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
水肥一体化操作规程

水肥一体化操作规程水肥一体化是指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通过合理调节和控制灌溉和施肥的时机、方法、剂量等,使水肥资源得到最佳利用,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减少水肥浪费和环境污染的种植技术。
下面是水肥一体化的操作规程,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减少水肥浪费和环境污染。
一、灌溉和施肥的时机1. 选择适宜的时机灌溉和施肥,根据农作物生长季节、生育期、土壤湿度等因素进行,避免水肥的过量或不足。
2. 在农作物生长旺盛期进行主要的灌溉和施肥,如拔节期、抽雄期等,以满足农作物的需水需肥。
3. 避免在农作物生长停滞期和果实成熟期过量灌溉和施肥,以免影响农作物的品质和口感。
二、灌溉和施肥的方法1. 灌溉采用滴灌或喷灌等省水、减排、高效的灌溉方式,避免使用浇灌或泵送等大量浪费水资源的灌溉方式。
2. 施肥采用基肥、追肥和叶面施肥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农作物对不同类型肥料的需求量进行施肥。
3. 在施肥时尽量避免过度施肥,以防止肥料浪费和环境污染。
4. 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有机肥料替代化学肥料,以减少土壤的负荷和环境污染。
三、灌溉和施肥的剂量1. 根据农作物的种类、品种和生长阶段确定灌溉和施肥的剂量,确保农作物生长需要的水分和营养。
2. 根据土壤的质地、肥力和含水量等情况调整灌溉和施肥的剂量,避免水分和营养的过剩或不足。
3. 尽量避免使用大量化学肥料,适量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有机肥料,以减少化学肥料对环境的影响。
四、留意农作物的反应1. 观察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和颜色变化,根据农作物的反应调整灌溉和施肥的剂量和时机。
2. 注意农作物的叶片形态和质地,以判断农作物的营养状态和需水需肥情况。
3. 注意农作物的病虫害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五、加强管理和记录1. 对农作物的灌溉和施肥进行科学化管理,制定灌溉和施肥的计划和安排,确保水肥一体化的操作规程的落实。
2. 定期记录农作物的生长情况、病虫害情况和灌溉施肥的记录,以便进行效果评估和调整。
水肥一体化技术

水肥一体化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水肥一体化是现代农业发展中水肥科学应用的一个新概念,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
狭义的水肥一体化,就是通过灌溉系统来施肥,作物在吸收水分的同时吸收养分。
通常与灌溉同时进行的施肥,是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再由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后,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使主要根系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同时根据不同蔬菜的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蔬菜不同生长期需水,需肥规律情况进行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设计,把水分、养分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
广义讲,就是把肥料溶解后施用,包含淋施、浇施、喷施、管道施用等。
现在常用的水肥一体化采用灌溉有喷灌和微灌等形式,目前常用形式是微灌与施肥的结合,且以滴灌、微喷与施肥结合的居多。
1.水肥一体化技术适宜范围水肥一体化技术适宜于有井、水库、蓄水池等固定水源,且水质好、符合微灌要求,并已建设或有条件建设微灌设施的区域推广应用。
尤其适用于设施农业、果园等大田经济作物栽培,以及经济效益较好的其他作物。
这项技术的优点是肥效快,养分利用率高。
可以避免将肥料施在较干的表土层易引起的挥发损失、溶解慢从而导致的肥效发挥慢;尤其避免了铵态和尿素态氮肥施在地表挥发损失的问题,既节约氮肥又有利于环境保护。
所以水肥一体化技术使肥料的利用率大幅度提高。
研究表明,灌溉施肥体系比常规施肥节省肥料50%~70%;同时,大大降低了设施蔬菜和果园中因过量施肥而造成的水体污染问题。
由于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人为定量调控,满足作物在关健生育期“吃饱喝足”的需要,杜绝了任何缺素症状,因而在生产上可达到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均良好的目标。
2. 水肥一体化技术要点水肥一体化是一项综合技术,涉及到农田灌溉、作物栽培和土壤耕作等多方面,其技术要领有以下四方面:2.1微灌施肥系统的选择施肥系统的选择,要根据地形、田块、单元、土壤质地、作物种植方式、水源特点等基本情况,设计管道系统的埋设深度、长度、灌区面积等选择不同的微灌施肥系统。
第一章 水肥一体化技术基本原理

第一章水肥一体化技术简介一、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基本概念作物生产的目标是用更低的生产成本去获得更高的产量、更好的品质和更高的经济效益。
从作物的生长要素来看,其基本生长要素包括光照、温度、空气、水分和养分。
在自然生长条件下,前三个因素是人为难以调控的,而水分和养分因素则可人为调控。
因此,要实现作物的最大生产潜力,合理调节水肥的平衡供应非常重要。
在水肥的供给过程中,最有效的供应方式就是如何实现水肥的同步供给,充分发挥两者的相互作用,在给作物提供水分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肥料的作用,实现水肥的同步供应,即水肥一体化技术。
那么,什么是水肥一体化技术呢?狭义讲,就是把肥料溶解在灌溉水中,由灌溉管道带到田间每一株作物,以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
如通过喷灌及滴灌管道施肥。
图1-1 雷州半岛的香蕉园通过滴灌施用硫酸钾镁肥图1-2 山地砂糖桔果园通过滴灌系统施用氯化钾图1-3 内蒙古马铃薯种植区通过滴灌系统施肥的场面广义讲,就是水肥同时供应以满足作物生长发育需要,根系在吸收水分的同时吸收养分。
除通过灌溉管道施肥外,如淋水肥、冲施肥等都属于水肥一体化的简单形式。
图1-4 广东冬种马铃薯地区拖管淋水肥的场景图1-5 菜农挑担淋水肥的场景图1-6 海南西瓜种植户通过膜下水带施液体肥的场景水肥一体化技术是现代种植业生产的一项综合水肥管理措施,具有显著的节水、节肥、省工、优质、高效、环保等优点。
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国外有一特定词描述,叫“FERTIGATION”,即“FERTILIZATION(施肥)”和“IRRIGATION(灌溉)”各拿半个字组合而成,意为灌溉和施肥结合的一种技术。
国内根据英文字意翻译成“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加肥灌溉”、“水肥耦合”、“随水施肥”、“管道施肥”、“肥水灌溉”、“肥水同灌”等多种叫法。
“水肥一体化”这个称谓目前被广泛接受,而“管道施肥”笔者认为更加形象贴切,肥料自身不会从管道流动,必须要溶解于水才能随管道流动。
水肥一体化(滴灌)详细全解!

⽔肥⼀体化(滴灌)详细全解!⽔肥⼀体化(滴灌)详细全解!1、什么是⽔肥⼀体化技术?答:狭义来讲,就是通过灌溉系统施肥,作物在吸收⽔分的同时吸收养分。
通常与灌溉同时进⾏的施肥,是在压⼒作⽤下,将肥料溶液注⼊灌溉输⽔管道⽽实现的。
溶有肥料的灌溉⽔,通过灌⽔器(喷头、微喷头和滴头等),将肥液喷洒到作物上或滴⼊根区。
⼴义讲,就是把肥料溶解后施⽤,包含淋施、浇施、喷施、管道施⽤等。
2、⽔肥⼀体化技术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答:植物有两张"嘴巴",根系是它的⼤嘴巴,叶⽚是⼩嘴巴。
⼤量的营养元素是通过根系吸收的。
叶⾯喷肥只能起补充作⽤。
我们施到⼟壤的肥料怎样才能到达植物的嘴边呢?通常有两个过程。
⼀个叫扩散过程。
肥料溶解后进⼊⼟壤溶液,靠近根表的养分被吸收,浓度降低,远离根表的⼟壤溶液浓度相对较⾼,结果产⽣扩散,养分向低浓度的根表移动,最后被吸收。
另⼀个过程叫质流。
植物在有阳光的情况下叶⽚⽓孔张开,进⾏蒸腾作⽤(这是植物的⽣理现象),导致⽔分损失。
根系必须源源不断地吸收⽔分供叶⽚蒸腾耗⽔。
靠近根系的⽔分被吸收了,远处的⽔就会流向根表,溶解于⽔中的养分也跟着到达根表,从⽽被根系吸收。
因此,肥料⼀定要溶解才能被吸收,不溶解的肥料植物"吃不到",是⽆效的。
在实践中就要求灌溉和施肥同时进⾏(或叫⽔肥⼀体化管理),这样施⼊⼟壤的肥料被充分吸收,肥料利⽤率⼤幅度提⾼。
3、常⽤的⽔肥⼀体化措施有哪些?答:⽔肥⼀体化的前提条件就是把肥料先溶解。
然后通过多种⽅式施⽤。
如叶⾯喷施、挑担淋施和浇施、拖管淋施、喷灌施⽤、微喷灌施⽤(南⽅最普及⽔带喷施)、滴灌施⽤、树⼲注射施⽤等。
其中滴灌施⽤由于延长了施肥时间,效果最好,最节省肥料。
4.滴灌施肥有哪些优点?答:滴灌施肥是⼀种精确施肥法,只施在根部,显著提⾼肥料利⽤率,与常规施肥相⽐,可节省肥料⽤量30—50%以上;⼤量节省施肥劳⼒,⽐传统施肥⽅法节省90%以上。
水肥一体化技术

水肥同施技术(一)水肥一体化概念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
它是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肥料溶解于水通过可控管道系统施入果树根系生长区域,使主要根系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同时根据果树的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果树不同生长期需水、需肥规律情况进行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设计,把水分、养分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
作为一项农业新技术,水肥同施用肥精准、节水节肥、高产高效的优势显而易见,主要应用于果树、蔬菜、花卉等高效经济作物。
传统施肥存在肥料利用率低、受降雨影响、浪费大、用工多的问题。
水肥一体化技术一是顺应了果树对养分和水分的需求规律,做到了按需供应;其二是最大限度的实现了省力化。
可以起到以肥调水、以水促肥、肥水协调,不受天气控制,肥水利用效率高、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农业增收、降低成本的关键技术,是对传统施肥技术的重要改良;可以减少化肥用量30%左右,减少用工50%以上,增产10%左右。
(二)技术要点1、设施设备。
通过综合分析当地土壤、地貌、气象、农作物布局、水源保障等因素,系统规划、设计和建设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
灌溉设备应当满足当地农业生产及灌溉、施肥需要,保证灌溉系统安全可靠。
根据应用作物、系统设备、实施面积等选择施肥设备,施肥设备主要包括压差式施肥罐、文丘里施肥器、施肥泵、施肥机、施肥池等。
根据地形、水源、作物分布和灌水器类型布设管线。
在丘陵山地,干管要沿山脊或等高线进行布置。
根据作物种类、种植方式、土壤类型和流量布置毛管和灌水器。
条播密植作物的毛管沿作物种植平行方向布置;对于中壤土或黏壤土果园,每行布设一条滴灌管,对于沙壤土果园,每行布设两条滴灌管。
对于冠幅和栽植行距较大、栽植不规则或根系稀少的果园,采取环绕式布置滴灌管。
安装完灌溉设备系统后,要开展管道水压试验、系统试运行和工程验收,灌水及施肥均匀系数达到0.8以上。
2、水分管理。
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土壤墒情、根系分布、土壤性状、设施条件和技术措施,制定灌溉制度,内容包括作物全生育期的灌水量、灌水次数、灌溉时间和每次灌水量等。
水肥一体化技术

水肥一体化技术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农业生产的需求不断提高,如何高效利用水资源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同时,化肥的过度使用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因此,水肥一体化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定义、原理和应用,以及它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一、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定义水肥一体化技术是指将灌溉和施肥两个农业生产环节结合起来,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手段,实现水肥的合理配比和精确供应,达到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减少水资源和化肥的浪费,保护环境的目的。
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原理1. 精确供水: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现代化的灌溉系统,如滴灌、微喷灌等,可以精确控制每一株农作物的水分供应。
传感器和自动控制设备能够实时监测土壤含水量和作物需水量,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灌溉水量,避免了过度灌溉和水分不足的问题。
2. 精确施肥:通过施肥系统中的监测装置和自动控制装置,可以实时监测土壤的养分含量和农作物对肥料的需求量。
根据监测结果,准确配比肥料种类和用量,以满足作物不同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避免了浪费和过度施肥造成的污染。
三、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1. 农作物生产: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通过精确供水和施肥,可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水量和养分需要,提高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促进作物的健康生长。
同时,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降低农药残留,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2. 水资源节约: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有效利用有限的水资源。
通过精确供水,避免了传统灌溉方式中的浪费问题,提高了水的利用率。
而且,通过减少化肥的使用,避免了化肥对地下水和水体的污染,保护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环境保护:水肥一体化技术对环境的保护作用显著。
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和农药的残留,可以降低对土壤、空气和水资源的污染程度。
此外,精确供水和施肥也可以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能耗,降低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对应对气候变化具有积极作用。
四、水肥一体化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水肥一体化技术是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手段。
第一章水肥一体化技术基本原理

第一章水肥一体化技术简介一、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基本概念作物生产的目标是用更低的生产成本去获得更高的产量、更好的品质和更高的经济效益.从作物的生长要素来看,其基本生长要素包括光照、温度、空气、水分和养分。
在自然生长条件下,前三个因素是人为难以调控的,而水分和养分因素则可人为调控.因此,要实现作物的最大生产潜力,合理调节水肥的平衡供应非常重要。
在水肥的供给过程中,最有效的供应方式就是如何实现水肥的同步供给,充分发挥两者的相互作用,在给作物提供水分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肥料的作用,实现水肥的同步供应,即水肥一体化技术。
那么,什么是水肥一体化技术呢?狭义讲,就是把肥料溶解在灌溉水中,由灌溉管道带到田间每一株作物,以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
如通过喷灌及滴灌管道施肥.图1—1 雷州半岛的香蕉园通过滴灌施用硫酸钾镁肥图1—2 山地砂糖桔果园通过滴灌系统施用氯化钾图1-3 内蒙古马铃薯种植区通过滴灌系统施肥的场面广义讲,就是水肥同时供应以满足作物生长发育需要,根系在吸收水分的同时吸收养分。
除通过灌溉管道施肥外,如淋水肥、冲施肥等都属于水肥一体化的简单形式。
图1-4 广东冬种马铃薯地区拖管淋水肥的场景图1—5 菜农挑担淋水肥的场景图1—6 海南西瓜种植户通过膜下水带施液体肥的场景水肥一体化技术是现代种植业生产的一项综合水肥管理措施,具有显著的节水、节肥、省工、优质、高效、环保等优点。
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国外有一特定词描述,叫“FERTIGATION",即“FERTILIZATION(施肥)”和“IRRIGATION(灌溉)”各拿半个字组合而成,意为灌溉和施肥结合的一种技术。
国内根据英文字意翻译成“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加肥灌溉"、“水肥耦合”、“随水施肥"、“管道施肥”、“肥水灌溉”、“肥水同灌"等多种叫法。
“水肥一体化”这个称谓目前被广泛接受,而“管道施肥”笔者认为更加形象贴切,肥料自身不会从管道流动,必须要溶解于水才能随管道流动。
家庭菜园的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

家庭菜园的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在当今的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目光投向家庭菜园的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
这项技术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能减少水肥的浪费,实现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一、水肥一体化的概念及原理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是指在菜园种植过程中将灌溉水与肥料有机结合,通过科学的方法调控灌溉水质和肥料浓度,为植物提供适宜的养分供应和水分供给。
这种管理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分的流失和肥料的挥发,提高养分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的实施步骤1. 菜园土壤的调查和分析:通过对土壤进行采样、测试和分析,了解土壤的养分含量和类型,为后续的肥料供应提供依据。
2. 植物的生长需求分析:根据不同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和需求,合理配置灌溉水和肥料的种类和比例。
3. 灌溉水的净化处理:采用物理与生物的方法处理灌溉水,去除其中的杂质、重金属和有害微生物,确保灌溉水的质量。
可以采用滤网、静态沉淀、生物降解等方法。
4. 肥料的调配与施用:根据土壤分析结果和植物的需求,合理调配肥料的种类和比例,并采用适当的施肥方法进行施肥,如根际施肥、滴灌施肥等。
5. 监控与调整:定期监测土壤和植物的养分状况,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灌溉水和肥料的供给,确保植物的正常生长。
三、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的优势1. 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合理供应植物所需的水分和养分,可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2. 减少水肥的浪费:通过科学管理,可以减少水分的流失和养分的挥发,提高水、肥的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节约成本: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实施可以减少水肥的使用量,从而减少农户的经济负担。
4. 有利于环境保护:减少传统农业生产中对土壤、水体和空气的污染,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5. 增加土壤肥力:合理的水分和养分供给可以改善土壤的肥力状况,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四、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的应用案例1. 滴灌技术的应用:滴灌技术是水肥一体化管理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毛细作用使水分和肥料向植物根部缓慢渗透,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分的流失和养分的浪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化肥施用情况 实现化肥减量的途径
水肥一体化技术介绍
起源:
2014年8月,总书记,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工作会 关心和担心的六个问题:第一个是农业 农产品成本高,土地污染严重,化肥施用量高 农药农膜残留,重金属污染 综合性的解决方案?科技创新?
中国化肥施用情况(我国化肥用量占全世界化肥 用量的37%)
水肥一体化技术概念:狭义讲,就是把 肥料溶解在灌溉水中,由灌溉管道带到田 间每一株作物。
广义讲,就是水肥同时供应作物需要。
根系在吸收水分 的同时吸收养分
国务院关于印发 《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
的通知 国发〔2012〕4号
重要任务2:强化农业科技和人才支撑
○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转化应用 。 (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耕地改良培肥 )
肥料溶解装置、肥料过滤系统、肥料管 道的选择、技术系统的田间布置
制定施肥方案-核心
、土壤分析1
EC、有机质、有效磷、、pH 有效氮、有效钾、交换性镁、交换性钙 取样:根系层土壤 次数:依作物而定 主要问题:土壤样品的代表性 研究所、 分析单位:农业大学,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 农技推广中心、测试中心、企业实验室等
4、10%阿维吡虫啉1500倍或阿维
具体内容
1、施用高钾复混肥135-27
2、N:K2O=1:2左右 3、施肥量占总施肥量 的35%
4、施用2kg/株有机肥
具体内容
1、施用高钾复混肥 N:K2O=1:2.5左右 2、施用钙肥、镁肥、锌 肥腐殖酸肥
3、加强叶斑病、黑星病 的管理,保青叶(至少7 片以上才有可能达到 25kg/株的产量)
需要不断研发新产品 测土配方--作物专用肥
实现化肥减量的途径之一
➢发展有机肥产业及循环农业,有机替代无 机肥
等养分情况下,粮食作物有机肥可替代 10%~30%的化肥;
香蕉:1kg生物有机肥可替代15-15-15有 机肥0.5kg。
实现化肥减量的途径之二
➢作物养分综合管理(含测土配方施肥) (作物营养套餐)
企业生产
施肥推荐
施肥建议卡
田间校验
农化服务
香蕉养分综合管理技术规程
种植前关键技术 1、培育壮苗 2、深松土壤
营养生长期 钙镁磷肥作底肥
1、勤施薄施、壮苗
50kg/亩石灰 2、补苗、调苗
4、线虫处理
3、防网蝽、蚜虫
花芽分化期-孕蕾 (4~5.5月)
抽蕾期 (移栽后6月)
以作物营养特性和土壤养分测定为基础, 确定适于各个阶段的肥料种类、养分比例及 施肥量,以此构建适合于作物整个生育期的 养分管理体系。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流程
田间试验
指标体系
100%
磷肥调控阶段
严格控制
相
对
产
量 %
50%
增加
投入大于产出
维持
平衡
控制
环境安全
14
30
土壤速效磷(mg/kg)
土样采集
室内化验
1、重施花芽分化肥 1、提高香蕉抗性
2、挖除吸芽
2、补中微量元素
3、加强叶斑病、黑 3、保青叶
星病的管理
果实发育期 (7~8个月) 1、抹花、疏果 2、香蕉品质管理 3、防蓟马
技术具体内容
技术具体内容
1、育苗基质中添加2% 优质生物有机肥2、勾 机深松翻土壤0.8m
3、种植前1周,有机 肥与磷肥混合均匀后与 种植穴土壤混合均匀。
4、福气多或
15%乐斯本颗粒剂,每 穴30克与穴土混匀后定 植;植后发病可用40% 辛硫磷600倍+1.8阿维
1、种植后10天开始用0.5%高氮肥 或氨基酸液体肥水施2~3次,增加
肥料浓度0.8%施用2次
2、小苗用氨基酸和高氮肥增加施 用次数
3、种植后1.5个月-4个月,施用 高氮复合肥17-13-14或20-10-10 干肥100g/株2次(或水肥4次), 高钾复合肥13-5-27 2次(或水肥 4次)施肥量占总施肥量30%
2013年农业部办公厅印发 《水肥一体化技术指导意见》
到2015年,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总面积达 到 8000万亩以上,按作物划分,新增玉米 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面积1500万亩,小麦 500万亩,马铃薯500万亩,棉花500万亩 ,蔬菜800万亩,果树1000万亩,其他农作 物200万亩。按区域划分,在西北地区重点 推广棉花、玉米、果树水肥一体化技术, 新增面积1000万亩。
施用量 3150 1300 1050 5500
工业和信息化部
(2)肥料利用率低
主要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
N
P2O5
K2O
33
24
42
未利用养分
经济作物利用率更低
土壤 水体 空气 品质 富集 污染 污染 下降
(3)肥料产品结构不合理
中国硝态氮肥和液态氮肥的比重分 别仅占0.3%和0%;德国达到27.7% 和12.0%,美国达到8.5%和55.9%。
MONITORING
1978-2013年我国粮食产量与化肥用量的变化
化肥行业面临的挑战
(1)化肥产能严重过剩 (2)化肥养分利用率低 (3) 产品结构不合理
(1)化肥产能严重过剩
中国氮磷钾肥料生产量与施用量变化
不足 过剩
化肥零增长
2020年中国化肥产能和施用量(万吨)
养分种类
N
P2O5 K2O 总量
产能 6060 2400 880 9340
4、施肥量占总施肥量的
具体内容
1、抹花时机和方法
2、香蕉套袋、垫把、高钾肥 ,施肥量占总施肥量的15%, 收获前1.5个月停止施肥
3、苞叶打开前每3天防治一次 (连续三次),可选用亚吉可 1500倍、阿维吡虫啉2500倍、 10%吡虫啉1500倍等喷施蕾苞
及幼果药。
实现化肥减量的途径之三
➢水肥一体化
•美国:灌溉农业中,25%的玉米、60%的马铃薯、 32.8%的果树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 •以色列:水肥一体化应用比例90%以上; •中国:按照9亿亩的灌溉面积计算,水肥一体化 应用比例只有2.87%;考虑到复种指数,按照播 种面积,仅1%左右。
中国水肥一体化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引自高祥照
实现化肥减量的途径之其它
➢发展新型肥料产品、工艺 ➢开发和宣传应用传统栽培技术(轮作、间 作、覆盖、生物多样性种植)
水肥一体化技术
水肥一体化的其它叫法
• 灌溉施肥 • 加肥灌溉 • 水肥耦合 • 管道施肥 • 随水施肥 • 肥水灌溉
水肥一体化的技术内容
➢制定施肥方案(作物养分综合管理方案) ➢灌溉水质量的选择 ➢肥料的选择 ➢一体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