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高层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应用

高层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应用
也 带 来 了技 术 攻 坚 的重 重 困难 。同 时 ,国家 规 范也 要 求 高层 建 筑
物 、动 力设 备 基础 、连 续 生产 设 施 基础 、滑 坡监 测 及 重 要古 建 筑 物 等 均要 进 行 沉 降观 测 ,特 别 在 高层 建 筑 物 施 工过 程 中应 用沉 降 观 测 技术 加 强 过 程监 控 ,以免 造 成 巨大 经 济 损 失 。 因此 ,深 化 对
在 高层 建 筑 物 沉 降 观 测 中 .为 了 及 时 有 效 并 准确 的 掌 握 高层 建 筑 物沉 降情 况 .一般 对 沉 降观 测 设定 了五 大原 则 。 即基 准
点 、工 作 基 点和 被 观 测 物 的沉 降 观测 点 在 内的 沉 降观 测 点位 要 稳
精 密度 水 准仪 为 进一 步 降低 测 量 误 差 .还 需 选 择 受环 境 及 温 差
据。 4. 观 测 必 须 遵 循 的 原 则
物使 用 阶 段 都需 对 建 筑进 行 沉 降观 测 。 为 了能 精 确 反 映 出建 筑物
在荷 载 不 断 加大 的情 况下 的建 筑物 沉 降 情 况 ,我 们 规定 对 建 筑 物 沉 降观 测 需要 精 确 到 1 ~,又规 定 测量 的误 差 控 制在 0 1 OO 0 .一 .5。 为此 .这 就 要 求我 们 选择 精 确 度非 常高 的 仪器 ,如 选择 DS1 高 等
高 层 建 筑 物 沉 降 观 测 重 要 性 认 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加 强 观 测 技 术 的 应 用 ,对 保 证
( )筑物 沉 降带 来 的一 系列 不 良因素 。 构
3 对 观 测 点 的 要 求 .
为 了 能 准 确 的反 应 出 高 层 建 筑 物 准 确 的沉 降 情 况 .对 沉 降

沉降观测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应用论文

沉降观测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应用论文

沉降观测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摘要】伴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蓬勃发展,城市中的高层、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同时因不均匀沉降等原因而导致的建筑质量问题也时有发生,由此,沉降观测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性也就显而易见了。

在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应用沉降观测技术加强过程监控,指导各施工工序顺利开展,保证运营使用阶段工程的安全性和能用性。

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针对沉降观测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谈些观点和看法,希能给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沉降观测技术;建筑施工;应用沉降观测技术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首要工序,整个施工过程都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且是各工序确保施工质量的重要依据和保障。

为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对沉降观测家属加强控制与管理,其中包括对观测工作的精度控制等。

那么如何才能很好地把沉降观测技术应用到建筑施工中来,并强工程测量的精度控制和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呢?笔者认为主要应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1.1 遵循“五定”原则所谓的“五定”原则,就是指开展沉降观测的五点依据,即工作基点、基准点与被观测点的点位必须稳定;现场观测人员位置要稳定;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线路、程序与方法要稳定;并保证沉降观测时周围环境基本保持一致。

严格遵循“五定”原则不但能很好地减少观测误差,也是保证复测结果与首测结果具有可比性,使最终得出的沉降量更加真实有效的基本前提。

1.2 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为了可以更加精确地变现出荷载不断提高下的建筑物沉降情况,我们通常规定测量误差不能大于变形值的1/10-1/20,为达成这个要求,在沉降观测过程中观测人员应配备精密的仪器设备,务必保证在使用仪器的过程中受环境及温差的影响小,在使用塔尺时,尽可能地使用第一段标尺,以降低观测误差。

1.3 观测点的要求一般而言,观测点最好埋设在可以很好反映沉降特征的地带,并且方便观测工作。

沉降观测技术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沉降观测技术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沉降观测技术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摘要沉降观测是针对被观测物体的高程变化所进行的观察测量,它是评估建筑物地基基础工程质量的重要依据,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是建筑物在施工及使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测量工作。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各种高层和超高层的建筑物日益增多,引起地基及周围地形压力增大而变形,这使得建筑物沉降观测更加重要。

本文论述了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步骤和观测技术。

关键词沉降观测;建筑施工;观测点;基准点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4-0119-02随着社会经济和建筑业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普遍,要确保这些建筑物的安全,需要进行长期的变形监测,以确定建筑物的变形状态。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是变形监测的重要内容,做好沉降观测能得出建筑物的沉降规律,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因此产生结构裂缝或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损坏,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延长使用寿命。

对高层建筑进行沉降观测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引起建筑物沉降的原因高层建筑物发生沉降的原因非常复杂,与地基土的压缩模量、地基压缩层厚度以及附加应力都有直接的关系,当它们悬殊较大时,建筑物地基就可能发生不均匀沉降。

引起建筑物沉降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地基本身的不均匀性某些地区地基土由多种匀质材料构成,造成地基不均匀,通常为了方便计算将其假设成单一成分,这样得出来的结果误差较大,增加了建筑沉降的可能性。

1.2 地基处理方法选取不当地基处理方法有很多种,如孔内深层强夯法适宜于大厚度杂填土、风化岩、膨胀土,换填垫层法适宜于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强夯法适宜于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等。

另外,还有砂石桩法、高压喷射注浆法、振冲法、石灰桩法等多种地基处理方法,施工时需根据不同的地基特征慎重选取。

通常在工程中可能要用到多种地基处理方法,但在实际工程中为了施工方便,往往会用一种方法来处理不同软弱的地基,这就可能导致差异沉降。

高层建筑施工中对沉降观测技术的有效应用

高层建筑施工中对沉降观测技术的有效应用
高层建筑 的施工 中应该用沉 降观测技 术来提 高对工 程 的 降观测 的周期 , 不 管 采 用 的是 哪 种 方式 , 都 必须 按 照 规 定 监督工作。使工程可 以合理 的进行 , 可 以减 少在 工程施工 的观 测 周 期 对 建 筑 物 进 行 准 时 的沉 降 观 测闭 。 出现 的 一 些 不 合 理 的 现 象 , 把信 息 进 行 及 时 的 反 馈 , 保 证 1 . 3对 沉 降 观 测 的观 测 点 的 要 求 沉 降 观 测 点 的位 置
工程 不会产 生很 大的损 失。 下面本 文就 对沉降观 测技术在 要 能够 将 整 个 建筑 反 映 出来 而且 具 有 很 好 的 观 测 位 置 , 将 高层 建 筑 施 工 中 的 有 效 应 用 进行 探讨 。 建 筑 物 的 沉 降 准确 的 反应 出 来 。 对建 筑 物 的 沉 降观 测位 置 1 沉 降观测 的基本 要求 的选 取 一般 的 要 求 是 在 纵横 方 向上 呈 现 对 称 , 相 邻 的观 测 根据沉降观测 的高精度要求 , 可 以在施工 的过程中精 点之间 的距离保持在 1 5 ~ 3 0米之间是最合适 的, 而且观 测 确 的反映 出建筑物在负荷不断增加 的情 况下沉降 的效果。 点要均 匀的分布在建筑物 的周围 , 沉降观测 的观测 点在 建 对于测量 的误差只 允筑物的设计 图纸上都会标注 出来。 还 有就是对建筑物进行 其 对 精 度 的要 求 比较 高。 其 中沉 降观 测 的基 本 要 求 包括 : 的沉降观测要符合建筑物 的每个 阶段 的施 工要求 , 尤其是
中图分类号 : T U 7 4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6 - 4 3 1 l ( 2 0 1 3 ) 2 1 - 0 1 2 8 — 0 2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待打印)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待打印)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待打印)
在工程监测中,沉降观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能够及时准确地监测工程
地基的沉降情况,从而为工程安全提供重要参考。

本文将介绍沉降观测施工方案,包括观测方法、仪器设备、观测点设置、数据处理等内容。

1. 观测方法
沉降观测一般采用水准仪法和全站仪法两种方法进行。

水准仪法适用于平面小
面积的场地,全站仪法适用于大面积地域,且具有较高的精度。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观测方法进行沉降观测。

2. 仪器设备
进行沉降观测需要使用水准仪、全站仪、测量杆等仪器设备。

对于高要求的沉
降观测,应选择精确度高、稳定性好的仪器设备,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观测点设置
在选择观测点时,应根据工程地基的实际情况确定观测点的位置和数量。

观测
点的设置应覆盖整个工程地基区域,保证对工程地基沉降情况的全面监测。

4. 数据处理
在沉降观测数据处理过程中,应注意对观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分析。

通过数
据处理,可以得到工程地基的沉降速率、趋势等关键信息,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参考。

结语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是工程监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合理的观测方法和
数据处理,能够有效监测工程地基的沉降情况。

在实际施工中,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操作,确保沉降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工程的安全与稳定提供保障。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一、施工目的沉降观测是指在土地开发、基础工程施工等过程中,为了了解和监测地基的沉降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沉降引起的工程事故和安全隐患的一种技术手段。

本施工方案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沉降观测,及时监测地基的沉降情况,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施工条件1.工程地点:选择地势平坦、无地基隐患、无人居住区域的地块进行施工。

2.施工设备:沉降仪、专业测量仪器等。

3.监测点设置:根据工程规模和要求,合理设置监测点,保证监测数据的全面和准确性。

三、施工流程1.准备工作(1)确定施工目的,明确沉降观测的目标和要求。

(2)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和工具,确保施工质量。

(3)确定监测点位置,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监测要求,合理设置监测点。

(4)制定施工计划,明确各个施工环节的具体工作内容和流程。

2.监测设备安装(1)将沉降仪和专业测量仪器准备好,确保设备的完好性和准确性。

(2)根据监测点位置,将监测设备安装在合适的位置上,保证设备的稳定和可靠性。

(3)根据设备的使用说明书,正确连接设备和电源,进行设备的调试和校准。

3.数据采集与分析(1)在施工过程中,按照预定的监测频率,定期进行数据的采集和记录。

(2)采集到的数据导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得出相应的数据结果。

(3)根据分析结果,判断地基的沉降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4.结果呈报(1)根据监测结果,编写监测报告,详细说明沉降情况和分析结果。

(2)将监测报告提交给工程负责人和相关部门,供其参考和决策。

四、安全措施1.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使用专业仪器和设备时,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操作,避免设备故障造成的事故。

3.施工现场设置警告标志,提醒相关人员注意施工区域,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4.对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噪声污染,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环境和降低噪音。

五、质量控制1.监测设备的选择和安装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

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

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
2005,25(4).
.
[2]陈 凯李 .公 道 康 现 与 势,路, ,12 . 洪 ,明 路隧 健 研究 状 趋 公 2005 [31罗 , 初.隧 鑫夏才 道病害 级的 状和 分 现 发展.西 探矿工 2006,12. 部 程, [41 京郑 等.随 病害 方法与 刘海 ,佳燕 道 分类 参数贵 研究 代随 设, 化 .现 道建
等级
墓辅分 荃 划所侧 划 辅分
读数 差 { 高 之 差之差
往返 及附 较差
合或环线闭合

单 测站 检测己 侧段高 程双 所 氏5 1
0. 3
} 。 一 .1 }}007石 .2 。 47 . 厂 0 { }0 .5 .3} 「 .2} }0
图 1 所示。
3.6 总结
. ‘
:
‘ 盆

3.6.1 隧道 病害是普遍的 现象, 其原因是 多方面的, 隧道 病 害一方 面大 大降低了车辆
行驶速度 , 一方 面直接威 胁到 隧道 的结 构 和
通过对既有隧道病害的分析, 对公路、 铁路的线路维护、 整 治和工程施工提供了经验。
参考丈鼓
川 罗 温 周东 高 公 道 整治 探讨. 随 设 杰, 泉, 勇 速 路随 病害 技术 道建
,2006(增刊 . )
图 1 引排衬砌裂缝渗漏水断面图
2008 年第2 期
26
比 性一致, 使所观测的沉降量更真实。 2.6 沉降观测精度要求 注: 1 当 采用电子水准仪观测时, 基辅分划的读数应为对同一尺 面的两次读数;2 表中n 为测站数。 3、 沉降观测的一般步骤
3.1布 设基准网 点
! 一 一—
2.3.2 标石、 标志埋设后, 应达到稳定后方可开始观测。 稳定

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

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

5科技资讯科技资讯S I N &T NOLOGY I NFORM TI ON 2008N O.21SCI EN CE &TECHN OLOG Y I NFOR M A TI O N 建筑科学1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1.1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为能精确地反映出建(构)筑物在不断加荷下的沉降情况,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1/10-1/20,为此要求沉降观测应使用精密水准仪(S1或S05级),水准尺也应使用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影响小的高精度铟合金水准尺。

在不具备铟合金水准尺的情况下,使用一般塔尺尽量使用第一段标尺。

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学习及技能培训,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熟悉测量理论,能针对不同工程特点、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观测方法及观测程序,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分析原因并正确运用误差理论进行平差计算,按时、快速、精确地完成每次观测任务。

1.2观测时间的要求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对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特别是首次观测必须按时进行,其他各阶段的复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必须定时进行,不得漏测或补测。

相邻的两次时间间隔称为一个观测周期,一般高层建筑物或大跨结构桥梁的沉降观测按一定的时间段为一观测周期(如:30天/次)或按建筑物的加荷情况每升高一层(或数层)为一观测周期。

1.3观测点的要求为了能够反映出建(构)筑物的准确沉降情况,沉降观测点要埋设在最能反映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

一般要求建筑物上设置的沉降观测点纵横向要对称,且相邻点之间间距以15~30米为宜,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

此外,埋设的沉降观测点要符合各施工阶段的观测要求,特别要考虑到施工过程中破坏或掩盖住观测点,不能连续观测而失去观测意义。

1.4沉降观测自始至终要遵循“五定”原则“五定”即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

高层建筑中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

高层建筑中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

霹笾.姐。

高层建筑中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柯国正周盛(台州京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温岭317500)睛要]现今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其施工和运行中的安全稳定性至关重要,沉降舰册墩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文章结合一工程实例就沉降观测基准点、沉降观测点的布设以及硬测频率等方面进行了讨论,总结了沉降监涠q数据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工程测量;沉降碗测;数据处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各类高层建筑日益增多。

由于建筑物的增高,荷载的增加,在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下,建筑物可能发生不均匀沉降,轻者将使建筑物产生倾斜或裂缝,影响正常使用,重者将危及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沉降观测,分析和研究其沉降变形规律,从而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确保建筑物的安全。

1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1.1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1/10—1/20,为此要求沉降观测应使用精密水准仪或高精度铟合金水准尺。

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学习及技能培训,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会分析原因并正确的运用误差理论进行平差计算。

12观测时间的要求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对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特别是首次观测必须按时进行,否则沉降观测得不到原始数据。

其他各阶段的复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必须定时进行,不得潺测或补测。

13观测点的要求为了能够反映出建构筑物的准确沉降情况,沉降观测点要埋设在最能反映沉降特征目便于观测的位置。

—般要求建筑物上设置的沉降观测点纵横向要对称,且相邻点之间间距以15~30米为宜,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

1.4沉降顼卿l的自始至终要遵循“五定”原则所谔。

五定“,即通常所说的沉降观瑚《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

以上措施在客观E尽量减少观测误差的不定性,使所观测的沉降量更真实。

沉降观测技术报告

沉降观测技术报告

沉降观测技术报告一、引言沉降观测技术是地质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用于测量土壤、岩石、建筑物、桥梁等地表沉降变形情况。

通过对沉降观测数据的分析,可以评估土壤的稳定性,预测和控制地质灾害,保证建筑物的安全运行。

本报告旨在介绍沉降观测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应用,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一些案例分析和经验总结。

二、沉降观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1.原理2.方法(1)选择监测点和布设传感器:根据实际需要,在地表选取监测点,然后将传感器放置在监测点上,用于测量地表沉降变形的数据。

(2)数据采集:利用传感器采集地表的沉降变形数据,并将数据进行存储和备份。

(3)数据处理和分析:对采集到的沉降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的清洗、筛选和归纳等。

(4)结果呈现:将处理后的观测数据呈现给用户,并进行结果的解读和评估。

三、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1.地质灾害预测:通过监测地表的沉降变形情况,可以预测出地下水位的变化、土壤液化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2.基础工程稳定性评估:在建设建筑物或桥梁之前,需要对地基进行沉降观测,以评估基础工程的稳定性和确定合适的建设方案。

3.道路和铁路的监测:对于长期使用的道路和铁路,可以通过沉降观测技术监测其变形情况,及时发现并修复问题,确保交通的正常运行。

四、案例分析和经验总结1.沉降观测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桥梁的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桥梁的安全运行,需要进行沉降观测。

在施工前,首先在桥梁附近选取了若干个监测点,然后在每个监测点布设传感器。

每天定期对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并进行分析处理。

通过多天的观测数据,可以得出桥梁施工过程中的沉降变形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最终桥梁工程顺利完工,达到了预期效果。

2.沉降观测在地下水降低中的应用:污水处理厂周围的地下水位下降严重,为了评估降低地下水位对工厂建筑物的影响,进行了沉降观测。

选取了厂区内的多个监测点,并设置了多个传感器。

通过多阶段的观测数据比较和分析,发现建筑物的部分地表沉降较为明显,结构出现了不稳定的情况。

高层建筑施工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

高层建筑施工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

随着社会 的 发展 建筑设 计施工技 术水平 逐渐走 向成熟, 同时 由于土 地资源 日渐减 少与 人 口增长 , 高层 及 超高层 建 筑物 越来 越 多 。为了保 证建 构筑 物 的 正常使 用寿命 和 建筑 物 的安全 性, 建筑 物沉 降观 测 的必 要性和 重要 性 愈加 明 显 。通 过观 测还 可 以取得 地基 设计 计算 数据 , 究各 种情 况下 地基 和建 筑物 研 的变形 规律 , 制订 预测 地基 变形 的方 法 、确定 各类 建筑 物 的地基 容许 变形 为 值 等 提 供 必 要 的 资料 。 1沉降 观测 的基 本 要求 1 1 仪器 设备 、操 作 人员 由于沉 降观测精度 要求 比较 高, 能够准确 反映建筑 物在 不断加荷作 用下 的 沉 降 隋况, 定测量 误差应 小于 变形 值 的 1 1  ̄/ 0 测量 人 员必须接 受专 业 规 / 0 12 , 及 技 能培训, 够熟 练掌握 仪器 操作规 程 , 能 能针对 不 同工程特 点 、具体 情况 采 用 不 同的观测 及观 测程序 , 对实施 过程中 出现 的问题能够 分析 原因并正 确的运 用 误 差理 论 进 行 平 差,做 到 按 时 、快 速 、精 确 地 完成 每 次 观 测 任 务 。 1 2 观 测 时间的要 求 建筑物 沉 降观测对 时 间有严格 的要 求, 特别 是首次 观测 必须按 时进 行, 否 则沉 降观测得 不 到原始 数据而 影 响测量 结果 。各阶 段 的复测必 须根据 工程 进 展情况 进行, 得漏 测或补 测 。相邻 的两次测 量 时间称 为一个 观测 周期 , 不 一般 高层建 筑物 的沉 降观测 按一定 的 时间段 为一 观测周 期或 按建筑 物 的加荷 情况 每升 高一层 为一 个周期, 无论 采取 何种方 式都必须 按施 测方案 中规定 的观测 周 期准时进行 。

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

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

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高层建筑在城市中是比较常见的建筑物之一,许多高层建筑的建设不仅需要考虑到设计、施工等因素,也要考虑到建成后的运行和维护。

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建筑物的沉降问题。

高层建筑因其自身重量大、高度高、基础条件复杂等因素,其沉降问题往往比普通建筑物更为突出,因此对高层建筑的沉降控制与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并讨论该技术的优点和局限性。

高层建筑沉降的原因高层建筑沉降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

首先,是地基条件的影响。

大多数高层建筑都建在软土地基上,地基的筏板厚度和地基土性质成为了建筑物稳定性关键要素。

在地基土遭受挤压时,地基土的应变模量和剪切模量随时间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了淤积和沉降现象。

其次,建筑物自身重量也是引起沉降的因素。

高层建筑物材料、人员、设备、家具等的重量超过了其完工后承受的重量,导致地基所受压力超过设计承载能力,从而引起了沉降现象。

此外,环境条件的影响也会影响建筑物的沉降。

例如,物理因素如雨水的入渗和蒸发等,气候因素如气压等都会对建筑物沉降产生影响。

这些因素的复合作用会导致建筑物沉降多变,往往难以准确测量。

高层建筑沉降的影响由于高层建筑的沉降问题往往比普通建筑物更为突出,因此沉降问题会对高层建筑的性能产生严重影响,甚至会威胁到建筑的安全。

高层建筑的沉降会导致建筑物整体不平衡,增加建筑物的倾斜程度,并加剧建筑物的结构受力,破坏原有的结构设计,导致建筑物的倒塌。

另外,由于高层建筑的沉降会导致其与周围建筑物的相对高度变化,进而影响到周围建筑物的使用和安全。

高层建筑沉降还可能导致管道爆裂、接缝开裂、设备功能不良等问题。

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技术为了及时控制和监测高层建筑的沉降,不断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能,科学家们研发了许多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技术。

在高层建筑沉降监测技术中,点式监测方法和替代式监测方法是较为常用的方法。

点式监测方法在点式监测方法中,传感器被安装在建筑物体系中的关键部位上,以便实时检测地面变形和建筑物的沉降。

高层建筑施工中对沉降观测技术的有效应用

高层建筑施工中对沉降观测技术的有效应用

高层建筑施工中对沉降观测技术的有效应用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高层建筑施工也越来越多,沉降观测是高层建筑施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对建筑施工质量以及安全具有直接影响。

下面本文就对沉降观测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有效应用进行探讨。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there is more and more 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as an essential part of 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settlement observation technique has direct influence on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safety. here in this paper, the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settlement observation technique in the 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is discussed.关键词: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技术;应用key words: high-rise building;settlement observation technique;application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1-0128-020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高层建筑施工也越来越多。

高层建筑可以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所以,对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要做到完善。

在建筑物的施工中沉降观测是必不可少的,沉降观测决定着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然而在日常的建筑施工中却常常忽视这一项,对沉降观测不太重视。

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应该用沉降观测技术来提高对工程的监督工作。

高层建筑施工中对沉降观测技术应用

高层建筑施工中对沉降观测技术应用

高层建筑施工中对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摘要:沉降观测技术是保证高层建筑物安全及正常使用的重要施工技术。

本文阐述了该技术的基本要素和要求,并简单阐述了该技术在高层建筑物施工过程中的具体实施过程。

关键词: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技术;实施近几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建筑施工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发达的经济也催生了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物。

这些高层建筑物的重量和负荷是靠地基来支撑的。

如何保证高层建筑物的稳定非常关键,沉降观测技术可以有效预防和解决这一问题。

通常来讲,在压缩性的地基上,如果基础沉降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会导致建筑物上部结构的变形或开裂,严重的就会影响高层建筑物的安全。

所以,如果高层建筑物的地基没有打好,就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对建筑物进行变形观测,以搞清楚其沉降、位移、倾斜、开裂等各种状况的严重程度及其随时间变化的可能发展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同时,通过沉降观测技术,可以获取地基设计的相关数据,有利于研究不同情况下地基以及建筑物的变形情况,并为制定预测建筑物地基变形的方法、确定地基容许的变形值提供重要资料。

一、沉降观测技术的要素及基本要求(一)沉降观测技术的基本要素根据建筑施工项目的特殊性,沉降观测技术包含如下基本要素:观测人员、仪器设备、观测时间、观测点的选取、观测原则、观测精度、观测结果。

(二)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对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主要是针对其包含的各个基本要求提出的。

1.对观测人员的素质要求沉降观测人员必须是经过专业学习和培训的专业技术人才,要能够根据不同工程特点及工程存在的不同具体情况进行观测,观测方法要灵活,并能够对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正确的分析,找准原因,及时、快速、精确的完成观测任务。

根据编制的工程施测方案及确定的观测周期,首次观测应在观测点安稳固后及时进行。

一般高层建筑物有一或数层地下结构,首次观测应自基础开始,在基础的纵横轴线上(基础局边)按设计好的位置埋设沉降观测点(临时的),等临时观测点稳固好,进行首次观测。

浅谈沉降观测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浅谈沉降观测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地质・ 勘察・ 测绘
甚 阿 目 麓 晦
2 0 1 3年 1 1 月
浅谈沉降观测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周 占勇 拜 宽
( 河 南 中城 建 设 集 团股 份 有 限公 司 河 南 省 开 封 市 4 7 5 0 0 0 )

要: 为了适应建筑市场 中日趋 白热化的竞争状 态, 在建筑 中企业的生存和开拓取 决于这个建筑企业的施工质量好
测, 可 以选择使用 D S 0 5 / D S I 型水准仪与因瓦合金标尺 , 也可 以使 用采 样光学测微法对其观测 ,同时也可 以运用型号为 D S 3水准 仪与区格式 的木质标尺, 使用中丝读数 的方法去观测 。
1 . 4 对 于观 测 的 时 间和 次 数 ,应 该 根据 工 程 的性 质 与
的 因素 ( 例如爆破 、 地 震、 洪 水等因素) 的时候 , 应该 马上组织 复
测, 并且要科学合理的来分析其可靠性和稳定性。②等到标石和
标 志 埋 好 并 且 稳 定 后 才 可 以观 测 。对 于 稳 定 器 的测 量 应 该 针 对
降观测级 别去 决定 。 比如 ,对于 一级或特 级沉 降观 测型 号为
复 测 。一 旦 其 测 量 的 沉 降 结 果 有 异 常 或 者 是 遇 到 一 些 不 可抗 拒
1 沉 降观 测 技 术 在 建 筑 的 施 工 中应 用 有 关 方 面
的 要 求
1 . 1 首 先是仪 器设 备的 相关要 求
对 于 建 筑 施 工 工 程 中 的仪 器 设备 的选 取 我 们 应 该 根 据 其 沉
务。
不惦铜焊 点
( 1 ) 在工程施 工的初级阶段 , 应 该根据 工程的施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度来进

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

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
性。
避开飘 窗、 排水管等干扰 , 墙或柱外应 大于 5 0 m m避免装修 装饰
阶段 因墙或柱饰面施工而破坏 或掩盖 , 如图 1 。
2 基 本 原 则 与 要 求
在沉降观测 的具体实施过程当中, 应当有效遵循 以下几项基 本 原则, 也就是要 求在 观测 当中应 当明确几个 作业 基本点, 其 中 涉 及到观测 的基准点 , 被观 测建筑 的沉 降点, 以及与工作 的具体 地 点。 与此 同时, 在使用辅助设备和 仪器 的过程当中, 也应当遵循 既定的原则和流程 ,并确保 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与技能不 断提
1 . 2 高程基 准点 与观 测点 的埋 设
高 程 基 准 点 是 整 个 沉 降 观 测 的基 准 ,它 的 稳 定 性 直 接 关 系
着观测成果 的可用性 , 也是单项工程成败 的决定 因素, 所 以水准 基 点必须坚 固稳定 。高程 基准 点应按 Ⅱ等水准联测。 观测 点要埋设在 最能反 映沉 降特 征且 便于观 测的位置 , 相
轴线 , 并 应符合 图像反差大 、 图案 对 称 、 相 位 差 小 和 本 身 不 变 形 等要求 。
1 . 4 观 测精 度要 求
由于 建 ( 构) 筑 物 的垂 直 变 形 往往 是一 个 非 常 缓 慢 的 过 程 , 有 变 形量 小 , 持续 时 间长 的特 点 , 为 了能 精 确 地 反应 其 变 形 过 程 , 观
测 的必 要 性 和 重 要 性 愈 加 明显 。 次 。建筑 物 封 顶 后 每 1  ̄ 2月观 测 一 次直 至 竣 工 。
1 . 3 _ 3 使 用 阶 段 的观 测
l 建筑物沉 降观测 的实施
1 . 1 观测 准 备 阶段

建筑工程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 王金宝

建筑工程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 王金宝

建筑工程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王金宝摘要:在建筑工程中,工程项目部合理利用沉降观测技术,加强施工过程控制,预防在建工程或已完工程基础或主体部位出现不均匀沉降或产生沉降裂缝,特别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由于沉降观测控制不严而造成主体结构被破坏,导致重大质量和安全事故的发生,给施工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负面影响。

或者由于建筑物沉降超值而造成的质量缺陷,导致结构使用功能降低,达不到预期效果,从而给建设方或使用方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关键词:建筑工程;沉降观测;建筑监测引言: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

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是为建筑物提供沉降变形情况,更是确保工程质量安全性的措施。

合理地应用沉降观测技术,对确保工程质量和使用效果意义重大。

施工过程中是打“预防针”,交工使用中是注入“稳定剂”。

沉降观测技术应用的好坏是进行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预防质量通病,提高建筑物整体稳定性的重要措施,也是施工企业落实“质量第一”方针的主要技术手段。

1建筑沉降观测技术的重要性施工沉降监测的实际意义在城市高速发展中,建筑密度迅速上升,高层建筑已成为居民住宅的主要建筑形式,深基坑开挖对高层住宅建筑影响也更加凸显,较常见的有沉降、变形等问题。

通常深基坑开挖是在市区范围,地上交通繁忙,地下管线密布,而且还有许多的高层建筑林立,深基坑开挖要注意更多的质量问题,切实避免基坑事故发生。

正是因为较多不确定性因素,使得深基坑开挖作业时会有更多的安全隐患,难以做到有效预测,特别是基坑支护环节。

所以,深基坑监测技术的实施是不可少的,能够对基坑支护结构、管线、土体等有较好的监护效果。

2建筑工程基坑沉降观测的原则2.1重点监控的原则要对深基坑划定的重点区域予以监控,并对监测点予以加密,需特别注意地质变化剧烈的区域,注意险情规避,并实施重点监测。

2.2经济合理的原则随着监测点的增多,意味着基坑监测成本上涨,通常要在满足基坑监测需求基础上,合理规划监测点,并创新优化监测仪器及手段,提高基坑监测的经济性。

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分析 何雨明

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分析 何雨明

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分析何雨明摘要: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可以通过沉降观测技术来实现。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采用沉降观测技术对施工进行监测,可以避免经济损失,防止对社会的严重影响。

因此,有效控制建筑物的沉降变化是非常重要的,根据数据分析沉降的原因,为今后建筑物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保证建筑物的施工和使用安全。

关键词:建筑施工;沉降观测技术;应用引言:在建筑施工中,采用合理的沉降观测技术可以帮助施工人员更好地了解建筑结构的特点,并对施工中可能发生的沉降提前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

有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沉降观测在建筑中的具体应用,有效地延长了建筑的使用时间。

1 沉降观测技术定义沉降观测,从其字面意思上来理解,即是指对建筑物沉降指数的记录,在《建筑学》一书中这样说道,沉降观测是指通过对高层建筑的沉降指数的观测,记录和分析,来为施工单位和有关部门提供一种可依据的数据参考,从而来保证大楼的整体结构的稳定性,确保施工安全的一种观测技术。

现行的建筑标准规定,高层建筑物,高耸构筑物,以及重要的古代建筑遗址等都需要进行沉降观测,尤其是在高层建筑物施工的过程当中,更应该加强沉降系数观测,对施工过程的整体沉降系数进行实时的监控,指导施工单位进行合理的施工,从而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不均匀沉降等现象,能够及时的采取处理措施,为勘察设计提供准确的资料,避免因建筑物的沉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 沉降观测基本要求2.1 仪器设备由于沉降观测要求精度较高,对仪器设备的要求也比较高,为了能够更好的反映出建筑构筑物的沉降特点,仪器设备的测量误差要小,常用的仪器设备为水准仪。

由于沉降观测仪器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观测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结合工程的运行情况,选择精确度较高的仪器设备,不断提高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为了保证建筑物沉降观测数据的精确性,观测人员要结合建筑物结构特点,合理布置各个观测点。

2.2 观测时间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对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特别是首次观测必须按时进行,否则沉降观测得不到原始数据,而是整个观测得不到完整的观测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沉降观测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摘要]通过沉降观测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特别是高层建(构)筑物施工过程中应用的必要性,浅谈了沉降观测技术实际应用方面的管窥之见,最后提出了对于高层建(构)筑物施工中沉降观测方面若干问题的探讨。

[关键词]沉降观测工程施工技术应用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文明的极大提高及建筑设计施工技术水平的日臻成熟完善,同时,也因土地资源日渐减少与人口增长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高层及超高层建(构)筑物越来越多。

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

现行规范也规定,高层建筑物、高耸构筑物、重要古建筑物及连续生产设施基础、动力设备基础、滑坡监测等均要进行沉降观测。

特别在高层建(构)筑物施工过程中应用沉降观测加强过程监控,指导合理的施工工序,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及时反馈信息为勘察设计施工部门提供详尽的一手资料,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建(构)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或产生影响结构使用功能的裂缝,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根据本人在高层建(构)筑施工过程中沉降观测的应用,在此对高层建(构)筑施工过程中沉降观测工作浅谈管窥之见。

二、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
(一)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
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为能精确地反映出建(构)筑物在不断加荷作下的沉降情况,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1/10~1/20,为此要求沉降观测应使用精密水准仪(S1或S05级),水准尺也应使用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影响小的高精度铟合金水准尺。

在不具备铟合金水准尺的情况下,使用一般塔尺尽量使用第一段标尺。

人员素质的要求,必须接受专业学习及技能培训,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熟悉测量理论能针对不同工程特点、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观测方法及观测程序,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会分析原因并正确的运用误差理论进行平差计算,做到按时、快速、精确地完成每次观测任务。

(二)观测时间的要求
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对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特别是首次观测必须按时进行,否则沉降观测得不到原始数据,而是整个观测得不到完整的观测意义。


他各阶段的复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必须定时进行,不得漏测或补测。

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沉降情况或规律。

相邻的两次时间间隔称为一个观测周期,一般高层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按一定的时间段为一观测周期(如:次/30天)或按建(构)筑物的加荷情况每升高一层(或数层)为一观测周期,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必须按施测方案中规定的观测周期准时进行。

(三)观测点的要求
为了能够反映出建(构)筑物的准确沉降情况,沉降观测点要埋设在最能反映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

一般要求建(构)筑物上设置的沉降观测点纵横向要对称,且相邻点之间间距以15~30米为宜,均匀地分布在建(构)筑物的周围。

通常情况下,建(构)筑物设计图纸上有专门的沉降观测点布置图。

再就是,埋设的沉降观测点要符合各施工阶段的观测要求,特别要考虑到装修装饰阶段因墙或柱饰面施工而破坏或掩盖住观测点,不能连续观测而失去观测意义。

(四)沉降观测的自始至终要遵循“五定”原则
所谓“五定”,即通常所说的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

以上措施在客观上尽量减少观测误差的不定性,使所测的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保证各次复测结果与首次观测的结果可比性更一致,使所观测的沉降量更真实。

(五)施测要求
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与观测程序要熟悉、正确。

在首次观测前要对所用仪器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校正,必要时经计量单位予以鉴定。

连续使用3~6个月重新对所用仪器、设备进行检校。

在观测过程中,操作人员要相互配合,工作协调一致,认真仔细,做到步步有校核。

(六)沉降观测精度的要求
根据建(构)筑物的特性和建设、设计单位的要求选择沉降观测精度的等级。

再未有特除要求情况下,一般性的高层建(构)筑物施工过程中,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就能满足沉降观测的要求。

我们在河北省交通培训中心工程施工过程中就采用二等水测量的观测方法。

各项观测指标要求如下:
1.往返较差、附和或环线闭合差:△h=∑a-∑b≤l√n,表示测站数。

(或△h =∑a-∑b≤1.0√L,L表示观测路线距离)
2.前后视距:≤30m
3.前后视距差:≤1.0m
4.前后视距累积差≤3.0m
5.沉降观测点相对于后视点的高差容差:≤1.0mm
6.水准仪的精度不低于N2级别
(七)沉降观测成果整理及计算要求
原始数据要真实可靠,记录计算要符合施工测量规范的要求,依据正确,严谨有序,步步校核,结果有效的原则进行成果整理及计算。

二、具体施测程序及步骤
(一)建立水准控制网
根据工程的特点布局、现场的环境条件制订测量施测方案,由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控制点(或城市精密导线点)根据工程的测量施测方案和布网原则的要求建立水准控制网。

要求:
(1)一般高层建(构)筑物周围要布置三个以上水准点,水准点的间距不大于100米。

(2)在场区内任何地方架设仪器至少后视到两个水准点,并且场区内各水准点构成闭合图形,以便闭合检校。

(3)各水准点要设在建(构)筑物开挖、地面沉降和震动区范围之外,水准点的埋深要符合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大于1.5米)
根据工程特点,建立合理的水准控制网,与基准点联测,平差计算出各水准点的高程。

(二)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
由场区水准控制网,依据沉降观测点的埋设要求或图纸设计的沉降观测点布点图,确定沉降观测点的位置。

在控制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作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统一路线。

(三)沉降观测
根据编制的工程施测方案及确定的观测周期,首次观测应在观测点安稳固后及时进行。

一般高层建(构)筑物有一或数层地下结构,首次观测应自基础开始,在基础的纵横轴线上(基础局边)按设计好的位置埋设沉降观测点(临时的),等临
时观测点稳固好,进行首次观测。

首次观测的沉降观测点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比较的基础,其精度要求非常高,施测时一般用N2或N3级精密水准仪。

并且要求每个观测点首次高程应在同期观测两次后决定。

随着结构每升高一层,临时观测点移上一层并进行观测直到十0.00再按规定埋设永久观测点(为便于观测可将永久观测点设于十500mm)。

然后每施工一层就复测一次,直至竣工。

(四)将各次观测记录整理检查无误后,进行平差计算,求出各次每个观测点的高程值
从而确定出沉降量。

某个观测点的每周期沉降量:△c=Hh,IHn,I -1 .N 表示某个观测点,I表示观测周期数(I=1,2,3……)且H1=H0累计沉降量:△C=∑△c(n),n表示观测点号。

(五)统计表汇总
1.根据各观测周期平差计算的沉降量,列统计表,进行汇总。

2.绘制各观测点的下沉曲线。

首先建立下沉曲线坐标,横坐标为时间坐标,纵坐标上半部为荷载值,下半部为各沉降观测周期的沉降量。

将统计表中各观测点对应的观测周期所测得沉降量画于坐标中,并将相应的荷载值也画于坐标中,连线,就得到对应于荷载值的沉降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