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雪,被誉为先锋派文学的代表人物“中国的卡夫卡” ,她有哪些作品?
作家残雪的作品
作家残雪的作品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作家残雪简介
2.作家残雪的主要作品
3.作家残雪的作品特点
4.作家残雪的影响与评价
正文
1.作家残雪简介
残雪,原名邓小华,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953 年生于湖南省长沙市。
她的创作涉及小说、散文、诗歌等多个领域,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被誉为“新时期女性文学的代表人物”。
2.作家残雪的主要作品
残雪自 1970 年代开始文学创作,其主要作品包括长篇小说《黄帝的孙子》、《赤彤丹朱》、《苍老的浮云》等;中短篇小说集《山上的小屋》、《河之女》等;散文集《我的西域,你的东方》、《残雪散文》等。
3.作家残雪的作品特点
残雪的作品具有以下特点:
(1)独特的女性视角:她的作品多从女性角度出发,细腻描绘女性在家庭、社会等方面所面临的困境与挣扎,展现了女性在传统与现代文化冲突中的复杂心理。
(2)深厚的文化底蕴:残雪的作品富含丰富的文化内涵,融合了中西文化、古典与现代文化的精髓,展现出一种开阔的文化视野。
(3)诗意的语言风格:残雪的语言具有诗意特质,既具有古典文学
的优美韵味,又有现代文学的创新表达,给读者带来愉悦的阅读体验。
4.作家残雪的影响与评价
残雪的作品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多次获得各类文学奖项,如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等。
她的创作对新时期女性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后世作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同时,残雪的作品也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成为国际文学交流的重要桥梁。
残雪:我的孤独与不孤独
得 像 个学术 论坛 。最让 我欣慰 的是 , 有一 很明显的。因为我们缺乏创作的 自觉性 , 传统哲学来毒 害青年 ,一 时居然洛 阳纸
大批 感觉 非 常敏 锐 的 读者 ,他 们 对我 的 而 这种 自觉性 在我 们 中国传 统 文 学 中是 贵 。他 的 “ 老王 哲 学” 来说 去 就是 传 统 说
士比亚、 但丁等经典作 家做 了全新的阐释和描述。
残雪 : 孤 我 独 的
■文 /本刊 记 者 曹辉 实 习记 者 王华
不 孤独
我 母 亲 李 茵 兄 弟姐 妹 共 十一 个 , 相
吧 ,父 亲格 外疼 爱我 ,喜 欢 叫我 的 乳 名 年 才 得 以 平 反 。
\ \ \“ 我是典型的小市民”
士 , 了不 起 的 那 种 。 很
也 无 思想上 的矛盾 ,更谈 不 上有 深 度 的 这 种 人 自己 中 了毒 还 执 迷 不 悟 , 还
我 们 的 文 学就 一 步步 地 退化 ,我 认 自我 解剖 了。 的那 种摄 取 又很肤 浅 ,我们 的文 坛既 没 教 导别人 也 要摆 脱 西 方影 响 ,否认 文 学
解 我 的小说 人 物 时 ,认 为他 们 表 面上 怪 以作 为 文 学 自身要 站 立起 来 ,就 必 须 向 现代 性 的 东西啊 ? 既无 丝 毫的 内心斗 争 , 异 的行 为 甚至人 和人 之 间的 冷漠 ,正是 西 方学 习。
山上的小屋——精选推荐
残雪是先锋派文学的代表作家,《山上的小屋》是她典型的代表作,乍看全文篇幅虽不长,但仔细读了几遍仍觉得作者抒写的每个文字都像是天马行空,前后顺序无常,毫无逻辑思维可言,内涵隐晦深刻,意蕴深长,读来给人以似懂非懂的感觉。
据了解这部作品是文革的产物,其必受之影响,而所谓一百个读者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对于这样一篇隐喻的作品来说也许每个读者的理解都是不同的,在这里我只能谈谈我对文章的个人观点。
本文以“山上的小屋”为题,这座小屋是“我”一直在寻找的,我始终挣扎着去寻找那所小屋,不管外界的任何阻碍。
作品一开始就说“在我家屋后的荒山上,有一座木板搭起来的小屋”,直接就点题了,然而文中语言错乱不堪,“我”的思维也飘忽不定,所有人都是怪人,做的也都是怪事,这与卡夫卡的作品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处处充满着荒诞、变形和象征的意味。
其中出现的主要人物有“我”、“妈妈”、“小妹”和“父亲”。
“我”是整篇文章的头号人物,“我”每天都在不停的整理我的抽屉,但是始终受了种种阻碍,窗外有小偷偷窥,家里有妈妈和“我”作对,为此“母亲一直打主意要弄断我的胳膊”,于是“我”想方设法不被母亲发现我去整理我的抽屉,但眼看就要整理干净了灯泡却坏了,看不见了,还引来了母亲的嘲笑,最终还是没能把抽屉整理好。
“当我不整理抽屉的时候,我坐在围椅里,把双手平放在膝上听见呼啸声。
”这时的“我”唱会看到小屋,听到被反锁在小屋中的人的咆哮。
全文以“我”内心世界杂乱无章的活动为主线串联起来的,看似无序其实冥冥之中也有着内在的联系。
接着出现的就是“我”的母亲,她在这里是一个病态的虚伪的角色。
她总是喜欢小心翼翼盯着我或在我背后恶狠狠地盯着我的后脑勺,还在“我”不在时重新整理我的抽屉,把我的围棋埋起来,心中对“我”充满了猜忌,时时刻刻不在戒备着“我”,生怕“我”做出违背她意愿的事。
然后就是“我”小妹,作为一个小朋友本应该是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但这里的小妹却已经不是一个处于健康状态的孩子,虽然住在她身上也有善良的一名,她会偷偷告诉“我”:“他们已经帮你重新整理了抽屉,你不在的时候”,还有母亲想弄断“我的胳膊”,但是文中只要写到她,就会说的她那直勾勾的目光,再看她说出的话“这样的事课不是偶然的”,“不管什么事,都是由来已久得”,显然这孩子已不是普通的一个孩子,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幼小的心灵就受到了摧残。
残雪——也许是国内最好的作家
残雪——也许是国内最好的作家⾬の⽇はワルツを踊って伍伍慧多年以前,我在中国计量⼤学图书馆偶然读到⼀本残雪的《思想汇报》。
我知道我遇见⼤师了!并且是⼀个极为⼩众的⼤师。
嗯,极为不⾜以描述这种⼩众,或者说极端?哪怕最经常读书的读者,都不⼀定知道这个作家。
她⽐获得诺奖之前的莫⾔更⼩众。
残雪也许是国内最好的作家。
有⼈问,也许是国内最好的作家?那莫⾔呢?这当然不好分个⾼下,所以我⽤了“也许是”。
对于这样⼀个极端⼩众的作家,我的推荐怕是没有什么分量,所以接下来,我打算直接引⽤名家的推荐。
2012年,在莫⾔获得诺贝尔⽂学奖颁奖前的⼀个记者招待会上,有⼈要他预测当年诺奖的获奖⼈。
他说:我不预测,但是我希望是中国的⼥作家残雪获奖。
2019年,残雪成为诺贝尔奖热门⼈选,这⼏乎算是她第⼀次进⼊公众视野。
墙内开花墙外⾹,在国外,她其实是被研究得最多的中国作家。
她的⼩说成为美国哈佛、康奈尔、哥伦⽐亚等⼤学及⽇本东京中央⼤学、国学院⼤学的⽂学教材,作品在美国和⽇本等国多次被⼊选世界优秀⼩说选集。
被美国和⽇本⽂学界认为是“20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学最具创造性的作家之⼀”。
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说:如果要我说出谁是中国最好的作家,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残雪。
1953年5⽉30⽇,残雪出⽣于长沙。
她的哥哥是知名哲学家和翻译家邓晓芒。
国内读过哲学著作的⼈应该知道他。
邓晓芒翻译过康德的《实⽤⼈类学》《⾃然科学的形⽽上学基础》《判断⼒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胡塞尔的《经验与判断――逻辑谱系学研究》。
残雪是先锋⽂学的代表作家。
所谓先锋⽂学,指的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受西⽅现代主⽂影响出现的,在创作思想和形式技巧上都呈现出强烈的西⽅现代主义⽂学⽓息的创作流派。
其以⼩说创作为主,在⽂化上表现为对意识形态的反叛与消解,在⽂学观念上颠覆传统的真实观。
重视⽂本的“实验”性,致⼒于探索和创新叙事技巧。
残雪的⼩说描述的并不是他⼈或外部事件,它们⼀律指向⾃我,指向内⼼。
诺贝尔文学奖热门残雪作品介绍
诺贝尔文学奖热门残雪作品介绍我发现我写下的句子,自己都无法预料,不能理解,也不知道是什么在控制我的笔。
——残雪残雪残雪本名邓小华,1953 年生于长沙。
1970年进入街道工厂工作,先后做过铣工、装配工、车工,后当过赤脚医生,也开过裁缝店。
1985年1月开始发表小说,至今已创作七百多万字的新实验文学作品。
她形容自己的作品为“精神文学”或“生活文学”,其代表作有《山上的小屋》《黄泥街》《苍老的浮云》《五香街》《最后的情人》等。
残雪是作品在国外被翻译出版最多的中国作家之一,小说成为美国、日本各个大学的文学教材,被美、日文学界认为是 20 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文学最具创造性的作家之一。
早在2015年,残雪凭借作品《黑暗地母的礼物》同时获得过两个国际文学奖的提名:有”美国诺奖之称“的美国纽斯塔特文学奖、英国伦敦的独立外国小说奖。
她还是唯一获得美国最佳翻译图书奖的中国作家。
今年3月,2019年国际布克奖公布的13名入围者名单里也有残雪的长篇小说《新世纪爱情故事》。
国际布克奖的官网如此介绍该书:“《新世纪爱情故事》描述了爱的许多伪装:讽刺、悲剧、短暂、持久……而这一切都是在东西方商业与工业、欺诈与剥削、性与浪漫的万花筒式的背景下进行的。
”可见,虽然靠博彩公司的榜单来猜诺奖得主并不靠谱,但残雪确实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中国作家。
1 她说自己是个“异类”“差得远呢,根本得不到的……奖项是预料不到的。
令人高兴的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会比以前开放,也开始重视这种高层次的文学了,我挺意外,他们关注我,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
”“这一次(得奖)希望不大,可能多年以后就会有希望了,还是要等读者慢慢成长起来,越来越多的时候,呼声就会越来越高。
”这是残雪近日接受采访时对登上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榜的部分回应。
今年3月因入围布克奖接受《新京报》采访时,残雪曾说:“中国文学的知名度在提高,是因为世界上确实好作品极少,创造力减弱,传统势力仍占上风。
但我并不认为中国文学作为文学的知名度就高到哪里去了。
诺贝尔文学奖热门残雪作品介绍
残雪简介残雪,原名邓小华,女,湖南耒阳人。
1970年后历任街道工厂工人,个体裁缝。
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
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先锋派文学代表人物。
部分作品在香港和台湾出版,并被译介到日本、法国、意大利、德国和加拿大等国家。
父母是三四十年代的中共党员,解放后在报社工作,父亲曾任新湖南报社社长,1957年父母双双被划为右派下放劳动。
残雪从小由外祖母抚养,这位老人心地善良,但有些神经质,有一些怪异的生活习惯(如生编故事、半夜赶鬼、以唾沫代药替孩子们搽伤痛等),对残雪性格的形成影响很大。
残雪从小敏感、瘦弱、神经气质,短跑成绩和倔强执拗在学校都很有名。
她小学毕业后恰逢文化大革命爆发,便失学在家。
1970年进一家街道工厂工作,做过铣工、装配工、车工。
当过赤脚医生、工人,开过裁缝店。
1978年结婚,丈夫是回城知青,在乡下自学成木匠。
1980年残雪退出街道工厂,与丈夫一起开起了裁缝店。
残雪自小喜欢文学,追求精神自由。
残雪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长篇小说《突围表演》(有香港、日文版本),小说集《黄泥街》(有日本、台湾版本)、《思想汇报》、《辉煌的日子》、《天堂里的对话》(译有美国版本)、《苍老的浮云》(译有日本、美国版本)、《种在走廊上的苹果树》(译有台湾、日本版本)、《残雪小说集》(译有法、意大利、德国版本)、《布谷鸟叫的那瞬间》(译有日本版本)、《绣花鞋的故事》(译有加拿大、美国版本)等。
残雪的作品有不少被海外文学界翻译和介绍。
残雪是具有鲜明个性化创造风格的作家,她着眼于深层的精神世界,不断开拓和挖掘,在中国文学界是一个极为独特的存在。
近年来残雪写了不少关于西方经典文学的评论,她以纯粹艺术家的感悟,结合自己的创作观念和体会,独辟蹊径,以创作与评论相融合的文体形式对卡夫卡、博尔赫斯、歌德、莎士比亚、但丁等经典作家做了全新的阐释和描述。
曾经被视为先锋派的代表人物,其作品以关注女性内心的状态为特征,以后的林白、陈染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她的影响。
中国十大先锋作家排行榜,残雪排第六
中国十大先锋作家排行榜,残雪排第六你知道什么的先锋作家吗?先锋作家是指8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一批具有探索和创新精神的青年作家,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那么,中国先锋文学代表作家有哪些呢?小编根据综合各方面数据,为您提供中国十大先锋作家排行榜,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十大先锋作家排行榜1、马原马原“叙述圈套”开创了中国小说界“以形式为内容”的风气,在当代文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代表作品有《冈底斯的诱惑》《西海的无帆船》《虚构》等。
2、洪峰洪峰与余华、苏童、格非、马原并称先锋文学五虎将,是中国当代文学史的重要作家,被批评界的许多人士称为“属于下一个世纪的作家”,作品主要有《梭哈》《和平年代》等。
3、余华余华是知名度很高的作家,其长篇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是中国十大富豪作家之一,是中国十大先锋作家排行榜第三位。
4、苏童苏童曾是《钟山》杂志最年轻的编辑,张艺谋的著名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就改编自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其作品获奖无数,代表作还有《黄雀记》《河岸》等。
5、格非格非是先锋文学代表作家之一,其中篇小说《褐色鸟群》被视为当代中国最玄奥的一篇小说,2015年以其“江南三部曲”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6、残雪残雪的著名先锋小说有《黄泥街》《山上的小屋》等,她被诺奖评委马悦然称为中国的“卡夫卡”,也是在国外被翻译出版最多的中国作家之一,在中国十大先锋作家排行榜第六位。
7、吕新吕新的著名作品《抚摸》《光线》具有很强的先锋文学的风格,曾经与格非、余华、苏童、孙甘露等一起开了一代文学风气,是一位很有个性的作家。
8、孙甘露孙甘露是有名的先锋派作家之一,其主要作品有《访问梦境》《我是少年酒坛子》《信使之函》等,现任《萌芽》杂志社社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等职位。
9、阿来阿来是当代有名的少数民族作家,曾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代表作《尘埃落定》《蘑菇圈》等,在中国十大先锋作家排行榜第九位。
诺贝尔文学奖热门残雪作品介绍
诺贝尔文学奖热门残雪作品介绍
残雪,原名邓小华,女,湖南耒阳人。
1970年后历任街道工厂工人,个体裁缝。
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
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先锋派文学代表人物。
部分作品在香港和台湾出版,并被译介到日本、法国、意大利、德国和加拿大等国家。
1953年5月30日,残雪出生于长沙。
2015年,残雪的作品获得美国纽斯达克文学奖提名;获得美国最佳翻译图书奖提名;获得英国伦敦独立外国小说奖提名。
残雪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坛颇具影响力的先锋派作家之一。
残雪以其创作面貌及其个人精神气质的独特性,形成了所谓的“残雪之谜”。
残雪颠覆男性传统价值观和审美心理中的女性形象,解构男性英雄主义话语,同时试图建立自己的文学世界。
残雪则是由内向外的先锋文学代表性作家,是从自我经验出发,思考到了与西方现代派相似的主题,她所反映的现代中国人的特殊心理,如焦虑、恐惧、异化等,以及她所采取的心理感觉叙述,不期然地与西方现代派的叙述方式相重叠。
残雪从内心出发应和了现代派的主题,并不容易被人们理解;人们误以为残雪就是从学习卡夫卡和博尔赫斯而走上先锋文学的,于是以卡夫卡和博尔赫斯为标尺来剪裁残雪的创作,这反而掩盖了残雪的独创性;残雪的创作在前后期发生明显变化,后期的小说更加具有理性。
残雪的“内”既包含着她的文化积累,也包含着她的生长环境和文化性格。
创作特点
主题思想
残雪作品的突出主题:女性意识的解放。
残雪与《山上的小屋》
卡夫卡对残雪的影响
被誉为中国文坛独立特行的女作家残雪,有“中国的卡夫卡”之称。有评论者写 道,“如果说80年代的《苍老的浮云》、《天窗》、《山上的小屋》等作品中喷薄而出的梦 魇般的意象与卡夫卡那现实主义般地精确刻画荒诞事物的风格仍保持一定距离的话,那 么在90年代创作的那些更为节制、纯熟 、理性的小说中,我们隐约地感到,残雪与卡夫卡 达成了更深的默契。 ” 残雪作品中所包含的那种极端个人化的声音一直令许多读者望而兴叹,她笔下的那个 冷峻、变态的世界也一直难以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而一个20世纪末的中国女作家与一 个20世纪初的奥地利男作家在灵魂深处相遇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件让人砰然心动的事。 写作是卡夫卡生命中的一切, 他大概可以算世界上最孤独的作家,而他的小说所表现 的也是现代人的这种孤独感,所以卡夫卡自己的生活与创作合二为一。 残雪对卡夫卡的生 活方式和生活目的颇有同感,她在一篇名为《黑暗灵魂的舞蹈》的文章中这样写道: 是这 种写作使我的性格里矛盾的各个部分的对立变得尖锐起来,内心就再也难以得到安宁。我 不能清楚地意识到内部躁动的实质,我只知道一点:不写就不能生活。出于贪婪的天性,生 活中的一切亮点(虚荣、物质享受、情感等等)我都不想放弃,但要使亮点成为真正的亮点, 惟有写作;而在写作中,生活的一切亮点又全都黯然失色,没有意义。 而与卡夫卡不同的是:残雪并没有拒绝丈夫、儿子和家庭。残雪的孤独更多的是灵魂 的孤独,在现实生活中她比卡夫卡幸运得多。至于卡夫卡的一些短篇小说,在残雪看来, 《中国长城建造时》象征着“艺术家的活法”;《致某科学院的报告》记录了“猿人艺术 家战胜猿性,达到自我意识的历程”;《乡村教师》中的老教师体现了“艺术良知”;《小 妇人》及《夫妇》描述了“诗人灵魂的结构”;《地洞》则表现了艺术家既要逃离存在遁 入虚空,又要逃离虚空努力存在的双重恐惧…… 看来,残雪完全是以独特的、写小说的方 式来解读和描述卡夫卡的作品的,这使得读者在惊讶残雪的敏锐、机智和个性外,也渐渐地 开始怀疑,残雪在这里究竟是在解读卡夫卡,还是在构筑她自己心中的卡夫卡?抑或真正的 卡夫卡其实就等于她心中的卡夫卡?她究竟是在解读小说,还是在创作小说?我认为,无论残 雪的初衷是什么,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由于有了残雪的解读,卡夫卡在中国的 “知音” 将会越来越多。
残雪作品《山上的小屋》赏析
———《—山—上—的—小—屋—》—
《山上的小屋》
———《—山—上—的—小—屋—》—
《山上的小屋》
———《—山—上—的—小—屋—》—
初读感受(梦境,梦魇,怪诞,异化,丑陋的环境, 与《狂人日记》)
结合时代背景(意象,文革,文革遗毒) 审美体验 先锋小说 拓展:残雪与卡夫卡
f.母亲一直在打主意要弄断我的胳膊
g.灯泡忽然坏了,母亲在隔壁房里冷笑
———《—山—上—的—小—屋—》—
意象:
山———一堵墙,分隔的作用 山上——相对山下,与现实间的距离 小屋——牢笼,被隔离的理想的的高地 小洞——窥伺者 抽屉——我的头脑、思绪,个人的意志,精神世界 白光——希望
丑陋怪诞的环境:
———《—山—上—的—小—屋—》—
①人:
a.有那么多的小偷在我这栋房子周围徘徊
b.窗子上被人用手指捅出数不清的洞眼
c.她一边脸上的肉在可笑地惊跳(母亲)
d.目光直勾勾的,左边的那只眼 变成了绿色(妹妹)
e.我感觉到那是一只熟悉的狼眼(父亲)
②物: a.许多大老鼠在风中狂奔。 b.窗玻璃沾着密密麻麻的蝇屎。 c.一大群天牛从窗口飞进来,撞在墙上,落得满地皆是。 d.母亲太阳穴爬着一条圆鼓鼓的蚯蚓。
丑陋怪诞的环境:
———《—山—上—的—小—屋—》—
③事:
a.我心里很乱,因为抽屉里的一些东西遗失了。母亲假装 什么也不知道,垂着眼。
b.她正恶 狠狠地盯着我的后脑勺
c.原来父亲每天夜里变为狼群中的一只,绕着这栋房子奔 跑,发出凄厉的嗥叫
d.我的胃里面结出了小小的冰块
e.母亲从门边伸进来墨绿色的小脸,嗡嗡地说话:“我做 了一个很下流 的梦,到现在背上还流冷汗。”
残雪与相关《山上的小屋》
对人性的启示
尽管残雪的作品中揭示了人性的丑陋和弱点, 但她也通过对美好人性的描绘和赞美,为人 们提供了对人性的启示。她呼吁人们关注人 性的美好和善良,追求真正的自由和尊严, 从而实现对人性的超越和升华。
对后世的启示与意义
对文学创新的启示
残雪的作品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思 想内涵,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她敢于打破传统文学的束缚和规范,勇于 探索新的文学形式和表达方式,为后世作家 树立了文学创新的典范。
对人性拯救的意义
在当今社会,人性的扭曲和异化问题日益严 重。残雪的作品通过对人性的深刻揭示和批 判,提醒人们关注人性的拯救和重建问题。 她的作品呼吁人们追求真正的自由和尊严, 关注人性的美好和善良,从而实现对人性的 拯救和升华。这对于后世人们思考如何面对
和解决人性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06
结论与展望
对孤独与绝望的描绘
残雪的作品中经常出现孤独、绝望等主题。在《山上的小屋》中,这种孤独和绝望不仅体现在主人公 身上,也贯穿于整个故事的始终,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刻思考。
03
《山上的小屋》中的意象解 读
意象的构成与特点
荒诞与超现实
作品通过描绘荒诞不经、超越现实的场景和事物, 构建了一个独特的意象世界。
02
深入研究作品内涵
残雪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未来的研究可以进
一步挖掘其作品中的主题、意象、语言等方面的内涵,以更全面地理解
她的创作思想和艺术成就。
03
关注残雪的新作动态
残雪作为一位活跃的作家,不断有新的作品问世。关注和研究她的新作
动态,可以及时了解她的创作风格和思想的变化和发展,为未来的研究
社会背景
从《灵魂的城堡》看残雪笔下的卡夫卡
从《灵魂的城堡》看残雪笔下的卡夫卡作者:刘彦辰来源:《青年时代》2017年第23期摘要:弗兰茨·卡夫卡是二十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残雪作为深受卡夫卡影响的中国“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家,在创作之余写了一系列评论和解读卡夫卡的文章。
从《灵魂的城堡》可见,残雪结合自己的理解,突出了作为灵魂自审者、理性表演者和纯粹艺术家的卡夫卡形象。
同时,残雪也反观了自己的文学写作经验和文学创作观念,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她的自我观照。
关键词:残雪;卡夫卡;自审;理性;艺术一、引言在西方现代文学史上,弗兰茨·卡夫卡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作品的厚重思想让人们日久弥新地发现其文学作品的深刻内涵。
残雪是中国当代先锋派的代表作家,她的创作理念和思路在中国文坛上独树一帜。
而在创作之初,她就曾毫不避讳的坦言自己深受卡夫卡的影响。
从《灵魂的城堡》可见,残雪对卡夫卡的解读主要遵从自己心理的直观灵魂感受,对其小说进行了创新性的阐释和再创造。
她沿着卡夫卡的思路,结合自己的理解,塑造了作为灵魂自审者、理性表演者和纯粹艺术家的卡夫卡形象。
通过《灵魂的城堡》,残雪传达了她对自审、理性、艺术和人类精神矛盾的思考,阐释了对纯粹艺术精神和理想世界的追求,为外界打开了一扇进入残雪艺术世界的窗户。
二、灵魂的自审者残雪曾说,她的全部创作都是对自己灵魂的剖析,所以她对卡夫卡的阐释也是从灵魂的角度入手,遵从自己内心深处的直观感受來阐释卡夫卡的作品。
卡夫卡在残雪笔下首先是作为一个灵魂的自审者出现,正因为她以一种向内转的深邃幽远的眼光来审视卡夫卡,所以这就自然而然地使其笔下的人物带上一种自我批判的审视色彩。
卡夫卡和残雪笔下的人物似乎永远都是在不断的自寻烦恼和痛苦,但是他们又无法逃离这种煎熬的生活,因为生活就是矛盾和痛苦本身。
如果要想在这种地狱般的俗世中生存和追求理想,就必须要有一种永恒的灵魂自审意识。
而灵魂的自审即自我认识、自我启蒙、自我超越,残雪认为卡夫卡笔下的这些人物往往通过灵魂自审最终到达一种纯粹的理想世界。
快速了解残雪的30部文学作品,看这篇文章就够了!
快速了解残雪的30部文学作品,看这篇文章就够了!残雪,本名邓小华,1953年生于长沙。
1985年1月残雪首次发表小说,至今已有六百万字作品,被美国和日本文学界认为是20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文学最具创造性的作家之一。
残雪是作品在国外被翻译出版多的中国女作家,她的小说选入美国哈佛、康奈尔、哥伦比亚等大学及日本东京中央大学、国学院大学的文学教材,作品在美国和日本等国多次被入选世界优秀小说选集。
1、《趋光运动:回溯童年的精神图景》这是残雪的一部自传体散文集。
这是残雪最容易读懂的一本书,也可以说这是理解残雪作品最好的入门书。
因为这是一篇篇散文组成,散文内容全部是写残雪自己的经历。
残雪运用风格独特的写法给读者展现了一个可以亲切感受的作家童年内心世界和作家童年生活的各个方面。
这些文字不像她的小说那样难以理解,而是在思辨中进入回忆的片断,回到童年时光。
我们感受到残雪小时候的善于幻想和倔强直接影响到成年后残雪的创作。
这部残雪的精神自传是通往残雪艺术世界的钥匙。
2、《为了报仇写小说——残雪访谈录》这本书是残雪访谈录,残雪自己表达自己的一本书,我们往往能够通过这样的文字了解到一个作家的心路历程。
这本书是走进残雪艺术世界的一个有效途径。
这本书主要包括残雪近年来的主要访谈,包括日野启三、近藤直子、彭国梁、施叔青、林丹娅以及亚洲周刊等众多媒体的访谈。
这些构成了残雪另一种声音。
通过阅读残雪访谈录,我们仿佛在聆听残雪自己的心声。
3、《山上的小屋》这是残雪短篇小说全集之一,这是第一本。
某种意义上而言,这是残雪第一部作品。
本书收集的是从残雪第一篇发表的作品开始的四十多部短篇小说。
这本书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残雪是怎么走向她独一无二的文学创作的。
她的先锋文学风格形成也有一个大致的脉络。
残雪四十年如一日的风格,在残雪最开始的写作的时候就已经初步形成了。
读这本书,能够了解残雪文学是如何开始的。
4、《传说中的宝藏》这是残雪短篇小说全集之一,这是第二本。
残雪
二、残雪 (一)创作简介: 当代作家,曾经被视 为先锋派的代表人物, 其作品以关注女性内心 的状态为特征,以后的 林白、陈染等都在一定 程度上受到她的影响。
Thursday, December 19, 2013
1
•
残雪体验独异,思想前瞻,天马行空,一贯 以潜意识写作著称,在中国文学界是一个极为特 殊的作家,近年来残雪为了更好地深入探索人性, 加强与读者的交流,以纯粹艺术家的感悟,独辟 蹊径,用创作与评论相融合的文体形式对卡夫卡、 博尔赫斯、歌德、莎士比亚、但丁等经典作家做 出了全新的、东方人的阐释和描述。 • 短篇:《山上的小屋》《我在那个世界里的事 情》《天堂里的对话》《天窗》; 中篇:有《黄 泥街》《苍老的浮云》。
• 父亲:幕后真正的操纵者。
• 对“我”的阻挠则比较间接,他不 像妈妈那样直接采取措施,而是借妈妈 的手来破坏“我”的个人世界。 文中提到的几个人: 房子周围的小偷;反锁在小屋里的人; 镜子里那个人;在井边捣鬼的人;蹲在 屋顶里面的人;在山上的小屋里呻吟的 人。
8
• 三是对周围环境的臆想。
• •
Thursday, December 19, 2013
Thursday, December 19, 2013
2
• (二)残雪小说创作特色: • 残雪说:“我把自己的小说叫做‘描写本质的小
说’。形象是内部的,与外部的表现是有区别的。里边 的形象是怎样的,按照它来写作。出发点与其他的小说 拉开距离,所以,一般人看了会有陌生感,行为、行动, 思维的方式、讲话的语气,全是相反的;我所写的小说 是幻想的文学,所有里边的东西都是道具。要有道具、 有幻想,那是为了看自己,我们是看不到自己的,只能 通过镜子,写完小说后,自己也成为一个读者,反复对 照作品内容进行反省,现代社会的女性,不管是否从事 文学创作,都应该不断地批判自己,反手,而是影响我的 精神和意识,或者根本就是我的精神和意识产生 的幻觉。他们也许存在于现实中,也许只是我的 冥想。不管怎么样,他们是那样真切的“存在” 于“我的周围”。 • 社会现实就是这样无处不在,我们生活在其中, 自然受其干扰。 • 2、建构了一个荒诞、变形、梦魇般的世界 • 在这个世界里,人,是孤独的,痛苦的,人与 人之间互相戒备、仇视。
残雪文学的意义空间
残雪文学的影响不仅局限于文学领域,还对哲学、心理学等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 响。
残雪文学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瑰宝 残雪文学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深度 残雪文学对世界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残雪文学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残雪文学在国内外文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其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受到国际读者的喜爱 残雪文学对当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瑰宝” 残雪文学的独特风格和深刻内涵,使其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意义建构:通过语言、意象、象征等手段构建作品的意义空间
解读方法:从文本、文化、历史等角度解读作品的意义空间
意义空间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探讨意义空间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以及意义空间对 现实世界的影响
残雪文学对当代文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思想深度上。
残雪文学的独特性在于其对传统文学的颠覆和挑战,以及对现代文学的继承和发 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残雪文学中的意象与象征,是作者表达内心世界的重要手段 象征的意义,在于通过具体的形象,传达抽象的思想和情感 象征的意义,在于通过形象的对比和反差,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象征的意义,在于通过形象的隐喻和暗示,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残雪文学中的 意象:自然、 人物、场景等
残雪文学中的 象征:隐喻、 象征、寓言等
意象与象征的 融合:通过意 象和象征的结 合,表达深层 次的思想和情
感
融合的效果: 使读者更容易 理解和接受残 雪文学中的思
想和情感
残雪作品中的隐喻:通过象征、比喻等手法,表达深层次的思想情感 残雪作品中的暗示:通过情节、人物、环境等元素,暗示社会现实和人性 残雪作品中的隐喻与暗示:共同构建了作品的意义空间,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和深度 残雪作品中的隐喻与暗示:反映了作者对社会、人生、人性的独特见解和思考
残雪——中国女版“卡夫卡”的诺贝尔文学奖之路,重归沉寂
残雪——中国女版“卡夫卡”的诺贝尔文学奖之路,重归沉寂2018年与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已经尘埃落定,得主是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尔丘克与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
而之前算得上是横空出世但呼声极高的中国女作家残雪并未获奖。
与这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相比,'残雪'这个名字在中国更是博人眼球,在网络上好多中国人都在发出同一个疑惑:'残雪是谁?'为什么这样一位在中国鲜为人知的中国女作家却入围了殿堂级的诺贝尔文学奖?她又凭什么入围了诺贝尔文学奖?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残雪并非一个声名煊赫,被广为人知的作家。
2012年,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前的一个记者招待会上,有人要他预测当年诺奖的获奖人,他说:“我不预测,但是我希望是中国的女作家残雪获奖。
”残雪原名邓小华,1953年出生于长沙的一户书香门第,在这样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熏陶下长大的孩子,自小便是博览群书,精通古今中外。
这其中也包括残雪的哥哥,著名哲学家邓晓芒。
残雪出生在中国浮夸风最盛行的跃进时代,饥荒和贫穷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主旋律,残雪的童年,便在这动荡不安与颠倒黑白的环境下度过的。
身为知识分子的父母,处处受到打压,家庭的变故使全家人都不得不挤在一个不足十平米的茅草小屋内,这狭小潮湿的空间,只有书籍给了残雪心灵的慰藉。
残雪在她的少女时代就开始被迫步入社会,做着与她年纪毫不相符的力气活,感受到了世态人情。
她当过车工,赤脚医生,炼铁工,直至成年后的她,也一直在接受中下贫民教育,从事着与文字毫无相关的工作。
但是在成为专业作家后的残雪回忆起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时,却声称正是那些在社会上混迹的日子,给了她无限的创作灵感,成就了后来的她。
有人说残雪是个奇迹:“她长得村,穿得土,却是最先锋的中国作家之一;她的作品怪诞难懂,却被翻译成多国文字,令外国研究者津津乐道;她不出洋,纯粹用中文写作,而知她名号、读她作品的中国人,却比外国人少得多。
作家残雪的作品
作家残雪的作品
摘要:
1.作家残雪简介
2.作家残雪的作品特点
3.作家残雪的代表作品
4.作家残雪的作品在我国的影响
正文:
1.作家残雪简介
残雪,原名邓小华,是我国著名的作家,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
自1985 年开始发表作品,她的创作涉及小说、散文、随笔等多种文学体裁,被认为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她的作品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广泛的读者群体和评论家的好评。
2.作家残雪的作品特点
残雪的作品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独特的艺术风格。
残雪的作品以魔幻现实主义为特色,将现实与幻想相结合,展现出一种奇幻的文学世界。
(2)深刻的思想内涵。
残雪的作品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考,对人性、生活、社会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3)丰富的情感表达。
残雪的作品,情感丰富而真挚,对人物的刻画细致入微,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
3.作家残雪的代表作品
残雪的代表作品有《黄帝的孙子》、《赤脚医生》、《乌鸦》等。
其中,《黄帝的孙子》以独特的视角讲述了一位历史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赤脚医生》则通过一个乡村医生的经历,反映了我国农村社会的变迁;《乌鸦》则是一部探讨人性与社会问题的小说,引起了广泛关注。
4.作家残雪的作品在我国的影响
残雪的作品在我国文学界具有重要影响,她的创作不仅丰富了我国当代文学的多样性,还为后来的作家提供了很多启示和借鉴。
同时,她的作品也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为很多人提供了文学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残雪,被誉为先锋派文学的代表人物“中国的卡夫卡”,
她有哪些作品?
残雪,被誉为先锋派文学的代表人物“中国的卡夫卡”,她有很多作品,代表作有《山上的小屋》《黄泥街》《苍老的浮云》《五香街》等。
残雪,如果不是因为这次诺贝尔文学奖,我们普通大众,认识她的人,真的不多。
但,在国外,她有非常煊赫的名声,有“中国的卡夫卡”之称,这是一个非常高的评价。
这个世界的文学界,能冠以“卡夫卡”之称的人不多。
卡夫卡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在西方有崇高的地位,就像武侠小说的金庸,卡夫卡是西方文学界的盟主。
残雪,原名邓小华,女,湖南人。
她的经历很传奇,工人、裁缝,是她曾经的身份,现在,她是中国最著名的作家,目前无人不知。
她的作品,很多都翻译成外文,是中国作品翻译成外文最多的女作家之一,她的作品甚至成为世界知名高校的教材。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她到目前为止最为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山上的小屋》。
《山上的小屋》最初发表于1985年的《人民文学》。
这部小说,没有时间没有背景,人物也只是一个符号,里面主要是对话。
这小说跟绝大多数的小说都不同,很有自己的特性。
小说解构了人类的家庭,——在很多人眼中,家庭是美好的——在残雪的笔下,家庭,是人性之恶形成的地方。
在大众挖掘家庭之美是,残雪更加蛀牙挖掘家庭恶的一面,以及其中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