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山
泰山,中华五岳之首,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又称东岳,古称岱宗,面积426平方公里,海拔1545米。
泰山雄伟壮丽,历史悠久,文物众多,以“五岳独尊”的盛名称誉古今。
位于山东省中部,著名风景名胜有天柱峰、日观峰、百丈崖、仙人桥、五大夫松、望人松、龙潭飞瀑、云桥飞瀑、三潭飞瀑等。
1982年,泰山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泰山- 简介
泰山
泰山,古称东岳,又名大山、岱山、岱岳、岱宗、泰岳,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东西长约200公里,南北宽约50公里。
主峰玉皇顶,在泰安市城区北,东经117°6′,北纬36°16′,海拔1545米。
享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的称号。
泰山是中国游览历史最悠久的名山。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是有记载最早的游人。
泰山旅游资源不仅丰富,而且具有很高的价值和品质。
岱庙,是泰山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主体建筑天贶殿创建于1009年,与故宫太和殿、孔庙大成殿合称中国三大殿。
泰山西路则以幽静取胜,有白龙池、黑龙潭瀑布、扇子崖、竹林寺、冯玉祥墓以及六朝古刹普照寺等风景点。
衡山- 景区概述
衡山
南岳衡山是中国五岳之一,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境内,群峰巍峨,气势磅礴,72峰逶迤800里,贯穿7个县市。
主峰祝融峰海拔1290米。
自古以五岳独秀风光好,历史悠久名气大,佛道并存影响广,中华寿岳众人仰著称于世。
衡山四时景色各极其胜,初春可玩味繁花,盛夏可观看云海,金秋可远眺日出,冬日可欣赏雪景。
每年吸引着无数游客前往游览观光。
现为国家风景名胜区、中国首批AAAA旅游区、中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中国旅游知名品牌。
五岳独秀:南岳衡山风景区内古木参天,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并举,历来是人们旅游、休闲、避暑胜地。
景区自然植物1200多种,9处原始森林,其中珍贵树种150多种,有东晋时代的银杏、明代的古松、世界罕见的绒毛皂荚、富有神话色彩的摇钱树、连理枝。
祝融峰、水帘洞、方广寺、藏经殿、以其高、奇、深、秀,自古赞誉为南岳四绝。
南岳衡山四季景色宜人,春赏奇花、夏观云海、秋望日出、冬赏雪景,更是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宗教圣地:南岳衡山佛、道教同居一山,共存一庙之特色,为中国名山一绝。
在中国佛、道教史上,南岳衡山佛、道教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在日本和东南亚地区乃至世界都有很大的影响。
早在西周期间,道教就在南岳衡山开辟洞天福地,至唐代出现十大丛林、八百茅庵之盛况。
两教具教义经典,并最终形成了佛道同尊共荣的特色。
随着党的宗教政策逐步落实,南岳衡山佛道两教筹集8000多万元,先后修复被文革破坏的寺观宫殿10余处,增加藏经10万余册。
华山[西岳] - 名称来源
华山
华山[西岳] - 简介
华山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海拔2154.9米居五岳之首,位于陕西省西安以东120公里历史文化故地渭南市的华阴县境内,北临坦荡的渭河平原和咆哮的黄河,南依秦岭,是秦岭支脉分水脊的北侧的一座花岗岩山。
凭藉大自然风云变换的装扮,华山的千姿万态被有声有色的勾画出来,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华山不仅雄伟奇险,而且山势峻峭,壁立千仞,群峰挺秀,以险峻称雄于世,自古以来就有"华山天下险"、"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正因为如此,华山多少年以来吸引了无数勇敢者。
奇险能激发人的勇气和智慧,不畏险阻攀登的精神,使人身临其境地感受祖国山川的壮美。
黄东雷国画《华山》
恒山- 简介
恒山,人称北岳,亦名“太恒山”,又名“元岳、紫岳、大茂山”,海拔2017米,与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并称为五岳,扬名国内外。
1982年,恒山以山西恒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曾名常山、恒宗、元岳、紫岳。
位于浑源县城南10公里处,距大同市62公里。
其中,倒马关、紫荆关、平型关、雁门关、宁武关虎踞为险,是塞外高原通向冀中平原之咽喉要冲,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
主峰天峰岭在浑源县城南,海拔2016.8米,被称为“人天北柱”,“绝塞名山”,“天下第二山”。
嵩山- 历史沿革
古时,嵩山名为“外方”,夏商时称“崇高”。
《国语·周语》称禹之父鲧为“祟伯鲧”,“崇高”之名缘结于此。
据东汉班固《白虎通》曰:“中央之岳,加嵩高宗者何?中岳居四方之中而高,故曰嵩高也。
”西周时称“岳山”,周平王迁都洛阳后,定嵩山为“中岳”,五代以后称“中岳嵩山”。
从黄帝到大禹都生活在嵩山一带,他们常游于嵩山之巅。
秦汉以降,嵩山中岳大帝的雏形逐渐形成,并不断趋向人格化,虽然其在宗教方面的特殊地位让于五岳之首的岱宗,但仍是国家祀典的五岳之一。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三月,汉武帝再至中岳太室山,亲率群臣,礼登嵩顶。
据传,当
武帝登山时,随从官员听到山间有呼“万岁”之声,“问上,上不言;问下,下不言。
”“以为有神,令祠官加增太室祠,禁无伐其木,以山下三百户为嵩高县,作为奉邑”。
又在山上建为万岁亭,山下建万岁观,名此峰为万岁峰,以应山呼之奇。
汉宣帝神
嵩山
爵元年(公元前61年)颁布诏书,正式确定嵩山为中岳,要求历代祭祀。
又据《史记·孝武本纪》称:“今上封禅,其后十二岁而还,遍于五岳、四渎矣。
”汉代有方土入嵩山寻仙采药,或存思诵神以治病驱邪。
《后汉书·刘根传》云:“刘根者,颖川人也,隐居嵩山中。
诸好事者自远而至,就根学道。
”因此随着神仙家和方士在嵩山的开拓,中岳大帝的人格化更为明显了。
青岩古镇简介
青岩古镇位于贵阳市的南郊,距市区约29公里,始建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是贵州最著名的文化
古镇之一。
青岩古镇方圆3平方公里,镇容布局沿袭明、清格局,至今仍存完好的朝门、腰门以及陈旧古老的石柜台和木柜台。
青岩古镇内祠宇林立,建有九寺、八庙、五阁、三洞、二祠、一宫、一院,共30多座庙宇祠堂,这批古建筑气势雄伟、雕梁画栋,工艺精妙绝伦,令人叹为观止。
其中不少虽年久失修,大部分仍风韵犹存,颇具观赏价值。
青岩古镇这里还是一个儒释道及基督、天主数教并存的地方。
小镇中除了众多的寺庙,还保留着一座基督教堂和一座天主教堂。
中西方文化在此达到了空前的交融。
青岩古镇历史
青岩古镇历史悠久,自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设青岩堡至今已有600多年了。
明初,中央王朝为了控制西南边陲,于洪武六年(1373年)置贵州卫指挥使司,以控制川、滇、湘、桂驿道,因青岩位于广西入贵阳门户的贵(阳)番(定番,今惠水县)主驿道之中段,在驿道上设传递公文的"铺"和传递军情的"塘"。
驻军于双狮峰下驿道旁建屯,史称"青岩屯"。
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30万大军远征滇黔,大批军队进入黔中腹地后驻下屯田,"屯"逐渐发展成军民同驻的村寨,"青岩屯"演变为"青岩堡"。
天启四年至七年(1624-1627年)时领青岩土守备,领72寨,控制八番十二司的班麟贵在离青岩堡约1公里的"四只把"坡(地名)建土城,时人称为"王城",音译汉语为"兵城"或"营盘"之意,这是今青岩城的雏形。
土城居高踞险,原青岩堡内寨民为避兵祸,多搬入土城居住,使土城渐具规模,成了南下定番(今惠水),北上贵阳,西入平坝(县),东走龙里(县)的十字交通要塞。
经数百年历史沧桑,多次整修扩建,由土城而至石砌城墙、石砌街巷。
于今青岩城成了一座明清风格的文化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