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复习提要
大学语文复习要点梳理
第一章先秦文学概述一、神话的概念、产生:1、神话的概念:关于神仙或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文化的解释与想象的故事,是一种原始的幻想性很强的、不自觉的艺术创造。
2、神话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面对难以捉摸和控制的自然界,所产生的一种神秘和敬畏的感情,而一些特殊的灾害的自然现象,地震、洪水,还有人类自身的生老病死等等,也引起惊奇和恐慌,人们由此幻想出世界存在某种超自然的神灵和魔力,并对之膜拜,自然在一定程度上被神化。
二、神话的保存:中国在远古时代可能有过丰富的神话传说,但经过口耳相传大部分没能够保存下来,只是在一些古代文献如《山海经》、《楚辞》、《淮南子》、《庄子》等古籍保存了许多零零星星的神话传说。
二、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创世神话、世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英雄神话、传奇神话三、诗经1、《诗经》的分类:《诗经》中的诗歌均为曾经入乐的歌曲,按音乐性质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
《风》诗共有160篇。
“雅”即正,指朝廷正乐,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
《雅》诗共105篇,按音乐的不同分为《大雅》和《小雅》,他们大多是宫廷宴享的乐歌,大部分是西周时的作品。
“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颂》诗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共40篇。
2、《诗经》的艺术成就: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赋比兴三种艺术表现手法复沓的章法和以四言为主的句式丰富、生动、形象的语言3、《白头吟》写作手法全诗多用比兴和对偶,雪、月、沟水、竹竿、鱼尾等喻象鲜明生动而又耐人寻味。
一、二、五、六、十三、十四等句皆工对而又自然。
此外四句一解,每解换韵,而诗意亦随之顿挫,声情与辞情达到完美的统一。
4、尚书亦称《书经》,即上古之书的意思。
四、诸子散文1、《左传》的文学成就(1)善于写矛盾冲突,文章有不少富于故事性、戏剧性的情节。
(2)《左传》最突出的成就是长于叙事。
湖北大学语文最新复习提纲
语文考试题型一、单选二、多选三、默写四、经典作品赏析五、论述(六选三)n 语文复习提纲一、《诗经》(1)对诗经的认识(p1);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自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500余年间的诗歌305篇。
2、表现手法:风、雅、颂风:包括十五《国风》,有160篇,指土风歌谣,是各地民歌;雅:包括《大雅》31篇、《小雅》74篇,是贵族宴饮、享乐的音乐,是被视为典范的音乐,即为正声;颂:包括《周颂》、《商颂》、《鲁颂》共40篇,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
3、诗之六义:风、雅、颂、赋、比、兴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
相当于现在的排比修辞手法;比:比喻。
相当于现在的比喻修辞手法;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
4、《诗经》开创了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艺术的传统。
(2)有关意境的理论(p297-298);意境:意(情、志、理)与境(物象、环境、景物)的互相渗透、和谐统一,是一个无限广阔的充满情感活动的审美空间。
是由若干具有内在联系的意象组合而呈现出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它是一种氛围、一种画面、一种情调、一种韵味;意象:泛化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出现的一切艺术形象和语象的泛称,相当于“艺术形象”或“文学形象”,具有个别的、局部的意义“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王国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意境创造的三大规律:情境交融、虚实相生、神形兼备情景交融:情与景是构成意境的核心元素,情中含景,敬重含情,情景必须相融相化虚实相生:“实”是可视可感的具体事物、环境;“虚”是隐藏在“实”后面的情思意念。
虚实相生一方面要化虚为实,使人的心态物化,将无形的情思用有形的景象来表现。
另一方面要以实生虚,托物言志,化景物为情思。
形神兼备:意境是神与形的统一体。
形:指人和物的外在形式,神:指人和物的品格、精神、风骨等本质特征。
(3)背诵《诗经&黍离》。
最全大学语文复习资料整理
最全大学语文复习资料整理
随着高考的临近,大学语文的复习也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帮助同学
们高效备考,我整理了一份最全的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包括常见的文
学常识、熟词生义、古文阅读、作文技巧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具体
的资料整理:
一、文学常识
1. 文学流派:包括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等;
2.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
《三国演义》;
3. 中国古代诗词:包括唐诗、宋词等;
4. 中国古代文人:如杜甫、李白、白居易等;
5. 中国现代作家代表作品:如鲁迅的《狂人日记》、茅盾的《子夜》等。
二、熟词生义
1. 常见的熟词生义:比如“夺冠”可指一支球队在比赛中获得冠军,
也可指一个人从别人手中抢走冠军头衔;
2. 语文考试常见的熟词生义题型:如根据上下文推测词语的含义等。
三、古文阅读
1. 古文名篇:如《论语》、《庄子》、《韩非子》等;
2. 古文阅读技巧:如理解文言文句式、考察修辞手法等。
四、作文技巧
1. 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引子、论点、论据和结论;
2. 作文的写作技巧:如运用排比、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提升文章表达能力;
3. 作文的题材:如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等。
五、其他
1. 作文常见的错误:如逻辑不清晰、语法错误等;
2. 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如找准关键词、善用排除法等。
以上就是我整理的最全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希望同学们在备考中能够有效利用这些资料,提升语文能力,取得优异的成绩。
加油!。
大学语文复习纲要总结
大学语文复习纲要一、文学常识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诗经》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首,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其中“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包括今天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北部一些地方,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
“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
“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又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
“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
是“五经”之一。
《诗经》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诗经》表现手法上分为赋、比、兴。
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诗经》共收集了301篇诗歌(又称诗三百),其中6篇为笙诗,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现存305篇(既有标题又有文辞的)。
到了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大量乐谱失传,仅存的歌词则编入《诗经》。
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这些诗当初都是配乐而歌的歌词,保留着古代诗歌、音乐、舞蹈相结合的形式,但在长期的流传中,乐谱和舞蹈失传,就只剩下诗歌了。
楚辞:楚辞,其本义是指楚地的歌辞,后来逐渐固定为两种含义:一是诗歌的体裁,一是诗歌总集的名称(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楚国文学)。
楚辞的创作手法是浪漫主义的,它感情奔放,想象奇特,且具有浓郁的楚国地方特色和神话色彩。
与《诗经》古朴的四言体诗相比,楚辞的句式较活泼,句中有时使用楚国方言,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更适合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
从诗歌体裁来说,它是战国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诗人,在楚国民歌基础上开创的一种新诗体。
从总集名称来说,它是西汉刘向在前人基础上辑录的一部“楚辞”体的诗歌总集,收入战国楚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贾谊、淮南小山、严忌、东方朔、王褒、刘向诸人的仿骚作品。
“楚辞”之名首见于《史记·酷吏列传》。
大学语文复习要点重点篇章及考点解析
大学语文复习要点重点篇章及考点解析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大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复习语文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提高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本文将重点介绍大学语文复习的要点和重点篇章,并对相关考点进行解析。
一、古代文学与诗词鉴赏古代文学是语文复习的重点之一。
主要包括《论语》、《孟子》等经典著作,以及《诗经》、《唐诗宋词》等诗词作品。
复习时,要注意掌握这些著作的作者、内容、思想等方面的知识,并能正确理解、解读其中的文化内涵和修辞手法。
同时,还需熟悉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文学流派的特点。
二、现代文学与阅读理解现代文学是大学语文复习的重点之二。
重点篇章包括《狂人日记》、《呐喊》、《草叶集》等代表作品。
在复习时,要对这些作品的作者、背景、主题等进行深入了解,并能够正确分析、解读作品中的意义和情感表达。
同时,还需要掌握阅读理解的相关技巧,包括理解主旨、分析句子结构、推断作者意图等。
三、修辞手法与写作技巧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是语文复习的重要内容。
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等,而写作技巧包括规范的文字语言表达、合理的段落结构等。
在复习时,要通过分析文学作品和阅读材料,掌握不同修辞手法的运用方法,并学会灵活运用在自己的写作中。
同时,还应注意练习写作,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四、文言文阅读与翻译文言文阅读是语文复习的重要环节。
在复习时,要选择经典的文言文篇章进行阅读,包括《史记》、《资治通鉴》等。
要注重对文言文的词汇、翻译和解读等方面的训练,提高对古代经典文献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
五、作文与写作技巧作文是语文考试的重要内容,也是语言表达能力的体现。
复习时,要注意掌握作文的基本写作结构和技巧,包括文章开头的引入、正文的论述和结尾的总结。
同时,还需注意丰富词汇量、积累常用的表达方式,提高写作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在复习中,可以参考一些范文,并进行反复练习和修改,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六、考点解析与综合训练除了以上提到的重点内容,语文复习还需要重点关注一些常见的考点和问题。
大学语文复习
大学语文复习大学语文是大多数大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它涵盖了语言、文学、修辞、写作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化素养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知识点梳理、习题训练和写作技巧三个方面进行大学语文复习。
一、知识点梳理1. 修辞手法:对比、排比、夸张、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经常使用的表达手段,熟悉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有助于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作者的意图。
2. 文学常识:熟悉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作品、名句和作家的生平背景,有助于拓展文学修养和理解古代文化。
3. 词语解释:掌握常见词语的词义、词性、用法和搭配是语文学习的基础,通过词语解释的学习可以提高对词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 阅读理解:分析文章的结构、主题、观点和语言特点,提炼关键信息和观点,并进行有效的归纳、概括和总结是阅读理解的核心能力。
二、习题训练1. 完形填空:完形填空是考察语言理解和语境推断能力的重要题型,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以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整体把握能力。
2. 阅读理解:选择对应问题的实质内容,从文中找出依据,全面准确地回答问题,培养自己的阅读分析能力。
3. 改错题:通过辨别句子是否有语法、用词、标点、搭配错误等问题,并进行修正,加深对语言规范的理解。
三、写作技巧1. 论述文写作:论述文是大学语文中的一个重要类型,要注意明确中心论点,合理组织文章结构,使用恰当的例证和论证方法,提高写作的可读性和说服力。
2. 作文写作:作文是大学语文中的另一个重要类型,要注意选取合适的题材,进行合理的情感表达和思想陈述,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和句式结构,提升作文的文学性和表达力。
以上是大学语文复习的内容概要,希望通过对知识点的梳理、习题的训练和写作技巧的掌握,能够帮助大家提高大学语文的学习效果。
大学语文的学习需要持之以恒,不断积累和提升,相信通过努力,大家都可以取得优异的成绩。
加油!。
大学语文复习提纲
《大学语文》复习纲要第一篇《大同》一、选择题1.《大同》一文选自是 ( )。
A. 《论语》B. 《孟子》C. 《礼记》D. 《尚书》答案:C 2.孔子认为“大同”、“小康”二者最本质的区别是()。
A.物质文明建设 B.精神文明建设C.人事制度 D.所有制形式答案:D二、填空题《大同》:“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
”句中“观”指宗庙门外两旁的高建筑物,读音是_guàn_ _。
三、翻译题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答: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是公有的。
选拔贤明的人,推举能干的人,讲求诚信,修习亲睦。
四、论述题1.概述大同社会和小康社会的社会特征。
“大同”社会同与它相对应的“小康”社会相比较,有以下几个特色:一、“天下为公”,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不像小康社会那样为一姓所私有;二、“选贤与能”,管理天下的人是天下人公选出来的,且“贤”而且“能”,不像小康社会那样“大人世及以为礼”,以至桀、纣那样的暴虐之徒亦可君临天下;三、“爱无差等”,生活在这个“大同世界”的人,都有极高的道德思想,有着“爱无差等”的“兼爱”精神,不像“小康”社会那样“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四、“没有私产,各尽其能”,这儿的人们没有私产,各尽其能,都能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不像小康社会那样“设制度”、“立田里”;五、“社会安定,没有战争”因为大同社会没有私有财产,于是阴谋诡计就断了门路,抢劫偷窃作乱害人的事情也不会发生,甚至大门只要从外面合上即可,用不着关闭,不像小康社会那样常常“谋作兵起”,要用仁、义、礼、信等封建道德来巩固封建秩序,甚至“城郭沟池以为固”……2.大同社会同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何相似之处?答: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
“世外桃源”的境界显然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
要启发学生透过“桃源”中的生活现象来认识这个社会,例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养”了(由此还可以推知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也同样受到社会的照顾)。
大学语文考试复习要点
大学语文考试复习要点作为大学语文考试的复习要点,我们需要系统地掌握和回顾语文学科的知识点。
下面将按照语文学科的核心领域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古代文学1. 古诗词:复习古代诗人及其作品,包括唐诗宋词、古文观止等,重点关注作者的生平背景、创作风格、作品主题等。
2. 古典小说:熟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古典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理解其意蕴和价值观。
3. 文言文阅读:练习阅读古代文言文,掌握基本的文言文阅读技巧,了解典故、引证和修辞手法等。
二、现代文学1. 现代散文:了解现代散文作品的代表性作者及其作品,熟悉其风格、主题和思想内涵。
2. 新诗与现代诗歌:学习现代诗歌的特点和写作技巧,重点掌握诗歌的韵律、意象和意境的表达。
3. 现代小说:重点阅读现代小说的代表作品,掌握小说的结构、人物塑造和情节构建等要素。
三、修辞方法与写作技巧1. 修辞方法: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定义和运用,如比喻、拟人、夸张等,熟练辨析修辞手法在诗歌、散文、小说中的应用。
2. 写作技巧:掌握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技巧,如段落衔接、语言表达、结构安排等,注重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四、语言文字知识1. 词汇积累:扩大词汇量,增加词汇的掌握程度,特别要注意近义词、反义词和同义词的辨析。
2. 语法知识:重点学习并掌握常见的语法知识点,特别是句子成分、时态、语态和语气等方面。
3. 阅读理解:培养阅读理解的能力和技巧,注重提高对文章细节、主旨和逻辑关系的理解能力。
五、写作范文与素材积累1. 熟悉范文:阅读各类范文,包括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等,学习范文的结构和写作思路。
2. 积累素材:关注社会热点事件,积累素材,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并学会将素材巧妙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总结:通过系统的复习和总结,我们可以全面提高在大学语文考试中的应试能力。
掌握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修辞方法与写作技巧以及语言文字知识等复习要点,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增强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提高语文学科的成绩。
武大版专科《大学语文》复习提要
生物学院专科《大学语文》复习提要一、考试内容要求及分值第一章先秦文学(10分)1.《诗经》。
(1)了解《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六义”含义具见教材P1《蓼莪》“题解”)(2)理解《蓼莪》中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具见教材P2“提示”)(3)掌握《蓼莪》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主题见教材P2“提示”;艺术特色:①赋比兴交替使用,②运用重章叠句形式。
)2.xx散文(1)了解xx百家争鸣的社会基础。
①政治动荡——“礼崩乐坏,诸侯力征”。
这个时期社会结构急遽变化,社会矛盾异常尖锐,兼并战争接连不断,争霸兼并战争使各诸侯国君注意延揽人才,招贤纳士,促进了学术争鸣和交流。
②经济发展。
井田制和分封制的日益瓦解,使当时经济有了极大发展,由此,有某些人成为有闲阶层,有时间从事自己的学术活动。
③科技进步。
天文学、数学、光学、声学、力学、医学等方面在当时均达到较高水平,这些科技成果标志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
④文化传播——“学术下移,私学兴起”。
当时“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其结果是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使原来由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致使“私学勃兴”。
⑤学术自由——“士人崛起,处士横议”。
各学术团体从不同的社会集团的利益出发,纷纷著书立说,议论时事,阐述哲理,各成一家之言。
(2)了解“九流十家”的主要思想主张。
“九流十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
西汉学者刘歆作《七略》,其中《诸子略》将先秦和汉初诸子学派分为“十家”,即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家。
十家中小说家属于艺文,除去不算,其他九家称为“九流”。
(3)理解儒家和道家、法家、墨家的主要思想主张。
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
儒家主张“仁”,仁政王道;道家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法家主张任法术,尚功利;墨家主张兼爱、非攻。
(4)掌握儒家“xx”思想的现实意义。
“仁政”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整理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整理在大学语文学习中,复习资料的整理是非常重要的。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巩固已学知识,增进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
下面,我将为大家整理一些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的语文学习有所帮助。
一、古文篇1.古文阅读古文阅读是大学语文学习的重点之一。
我们需要多读一些经典的古文作品,尽量理解其含义和蕴意。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重要的古文作品进行阅读,比如《论语》、《庄子》等,加深对其内容的理解。
2.古文翻译古文翻译是考查语文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难度适中的古文段落进行翻译,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句子结构和词语的准确运用,尽可能还原原文的意思。
二、现代文篇1.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是大学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们需要阅读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现代文作品,理解其中的含义和思想。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重要的现代文作品进行阅读,比如《红楼梦》、《骆驼祥子》等,加深对其文化内涵的理解。
2.现代文写作现代文写作是大学语文学习的重点之一。
我们可以多练习写一些现代文作文,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
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文章结构的合理性和表达方式的准确性,增加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艺术感染力。
三、文学常识篇1.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包括文学史、文学流派、文学作品等内容。
我们需要了解一些文学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掌握不同文学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重要的文学作品进行研读,了解其背景和风格特点。
2.写作技巧写作技巧对于大学语文学习非常重要。
我们需要学习一些写作技巧,如修辞手法的运用、段落的组织、语言的优化等。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作品进行分析,学习其中的写作技巧,并尝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四、名著导读篇1.名著导读名著导读是大学语文学习的一项基本任务。
我们需要选择一些经典的名著进行导读,了解其主题和内涵。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重要的名著进行详细的阅读和分析,理解其中的思想和意义。
大学语文 期末复习重点(完整版)
一、《蒹葭》1、《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周初至春秋中叶的诗歌三百零五篇。
原名诗或诗三百。
《诗经》约编成于春秋中叶,相传由孔子删定。
在句式上以四言为主,多用赋比兴手法。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赋比兴:诗经表现手法。
赋,即平铺直叙,开门见山。
比,即比喻。
兴,即起兴、发端。
先言他物。
借它物来引出所要描绘的事物的描写。
3、风雅颂:诗经分成的三部分。
风多为地方民歌。
雅多为王朝正歌,为贵族和士大夫所作。
颂多为宗庙乐歌,用于宗庙祭司。
4、《诗经·秦风·蒹葭》中“兴”的句子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意指芦苇,“溯洄从之,道阻且长”中“溯洄”的含义是逆流而上;“溯洄从之,道阻且右”中“右”的含义是迂回曲折。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二、《湘夫人》1、在楚辞中,原为战国时楚地的民间祭歌,后经屈原加工而成的是《九歌》2、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宏伟壮丽的长篇抒情诗是《离骚》,作者屈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有巨大成就的诗人。
楚辞具有浓郁的楚国地方色彩,句式以六言、七言为主,句中多用语气词“兮”字。
3、《湘夫人》选自屈原根据楚国民间巫歌改写的组诗《九歌》,典型地反映了楚辞的“以景现情,寓情于景”风格特色。
《湘夫人》的抒情主人公是湘君,其首句“帝子降兮北渚”种“帝子”指的是湘夫人。
《湘君》和《湘夫人》是姊妹篇,都是祭祀湘水神的乐歌。
4、楚辞: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它是《诗经》后的一种新诗。
由西汉刘向整理编纂,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楚辞》。
它和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
翻译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大学语文第一学期考试复习主要课文内容提要
大学语文第一学期考试复习主要课文内容提要(一)《诗经》与《楚辞》1.《诗经·小雅·采薇》(1)战争题材。
《小雅·采薇》是一首征战诗。
是离家远征的士兵归途中的咏叹,表现了对战争的复杂情感和矛盾的心理。
(2)试分析《小雅·采薇》三段的内容表现层次。
第一段为前三章,描写士兵的征战之苦和他们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第段为四、五两章,写艰苦而紧张的军旅生活,同时也表现勇于征战的豪迈情感。
第三段为第六章,表达士兵归家途中的复杂心境。
(3)末章的艺术特色。
A写景抒情巧妙地结合,表现士兵离家远征的忧伤和有幸归来的喜悦,融借景抒情。
B在情景结合上,运用艺术上对立统一原则,如清代学者王夫之所说:“以乐景写乐,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收到了奇特的艺术效果。
2.《楚辞·离骚》(节选)(1)屈原的代表作。
《楚辞》一书收录了屈原的作品25篇,包括《离骚》、《九歌》(11篇)、《天问》、《九章》(9篇)、《远游》、《卜居》和《渔父》。
(2)“离骚”的含义。
A遭受忧患的意思;B离别的忧愁;C楚国歌曲《劳商》,意思就是“牢骚”:各家之说不尽相同,但“离骚”二字表现屈原在被楚怀王放逐以后,内心极度忧愤的情感,则是历来比较一致的看法。
(3)《离骚》的主要内容。
A表现屈原与楚国黑暗腐朽政治势力的激烈矛盾冲突;·B表现了屈原不愿同黑暗腐朽势力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抒发了对黑暗腐朽政治的愤慨,以及为家国效力而不得的悲痛以及自己遭遇不公的哀怨之情;C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忠于君王、热爱祖国的坚贞高洁的抒情主人公形象(4)试分析《离骚》的艺术特征。
A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B比兴象征手法;C结构宏伟严密;D创造一种新诗体。
(5)《离骚》的比兴艺术手法。
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1)张若虚及其作品。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赋予了乐府旧题以新的内涵,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A形式上改过去此题的五言为七言,变短章为长篇歌行;B在内容上写春江月夜美景,写宇宙与人生之哲理和游子思妇离别相思之情,完全消除了宫体诗的“猎艳”趣味;C体现出净美纯洁的格调。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一、古代文学部分1、先秦文学《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 305 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是各地的民歌,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其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孟子》: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和政治活动。
孟子主张“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2、秦汉文学贾谊的《过秦论》:通过对秦亡教训的总结,以史为鉴,为汉文帝提供治国方略。
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表等五种体例。
3、魏晋南北朝文学曹操的诗歌:其诗气势雄浑,慷慨悲壮,如《观沧海》《龟虽寿》等。
陶渊明的田园诗:他的作品风格自然质朴,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的厌倦,如《归园田居》《饮酒》等。
4、唐宋文学唐诗: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如《将进酒》《望庐山瀑布》;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如“三吏”“三别”;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如《山居秋暝》等。
宋词:柳永的婉约词,如《雨霖铃》;苏轼的豪放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5、元明清文学元杂剧:关汉卿的《窦娥冤》,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公。
明清小说: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分别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二、现代文学部分1、现代诗歌郭沫若的《女神》: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表达了对自我和个性解放的追求。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抒发了对康桥的眷恋之情。
2、现代散文朱自清的《背影》:通过对父亲背影的描写,表现了父子之间深厚的感情。
鲁迅的杂文:如《热风》《华盖集》等,以犀利的笔触批判社会现实。
3、现代小说茅盾的《子夜》:反映了 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民族工业的困境。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理解文章在准备大学语文期末考试时,首先要掌握的能力是理解文章。
理解文章不仅仅是读懂文字表面的意思,更要深入挖掘作者的观点和思想。
对于每篇文章,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 阅读全文:在阅读一篇文章时,要确保读完全文,理解整个故事或论述的全部内容。
2. 理解段落:文章通常由多个段落组成,每个段落都有独特的观点或论述。
要善于划分段落,并通过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理解作者的观点。
3. 提取关键信息:文章中可能存在一些重要信息或关键词汇,通过提取这些关键信息,有助于理解整个文章的主题和思想。
二、分析语言除了理解文章以外,还需要分析文章中的语言运用。
语言运用是作者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也是大学语文考试的重点内容。
在分析语言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词语含义:对于生僻词汇或多义词,需要通过上下文来推断其具体含义。
2. 句式结构:分析句子结构可以帮助理解作者的表达方式,包括并列句、复合句、主谓结构等。
3. 修辞手法:注意作者是否使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反问等,这些手法会增加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学会应用在复习期末考试时,仅仅理解和分析文章是不够的,还需要学会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的文章写作中。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多写作文:写作是提高语文水平的最佳途径,可以选择一些常见的话题进行写作练习,例如描述一个人、讨论一个问题等。
2. 阅读经典作品:阅读经典作品有助于提高对语言的感知力和表达能力,可以选择一些名著进行阅读,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3. 参加讨论和辩论:参加讨论和辩论可以提高逻辑思维和辩证能力,同时也能锻炼语言表达和论述的能力。
四、总结复习要点在复习期末考试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点:1. 文章理解:要确保对文章的整体内容和观点有一个准确的理解。
2. 语言分析:要善于分析文章中的语言运用,包括词语含义、句式结构和修辞手法。
3. 学会应用:通过写作、阅读经典作品和参加讨论辩论等方式,将所学的语文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大学语文复习大纲
《大學語文》期末複習提綱一、題型1、填空题:15分。
2、論述:二題,30分。
3、閱讀分析:散文一篇,詩歌賞析一篇,25分。
4、議論文寫作:30分。
二、考試範圍及複習要點1、詩歌通論:詩歌發展簡史,詩歌的藝術特征,詩歌的鑒賞方法。
发展简史:艺术特征:1抒情性. 2音乐性. 3.语言凝练,准确,具形象性鉴赏方法:1了解背景2感悟意境美3联想2、散文通論:散文特點與散文鑒賞方法。
特點:1题材广泛(核心性特征),尤以“以小见大“的取材方式见长2 结构自由,笔法灵活,形式多样3 写实纪实,抒发“自我”4 感情强烈真挚,富有情趣,意蕴深远5 语言精粹优美鉴赏:1 深入体悟作者的情感及其个性色彩2 通过正确把握意象,深入领悟作品的题旨3 把握作品的结构线索4用比较的方法学,把握文体特点5把借鉴和吸收结合起来3、議論文通論:議論文的特點、要素與分類;論證方法與論證方式。
特点: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分类:1 内容上:政治评论,时事评论,军事评论,思想评论,文艺评论,学术评论等等2 形式上:社论,专论和短论等等3 方式上:立论和驳论论证方式:是指该篇议论文论证观点所采用的基本方式。
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
论证方式在文章的开头便能识别,有驳论点提出的可判断为驳论,若只有作者正面提出的自己的论点,可判断为立论。
论证方法则有:1、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2、道理论证: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此外,在驳论中,往往还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批驳方法和“归谬法”。
在多数议论文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的。
5、归纳论证:也就叫“事实论证”。
它是用列举具体事例来论证一般结论的方法。
6、演绎论证:也叫“理论论证”,它是根据一般原理或结论来论证个别事例的方法,即用普遍性的论据来证明特殊性的论点。
大学语文考试复习要点
大学语文考试复习要点15-16学年第2学期《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要点:第一讲1、汉字起源的几种说法和甲骨文的概念汉字起源(1)仓颉造字说(2)结绳说(3)八卦说(4)契刻说(5)图画说甲骨文,主要指的是河南安阳小屯殷墟出土的龟甲和兽骨上刻的文字,它是殷商王室及其族属占圤活动的记录,又称圤辞、甲骨刻辞等。
大量甲骨文字的发现表明殷商时期汉子就已经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
从构形和运用看,甲骨文具备了象形、会意、指事、形声等基本构形方式。
2、六书说的主要内容、汉字字体变迁主要内容:象形(日、月),指事(上、下),会意(武、信),形声(江、河),转注(考、老),假借(令、长)变迁: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3、四体二用清代学者戴震提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者,字之体也;转注、假借二者,字之用也。
4、背诵声律启蒙第二讲1、古代汉语词汇特征单音节词占多数、一词多义2、古汉语词义演变的方式及其例子(25-26)词义的扩大(江、河)、词义的缩小(臭)、词义的转移例如:兵原来指兵器,现在指士兵。
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兵革非不坚利也。
3、《郑伯克段于鄢》的翻译4、《刺客列传》的主要内容、主要人物形象第三讲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定义、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我国方言的分布普通话: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方言:现代汉语的地域分支——方言。
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2、本讲课文作者介绍《方言跟标准语》——赵元任,字仲宣,生于天津。
著名学者、语言学家、音乐家。
中国现代语言学先驱,被誉为“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
语言学方面的代表作《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国话的文法》。
《语言的演变》——吕叔湘,江苏丹阳人,著名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开创人之一,我国语言学界的一代宗师。
曾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中国语文》杂志社主编,中国语言学会会长。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重点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重点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对于提升我们的语言表达、文学素养和思维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期末考试临近,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复习,以下是为大家梳理的大学语文期末复习重点。
一、古代文学部分1、诗词重点诗人及其作品:如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等。
要熟悉他们的代表诗作,理解诗歌的主题、意境、艺术手法等。
诗词的体裁和格律:包括律诗、绝句、词的格律要求,如平仄、押韵、对仗等。
诗词的鉴赏方法:能够分析诗词的意象、情感、表现手法,如用典、象征、对比等。
2、散文先秦散文:《论语》《孟子》《庄子》等,了解其思想内涵、文学特色和对后世的影响。
唐宋八大家的散文:重点掌握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等人的作品,分析其写作风格和艺术成就。
3、小说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熟悉主要情节、人物形象和作品的主题思想。
古代短篇小说:如《聊斋志异》,了解其奇幻的情节和深刻的寓意。
二、现代文学部分1、现代诗歌新月派、象征派等诗歌流派的代表诗人及作品,如徐志摩、戴望舒等。
理解现代诗歌的表现形式和创新之处,以及与古代诗歌的区别。
2、现代散文鲁迅的散文:如《朝花夕拾》,掌握其犀利的文风、深刻的思想和社会批判精神。
朱自清、冰心等作家的散文,体会其优美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
3、现代小说茅盾、巴金、老舍等作家的作品,分析其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人物命运。
了解现代小说的发展脉络和艺术特点。
三、文学理论部分1、文学的本质和特征理解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具有形象性、情感性、虚构性等特征。
掌握文学与社会、人生的关系。
2、文学作品的构成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如主题、题材、情节、结构、语言等要素。
分析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和意义。
3、文学的创作与欣赏掌握文学创作的过程和方法,以及影响创作的因素。
了解文学欣赏的特点和方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四、写作部分1、议论文写作掌握议论文的结构,包括提出论点、论证论点、得出结论等环节。
2023年自考大学语文复习要点
一、单元内容概要本单元规定考生背诵20首诗词,并掌握基本抒情措施(写景抒情、叙事抒情、描绘人物举动抒情)和体现手法(比方、象征、夸张、用典)。
学习诗词单元,应当认知如下几种基本抒情措施:1、直接抒情,即不假外物、不加掩饰、直陈自己旳喜怒哀乐。
经典旳例子如《诗经》中旳“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和《琴歌》中旳“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等等。
教材中旳经典如:陆游《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和李煜《虞美人》“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前者以自己不请世事艰难抒发报国无门旳悲愤,后者以往事不堪回首坦陈亡国旳痛楚。
2、间接抒情,即通过写景、叙事或描绘人物举动来体现情感,披露心迹,它分如下几类:(1)写景抒情,最为常见,往往要用如下几种方式:一是融情于景。
如柳永《望海潮》着力铺写景物,“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却分明流动着作者旳惊喜。
陶渊明《归国田居》中“方宅十余亩”、“鸡鸣桑树巅”几句,不仅是对质朴宁静田园风光旳写照,也包盛了诗人脱离官场污浊、重归自然生活旳悠然自得之情。
二是借景寄托。
如李商隐《夜雨寄北》“巴山夜雨涨秋池”抓住秋雨特性以借景抒情;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客合青青柳色新”既是实景实绘,又因折柳送别旳老式风习象征着一次新旳离别在即,满含依依不舍之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这篇以春草关合人情,借凄凄春草抒凄凄别值。
三是缘情写景。
如辛弃疾《水龙吟》写山“献愁供恨”,显然是作者将自己深沉旳家国之思和复国无望之情移入了客观事物;刘禹锡《乌衣巷》写曾是热闹繁华如今却荒芜冷落旳乌衣巷,就凝注着诗人沧海桑田旳感慨。
四是因情造景。
如杜牧《江南春》即将风和日丽之景、烟雨迷蒙之景、江南大地千里范围之景统摄到一幅画面之中进行高度艺术概括,暗示人们:信佛无益于治国安民。
(2)叙事抒情。
如杜甫《蜀相》“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通过杨抬诸葛亮毕生旳丰功伟绩,体现作者旳崇拜心倩。
(3)描绘人物举动抒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语文复习提要《召公谏厉王弭谤》1、《召公谏厉王弭谤》出自《国语·周语上》,《国语》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2、成语“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国语·周语上。
召公谏弭谤》这篇文章,用了比喻、排偶等修辞手法,表达什么含义?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
指不让人民说话,必有大害,可见民之“口”的重要。
这样的比喻形象明了,其含义又很深刻、警策。
3、注意实词川壅(壅塞)而溃、吾能弭(消除)谤矣、所以阜(增加)财用衣食者也等词意义,并翻译全文周厉王很残暴,国都的人都公开指责他。
召公报告说:“人民受不了您的政令了。
”厉王很生气,便找来一个卫国巫者,记他监视指责自己的人。
只要卫巫一来告发,就把被告者杀掉。
国都的人没有敢再说话的了。
路上相遇时只用眼睛看看。
厉王很得意,告诉召公说:“我能制止对我的指责了?现在国都的人再不敢说话了。
”召公说:“这不过是堵住人民的口罢了。
堵人民的嘴,比阻挡河流更危险。
河水因堵塞而决口泛滥,伤害人一定很多;人民的情况也像这样。
因此,治河的人排除堵塞物使水畅通,治理人民的人畅通言路让人民讲话。
所以古时国君处理政事,让各级官员进献诗篇,乐师进献乐曲,史官献送史册:乐官提交劝辞,盲人朗诵诗。
瞎人朗读箴言,百官提出规劝,庶人间接传话,仆从要尽规谏之责,皇亲监督国君言行弥补过失,太师太史用乐,史教诲国君,元老对教诲之言加以修整完善,然后由国君斟酌取舍。
所以国王的政事实行起来才不致违背事理。
人民有口,好比大地有山冈河流,财富、用度从那里生产;好比大地有高原、洼地、平川、水田,衣服、粮食从那里产生。
人民的口发表了言论,国家的政事好坏在人民的言论中体现出来。
实行人民认为好而防范人民认为不好的,正是用来增加衣食财用的好办法。
人民在心里经过考虑而从口里讲出来的话,是考虑成熟后自然流露出来的,怎能加以堵塞呢?如果硬要堵他们的嘴,那拥护你的能有几个”厉王不听召公劝告。
当时国都的人没有敢讲话的了。
过了三年,国人就把厉王放逐到彘去了。
《谏逐客书》4、李斯在《谏逐客书》中,大肆铺陈秦王所喜好的珍宝、美色、音乐,是为了(劝秦王收回逐客令)。
5、注意实词今乃弃黔首(秦代对百姓的称呼)以资敌国、而陛下说(通“悦”高兴)之瓮牖(窗子)绳枢、度长絜(量物体的周围长度)大、却宾客以业(使成就功业)诸侯。
等词语意义用法。
使动用法6、背诵倒数第二段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1)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2)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3)故能明其德。
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4)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5)却宾客以业诸侯,(6)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咏史》7、作者(龚自珍)?名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
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
8、背诵全诗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
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9、本诗运用了(典故)突出的艺术创作方法?咏史诗一般是述史事来借古讽今,以古鉴今,结构上也多是先叙史事或人物,再发感慨议论。
10.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对黑暗腐败政治的憎恨,文人胆怯儒弱,苟且偷生、明哲保身的软弱风气,和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11.诗歌为何引用田横五百人殉难的典故?诗人的言外之意是什么?用了汉代田横等人宁死不屈、绝不投降的典故,借此表达作者对坚持气节者的赞赏和对醉心于功名利禄者的讽劝,揭发了清王朝对文人入仕的利诱欺骗,抒发了义士难觅的深沉悲哀。
《别赋》12、人们常说的“江郎才尽”的“江郎”是指(江淹),《别赋》一文的“文眼”句是(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并掌握文中几个关键句,翻译这几句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最使人心神沮丧、失魂落魄的,莫过于别离啊。
)故别虽一绪,事乃万族。
(所以离别虽给人同一种意绪,但具体情况却不相同)是以别方不定,别理千名。
(所以尽管别离的双方并无一定,别离也有千万种不同的原因)13、“春草碧色,春水禄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出自《别赋》?并背诵这几句《哀江南赋序》14、集六朝诗文之大成者是(庾信)15、“徐庾体”是在梁时为文绮艳,与徐陵并为宫体文学代表。
16、全文文眼是(不无危苦之词,惟以悲哀为主)《其中不乏有关自身的危苦之辞,但以悲哀国事为主。
》,掌握一些实词意义和用法,如张平子见而陋之,固其宜也(张衡见了将轻视它,本是理所当然的。
)17、《哀江南赋序》是六朝骈文的代表作,谈谈它在辞藻,对偶以及用典方面的特点?答:六朝骈文,叙事模糊性,进而化作一种情绪式的、富有诗情的、形象化的叙述,拥有巨大的艺术魅力。
对仗等手法,尤其是形成正反对照和铺排,既不剑拔弩张,显得雍容大度,又有气势宏大;大量用典。
六朝骈文许多表现艺术也并非为封建文化所专有,它具有永恒的价值。
六朝骈文形式的特点主要有二,简言之:对,典。
1、“对”——声调韵律上讲求平仄相对;谴词用字上讲求意义相对。
言要对,事要对。
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犹,正对为劣。
正对,如吴均《与朱元思书》云:“泉水激石,泠泠做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
” 反对,如庾信《哀江南赋序》云:“将军一去,大树飘零。
壮士不还,寒风萧瑟。
荆壁睨柱,受连城而见欺;载书横阶,捧珠盘而不定。
钟仪君子,入就南冠之囚;华亭鹤唳,岂河桥之可闻。
”2、典——造语,即依照古文的言辞;用事,即依照故事的话题。
造语用典意婉而尽,藻丽而富是言能达意、言不尽意的直观体现。
六朝尚“三玄”(《周易》、《老子》、《庄子》)。
庾信《哀江南赋序》云:“傅燮之但悲身世,无处求生;袁安之每念王室,自然流涕。
潘岳之文才,始述家风;陆机之辞赋,先陈世德。
燕歌远别,悲不自胜;楚老相逢,泣将何及。
畏南山之雨,忽践秦庭;让东海之滨,遂餐周食。
下亭漂泊,高桥羁旅。
楚歌非取乐之方,鲁酒无忘忧之用……”。
《湘夫人》18、了解屈原和楚辞:屈原(约公元前339—约前278),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
楚辞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
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楚辞又是一部诗集。
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
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19、本诗内容?主人翁湘君?诗题虽为《湘夫人》,但诗中的主人公却是湘君。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描写相恋者生死契阔、会合无缘。
作品始终以候人不来为线索,在怅惘中向对方表示深长的怨望,但彼此之间的爱情始终不渝则是一致的。
20、熟读并背诵名句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21、全诗的浪漫主义色彩如何表现?(1)、全诗通过现实景物,假想景物和幻想境界来渲染感情。
诗的开头一节是眼中所见的现实景物,“鸟何”等四个反诘句是假想的反常景物,“筑室水中”一段完全是幻想境界,这些景物描写都能恰到好处地渲染湘君内心不同情感。
特别是开头的一节,创造了一个情景交融境界,得到后人高度评价,并对后来“秋兴”主题的生发有深远的影响。
这一节的写景抒情特点值得注意:一是用抒情点染法来借秋景渲染愁情。
“目眇眇兮愁予”一句中的“愁”字点明这一节的感情基调,下面借秋景来谊染、扩散、深化愁情。
二是用以渲染愁情的景物是典型的动态的秋天景物,这些景物在中国文化传统氛围中最能触发人的悲愁之情,即所谓“春女思,秋士悲”。
三是诗中的“袅袅秋风”“洞庭波”“木叶下”三种景物融合无间,构成—幅完美的悲秋圈。
(2)、《湘夫人》一诗在结构上以湘君赴约不遇时感情变化为中心线索,将景物与人事、理想与现实熔铸在湘君的心理活动之中,构成一个丰富多彩,完美和谐的艺术整体。
诗中对湘君赴约时心理活动变化的描写清晰可见。
刚到北渚不见湘夫人时的忧愁,久等未至后的懊恼,由懊恼到追悔,由追悔到神志恍惚,以至产生幻想,再从幻想回到现实,感情跌宕起伏。
《长恨歌》22、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文学主张:与元稹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响亮地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口号。
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23、本诗采用七言歌行体,也叫“长庆体”24、主题?爱情诗25、《长恨歌》李、杨爱情悲剧的时代背景是唐明皇实行安史之治的时候。
?26、背诵其中名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沈园二首》27、陆游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多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
28、背诵全诗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销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翠翠》29、沈从文的作品主着力描绘(湘西地方)的风土人情30、试简要分析《边成》中翠翠的形象?主人公翠翠,是沈从文心目中的湘西苗族文化女神,是沈从文用“他者”(西方)的眼光看出来的湘西苗族文化的“本质”。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
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
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
”是一个纯真、善良、美丽、生动的少女形象。
《谈生命》31、了解冰心体,了解本文创作方法冰心体是冰心散文里独有的语言风格,表现出白话文的婉约、流畅、明晰,又有文言文的洗炼、华美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