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常见疾病中医护理常规-共24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外科护理常规目录
肠痈
肠梗阻
胁痛
狐疝
痈
丹毒
乳痈
乳岩
石瘿
肠痈
一、疾病名称:因饮食不节、湿热内阻,使败血浊气雍遏于阑门所致。以转移性右下肠痈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肠。
二、临床表现
1、气滞血瘀:身热不高,腹痛隐隐,持续不休或阵发性加重,,且多位于右下腹,或可
触及包快,脉弦或细,舌质淡红,苔薄白或白腻。
2、湿热雍积:身热口渴,腹痛明显,恶心呕吐,大便秘结或泄泻,小便短赤,脉弦数
或滑数,舌质红,苔薄黄或白腻。
3、热毒炽盛:高热口干渴,腹硬满剧痛,面红目赤,口焦唇裂,大便干结,小便短赤,
脉弦滑数,或洪大,舌质干红或绛,苔黄燥或起芒刺。
三、临证施护
1、腹痛时,可遵医嘱针刺足三里,阑尾,天枢等穴。
2、呕吐的病人在服用中药制剂前,可在舌根滴数滴鲜姜汁以减轻症状。
3、腹胀明显可用中药贴膏温熨脐部,或艾灸上巨虚、足三里等穴。
4、腹胀呕恶严重可针刺内关、中脘、足三里等穴,无效时行胃肠减压。
5、体温过高者或出现高热烦躁时,可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给予穴位注射。
6、便秘时,可给予开塞露。
7、早期下床活动,轻症病人手术当日及可下床活动,重症者应鼓励床上多翻身、进行肢体活动,病情稳定后及早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防止肠粘连。
8、术后予耳穴压豆(交感、神门、皮质下、大肠、小肠、胆穴)以促进肠蠕动。
四、饮食护理
1.饮食的原则是逐步过渡,以清淡易消化为宜。肛门排气后酌情给予清淡易消化的少量流质饮食如萝卜汤、梨汁等清热滋阴通便饮料,逐渐增加到全量流质,勿进牛奶或豆制品,以免腹胀,逐渐改为进食半流质,然后恢复普通饮食。
2.恢复期可进食高蛋白饮食,新鲜水果、蔬菜、禁烟酒,忌食肥甘厚腻,辛辣生冷,鱼蟹等物。
五、用药护理
1、中药汤剂宜温服,呕吐者可于舌根部滴姜汁以减轻症状。
2、禁止服用强泻药或刺激性强的肥皂水灌肠以免穿孔。
3、应用退热剂后密切观察体温变化。
4、服用清热解毒、攻下通腑的中药后应密切观察排便情况,并做好记录。
5、遵医嘱补液,必要时记录24小时出入量。
6、外用药剂时注意局部皮肤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7、初患本病时的症状体征消失后应继续服用中药5—7天,可趟免形成慢性阑尾炎或再次发作。
六、情志护理
进行情志疏导,鼓励树立信心,配合治疗。
七、并发症护理
1、腹腔内出血:发生在术后24小时内,术后当日观察生命体征,如患者有面色苍白、脉速、血压下降等或腹腔引流管有血性分泌物,须立即将病人平卧,报告医生,吸氧,快速静脉输液,输血,同时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2、切口感染:预防切口感染,应观察切口敷料,如有污染应及时更换.,并严格无菌操作。要保持病房环境温度适宜,清洁安静。指导病人多进食易消化的健脾益气食品,如山药、大枣、黄芪炖鸡汤等。切口感染一般发生在术后3—5天,如体温升高,切口疼痛且局部有压痛或有波动感时,考虑感染可能,应给予抗生素、理疗等应急处理。
3、粘连性肠梗阻:常为慢性不完全性肠梗阻,病人可有阵发性腹痛、呕吐等症状,可遵医嘱,应用磁灸疗法或理疗以预防。早期手术,早下床活动可以预防。
八、健康指导
1、注意饮食卫生,忌辛辣刺激、油腻、含气食物和饮料。
2、慎起居,避免腹部受凉。
3、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
4、阑尾周围脓肿患者出院时应嘱其3个月后再次住院做阑尾切除术。
5、若出现腹痛腹胀等不适,及时就诊。
肠梗阻
一、疾病名称:因饮食不节、劳逸失调、情志不畅等而使肠道气血痞结、通降失调所致。一腹痛、呕吐、腹胀、便闭、无力排便等为临床表现。病位在肠。
二、临床表现
1、热结腑实:腹痛突发,疼痛剧烈而拒按,肠鸣有声,呕吐食物,口干口苦,大便闭结,苔黄腻,脉洪大或滑数。
2、寒邪直中:突然腹中绞痛,可触及包块,疼痛拒按,恶寒,脸色青冷,舌质淡而暗、苔白润,脉沉紧。
3、虫积阻结:腹痛时作时止,面黄肌瘦,或颜面有白色虫斑,突发腹中剧痛,痛在脐周,按之有块,呕吐食物或清水,苔白,脉弦。
4、血淤气滞:腹部持续疼痛,胀气较甚,或痛处固定不移,痛而拒按,呕吐,大便闭,舌质紫暗、苔白或黄,脉弦细。
三、临证施护:
1、腹痛剧者,遵医嘱耳穴压豆或药物止痛。
2、遵医嘱放置胃肠减压引流管,并使其固定、通畅。
3、蛔虫、粪石引起的梗阻,遵医嘱口服或胃管注入植物油或液体石蜡。
4、手术后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发生。
5、术后予耳穴压豆(交感、神门、皮质下、大肠、小肠、胆穴)以促进肠蠕动。
四、饮食护理
1)肠梗阻未缓解前禁食。
2)肠梗阻症状缓解后,遵医嘱进食流质、半流质等。
3)忌食辛辣、油腻、刺激、热燥之品。
五、给药护理
1)遵医嘱补充液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
2)根据辨证分型选用中药汤剂泻热通腑,荡涤积滞;温中散寒,缓急止痛;活血化瘀,行气止痛;驱虫消积等。中药汤剂宜温服,若用胃管注入,应在注入后夹管1~2小时,防止溢出。
六、情志护理
做好心理安慰与疏导,缓解患者的紧张及恐惧心理,使之配合治疗。
七、并发症护理
感染肠瘘术后,尤其是绞窄性肠梗阻术后,若出现腹部胀痛,持续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腹壁切口红肿或腹腔引流管周围流出较多带有粪臭味的液体时,应警惕腹腔内或切口感染及肠瘘的可能,应及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
八、健康指导
1)饮食有节,避免暴饮暴食和饭后剧烈运动。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预防和治疗肠道寄生虫病。
3)有腹部外伤及腹部手术史者,应注意腹部锻炼和及时治疗,以防肠黏连的发生。
4)老年体弱者,经常保持大便通畅。
胁痛
一、疾病名称:急性胆囊炎、胆石症属中医学中的“胁痛”、“腹痛”、“黄疸”的范
畴。是以上腹痛或右上腹持续性或阵发性绞痛、发热、、畏寒、恶心呕吐、黄疸为特征,多因情志不遂、饮食不节或感受湿热之邪,阻滞肝胆,气机受阻,疏滞失常,胆汁外溢而致。病位在肝、胆。
二、临床表现:
1、肝郁气滞:常因郁怒而诱发,上腹部或右上腹部疼痛作胀或绞痛,阵阵而作,不
思饮食,不发热,或发热不高。舌苔薄白,脉平或弦。
2、肝胆湿热:右上腹疼痛呈持续性,伴阵发性加剧,有明显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发热,口渴欲饮,胁痛口苦,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大便秘结,小便黄赤,目赤或身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