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内外科危重病人的护理常规
外科危重病人护理常规
外科危重病人护理常规
一、严格查对制度及无菌操作原则,规范执行医嘱,正确及时完成治疗和护
理。
二、遵医嘱对患者进行监测
(一)持续24小时生命体征及心电监测,动态观察病情变化,记录心率,无创血压(NBP),呼吸频率及呼吸状态。
有动脉置管者持续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测量并记录体温及中心静脉压。
(二)监测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变化,如意识、瞳孔、对光反射、语言、运动能力等。
(三)准确记录出入量。
三、酌情给予氧气吸入,必要时面罩加压给氧或机械辅助呼吸,鼓励患者深
呼吸、咳嗽、协助患者排痰,必要时遵医嘱雾化吸入,预防肺部感染。
四、观察伤口情况,保持敷料干燥,保持各种引流管(如胃管、胸管、腹腔
引流管等)通畅,妥善固定,观察并记录引流液性状、量。
五、保持各种导管、输液管通畅,妥善固定,必要时用输液泵。
六、做好患者晨、午、晚间护理,保持三短九洁及皮肤清洁干燥,保持床单
位整洁。
做好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安全护理。
七、必要时卧气垫床,定时翻身拍背,保持患者卧位舒适,肢体功能位,预
防压疮。
八、根据病情进行饮食指导。
九、清醒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紧张、恐惧情绪。
十、如有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呼吸机、床旁血滤仪等特殊监护或治疗仪器
时按常规消毒处理。
及时、准确的做好护理记录。
外科危重病人护理常规
外科危重病人护理常规
1. 引言
本文档旨在介绍外科危重病人的护理常规。
外科危重病人是指
病情严重且需要紧急干预的患者。
科学、规范的护理是确保外科危
重病人安全和康复的关键。
2. 护理步骤
外科危重病人的护理包括以下步骤:
2.1 评估与监测
护士应及时进行全面的身体评估,并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
护士应倾听病人的症状表达,
观察病情变化,以及留意病人的疼痛程度和情绪变化。
2.2 治疗与护理
护士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执行医嘱,包括给药、输液、换药等。
护士应确保操作无菌,减少感染的风险。
对于卧床不起的病人,护士应定时翻身,保持皮肤的完整性,并进行被褥的清洁。
2.3 疼痛管理
外科危重病人可能会出现疼痛,护士应根据病人的疼痛程度和类型进行评估,并及时给予相应的镇痛措施。
护士应定期评估镇痛效果,并与医生协商调整镇痛方案。
2.4 饮食和营养
护士应根据病人的病情和建议,合理安排饮食和营养补充。
护士应确保病人的饮食安全和摄入量的充足。
2.5 患者安全
护士应注意患者的安全,如防止跌倒、滑梯伤害等。
护士应确保环境的整洁和无潜在危险因素。
3. 结论
外科危重病人的护理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护士应始终保持专业、科学的态度,积极评估和监测病人的状况,并执行合理的治疗和护理措施。
通过科学的护理,外科危重病人可以得到有效的支持和康复。
以上是外科危重病人护理常规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一、常规和技术规范1.危重病人的观察与监测:对于危重病人,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和监测其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
同时,还需要关注病人的神志状态、疼痛程度以及其他异常情况。
2.心肺复苏技术:掌握心肺复苏技术是危重病人护理的基本要求。
护士需要熟练掌握心肺复苏的各项技术操作,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自动体外除颤等。
3.药物管理与监测:危重病人药物管理必须严格遵循规范,确保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护士需要掌握药物的剂量、途径、频率、禁忌症等相关知识,并严格按照医嘱执行。
4.理疗技术:部分危重病人需要进行理疗,如床位翻身、被动运动、物理治疗等,护士应根据病人情况进行适当的理疗操作,确保病人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5.导管护理:危重病人常常需要留置各种导管,包括静脉导管、气管插管、胃肠道引流管等。
护士需要具备导管护理的技术能力,确保导管的畅通性和安全性,并注意相关的感染预防措施。
1.接诊和评估:危重病人护理的第一步是接诊和评估。
护士需要了解病人的病史、主诉和病情,进行初步的评估和观察,以便制定后续的护理计划。
2.制定护理计划:根据评估结果,护士需要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这包括药物管理、监测频次、饮食安排、导管管理等。
护士还需要根据病人的特殊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如心理支持、家属沟通等。
3.实施护理计划:根据制定的护理计划,护士需要准确执行各项护理措施,保证病人的安全和舒适。
同时,护士需要时刻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4.与医疗团队的沟通与协作:危重病人护理需要护士与医疗团队密切合作,包括医生、药师、物理治疗师等。
护士需要及时向医生报告病情变化,并根据医生的指示进行相应的处置。
5.家属教育与支持:危重病人的家属往往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护士需要给予家属充分的关心和支持,并向他们提供相关的疾病知识和护理技能,以提高他们对病人的陪护质量。
综上所述,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是确保危重病人安全和护理效果的重要保障。
常见内外科危重病人护理常规
.颅脑损伤的定义
•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外伤,可单独 存在,也可与其他损伤复合存在。 其分类根据颅脑解剖部位分为头皮 损伤、颅骨损伤与脑损伤,三者可 合并存在。头皮损伤包括头皮血肿、 头皮裂伤、头皮撕脱伤。颅骨骨折 包括颅盖骨线状骨折、颅底骨折、 凹陷性骨折。脑损伤包括脑震荡、 弥漫性轴索损伤、脑挫裂伤、脑干 损伤
()、做好病人的基础护理,防止发生坠积 性肺炎和褥疮。
()、指导并协助病人做主动和被动训练, 防止废用综合症。
()、鼓励病人多饮水,多吃粗纤维食物, 定时按摩腹部,防止发生泌尿系统结石和便 秘。
()作骨牵引病人,床尾或床头应抬高使形 成与牵引力方向相反的反牵引力.
.石膏固定护理常规
( ()、石膏固定时,松紧适宜,患肢如有苍白、厥冷、发绀等情况,应及时汇报并采取措施。 ()、石膏未干之前,尽量不要搬运病人;搬动时,要用手掌平托,不可用手抓捏。切勿牵拉、压迫、活动,也不可在石膏上放置重物。温 度低、湿度大时可用灯或电吹风吹干。 ()、石膏干后搬动时应平托,翻身或改变体位时应加以保护。
• 护理措施:
• 、绝对卧床休息,安排专人护理,密 切观察病情变化。
• 、恶心、呕吐的护理:快速建立静脉 通路,观察尿糖和酮体情况。
• 、加强病情观察,如神志状态,瞳孔 大小及反应、体温、呼吸、血压和心 率等,监测并记录血糖、血酮、血气
• 健康指导:
• 、指导病人胰岛素的注射方法、位置、剂 量、尿液检查法等。
• 临床表现:意识障碍、头痛、呕吐、
.软组织损伤的定义
• 各种急性外伤或慢性劳损以及自己疾病 病理等原因造成人体的皮肤、皮下浅深筋 膜、肌肉、肌腱、腱鞘、韧带、关节囊、 滑膜囊、椎间盘、周围神经血管等组织的 病理损害
危重症病人护理常规
危重症病人护理常规1.病情评估和监测:对危重症病人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包括生命体征、疼痛程度、血液、尿液等检查结果。
同时进行密切监测,包括心率、呼吸、血压、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的监测。
及时发现和处理病情变化。
2.呼吸支持:危重病人常伴有呼吸衰竭,需要进行呼吸支持,包括氧疗、呼吸机辅助通气等。
要定期检查氧合情况和呼吸机设置,确保病人的呼吸稳定。
3.心脏监测和支持:对危重症病人进行心脏监测,包括心电图监测、血流动力学监测等。
需要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相应的心脏支持措施,如心脏除颤、血流动力学稳定等。
4.营养支持:危重症病人常伴有营养不良,需要给予营养支持。
根据病情和营养状况,选择合适的途径进行营养支持,包括口服、胃肠道喂养管或静脉肠内营养等。
5.液体管理:危重症病人常伴有液体平衡失调,需要进行液体管理。
根据体重变化、尿量、血液检查等指标,调整液体输入和排出。
6.感染预防和控制:危重症病人容易发生感染,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包括手卫生、环境清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
7.疼痛管理:危重症病人常伴有严重的疼痛,需要进行疼痛管理。
根据疼痛程度和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镇痛方法,如口服镇痛药、静脉镇痛药等。
8.精神支持:危重症病人常伴有焦虑、恐惧等精神问题,需要给予相应的支持和关爱。
包括提供信息、与病人家属进行沟通、提供心理支持等。
9.皮肤护理:危重症病人长时间卧床,易发生压疮。
需要进行定位、翻身、保持皮肤清洁等措施,预防和治疗压疮。
10.预防血栓:危重症病人长时间卧床,易发生血栓。
需要进行有效的预防措施,包括改善血液循环、进行体位调整、使用抗凝剂等。
11.专业团队合作:危重症病人护理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包括医生、护士、营养师、物理治疗师等,确保危重病人得到全面的护理。
危重病人的护理常规
危重病人的护理常规1.临床评估:临床评估是护理危重病人的首要步骤。
通过对病人的身体状况、症状、生命体征、病史等进行详细评估,以及患者的病情变化,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
2.姿势:危重病人需要根据不同病情采取适当的姿势。
例如,卧床病人需要定期翻身,以防止压疮;肺炎患者需要保持半卧位,以帮助呼吸。
3.呼吸护理:危重病人可能需要辅助通气或氧疗。
护士需要监测病人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和呼吸节律,以及氧饱和度等参数。
并确保氧气供应充足。
4.循环护理:护士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心率、心律和静脉注射液的输液速率。
根据病人的需要调整液体平衡。
5.导尿护理:对于无法排尿或需要监测尿量的病人,护士需要定期进行导尿。
同时,需要注意导尿管的通畅和正确使用。
6.营养支持:危重病人可能需要静脉或肠外营养支持,以维持营养需求。
护士需要监测病人的摄入量、新陈代谢和体重变化,与营养师合作调整营养计划。
7.创口护理:危重病人的创口需要进行及时和有效的护理,以预防感染和促进愈合。
护士需要定期更换敷料,清洁创面,并提供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8.皮肤护理:危重病人可能由于长期卧床而导致皮肤损伤,护士需要对病人的皮肤进行定期检查,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燥,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如按摩和使用护肤品。
9.交流与心理支持:危重病人往往在身体和心理上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护士需要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并提供情感支持和鼓励。
护士还可以与病人家属交流,帮助他们理解病人的病情和治疗计划。
10.病情记录:护士需要详细记录病人的病情变化、护理措施和医疗团队的反馈等信息,以提供数据支持和协助医生制定治疗计划。
以上列举的是危重病人护理的一般常规,实际实施中还需要根据每个病人的特殊情况进行调整。
护士应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以确保病人获得最佳的护理和康复效果。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
1、专科疾病参照专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2、病室环境干净整洁,温湿度适宜,定时给予通风换气。
3、根据病情给予合适卧位。
4、给予分级护理,严密观察病情: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意识、瞳孔、尿量、
专科症状,
5、保持呼吸道通畅,经常为病人翻身、叩背,防止坠积性肺炎。
6、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保护静脉通道通畅,严格执行医嘱准确给药,保证治
疗,保持水电解质平衡,观察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
7、根据管道专科要求执行管道护理,标识管道风险等级。
保持各管道通畅,妥
善固定、防脱落、扭曲、堵塞,同时注意无菌技术操作,防逆行感染。
留置尿管病人保持引流通畅,早晚消毒尿道口,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8、营养护理:给予饮食指导,视病情摄入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易消化食
物。
必要时可用鼻饲,并记录每次饮食量,做好管饲护理。
9、安全护理:确保仪器设备正常使用和安全,评估使用中的仪器设备运行状态,
监护仪、呼吸机等设备报警设置合理并处于打开状态,备好急救药品和物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抢救。
10、基础护理,做到病人卫生清洁,每日为病人清洁口腔2次,清醒病人饭后协
助其漱口,每2小时翻身,注意保暖,评估压疮、跌倒/坠床风险,落实各项防范措施,预防坠积性肺炎、压疮、坠床的发生。
11、心理护理:关心病人,多与病人交流沟通,消除病人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
以树立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12、严格执行医嘱详细记录出入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1、危重患者入院后,护士应立即将其安置在抢救室并平移至床上,给予舒适的卧位。
2、立即给予氧气吸入,测量生命体征,必要时心电监护及留置尿管。
3、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及配伍禁忌,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正确执行医嘱。
4、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病情变化,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备齐各种抢救物品及药品,发现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师,随时准备配合抢救,认真做好护理记录,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
5、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拍背,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意识障碍者头偏向一侧,必要时行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或呼吸机辅助呼吸。
6、保持各类导管通畅:应注意妥善固定、安全放置各种引流管,防止扭曲、受压、堵塞、脱落,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
7、确保病人安全:对澹妄、躁动和意识障碍的病人,要注意安全,合理使用防护用具。
牙关紧闭、抽搐病人,可用牙垫,防止舌咬伤。
8、补充营养和水分,危重病人机体分解代谢增强,消耗大,对营养的需求增强, 而其消化功能减退,为保证其有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应设法鼓励进食,对不能进食者尽早给予鼻饲或完全胃肠外营养。
9、加强基础护理,防治各种护理并发症的发生;(1)眼睛护理:对眼睑不能自行闭合者或闭合不全应注意眼睛护理,可涂眼药膏或覆盖油性纱布以保护角膜。
(2) 口腔护理:每天2〜3次,以保持口腔卫生,防止发生口腔炎症、口腔溃疡等并发症。
(3)皮肤护理:每1-2小时翻身一次,按摩受压处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及床铺平整,干燥。
(4)保持肢体良好的功能位,适当应用体位垫,每2小时按摩肢体1次,预防肌腱、韧带退化、肌肉萎缩、关节僵直、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发生。
(5)预防泌尿系感染;有留置导尿管者,应保存留置导尿管通畅,防止尿液逆流,尿道口擦洗每日2次,必要时给予膀胱冲洗。
10、保存大便通畅,养成良好排便习惯,便秘者可给予人工通便或缓泻剂,必要时给予灌肠。
11、做好心理护理,限制探视人员。
危重疾病患者护理常规
危重疾病患者护理常规
危重疾病患者的护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以下是几个常规的护理措施:
1. 监测生命体征:定期测量和记录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以及监测心电图等必要的指标。
2. 呼吸管理: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保持氧气供应充足,并根据需要进行辅助呼吸。
3. 静脉通路管理:确保患者有准确可靠的静脉通路,以便给予药物、输液和营养支持等治疗。
4. 疼痛管理:及时评估和缓解患者的疼痛,使用合适的药物和措施进行疼痛管理。
5. 患者定位:危重疾病患者通常需要保持特定的体位,以促进呼吸、脏器功能和舒适度。
6. 预防并发症: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并发症,如感染、血栓等。
7. 心理支持:给予患者及其家属情绪上的支持和安慰,帮助他们应对危重疾病的困难和压力。
8. 定期评估:定期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情变化、治疗效果、护理措施的效果等,并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以上是危重疾病患者护理的常规措施,护理人员需要根据具体的病情和患者特点进行个体化的护理,以提供最佳的护理效果。
危重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危重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1、病室保持干净整洁,温度、湿度适宜定时进行通风度换气,加强对病人的保温。
2、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路,以便及时输入液体和药物。
3、绝对卧床,根据病情摆放合适的体位,不能在血压不稳的情况下随意搬动病人。
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气道分泌物,避免误吸,防止舌后坠。
定时为病人翻身、叩背,防止坠积性肺炎。
5、备好急救药品和物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抢救。
6、专人看护,重点监测神志变化、各项生命体征、尿量、心电监测,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详细记录。
7、保证病人足够的摄入量,根据病情给予高热量。
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易吸收的流质饮食或遵医嘱补液,做好胃肠营养管及鼻饲的护理。
8、每日为病人清洁口腔2次,清醒病人饭后协助其漱口。
9、保护眼睛,每日用抗生素眼药水点眼;眼睑不能闭合者,用凡士林纱布覆盖。
10、每日为病人梳理头发、洗脸,保持皮肤清洁无异味,每2小时为病人翻身一次,用50%的酒精按摩骨突处,预防压疮。
11、观察排便情况,必要时可留置尿管,每周更换一次,注意观察尿量、颜色、性状等。
便秘者使用缓泻剂或灌肠,观察大便的颜色和性状。
12、加强防护,躁动时适当约束,避免坠床或碰伤;惊厥时用牙垫将上下牙隔开,避免咬伤舌头。
13、保持各肢体处于功能位,生命体征平稳后尽早开始功能锻炼。
14、严格执行医嘱,详细记录出入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1.保持呼吸道通畅:危重病人常常伴有呼吸困难,护理人员应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定期检查病人气道有无阻塞物,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对于需要机械通气的病人,要监测呼吸机参数并定期检查气囊密封情况。
2.确保心血管稳定:危重病人常见的心血管问题包括心律失常、低血压等,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病人血压、心率和心律等,发现异常立即告知医生。
同时,要帮助病人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以维持心血管稳定。
3.高质量护理:护理人员要做到细致入微的护理,包括定期更换体位、翻身,预防卧床所致的压疮和肺部感染。
保持病人皮肤的清洁和干燥,注意观察皮肤有无损伤或溃疡,及时处理。
还要关注病人的营养摄入,根据病情合理安排饮食,保证病人获得足够的营养。
4.防止感染:危重病人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护理人员要注意手卫生,佩戴帽子、口罩和手套,避免交叉感染。
定期清洁病人周围环境,保持空气流通,并注意消毒和隔离措施的执行,减少感染风险。
5.积极疼痛管理:危重病人常常伴随有疼痛,护理人员要定期评估病人的疼痛程度,并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
使用可视化疼痛评定工具,与病人及家属交流,了解疼痛特征,制定个体化的镇痛方案。
6.心理支持:7.病情观察和及时报告: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对于任何异常情况要及时向医生报告。
另外,要定期检查病人的血气分析、心电图、超声检查等检查结果,以了解病情的变化和进展。
8.家属教育:对于危重病人的家属,护理人员要进行必要的教育,包括病情解释、治疗方案、护理技巧等。
帮助家属了解病情的严重性和不确定性,并提供情感支持,使其能够积极参与病人的护理和康复过程。
综上所述,危重病人护理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呼吸道通畅、心血管稳定、高质量护理、防止感染、疼痛管理、心理支持、病情观察和家属教育等。
护理人员要根据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密切关注病人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以提供安全、高质量的护理。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风险评估及安全管理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1、危重患者入院后,护士应立即将其安置在抢救室并平移至床上,给予舒适的卧位。
2、立即给予氧气吸入,测量生命体征,必要时心电监护及留置导尿管。
3、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及配伍禁忌,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正确执行医嘱。
4、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病情变化,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备齐各种物品及药品,发现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生。
认真做好护理记录,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
5、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叩背,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意识障碍者头偏向一侧,必要时行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或呼吸机辅助呼吸。
6、保持各类管道通畅,应注意妥善固定,安全放置,防止扭曲、受压、堵塞、脱落。
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
7、确保病人安全:对瞻望、躁动或意识障碍者应注意安全,合理使用保护性用具;牙关紧闭、抽搐的个人,可使用牙垫,防止舌咬伤。
8、补充营养和水分:危重病人机体分解代谢增强,消耗大,对营养的需求增强,而其消化功能减退,为保证其有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应设法鼓励进食,对不能进食者尽早给予鼻饲或完全胃肠外营养。
9、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各种护理并发症的发生:(1)眼部护理:对眼睑不能自行闭合或眼睑闭合不全者应做好眼部护理,可涂眼药膏或覆盖油纱以保护角膜。
(2)口腔护理:每天2-3次,以保持口腔卫生,防止发生口腔炎症、口腔溃疡等并发症。
(3)皮肤护理:每1-2小时翻身一次,按摩受压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及床铺平整、干燥。
(4)保持肢体良好的功能位,适当应用体位垫,每2小时按摩肢体1次,预防肌腱、韧带退化,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发生。
(5)预防泌尿系感染:有留置导尿者,应保持留置导尿管通畅,防止尿液逆流;尿道口擦洗每日2次,必要时给予膀胱冲洗。
危重患者的护理常规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一、危重病人基础护理常规二、昏迷患者护理常规三、休克患者护理常规四、脑疝护理常规五、气管切开患者护理常规六、气管插管患者护理常规七、使用呼吸机患者护理常规八、深静脉置管患者护理常规九、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十、(血)气胸护理常规十一、腹部外伤性多脏器损伤护理常规十二、癫痫持续状态护理常规十三、上消化道大出血护理常规十四、呼吸衰竭护理常规十五、心力衰竭护理常规十六、急性肾衰竭护理常规一、危重病人基础护理常规⒈热情接待病人,将病人安置于抢救室或重症病房,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入院(科)宣教。
⒉及时评估:包括基本情况、主要症状、皮肤情况,阳性辅助检查,各种管道,药物治疗情况等。
⒊急救护理措施: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视病情及药物性质调整滴速),吸氧(视病情调整用氧流量),心电监护,留置导尿,保暖,做好各种标本采集,协助相应检查,必要时行积极术前准备等⒋卧位与安全⑴根据病情采取合适体位。
⑵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昏迷病人应及时吸出口鼻及气管内分泌物,予以氧气吸入。
⑶牙关紧闭、抽搐的病人可用牙垫、开口器,防止舌咬伤、舌后缀。
⑷高热、昏迷、谵妄、烦躁不安、年老体弱及婴幼儿应加用护栏,必要时给予约束带,防止坠床,确保病人安全。
⑸备齐一切抢救用物、药品和器械,室内各种抢救设置备用状态。
⒌严密观察病情:专人护理,对病人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出血情况、SpO2、CVP、末梢循环及大小便等情况进行动态观察;配合医生积极进行抢救,做好护理记录。
⒍遵医嘱给药,实行口头医嘱时,需复述无误方可使用。
⒎保持各种管道通畅,妥善固定,安全放置,防止脱落、扭曲、堵塞;严格无菌技术,防止逆行感染。
⒏保持大小便通畅:有尿潴留者采取诱导方法以助排尿;必要时导尿;便秘者视病情予以灌肠。
⒐视病情予以饮食护理: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满足机体对营养的基本需求;禁食病人可予以外周静脉营养。
⒑基础护理⑴做好三短九洁、五到床头(三短:头发、胡须、指甲短;九洁:头发、眼、身、口、鼻、手足、会阴、肛门、皮肤清洁;五到床头:医、护、饭、药、水到病人床头)。
危重患者的护理常规
危重患者的护理常规对于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护士不仅要注重高技术性的护理,同时也不能忽视患者的基础生理需要,它是危重病护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其目的是满足患者的基本生理功能、基本生活需要、舒适安全的需求,预防压疮、坠积性肺炎、废用性萎缩、退化及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护士应全面、仔细、缜密地观察病情,判断疾病转归。
必要时设专人护理,并于护理记录单上详细记录观察结果、治疗经过、护理措施,以供医护人员进一步诊疗、护理时作参考。
一、危重患者的病情监测危重患者由于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因此对其各系统功能进行持续监测可以动态了解患者整体状态、疾病危险程度以及各系统脏器的损害程度,对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诊断和抢救处理极为重要。
危重患者病情监测的内容较多,最基本的是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肾功能的监测等。
1.中枢神经系统监测包括意识水平监测、电生理监测如脑电图、影像学监测如CT与MRI、颅内压测定和脑死亡的判定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意识水平监测,可采用GCS计分。
颅内压的测定可了解脑积液压力的动态变化,从而了解其对脑功能的影响。
2.循环系统监测包括心率、心律、无刨和有创动脉血压、心电功能和血流动力功能监测如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肺动脉楔压、心排量及心脏指数等。
3.呼吸系统监测呼吸运动、频率、节律、呼吸音、潮气量、死腔量、呼气压力测定、肺胸顺应性监测;痰液的性质、量、痰培养的结果;血气分析;胸片等。
其中血气分析是较重要的监测手段之一,护士应了解其各项指标的正常值及其意义。
4.肾功能监测肾脏是调节体液的重要器官,它负责保留体内所需物质、排泄代谢产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细胞内外渗透压平衡,同时它也是最易受损的器官之一,因而对其功能的监测有重要意义。
包括尿量,血、尿钠浓度,血、尿的尿素氮,血、尿肌酐,血肌酐清除率测定等.5.体温监测是一项简便易行、反映病情缓解或恶化的可靠指标,也是代谢率的指标。
正常人体温较恒定,当代谢旺盛、感染、创伤、手术后体温多有升高,而极重度或临终患者体温反而下降。
危重患者的护理常规
危重患者的护理常规对于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护士不仅要注重高技术性的护理,同时也不能忽视患者的基础生理需要,它是危重病护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其目的是满足患者的基本生理功能、基本生活需要、舒适安全的需求,预防压疮、坠积性肺炎、废用性萎缩、退化及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
护士应全面、仔细、缜密地观察病情,判断疾病转归。
必要时设专人护理,并于护理记录单上详细记录观察结果、治疗经过、护理措施,以供医护人员进一步诊疗、护理时作参考。
一、危重患者的病情监测危重患者由于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因此对其各系统功能进行持续监测可以动态了解患者整体状态、疾病危险程度以及各系统脏器的损害程度,对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诊断和抢救处理极为重要。
危重患者病情监测的内容较多,最基本的是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肾功能的监测等。
1.中枢神经系统监测包括意识水平监测、电生理监测如脑电图、影像学监测如 CT 与 MRI 、颅内压测定和脑死亡的判定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意识水平监测,可采用GCS 计分。
颅内压的测定可了解脑积液压力的动态变化,从而了解其对脑功能的影响。
2.循环系统监测包括心率、心律、无刨和有创动脉血压、心电功能和血流动力功能监测如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肺动脉楔压、心排量及心脏指数等。
3.呼吸系统监测呼吸运动、频率、节律、呼吸音、潮气量、死腔量、呼气压力测定、肺胸顺应性监测;痰液的性质、量、痰培养的结果;血气分析;胸片等。
其中血气分析是较重要的监测手段之一,护士应了解其各项指标的正常值及其意义。
4.肾功能监测肾脏是调节体液的重要器官,它负责保留体内所需物质、排泄代谢产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细胞内外渗透压平衡,同时它也是最易受损的器官之一,因而对其功能的监测有重要意义。
包括尿量,血、尿钠浓度,血、尿的尿素氮,血、尿肌酐,血肌酐清除率测定等。
5.体温监测是一项简便易行、反映病情缓解或恶化的可靠指标,也是代谢率的指标。
正常人体温较恒定,当代谢旺盛、感染、创伤、手术后体温多有升高,而极重度或临终患者体温反而下降。
危重症病人护理常规
危重症病人护理常规1.病人的评估和监测:-定期进行病情评估,包括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的监测。
-监测病人的意识水平、神经系统功能和疼痛程度。
-定期检查病人的体征(如皮肤颜色、温度、湿度、肢体活动等)。
-评估和监测病人的呼吸功能,包括呼吸频率、深度、氧饱和度等。
-持续监测病人的心电图和血气分析结果。
2.呼吸护理干预:-维持呼吸道通畅,保持病人的头部处于正中位,定时清理病人的口腔、喉咙和气管。
-监测呼吸道的分泌物,定期吸痰,并保证病人的气道湿润。
-配置适当的吸氧设备,并根据病人的氧饱和度调整氧气浓度。
-监测病人的呼吸机参数,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3.心血管护理干预:-监测和维持病人的血压稳定,根据需要调整药物治疗和液体管理。
-监测心率和心律,及时处理心律失常。
-定期检查心电图,及时发现和处理心肌缺血或损伤。
-监测病人的液体平衡,确保适当的输液和排尿量。
4.消化系统护理干预:-监测病人的饮食摄入和排便情况,调整饮食方案和营养支持。
-定期检查病人的腹部肿块、压痛和肠鸣音,并进行必要的处理。
-监测和维持病人的酸碱平衡,调整胃酸抑制剂和碱剂用药。
5.泌尿系统护理干预:-监测病人的尿量和尿液性状,检查尿液常规和尿培养结果。
-维持病人的水电解质平衡,根据需要调整输液和药物治疗。
-定期检查病人的肾功能,及时处理少尿或无尿情况。
6.疼痛管理:-定期评估病人的疼痛程度,并采取相应的镇痛措施,例如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方法(如按摩、热敷等)。
-监测疼痛治疗的效果和副作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7.皮肤护理:-定期检查病人的皮肤,预防和处理压疮、湿疹等皮肤问题。
-维持皮肤的干燥、清洁和卫生,防止皮肤感染的发生。
-适时更换病人的体位,减少长时间的压迫和摩擦。
8.沟通交流:-与病人及其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解释病情和治疗计划。
-倾听病人和家属的需求和担忧,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
-与多学科团队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护理计划。
总之,危重症病人护理常规覆盖了病人的各个方面,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呼吸、心血管、消化、泌尿、疼痛和皮肤等护理干预,同时也需要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提供全面和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肌梗死护理常规
1.疼痛:为最早出现的最突出的症状,病人常烦躁 不安、出汗、恐惧或有濒死感。少数病人无疼痛, 一开始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 2.全身症状有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等 3.胃肠道症状疼痛剧烈时常伴有恶心,呕吐和上腹 胀痛 4.心率失常多发生于起病1-2周内,可伴有头晕、乏 力等症状
8、配备抢救药品和器械。
脑出血护理常规
内囊出血的临床特点:急性起病,迅 速出现剧烈头疼、呕吐、对侧肢体完 全弛缓性偏瘫,常伴有头和眼转向出
血的病灶侧、呈“凝视病灶”状和
“三偏”症状(偏瘫、偏身感觉障碍 和偏盲)另外病侧瞳孔放大。
护理评估:
1.病史评估:有无高血压史(高血压是脑出血最常见的
病因)、发病前有无情绪变化、活动、用力等;有无剧
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再出血、消化道出血、脑疝等并 发症。及时记录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变化监测尿量和水、 电解质变化。如出现头痛、呕吐、血压升高、意识障碍加 深、脉搏变慢、呼吸不规则等应警惕脑疝形成。若患者出
现呃逆、腹部饱胀胃液呈咖啡色或解黑色大便提示消化道
出血应立即通知医师处理。
5.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神志不清者头偏向一侧,适
5.休克:收缩压低于80㎜Hg,烦躁不安,面色苍 白、皮肤湿冷、尿量减少等症状
护理评估:
1. 诱发因素(如情绪激动、血压突然升高、饱餐、 用力排便)。
2.心前区疼痛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有无放 射到其他部位。 3. 血压、脉搏、心率、心律变化。
4.病人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时吸痰防异物及痰液堵塞。定时翻身拍背预防吸入性肺炎
和肺不张。
6.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可进行腹部按摩,遵医 嘱应用导泻药物,但禁止灌肠(以免颅内压增高诱发脑疝 或再次出血)。
7. 保持瘫痪肢体功能位,尽早进行肢体功能和语言康复训 练,使病人尽可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保持床单平整,皮 肤清洁,防止发生褥疮。
护理措施:
1.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取侧卧位,抬高床头15°~30°
以减轻脑水肿。头冰袋可降头部温度,增加脑组织对缺氧
的耐受力。发病后24~48小时内避免搬动,保持病室安静, 限制探视;对谵妄躁动病人加保护性床栏。
2.给予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丰富维生素及易消化的食
物。有意识障碍者及吞咽困难者给予鼻饲流质饮食。 3.根据医嘱治疗和观察药物疗效。静脉滴注20﹪甘露醇时 应防止药物外渗并观察尿量,如24小时内尿量400mL应 报告医生。
8. 给予心理安抚和支持,鼓励患者积极治疗。
健康指导:
1.坚持低盐低脂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戒烟酒忌、暴饮暴食;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突然用力过 度等不良刺激预防再出血。
2.遵医嘱服药控制血压血脂等。高血压者不应自行增减 或停用降压药。
3.指导肢体功能瘫痪者尽早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
护理措施:
1、患者取平卧,头偏向一侧,取下活动义齿,保持呼 吸道通畅。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经常呼唤昏迷者,以了解意识 情况。病床使用床栏,对于躁动不安、谵妄患者,必要 时使用约束带;对于痉挛或抽搐者,可用开口器或牙垫 置于两臼齿之间,防舌咬伤;对于舌后坠者,应用舌钳 将舌拉出,以免舌根后坠阻碍呼吸。 3、保持床单平整、清洁、干燥,每两小时更换体位或 翻身,有条件者睡气垫床。床上擦浴每天1次,保持全 身皮肤清洁。病情许可的情况下,给予肢体被动活动, 防肢体萎缩和足下垂。
烈头痛史、有无脑卒中家族史等。
2.身体评估:意识、瞳孔(两侧呈“针尖样”缩小是脑 桥出血的特征性表现)、语言功能、肌力、生命体征、 脑膜刺激征等。
肌力分级法
0级
1级 2级 3级 4级 5级
完全瘫痪
肌肉可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 肢体能在床面上移动,但不能抬起 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抗阻力 能做抗阻力动作,但较正常差 正常肌力
深昏迷的临床特点:意识全部丧失,对外界各种刺激均 无反应,眼球固定,瞳孔放大,角膜反射、光反射、咳 嗽反射和吞咽反射消失
护理评估:
1.询问患者家属或知情人发病前状况,有无急性感染、高血 压、冠心病、糖尿病、肝病、肺源性心脏病、肾炎,以及是 否使用麻醉性药物等。
2.评估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注意呼吸中有无异 味。 3.检查瞳孔大小、对光反射,以及两侧是否对称、皮肤色泽、 肢体温度等。 4.检查有无深、浅反射异常,有无瘫痪、脑膜刺激症。 5.观察呕吐物、排泄物、引流物的性状。
4、对于眼睑不能闭合者护理2次/日,酌情选用漱口水。对于口唇干裂者, 涂润滑油膏;张口呼吸者,以湿盐水纱布敷盖口鼻。
6、保持大小便通畅。对于留置导尿管者,用1:1000的 苯扎溴胺棉球消毒尿道口2次/日,及时倾倒尿液和更换
尿引流袋。
7、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做好床头交接。
内科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
内容提纲
一、昏迷护理常规 二、脑出血护理常规 三、心肌梗死护理常规 四、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护理常规
昏迷护理常规
昏迷是很多疾病的重危阶段共同的临床表现。
浅昏迷的临床特点:意识大部分丧失,无自主运动但对 强的疼痛刺激(如按压眶上神经)可表现出表情或运动 反应,不能被唤醒;瞳孔对光反射正常,角膜反射、眼 球运动、吞咽反射等可存在。
护理措施:
1、卧床休息:发病后1~3天内应绝对卧床休息,自理
活动如洗漱、进食、排便、翻身等由护士协助完成。向病 人、家属说明绝对卧床休息目的是减少心肌耗氧量、减轻 心脏负荷,随病情好转可逐渐增加活动量。 2、疼痛护理:疼痛使患者烦躁不安,可加重心脏负担, 易引起并发症发生,需要尽快止痛,遵医嘱给予吗啡或哌 替啶皮下或肌肉注射,可同时使用硝酸甘油持续静脉滴注 或口服硝酸异山梨醇酯。并随时询问病人疼痛变化。 3、吸氧:给予2~4L/分持续吸氧,以增加心肌氧的供 应。
4、保持情绪稳定:病人心前区疼痛剧烈时,应有
专人陪伴在病人身边安慰病人,给予心理支持。
5、饮食护理:最初2~3天以流食为主,随病情
好转逐渐改为半流食、软食及普食。饮食应低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