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死可以往生吗

合集下载

佛教丧葬礼仪

佛教丧葬礼仪

佛教礼仪--丧葬礼仪篇在很多的礼仪中,丧葬礼仪和我们大家有着密切的关系。

人生自古谁无死,所谓生死无常” 生死事大”生死是每个人必经的过程,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把生死看成是人生的两件大事,尤其慎终追远”的孝亲思想一直是中国固有文化中为人所称誉的美德,此与佛教的报恩思想颇为符合。

不过,中国民间的丧葬礼仪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很多不合时宜的观念、作法实在应该净化、改良。

例如:民间延续着一种令人费解习惯,人死后出葬的时候,在沿途上,边走边洒一些用黄纸剪成形状像古币一样直径在10公分左右的纸钱”而且,在出殡的车辆所经过的桥头上,还要压上一张黄纸,叫做买路钱”据年纪大的人讲是为了打发小鬼儿”让逝去的人在通往黄泉的路上顺顺当当,不再有什么磨难,至于这种习惯是怎么来的,很少有人能说清楚!类似这样的丧葬习俗不但浪费,而且有失庄严。

为更好地为广大信士服务,特别订定佛教礼仪一一丧葬礼仪篇,说明往生前的临终关怀、撰写遗嘱,以及往生后的助念、入殓、殡葬等礼仪。

一、临终关怀死,是人生的一件大事。

佛教认为:生、老、病、死,人之常情,而死并非生命的结束,只是另一场轮回的开始,所以说"生死一如",要我们看淡生死,进而勘破无常。

但是在大限将至之际,如何让病者身心安乐,无苦而终,才是最实际的一种做法,这也就是所谓"临终关怀"。

“临终关怀”并不是消极的等死,而是积极的拔济饶益。

透过对死亡的认识,让人从死亡的恐惧中解脱死亡的认识,让人从死亡的恐惧中解脱出来,坦然欢喜地面对死亡。

我们也希望家属对临命终人给予种种的协助,如舒适的环境,整洁的衣单,调和的饮食,乃至以庄严的佛号引导病人走完人生最后一程,不但人生无有遗憾,更拥有死亡的尊严,以及充满着移民的欢乐。

一般人提到死亡,总会产生种种恐怖、可怕的想象,担心自己会上刀山下油锅,受种种的苦刑。

其实如果我们了解死亡的真相之后,死亡对我们而言,就像领了一张出国观光的护照,到处可以海阔天空,悠游自在。

一般人都是横死,正命死很难

一般人都是横死,正命死很难

佛教把培福叫种田:就像农民在春天播种,到了秋天才能有收获,如果春天不播种,那么到了秋天就一无所获。一个人的福报是从哪里来,不是从天上掉下来。有的人在一生中,任何好事都落不到他的头上,于是怨天尤人,说老天爷没有长眼睛,不幸的事情总落到自己头上。
其实,一个人的运气好不好并不是取决于老天爷,倒是与你的福报有关,而福报是来源于培植福田,广种恩田、敬田、悲田,通过布施、供养才会有福报。广修供养,从经文表面上看,虽然只讲到供养诸佛,但是从经的内容来看,其实已包含了供养一切众生。
南怀瑾:一般人都是横死,正命死很难!
一说到供养,首先想到的是初一、十五,许多寺庙都有给佛、菩萨上供的习惯。还有,天天吃饭之前,我们都要供佛,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所以,供养也是修行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是对佛陀的尊重、恭敬的一种表达。
供佛并不是说佛一定要吃我们的东西,到时候你不供养,佛就得饿一顿肚子了,不是这回事。供养,是表达我们对佛陀的虔诚和恭敬,同时也体现我们对佛陀恩德的报答!
人因为贪著的关系,使得我们不能够广修布施。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把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拿去送人:送人的衣服,是过时、自己不喜欢穿的,才会比较大方的送给人家,很少有人能把刚买的时装送给他人。
再比如送人家电器,总是看家里那些用不着用旧了的拿去送人,你不会把刚买回来的大彩电搬去送人。为什么我们舍不得把最高档、最贵重的东西送给人家?原因就是贪著,因为我们对好的东西产生执著。
佛教中讲培植三种福田:
一是恩田。
是说对我们有恩的人,我们要知恩报恩,怀有一种感恩心,去报答他们的恩情。佛经里面讲:“一个人能孝敬他的父母,此人功德最大。”如果佛陀没有出世,我们孝敬、供养自己的父母,功德就是最大了。孝养父母,报答父母的恩情,也是在培植我们自己的福田。因此,一个学佛的人,如果在家里连孝敬、供养、报答父母养育之恩都做不到的话,那你就不是一个好的佛子。

往生的条件——精选推荐

往生的条件——精选推荐

往⽣的条件有⼀个观点认为临终时⼀定要有正念,⼀定要念头落在阿弥陀佛名号上才能往⽣。

否则便不能往⽣。

这个说法听起来好象蛮有道理。

然就净⼟特别法门往⽣⽽论,却不可作这样的判⾔。

如果净业⾏⼈念佛功夫良深,临命终时,正念在阿弥陀佛上,则决定往⽣。

对此我们要提倡、要⿎励⾝体⼒⾏。

但是却不能把这视为往⽣的标准。

念头没有放在阿弥陀佛上就不能往⽣,正念才能往⽣,意味着把⾃⼒功夫还是放在了第⼀要素。

真如此,则在往⽣这⼀紧要关头,阿弥陀佛在起什么作⽤呢?难道阿弥陀佛那么的被动?五劫的思维,⽆量劫的修⾏,整个的⼤愿都是要救度每⼀个众⽣,法界当中不遗留⼀个众⽣滑⼊轮回。

有着这样的⼤悲⼼,难道在我们往⽣之时不施展威神愿⼒,予以帮助,这可能吗?我们平时只要具⾜信愿持名,临命终时阿弥陀佛的⼤悲愿⼒便会法尔⾃然地展现在被救众⽣⾝上。

令其往⽣净⼟。

这是有圣⾔量依据的。

《佛说⽆量清净平等觉经》(⽀娄迦谶译),是五种原译本中最早的译本。

其中谈到三辈往⽣及边地疑城的情况。

先看中辈和下辈疑城往⽣的情况,以明了阿弥陀佛在众⽣临终时是如何令其往⽣的。

经中谈到中辈往⽣时,主要是指不能出家⾏作沙门者,然应饭⾷沙门,建造佛寺佛塔,烧⾹散花燃灯等等。

然这类⾏⼈平时做这些功德,“若其然后中复悔,⼼中狐疑,不信分檀布施作诸善后世得其福,不信有⽆量清净佛国,不信往⽣其国中。

”他中间有怀疑了,不信这些事了。

或者“暂信暂不信”,他便或不念佛了,或以轻浮⼼来念。

那么“其⼈寿命病欲终时,⽆量清净佛,则⾃化作形象,令其⼈⽬⾃见之。

⼝不能复⾔,便⼼中欢喜踊跃”,此⼈临命终时⾃因业⼒必然会下三恶道,阿弥陀佛在这个时候开始他的愿⼒作⽤了。

就⾃⼰变化成佛的形象,让这个亡者亲眼⽬睹。

这个⼈⼝⾥都不能说话了,但是⼼⾥⾮常踊跃。

同时他后悔原先的疑⼼,悔过原来的过失并忏罪,接续念佛求⽣。

这样,“其⼈寿命终尽,则⽣⽆量清净佛国,不能得前⾄⽆量清净佛所”。

⽣到边地疑城,不能见佛,不能闻法,不能亲近⽐丘僧。

人死后有三种力量决定他的去向

人死后有三种力量决定他的去向

人当在出生的时候,就已决定了死亡的命运。

所以,生的情景未必可喜,死的情景也未必可哀。

以佛法来说,若不出离生死,都是可怜悯者!因此,信佛学佛的人,平日所做的佛事,在临命终时最能得力。

平日修行有素,命终之后,必可出离生死的凡界,往生佛国的净土。

人死之后的去向,有三种力量来决定他的上升或下降:1、随重,随着各自所造的善恶诸业中的最重大者,先去受报。

2、随习,随着各自平日最难革除的某种习气,先到同类相引的环境中去投生。

3、随念,随着各自临命终时的念头所归,而去受生六道或生佛国净土。

由于如此的原因,佛教主张人们应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应当革除不良的习气,应当着重平日的心念,乃至念念不忘佛法僧三宝,念念要将自己所作的一切功德作为往生佛国净土的资本和道粮。

学佛的工夫,主要是靠平时的修行,归依三宝,受持五戒,供养布施,礼忏诵经,救济贫病,造福社会。

假如平时没有进入佛法,临命终时尚有一个补救之道,那就是根据“随念往生”的道理,劝他一心念佛,劝他万念放下,切切不要怕死,切切不要贪恋家属亲友和产业财物,切切不要心慌意乱,应该一心念佛,念“南无阿弥陀佛”;若已无力出声念,则在心中默念;他的亲属如果真的爱他,那就不可在他弥留之际放声大哭,那只有使他增加痛苦和下堕的可能;并且要劝大家陪伴念佛,使得临终之人的心念融洽于一片虔敬恳切的念佛声中。

若能如此,死后当可往生佛国净土;若其寿数未尽,也能以此念佛功德使他早日康复、福寿增长。

人将命终,或坐或卧,侧卧仰卧,均以他自己感到舒适为宜。

若已昏迷而尚未断气时,切勿因他有便溺沾身就给他洗澡或擦拭,以免增加他的痛苦嗔恼而影响到死后的去路。

命终之后,鼻息虽断,只要尚存一丝暖气,他的神识仍未脱离肉体,故须经过八小时后才可为他浴身更衣。

若用火化,最好是在经过二十四小时后。

人死之后,若不超凡入圣,一般说来,便成了亡灵。

无意识下死亡能否往生

无意识下死亡能否往生

无意识下死亡能否往生
问:在无意识状态下死亡,是否能够往生极乐世界?
慧律法师答:往生是要靠平常下功夫的。

如果临命终能够有端相(佛来接引:见佛、见光、见花、闻香),当然这是最好的了。

但如果说,我们在无意识当中死亡了,这要看他这辈子所造的因果。

神识脱离出来以后,就不会受到身体无意识状态的影响,也就是说,神识只要脱离肉身,无意识状态就摆脱了,它就照样比活人更清楚。

看过经典就知道,我们的中阴身脱离出来以后,六根猛利,似有神通,好像有大神通。

所以,就算他临命终在无意识状态下死亡,但如果他这辈子自从听到佛法,肯修福、肯修慧,就算他被车子撞到了,变成植物人,可是他深厚的善根还是在,只是因为他的灵魂受到肉体羁绊,只要断气以后,灵魂脱出来,所有的善业就继续显现出来,不影响往生。

再讲一句更贴切的话:如果这个人平常一心念佛、戒 ... 、放生、吃素、用功、度众生、散播正法……就算有一天走出去,在路上很不小心被车子撞死了,当下就往生,一定往生!
所以,临命终不管发生什么意外,他是综合这辈子所修的善根,是这辈子的综合体,要不然,修了那么多的福报,临命终怎么报呢?因为这样死,就不能往生,太不公平了。

所以,临命终怎么死的还是其次,重点在于活着你怎么做。

往生有两个意思

往生有两个意思

往生有两个意思往生有两个意思:一是佛教用语,谓由人或非人修行到成佛,以为人死后会转生于天界、仙界等。

二是出家僧尼死亡,称“往生”,俗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时所说“功满德就,接引上路”即此意。

还有就是指人的死亡。

古代官员退休离职叫做“致仕”;致,就是归,回去。

生命终结,都要向这个社会做最后的告别。

因而,每一次告别,我们也许只能留下匆匆一瞥。

当然了,不论你身在何处,心却永远牵挂着自己的故乡和亲人,哪怕你在外面混得再好,你的根始终在那里,你的灵魂始终在他们身边。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可是,人活着的价值并不仅限于长度,更重要的是宽度和深度。

有些人把它看作一条单调的直线,从来没想过生命可以拥有多种色彩。

对于人类来讲,生命的内涵已超越了时空的局限,生命本质上具有了普遍性与共同性。

因此,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应该具有平等性、普遍性、持续性。

如果生命缺少这三大特征,无疑将使其失去意义。

正如高尔基所言:“生命,如果跟时代的崇高的责任联系在一起,你就会感到它永垂不朽。

”而我认为,生命的伟大意义,恰恰在于生命的长度,而不在于生命的广度。

因为生命的价值在于其厚度。

纵观人类历史,凡能名垂青史者,莫不具备丰富的精神底蕴,绝非单纯地追求物质财富。

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了对祖国的热爱,对民族的忠诚,对事业的执著,对人生的追求。

他们不但为自己赢得了荣誉,也给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他们的生命虽然很短暂,但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

让我们学习老一辈革命家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鞠躬尽瘁的精神吧!世间之事变化万千,唯有理想信念亘古不变。

当今时代,我们依旧需要有志者“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气,需要前赴后继的奋斗,需要坚定不移的决心,需要百折不挠的毅力,需要开拓创新的锐气……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不断进步,历久弥新,正是因为人类怀揣梦想,才不停歇地寻找答案。

这种执着,就像阳光一般,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往生是活着去还是死后去

往生是活着去还是死后去

往生是活着去还是死后去
问:请问,当人往生去极乐世界时,是活着去或死后去?
大安法师答:活和死是什么意思?实际上往生的时候,这两个概念都是超越了。

在你死的当下,就是你活的当下:你业报身临终在定之时,即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时。

用智者大师这句话来考量,一般来说,它可以理解为活着去的。

如果你死了滑到中阴身阶段,他就不是这个样子了。

其实它叫文成印坏,常常用这个概念。

往生的时候,「文成印坏」是什么意思?用了《涅槃经》的一个比喻。

一个印是用蜡做的,他把这个印按下去的时候,这个印跟泥巴混在一起,当混在一起的时候,这个印就显现出来了,叫「文成」,印的纹路就出来了。

你文成,但你这个印原来是蜡泥做的,你按下去了是作为它文的一个组成部分,你印坏了,文成了。

那印坏和文成是同时的,而且是不间断的。

用这个比喻非常形象的表明:一个念佛人,临命终时看到阿弥陀佛带着莲华过来了,你自己就看到你的神识到了莲台里面,莲台就闭合了,弹指间就到极乐世界了。

当你的神识出来到莲台的时候,你身上的神识离开了,你这个身体就没有主人翁了,你这就叫死了。

死的当下,但是你没有滑到中阴身阶段,你死的当下就到了莲台里面,你是活着去的,你不是死著去的。

你的神识走了,你的身体死了,但是在莲华里面你的另外一个生命——法身慧命就诞生了。

这叫文成印坏。

你死亡的当下,就是你往生的当下,是同时的。

这样理解,大家就明白了,就不会有这种担忧。

横死是否违背因果律

横死是否违背因果律

横死是否违背因果律问:“横死有哪几种?这种现象是否违背因果律?”答:说违背因果律,是你对于因果定律的疑惑,你对于因果定律的无知。

世出世间任何一法,都没有办法违背因果律。

十方三世诸佛如来都没有办法违背,横死的人能违背?了不起!哪有这种道理!横死,有横死的因果。

我记得过去我讲经的时候也跟诸位报告过,我初学佛的时候,朱镜宙老居士常常跟我讲故事。

那个时候我们二十几岁,他老人家已七十岁了,把我们看作小朋友。

常常聊天讲故事给我们听,而且都是讲他自己亲身的经历。

他讲在民国二十一年,日本人侵略中国,一二八事变在上海爆发。

他那个时候在苏州一家银行作经理。

他们当中有几个朋友,常常在一块,公余的时候都在一块玩、在一块聊天。

其中有一个人是走阴差的,地位不很高,传递公文管文书的,在苏州城隍庙里面管公文,管这个的。

他说有一天很奇怪,他们在聊天的时候,这个朋友就说:“昨天晚上,上海城隍庙城隍送一批生死簿过来。

”人还没有死,名册已经送去了,送到苏州城隍庙。

在我们人世间,上海是特别市,是很大的,但是在阴间,上海的城隍地位很小,是个县长而已,苏州是都城隍,苏州好像是个省,省长一样,上海是县长,他们的公文送到省里面来。

他说他翻了一翻,觉得很奇怪,名字都是四个字、五个字的,一本都是的,很疑惑,所以他就跟朱老谈这个事情。

都想不出来,中国人的名字最多是四个字,有复姓。

但是不可能,这么多人死,全是出现复姓的,这个不可能。

怎么想都想不透。

三个月之后一二八事变,他们才恍然大悟。

知道什么?日本人的名册。

日本人该在这个战役里头死亡的名单,三个月之前,已经送到苏州都城隍那里去了。

没有一个冤枉死的。

为什么会遭横死?造作不善的业因。

所以,什么样的业因感什么样的果报,丝毫不爽,哪里会违背因果律!。

临终昏沉,有人助念能否往生

临终昏沉,有人助念能否往生

大安法师:临终昏沉,有人助念能否往生护眼色:绿橙棕黑字体:粗体大中小作者:大安法师发布时间:2011-8-16 22:59:40繁體版问:总想去东林寺闭关,一直也没有去成。

几年来经常看您讲的VCD,今天能在大佛寺看见您来讲经真是特别高兴。

学生有几个问题,请开示,人在临命终时,昏沉,提不起佛号,有人助念能否往生?大安法师答:阿弥陀佛慈悲至极,知道我们大部分人临命终时都有种种的障碍,包括昏沉。

昏沉是我们的第六意识昏沉啊,我们深层的意识——第七识、第八识,有着阿弥陀佛光明的注照啊,神识第八识往生跟第六识昏沉没有关系的。

我们平时具足信、愿、行,临终的时候也有往生的愿望,没有后悔,没有退转,阿弥陀佛一定能够帮助我们安稳地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这一点不要担心。

如睡梦去也是往生。

可能大家还是觉得有疑惑,因为听惯了很多:临终这一声一定要在“阿弥陀佛”上才能往生,最后没有在“阿弥陀佛”上,就不能往生。

这个话,你猛的一听好像也有道理,如果从激励大家用功念佛来说,也有它正面的道理,也有它一点作用。

但是你把这个作为往生的唯一的一个状态,可能就让很多人内心不安了:“我能不能做到临终这一念就在阿弥陀佛上啊?忽然有一个横死,有个水灾,有个地震,我这一念没有在阿弥陀佛上,是不是就不能往生了?”他有很多的恐惧不安。

那么这种恐惧不安,难道是念佛行人的正常状态吗?《无量寿经》不断地说,你具足一念清净的信心,至心回向,即得往生呐。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个“十念”是通平时的,也通临终的。

你平时具有十念,阿弥陀佛的愿力都紧紧地摄受啊,都会临终来接引呐。

所以佛在经典当中讲,就好像一棵树,它已经向西方倾倒了,最后锯下来——无论从哪个方向锯,它都是向西边倒的,它这种惯势已经出来了。

阿弥陀佛二六时中都在关心我们,知道我们什么时候是临命终时。

我们临命终时包括横死、水灾、火灾、地震,这些我们认为是突发事件,但是这个在阿弥陀佛眼里都是正常的,因为我造作了种种的恶业,会有种种的死亡的状态,这都是正常的。

家有横死的人要注意什么

家有横死的人要注意什么

要注意以下
1.人在死后一定要尽量让他走的体面。

寿衣的件数、质地是很有讲究的:件数要单数,诸如
五、七、九件不等,忌双数,怕凶祸再次降临;材质上则忌用缎子,因“缎子”和“断子”谐音,而多用绸子,因为“绸子”和“稠子”音同,寓意福佑后代多子多孙;寿衣还不能用皮毛制作,怕来世转为兽类。

2.古人认为人死后灵魂是不会一下子走远的,死亡会涉及很多事项,所以古人尤其重视葬礼日期的选择,以免引发系列的不幸。

而墓地的选择自古以来都十分讲究,墓地好坏直接关系后代的贫富吉凶。

因风俗习惯或畏惧权势而对某些不吉利的语言或举动有所顾忌;力求避免某些可能产生不利后果的事。

古代什么样的人进不了祖坟

古代什么样的人进不了祖坟

古代什么样的人进不了祖坟?祖坟有什么讲究?古代的时候远在他乡的老人在即将临终的时候都会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就是俗话说的落叶归根,但在古代的时候有做这几种职业的人是不能安葬在祖坟的,那时候选祖坟也是非常有讲究的。

所谓落叶归根,入土为安。

古今的人们以死后能入祖坟享受后人供奉为荣,但却并非人人均可入。

什么样的人进不了祖坟?未婚女子。

古代文化中,女子一出生,祖坟就不在娘家这边,而是在夫家那边。

如果女子没有出阁就死掉了,那就相当于还没有找到祖坟就死了,是入不了娘家祖坟的。

横死之人。

什么是横死呢?简单点儿说就是没活够。

生死薄上某个人是要活到100岁的,结果10岁的时候喝水被呛死了,那这就是横死。

值得一说的是,难产而死的女子属于横死,也是不能埋入祖坟的。

如果家里有土地的话,可以埋入非祖坟以外的土地里,俗称“看地头儿”。

不满18岁的因为自身原因夭折的人也不能进入祖坟,因为会对这个家族以后的运势不吉利。

儿童夭折可留坟头,但不能进入祖坟,一般埋葬在地边或乱葬岗上。

此外,九流之外又有很多没囊括在没的职业如太监、刽子手、杀手、戏子等卖艺人死后均无法进入祖坟。

太监是因无后,且古人认为阉人不祥。

刽子手与杀手煞气太重,担心担心其进入古坟将整个古坟的风水破坏。

没有娶妻的入不了祖坟:其实古代光棍也不少,而且比现在惨得多,就连死后都进不了祖坟。

如果兄弟家过继给自己一个,那么就可以进祖坟了。

因为没有娶妻生子,是无颜见地下祖宗的。

横死者不入祖坟,横死就是非正常死亡的人,这样的人一般被称之为不得好死,属于是家门不幸,这是家族十分忌讳的,所以死后不准埋进祖坟。

自杀的人不能进祖坟,一般古代人是特别看不起男人自杀的。

如果选择自杀,是对生命的不尊重,对父母的不孝,违背上天的意志,会破坏祖上的风水!一般家族里是非常忌讳的,所以自然也不允许他们进入祖坟。

祖坟有什么讲究?看古人祖坟选址!古代人比较迷信,认为只要祖坟选得好,可以让后辈飞黄腾达。

如果选的不好,轻者家道中落,重者直接断子绝孙。

横死可以往生吗

横死可以往生吗

横死可以往生吗问:一个人有信愿行三资粮,不管佛号念的多与少、功夫浅与深,都能往生。

可是有人说只有不生病才能往生。

如果是横死,比如车祸、落水、喝药都不能往生,请法师开示。

大安法师答:净土往生的条件,这是圣言量讲得很清楚的了,我们可不要随便去立一个什么条件。

蕅益大师用非常精辟的语言概述《阿弥陀经》的核心意思: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

有信愿就一定能往生,如果没有信愿就不能往生。

往生的品位是看念佛功夫的浅深。

这两句话已经说得很明白,就不要去生很多的枝节。

那么往生是看你有不有信愿持名,没有说你生病不生病。

你信愿持名,就是得了癌症也能往生;你没有信愿,你就是身体非常强壮也不能往生。

跟你身体的生病不生病没有关系。

甚至有人还说,坐着才能往生,躺着不能往生。

这个就越说越奇怪了。

躺着怎么不能往生呢,连佛都是躺着涅槃的了。

所以你能够坐着当然也好啊,端坐面西往生,祖师大德也作过示范,但祖师里面也有很多是躺着走的。

也有坐着走的,站着走的,还有倒立着走的,那是个人风格问题。

但是就往生这一点来说,跟生病不生病没有关系,甚至跟横死也没有关系。

为什么呢?你只要具足信愿持名,已经握到了往生的资粮保证。

就算是出了车祸,甚至喝毒药都能往生。

这个有例子的,《印光法师文钞》谈到一个例子,说他有一个皈依弟子的母亲,那个皈依弟子三十多岁,经商。

在外面奔波生了重病,去世了。

去世以后他的母亲非常想念她的儿子,忍受不了失去儿子这样的痛苦,就喝毒药。

喝毒药之后在那里打坐,在那里盘腿一坐就念佛。

哎,往生的非常好。

没有任何的痛苦,面色身心非常柔软,而且面上红红润润的,所以当地都引起了轰动。

这不是横死吗?但她往生了。

还有一个念佛行人,是由于讨债和家里各种各样的事情,就想不开,跳河了。

后来出现什么情况?打捞他的时候发现,他站在水里,合掌面西。

所以往生跟横死不横死没有关系,问题还是有没有信愿,能不能信愿持名的问题。

1。

“横死”出自唐玄奘之手

“横死”出自唐玄奘之手

龙源期刊网
“横死”出自唐玄奘之手
作者:方敏
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6年第03期
“横”的本义是门框下部的横木,作形容词、副词时引申为不寻常,因此“横死”就解释为不寻常的死。

这一俗语出自唐玄奘之手,是他翻译《药师经》的用语。

按照佛教的说法,横死属于恶业招致的恶果。

很多佛教用语一旦进入日常口语,立刻就被广泛使用。

据《宋书》记载,南北朝宋孝武帝刘骏残暴非常,连德高望重、颇受礼遇的柳元景私下里都惴惴不安,时刻担心着哪一天祸延己身。

幸好刘骏很快就驾崩了,柳元景和当朝大臣相互庆贺:“今日始免横死!”这是对“横死”这一俗语最直接同时也是最让人心酸的解释了。

临终往生的三大条件

临终往生的三大条件

临终往生的三大条件《临终往生的三大条件》我的邻居老王,那可是个特别迷信的人。

有一天,他神秘兮兮地跟我说:“我听说只要满足临终往生的条件,下辈子就能过上好日子。

”我当下就打趣他:“你这消息都哪听来的,还临终往生,你可别乱信啊。

”他却一本正经地说:“你不懂,这可是有讲究的。

”于是啊,我们就这么着讨论开了这个临终往生的话题。

今天啊,咱就来好好说说这临终往生的三大条件。

第一个条件,就是要有强烈的往生信念。

人啊,在临终的时候,如果自己心里都不相信有往生这回事,那肯定不行。

我有个朋友的爷爷,那是个老知识分子,一辈子相信科学,对于往生这种概念一直半信半疑的。

到了临终的时候,家人给他讲往生的种种好处,他只是一笑而过,并不往心里去。

这种对往生信念的缺乏,就很难达成所谓的临终往生。

就好比你要去旅行,你却不相信目的地有美景,那你怎么会有动力踏上旅程呢?比如说那些真正虔诚的宗教信徒,他们相信有一个美好的往生世界在等着他们,这种信念从他们入土信奉就扎根在心底,这种信念驱使着他们的行为,规范着他们的生活,当面临临终时刻,这种强烈的信念就像一盏明灯,指引着他们走向往生的方向。

第二个条件呢,是要心境平和。

人在临终的时候,如果满心都是仇恨啊、愤怒啊,那肯定也是无法往生的。

我有个远方亲戚,他这人脾气暴躁,和家里人总是吵架。

到了快不行的时候,还在为了一些小事耿耿于怀,跟家里人大喊大叫的。

这时的他,内心全是杂乱的负面情绪。

而相反的,我知道有一个老太太,一生善良,在临终之时,身边环绕着子孙。

她满脸的平静,眼里只有祥和。

她还安慰子孙,说自己要去一个好地方。

这种平静祥和的心境就像一泓清泉,没有波澜,没有杂质,为往生创造了良好的精神环境。

如果在临终的时候,还像热锅上的蚂蚁,焦虑烦躁或者满心怨恨,就像一艘在狂风巨浪里的小船,找不到正确的方向,只能偏离往生的航道。

第三个条件,那就是临终时刻没有过多的尘世羁绊。

这尘世里的事啊,要是放不下,就会成为往生的阻碍。

民间故事中的往生传说

民间故事中的往生传说

民间故事中的往生传说在中国的民间故事中,往生是一个常见的传说主题。

往生,指的是人们的灵魂离开尘世,投胎转世,进入另一个世界。

往生传说传承了千百年来中国人对死亡、轮回和来世的思考与幻想,既体现了人们对生命存在的疑问,也寄托了对死后命运的期待。

在一些传说中,往生被描述为一种神秘的过程。

人们相信,真诚善良的人在死后会有机会降生到一个美好的世界。

而邪恶的人则可能消散或陷入无尽的痛苦之中。

这种往生传说的背后,反映了人们对善恶报应和因果循环的信仰。

北方有一则传说,讲述了一个坚守信仰的普通百姓的往生之旅。

故事的主人公叫李丁,他年轻时信奉佛教,并且一直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李丁死后,他的灵魂被送到了一个宽敞明亮的殿堂,长者们告诉他,这是他因为行善而应得的福报。

在那里,李丁过上了无忧无虑的生活,没有痛苦,没有贫穷。

他种植的庄稼长得茁壮,家庭和睦,生活幸福美满。

这个故事传颂着一个重要的道理,那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另一则传说则以一位贫穷的老人为主角。

他生活在一个小山村里,只有一头老母鸡作伴。

老人虽然贫穷,但乐观向上,并且时刻保持着善良的心。

某天,老人突然病倒了。

他困惑地问自己,这个世界还有公平吗?为什么总是在他生活最艰难的时候受到考验?然而,在他快要离世的那一刻,母鸡突然开始变异,变成了一只金鸡,并带着老人的灵魂一起飞走了。

老人往生后,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美丽而富足的世界中。

他的福报不仅来自于平时的善行,更是来自于他对命运的坚持和乐观的态度。

这些往生传说的背后,映射出的是人们对于死后命运的思考和期待。

无论是希望得到善果的回报,还是期待转世轮回的机会,往生传说都给予了人们在生活中持续努力和行善的动力。

与此同时,它也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生活,不忘初心,为他人付出。

往生传说不仅是一种幻想,也反映了中国人对于生死和命运的思考。

它作为一种民间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断地在民间口述和民间艺术中传承和延续。

人们通过这些传说,了解并思考死亡的含义,体验到善有善报的道理。

扬宁居土讲往生案例

扬宁居土讲往生案例

扬宁居土讲往生案例
摘要:
1.扬宁居土讲往生案例的背景和意义
2.案例的主要内容
3.案例的启示和影响
正文:
扬宁居土讲往生案例是近年来在我国佛教界广为流传的一个故事,它讲述了一个居住在扬宁地区的普通人在死亡之后,通过佛法的修行,最终成功往生的故事。

这个故事不仅揭示了佛法的神奇力量,更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如何面对死亡、如何修行的思考。

案例的主要内容如下:扬宁居土,一名普通的居民,在死亡之后,并没有立即投胎转世,而是进入了一个类似于中阴身的状态。

在这个状态下,他遇到了一位高僧,高僧告诉他,只要他能够虔诚地诵读《心经》并且理解其中的含义,就能够成功往生。

扬宁居土在高僧的指导下,经过艰苦的努力,最终成功地诵读了《心经》,理解了其中的含义,从而成功往生。

这个案例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启示。

首先,它告诉我们,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

只要我们虔诚地修行,就能够在死亡之后往生到一个更好的地方。

其次,它告诉我们,佛法的力量是巨大的,只要我们能够虔诚地信仰佛法,就能够得到佛法的保护和帮助。

最后,它告诉我们,修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才能够成功。

扬宁居土讲往生案例的影响也非常深远。

它不仅使得更多的人开始信仰佛
法,更使得更多的人开始认真思考如何面对死亡,如何修行。

同时,这个案例也给那些在死亡之后进入中阴身的人提供了一个榜样,让他们知道,只要他们能够虔诚地诵读《心经》,就能够成功往生。

有些高僧大德示现疾病或横死,如何理解?

有些高僧大德示现疾病或横死,如何理解?

有些高僧大德示现疾病或横死,如何理解?
特别提示:本文综合了达真堪布博客两篇博文。

问:有些高僧大德示现疾病或横死,对此应如何正确理解?
答:这些高僧大德本身并没有病苦,有时是替众生生病、受苦。

另外,显现上有严重的疾病等灾难,这也是一种表法,意喻着每个众生都离不开生老病死,都要面对生老病死。

有的上师也会示现横死。

这是因为上师在承办饶益众生的事业时,会有很多违缘和障碍,有能力的鬼魔会障碍上师的事业。

在这种情况下,上师就会舍弃自己的生命,来承办饶益众生的事业,否则就无法承办。

上师可能会以吊死等方式舍弃自己的生命,这都是鬼魔让众生死亡的方法。

上师这样死去,很多鬼魔心里就安宁了,上师的事业就会成功。

所以在对众生特别有意义的情况下,上师会舍弃自己的生命。

附录:
问:出家人和在家修行人各自都有怎样的责任?
答:学佛修行不是必须要出家,也不是必须要在家,这要看缘分。

成家生孩子,这是一种缘分;在庙里诵经念佛,这也是一种缘分。

各有各的缘分。

既然成家、生孩子了,就有责任与义务了,必须要尽自己的责任与义务,所以不能要求自己完全和出家人一样。

家也不要了,工作也不要了,孩子也不管了,整天到庙里,这就错了。

出家人既然出家了,就要度众生,他有他的责任与义务,出家人也不能完全要求自己像在家人那样,那样也错了!各尽各的责任与义务,这就是修行。

你是成家的缘分,你就成家,然后尽心地照顾家人,了缘了债。

你是出家的缘分,你就出家,然后精进地学修佛法,救度众生。

往生和死有什么区别

往生和死有什么区别

往生和死有什么区别
一、表达意思不同:
1、往生:往生是佛教用语,是摆脱过往的恶业业力束缚获得新生之过程,俗称死亡。

2、死:丧失生命;断绝、放弃;为某人或某事牺牲生命;丧失生命的;失去作用或效力的;不通达的或不活动的;呆板、不灵活;既定而不可改变的;咒骂的话,亦表示亲昵的意思;拚命的;非常、极甚,表示程度达到极点。

二、词性不同:
1、往生:通常在句中作动词,修饰主语或宾语。

2、死:通常在句中既可以作形容词和副词,也可以作动词。

近义词介绍:仙逝。

表达意思:婉辞,称人死去。

词性:仙逝通常在句中作动词,修饰主语或宾语。

例句:他不抽菸、不喝酒,一直活到八十几岁才仙逝。

不得往生啥意思

不得往生啥意思

不得往生啥意思
题目中“不得往生”的意思,按照字面意思去理解,就可以理解为,也就是俗话说的,人死但不能重生为人。

形容人一旦去世了,或者一旦人没了之后,就不可能再活一次的。

所以要珍惜生命。

“不得往生”来源于一个佛教术语,形容一个人作恶不行善,死后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不得往生,一方面可能表达过去的不会再回来,无论是经历或是心态。

另一方面,当你达到一定状态的时候,由于经历和心态的变化,回头望望,会发现曾经一起奋斗的伙伴渐行渐远,而最遗憾的是,这种状态是不可逆转的。

另外,不得往生也形容某些人不能够得到好的投胎。

这是一句骂人的话,一般情况下认为在下一辈子可以获得好的生活。

所以我们就骂别人的时候,让他们不得往生,也就是希望他们不能够得到好的生活。

死亡四类型与死后去向之谜

死亡四类型与死后去向之谜

死亡四类型与死后去向之谜死有,指有情一期生命形式死亡的那一刹那。

医学对死亡的判断是瞳孔放大、脑干反应能力消失、脑波无起伏、呼吸停顿等,以上几项连续出现六个小时而毫无变化。

而佛教认为死亡是寿、暖、识的解体:有情生命由寿、暖、识三法组成,一旦寿命结束、识体离开、体温消失,一期生命便宣告死亡。

死亡是人生大事,也是有情生命的重要转折。

那么,佛教对死亡是如何看待的呢?一、死有多种生死无常,有生则必有死。

但有情因为业力不同,死亡也有不同的因缘,《大毗婆沙论》将死亡分为四种类型。

一是有财而寿尽之死。

财代表着福报,有情的生存需要福报来滋养,福报有如银行存款。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存款皆有限量,有些人懂得如何惜福,更懂得在消耗的同时不断培福,这样的人即使到寿尽时,福报不曾享用完。

二是有寿而财尽之死。

虽然寿命还未结束,而福报却已提前挥霍一空。

就像那些年轻时骄奢淫侈、挥金如土的人,只知支取,不知积蓄,老来便在穷困潦倒中死去。

福报是支撑生命的拐杖,倘若寿限未至而福报享尽,生命也会提前结束。

三是财寿具尽之死,即今生的福报和寿命都已耗尽。

四是财与寿命都未尽,然遇恶缘而死于非命。

这种死亡方式又称横死,《药师经》说到九种横死:一是生病未能及时治疗,或因误诊等医疗事故造成死亡;二是触犯国家法律,被判处死刑;三是荒淫无度,被鬼神吸干精气;四是被虎狼之类的恶兽咬死;五是从悬崖峭壁上失足摔死;六是被火烧死;七是落水溺死;八是被毒药毒死;九是饥渴而死。

这九种情况比较特殊,都不是寿终正寝,而是因某种特别强大的业力因缘致死。

读诵《药师经》并修习药师法门,可以避免横死。

二、死时状态前面讲到“生命的轮回”这部分时,引用了不少《死后见闻》中的资料,那是美国人穆迪博士对一百五十多位死而复生之人进行的关于死亡经验的调查研究。

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死亡有许多不同的境况。

《显扬圣教论》告诉我们,人在死亡时有各种各样的心态:有些属于善心死,临终回忆起一生的善行,或由某种因缘引发起自身的善心,在祥和的心态中死去;有些则属于恶心死,临终时回忆起一生的恶行,或由某种因缘引发自身的恶念,在嗔恨心中死去;还有些属于无记心死,临终时的心念非善非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横死可以往生吗
护眼色:绿橙棕黑字体:粗体大中小作者:大安法师发布时间:2013-3-5 0:47:31繁體版
问:一个人有信愿行三资粮,不管佛号念的多与少、功夫浅与深,都能往生。

可是有人说只有不生病才能往生。

如果是横死,比如车祸、落水、喝药都不能往生,请法师开示。

大安法师答:净土往生的条件,这是圣言量讲得很清楚的了,我们可不要随便去立一个什么条件。

蕅益大师用非常精辟的语言概述《阿弥陀经》的核心意思: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

有信愿就一定能往生,如果没有信愿就不能往生。

往生的品位是看念佛功夫的浅深。

这两句话已经说得很明白,就不要去生很多的枝节。

那么往生是看你有不有信愿持名,没有说你生病不生病。

你信愿持名,就是得了癌症也能往生;你没有信愿,你就是身体非常强壮也不能往生。

跟你身体的生病不生病没有关系。

甚至有人还说,坐着才能往生,躺着不能往生。

这个就越说越奇怪了。

躺着怎么不能往生呢,连佛都是躺着涅槃的了。

所以你能够坐着当然也好啊,端坐面西往生,祖师大德也作过示范,但祖师里面也有很多是躺着走的。

也有坐着走的,站着走的,还有倒立着走的,那是个人风格问题。

但是就往生这一点来说,跟生病不生病没有关系,甚至跟横死也没有关系。

为什么呢?你只要具足信愿持名,已经握到了往生的资粮保证。

就算是出了车祸,甚至喝毒药都能往生。

这个有例子的,《印光法师文钞》谈到一个例子,说他有一个皈依弟子的母亲,那个皈依弟子三十多岁,经商。

在外面奔波生了重病,去世了。

去世以后他
的母亲非常想念她的儿子,忍受不了失去儿子这样的痛苦,就喝毒药。

喝毒药之后在那里打坐,在那里盘腿一坐就念佛。

哎,往生的非常好。

没有任何的痛苦,面色身心非常柔软,而且面上红红润润的,所以当地都引起了轰动。

这不是横死吗?但她往生了。

还有一个念佛行人,是由于讨债和家里各种各样的事情,就想不开,跳河了。

后来出现什么情况?打捞他的时候发现,他站在水里,合掌面西。

所以往生跟横死不横死没有关系,问题还是有没有信愿,能不能信愿持名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