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山上山下”及范文

合集下载

2020高考语文 材料作文“山上山下”导写及例文素材

2020高考语文 材料作文“山上山下”导写及例文素材

2020高考语文作文素材:材料作文“山上山下”导写及例文题目父亲带儿子爬山,到达山顶以后,父亲指着山下说:“看,那里多美!”儿子说:“既然如此,还爬上来做什么?”请你根据上面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写作点拨父子對话,角度各自不同,合在一处,引入深思。

看似各有其理,却有认识层次的差别,儿子单纯率真,父亲深沉厚重,不同年龄、不同阅历使他们看世界的眼光必然迥乎不同。

这里的父与子其实并没有對错之分,因而这则作文材料能让每一个考生产生共鸣,都有话可说,有文章能做。

然而有宽容度的题目,并非意味着在审题立意上對所有的认识判断一律不加区别地看待。

那么区别何在?不少考生认同儿子的看法,认为登高远眺是矫情行为,重要的是看到身边的美好、珍惜已有的幸福。

这不失为一种观点,然而这样的认识终究不是站在全面的高度审视材料而得。

另有更多考生关注了父亲的行为和态度,提出“站得高看得更远、看得更清”的认识,这相较前者而言,在审题上的确把握住了材料中更为重要的内容,毕竟从叙述的角度看,材料的主角应该是父亲。

与以上两者不同的是,部分考生更进一步领会了材料体现出的深层意义,以辩证的眼光看待父与子认识上的交锋,没有绝對地站在父亲或儿子的角度而對另一方表达极端的反對,而是肯定双方认识上的合理之处以及各自的不足,进而发表自己對“高”与“低”、“外”与“内”之间关系的看法。

这样的审题立意就体现出整体、全局看问题的风度,体现出客观性,从而更具有说服力。

例文身居上而心处下大约爬山的人都是喜欢登高居下的,却很少有人知道为什么要居上。

有些人自负了解,每每引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诗句作为座右铭,却免不了有种睥睨天下、目空一切的讨厌相。

这里有一个寓言故事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山顶上,父亲指着山下说:“看,那里多美!”而儿子却说:“既然如此,还爬上来做什么?”至此,人便可以分为四种:身居上而心居上的,身居下而心居上的,身居下而心居下的,身居下而心居上的。

材料作文“山上山下”及范文4篇_3500字

材料作文“山上山下”及范文4篇_3500字

材料作文“山上山下”及范文4篇_3500字材料作文“山上山下”及范文4篇作文材料:父亲带儿子爬山,到达山顶后,父亲指着山下说:“看,那里多美!”儿子说:“既然如此,还爬上来做什么?”要求:自选角度,题目自拟,诗歌除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材料作文“山上山下”范文第一篇:发现,在高处如果到了山上,能发现山下的美,他也一定会是有着敏锐感知的人;如果不在山上,而能发现山下的美,这个人一定是个热爱生活的人。

毕竟,能发现生活中的不平凡之处,是我们能在世俗生活中生活下去的动力。

所以,不管俯仰之间,还是平视,心底都需要有这样的高处。

显然,材料中的父亲是俯视生活的人。

父亲或者说我们这些普通人,都需要有爬向高山之上,回望一下自己的所在。

那样,充盈眼前的已经不再是“一地鸡毛”的繁杂与无趣,而是有了一种超拔与提高。

这样的眼下世界,自然会让人不由感叹:看,山下多美丽!而材料中的儿子似乎更需要这样心灵的高处。

不过,眼下的他还是一个仰视现实的人,“让自己低于尘埃”之下,自然难以抬起头,难以昂扬面对生活。

那样,生活对于自己自会是一幅难看的面容,就更不要说发现生活中的美了。

所以,儿子也许是因为青春期的躁动,无法共鸣父亲发乎内心的感慨,在他眼中,罗丹所说的“生活中不缺少美,而缺少美的发现”有些矫情,甚至是无病呻吟。

但是,这样的心境会让自己身心劳累,也就是常说的“身为形役”。

缺乏精神引领的人,总会为生活的平常所累,让自己的心灵品质长时间处在一个低层次或者消极的层面,缺少正能量,即便是处于万花丛中,也会无视美的存在。

生活中,有些“得道高人”,则可以超脱空间的位置,即便是处于生活之中,以“平视”的角度看待现实,他们也会有自己对生活的体验与理解,有自己“美”的发现。

然后,因这发现,让自己的心灵也在高处。

他们不需要空间的物理提升,不需要“会当凌绝顶”,但凭内心的体察,就能“一览众山小”。

这样的人,他看透生活的真相,知道生活的真谛,懂得生命的意义,在他眼中,有世俗寻常,更有意趣真知。

《父子爬山》(《山上山下》)材料作文审题

《父子爬山》(《山上山下》)材料作文审题

《父子爬山》(《山上山下》)材料作文审题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语文组汤春耐编写作文回顾父亲带儿子爬山,到达山顶后,父亲指着山下说:“看,那里多美!”儿子说:“既然如此,还爬上来做什么?”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6)不少于800字。

抽丝剥茧——父亲的角度1.父亲和儿子之间,儿子单纯率真,父亲深沉厚重,不同年龄、不同阅历使他们看世界的眼光必然迥乎不同。

父亲明显是有更多的人生阅历的一个人,同样是欣赏生活的美,父亲以登高的行为来教育儿子。

虽然儿子的观点是:既然在山脚也一样可以欣赏到美,那么何必爬到山上,劳神苦思?虽然二者欣赏到的都是美,但是这两者是一个内涵的美吗?泰戈尔在《飞鸟集》中说:“没有流过血的手指,就无法弹出世间绝唱”,似乎是同样的谱子,弹奏出的音乐却千差万别。

山脚下的美,登高望远的美,境界也完全不同。

你的位置不同,你视野自然也不同,而你所能感受到的美也不同,甚至,你面对同一个对象,你的理解也不同。

其次,从二人的位置来看,一个是在山顶观景,一个则是在山脚寻美,这里有个距离、高度的差别。

其实“高度”我们可以看成是实的,也可以看作是虚的。

你可以写地理位置高,自然能看到世间大美,比如可以记录你的某次旅行的经历,让你领略到换一种视角,看到这个城市、大地的与众不同的美。

一个也许你生活了很久很久的城市、一块被你踩了无数遍的大地,当你用一次登山,登高来俯视它时,你是否也会像罗曼罗兰因此而热泪盈眶,大声高喊“让我把你抓紧,亲爱的约翰·克利斯朵夫!”?2.当然,你也可以写你的身份地位高,自然,所谓“下着一盘很大的棋”,是必然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才能下的。

这可以涉及到国家的政策,各种政治局势,不过因为容易流于政论性,故不推荐写;不过你倒是可以写你的观念境界高,更有大局观,运筹帷幄,能通观全局,如诸葛亮对天下大势的了然,面对同样的局势,这与那些井底之蛙的普通谋士,所领略到的境界完全不同。

山上山下

山上山下

龙源期刊网
山上山下
作者:阿明
来源:《文苑·经典美文》2010年第10期
父亲有位朋友,是位知名画家。

几乎每次去他家,我总能遇上青年画家登门求教,他总是很耐心地给人看画指点,常常一耽搁就是大半天。

对于有潜力的青年画家,他还热心地向有关部门、媒体推荐。

我知道他的时间很宝贵,而提携后辈完全是尽义务,就忍不住问他:“伯父,您何必呢?你随便画一幅画就是几千上万块钱,多画点画多好,何必都把时间浪费在这些小人物的身上?”
他愣了愣,然后笑着说:“40年前,有一个青年拿了自己的画作到省城,想请一位自己敬仰的画家指点一下。

那画家看这青年是个无名小卒,连画轴都没让青年打开,就说自己有事下了逐客令。

那青年走到门口,转身说:‘老师,您现在站在山顶,往下看我这个无名小卒,把我看得很渺小;但您也应该知道,我在山下往上看您,您也同样很渺小!’因为这件事,这青年后来发奋学艺,总算有了点名气。

但他时刻提醒自己,一个人形象是否高大,并不在于他所处的位置,而在于他的人格、胸襟、修养——那个年轻人就是我。


最后,父亲的朋友画了一幅画送我,我把它挂在书房里。

那幅画是一座山峰,山顶有一个人往下看,山下有一个人往上看,两个人果然是一样大小的。

■。

山上山下

山上山下

被 称 作 悬崖 村 ..悬崖 村 与外界 几 乎 是 隔绝 的 ,悬崖 上 的 十几 条藤 梯 ,便是 通往 村 外的路 了、阿木和
的 小 灯 ,心 跳 快 了几 分 、阿 木 被 陌 往 阿布去 的 方 向挤 ,竞 然真 的找 生的 气息 包裹着,不敢 相信大山脚 对了地 方 他看到许 多背着山货 的 下还有这样的热闹,他 几乎要 怀疑 人 把 一个胖 男人 团团围住 、阿 布
出来 谁 能 相 信几 天前他 还 坐在 趟 本来就 难 ,还被 人 压价 ……” 的 路 跌 跌 撞 撞 地 回 到 了药 材 摊 、
宽 敞 的教 室里 ,看 着显示屏 抄 笔 老摊 主 长 长 地 吐 出一 口烟
摊 主 正想责备 阿 木 ,看他 低
安 稳 、于是 在 同伴 们轻 微 的鼾 声 起他 ,走到一个清静些的药材摊子 手在 那筐漂 亮的青 花椒 里翻 了一
中,他轻 手轻 脚地 溜下 了床
前.拜托 摊主照看阿木
通 ,伸 出四个 手 指 朝 阿 布晃 晃 只
山下的一切 都 让 阿木 感到 新
“别乱 跑 啊 ”阿布抚 了抚 阿 见 阿布的脸 色一 沉 ,他 接 过 几 张
上 学的几 个孩子 平 时住 在 山下的 这 是一个 太过真 实的梦.、“如 果村 一 露 面 ,周 围 人 的 目光 就 不 约 而
学校 ,每 月月底 才回家一 欠 今 天 子里这样热闹,阿妈 买针线就 方便 同地 落 在他 身上 .胖 男人 抬 眼 瞟
又是 回 家 的 日子 .阿木 怎 么也 睡 不 了吧 …… ”不 知 何 时 .阿 布 一把 抱 了一 眼 阿布,用他 那肥 胖 粗 糙 的

来看 看.还 要 让 同学们 亲 眼 看看

山上山下

山上山下

龙源期刊网 山上山下作者:曹颖来源:《学生天地·初中》2014年第03期山上,环境恶劣,怪石嶙峋,生命稀少。

山下,环境优美,广阔平坦,一片生机。

山上的花儿生活在岩缝中、峭壁上。

她生得小、长得矮,每一根枝都努力地支撑着,每一片叶都艰难地摇曳着。

那拼力绽放的花朵也是小小的、其貌不扬,似乎柔弱得一阵微风就能将其摧折,色彩也是毫不显眼的白色。

山下的花儿生活在沃土中、温室里。

她生得壮、长得高,细长的枝干高傲地挺立着,宽阔的叶片舒展开来,围着鲜红的花儿。

花儿开得张扬,一层托一层、一片叠一片,人见人夸。

山上的花儿饮的是雨雪霜,看的是雄伟秀丽的自然万景,承受的是风吹雨打雷震雪冻。

山下的花儿饮的是自来水,看的是一成不变的温室支架,享受的是恒温暖阳的保护。

当风雨袭来时,山上的花儿拼命地保护身旁更小的花。

无论风雨多么凶猛、雷电多么震响,她都努力地绽放那纯洁的白色。

她被雨打得疼,被风剜得狠,但她咬着牙关,不屈不弃。

当风雨袭来时,山下的花儿早无平日的骄傲,她抖瑟着叶片、蜷缩着花瓣、微弯着枝干,胆战心惊。

可她仅仅听到了雷的怒吼、看到了雨的猛烈,雨没有打在她身上,风也没有刮在她身上,她就已然惊恐失色。

原来,山上的花儿一直在艰难地笑对生活。

她根扎得深,珍惜每一份养料;她眼望得高,珍惜每一缕阳光:她深知这一切来之不易。

哪怕再大的苦难像风雨般席卷而来,她也坚定不移地咬牙微笑,坚持那不容玷污的纯白。

她从未放弃信念,从未放弃希望,从未放弃微笑。

原来,山下的花儿不懂得面对生活。

她选择了优越的环境,选择了被人们夸赞,却失去了历练的机会,不知道珍惜身边的一切,学不会坚强面对困难,甚至从没有准备好去面对生活。

她一味地享受和逃避,终究无法面对社会、无法走得长远。

愿花儿真正开得美丽!指导老师张淑玲。

从山上看山下的美景作文

从山上看山下的美景作文

从山上看山下的美景作文
从山上往下看,哇,这山下的风景真是美呆了!绿油油的稻田
像一块块翡翠,风一吹过,就像海浪一样翻滚起来。

看那山脚下的小村庄,房子就像玩具积木一样排列得整整齐齐。

小河流穿过村庄,像一条银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还有那边的果园,果树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水果,红的、黄的、绿的,五彩斑斓,看着就让人流口水。

别忘了还有那些悠闲自得的牛羊,在草地上悠闲地吃草,仿佛
在说,“这草真好吃,生活真美好!”。

啊,这山下的美景真是太多了,看得我眼花缭乱。

下次还得再来,好好欣赏这大自然的杰作!。

一篇影响山上山下温度不同的作文

一篇影响山上山下温度不同的作文

一篇影响山上山下温度不同的作文
山巅上风大得吓人,冷得要命。

你瞅瞅那白茫茫的雪,还有那
光秃秃的石头,啥都没有,就一股子荒凉劲儿。

说实话,除了几个
胆大的人,谁愿意待在这种鬼地方啊?
但你瞅瞅山底下,简直就是另一个世界。

树多,鸟叫,水也清,简直就是个小天堂。

太阳一照,人都觉得暖洋洋的,舒服得很。


儿的人们啊,真是过得悠闲自在。

说实话,山上和山下差别真不是一般的大。

不光是气候天差地别,人们的生活态度也完全不同。

山上那么冷,除了那些真正喜欢
挑战的人,谁愿意去啊?可山谷里,大家都像过着田园生活似的,
安逸得不得了。

上山的人和山下的人作文

上山的人和山下的人作文

上山的人和山下的人作文
清晨,阳光洒在山路上,真的美极了。

那位老爷爷拄着拐杖,
走得虽然慢但特别稳,脸上都是皱纹,但那双眼睛特别有神,看着
就让人佩服。

嘿,你看那些村子里的孩子,他们笑得多开心啊!在田里跑来
跑去,好像整个世界都是他们的游乐场。

真希望我也能回到小时候,无忧无虑的。

半山腰那儿,有个小伙子在休息,他望着远方,好像在思考人生。

我猜他一定是被大自然的美丽给震撼到了,哈哈,看来登山不
仅能锻炼身体,还能净化心灵呢。

山顶上,那位画家正忙着呢,他画的山景真好看,感觉就像活
的一样。

我要是也能画出这么好看的画,那就太棒了!
还有那边,一个农夫正在耕田,他看起来好辛苦啊。

不过想想看,有付出才有收获,他的努力一定能换来满满的粮食和幸福的生活。

山上山下-写景作文400字相关作文

山上山下-写景作文400字相关作文

山上山下-写景作文400字相关作文
已经入秋了,儿女山呼啸的山风已有了丝丝凉意。

山还是绿的,大片大片毛茸茸的绿仍泛着生机与活力。

山那么悠远,缠绵,无边无际。

沿着曲折的盘山公路往上走,山林里一个紧挨着一个的小村庄里,一切都是安静的。

趴着打鼾的小黑狗,躺在老人怀里甜甜睡着的小孩子。

一切的一切如同与外面的世界隔离开来。

处在这里,心无旁骛,令人心醉。

儿女山的野草有种无名的放荡。

草丛里缀满不知名的野花。

青蓝的,明黄的,还有紫红色的。

在苍茫的绿中悠然自得地摇曳。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向远处眺望,高高耸立的白杨树挺立于山间。

山里有座很清静的寺庙。

香气缭绕,乐声悠扬。

万世师表一一孔子双膝盘坐,手捏佛珠。

满目浓绿的群山是那样令人平静,而寺庙最令人神往的,又是什么呢?谁都说不清。

山里有成干上万白色的风力发电机。

走进才会体会到它有多么庞大。

扇叶仿佛近在咫尺实际上却离我们很远很远。

夕阳的余晖染红了云彩,也映照了山顶无边的沉默。

夜色在山的背后弥散开来,渐渐爬上山的臂膀。

回家了…
带着深深的眷恋,何时再来看你,儿女山……
泛着绿意.....。

教资作文上山下山

教资作文上山下山

教资作文上山下山《上山下山》嘿!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过上山下山的经历呀?我可有呢,那感觉,真是妙不可言!记得有一次,学校组织我们去爬山。

那座山啊,可高啦,就像一个巨大的巨人,耸立在我们面前。

一开始,我那叫一个兴奋,心想:“这有啥难的,我肯定能轻轻松松爬上去!”我就像一只欢快的小兔子,蹦蹦跳跳地往山上冲。

我身边的小伙伴们也都劲头十足,大家一边爬一边嘻嘻哈哈地聊天。

“哎呀,这山也不难爬嘛!”“就是就是,咱们很快就能到山顶啦!”可是,爬着爬着,我就发现不对劲了。

这山路怎么越来越陡啦?我的腿也像灌了铅一样,越来越沉重。

我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心里开始打起了退堂鼓:“这啥破山啊,咋这么难爬!我不想爬了!”就在我想要放弃的时候,我看到前面的小明,他满头大汗,却依然一步一步坚定地往上爬。

我忍不住问他:“小明,你不累吗?”小明转过头来,笑着对我说:“累啊,但是咱们都爬到这儿了,难道要半途而废吗?”我一听,心里想:“对啊,我怎么能这么轻易就放弃呢?”于是,我咬咬牙,继续往上爬。

终于,我们爬到了山顶!哇塞,那景色简直美极了!就好像我们站在了云朵上面,能看到整个世界。

山下的房子变得像小盒子一样,人就像小蚂蚁一样。

我兴奋地大喊:“我们做到啦!”可是,高兴了没多久,问题又来了。

下山可怎么办呀?上山难,下山难道就容易吗?我心里直犯嘀咕。

老师好像看出了我们的担心,说:“孩子们,下山的时候可要小心,别跑得太快,不然会摔跟头的!”我们小心翼翼地开始下山。

这时候,我才发现下山比上山还难!腿一直在发抖,感觉一不小心就会滚下去。

我紧紧地抓住旁边的树枝,一步一步慢慢地挪。

旁边的小红说:“哎呀,我好害怕呀!”我安慰她:“别怕别怕,咱们小心点就行。

”好不容易下了山,我感觉自己像经历了一场大战一样,累得瘫倒在地上。

同学们,你们说这上山下山像不像我们的人生啊?有时候我们觉得目标就在眼前,充满了信心和冲劲,可中途会遇到困难,会想要放弃。

但只要坚持下去,就能看到最美的风景。

秋天的故事之山上山下作文1500字

秋天的故事之山上山下作文1500字

秋天的故事之山上山下作文1500字秋天的故事之山上山下作文1500字萱中是石城区最好的高中,无论是市区的家长还是乡镇的的家长,都是想方设法地要把自己的孩子塞进去,因为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只有萱中才能够保证每年高考后传出XXX同学被北大清华录取的捷报。

萱中的地理位置也很独特,它以一种睥睨天下的姿态端坐于狮子山上。

狮子山是石城一座较高的山峰,当年为了建这所中学,人们硬是将浑圆巍峨的狮子山上半身削去二分之一,将其打造成一把威严庄重的太师椅状,以奠定萱中在石城教育界独一无二的地位。

多年来,萱中一直安坐于这把人工打造的自然太师椅上,石城里的所有故事,无论是发生在青天白日里,还是在月黑风高夜,无论是发生在人潮涌动的街头巷尾,还是在不见天日的犄角旮旯,她都看得清清楚楚。

易川揣着录取通知书去萱中报道那天,天空正下着雨。

虽只是绵绵细雨,可是夹着瑟瑟秋风,也能将只穿了件T恤衫的易川冻得汗毛直立。

易川站在人行道前,搓了搓满手臂的鸡皮疙瘩,仰头望着对面山上的萱中,脸上是难掩的激动和兴奋。

穿过这条马路,真的就到狮子山脚下了!易川不觉加快脚步,直奔目的地而去,全然不顾已经由绿变红的交通指示灯。

“站住!回来!”随着一声厉喝从身后传来,易川背上的背篓被人猛地一拽,人也跟着酿跄着后退好几步。

这几步,恰好退到马路边沿以外。

易川尚未搞清楚状况,一辆小轿车已打着喇叭从他脚边呼啸而过,吓得易川出了一身冷汗。

“谢谢……谢谢……”惊魂甫定的易川转过身,不住地向救命恩人鞠躬致谢。

绑在背篓里的棉被和竹席似乎也对面前这个女人充满感激,跟着易川不停地点头哈腰,画面显得笨拙而有喜感。

“赶着投胎呀?多等一分钟会死吗?”因为过度紧张,女人几乎是吼着说出这句话的。

易川本就还没来得及看清楚救自己的女人长什么样,现在被她这么一喝,更不敢抬头看她了。

从女人的声音中,易川听出她的年龄应该不算很大,他之所以这么怕她,不仅仅是因为她凌厉的语气,还因为他知道自己确实做得不对。

初二散文:山上山下

初二散文:山上山下

山上山下本文是初中关于初二散文的山上山下,欢迎阅读。

小时候对山的概念是模糊的,只要是长着树,需要往上攀登的就是山了。

对山的感觉是敬畏和神秘,山意味着在林木葱笼中,茂密的森林里生活着许许多多会吃人的野兽,还有那扭来扭去行走于草莽之中的大蛇,说那大蛇刺溜刺溜吐着舌头,把小动物或人吸到它的肚子里去,那可厉害和吓人了。

独自一人,或者跟小朋友断然是不敢上山的。

最早体验山是和父亲、叔叔们到山上去劈柴禾,那是在农闲的时候,这个时候也是林木新陈代谢的时候,需要剔除一些老枝,保持树体的水分,来年好茁壮成长。

第一次上山感觉走了好远好远,也走了好久好久,而且走的都是一些羊肠小道,大多是傍山路,一边傍山,一边临壑,由于是冬天有的地方很湿很滑,走路得异常小心,否则摔下悬崖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在很陡的地方你得四脚着地,撅着屁股,大人们却很轻松地走了过去。

从我认识山以来就没有见到过什么能伤人的野兽,只是偶然听到说某某用火药枪打中了一只麂子。

爬山虽然很累,但在山上的感觉的确很好,第一次上山什么都充满好奇。

山是清幽的,凉风吹来,本已经是汗流浃背,突然感觉有些凉。

山上的树,山上的草都充满了奇幻,忍不住东摸摸西摸摸,东嗅嗅西嗅嗅,沁入心脾的味,带着湿润直透心底。

鸟儿在枝头蹦来蹦去,啾啾地鸣着,原本很空灵的山,更加空灵了。

坐下来喝口水吧,天是那样的低,感觉就在头顶上,蓝得透明,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捅个窟窿,挂着丝丝白云,像是一缕缕纱巾,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抓下来擦把汗。

村庄和城市已经在老远老远的后边了,目力所及有些模糊,这里完全是另一个世界,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一个充满诱惑和奇趣的世界,原来世界竟有这么大,我们经常说山那边,山那边是什么,只有到了山上你才明白,一览众山小,人是多么的渺小,忍不住拢了拢身上的衣服,裹紧身子。

后来长大了从飞机上看地面上那些高楼大厦,在地面需仰视的高楼大厦,不就是一个个的火柴盒。

风吹过,远处的树漾起阵阵波涛,声音犹如打雷一般,由远而近,由近而远,一会儿倒向东,一会儿倒向西,像是喝醉酒的人,有些悲壮,也有些凄凉,波涛掩盖了鸟儿的鸣叫,苍穹里只有苍鹰在翱翔,天上的云在风的鼓动下,在天空中快速移动,盯着看有些炫目,头有些晕。

2020年高中语文 山上山下暑假阅读素材

2020年高中语文 山上山下暑假阅读素材

山上山下作者:鲁人有人登山游古刹,见大殿前的功德箱里塞了厚厚的钱,从一元到百元,各种面额的都齐全了。

与寺中僧人交谈,得知因为捐款的人多,这功德箱每日一启,数额总在五六千元。

游过名刹,下得山来,见山根处有一家颇具规模的超市。

超市门前立了一个爱心捐助箱,箱里的钱与山上的功德箱比真是薄得可怜了。

那人心生好奇,凑上前细细研究了一番,见箱里以零钞为主,十元已算罕见的大钞了,分、角的硬币倒是主力,甚至还有超市的购物小票混杂其中。

那人又与超市工作人员攀谈起来,进而得知,爱心捐款箱每月清点一次,每次只有千元左右。

那人无语,回来后,却向朋友狠发了几通感慨。

如今,国人信教之风日盛。

古刹名寺香烟缭绕,已成仙境。

众神甚至可以给自己安居之地的众生带来GDP指数。

随旅游团游寺庙,导游一定会给你大讲各大殿供的各路神仙都有怎样的神通,然后叮嘱你按需去“请”香。

当然,这种焚香方式是很大众的,平淡无奇。

而小众的方式,平头百姓只能是仰而羡叹。

数年前就有报道,说一些名寺元旦开门的第一炷香花费颇巨,不是等闲之辈可得的荣耀。

另外一些重要日子的开门第一炷香,也都象征着焚香者的身份。

这香不知是否也算功德,不过即使功德也于天下无关,荫庇的只是捐功德者及其家人。

有人说,当下国人很缺乏宗教精神,只是将宗教功利化了。

人们不是敬神,而是贿赂神:但求诸神保佑自己平安,哪怕做了亏心事,作了恶,也不忏悔,不改过,只求自己能在邪恶之路上平安无事。

这真是与宗教精神背离得太远了。

宗教注重的是内在的精神,而非外在的形式,更非异化的功利。

山上的功德箱和山下的爱心捐助箱,一个敬神,一个助人。

敬神该是精神的净化,助人则是对生命的尊重。

当人们把超市找的硬币当做累赘丢进捐助箱,当人们将几元零钞轻慢地塞进捐助箱,它们表现出的是对生命的轻蔑,而由轻蔑生命反观出,精神的净化至多是一种形式。

人们以自己的亵渎,让一种品德变成了施舍甚至卑陋,也让他在功德箱前的虔敬变成了一种虚伪。

人往山上走,应该是为了追求心灵的净化;人往山下走,应该是以净化后的心灵去向他人传递自己的爱。

山上,山下_散文1000字

山上,山下_散文1000字

山上,山下_散文1000字路途的遥远使我忘记曾经的期待,当这辆满载青春活力的大车停下脚步时,疲惫的心开始有力地跳动。

我睁开朦胧的眼睛,一道奇妙的光刺入我的灵魂。

啊,是绿!是生命的绿,顷刻间渗透我的双眼,绿色仙女带着沁人的香一步步走向我的内心。

整个山谷都浸没在绿色的海洋里,连天上的飞鸟仿佛也染成墨绿色。

我脚踏浅绿色的云彩来到神秘仙境。

婆娑的竹林里传来风铃清脆悦耳的振动,山脚下的泉水轻轻地拍打鹅卵石,发出泠泠的响声,蝴蝶描绘上七彩的花纹,在金色的阳光里振翅飞翔。

我们停下了脚步,陶醉在似陶渊明所述的梦幻花园间。

前方的大山却挡住了远方的光明,唯有一束调皮的光线穿过大山,在身边嬉戏。

我感到无比的压抑,仿佛有一位王者正轻蔑地注视我,只给我留下一线光明。

征服他,一定要征服他!我暗自想着,便不由自主地走向了通往大山的那条蜿蜒破碎的小道。

山下,人们在梦幻般的仙境里起舞,却迷失了目的,失去征服的斗志,山上,却是任何人都无法预料的。

我开始攀登遮挡心中阳光的大山,每走一步,都留下一个坚实的脚印,深深浅浅,遍布了这条小小的道儿。

山上的阳光似乎比山下更加温暖,没有任何障碍,尽情地拥抱着我;这里的鸟儿仿佛也更加热情,它们不住地哼唱着小曲儿,好像在欢迎我的到来。

是的,我的选择对了,如果我被山下的景色吸引,恐怕也见不到如此迷人的景色吧。

前方的路,愈来愈崎岖,凌乱的石头铺成脚下的路,一直弯曲到巅峰。

我感到呼吸急促,汗珠大滴大滴地向下坠。

我,停下了脚步。

这里的风景已经很不错了,比山下的要美得多,如果不再攀爬,也并无大碍。

我曾不止一次地这么想过。

可这种意念只是一闪而过,马上又被我否决了。

既然这里的风景如此美丽可爱,山顶的风景是不是会更加迷人呢?于是,我低下头,继续向上攀登,因为有一束光亮在山上等着我,照亮我前进的道路。

每当我想放弃时,那束希望之光就越发明亮地闪烁在我的眼前,我咬着牙,不停地向上攀登。

刹那间,一道刺眼的光芒透过密集的云雾,直射我的眼睛,是山顶,我到山顶了!风变得强悍,不像山下的风一样柔和,慈祥地抚摸我的脸庞,而像一名勇士向我挑战。

上山与下山作文

上山与下山作文

上山与下山作文
《嘿,上山与下山》
哎呀呀,咱就说说那次上山和下山的经历吧。

有一天,我和几个小伙伴决定去爬山。

我们一大早就兴高采烈地出发了,一路上都在想象着山上的美景。

到了山脚下,看着那高高的山峰,我心里有点打鼓。

这山也太高了吧,能爬得上去吗?不过小伙伴们都很兴奋,我也不能退缩呀。

我们开始爬山了。

一开始,路还比较好走,我们走得很快。

我一边走一边欣赏着周围的风景,心情特别好。

可是,走了一会儿,路就变得越来越难走了。

山坡很陡,我们得手脚并用才能爬上去。

我的腿也开始酸了,气喘吁吁的。

我看看小伙伴们,他们也都累得不行了。

但是我们没有放弃,互相鼓励着继续往上爬。

终于,我们爬到了山顶。

哇,山顶的风景可真美呀!我们可以看到远处的城市,还能看到蓝天白云。

我们都兴奋得跳了起来。

在山顶上玩了一会儿,我们就开始下山了。

我本来以为下山会很容易,没想到也不轻松。

下山的路很滑,我们得小心翼翼地走,不然就会摔倒。

我的腿也有点发抖,心里有点害怕。

有一次,我没注意脚下,差点滑倒了。

吓得我出了一身冷汗。

小伙伴们赶紧扶住我,说:“小心点,下山可不能着急。

”我点点头,更加小心地走了。

下山的路虽然难走,但是我们也慢慢地适应了。

我们一边走一边聊天,还分享着自己带的零食。

不知不觉,我们就下到了山脚下。

这次爬山的经历让我明白了,上山和下山都不容易。

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到达目的地。

上山 下山 作文

上山 下山 作文

上山下山作文《上山·下山》山,对于许多人来说,是挑战,是征服,也是心灵的寄托。

在我的记忆中,有一次上山下山的经历,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悟。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我怀着兴奋与期待的心情,踏上了上山的征程。

山路崎岖不平,起初的路程还相对轻松,我欣赏着沿途的美景,听着鸟儿欢快的歌声,感受着微风拂面的惬意。

然而,随着高度的不断攀升,山路变得越来越陡峭,每迈出一步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力气。

汗水湿透了我的衣衫,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但我心中始终有一个信念:一定要登上山顶,去领略那无与伦比的风光。

在攀爬的过程中,我几次想要放弃,但看到身边那些坚持不懈的登山者,他们的毅力和勇气给了我继续前进的动力。

终于,经过几个小时的艰苦努力,我登上了山顶。

那一刻,眼前的景象让我感到震撼和欣喜。

连绵的山脉在脚下延伸,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远处的城市变得渺小而遥远,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在山顶停留了片刻,享受着成功的喜悦后,我开始了下山的路程。

本以为下山会轻松许多,可事实并非如此。

下山的路同样充满了挑战,由于重力的作用,脚步容易失控,需要更加小心谨慎地控制速度和步伐。

而且,长时间的登山让双腿变得酸痛无力,每走一步都伴随着疼痛。

然而,在下山的过程中,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思考。

上山时,我们目标明确,一心想着登顶,充满了冲劲和激情。

而下山时,虽然身体疲惫,但心情却更加平静和从容。

这让我明白,人生就像这上山下山的过程,有时我们需要奋力拼搏,追求目标;有时我们则需要调整心态,稳步前行。

上山是追逐梦想的过程,需要勇气和毅力;下山是回归现实的过程,需要谨慎和淡定。

无论是上山还是下山,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经历,只有经历了这一上一下,我们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活的真谛。

那次上山下山的经历,成为了我人生中的宝贵财富。

它让我懂得,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要勇往直前,不怕困难;在面对成功和荣誉时,要保持清醒,不骄不躁。

而当我们走下高峰,回归平凡的生活,也要珍惜每一个平淡的日子,用心去感受人生的美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材料“山上山下”及范文作文材料:父亲带儿子爬山,到达山顶后,父亲指着山下说:“看,那里多美!”儿子说:“既然如此,还爬上来做什么? ”要求:自选角度,题目自拟,诗歌除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发现,在高处如果到了山上,能发现山下的美,他也一定会是有着敏锐感知的人;如果不在山上,而能发现山下的美,这个人一定是个热爱生活的人。

毕竟,能发现生活中的不平凡之处,是我们能在世俗生活中生活下去的动力。

所以,不管俯仰之间,还是平视,心底都需要有这样的高处。

显然,材料中的父亲是俯视生活的人。

父亲或者说我们这些普通人,都需要有爬向高山之上,回望一下自己的所在。

那样,充盈眼前的已经不再是“一地鸡毛”的繁杂与无趣,而是有了一种超拔与提高。

这样的眼下世界,自然会让人不由感叹:看,山下多美丽!而材料中的儿子似乎更需要这样心灵的高处。

不过,眼下的他还是一个仰视现实的人,“让自己低于尘埃”之下,自然难以抬起头,难以昂扬面对生活。

那样,生活对于自己自会是一幅难看的面容,就更不要说发现生活中的美了。

所以,儿子也许是因为青春期的躁动,无法共鸣父亲发乎内心的感慨,在他眼中,罗丹所说的“生活中不缺少美,而缺少美的发现”有些矫情,甚至是无病呻吟。

但是,这样的心境会让自己身心劳累,也就是常说的“身为形役”。

缺乏精神引领的人,总会为生活的平常所累,让自己的心灵品质长时间处在一个低层次或者消极的层面,缺少正能量,即便是处于万花丛中,也会无视美的存在。

生活中,有些“得道高人”,则可以超脱空间的位置,即便是处于生活之中,以“平视”的角度看待现实,他们也会有自己对生活的体验与理解,有自己“美”的发现。

然后,因这发现,让自己的心灵也在高处。

他们不需要空间的物理提升,不需要“会当凌绝顶”,但凭内心的体察,就能“一览众山小”。

这样的人,他看透生活的真相,知道生活的真谛,懂得生命的意义,在他眼中,有世俗寻常,更有意趣真知。

这才是一种“大美”,有了这样的体验,生而为人的意义也会品味得足。

当然,能有如此道行者,毕竟是少数。

但是,在追求生命高绝意义和价值的“爬山”路上,不分时间,不看年龄,只要能让自己感受到生命的美丽,正如古人所说:“朝闻道,夕死可也!”发现,在高处,人生的意趣,也在高处,只不过这里的高处,不仅仅是指在那里的山,更应该是我们的内心。

(870字)见与不见,美就在那里——答儿子的责问如果我是父亲,面对这样一个不太礼貌的儿子的责问,可能一时无语,当然,我也不会羞恼,因为,一个有思想的儿子要比一个事事盲从的儿子强万倍。

不过,我仍然说:儿子,看山下多美!而且,我还会说:如果我们不来到山上,可能看不到,看不到这份已经存在的美丽。

山下,自然也会有美的存在。

可是,不管怎样说,我们还是囿于视线所及,限于我们的眼界,不能直观地发现周围的美。

其时,不仅是我们,连古人也是困惑于此。

想那苏东坡,来到庐山之中,仍然感叹:不识庐山真面目!当然,他也说出了一个发现庐山真面目的方法:跳出庐山看庐山,才可见庐山真气概。

“跳出庐山”,正如我们,跳出了我们生活的小圈子,经过一番辛苦,或者说是一番愉悦的登爬,有了这样一个高度,展现出这样一个视野,我们会对已往熟悉的地方指点。

但是,必需承认,原本的街道不见了,只留下模糊的方位;原先的喧嚣也寂然无闻,只留下可能残存于大脑的回响。

但是,你不得不承认,我们熟悉的那片地方,变得美丽,变得有些意思。

这让我想起旅游。

我们花了钱拼体力来到一个旅游景区,惊叹于世间还有如此美景。

可是,眼见本地居民的表情,则多是一种熟视无睹的平静。

美,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可是,由于身处其中,也就有了“审美疲劳”。

所以,有人就说:生活在别处。

别处的生活,自己是客居之身,也许会让你心思细密,视野敏感。

也自然是距离产生美的意思。

当然,如果一个人,能在他日日所在的寻常生活中,品味出美,生活出意思,这样的人,可能就是有着细密敏感的天性。

我们也见很多悟出生活之道的人,随便一样东西,他便看出不同的意思,在寻常之中见出超常的意味。

这就像有些“得道”高僧的境界。

当然,我们毕竟还是世俗众生中一员,会因离生活太近,觉得生活似“一地鸡毛”般琐碎,似“白开水”般味道寡淡,一切似乎都是乏善可陈。

但是,人总是要从生活中找出点意思,找出点亮色,发现点美丽,所以,就有“一览众山小”的登临,就有了花钱找罪受的“旅游”。

所以,这样说来,要感谢山的存在,它让我们提升了自己的境界,让自己有了生命意味的体验,发现了原本存在的美。

既然如此,爬上来,就有了爬上来的意义。

不觉得你心胸之中那股浮躁之气已经渐渐消散了吗?不用满脑子想着作业而没有一些轻松吗?当然,你会说,回家后作业还是要做的。

对,不会因为我们爬了一次山,发现了“美”,作业课程就会免谈,柴米油盐就可置于脑后,不会的,这些都不会改变,但是,有些东西已经改变了,比如,心情。

最后,送给你这句话:见或不见,美就在那里。

出入之间庄子说高山上看到的山下人都一样,不必争谁高谁低,胡适先生说要在山下看人,并计较人的不同。

那到底是在山上看还是在山下看?其实我觉得两者应兼得,在山上看人,多了一份淡泊达观,在山下看人,使我们不脱离实际。

我们既要保持精神世界的高度,但又不能脱离世俗脱离生活。

当我们的精神世界达到一定高度时,我们才能变得悠然自得。

在山上看人,并不是一种俯视众生的角度,而是要更看清人,更看清生活。

就像梭罗,孑然一身来到瓦尔登湖畔居住,摒弃一切与生活无关的浮华,来到树林里聆听枝桠上的虫鸣鸟叫。

这样简化的生活,却使其探索到生活真正的意义,使得其的精神世界越攀越高。

就像庄子,虽然穷居陋巷以钓鱼卖草鞋为生,但因为自身思想的高远深阔,使其能在困厄中不失对人生对生活的深刻达观的认识,使得其视前途如草芥,视富贵如粪土。

当我们在山上看人时,我们的思想境界是澄明的,我们能以一种本真的淡然角度去看淡尘世一切,以一种淡然平和的心态去看待人生得失。

从而拥有一份“静观庭前花开花谢,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闲适恬淡。

而这种圆融通达的人生境界的建立是基于对思想、对精神不懈的追求。

当然,我们不能总是在高山下看人看世界,这就多了一份孤高与傲视,却少了一份对生活最真实的体验。

所谓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林。

真正的隐士并不藏于深山之中,而是与人与生活最直接的接触,过着平凡的日子。

就像托尔斯泰,当他的精神世界达到一定高度时,他渴望的是做一个农夫,耕作于阡陌间,以最谦卑的态度去看待人生。

我们原本就是山下人,所以不能失去最原始的一份赤诚。

当我们在山下看人时,我们才会不脱离实际,才能发现充实的生活,既不能少一份雅致,亦不能少一份世俗。

当我们既拥有精神世界的高度,亦不失一份谦卑亦不脱离现实。

我们才能在尘世污浊中让生活如同“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般散发着隽永的芳香与幽香,从而达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境界。

山上看人看人生,得到的是份达观与澄明;山下看人看人生,得到的是份谦卑与赤诚,两者兼得,才能赏尽人生极绚烂的美景。

身居上而心处下大约爬山的人都是喜欢登高居下的,却很少有人知道为什么要居上。

有些人自负了解,每每引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诗句作为座右铭,却免不了有种睥睨天下、目空一切的讨厌相。

这里有一个寓言故事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山顶上,父亲指着山下说:“看,那里多美!”而儿子却说:“既然如此,还爬上来做什么?”至此,人便可以分为四种:身居上而心居上的,身居下而心居上的,身居下而心居下的,身居下而心居上的。

在我看来,父亲无疑是一个拥有高山的眼睛以及平原的内心的人。

一个人,身居上不是为了享受高高在上的优越感,而是为了开阔眼界,更好地认识低处的人民、低处的生活。

现在的精英教育委实太多了,结果往往却是精英文化没学到,精英心态反倒比比皆是,弄成了鄙薄一切的自大自负。

这就好比一个人从不看地走路,抻长脖子仰着脑袋鸭子似的活着。

然而天上能有什么?当然,往地上瞧也不一定能瞧见什么,所以一个人只有处下的心态还是不够的,还要有高远的眼界,好比一条谦卑的蚯蚓和一只谦逊的飞鸟,一个只看见漫漫的黄土,另一个却看见了整个世界。

高考资源网老子曾说,江海因其善处下,故能为百谷王。

这只说对了一半。

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却没有把两者统一起来。

处下是对的,但像登山一样,只能把心放在山脚,身体却要不断向上、向高,眼界才能不断变宽、变大。

一个真正通达的人,就像崇山峻岭中含着一汪清透的泉水,眼界极高,但心极谦卑。

中国古代那些令人佩服的士大夫,哪一个不是如此?把心深埋,不是为了忘却它,而是为了聆听大地的心跳;把眼放宽,不是为了看见别的什么,而是真正为了看清当下。

从小处说,确立了个人的意义;从大处说,更能看清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世界的坐标。

身居上而心处下是一个动态不断的过程,违背了引力,两者越分越开;渗透人生的真谛,两者才会越靠越近。

仿佛一棵树,枝叶拼命往上长,根却越扎越深——这样才叫一棵枝繁叶茂的好树。

其实,这不过是教人怎样于高山欣赏平原的美。

儿子不知道,美也好,苦难也好,当你还未挣脱它的包围时,只是被它束缚与控制。

只有换个视角,或者事过境迁,才能悟出其中的真味来。

父亲那一句赞叹,在一瞬间赋予了他高山的眼睛。

而有些人,怀着一辈子平原的心灵,他高山的眼睛盈满泪水。

山下的苦难令他痛心,山下的美丽也令他动容。

他往下一低头间,泪水便簌簌地滚落下去,像春雨一样融在土里。

他的平原的心剧烈地鼓动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