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东南亚华人的文化认同
东南亚华人文化认同的内涵和特性
东南亚华人文化认同的内涵和特性作者:张晶盈来源:《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03期摘要:华侨文化和华人文化是东南亚中华移民文化的两种不同形态,是“落叶归根”侨居心态和“落地生根”定居心态的文化表现;华人文化认同是作为主体的华人对华人族群共同文化的认可、肯定与接受;东南亚华人文化认同是由个体、社群和族群等主体文化认同构成的多层系统,具有多重多样的认同结构,是传承性和变异性相统一的动态过程,也是差异性和共同性相统一的文化过程。
关键词:东南亚华人;文化认同;华侨文化;华人文化作者简介:张晶盈,哲学博士,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海外华人社会与文化、华人文化认同(E-mail:*****************,福建厦门 361021)。
基金项目: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专项“一带一路背景下东南亚华人文化认同多重建构研究”(HQHRYB2020-07)中图分类号:D634.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398(2021)03-0015-10全球华侨华人约6 000万人,东南亚是最主要的聚居区,总数约4 100万人,约占全球华侨华人的68.3%。
[庄国土:《21世纪前期世界华侨华人新变化评述》,贾益民等主编:《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2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14页。
]在全球化进程中,东南亚华侨华人与世界各地华侨华人一样,都面临着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问题。
由于各个国家、地区华人生活实践具体形式不同,华人文化认同的建构方式也各有差异性。
但在这些差别性和特殊性的背后蕴藏着深刻的共同性。
本文拟从一般性层面上尝试对东南亚华人文化认同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特性进行探析,以加深对华人文化认同内在本质的理解。
[由于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东南亚华人绝大部分已陆续加入所在国国籍,但仍有很少部分持中国国籍的华侨。
本文为了行文方便,除了在具体论析华侨与华人的认同差异性而加以区别外,一般情况下,将用“华人”一词来指称华侨与华人。
东南亚各国华文教育的历史发展现状
二、发展阶段具体情况
1、私塾教育
新加坡的华文教育在19世纪中后期有一段私 塾兴盛的历史,华文教育由华人自己兴办,自 己出钱,自己管理的格局。 从创办人看,可分作三类:一是华人领袖 出钱出力倡办的,如萃英书院;二是家族创办 的,如1867年由陈金钟和陈明水创办的毓兰书 院;三是教会创办的,如1872年道南学校,集 宗教与教育为一体。
教育的发展,殖民政府的态度渐渐发生了变化。 殖民政府认为“华侨爱国热情如此狂热乃华文 教育的结果”,于是采取行动,于1920年10月 27日颁布了“学校注册条例”,以此来管制华 校。该法令的颁布标志着殖民政府对华文教育 放任自流政策的结束。 法令的要点有: 1)所有学校(凡有10名学生以上)必须注册; 监理员、董事、教员亦然;2)提学司和视学 官,得经常巡视已注册的学校,查是否已根据 法令办理; 3) 取缔学校成为政治宣传的机关,其存在足 以妨碍殖民地公众利益,或教学不利于学生, 或作为非法会党的集合; 4)政府有立法加强管理学校的权力。
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民族国家,除华族外,还 有马来族、印度族等,英语是各族的共同语。 最初学校分两种,一种是英语学校,另一种是 各族母语学校,华语学校占大多数。新加坡政 府为了推行英语为第一语言和民族团结政策, 在教育政策上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1953年开始实施“双语政策”; 60年代初推广“混合学校制度”,将各母语学 校并到英校,其中华文学校占457所;1979年 实施“浸濡计划”, 1984年起,推行全国统一源流学校计划 80年代也推广讲华语运动。
2、近代学校的兴起 东南亚各国近代华文学校的兴起,无不受 改良派、革命派的影响和推动,两派在各国的 影响有大有小,就新加坡而言,早期的华文教 育受改良派的影响更大。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 1900年康有为到 新加坡避难,大力提倡新学,推动华人兴办学 校。从1905年到1920年间新加坡迅速兴办了华 文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女子教育等。 1905年,新加坡华侨创办两间华侨学校,养 正学堂(后为崇正学校)和广肇学堂(后为养 正学校)。 1918年6月,华人领袖陈嘉庚发起筹办华 侨中学,得到各帮侨领20多人的支持和响应, 并获新加坡总商会召开的第一次侨务大会一致
中国文化近代在东南亚的传播:传承、异变与包容共生
中国文化近代在东南亚的传播:传承、异变与包容共生本文为节选,全文载《国际汉学》2021年第2期。
中国与东南亚之间有史记载的交通往来始于公元前后。
两地间的交流往来,特别是通过海路的贸易往来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非常密切。
唐代中期至宋元,“海上丝绸之路”大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彼此的文化交流。
至明代,双方的交往达到鼎盛。
16世纪初,东南亚殖民时代开始,数个世纪间,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官方关系遭到破坏,但民间往来仍得以维持。
19 世纪中期以后,随着西方各国对东南亚殖民地的开发,当地出现了近代最大规模的华人移民潮,使这一地区至今仍是海外华人数量最多的地区。
中国与东南亚在近代交往关系的变迁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在近代经历了共同的命运与磨难。
原先基于所谓“朝贡体系”的相互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双方的文化交流体现出三大基本特征:其一,官方文化交流急剧衰退乃至中断,民间交流日益广泛活跃,占据了主流地位,华人华侨成为双方文化交流的主体。
其二,中国文化与东南亚各国文化,特别是当地原住民的主流文化之间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交流与融合。
其三,随着中国文化近代在东南亚的传播,东南亚传统文化的部分元素也在中华大地上流传开来。
中国文化近代在东南亚的传播:以古典小说的译介为例由于东南亚与中国在地理上的亲缘关系,加之华人移民的不断迁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从物质器具、科学技术、语言文字、艺术宗教到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典章制度,都广泛地传播到该地区,促进了当地文化的发展。
中华文化近代在东南亚的传播与发展有几种最主要的方式:中国古典小说的传播和译介、中华传统戏曲的流播、华文报章在当地的刊行、华文学校在当地的创办、中国宗教及宗教典籍的流传等等。
《活佛济公》马来文译本第二卷封面中国古典小说在东南亚的影响广泛。
以《三国演义》为例,这部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成书后就传到了越南,成为当地被翻译得最多的中国古典小说。
随后在东南亚许多国家广泛流传,被译成各国的文字出版,其中泰译本是东南亚语言译本中成书最早的。
东南亚华人参政的特点和前景
东南亚华人参政的特点和前景庄国土*【内容提要】 政治权利是族群和个体的根本权利,是经济利益的根本保障。
近30年来,东南亚华人的政治地位有所改善,参政意识也随之提升。
东南亚华人参与当地政治活动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华人政党或社团代表华族群体参与,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尼,但惟有新加坡华族能平等参与社会政治;二是以公民身份参政,不凸现华族身份,不代表华族群体,如泰国、菲律宾和越南。
政治权利是族群和个体的根本权利,是经济利益的根本保障。
二战以后,东南亚国家的华人逐渐成为当地公民,但他们对当地国家的忠诚仍不同程度地受到怀疑。
或是由法令规定,或是因执法者歧视,他们大多不能享有与土著相同的政治权利,其经济成果也就缺乏牢固之基础。
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东南亚华人与当地土著的关系日趋融洽,其政治地位有所改善。
本文意在探讨当前东南亚华人参政的特点和前景。
东南亚华人政治认同的改变认同(identity)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社会学家常用的术语,也越来越多地为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学者所引用,用来表示个人或群体的“归属感”,即个人或群体(行为主体)与其他对象(客体,包括个人、团体、观念、理想和事物)产生心理上和情感上的结合关系,在潜意识中将自己视为对象(客体)的一部分而行动¹。
著名的东南亚华人研究学者王赓武教授将东南亚华人认同归于两类共七种认同:政治类认同包括中国民族国家认同、当地民族国家认同、华人社区认同和强调法律政治权力的种族认同;文化类认同包括中华历史认同、中华文化认同和文化族群认同º。
笔者倾向于将东南亚华人的认同分为政治(国家)认同和族群认同两类,其他各种认同,包括文化、历史、阶级、法律、社区、种族等认同,其实都可以归于这两类认同。
在政治认同层面,以绝大部分华人加入当地国国籍为标志,至20世纪80年代,东南亚华人已基本上完成国家认同的转向,仍持中国护照的华侨极少,且在华人社会中影响甚微。
大体而言,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华人约在50年代末期基本解决了入籍问题。
试谈中华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播 - Netvigatorcom
试谈中华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播黄猷一中国传统文化进入东南亚大体上是在两个时代通过两个渠道。
第一,在历史上东南亚等某些地方曾经处于中国直接的管辖之下。
如:宋以前的安南,其他在不同程度上承认中国是他们的宗主国的更为普遍。
从印度支那半岛到暹罗到缅甸到马来亚半岛,印度尼西亚群岛以至菲律宾群岛,对中国的朝贡和制度化的朝贡贸易一直延续到西方殖民者到来以前。
因而天朝的政治制度、宫廷文化以至汉字对东南亚都有长期的影响,甚至印度尼西亚早期的伊斯兰文化,中国也是一个重要的来源。
但是随着当地社会的发展,民族文化的形成,中国传统文化就被当地化或者边缘化了。
西方殖民者到来以后,中国的影响不论是政治、经济或者是文化,更是逐步被削弱以至掩盖了。
第二,清朝末年承认华侨为帝国的臣民,在东南亚西方各国的殖民地,设领馆、办商会、建学校,吸收华侨子弟回国参加科举考试和进学堂受教育。
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因而得以通过华侨在当地传播,并成为华侨社会的主导文化。
但时间不长,覆盖面也不大,可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精英文化在东南亚包括华侨社会并没有真正的扎下根子。
二中华文化在东南亚传播最广,而且长期占优势的是民间文化。
它的载体是早期华侨,在西方殖民者来到东南亚之前,当地已有许多早期华侨的定居点,他们来自四面八方,按照家乡手工业行会的模式把分散的移民群体组织起来,成为一种和当地社会有联系但又保持相对独立性的自治的小社会,依靠从家乡带来的比当地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手工业生产和商业经营的能力在当地立足。
他们是西方殖民者在东南亚最强大的对手,当西方殖民者感到无法控制他们的时候,就以暴力来消灭他们。
如菲律宾的“八连事件”、印尼的“红河事件”、婆罗州的“三发公司事件”,都曾经是血流成河的大屠杀。
而这批早期华侨的文化遗存也就是保留于峇峇文化中的生活方式,礼仪和祖先崇拜而已。
十九世纪末,为开发的需要,西方殖民者又从中国引进了大量的劳动力,包括契约华工和其后的自由移民。
东南亚华裔新生代的“祖籍记忆”
东南亚华裔新生代的“祖籍记忆”本文所说的华裔新生代,指1975年以后出生、其家族在居住国当地传承到他(她)这一代至少已经是第二代的华人群体。
与期待“落叶归根”的父辈、祖辈相比,他们是“落地生根”的一代,具有和他们前辈不同的生存体验,在价值取向、行为选择和社会实践方面表现出与前辈不同的特征。
从时空和社会发展趋势角度而言,华裔新生代的整体发展趋势代表了海外华人社会的发展方向。
所谓“祖籍记忆”,属于保罗?康纳顿(P.Connerton)所论述的“社会记忆”(即“影响人们理解当前经验的先在脉络”注:〔美〕保罗?康纳顿著、纳日碧力戈译:《社会如何记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页。
))范畴。
共享某种“社会记忆”的人群对同样的境遇和场景有大体一致的反应。
共同的语言、习俗和价值观等象征性要素构成对这种“社会记忆”的有效提示。
“社会记忆”可以被操控以寻求权力,世代之间也可能因为受到不同记忆系列的影响而产生分隔。
对于东南亚华人来说,由于祖籍上的同源以及中华文化传统、习俗在居住国当地的传承,从而使他们形成了与其祖籍地相关的“社会记忆”,这就是他们的“祖籍记忆”。
基于这种记忆,他们承认自身和中华有一种象征性的联系,并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持续表达对这种记忆所蕴含的某些文化特征的认同。
它具体表现为语言、文化风俗的传承和价值观的形成,其中还包括与祖籍国建立某种联系的意愿等。
我们进行此项调查、研究的目的,首先在于比较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度尼西亚三国华裔新生代的“祖籍记忆”的相对强度,并就导致其差异的原因加以阐释。
其次,试图探寻“祖籍记忆”是如何影响上述三国华裔新生代的自我认同结构的。
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描述“祖籍记忆”和自我身份认同的关系。
东南亚华人自我身份的认同呈现出多重性和多层次性,我们总体上把它分为两个层面:(1)“国民认同”,即他们对自身作为所属国公民这一身份的认同,这是他们得以介入所在国政治生活的基础,由于不同的国家处理当地华人公民地位的政策、族际关系环境等的不同,影响到这一认同的强度和限度,并影响到华人介入当地公民政治领域的深度。
东南亚华文教育政策
东南亚华文教育政策介绍华文教育政策是东南亚国家在教育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政策。
在东南亚地区,华人社区占据着很大的比例,华文教育政策旨在保护和促进华人文化的传承。
本文将对东南亚华文教育政策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
东南亚华文教育政策的现状新加坡1.华文是新加坡的官方语文之一,与英文、马来文和泰米尔文并列。
新加坡政府积极推动华文教育,确保华人文化的传承。
2.新加坡的教育体系中,华文教育有严格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
学生需要学习华文,包括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
3.新加坡华文教育不仅注重语言技能,也注重培养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和价值观的了解。
马来西亚1.马来西亚有广泛的华人社区,华文教育在该国也十分重要。
2.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主要由华文学校承担,这些学校使用华文进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中华文化传统。
3.马来西亚政府也提供一定的支持,确保华文教育能够得到有效地发展和推广。
印度尼西亚1.印度尼西亚有大量的华人社区,华文教育对于华人群体来说非常重要。
2.印度尼西亚政府在教育政策中,也允许华文学校的存在,并支持这些学校的运作。
3.华文学校在印度尼西亚不仅教授华文,也注重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认同。
东南亚华文教育政策的影响文化传承1.东南亚各国通过华文教育政策,保护和传承华人文化。
学生们通过学习华文,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
2.华文教育政策促使华裔学生对自己的文化身份有更深刻的认知,增强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国际交流与合作1.东南亚各国对华文教育的推广,促进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2.通过华文教育,东南亚学生对中国有更深入的了解,增进了中东两地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未来发展与展望教育合作1.未来,东南亚各国可以进一步加强教育合作,通过师资培训、教材编写等方式,共同推动华文教育的发展。
2.通过教育合作,可以提高华文教育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
数字化教育1.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未来的华文教育可以更多地借助数字化教育手段。
国族塑造与族群认同——二战后东南亚民族国家建构中的华族身份认同变化
要 ]东南亚华族 的身份认 同问题是二 战后东南亚 民族 国家建构 中的一个 焦点 问题 。在东南亚 现代 民族 国家的 民
族 整合过程 中,华族 的身份 由 “ 华侨” 海外华人 ”转变为 “ 、“ 华人” ,这不 仅仅 是称谓 的改变 ,其 中包含 了对 他们政治身 份 、文化身份 的重新定位 。本文描述 了华人身份转变过程 中所遇到 的重重 困难 ,并从 民族 国家建构 的理念来 分析其 中的原 因 ;结合冷 战后 中国与东南亚 国家关系 的变化 ,探讨全球化进程 中东南亚华族身份认 同的新变化。 [ 中图分类号]D 3 . 64 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 号] 10 6 9 (0 0 4— 0 5— 6 0 8— 0 9 o l a I h d n i ft t ni i e e g o p h sb e o a r b e d rn h o s r c : i c rd W rI ,t e i e t y o he eh c Ch n s r u a e n a f c lp o l m u g t e c n・ t i sr cin o ain-t t n S u h a tAsa n t e p o e so u l i g mo e n sae n to o n re t a in li — tu to fn to sae i o t e s i .I h r c s fb id n d r tt - ain c u ti swih n t a n o
t g ain i o t e s i e r to n S u h a tAsa.t e sau fehnc Ch n s r u a o v re r m ‘Ov re sCh n s ’t “ h tt so t i i e e g o p h sc n et d fo ‘ e s a i e e’ o Chie e n s
东南亚华人民间信仰文化研究述评
东南亚华人民间信仰文化研究述评作者:孟庆梓来源:《理论观察》2019年第10期民间信仰是东南亚华人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该主题的考察历来是解读当地华人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
从学术史意义上讲,现有成果的研究经验既为我们当前的东南亚华人民间信仰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和方法论,又为我们未来的东南亚华人民间信仰研究预留了若干空间。
基于此,本文将在归纳分析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宗教文化视角出发,对东南亚华人民间信仰研究的以往经验和未来取向等议题试做探讨。
早在1923年,宋旺相的《新加坡华人百年史》一书中便详细记载了1840年4月新加坡天福宫在迎接中国南来天妃神像而举行盛大迎神庙会的热闹场景。
〔1〕二战前后,一些历史学、人类学研究者逐渐进入东南亚华人社会文化研究领域,讨论或论及当地华人民间信仰文化的考证类研究成果逐渐增多。
代表性者如韩槐准(《大伯公考》,《南洋学报》1940年第一卷第二辑)、许云樵(《大伯公二伯公与本头公》,《南洋学报》1951年第七卷第二辑)、陈育崧(《天妃考信录》,《南洋学报》1952年第八卷第二辑)等人对新马华人大伯公和天妃信仰缘起的历史考证、Alan EllIott对新加坡华人灵媒崇拜的考察〔2〕、Maurice Freedman对新加坡华人家庭亲属关系内的祖先崇拜分析〔3〕,等等。
20世纪70年代后,一些研究者积极开展东南亚华文碑铭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其中便汇集了大量华人民间信仰庙宇的碑刻文献。
如饶宗颐编撰的《星马华文碑刻系年》(1970)、陈荆和、陈育崧合编的《新加坡华文碑铭集录》(1970)、庄钦永的《新加坡华文铭刻记录初编》(1984)和《马六甲、新加坡华文碑文辑录》(1998)、陈铁凡、傅吾康合编的《马来西亚华文铭刻萃编》三卷(1982)、傅吾康的《印度尼西亚华文铭刻汇编》三卷(1988-1997)以及傅吾康、刘丽芳的《泰国华文铭刻汇编》(1998),这些碑刻文献为当代东南亚华人民间信仰文化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东南亚地区的民族文化与民族认同
东南亚地区的民族文化与民族认同东南亚地区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交融的地区。
在这片土地上,有华裔、马来人、印度人、泰族等多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在多元文化的熏陶下,东南亚的民族认同成为了一种独特的现象。
本文将探讨东南亚地区的民族文化和民族认同。
一、华裔文化和民族认同华裔在东南亚地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
尤其是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华人已经成为了这些国家中最重要的民族之一。
华裔文化在东南亚地区扎根已久,也形成了独特的特点。
在新加坡,很多年轻人都穿着传统的中式衣服去参加婚礼、节日等宴会。
他们也会弹奏古筝、演奏二胡等传统乐器。
不仅如此,中国传统文化也在东南亚地区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并且获得了认可和喜爱。
东南亚的华人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珍爱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展现华裔的民族认同。
二、马来文化和民族认同马来人是东南亚地区最主要的民族之一,他们的文化和传统也有着独特的特点。
马来人喜欢穿着传统的马来服装,这种服装像一种独特的标志,彰显着马来人的民族认同。
马来人还有许多传统的舞蹈和音乐,这些传统艺术形式都反映了马来人独特的文化。
马来语是这个地区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它是官方语言之一。
马来人在这里还保留了一些独特的传统习俗,比如向长辈行礼、尊重老年人等等。
这些特点都在传递着马来人深厚的民族认同。
三、印度文化和民族认同印度人在东南亚地区定居已经有了两个世纪,他们对这片土地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
印度人的文化有着独一无二的魅力,而且已经融入东南亚的文化中。
印度人在东南亚的阿育吠陀和瑜伽课程非常受欢迎,他们还会传授自己的印度菜谱,这些菜品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被广泛传播。
印度音乐在东南亚也有不小的影响力,像印度歌舞片等多种印度文化形式,已经成为东南亚文化的一部分。
这些都展示了印度人对东南亚文化的认同。
四、泰族文化和民族认同泰族是东南亚地区的重要民族之一,泰国的文化在这个地区有着广泛的传播。
东南亚和中国的文化价值观有何不同
东南亚和中国的文化价值观有何不同首先,东南亚和中国在宗教信仰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东南亚国家如泰国、印尼和马来西亚等主要信仰佛教、伊斯兰教和印度教。
这些宗教注重个人灵修、自我超越和个人的精神修养。
而中国的主要宗教是儒教、佛教和道教,其中儒教对家庭、社会秩序和道德价值观的传统重要性非常高。
儒家价值观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和谐,注重家族、社会的利益和责任。
其次,东南亚和中国在家庭结构和家族观念方面也存在差异。
东南亚国家普遍存在大家庭模式,三代同堂是常见的现象。
家族和亲戚关系在东南亚文化中非常重要,人们通常面临着许多社会和经济上的期望以及责任。
相比之下,中国的家庭结构相对小型化,核心家庭为主。
家族观念逐渐减弱,个体主义倾向逐渐增强。
第三,东南亚和中国在礼仪和社交方面也存在差异。
在东南亚的许多国家,人们非常重视面子和尊严,尤其是在公众场合中。
礼仪和社交规范在社交互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比之下,中国的礼仪和社交规范更加注重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怀,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与信任。
此外,东南亚和中国在饮食习惯和传统方面也有所不同。
东南亚地区的饮食以米饭、面食、海鲜和辣椒为主,喜欢辛辣的味道。
而中国的饮食更加多元化,包括主食、面食、粥、蔬菜和肉类。
中国的饮食文化强调均衡、营养和养生。
此外,东南亚和中国在价值观方面对工作和生活的态度也有所不同。
东南亚国家普遍存在“悠闲生活”的文化氛围,追求生活的快乐和自由。
中国的文化中,工作和奋斗被视为一种美德。
儒家的价值观强调“勤劳致富”和“重视学问”,奋斗被看作是个人成功和家庭幸福的基础。
总结起来,东南亚和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在宗教信仰、家庭观念、礼仪规范、饮食习惯和对工作和生活的态度等方面存在着一些显著的差异。
了解和尊重这些差异,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理解。
近代中国的海外华人问题与国家认同
近代中国的海外华人问题与国家认同近代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众多的华人移民。
这些华人移民在海外,既维系着自身的身份认同,同时也承载着对国家的认同与责任。
在中国近代历史的演进中,海外华人问题和国家认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联系与互动。
首先,海外华人问题源于中国近代历史背景下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迁。
在19世纪末的晚清时期,中国面临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和社会动荡。
为了逃离战乱与贫穷,大量的中国人选择了移民海外。
这其中包括了大量的劳工、商人、知识分子等。
而在移民过程中,许多华人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如殖民地的种族歧视、社会不公和法律限制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海外华人纷纷形成了一种诸多特色的海外华人社群,强化了海外华人的民族认同。
同时,这种特殊的身份认同也推动了海外华人与中国国家的紧密联系。
其次,海外华人问题与国家认同之间的互动进一步强化了海外华人对国家的认同感与责任感。
随着中国近代国家主权和发展的愈加重要,中国政府开始重视海外华人的地位和作用。
从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殖民地时期的东南亚,到二战后的美国和欧洲,中国政府陆续与海外华人建立了各种联系和组织。
这些组织除了提供华人移民的帮助和保护外,还通过文化传承、经济合作和政治动员等方式,使海外华人更加关注和参与中国的发展。
海外华人也积极参与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改革开放等历史进程,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样的互动不仅深化了海外华人对国家的认同感,也进一步激发了海外华人对国家发展的责任感。
第三,海外华人问题和国家认同的发展也与全球化的进程紧密相连。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人类互动的增多,海外华人问题不再局限于特定的地域和国家。
从东南亚到北美,从澳大利亚到欧洲,海外华人遍布于全球各地。
这使得海外华人问题不再是中国内部的问题,而是涉及全球华人和国际社会的问题。
中国政府不仅积极在国际舞台上维护海外华人的合法权益,也大力推动海外华人与中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
同时,海外华人也通过各种渠道和机构,积极推动着华文教育、中华文化的传承以及对中国问题的关注。
中华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承与发展
中华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承与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东南亚地区成为了亚洲的一个重要区域。
作为中国的邻国,东南亚地区一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传承和交流渠道。
中华文化在东南亚地区扎根已久,对该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中华传统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承东南亚地区是中国人向南方海域扩张的必经之地,在古代和近代,中华文化已经通过海上丝路和陆路丝路传到了东南亚。
在东南亚地区,中国文化与当地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形态。
华人社区在东南亚地区的形成和发展,使得中华文化在该地区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比如,东南亚地区的春节、中秋节等重要的传统节日得到了华人社区的重视和承传,在华人社区内部已经形成了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文化氛围。
此外,华人社区在东南亚地区内建立了众多的华人学校,这些学校一方面为华人子弟提供教育机会,另一方面也在向当地人传播中华文化。
在这些学校中,华人子弟们可以学习中文、中华文化、历史、诗词等知识,吸收中华文化的精髓,保持传统的华人特色。
此外,由于近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中国文化在东南亚地区也得到了更好的传播和保护。
越来越多的中国意识形态走向世界,在东南亚地区得到了不少的追随者。
比如传统的中医、太极拳、中国武术在该地区也越来越受到当地人的喜爱。
二、中华文化在东南亚的发展中华文化在东南亚地区的发展始终与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密不可分。
随着该地区的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华文化也在改变和发展。
首先,随着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华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播渠道也在逐渐扩大。
一方面,中华文化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得到了更好的传播和推广;另一方面,由于中国政府在海外设立了多个汉语教育基地,因此华人子弟和当地人都有机会免费学习中文,了解深度丰富的中华文化。
其次,随着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和文化消费观念也在逐渐进化。
中华文化在东南亚地区的传承和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闽南方言东南亚传播与推进族群认同探析
闽南方言东南亚传播与推进族群认同探析一、闽南方言的历史与现状又称福建话、闽东话等,是汉语闽语的一种方言,主要分布在福建省南部、广东省东部和台湾地区。
闽南方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经过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
在近现代史上,随着海外华人的迁徙和东南亚国家的开放,闽南方言开始向东南亚传播,成为东南亚地区华人族群交流的重要工具。
闽南方言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约1000万使用者,其中以东南亚地区的华人为主要群体。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加深,闽南方言在东南亚地区的传播范围不断扩大,对东南亚华人族群认同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在东南亚地区,闽南方言不仅是一种语言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民族认同的象征。
许多东南亚华人在与当地民族的交往中,通过学习和使用闽南方言,强化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同时也为中华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播做出了贡献。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闽南方言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年轻一代对闽南方言的使用越来越少,很多年轻人已经习惯于使用普通话或其他方言;另一方面,随着外来移民的增加,一些东南亚国家也开始出现其他语言和方言的使用者,这使得闽南方言在东南亚地区的传播面临更大的压力。
为了保护和传承闽南方言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有关部门和学者们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推广工作。
通过举办各类闽南方言文化活动、编写闽南方言教材、开发闽南方言软件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闽南方言,从而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1. 闽南方言的起源与发展闽南方言起源于中国福建省南部地区,是汉语方言之一。
它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和演变,形成了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
据考古学研究,闽南方言的最早形式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福建南安文化时期。
在这个时期,闽南方言已经开始形成并逐渐发展壮大。
随着时间的推移,闽南方言逐渐与其他方言产生了交流和融合,形成了更加丰富多彩的语言体系。
从文化适应的角度看东南亚华人与当地民族的关系
从文化适应的角度看东南亚华人与当地民族的关系从文化适应的角度看东南亚华人与当地民族的关系东南亚是一个多元文化共存的地区,各个国家拥有独特而丰富的文化传统和社会背景。
在东南亚的华人社群中,他们与当地民族之间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
从文化适应的角度来看,当地华人逐渐与当地民族形成了互动、沟通和适应的关系,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首先,华人在东南亚地区已经生活了几个世纪。
最早的华人移民来到东南亚是为了经商和繁荣他们的生计。
不同的华人社群在不同的时期来到这个地区,带来了自己的习俗和文化传统。
然而,他们同样也需要适应当地的文化和习惯。
这一适应过程并不容易,但华人逐渐与当地民族之间建立起了相互尊重和合作的关系。
其次,文化适应的过程是相互影响的。
华人社群在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之后,开始将当地的习俗和文化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他们学习当地语言,参与当地的节日和庆祝活动。
同时,他们也保留了自己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将其传承给下一代。
这种相互融合的现象,不仅丰富了东南亚地区的文化多样性,也促进了华人与当地民族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华人与当地民族之间的文化适应还体现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合作中。
东南亚地区的许多华人在商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他们积极参与当地的商业活动,推动了社会的经济发展。
华人的商业智慧和经验,也为当地民族提供了就业机会和经济支持。
另一方面,当地民族对华人的商业文化也有所借鉴,学习他们的商业理念和管理经验。
这种合作与互动的关系,更加促进了东南亚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然而,华人与当地民族的关系并非没有冲突和困难。
文化适应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不同的意见和观点。
这些差异可能是由于文化观念的差异,也可能是由于资源和地位的不平等引起的。
但是,通过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华人与当地民族仍然能够建立起和谐的关系。
他们之间的合作和互动,为东南亚地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今天,东南亚的华人社群已经成为当地社会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积极融入当地社会,参与社会事务,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作出了贡献。
东南亚华人的宗教信仰略述
东南亚华人的宗教信仰略述*导读:东南亚华人的宗教信仰源于中国传统的宗教信仰,形成于华人移居东南亚地区的历史进程之中,并且随其生存环境的变化而发展变迁。
东……东南亚华人的宗教信仰源于中国传统的宗教信仰,形成于华人移居东南亚地区的历史进程之中,并且随其生存环境的变化而发展变迁。
*东南亚华人传统宗教信仰极具调和性在东南亚华人聚居的国家和地区,华人宗教信仰通常被列入通俗宗教信仰范畴。
研究表明,流行于闽粤地区的传统宗教信仰,大多源于道教、佛教和儒家,并蕴含了民间信仰的诸多形式和内容。
以其为源头的东南亚华人的传统宗教信仰,同样是由儒、释、道三家以及民间信仰构成的一种极具调和性的宗教信仰。
东南亚华人在其移居地兴建的各种庙宇就体现了其传统的宗教信仰。
例如,印度尼西亚首府雅加达的华人社区,自17世纪中叶以来先后兴建了观音亭(1650年)、完劫寺(1760年)、安恤大伯公庙(1792年)和玄天上帝庙(1780年)等四大神庙。
其中,观音亭又名金德院,正座崇祀佛祖像,右为关帝圣君,左为天后圣母,并祀众神像香火。
完劫寺建于牛郎沙里华人塚地内,主祀观音菩萨,为清明节祭奠亡魂的场所。
安恤大伯公庙祀奉福德正神(土地公)。
玄天上帝庙供奉玄天上帝(又称北极大帝、真武大帝),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这四大神庙是雅加达华人宗教信仰与节庆活动的主要场所,其典型的中式建筑风格成为华人文化传统的象征。
*东南亚地区庙宇的兴建促进宗教复兴运动庙宇的兴建是东南亚地区华人群策群力的结晶,除了作为祀神祭祖的场所之外,还具有联络乡谊、互助互济的功能。
由于庙宇具有慰藉心灵和服务现实的双重功能,因而能够把来自同一血缘、地缘、业缘和神缘的华人移民群体聚集在一起,庙宇也因此成为当地华人社会的权利机构之所在,为日后各种会馆及社团组织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例如,始建于1673年的马六甲青云亭是马来西亚最早的华人庙宇,其名下设有义山、义学、慈善堂和议事堂等附属机构,负责当地华人的丧葬、教育、医疗以及民事诉讼等方面的事务。
论东南亚的华族
论东南亚的华族论东南亚的华族东南亚作为一个多元文化、多族裔的地区,其中最显著的民族之一就是华族。
在东南亚各国,华族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华族移民、华族社区、文化传承和华族的未来五个方面来论述东南亚的华族。
首先,要理解东南亚华族的存在,我们需要回顾历史背景。
早在500多年前,明代末年,中国福建、广东等地的华族开始涌向东南亚。
移民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政治动荡、经济发展、家族纷争等。
这些华族移民踏上了未知的土地,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努力奋斗。
他们带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商业技能,为东南亚的经济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华族在东南亚的移民历史也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华族移民逐渐形成了华人社区,他们有的在城市中形成繁荣的商业区,有的则选择在乡村定居。
华人社区是华族人们在异国他乡的精神寄托和团结力量的源泉。
这些社区通过宗教、语言、文化习俗等因素将华族凝聚在一起,并为他们提供了经济支持和社会保护。
华族通过社区之间的合作和互助,不仅维护了自己的利益,还积极参与了东南亚的社会事务。
东南亚的华族在文化传承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华族重视教育,他们努力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
在华人社区,孔子庙、书院等传统文化机构得到了保留和发展。
此外,华族与东南亚的本土文化发生了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华人文化。
例如,在华人社区的庆典、节日活动中,华人的文化习俗与东南亚的文化风俗相结合,成为东南亚地区的独特文化景观。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南亚的华族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首先是文化多元化和年轻一代华族的文化认同问题。
随着东南亚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年轻一代华族更加接触到各种文化,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认同稍有偏离。
其次,华族在东南亚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随着东南亚地区的发展,华人身份的问题也逐渐减弱,华族渐渐融入了东南亚的社会结构。
然而,华族在东南亚的未来仍然充满着希望和机遇。
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东南亚华文教育的开展
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东南亚华文教育的开展东南亚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移民目的地之一,是一个华文教育的重要地区。
在东南亚华人社区中,华文教育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华人族群凝聚力和认同感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东南亚华文教育的开展,旨在提高华文教育的质量和影响力,促进中华文化在东南亚地区的传播和弘扬。
要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和理解。
中华传统文化是华文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华人身份认同的重要依据。
传统文化包含了丰富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文学艺术、宗教信仰等元素,对于培养华人青少年的道德品质、正确价值观和自我认同具有重要作用。
华文教育机构应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教学,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将中华文化的精髓传授给学生。
要注重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传统文化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中华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忠孝节义、仁爱和谦逊等价值观念,通过教育将这些精神内涵传达给学生,培养他们的良好人格和行为习惯。
还应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艺术表演和体验活动的组织,通过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形式,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
要加强中华文化教材的编制和翻译工作。
华文教育需要有优质的教材和教学资源支持。
为了更好地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应加强教材的编制和翻译工作,将具有东南亚特色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使教材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情况。
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和数字化技术,将教材和教学资源进行在线共享和传播,提高教育的覆盖面和便利性。
要加强华文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训。
师资力量是华文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传授中华传统文化的能力,华文教育机构应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教师培训和提高师资素质。
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学术交流等方式,提供教师专业知识的更新和交流的平台,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和教育研究的积极性。
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东南亚华文教育的开展,需要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和理解,注重弘扬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加强教材的编制和翻译工作,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后东南亚华人的文化认同——以泰国、越南为例二战后,由于国际形势特别是亚太地区政治关系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从而促使东南亚国家的华侨逐步认同所居住国的政府和政治环境。
一方面,各国的原住民政府出于政治上的考虑,都逐渐放松了原有华侨加入当地国籍的限制,简化入籍的法律程序。
另一方面,华侨的祖籍国中国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彻底解决华侨的双重国籍问题。
1955年中印两国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关于双重国籍问题的条约》。
根据这一条约,中国政府放弃以血统确定国籍的原则,海外华侨可以放弃中国国籍,加人所在国国籍;也即条约确定了双重国籍者自愿选籍和一人一国籍的原则。
它也成为中国处理东南亚地区华侨的双重国籍问题的根本原则。
故而,从50年代中期开始,东南亚各国的华侨陆续加入了居住国的国籍,成为居住国的合法公民,原有的华侨社会逐渐转化为华人社会,保留中国国籍的华侨日益减少。
东南亚国家对华侨归化入籍的完成,在很大程度上也标志着这些国家的华侨对所居住国政府和政治环境的最终认同。
然而,已经被归化入籍的华侨是否在文化和心理上也同样认同所居住国呢?换句话说,东南亚华侨对所在国的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是否同步?以下将以泰国和越南两国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不过,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首先需要明确两点历史事实。
其一,东南亚华侨华人的文化认同,是伴随着近代以来中国移民陆续移居东南亚地区而出现的,故而由来已久。
19世纪以前,由于中国东南沿海沿江地区封建自然经济尚未解体,人口对外流动性不大,因而移居东南亚的华侨人数相对较少;即便是那些移居过去的华侨,也多因分散居住而被当地人民所同化。
在此情况下,他们的文化认同也就不足而论了。
19世纪以后,由于中国社会环境的剧变,从中国移居到东南亚的华侨大量增加,其中包括许多妇女在内。
这样就出现了比较大的华侨聚居区,并得以形成比较稳定的华侨社会。
东南亚各殖民地当局为了加强对华侨的管制,将华侨同其他民族隔离开来,对华侨采取特殊的政策。
在这种情况下,高度的聚居生活使大多数华侨得以长期保持中华文化,而不容易被融入当地社会。
同时,殖民当局的歧视政策,也加强了华侨社会的凝聚力和民族意识。
其二,东南亚华侨华人的文化认同,也因受到祖籍国政治革命运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特别是20世纪以后,中华民族主义的增强对整个华侨社会的文化认同产生了很大影响。
东南亚华侨积极支持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慷慨解囊予以资助,这是人皆共知的历史事实。
抗日战争时期,东南亚华侨的爱国主义热情高涨,他们不但捐钱捐物,还亲自返回祖国加入到抗击侵略者的战斗中来,许多人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新中国成立后,东南亚华侨的民族自豪感大为增强,并对振兴中华充满了热切的期待。
其三,东南亚华侨华人的文化认同,还受到祖籍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外交关系发展变化的影响。
战后,由于受到西方反共反华势力挑拨,东南亚新兴民族国家与新中国的关系一度紧张,居住在这些国家的华侨因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或迫害,并丧失了诸多合法的政治文化权利。
50年代中后期,随着新中国和平外交的深入人心,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携手,妥善解决了华侨双重国籍问题;于是,它们之间的关系得到明显改善,相应地,这些国家的华侨华人的待遇也得到一定改善。
他们原本享有的一些政治文化权利重新得到确认,对祖籍国的文化认同也受到尊重。
50年代中后期以后,随着东南亚华侨向华人社会转化的逐步完成,华人的文化认同问题日益凸显。
一个鲜明的事实就是,除新加坡以外,东南亚各国的原住民政府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华裔公民实行同化政策。
其主要措施包括限制在公共场合使用华语和华文,禁止兴办华文学校和出版华文书刊,限制华人社团的活动,以及限制华人公开举行传统节日的纪念仪式,等等,尽管各国在具体做法上有所不同。
具体的表现,可以泰国、越南两国的情况为例。
先说泰国的情况。
泰国是所有东南亚国家(新加坡除外)中,对华人实施同化政策而取得显著效果的国家。
在历史上,泰国的统治者一向主张对华侨实行同化政策,而不是排斥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泰国政府强化了这一政策。
依照泰国的国籍法,华侨在泰国所生的子女都是泰国国民,但仍属于华族,被称为华族泰籍人。
他们的子女则改称泰族泰籍人,与泰国原住民已没有民族的区别。
而且,泰国政府还在政治上对入籍的华人采取了一视同仁的政策。
泰籍华人不仅享有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而且同样可以担任政府官员,包括政府总理在内。
与此同时,泰国对华人的同化政策也是一贯的。
泰国当局规定,华人兴办的学校必须用泰语为教学媒介,而华文只能作为外国语文来讲授,每周不得超过6课时。
这样做的结果是,泰国40岁以下的华人大都已经不谙华文华语。
华人与泰人之间的通婚现象日益普遍,他们的后裔逐渐丧失华人的文化特征。
由此大大加速了华人融入泰人社会的进程。
在越南,历史传承下来的儒家文化背景和佛教社会环境,本来可能有利于华人融入当地社会。
在历史上,确实曾经有大量中国移民在越南境内定居,并早已完全融入了当地社会。
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却使越南的华人一度遭到无理的排斥,忍受了比东南亚其他国家的华人更为巨大的痛苦,许多人被迫离开了这个国家。
战后,越南建立了民族国家政权,然而,越南当局在解决华人国籍问题和对待华人的文化认同上,未能采取明智之举。
早在1956年,中共和越南劳动党在达成的原则协议中曾规定,越南华侨按照自愿的原则加入越南国籍后,可以享有与越南其他公民同样的权利,华裔公民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均应受到尊重。
1959年,越南劳动党中央委员越南祖国阵线全国委员会秘书长阮春水曾表示,“把华侨看做一家的兄弟,这就是,越南公民享有什么权利和义务,华侨朋友也得到同样的享受”。
①然而在实际上,无论是在越南南方或北方,当局都以不同的方式对华侨实行强制同化政策,包括强制华侨加入越南国籍,强制华侨采用越南语言拼写自己的姓名,封闭原有的华文中学等。
1975年后,越南当局对华人的歧视和强制同化政策更是变本加厉,并导致在70年代末期大规模驱赶华人的结果。
80年代末以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越南本身的需要,迫使越南当局重新调整它的华人政策。
1992年2月,在越共中央书记处的指导下,越共中央民运部在河内和胡志明市分别召开了华人工作会议。
会议承认,“华人长期以来同越南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共同战斗,特别是在几十年抗法抗美战斗中。
现在华人积极支持改革事业,正在为发展国家的经济文化作出积极贡献。
”同时认为,“在过去的时间里,有的地方,有的时候没有充分贯彻党的政策观点。
”会议肯定对华人的政策是,“既充分保障华裔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又确保实行民族平等,尊重维护和发扬华人的美好民族文化传统,为越南各民族大家庭丰富多彩的文化作出贡献。
”②此后,越南的华侨华人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合法权利才得到确认和保障,他们对祖籍国中国和居住国越南的文化认同,必然夹杂着复杂而又矛盾的心①转引自赵和曼《越南华侨华人社会的变迁》,载林孝胜编《东南亚华人与中国:经济与社会》,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1995年出版,第215页。
②新华社据越南《人民军队报》、《新河内报》报道,1992年2月28日。
理,而这恐怕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磨合方能消除。
不过,应当看到的是,在泰国、越南等地,土生华人与当地原住民通婚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
这无疑有利于他们尽快融入当地主流文化当中。
然而,从总体上来看,东南亚地区的华人融入居住国主流社会文化的努力历尽曲折和磨难,究其原因何在?其一,从历史上来看,东南亚华人,特别是出生于中国本土的所谓新客华人,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以具有悠久的中华文化而感到自豪。
在这些国家,“华人社区的存在作为一种社会事实,一方面为海外华人文化自我确认提供了相对完整的鲜活的中国传统文化文本,另一方面也始终在唤醒海外华人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异于其他族群文化的自觉意识,从而为其文化自我确认提供了文化比较的社会情境。
”①这成为东南亚华人难以迅速融入当地原住民社会的重要因素。
其二,东南亚各国的原住民与华裔公民之间,在语言、文字、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由于这些差异所产生的某些隔阂与误解,往往成为民族或种族集团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根源。
这在印尼表现得尤为明显。
这一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华人与所在国原住民之间的亲合力,因而极大地阻碍了华人融入当地主流社会文化的进程。
这一问题的解决有赖于这些国家的政府进行妥善调解,同时,也需要华人与当地原住民之间进行长期的磨合。
其三,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就是东南亚华人与中国的经济文化社会联系不可能完全断绝。
特别是东南亚各国,绝大多数华人迄今仍有不少亲属在中国的家乡,他们之间的交往应属于正常的现象。
在东南亚各国,有很多华人使用的原住民名字,往往与其华文姓名存在某些谐音关系。
在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菲律宾等国,都有这种现象。
此外,还需指出的是,“文化认同并不意味着要将某一文化属性照单全收,而只是以某一文化基本属性为基础来确立自我同一特性”②;因而东南亚华人对来自居住国政府实施的强制同化政策,往往存在着一定的抵触心理。
放眼未来,在东南亚国家,随着在各国的华人社会中,出生于中国本土的所谓新客华人,在华人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日益缩小,而在当地出生的所谓土生华①陈午晴《海外华人的文化构建:一个社会心理分析架构》,载《社会心理研究》2002年第4期,第10~11页。
②陈午晴《海外华人的文化构建:一个社会心理分析架构》,载《社会心理研究》2002年第4期,第4页。
人的比例的逐渐增大;华人融入当地主流社会文化的进程将会加快,华人的文化认同也将趋向于多样化。
尽管还有一些华裔公民为维护和发扬中华文化传统而努力,但是从长远来看,由于谋生的需要,西方文化的渗透和影响,异族通婚的日益普遍,华人与原住民自然同化的趋势显然是不可避免的。
也即是说,对今后东南亚华裔的文化认同倾向起决定性作用的,仍将是华人入籍国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当前乃至今后,东南亚各国的原住民政府对其华裔公民实行的同化政策实际上都包含着不同程度的西方化或美国化。
诚如列维·斯特劳斯所指出的那样,“所有的文化都是多元的,没有一个文化不是从历史进程中发展的混合文化中产生出来的。
”综观世界不同地区的文化演进历程,无论在亚洲还是在欧洲的历史中,“多次的混合产生了促进和丰富的作用。
”①无疑,这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东西方文化碰撞的产物。
它预示了今后东南亚华侨华人的文化认同将会走向多元化。
参考文献:梁英明.战后东南亚华人社会变化研究[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1年.①﹝德﹞布罗伊尔等:《法意哲学家圆桌》,叶隽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