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阶段性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1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人教版历史选修1阶段测试五(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

2019-2020年人教版历史选修1阶段测试五(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

阶段测试五(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恩格斯说:“要想把每个国家的世俗的封建制度成功地各个击败,就必须先摧毁它的这个神圣的中心组织——罗马天主教会。

”恩格斯说这段话的理由包括()①罗马天主教会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②天主教会的教义教规全面影响着欧洲的社会生活③天主教会是欧洲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④天主教会阻碍了欧洲社会的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所学关于中世纪天主教的相关知识,可知罗马天主教会从经济、政治、社会生活方面全面影响着西欧人,故选D项。

2.教皇格列高利七世继任后,颁布敕令:罗马天主教会系由上帝独自创立,只有教皇才能任命和废黜主教,如果有人从世俗界接受主教的职位,教廷将不予承认。

这体现了()A.王权与教权平等B.教权高于王权C.王权高于教权D.教权与王权互不干涉解析:选B材料信息“罗马天主教会系由上帝独自创立,只有教皇才能任命和废黜主教,如果有人从世俗界接受主教的职位,教廷将不予承认”体现的表象是教皇不承认世俗政权任命的主教,实质上反映了教权高于王权。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3.下列符合中世纪欧洲人民人生经历的是()①出生时由牧师实行洗礼②在学校中学习哥白尼的“日心说”,并与同学、老师一起进行相关的科学观测和实验③在教堂举行结婚仪式,由神职人员主持④每周都到教堂参加宗教仪式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选D哥白尼的“日心说”打击了天主教的“地心说”,在中世纪的欧洲是被绝对禁止的,排除②。

4.中世纪欧洲成立的宗教裁判所,又叫“异端”裁判所,存续了500年之久,意大利哲学家布鲁诺曾被判为“异端”活活烧死;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曾被罗马宗教法庭判为终身监禁,后获释客死他乡。

对以上史实的正确理解是()A.宗教裁判所专门迫害非天主教徒B.宗教裁判所是天主教会为控制人们的思想而设立的C.宗教裁判所严重阻碍了欧洲科学文化的发展D.宗教裁判所制造了许多冤案,是一个非法组织解析:选C宗教裁判所针对的是所有不符合天主教说教的思想,主要是迫害具有“异端”思想的人,它由教会设立,因此在当时具有“合法”性,据此判断A、B、D三项的说法都欠妥。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 同步练习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 同步练习新人教版选修1

第五单元欧洲的某某改革同步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2. 5分,共20题50分)中世纪的西欧,天主教是整个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在教会统治的重压下,人们只得以某某“异端”的形式展开反封建反神权的斗争。

请回答1~3题。

1.中世纪天主教的性质是()A.封建教会B.神学组织C.社会团体D.某某机构2.以下关于中I让纪天上教会说法不正确的是()A.天主教会通过整顿教会,不断拓展势力,并与封建王权展开权力之争B.天主教会的最高权力机构建立在罗马梵蒂冈C.罗马教廷不断干涉各国的政治权力D.西欧的天主教会虽然权力很大,但并未确立其对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3.最早以某某“异端”形式猛烈抨击大主教会的地区是()A.法国南部B.英国南部C.捷克北部D.德意志北部在西欧,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往往把矛头指向天主教会。

请回答4~5题。

4.某某改革与文艺复兴的本质相同点是()A.文化运动B.思想运动C.反封建运动D.政治运动5.某某改革从德国开始的主要原因是()A.德国处于分裂状态B.天主教会成为德国社会焦点C.德国发生了闵采尔领导的农民战争D.马丁·路德的改革方案深入人心16世纪,欧洲社会掀起一场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某某改革运动。

请回答6~16题。

6.天主教会成为德国社会焦点的原因不包括()A.天主教会严重阻碍了德意志经济的发展B.天主教会不仅控制了德意志人的精神世界,还是德意志最大的封建主C.罗马教廷每年从德意志榨取大量的钱财D.天主教会专制统治使得资本主义萌芽未在德意志产生7.某某改革运动中,新教各派集中反对的目标是()A.罗马天主教会的神学世界观B.天主教会的精神专制C.罗马教廷对各国的经济掠夺D.罗马教皇垄断教职的任免权8. 16世纪法国、英国和德意志一些地区某某变化的相似点是()A.以路德派新教为主B.以加尔文派新教为主C.仍以天主教为国教D.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9.文艺复兴和某某改革运动的相同点有()①都是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出现的②都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③都反对某某信仰④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0.下列有关某某改革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摧毁了西欧的封建势力B.有力地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C.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D.促进了西欧民族文化的发展11.在某某改革过程中,哪个国家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A.德意志B.英国C.法国D.意大利12.某某改革中,不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新教派是()A.路德教派B.加尔文教派C.英国国教D.英国清教徒13.下列国家或地伏在16世纪都进行了某某改革,其中仍坚持以天主教为国教的是()A.德意志B.英国C.瑞士D.法国14.16世纪30年代英囚议会通过法案,规定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是()A.英国国王B.罗马教皇C.首相D.主教15.1517年,引发马丁·路德某某改革的事件是()A.天主教会征收什一税B.天主教会出卖教会职位C.天主教会榨取封建地租D.天主教会兜售赎罪券16.下列各项中属于新教的教派是()①天主教②路德教③加尔文教④英国国教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③④欧洲某某改革对欧洲社会产生了深刻巨大的影响,推动了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

高中历史第5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派别检测试题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历史第5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派别检测试题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历史第5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派别检测试题新人教版选修1
派别
路德派
加尔文派
英国国教
代表
人物
马丁·路德
加尔文
亨利八世
主张
或内容
提出了“信仰耶稣即可得救”的原则,主张简化宗教仪式,驱逐教皇势力
提出“先定论”等新的神学观,否定教皇权威,主张建立民主教会
(1)规定英国国王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
(2)天主教的教义、制度和仪式仍然不变脑
(3)未经国王同意,教会无权召开宗教会议,更不许任意修改和制定教规
(续表)
结果
或影响
(1)马丁·路德发起的宗教改革得到广泛支持
(2)16世纪50年代,德意志确立“教随国定”的原则
新教中பைடு நூலகம்激进派,影响遍及欧洲
(1)由于国教中保留了许多旧教残余,16世纪下半期,在加尔文教的影响下。出现“清教徒
(2)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即以清教为旗帜,发动了反对封建制度的革命
传播
情况
德意志北部和东北部—北欧(瑞士、丹麦、挪威)、美国
瑞士、法国、英国和美国等地
英国

高中历史专题五欧洲宗教改革单元检测人民版选修1

高中历史专题五欧洲宗教改革单元检测人民版选修1

高中历史专题五欧洲宗教改革单元检测人民版选修1(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在中世纪的欧洲,教皇确立大一统神权统治的主要原因是()。

A.封建王权需要借助教会的支持 B.封建割据,王权衰微C.教皇实力强大 D.人们大都是教会的子民2.教皇英诺森三世说:“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着太阳借来的。

”这句话反映了()。

A.封建君主的权力是从教皇的权力中分化出来的B.天主教迫使各国统治者听命于教皇,取得政治上的神权统治C.罗马教会统治一切,影响世俗社会的每一个方面D.人们既是国家的臣民,也是教会的子民3.下图是1581年欧洲印刷的世界地图。

世界被描绘成三叶草形状,代表基督教国王统治的三大洲,其中心是耶路撒冷。

导致此图产生巨大错误的最主要原因是()。

A.基督教神学世界观的影响B.交通通讯技术的落后C.人们对世界认识能力有限D.天文地理知识匮乏4.观察下图,在中世纪的欧洲存在的很多这种“异端”裁判所,主要是为了()。

“异端”裁判所A.维持社会安定 B.压制各国王权C.维护教会权威 D.打击各种犯罪5.下图“卡诺莎之辱”本质上反映了欧洲宗教改革前()。

卡诺莎之辱A.教权屈从王权 B.国王没有实权C.天主教会垄断教育 D.封建王权屈从教权6.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

某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

”这个人是()。

A.马丁·路德 B.克伦威尔C.亨利八世 D.卡尔文7.马丁·路德主张人人都可以同上帝直接沟通。

某班同学对这一观点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有以下几点认识,明显不正确的是()。

A.路德的主张否定了教皇的权威B.路德的主张否定了教会的中介作用C.路德的主张会导致思想的混乱D.路德的主张肯定了人文主义的价值8.下图中文献产生的影响有()。

马丁·路德把《圣经》翻译成德文时的手稿①有利于宗教改革的扩展②打击了天主教势力③推动了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④直接确立了路德教派的合法地位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②③9.下列关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5欧洲宗教改革检测人民版选修1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5欧洲宗教改革检测人民版选修1

专题五欧洲宗教改革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从800年教皇利奥三世为查理大帝加冕开始,在中世纪的西欧,国王的加冕典礼必须由教皇主持,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的欧洲( )A.王权受到教权的制约B.王权神圣不可侵犯C.国王相信“君权神授”D.教会主宰精神世界,这样世俗君主的权力就有了神圣的性质,但是,王权也必须依附于教权,受到教皇的制约。

2.下图是1581年欧洲印刷的世界地图。

世界被描绘成三叶草形状,代表基督教国王统治的三大洲,其中心是耶路撒冷。

此图产生巨大错误的最主要原因是( )A.受基督教神学世界观的影响B.交通通讯技术的落后C.人们对世界认识能力有限D.天文地理知识匮乏3.1438年,发表于德意志地区的《皇帝西基斯蒙改革敕令》中说:“服从已死亡,正义遭践踏,正当秩序荡然无存。

……上帝垂示为善,奈何人已悉随己愿而未服从。

”造成此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A.智者运动主张以人为世界的中心B.启蒙运动高举理性主义旗帜反对君主专制C.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主张信仰自由,“因信称义”D.文艺复兴倡导人性解放和现世幸福1438年”,可知D项正确。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智者运动发生于公元前5世纪,宗教改革开始于1517年,启蒙运动发生于17、18世纪,故排除A、B、C三项。

“人已悉随己愿而未服从”体现了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的主张,以人为中心,追求现世的享受和幸福。

4.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

某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

”这个人是( )A.马丁·路德B.克伦威尔C.亨利八世D.卡尔文,就能赎罪”意即“因信称义”,由此可知,“这个人”是马丁·路德。

5.马丁·路德主张每个人在《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都是领受了圣职的教士。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高效整合与测评 新人教版选修1-新人教版高一选修1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高效整合与测评 新人教版选修1-新人教版高一选修1历史试题

第五单元欧洲的某某改革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天主教曾以征服“异教徒”为名,组织进行了持续近两百年的“十字军东征”,“十字军东征”的实质是( )A.反对异教徒B.争夺圣地C.掠夺土地、财富D.与封建王权展开权力之争解析:十字军东征名义上反对异教徒对基督教“圣地”与信徒的蹂躏,实质上是为了扩X天主教的势力X围,是天主教会与封建王权展开的权力之争。

答案: D2.天主教在中世纪欧洲占支配地位,主要是因为( )A.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弱B.“什一税”的大量征收C.是欧洲最大的封建地产所有者D.统一了《圣经》版本且有解释权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所列四项都是原因,但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应选C。

答案: C3.从思想上为某某改革奠定基础的是( )①某某“异端”思想的盛行②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③民族国家的发展④资本主义萌芽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注意题干中的要求:思想上,只有①②属于思想因素,③④分别属于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因此选D。

答案: D4.16世纪哲学家罗素指出;16世纪的某某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运动。

下列材料能够佐证罗素这一认识的是( )A.“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B.“当钱币在钱柜中叮当作响,增加的只是贪婪和利己之心”C.“上帝的恩典并不是毫无分别地把得救的指望赐给所有的人”D.“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意志和权力”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能力。

材料从人文精神的角度描述某某改革,人的信仰有自主性,这就是某某改革中人文精神的最大体现。

答案: A5.德意志被称为“罗马教皇的奶牛”,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A.德意志地区经济发达B.德意志正在走向统一C.罗马教廷与德意志人民关系融洽D.罗马教廷对德意志地区的掠夺解析:“罗马教皇的奶牛”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罗马教廷从德意志搜刮榨取财富。

答案: D6.闵采尔领导的农民起义的进步意义在于( )A.推翻了天主教会在德意志的统治B.建立起了人人平等的“千年王国”C.促进了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D.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和封建势力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人教版历史选修一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检测题

人教版历史选修一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检测题

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检测题一、选择题1.欧洲中世纪曾经被称为笼罩着宗教灵光的“黑暗时代”。

以罗马教廷为首的天主教会处于当时欧洲“万流归宗”的地位。

这一时期天主教会势力扩张的措施或因素不包括A.整顿教会拓展势力B.与封建王权展开权力之争C.封建割据势力强大,王权衰弱D.教权高于王权2.教皇英诺森三世说:“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

”这反映了A.封建君主的权力是从教皇的权力中分化出来的B.天主教迫使各国统治者听命于教皇,取得政治上的神权统治C.罗马教会在思想上统治一切,影响世俗社会的每一个方面D.人们既是国家的臣民,也是教会的子民3.加尔文学说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成了宗教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国际中心,被称为“新教的罗马”。

加尔文学说之所以能够在西欧广泛传播,主要是因为A.他宣传信仰得救,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B.他否定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C.他的先定论将上帝摆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D.他的学说符合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4.下列与加尔文宗教改革内容不符的是A.加尔文在日内瓦建立了新的教会组织B.加尔文成为日内瓦政教合一政权的最高领袖C.加尔文能够宽容地对待其他信仰的教派与个人D.实行共和制的长老制5.17世纪一位路德教传教士认为:“科学没有宗教会导致人的自私和道德败坏;而宗教没有科学也常常会导致人的心胸狭窄和迷信。

”这反映了当时欧洲A.进化论的提出颠覆了基督教神学B.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的影响广泛C.努力调和新教伦理与科学精神D.“因信称义”思想得到教会的认可6.下列对宗教“异端”运动的理解中,最准确的是A.是指人们反对天主教会的斗争B.是指人们利用宗教思想发动的反对封建王权的斗争C.是指人们利用与天主教会说教不同的“异端”宗教思想发动民众的反封建斗争D.是指天主教会内部不同派系的斗争7.16世纪初,英王亨利八世刚刚即位时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曾得到基督教世界的君主所能得到的最高荣誉“金玫瑰”。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选修1 第5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单元检测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选修1 第5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单元检测

单元检测卷(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教皇格列高利七世继任后,颁布敕令:罗马天主教会系由上帝独自创立,只有教皇才能任命和废黜主教,如果有人从世俗界接受主教的职位,教廷将不予承认。

这体现了()。

A.教权高于王权B.王权与教权平等C.王权高于教权D.教权与王权互不干涉解析教皇格列高利七世的敕令,实际上就是否定了世俗政权的君主任命本国或本地区主教的权力,这是教权高于王权的反映。

教权与王权矛盾的尖锐,是欧洲一些封建主要求摆脱教皇势力,脱离天主教会控制的原因。

答案 A2.11~13世纪,天主教会为拓展自身的势力,发动了以征服“异教徒”为名义的“十字军东征”。

天主教所指的“异教”主要是指()。

A.东正教B.伊斯兰教C.犹太教D.佛教解析十字军东征是西欧封建主、大商人和天主教会以维护基督教为名,对地中海东岸地区发动的侵略性远征。

当时控制地中海东岸地区的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塞尔柱突厥人。

答案 B3.欧洲宗教改革期间,德国萨克森的一位天主教徒曾问马丁·路德:“你不信教皇,不信教阶和圣礼,那么你说,有罪的灵魂如何才能得救呢?”马丁·路德会对他说()。

A.关键在于信仰,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B.永生与永罚都是上帝先定的,人的意志无法改变C.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D.教皇是“两足禽兽”,人民应起来粉碎教会这个邪恶势力解析从材料信息看,本题考查路德的思想主张。

路德主张“信仰得救”,即关键在于信仰,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故选A。

B项是达尔文的主张,C项是王阳明的思想,D项是伏尔泰的思想。

答案 A4.中世纪欧洲的基本政治状况是()。

①封建割据严重②封建王权衰弱③天主教会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④世俗王权与教会神权处于绝对对立状态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天主教会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它实行封建神权统治,用神学为封建制度辩护,宣扬封建王权来自于上帝,为封建王权套上了一圈神秘的光环,因此,世俗王权和宗教神权基本上处于相辅相成的地位,二者共同维护封建统治。

2020-2021部编本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阶段性测试题 新选修1

2020-2021部编本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阶段性测试题 新选修1

(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60分)1.16世纪宗教改革的发源地是( )A.日本B.美国C.德国D.意大利解析: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掀起宗教改革的序幕。

答案:C2.英国天主教神甫威廉·廷得尔因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而将其翻译成英文,结果于1524年被控有异端嫌疑,被迫流亡。

由此可知,他( )A.维护教皇权威B.主张圣像崇拜C.倡导信仰自由D.支持宗教改革解析:威廉·廷得尔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这说明他主张宗教改革,所以本题答案为D项;A项和B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故排除;材料体现不出可以随意信仰的“信仰自由”,故C项错误。

答案:D3.下列表述不符合加尔文宗教改革内容的是( )A.《圣经》的权威至高无上B.财富使人陷于罪恶,不能得救C.制定严格的道德标准D.思想核心是“先定论”解析:财富使人陷入罪恶,不能得救是天主教会的说教。

其他三项符合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内容,故选B项。

答案:B4.1520年,马丁·路德发表了《论基督教徒的自由》一文指出:“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而得生’。

我们的得救,无需借助机构来实现。

”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 A.讲诚信的人一定会因为他的信义而重新被他人认可B.有信义的人一定会因为其信义获得新生C.得救与否,取决于上帝的事先安排D.世间俗人直接对话上帝,灵魂就可得到拯救解析:马丁·路德宗教主张的核心思想:每个人可以凭自己的虔诚信仰得到拯救,个人信仰建立在自己对《圣经》的独立理解上。

即“因信称义”。

实际上是要求尊重人,尊重每个人自己对信仰的理解,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判断,而不是盲目服从教会的说教。

因此选D项。

A、B两项是对马丁·路德宗教主张的曲解;C项是出自加尔文的先定论。

答案:D5.下列属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内容的是( )①认为个人信仰不是尊崇教皇和教会组织②信仰的唯一根据是《圣经》③主张神父可以娶妻④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A.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④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属于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内容,因此排除后选B项。

2020年春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1单元练习题卷: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

2020年春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1单元练习题卷: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

欧洲的宗教改革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0题,满分60分1.假如你是中世纪欧洲的一名学生,那么你在学校所获得的学问主要是A. 商业知识B. 宗教神学C. 人文科学D. 自然科学2.“欧洲近代的黎明时分,商业的繁荣促成了世俗情感和理想的释放。

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令人赏心悦目,而在阿尔卑斯山以北广大地区的宗教改革则震撼人心。

”“震撼人心”主要是因为宗教改革从实质来说是A. 新教反对天主教的运动B. 一场反对天主教会的运动C. 资产阶级反对天主教会建立本阶级教会的运动D. 是一场在宗教改革外衣掩饰下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封建的政治运动3.马丁·路德认为人的“原罪”使得人的本性败坏,只有内心信仰虔诚,才能与上帝直接沟通,去恶向善,获得上帝的拯救,外在的一切苦修与事功都达不到这个目的。

马丁·路德的这一主张其意义在于A. 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及其神学权威B. 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C. 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势力D. 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4.英王亨利八世本来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为了能有个儿子继承王位,他决定跟凯瑟琳王后离婚,但被罗马教廷拒绝。

于是他跟教廷决裂,创立了一个可以离婚的宗教。

他的实质目的是[来源:学+科+网]A. 养儿子继承王位B. 与王后离婚C. 强化王权D. 消灭宗教5.中世纪的欧洲,一国之君在冰天雪地里站在教皇的门前乞求宽恕。

这一现象反映了A. 国王需要到教皇门前祈祷B. 国王权力受教皇制约C. 教皇是最高的世俗统治者D. 王权与教权是统一的6.14~16世纪,西欧天主教受到挑战的主要表现有①资产阶级开始兴起②新贵族产生③一些国家的君主也想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富国强兵④民族国家的形成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D. ③④7.在中世纪欧洲的反封建斗争中,人们发动民众的主要手段是A. 揭露封建制度的腐败和黑暗B. 揭露教会的腐败和黑暗C. 宣传“异端”宗教思想D. 宣传人文主义思想8.在中世纪晚期的西欧,天主教会受到了种种挑战,其根源在于A. 各国王权的迅速强化B. 民族意识的日益增强C. 人们的思想日趋解放D.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9.卡尔文认为,上帝自创世纪以来,就把世人分成“选民”和“弃民”,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沦。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7小题每题3分共计51分)1.路德认为“上帝是全能的但是信者就是上帝” “上帝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使他的意念服从于我们的意志”上述观点()A. 培育了精神生活中的个人自由倾向B. 树立起了躬行勤俭的个人神职观念C. 以人的无上价值否定了上帝的存在D. 强调依赖上帝获得救赎的信仰原则【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材料“信者就是上帝”、“他使他的意念服从于我们的意志”可以看出材料强调的是上帝的意志服从于个人思想意志的体现了精神生活中的个人自由倾向故A 项正确 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2.马丁•路德和加尔文都主张信仰得救但两人也有区别前者强调“个人对《圣经》的正确理解” 后者强调《圣经》是“绝对真理”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都肯定《圣经》的权威B. 都反对宗教神学思想C. 对人文主义的态度不同D. 对上帝的认识不同【答案】A【解析】马丁•路德和加尔文都主张信仰得救其信仰的依据都是《圣经》尽管两人对《圣经》是否是绝对真理存在分歧但是都肯定《圣经》的权威性故A正确排除DB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题干没有体现对人文主义的态度排除C3.“既然已经认识上帝的意思就不需要问别人” 也不需要由教士举行仪式他主张“从头到脚改良教会” 上述观点主要反映马丁•路德的思想是()A. 主张简化宗教仪式B. 虔诚信仰并与上帝直接对话C. 极力反对教会神学D. 天主教徒不应盲从教会说教【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既然已经认识上帝的意思就不需要问别人”、“不需要由教士举行仪式”可知强调的是认识上帝但不需要问别人这就体现了马丁路德“信仰得救”、主张直接与上帝对话无需教会的中介但他并不反对神的存在故B项正确 C项错误D项包含在B项之中应排除4.宗教改革家加尔文提出“先定论” 主张信徒不仅要信仰上帝还要做荣耀上帝的“善功”(对职业劳动和简朴生活的热爱)这一思想的提出()A. 巩固了民众对宗教的信仰B. 扩大了路德教的社会影响C. 强化了天主教的禁欲思想D. 拉近了宗教与世俗的距离【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先定论”“对职业劳动和简朴生活的热爱”可知加尔文主张对世俗生活热爱这样就拉近了宗教与世俗的距离故D项正确加尔文思想不是侧重对宗教的尊重故A项排除加尔文思想并没有扩大了路德教的社会影响故B项错误题干中是在弱化天主教的精神束缚故C项错误故选D项5.学者指出马丁·路德宗教改革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人的获救人如何摆脱控制着他的焦虑、恐惧、虚无和绝望上帝创造世界是为了人上帝的存在是为了人的拯救为此马丁·路德提出()A. 圣经至上B. 简化宗教仪式C. 因信称义D. 王权高于神权【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材料是强调信仰即可得救为此马丁·路德提出了因信称义的学说 C项符合题意A项同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同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同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故选C6.马丁·路德一再指出通过学习《圣经》人们可以发现教皇制度是“一种虚假的、有害的、亵渎的、傲慢的权力” 并提出把《圣经》的解释权交给普通人可见马丁·路德()A. 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B. 倡导建立世俗的民主教会C. 主张人们放弃信仰天主教D. 认为世俗世界与教会无关【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通过学习《圣经》人们可以发现教皇制度是‘一种虚假的、有害的、亵渎的、傲慢的权力’ 并提出把《圣经》的解释权交给普通人”可以看出马丁·路德在否定教会和教皇的权威强调因信称义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建立世俗的民主教会的相关信息故B项错误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不反对宗教信仰因此C项中的“放弃”说法错误排除D项明显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故选A7.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的神学思想将灵魂获救的根据从外在的教会转向了内在的信仰在人内心世界中重新发现了宗教这一主张()A. 否定了天主教会和教皇的作用B. 宣扬了理性主义的思想C. 与新教宣传的思想理念背道而驰D. 否定了民众的宗教信仰【答案】A【解析】“将灵魂获救的根据从外在的教会转向了内在的信仰在人内心世界中重新发现了宗教”表明这一主张否定了天主教会和教皇的作用故A正确B是启蒙运动的思想排除CD材料未体现排除8.马丁·路德曾说“所谓圣并不在乎圆光头、长礼袍不在乎圣经之外的律礼而在于对上帝之道的真正信仰”这表明马丁·路德主张()A. 自由竞争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 信仰得救D. 建立廉俭民族教会【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关于自由竞争的内容故A选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内容故B选项错误根据材料“所谓圣并不在乎圆光头、长礼袍不在乎圣经之外的律礼而在于对上帝之道的真正信仰”可知马丁·路德主张信仰即可得救故C选项正确根据材料无法得出关于廉俭民族教会的内容故D选项错误故选C9.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的墓志铭上面写道“我的话就是上帝的话”这句话的意义是()A. 否定了上帝的存在B. 挑战了教皇的权威C. 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D. 促进了文艺复兴的兴起【答案】B【解析】“我的话就是上帝的话”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故B 项正确马丁•路德仍然宣扬信仰《圣经》宗教改革并没有完全否定上帝的存在 A 项表述不符合实际排除C材料未体现排除D与史实不符排除故选B10.苏格拉底说“善只有一种那就是知识同样恶只有一种那就是无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良知是非善恶的标准B. 德行的根源在于知识C. 知识是判断善恶的法则D. 唯有知识是最可贵的【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善只有一种那就是知识同样恶只有一种那就是无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合题意故B正确A与中国的宋明理学有关而且材料无法体现故排除AC中“知识”没有明确对错故排除CD说法绝对而且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D11.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 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A. 教会是否腐败中营实道B. 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C. 信仰是否必要D. 《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材料叙述了教皇代表认为《圣经》不能作为信仰的基础因为“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 由此可知其分歧是《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故D项符合材料原意A项“教会是否腐败”不是材料叙述的内容故A项错误以教皇为代表的传统基督教认为“因行称义” 以马丁•路德为代表的新教认为“因信称义” 因此这两派在“信仰上帝”上没有分歧故B项错误C项“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同样不是材料叙述的内容故C项错误12.马克思在评价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神职人员)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 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B. 树立信仰本身为权威只要虔诚信仰灵魂即可得救C. 主张人人可以同上帝直接对话与上帝沟通D. 试图彻底清除宗教对个人生产、生活的影响【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马丁•路德发动宗教改革主要是要破除天主教会的腐朽统治使基督教能更好地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并非要推翻基督教和彻底清除基督教对人信仰的影响故D项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符合题意ABC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13.马克思在评价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神职人员)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下列对宗教改革的相关评述不正确的是()A. 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B. 树立信仰本身为权威只要虔诚信仰灵魂即可得救C. 试图清除宗教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开启了人类理性的光芒D. 改变了过去通过神职人员与上帝沟通的惯例人人可以同上帝直接对话【答案】C【解析】C中“清除”错误且开启了人类理性光芒的是启蒙运动故错误符合题意ABD均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14.1520年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民族基督徒贵族书》的小册子中使用了“罗马党徒”一词这个词在德意志人与罗马人之间划出一条界线一边是虔诚的基督徒一边是恶魔的罗马党徒据此可知德意志宗教改革()A. 实现了德意志思想上的统一B. 宣扬了宗教宽容的理念C. 有利于德意志民族意识觉醒D. 动摇了民众的宗教信仰【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在德意志人与罗马人之间划出一条界线一边是虔诚的基督徒一边是恶魔的罗马党徒”可知马丁路德将基督教徒和罗马教会划分出界线有利于反对罗马教会促进德意志民族意识觉醒故C项正确AB项在材料无法得出排除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不反对宗教信仰故D项错误故选C15.马丁•路德说“世俗的权利受上帝委托惩治奸邪、保护善良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世界中执行他的职权不要加以任何限制不论任何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女、修士世俗权利都有权管他”这一主张()A. 宣传了平等自由的原则B. 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力C. 否定了君权神授D. 代表了广大民众的利益【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可知马丁路德主张世俗权力高于教权这就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力故B项正确A项是启蒙运动的内容排除C项在材料没有涉及排除马丁路德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故D项错误故选B16.马丁•路德说“信仰的依据是《圣经》任何人教导逾越《圣经》都是错误而不必遵守的”此观点()A. 批判了教会的等级特权B. 肯定了世俗王权地位C. 提供信仰自由理论基础D. 否定了传统宗教信仰【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信仰的依据是《圣经》任何人教导逾越《圣经》都是错误而不必遵守的”可知这是马丁•路德信仰得救的思想主张该观点为信仰自由理论提供了基础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都是宗教改革的思想主张但与题意不符故选C17.16世纪30年代英王亨利八世宣布独立于罗马教廷之外自立为英国国教之首与之前相比英国国教内部变动不大大致保留了天主教的教阶礼仪英王意在()A. 加强专制王权B. 与意大利争夺殖民霸权C. 打击教会神权D. 缓和与罗马教廷的关系【答案】A【解析】英王亨利八世宣布独立于罗马教廷之外自立为英国国教之首但内部大致保留了天主教的教阶礼仪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英王此举意在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加强专制王权故A项正确英王此举和与意大利争夺殖民霸权没有关系故B项错误英国国教依然保留了天主教的教阶礼仪故C项错误此举激化了与罗马教廷的关系故D项错误故选A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8.(1)根据材料一概括人文主义者宗教观的基本态度18.(2)根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关于教会权力和世俗权力的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丁·路德的思想的历史价值18.(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自然的体系》问世后的反响分析霍尔巴赫思想产生的影响【答案】(1)内容挑战教会的权威注重人性关注现实生活【解析】(1)“以人性作为思考神学、观察世界的理论依据其关注的宗教问题大多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很少注意经院哲学热衷的纯神学理论“人活动的目的在此岸人间而不在于彼岸世界” 所以“人应该把经历投注于尘世事物” 这使人们对自身、对自然的好奇心趋于强烈希望求证实验的方法验证真理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文主义者追溯基督教的渊源对《圣经》进行严格的考证和评注反对教会对原初教义的歪曲他们研究古典学术和调和神人之间关系的观念对当时的宗教改革家具有着重大启示”表现出他们在宗教上的基本态度挑战教会的权威注重人性关注现实生活【答案】(2)观点反对教权至上主张俗权至上教会权力和世俗权力要相互分离(政教分离)价值打击了教会勢力推动近代人文思想的发展提出政教分离原则有利于近代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解析】(2)第一小问“唯信称义”“平信徒(普通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这鲜明的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表现出路德反对教权至上主张俗权至上教会权力和世俗权力要相互分离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打击了教会势力推动近代人文思想的发展提出政教分离原则有利于近代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答案】(3)影响抨击了教会和神学思想冲击了封建专制统治有利于思想解放对法国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有重要影响【解析】(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抨击了教会和神学思想冲击了封建专制统治有利于思想解放对法国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有重要影响。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4小题每题3分共计42分)1.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曾指出“教皇须让我国不再受他们的不堪忍受的劫掠和搜刮教皇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财产……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副其实的皇权”路德的要求本质上反映了()A. 人们摆脱宗教迷信的要求B. 破除上帝在人们心目中地位的愿望C. 资产阶级渴望建立不受教皇控制的新教会D. 基督徒追求灵魂得救的自主权【答案】C【解析】“教皇须让我国不再受他们的不堪忍受的劫掠和搜刮教皇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财产……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副其实的皇权”表明资产阶级渴望建立不受教皇控制的新教会故C正确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2.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中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这一主张()A. 打破了宗教神学的精神垄断B. 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C. 构建了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D. 推动了人性解放和个人自由【答案】B【解析】材料中“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说明马丁•路德主张世俗权力应高于教会的权力这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重要内容这一主张使世俗封建君主的权力凌驾于教会之上有助于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故B正确ACD三项与上述题意不符排除故选B3.路德一再激烈攻击理性以《圣经》的名义斥责哥白尼他坦率承认以理性的观点来看基督教的许多预料推测都是荒谬的加尔文宣扬人类自初生来就是道德上无力的而先定论的教义似乎有意要使人类的一切努力归于无效上述材料表明()A. 新教崇尚人文而非理性B. 科学与宗教信仰水火难相容C. 新教与旧天主教无区别D. 改革后的新教坚持信仰至上【解析】材料中的“以理性的观点来看基督教的许多预料推测都是荒谬的”、“先定论的教义似乎有意要使人类的一切努力归于无效” 可以反映出科学与宗教信仰是水火难相容 AC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4.宗教改革后欧洲各地区信仰宗教的分布情况如图所示从地图中可以获得的信息是()A. 西班牙是宗教改革的中心B. 宗教改革影响了文艺复兴C. 传统的天主教区发生分裂D. 天主教会的统治完全瓦解【答案】C【解析】图片中传统的天主教区内部出现了新教统治区域表明天主教区发生了分裂故C正确A与史实不符排除文艺复兴发生在宗教改革之前故B错误D太过绝对排除5.马丁•路德说“一个人应该通过虔诚的信仰来获得免罪达到‘灵魂得救’ 而虔诚的信仰来自崇敬上帝和对于《圣经》的心领神会”材料表明他()A. 宣扬了上帝的万能B. 肯定了世俗的王权C. 打破了宗教的束缚D. 否定了教皇的权威【解析】“一个人应该通过虔诚的信仰来获得免罪达到‘灵魂得救’ 而虔诚的信仰来自崇敬上帝和对于《圣经》的心领神会”表明他否定了教皇的权威故D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故ABC错误6.马丁•路德说“所有信奉上帝的俗人都有资格出现在上帝面前为他人作祈祷相互传授有关上帝的道理……”路德的观点()A. 宣扬了人人平等的观念B. 反对“因行称义”C. 主张世俗权力高于教权D. 反对俗人随意解释教义【答案】B【解析】从材料看马丁•路德强调每个人都有信仰上帝的自由都有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体现了反对罗马教会对教义解释的垄断即反对“因行称义” 故B项正确ABC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应排除7.德国马丁•路德主张人人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和上帝沟通与上帝直接对话与路德同时代的中国学者李贽说“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自可尊所谓矮子观场随人说妍和声而已”材料中路德和李贽思想的共同之处在于()A. 对传统宗教思想进行了批判B. 反对权威高扬人的主体地位C. 追求自由平等反对君主专制D. 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马丁•路德主张人人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和上帝沟通与上帝直接对话体现了反对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否定了教皇的权威李贽主张反对孔子的权威提倡个性解放说明二者都反对权威高扬人的主体地位故B项正确AC两项不符合李贽思想排除D项无法从材料得出排除故选B8.瓦尔特堡是德国著名的古城堡这座城堡之所以著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1521~1522年间马丁•路德在这里以惊人的速度将新约从希腊文翻译成德文马丁•路德的做法()①有利于德意志民族教会的建立②有利于打破教会对《圣经》解释权的垄断③有利于否定罗马教会的权威④有利于否定《圣经》至高无上的地位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答案】A【解析】《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马丁•路德翻译《圣经》是为德国人阅读《圣经》提供方便而不是要否定《圣经》的权威故④错误①②③均符合题意故①②③正确9.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 “我夜以继夜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典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于()A. 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B. 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C. 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D. 使宗教神权、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遭到沉重打击【答案】C【解析】材料的核心观点是“因信称义” 意思是只要信仰就能得到救赎和在上帝面前得到义这就使人们获得了信仰的主动权不必盲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故C正确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并未反对上帝故A错误古希腊自然哲学的出现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故B错误启蒙运动使宗教神权、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遭到沉重打击故D错误10.路德认为上帝设立了两个王国一个是属灵王国即教会在属灵王国人是完全自由的一个是俗世王国即国家在俗世王国人是国王受管辖的二者都是上帝的王国但两者是完全独立的路德此言论意在A. 维护君主专制B. 阐明国家与教会关系C. 倡导信仰自由D. 驳斥教权至上的观点【答案】D【解析】路德将俗世王国和教会割裂开来而且强调了在属灵王国中人是完全自由的在俗世王国中人受到国王的管辖这种观点强调了人的自由肯定了国王的权力是对教会至上观点的驳斥 D正确A、B并未体现出马丁·路德对人的态度排除 C没有突出国家的独立性排除11.马丁•路德说过“除非圣经或理由清楚地说服我我受所引用的圣经约束我的良心受神的话捆绑我不能也不愿收回任何的意见因为违背良心既不安全也不正当我不能那样做这是我的立场求神帮助我”由此可知马丁路德()A. 主张信仰即可得救B. 反对信仰基督教C. 主张人是自由和独立的D. 认为人人都可直接阅读《圣经》【答案】C【解析】材料中没有体现马丁•路德信仰方面改革故A项错误宗教改革只是改变信仰方式不是反对基督教故B项错误材料中“我不能也不愿收回任何的意见”说明思想自由的主张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宗教改革内容故D项错误故选C12.马丁路德主张“教随国定” 实际上是利用德意志东北部诸侯的力量推进宗教改革因此具有改革的一般属性即()A. 改革是社会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B. 改革是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展开的C. 改革必须动员全体社会成员参与D. 改革必须以保持原有体制为前提【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利用德意志东北部诸侯的力量推进宗教改革”可以看出其方式是自上而下故B项正确社会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CD项说法过于绝对化应排除13.1525年7月路德与一位曾经当过修女的姑娘喜结良缘这个消息传开以后引起轩然大波在罗马人们怒不可遏路德的一位朋友也担心这一举动可能损害他的威信但是路德就这样跨出了转向市民生活的第一步不少宗教界人士随之纷纷仿效这一事件不能说明()A. 路德主张神职人员也可以结婚生子B. 路德具有坚强的毅力和非凡的胆识C. 宗教改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D. 宗教改革后宗教不复存在【答案】D【解析】宗教改革后宗教的影响力下降但并不是不复存在故D错误符合题意ABC均正确不符合题意14.路德对于当时没有任何神学根据、夸张地宣传赎罪券功效的行径很是气愤于是他按照当时神学问题辩论的正常惯例在1517年10月31日夜将《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提纲贴在了威登堡教堂大门上提纲中的言辞比较温和这说明当时路德()A. 运用学术辩论手段揭露教会的腐败B. 信奉“教随国定”原则C. 号召基督徒为民族国家建立而斗争D. 与罗马教廷彻底决裂【答案】A【解析】“将《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提纲贴在了威登堡教堂大门上提纲中的言辞比较温和”表明路德运用学术辩论手段揭露教会的腐败故A正确BC材料未体现排除D太过绝对排除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15.(1)据材料一归纳薄伽丘小说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薄伽丘小说产生的经济根源15.(2)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孟德斯鸠的“具体办法”15.(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14—18世纪欧洲思想领城重大变化的主要内容【答案】(1)特点以人文关怀为主题倡导市民社会风俗与价值观念描写“市井琐事”和“市民情调” 反抗和嘲弄教会与君主根源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薄伽丘实现了为市民阶级价值观念张目的人文关怀主题”可得出薄伽丘的小说以人文关怀为主题根据材料“薄伽丘小说的‘市井琐事’和‘市民情调’是对古典拉丁文化的直接挑战也是对市民社会风俗的积极倡导”可得出薄伽丘的小说描写“市井琐事”和“市民情调” 根据材料“在对教会和君主双重压迫的反抗和嘲弄过程中”可得出小说反抗和嘲弄教会与君主根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薄伽丘是文艺复兴时期人物其小说产生的经济根源是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答案】(2)主张信仰得救(或因信称义)人人可以阅读和解释《圣经》不需要借助于教皇与教会的说教人人可以与上帝对话办法三权分立【解析】(2)主张根据材料“路德认为只有信仰基督才可得到上帝的恩典”“只要心存信仰人的获救就无需教士的中介作用不必求助教皇和教会”可知路德主张信仰得救根据材料“路德新教所推崇的权威《圣经》……而是一本人人可以阅读和解释的”可知路德主张人人可以阅读《圣经》根据材料“并在其中得到人与上帝交流的福音书”可知路德主张人人可以与上帝对话办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孟德斯鸠解决暴君政体的方法是实行三权分立【答案】(3)表现从人性(人文主义)到理性(主义)从反宗教束缚到反君主专制【解析】(3)结合材料可知从人性(人文主义)到理性(主义)从反宗教束缚到反君主专制16.(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特点16.(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影响【答案】(1)特点①以强化王权为目的②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③兼有新教和旧教的特点有很大的保守性④对教会财产的剥夺特别彻底⑤以议会立法形式进行【解析】(1)根据材料“至尊法案”颁布“亨利八世是英格兰天主教会的最高领袖拥有决定宗教事务的权力和权威”可知宗教改革强化了王权和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的从“议会颁布了‘至尊法案’”和“国王通过议会的两次决议案”可知英国宗教改革是以议会立法形式进行从“解散所有的修道院并将其土地和财产全部收归国有在经济上给罗马教会以沉重打击并摧毁了教皇最后的避风港”可得出宗教改革对教会财产的剥夺特别彻底从亨利八世极力“维护天主教的教义、礼仪和制度”可得出兼有新教和旧教的特点有很大保守性【答案】(2)影响①打击了欧洲天主教势力②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③促进了英国议会制度的发展④推动了英国民族国家的成长⑤改革不彻底引发了英国的清教运动⑥对欧洲大陆及世界其他地区产生了极大影响推动了历史的进步【解析】(2)根据“罗马在不列颠的特权被彻底粉碎”“并摧毁了教皇最后的避风港”可知英国宗教改革极大的打击了欧洲天主教势力从“解散所有的修道院并将其土地和财产全部收归国有”再结合所学知识没收的天主教财产主要通过拍卖的方式落到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手中从而得出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从改革以议会立法形式进行可以得出促进了英国议会制度的发展从“亨利八世是英格兰天主教会的最高领袖拥有决定宗教事务的权力和权威”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教改革推动了英国民族国家的成长从维护“天主教的教义、礼仪和制度”“表现出对天主教难以割舍的情缘”再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改革不彻底引发了英国的清教运动。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选修1

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下列关于中世纪基督教的演变表述正确的是()①最初的基督教是下层人民反抗压迫的宗教团体②4世纪初期,基督教逐渐演变为罗马帝国的国教③十一世纪基督教分裂为东西两部分④天主教会以征服“异教徒”为借口组织多次“十字军东征”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2.1096——1291年,教皇先后进行了八次十字军东征,主要是为了( )A. 扩大欧洲资本原始积累B. 清除伊斯兰教C. 扩张天主教会的势力范围D. 维护教皇权威3.马丁·路德、加尔文和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的共同影响是( )①都否定了罗马教廷的权威②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③都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④都有利于王权的专制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D. ①②③④4.下列关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与加尔文宗教改革相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坚持《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②主张人在出生前上帝就先定了他后天的命运③主张建立民主的、共和制的教会④主张简化宗教仪式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①④D. ②④5.下列对这一时期西欧社会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以“伏尔泰”为首的思想家在欧洲掀起了启蒙运动B. 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瓦解C. 天主教会对西欧的控制受到挑战D. 德国是受天主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6.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

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A. 倡导人的解放B. 否定基督教 C. 宣扬《圣经》精神 D. 否定教皇地位7.以下活动与加尔文有关的是( )①主张信仰得救,并把其解释为“先定论”②主张简化教会组织和宗教仪式,制定严格的道德标准③建立新的教会组织④创立的加尔文派不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8.恩格斯说:“卡尔文的教会组织是完全民主的和共和的;而在上帝的王国已经共和化了的地方,人间的王国还能够仍然从属于君王、主教和领主吗?”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 卡尔文主张建立民主的教会 B. 卡尔文主张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C. 卡尔文的主张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D. 卡尔文主张加强王权9.改革后仍保留了较多的天主教残余的事件是A. 英国宗教改革B. 加尔文宗教改革 C.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D. 法国宗教战争10.1525年7月,路德与一位曾经当过修女的姑娘喜结良缘。

高中历史 单元质量检测(五)欧洲的宗教改革(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新人教版高二选修1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 单元质量检测(五)欧洲的宗教改革(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新人教版高二选修1历史试题

单元质量检测(五)欧洲的宗教改革(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恩格斯在《哲学的终结》中指出:“在中世纪,随着封建制度的发展,基督教形成一种同它相适应的、具有相应的封建教阶制的宗教。

”恩格斯意在说明基督教( ) A.适应了封建统治集团维护统治的需要B.是封建王权统治的精神支柱C.形成了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D.确立了对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解析:选 A 依据材料“随着封建制度的发展,基督教形成一种同它相适应的……宗教”分析可知基督教适应了封建统治集团维护统治的需要,A项正确;B、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说法片面,排除。

2.962~1806 年的德国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却被伏尔泰称之为“既非神圣,又非罗马,更非帝国”。

这个阶段的德国( )A.首倡了文艺复兴B.发生了宗教改革C.结束了民族分裂 D.完成了工业革命解析:选B 宗教改革发生在16世纪,最早开始于德国,故B项正确。

A、C、D三项与该阶段德国史实不符。

3.1517 年,传教士马丁·路德揭破赎罪券的欺诈,宗教改革像野火一样烧遍欧洲,教徒自读白话文《圣经》,直接跟上帝交谈,不要教会做中介。

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 A.否定信仰上帝B.主张废除教阶制与宗教仪式C.挑战教会权威D.极力宣扬《圣经》的至高无上解析:选C 从材料“教徒自读白话文《圣经》,直接跟上帝交谈,不要教会做中介”,可知马丁·路德改革否定教皇和教会的作用,故C项正确。

4.右图是1535年欧洲的一幅版画《路德是魔鬼的风笛》,画中路德的脑袋被描绘为由魔鬼吹奏的风笛。

此版画反映了当时( )A.路德否定了对上帝的信仰B.路德教摆脱了教皇的控制C.宗教改革缺乏民众的支持D.新旧教派之间的冲突激烈解析:选D 题干中把路德的脑袋描绘为由魔鬼吹奏的风笛,意在说明路德宗教思想被魔鬼用来腐蚀人们的灵魂,很显然这是旧教派(天主教)攻击新教派(路德教)的言论,故D 项正确。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五单元 《 欧洲的宗教改革》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五单元 《 欧洲的宗教改革》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欧洲宗教改革》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1.欧洲中世纪曾经被称为笼罩着宗教灵光的“黑暗时代”。

以罗马教廷为首的天主教会处于当时欧洲“万流归宗”的地位。

这一时期天主教会势力扩大的措施或因素不包括( )A.整顿教会拓展势力B.组织十字军东征C.封建割据势力强大,王权衰弱D.教权高于王权2.有历史学家认为:“路德开始是一个改革家,但最终却成为一个革命家。

”路德最终成为“革命家”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路德提出“因信称义”,改良教会B.路德挑战教皇,建立新教C.路德领导了德国农民战争D.路德改革促使民族国家出现3.路德认为,“上帝是全能的,但是,信者就是上帝”。

“上帝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使他的意念服从于我们的意志。

”上述观点( )A.培育了精神生活中的个人自由倾向B.树立起了躬行勤俭的个人神职观念C.以人的无上价值否定了上帝的存在D.强调依赖上帝获得救赎的信仰原则4.下列对14~16世纪西欧社会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欧洲宗教“异端”运动高涨B.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瓦解C.天主教会对西欧的控制受到挑战D.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高潮5.在中世纪欧洲的反封建斗争中,人们常用宣传“异端”宗教思想的手段,主要目的是( )A.揭露封建制度的腐败和黑暗B.否定天主教和神学的作用C.反对教会的盘剥和腐败D.宣传人文主义思想6.宗教改革体现了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要求,主要体现在( )A.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B.有利于追求自由幸福C.有利于建立平等社会D.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7.宗教改革家提出:“一个人是否能得到救赎,不在于任何其他原因,而是由上帝的永恒判决决定的。

”对此材料中观点理解合理的是()A.否定教会和教皇的权威B.是马丁·路德“因信称义”的观点C.符合地主阶级掌握政权的需要D.反对信仰宗教,倡导自我奋斗8.下列情况,中世纪的欧洲人民不可能经历的是( )A.出生时由牧师实行洗礼B.在学校中学习哥白尼的日心说C.到教堂举行结婚仪式,由神职人员主持D.每周都到教堂参加宗教仪式9.西欧的宗教改革中英国的宗教改革最具独特之处,表现是()A.反对罗马天主教会B.确定“教随国定”的原则C.最激进,符合资产阶级利益D.依靠王权自上而下发动10.16世纪初,西欧各国开始掀起宗教改革浪潮的直接原因是( )A.罗马教皇的黑暗统治B.文艺复兴唤醒了沉睡的人们C.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D.各国世俗封建主的残酷剥削11.下列加尔文宗教改革主张中对资产阶级进行资本原始积累起促进作用的是( ) A.主张《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B.主张选民要以奋斗精神取得事业成功C.主张实行共和式的长老制D.废除天主教的主教制度和烦琐的宗教仪式12.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和加尔文的“信仰得救”,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主要是( )A.否定教皇地位B.个人宗教信仰自由C.否定封建特权D.宣扬《圣经》精神13.1525年7月,路德与一位曾经当过修女的姑娘喜结良缘。

高中历史 单元检测(五) 欧洲的宗教改革 新人教版选修1-新人教版高二选修1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 单元检测(五) 欧洲的宗教改革 新人教版选修1-新人教版高二选修1历史试题

单元检测·大通关演练(五)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人们在一座古老建筑的墙上发现了一幅画(如图),它反映了西欧中世纪某个阶段的政教关系。

其特征是( )A.教皇拥有无上的权威B.教皇成了君主的人质C.教皇和君主各持权柄、互不干涉D.教皇和君主互相依存、互相利用2.有人提出这样的质问:“罗马教皇有什么权力强行规定波希米亚农民与英格兰自由民必须用哪国语言祈祷,必须以何等精神学习耶稣的教诲,必须为自己的放纵付出多少的代价……”提出质问的“人”最有可能是( )A.古希腊的智者B.14世纪的人文主义者C.15世纪的“异端”思想者 D.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3.如图反映的是罗马教廷兜售“赎罪券”的情景。

有关该图的历史阐释正确的是( )①罗马教廷在德意志搜刮财富②此举引起德意志各阶层人民的愤怒③这种兜售“赎罪券”的行为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④这一历史事件是导致德意志某某改革的根本原因A.①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4.马丁·路德认为,人若想理解与坚守上帝之道,须首先清除自己愚蠢荒唐的思想,把自己变成“无知的小孩子”。

对于《圣经》中所述的故事“完全信以为真,毫不怀疑”。

马丁·路德认为理解《圣经》的要旨在于( )A.坚定信仰的引导 B.像孩子般的天真C.排除教会的解读 D.承认自己的无知5.路德认为,“上帝是全能的,但是,信者就是上帝”,“上帝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使他的意念服从于我们的意志。

”上述观点( )A.培育了精神生活中的个人自由倾向B.树立起了躬行勤俭的个人神职观念C.以人的无上价值否定了上帝的存在D.强调依赖上帝获得救赎的信仰原则6.加尔文认为,基督徒既应当在各自的职业中尽力追求财富,也应当在使用财富时加以节制,不可过分的奢侈、享乐和浪费。

其主X反映出( )A.天主教会的自我反省B.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奋斗精神C.广大人民的生活艰辛D.早期资产阶级遭受着残酷的剥削与压迫7.某某改革家加尔文提出“先定论”,主X信徒不仅要信仰上帝,还要做荣耀上帝的“善功”(对职业劳动和俭朴生活的热爱)。

高中历史:专题五《欧洲宗教改革》单元测试人民版选修1

高中历史:专题五《欧洲宗教改革》单元测试人民版选修1

专题五欧洲某某改革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中世纪的欧洲,德国皇帝亨利四世在冰天雪地里站在教皇的门前乞求宽恕,这反映了()A、国王需定期到教皇门前祈祷B、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C、教皇是最高的世俗统治者D、王权与教权是统一的2、某某“异端”运动是()A、废除天主教会的斗争B、推翻封建王权的运动C、用某某“异端”思想进行的反封建斗争D、一场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3、下列符合中世纪欧洲人民人生经历的是()①出生时由牧师实行洗礼②在学校中学习哥白尼的日心说,并与同学、老师一起进行相关的科学观测和实验③在教堂举行结婚仪式,由神职人员主持④每周都到教堂参加某某仪式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4、被称为“罗马教皇的奶牛”的欧洲国家是()A、意大利B、英国C、德意志D、西班牙5、下列关于马丁·路德某某改革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统治B、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C、摧毁了德国的封建势力D、促进了德国民族文化的发展6、卡尔文说:“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

……财富本身绝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以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

”材料主要体现了()A.卡尔文的“先定论”思想B.卡尔文对许多国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C.其思想符合世俗封建主的利益D.其思想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7、16世纪,马丁·路德、卡尔文和亨利八世相继进行的某某改革()A、都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B、改革目的完全一致C、都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D、矛头都对准天主教8、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

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来管他。

”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A、倡导人的解放B、否定基督教C、宣扬《圣经》精神D、否定教皇地位9、马丁•路德某某改革与亨利八世某某改革在内容方面的相同点是①世俗权利高于教权②使用民族语言③取消教廷的最高司法权④保留天主教主教制、基本教义和仪式()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10、某某改革中产生的新教在教义方面的共同点有①信仰得救②《圣经》是最高权威③通过教士等神职人员得救④信徒人人可以成为祭司()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③④D.①②④二、非选择题(共50分)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读图:材料二16世纪欧洲的某某改革导致了基督教世界某某仰体系的大分化和大组合。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单元测评5 欧洲的宗教改革 新人教版选修1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单元测评5 欧洲的宗教改革 新人教版选修1

单元综合测评(五) 欧洲的宗教改革(时间:40分钟分值:60分)1.(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少年时的马丁·路德目睹了天主教会的腐败糜烂,便下定决心要进行宗教改革。

大学毕业以后,他在父母亲朋诧异的目光中“遁入空门”——进入雷尔福特圣奥古斯丁修道院当修士,他在那里学习神学,并且洁身自律。

1508年他成为维登堡大学的神学教授。

教皇和天主教会的腐败奢侈,日益坚定了他进行宗教改革的决心。

他开始着手创建自己的宗教学说——“因信称义”说。

——《世界上下五千年(古代卷)》材料二宗教改革运动在西欧文化发展中还起着一种微妙难言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1517年之前只有一种国教——罗马天主教,不信奉国教者就被戴上一顶持异端邪说的帽子,这种气氛肯定不利于思想独立。

宗教改革运动以后,许多不同的国家都接受了宗教思想自由的原则,思索其他学说也比以前安全了。

——[美]迈克尔·H.哈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1)根据材料一,指出促使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原因。

分析“因信称义”学说与天主教学说有何不同?(9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宗教改革后是如何实现材料二中“宗教思想自由原则”的?(6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天主教会的奢侈腐败方面作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即可。

第(2)问,可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答案】(1)原因:天主教会的奢侈腐败。

不同: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人的灵魂得救,要靠个人对上帝的虔诚信仰,获得上帝的赦免。

天主教则主张靠教皇和圣礼等烦琐的宗教仪式才能升入天堂,即“因行称义”。

(2)德意志新、旧教诸侯发生多次战争后,于1555年签订和约,规定诸侯有权决定其领地中的臣民的信仰,即所谓“教随国定”原则。

2.(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加尔文认为教会不可能救世赎罪,上帝早已预定了一切。

得救与否由上帝决定,最重要的不是因信称义,而是坚持圣洁的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60分)1.16世纪宗教改革的发源地是( )A.日本B.美国C.德国D.意大利解析: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掀起宗教改革的序幕。

答案:C2.英国天主教神甫威廉·廷得尔因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而将其翻译成英文,结果于1524年被控有异端嫌疑,被迫流亡。

由此可知,他( )A.维护教皇权威B.主张圣像崇拜C.倡导信仰自由D.支持宗教改革解析:威廉·廷得尔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这说明他主张宗教改革,所以本题答案为D项;A 项和B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故排除;材料体现不出可以随意信仰的“信仰自由”,故C项错误。

答案:D3.下列表述不符合加尔文宗教改革内容的是( )A.《圣经》的权威至高无上B.财富使人陷于罪恶,不能得救C.制定严格的道德标准D.思想核心是“先定论”解析:财富使人陷入罪恶,不能得救是天主教会的说教。

其他三项符合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内容,故选B项。

答案:B4.1520年,马丁·路德发表了《论基督教徒的自由》一文指出:“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而得生’。

我们的得救,无需借助机构来实现。

”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A.讲诚信的人一定会因为他的信义而重新被他人认可B.有信义的人一定会因为其信义获得新生C.得救与否,取决于上帝的事先安排D.世间俗人直接对话上帝,灵魂就可得到拯救解析:马丁·路德宗教主张的核心思想:每个人可以凭自己的虔诚信仰得到拯救,个人信仰建立在自己对《圣经》的独立理解上。

即“因信称义”。

实际上是要求尊重人,尊重每个人自己对信仰的理解,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判断,而不是盲目服从教会的说教。

因此选D项。

A、B两项是对马丁·路德宗教主张的曲解;C项是出自加尔文的先定论。

答案:D5.下列属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内容的是( )①认为个人信仰不是尊崇教皇和教会组织②信仰的唯一根据是《圣经》③主张神父可以娶妻④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A.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④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属于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内容,因此排除后选B项。

欧洲宗教改革是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在意识形态中的反映,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之一,是西欧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进行的一场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斗争。

重点掌握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内容及作用,对比与加尔文改革的异同点。

答案:B6.英国的清教主张“纯洁”英国国教,清除其中的天主教残余,提倡节俭和勤奋,反对奢侈浪费,实质上反映了( )A.国教与清教矛盾尖锐B.天主教成为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最大障碍C.启蒙思想已广泛传播D.新兴资产阶级追求利润和积累资本的愿望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中的“节俭和勤奋,反对奢侈浪费”是符合早期新兴资产阶级追求利润和积累资本愿望的,新兴资产阶级追求利润和积累资本也是需要清除天主教的残余的,例如简化教仪,让新兴资产阶级有更多的时间去从事工商业活动等等,本题的关键在于一定要注意“节俭和勤奋,反对奢侈浪费”等关键的字眼和“积累资本”之间的内在联系。

答案:D7.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产生的影响有( )①推动了广大下层民众的反封建斗争②反对农民战争③路德教派取得了合法地位④冲击了天主教的统治⑤为欧洲国家的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C.①③④⑤ D.①③⑤解析:分析各选项的区别在于②④,④是宗教改革的基本作用,排除BD两项。

②不符合史实,C项正确。

答案:C8.中世纪欧洲成立的宗教裁判所,又叫“异端”裁判所,存在了500多年之久,意大利哲学家布鲁若曾被判为“异端”活活烧死了,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曾被罗马教法廷判为终身监禁,后获释客死异乡。

对以上史实的正确理解是( )A.宗教裁判所专门迫害非天主教徒B.宗教裁判所是天主教会为控制人们思想而设立的C.宗教裁判所严重阻碍了欧洲科学文化的发展D.宗教裁判所制造了许多冤案,是一个非法组织解析:凡是不符合教会教义的都被称为“异端”,材料所举例子都是近代杰出人物,所以C项正确。

答案:C9.马克思在评论西欧宗教改革时说道:“它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

它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

”文中的“它”反映的思想是( )A.“因行称义” B.“因信称义”C.“先定论” D.“理性主义”解析: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学说认为,人人只要靠虔诚的信仰就可以得救,全体信徒皆教士。

答案:B10.对“先定论”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先定论”反映了资本家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②谁是“选民”和“弃民”,是通过上帝呼召和赐予体现的③“先定论”鼓舞了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④上帝的先定,可因人的行为而改变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④解析:④的表述明显与“先定论”内容不符合,人类不能改变上帝的决定。

答案:C11.享利八世宗教改革不同于加尔文宗教改革的是( )①领导宗教改革的是国王②教义方面保留了天主教主教制、基本教义和仪式③没收教会财产,归王室所有④否认教皇是最高领袖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事件的综合比较能力。

④是相同点,可排除A、C、D三项。

答案:B12.1521年,德国威登堡的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板画。

其中一幅的左侧是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

这幅图意在( )A.抨击罗马教廷B.推销“赎罪券”C.反对宗教改革D.倡导宗教宽容解析:据题目可知该木板画的左侧耶稣基督在地上为门徒洗脚的画面反映的是耶稣基督对门徒的仁慈,据题目可知该木板画的右侧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则反映了罗马教皇的绝对权威,两图对比是为了显示耶稣的高尚和罗马教皇的炫耀与腐化,结合1521年已经开始宗教改革,故选A项。

B项与题意无关,C、D两项与题意相反,故排除。

答案:A13.“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

……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以谴责。

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

”材料所体现的是( )A.彻底否定了天主教的作用B.加尔文宗教对许多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C.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D.符合教俗封建主的利益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考查学生对宗教改革的理解。

从材料可以看出来,加尔文认为一个人为了发财致富可以不顾品德智慧等,可以不择手段,这是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

故选C项。

A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B项说的是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影响;D项错误,应该是符合资产阶级发财致富的愿望。

答案:C14.马丁·路德说,“应该规定,凡属世俗的事都不应该送到罗马判决,只应该由世俗当局处理。

”其主要目的在于( )A.主张司法实行政教分离B.主张建立民族教会C.主张废除宗教信仰D.主张实行民主政治解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罗马判决”指的是教会判决,“世俗当局处理”指的是政府处理,所以“凡属世俗的事都不应该送到罗马判决,只应该由世俗当局处理”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于教会和政府应该分离即实行“政教分离”,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A项。

答案:A15.16世纪西欧宗教改革的意义有 ( )①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支柱天主教会②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③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④推动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解析: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

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的应是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

宗教改革的意义可表述为“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因此排除含②的选项。

本题选B项。

答案:B16.加尔文的先定论在宗教改革时期具有积极作用,它( )A.为西欧各国加强王权作理论辩护B.号召欧洲各国人民为摆脱罗马天主教会的精神控制而斗争C.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理论辩护D.为使天主教焕发新的生机而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创造舆论解析:加尔文的先定论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它既对新兴资产阶级起了鼓舞作用,又为资产阶级的发财致富提供了理论辩护。

因为,上帝的“先定”是通过人的自身努力来体现的,凡是发财致富的就是上帝的“选民”,而贫穷受苦的则是上帝的“弃民”。

故选C项。

A项明显错误,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主张当中并未有加强王权的内容;B项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主张当中也未涉及;D项说法错误。

答案:C17.恩格斯说:“要想把每个国家的世俗的封建制度成功的各个击败,就必须先摧毁它的这个神圣的中心组织——罗马天主教会”。

恩格斯说这段话的理由包括( )①罗马天主教会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②天主教会的教义教规全面影响着欧洲的社会生活③天主教会是欧洲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④天主教会阻碍了欧洲社会的发展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所学关于中世纪天主教的相关知识,可从经济、政治、社会生活方面全面影响着西欧人的生活,故选D项。

18.宗教改革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

在宗教改革的过程中形成许多新教派,它们的共同之处包括( )①拒绝了罗马教廷为基督教会当然领袖的传统②否定了罗马教会独有的解释《圣经》的权力③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④使国家的主权和社会的稳定得到了加强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④是诸多新教的共同点,故本题选D项。

A、B、C三项不全面。

答案:D19.读下图,图中①②③所确立的新教分别是( )A.英国国教加尔文教路德教B.加尔文教英国国教路德教C.路德教英国国教加尔文教D.英国国教路德教加尔文教解析:①②③分别是英国、日内瓦、德意志。

答案:A20.观察下图,该图意在表明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A.打开了宗教信仰的大门B.沉重地打击了天主教的统治C.导致欧洲社会出现了混乱D.使民主与科学思想得到传播解析:根据所学并观察图片,路德的宗教改革打破了天主教在德意志的精神统治,故选B项。

答案:B二、非选择题(40分)21.(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马丁·路德是16世纪宗教改革的倡导者,他的神学思想强调“因信称义”:灵魂得到拯救的人在上帝面前被称为“义”,要想“称义”,即灵魂得到拯救,不在于古板遵守教会教条,不在于本人善行多少,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仰……材料三: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本身,正如——所写的:“义人靠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思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被动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