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十五课时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 第25讲课件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 第25讲课件

考点一
基础回扣 要点探究 命题设计 思维建模 返回
考点一 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及各组分的关系
1.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 的内环境,在下列各种变化中,发
解析
答案
生在内环境中的是
()
①抗原与抗体结合 ②消化道中的
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③丙酮酸分
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④氧气在人体
内的运输 ⑤胰高血糖素的合成
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③丙酮酸分
核糖体上合成;抗体与抗原
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④氧气在人体
内的运输 ⑤胰高血糖素的合成 结合、pH 的调节、氧气的
运输都主要发生在血浆,神
⑥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发生在
A.①②⑥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①④⑥ 组织液。所以 D 项正确。
考点一
基础回扣 要点探究 命题设计 思维建模 返回
考点一 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及各组分的关系
2.写出内环境 3点一
基础回扣 要点探究 命题设计 思维建模 返回
考点一 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及各组分的关系
二、内环境的成分及理化性质
1.血浆的成分 (1)含量约 90%的是 水 ,约 7%~9%的是 蛋白质 , 约 1%的是 无机盐 。 (2)血液运送的物质:各种营养物质、各种代谢废物 、 气体 、激素等。
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 二者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是血浆 中 蛋白质 含量较高。
考点一
基础回扣 要点探究 命题设计 思维建模 返回
考点一 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及各组分的关系
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无机盐 、 蛋白质 的含量有关。 (2)酸碱度:正常人血浆近中性,pH 为 7.35~7.45 。 (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 37 ℃ 左右。

新人教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同步习题(25)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

新人教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同步习题(25)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

新人教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同步习题(二十五)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研究发现,大脑皮层某些区域在受到重复刺激后可产生一种持续增强的突触效应,称为长时程增强作用(LTP)。

LTP的产生过程既需要突触前神经元刺激突触后膜,也需要突触后神经元通过释放NO作为逆行信使作用于突触前神经元,使突触前神经元不断释放兴奋性递质,从而维持LTP效应。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LTP的形成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ATPB.神经元外Na+浓度降低更利于LTP的形成C.NO会改变突触前神经元细胞膜的离子通透性D.LTP效应说明兴奋在某些突触的传递是双向的B解析:LTP的产生过程需要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神经递质刺激突触后膜,需要消耗ATP,A正确;神经元外Na+浓度降低不利于兴奋的形成,所以不利于LTP的形成,B错误;NO由突触后膜产生,作用于突触前膜,使突触前神经元兴奋性发生改变,所以NO会改变突触前神经元细胞膜的离子通透性,C正确;LTP的形成依赖于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之间的相互作用,说明兴奋在某些突触的传递是双向的,D正确。

2.(2021·山东4月联考)当人们持续处于精神压力、挫折、恐惧等情绪时,往往会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研究表明,抑郁症的发生与单胺类神经递质(如5­HT)的减少有关。

5-HT是一种可回收的抑制类神经递质,在大脑中正常含量是比较高的,可以增强情绪抵抗力,使心境稳定;减少后,会对悲观的情绪特别敏感,导致抑郁和焦虑,而运动会增加5-HT的合成与分泌。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5­HT在细胞内合成后运出细胞,经突触间隙扩散至突触后神经元B.5­HT 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可引发钠离子通道开放C.临床上可通过抑制突触前膜对5-HT 的回收,增加突触间隙中5-HT 的浓度进行抗抑郁治疗D.适度运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抑郁症的预防和治疗B解析:5-HT是神经递质,在细胞内合成后释放到突触间隙,经扩散,与突触后神经元上相应受体特异性结合,A正确;5-HT 是抑制类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不能引发钠离子通道开放,不会产生兴奋,B错误;分析题干信息可知,5­HT 含量比较高时,可以增强情绪抵抗力,使心境稳定,抑郁症的发生与单胺类神经递质(如5-HT)的减少有关,故临床上可通过抑制突触前膜对5-HT 的回收,增加突触间隙中5-HT 的浓度进行抗抑郁治疗,C正确;运动会增加5-HT的合成与分泌,故适度运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抑郁症的预防和治疗,D正确。

近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5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新人教版(2021

近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5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新人教版(2021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5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5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5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25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基础达标](8+1)1.(2018·安徽合肥质检)如图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传出神经,④是效应器B.中间神经元B的兴奋既能传到A又能传到C,实现双向传导C.兴奋传到Ⅰ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D.Ⅱ上含有相应的神经递质的受体,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地结合解析:根据突触的结构可判断④是感受器,③是传入神经,②是传出神经,①是效应器,A错误;中间神经元B的兴奋只能由B传到A,不能由B传到C,B错误;Ⅰ处是突触前膜,兴奋传到突触前膜发生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化学信号,C错误;Ⅱ是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其上的突触后膜有相应的神经递质受体,能与神经递质发生特异性结合,引起该神经元兴奋或抑制,D正确。

答案:D2.下列关于兴奋的传导和传递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元特有的基因决定了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B.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能量C.神经元动作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K+外流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一定会引起突触后膜兴奋解析:神经元中没有特有的基因,基因在神经元中选择性表达,A错误;动作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钠离子内流,C错误;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会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D错误.答案:B3.下列关于神经元生命活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A.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后膜产生持续的电位变化B.反射弧的中间神经元能释放神经递质也有神经递质的受体C.膜外的Na+通过自由扩散进入膜内导致静息电位的形成D.膜内的K+通过Na+-K+泵主动运输排出,导致动作电位的形成解析: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立即被分解或移走,不可以使后膜产生持续电位变化,A错误;静息电位主要是由K+外流产生的,C错误;动作电位主要是由Na+内流产生的,D错误.答案:B4.(2018·山东临沂模拟)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长期记忆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B.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C.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属于人脑的高级功能D.在特定情况下,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也能使肌肉收缩和某些腺体分泌解析: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的记忆是短期记忆,A错误;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B正确;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属于人脑的高级功能,C正确;在特定情况下,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可引起传出神经末梢所支配的肌肉收缩或引起传出神经末梢所支配的腺体分泌,D正确。

2022版新教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8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5课 免疫调节学案 新人教版

2022版新教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8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5课 免疫调节学案 新人教版

第25课免疫调节课程标准要求学业质量水平1.5.1 举例说明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物质等是免疫调节的结构与物质基础1.5.2 概述人体的免疫包括生来就有的非特异性免疫和后天获得的特异性免疫1.5.3 阐明特异性免疫是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方式,针对特定病原体发生的免疫应答1.5.4 举例说明免疫功能异常可能引发疾病,如过敏、自身免疫病、艾滋病和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等1.通过对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功能的认识,理解免疫在内环境稳态方面的作用。

(生命观念)2.通过分析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过程的模式图,培养模型分析能力与建模的思维习惯。

(科学思维)3.通过“免疫功能的实验探究”的实验,提高实验设计能力。

(科学探究) 4.通过总结艾滋病的流行与预防等知识,形成健康生活、关爱他人的人生态度。

(社会责任)一、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1.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提示:①—c ②—b ③—c ④—c、d ⑤—a(2)免疫细胞①来源:来自骨髓的造血干细胞。

②种类:包括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

(3)免疫活性物质①来源: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

②种类:包括抗体、溶菌酶和细胞因子等。

③特点:可随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到达身体各个部位。

2.免疫系统的功能(1)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类型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形成生来就有后天接触病原体之后获得特点无特异性有特异性组成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2)免疫系统三大功能①免疫防御:机体排除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防护作用,是免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

②免疫自稳:机体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进行自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功能。

③免疫监视: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

二、特异性免疫1.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免疫细胞通过细胞表面的受体识别。

2.体液免疫(1)B细胞活化的三个条件:病原体与B细胞接触;辅助性T细胞表面特定的分子与B细胞结合;细胞因子的作用。

步步高生物一轮复习配套课件第八单元 第25课时

步步高生物一轮复习配套课件第八单元 第25课时

药物 的方法进行治疗。 (3)糖尿病患者应__________ 配合_____ 调控饮食 ,
回扣基础·构建网络
第25课时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回扣教材 1.教材 17 页,构建水盐调节的思维模型。 2.教材 18 页,利用图 2-10 构建血糖调节思维模型。
回扣基础·构建网络 知识网络 水和无机盐的调节过程:
回扣基础·构建网络
第25课时
第 25 课时
基础导学
水、无机盐的调节和血糖调节 回扣基础·构建网络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一、水和无机盐的调节 1.水的平衡
饮食 和_________ 物质代谢 过程中产生的水, (1)人体内水的来源:_____
主要 来源。 其中由饮食摄入的水是_____
泌尿系统 , (2)人体内水的排出途径有四条:主要途径是__________
第25课时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1)粪便中排出的水分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来自食物、饮水, 没有进入内环境中;另一部分来自内环境,是以消化液的形 式进入消化道中的。 (2) 由皮肤排出的水分包括汗液及无明显出汗时由皮肤表层 蒸发的水汽。
外,其余物质均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肾小囊,形成原尿。
肾小管 和集合管时, ②原尿流径_______ 通过它们的重吸收和分泌作
用等,最后形成尿液。
回扣基础·构建网络
第25课时
2.无机盐的平衡
Na+、____ K+ 、Ca2 、Zn2 、Fe3 、I 等。 (1)种类:____
+ + + -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第25课时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外液 渴觉
外液
抗利尿
回扣基础·构建网络
第25课时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第25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件新人教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第25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件新人教版

3.传导过程
4.传导特点:_____双__向________传导。
5.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的关系 (1)在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______相__反_______。 (2)在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______相__同_______。
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传递结构:兴奋在神经元间通过_____突__触________传递。
(必修 3P17 图 2-1 改编)下图依次表示蛙坐骨神经受到刺激 后的电位变化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C )
A.图 1 可表示甲电极处兴奋、乙电极处不兴奋 B.图 2 可表示甲电极处兴奋、乙电极处不兴奋 C.图 3 可表示甲电极处兴奋、乙电极处不兴奋 D.甲电极处从静息、产生兴奋到恢复静息状态可依次用图 1、 2、3 表示
5.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释放至突触间隙,该过程共穿过 了 0 层生物膜,该过程的发生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 )
6.神经纤维膜内 K+/Na+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 高。( × )
提示:动作电位产生是 Na+内流的结果,所以动作电位时 K+/Na +的比值低。
7.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 信号的转变。( √ )
(3)类型 a._轴__突__—__胞__体______型,简画为
b._轴__突__—__树__突______型,简画为
3.兴奋传递过程
4.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特点:__单__向__传__递_______。
原因: (1)存在: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的___突__触__小__泡______
中。 (2)释放:神经递质只能由 ____突__触__前__膜_____释放,作用于
___突__触__后__膜______。

2022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集训25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含解析苏教版

2022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集训25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含解析苏教版

课后限时集训(二十五)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建议用时:40分钟)1.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A[在毛细血管的动脉端,血液运输的氧气经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在毛细血管的静脉端,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经组织液进入血液被运输到肺排出体外,因此生成的组织液中的氧气的含量大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两者氧气的含量不相等。

] 2.(2020·山东多地市模拟)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长跑后肌肉酸痛是运动时产生的乳酸积累所致B.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C.甲型流感病毒的入侵可能会破坏人体内环境稳态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调节组织和器官的活动B[长跑后肌肉酸痛是运动时产生的乳酸积累所致,A正确;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不是内环境,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B错误;甲型流感病毒入侵可能会破坏人体内环境稳态,C正确;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组织和器官的活动,以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D正确。

]3.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丁表示某类细胞的细胞内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渗透压升高则会导致组织水肿B.甲中可含有抗体、激素和神经递质C.丁可表示淋巴细胞的细胞内液D.乙、丙是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C[据图分析,丁表示细胞内液,则甲表示血浆、乙表示组织液、丙表示淋巴。

血浆的渗透压升高在短期内会使组织液减少,不引起组织水肿,A错误;抗体、激素都可以分布于甲(血浆)中,但神经递质分布于突触间隙中,B错误;淋巴细胞主要分布于血浆和淋巴中,组织液中在炎症反应时也有淋巴细胞,故淋巴细胞的内环境可能是血浆、组织液、淋巴,丁可表示淋巴细胞的细胞内液,C正确;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即甲、乙,D错误。

2025年新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 第五单元 第25课时 分离定律的概率计算和常规应用

2025年新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  第五单元 第25课时 分离定律的概率计算和常规应用
2025年新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 第25课时
分离定律的概率计算和常规应用
课标要求
阐明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使得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有多种可能,并可由此预测子代的遗传 性状。
考情分析
基因分离 定律的实 质和应用
2023·全国甲·T6 2023·江苏·T23 2023·天津·T16 2023·北京·T19 2022·全国甲·T32 2022·海南·T15 2022·湖南·T19 2021·河北·T20 2021·湖北·T4 2021·山东·T6

推测亲代基因型 ③ ④
AA×aa ⑤
典例突破
选择的亲本及杂交方式
预测子代表型
第一组∶红花自交
出现性状分离 ①
第二组∶红花×白花
全为红花 ②
√A.根据第一组中的①和④可以判断红花对白花为显性
B.③的含义是Aa
C.②的含义是红花∶白花=1∶1,⑤为Aa×aa
D.①的含义是全为红花,④可能为AA
推测亲代基因型 ③ ④
题型一 显、隐性性状的判断
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
基本模型
2.根据遗传系谱图进行判断
基本模型
基本模型
3.合理设计杂交实验进行判断
典例突破
1.玉米的甜和非甜是一对相对性状,随机取非甜玉米和甜玉米进行间行 种植,其中一定能够判断甜和非甜的显隐性关系的是

典例突破
A中当非甜和甜玉米都是纯合子时,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B中当其 中有一个植株是杂合子时,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C中非甜与甜玉米 杂交,若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则该性状为显性性状;若出现两种性 状,则说明非甜和甜玉米中有一个是杂合子,有一个是隐性纯合子, 此时非甜玉米自交,若出现性状分离,说明非甜是显性性状,若没有 出现性状分离,则说明非甜玉米是隐性纯合子;D中若后代有两种性 状,则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故C项符合题意。

最新-2018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第25课时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课件 精品

最新-2018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第25课时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课件  精品

比一比 人类基因组与染色体组的区别是什么? 提示 人类基因组是包含 24 条染色体(22 条常染色体及 X、 Y 两条性染色体)上的 DNA 的全部碱基序列,而人的一个染 色体组包含 23 条(配子中的)染色体。
构建知识网络
突破考点提炼方法
考点一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转录和翻译 1.转录、翻译过程中有关图形解读
练一练 经测定,甲、乙、丙 3 种生物的核酸中碱基之比
如下表,这 3 种生物的核酸分别为
()
A G CT U
甲 60 40 60 40 -
乙 30 20 20 30 -
丙 41 23 44 - 28
A.双链 DNA、单链 DNA、RNA B.单链 DNA、双链 DNA、RNA C.双链 DNA、RNA、单链 DNA D.RNA、单链 DNA、双链 DNA 答案 B
的基因长度至少是
(D)
A.75 对碱基
B.78 对碱基
C.90 对碱基
D.93 对碱基
解析 设该多肽由 n 个氨基酸组成,则 110n-(n-1)×
18=2 778,得 n=30,可知该多肽由 30 个氨基酸组成,
则相应 mRNA 上应有 30 个密码子,再加上终止密码子应为
31 个,则编码该多肽的基因长度至少是 31×3=93 对碱
2.转录、翻译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关系
DNA 模板链 ACG GAT CTT
DNA 编码链 TGC CTA GAA
mRNA(密码子) UGC CUA GAA
反密码子 ACG GAU CUU
氨基酸
半胱氨 亮氨 谷氨酸
酸酸
提醒 (1)决定氨基酸的三个碱基应为 mRNA 上的密码子, 查密码子表也以此为依据。 (2)mRNA 上碱基序列与 DNA 编码链序列除了用“U”代替“T” 外,其余完全相同。 (3)数密码子个数的规则:①从左向右;②每相邻的 3 个碱 基构成 1 个密码子;③不能重叠数,即第二个密码子必须 为第 4~6 个碱基。 (4)示例: 图示 mRNA 中包含三个遗传密码子,分别为 UAG、CUA、GAA。

2019年高考生物(全国版)复习教案课件第25课染色体变异(共57张PPT)

2019年高考生物(全国版)复习教案课件第25课染色体变异(共57张PPT)

14
of
22
14
小积累
第25课 小积累 P189
15
of
22
15
(3)如图是家蚕细胞中的部分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其中 Z、W为性染 色体。回答下列问题:
第25课 第(3)题 P189
16
of
22
16
①突变型1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 易位 ,发生在 非同源 染色体之间;突变型2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 的 缺失 。
第25课 第(2)题 P189
10
of
22
10
(2)生物的某些变异可通过细胞分裂某一时期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如 图1、图2两模式图分别表示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两种现象,图中 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B.图1是由于个别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导 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改变的结果
(1)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重复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变化 B.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导致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 C.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有利变异 D.染色体缺失有利于隐性基因表达,可提高个体的生存能力 E.染色体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响
第25课 第(3)题 P189
解析:①突变型1的B基因所在片段移接到W染色体上,发生了染色体 的易位,其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突变型2的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 缺少一个片段,发生了染色体的缺失。
第25课 第(1)题 P189
解析: 个体生存能力的大小取决于性状适应环境的能力,与性状显隐性 无关,且染色体缺失也有可能导致隐性基因丢失,故D项错误。染色 体易位不改变基因的数量,会改变基因的位置,可能会影响基因的表 达,从而导致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故E项错误。

2021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山东专用)课件:课时作业第25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2021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山东专用)课件:课时作业第25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D.神经纤维膜上动作电位的峰值会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 大,随传导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解析:测定动作电位应该把电位计的两电极分别放在细胞 膜内侧和外侧,观察有无电势差,若表现为外负内正即是动作 电位,A 错误;神经细胞膜对 K+有通透性,造成 K+外流,形 成静息电位。适当增加溶液的 KCl 浓度,使细胞膜内外 K+浓度 差变小,K+外流减少,静息电位绝对值变小,B 错误;发生动 作电位时,细胞膜对 Na+的通透性增大,Na+内流。适当增加溶 液的 NaCl 浓度,使得膜内外 Na+浓度差增大,Na+内流增多, 动作电位的峰值增大,C 正确;神经纤维膜上动作电位的峰值 不受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的影响,D 错误。
5.(2020·贵州贵阳高三适应性考试)为研究动物反射弧的结 构和功能,研究人员利用脊蛙(剪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了如 下实验。
实验一:用 1%硫酸溶液刺激左侧后肢趾部皮肤,左侧后肢 出现屈腿反射;
实验二:去除左侧后肢趾部皮肤,重复实验一,实验左侧后 肢不出现屈腿反射;
实验三:破坏脊蛙的脊髓,重复实验一,左侧后肢不出现屈 腿反射。
4.(2020·湖北八校联考)下列关于神经细胞生物电现象的叙 述,正确的是( C )
A.将电位计的两电极置于经纤维膜的外侧,给予一适宜 刺激后可测出动作电位的大小
B.将离体的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生理盐溶液,适当增加溶 液的 KCl 浓度其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
C.将离体的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生理盐溶液,适当增加溶 液的 NaCl 浓度其动作电位的峰值增大
解析:电位 1 为动作电位,是突触后膜受体接受兴奋性神 经递质后,引起膜上 Na+通道开放,Na+大量内流导致的,A 错 误;递质只能与特异性的受体结合,这与蛋白质具有特定的结 构有关,B 错误;发生电位 2 很可能是突触后膜阴离子内流的 结果,C 正确;神经递质以胞吐的形式释放到突触间隙,然后 扩散到突触后膜,D 错误。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7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第25讲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名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7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第25讲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名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例 1 [2016·甘肃模拟]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a 表示基因突变,可改变种群基因频率 B.b 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形成一定需要地理隔离 C.c 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共同进化 D.d 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
1.生物进化的实质是什么?进化是不是一定有新物种形成? 提示: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 2.新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地理隔离吗?新物种形成标志是什么? 提示:不一定。生殖隔离。
A.此时该种群中 A 的基因频率为 5% B.该种群所处的环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C.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产生了新物种 D.a 的基因频率提高,说明 a 基因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解析 一对等位基因频率的和为 1,A 正确;基因频率改变,说明生物发生进化,可能环境发生变化, B 正确;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说明生物进化,但是还没有出现生殖隔离,没有形成新物种,C 错误; 通过自然选择,a 的基因频率提高,说明 a 基因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D 正确。
易错警示 伴性遗传的基因频率的计算,男女分开来算,尤其是分母中女性基因型频率(或个体 数)×2,男性基因型频率(或个体数)×1。
2.[2015·山西忻州四校二模]某种群基因库中有一对等位基因 A 和 a,且 A 和 a 的基因频率都是 50%, 一段时间后,若 a 的基因频率变为 95%,由此判断,错误的是( )
例 2 [2016·安徽联考]在一个随机交配的中等大小的种群中,经调查发现控制某性状的基因型只有两
种:AA 基因型的频率为 20%,Aa 基因型的频率为 80%,aa 基因型(致死型)的频率为 0,那么随机交配
繁殖一代后,AA 基因型的个体占( )
A.1/5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第25讲 染色体变异与育种名师精编课件 北师大版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第25讲 染色体变异与育种名师精编课件 北师大版

2.染色体组数量的判断方法 (1)同一形态的染色体→有几条就有几组。如图中 有 4 个染色体组。 (2)控制同一性状的等位基因→有几个就有几组。 如 AAabbb 个体中有 3 个染色体组。 (3)染色体组数=染染 色色 体体 形数 态数,如图中染色体组数为28=4。
3.“二看法”判断单倍体、二倍体与多倍体 先看待判定个体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还是由配子发育而成的。若待判 定个体是由配子发育而成的,不论含有几个染色体组都是单倍体,单倍体 是生物个体,而不是配子,所以精子、卵细胞属于配子,但不是单倍体。 若待判定个体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再看它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含有两 个染色体组的是二倍体,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就是多倍体。
与纯合野生型个体交配,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无眼
野生型
F1
0
85
F2
79
245
据此判断,显性性状为__野__生__型__,理由是__F_1_全__为__野__生__型__(_F_2_中__野__生__型__∶____
__无__眼__为__3_∶__1_) _。
解析 由表中数据可知F1全为野生型,F2中野生型∶无眼约为3∶1,所以
是( )
A.发生了染色体易位
B.染色体组数目整倍增加
C.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替换
D.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增减
1 234 567
解析答案
7.二倍体动物缺失一条染色体称为单体。大多数单体动物不能存活,但在黑
腹果蝇中,点状染色体(Ⅳ号染色体)缺失一条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
(1)果蝇群体中存在无眼个体,无眼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无眼果蝇个体
野生型是显性性状。
1 234 567
解析答案

【金版方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25讲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件 新人教版

【金版方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25讲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件 新人教版
学案25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一、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比较
项目 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1) 种群 是 生物进化的基本单 位; 突变和基因重组 ( 2) 产生进化的原 材料; 自然选择 ( 3) 决 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 4) 导致 隔离 物种的形成; ( 5) 导 共同进化 致生物多样性的形 成
考点1
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比较
*考点精讲*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①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内因 ②过度繁殖为自然选择提供更多的选 择材料,加剧了生存斗争 ③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 是定向的,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着生 物进化的方向 ④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过程,是生 物进化的动力 ⑤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⑥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缓慢、 连续的过程
【技巧点拨】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要注意掌握三个环节: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②自然选择决定生物 进化的方向;③隔离导致新物种形成。 三者关系如图所示:
*对应训练* 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的种间竞争是一种选择过程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依据 C.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D.突变的可遗传性阻碍生物进化 ( )
①没有阐明遗传变异的本质 以及自然选择的作用机理 ②着重研究生物个体进化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①从分子水平上阐明了自然选 择对遗传变异的作用机理 ②强调群体进化,认为种群是 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不同点
共同点
都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生物的多样性、适应性
*典例剖析*
【例1】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 D ) A.人工培育的新物种只能生活在人工环境中 B.生物进化的方向与基因突变的方向一致 C.冬季来临时植物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增高是为了更好地防止冻害 D.受农药处理后种群中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更多机会将基因传递给后代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基础知 识的迁移判断能力。A项中人工培育的新物种有的也可以生活在野外, 如杂交水稻等,故A项叙述错误;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生物进化的 方向取决于自然选择的方向,故B项叙述错误;C项中冬季来临时,植 物体内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增大了细胞内溶液的浓度,降低了凝固点, 有利于适应寒冷环境,而不是为了适应寒冷环境,故C项叙述错误; 农药处理选择了具有抗药性的个体,淘汰了没有抗药性的个体,因此 抗药性强的个体生存下来并繁殖的机会大大增加,故D项叙述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醒 人类基因组计划检测对象:一个基因组中,24
条DNA分子的全部的碱基(对)序列,包括基因片段
中的和非基因片段中的,不是检测基因序列。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十五课时
7
构建知识网络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十五课时
8
高频考点突破
考点一 人类常见的遗传病类型 1.单基因遗传病 (1)概念: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 制的遗传病。 提醒 单基因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不 是一个基因控制。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十五课时
9
(2)类型
常见类型
实例
患病个体 基因型
常染色体显性 单基因 遗传病 显性遗 传病 伴X染色体显
性遗传病
常染色体隐性 单基因 遗传病 隐性遗 传病 伴X染色体隐
性遗传病
多指、并指、软骨发 育不全等
AA、Aa
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
XAXA、 XAXa、
XAY
白化病、镰刀型细胞 贫血症、先天性聋哑、 aa 苯丙酮尿症等
解析 一个家族仅一代人中出现过的疾病可能
是隐性遗传病;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
疾病可能不是遗传病;只携带隐性遗传病基因
的个体不会患病;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因
佝偻病

常染色体 隐性遗传病:苯丙酮尿症、
传 病
隐性基
白化病、先天性聋哑
因引起 X染色体隐性 遗传病:进行性肌营养
不良、红绿色盲、血友病
概念:由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 控制的人类遗传病
多基因 遗传病
实例: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哮喘病 和 青少年 型糖尿病
特点:在群体中发病率高,易受环境影响
概念:由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
1.人类基因组:人体DNA所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 。
2.人类基因组计划:指绘制人类 遗传信息 图,目
的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 全部DNA序列,解读其中
包含的遗传信息。
3.参加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国家:美国、英国、德
国、日本、法国和中国。中国承担 1% 的测序任务。
4.有关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几个时间
正式启动时间: 1990年。 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公开发表时间:2001年2月。
解析 21三体综合征是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抗
维生素D佝偻病是X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病;哮喘
病和青少年型糖尿病是多基因遗传病。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十五课时
3
二、遗传病的检测和预防
1.手段:主要包括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 2.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预防遗传病的产生
和发展。 3.遗传咨询的内容和步骤
(1)医生对咨询对象进行身体检查,了解 家庭病史,对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作出诊断。 (2)分析 遗传病的传递方式 。 (3)推算出后代的 再发风险率 。 (4)向咨询对象提出防治对策和建议,如
第25课时 人类遗传病
必备知识梳理
回扣基础要点
一、遗传病的概念及常见类型
1.概念: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十五课时
1
人 类 2. 遗 传 病 分 类
概念:由 一对等位基因 控制的遗传病
常染色体 显性遗传病:并指、软骨发

显性基
育不全
基 因
因引起 分类
X染色体 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
人类基因组的测序任务完成时间:2003年。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十五课时
6
5.已获数据:人类基因组由大约 31.6 亿个碱基对组 成,已发现的基因约为2~2.5万个。
6.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影响 (1)正面效应:可以了解与癌症、糖尿病、老年性 痴呆、高血压等疾病有关的基因,以便进行及时有 效的基因诊断和治疗;可以在出生时进行遗传的风 险预测和预防等。 (2)负面效应:可能引起基因歧视等伦理道德问题。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十五课时
13
对位训练
1.(2009·江苏卷,18)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
叙述,错误的是
( D)
①一个家族仅一代人中出现过的疾病不是遗传
病 ②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是遗传
病 ③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会患遗传病 ④不
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红绿色盲、血友病等
XaXa、 XaY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十五课时
10
2.多基因遗传病 (1)概念:受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 遗传病。 (2)举例: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哮喘和青 少年型糖尿病等。 (3)特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在群体中发 病率较高;常表现为家族聚集(即:一个家庭 中不止一个成员患病)。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十五课时
11
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类型
数目 变异
病例
21三体 综合征
症状
病因
智力低下,发育迟 减数分裂时21 缓,50%患有先天 号染色体不能 性心脏病,部分患 正常分离,受 儿发育过程夭折 精后21号染色
体为3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结构 猫叫 发育迟缓,存在严 5号染色体部
变异 综合征 重智障
分缺失
提醒 ①上述三类遗传病只有单基因遗传病遗传
时符合遗传定律。
②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一定会患遗传病,如
Aa不是白化病患者;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也
可能患遗传病,高如考染生物色一轮体复异习第常二十遗五课传时病。
12
4.先天性疾病、后天性疾病、家族性疾病的区别
项目 先天性疾病 后天性疾病
出生前已形成 在后天发育 含义 的畸形或疾病 过程中形成
的疾病
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人类 疾病为遗传病
病因 由环境因素引起的人类疾病 为非遗传病
家族性疾病
指一个家族中多 个成员都表现出 来的同一种病
从共同祖先继承 相同致病基因为 遗传病
由环境因素引起 为非遗传病
①先天性疾病、家族性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 联系 ②后天性疾病不一定不是遗传病
提醒 用集合的方式表示遗传病与两类疾病的关 系如下:
终止妊娠 、进行产前诊断等。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十五课时
4
4.产前诊断:指在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 测手段,如羊水检查、 B超检查 、孕妇血细胞检 查以及基因诊断等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某 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
5.优生措施:禁止 近亲结婚,提倡 适龄生育。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十五课时
5
三、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人类健康
染色体异
常遗传病 实例高:考先生物天一性轮愚复习型第—二十—五患课时者比正常人
2
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
练一练
(2009·广东理基,46)多基因遗传病是一类在
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的遗传病。以下疾病属于多
基因遗传病的是
(B )
①哮喘病 ②21三体综合征 ③抗维生素D佝偻
病 ④青少年型糖尿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