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苏教版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课题: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本课初备课时共3课时,本课第1课时个人复备栏教学目标:学会本课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理解词语。
课前准备:投影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二、提出课题,解题。
三、初读指导。
自学生字词。
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喜滋滋邻居送给田野欢乐童年往日替检查自学效果。
齐读生字词。
各自试读课文。
指名读课文。
分小节,理清脉落。
练习。
看下面四个小节的意思,对照课文,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向盲婆婆表示自己的心意。
相信会使盲婆婆满意。
给盲婆婆送蝈蝈。
向盲婆婆说明送蝈蝈的目的。
齐读课文。
板书设计:练习设计:教后记:参加备课人员二年级语文科目集体备课教案课题: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本课初备课时共3课时,本课第2课时个人复备栏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课文。
激发学生奉献爱心、关心和帮助残疾人。
重点难点:理解重点词、句。
课前准备:投影片教学过一、精读训练。
看图。
出示投影片。
图上画了那两个人?戴红领巾的小朋友在做什么?盲婆婆神情怎样?分小节学习。
小节指名读。
这一小节只有一句话,告诉我们这位红领巾提回蝈蝈时神情怎样?他为什么这样高兴?他为什么要关心盲婆婆?小结。
第二小节指名读这一小节有几句话?句说了什么?蝈蝈真的会唱歌吗?小结。
第三小节指名读,这一小节有几句话?这句当中的歌声是什么意思?出示投影片,图上盲婆婆手里拿着什么?她的神情怎么第四小节这一小结有几句话?为什么让蝈蝈来替他做事呢?红领巾说这句话有什么含义?指名朗读,小结。
二、总结。
这首儿童诗说的是红领巾送蝈蝈给盲婆婆,让盲婆婆得到欢乐,表现了少先队员对残疾人的爱心。
板书设计:练习设计:教后记:参加备课人员二年级语文科目集体备课教案课题: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本课初备课时共3课时,本课第3课时个人复备栏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5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 苏教版
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目的要求: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奉献爱心,关心和帮助残疾人。
教学难点:学习生字、背诵课文、理解课文教具准备:投影片、小黑板、词卡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指导书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小朋友们,在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人们都很关心残疾人,帮助他们解决种种困难。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讲的是一位小朋友关心失明老人的事二、提出课题,解题1、板书课题4、送给盲婆婆的蝈蝈2、解释题意,教课题中的生字蝈蝈是一种虫儿,身体绿色,能发出清脆的声音.盲:mang是眼睛瞎了的意思.婆婆:pō,是老年妇女。
盲婆婆是一位失明的老年残疾人。
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盲婆婆的生活是多么的不便.是谁送给盲婆婆蝈蝈的?为什么要把蝈蝈送给盲婆婆?蝈蝈能给盲婆婆带来欢乐吗?3、听录音范读课文,感知诗歌写了一个什么故事?三、初读指导1、自读课文,要求:(1)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用笔标好节序,不懂的地方打上问号。
(2)会读本课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3)同桌之间可以互相交流读,互相帮助。
2、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生字词绿色邻居替我给您领着童年难忘乐呵呵喜滋滋流淌咯咯(2)指名读,教师纠正读音:“您、邻"声母不同,韵母相同。
“邻、领”声母相同,韵母不同。
“难”是边音且是前鼻音。
“绿”的声母是边音.“滋"是平舌音。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4)齐读生字词3、各自试读课文4、指名读课文,把你最喜欢的一段读给大家听。
教师及时评价。
5、男女生比赛读。
6、理通全文脉络。
(1)这首诗共有16行,分成几个小节?每小节有几行?(2)指名读4个小节,分别说说每小节讲了什么?(3)小结:(略)四、写字指导(1)、出示生字词卡片:婆、绿、邻、居、替、您、领、童、难、忘(2)、指名读生字词,分别给他们找朋友。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蝈蝈的生长发育过程;2.理解蝈蝈是有生命的,也需要被关注;3.学习描述蝈蝈具体的方法;4.通过朗读《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这篇文章,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爱和责任,并在日常生活中发挥出来。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1.重点:学习描述蝈蝈的具体方法;2.难点:通过细致的观察,将蝈蝈的特征和生长发育联系起来。
三、教学准备1.课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2.课件:图片、文字描述;3.教具:放大镜、显微镜、管子、昆虫标本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教师通过图片或口头描述向学生展示蝈蝈;2.教师以问题形式导入话题,引起学生关注:小动物也有生命吗?为什么?第二步:学习课文1.教师朗读《送给盲婆婆的蝈蝈》;2.学生跟读、理解、品读。
第三步:学习描述方法1.教师介绍观察蝈蝈的方法:用放大镜观察蝈蝈的外观特征,并用显微镜观察蝈蝈的构造;2.教师分别向学生展示蝈蝈的身体构造、腿部构造、眼睛构造等,并进行解释。
第四步:课文解读1.教师重点讲解课文中对蝈蝈的描述,让学生理解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所获得的知识;2.学生阅读课文,带着问题,理解课文细节、人物心理。
第五步:交流1.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蝈蝈为什么会让作者感到亲切?作者是怎样与蝈蝈相处的?为什么?2.学生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论。
第六步:拓展1.教师展示昆虫标本,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昆虫的生长发育过程和生活习性;2.学生进行探究,观察昆虫标本,并记录发现。
五、教学总结本课通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的朗读和精细观察蝈蝈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爱和责任的重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精神。
希望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发挥出这种精神,并关注身边的小动物、植物,尽自己的一份力,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5个只识不写。
认识1个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诗歌内容,教育学生要奉献爱心,主动关心、帮助残疾人。
教学重难点1、词句的训练,指导朗读和背诵。
2、第三小节的理解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
2、释题:蝈蝈是一种身体绿色,能发出清脆声音的昆虫,盲婆婆指失明的老年妇女。
二、初读课文。
1、朗读课文,找出生字。
2、教学生字。
生字读音部首笔画组词笔顺盲喜邻野童难忘3、理解词语。
词语解词喜滋滋欢喜的样子邻居住家接近的人或人家田野有农田的野外地区欢乐欢喜和快乐童年儿童时代清波碧清的水完成《习字册》上的描红练习。
作业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蝈蝈及夏天的小昆虫第2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5个只识不写。
认识1个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诗歌内容,教育学生要奉献爱心,主动关心、帮助残疾人。
教学重难点1、词句的训练,指导朗读和背诵。
2、第三小节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
书空下列字的笔顺,并组词。
盲喜邻替野童难忘二、分析理解。
(一)1、齐读。
2、“我”提回蝈蝈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3、“我”送蝈蝈给盲婆婆时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从哪个词可以看出。
(二)1、指名读。
2、这是一只怎样的蝈蝈?(美丽,会唱歌)蝈蝈真的会唱歌吗?“我”为什么会这样说?(因为蝈蝈的叫声很动听)从第二句你知道平时“我”是怎样为盲婆婆解闷的吗?哪一个字能体现“我”对盲婆婆的尊敬?(您)(三)1、指定小组齐读。
2、“歌声”指谁的?“歌声会领你走进田野”是什么意思?(蝈蝈长在田野里,它的叫声会让你联想到田野的景色。
)盲婆婆能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吗?(不会,但她可以想像,从而看出她心里很高兴。
)3、出示投影片。
(1)图上描写的是什么景象?(盲婆婆随着蝈蝈的叫声,仿佛来到了田野,看到了小溪的清波,回到了欢乐的童年。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优质教案苏教版
5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诗歌内容,教育学生要奉献爱心,主动关心、帮助残疾人。
教学重、难点:1.词句的训练,指导朗读和背诵。
2.第三小节的理解。
教具准备:课文录音、投影片、词卡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学习本课生字词。
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认识1个偏旁。
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认识1个偏旁。
教学流程: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
2.释题:蝈蝈是一种身体绿色,能发出清脆声音的昆虫,盲婆婆指失明的老年妇女。
二、初读课文。
1.朗读课文,找出生字。
2.教学生字。
生字读音部首笔画组词笔顺送婆绿邻居替童忘3.理解词语。
词语解词邻居住家接近的人或人家童年儿童时代难忘很难忘记4.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
送:“关”的最后一笔捺要短一些。
婆:下面的“女”一横要长一些,和“波”两端相平。
替:左上的第四笔是点,第八笔是捺,日稍扁些。
忘:“亡”只有三笔,不要在最后多加一点。
童:上下结构,上面小下面大,“立”的最后一横要长一些,“里”的最后两笔是橫。
四、当堂巩固。
完成《习字册》上的描红练习。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精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
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诗歌内容,教育学生要奉献爱心,主动关心、帮助残疾人。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流程:一、复习回顾。
书空下列字的笔顺,并组词。
送婆绿邻居替童忘二、分析理解。
1、1.齐读。
2.“我”提回蝈蝈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3.“我”送蝈蝈给盲婆婆时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从哪个词可以看出。
2、1.指名读。
2.这是一只怎样的蝈蝈?(美丽,会唱歌)蝈蝈真的会唱歌吗?“我”为什么会这样说?(因为蝈蝈的叫声很动听)从第二句你知道平时“我”是怎样为盲婆婆解闷的吗?哪一个字能体现“我”对盲婆婆的尊敬?(您)3、1.指定小组齐读。
2017秋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设计教案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一、谈话导入1.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位可爱的朋友(出示蝈蝈的图片),你们认识它吗?根据回答板书:蝈蝈,指导学生读好“蝈蝈",注意轻声。
2.介绍蝈蝈:蝈蝈的名字里有个虫字旁,它是一种小昆虫,住在草丛里,特别喜欢唱歌,人们又称它为“叫哥哥"。
捕捉后装入笼中叫卖,小孩子特别喜欢。
3.揭示课题:今天要把这只可爱的小蝈蝈送给一位婆婆,板书课题“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1)读好课题,注意“的"字不拖音,读得轻而短。
(2)学习“盲"字:“盲"的上半部是“亡",下面是“目"能从字形上猜出来眼睛怎么了?婆婆因为眼睛失明了看不见五彩世界,生活在黑暗的世界里,没有光明,盲婆婆的生活会有哪些不便呢?(3)再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1.范读课文:这篇课文是一首儿童诗,听听老师怎样读出课文的节奏。
2.初读交流:这位盲婆婆跟课文中的小男孩是什么关系?根据回答出示词卡“邻居"进行学习。
(1)读准字音:“邻"是边音、前鼻音。
(2)理解意思:先指名说说什么是邻居,小朋友家有没有邻居。
出示“居"字的古文字,指一个人弯曲着腿坐着,他在外面走路或者干活累了,回到家坐下来休息休息,“居"字就表示住的地方,新的房子叫“新居",特别老的房子叫“旧居",很小很小的房子叫“蜗居",房子靠得很近,相邻,就成了“邻居"。
(3)体会情感:中国有句老话“远亲不如近邻"“好邻居赛金宝",告诉我们邻居之间相处得好,比亲戚还要亲。
盲婆婆是小男孩的邻居,他们也像亲人一样,所以小男孩很关心这位盲婆婆,要把蝈蝈送给她。
3.学生自读:蝈蝈怎样陪伴盲婆婆?请小朋友们自己读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4.指名分小节读课文,帮助正音,特别关注“邻、您、领"等字的发音。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五课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苏教版
绿这个字很难写||,哪几笔特别容易写错?
4、一起写一写这个字。
5、男孩送蝈蝈是想给婆婆做什么呢?一起读第二节。
一般什么时候说您?
6、看这个字替||,怎么写好他?
7、蝈蝈给婆婆带来了很多的欢乐||,读一读这两句。都带来了哪些欢乐呢?
8、童年难忘的欢乐||,有两个生字||,童和难。
11、读好请做好||,现在读准词语还有没有问题了?
12、没有问题||,那我们能不能在诗歌当中去听一听、读一读呢?咱们来听一听。
13、好听吗?(好听)
那我们再听一遍||,老师希望这次你拿出笔在书上划一划||,圈一圈||,播音员阿姨读的哪些地方你最喜欢?为什么?
生:乐呵呵、喜滋滋那几句。语气富有变化||,老师也喜欢。
2、谁来读一读第一小节。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表示开心的ABB格式的词语||,还有哪些?
20、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看田野美景||,想童年之乐||,作者是怎么说的?
用了两句很整齐的句式||,以歌声会——开头||,紧接着加上一句看到||,想起写出了婆婆的幸福。
歌声会——作者怎么说的?一起说。
歌声会——又是怎么说的?
21、小朋友||,你知道歌声还会怎样呢?照着书上的句子能试着说说吗?
生:歌声会领你走进花园||,闻到淡淡的清香。
预习作业
1、读一读:借助拼音||,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目标1.了解蝈蝈的特点和生活习性2.感受生命的可贵,培养对小生命的爱护之心3.通过朗读、理解文本,培养阅读、口语表达能力4.学会将善良之心实践在现实生活中教学内容《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内容2.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对小生命的保护意识2.通过文本理解,让学生更加感受生命的可贵教学方法1.听讲授课法2.互动讨论法3.组织学生诵读、表演教学过程导入1.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张蝈蝈的图片,引入话题:“蝈蝈是我们熟悉的小生物之一,你们觉得它们有什么特点呢?”2.师生互动,听取不同学生的回答。
理解文本1.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朗读文章《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2.学生们读完后进行小组讨论,谈谈自己的感受和对故事的理解。
3.每组派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和补充。
4.教师进行总结,梳理文章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学生表演1.教师分组,每组选择一段剧情,设计表演形式和角色。
2.学生表演之前,先进行小组讨论,确定角色和表演内容。
3.每组表演之后,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和评价。
4.教师进行总结,展示每组表演中的优点和不足。
情感体验1.教师组织学生观察蝈蝈,感受它们的生命力和可爱之处。
2.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待小动物?如何保护它们?3.学生小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行为。
4.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解,给出可行的建议和指导。
课堂总结1.教师简要复述本节课的内容和重点。
2.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尊重小生命,爱护小动物。
3.提醒学生:谁都不是单独的存在,每一个人都需要他人的爱和关注。
课后作业1.搜集有关保护动物的知识,并用手写或电子文档的形式呈现。
2.征集爱心故事并交流,大家分享身边感动人心的善举。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蝈蝈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可贵。
同时,学生们还学会了珍爱小生命,尊重他人的思想和感受。
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听讲授课法、互动讨论法和组织学生表演的方法,增加了兴趣和互动性。
二年级语文上册《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 苏教版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苏教版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5课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教学内容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婆、绿、邻、居”等,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写好生字。
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资源教学课件、生字卡片、课文插图预习设计1.读准生字的音,书空生字的笔顺。
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盲(mang wang)人难(nan lan)忘您(ning nin)好带领(lin ling)3.给课文标上小节号,正确地朗读课文,思考:(1)蝈蝈是谁送的?(2)为什么他送蝈蝈给盲婆婆?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
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板块一:走进课文(6分钟)1.齐读课题,理解课题中的“蝈蝈”以及“盲婆婆”的含义。
2.学写“盲、婆”。
3.交流:看了这个题目,想知道些什么?板块二:预习展示(10分钟)预习作业1学生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点评、总结记住字形,书空笔顺。
学生读准词语预习作业2展示、交流预习作业3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课文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交流:(1)蝈蝈是谁送的?(2)为什么他送蝈蝈给盲婆婆?板块三:精读第一小节(14分钟)1.说话练习:______是绿色的。
绿()_________2.自主学习。
(6分钟)【学习单一】(1.出示句子:捉了一只蝈蝈送给盲婆婆。
和书上的句子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2.“喜滋滋”“乐呵呵”这两个词表示什么?(3. 小朋友是怎么样送蝈蝈给盲婆婆的?从中你看出……(4.自学时间:6分钟3.合作探究。
(3分钟)4.展示。
(5分钟)(1.比较朗读:A.捉了一只蝈蝈送给盲婆婆。
B.(乐呵呵地)捉了一只(绿色的)蝈蝈(喜滋滋地)送给(邻居家的)盲婆婆。
体会不同的表达效果。
(2.ABB形式的词(3.练习朗读板块四:学写生字(10分钟)记住字形婆:上下结构,最后一横要长。
邻:七笔写成,左部第二笔是“点”不是“捺”。
苏教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5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_0
1、放开声音读课文,读准字音。
2、认读词语,相机指导。
3、再读课文,是否能够解决课前提的问题?
让学生用一句话把同学的答案连起来说。
三、品读,感悟。
(一)1、师:有一个小朋友,他的邻居是个盲婆婆,已经好多年没有看到美丽的鲜花、明亮的阳光。她的世界除了黑暗还是黑暗。这个小朋友经常去陪这位可怜的盲婆婆,给她带去了很多快乐。可小男孩发现,当自己去上学时,老婆婆一个人还是很孤单。这可怎么办呢?小朋友想啊想,终于想出办法来了。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什么办法吗?(送蝈蝈)
5、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激起学生奉献爱心、关心他人、尊老爱残的美好愿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设计说明
一、揭题,质疑。
1、板书 “蝈蝈”,指导读轻声,让学生举例。
板书“盲婆婆”读一读,有什么感觉?
2、板书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质疑:你们看到这个题目,想知道什么?
3、整理学生的问题板书“为什么送?谁送的?——”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设计
1、准确流利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2、准确认读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捉、您、鼻、鸣、替、波、齐、得”。理3、理解诗歌内容,深刻体会稳中蕴含的关爱之情。
4、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实行分析。引导学生实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
5、让学生回家把课文编成一个小故事。
6、展开“我学会关心”活动,为周围的人做一件好事。
教学课文前,用能够为下文抛砖引玉的故事来奖励学生,既创设了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故事里盲婆婆形象也激起了学生的同情心,为下面的感悟文本、情感共鸣做好了铺垫。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设计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设计《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是一首儿童叙事诗,全诗展现了一名可爱的小朋友向盲婆婆送上心爱的蝈蝈的情景,婆婆因“盲”而距离了与五彩世界的交流,生活也因此而灰暗孤单。
“我”想到送一只会唱歌的蝈蝈给盲婆婆,让孤单的她听到蝈蝈的歌声“走进田野”“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液”“带回童年”“想起旧日难忘的欢乐”。
其情感之真挚,其祝愿之美好,其心地之仁慈,在诗歌的字里行间充分洋溢着,真是一首充满童趣又寄意深远的好诗!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琢磨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情,结合自己的感悟,增加适当的情节进行语言训练。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本课8个生字。
两条绿线内的只识不写,熟悉一个新的偏旁,明白得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进程与方式目标】营造入境悟情的环境,引导学生以多种形式朗诵诗歌,加深他们对诗歌的明白得和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明白得诗歌内容,激发学生奉献爱心,主动关切、帮忙残疾人。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读好课文,激起学生关切帮忙残疾人。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田字格本、铅笔。
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激发爱好1、今天,咱们要来学习一首超级优美的儿童诗。
(师板书《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谁情愿来读课题?2、读课题,注意轻声,教学生字“婆”。
3、解题:(1)、“盲”问:那个字是什么意思呢?谁明白?(2)、那看不见的人确实是盲人,她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呢?小孩们,你们明白吗?(3)、咱们来体验一下盲人的感觉。
(4)、此刻来讲说你们的体会?小结:是啊,一个盲人的生活,有着那么多的不便,那若是一直过着如此的生活,该有何等痛楚啊!该会何等孤单啊!那你们感觉一个盲人最需要什么?今天咱们学的课文中就有如此一个人,在他人最需要帮忙的时候,他用实际行动来表示了。
他是谁呢?打开书自由读读课文。
二、感知课文,自主识字1、自由朗诵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一边读一边画好末节号,并找出带生字的词语,多读几遍。
二年级语文上册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苏教版2
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一、教学内容: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激发学生奉献爱心,关心个帮助残疾人。
三、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诗歌。
四、教法教具:观察法、朗读指导法生字卡片、小黑板,录音带、投影。
五、课时安排:三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在今天的社会,人们都非常关心残疾人,帮助他们解决难处。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讲的是一位小朋友关心一位失明老人的事。
二、板课题,解题。
1、学生字“盲”,学生书空。
2、齐读课题。
3、解释“盲婆婆”,“蝈蝈”的意思。
三、初读指导。
1、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读一读。
2、出示小黑板:读生字词。
(指明读、齐读、开火车读)3、自读课文,分段。
4、指名读、分组比赛读、齐读。
5、看下面四小节意思,对照课文,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出示小黑板)()向盲婆婆表示自己的心意。
()相信会使盲婆婆满意。
()给盲婆婆送蝈蝈。
()向盲婆婆说明送蝈蝈的目的。
6、指名到黑板上填写。
7、小结。
四、指导写生字。
1、分析字形。
“野”里字旁。
“替”上下结构。
教师范写。
“喜”教师边示范边讲述。
2、同样方法学习其它的字。
五、描红练习。
第二课时一.精读训练1.看图。
(1).图上画了什么人?(2).戴红领巾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的神情怎样?他右手提着什么?蝈蝈是什么颜色的?(3).盲婆婆神情怎样?她的手势、动作说明了什么?(4).小结图意。
2.分段学习。
第一段(1).指名读。
(2).这一段只有一句话,告诉我们这位"红领巾"提回蝈蝈时神情怎样?他为什么会这么高兴?他为什么要关心盲婆婆?(3).小结。
(4).齐读第一节。
第二段(1).指名读。
(2).这一段有几句话?第一句话说了什么?蝈蝈真的会唱歌吗?那为什么"红领巾"说它会唱歌?(3).第二句说了什么?"红领巾"说"在我上学的时候,就……"这句话说明了什么?你们看,"红领巾"爱蝈蝈,但他更爱谁?为什么这么说?(4).小结,齐读。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教案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因材施教。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二年级语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二年级语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1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一个新偏旁,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激发学生奉献爱心,关心和帮助盲人。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关心、帮助他人。
教具准备:投影片、词卡、小黑板。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在今天的社会,人们都非常关心残疾人,帮助他们解决难处。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讲的是一位小朋友关心一位失明老人的事。
二、板课题,解题。
1、学生字“盲”,学生书空。
2、齐读课题。
3、解释“盲婆婆”,“蝈蝈”的意思。
三、初读指导。
1、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读一读。
2、出示小黑板:读生字词。
(指明读、齐读、开火车读)3、自读课文,分小节。
4、指名读、分组比赛读、齐读。
5、看下面四小节意思,对照课文,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出示小黑板)向盲婆婆表示自己的心意。
相信会使盲婆婆满意。
给盲婆婆送蝈蝈。
向盲婆婆说明送蝈蝈的目的。
6、指名到黑板上填写。
7、小结。
四、指导写生字。
1、分析字形。
“野”里字旁。
“替”上下结构。
教师范写。
“喜”教师边示范边讲述。
2、同样方法学习其它的字。
五、描红练习。
第二课时一、听写生字。
二、学习课文。
1、指导看图。
出示投影片:(1)图上画了哪些人?(2)系红领巾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的`表情怎么样?他拿什么?(3)小结图意。
2、分小节学习。
第一小节:(1)指名读。
(板书:送蝈蝈)(2)这一节说了什么?他为什么这样高兴?他为什么要关心盲婆婆?(3)小结。
(4)齐读第一小节。
第二小节:(1)指名读。
(板书:让它、替我、唱歌)(2)这一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学生答)(3)第二句说了什么?对盲婆婆称“您”而不是“你”表达了什么意思?“红领巾”爱“蝈蝈”,但他更爱谁?(4)小结。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课题: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本课初备课时共3课时,本课第1课时个人复备栏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理解词语。
课前准备:投影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二、提出课题,解题。
三、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喜滋滋邻居送给田野欢乐童年往日替2、检查自学效果。
3、齐读生字词。
4、各自试读课文。
5、指名读课文。
6、分小节,理清脉落。
练习。
看下面四个小节的意思,对照课文,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向盲婆婆表示自己的心意。
()相信会使盲婆婆满意。
()给盲婆婆送蝈蝈。
()向盲婆婆说明送蝈蝈的目的。
7、齐读课文。
板书设计:练习设计:教后记:参加备课人员二年级语文科目集体备课教案课题: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本课初备课时共3课时,本课第2课时个人复备栏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课文。
2、激发学生奉献爱心、关心和帮助残疾人。
重点难点:理解重点词、句。
课前准备:投影片教学过程:一、精读训练。
出示投影片。
(1)图上画了那两个人?(2)戴红领巾的小朋友在做什么?(3)盲婆婆神情怎样?2、分小节学习。
第一小节(1)指名读。
(2)这一小节只有一句话,告诉我们这位红领巾提回蝈蝈时神情怎样?他为什么这样高兴?他为什么要关心盲婆婆?(3)小结。
第二小节(!)指名读(板书:让它替我唱歌)(2)这一小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蝈蝈真的会唱歌吗?(3)小结。
第三小节(1)指名读,(板书:领看到清波想起欢乐)(2)这一小节有几句话?这句当中的歌声是什么意思?(3)出示投影片,图上盲婆婆手里拿着什么?她的神情怎么样?第四小节(1)这一小结有几句话?为什么让蝈蝈来替他做事呢?(2)红领巾说这句话有什么含义?(3)指名朗读,小结。
二、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一、教学内容: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激发学生奉献爱心,关心个帮助残疾人。
三、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诗歌。
四、教法教具:观察法、朗读指导法
生字卡片、小黑板,录音带、投影。
五、课时安排:三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在今天的社会,人们都非常关心残疾人,帮助他们解决难处。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讲的是一位小朋友关心一位失明老人的事。
二、板课题,解题。
1、学生字“盲”,学生书空。
2、齐读课题。
3、解释“盲婆婆”,“蝈蝈”的意思。
三、初读指导。
1、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读一读。
2、出示小黑板:读生字词。
(指明读、齐读、开火车读)
3、自读课文,分段。
4、指名读、分组比赛读、齐读。
5、看下面四小节意思,对照课文,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出示小黑板)()向盲婆婆表示自己的心意。
()相信会使盲婆婆满意。
()给盲婆婆送蝈蝈。
()向盲婆婆说明送蝈蝈的目的。
6、指名到黑板上填写。
7、小结。
四、指导写生字。
1、分析字形。
“野”里字旁。
“替”上下结构。
教师范写。
“喜”教师边示范边讲述。
2、同样方法学习其它的字。
五、描红练习。
第二课时
一.精读训练
1.看图。
(1).图上画了什么人?
(2).戴红领巾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的神情怎样?他右手提着什么?蝈蝈是什么颜色的?
(3).盲婆婆神情怎样?她的手势、动作说明了什么?
(4).小结图意。
2.分段学习。
第一段
(1).指名读。
(2).这一段只有一句话,告诉我们这位"红领巾"提回蝈蝈时神情怎样?他为什么会这么高兴?他为什么要关心盲婆婆?
(3).小结。
(4).齐读第一节。
第二段
(1).指名读。
(2).这一段有几句话?第一句话说了什么?蝈蝈真的会唱歌吗?那为什么"红领巾"说它会唱歌?
(3).第二句说了什么?"红领巾"说"在我上学的时候,就……"这句话说明了什么?你们看,"红领巾"爱蝈蝈,但他更爱谁?为什么这么说?
(4).小结,齐读。
第三段
(1).指名读。
(2).这一段有几句话》第一句话说了什么?这句中的"歌声"指的是什么?"歌声会领您走进田野"是什么意思?想一想,蝈蝈本来是在什么地方。
"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指的是什么?明明知道盲婆婆看不见东西,为什么偏要说她会看到小溪的清波?
(3).第二句说了什么?这一句里的"往日"指的是什么时间?请想一想,上面一句说的是歌声会使盲婆婆想到田野,这一句说的是歌声会使人想到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4).出示投影:盲婆婆在田野里。
a. 图上的盲婆婆拿着什么?她神情怎么样?她为什么这么开心?
b. 在盲婆婆的周围是一片什么地方?有哪些景象?
c. 指名自由说说图意。
(5).指名二人分读本节两个字词对称的句子,联系图意,体会一下。
(6).小结。
齐读。
第四段
(1). 指名读。
(2).这一段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这一句和第二小节第一句说法完全相同,但是意思就不完全相同,你们能体会出来吗?
过渡:蝈蝈到底能不能给盲婆婆带来欢乐呢?请看第二句。
(3).第二句说了什么?"红领巾"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4).指名有感情地读第四段。
(5).小结。
三.总结
这首儿童诗说的是"红领巾"送蝈蝈给盲婆婆,让盲婆婆得到欢乐,表现了少年儿童对残疾人的爱心。
你们读了,有什么体会?你们也关心残疾人么,可以说说。
第三课时
一. 朗读指导
1.教师范读。
2.学生练读。
3.指名读,师生评议。
二.背诵
1.放录音欣赏。
2.指着板书引背。
3.各人轻声背诵。
4.分组交换背。
5.全班齐背。
三.写字指导
四.作业练习
1.抄写生字词。
2.比一比,再组词。
忘()你()邻()古()
盲()您()您()郊()3.扩词训练。
野()()()喜()()()
居()()()忘()()()
七、板书:
4.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送蝈蝈
领看到清波
让它替我唱歌盲婆婆
带想起欢乐
八、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