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纵向钢筋怎么布置.doc
预应力钢筋如何布置流程
预应力钢筋如何布置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预应力钢筋如何布置流程预应力钢筋布置流程如下:1. 设计阶段:根据结构设计要求和受力分析,确定预应力钢筋的类型、数量和布置方式。
竖向预应力作业指导书
竖向预应力处治作业指导书一.施工放线1.依设计图尺寸及实际单箱长度,在桥面上放出各桥墩位置和箱梁横隔板位置,并沿纵向每10米设一标记,标记设在中央分隔带内。
2.在中央分隔带内定出桥纵向中心线,按设计图放出内、外腹板中心线。
在外腹板顶竖向预应力筋中心线两侧各25cm划出顺桥向的切割开槽线。
同样的方法放出内腹板竖向预应力筋的开槽线:间距30cm。
3.按图纸尺寸在桥面上放出箱梁横隔梁的竖向预应力筋位置。
二.切割开槽1.在外腹板顶面,用混凝土切缝机沿开槽线切出两条相距50cm 的纵缝,控制切缝深度5cm。
用风镐凿除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层。
2.在内腹板顶面沿开槽线凿除护栏底混凝土及邻近的沥青铺装层。
3.如果竖向预应力筋外露,进入下一步。
如果存在混凝土铺装层,沿槽凿除混凝土铺装层,寻找竖向预应力筋螺杆。
4.发现预应力筋露出后,控制钢钎头与预应力筋的距离›5cm,凿除混凝土,直至露出锚垫板。
三.螺栓清理、铣丝1.人工用手锤和短钢钎剔凿钢筋及螺帽上的附着混凝土。
2.用钢丝刷清洁钢筋螺栓及螺帽。
3.清理垃圾,如遇水应及时清除。
4.螺栓螺母涂刷松动剂。
三.钢筋头螺栓除锈铣丝与螺帽除锈润滑1.螺栓螺母除锈。
2.螺栓螺母涂刷松动剂。
3.螺栓螺母涂抹润滑油。
4.包裹封护待张拉。
四.钢筋编号编号由主桥中墩NP0处开始,向两岸方向编号。
每一桥跨为一组,横向由上游至下游依次编号1~6排。
即:竖向预应力筋前面冠以桥跨、排的编号,后面为序号,如南联第一跨第四排编号为SL1~4~1~SL1~4~n,北联第六跨第五排预应力筋编号为NL6~5~1~NL6~5~m,上下游外腹板在斜拉桥段只有一排竖向预应力筋,编号留单号去双号,如南联第三跨上游腹板编号为SL3~1~m,北联第三跨下游腹板编号为NL3~6~m.编号要求:写在竖向预应力筋附近桥面上,红油漆书写工整,字体大小统一(15cm高)。
五.竖向预应力筋管道压浆情况检查1.在桥面上按钢筋编号并分箱号量取钢筋实际位置和间距。
10.7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构造规定
预应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 且不小于规范规定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要求。
10.7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构造Hale Waihona Puke 定第十章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计算
2.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端部的构造措施
(1)单根配置的预应力筋,其端部宜设置螺旋筋; (2)分散布置的多根预应力筋,在构件端部10d且不小于 100mm长度范围内,宜设置3~5片与预应力筋垂直的钢筋网片 (3)采用预应力钢丝配筋的薄板,在板端100mm长度范围内宜 适当加密横向钢筋。 (4)槽形板类构件,应在构件端部100mm长度范围内沿构件板 面设置附加横向钢筋,其数量不少于2根。
10.7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构造规定
第十章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计算
3. 非预应力纵向钢筋的布置
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除配置预应力钢筋外,通常还配 置一定数量的纵向非预应力钢筋,非预应力钢筋的作用主要有: 防止施工阶段因混凝土收缩和温差引起预拉区裂缝。
承担施加预应力过程中产生的拉应力。
防止构件在制作、堆放、运输、吊装时出现裂缝或减小裂 缝宽度。 非预应力纵向钢筋的强度等级宜低于预应力钢筋。 在预应力钢筋弯折处,应加密箍筋或沿弯折处内侧布置非 预应力钢筋网片,以加强在钢筋弯折区段的混凝土。
2. 预应力筋及预留孔道布置构造规定:
(1)预制构件中预留孔道之间的水平静间距不宜小于50mm, 且不宜小于粗骨料粒径的1.25倍;孔道至构件边缘的净间距不 宜小于30mm,且不宜小于孔道直径的50%。
(2)现浇混凝土梁中预留孔道在竖直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 孔道外径,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宜小于1.5倍孔道外径,且不 应小于粗骨料粒径的1.25倍;从孔道外壁至构件边缘的净间 距,梁底不宜小于50mm,梁侧不宜小于40mm,裂缝控制等 级为三级的梁,梁底、梁侧分别不宜小于60mm和50mm。
浇筑方案中预应力混凝土的配筋和浇筑要点
浇筑方案中预应力混凝土的配筋和浇筑要点引言:预应力混凝土是一种特殊的建筑材料,通过在混凝土结构中引入预先施加的预应力,使结构具有抗张能力,从而提高整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浇筑方案中,预应力混凝土的配筋和浇筑要点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结构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探讨预应力混凝土浇筑方案的配筋原则和注意事项。
1. 配筋原则预应力混凝土的配筋是为了增加结构的抗张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配筋,即预应力筋和普通钢筋。
预应力筋用于预先施加预应力,普通钢筋则用于控制和分担混凝土的局部张开。
1.1 预应力筋的数量和布置预应力筋的数量和布置应根据结构受力状况和设计要求,确保预应力施加到最有利的部位,并形成合理的张拉和锚固系统。
在浇筑方案中,预应力筋的布置应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避免出现交叉和重叠,确保各个部位的预应力力度均匀。
1.2 普通钢筋的布置普通钢筋的布置应根据预应力筋的位置和受力状况进行合理布置,以增加结构的抗剪和抗扭能力。
特别是在梁和板的连接处,需要加强普通钢筋的布置,以提高连接部位的刚性和强度。
2. 浇筑要点预应力混凝土的浇筑过程相比传统的混凝土浇筑,更为复杂,需要考虑预应力筋的保护和混凝土的充填性能。
2.1 预应力筋的保护预应力筋在浇筑过程中需要受到有效的保护,避免受到外界损伤。
在浇筑方案中,应采取措施确保预应力筋不受腐蚀和外力作用,如使用专用的管道保护预应力筋,并在浇筑完成后及时检查和修补保护层。
2.2 混凝土的充填性能混凝土的充填性能是保证预应力结构性能的重要因素。
在浇筑方案中,应根据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工作性能,选择合适的浇注方式和工艺。
同时,要注意避免混凝土的分层和孔洞,保证整体的致密性和均匀性。
3. 施工条件和环境要求在制定浇筑方案时,需要考虑施工条件和环境要求,以确保预应力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效果。
3.1 温度和湿度控制预应力混凝土的浇筑应避免在极端高温或低温的环境下进行,以防止混凝土的过早干燥或凝固。
预应力钢束的估算与布置
预应力束布置
预应力束布置的具体规定
(3)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其预应力管道的混 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公路桥规》的下列要求: 直线形预应力钢筋的最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钢筋公称直径,后张法构件预应力直线形钢筋不应小 于管道直径的1/2且应满足下表规定:
(4)预应力钢筋弯起点的确定: a)从受剪考虑,应提供一部分抵抗外荷载剪力的预
剪力。但实际上,受弯构件跨中部分的肋部混凝土已 足够承受荷载剪力,因此一般是根据经验,在跨径的 三分点到四分点之间开始弯起。
b)从受弯考虑,由于预应力钢筋弯起后,其重心线 将往上移,使偏心距变小。即预加力弯矩将变小。因 此,应满足预应力钢筋弯起后的正截面的抗弯承载力 要求。预应力钢筋束的弯起点尚应考虑斜截面抗弯承 载力要求。即保证钢筋束弯起后斜截面上的抗弯承载 力,不低于斜截面顶端所在的正截面抗弯承载力。
(4)按计算需要设置预拱度时,预留管道也应同时 起拱。
预应力束布置
预应力束布置的注意事项 (1)应选择适当的预应力束的型式与锚具型式 (2)应力束的布置要考虑施工的方便 (3)预应力束的布置,既要符合结构受力的要求,又
要注意在超静定结构体系中避免引起过大的结构次 内力。
(4) 预应力束的布置,应考虑材料经济指标的先进性 (5) 预应力束应避免合用多次反向曲率的连续束 (6) 预应力束的布置,不但要考虑结构在使用阶段的
预应力束布置
预应力束布置的具体规定
后张法构件
(1)在靠近端支座区段横向对称弯起,尽可能沿梁端 面均匀布置,同时沿纵向可将梁腹板加宽。在梁端部
附近,设置间距较密的纵向钢筋和箍筋。并符合T形 和箱形梁对纵向钢筋和箍筋的要求。
预应力钢束张拉顺序的原则及做法
预应力钢束张拉顺序的原则及做法2013-11-05 00:19专业分类:路桥隧道浏览数:31711、长束和短束。
应该是先张拉长束,后张拉短束。
假如反过来的话,当长束张完后,则短束的预应力损失太大,效率太低。
2、纵束、横束、竖向束。
应是纵束、横束和竖向束。
纵束是主要钢束,是根据当时施工进度而必须张拉的。
横向束次之,有时一期作用下不张拉受力都通得过。
竖向最后。
3、同一截面。
首先要根据施工方法相应的受力要求确定。
对于可同一工况张拉的同类型钢束(例如都是短束、或都是长束),应遵循对称,由内向外的原则。
例如先张拉腹板束,再张拉顶底板。
其实对于直线桥,截面张拉顺序对应力影响不大,可灵活调整。
但是对于弯桥,研究证明,遵循对称张拉的大前提下,宜先张拉外侧腹板束,再张拉内侧腹板束。
原因是外侧钢束会使曲率降低而内侧钢束则会增大曲率,即“外侧安全内侧危险”。
预应力张拉技术交底(旧规范)一、预应力系统安装:1、波纹管、锚垫板和连接器安装:(1)、波纹管安装:预应力用波纹管采用塑料波纹管,波纹管严格按设计图纸位置和要求安装,并要以定位筋将波纹管固定牢固,在直线段约为0.3米一道“U”字形架立筋固定,曲线段加密,以免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波纹管产生移位,影响钢束对箱梁混凝土的压力,如果管道和钢筋发生冲突,应以管道位置不变为主。
(2)、锚垫板安装:在固定端和张拉端分别安装对应型号和规格的锚垫板和螺旋筋,并将锚垫板喇叭口底端和波纹管连接牢固,锚垫板要牢固地安装在模板上。
要使垫板与孔道严格对中,并与孔道端部垂直,不得错位。
锚下螺旋筋及加强钢筋要严格按图纸设置,喇叭口与波纹管道要连接平顺,密封。
对锚垫板上地的压浆孔要妥善封堵,防止浇注混凝土时漏浆堵孔。
安装锚垫板时,对于两端张拉的锚具,需注意压浆端进浆孔向下,出气孔向上,对于一端张拉的P锚、H锚应把张拉端作为进浆孔,且向下,以保证压浆的密实。
(3)、连接器安装:从第二孔箱梁开始,在前一段已张拉完的群锚连接体上安装连接器,并进行钢绞线接长。
预应力施工规范
预应力施工规范预应力施工规范是指在构筑物建设中,对于预应力构件的施工、布置、检查、测量等工作进行规范和标准化,以确保预应力构件的质量和安全性。
下面是一份预应力施工规范的示例(1000字)。
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施工单位应根据预应力构件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要求,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序列、工艺参数、施工机具和设备的选择等。
(2)施工前,应确定预应力钢筋的材质、规格和数量,并进行查验和验收。
同时,应对预应力钢筋进行表面清理和防锈处理。
(3)施工现场应设立明确的标志和警示牌,以提示周围人员注意施工区域和安全措施。
2. 预应力钢筋的布置(1)按照设计要求和构件布置图进行预应力钢筋的布置。
预应力钢筋的张拉端应明确标示,并保持良好的可识别性。
(2)预应力钢筋的间距和间隔应符合相关的规范要求,以确保预应力力臂的有效工作。
(3)对于预应力钢筋的穿越孔洞或缺口部分,应设置钢套管或其他保护措施,以防止预应力钢筋的损坏。
3. 预应力钢筋的张拉(1)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应由具有相应资质和经验的操作人员进行,并按照相关的施工工艺进行操作。
(2)在张拉过程中,应保持预应力钢筋的直线度,并避免出现明显的弯曲和锁紧不良的情况。
(3)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应满足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包括张拉力的大小、加载速度、保持时间等。
4. 预应力钢筋锚固和固定(1)预应力钢筋的锚固和固定应根据相关的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确保预应力力臂的传递。
(2)预应力钢筋的锚固长度和锚具的安装应满足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以确保预应力钢筋的锚固效果。
(3)在锚固和固定过程中,应注意预应力钢筋与锚具的连接质量,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检测。
5. 其他施工要求(1)施工过程中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人员保护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2)施工现场应进行定期的检查和整理,及时清理施工废料和杂物,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
(3)施工完成后,应对预应力构件进行检查和测量,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的要求。
钢筋布置方法
钢筋布置方法
介绍
钢筋是混凝土结构中的主要增强材料之一。
合理的钢筋布置方法可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钢筋布置方法。
直线布置
直线布置是最常见的钢筋布置方法之一。
在直线布置中,钢筋以直线形式平行地分布在混凝土结构中。
这种布置方法简单直观,适用于大部分混凝土结构。
网格布置
网格布置是一种更复杂的布置方法,适用于需要额外增强的部位。
在网格布置中,钢筋以水平和垂直的方向形成交叉网格状。
这种布置方法可以增加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刚度。
环形布置
环形布置通常用于圆形或曲线形的结构,如圆柱体或弯曲墙。
在环形布置中,钢筋呈环状层层布置在结构的周围,以增加其抗拉
和抗压性能。
分布布置
分布布置是一种将钢筋均匀分布在整个结构中的布置方法。
这
种布置方法适用于需要均匀增强整个结构的情况,如平板或墙面。
总结
以上介绍了一些常用的钢筋布置方法,包括直线布置、网格布置、环形布置和分布布置。
根据具体的混凝土结构要求和设计原则,可以选择合适的钢筋布置方法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 张华.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M]. 第3版. 北京:清华大学
出版社,2006.。
预应力纵向钢筋怎么布置
预应力纵向钢筋怎么布置预应力纵向钢筋怎么布置具体内容是什么,下面本店铺为大家解答。
(1)预应力钢筋的净距。
先张法预应力钢筋之间的净间距应根据浇注混凝土、施加预应力及钢筋锚固等要求确定。
预应力钢筋之间的净间距不应小于其公称直径或等效直径的1.5倍,且应符合下列规定:对热处理钢筋及钢丝,不应小于15mm;对三股钢绞线,不应小于20mm;对七股钢绞线,不应小于25mm。
(2)钢筋、钢丝的锚固。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应保证钢筋与混凝土之间有可靠的粘结力,一般宜采用变形钢筋、刻痕钢丝、钢绞线等类钢材。
当采用光面圆钢丝作预应力配筋时,应根据钢丝强度、直径及构件之受力特点采用适当措施,以保证钢丝在混凝土中可靠地锚固,防止钢丝滑动,并应考虑在预应力传递长度范围内抗裂性较低的不利影响。
(3)后张法预应力钢丝束、钢绞线束的预留孔道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对预制构件,孔道之间的水平净间距不宜小于50mm;孔道至构件边缘的净间距不宜小于30mm,且不宜小于孔道直径的一半。
②在框架梁中,预留孔道在竖直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孔道外径,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1.5倍孔道外径;从孔壁算起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梁底不宜小于50mm,梁侧不宜小于40mm.③预留孔道的内径应比预应力钢丝束或钢绞线束外径及需穿过孔道的连接器外径大10mm~15mm。
④在构件两端及跨中应设置灌浆孔或排气孔,其孔距不宜大于12m。
⑤凡制作时需要预先起拱的构件,预留孔道宜随构件同时起拱。
(4)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端部布置钢筋应尽可能均匀布置,同时还应注意以下要求:①宜将一部分预应力钢筋在靠近支座处弯起,弯起的预应力钢筋宜沿构件端部均匀布置。
②当构件端部预应力钢筋需集中布置在截面下部或集中布置在上部和下部时,应在构件端部0.2h(h为构件端部截面高度)范围内设置附加竖向焊接钢筋网、封闭式箍筋或其他形式的构造钢筋。
(5)对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预应力钢筋端部周围的混凝土应采取下列加强措施:①对单根配置的预应力钢筋,其端部宜设置长度不小于150mm且不少于4圈的螺旋筋;当有可靠经验时,亦可利用支座垫板上的插筋代替螺旋筋,但插筋数量不应少于4根,其长度不宜小于120mm.②对分散布置的多根预应力钢筋,在构件端部10d(d为预应力钢筋的公称直径)范围内应设置3片~5片与预应力钢筋垂直的钢筋网。
混凝土构件中预应力钢筋的应用技术规范
混凝土构件中预应力钢筋的应用技术规范一、前言混凝土构件中预应力钢筋的应用技术规范是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规定了预应力钢筋的选用、布置、张拉、锚固等一系列技术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构件中预应力钢筋的应用技术规范。
二、预应力钢筋的选用1. 钢材的选择预应力钢筋应当选择抗拉强度高、延伸性好的高强度钢材。
在选择钢材时,应当参考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如GB/T5224-2014《混凝土用钢筋》、GB/T3077-2015《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等。
2. 钢筋的级别和直径预应力钢筋的级别应当根据设计要求确定,一般为1770MPa、1860MPa、1960MPa等。
钢筋的直径应当满足设计要求,应当根据构件的截面尺寸和预应力钢筋的布置密度来确定。
三、预应力钢筋的布置1. 钢筋的布置原则预应力钢筋的布置应当满足以下原则:(1)保证混凝土的压缩区域内不含钢筋;(2)保证预应力钢筋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使构件的受力状态合理;(3)预应力钢筋的布置应当符合构件的几何形状和受力情况。
2. 钢筋的布置密度预应力钢筋的布置密度应当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确定。
一般来说,密度越大,构件的受力性能越好。
但是,密度过大会增加施工难度和成本,同时也会增加预应力钢筋的锚固长度,影响构件的整体性能。
四、预应力钢筋的张拉1. 预应力钢筋的张拉设备预应力钢筋的张拉设备应当满足以下要求:(1)设备应当能够保持稳定的张拉速度;(2)设备应当能够控制钢筋的张拉力;(3)设备应当能够实现自动控制和数据采集。
2. 预应力钢筋的张拉过程预应力钢筋的张拉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清理钢筋表面和钢筋孔道;(2)安装张拉设备和锚具;(3)张拉钢筋,控制张拉力和速度;(4)固定锚具,保持预应力钢筋的张拉状态;(5)测量张拉力和钢筋的伸长量。
五、预应力钢筋的锚固1. 锚固长度预应力钢筋的锚固长度应当根据设计要求和钢筋的级别进行确定。
在确定锚固长度时,应当考虑钢筋的伸长量、锚具的强度和滑动系数等因素。
梁纵向钢筋的布置和并筋的应用
梁纵向钢筋的布置和并筋的应用导言梁截面较大时,一般都设置有较多的纵向受力钢筋和构造钢筋。
要使纵向受力钢筋在结构梁内发挥最大的承载能力,就要确保钢筋骨架在混凝土梁内的有效高度和纵向钢筋的正确层距及横向间距,有效高度是指底部受拉钢筋的中心到构件上边缘的距离,如果受弯构件的受拉区为两层同种规格的受力钢筋,则梁的有效高度为底部两层钢筋的中心到构件的上边缘的距离。
正确合理布置梁的纵向受力钢筋是确保构件的安全性和承载能力的基本保证。
梁纵向受力钢筋布置的常规要求梁纵向受力钢筋的布置要以结构施工设计文件中梁的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为依据,且原位标注优先。
首先,要确保梁底、顶部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根数、规格和层数的正确性,还要满足梁纵向受力钢筋的底、顶部纵向钢筋层间间距和横向两根钢筋之间的间距要求(图1),c为梁钢筋的混凝土最小保护层厚度值。
图1 梁常规布筋示意梁纵向受力钢筋要满足钢筋的锚固长度要求,混凝土要满足对梁钢筋握裹和粘结需要,梁底部的纵向受力钢筋层距和纵向钢筋横向间距都要满足不小于25mm,且不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如有下三层钢筋时,三层的两根纵向钢筋的横向间距应是下边两层纵向钢筋横向间距的2倍;顶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两层纵向钢筋的层距要不小于25mm,且不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顶部两层纵向钢筋的横向间距,为了便于浇筑混凝土和钢筋粘结、受力和握裹受力的需要,间距要不小于30mm,且不小于钢筋公称直径的1.5倍,在机械连接套筒的横向净距不宜小于25mm,连接点设置在梁的连接区内连接点要50%错开,错开净距不小于35d。
在两层纵向钢筋层距的控制,可采用不小于25mm且不小于纵向钢筋直径的短钢筋作为施工垫铁。
施工垫铁的长度计算方法院梁宽减2倍保护层厚度,每跨每层梁布置不少于2根,且间距不宜大于2m。
顶、底部的二、三层钢筋要绑扎牢固不得发生移位和下坠,为节约成本也可采用同规格、同直径的细石混凝土预制水泥条替代,预制水泥条的混凝土宜大于该梁结构混凝土构件一个强度等级,也可采用其他能保证其钢筋层距的技术措施。
预应力钢束布置要求
(1)悬臂预应力筋布置悬臂施工的连续梁桥从墩顶开始向左右对称悬臂浇筑施工,为了能支承梁体自重和施工荷载,需在悬臂施工时分段张拉预应力。
悬臂预应力束的长度随着悬臂施工的进展,不断加长。
一般都是对称于箱梁断面中心线布置的,尽量靠腹板布置。
预应力束数量较多时可分层布置,一般来说先锚固下层钢束,后锚固上层钢束。
悬臂预应力筋可以从顶板下弯延伸布置,当预应力筋下弯伸到节块腹板中时,悬臂预应力筋产生的垂直预应力分力将抵消部分混凝土断面的剪应力。
当外侧腹板为倾斜时,以腹板平面竖弯进入腹板内成为倾斜的预应力束,锚固在各个节段的腹板内。
锚固在腹板内的预应力束,腹板应有足够厚度以承受集中锚固力。
(2)连续预应力筋布置连续预应力筋主要考虑在悬臂浇筑合拢以后承受恒、活载产生的内力。
即按照使用阶段的要求需补充设置的预应力筋,也分直筋(沿纵向按直线布置)和弯筋(伸入腹板承受主拉应力)两种。
一般直筋布置在支点截面的顶部和跨中截面的底部,直接锚固在顶板或底板的齿形锚固块上。
在边跨的现浇段,弯筋是通过底板束向上弯起后锚固于梁端或顶板顶面的槽形口内,其作用除了对支点、边跨跨中截面提高抗弯能力外,主要希望改善腹板的受力情况,解决近支点截面主拉应力较大的问题。
2.纵向预应力筋的布置原则(1)应选择适当的预应力束筋的型式与锚具型式,对不同跨径的梁桥结构,要选用预加力大小恰当的预应力束筋,以达到合理的布置型式。
避免造成因预应力束筋与锚具型式选择不当,而使结构构造尺寸加大。
(2)预应力束筋的布置要考虑施工的方便,也不能像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任意切断钢筋那样去切断预应力束筋,而导致在结构中布置过多的锚具。
由于每根束筋都是一巨大的集中力,这样锚下应力区受力较复杂,因而必须在构造上加以保证,为此常导致结构构造复杂,而使施工不便。
(3)注意钢束平、竖弯曲线的配合及钢束之间的空间位置。
钢束一般应尽量早地平弯,在锚固前竖弯。
特别应注意竖弯段上下层钢束不要冲突,还应满足孔道净距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应力纵向钢筋怎么布置
预应力纵向钢筋怎么布置具体内容是什么,下面下面为大家解答。
预应力钢筋的净距。
先张法预应力钢筋之间的净间距应根据浇注混凝土、施加预应力及钢筋锚固等要求确定。
预应力钢筋之间的净间距不应小于其公称直径或等效直径的1.5倍,且应符合下列规定:对热处理钢筋及钢丝,不应小于15mm;对三股钢绞线,不应小于20mm;对七股钢绞线,不应小于25mm。
钢筋、钢丝的锚固。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应保证钢筋与混凝土之间有可靠的粘结力,一般宜采用变形钢筋、刻痕钢丝、钢绞线等类钢材。
当采用光面圆钢丝作预应力配筋时,应根据钢丝强度、直径及构件之受力特点采用适当措施,以保证钢丝在混凝土中可靠地锚固,防止钢丝滑动,并应考虑在预应力传递长度范围内抗裂性较低的不利影响。
后张法预应力钢丝束、钢绞线束的预留孔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对预制构件,孔道之间的水平净间距不宜小于50mm;孔道至构件边缘的净间距不宜小于30mm,且不宜小于孔道直径的一半。
②在框架梁中,预留孔道在竖直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孔道外径,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1.5倍孔道外径;从孔壁算起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梁底不宜小于50mm,梁侧不宜小于40mm.
③预留孔道的内径应比预应力钢丝束或钢绞线束外径及需穿过孔道的连接器外径大10mm~15mm。
④在构件两端及跨中应设置灌浆孔或排气孔,其孔距不宜大于12m。
⑤凡制作时需要预先起拱的构件,预留孔道宜随构件同时起拱。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端部布置钢筋应尽可能均匀布置,同时还应注意以下要求:
①宜将一部分预应力钢筋在靠近支座处弯起,弯起的预应力钢筋宜沿构件端部均匀布置。
②当构件端部预应力钢筋需集中布置在截面下部或集中布置在上部和下部时,应在构件端部0.2h范围内设置附加竖向焊接钢筋网、封闭式箍筋或其他形式的构造钢筋。
对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预应力钢筋端部周围的混凝土应采取下列加强措施:
①对单根配置的预应力钢筋,其端部宜设置长度不小于150mm 且不少于4圈的螺旋筋;当有可靠经验时,亦可利用支座垫板上的插筋代替螺旋筋,但插筋数量不应少于4根,其长度不宜小于120mm.
②对分散布置的多根预应力钢筋,在构件端部10d范围内应设置3片~5片与预应力钢筋垂直的钢筋网。
③对采用预应力钢丝配筋的薄板,在板端100mm范围内应适当加密横向钢筋。
④对槽形板类构件,应在构件端部100mm范围内沿构件板面设置附加横向钢筋,其数量不应少于两根。
⑤对预制肋形板,宜设置加强其整体性和横向刚度的横肋。
端横
肋的受力钢筋应弯入纵肋内。
当采用先张长线法生产有端横肋的预应力混凝土肋形板时,应在设计和制作上采取防止放张预应力时端横肋产生裂缝的有效措施。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曲线预应力钢丝束、钢绞线束的曲率半径不宜小于4m;对折线配筋的构件,在预应力钢筋弯折处的曲率半径可适当减小。
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预拉区和预压区中,应设置纵向非预应力构造钢筋;在预应力钢筋弯折处,应加密箍筋或沿弯折处内侧设置钢筋网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