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话题作文审题立意

合集下载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及练习(含答案)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及练习(含答案)

审题立意“千古文章意为先。

”审题立意,是考场作文写作第一关,是写作教学第一难。

审题不严谨周密,作文就会不符合题意,立意不深刻高远,文章就会平庸肤浅,难得考官青睐。

所以,在写作教学中,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仔细审题,精心立意。

一、抓关键句法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

所以,有些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即时训练1(2016·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

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请找出这则材料的关键句:请确立文章的立意:【思路点拨】这一试题承袭了2015年全国卷Ⅱ的比较模式——对三个风采人物大李、老王、小刘的比较,平行罗列了“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并要求“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这是所谓标准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命题。

这道作文试题的引导语由两句话构成。

前一句是说语文学习、语文素养的重要性。

后一句是说中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三条途径。

关键句在于后者。

题干要求考生“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考生应针对“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这三条途径进行比较分析,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体会来谈。

题干标明“明确文体”,没有限定文体,考生在文体选择上有充分的自由度,但文体要鲜明。

题干中有“比较上述三条途径”和“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的写作任务指令,考生立意时不可忽视,要对上述三者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进行必要的权衡、比较,从而形成自己的看法。

2020年高考上海卷作文题审题立意与写作示范

2020年高考上海卷作文题审题立意与写作示范

2020年高考上海卷作文题审题立意与写作示范【文题展示】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考题解读】今年的上海卷作文题延续了前几年的出题风格,既自由又有限制,且有很强的思辨性。

自由体现了海派文化的开放胸襟,限制体现了考场作文的特殊色彩,而思辨性则是突出了语文关键能力。

因此,这道题文字虽少,信息量却很大。

审题立意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

对于文字型作文材料,审题时应该做到逐字逐句分析,绝不放过其中的关键词,对于关键词要廓清内涵和外延,对于句子要拆解分析其构成,在此基础上综合内容,进而提出较为辩证的观点。

“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注意“转折”一词,“转折是指(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改变原来的方向、形势等。

”它强调变化后的形势。

“转折”不是“挫折”,“挫折更多强调失败、失利,对事物发展的阻碍和压制。

”两个词有相似度,但绝不可偷换概念。

“重要的转折”,限制了对转折内容的理解,也就是只能写对人类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转折,不能写身边琐屑小事,更不能虚构事件。

“意想不到”则是强调了事物发展往往出人意料,往往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许多”一词则体现了命题者思维的严密,体现了思辨性,不将话说得过头本身就是对考生的引导。

这句话其实是在摆事实,因为现实社会瞬息万变,世界波诡云谲,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那些能称得上“重要的转折”自有其发展规律,令人意料不到。

“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在上一句突出“事物发展有其规律”之后,紧接着进行了提问,提出了“人对事物发展进程的作用”的思考:面对无法预料,毫无准备的“重要的转折”,我们是不是就无能为力、束手无策、缴械投降了?一个问号恰恰是对考生思维能力的考查。

顺应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哪一个更重要?对于习惯了“非黑即白”二元思维的人来说确实比较难以说清楚,但是对于接受过思维训练的高考生却是日常功课的一部分,“戴着镣铐跳舞”必然成为优秀作文的特征。

(2023年高考语文备考)写作之审题立意

(2023年高考语文备考)写作之审题立意

(2023年高考语文备考)写作之审题立意【知识梳理】审题是立意的前提,是对命题材料内涵的挖掘,对材料背后引导语的领会,对作文写作要求的理解;是审清命题材料的层次、关系、内涵、性质、情感、意图、褒贬,审清引导语对对象、情境、表现形式等层面的界定,审清写作要求对主题、文体、标题、字数等方面的规定。

立意是审题的结果,是作文题目要求之下所要明确的看法和态度,是写好作文的先决条件。

一、多元思辨作文审题立意(一)概念解读:思辨是一种对人和事物进行多角度思考的活动。

人和事物是具有复杂性的、多样性的、又是具有可能性的,这就为我们实现思辨性的目标提供了客观上的条件。

高考作文的思辨性材料往往是具有“争议性”的,这里的“争议性”就是指站在哪个角度看都有一定的道理,"思辨在表达上往往是以相对、相反的形式出现,如新与旧,得与失,拙与巧等等。

审题时,找到题目或材料中的"关系",才能在表达上实现思辨,准确立意。

(二)高考真题分析2020·新I卷: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

以疫情为背景,思考“距离“联系”两者间深层关联。

2020·全国I卷:在齐桓公、管仲和绝叔牙三人的对比分析中选择感触最深的一位来写,对比分析是多层关系主体的思考2020年正式起步:2020年教育部命制的这两道作文题目,掀起了高考思辨作文热潮。

2021·新I卷:体育之强弱2021·新II卷:逆锋起笔,藏而不露:中锋用笔,不偏不倚:停滞迂回,缓缓出头。

2021·甲卷:可为与有为2021·乙卷:修身、矫思、立义2021,北京卷:生不逢时、安分随时、生逢其时2021,上海卷:时间沉淀与价值认可2021·浙江卷:取与舍2021年全面开花,4套为二元思辩,3套为三元思辩,材料引出的论题中有二元或三元关系。

二元和三元之间以存在着一定逻辑关系;且论题都有带有强烈的思辨色彩。

2022·新I卷:本手、妙手、俗手2022·新II卷:选择、创造、未来2022·甲卷:移用、化用、独创2022·乙卷:跨越、再跨越2022·上海卷:发问与结论2022年思辩变复杂,审题要求都提高一个层次,更侧重对三元关系思辨的考查。

2020北京卷高考作文题“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一条信息”审题指导及优秀范文

2020北京卷高考作文题“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一条信息”审题指导及优秀范文

2020北京卷高考作文题“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一条信息”审题指导及优秀范文原题呈现(2020北京,24,50分)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700字。

(1)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的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部署。

整个系统由55颗卫星构成,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它们共同织成一张“天网”,可服务全球。

材料中“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当今时代,我们每天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信息。

其中有一条信息,或引发了你的感悟,或影响了你的生活,或令你振奋,或使你愧疚,或让你学会辨别真伪……请以“一条信息”为题,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联想或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①[写作指导] 材料解读作文材料分为三个部分:a.背景——“北斗三号的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部署”,其中关键词“自主建设”“独立运行”“完成全球组网部署”,分别涉及自主研发、独立运行方式和全球组网部署三个角度。

b.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组成和功用:“整个系统由55颗卫星构成”“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所以才能够组成一张“天网”,发挥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作用;“可服务全球”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功用,将服务视野扩展到全世界,为全人类服务。

c.写作切入口:“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这则材料来自当今新闻热点,引导考生关注国家大事,了解社会动态,理性看待社会热点,深刻解读时事,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思考自我价值和作用,认知自我与社会、世界的关系。

审题与立意审题:a.“整个系统由55颗卫星构成”“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它们共同织成一张‘天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离不开每一颗卫星,每一颗卫星都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贡献自己的功用,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用武之地,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都不可或缺。

2020届高考热点作文押题:体育话题审题立意训练

2020届高考热点作文押题:体育话题审题立意训练

给大家一些可行的小建议吧,大家试试看: 一是走着、跳着看电视,轻松活动6000步。看电视别 坐着,而是来回走着看、跳着看、原地跳绳看。跳绳 3分钟消耗的能量,相当于走10分钟路消耗的能量。 你看,这样既放松了心情,又锻炼了身体,一举两得。
二是手机控们可以充分利用手机里的小视频学跳
舞,把你的能量消耗消耗,没准一不小心就练出了一 枚舞蹈新星来。
• 请结合材料内容,从学生、教师中任选一种 身份,写一篇发言稿,在论坛直播中发言,向在 线师生阐述你的观点,并提出具体的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综合立意: • 思考三则材料的关联:材料是要呼吁学生积极
锻炼,增强体质。
• 【写作任务】 • 请结合材料内容,从学生、教师中任选一种身
份,写一篇发言稿,在论坛直播中发言,向在线 师生阐述你的观点,并提出具体的建议。
为人生插上理想的翅膀,青春与健康使你在人生的 征途上自由翱翔。在这秋高气爽的十月里,我们迎 着秋日的阳光,伴随着收获的季节,迎来了欢快而 又精彩的校第20届运动会。
健康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事业成功的基石,
是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也是提高中华民 族素质的基础。我们要规划好自己的人生,首先要 把重视健康的思想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去,在操场 上,在阳光下,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自觉的投入到 体育锻炼中去吧。
• 精彩标题: • 我运动 我健康 我快乐 • 有健康,才有未来 • 体育课是“刚需” • 疫情之下体育要做好“热身准备” • 学校体育,不能再妥协 • 重智轻体,我们受害最多 • 体育课是青春必修课 • 青春因运动而精彩 • 让健康谱写生命的乐章 • 谱写生命之歌 弘扬运动精神
• 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 • 体育无处不在 运动无限精彩 • 生命无止境 运动无极限 • 生命不息 运动不止 • 青春在跃动 生命在欢腾 • 健康的体魄 永远的追求 • 快乐运动 精彩人生

2020高中语文新高考-辩论性作文写作指导(话题:疫情角度下看“弃文从医”)[审题立意+行文构思+范

2020高中语文新高考-辩论性作文写作指导(话题:疫情角度下看“弃文从医”)[审题立意+行文构思+范

2020高中语文新高考辩论性作文指导(疫情角度下看“弃文从医”)一、追根溯源——什么是辩论词辩论,指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在最后得到共同的认识和意见的一种活动。

辩论词即是用来阐述自己观点、批驳对方错误观点的一种议论性文体。

二、理清结构——辩论词的格式1、标题:要简明扼要,让人一目了然,迅速能明白辩论内容和基本观点。

2、称呼语:顶格可以写“对方辩友等”内容,结合具体题目灵活处理。

3、问候语:应另起一行空两格写“主席好!观众们好!来宾们好!大家好”等。

4、正文:一般分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

5、署名:署上辩论者的姓名。

可写可不写,根据情况灵活处理。

6、日期:可写可不写,根据情况灵活处理。

三、例题导引——辩论词行文思路【例题展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世纪20世纪之交,中国国贫民弱,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用如椽之笔唤醒国人麻木的灵魂。

21世纪,中国国富民强,人们却遭遇了“非典”和“新冠”两次疫病的袭击。

假如生活在今天,面对这种情况,鲁迅先生是否应该弃文从医,救治国人病痛的身体?某中学拟就此开展辩论活动,现面向全校学生征选正方和反方辩手。

请从“应该”或“不应该”两种立场选择其一,写一篇辩论词。

要求: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例文导引】21世纪鲁迅先生不应该弃文从医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我是反方一辩选手科阳。

我方的一致看法是鲁迅先生不该弃文从医,救治国人疼痛的身体。

(开篇即提出论点,观点明确)首先,鲁迅先生本人曾这样说过:“无论身体多么强健的国民,如若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引,最终都会变成麻木的看客”,这是大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也同样反映了健康的灵魂对国民的重要性。

(对论点展开说明,提出本文论证的中心内容)那么在如今疫情肆虐的情况下,鲁迅先生为什么不应该弃文从医呢?请大家倾听以下疫情期间一些人犯下的令人心寒的错误。

防疫期间,仍有人顶风作案,贩卖野生动物,似乎置身事外;大量工厂生产低质量口罩,有些甚至不具备预防效果,以次充好,赚黑心钱,更严重的是这些口罩有一大部分竟然运往疫情高发区武汉等地;有些人得知自己患病之后 ,竟然破罐子破摔,向医护人员吐口水...这些行为无疑是阴暗人性的爆发。

强化审题意识,突显“三元”思辨——2020年高考浙江卷作文写作指导

强化审题意识,突显“三元”思辨——2020年高考浙江卷作文写作指导

强化审题意识,突显“三元”思辨——2020年高考浙江卷作文写作指导【原题呈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材料解读】对生命本体的观照,并站在考生的立场审视人生,让他们思考一些和自身密切相关的问题,是天津高考作文的主色调。

2020年的高考作文依然延续去年的命题模式和考查主题,只是与去年关注“二元”主体不同,今年则拓展为对“三元”主体的关注,即引导考生在更大的视野和空间里去审视自我,思考自我和他人、家庭乃至社会的适应调和、共生发展的问题。

话题材料设置的语言情境共有三个部分组成,第一句话明确主体是“每个人”。

作为社会关系网中的组成部分,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扮演的社会角色不同,自我人生定位的标准就不一样。

不过,因受内外因素的影响不同,个体生命在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时,既有短期目标,也有中期目标,还有长期目标;既有现实目标,也有未来目标。

不论形式怎样,内容如何,它们都是为了实现人生的价值;第二句则从自我的视角移向家庭与社会,从家庭和社会对个人投注期许的角度谈论个人、家庭和社会“三元”关系。

从社会学和伦理学的角度看,家庭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

不论是家庭的主心骨,还是一般性角色,每个人在享受家庭温馨的同时,必须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只不过因所处的位置不同,履行义务的多少不同而已;而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每个人与社会都保持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在与社会交织的众多关系中,简单梳理不外乎就是个体对社会的诉求和社会对个体提出的要求。

生活在社会中,每个人除了自我创造,还必须向社会索取,物质的,精神的,以满足自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高考写作指导】单则材料作文简易实用审题立意七招

【高考写作指导】单则材料作文简易实用审题立意七招

综观全篇材料,重点和主要篇幅在后面的对比, 体育只是引出后文观点的一个比方。人的身体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强弱只是暂时的,后天人为的努力可以改变先天客观的形势。滥用 其强者会变弱,勤于锻炼者会变强,由此蕴含的第一层意思是后天 努力可以改变先天条件,这是自立,是人定胜天的自信。“生而强 者不必自喜,生而弱者不必自悲”,这是不认命不服输的自尊。 “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我生来就弱, 也许这是上天在暗示我要多加锻炼(深层义为后天的努力作为)让 我变强。这是逆境中不甘沉沦、强手面前不怕失败的自强。从这三 个层面综合起来的意思就是自尊、自信、自强,是面对强者不怕挑 战、面对困境敢于破局的志气和勇气。
• 二、抓关键句法
• 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兼有议论、表达观点)语句 及命题者的提示性语句,如开头句、结尾句、对话句、结语句,抓住这些关 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
• 步骤:
• 第一步阅读材料,按上述思路查找勾画关键词、句。
• 第二步以关键词语为中心话题进行联想扩展,确定立意。即“我”要写的东 西。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 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分析】 多角度入手:
: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指 向去考虑。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脱离实际。这种立意的好处是能紧 扣材料的基本倾向、主要观点,因而不会出现偏题、走题的现象。
• 审题的基本原则
即审题立意时要从材料整体出发,全面把握材料 的意旨。最忌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断章取义,脱离材料立意。
材料蕴含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角度可以 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读材料。(多人物、多 说法)

2020年高考全国一卷语文作文深度解析及范文

2020年高考全国一卷语文作文深度解析及范文

2020年高考全国一卷语文作文深度解析及范文2020年高考全国一卷语文作文深度解析及范文2020年的高考作文是一个典型的任务驱动型的作文。

考生需要从XXX、XXX和XXX三个人中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那个,写作难点在于考生对于三人的一些事迹不是很清楚,因此在写作的时候很难找到合适的素材。

那么这道作文题到底应该怎样在有限的素材下写作呢?作文题】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XXX争夺君位,XXX和XXX分别辅佐他们。

XXX带兵阻击XXX,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XXX装死逃脱。

后来XXX即位为君,史称XXX。

XXX对XXX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XXX不可。

于是XXX重用XXX,XXX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

后人称颂XXX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

XXX说:“XXX九合诸侯,不以兵车,XXX之力也。

”XXX说:“天下不多(称赞)XXX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

XXX、XXX和XXX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审题】限制性1.真实情境限制。

题目提供的写作情境包含两部分,一是XXX向XXX公推荐XXX,自己甘居其下,而XXX不计前嫌,重用XXX,终成一代霸业的历史事实。

二是后人、XXX和XXX等对这三个历史人物的三则评论。

考生联想和思考要由此出发,不得脱离材料,另起炉灶。

思维的落点要在“XXX、XXX和XXX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这句话上。

2.典型任务限制。

“XXX、XXX和XXX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这是考生必须解决的问题。

“最”字有思维上的限制,有“最”就有比较、权衡、选择。

要比较、衡量,就要有相应的标准,必须在对比中凸显“最”字,不可评价其一而不及其他。

而这个“最”的标准的确定,是文章能否成功的关键,也反映出考生对志向、情怀、智慧、品格、贡献等不同维度的不同理解。

文章体式为发言稿,发言者身份应为中学生,发言对象为同班同学,考生应有对象意识和交流意识。

2020全国高考浙江语文卷材料作文题审题立意及范文

2020全国高考浙江语文卷材料作文题审题立意及范文

2020全国高考浙江语文卷材料作文题审题立意及范文【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审题立意」首先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错位是难免的。

作为年轻的我们应当客观看待。

有了这样的认识后,我们才能正确的处理这样的落差,首先包容是一定要有的。

我们既要有美好期望,又要对现实的落差先客观对待,然后努力改变。

落差与错位不一定代表着存在不可变,年轻人仍然应当勇于改变现状,创造条件,改变现实。

而不是任其发展,不受控制,不是让落差一直存在。

而是减少。

新的落差到来再努力缩小。

这样辩证的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

「范文」树立人生坐标期望未来美好人活世上,只有一遭。

三岁看到老,三鉴照人生,三观定坐标。

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坐标,才能期望未来的人生美好。

树立人生坐标,期望未来美好。

从呱呱坠地到盖棺定论,从树高千丈到叶落归根,从艰苦奋斗到飞黄腾达。

人,一丝不挂来一缕青烟走,来世上吃喝拉撒睡,到人间酸甜苦辣尝。

但凡有志者,事竟成。

有心者,无难事。

有坐标者,行稳致远人生无悔!人,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应争取生命的宽度,更应增加生命的厚度和高度。

人生坐标,时间X轴,似流水一维向东;平面Z轴,二维家庭是港湾是生命舞台;空间Y轴,三维立体,昭示着生命的最大社会价值,承担着国家民族的使命责任,关联着人类的命运和未来!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坐标呢?存在决定意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决定了你生在怎样的一个环境里。

父母家庭在你没有生下来之前就已经在你身上寄托了美好的期望规定了你的人生航程。

而社会这个大环境也决定着你树立怎样的人生坐标。

2020年高考作文备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2020年高考作文备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想?请结合材料内容,自定立意,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第一步,概括每则材料故事梗概,概括主要故事 的过程就是把握核心人物和事件的过程。 第二步,寻找异同,认真对比两则材料,看看有 什么异同点。 第三步,由果溯因。
材料一:香港大学的校工袁苏妹没有上过大学,不知道什么是院士,也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44 年如一日,用心,用情为学生做饭、扫地,深深地感动了学生,学生说“她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2009 年9月,香港大学授予她“荣誉院士”,称她“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是“香港大学之宝”。 材料二:巫溪县乡村教师赵世术20年独守讲台,13年残体支撑,在大山深处点燃知识的火把,照亮了小村 里一代代渴求的眼睛。他在33年间延展自己的爱心,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在春天发芽。他因“师魂 灿烂”而被评为2010年“感动重庆”十大人物之一。
结合自己的理解,选准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立意参考:勇于承认自身不足,不断完善人格修养。
即时巩固:
2.阅读下面的材料,确定写作立意。
有个教授做过一个实验,12年前,他要求他的学生进入一 个宽敞的大礼堂,并自由找座位坐下。反复几次后,教授发 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有的则盲目随意,四处都坐,还有 一些人似乎特别钟情后面的座位。教授分别记下他们的名字。 10年后,教授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爱坐前排的学生中,成 功的比例高出其他两类学生很多。
第三步;由果溯因,袁苏妹为什么会被评为“荣誉院士”? 赵世术为什么会被评为“感动重庆”十大人物之一?经过分 析后会发现两人的成功都与他们的共同品质有关。 于是就可以立意为: 1、为事业倾注感情,对事业情有独钟;2、平凡的事情认真 做好也会成就伟大。(平凡与伟大)。

2020年高考语文 对给材料作文题目的再思考(上)兼谈最佳角度和最佳立意

2020年高考语文 对给材料作文题目的再思考(上)兼谈最佳角度和最佳立意

对给材料作文题目的再思考(上)——兼谈“最佳角度”和“最佳立意”遵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的高考语文试题,正在全国范围稳步推广。

为了落实“课程标准”对作文题目“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的要求,考试中心率先垂范,在2020年推出新型给材料作文。

六年来,考试中心共拟出了十九个同类型的高考作文题目,这无疑是有重大意义的尝试——它促使我们对作文命题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六年来,围绕新型给材料作文,语文界不断探索,不断思考,不断争论,也始终纠结。

一、作文题目的要求不断调整。

2020年作文题目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2020年、2020年作文题目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2020年、2020年作文题目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2020年作文题目要求:“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六年三变,主要针对的是立意角度。

二、考试中心的解释也在调整。

就2020年海宁卷的作文题目,考试中心做出了如下解释:这则生活故事可以看成是由母女三次接触小鸟的三个小故事组成,这三个小故事各自可以成为选择的角度。

这样,无论从三个小故事来看,还是从总体故事来看,这则材料是有比较多的立意的选择点。

不仅如此,在材料的结尾,还埋藏一个细节,‘放生活动’使‘鸟的需求量大增’,捉鸟要‘起早摸黑’,这几个发人深思的语句使这个生活故事生出了异样的尾巴。

正是这个尾巴使这个生活故事材料的复杂性明显地加大了。

自然是复杂的,社会是复杂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也是复杂的。

这则生活故事材料复杂一点,会更加贴近生活,更加贴近自然,贴近社会和贴近人生;作文材料复杂一些,这有利于选择角度的增加,有利于高考作文的多样化。

(余闻《近两年高考作文题解析》《试题与研究》2020年第10期)就2020年全国一卷的作文题目,考试中心做出了取向相反的解释:材料角度的层级性。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议论文写作之审题立意+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议论文写作之审题立意+课件
导入
古人云:“意犹帅也,无帅之 兵,谓之乌合。”作文的“意” 就是作文的“帅”,可见审题 立意之重要。
但是,作文的审题立意究竟 应该遵循怎样的章法?
议论文
审题立意: 作文的灵魂
议论文教学序列化课件之二
研究问题
1 2 问题诊断:
我们在审题立意方
理论认知: “审题三原则”
面会出现哪些问题?
“立意四原则”
原则 整体性原则
解说
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 于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等现象。
多向性原则 筛选性原则
一般说来,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含的观点并不是唯一 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 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因为从材料中提取的观点可以有多样性,所以在进入 写作时对所提炼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筛选时 要注意三点: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比较新颖; ③有理可讲,有话可说。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第一步:审材料,明确内

材料由三段文字组成:
综合起来,材料的整体
第1段:强调国家层面上的措施、
意思很明确:
原则;
“疫情当前,无论国家
第2段:表明社会层面采取的
还是个人,都在努力作
措施,点出由此而带来的距离;
4 3 随堂练笔:
2021全国甲卷作文
案例分析: 总结审题立意的具
体操作步骤。
议论文
第一章
问题诊断: 我们在审题立意方 面会出现哪些问题?
问题:
1.完全偏离材料内涵,大谈特谈其他主题、 其他概念,偏题严重;
2.被材料的某一个词汇吸引,忽视了整体解 读,导致立意有偏差;

2020年高考全国Ⅱ卷作文试题审题立意分析及下水满分作文(5篇)

2020年高考全国Ⅱ卷作文试题审题立意分析及下水满分作文(5篇)

2020年高考全国Ⅱ卷作文试题审题立意分析及下水满分作文(5篇)适用省份: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陕西、重庆【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2020年的春天,这些寄言印在国际社会援助中国的物资上,表达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

”“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这些话语印在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的物资上,寄托着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祝福。

“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

请完成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题目分析】2020年全国Ⅱ语文卷仍然是一道“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在“以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下,强调对考生的文化修养、家国情怀、理想信念、世界眼光、责任担当等方面的考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该作文体现了宏大的时代背景,世界已然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以及暗含了当下肆虐世界各国的的疫情。

引导当代青年去思考自己之于这个时代的责任和使命。

本次作文要求完成一篇演讲稿,对文体有着明确的要求,实际上是提醒考生对应用类文体的关注,体现了大纲中强调的语文学科的特点:工具性和实用性。

题目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即以一名中国青年代表的身份,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

这里需要考生明确自己的身份和材料设置的特定情境。

做为世界青年中的一员,中国青年中的佼佼者,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论坛上发声。

专题01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技巧-2020年高考语文之作文必备写作技巧

专题01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技巧-2020年高考语文之作文必备写作技巧

专题01 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技巧命题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

审题:对作文题目和材料作细致周密的审查、分析,从而正确的判断出文题所要求的体裁、选材范围、中心思想、表现手法及文章格调等的过程。

立意:根据题目或话题的要求,确定一个明确的中心。

★命题作文的类型★一、命题作文的类型1. 从结构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三种类型:(1)词语式命题:作文命题是一个是词语。

如《见证》《熟悉》等等。

(2)短语式命题:作文命题是一个短语,该短语可能是主谓式、动宾式、偏正式、并列式等等,如《踮起脚尖》《对常识的认识》《我与故事》《我说九零后》《品味时尚》《带着感动出发》。

(3)句子式命题:作文命题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如《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我想握住你的手》《今年花胜去年红》。

2. 从形式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三种类型:(1)全命题作文:题目前没有导入或解说性的材料,题目本身是完整的。

如:《踮起脚尖》《对常识的认识》》等等。

(2)半命题作文:题目不完整,需要写作者进行补充。

如:“站在的门口”、“这也是一种 ”、“ 而知之”。

(3)材料引导式命题作文:如,绿色,生机勃勃,赏心悦目。

绿色,与生命、生态紧密相连。

今天,绿色成为崭新的理念,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请以“绿色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3.从内涵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三种类型:(1)观点型命题作文命题就是我们文章要表达的观点,如2007年上海市高考作文《必须跨过这道坎》(2)论题型命题作文命题提供的是一个观点所属的范围,具体的观点需要我们对论题进行分析和切割,如北京卷的《说“安”》《谈意气》。

(3)寓意型命题作文命题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既有表面的意义,更有隐含意义,如《门》《路》《考场》《肩膀》《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等。

(4)关系型命题作文命题采用两个或三个词语,中间用间隔号或“与”“和”等词连接,这几个词语或短语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如《人与路》《树木 " 森林 " 气候》。

2020浙江高考作文审题立意

2020浙江高考作文审题立意

2020浙江高考作文审题立意一、是非观:历史悠久的《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意思是听到的并非都是真实可信的,心存敬畏是必要的,对人类应有起码的尊重。

我们做事要慎言慎行,避免误入歧途,为人要坦诚真实,否则将危害社会。

“道路千万条,学习第一条;一分不注意,学习两行泪。

”选择了学习,就是选择了成功的希望;选择了学习,就是选择了成才的捷径。

从前人留下的诸多经典中,我们汲取到无穷的智慧和精神力量,同时还要勤于实践,努力探索。

二、价值观:自古以来人们就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崇高品质。

当今社会,各种诱惑更是层出不穷,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怎样做到出污泥而不染,经受住各种诱惑的考验呢?怎样看待金钱、名利、地位呢?如何对待生命,死亡呢?我想这些都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情感观:亲情是母爱是世间最珍贵的,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总会得到父母的帮助和关怀。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孝顺父母并不是指逢年过节给父母买点礼物,而是能够在生活上体谅父母,包容父母,用理解、宽容、尊重去和父母沟通。

有一句广告词说得好:“常回家看看!哪怕给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

”而真正的亲情就是相互间的牵挂和惦念,关心、支持和帮助,理解、宽容和付出,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吧!三、情感观:亲情是母爱是世间最珍贵的,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总会得到父母的帮助和关怀。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孝顺父母并不是指逢年过节给父母买点礼物,而是能够在生活上体谅父母,包容父母,用理解、宽容、尊重去和父母沟通。

有一句广告词说得好:“常回家看看!哪怕给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

”而真正的亲情就是相互间的牵挂和惦念,关心、支持和帮助,理解、宽容和付出,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吧! 四、审美观:感受大自然美,享受生活中的美。

无论是春风拂面的季节,还是落英缤纷的季节;无论是流水潺潺的小溪,还是繁花似锦的春天。

都蕴藏着一种美,只要用心体味,用心欣赏,它就会在你的心灵深处绽放异彩。

2020年全国新高考Ⅱ卷(海南卷)作文试题审题立意分析及下水满分作文

2020年全国新高考Ⅱ卷(海南卷)作文试题审题立意分析及下水满分作文

2020年全国新高考Ⅱ卷(海南卷)作文试题审题立意分析及下水满分作文【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无论读书还是行路,我们都会与地名不期而遇。

有些地名很容易让你联想到这个地方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有些地名会唤起你的某种记忆与情感,或许是一段难忘的故事,又或它对你有着特殊的意义。

电视台邀请你客串《中华地名》主持人。

请以“带你走近_________”为题(补充一个地名,使题目完整),写一篇主持词。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题目分析】这是一道彰显地域文化、贴近生活实际的半命题作文,材料很接地气,能引发学生的共鸣。

下面,我们不妨来“分解”剖析一下命题材料的几层意思。

选什么地名?这是材料的重心所在。

材料的第二层意思为考生提供了选择的对象和范围:一是“很容易让你联想到这个地方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的地名”;二是“会唤起你的某种记忆与情感,或许是一段难忘的故事的”地名或“对你有着特殊的意义”的地名。

从命题所给的两个“有些”来看,这实际上已经清楚地告诉了写作的对象和范围,因此,考生作文不必面面俱到。

他可以选:1.选一个邂逅的地名:分别介绍它,挖掘它的以下几个方面:①自然特征;②风土民情;③历史文化;④著名人物等,2.选一个邂逅的地名,它会唤起你的某种记忆与情感,或许是一段难忘的故事,又或它对你有着特殊的意义。

根据以上提示,考生完全可以围绕以上诸方面尽情发挥,写出非常漂亮的文章来。

从命题设置的特殊情境要求来看,考生是以被电视台邀请去作《中华地名》客串的主持人的身份来出场的。

从表达方式上看,作文主体部分可以叙述(讲故事),可以描写,可以抒情,可以议论,主题内容文体不受限制,从应用文角度来看,命题要求写一篇《中华大地》主持词,这就要关照到以下写作要素:写作身份:电视台《中华地名》栏目客串主持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禹锡所说的镜似乎不是单指用来照脸面、照身影的日常用具。小自单个人, 一个家庭,再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都离不开“镜”;“镜”也 无处不在,有明镜,也有昏镜。 制镜、售镜自有目的;买镜、用镜大有讲究。请以“买镜”为话题写一篇 文章。 【注意】 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的范围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 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 抄袭。
【写作提示】 “变”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话题,其基本意思是“和原来不同,变 化,改变”。大千世界,万事万物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写作时可就人、事、 物、理等方面选择一个角度写深写透,只要与“变”相关就“符合题意”。要 学会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去看世界(包括人、事、物、理各方面),在我们的生活 中,“变”的结果可能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但它比起思想僵化,固步自封,抱残 守缺总是一种进步。“文章合为时而著”,写“变”这个话题,要在思想上、意 识上、精神上、风貌上表现出新时代气息,从内容到形式都要求进步,求发展, 求创新。
【写作提示】 家园,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有温馨的,也有破败的。我们每一 个人都有责任固守自己的家园,建设好自己的家园。物质的“家园”指我们赖 以生存的物质世界,比如我们的家庭、家乡、祖国、地球;精神的“家园”指 的是滋润我们心灵的信仰、道德、文化等精神世界。从这两个方面选材、立 意、构思均应视为符合题意。文章可以联想历史名人为我们构筑精神家园,可 以畅想我们心中的美好家园(物质的或精神的)……同学们应尽可能地发挥自 己的潜能,运用自己最擅长的手法,让“家园”熠熠生辉。“物质家园”宜从 情感的角度切入,写成记叙文;“精神家园”宜从理性的角度切入,写成议 论文。
其次,要善于“以小见大”,即从小的方面表现深刻的主题。角度要小,挖掘要 深。例如下面这道以“老规矩”为话题的作文题:我们过去有许多“老规矩”, 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 儿”,“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做客时不许随便动 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这些从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准则, 点点滴滴,影响了一辈辈人。世易时移,这些“老规矩”渐渐被人们淡忘了。 不久前,有网友陆续把一些“老规矩”重新整理出来发到网上,引发了一片热 议。“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这种现象引发了你哪些思考?
技法突破
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是话题作文的三个基本特点。这三个特点给学生提供 了广阔的写作空间,让学生的写作个性得到充分发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话 题作文的开放性与灵活性,决定了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拟题、定体、谋篇、语言表 达的技巧至关重要。 一、审题 审题,是关系作文成败的关键一环。审题时注意以下几点: 1.审话题。理解话题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丰富内涵。以话题“试卷”为例,试卷的 本义指的是考试时准备应试人写答案或应试人已经写上答案的卷子。如果单从这一点 来立意,就不好写。一个学生就用它的比喻义来写,“人生如同一张空白试卷,人生的试 卷中有填空题、选择题、问答题,还有判断题、分析题,要你一一地去解答”,然后就此 展开来写,写起来令人耳目一新,并达到了相当的理性高度。
寓言中的牛与老虎象征力量,人则是智慧的化身。请认真思考这则寓言的含义, 以“力量与智慧”为话题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体裁不限,800字左右。
【写作提示】话题材料后有一段关键性的提示,我们必须注意:“寓言中的牛 与老虎象征力量,人则是智慧的化身”,这说明话题材料是比喻性的,其作用只 在于引出话题:“力量与智慧”。这是一个复合式关系型的话题。考生要结合 话题材料,认真思考“力量与智慧”之间的关系。二者相比,智慧比力量更为 重要,智慧可以化作力量打败强敌,即使再有力量,没有智慧,也要被人俘虏,文 章应该突出的观点是赞颂智慧,赞颂智慧的力量。
3.从话题内涵方面看,可分为: (1)明示性话题作文 命题时出示的是意义明确的概念、短语、短句,这些概念、短语、短句的正确 释义,便是话题的内涵。这类话题,审题难度不大,写这类话题的关键在于找到 新颖的视角、新鲜的材料、独特的表达方式。 【典例】(2004·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2)隐喻性话题作文 命题者出示的是暗示性、比喻性的概念、短语、短句,考生需要结合话题材料、 生活积累、阅读经验把握其内涵。这类话题,审题难度较大,审题的首要任务 是把握话题的内涵。 【典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唐朝的刘禹锡写过一首《昏镜词》。小引中说:一位制镜的工匠在店铺里 摆了十面铜镜求售,其中只有一面磨制得清晰光亮,其余九面都昏暗模糊。有 人不解地问:“为什么镜的昏明如此悬殊。”工匠解释说:“并不是不能把所 有的镜子都磨制得一样光亮,问题是买镜子的人十中有九喜欢昏镜而不喜欢明 镜,因为清晰光亮的镜子能照见无论多么细小的瑕疵,绝大多数人用这样的镜 子会感到不自在。”
以“语言与沟通”为话题作文。 【注意】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学生可引用寓言材料,也可以不用。
【写作提示】从结构上看,“语言与沟通”是并列关系;从语意上讲,“语言与 沟通”是条件关系。由此,我们可以准确地把握命题者的意图:语言对沟通的 作用。作文看重的是超脱具体层面的,更全面更深刻地看待语言对沟通的作用, 这种作用可以从物质收获上反映,可以从心灵感受上反映。由于此话题和日常 生活紧密相关,容易泛泛而谈,所以,要么追求内容的精致,要么追求体式的新 异,争取摆脱平庸,高人一筹。
二、话题作文的类型 1.从话题自身的结构看,可分为: (1)独词类话题作文 独词类话题也称为单概念话题,话题由一个单音节词或双音节词充当,这类话题 往往比较抽象、宽泛。考生写这类话题,要善于打开思路,善于对话题进行合理 的切分,在话题限定的范围内,从自己擅长的一个小的角度切入。 【典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写作提示】 材料是一则寓言,“买镜”是一个比喻性的话题,它折射的是人 们认识自我的态度和方法。材料提供了思维发散的起点,而后面的提示则引导 着思考的方向。作文关键在于,我们是否理解了“镜”的作用,是否理解了 “买镜”的象征意义,解决这两个问题的钥匙就在工匠解释的话里。所以“买 镜”问题的本质是我们怎样对待自己的缺点,是回避还是正视,是麻木还是警 醒,由此进一步,还可论及保守与进步、批评与发展等问题。个人、民族、国 家、人类,都存在这些问题。作文中,我们取什么视野,主要取决于自己的思想 和素材,自己感到哪一方话题多由偏正、并列关系的短语构成,这类话题具有较强的限制性。考 生写偏正短语类话题,要把握话题中心词,还要注意限制条件;写并列短语类话 题,要注意概念之间的关系。 【典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某网站“4220”聊天室,有这样一段谈话。 A:我给大家讲个故事。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洗染店老板,小 女儿嫁给雨伞店老板。老太太天天为女儿忧虑。雨天,担心洗染店的衣服晾不 干;晴天,生怕雨伞店的雨伞卖不出去。后来,有一个聪明人开导她:“老太太好 福气啊,雨天,小女儿生意兴隆;晴天,大女儿顾客盈门。您哪一天不快活啊!”
(2)命题的开放性 话题作文提示写作的内容指向,让所有学生有话可说,不限立意,不限选材,不限 文体,不限表达方式,呈现出全方位的开放性。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广阔的思维 空间和众多的切入角度。 (3)内容的相关性 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内容上制约较多,要求的不是相关而是紧扣。材料作文更 强调立意不可脱离材料主题,作文必须引用材料,观点必须由材料引出。话题作 文只要话题精神“相关”即可,所提供的材料只是一个写作范围,用不用都可以。 因为话题作文的材料,不是立意的初始出发点与最终的归宿点,而是立意上举一 反三、触类旁通的触发点。话题作文内容不一定是所给材料的思想内核,它可 以是材料内容的发散与辐射,也可以是话题的远方目标与方向。
B:妙极了!改变思维的角度和方式,我们就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 C:快乐幸福是这样得来的么? D:阿Q! 请以“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 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写作提示】 这个话题侧重点在于思维方式与感情体验的问题。写好本文的 关键在于辩证地思考问题:一是要看到“快乐幸福”对于不同人的“思维方式” 可能会有不同的影响;二是要看到“思维方式”对人们的“快乐幸福”起着较 大的作用,同一件事,同样的处境,如果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对待,那么所获得 的快乐值是绝对不相同的。当然写作时,以上内容不一定都涉及,就一点写深 写透也是可以的。
(2)提示式话题作文 命题者先叙述一段材料,这段一般起三个作用:一是引出话题,二是帮助考生理 解话题内涵,三是将话题引入生活,帮助考生打开思路。写这类话题,考生要注 意充分利用材料理解话题。联系生活,打开思路。 【典例】 阅读下面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有只老虎,看见曾打败过自己的牛被人吆喝着耕地,便去问牛为什么怕农 夫。牛说,因为人有智慧。老虎请求农夫要看看他的智慧,农夫说把智慧忘在 家里了,可以去拿,但要先把老虎绑起来,免得他走后老虎把牛吃掉,老虎听从 了。农夫回村叫来村民,把老虎装进铁笼,对老虎说:“这就是智慧。”
二、立意 话题作文因其话题宽泛,容易使不少学生毫无顾忌,信笔写来,结果大而无当、 泛泛而谈的文章居多,言之有物、有的放矢的文章较少。 因此,话题作文立意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要求学生要“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所谓“化大为小”就是把话 题的内涵缩小,只写大范围中的“某一方面”。所谓“化抽象为具体”就是把 一个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场景。
郑国有一个人在一棵树下避暑,他随着阳光变化和树影移动,挪动自己的席 子,以此来纳凉。等到黄昏时,他又把席子挪到树下。月亮出来了,他又按照月 光和树影的移动,挪动席子来避免露水淋湿衣服。结果露水照样淋湿了他的衣 服,他仍然随着月下的树影移动自己的席子,衣服越来越湿……
郑人用“纳凉”的办法“防露”历来被当成笑柄。其实生活当中,与郑人思维 方式相同的人并不少见,当然也有许多人的做法正好与之相反。读了这则寓言, 你想到了哪些与“变”相关的人和事,你是怎样认识“变”的,请以“变”为话 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