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设计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导入式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化学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化学原理。
(2)运用问题驱动法,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实验原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会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4.培养学生面对实验失败时的正确态度,教育学生勇于尝试、不断探索,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5.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生活的联系,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前两年的学习中,已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化学现象有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化学实验充满好奇,但实验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仍有待提高。此外,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等科学思维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需要通过实验活动加以培养和提升。在本章节的教学中,应关注以下学情: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导入新课之后,我会向学生介绍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包括实验室安全规则、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实验操作步骤。在这个过程中,我会重点强调实验安全意识,让学生明白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安全是首要前提。接下来,我会详细讲解本节课的实验内容,如配制溶液、称量物质、滴定等基本操作,并配合实际操作演示,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实验步骤和技巧。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完成实验报告:学生需要根据课堂实验内容,撰写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报告应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步骤、观察现象、数据处理和分析、实验结论等。要求字迹清晰,表述准确,图表规范。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优秀教学案例
5.个性化的教学关注: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对于操作不熟悉的学生,我给予了更多的指导和辅导;对于理解不够深入的学生,我进行了深入的知识讲解和解释。这种个性化的教学关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学习和提高。
此外,学生还需要培养坚持不懈和勇于尝试的精神。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只有坚持不懈地尝试和探索,才能取得实验的成功。通过实验,学生能够培养坚持不懈的品质和勇于尝试的精神,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成就感。
三、教学策略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景创设
在本节课中,我将会采用情景创设的教学策略,通过创建有趣的化学实验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我会设计一系列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实验,如自制酸碱指示剂、火山爆发实验等,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感受到化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好奇心的重要环节。在本节课中,我会以一个有趣的化学实验现象导入新课。我会向学生展示一个自制酸碱指示剂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到不同酸碱溶液的颜色变化。通过这个实验现象,学生能够激发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进而引发他们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欲望。
(二)讲授新知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还不够熟悉,需要进一步加强实验技能的训练。此外,部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加强知识的讲解和解释。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改进,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理解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这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的第二课题。
教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旨在让学生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方法,掌握一些常见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来探究和验证化学原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化学实验也有一定的兴趣。
但学生在实验操作方面可能还不够熟练,对一些实验技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实验技能。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化学原理,体验化学的乐趣。
四. 教学重难点1.实验基本操作的掌握。
2.实验技能的提升。
3.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分组合作法等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烧杯、试管、滴定管等。
2.实验试剂:酸碱溶液、指示剂等。
3.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对实验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本节课的实验内容,讲解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目的。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现象,验证实验原理,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与实验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实验内容和所学知识,强调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与实验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教案建议课标要求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的方法。
3.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
内容分析及教案建议本课题通过两个探究活动来加深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
这两个探究活动都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提炼出来的,会给学生以新的感受和启迪。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通过对蜡烛在点燃前、燃烧时和熄灭后三个阶段有引导的观察,着重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
对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通过给出实验原理的信息和图示实验步骤等方法,着重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并能明确地表述探究所得到的结论。
教案建议如下: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看似简单,其实有着比较深刻的内涵。
要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参与此项探究活动,敢于增加或更改某些实验观察的内容,谁观察到的现象越多,描述越详细越准确越好;要鼓励学生敢于将自己的实验结果与别人进行交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并改进自己的短处。
教材中对这个探究活动的小结很重要,要引导学生亲自感受化学学习的以下特点:⑴关注物质的性质;⑵关注物质的变化;⑶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引导学生积累对物质的一些具体性质和变化的认识,为下一单元学习化学性质和化学变化等打好基础。
2.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趣味性较强,较易引起学生参与的兴趣。
但该探究活动的实验步骤较多,且收集呼出的气体的操作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可在课前要求学生预习该探究活动的内容,并在家里利用吸管、瓶子、盆子等进行收集呼出的气体的操作练习,以使学生能够较顺利地进行该探究活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教案 2022年(公开课)人教版精品教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科学〔第|一课时〕沉着说课本课题通过两个探究活动来加深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学科的认识 .这两个探究活动都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提炼出来的 ,会给学生以新的感受和启迪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通过对蜡烛在点燃前、点燃时和熄灭后三个阶段有引导的观察 ,着重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 .对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 ,通过给出实验原理的信息和图示实验步骤等方法 ,着重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并能明确地表述探究所得到的结论 .本教案设计时 ,为使学生感受和体会到化学实验对化学的重要性和仔细观察对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特意提供了 "有关炸药的创造〞和 "青霉素的发现〞等资料 ,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学习精神 .在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 ,教案设计并未着太多笔墨 ,这主要是由于课本对操作活动进行了图文并茂的安排 ,即其本身已十分详细 ,故这两局部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对学生实际操作的指导上 .另外 ,由于是第|一次亲自动手做化学实验 ,故根据学生特点组织好学生进行有条不紊的探究 ,在本课题中也显得十分重要 .因此 ,在本课题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想方法组织好学生 .由于实验报告的书写是化学学习中经常要面临的问题 ,故在第二课时特意增加厂有关化学实验报告的书写问题 ,并通过探究活动2 ,直接进行稳固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 .(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实验 .(3)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的方法 .(1)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能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体会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2)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与交流 .(3)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4)能意识到化学对人类社会开展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 .教学方法提供资料一激发兴趣一活动探究一得出结论一提高认识等 .教具准备1.教师用具投影仪或相关的录像资料 .2.学生用具第|一课时:白色蜡烛、水、小刀、水槽、小试管、火柴、小烧杯、石灰水 .第二课时:集气瓶、玻璃片、水槽、饮料管、木条、胶头滴管、水、石灰水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引导学生意识到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对蜡烛燃烧的探究 .第二课时:化学实验报告的写法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投影或放录像、图片等]有关炸药的创造 .1.硝化棉(硝化纤维素):硝化棉是一种炸药 .如果点火 ,它就燃烧 .如系上雷管 ,它便爆|炸 .硝化棉用来制爆破筒、供矿井爆破(通常与硝化甘油混用)、深水爆破及制作无烟火药 .克里斯琴、舍恩拜因偶然发现了硝化棉!舍恩拜因是瑞士巴塞尔大学的化学教授 .1846年的某一天 ,他正在妻子的厨房里做化学实验 ,当时打破了一个烧瓶 .烧瓶里装了硝酸和硫酸 ,这些化学品洒了一地 .当时舍恩拜因找不着拖把 ,于是一把抓起妻子的棉围裙就去擦污迹 ,之后将围裙挂在热炉子前烤干 .当围裙枯燥到一定程度时 ,着火了 ,烧得一点不剩 .舍恩拜因就这样创造了硝化棉 .他进一步实验 ,觉得这项创造的潜力非常大 .比方 ,当战场上枪炮齐发时 ,黑色火药会造成滚滚浓烟 .浓烟熏黑了战士 ,炮膛里有灰烬 ,战场上也是乌云笼罩 .但硝化棉却可以干净地燃烧 ,不留痕迹 .舍恩拜因将此 "配方〞卖给几国政府 ,于是硝化棉生产厂家纷纷建起 .但是硝化棉易爆 ,很难人为控制 ,不少工厂造起又炸掉 .2.硝化甘油:1847年 ,一位名叫阿斯卡尼奥·索布里罗的意大利化学家用普通甘油做化学实验 .当他工作时 ,他让甘油一滴一滴地滴进了冷态的强硝酸和硫酸的混合物里 ,结果生成了少量硝化甘油 .当索布里罗加热玻璃试管里的一滴硝化甘油时 ,发生了猛烈的爆|炸 .这种炸药远比硝化棉炸药的威力强大 ,且不易控制 .二十年后 ,艾尔弗雷德·诺贝尔发现了控制硝化甘油的方法并将其制成了甘油炸药 .3.甘油炸药:甘油炸药由硝化甘油制成 .它是艾尔弗雷德·诺贝尔于1847年创造 .当时他年仅十四岁 .不过 ,由于硝化甘油极易爆|炸 ,处理时很危险 ,当时还不能广泛使用 .诺贝尔二十九岁时 ,开始寻找使这种物质更平安的方法 ,并创造了雷管 .后来 ,诺贝尔经过研究和实验发现:硅藻土(德国北部出产的一种多孔的火山土)可吸收硝化甘油 ,且硝化甘油与硅藻土混合后丝毫未影响其爆|炸性 ,但稳定性却大大提高了 ,并且易于处理 .诺贝尔将硅藻土和硝化甘油的混合物硬化形成棒状 ,他称之为甘油炸药 .诺贝尔是一个热爱和平的人 ,他称战争是 "恐怖中的恐怖 ,一切犯罪行为中最|严重的犯罪〞 .他希望炸药用来开矿和修路 ,而不是用来消灭和屠杀人民 .诺贝尔死时非常富有 ,他决定用自己的财产设立奖金 ,每年一次颁发五个奖项给世|界杰出公民 ,而不是留给家族 .诺贝尔奖第|一次颁发是在1901年 .诺贝尔奖设立了物理、化学、医学与生理学、文学和和平奖五大项 ,1969年参加了第六项 - -经济 .[总结引入]炸药的创造只是化学诸多的研究成果之一 ,但它却告诉我们: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 ,亦即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科学 .[板书]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科学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科学[师]说到化学实验 ,我们很自然地会想到化学实验室 .但是 ,你相信吗现在的化学实验室的前身竟是炼丹术士和炼金术士的作坊 .此后经历了家庭个人实验室并一直开展到现在的化学实验室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有关内容 ,并引导学生观看课本图1 -12、图1 -13、图1 -14)[过渡]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 ,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 ,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 ,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 .[板书]二、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师]下面 ,就让我们通过实验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首|先 ,让我们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探究 .[板书]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师]蜡烛燃烧是我们最|熟悉的一种化学现象 ,那么 ,对于该现象你有没有更多的思考过呢比方说蜡烛是由什么做成的它燃烧后生成了什么除了燃烧它还具有哪些性质等等 .下面 ,就让我们来仔细观察蜡烛的燃烧 .[讲解]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要了解物质发生的变化.必须从观察入手 ,并在观察中思考 ,然后对观察到的变化条件、现象和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归纳 .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感官 ,还可以借助仪器通过实验 ,观察物质及其变化的条件、现象和结果 .仔细的观察和思考 ,往往能导致伟大的发现 .如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对青霉素的发现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注:以下资料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用]资料:就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 ,青霉素还没有问世 ,人类频频受到细菌的 "侵袭〞而又束手无策 .妇女死于分娩 ,婴儿出生不久就夭折 ,儿童患了猩红热……即便是手指不小心扎了根刺或者皮肤划开一个微小的伤口 ,也可能因此而致命 .类似这样的人间悲剧 ,随着青霉素的发现而逐渐消失了 .弗莱明发现青霉素 ,一半靠的是机遇 ,而另一半那么靠他聪明的头脑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一战〞期间 ,弗莱明曾在皇家军队医务队服役 ,不仅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 ,而且也感受到了人类需要优质抗生素的迫切性 .当时许多士兵由于伤口感染 ,医生们无法消毒 ,只好向伤口注入各种化学抗菌物质 ,但似乎效果不大 .弗莱明在他的实验室里摆满了各种实验用的细菌培养皿 ,每天细心观察 .有一次 ,他偶尔得了感冒 ,就取下一滴鼻涕放进培养皿里 ,几周以后 ,他发现培养基上长满了金黄色的菌落 ,在鼻涕的周围 ,也有菌落生长 ,但看上去是透明的 ,就像被溶解了似的 .于是 ,一个问号在弗莱明脑海里产生了:这是否意味着鼻涕里含有某种杀菌的物质呢接下来的一周 ,弗莱明记录了更多的发现:人的皮肤、器官组织、头发、指甲甚至|有些花木、蔬菜里都含有这种溶菌物质 ,它几乎无处不在!事实上 ,它是人体内的一种天然抗菌物 ,无非当时人们没有意识到 .弗莱明把他的新发现命名为 "溶菌酶〞 .科学的发现 ,往往都有相似的一面 ,但只有有心人才会把握机遇 ,获取成功 .1928年 ,奇迹再次在弗莱明的实验室发生 .一次 ,他在清理培养皿时 ,意外地发现 ,他的葡萄球菌培养物已经被霉菌感染 .而在霉菌生长的地方 ,葡萄球菌却在迅速分解 .他小心地将霉菌别离出来 ,发现是其中的活泼物质抑制了葡萄球菌的生长 .由于这霉菌来自于青霉菌类 ,他给它取名为青霉素 .弗莱明以科学家的严谨语言向世人公布了他的发现 .此后 ,他继续不停地做实验 ,他发现 ,青霉素的 "个性太活泼〞 ,不容易稳定 ,无法将它提纯 .直到1940年牛津大学的医学研究者恩斯特·钱恩和霍华德·弗洛里引进了另一种物质 ,才将青霉素加以稳定下来并提纯 ,从而投入大量生产 .有意思的是 ,这一引进的物质就是弗莱明先前发现的 "溶菌酶〞 .一年后 ,青霉素首|次在医学上应用 . "二战〞期间 ,青霉素成为战场上神奇的抗生素 ,大显神威 ,挽救了数以万计的生命 ,被称为 "有魔力的子弹〞 .弗莱明因而被赞颂为英雄 ,1945年 .他和钱恩以及弗洛里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青霉素不仅治愈了那些受细菌感染而挣扎于死亡线上的人 ,还赋予了医生从一开始就防止人体被细菌感染的 "免疫〞能力 .大量的临床实验证明 ,青霉素是一种平安的药物 ,但也有一些人对它有过敏反响 ,少数过敏者会发生十分严重的反响 ,甚至|死亡 ,至|今 ,医生给病人打青霉素针时 ,也往往需要先做过敏试验 .与弗莱明时代相比 ,我们今天已能够生产出各类不同的青霉素 ,有口服药 ,有注射剂 .它们能够杀灭更多种的细菌 .一种少见的菌落出现在细菌培养皿上的时机是微乎其微的 ,而要被发现就更难了 ,只有爱思考且细心谨慎的人才可能通过细致的观察 ,不让任何微小的迹象逃过他的眼睛 ,奇迹往往总是这样发生的 .青霉素的发现恰好说明了这一点 .[师]现在 ,就清大家利用桌上的物品通过实验来对蜡烛及其燃烧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 .你可以按课本提示进行探究 ,也可以增加或更改某些实验观察的内容 .并将你观察到的现象描述下来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完毕后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可5~6人)交流自己的观察记录 ,并比拟谁观察到的现象多 ,谁的描述更细致、更准确 .然后取长补短、互为补充 ,准备与其他小组的结果进行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到前面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对学生不同于课本的探究内容教师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并进行评价 .如:有的同学试图去收集蜡烛熄火后产生的白烟 ,并想知道它究竟是什么有的同学用小试管或瓷碟去燎火焰或压住火焰加热 ,结果观察到其外表有黑色物质析出 ,并打滑腻感等等 .[问]通过以卜探究 .你对石蜡有了怎样的了解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得出结论 ,并板书]石蜡为白色 ,常温下呈固态 ,硬度较小 ,密度比水小 ,加热可熔化、汽化 .石蜡能在空气中燃烧 ,燃烧时发光 ,发热 .其火焰分三层 ,其中最|外层的火焰温度最|高 .石蜡燃烧生成新的物质 - -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讲解]我们刚刚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表达了化学学习的以下特点:[教师投影总结并讲解][投影内容如下](1)关注物质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 ,以及如石蜡能否燃烧、其燃烧产物能否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等等 .(2)关注物质的变化 ,如石蜡受热时是否熔化 ,燃烧时是否发光、放热并有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生成 ,等等 .(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即不是孤立地关注物质的某一种性质或变化 ,而是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描述 ,并进行比拟和分析 ,以得出可靠的结论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我们知道化学学习离不开化学实验 ,而化学实验的过程又是我们仔细观察和认真分析的过程 .同时 ,它也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处处留心皆学问![布置作业]1.参考课本 "探究活动报告〞的格式写出本次探究活动的报告(注:也可以自己设计报告的格式);2.预习探究活动② -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并在课下练习收集气体的操作 .板书设计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科学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科学二、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石蜡为白色 ,常温下呈固态 ,硬度较小 ,密度比水小 ,加热可熔化、汽化 .石蜡能在空气中燃烧 .燃烧时发光 ,发热 ,其火焰分三层 ,其中最|外层的火焰温度最|高 .石蜡燃烧生成新的物质 - -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年级| 初三学科化学版本期数内容标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科学〔第|一课时〕分类索引号分类索引描述教学法主题词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科学〔第|一课时〕栏目名称教案精选供稿老师审稿老师录入一校二校审核第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CO2的反响原理 .(2)探究实验室中制备CO2的装置 .(3)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能合理使用课堂资料 ,并会利用这些资料设汁实验方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设计装置和制取气体的过程中获取成就感 ,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探究实验室中制取CO2的装置 ,并制取CO2 .教学方法理解资料 -一分析探究 - -归纳总结 - -反思小结 .教具准备教师用具:投影仪 .学生用具:(1)仪器:小试管、药匙、注射器、锥形瓶、平底烧瓶、烧杯、大试管、集气瓶、长颈漏斗、(带导管的)双孔塞及单孔塞、带塞子的弯导管、水槽、酒精灯;(2)药品:石灰石、碳酸钠、稀盐酸、稀硫酸、澄清的石灰水、木条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响原理CaCO3 +2HCl = = = =CaCl2 +CO2↑ +H2O二、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局部 .固体和固体反响反响物的状态固体和液体反响气体发生装置液体和液体反响……反响条件〔是否需要加热、加催化剂等〕密度比空气大的 - -向上排气法排空气法气体收集装置密度比空气小的 - -向上排气法排水法〔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反响〕二氧化碳和氧气制取实验及相关性质比拟制取原理〔写化学方程式〕反响物的状态反响条件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或小是否溶于水是否与水反响二氧化碳氧气氢气{讨论}如何判断气体密度的大小 ?用以下仪器组装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三、制取CO2的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参加药品;3.制取收集气体 .[思考]1.如何验证所制出的气体是以CO22.如何验证集气瓶中CO2已收集满四、验证CO2气体的方法(见板书设汁)1.检验方法:将导管通入澄清石灰水 ,假设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生成的气体是CO2 . 2.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假设木条熄灭 ,那么说明CO2已收集满 . [探究]1能否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 ?2能否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 ?3能否用Na2CO3代替CaCO3 ?4收集满CO2的集气瓶正放还是倒放在桌面 ?[思考]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是什么[总结]1. 选择反响原理;2.选择适宜的实验装置;3.确定验证气体的方法 .板书设计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响原理CaCO3 +2HCl = = =CaCl2 +CO2↑ +H2O二、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三、制取CO2的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参加药品;3.制取收集气体 .四、验证CO2气体的方法1.检验方法:将导管通入澄清石灰水 ,假设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生成的气体是CO2 . 2.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假设木条熄灭 ,那么说明CO2已收集满 .五、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1.选择反响原理;2.选择适宜的实验装置;3.确定验证气体的方法 .。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设计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设计《《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初步认识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
掌握探究蜡烛及其燃烧的过程、现象以及结论。
2、初步学习观察和描述化学实验的方法。
3、了解关注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过程等化学学科学习的特点。
【学习重点】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学习难点】实验现象的分析与讨论【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蜡烛、火柴、小刀、干燥的烧杯、水槽、蒸馏水、澄清石灰水。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家都看过西游记,一定也记得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它能炼出仙丹。
其实太上老君是在做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室的前身就是古代炼丹术士和炼金术师的作坊,虽然长生不老的仙丹和点石成金都不靠谱,但是炼丹术士和炼金术师发明了许多实验器具及一些分离物质的方法,也积累了大量的化学知识,为化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作出了贡献。
由此可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的成果与创造都是在实验室中反复地实验而得出的,学好了化学实验,能为我们学好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
那么如何才能学好化学实验呢?我们今天来学习课题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二、新课讲授【讲解】今天我们就以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为例来学习探究实验的过程。
在进入实验之前,我们要明确观察实验的三个阶段。
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
实验前,我们要观察参加反应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等物理性质;实验中,我们要观察到的光、热、火焰、沉淀、气体等现象的产生,要注重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后,我们要观察生成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接下里我们一起来看实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P12、P13内容【讲解】同学们看,老师手中有一根蜡烛,大家都知道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烛芯组成的。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优秀教学案例
5.教学策略灵活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我灵活运用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教学策略,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我注重与学生互动,提问和引导学生思考,使他们能够在实践中掌握实验知识和技能。这种人性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2.问题导向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索欲望。通过问题的设置和引导,帮助学生建立实验目的和实验操作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我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他们合作完成实验操作和分析实验结果。这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又提高了他们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我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四)总结归纳
1.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和实验现象的规律。
2.我通过提问和引导学生思考,帮助他们巩固实验知识和技能。
3.我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困惑,并引导他们通过思考和讨论解决问题。
(五)作业小结
3.在导入新课时,我还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举例说明化学实验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二)讲授新知
1.在讲授新知时,我注重理论与实验相结合,通过展示实验现象和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原理。
2.我使用生动的图片、图表和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实验现象和结果。
1.在作业小结环节,我布置相关的实验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并提交。
甘肃省武威第十一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案新人教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标解读与教材分析【课标要求】:初步学会对实验景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能无认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求价值的成绩,并能在教师指点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经过对实验景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初步学习书写探求活动或实验报告的方法;培养先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成绩的能力,和透过景象看本质的逻辑思想能力。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题位于九年级化学上册起始部分,是先生接触到的第一个化学活动与探求实验。
先生在化学课的第一节课上对化学学科有了一个初步印象,知道了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资,但是怎样研讨、利用甚么方法研讨物资并不清楚,经过这节课将对这个成绩有个残缺的认识;同时在这节课中,先生将会与化学实验第一次亲密接触,怎样进行实验、科学探求的方法又是甚么,将会直接影响到以后实验探求的学习。
因而,本课是化学实验的基础,对全部初中化学乃至今后的化学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过程与方法本课题次要以先生的探求实验为主,因而采用探求式教学方法比较合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指点和辅助的作用,将学习的自动权留给先生,使先生在小组合作探求的活动中深化理解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先生先生求实的探求精神。
2.培养先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求。
2.探求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难点1.蜡烛及其燃烧的探求。
2.探求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媒体教具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修正栏教学内容师生互动展现图片,并解说图片讨论这些化学成果都是怎样得来的?(板书本节课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发问)我们身旁,到处都有化学的身影。
比如说蜡烛,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在生日场合、许多特定情况下,我们都会用到蜡烛。
请每个同学想一想看,你对蜡烛或蜡烛燃烧了解有多少?除了上面的景象外,还有哪些景象是我们没有观察到的呢?提出探求课题(一)对蜡烛及燃烧实验的进一步探求引导先生进行实验探求,并指点实验观察的方法和角度(引导探求)第一阶段:实验前我们曾经观察到了蜡烛的颜色、气味、外形、除了这些之外,还该当留意观察蜡烛的哪些特性呢?先生观看图片,发表本人的见解:提出化学的许多严重发现和研讨成果都是经过实验得到的。
2012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
2012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学背景本教案适用于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教学。
二. 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实验在化学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2.掌握几种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
3.学会如何进行科学实验并进行有效的实验记录。
三. 教学重点1.化学实验在化学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2.化学实验记录的意义和方法。
四. 教学难点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否得到提高。
五. 教学准备1.针对课本内容准备好实验器材、试剂和实验材料。
2.准备好课件,给予丰富的实验例子。
六.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列举化学实验在现代科学中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对本次实验内容进行思考。
第二步:呈现1.利用课件和实验装置进行现场演示化学实验,引导学生了解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2.利用短视频让学生观看化学实验的过程。
第三步:实验操作1.指导学生根据实验步骤和实验指导书进行实验操作。
2.在实验中注意引导学生耐心、细致地进行操作和记录。
第四步:资料整合1.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收集,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2.整理实验数据,让学生对实验过程和要点有更深入的认识。
第五步:探究思考1.分析实验数据,引导学生根据所得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2.提出探究问题,并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
第六步:课堂小结1.简要回顾本次实验内容,强调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难点和问题。
2.概括本次实验的目标和意义,并进行思考和总结。
七. 教学反思本次实验教学注重“实验、观察、记录和分析”四个环节,在每一环节都加强了实验思维、观察思维、分析思维和归纳思维的培养。
教师及时掌握了学生的学习状况,采用个别化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顺利完成实验,增强了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的过程具有反复性、矛盾性和发展性,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和思考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讨论一个实验现象或原理。
2.讨论主题:各小组针对所负责的实验现象,讨论其背后的化学原理,以及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3.交流分享:各小组向全班同学分享讨论成果,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4.教师引导: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实验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7.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8.课后作业:布置与实验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在小组内部分享实验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5.课后拓展,提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践能力:
-布置课后实验任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推荐与化学实验相关的书籍、网络资源,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拓展知识面。
6.教学评价,关注学生成长: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引入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操作。
-利用多媒体展示化学实验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医药、环保、能源等领域的实例。
-设计有趣的化学实验,如“火山爆发”、“彩色火焰”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分层次教学,注重个体差异:
-针对学生的不同基础,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实验,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实验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挑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九上化学教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过程和应用等方面。
化学涉及面十分广泛,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本教案将会深入探讨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的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掌握化学的实验技能和常用实验器材;3.熟悉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和化学方程式的编写方法;4.学会使用酸碱指示剂以及简单的酸碱滴定实验;5.了解常用气体的制备方法和性质。
教学内容第一节: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化学的基本概念: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性质、结构以及变化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
化学的发展历程:从古代的炼金术到现代化学的逐步形成,历经了许多著名的学者及其研究成果,如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瑟斯、现代化学之父拉瓦锡等。
第二节:化学实验技能化学实验器材:弧形胶头滴管、量筒、比重瓶、滴定管、实验室烧杯等。
化学实验技能:采样、称量、溶解、反应等基本实验操作。
第三节:化学反应类型化学反应类型: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分解反应等。
化学方程式的编写方法: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符号表示法、配平等。
第四节:酸碱滴定实验酸碱指示剂:橙黄色甲基橙、橙黄色溴甲酚、酚酞等。
酸碱滴定实验:动态监测反应的滴定过程,找到化学反应终点并计算出反应物质的浓度。
第五节:气体的制备和性质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采用实验室装置,如制备氢气、氧气、氯气等。
气体的性质:气体的可压缩、扩散、混合和易燃等性质。
教学方法本教学以讲授为主,结合实验操作和教学演示等方式教授。
课堂互动1.老师与学生互动提问,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2.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共同思考问题,相互帮助。
课后作业1.通过对教学中化学实验器材的了解,自行购买一些实验器材并完成相关实验练习;2.练习编写化学方程式和综合计算,巩固化学反应类型的相关知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优秀3篇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优秀3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牛牛范文的小编为您带来的3篇《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篇一【目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认识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学会细致、准确、客观地观察、描述和记录实验现象。
2、过程与方法:能有意识地发现生活中值得探究的问题,并能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情感与价值观: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认识学习化学的价值。
实验准备:1、澄清石灰水,水2、蜡烛、小刀、火柴、烧杯(干燥、洁净)、集气瓶、玻璃片、水槽。
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回顾旧识:请举出你了解的生活中的可以燃烧的物质。
思维联想:怎样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实验探究:探究1:观察和描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探究指导:观察方法:运用味觉以外的感觉器官对蜡烛燃烧前、燃烧时和熄灭后进行详细的、客观的观察、描述和记录。
记录方法:课本第九页探究实验报告。
探究观察提示:1、点燃前:观察色、味、状态,形状,硬度,溶于水的性质,是否浮在水面,水里或沉入水底。
2、点燃时:发生了哪些变化?火焰的层次怎样,亮度怎能样,温度高低怎样?怎样证明它的生成物是什么?3、熄灭时:有何现象?迅速用火柴点刚熄灭的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探究参考:1、点燃前:蜡烛为圆柱形,白色固体,半透明,有轻微的气味,质地柔软。
用小刀可切割,指甲可划出痕迹,中心由细线拧成的烛芯,把切下的小块蜡烛放入水中,不溶于水且浮在水面上,说明密度比水小。
2、点燃时:蜡烛能被点燃,燃烧时较安静,并能持续燃烧,有火焰产生,火焰会随气流闪烁、摇晃,火焰上有黑烟向上冲,火焰分层次,上层火焰黄色且明亮,中层较暗,内层底部淡蓝色,把火柴梗放入烛火中,外层火焰处最先碳化,说明外焰温度最高。
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1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
初步学会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小结感受化学学习中关注物质性质、变化以及变化过程和现象的特点。
3.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从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入手,让学生体会到自主探究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2.通过合作实验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教学重点学习如何有序全面地观察物质,描述现象。
教学难点对蜡烛发生化学变化后生成物质的探究。
学习用品试管、烧杯,火柴;蜡烛,石灰水。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故事:一使者到另一个国家,国王有意刁难使者。
就说:给你一枚硬币(相当于现在的一元钱),买的东西能充满整个皇宫,否则就要杀头。
使者去买了一盒火柴和一支蜡烛,点亮后,烛光顿时照亮了整个皇宫,烛光在照亮皇宫的同时,也给使者带来了生的希望。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蜡烛的燃烧。
二、自主探究1、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通过以及对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取化学知识。
2、蜡烛的外观为色体,用指甲能划出划痕,说明它的硬度。
把它放入水中,能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
3、蜡烛的火焰分为、、,其中的温度最高。
4、学习化学的特点:(1)关注;(2)关注;(3)关注。
三、合作探究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实验P12页的实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学生回答以下问题:l.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什么?2.蜡烛的颜色一般呈什么色?形状是什么样?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是否溶于水?是悬浮在水面还是沉入水底?说明了石蜡的密度比水大还是比水小?3.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几层?哪层最亮?哪层最暗?火柴梗扫过火焰哪部分首先变黑?4.蜡烛燃烧时,用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什么现象?得出什么结论?片刻后取出烧杯,迅速倒人石灰水振荡,有什么现象?推测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物质?(重点:讨论)5.熄灭蜡烛后,有什么现象?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请大胆猜想,“白烟”的成分:6.实验探究活动,体现了化学的哪些特点?(1)(2)(3)四、复习巩固1、在实验过程中多次重复实验的主要原因是()A、避免偶然的现象,使结果更真实B、得到较多的数据C、得出不同的结论 D 、实验失败后重新做实验2、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 、假设B、实验C、观察 D 、做出结论3、下列与化学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我国古代炼丹术和西方炼金术是化学实验的始祖B、古代炼金术师可以通过“点石成金”使贱金属变成贵金属C、古代炼丹和炼金的作坊是最原始的化学实验室D、炼丹术和炼金术的想法和作法都是脱离实际的4、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一单元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教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初步学习观察和描述化学实验的方法。
2.初步了解实验探究的过程,在教师指导下能根据一定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观察和分析得出结论,学习填写探究(或实验)报告。
3.了解关注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过程等化学学科学习的特点。
4.认识实验对学习化学的重要意义,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实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观察实验现象并规范、准确地描述实验现象,掌握化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实验探究的方法。
【情景导入】我们的生活处处都离不开化学,化学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那么化学是以什么为基础建立的呢?讲述:大家是否还记得《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我们不要小看这个炼丹炉,其实古代炼丹和炼金的作坊就是今天的化学实验室的前身。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的化学成果与创造都是在实验室中反复地实验而得出的,所以说要想学好化学就必须重视化学实验。
【课堂探究】探究一:探究实验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问题11:蜡烛燃烧实验探究的目的:观察蜡烛燃烧的变化,并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
问题12:对蜡烛及其燃烧探究的实验过程探究步骤观察物质的性质结论与解释观察蜡烛的制作材料烛芯棉线,外壳石蜡蜡烛由棉线和石蜡制成点燃前观察蜡烛的色、态、形、味无色、圆柱形固体、有特殊气味石蜡的物理性质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很容易切下来石蜡的硬度小将切下的石蜡放入水中浮在水面石蜡的密度较小燃烧时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燃烧的过程及火焰石蜡一边熔化,一边燃烧。
火焰分为三层石蜡具有可燃性取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在火焰上,1 s后取出最外层处先变黑,被炭化外焰温度最高用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珠蜡烛燃烧有水生成用一只内壁被澄清石灰水润湿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熄灭后将蜡烛熄灭烛芯上有白烟冒出石蜡蒸气被冷凝成固体用火柴点燃刚熄灭的白烟白烟燃烧白烟具有可燃性探究二:探究实验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问题21: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的目的: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设计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培养观察、记录、描述和分析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和评价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实验探究式和相互间的交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深刻理解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求实的探索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情分析
学生已接触过一些实验,对于实验有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
但学生刚刚开始学习化学,还不了解实验对于学习化学的重要性,还不能用化学的思维和方法开展实验探究,对科学探究的学习还是处于机械地模仿层面,还没有真正地理解科学探究的目的和意义。
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有:把探究目的和活动名称出现的问题混为一谈;把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混为一谈;描述实验想象时,语言表达逻辑混乱、词不达意等。
二、教学重点
收集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并利用性质对其进行探究。
三、教学难点
收集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并利用性质对其进行探究。
四、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与教学反思)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与教学反思)-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教学目标l、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3、通过探究,使学生体会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点、难点1、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2、训练学生主动发现实验现象;学会表述实验现象。
三、课时安排 l课时四、课前准备蜡烛、火柴、烧杯、玻璃导管、白纸(稍微硬些的)、澄清的石灰水五、教学过程[新课引入]世界是物质的,化学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
化学实验是研究物质的重要手段。
同学们,你做过蜡烛燃烧这个实验吗你仔细观察过燃烧的蜡烛吗如果用"化学的眼光"去观察,你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学生阅读]P7"活动与探究"[学生讨论]1、燃烧时可能发生哪几种变化?2、你猜想蜡烛会有哪些性质?3、你想通过什么实验手段来证实它们?4、你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向老师咨询?[学生质疑](可能问到的问题)1、石蜡是一种什么物质2、蜡烛怎么会有各种颜色3、蜡烛是怎么制成的4、烛芯仅是纯棉线吗5、为什么点燃烛芯就能引燃蜡烛6、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是因为它都变成蜡油了吗7、蜡烛燃烧有时冒黑烟是怎么回事8、、蜡烛燃烧时是固体蜡燃烧还是蜡油燃烧还是有其他情况9、蜡烛燃烧时,火焰为什么越来越高10、吹灭蜡烛时为什么会闻到很难闻的气味[教师答疑](边答疑边为后面的实验探究设下埋伏,凡是通过实验探究能得到答案的暂不作答)[学生活动]试述实验探究的主要步骤及其目的。
[教师指导]实验步骤和观察要点:(电脑画面提示)l、取一支蜡烛,观察其颜色、状态、气味、手感;用小刀切下一片蜡烛,将其放入水中,观察它是否溶解、是否下沉;2、用火柴点燃一支新蜡烛:(1)观察蜡烛外部形态的变化,例如烛芯被点燃后大约几秒钟蜡烛熔化;周围气流稳定时、不稳定时烛火及蜡烛的外型变化;蜡烛周围温度的变化等;(2)(如图1)观察蜡烛的火焰有无明显的层次,其颜色、亮度、温度有无明显差异(可选用火柴梗或稍硬的白纸测试);图1 图2(3)(如图2)将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其内壁;然后将其迅速翻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石灰水是否有变化;3、吹灭蜡烛,观察;4、熄灭蜡烛时,试用火柴点燃白烟,看看会给你带来什么惊喜?5、(拓展实验)(如图3)小心地往烛焰里插一根玻璃导管,你会发现什么用火柴在导管的另一端点燃,你又会发现什么图3[实验探究]学生每二人一组,边实验、边记录、边思考;教师巡视,指导、答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知识点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正确观察、描述和理解化学实验现象是学习化学和科学探究必备的技能。
实验前,必须设计好实验现象记录表和实验报告表;实验中,要细致地观察、准确地描述、认真地记录实验现象;实验后,要认真填写实验报告,在实验报告中,说明和解释有关实验现象。
取一根火柴梗平放入蜡
烛火焰中约
后取出
火焰顺着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
2.对蜡烛燃烧生成物的探究
石蜡燃烧的文字表达式表示为:
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生成新的物质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一般采用该方法来鉴别二氧化碳气体。
例1、小明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
他的以下做法中你认为不合适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
B.查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物质是什么
C.因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故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例2、某小组为了验证蜡烛燃烧后的产物的成分,设计了如下的探究活动,其中有以下几项主要操作。
仔细阅读,认真思考,完成以下填空。
探究活动名称:______________
所需仪器和试剂:蜡烛、澄清石灰水、火柴、_________________等。
结论: 。
答案:探究蜡烛燃烧后生成什么 干燥的小烧杯 1.烧杯内壁变模糊,有无色液珠生成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蜡烛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例3、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烛芯组成的。
某同学在做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时,用火柴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产生的“白烟”,他惊奇的发现蜡烛又重新燃烧起来。
由此他大胆做了一个推测,此“白烟”是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水蒸气
D.石蜡固体小颗粒 知识点二:对空气和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探究 1.知识储备
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利用这一点可以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在澄清石灰水的量一定时,白色浑浊越多、说明二氧化碳的含量越多。
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以此可以检验氧气的存在。
木条燃烧得越旺,说明氧气的浓度越大。
2.活动探究
步骤1、2、3、4具体操作见下图
例1、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的方法是( ) A .把呼出的气体收集起来,用燃着的木条检验
B.把呼出的气体收集起来,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C.把呼出的气体收集起来,然后到入澄清的石灰水
D.对着干冷的玻璃片呼气
例2、小明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比吸入的空气
中二氧化碳含量多”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及现象如下图所示。
(1)根据实验的现象,小明得出的结论
是。
(2)小明进一步了解人体呼出和吸入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的原
因,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这是由于人体内肺泡与血液、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发生了
交换。
知识点三:实验设计与探究
实验探究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实验设计、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评价交流
描述实验基本方法:实验操作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观察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实验前------------------实验中
-----------------------实验后
(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是否放热,吸热,发光,变色,生成沉淀或气体等)(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种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