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策略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策略
摘要:导入教学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的一环。

在数学教学中,要做到: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二.学生活动,建构新知识;
三.联系生活实际,灵活运用知识;四.设置障碍导入,引起学生重视。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教学创设情景建构新知数学课堂教学中,导入教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万事开头难”,这一关把握得当,那就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

下面,我就初一数课的导入教学策略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创设情景,激发数学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联系教材与学生的实际,设置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创造思维的火花。

课堂实录一:正数与负数
授课时间:2008年9月20日
师:在哈尔滨冬天的早晨,小张戴着帽子、围巾,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正在雪地里艰难地行走,大片大片的雪花不时地落在他身上。

(停留数秒,让学生感受此时创设的情境)
师:请问,同学们能猜猜此时此刻的温度是多少吗?
生1:零度以下10摄氏度
生2:零下15摄氏度
生3:-21摄氏度
……
在同学的回答中,用了“零度以下”或“零下”的字眼,这就比较自然地引出负数的概念。

如此引入,给学生以新、奇之感,以“趣”引路,以“情”导航,把僵化的课堂教学变成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让学生展开想象,吸引学生的参与,变“苦学”为“乐学”,进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二、学生活动,建构新知识
活动是个人体验的源泉,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建构新的知识、新的信息,因势利导,帮助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课堂实录二:初一数学同类项
授课时间:2008年10月25日
教师拿出一沓纸币。

师:哪位同学能帮我数一下这一共有多少钱?
(学生争先恐后,非常积极)
生1)把纸币一张一张拿着数。

1角,5角,1.2元,1.8元,……
三分钟后。

生1:一共12.3元
(还有学生在举手)
(生2)把1角的纸币10张10张地拿一边,把5角的纸币2张2张地拿一边。

二分钟后。

生2:一共12.3元
(生3)把桌上的纸币分类。

一堆全是1元的,一堆全是5角的,一堆全是1角的。

然后分别数出每一堆的数量。

一分二十秒。

生3:12.3元。

师:请问,如果这是很大的一沓纸币,你会怎样数,选择哪位同学的数法?
下面很多声音在说会选择第三位同学的数法。

师:为什么?
又有声音在说是因为分类。

师:很好。

在数学中,对整式也有一种类似的分类。

这就是——同类项。

……
课后,有同学说:原来合并同类项和数钱是一个道理。

不错,数学就是从实际生活中来的,并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

“数学教育,源于现实,富于现实,应用于现实”。

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我们理应让学生意识、体会到这一点,让学生对数学有“源头”意识。

三、联系生活实际,灵活运用知识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存在,生活离不开数学。

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教会学生去观察生活,领悟生活中的数学因素,要注意课堂中实际生活的渗透,巧妙设置情境。

课堂实录三:初一数学有理数的加法
授课时间:2008年9月27日
出示板书:“(-3)+(+2)=?能否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探索结果?”
(学生讨论)
生1:(-3)+(+2)=-1。

如:以正东为正。

向西走3米,记作-3,再向东走2米,记作+2米。

整个过程向西走了1米,记作-1。

因此,(-3)+(+2)= -1。

生2:我欠小王3元钱,记作-3。

第二天,小王向我借了2元钱,记作+2。

结果我还欠小王
(1元钱,记作-1。

因此,(-3)+(+2)= -1。

师:刚才两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探索出(-3)+(+2)= -1。

同理,我们也可以探索其它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的结果。

由此枯燥的法则引出课题,一则学生有兴趣,二则让学生觉得数学公式也是有来历的,三则让学生自信,因为自己也可以推导法则,亲身体验过一把探索、创新的瘾。

四、设置障碍导入,引起学生重视
教师在导入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设置障碍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课堂实录四:初一数学数学初步知识的活动课
授课时间:2008年9月13日
师:观察下列算式:21=2,22=4,23=8,24=16,25=32,26=64,27=128,28=256.....根据上述算式的规律你认为220的末位数是多少?
学生思索,似乎摸不着门,有同学计算一阵后,微微摇头,用渴求知识的眼睛看着老师。

(由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师:注意观察2的一次至四次的4个数中的末位数字,再看以下的4个数字.他们是由4个数组成一个循环
如果次数增加1,末位数就增加2 ,依次是2,4,6,8 最底到2 最高到8.
师:现在能找出规律了吗?
几乎所有的同学同时开始在作业本上兴奋地计算着。

……
由同学们的书写速度可以知道,他们逐渐接受了将一道“难题”一点一点“啃”下来的思维方式,化难为易,效果很好。

这样,不仅教给了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还揭示了整个思维过程。

如果仅仅用由易到难的教学模式,学生当时掌握的程度可能没有区别。

但下次遇上同类的问题,设置障碍再化难为易、深入浅出会让学生回忆此时的情景,这样解答自然不在话下,思维能力由此也逐步提高。

类似地,还可由天平的平衡问题导入等式性质的教学,由对温度计构造的观察导入数轴的教学,由银行存款、借贷问题导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等等。

总之,数学教学的开场白是为了整个数学课堂教学服务的,为整个课堂教学做铺垫,是为了让学生“收心”,为了解决问题而来的。

因此,导入教学不是“孤立”的,整个课堂教学应该前后呼应。

在导入教学的设计中,还应注意:1.自然合理。

导入既是前面知识的继续,又是后续知识的开端,以一定的积累为基础。

2.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聚精会神地投入进来,在情感上与教师、教材贴得更近。

3.使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无论在操作层面上,还是在思维层面上,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

4.教师情感的投入。

只有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才能带动学生,引起学生对整个课堂的关注。

参考文献:
1、鲁彬:《注重主体性教学的一个案例》、《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5年1、2期。

2、杨麦秀:《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中学数学教学》,2004年第5、6期。

3、孙宇翔:《运用“比喻”使教学生动的一例》、《数学教学》,2006年第4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