区分“蒸汽时代”与“电气时代”的发明(1)“蒸汽时代”的发明侧重于轻工业,科技含量不高,发明者主要是工人、技师,发明主要集中在英国.(2)“电气时代”的发明侧重于基础工业、重工业,科技含量高,发明者主要是科学家,发明涉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3.信息技术的发展(1)概况①1946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②1969年,互联网在美国建立.③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发展为全球信息网.(2)影响①积极: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乐趣,改变了人们工作、社会交往方式.②消极: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社会达尔文主义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问世后,英国学者斯宾塞将达尔文的学说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社会达尔文主义.这种社会哲学认为,人类社会也像自然界一样,存在着生存竞争.在竞争中,强者生存了下来,而弱者则被淘汰.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进步.社会达尔文主义有其学术价值,不能完全否定.但是这种观点将自然界的生存竞争规律搬到社会学的研究中来,公开主张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弱肉强食、优胜劣汰”,公然将以强凌弱的强权主义宣称为“社会伦理”,是不可取的.考点一人类进步的巨大引擎——近现代科学理论的发展1.近代科学发展的原因项目原因社会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为科技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这是近代自然科学创立发展的社会基础思想基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为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制度基础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保护、奖励科技发明,改革教育制度和专利制度,组织科研机构,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创立和发展外在因素中国的四大发明、阿拉伯文化和希腊自然哲学传入西欧,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并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主观原因科学家的努力探索,促进了科学的发展2.近代思想解放与近代科学技术产生、发展的关系(1)思想解放促进了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①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从思想上解放了人和人性,把人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激发了人对宇宙、自然和人自身的探究热情.近代天文学革命就是在文艺复兴时期以人文主义为武器反对封建神学的斗争中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直接为打破地心说提供了思想动力和精神基础.②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对人们思想的解放为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条件.(2)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新的思想解放①近代天文学革命打破了中世纪神学世界观的支柱之一——地心说,给神学以极大冲击.②牛顿用数学的研究方法描述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为启蒙思想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对启蒙运动的开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③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生物学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进化论的观点开始挑战基督教神学所宣扬的神创论,极大地冲击了基督教神学思想,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要求:阅读材料,论证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荒谬性.材料各国的民族主义者认为,达尔文给他们提供了支持和合法性.他们认为与自然界一样,政治活动中的最强者是得胜者,好战的程度决定了谁将在国际“生存竞争”中获胜.而在经济生活中,这是一个自由放任经营和粗俗个人主义盛行的时期.上、中层阶级生活舒适、心满意足,强烈反对国家为促进更大的社会公平而作任何干预.在殖民地扩张的黄金时期19世纪后期,达尔文主义被用来为帝国主义辩护.有人争辩说,殖民地是列强的繁荣和生存所必需的;还有人则争辩说,按照现实成就判断,各土著民族弱小、低劣,需要优越强大的欧洲人的保护和指导. ——《全球通史》提示: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动摇了教会权威,但不可移植到人类社会.论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材料显示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学说被异化为“弱肉强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目的是维护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和为列强对外扩张寻求合法性.这种理论不但会激化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更重要的是它为列强殖民扩张提供了理论依据,必然会加剧世界局势的动荡与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所以,社会达尔文主义是对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学说的异化,是荒谬的.1.牛顿力学的思想价值“牛顿思想的冲击是巨大的;无论对它们的理解正确与否,启蒙运动的整个纲领,尤其是法国,是有意识地以牛顿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的,同时,它从他那惊人的成果中获得了信心并由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艾赛亚·伯林发现问题作者从科技的角度看待思想解放运动.命题角度科技发展与思想解放的关系.2.经典力学的挑战者19世纪末,物理学的研究一方面深入到物质内部的微观世界,放射线和原子被发现,另一方面扩展到整个宇宙.随着光学等学科的深入发展,人们对在光速或接近光速运动状态下的物质的研究,也超出了经典物理学的范围.物理学遇到了被称为“晴空上漂浮着两朵乌云”的两个无法解释的难题.其一就是被认为是光、电等的传播载体的以太的不存在,这使得经典物理学赖以建立的绝对时空观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发现问题材料主要描述了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对相对论产生原因的评论.命题角度相对论产生的动力;狭义相对论与牛顿力学的关系.3.科学预言的探索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一种以光速传播的时空波动,是时空曲率的扰动以行进波的形式向外传递的一种方式.美国科研人员2016年2月11日宣布,他们利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于去年9月首次探测到引力波.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实验验证中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被填补了.发现问题材料体现了引力波从科学预言到探测发现的过程.命题角度科学预言对科技研究的引导作用;科技成果取得的条件;新科技成果对人类的影响.考点二人类文明进程的“原动力”——三次科技革命1.积极影响(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2)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3)政治上要求进一步民主化,使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普遍获得了一些政治权利.(4)第一次工业革命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形成了垄断组织,部分地克服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第三次科技革命中互联网产生,更加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5)扩大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征服能力.2.消极影响(1)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加剧了当地的贫穷与落后.第三次科技革命进一步扩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2)造成对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3)如果无限制地发展工业,必然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枯竭.(4)互联网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犯罪等,都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一些青少年沉溺于网络,不能自拔,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工作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2015·课标全国Ⅰ,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审题步骤(1)审立意:“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一个历史的命题,即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重要性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随着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展开,科技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20世纪中叶以来,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诸要素的主导要素,是决定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试题充分关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做到了学科特点和时代特点的有机结合,科学性和人文性相得益彰.(2)审材料:材料介绍了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公式,并表明了公式中科学技术具有乘法效应.(3)审设问:试题要求:①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②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③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④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答题步骤(1)提炼观点:生产力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诸要素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与生产管理(观点必须明确地呈现出来).(2)调动史实:要选取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史实选取要符合时间范围),紧紧围绕上述公式与试题要求进行探讨.(3)合理论证:必须是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忌:没有事实或事实不准确;选取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要素论证时,史实要列举多个,史实较少太单薄;选取科学技术与公式中多个要素论证时,每一个要素的史实要少举,史实较多篇幅会较大,占用较多答题版面与宝贵时间).参考答案示例1:(思路: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观点: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确实具有乘法效应,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等).论证: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牛顿力学、热学等科技进步,促使了蒸汽机出现和机器的广泛使用(生产工具的改进);进一步推动工厂制的产生和发展(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进而促使煤炭大量开采、交通运输等新兴行业的产生和迅速发展,促使了“蒸汽时代”的来临.(劳动对象的扩展). 可见,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生产工具的改进速度加快,生产管理水平更加科学高效,劳动对象扩展迅速,科学技术放大了生产力诸要素,在生产力发展中确实具有乘法效应.示例2:(思路: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观点:科学技术与生产管理具有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作用.论证: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随着机器生产的发展和推广,工厂制应运而生.工厂制的产生和发展,大大提高了生产管理水平,进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了电气时代的到来,电气时代的到来为流水线生产创造了条件,进一步促进了生产管理的科学化,如流水线生产在汽车工业中的发明应用,大大提高了汽车生产效率,流水线生产进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综上,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助于促进生产管理的科学化和效率提高,生产管理的科学化和效率提高又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示例3:(思路: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观点:科学技术有助于促进劳动对象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劳动对象的多样化又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论证: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技术促进了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运用,进而推动了煤矿开采、交通运输的发展,劳动对象范围扩大.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磁感应的发现、发电机、内燃机等科技发明,促进了汽车工业、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发展,劳动对象范围进一步扩大.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相对论、量子力学等科学突破,为原子能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创造了条件,进而推动了航空航天、计算机新兴行业的产生发展,劳动对象更加多样化.总之,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助于促进劳动对象多样化,劳动对象更加多样化反过来又促进生产力在更多领域的深入发展.1.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力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科技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们做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非凡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全球通史》发现问题材料前两句话主要说明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主要是靠技工的经验和技巧.后三句话说明电气时代的发明主要依靠精密的实验,且发明家主要是科学家.命题角度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科技在工业革命进程中的作用.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与众不同电子计算机问世以后,仅仅30年就经历了五代.平均每六年其运转速度就提高10倍,存贮量增加20倍.蒸汽机从发明到运用经历了84年,电动机为65年,而原子能为6年,晶体管为4年. 发现问题材料说明了新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从发明到应用需要的时间大大缩短.命题角度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及其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与全球化的关系.3.网络时代的“享受”——2016年参与新春“网络红包”活动的受访中国手机网民参与目的分布统计发现问题网络逐渐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命题角度信息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现代信息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网络技术对观念的冲击.全国卷5年考题统计时间题号时间题号2014 全国Ⅰ,40 2013 全国Ⅰ,281.命题点:文艺复兴时期西方自然科学的产生(2013·课标全国Ⅰ,28)恩格斯称赞一位近代科学家的研究成就是“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他指的应是()A.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了宗教神学崇信的“地心说”B.伽利略创立的实验科学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完成了科学史上的划时代飞跃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颠覆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答案 A解析欧洲中世纪时期,教会实行独裁统治,科学依附于神学,在宇宙观上宣传“地心说”.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了宗教神学宣扬的“地心说”,第一次使自然科学从神学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被恩格斯称为“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选A项.伽利略、牛顿、达尔文进一步发展了自然科学,排除B、C、D三项.2.命题点:生产方式的变化与近代科技发展的关系(2017·天津文综,10)对下图信息的解读,表述正确的是()A.科技发展带来生产方式变化B.科学发挥最重要的作用C.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大D.信息化普及贯穿全过程答案 A解析材料说明随着科技发展,引领带动人类生产方式由大机器生产到大规模流水线生产再到自动化,不断变化升级,故A项正确.B项表述过于笼统,而且材料反映的是生产技术而不是科学的作用.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小,C项错误.信息化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内容,D项错误.3.命题点:社会达尔文主义与自然科学的差异(2014·天津文综,5)达尔文《物种起源》一出版,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马上将达尔文的学说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社会达尔文主义.他认为,人类社会也像自然界一样,存在着生存竞争.在竞争中,强者生存了下来,而弱者则被淘汰.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进步.这种观点() A.正确.社会科学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理论B.错误.社会科学不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理论C.正确.自然科学理论可以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D.错误.自然科学理论不可以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答案 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达尔文《物种起源》所体现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只是自然领域的现象,不能简单地移植到人类社会.分析选项,D项表述准确,故应选D.4.命题点:中西科技的比较(2014·课标全国Ⅰ,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应星(158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材料二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了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答案(1)特点:传统科技的集大成;多总结,少创造.长期实验基础上的理性探讨;突破性的科学成果.背景: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科举失利后的发愤之作.科学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近代科学研究方法形成;长期从事科学研究.(2)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轻视农业手工业活动;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文化专制.重视科学的社会氛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方法.。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6-1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讲义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6-1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ffebad8a33d4b14e852468be.png)
4.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人类第一次对自然规律进行的理 论性概括和总结吗?
试答
提示:否。牛顿力学体系是人类第一次对自然规律进 行的理论性概括和总结。
5.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的问题上有何分歧?其分歧的 根源何在?
试答
提示:(1)分歧:根据达尔文及其拥护者的理论,人类 是自然界演化的产物,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而宗教神学 则认为人是由神创造的。
项目
积极
消极
生产 力
极大提高了生产力,提高了 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无限制地发展工业 必然造成资源的浪 费和枯竭
第一次工业革命巩固了资产 工业革命使社会直
生产 关系
阶级各国的统治地位;第二 次工业革命形成了垄断资产 阶级;第三次科技革命改变
接分裂为两大对立 的阶级,第三次科 技革命使中产阶级
了传统的产业结构
微考点二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影响
一 达尔文推翻了那种把动植物物种看作彼此 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探 明了物种的变异性和承续性,①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 学的基础之上。
——列宁《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 是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
思考 1 么影响?
试答
史料一反映出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产生了什
(2)给上帝创造万物说以致命一击,促进了人类认识的 飞跃。
3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创立提供了重要的基 础。 4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产生巨大震 动,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Step2 综合点——总结升华提能
专题综合 结合三次科技革命理解科技革命“双刃
剑”的特点
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知,当今世界发达国家间科技竞争 激烈,科技竞争又是各国经济竞争的关键,故选 D 项。材 料信息无法体现欧洲经济领域合作加强,故 A 项排除;材 料信息无法体现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故 B 项排除;材料 只涉及西欧国家未涉及其他国家,故 C 项排除。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人民必修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人民必修](https://img.taocdn.com/s3/m/567e209cd5bbfd0a7856731d.png)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事实上,自然界就仿如一个巨大的机械装置,按照可以通过观察、实验和计算来确定的某些自然法则在进行运转。
人类的各门知识都可以分解为少数简单而统一的有理性的人能够发现的定律。
”材料体现了谁的主要思想()A.牛顿B.哥白尼C.达尔文D.普朗克2.(2011·江苏单科)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在评价某科学家时指出:在他的宇宙里,“每一种现象都带有欺骗性。
物质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
双胞胎以不同的速度衰老。
平行线可以交叉。
光线弯曲的径迹其实缠绕宇宙”。
这位科学家是() A.伽利略B.达尔文C.牛顿D.爱因斯坦3.(2012·豫南八校模拟)霍布斯鲍姆认为,进化论在19世纪中后期盛行的原因,“不在于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证据来势太猛,以致无法阻挡”。
“真正的原因在于下列两项事实构成了极佳的机遇:一是主张自由主义和进步的资产阶级迅速崛起,二是这个时期没有发生革命。
”该分析说明进化论在当时()A.并没有对传统势力提出公开的挑战B.对论证资产阶级崛起提供了理论依据C.符合追求有序变革的社会心理D.顺应了资产阶级的改良主张4.下列图片中的发明反映了人类文明交流的发展趋势是()A.在时间、范围、信息量、方式方面不断改善B.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交往与合作更加紧密C.在经济全球化方面的物质条件日渐增多D.在交通和通讯手段方面呈现工业化趋势5.从模仿追踪、重点突破到自主创新、引领未来,60年来,无论是在基础研究领域还是在前沿技术探索方面,中国科技界常有“惊人”创举。
这“惊人”创举有()①“文革”期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②涌现了诸如钱学森、袁隆平等成就卓著的科学家③“一五”期间成功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④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6.20世纪六七十年代,阿尔巴尼亚电影《宁死不屈》、《海岸风雷》、《地下游击队》,罗马尼亚电影《多瑙河之波》、《橡树,十万火急》,南斯拉夫影片《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等以战争和革命为题材的电影风靡中国。
历史一轮复习第30讲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辉煌学案含解析
![历史一轮复习第30讲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辉煌学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8b59ffb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8b.png)
第30讲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辉煌1.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发表,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经典力学是近代自然科学理论体系中最先成熟和完善的核心理论体系。
2.量子论和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石,相对论提出了新的时空观,量子论提供了新的关于自然界的表述方式和思考方法.3.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打破了神学的禁锢,把生物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4.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5.发电机和其他电力技术发明的出现,促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6.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缩短”了人类的空间距离,大大加速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步伐,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
近代以来,从经典力学的建立到相对论、量子理论的提出,人类对世界变化的认识开始由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
生物学领域经历了由创世神话到生物进化的理论演变,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生命起源之谜。
在历年高考中,本考点考查相对较少:题型以选择题为主也兼有一定的非选择题,所考知识主要涉及牛顿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出现原因、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科学成就、爱因斯坦热兴起的原因、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从新高考对学科素养的要求来看,近代物理学与生物学的成就、特点及影响仍需重点关注。
三次科技革命分别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方式。
在历年高考中,本考点单独命题的几率较小且往往与必修二“两次工业革命”的内容结合命题,内容主要涉及近代科学技术的作用或影响。
从新高考对学科素养的要求来看,三次科技革命的表现、特点及影响仍需重点关注.一、物理学成就1.牛顿力学体系的创立(1)背景:近代科学诞生后,伽利略创立了自由落体定律,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
(2)标志与组成:1687年,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总结了他的力学体系成就,标志着牛顿错误!力学体系的创立,主要包括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
2018-2019年人民版高中历史一轮专题考点复习巩固提升练习——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2018-2019年人民版高中历史一轮专题考点复习巩固提升练习——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https://img.taocdn.com/s3/m/647d8795aef8941ea76e05e2.png)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 每小题2分, 共3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古代学者依靠直观感受和哲学思辨对自然界提出种种猜测,近代以来的科学依靠实验来检测和发展科学理论,利用这一方法,最先成熟和完善的近代自然科学核心理论体系是( )A.自由落体定律B.经典力学C.量子力学D.相对论解析:B 牛顿在研究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基础上,得出了惯性定律和加速度定律,然后在笛卡尔等人对碰撞运动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三者构成了近代力学体系的基础,该体系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是近代最先成熟和完善的自然科学核心理论体系,B项正确。
A项不能称之为“体系”,排除。
量子力学、相对论属于现代自然科学核心理论,C、D两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2.爱因斯坦说过:“至今还没有可能用一个同样无所不包的统一概念,来代替牛顿的关于宇宙的统一概念。
而要是没有牛顿的明晰的体系,我们到现在为止所取得的收获就会成为不可能。
”下列最能体现牛顿“宇宙的统一概念”和“明晰的体系”的是( )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B.《论动体的电动力学》C.《广义相对论的基础》D.《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解析:A 最能体现牛顿“宇宙的统一概念”和“明晰的体系”的是牛顿自己的作品,《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牛顿1687年撰写出版的,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故A符合题意。
《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和《广义相对论的基础》是爱因斯坦的著作,是在牛顿力学体系下取得的新成就,故B、C不符合题意。
《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主要是论证人猿同祖论,故D错误。
3.某科学家的墓志铭这样写道:“他以超乎常人的智力,用他所发明的数学方式,第一个证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形状,彗星的轨道和海洋的潮汐……让人类欢呼曾经存在过这样伟大的人类之光。
”该科学家是( )A.伽利略B.开普勒C.牛顿D.爱因斯坦解析:C 牛顿在综合了开普勒等人对天体运动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他自己研究的数学微积分的方法,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对证明行星运动和形状,解释潮汐现象有重要意义,故选C。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五单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备考试题人民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五单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备考试题人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7f81ba29964bcf84b9d57bf8.png)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历史卷(十五)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9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这层纱幕是由宗教信仰、毫无根据的幻想和先入为主的成见织成的,意大利人最早把这层障眼的纱幕撕去,因而认识了客观世界,并认识了自己。
”与材料中两个“认识”相对应的是A.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人文精神”的复苏B.牛顿经典力学建立资产阶级宗教观的建立C.近代科学的产生构建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D.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理性主义”的光辉解析:题干大意是意大利人最早揭开了宗教的纱幕,挣脱了宗教的束缚,“认识了客观世界”指的是自由落体定律的发现,“认识了自己”指的是文艺复兴中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故本题选A项。
B项中牛顿是英国人,排除。
构建理性王国是启蒙运动的内容,中心在法国,排除C、D两项。
答案:A2.“(他)的确不是第一位进行实验的科学家,但他是头等重要的科学家之一,他……使实验成了他的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由此可见,材料中的“他”A.创立了近代科学体系B.开创了近代实验科学C.推翻了传统的宇宙观D.形成了新的“日心说”解析:在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过程中,伽利略开创了近代实验科学,而材料中“使实验成了他的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的评定符合伽利略在近代科学中的地位,故正确答案是B项。
A 项不符合题意;C、D两项是哥白尼的科学成就。
答案:B3.“黑体处于不同的温度下,辐射曲线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规律,那就是随着温度的升高,最大辐射强度波长会逐渐往短波长方向移动。
”这一科学观点的提出有助于下列哪一理论的研究A.经典力学B.相对论C.量子假说D.自由落体定律解析:由“黑体处于不同的温度下,辐射曲线不同”等信息可知,材料说的是量子理论,因为量子理论的研究起源于对黑体的研究。
2019届高考人民版历史大一轮复习练习:专题15 第34讲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辉煌 Word版含解析
![2019届高考人民版历史大一轮复习练习:专题15 第34讲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辉煌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27d4627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3f.png)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课下达标练(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
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
”这一被发现的理论的意义在于()A.挑战了天主教会宣扬的创世说B.奠定了研制发电机的理论基础C.深化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D.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解析:选C。
挑战天主教宣扬的创世说的是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原理奠定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时间是在19世纪上半期,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题意,20世纪初普朗克的量子力学打开了微观世界的大门,故C项正确;否定经典力学绝对时空观的是20世纪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故D项错误。
2.他曾设想了这样一个理想实验,站在一个很高的塔顶上,向与地面平行的方向抛射出一块石子,那么……如果塔顶无限高,石子被抛射的速度愈快,它就射得愈远。
当抛射速度达到一定的速度,石子就会像月球那样环绕地球运行。
该实验得出的理论()A.改变了有关物体运动的观念B.开创了观察和实验的研究方法C.提供了天体力学的理论基础D.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解析:选C。
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改变了物体运动的观念,故A项错误;伽利略开创了观察和实验的研究方法,故B项错误;牛顿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提供了天体力学的理论基础,故C项正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故D项错误。
3.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第一版前言中说:“我希望根据数学原理……我们能够对别的自然现象进行推理……我希望这里所阐明的原理,会有助于人们对这个问题或更可靠的哲学方法有所了解。
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检测七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人民版必修3word版本
![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检测七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人民版必修3word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2cd64891f705cc1755270970.png)
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专题检测(七)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有学者指出:现在《美国遗产词典》将“科学”定义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鉴定、描述、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
从本质上来说,这就是伽利略的方法。
对上述说法的理解正确的是( )A.我们今天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仍然超越不了伽利略B.伽利略的贡献在于开创了现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C.自从有了伽利略,人类才开始进行科学研究D.伽利略已经给“科学”下了精确的定义答案 B解析伽利略开创了用实验和数学研究的科学研究方法,对后世科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其他三项说法明显错误。
2.“科学革命引发了观念形态的革命: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和覆盖真相的无知之幕被理性之手撩开一角,传统的权威受到撼动,人类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
”此处“科学革命”的代表人物是( )A.牛顿B.达尔文C.爱因斯坦D.普朗克答案 A解析文艺复兴以后,近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1687年,牛顿把地球上物体的运动和天体运动概括到同一个理论之中,形成了经典力学体系,发现了物体宏观运动的规律,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意义,改变了自中世纪以来人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与“引发了观念形态的革命……人类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相符,故A正确。
3.爱因斯坦说:“牛顿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但是伟大的思想家与艺术家的工作将永远流传于世……”以下属于“牛顿时代”科技成就的是( )A.“太阳中心说”B.相对论C.万有引力定律D.量子论答案 C解析牛顿以独特的思考方式,成功地导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故属于“牛顿时代”的科技成就是万有引力定律,C项正确。
4.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一书中写道:“伽利略说地球是动的,太阳是固定的;宗教法庭则说地球是固定的,太阳是动的,而牛顿派的天文学家则采取了一种绝对空间的理论,认为地球与太阳都是动的。
”作者意在说明( )A.宗教法庭曾经热衷于科学研究B.科学家与宗教法庭的观点难以调和C.地球与太阳的运动关系难以判断D.科学家曾经继承了宗教法庭的观点答案 B解析作者通过描述伽利略、宗教法庭、牛顿三者对太阳和地球之间关系的认识,从而认为科学家和宗教法庭的观点难以调和,故选B。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教版)文档:第16单元提升课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Word版含答案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教版)文档:第16单元提升课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18ea02915f804d2a16c100.png)
1.文艺复兴以后,近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在众多学科领域,取得了划时代的成果。
如物理学方面,牛顿经典力学的体系的创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量子论和相对论则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生物学方面,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打破了神学的禁锢,使生物学走向了科学的道路。
2.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人类社会先后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3.随着资本主义的确立、发展,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学、绘画、音乐作品诞生,这些作品或展现对美好社会的向往,或鞭挞现实社会的丑恶,或宣泄人们的不满,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都是艺术家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
一、15~20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四个阶段1.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他对支配天体运动的若干定律的发现,推动了启蒙运动,并对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由此可见,牛顿的发现推动启蒙思想家( )A .相信存在着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B .发现了支配人类的永远不变的法则C .提出了自由放任主义理论的一般原则D .宣扬国家权力高于教会的基本原则解析:选A 牛顿建立的经典力学,使得启蒙思想家相信存在着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故A 项正确;牛顿力学只是启发思想家探索人类社会的规律,“发现了”夸大其影响力,故B 项错误;C 项是工业革命的影响之一,故错误;D 项是宗教改革的内容之一,故错误。
二、中西对比:明清时期影响中西科技发展的因素2.蒸汽动力在希腊化时代的埃及已为人们所知道,但却仅被用于开关庙宇的大门。
不过,在英国,为了从矿井里抽水和转动新机械的机轮,急需有一种新的动力,这种需求引起一系列发明和改进,直到最后研制开发出商业用途的蒸汽机。
这说明() A.英国人比埃及人更注重科研B.英国科技推动了经济发展C.社会生产需要激发科技创新D.蒸汽动力认识有渐进过程解析:选C材料中没有体现英国人比埃及人更注重科研,故A项错误;材料中主要说蒸汽机产生的原因,故B项错误;据材料中“为了从矿井里抽水和转动新机械的机轮,急需有一种新的动力,这种需求引起一系列发明和改进,直到最后研制开发出商业用途的蒸汽机”可以看出社会生产需要激发科技创新,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讲蒸汽机产生是因为社会需要,并没有体现蒸汽动力认识有渐进过程,故D项错误。
推荐2019高中历史专题综合测试7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人民版必修3
![推荐2019高中历史专题综合测试7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人民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22070a6487c24028915fc3e4.png)
专题综合测试(七)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我们日常生活所提及的“四维空间”,大多数都是指爱因斯坦在他的《广义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中提及的“四维时空”概念。
根据这一概念,我们的宇宙是由时间和空间构成。
这说明( )A.科学的发展带来人类思维方式的改变B.牛顿力学体系存在对宇宙认识的误区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宇宙的真相D.相对论推动了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进步解析:相对论提及的“四维时空”概念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对宇宙的认识,故A项正确;材料意在强调相对论对人类的影响,而不是牛顿力学体系的局限性,故B项错误;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下,宇宙是由时间和空间构成的,但由材料无法确定这是否是宇宙的真相,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相对论对人们认知和思维的影响,而不是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故D项错误。
答案:A 2.“绝对空间,就其本性来说,与任何外在的情况无关,始终保持着相似和不变。
……绝对的、纯粹的数学的时间,就其本身和本性来说,均匀地流逝而与任何外在的情况无关。
”与上述时空观相适应的科学理论是( )B.量子理论A.万有引力定律D.广义相对论C.狭义相对论解析:材料叙述的是绝对的时空观,属于牛顿经典力学理论,因此选择A项。
答案:A 3.“就人类文明史而言,它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
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之大的成就。
”“它”指的是 ( )A.哥白尼的“日心说”B.牛顿的力学理论体系D.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C.达尔文的进化论解析:“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说明这一科学成就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前,且成就巨大,B项符合要求。
A项与“工业革命”关联不大;达尔文的进化论是19世纪,C项错误;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成果,D项错误。
答案:B 4.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在评价某科学家时指出:“在他的宇宙里,每一种现象都带有欺骗性。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7 第35讲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doc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7 第35讲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doc](https://img.taocdn.com/s3/m/f5b03a6083c4bb4cf7ecd177.png)
第35讲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考点1| 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1.牛顿和经典力学(1)内容①牛顿在研究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基础上,总结出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牛顿的运动三定律构成了近代力学体系的基础,成为整个近代物理学的重要支柱。
②牛顿运用自己创立的微积分做计算工具,成功地导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2)建立标志:1687年,牛顿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3)意义①牛顿力学三定律构成了近代力学体系的基础,成为近代物理学的重要支柱。
②牛顿力学体系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③牛顿力学体系使力学和天文学在理论上达到完备的程度,并得到应用和验证。
2.爱因斯坦和相对论(1)创立①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在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的基础上,创立了狭义相对论。
②1916年,爱因斯坦把适用于匀速运动体系的狭义相对论推广到加速运动的参考系,建立了广义相对论。
(2)内容①狭义相对论:时间和空间都与物质的运动有关,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②广义相对论:物质存在的现实空间是弯曲的,空间的结构取决于物质的质量及其分布情况,空间的弯曲程度体现为引力场强度。
空间、时间不是独立的实在,它们是物质存在的形式。
(3)意义①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建立,是对近代物理学理论框架的重大突破。
②相对论全新的时空观、运动观和物质观的形成,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中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对整个自然科学和哲学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③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3.量子理论(加试)(1)诞生:1900年,为了解决热辐射理论上的疑点,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量子概念。
(2)发展①1905年,德国科学家爱因斯坦把量子理论推广到光学中,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
②1923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理论,将量子论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③后来,在量子理论的基础上,奥地利、德国的物理学家建立了量子力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哥白尼写到:“我确信,数学家们只要认真而不肤浅地研究,就会同意我的这些结论。
……如果有人利用圣经某些段落来攻击我、歪曲我的原意,我会断然予以拒接。
数学的真理只能由数学家来判断。
”伽利略表示:“哲学写在宇宙这本大书里面,为懂得这本书,人必须首先懂得它的语言和符号。
它是以数学的语言写成的,人若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就无法懂得宇宙。
”根据上文和你的历史知识判断,这两位天文学者共同的观点最有可能是( )
A、宇宙是本难以理解的大书
B、科学与宗教二者势不两立
C、圣经成为攻击科学的利器
D、宇宙奥秘不能由教会独断
答案: D
解析: 材料指出:宇宙是由数学语言写成的,因此必须具备这方面的知识,才能理解宇宙,这就抨击了教会对宇宙的独断,D项正确。
A、B两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如果有人利用圣经某些段落来攻击我”,是一种假设,C项错误。
2、[2018·山东滨州开学考试]有人认为牛顿的经典力学“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
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重大的成就。
”这种看法( )
A、对经典力学的作用有所夸大
B、认为经典力学推动了人类文明
C、准确概括了经典力学的内涵
D、认为自然科学主导了文明进程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经典力学……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
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牛顿的经典力学是人类认识自然历史的第一次大飞跃和理论大综合,对自然科学和科技的发展、社会进步具有深远影响,推动了人类文明,故B项正确。
材料看法没有夸大经典力学的作用,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经典力学的影响,未涉及经典力学的内涵问题,故C项错误;“自然科学主导了文明进程”说法过于绝对,且材料无法体现这一观点,故D项错误。
3、[2018·江苏扬州期末]《不断持续的幻觉》由霍金著述,书名源自某物理学家的名言:就我们这些物理学家而言,过去、现在和将来之间的区别只是一种不断持续的幻觉。
以下对这位物理学家的贡献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创了近代实验科学体系
B、为人们发现海王星提供了理论依据
C、研究视角从宏观深入微观
D、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中的根本性变革
答案: D
解析: 从材料“过去、现在和将来之间的区别只是一种不断持续的幻觉”可知,“这位物理学家”指的是爱因斯坦,他创立的相对论,可以广泛地解释不同运动状态的物质,打破了经典力学绝对化的思维模式,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中的根本性变革,D项正确。
A项是伽利略,排除;B项是牛顿,排除;C 项是普朗克,排除。
4、[2018·江苏苏州期末]“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
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
”“这一发现”是指( )
A、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B、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C、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
D、普朗克的量子论
答案: 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奠定二十世纪物理学基础的两大支
柱是相对论和量子论,相对论研究宏观世界,量子论研究微观世界,从材料信息“原子、分子”看,这一发现指的是量子论,故D项正确,排除B项。
A项出现在17世纪,故排除;C项出现在19世纪30年代,故排除。
5、17世纪,处于科学革命中的西欧,“肯定自然知识的实用价值,以及肯定它对科技进步的前景所包含的意义,已经成为普遍接受的常识,但科学的素养对于人类,以及对于人类所处的环境实际产生的作用还是很小”。
这一现象说明了( )
A、民众仅从实用角度理解科学革命
B、科学素养的提高不受社会重视
C、科学革命只影响到知识阶层
D、科学方法已获得广泛认同
答案: D
解析: A项错在“仅从实用角度”;当时科学素养的作用小,不是因为不受社会重视,而是因为生产力和社会条件限制,B项错误;C 项“只影响到知识阶层”不符合材料,错误;“自然知识的实用价值对科技进步的意义,成为普遍接受的常识”,这说明科学方法已获得广泛认同,故选D项。
6、[2018·江西宜春期末]霍布斯鲍姆认为,进化论在19世纪中后期盛行的原因,“不在于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证据来势太猛,以致无法阻挡”,“真正的原因在于下列两项事实构成了极佳的机遇:一是主张自由主义和进步的资产阶级迅速崛起,二是这个时期没有发生革命”。
该分析主要说明进化论在当时( )
A、并没有对传统的势力提出公开的挑战
B、符合追求有序变革的社会心理
C、对论证资产阶级崛起提供了理论依据
D、顺应了资产阶级激进派的主张
答案: B
解析: 进化论挑战传统宗教神学的神创说,A项错误;资产阶级
崛起反映了社会变革,而这个时期没有发生革命又反映了变革的手段有序,B项正确;C项没有完整解读材料,错误;资产阶级激进派主张材料未体现,D项错误。
7、[2018·西安七十中期末]下面是一幅1879年的漫画,其意在说明根据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艺术家是由刷子和颜料罐进化而来的。
由此可以看出进化论( )
A、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遭到漫画作者的讽刺
C、推动艺术发展进步
D、引起教会的极大恐慌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可知作者认为艺术家是由刷子和颜料罐进化而来的,可见其对进化论持否定和讽刺的态度,故选B项。
8、[2018·银川一中期末]受牛顿力学体系的影响,洛克提出了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斯宾塞提出了证明白人殖民扩张合理性的理论。
这说明近代自然科学( )
A、揭示了西方民主的虚伪
B、促使民主政治的形成
C、影响了社会科学的发展
D、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
答案: C
解析: 由于牛顿力学影响到启蒙思想,生物进化论影响到社会进化论,直接说明近代自然科学影响了社会科学的发展,故C项正确。
材料没有反映西方民主的虚伪,排除A项;自然科学并不直接形成民主政治,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近代自然科学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
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9、[2017·山东东营模拟]历史图表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面是两本著名科技著作的目录(部分):
根据材料,提取两项有关中西方科技发展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 (示例)信息1:前者系统总结了加工方法和生产过程;后者注重用数学原理求比值、向心力、圆锥曲线轨道等。
说明:研究方法上中国科学家重经验总结、综合描述;西方科学家重实验分析和数学表达。
信息2:前者内容主要在农业、手工业方面;后者内容主要在物体的运动、状态、轨迹等方面。
说明:中国属农耕文明,研究内容服务于农业社会,重视应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文艺复兴推动思想解放,重视理论探究。
解析: 本题的立意在于考查中西方科技的特点:研究方法上中国科学家重经验总结、综合描述,西方科学家重实验分析和数学表达;前者内容主要在农业、手工业方面,后者内容主要在物体的运动、状态、轨迹等方面。
产生中西差异的原因从中西政治、经济与思想角度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