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常见疾病中医护理常规-共24页
外科常见病中医护理常规
肠痈阑尾炎是指阑尾由于多种因素而形成的炎性改变。
临床上常有右下腹部疼痛、体温升高、呕吐和中性粒细胞增多等表现。
阑尾炎是阑尾的炎症,最常见的腹部外科疾病。
中医认为因饮食不节、湿热内阻,使败血浊气壅遏于阑门所致一、护理评估l、腹痛性质、部位、持续时间,腹肌紧张度,有无压痛、反跳痛等。
2、心理社会状况。
3、实验室检查、腹部X线平片。
4、辩证:气滞血瘀证、瘀滞化热证、热毒炽盛证。
二、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1)按中医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①观察腹痛的部位、性状、程度、时间、肌紧张程度、腹部包快等情况。
②观察患者神志、生命体征的变化,2、给药护理(1)中药汤剂宜多次温服,并观察腹痛是否减轻,体温是否下降。
(2)服用通里攻下药时,应注意大便情况,泻下太过者应报告医生,并鼓励患者多饮水。
3、情志护理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手术相关知识及配合要点,以消除紧张、恐惧心理。
4、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维生素、高蛋白饮食,忌生冷、辛辣、油腻、鱼腥食物。
5、术前护理(1)饮食:术前一日流质饮食,术前晚10pm禁食、次晨4Am禁饮。
(2)做好各项常规检查:心电图、凝血三项常规、大小便检查。
(3)术野备皮。
(4)腹痛甚时遵医嘱针刺止痛。
6、术后护理(1)术后取去枕平卧6小时,头偏向一侧,术后6小时血压平稳后取半坐卧位。
(2)观察生命体征监测,P、R、BP每小时一次做好记录。
(3)术后敷料观察有无渗血、渗液,敷料是否移位,保持伤口外层敷料干燥、清洁。
(4)引流后观察:保持引流后通畅,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形状和数量。
(5)早期活动:术后24小时可起床活动。
(6)饮食:6小时禁饮禁食,次日改为流质,逐渐过度到半流质、少渣饮食、软食及普食。
(7)术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7、临证施护气滞血瘀证(1)饮食以半流质或软食为宜,如米粥、莲子粥等,忌辛辣、油腻之品。
也可食山药粥、大枣粥等健脾润燥之品,保持大便通畅。
普外科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
普外科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由于人们缺少对疾病专业知识的正确认知,并且在护理过程中,也未能掌握护理要点,所以将会造成患者的预后效果相对较差,严重情况下,还可能会由于护理方式的错误,而进一步加重病情。
对此,让我们一起对普外科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进行简单了解。
一、护理评估(一)术前评估1.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比如精神状态、情绪状态、应对能力,以及对手术有无心理准备等。
2.了解患者的社会情况,比如家庭态度、环境影响以及经济承受能力等。
3.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以及住院原因和临床表现等等。
4.患者既往健康史,包括患病史、家族史以及过敏史等。
5.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如营养状况,重要脏器功能,及各种检查结果等。
(二)术后评估1.手术名称、手术过程及手术方式;病变组织是否已经被切除;出血部位是否规范处理;术中的出血情况、输血情况及输液情况等;整个手术过程是否顺利;安置什么引流管。
2.患者是否处于苏醒状态;麻醉过程中,是否平稳;手术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是否平稳。
3.对患者术后的心理状态进行合理评估,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状况。
4.手术结束后,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伤口情况,引流物的颜色、性状及量等。
5.患者出院前的心理变化。
二、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
及时掌握患者与家属的心理活动,并做好解释工作,以此来缓解他们的不良心理反应,确保其能够始终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积极配合后续的治疗与护理,促进手术的有序进行。
2.了解患者身体的具体情况,帮助患者做好各项手术前的检查工作和准备工作,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或是择期手术。
3.结合患者的患病情况、手术种类等,做好卫生宣教工作,并告知患者术后的注意事项,确保患者能够与医护密切配合。
4.做好患者个人的卫生处理工作,比如换洗衣物、剪指甲、理发等等;结合手术部位的不同,在此基础上做好手术区的皮肤准备;严格遵照医嘱,为患者做交叉配血准备。
普外科常见病护理常规
普外科常见病护理常规普外科是一门临床医学专业,主要负责诊断和治疗与外科相关的疾病和损伤。
下面是普外科常见病护理常规的一些内容。
1.术前准备:术前准备是外科手术的关键步骤。
护士应确保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如血液、尿液和放射学检查。
护士还应与患者和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解答他们关于手术的疑虑和问题。
此外,护士还应指导患者进行术前禁食和洗净等准备工作。
2.患者的手术室准备:护士需要准备手术室,确保手术所需的设备、药品和器械都齐备。
护士还应确保手术室的清洁和消毒,并设置好手术室内的床位和监护设备。
3.术后监护:术后监护是外科手术后的重要环节。
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体征和症状,如意识状态、呼吸、心率、体温、血压和尿量等,并及时记录。
护士还应定期观察手术切口的情况,如出血、渗液和感染等,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术后的患者还需要进行镇痛、抗感染和抗血栓等药物治疗,护士应确保药物的正确使用和安全性。
4.术后护理:术后护理的目标是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恢复。
护士应关注患者的饮食和营养状况,并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适当的饮食指导。
护士还应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和体力活动,以促进恢复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护士还应向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宣教,使其了解疾病的自我管理和预防措施。
5.管理并发症:外科手术后可能发生一些并发症,如感染、出血、肺炎和深静脉血栓等。
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体征和症状,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护士还应做好相关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如手卫生、消毒、伤口护理和血栓预防等。
6.心理支持:外科手术对患者来说可能是一次重大的生活事件,护士需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护士应了解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互动,并提供适当的心理干预措施,如放松训练和心理疏导等。
以上是普外科常见病护理常规的一些内容。
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应根据不同病情和手术类型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并密切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护理工作,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外二科三种常见疾病中医护理常规
肠痈中医护理常规(阑尾炎)因饮食不节、寒温不适、忧思抑郁、暴急奔走或跌扑损伤等因素致温热内阻,使败血浊气壅积于阑尾所致,以转移性右下腹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肠,阑尾炎参照本病护理。
一、按中医外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二、休息指导:病室安静,注意休息,严重者绝对卧床休息,取半坐卧位或患侧卧位,防止炎症扩散。
三、饮食指导:1、热毒型及呕吐频繁者暂禁饮食;2、淤滞型和湿热型可进流质或半流质如米汤、稀饭等;3、恢复期进高蛋白,蔬菜,水果等,忌食生冷之品。
四、病情观察:1、严密观察腹痛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腹肌紧张度、腹部包块情况及生命体征变化并记录。
2、若腹肌紧张逐渐加重,腹肌紧张度增高,伴高热或腹痛突然减轻,而全身症状加重,应及时报告医生,积极配合抢救。
3、腹痛加剧时可针刺阑尾等穴,伴发热配曲池,伴恶心呕吐配内关、合谷。
五、给药护理:1、中药汤剂宜少量多次温服,并观察腹痛是否减轻、体温是否下降。
2、服用通里攻下药时,应注意大便情况泻下太过者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并鼓励患者多饮水。
六、情志护理:介绍病情,安慰患者,诊断明确方可予以镇痛。
若需手术者,做好术前术后护理。
七、临证(症)施护:1、腹痛较甚时遵医嘱针刺止痛;2、腹痛或有包块时应遵医嘱外敷中药膏;3、手术后应鼓励早期翻身及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
八、出院宣教:1、慎起居,防风寒入侵引起感冒,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2、避免饮食不节及饮食后剧烈运动;3、保持良好乐观的情绪。
胆石症中医护理常规急性胆囊炎,胆石症属中医学中的“肋痛”“腹痛”“黄疸”的范畴,是以上腹持续性疼痛或阵发性绞痛,右肩背部牵涉疼,发热,畏寒,恶心呕吐,黄疸为持征,多因感受湿热之邪,阻滞肝胆,气机受阻,疏泄失常,胆汁外溢或排出不畅而致,病位在肝.胆。
一、按中医外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二、休息指导:病室安静整洁舒适,嘱患者注意休息,湿热型、毒热型患者应卧床休息。
三、饮食指导:1、饮食宜清淡多维生素,忌生冷、辛辣、酒、海腥、煎炸、油腻及浓烈调味品;2、火毒型、湿热型及高热伴恶心、呕吐的患者暂禁饮食,必要时行胃肠减压。
外科常用中医护理常规
肠痈肠痈多因饮食不节、湿热内阻、情志不调、六淫入侵以致肠道传化失司,气血瘀滞、糟粕积滞化热生脓而发病。
病位在肠。
阑尾炎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临床表现以转移性右下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二、临证护理(一)生活起居护理1.卧床休息,取半卧位。
禁食者予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
2.严密观察腹痛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腹部肌肉紧张度的变化及生命体征变化,做好记录。
3.手术治疗者,做好术前术后护理。
(二)辩证施护1.气滞血瘀证:表现为腹部胀痛、钝痛或隐痛。
右下腹压痛、拒按。
舌淡红,苔薄白,脉缓或滑。
(1)卧床休息,取半卧位以局限炎症。
(2)饮食宜清淡易消化流食或半流食,不要进食产气食品,可进食清热活血作用药膳汤、粥类如:如田七煲瘦肉汤等。
(3)遵医嘱予耳穴治疗或艾灸双足三里穴等2.邪热内蕴证:表现为腹痛持续,身热显著,痛而拒按,身热弛张,口渴不欲饮、尿黄、舌红、苔黄腻,脉象弦数。
(1)密切观察腹部体征,双柏散外敷右下腹。
(2)发热时可遵医嘱行物理降温。
热退汗出后及时抹汗更衣,慎防风寒。
(3)能进食者嘱其多饮水,可饮用清凉饮料,如茅根水、菊花茶、红萝卜马蹄竹蔗水等。
(4)中药内服宜微凉服。
3.热毒炽盛证:表现为腹痛剧烈而拒按,压痛遍及全腹,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洪数。
(1)调情志,安慰患者勿紧张,嘱患者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2)宜禁食(3)阑尾穿孔,脓毒扩散,以致肠管麻痹,传化失司,气滞腹胀者,可灸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
(4)血压稳定者取半卧位以利于炎症局限。
(5)中药宜凉服。
(6)本证型大多需手术治疗,故应做好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
三、饮食护理1.如呕吐频繁或有腹膜炎者及手术前禁食、禁水。
2.饮食的原则是逐步过渡,以清淡易消化为宜。
肛门排气后酌情给予清淡易消化的少量流质饮食,逐渐增加到全量流质,勿进牛奶,以免腹胀,逐渐改为进食半流质,然后恢复普通饮食。
3.恢复期可进食高蛋白饮食,新鲜水果、蔬菜、禁烟酒,忌食肥甘厚腻,辛辣生冷,鱼蟹等物。
普外科常见病护理常规汇总
、避免憋尿,预防泌尿系感染。
【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的程度。
2.评估患者呼吸、脉搏、血压及面色变化。
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
【 护理措施】
1.尽量避免咳嗽,必要时遵医嘱给止咳剂。
2.减少活动,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屏气。
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
.活动,尽量避免久坐、久蹲,可随时自行进行提肛及缩肛练习,以改善局部
.养成按时排便习惯,多饮水、多吃蔬菜或摄入食粮粗纤维,保持大便通畅。
.复查时间及指征 一般无须复查,如发现术后肛门大量出血(多因结扎处
.术后3个月内,每2-3周自行扩肛一次,以防术后肛门狭窄。
、评估患者全身情况,了解是否有乏力、脉速、寒战、高热及感染性休克。
、了解患者血常规,有无白细胞计数增高。
、了解患者对急性阑尾炎的治疗知晓情况,评估患者有无焦虑和恐惧心理。
、术前护理
介绍与疾病有关的知识,讲解手术的必要性,稳定患者情绪。
加强病情观察,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注意腹部体征,禁
做好术前准备。
给予术前指导和心理护理,减轻患者恐惧、害怕等不良情绪。
、术后护理
了解术中及麻醉情况,按麻醉后护理常规。术后1周内绝对卧床,平卧2
固定三腔气囊管于右侧大腿,保持双下肢平直:避免随意弯曲。
肠蠕动恢复或肛门排气后,逐渐恢Fra bibliotek饮食。鼓励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可
持续膀胱冲洗者,根据冲洗液的颜色、性状调节冲洗速度,预防术后继发出
如需手术治疗,给予术前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消除患者的恐惧、焦虑。
普外科中医护理常规
中医外科护理常规目录肠痈肠梗阻胁痛狐疝痈丹毒乳痈乳岩石瘿肠痈一、疾病名称:因饮食不节、湿热内阻,使败血浊气雍遏于阑门所致。
以转移性右下肠痈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在肠。
二、临床表现1、气滞血瘀:身热不高,腹痛隐隐,持续不休或阵发性加重,,且多位于右下腹,或可触及包快,脉弦或细,舌质淡红,苔薄白或白腻。
2、湿热雍积:身热口渴,腹痛明显,恶心呕吐,大便秘结或泄泻,小便短赤,脉弦数或滑数,舌质红,苔薄黄或白腻。
3、热毒炽盛:高热口干渴,腹硬满剧痛,面红目赤,口焦唇裂,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脉弦滑数,或洪大,舌质干红或绛,苔黄燥或起芒刺。
三、临证施护1、腹痛时,可遵医嘱针刺足三里,阑尾,天枢等穴。
2、呕吐的病人在服用中药制剂前,可在舌根滴数滴鲜姜汁以减轻症状。
3、腹胀明显可用中药贴膏温熨脐部,或艾灸上巨虚、足三里等穴。
4、腹胀呕恶严重可针刺内关、中脘、足三里等穴,无效时行胃肠减压。
5、体温过高者或出现高热烦躁时,可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给予穴位注射。
6、便秘时,可给予开塞露。
7、早期下床活动,轻症病人手术当日及可下床活动,重症者应鼓励床上多翻身、进行肢体活动,病情稳定后及早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防止肠粘连。
8、术后予耳穴压豆(交感、神门、皮质下、大肠、小肠、胆穴)以促进肠蠕动。
四、饮食护理1.饮食的原则是逐步过渡,以清淡易消化为宜。
肛门排气后酌情给予清淡易消化的少量流质饮食如萝卜汤、梨汁等清热滋阴通便饮料,逐渐增加到全量流质,勿进牛奶或豆制品,以免腹胀,逐渐改为进食半流质,然后恢复普通饮食。
2.恢复期可进食高蛋白饮食,新鲜水果、蔬菜、禁烟酒,忌食肥甘厚腻,辛辣生冷,鱼蟹等物。
五、用药护理1、中药汤剂宜温服,呕吐者可于舌根部滴姜汁以减轻症状。
2、禁止服用强泻药或刺激性强的肥皂水灌肠以免穿孔。
3、应用退热剂后密切观察体温变化。
4、服用清热解毒、攻下通腑的中药后应密切观察排便情况,并做好记录。
5、遵医嘱补液,必要时记录24小时出入量。
普外科疾病护理常规(整理)
第一节、外科疾病手术一般护理常规按一般患者入院护理常规或急症患者入院护理常规。
(一)手术前一般护理1.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减轻其焦虑和恐惧。
(1)向患者介绍麻醉方式,麻醉后反应及注意事项。
告诉患者术后会有不同程度的伤口疼痛,但会随着伤口的愈合逐渐好转并消失。
(2)介绍可能留置的引流管,氧气管及其目的,意义,配合要点。
(3)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期望了解的信息,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
2.给予饮食指导,改善营养状况,提高对手术的耐受力。
3.保证休息和睡眠,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4.指导患者充分作好术前准备:包括术前2周开始戒烟,术前一天沐浴,更衣,练习适应术中体位,床上排尿,深呼吸,咳嗽,咳痰,翻身,肢体活动等。
5.术前一日备皮(剃术区毛发),完成过敏性药物皮试和配血。
6.术前一般禁食12小时,禁饮4小时。
遵医嘱灌肠,置胃管,置导尿管及给药等。
7.及时观察病情变化,术日晨评估体温是否正常,女患者月经是否来潮,发现问题及时与医师联系。
8.备好术中所需药品及物品遵医嘱给予手术前用药。
9.患者入手术室前,贵重物品交家属保管,取下活动义齿并保管好。
10.急症患者入院后无饮食医嘱时,暂禁食。
急腹症患者不得给予止痛剂、热敷或灌肠。
如需急症手术,必须迅速做好术前准备。
11.昏迷、休克、高热患者分别按相应的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二)手术后一般护理1.病区责任护士与手术室护士进行床头详细交接患者,包括:评估生命体征、意识;查看患者伤口敷料;检查并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正确标识多根引流管,避免混淆;了解术中情况、明确正在输注的药物;交接好组织标本;了解有无特殊注意事项;调节室温注意保暖。
12.根据麻醉的方式给予合适的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呕吐时头偏向一侧并及时清除呕吐物。
评估呼吸的性质和频率,全麻手术患者在未完全清醒时,测量血压呼吸脉搏每小时一次直至全麻清醒后6小时为止。
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处理。
3.密切观察伤口情况。
中医常见病护理常规
中医常见病护理常规1.患者观察:护士应仔细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面色、表情、精神状态、活动能力等。
尤其注意是否存在呼吸困难、血压升高、头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2.体温测量:体温是判断病情的重要指标。
中医常用腋下温度法进行测量。
护士应戴手套,用电子体温计或水银体温计测量患者的腋下体温。
体温过高或过低应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
3.脉搏测量:脉搏是中医辨识病情的重要指标。
护士应轻柔地触摸患者的脉搏,注意脉搏的频率、节律、力度和形态等。
脉搏过快、过缓或不规则应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
4.舌诊:舌苔和舌质变化是中医辨识病情的重要依据。
护士应观察患者的舌苔颜色、薄厚程度、表面光滑度,以及舌质颜色、形态等。
异常的舌苔或舌质需要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
5.指甲检查:中医认为指甲反映人体的阴阳调和状态。
护士应观察患者的指甲颜色、形状、硬度等。
指甲呈现异常的颜色、形态或硬度需要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
6.病历记录:护士应及时、准确地记录患者的病历,包括患者的个人信息、主诉、病史、体格检查结果、医嘱、护理措施等。
病历记录应规范、清晰,并保证信息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此外,中医常见病护理常规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护士应保证自身的工作环境整洁、卫生,并注意个人卫生习惯,戴手套进行相关操作。
2.在进行观察和测量时,护士应保证患者的隐私和尊严,并尽量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3.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并定期评估和调整。
4.护士应及时向患者和其家属解释有关护理常规的注意事项,增加其对护理工作的信任和配合。
总之,中医常见病护理常规对于及时发现和处理中医疾病的变化至关重要。
护士应将其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以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安全性。
普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普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护理常规】1.体位护理:根据病情给予适当的卧位,注意休息及睡眠;可适当活动,增强体质。
肝脏、脾脏挫伤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2.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病情及医嘱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注意饮食卫生,定时定量,忌食不易消化食物及生冷、刺激性、油煎、油炸等食物,必要时禁食水。
对消瘦、纳差患者,鼓励其进食。
3.病情观察: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腹部体征等情况,对呕吐者应观察其呕吐次数、呕吐物的性状。
腹胀、腹痛者,应观察其部位、性质、时间、有无腹膜炎的表现。
对呕血、便血者,观察其颜色、性质、次数及量,及时留取标本送检,并做好护理记录。
对黄疸患者,协助医生做好各种诊疗检查,指导患者做好皮肤护理。
对发热患者,及时采取药物降温或物理降温,并监测体温。
4.并发症护理:1)肺部感染:鼓励患者咳嗽排痰,行雾化吸入。
2)深静脉血栓:卧床患者定时给予肢体按摩和被动活动,预防血栓形成。
一旦发生血栓,应抬高下肢,禁止按摩,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
5.用药护理:1)化疗药物应现用现配,浓度、剂量及使用方法要准确无误;保护血管以备长期用药,注射部位每次更换、有计划使用;药液滴注出现外渗及外漏时应立即停止注入,重新穿刺。
2)全合一营养液应现用现配,在24h内输完,输入过程中匀速输入,有条件者可使用输液泵。
6.基础护理:按照患者护理级别及自理能力执行各项基础护理服务项目。
7.专科护理:给予患者禁食、胃肠减压,并保持各引流管引流通畅,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
8.保持病室内清洁,每日开窗通风。
减少陪护及探视人员,创造利于患者休息的环境,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刺激。
9.适时做好患者的健康指导,协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健康教育】1.住院指导:1)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科主任、护士长;讲解探视制度及陪护制度,告知患者及家属妥善保管贵重物品。
2)介绍疾病相关的治疗、护理知识,常用药物作用及注意事项等。
3)根据饮食医嘱指导患者合理膳食,应戒烟、禁酒。
普外科中医护理方案
普外科中医护理方案引言:普外科是外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针对外科手术和疾病进行治疗。
中医护理在普外科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中医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和恢复健康。
本文将介绍普外科中医护理方案的具体内容。
一、术前护理1. 了解患者病情:在术前,中医护士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包括疾病的类型、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等。
这有助于护士进行后续的护理工作和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2. 情绪疏导:术前患者常常会感到紧张和害怕,中医护士需要通过言语安慰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增强其对手术的信心。
3. 调整体质:中医护士可以通过中药调理,改善患者的体质,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手术的耐受性。
二、术中护理1. 镇痛:中医护士可以运用针灸、推拿等方法,在手术过程中为患者提供镇痛效果,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2. 刺激穴位:中医护士可以刺激特定的穴位,帮助患者舒缓手术期间的不适感,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和气血流通。
3. 调整气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中医护士可以使用中药调理,调整患者的气血平衡,促进伤口的愈合和康复。
三、术后护理1. 伤口护理:术后,中医护士需要对患者的伤口进行细致的护理,包括清洁伤口、更换敷料等。
同时,中医护士可以使用中药外敷或内服,促进伤口的愈合和恢复。
2. 调理饮食:中医护士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帮助患者恢复消化功能,增强体力,促进康复。
3. 体力康复:中医护士可以通过推拿、按摩等手法,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功能,增强体力,减轻疼痛感。
4. 心理疏导:术后患者常常会面临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中医护士需要通过言语安慰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结论:普外科中医护理方案是一种综合性的护理模式,通过中医的理论和方法,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和恢复健康。
中医护士在普外科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他们通过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照顾和支持。
相信随着中医护理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普外科患者的康复效果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各科常见病中医护理常规
中医内科急症护理常规一般护理常规1、接待患者,初步分诊。
根据患者病情,送至抢救室或观察室,并立即通知医师。
2、做好输液、给药、配血、输血及相应准备。
3、急诊室环境(1)环境清洁、舒适、安静,空气流通。
(2)根据病证性质,调节病室内温湿度。
(3 ) 每日定时空气消毒。
4、入院介绍(1)介绍主管医师、护士。
(2)介绍就诊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
介绍作息时间及相关制度。
5、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1)测量即刻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2)新入急诊室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连续3日。
(3)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
(4)若体温39℃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5)留观患者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6)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6、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
7、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8、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注明执行时间。
(1)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瞳孔、神志、舌脉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2 )根据病情,给予正确体位。
对烦躁不安患者加床栏或用约束带妥善约束,防止发生意外。
(3)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
对疑似服毒、诊断不明的昏迷患者,按病情及时收集相应标本送检。
(4 )注意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5 )随时检查各种管道是否通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 )对诊断不明的急腹痛患者禁用镇痛药物。
(7 )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8 )凡涉及法律纠纷的患者在抢救的同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9、遵医嘱准确给药,注意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
10、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
11、关心患者,做好情志护理。
12、根据患者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普外科常见病护理常规
普外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急性阑尾炎护理常规术前护理:1、做好心理护理,向病人介绍同病房成功例子,保持情绪乐观、避免紧张、焦虑、畏惧心里。
完成各种检查治疗。
2、术前一日备皮,保持手术区皮肤清洁无破溃,完成术前准备如术前针等。
嘱病员排尽小便。
3、肠道准备:术前12h禁食,术前6h禁饮,主要是防止麻醉或手术过程中呕吐引起窒息和吸入性肺炎。
术后护理:1、术后体位:麻醉未清醒时,去枕平卧位休息,头偏向一侧。
清醒后病情平稳可半卧位,可减轻腹部张力,利于切口愈合。
6小时后可在床上翻身,翻身时保持引流管通畅勿压折,次日晨可下床活动。
2、术后给予吸氧、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
术后的观察:严密观察切口敷料,若出现切口敷料被渗血或渗液浸湿,腹部疼痛剧烈,引流出的液体增多,颜色为鲜红,体温升高超过39°C等不适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处理。
3、术后静脉给予抗炎治疗,预防切口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
4、饮食:术后暂禁食,待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后根据医嘱进食流质饮食(从温开水到米汤等循序渐进)。
严密观察病员小便情况。
出院指导:1、回家后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活动量从小到大,术后1周内作轻微的运动,两周可以恢复工作,3周内不要提大于5KG的重物,以免增加腹压。
2、出院带药者,应遵医嘱、按量服用。
3、出院后应定期到医院换药,观察切口恢复情况。
并进行自检,如体温>38°C,伤口红肿,有异味,疼痛感,肛门停在排气排便,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饮食:应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多以清淡及高维生素、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为主。
4、术后1-3个月门诊随访一次,了解康复过程及切口愈合情况。
胆囊及胆管结石护理常规胆囊结石:是指发生在胆囊内的结石,主要为胆固醇结石和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性结石,并与急性胆囊炎并存。
胆管结石:为发生在肝内、外胆管的结石。
术前护理:1、做好心理护理:保持情绪乐观、避免紧张、焦虑、畏惧心里。
术前一日备皮,保持皮肤清洁无破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外科护理常规目录肠痈肠梗阻胁痛狐疝痈丹毒乳痈乳岩石瘿肠痈一、疾病名称:因饮食不节、湿热内阻,使败血浊气雍遏于阑门所致。
以转移性右下肠痈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在肠。
二、临床表现1、气滞血瘀:身热不高,腹痛隐隐,持续不休或阵发性加重,,且多位于右下腹,或可触及包快,脉弦或细,舌质淡红,苔薄白或白腻。
2、湿热雍积:身热口渴,腹痛明显,恶心呕吐,大便秘结或泄泻,小便短赤,脉弦数或滑数,舌质红,苔薄黄或白腻。
3、热毒炽盛:高热口干渴,腹硬满剧痛,面红目赤,口焦唇裂,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脉弦滑数,或洪大,舌质干红或绛,苔黄燥或起芒刺。
三、临证施护1、腹痛时,可遵医嘱针刺足三里,阑尾,天枢等穴。
2、呕吐的病人在服用中药制剂前,可在舌根滴数滴鲜姜汁以减轻症状。
3、腹胀明显可用中药贴膏温熨脐部,或艾灸上巨虚、足三里等穴。
4、腹胀呕恶严重可针刺内关、中脘、足三里等穴,无效时行胃肠减压。
5、体温过高者或出现高热烦躁时,可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给予穴位注射。
6、便秘时,可给予开塞露。
7、早期下床活动,轻症病人手术当日及可下床活动,重症者应鼓励床上多翻身、进行肢体活动,病情稳定后及早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防止肠粘连。
8、术后予耳穴压豆(交感、神门、皮质下、大肠、小肠、胆穴)以促进肠蠕动。
四、饮食护理1.饮食的原则是逐步过渡,以清淡易消化为宜。
肛门排气后酌情给予清淡易消化的少量流质饮食如萝卜汤、梨汁等清热滋阴通便饮料,逐渐增加到全量流质,勿进牛奶或豆制品,以免腹胀,逐渐改为进食半流质,然后恢复普通饮食。
2.恢复期可进食高蛋白饮食,新鲜水果、蔬菜、禁烟酒,忌食肥甘厚腻,辛辣生冷,鱼蟹等物。
五、用药护理1、中药汤剂宜温服,呕吐者可于舌根部滴姜汁以减轻症状。
2、禁止服用强泻药或刺激性强的肥皂水灌肠以免穿孔。
3、应用退热剂后密切观察体温变化。
4、服用清热解毒、攻下通腑的中药后应密切观察排便情况,并做好记录。
5、遵医嘱补液,必要时记录24小时出入量。
6、外用药剂时注意局部皮肤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7、初患本病时的症状体征消失后应继续服用中药5—7天,可趟免形成慢性阑尾炎或再次发作。
六、情志护理进行情志疏导,鼓励树立信心,配合治疗。
七、并发症护理1、腹腔内出血:发生在术后24小时内,术后当日观察生命体征,如患者有面色苍白、脉速、血压下降等或腹腔引流管有血性分泌物,须立即将病人平卧,报告医生,吸氧,快速静脉输液,输血,同时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2、切口感染:预防切口感染,应观察切口敷料,如有污染应及时更换.,并严格无菌操作。
要保持病房环境温度适宜,清洁安静。
指导病人多进食易消化的健脾益气食品,如山药、大枣、黄芪炖鸡汤等。
切口感染一般发生在术后3—5天,如体温升高,切口疼痛且局部有压痛或有波动感时,考虑感染可能,应给予抗生素、理疗等应急处理。
3、粘连性肠梗阻:常为慢性不完全性肠梗阻,病人可有阵发性腹痛、呕吐等症状,可遵医嘱,应用磁灸疗法或理疗以预防。
早期手术,早下床活动可以预防。
八、健康指导1、注意饮食卫生,忌辛辣刺激、油腻、含气食物和饮料。
2、慎起居,避免腹部受凉。
3、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
4、阑尾周围脓肿患者出院时应嘱其3个月后再次住院做阑尾切除术。
5、若出现腹痛腹胀等不适,及时就诊。
肠梗阻一、疾病名称:因饮食不节、劳逸失调、情志不畅等而使肠道气血痞结、通降失调所致。
一腹痛、呕吐、腹胀、便闭、无力排便等为临床表现。
病位在肠。
二、临床表现1、热结腑实:腹痛突发,疼痛剧烈而拒按,肠鸣有声,呕吐食物,口干口苦,大便闭结,苔黄腻,脉洪大或滑数。
2、寒邪直中:突然腹中绞痛,可触及包块,疼痛拒按,恶寒,脸色青冷,舌质淡而暗、苔白润,脉沉紧。
3、虫积阻结:腹痛时作时止,面黄肌瘦,或颜面有白色虫斑,突发腹中剧痛,痛在脐周,按之有块,呕吐食物或清水,苔白,脉弦。
4、血淤气滞:腹部持续疼痛,胀气较甚,或痛处固定不移,痛而拒按,呕吐,大便闭,舌质紫暗、苔白或黄,脉弦细。
三、临证施护:1、腹痛剧者,遵医嘱耳穴压豆或药物止痛。
2、遵医嘱放置胃肠减压引流管,并使其固定、通畅。
3、蛔虫、粪石引起的梗阻,遵医嘱口服或胃管注入植物油或液体石蜡。
4、手术后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发生。
5、术后予耳穴压豆(交感、神门、皮质下、大肠、小肠、胆穴)以促进肠蠕动。
四、饮食护理1)肠梗阻未缓解前禁食。
2)肠梗阻症状缓解后,遵医嘱进食流质、半流质等。
3)忌食辛辣、油腻、刺激、热燥之品。
五、给药护理1)遵医嘱补充液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
2)根据辨证分型选用中药汤剂泻热通腑,荡涤积滞;温中散寒,缓急止痛;活血化瘀,行气止痛;驱虫消积等。
中药汤剂宜温服,若用胃管注入,应在注入后夹管1~2小时,防止溢出。
六、情志护理做好心理安慰与疏导,缓解患者的紧张及恐惧心理,使之配合治疗。
七、并发症护理感染肠瘘术后,尤其是绞窄性肠梗阻术后,若出现腹部胀痛,持续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腹壁切口红肿或腹腔引流管周围流出较多带有粪臭味的液体时,应警惕腹腔内或切口感染及肠瘘的可能,应及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
八、健康指导1)饮食有节,避免暴饮暴食和饭后剧烈运动。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预防和治疗肠道寄生虫病。
3)有腹部外伤及腹部手术史者,应注意腹部锻炼和及时治疗,以防肠黏连的发生。
4)老年体弱者,经常保持大便通畅。
胁痛一、疾病名称:急性胆囊炎、胆石症属中医学中的“胁痛”、“腹痛”、“黄疸”的范畴。
是以上腹痛或右上腹持续性或阵发性绞痛、发热、、畏寒、恶心呕吐、黄疸为特征,多因情志不遂、饮食不节或感受湿热之邪,阻滞肝胆,气机受阻,疏滞失常,胆汁外溢而致。
病位在肝、胆。
二、临床表现:1、肝郁气滞:常因郁怒而诱发,上腹部或右上腹部疼痛作胀或绞痛,阵阵而作,不思饮食,不发热,或发热不高。
舌苔薄白,脉平或弦。
2、肝胆湿热:右上腹疼痛呈持续性,伴阵发性加剧,有明显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
发热,口渴欲饮,胁痛口苦,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大便秘结,小便黄赤,目赤或身目黄染,舌边尖红,舌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3、热毒炽盛:右上腹持续性剧烈疼痛,拒按,腹肌紧张,板硬,甚至延及全腹,或可触及包快。
全身寒战、高热,神智淡漠。
严重者神昏谵语,身目黄染,尿色如茶,量少,大便秘结,舌质红绛,舌苔黄燥或无苔,脉弦数或细数无力。
三、临证施护1、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或穴位注射。
2、疼痛重者可叩捶胆俞和肝俞;或吴茱萸、食盐各适量,炒热熨胁痛区,用于气郁胁痛。
3、大便燥结可用大黄汤灌肠。
4、呕吐重者遵医嘱针刺内关、中脘、足三里;或药物穴位注射。
5、手术后鼓励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发生,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新斯的明注射液穴位注射。
6、术后予耳穴压豆(交感、神门、皮质下、大肠、小肠、胆穴)以促进肠蠕动。
四、饮食护理1、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之食物,定时定量,忌食肥甘辛辣及嗜酒。
2、发热伴恶心呕吐的患者暂禁食,必要时行胃肠减压。
3、恢复期可进食高蛋白、新鲜蔬菜及水果,忌食生冷之品。
五、用药护理1)中药疏肝利胆汤剂宜温服,服药后观察腹痛,黄疸,发热是否减轻或加重,服攻下药时,注意排便情况,泻下过多时报告医生处理,并鼓励患者多饮水。
2)补液、抗炎,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反应。
六、情志护理告知患者胁痛随情志变化而增减,故应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避免过怒、过悲及过度紧张等不良情绪刺激,可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文化素养,选择适宜的乐曲欣赏,以分散注意力,使患者心境坦然,气机条达。
七、并发症护理1)出血、胆漏: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及引流液情况,若病人出现发热、腹胀、腹痛或者引流出胆汁样液体时等异常时立即报告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2)高碳酸血症:严密观察切口周围有无皮下气肿等,注意询问病人主诉有无四肢关节的酸痛,注意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变化,有无气胸等,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八、健康指导1、怡养精神,保持乐观情绪,减少不良的精神刺激和过度的情志活动。
2、起居有常,避免过于劳倦。
3、劳动中不可用力过猛,避免碰撞伤及胁肋。
4、饮食有节,忌烟、酒、肥甘之品,保持大便通畅。
5、强健体魄,慎避外邪。
狐疝一、疾病名称腹部脏器通过腹壁或盆腔薄弱或缺损处向体表突出时致病。
常见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直疝,股疝,脐疝及切口疝。
二、临床表现1.寒湿内盛证:少腹坠胀疼痛,可牵引睾丸坠胀、阴囊硬冷,喜暖畏寒。
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2.肝气郁滞证:少腹或阴囊肿胀疼痛,阴部坠胀不适,胁肋胀满。
多因愤怒、嚎哭、过度劳累而发作。
舌淡,苔薄,脉弦。
3.气虚下陷证:肿块时大时小,伴有神疲乏力,气短心悸,食少纳差。
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三、临症施护(1)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膝下垫一软枕,使膝、髋关节微屈,以减小腹内压力和腹部切口张力,减轻切口疼痛,有利于愈合。
次日可改半卧位。
(2)预防术后出血:密切观察切口有无渗血。
术后切口可放置沙袋压迫6~12h,以预防出血。
(3)保持敷料清洁、干燥,避免污染。
注意观察体温、脉搏变化,切口有无红肿、疼痛,一旦发现切口感染,应尽早处理。
(4)预防阴囊水肿,因阴囊比较松弛、位置较低,渗血、渗液易积聚于阴囊。
为避免阴囊内积血、积液,术后可用丁字带将阴囊托起,并注意观察阴囊肿胀情况。
(5)尿潴留的处理:手术后因麻醉或手术刺激引起尿潴留者,可予艾灸关元穴,同时予以诱导排尿,必要时导尿。
(6)防治腹内压增高:术后注意保暖,以防因受凉而引起咳嗽,如有咳嗽应及时治疗,并嘱病人在咳嗽时用手按压保护切口。
注意保持大小便通畅,指导病人多饮水,多进食蔬菜,每日定时排便,避免用力排便,便秘者予以通便药。
(7)一般手术后3d可离床活动,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病人可以早期离床活动,但术后3d内仍以卧床休息为主。
年老体弱、复发性疝、绞窄性疝、巨大疝病人可适当延迟下床活动时间。
四、饮食护理1.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食辛辣、煎炸、烟酒类。
2.术前禁食,术后6~12h,无恶心、呕吐者可进流质或半流质,次日可进普食。
3.若行肠切除吻合术后应禁食,待肠功能恢复后方可进流质饮食再到半流质,最后普食。
五、用药护理中药汤剂宜温服。
必要时按医嘱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六、情志护理1.关心体贴病人,讲解本病的病因、治疗、及手术、护理等,减轻恐惧心理。
2.保持心情愉快,避免一切不良情绪刺激,以最佳状态接受治疗及护理。
七、并发症护理(一)嵌顿疝1.加强病情观察。
腹股沟区肿块突出而不能回纳,有明显的触痛,下腹部疼痛进行性加剧,提示为嵌顿疝;若伴有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腹部绞痛,考虑可能有肠管嵌顿。
2.对嵌顿疝的病人应观察是否出现脉搏加快、体温上升、血压下降、神志改变等中毒性休克的表现。
及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
八、健康指导1.出院后注意休息,逐渐增加活动量,3个月内不参加重体力劳动,或过量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