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1卷作文真题审题立意讲评分析
高考作文命题趋势与教学导向探究——也谈近六年全国卷高考作文题型与审题对策
高考作文命题趋势与教学导向探究
因蔡开盛
摘要:六年来,全国卷高考作文大体是以任务驱动型为主的新材料作文。根据材料类型和写作要求可将它们分为:
一般新材料作文、组合型材料作文、漫画型材料作文、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型设计呈现思辨性、任务型、
情境化、实用性等特点;命题材料选择聚焦立德树人,不回避时政热点。分清作文类型,
洞悉命题趋势,采取相应策略,方能精准备考。
关键词:全国卷;高考作文;
题型;策略;导向全国卷高考作文命题自从2006年开启“乌鸦向老鹰学抓
羊”这样的材料作文模式以来,它的题型大体属于“新材料作
文”。它明显有别于之前“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这种三
自模式的话题作文,并且在材料类型和写作要求这两方面呈现渐进嬗变的趋势。尤其是2015年全国I 卷出现以“明华”的身份“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态度,阐述看法”这样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为新材料作文命题开启了任务指令设计的新征程。从材料类型和写作要求两方面来看,近六年的
“新材料作文”命题大致可分为:一般新材料作文、
组合型材料作文、漫画型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等四种主要形式。下面我们就来逐一探讨以上四种“新材料作文”的题型特点及审题对策,亦冀从中洞悉命题趋势,明确作文教学导向。
一、一般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策略:
理清逻辑,审慎推导一般新材料作文是指试题只提供一则材料,
而不限定话题,要求考生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进行审题立意的作文命题样式。近几年的一般新材料作文还出现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在审题立论中考查学生思辨性思维能力。伏尔泰曾说:“研究一个时代的人们怎么思考问题要比研究一个时代的人们怎么行动更重要。”2018年全国II 卷有关“幸存者偏差”这道一般新材料作文的命题,恰好就证明“怎么思考问题”比“怎么行动更重要”这一观点。说它是“一般新材料作文”,是因为它的试题材料是一则逻辑学中的案例;更因为它的写作要求是:“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没有附加特别的“任务指令”。这种新材料作文已不像之前的话题式材料作文有那么大的套作空间。它的立意考查的是考生“怎么思考问题”的能力,即逻辑思维能力。考生只有运
2019年高考语文考点一遍过50写作之审题立意(含解析)
能否准确审题立意是决定高考作文成败的关键,因此考生应做到审题全面准确,立意深刻新颖。全面,是对材料中的显性要素和隐性要素均能认真揣摩,找出切入点;准确,即正确理解和把握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并在规定范围内构思立意;深刻,就是文章所用的材料,意蕴深刻,境界高远;新颖,就是打破常规思维,发掘出“人人心中皆有,个个笔下皆无”的主题。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树立全局意识。作文题中所提供的材料是一个整体,其中各要素都是这一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分析材料的过程中,考生应从整体出发,全面揣摩材料寓意,力避出现随意肢解材料的现象。
2.注重多向思维。考生在立足整体、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要抓住作文材料的关键点,从不同的侧面深入揣摩,仔细斟酌,从而确立不同的立意方向。
3.学会有效遴选。近年来高考材料作文往往具有立意多向性的特点,这就需要考生依据自身知识积淀和材料占有的实际情况,从中有效遴选,最终确定一个最适合自己表达的立意角度。
考向一如何才能不跑题且立意准确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天晚上,两只青蛙来到一家牛奶厂。它们蹦蹦跳跳地四处游荡,一不小心掉进了一个装了半桶奶的牛奶桶。
它们游来游去,想要出来,但牛奶桶里面太滑了,没有可以让它们借以立足再跳出来的地方。一只青蛙觉得继续游下去也没有用,便放弃了希望。于是,它沉了下去,很快就淹死了。
而另一只青蛙继续在桶里游,希望事情会有转机。它游啊游,直到筋疲力尽。就在这时,
桶里本来就饱含奶油的牛奶开始变稠了。原来,当这只青蛙不断在桶里游的时候,奶油得到了充分的搅拌而凝结成了一块黄油。于是,这只青蛙爬上了这块黄油,稍事休息之后,它从这块黄油上轻松地跳出了牛奶桶,安全脱险。
高考作文解读:2018年高考语文(江苏卷)作文解读
2018年高考语文江苏卷作文解析
以下是江苏卷作文题目解析:
一、2018年作文题目呈现
江苏卷:生活处处有语言
花自语,鸟有语,生活处处有语言。生命也可以用语言来解读,雕塑、基因……都可以用语言来传递。语言丰富生活,语言诠释生命,语言传承文明。
请根据所给材料作文,自己拟题,问题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二、材料解析
此考题与2017的“车”相似,具有生活气息,贴近考生的生活,从考生熟悉的方面,得出感悟。而且语言的三个角度又做了总结,并且这三个角度层层递进。所以,审题范围大,写作入口可以小。
1、“花自语,鸟有语,生活处处有语言”------------“语言丰富生
活”
这句话是对应于后文的“语言丰富生活”,什么样的语言?语言如何丰富生活的?
可以是有声的,可以是无声的,有形的和无形的都可以阐释给生活带来的影响。
入口可以小:如那令人动容的语言----家人的叮嘱、朋友的关切、老师的关怀
2、“生命也可以用语言来解读”----“语言诠释生命”
这句话对应后面的“语言诠释生命”,是对“丰富生活”进一步的升华,当然,要展示什么样的语言,如何诠释生命的?
这里并不仅仅是生命本体,而可以是生命的意义。
如:邰丽华用她的“行为语言”诠释了生命的意义,那么这种语言诠释的就是自强不息的生命意义和精神了。
3、“雕塑、基因……都可以用语言来传递。”-----“语言传承文明”
这句话与后面的“语言传承文明”相对应,这里的语言又进一层,提到艺术、传统工艺、传统礼俗等,他们的语言可以传承文明。
如:雕塑、绘画、书法、戏曲、景泰蓝、春节的礼俗等,都是对文明的传承,都是另一种“语言”。
上海卷-2021年高考作文深度点评与分析
上海卷
真题鲜送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回首来径
2020年上海卷作文原题:
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019年上海卷作文原题:
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018年上海卷作文原题:
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017年上海卷作文原题:
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新课标指出: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的直觉
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以及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
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认真解读这几年的上海高考作文题目,我们会发现2017年以来的上海新高考,延续了数年来材料简洁、设问抽象、蕴含哲理的特点,侧重考查考生的思维品质。比如:2017年的材料: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旨在引导考生思考生活中的“变数”,并学会科学地预测;2018年的材料: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旨在引导考生思考自己的社会需求,并关注个人社会价值的实现路径;2019年的材料: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旨在引导考生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不同,从而思考“中国味”的内涵;2020年的材料: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旨在引导考生关注“转折”的偶然性,从而思考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联系。
2018年语文高考作文写作技巧第三专题(一)
2018年语文高考作文写作技巧第三专题(一)——审题与立意
一、【课标解析】
审题与立意是检测型写作和应用型写作中必有的程序,高中教学阶段尤其重要,学生应当具备从现象、材料中发现本质的能力,具备多角度地观察问题的能力,同时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来检验。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与训练,要让学生在以下方面有所提高:
1.树立审题立意意识,在写作前,能做到理解作文意图,了解写作对象、范围和重点。
2.学会在审题过程中积极思考,对文章主旨和要求有自己的思考分析,能基本确立文章的中心意思。
3.通过学习,能根据作文的要求和自己的需要选定写作文体。
4.能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在文章的立意上力求深刻。
5.通过积极思维,在立意上有创造性。
二、【文本导读】
审题与立意是检测型写作和应用型写作中必有的程序,高中教学阶段尤其重要,学生应当具备从现象、材料中发现本质的能力,具备多角度地观察问题的能力,同时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来检验。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与训练,要让学生在以下方面有所提高:
1.树立审题立意意识,在写作前,能做到理解作文意图,了解写作对象、范围和重点。
2.学会在审题过程中积极思考,对文章主旨和要求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能基本确立文章的中心意思。
3.通过学习,能根据作文的要求和自己的需要选定写作文体。
4.能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在文章的立意上力求深刻。
5.通过积极思维,在立意上有创造性。
二、文本导读:
走进现场
有感于唐教授“旧事重提”点评
这一材料的有些观点不全面甚至是错误的,如“知识分子用自己的学识为国争光”“日本商人对中国人民的敌意”等等结论,而这则材料的关键是不尊重知识,不尊重科学,不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一定会困难重重。
[转载]2018年郑州市高三语文第一次质量预测作文分析及高分作文赏析
[转载]2018年郑州市高三语文第一次质量预测作文分析及高分作文赏析
原文地址:2018年郑州市高三语文第一次质量预测作文分析及高分作文赏析作者:
2018年郑州市高三语文第一次质量预测作文分析及高分作文赏析[作文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2017年11月12日,成绩优异的湖南高三学生小罗因成绩波动被批评并要被通知家长,在办公室将班主任刺死。
②小罗(同上文)的成绩足以考上一所重点大学,但他只想考取一所二本学校。他的解释是:“我只想过轻轻松松的生活。”
③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中国现代教育家陈鹤琴)
④宁吃高考苦,不留终身憾!(某校高考励志口号)
⑤我是教师/我拒绝把我比作灵魂的工程师……不要给我戴上神圣的光环/再用世俗的眼光把我的人格蔑视贬低……(网络流行诗《我是教师,我拒绝》)
⑥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
读了上面六则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则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在文中合理引用或适时联系,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评分细则]
参考立意角度:
(1)结合①③,可谈学校教育、师生关系等。
(2)结合②④,可谈人生价值、人生追求、奋斗、拼搏等。
(3)结合③⑤,可谈对教师、对教育工作的认识。
(4)结合①⑥,可谈家庭教育。
补充:(1)形式模仿2017年全国Ⅱ卷。(2)任务驱动,时事类材料,多角度立意。
高考作文评分等级标准
说明:
(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选择中心角度和重要角度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出题不易,何况作文:2018年深圳一模作文题“育儿观与文化”题目解析及评分细则
出题不易,何况作文:2018年深圳一模作文题“育儿观与文化”题目解析及评分细则
命题及解析:葛福安翟晓周(枯叶蝶)
评分细则:作文评改组(茹清平葛福安余克俭刘艳平胡兴桥)【原题呈现】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某景点,一对外国夫妇和一对中国夫妇在长椅上坐着休息,他们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在一边玩耍,一不小心两个小孩都摔倒哭了起来。外国父母仍然在一旁聊天,好像没有听到看到;中国父母忙上前把两个孩子都扶起来并轻言安慰。这对外国父母对中国父母很不满地说:“就应该让孩子自己爬起来。你们把他扶起来,只会造成孩子对周围人的依赖!”中国父母也非常生气,回答说:“你们这样的父母太冷漠,孩子心里会很受伤,他会怎么看这个世界!”他们的争执引来很多人围观,大家议论纷纷。
这场育儿理念冲突的背后,却有着深层文化因素。对这种冲突,你会有怎样的理解或感悟?产生了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试题评析】(翟晓周)
语文学科尤其是作文题最能体现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的要求。2018高考深圳一模作文题与高考的这一要求高度契合。
本题是中外文化差异方面的事实类材料的任务指令型作文,对中外父母在育儿理念上的差异与冲突的思考,引导学生关注并思考中外文化差异,思考自身的成长。
一、体现“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
近年来,中国在各方面迅速发展,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高,中外文化交流与碰撞日益频繁,就教育领域来看,中国的基础教育一直为国际叫好,英国已经引进中国小学的数学教材。因此中外文化的差异、交流、碰撞与融合是时下的的聚焦点之一。
【独家】2018高考作文全国卷Ⅱ解析(带范文)
【独家】2018高考作文全国卷Ⅱ解析(带范文)2018作文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的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位置,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飞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命题说明:
命题方向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
学会学习:勤于反思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审题
限制性
1.此作文回归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必须在完整读懂材料的基础上,不能脱离材料立意。
2.材料叙述一反传统的人文关怀、感性认知,而选择军事题材理性思考,突出科学性和思辨性,要求写作更具思辨性。
3.材料中“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因此沃德的推理分析为正面立意,而材料中“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的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是常规思维,综合材料来看是反面立意。
4.材料中“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位置,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飞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
启发考生分析未返航的飞机坠落与弹孔位置的关联性,有较高的思维推理能力要求。
5.作文要求中“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综合”二字提醒考生必须全面分析解读理解材料,而不能只抓只言片语。
开放性
1.材料中“英美军方”、“ 沃德”不同的判断处置,“幸存飞机”、“ 力排众议”、“ 数据被忽略”、“ 事实证明”,就可以从多角度立意,思维的丰富性让更多的考生有话可说。
2018年高考作文讲评
2018年高考作文讲评
【作文题目】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俗话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有人认为追求好的名声是理所当然的,也有人认为追求好的名声是一种负担。
【分析材料】
材料的第一句话“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来自民间俗话。意思是大雁飞去留下鸣声,来类比说明人生在世要留下名声。这句话总写,领起下面内容。
材料的第二句话是对第一句话的辩证思考。综合分析后讨论的问题是人怎样对待追求追求好的名声。
其中,前一小句承接“人过留名”,“有人认为追求好的名声是理所当然的”,也就是赞同“人过要留名”,认为追求好的名声符合事理,写作中要说明追求好的名声的正确性、正当性以及必要性。当然这里追求好的名声动机纯正,途径正当,举止合度,效果良好,作用积极。后一小句“也有人认为追求好的名声是一种负担”,是对“人过留名”持保留的态度。认为追求好的名声成为一种负担,让自己承受不必要的束缚和限制,追求好的名声已经是“不可承受之重”。最好指出这种追求好的名声是刻意的,过度的,态度
是欠端正的,方法和途径是不正确的。写作要注意突出这种追求“好的名声”带来的负面影响。
写作的关键词或者说核心概念有“追求”“好的名声”。
“追求”的含义是尽力寻找、探索,是人的主动行为。但是追求的动机、方法、途径大相径庭,深入分析可以写出深度。
“好的名声”中,名声是指“流传于世的评价”或“名誉声望”,“好的”是修饰限制语。整体是指被众人和团队甚至是社会广为认同赞扬的思想、言语、行为带来的正面性的评价,有美誉度。不是仅仅受到少数几个人甚至是特定对象的肯定和称赞。在网络时代信息社会,好的名声可以“鹊起”,未必是“经过事件、考验或经过一定的时间沉淀后形成的一种明确的评价。”当然“好的名声”可以长存,也可以迅速被人遗忘。
2018年高考上海卷语文作文:被需要(5篇材料)
2018年高考上海卷语文作文:被需要(5篇材料)
第一篇:2018年高考上海卷语文作文:被需要
上海:“被需要”
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字。
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
第二篇:2018年高考上海卷:被需要作文解析
2018年高考上海卷:被需要作文解析
题目:“被需要”
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审题要点:关键词“被需要”,指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身价值的一种心理需要。“需要”是一种”想得到”的心理,而“被需要”是一种给予他人,帮助他人的心理,体现个人的获得感。
写作建议:
学生可以从自身的需要和被需要写起,如从现实来看学生可以写需要父母的关爱,但又可以成为父母的精神支柱;需要同学、朋友的支持和陪伴,又可以成为同学和朋友的依靠;从未来来看需要社会的帮助,又将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所以写的范围非常广大。
同时,我们要看到这个作文题的精心之处就是将关注点落实到每个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体现了我们当前整个时代发展的特点,即每个个体的获得感,有很强的人文关怀的色彩。学生要写好一定要体现这点,即每个个体都是有自身的价值,“天生我材必有用”,同时我们每个个体也要关注他人的需要,关怀他人的需要,整个社会要关注每个个体的需要,关怀每个个体的需要。所以这点是体现学生水平的地方。
2018高考全国I卷作文分析完整版.doc
2018年高考全国卷(一)作文分析
2018年高考语文试卷作文题共9道,其中3道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6道由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命制。试题以材料作文为主,总体上以厚重感与鲜活性兼具的材料、新颖而灵动的形式,直接而策略地反映时代主题,正面而巧妙地传递价值观念。
2018年高考全国卷(一)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2013年“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投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 “精准扶贫”开始推动。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2018年“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圈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条作,不得抄表,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
全国卷I作文“我和2035有个约定”则被网友认为“过于政治性”,看到江苏卷作文“解读语言传递”的网友的看法是,“看不懂”、“让人摸不到头脑”。
一、此作文题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紧贴时代:在试题中暗含热点时事。
试题材料“世纪宝宝中国梦”精选7个年份,既集中展示中国新世纪的标志事件和新时代的重大规划,又精准对接这一代考生成长史的重要时刻,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与历史感。引导考生在体会国家进步、民族振兴的同时,感受大国风采、民族精神和时代品格,不断增强自己和同代人的荣誉感、责任感,更充分认识个人成长与国家、与民族、与新时代的深刻关联,更切实感受“四个自信”,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和激情奋斗中放飞青春梦想。
2018高考北京卷微写作作文解析(大全五篇)
2018高考北京卷微写作作文解析(大全五篇)
第一篇:2018高考北京卷微写作作文解析
2018高考北京卷微写作作文解析
1、在《红岩》、《边城》、《老人与海》中,至少选择一部作品,用一组排比比喻句抒写你从中获得的教益。审题要点:
(1)注意关键词“至少”“一部作品”“一组排比句”“抒写”“教益”;
(2)表达方式以抒情为主,运用最少三个比喻句构成排比句式;
(3)主要情感应围绕读《红岩》《边城》《老人与海》受教育而得到的好处。写作建议:
《红岩》可围绕作品凸显的革命信念、坚强意志、乐观精神和牺牲精神等展开,也可围绕某个或一组人物形象展开,能够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
2、从《红楼梦》、《呐喊》、《平凡的世界》中选择一个既可悲又可叹的人物,简述这个人物形象。审题要点:
(1)注意关键词“选择一个”“可悲又可叹”“简述人物形象”;(2)表达方式以叙述为主,要结合作品具体内容和情节;写作建议:主要说明“可悲、可叹”表现在哪里,“可悲”可以是让人同情、惋惜、伤感的情感。“可叹”可以是让人叹息、赞叹、可惜、慨叹等情绪。要结合作品中人物的经历、命运或精神品质进行阐述。
3、读过《论语》,在孔子的众弟子中,你喜欢颜回,还是曾参?或者其他哪位?请选择一位,为他写一段评语。审题要点:(1)关键词“孔子的众弟子”“选择一位”“写一段评语”;
(2)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要结合人物的特点及言行进行分析,自圆其说。
写作建议:要凸显出人物的个性特点,有理有据,如颜回是孔子最喜欢的弟子,他极富学问,为人谦逊好学,尊重老师,以德行著称等。曾参主张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
高考语文《议论文审题与立意》
(二)多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
多则材料之间的关系一般有以下几种:
1.同义关系。材料蕴含的意义、体现的观点相同。
【材料】①洛克菲勒是美国巨富,但对女儿的零用钱却卡得很 紧。孩子7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8岁时每周3角,11—12岁时每周1元,12岁以上每周 2元。他还给每一个孩子发一个小账本,要他们记清楚每笔开支 ,领钱时交他审查。用途正常的,下周递增5分,反之则减。同 时,允许他们做家务活补贴各自的零用。
立意一:犹太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种族,他们的智慧让人 叹服。
立意二:善用头脑,做出正确的选择,可以将危机变为转 机。
立意三:做人做事不能死板,要学会变通。 立意四:面对困难时。只有心里永不放弃,才有可能走出 新路。
【分析】这则材料不能仅停留在表面,更要深入到 事物的本质上去。面对劣势或失败,很多人第一反 应便是沮丧绝望,继而一蹶不振,而犹太人却能于 逆境中冷静分析,走出败中求胜的新路。
【分析】为什么会出现五角星图案?是小孩子不 按常规而横切苹果。可引申出结论:创造性思维能获 得意料不到的成功。
审题立意练习 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安泰是众所
公认的英雄,所向无敌,地神盖娅是他的母亲。 安泰在格斗时,只要身不离地,便可源源不断地 从大地母亲身上汲取力量,因而能够击败任何强 大的对手。不幸的是,安泰克敌制胜的奥妙,被 一个叫赫拉克勒斯的对手发现了,于是安泰被弄 到空中扼死了。
2018高考复习语文一轮资料 写作学案一 审题之准——慧眼识真谛
10
通技法,走高分路径
品佳作,悟出彩理由
勤演练,习行文要领
高考总复习首选用卷· 语文
【边练边悟】 3.阅读下面一则材料,确定作文立意。 动物园里来了一位哲学教授,向动物们传授哲学。哲学 教授讲了好多空洞的理论,接着说:“任何事物都必须从基 础做起,就如任何建筑都必须从底层筑起。”有一只青蛙听 得不耐烦了,就向教授发问:“请问教授,真的所有建筑都 必须从底层筑起吗?”哲学教授瞄了青蛙一眼:“当然!井 底之蛙! ”青蛙反击说: “正因为是井底之蛙, 我才问你—— 难道打井也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哑口无言。 动物们纷 纷说:“是啊,即使是井底之蛙,他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难道不是吗?”
品佳作,悟出彩理由
勤演练,习行文要领
高考总复习首选用卷· 语文
这则材料的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精析 这则寓言故事,透过乌鸦喝水的现象,解释
蕴含的本质。 它告诉我们, 遇到困难时不要退缩, 要动脑筋, 想办法,然后努力不懈地去克服困难,终究会实现自己的愿 望。我们可以取其本质,作为文章的论点。
6
通技法,走高分路径
品佳作,悟出彩理由
勤演练,习行文要领
高考总复习首选用卷· 语文
2.主旨领悟法 一个写作者,若能够不为表象所迷惑,进而能够透过现 象深入问题本质,便有希望步入事物的核心地带,其文章的 思想、观点便会给人以启迪。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及示例1
2021高考全国卷III 标杆作文
一、【2018全国三卷作文题】材料作文:围绕以下三个标语写作。
(一)【材料】
1981年深圳特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2005年浙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7年雄安走好我们这一代的长征路。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二)审题指导
(1)相同型材料
【方法探究】几则材料在形式、内容上虽不相同,但在内涵上有共同性、相通性。审题时,先逐则分析各材料的内涵,然后比较几则材料的内涵,找出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作文的立意所在。
【例】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
泾溪石险人惧惊,经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有人做过一个试验,青蛙被突然放进沸水中,能迅速逃脱而活命,若放在慢慢加
热的水中终被煮死。
【审题分析】通过比较找出共同点。当矛盾以尖锐激烈的形式存在时,人们容易
觉察,易保持高度警惕,特别小心谨慎;当它以潜在的形式存在时,表现为不易觉察的渐变,人们易松懈、麻痹、放松警惕。本材料的题旨是: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当心平地跌跟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
(2)相反型材料
【方法探究】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各则材料的内涵相反,构成鲜明的对比关系。其
方法也是先分析各则材料的内涵,再比较出相异点和关联点,从相异点与关联点中求得作文立意所在,正反切入皆可立意。
【例】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
甲:有人想,如果全国每一个人都节约一根火柴的钱给我,那我就成了百万富翁了。
乙:也有人想,如果我能够给全国每一个人作出一根火柴的贡献,那我一生就很价值了。
2018高考作文全国卷Ⅱ解析
2018高考作文全国卷Ⅱ解析
2018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的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位置,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飞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命题说明:
命题方向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
学会学习:勤于反思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审题
限制性
1.此作文回归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必须在完整读懂材料的基础上,不能脱离材料立意。
2.材料叙述一反传统的人文关怀、感性认知,而选择军事题材理性思考,突出科学性和思辨性,要求写作更具思辨性。
3.材料中“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因此沃德的推理分析为正面立意,而材料中“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的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是常规思维,综合材料来看是反面立意。
4.材料中“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位置,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飞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启发考生分析未返航的飞机坠落与弹孔位置的关联性,有较高的思维推理能力要求。
5.作文要求中“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综合”二字提醒考生必须全面分析解读理解材料,而不能只抓只言片语。
开放性
1.材料中“英美军方”、“沃德”不同的判断处置,“幸存飞机”、“力排众议”、“数据被忽略”、“事实证明”,就可以从多角度立意,思维的丰富性让更多的考生有话可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1卷作文审题立意讲评分析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
2013年“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关键词:际遇机缘
这则材料很明确第给出了“世纪宝宝”这一代人的际遇,新千年对全人类来说都是一个新的开始,还记得当时铺天盖地报道的“千禧婴儿”新闻,充满了对这一代人的祝福与担心。
今天这一代人18岁了,他们会在时代的长河中留存哪些记忆呢?材料给出了8岁时的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会。这应该是他们童年对这个时代印象最深的记忆了。在他们12岁时代太空授课,很可能打开了他们对未来的探索之门,在他们十七岁的时候,互联网普及,智能科技成了他们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这是他们的际遇。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这是他们的机缘。
尽管少年时他们对此可能没有清晰的认识,但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则是他们未来会经历的,这也告诉我们,未来“世纪宝宝”们会遇到一个物质比今天更加丰富的的时代。
需要这一代人思考的关键问题就出现了,这一代青年的责任和使命是什么?这一代人如何完成、靠什么完成“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重任。
写作核心:
写作中,我们首先应该明白:材料的核心是什么?把自己的想象和思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这句话,是材料的关键,也是我们写作的思考展开点。和下一代青年人一起阅读,读什么?是你装在“时光瓶”里的,也是你文章的中心立意。
写作要求:
写作中我们应该关注写作要求。
一、个人和时代要想联系。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启示我们一定要关注社会热点,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需要创新,责任担当,不忘初心,中国梦……,2018 年的作文题中我们
可以看到很多时代的影子。从作文的主导作用看,这则材料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引导学生要思考人生,更要关注时代,思考时代,让考生明白,不论任何时代个体总是要和这个时代密切相关的。
二、材料要求写自己的联想和思考。这种思考有对过去的,也有对现在的,更有对未来的,从写作的思考层面来看,所给材料是有时代跨越的,材料通过一个“时光瓶”将过去、现在、未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就给了考生很大的思考空间,让考生有话可说,而且有真情实感可言,很好地避免了空泛的套作。而且,从表达层面来看,联想是充满情怀的,一定包含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是感性的,而思考是多角度,有思辨性的,应该是理性的分析。写作中应该注意感性认识和理性分析的结合。
三、留待2035年开启。是在和下一代青年一起阅读,这是一中传承,我们应该思考材料所展现的内涵,哪些是值得经典永流传的。
立意指导:
所以我们可以把对过去的总结,装在“时光瓶”里,和未来的一代人阅读前人的奋斗精神、探索精神、创造精神、务实作风等。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这应该是他们童年对这个时代印象最深的记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巨大灾难,一次有着历史意义的时代体育盛会,二者告诉我们回首过去,走过的路不是一帆风顺,苦难和喜悦共同构成了我们个人和国家民族的过去。但我们的上一代人,总在用自己的奋斗、创新担起了这份时代的责任,并取个了辉煌的成就,他们身上所展示的奋斗精神,展示的探索创新步伐,展现的民族凝聚力等,是永恒不变的,在任何时候都能给我们以精神的滋养,也是我们应该传承阅读的。这就提醒我们这些“世纪宝宝”在写作时应该思考,上一代人是凭什么战胜了困难,创造了辉煌,他们身上有哪些精神是这一代要继承并传递到2035年的。
我们可以把对现实的感触与思考,装在“时光瓶”里的,和未来的一代人一起阅读。今天“世纪宝宝”的生活日益富足,智能科技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生活,今天的中国是快速发展变革的中国,今天的青年,生活在一个物质极大丰盈的时代,我们不能坐享其成,要思考如何去奋斗,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奋斗,去书写这一代人的篇章,毕竟奋斗的青春才叫芳华。
同时我们这一代人更要思考的是,物质的丰富、科技互联网的普及,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比如今天的佛系青年的问题丰富物质的保障让他们可以无所欲求,互联网普及的可以让他们获得虚幻的满足感,丧失思考的能力,把对这样的社会问题的思考,装在“时光瓶”,和未来一代人阅读,很好地展现考生的理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