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新闻道德问题
网络时代的新闻道德问题
网络时代的新闻道德问题互联网作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已成为当今世界传播的发展朝流。
网络传播继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之后,被称为"第四媒体"。
历史上还没有一项技术像互联网这样,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达到影响如此广泛的发展水平。
回望过去,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已经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它给我们人类社会所带来的冲击几乎涵盖了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网络给我们带来了殷实的物质、便利的交往、丰富的信息,带来了幸福的享乐和希望。
我们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都开始依赖网络。
通过网络,新闻的传播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正如同以往时代一样,科学技术的进步,都将比其他力量更大地推动社会道德的进步,网络的发展为人类的道德进步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但是在网络新闻的传播中所带来的某些负面的、消极的道德影响甚至严重的道德失范行为,也给网络新闻道德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新闻道德如何去适应并满足网络社会对道德的要求,开辟一条网络新闻道德规范之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当前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失范的表现职业道德行为的失范和腐败现象在新闻界的滋生蔓延,己经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
社会上广泛流传的诸如“防火防盗防记者”、“一流记者卖情报,二流记者炒股票,三流记者编书稿,四流记者供本报”之类的顺口溜,尽管有一定夸大的成份,但也反映出人民群众对新闻界的不满和忧虑。
当前我国新闻队伍职业道德滑坡、新闻记者职业道德行为失范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偿新闻。
把新闻这种精神产品完全商品化,实行以金钱为中介的新闻买卖。
如新闻广告化或广告新闻化的情况比较严重,出卖版面(播出时间),用一定的版面或时间刊播买方指定的报道内容,以达到赚钱的目的。
同时往往打着“协办”、“赞助”、“专刊”的形式,具有较高的隐蔽性和欺骗性。
有的甚至转让刊号,出卖报纸出版权,严重违反《报纸管理暂行规定》。
第二,收受礼金。
记者心安理得地接受被采访对象提供的各种好处,如收受红包、礼品等。
记者应该如何处理新闻报道中的道德问题
记者应该如何处理新闻报道中的道德问题导语:新闻报道是传递信息、揭示真相的重要途径,然而,新闻报道中的道德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
记者作为信息传递者和舆论引导者,应该如何处理新闻报道中的道德问题呢?一、尊重事实,追求真相作为记者,应该始终尊重事实,追求真相。
报道中的道德问题往往源于虚假、夸大或歪曲事实。
记者应该通过多方面的调查和采访,确保报道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同时,应该避免对事实进行无理的解读和偏见的引导,以免误导公众和损害报道对象的利益。
二、平衡报道,避免偏颇新闻报道应该做到客观、公正、平衡。
记者应该避免一味追求轰动效应和煽动情绪,而是要全面展现事实,给予不同声音和观点以平等的机会。
在报道涉及争议性问题时,应该尽量避免偏颇,给予公众更多的思考空间,而不是强加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三、尊重隐私,保护个人权益记者在报道中应该尊重个人的隐私权和人格尊严。
在追求新闻的同时,不应该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在报道涉及个人隐私的情况下,应该谨慎处理,避免过度曝光和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此外,记者也应该尊重受访者的意愿,遵守采访过程中的承诺和约定。
四、遵守职业道德,不违法乱纪记者作为职业人士,应该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
不得散布谣言、诽谤他人,不得收受贿赂或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记者应该保持独立、客观的立场,不受外界利益的影响,坚守职业操守,维护自身的专业形象和信誉。
五、加强自律,建立监督机制为了更好地处理新闻报道中的道德问题,记者应该加强自身的自律意识,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
记者可以通过参加相关的职业培训和研讨会,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道德意识。
同时,媒体机构也应该加强对记者的内部管理,建立监督制度,及时发现和纠正报道中的道德问题。
结语:新闻报道的道德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挑战,但记者作为信息传递者和舆论引导者,有责任和义务妥善处理。
尊重事实、平衡报道、保护个人权益、遵守职业道德和加强自律,是记者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只有如此,新闻报道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公众,推动社会进步。
浅谈网络时代的新闻道德问题
②喻 国明等: ( 《 微 博 ——一种 新传播
③卢金珠 : 《 微博 问政》[ M ] . 东方 出版
社, 2 0 1 2
网友 能否提 高反腐公信 力有待观察》【 N ] .
《 检 察 日报 , 2 0 1 2 - 9 - 2 5
)[ M ] . 人 民 日报 出版社 , 2 0 1 1 谤、 揭露 腐败与人身攻击等 的法律界限较 形 态的考察 )
闻, 大到 国际消息 , 除了说 明网络新 闻 的
丰富性之外 , 却不 能不 让人 怀疑到这些新
闻的真 实性。 夸张新 闻 、 虚假新 闻、 捕风捉
在网络上的传播异常迅速 。 人们在接收 到
现 的文化 既有精华 , 也有 糟粕 。 网络新 闻 如何 健康 有序 的发展 是现 在媒体 面临 的
新闻道德造成很 大的危 害。
【 关键词 】 网络时代 网 络新 闻 新 闻 道 德
伴 随着网络时代 的到来 , 无论是在 思
想、 学术交流上 , 还是在人 文 、 文化 的发展 上, 网络都是 一个很 好 的媒介 。 网络所体
渐有所差异 , 显 现出了不 同的特点 。 更新快是 网络 固有 的特点 , 使得信 息
下 十分严 重而且很难监管 。 侵 权既是法律
问题也是 道德问题 。 互联 网的环境相对宽
式。 由此 网络 时代 的新 闻传播与之前 的渐
全, 知情 权与 隐私权 、 正 当监督 与造 谣诽 为模糊 , 尚待进一步规 范。
【 本 文 为湖 北省 教 育厅 人文 社科 项
目 《 新 媒 体 时 代 群 体 性 事 件 的 舆 情 特 征 与 舆 论 引导 》 ( 项 目号 2 o l O B 1 1 O )阶 段 性
现代媒体网络新闻的道德失范问题及对策
现代媒体网络新闻的道德失范问题及对策【摘要】现代媒体网络新闻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道德失范的问题。
造假虚假新闻、过度渲染煽动情绪、隐私泄露侵权报道等现象屡见不鲜。
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公众的利益,也对社会秩序和道德伦理造成了负面影响。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媒体自律,提倡媒体伦理与责任意识。
只有通过自律和规范的行为,媒体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社会责任和监督作用。
未来,我们应当更加重视道德规范,建立健全的新闻伦理体系,并倡导媒体从业者秉持诚信与责任感,为社会传递真实、客观和公正的信息。
这样才能让现代媒体网络新闻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关键词】现代媒体、网络新闻、道德失范、造假、虚假新闻、过度渲染、煽动情绪、隐私泄露、侵权报道、对策建议、道德自律、媒体伦理、责任意识、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现代媒体网络新闻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其报道内容涵盖了各个领域的新闻事件,对社会生活和公共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新闻报道的传播速度和范围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使得新闻报道更加便捷和高效。
随着媒体网络新闻的快速发展,一些道德失范问题也渐渐浮出水面。
虚假报道、过度渲染、隐私泄露等现象频发,严重损害了新闻报道的公信力和可信度,甚至对社会产生了负面影响。
面对这些问题,人们开始反思媒体网络新闻的道德标准和规范,呼吁媒体从业者更加注重道德自律,提升媒体伦理与责任意识,携手共同打造健康、积极的新闻传播环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对现代媒体网络新闻的道德失范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重点探讨造假虚假新闻、过度渲染煽动情绪、隐私泄露侵权报道等具体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强调道德自律的重要性,倡导媒体伦理与责任意识,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部分结束。
1.2 问题意识现代媒体网络新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然而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道德失范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所谓道德失范,指的是媒体网络新闻在报道过程中存在缺乏道德约束和伦理标准、违背公共利益、误导公众观念等现象。
网络时代的新闻道德问题
网络时代的新闻道德问题【摘要】网络新闻作为一种伴随网络发展的新闻传播形式,随着网络的利用率而飞速增高。
网络时代的到来,虽然方便了新闻传播,但伴之而来的是严重新闻道德问题。
本无分析了当今网络新闻现状、网络时代新闻特点以及其作用,与此同时提出了网络时代新闻道德方面的问题,并研究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网络时代新闻道德问题一、网络时代新闻概述由于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因此新闻传播手段不断更新,并且在一些方面改进了传统新闻传播手段的一些不足之处。
当今时代,更多的人选择在互联网上查看新闻。
07年我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06年底,我国网民总数已经增长到了1.37亿。
并且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有超过一半的网民上网是为了查看新闻,由此可见,在人们的生活里,网络新闻担任一个很重要的角色。
网络新闻和传统媒体上的新闻相比,其在语言表述上更为轻松活泼、平易近人、犀利并且幽默。
网络新闻具有可读性极强的特点。
网络新闻语言具有该些特点主要有以下原因:网络新闻在更新速度以及语言的精炼简要性方面要求严格;网络新闻的自主性以及其互动性,驱使新闻语言的表达必须趋于日常的口语化;传统媒体点对面的单向传输,然而网络传播是点对点具有交互性的进行。
新闻稿件的现场感增强以及其文章的可读性是调动受众参与积极性的重要关键。
其文句可以相对口语化,轻松幽默,使其让人们有交流的渴望,并且有向网站设置的“BBS”上发帖子的意向。
我国著名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力丹曾说过“假新闻就是职业道德问题”,假新闻的频频出现,媒体行业内的处罚机制不够完善是其主要原因。
要想从根本上遏制假新闻,媒体就应该在发现假新闻的时候立即发出声明以及更正措施。
对于有意造假,媒体应该马上自我揭发,与此同时新闻媒体行业应该加强互相监督。
我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周泽认为,在网络里发帖,该行为是自主传播的方式,传播者应该负有相应的义务和责任,不应该侵害他人以及国家的权利和利益。
试论新闻道德的失范与建设
试论新闻道德的失范与建设一、新闻道德的失范新闻道德作为新闻行业的基本规范和职业道德规范,是新闻从业者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是保障新闻报道质量和社会秩序的重要保障。
在新闻行业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新闻道德的失范问题也时有发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缺乏真实性和客观性在新闻报道中,一些媒体和记者为了追求眼球效应和点击率,往往会夸大事实或者编造虚假信息,甚至出现捏造新闻的情况。
这种做法不仅严重损害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也严重损害了公众的信息权益,造成了社会舆论的恶劣影响。
2. 缺乏职业操守和责任感一些记者在新闻报道中不重视事实的核实,缺乏职业操守和责任感,轻易发布未经证实的消息或者对事实进行歪曲,造成了事实的混淆和公众的误解,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3. 缺乏敬业精神和专业素养在新闻报道中,一些记者和媒体缺乏敬业精神和专业素养,不重视新闻素材的收集和整理,导致报道的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存在侵犯隐私和道德红线的情况,给公众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和伤害。
4. 缺乏独立性和公正性在新闻报道中,一些媒体受到政治、商业和其他利益的影响,缺乏独立性和公正性,导致报道的内容存在偏颇和片面的情况,影响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公信力。
二、新闻道德的建设针对新闻道德的失范问题,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新闻道德的建设,保障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1. 健全新闻道德规范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新闻道德规范的研究和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管理制度,明确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规范新闻报道的行为和言行,提高新闻从业者的职业操守和责任感。
2. 加强新闻从业者的培训和教育相关部门可以借助各种渠道,加强对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培训和教育,加强对新闻从业者的职业操守和责任感的教育,提高新闻从业者的敬业精神和专业素养,增强记者的新闻伦理意识。
3. 强化行业自律和监督新闻行业应该建立健全的自律和监督机制,加强对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行为和言行的监督和管理,加强对新闻报道的质量和真实性的监督和检查,严厉打击新闻报道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新闻行业的公信力和社会形象。
互联网时代的新闻伦理与职业道德
互联网时代的新闻伦理与职业道德在互联网时代,新闻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然而,新闻伦理与职业道德问题也随之而来。
本文将探讨互联网时代中新闻伦理与职业道德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虚假新闻的传播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虚假新闻的传播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一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和广告收入,不择手段地发布虚假消息。
这不仅蒙蔽了公众的眼睛,还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针对这一问题,媒体应当加强自律,严格审核新闻的真实性,并倡导公众媒体素养,提高大众判断真假信息的能力。
二、隐私权的侵犯互联网时代,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个人隐私权被越来越多地侵犯。
许多媒体不顾道德和伦理,将个人隐私进行大肆曝光,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伤害。
在这种情况下,媒体需严格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尊重每个人的隐私权。
同时,社交媒体平台也应加强对用户信息的保护,防止个人信息的泄露。
三、版权问题在互联网时代,版权问题愈发凸显。
许多新闻媒体在无意之间或蓄意地侵犯了他人的版权。
媒体应当加强版权意识,严格遵循版权法规,尊重原创作者的权益。
此外,互联网平台也应加强版权保护机制,减少盗版行为的发生。
四、广告与新闻界限模糊互联网时代,广告和新闻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
一些媒体将广告嫁接在新闻报道中,误导读者,破坏新闻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媒体应加强自律,明确广告和新闻的边界,避免出现混淆视听的情况。
同时,广告商也应遵守广告法规,不得侵犯读者的权益。
五、网络暴力与言论自由互联网时代,网络暴力和仇恨言论也愈发猖獗。
一些媒体平台成为了网络暴力的温床。
在这种情况下,媒体应当加强内容监管,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不审慎发布可能引发仇恨和暴力的言论。
同时,政府和法律机构也应加大对网络暴力的打击力度,创造一个和谐的网络环境。
六、独立与客观的报道互联网时代,独立和客观的报道显得尤为重要。
一些媒体由于商业利益或政治立场的影响,不再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而是选择性地报道或者歪曲事实。
网络时代的新闻道德问题 2
网络时代的新闻道德问题广告二班真实性是新闻最基本、最核心的特点,也是它存在的前提条件。
新闻的伦理道德问题主要是指新闻事业整体、新闻媒介实体、新闻组织和新闻工作者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价值取向。
新闻事业必须在到的允许的范围内传播,这样才能对协调社会活动起到一定的作用。
然而,随着当今社会的迅速发展,新闻事业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随着网络在千家万户的普及,网络新闻也成为大多数人浏览新闻的首选。
网络新闻以迅速快捷的特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去网上看新闻,网络新闻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可是,网络新闻在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有很多问题:1、为了追求点击率和吸引眼球不惜转载或凭空捏造虚假新闻,夸大事实。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2、刊登娱乐新闻刺激大家的关注,获得轰动效应。
有些甚至拿性、腥等违背新闻道德价值观的东西来喧哗取众 3、散播谣言等 4、新闻侵权问题由于网络空间的自由化,有些缺乏职业道德观念的人窃取他人内容加以扩散都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如今的网络虚假信息泛滥,通过各类通讯软件发布各种未经证实的消息。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人们往往愿意花更短的时间浏览新闻,于是一些记者和编辑就后悔采取有些夸张和争议性的文字作为标题,内容更是涉及一些与社会注意和谐社会相违背的话题,对读者造成了很大的误导,更是助长了假新闻的传播。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加强新闻道德建设。
新闻工作者要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持严谨认真的职业态度牢记职业纪律,竭尽一切努力,确保新闻的真实、全面、客观、公正。
要强化新闻从业者的自律意识、职业责任和自我约束能力。
新闻报工作者必须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坚持基本的新闻理念,正确的舆论导向,遵守宪法和法律。
国家更要完善法律法规,强化监管制度,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具体的行业规范,在《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出版管理条例》、《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等的监督下,避免侵权、虚假等不良行为。
同时广大网民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增强分辨能力。
网络时代的新闻道德问题
185媒 体作者简介:焦阳(1984.08.28-),女,天津人,学历:本科,现工作或学习,单位:天津广播电视台,研究方向:职称:(现)中级。
网络时代的新闻道德问题焦阳 天津广播电视台摘要:网络时代背景下,网络媒体作为传播新闻的主流。
网络时代使新闻在传播时更具灵活性、多样性以及自由性。
当前我国网络媒体发展迅速,竞争激烈,部分网络媒体为了点击量,常常发布一些“口不择言”的新闻。
加上当前缺乏健全的网络监督管理制度,造成很严重的新闻道德问题。
本文将从根据网络时代的新闻道德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探讨,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解决建议,全面促进网络新闻道德能够健康发展。
关键词:新闻道德; 网络时代; 问题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当前微信、Face book 、微博等出现众多平台,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交流方式和习惯,使人们在交流沟通上更加便利,有效的提高了网络新闻传播效率。
但是网络时代,随着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也存在了很多的弊端,常常存在为了博关注,杜撰一些虚假信息。
网络新闻道德存在比较严重问题,给社会带来很多不好影响。
一、分析网络时代的新闻道德问题网络时代背景下,给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同时网络时代也成为传播信息主流媒介。
随着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在传播新闻时也存在了很多的问题。
(一)盲目追求新闻点击率很多新闻媒体为了吸引读者眼球,常常存在夸大、捏造、转载一些不实新闻。
这些都使新闻信息内容缺乏真实性,网络时代经常出现为了炒作杜撰一些虚假新闻。
然而,网络时代各大网络媒体,迅速转载不实的信息内容,增加了新闻的转载量,给社会带来非常不好的影响。
很多网站为了吸引读者们的眼球,常常不假思索撰写或转载不实信息,盲目追求新闻点击率。
(二)刊登“腥”新闻博取读者眼球网络时代,很多媒体为了产生读者轰动效应,博取网民关注,经常会刊登一些“腥”新闻内容,例如一些网站首页上常常刊登一些具有刺激性信息内容,吸引人们眼球。
新闻报道中的法律道德问题
新闻报道中的法律道德问题近年来,随着媒体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新闻报道成为了人们了解社会、分享信息以及参与公众讨论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新闻报道中,我们也经常面临一系列法律和道德问题。
本文将探讨新闻报道中存在的法律和道德问题,并对其可能的解决方法进行讨论。
一、新闻报道中的法律问题1. 虚假报道虚假报道是新闻行业中最严重的法律问题之一。
当新闻机构、记者或编辑在报道中故意夸大、篡改事实或编造虚假信息时,不仅违反了新闻伦理,也可能触犯法律。
虚假报道可能对当事人造成严重的名誉损害,并潜在地破坏社会的公信力。
解决方法:新闻机构应加强对记者的培训,加强对新闻报道真实性的把关。
同时,政府监管机构应加强对新闻行业的监管,严惩虚假报道行为。
2. 隐私侵犯新闻报道中的隐私侵犯问题也时有发生。
当记者在报道中公开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时,可能触犯法律。
虽然公众对重要事件和公众人物的信息有合理的获取需求,但在报道时仍需要尊重个人隐私权。
解决方法:新闻报道应遵守新闻伦理,尊重个人隐私。
政府也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媒体对隐私的报道限制。
二、新闻报道中的道德问题1. 偏颇报道新闻报道偏颇是一种常见的道德问题。
当记者在报道中出于个人或团队利益,有意忽略或歪曲真相,透过自己的价值观或政治倾向筛选信息时,将严重损害新闻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解决方法:记者需要时刻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不受个人偏见或外界压力的影响。
新闻机构也应加强内部监督,确保报道的客观性。
2. 不尊重受访者权益在新闻报道中,记者与受访者之间的关系需要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
然而,有些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过分追逐猎奇或逼问私密问题,侵犯了受访者的权益。
解决方法:记者应该尊重受访者的权益,善待被采访者,并遵守相关的采访准则。
新闻机构可以加强与受访者的沟通,建立公正、平等的采访环境。
三、新闻报道中的解决之道1. 媒体自律新闻行业应建立自律机制,通过行业协会或相关组织制定行业准则,规范新闻报道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伦理问题与整改建议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伦理问题与整改建议新媒体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传播信息的方式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这种变革带来了便利性和效率提升,但也引发了一系列涉及道德伦理问题的挑战。
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和解决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
一、信息真实性在新媒体时代,信息获取渠道极为丰富,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消息源。
然而,在传播过程中经常出现虚假、夸大或未经证实的报道。
这种不负责任和不准确的行为损害了公众对于新闻可信度的信任感。
针对这一问题,首先我们需要加强记者队伍教育培训工作。
通过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以及职业操守教育,提高记者们对事实查证、数据分析等技能要求;其次是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在保护言论自由前提下严格审查发布内容,并对故意编造事实进行法律追责;最后是推动构建多方协作机制,加强新闻媒体与相关机构、专家学者间的合作,确保获得准确可信的信息。
二、隐私保护在社交媒体时代,个人隐私面临了前所未有的侵犯。
很多社交平台通过收集用户信息和监控行为习惯来获取利益,在商业化过程中泄露或滥用用户隐私。
针对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加强相关法规制度建设。
明确网络公司应对用户数据进行安全防护和责任追究,并提供更多个人数据保护选项;其次是增强公众意识。
提高认识到自己个人信息重要性,并引导公众正确使用和保护自己在网络上的隐私;最后是积极发展技术手段。
运用密码学、匿名技术等方法来保护个人数据安全,同时开展研究以防范新型黑客攻击。
三、版权侵权新媒体时代下,盗版问题日益严重。
无论是文字作品还是音视频内容,在互联网上都被大量非法传播和复制,给原作者带来经济损失。
解决版权侵权问题主要包括完善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力度和提高公众意识等方面。
首先是推动修改相关法律,对违规盗版行为进行更为严格的处罚;同时加强相应部门的执法力度,打击网络盗版行为;最后是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知识产权意识,培养尊重原创作品的观念。
四、舆论引导在新媒体时代,因为信息爆炸和社交媒体的影响力增大,舆论引导问题变得尤其突出。
网络时代的新闻道德问题.doc
网络时代的新闻道德问题21 世纪,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网络有自己的空间,网络空间的出现带来了独特的网络文化,网络开启了人们新的实践,并正在日益强烈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同样,通过网络,新闻的传播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正如同以往时代一样,科学技术的进步,都将比其他力量更大地推动社会道德的进步,网络的发展为人类的道德进步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但是在网络新闻的传播中所带来的某些负面的、消极的道德影响甚至严重的道德失范行为,也给网络新闻道德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新闻道德如何去适应并满足网络社会对道德的要求,开辟一条网络新闻道德规范之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网络道德及网络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
互联网作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已成为当今世界传播的发展朝流。
网络传播继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之后,被称为"第四媒体"。
历史上还没有一项技术像互联网这样,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达到影响如此广泛的发展水平。
回望过去,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已经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它给我们人类社会所带来的冲击几乎涵盖了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网络给我们带来了物质殷实、交往便利、信息丰富,带来了幸福享乐和希望。
我们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网络。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道德作为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的反映,并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信息网络时代的道德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自主精神。
与传统价值观相比,网络化的价值观呈现出一种更少依赖性,更多自主性的特点。
因为网络是人们基于资源共享、互惠合作的目的自觉自愿地互联而形成的,在这里,每个人既是参与者,又是组织者。
正因为网络是人们自主自愿建立起来的。
所以人们必须自己确定自己干什么、怎么干,自发地“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管理自己”,自觉地做网络的主人。
比如,网络建立之初,信息贫乏而且杂乱无章,是那些网络人自觉自愿地大量上载信息,建立信息资源管理程序,编制各种实用软件;当网络建立以后,网络人又自觉地制订道德规范,扶正弃邪。
现代媒体网络新闻的道德失范问题及对策
现代媒体网络新闻的道德失范问题及对策【摘要】现代媒体网络新闻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道德失范问题。
其中包括新闻虚假报道现象、乱发标题党现象、点击量至上导致违规行为、缺乏公平客观报道等。
为应对这些问题,必须加强新闻伦理建设,强化监督机制,提升媒体从业者的职业道德素养,推动媒体自律。
只有通过加强道德规范和自律,才能保障新闻报道质量,维护受众的合法权益,确保社会舆论环境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现代媒体、网络新闻、道德失范、虚假报道、标题党、点击量、公平客观报道、新闻伦理建设、监督机制、职业道德素养、媒体自律。
1. 引言1.1 现代媒体网络新闻的道德失范问题及对策现代媒体网络新闻的道德失范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随着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和信息传播的便捷性,一些媒体机构和从业者在追求眼球效应和点击量的往往忽视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出现了一些不符合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现象。
新闻虚假报道现象屡见不鲜,有些媒体为了制造轰动效应,会故意夸大事实、编造虚假信息,带有明显的偏见和倾向性。
乱发标题党现象也较为普遍,一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会制造各种耸人听闻的标题,严重误导读者,影响舆论导向。
点击量至上导致违规行为也成为一大隐患,一些媒体以获取点击量为唯一目标,不惜采取不正当手段,违反道德底线。
针对这些道德失范问题,我们需要加强新闻伦理建设,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念,强化从业者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
只有坚守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确保报道真实客观、公正中立,才能赢得社会信任和认可。
加强监督机制,提升媒体从业者职业道德素养,推动媒体自律,是解决道德失范问题的根本之策。
2. 正文2.1 新闻虚假报道现象新闻虚假报道现象是现代媒体网络新闻道德失范的一个严重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闻报道不再受限于传统媒体的编辑和审核,导致了虚假报道现象的蔓延。
虚假报道的主要表现包括信息不实、夸大事实、篡改原文等行为。
虚假报道严重损害了公众的知情权。
网络时代的新闻道德问题
网络时代的新闻道篦问题网络时代,网络空间的出现带來了独特的网络文化,网络开启『人们新的实践•并日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同样.通过网络.新闻传播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正如同以往时代一样,科学技术的进步,都将比其他力址更大地推动社会道徳的进步•网络的发展为人类的道德进步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是网络新闻传播中所带來的某些负面的、消极的道徳影响甚至某些严重的道徳失范行为. 也给网络新闻道徳提出『新的挑战。
传统的新闻道徳如何去适应并满足网络社会对道徳的要求,开辟一条网络新闻道徳规范之路.是一个非常重婆的问题。
一、网络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互联网作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已成为、“I今世界传播的发展朝流。
网络传播继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之后,被称为•第四媒体乙在信息的获収和与他人之间的交往上.给我们带來了很大的便利,同时也带來了亨乐和希望.我们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网络。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道徳作为上层建筑,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并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信息网络时代的道徳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思想和意识的开放。
时空■一直是限制人们之间交往的主要障碍。
在过去,老死不相往來,终生难见一面的现彖极为普遍。
而在信息网络时代,信息技术带來的传播方式的现代化,特别是信息商速公路的建设,使得人们之间的距离暂时“消失” r,庞大的地球溺变成一个“小村庄”。
人人都可以进入这个“地球村s 都可以在网络上使用昴新的软件和资料库,居住在不同国家.地区的人们都可以在一起」:作娱乐,人们之间的交往不受时空限制c另外,网络的发展,也使得不同价值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的人们通过学习.交往借鉴,來增进沟通和理解。
因此,网络的发展适了人们的开放思想和开放意识。
(二)自主精神増强。
与传统价值观相比,网络化的价值观呈现出一种更少依赖性,更多自主性的持点。
閃为网络是人们基于资源共享、互惠合作的目的自觉自愿地互联而形成的,在这里,每个人既是参与者,又是组织者c正因为网络是人们自主自愿建立起來的。
互联网传播中的道德和法律问题
互联网传播中的道德和法律问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的传播方式也正在变化。
网络传播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也带来了一些道德和法律问题。
在网络传播中,我们需要关注的事情很多,譬如说,如何维护网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如何防止传播虚假信息、谣言和毒害社会的言论等等。
本文将从道德和法律的角度来探讨这些问题。
一、道德问题1.个人隐私保护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量的个人信息被收集并且在网络上进行传播。
这些信息的保护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因此,保护个人的隐私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成为了网络传播中的一个道德问题。
在互联网上收集和传播个人的隐私信息,不仅仅是一种道德问题,也有可能成为一种违法行为。
因此,需要加强对个人隐私保护的法律规定和监管。
2.网络暴力网络暴力是指在网络环境下,通过网络媒体进行恶意攻击、辱骂、威胁等行为。
网络暴力行为造成的伤害可能比实体世界所造成的伤害还要深重。
网络暴力不仅是一种道德问题,也是一种犯罪行为。
因此,在网络传播中,必须把握好公民的自由和隐私权与他人的尊严和私人生活的平衡点,切实维护网络环境的公正和有序。
3.虚假信息和谣言网络的快速传播使虚假信息和谣言的传播越来越方便。
虚假信息和谣言对网友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所以我们需要对虚假信息和谣言进行杜绝。
要严格遵循道德和法律规范,认真负责地发布信息,避免虚假信息和谣言的传播。
同时,广大网友也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切勿肆意转发不确定的信息。
二、法律问题1.侵犯版权和知识产权在互联网上,大量的文字、音频、视频等作品被上传和下载。
一些人未经授权擅自转载和使用这些作品,侵犯了作品的版权和知识产权。
这是一种侵权行为,不仅会损害版权持有人的利益,也会破坏互联网上的知识产权环境,严重者还可能触犯法律。
2.网络诈骗网络诈骗是指利用网络渠道进行诈骗行为,包括通过假冒网站骗取钱财、伪造证件骗取信息、通过诈骗软件窃取银行卡信息等行为。
网络诈骗十分隐蔽,容易损害网络上各方的利益。
新闻学中的伦理与道德问题
新闻学中的伦理与道德问题新闻学作为一门研究新闻传播和新闻工作的学科,不仅仅需要关注新闻的传播方式和技术,还需要深入探讨其中涉及的伦理与道德问题。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闻业界面临着新的伦理与道德挑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新闻学研究和新闻从业者共同关注的焦点。
一、新闻伦理伦理是指个人或组织在行为中所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原则。
新闻从业者在报道过程中需要遵守一定的伦理规范,以确保新闻的公正、客观和质量。
其中,以下几个伦理问题备受关注:1.1 真实性与准确性新闻的核心是真实的报道,新闻从业者应该根据事实进行报道,避免虚假信息的传播。
他们应该通过直接观察、采访证人和查证文件等方式来保证新闻的准确性,避免发布未经证实的消息。
1.2 公正与平衡性新闻报道应该遵循公正和平衡的原则,不偏袒任何一方。
新闻从业者应该尽量使用多角度的视角报道事件,展示多个观点,提供读者一个全面客观的了解。
1.3 隐私保护在报道中,新闻从业者需要保护人们的隐私权,特别是在涉及个人生活的敏感问题上。
他们需要在尊重公众知情权的同时,也要尊重个人的权利和尊严。
1.4 公众利益新闻的目的是为了公众利益而存在,新闻从业者应该保持媒体的独立性和公信力,为社会公众提供客观、真实、有价值的信息。
二、新闻道德道德是指一个人在行为中所保持的良心和职业操守。
新闻从业者除了遵守伦理规范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道德素养,以保证自身行为的合法合规。
2.1 不违法违规新闻从业者应该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得违法违规。
他们应该严格按照法律规范的要求进行报道,杜绝任何形式的违法行为。
2.2 尊重职业道德新闻从业者应该遵循职业道德,保持媒体的独立性,不受任何拉拢、利益诱惑的影响。
他们应该坚守职业操守,不盲从、不曲解事实,不制造假新闻。
2.3 打击虚假和谣言新闻从业者应该积极参与打击虚假和谣言的行动。
他们应该通过事实查证和权威报道,揭露和辟谣那些散布谣言的行为,维护新闻的公信力。
2.4 尊重知识产权在报道中,新闻从业者需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不得擅自使用他人的作品。
网络新闻报道的伦理问题有哪些
网络新闻报道的伦理问题有哪些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新闻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然而,随着网络新闻的迅速发展,一系列伦理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新闻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也对社会的价值观和公众的利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虚假新闻是网络新闻报道中一个极为严重的伦理问题。
在追求点击率和流量的驱动下,一些网络新闻平台为了吸引眼球,故意制造或传播虚假的新闻内容。
这些虚假新闻可能是完全捏造的事件,也可能是对真实事件的歪曲和夸大。
比如,某些网络媒体为了获取更多的关注,编造名人的绯闻或者制造耸人听闻的社会事件,这不仅误导了公众,还可能引发社会恐慌和混乱。
其次,新闻的片面性和选择性报道也是常见的伦理问题。
一些网络新闻媒体为了迎合特定的利益群体或观点,只选择报道事件的某一方面,而忽略其他重要的信息。
这种片面的报道会导致公众对事件的理解产生偏差,无法形成全面、客观的认知。
例如,在一些社会争议事件中,某些媒体只强调一方的观点和论据,而对另一方的声音进行压制或忽略,从而影响公众的判断和舆论的走向。
再者,侵犯个人隐私是网络新闻报道中不可忽视的伦理问题。
在获取新闻素材的过程中,一些网络新闻工作者过度挖掘个人隐私,将当事人不愿意公开的信息曝光于众。
比如,在报道某些刑事案件或名人的私人生活时,未经当事人同意就公开其家庭背景、个人情感等敏感信息,这严重侵犯了个人的隐私权,给当事人带来极大的困扰和伤害。
另外,网络新闻报道中的道德绑架现象也时有发生。
一些媒体在报道中对当事人进行过度的道德评判,以道德的名义强迫当事人做出某种行为或承担某种责任。
这种道德绑架不仅违背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也可能对当事人造成不公正的待遇。
比如,在一些慈善救助事件中,媒体对捐款人的捐款数额进行公开比较,对捐款较少的人进行道德指责,这种行为无疑是不恰当的。
网络新闻报道中的低俗化倾向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伦理问题。
为了迎合部分受众的低级趣味,一些网络新闻媒体充斥着大量低俗、色情、暴力的内容。
网上新闻采访报道的道德规范
网上新闻采访报道的道德规范近日,网络新闻报道的道德规范备受关注。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采访作为传媒行业的重要环节,其道德规范具有重要意义,要求记者秉持真实、客观、公正的原则,为读者提供可信、有价值的信息。
以下是一些关于网上新闻采访报道的道德规范。
首先,采访过程中的诚实和透明是道德的核心要求。
记者应当真实地反映采访对象的观点和言论,避免对事实进行伪造或夸大的情况。
除非特殊情况,记者应当亲自进行采访,展现出面对面交流的真实性,而不是通过转述他人的话语。
其次,记者要尊重采访对象的隐私权和肖像权。
在采访过程中,如涉及到个人隐私、家庭内部矛盾等问题,记者应尽量避免公开报道,以免对相关人员造成伤害和不便。
对于未成年人的采访报道,更应加倍谨慎,保护其合法权益。
此外,记者应当注意采访所涉及的社会公众利益。
在处理重大事件和社会关注焦点的新闻报道中,记者应坚守新闻基本原则,努力提供全面、客观、公正的新闻信息。
同时,应尽量避免可能引发群众恐慌、造成社会不稳定的报道。
另外,记者在报道过程中也应当尽量避免情感化和政治化。
记者的职业道德要求其在采访报道中保持中立和客观的立场,不应将个人情感和政治立场直接渗透到新闻报道中。
这样做既能够保证报道的公正性,也能够避免出现片面、偏激的报道。
最后,记者在报道中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常见的包括不得盗用他人专利作品、侵犯著作权和商标权等。
在使用他人照片、视频和文字时,记者必须严格尊重知识产权,遵循法律法规,不得盗用或恶意修改他人原创作品。
总之,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在网上新闻采访报道中应遵守以上道德规范。
只有恪守这些规范,才能取得公众对媒体的信任,确保网络新闻的质量和价值,同时也对媒体行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近日,关于网络新闻采访报道的道德规范备受关注。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采访作为传媒行业的重要环节,其道德规范具有重要意义,要求记者秉持真实、客观、公正的原则,为读者提供可信、有价值的信息。
新闻传播中的道德与伦理问题
新闻传播中的道德与伦理问题新闻传播作为信息传递的重要渠道,扮演着塑造公众舆论和引导社会道德的重要角色。
然而,随着媒体的快速发展和竞争加剧,道德与伦理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本文将探讨新闻传播中存在的道德与伦理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
一、关于新闻真实性的问题作为信息的传递者,新闻媒体应当严格遵守真实准确的原则,但现实中存在假新闻、谣言传播等问题。
一方面,一些媒体在追求独家新闻或点击率的同时,牺牲了真实性。
另一方面,一些记者缺乏职业道德,掺杂个人观点和利益,导致信息失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媒体应加强内部监管,建立严格的新闻报道制度,并对虚假报道进行严厉惩罚,同时加强对记者的专业培训,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平。
二、关于新闻道德的问题新闻报道应当尊重事实、尊重个人隐私、尊重社会伦理,并遵循媒体伦理原则。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媒体为了追求利益或吸引眼球,破坏了这些原则。
例如,过度渲染、夸大事实、人肉搜索等行为都存在道德隐患。
媒体应该加强自律,遵守行业规范,维护新闻行业的良好形象。
三、关于隐私保护的问题在新闻报道中,尊重和保护个人隐私是一项重要的道德责任。
然而,现实中媒体对于隐私的侵犯现象屡见不鲜。
无论是对明星、政要还是普通公民,他们的隐私信息都应受到媒体的尊重和保护。
媒体应建立隐私保护机制,明确界定与报道相关的公共权益与隐私权益的边界,并加强舆论监督,防范隐私侵犯现象的发生。
四、关于报道倾向性的问题新闻报道应当客观、公正、中立,但现实情况下存在着报道倾向性的问题。
有些媒体在报道中偏袒某一方面,甚至故意歪曲事实以达到某种目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对媒体进行更加严格的监管是必要的。
同时,媒体也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个人的判断力和客观公正的能力。
五、关于社交媒体的伦理问题社交媒体的兴起给新闻传播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然而,个别用户和媒体机构在社交媒体上的行为不时引发伦理问题。
例如,造谣、恶意评价、网络暴力等问题时有发生。
要解决这个问题,媒体应加强对社交媒体平台的管理,制定相应规范,加强网络伦理教育,引导网络社会的健康发展。
媒体传播中的新闻虚假与道德问题探析
媒体传播中的新闻虚假与道德问题探析新闻是传递信息、反映事实的重要途径,而媒体是承担这一任务的载体。
然而,在当今社会中,媒体报道存在着新闻虚假与道德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到新闻业的声誉,也会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
本文将就媒体传播中的新闻虚假与道德问题进行探析。
一、新闻虚假问题1. 背景介绍新闻虚假是指媒体在报道中故意夸大、歪曲或造假某些信息,以达到吸引眼球、提高点击量的目的。
在当今的新闻界,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有些媒体为了获取更高利润,采用了夸大事实、故意歪曲的手段来吸引观众的关注。
这种做法不仅会误导公众,还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2. 新闻虚假的影响新闻虚假行为会对公众产生误导作用,导致公众对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产生怀疑、失去信任。
这终究导致公众对媒体的信任度降低,进而影响媒体的经济效益。
此外,新闻虚假还会刺激社会的谣言、造谣行为,对社会和谐产生负面影响。
3. 如何解决新闻虚假的问题要解决新闻虚假问题,需要媒体与公众共同努力。
首先,媒体应该加强媒体伦理的建设,制定严格的道德规范,坚决打击新闻虚假行为。
其次,公众要重视对媒体的监督,遇到新闻虚假行为要及时举报。
最后,政府应该建立新闻监管机制,对新闻媒体进行监管,规范新闻传播。
二、道德问题1. 背景介绍道德问题是指媒体在新闻传播中违反道德规范、伦理准则的行为。
道德问题不仅会误导公众,而且会损害媒体的声誉,给媒体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道德问题的出现与媒体行业本身的利益驱动有关。
2. 道德问题的影响道德问题不仅会使社会对媒体产生负面评价,还会影响媒体自身的利益。
一旦媒体在新闻传播中违反了道德规范,就可能失去公众的信任和支持。
在商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媒体会因信任度下降而面临失去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局面。
3. 如何解决道德问题解决道德问题需要媒体自身加强自律,诚信经营,遵守道德准则,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做好新闻传播工作。
同时,相关部门应该对媒体加强监管和指导,让媒体更加注重道德建设、完善伦理规范,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时代的新闻道德问题
作者:金玲智
来源:《记者观察·中旬刊》2019年第03期
摘要:目前,网络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手段,并且因为它自身具有受众广、传播速度快以及互动性强等特征,在短时间内迅速成为了我国传播媒介的主流,然而正是因为这种飞速的发展过程,导致相应监管制度不够健全,就实际而言,网络新闻道德的缺乏现象十分严重,为了让网络媒介更好地发展,为了让我国社会更加和谐,就一定要解决网络时代中新闻道德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时代;新闻道德;问题;举措
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媒介应运而生,就实际而言,网络媒介具有诸多优点,不仅有着很好的高效性还具有着很强的互动性,然而,新兴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对于网络媒介而言,既有精华也有糟粕。
网络新闻的健康发展不仅关乎着自身的发展质量,还关乎着社会主流思想。
因此,对于网络时代的新闻道德问题我们一定要充分重视起来。
(一)重流量,轻伦理
对于网络媒介而言,流量就是它的生命力,点击率就是它的财富,关注量就是它的价值。
点击率以及关注量其实很好理解,而所谓的“流量”其实简单说就是大众对于它的关注程度,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一片网络文章(网络新闻)的流量数据。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正在不断完善,而在完善的过程当中,行业内部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对于网络传媒而言,这种竞争也同样存在,且这种激烈程度不亚于实体行业,为了在这种竞争当中让自己始终处于不败之外,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增加流量,增加社会的关注度,所以为了得到“独家新闻”也是用尽了手段。
比如就目前我国社会而言,人们追星的意识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于年轻人,一些明星有什么风吹草动都会引起社会的关注。
所以有一些“无良”媒介为了获得明星的最新新闻,就采取了“实时监控”的手段,但是就明星而言,明星也是人,明星也同样具有人权,所以明星不应该被像罪犯一样,受到24小时不间断的监控,严重损害了其最基本的人权。
这种现象,就是典型的网络新闻媒介重视流量而忽略了最基本的社会伦理。
(二)网络侵权现象严重
现阶段,创新是世界各国增强自身实力的重要方法,而创新离不开人才,因此,激发人才对于创新的动力是十分重要的。
切实保障人们的知识产权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举措,因此,现在我国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越来越大,甚至还增设了专门的知识产权法院。
然而,就实际而言,网络侵权在网络上面十分常见。
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图片、文字等信息,之后经过简单拼接就成為一篇新的新闻报道,这样的行为不仅非常容易引起著作权的纠纷,还会让越来越多的人
丧失对于创作的热情,如此一来,不仅不利于我国网络媒介的发展,更不利于我国新闻行业的整体发展。
(一)始终坚持真实可靠性原则
在实际当中,作为媒体,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是一切工作的前提,这也是新闻媒体以及媒体工作人员必须重要坚守的底线。
在报道新闻的时候,一定要确保真实性,并且在进行加工的时候一定要客观,因为相关工作人员的主观意识很可能会影响公众对于新闻的看法。
除此之外,作为虚假的新闻报道还会使社会的正常秩序受到极其严重的影响,所以在实际的新闻报道工作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把控新闻的真实性。
这就需要网络新闻加工的各个环节工作人员认真审查,对于新闻采集人员一定要全面了解事件,对于新闻编辑人员一定要本着公正、客观的心态进行编辑。
除此之外,对于最终的审查人员,一定要对信息进行审查,考察新闻的真实度以及客观度。
(二)做好监督工作
就实际来说,网络虽然自由度比较高,但是这种“自由”是相对来说的,并不是绝对的自由,这种“自由”一定要有可控制的范围,对其展开相应的制约,网络并非不法之地,特别是对于新闻报道来说,新闻报道会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以及社会主流思想,关乎社会的和谐,因此,对于网络时代下的新闻报道而言,对于其监管不能仅仅靠道德方面的约束,还应该在法律层面进行管理和控制。
一方面,我国的相关网监、网警部门一定要认真负责,认真审查、监督这些新闻,对于不道德的网络新闻报道一定要坚决严厉制止;另一方面,我国还应该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在立法的角度加强网路背景下的新闻道德。
总之,网络时代下,新闻传播的途径多种多样,其中不乏夹杂着“糟粕”,为了使我国网络媒介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为了维持我国社会的和谐,一定要加强新闻道德方面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