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学论文

合集下载

内燃机的应用原理论文参考文献

内燃机的应用原理论文参考文献

内燃机的应用原理论文参考文献1. 引言内燃机作为一种常见的动力装置,广泛应用于汽车、发电机组、船舶和飞机等领域。

本文将对内燃机的应用原理进行探讨,并提供相关的参考文献供读者参考。

2. 内燃机的基本原理内燃机是通过燃烧内部燃料来产生热能,再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一种装置。

其工作原理可分为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四个过程。

以下是几篇关于内燃机基本原理的参考文献:•Smith, J.R. & Morrison, G.L. (2007).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Heywood, J.B. (1988).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Fundamentals.New York: McGraw-Hill.3. 内燃机的应用领域内燃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汽车、发电机组、船舶和飞机等。

不同领域对内燃机的要求和应用也有所不同。

以下是几篇关于内燃机应用领域的参考文献:•Stone, R. (1999). Introduction to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Pulkrabek, W.W. (2004). Engineering Fundamentals of th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4. 内燃机的性能参数内燃机的性能参数直接影响了其功率输出和燃料效率。

了解和优化这些参数对于提高内燃机的性能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篇关于内燃机性能参数的参考文献:•Taylor, C.F. (2001). Th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rmodynamics, Fluid Flow, Performance. Cambridge: The MITPress.•Ghosh, P.K. (2008). Thermodynamics and Heat Power, 7th ed. New Delhi: Pearson Education India.5. 内燃机的排放与环境影响内燃机的燃烧产生的废气排放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内燃机工作原理的分析及改进论文正稿

内燃机工作原理的分析及改进论文正稿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2013届本科毕业生学位论文内燃机工作原理的分析及改进* 名: * *教 学 系: 物理系专 业: 物理学导师姓名: 张娟利中国﹒贵州﹒兴义2013年5月目录摘要 (I)ABSTRACT........................................................................................................................ I I 第一章绪论 (1)1.1 目的意义 (1)1.2改进内燃机效率的研究现状 (1)1.2.1稀薄燃烧技术 (2)1.2.2汽油机缸内直喷技术 (2)1.2.3可变气门技术 (3)1.2.4 HCCI燃烧技术 (4)1.2.5 内燃机机电子控制技术 (5)1.3主要内容 (5)第二章内燃机工作原理及其分析 (6)2.1内燃机工作原理 (6)2.2 工作原理分析 (7)第三章提高内燃机工作效率的一些方法 (8)3.1 温差发电器 (8)3.1.1 温差发电器的概述 (8)3.1.2 温差发电器结构 (9)3.1.3 温差发电器的固定方法 (10)3.2碱金属热电转换器(AMTEC) (11)3.2.1 碱金属热电转换器(AMTEC)的概述 (11)3.2.2 碱金属热电转换器(AMTEC)的结构 (11)3.2.3碱金属热电转换器(AMTEC)的工作原理 (13)3.3混合动力系统的构成 (16)3.4混合动力系统工作的优点 (16)第四章结论 (17)致谢 (18)参考文献 (19)诚信承诺书 (21)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21)摘要从目前的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分析可知,内燃机在工作过程中主要是实现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转化效率看,汽油机机的效率只20﹪-30﹪,柴油机的利用率是40﹪-50﹪,燃油中60%左右的能量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而以余热的形式排放到大气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环境污染。

高等内燃机结课小论文

高等内燃机结课小论文

学生:刘云涛专业:动力机械及工程学号:20101192使用再生燃料的新型环保内燃机——粉尘燃料内燃机摘要:使用粉尘燃料的往复式内燃机(简称“粉尘燃料内燃机”)是一种全新的内燃机,2006年7月被中国知识产权局授予发明专利权。

它利用“粉尘爆炸原理",既可以燃烧精制的木炭粉、竹炭粉、秸杆炭粉、炭化淀粉等可再生性燃料;也可以燃烧精制的煤炭粉、焦炭粉等一次性燃料;它能帮助人们最终解决因石油枯竭而造成的能源危机及燃烧石油而造成的大气污染。

本文简介了粉尘燃料内燃机的研发意义、理论依据、试验依据、结构设计、燃料处理、生态意义、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粉尘燃料内燃机;环保;再生能源0 前言使用粉尘燃料的往复式内燃机(简称“粉尘燃料内燃机”) 是一种使用再生燃料的新型内燃机。

该发明在2004年4月7日向中国知识产权局申请发明专利,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6年7月5日授予发明专利权。

这不仅表明了该发明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而且表明了国家对可再生能源开发及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视。

1 研究意义1.1 现行的内燃机的环境危害目前人类的工业动力主要由内燃机提供,而现行的内燃机(奥托内燃机和狄塞尔内燃机)是燃烧汽油、柴油等一次性化石燃料做功的,不仅尾气排放污染了环境,而且资源已日益枯竭。

专家估计,世界上的石油储量最多再够人类使用50年。

为解决世界面临的严峻的石油危机,人们积极探索了以煤代油、以天然气代油、以电代油、以酒精代油及生物柴油等等多种途径。

但时至今日,在替代石油的再生能源开发上,人类还没有根本的进展。

现在人们设想用氘、氚或月球氦3替代石油;一杯海水中氘、氚的核聚变能量相当于300升汽油产生的能量;100吨氦3释放的能量足够全世界用一年!但是,人们考虑到没有,这些能量不在太阳——地球能量生态循环之内,大量使用必将给地球带来可怕的热污染。

现有的内燃机(奥托内燃机和狄塞尔内燃机)每燃烧1升油料便向大气层释放2.5千克的C02气体。

内燃机毕业论文

内燃机毕业论文

内燃机毕业论文内燃机毕业论文引言:内燃机是现代工业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动力源,它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飞机等交通工具以及各类机械设备中。

本论文将对内燃机的工作原理、优缺点以及未来发展进行探讨。

一、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内燃机是一种将燃料在内部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转化为机械能的热力机械。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四个基本过程: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

在进气过程中,气缸内的活塞向下运动,吸入混合气体;在压缩过程中,活塞向上运动,将混合气体压缩至高压状态;在燃烧过程中,点火器点燃混合气体,产生爆炸,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最后,在排气过程中,活塞再次向上运动,将废气排出气缸。

二、内燃机的优缺点1. 优点:内燃机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启动快、燃料灵活等优点。

相比于蒸汽机,内燃机不需要复杂的锅炉和蒸汽系统,使得其结构更加紧凑,适用于各种场合。

此外,内燃机可以使用多种燃料,如汽油、柴油、天然气等,具有较高的燃料适应性。

2. 缺点:内燃机也存在一些缺点,其中最主要的是能量利用率较低。

内燃机在能量转化过程中会有一定的能量损失,如摩擦损失、冷却损失等,导致其能量利用率不高。

此外,内燃机还存在排放问题,燃烧产生的废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三、内燃机的未来发展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内燃机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1. 提高能量利用率:为了提高内燃机的能量利用率,研究人员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

一方面,可以改进内燃机的燃烧过程,提高燃烧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废热回收技术,将废热转化为有用的能量,提高整体能量利用效果。

2. 排放减少与清洁能源:为了解决内燃机的排放问题,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改进燃烧过程,降低废气排放。

此外,发展清洁能源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例如,研发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减少对内燃机的依赖。

3. 智能化与自动化: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内燃机也可以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

通过引入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内燃机的自动监测和调节,提高其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内燃机新能源论文

内燃机新能源论文

对于研究内燃机新能源的思考热动1109 姚岚一.必要性及重要性这是中国内燃机的现状:工业产值2739亿;从业人员40万;全年产量6700万台;总功率11.3亿千瓦。

在能源方面,我国在1993年之前是石油出口国,从1993年起,短短的16年,原油进口比例从6%一路攀升到2009年的51.3%,对外依存度超过能源安全50%的警戒线。

根据2009年7月出版的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能源蓝皮书》报告预测,预计10年后我国进口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4.5%。

2004年11月1日,国际能源署在北京首发《2004世界能源展望》研究报告。

该报告中国能源部分由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参加编写,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石油进口将从当时的200万桶/每日增加到1000万桶/每日,其对外依存度将达到74%。

2010年五月的第二周,国内媒体披露,我国石油进口再创历史新高,达到550万桶/每日。

而在一年前(2009年)的五月,还是国内媒体披露,我国石油进口为405万桶/每日。

这一系列数字给我们提出了警示:我国内燃机工业,开展燃用具有我国资源特色的替代燃料,已经面临从以往一般性研究转向实际应用的关键时刻。

而另一方面,对于石油能源为主要燃料的动力机械产业,燃用替代燃料已经到了从选题研究必须转向命题研究的重要阶段。

在2006年“十一五”的开年,国家发改委提出了我国未来能源发展方针: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煤为基础,多元发展。

近年来,在此方针的指导下,各种替代燃料的研究与应用呈现一片大好形势。

在未来相当长的发展进程中,内燃机,作为各类行走机械和特殊用途固定机械的主流动力装置的地位不可动摇。

研究它、完善它、发展它的步伐还在大踏步地迈进。

二.关于内燃机新能源内燃机新能源的前提条件有,第一,所采用的替代能源国家自给度可持续控制在一个持续稳定的高比例范围。

第二,所燃用的替代燃料可不断推动产业的发展和产品的技术进步。

当然,基于开发内燃机新能源的原始目标,燃用后有害气体的排放优于传统能源,且对有害气体的排放在可控制的范围内,这一点是最必要的。

内燃机论文精选推荐范文

内燃机论文精选推荐范文

燃油系统优化对排放性能影响
燃油喷射压力与喷雾质量优化
提高燃油喷射压力和改善喷雾质量,有助于燃油与空气的充分混合,提高燃烧效率,降 低排放污染物生成。
燃油供给系统改进
采用高精度燃油供给系统和电子控制技术,实现燃油供给的精确控制,有利于减少燃油 消耗和排放污染物生成。
燃油系统匹配与优化
针对特定发动机和燃油品质,进行燃油系统的匹配与优化,实现发动机排放性能和燃油 经济性的综合提升。
03
市场需求特点与变化 趋势
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和能源消耗 的不断增加,市场对高效、节能、环 保型内燃机的需求不断增长。
面临主要挑战及应对策略探讨
技术挑战
内燃机技术需要不断创新,以提高燃烧效率、降低排放和噪音等方面 的性能。
环保法规挑战
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严格的环保法规,要求内燃机产品必须达到更高的 环保标准。
内燃机论文精选推荐 范文
汇报人:XX 20XX-01-30
目录
• 论文范文一:内燃机原理与技术发展 • 论文范文二:内燃机燃油系统与排放
控制 • 论文范文三:内燃机热效率提升途径
研究
目录
• 论文范文四:内燃机故障诊断与维修 保养策略
• 论文范文五:混合动力汽车中内燃机 角色转变
• 论文范文六:内燃机行业发展趋势与 挑战分析
分层充气燃烧
通过缸内直喷技术实现燃料在缸内的分层分布,提高 燃油利用率和热效率。
稀薄燃烧技术
在空气过量的情况下进行燃烧,降低燃烧温度,减少 氮氧化物排放。
热效率提升对节能减排意义
降低能源消耗
提高热效率意味着同样的燃料可以产生更多的机械能,从 而降低能源消耗。
01
减少排放污染
热效率的提升有助于燃料的更完全燃烧 ,从而减少废气中的有害物质排放。

内燃机论文总结范文

内燃机论文总结范文

摘要: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内燃机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从内燃机的工作原理、技术发展、节能减排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旨在为我国内燃机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一、引言内燃机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动力源,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发电等领域。

然而,传统的内燃机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近年来,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内燃机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

二、内燃机工作原理内燃机是一种将燃料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主要包括四个冲程:进气、压缩、做功、排气。

燃料在内燃机燃烧室内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运动,从而驱动曲轴旋转,实现机械能的输出。

三、内燃机技术发展1. 发动机结构优化:通过改进发动机结构,提高燃烧效率,降低排放。

如直喷式发动机、涡轮增压发动机等。

2. 燃料喷射技术:采用高压喷射、分层喷射等技术,提高燃料利用率,降低排放。

3. 节能减排技术:如废气再循环(EGR)、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等。

4. 新能源内燃机:如天然气、生物燃料等替代能源在内燃机中的应用。

四、节能减排措施1. 提高热效率:通过改进燃烧室结构、优化燃烧过程,提高热效率,降低排放。

2. 控制排放:采用废气处理技术,如EGR、SCR等,降低排放。

3. 减轻发动机负荷:通过优化发动机控制策略,降低发动机负荷,降低排放。

4. 优化燃料供应:采用清洁燃料,提高燃料利用率,降低排放。

五、结论内燃机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对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不断优化内燃机结构、改进燃烧技术、开发新能源内燃机等措施,有望降低内燃机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应加大对内燃机技术研究的投入,推动内燃机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环境保护。

关键词:内燃机;技术发展;节能减排;新能源内燃机。

内燃机论文——精选推荐

内燃机论文——精选推荐

内燃机论⽂机械⼯程概论论⽂内燃机节能减排趋势及动向分析引⾔动⼒是⼯业的基础,⽽内燃机则承担着将能源转化为机械功的使命。

⼀百多年以来内燃机的巨⼤⽣命⼒经久不衰。

⽬前世界上内燃机的拥有量⼤⼤超过任何其它的热⼒发动机。

毫不夸张地说,内燃机就是⼯业的⼼脏。

⽆论对于经济建设来说,还是对于国家安全⽽⾔,都⾄关重要。

内燃机不仅使⽤量⼤,⽽且使⽤范围⼴、热效率⾼。

⼈类还没有找到系统热效率⾼于内燃机的可移动的动⼒产品。

到⽬前为⽌,内燃机和电动机同是铁路机车的主要动⼒,在船舶、舰艇中,内燃机(柴油机)以起动迅速、运⾏安全、维修⽅便、使⽤寿命长,可靠性好,并能使⽤劣质燃料的优点占据动⼒装置的统治地位,约占全部动⼒装置的98%以上,且这种趋势仍在增长。

⼀、内燃机的应⽤背景内燃机是指⽤于移动或固定⽤途的往复式的,旋转式,⽕花点⽕式或压燃式内燃机及配件的制造。

内燃机⼴泛应⽤于汽车、摩托车、船舶制造、⼯程机械,农机等领域。

在现代汽车和战车(坦克、装甲车、⾃⾏⽕炮)中,内燃机牢牢保持了最佳原动机的地位,99%的绝对优势。

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油危机使⼈们认识到⾃然资源的有限性与合理利⽤⾃然资源、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开发内燃机节能新技术,提⾼燃料的利⽤效率成为内燃机技术发展的⼀⼤主题。

同时,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煤炭以及⽯油等燃料的开发和利⽤,⼤⽓污染问题也⽇益严重,直接危及到⼈们的⾝⼼健康。

降低内燃机排放,构建低碳经济模式,成为了全社会的共识。

因此,减排成为内燃机技术发展的⼜⼀⼤主题。

围绕节能、减排这两⼤主题,近⼏⼗年来⼈们积极开展内燃机的各种基础研究和应⽤技术研究,促使内燃机技术达到了⼀个新的⽔平。

⾼性能、低消耗、少污染的机型不断开发出来,投向市场。

稀燃技术、快速燃烧系统、分层进⽓系统、隔热发动机、新型增压技术的研究逐步得到应⽤。

新材料、代⽤燃料、⾼性能润滑油的研究也⼴泛开展,并取得了引⼈瞩⽬的成绩。

新的设计思想、新的制造技术、先进的试验⼿段的产⽣和应⽤,使内燃机⾯⽬⼀新。

机车内燃新技术论文

机车内燃新技术论文

机车内燃新技术论文随着时代的变迁,内燃机车的技术有了很大提高,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机车内燃新技术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机车内燃新技术论文篇一内燃机车冷却系统技术的改造研究【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内燃机车的冷却系统有了很好的发展,但在实际的使用中也会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内燃机车冷却系统进行分析,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附加换热器,然后计算出空间尺寸和换热能力的优化参数,并根据内燃机换热器的水温,来分析进出口需要的水温和附加换热器的水流量,并探究水流量和水温度的关系曲线。

以通过换热器的水温和水流量的自动调节来保证内燃机的稳定运行。

【关键词】内燃机车冷却系统技术换热器水流量控制温度随着时代的变迁,内燃机车的冷却技术有了很大提高,但还存在不足。

冷却系统是内燃机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维持着温度的平衡。

当内燃机车在爬坡或者进入隧道时,会产生高的热量导致温度升高,特别是在夏天温度较高时,内燃机的温度可达90度的限值,使得内燃机的各方面性能都变弱,严重影响了其运行的工作效率。

于是需要对传统的冷却系统进行改造和创新,在保证原系统不变的情况下进行改进,以保证内燃机运行的稳定和安全。

一、方案的设计传统的内燃机冷却系统是利用水冷却的方式来带走热量,一般可以带走600kW的热量,在此基础上增加25%-35%的量,来确保出水口的温度保证在合适的范围内。

因为当内燃机的工作温度在80-90度时,内燃机的工作效率达到最高,主换热器智能减低10度,因此在设定进口水温时定位80度。

但内燃机的运行温度不能太低,当温度小于40度时需要利用预热设备对其进行加热。

其具体的流程是:内燃机的高温水出来之后流入温控阀1,如果水温小于70度,温控阀1的副阀门将会开启,循环水就会流入到水泵中,然后被水泵送入到内燃机内;如果此时温度高于80度,温控阀1将开启,水进入主换热器,利用风将循环水冷却,冷却之后水流进温控阀2,水温的高低决定了阀门开启的程度。

论文对内燃机热能动力优化与节能改造探寻

论文对内燃机热能动力优化与节能改造探寻

论文对内燃机热能动力优化与节能改造探寻对内燃机进行热能动力优化和节能改造,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探寻的方法:1. 气缸压缩比优化:通过增加气缸压缩比,可以提高内燃机的热效率。

提高压缩比可以增加循环过程中的压力和温度,进而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和功率输出。

然而,需要注意到增加压缩比可能会增加气缸温度和对材料的要求。

2. 燃料喷射系统优化:优化燃料喷射系统可以改善燃烧过程的效率和稳定性。

采用先进的喷油技术,例如直接喷射、多点喷射、可变喷油压力或者脉冲喷油等可以改善燃油的雾化效果并增加燃烧效率。

此外,通过使用高效的喷油嘴和燃油压力控制系统,可以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和燃烧效率。

3. 高效燃烧室设计:合理设计燃烧室可以优化燃烧过程,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和功率输出。

例如,采用先进的燃烧室设计,如增加涡流、使用预混合燃烧等,可以改善燃烧的均匀性和完全性,提高燃烧效率和减少尾气排放。

4. 冷却系统优化:冷却系统的优化可以降低内燃机的热损失和提高热效率。

例如,采用高效的散热器、冷却液循环系统和温控装置,以确保发动机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运行,减少冷却过程中的热能损失。

5. 废气能量回收:废气中含有大量热能,可以通过废气涡轮增压器、废气热交换器等设备来回收废气能量,提高热能利用率和功率输出。

6. 混合动力化:将内燃机与电动机或其他动力装置进行混合动力化,可以利用两种不同动力的优势,实现更高效的能量利用和排放减少。

混合动力系统可以通过优化动力分配和能量回收,提高整体的能量利用率。

需要指出的是,内燃机的热能动力优化和节能改造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考虑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实际的优化和改造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和要求进行定制化。

内燃机毕业论文-非原创

内燃机毕业论文-非原创

毕业论文题目:内燃机系别:专业:学号:姓名:指导老师:2012年4月26日前言 (3)采用柴油发动机,主要是为了经济而不是为了提高航速。

它比蒸汽机轻巧,节省舱位。

1902年,第一台船用柴油机装在法国运河船"小皮尔"号上。

两年后,俄国油轮"旺达尔"号建成,在伏尔加河和里海上航行,是世界上第一艘柴油远洋轮船。

从1930年代起,新造的客轮及货轮大都采用柴油发动机。

柴油机是游艇上最普遍装置的辅机。

如今,只有军舰和最大的邮船仍旧使用蒸汽发动机。

(3)第一章内燃机简介 (4)1发动机 (5)2旋转活塞式发动机 (5)3自由活塞式发动机 (6)第二章内燃机的发展历史 (20)根据缸内着火方式 (25)按照行程分类 (25)按照冷却方式分类 (25)按照气缸数目分类 (25)按照气缸排列方式分类 (25)采用增压方式分类 (26)内燃机的工作指标 (27)内燃机的性能与发展 (28)内燃机的理论循环 (29)理论循环研究的目的 (29)简化假设 (29)内燃机的三种理论循环 (29)编辑本段内燃机在船舶上的应用 (30)编辑本段机械损失与机械效率 (30)机械损失分配情况表 (30)机械损失的测定 (31)曲轴的作用是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并将膨胀行程所作的功,通过安装在曲轴后端上的飞轮传递出去。

飞轮能储存能量,使活塞的其他行程能正常工作,并使曲轴旋转均匀。

为了平衡惯性力和减轻内燃机的振动,在曲轴的曲柄上还适当装置平衡质量。

本论文主要分析曲轴飞轮组的拆装,包括AFE型发动机曲轴飞轮组的实例分析,希望对大家有好的参考价值。

(35)内燃机的工作指标 (36)内燃机的性能与发展 (36)内燃机的理论循环 (37)理论循环研究的目的 (37)简化假设 (37)内燃机的三种理论循环 (38)机械损失与机械效率 (38)机械损失分配情况表 (39)机械损失的测定 (39)总之;倒拖法只能用于配有电力测功器的情况,不适用于大功率发动机,较适用于测定压缩比不高的汽油机的机械损失。

内燃机实训论文1

内燃机实训论文1

实训指导要求1、实训时间、地点、指导老师2013-11-18 内燃机实训室韩老师、曹老师2、实训内容发动机构造与维修3、实训的收获、不足、感想4、附、实训项目必做题(1)如何正确装合、使用量缸表、百分表量缸表操作规范1、安装、校对量缸表(1)按被测气缸的标准尺寸、选择合适的接杆装上后暂不拧紧固定螺母。

(2)把外径千分尺调到被测气缸的标准尺寸,将装好的量缸表放入千分尺。

(3)稍微旋动接杆便量缸表指针转动约2mm,使指针对准刻度零处,扭紧接杆的固定螺母。

为使测量正确,重复校零一次。

2、读数方法(1)百分表表盘刻度为100指针在圆表盘上转动一格为0.01 mm,转动一圈1 mm;小指针移动一格为1 mm。

(2)测量时,当表针顺时针方向离开“0”位,表示缸径小于尺寸的缸径,它是标准缸径与表针离开“0”位格数的差;若表针逆时针方向离开“0”位,表示缸径大于标准尺寸的缸径,它是标准缸径与表针离开“0”位格数之和。

(3)若测量时,小针移动超过1 mm,则应在实际测量值中加上或减去1 mm。

3、测量方法(1)使用量缸表,一手拿住隔热套,另一只托住管子下部靠近本体的地方。

(2)将校对后的量缸表活动测杆在平行于曲轴轴线方向和垂直与曲轴轴线方向等两方位,沿气缸轴线方向上、中、下取三个位置,共测六个数值。

上面一个位置一般定在活塞在上止点时,位于第一道活塞环气缸壁处,约距气缸上端15 mm。

下面一个位置一般取在气缸套下端以上10 mm左右处,该部位磨损最小。

(3)测量时,便量缸表的活动测杆同气缸轴线保持垂直,才能测量准确。

当前后摆动量缸表表针指示到最小数字时,即表示活动测杆已垂直于气缸轴线。

量缸表的使用注意事项测量时,必须使量缸表与气缸的轴线保持垂直,应前后摆动量缸表,指针指示到最小数字时,即表示量杆与气缸轴线垂直,此读数为标准读数,当大指针顺时针方向离开“0”位。

表示气缸直径小于标准尺寸的缸径。

若逆时针方向离开“0”位。

内燃机论文

内燃机论文

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及排放韩宁(大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028)摘要:柴油机是一种热机,其热效率和燃油经济性很高,因此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大功率内燃机,被广泛应用于船舶、机车和电站等。

本论文仅讨论大功率柴油机电控喷射系统和排放过程。

关键字:柴油机;喷射系统;排放Diesel engine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fuel injection system and emissions(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Dalian Liaoning 116028)Abstract: the diesel engine is a heat engine, its thermal efficiency and high fuel economy, so widely used, especially high-powe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s widely used in ships, locomotives and power station, etc. This paper discuss the high-power diesel engine electronic control injection system and only discharge process.Key words: diesel engine; Injection system; emissions0 引言通常,人们把燃油喷射系统看作是柴油机的心脏。

事实上,柴油机没有任何一个部件比燃油喷射系统更重要; 没有任何一个部件对设计和加工的要求超过燃油喷射系统。

燃油喷射系统的功能是在精准的时刻为柴油机提供精确定量的燃油。

燃油必须以足够高的压力通过适当的喷油器喷射,以实现在燃烧室内的最佳雾化状态,并且在有限的时间内与足够的空气混合,以实现充分燃烧,从而使发动机以尽可能少的燃油消耗和最低的排放发出预期的功率在未来几年中,柴油机的发展趋势主要有:更加追求提高燃油经济性和降低排放,在不断强化柴油机的同时追求高可靠性,越来越多地应用电子控制技术,在更广泛的领域特别是汽车行业使用柴油机等等。

内燃机论文

内燃机论文

摘要内燃机,是一种动力机械,它是通过使燃料在机器内部燃烧,并将其放出的热能直接转换为动力的热力发动机。

生活中在工业和交通各方面应用广泛,下面本文将对内燃机进行介绍和分类以及其动力原理内部结构等分析,通过分析,了解内燃机的动力原理和性能。

关键词:内燃机机械发动机动力原理目录常见机电设备----内燃机.............................................................................................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概述. (3)二内燃机分类 (3)三内燃机的机构和系统组成 (4)3.1 曲柄连杆机构 (4)3.2 配气机构 (5)3.3 燃料供给系统 (5)3.4 润滑系统 (6)3.5 冷却系统 (6)3.6 点火系统 (6)3.7 起动系统 (7)四内燃机的工作原理 (8)五内燃机的工作指标 (10)5.1 动力性能指标 (10)5.2 经济性能指标 (10)5.3 可靠性与耐久性指标 (10)5.4 环保性能指标(NOx、HC、CO、微粒、噪声) (10)六内燃机的性能与发展 (10)七内燃机在船舶上的应用 (12)一概述内燃机(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是将液体或气体燃料与空气混合后,直接输入汽缸内部的高压燃烧室燃烧爆发产生动力。

这也是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一种热机。

内燃机具有体积小、质量小、便于移动、热效率高、起动性能好的特点。

但是内燃机一般使用石油燃料,同时排出的废气中含有害气体的成分较高。

二内燃机分类2.1. 根据所用燃料分:汽油机、柴油机、天然气(CNG)、LPG发动机、乙醇发动机等,另有双燃料发动机(dual fuel engine)和灵活燃料发动机(Bi-fuel engine)。

单列式和双列式2.2. 根据缸内着火方式分:电燃式、点燃式、压燃式。

2.3. 根据冲程数分:二冲程、四冲程2.4. 根据活塞运动方式分:往复式、旋转式2.5. 根据气缸冷却方式分:水冷式、风冷式2.6. 根据气缸数目分:单缸机、多缸机2.7. 根据内燃机转速分:低速(<300r/min)、中速(300 ~ 1000 r/min)、高速(>1000 r/min);2.8. 根据进气充量压力分:自然吸气式、增压式2.9. 根据气缸排列分:立式、卧式直列、V型、对置X型、星型三内燃机的机构和系统组成发动机是一种由许多机构和系统组成的复杂机器。

【理论】内燃机车柴油机论文柴油机修理论文

【理论】内燃机车柴油机论文柴油机修理论文

【关键字】理论内燃机车柴油机论文柴油机修理论文JMY-600型内燃机车液力变扭器解析与技术改进要通过对JMY-600型内燃机车液力变扭器内部结构解析,了解变扭器工作原理,并进行技术改进,降低故障率。

摘关键词液力变扭器;结构原理;技术改进1 传动装置概述机车传动装置的作用是充分发挥柴油机功率,获得理想牵引特性曲线。

液力传动作为机车三大传动(机械、液力、电传动)方式之一,具有传动效率高,性能可靠,操纵简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的工程机车上。

2 液力传动装置解析液力传动装置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变扭器、星形齿轮变速箱实现;另一种是本文解析的设置多个变扭器实现动力传递及变速要求。

根据下图所示,以机车起步、前进方向为例,解析柴油机动力经液力变扭器的传动过程。

图中Z85齿轮为主动齿轮(其轴为柴油机动力输入轴),通过Z61齿轮,驱动前进变扭器ⅠⅡ的主动轴旋转,该主动轴带动B45启动变扭器与B85运行变扭器的泵轮旋转,此时,前进主控制阀1若通过电磁阀控制打开通向B45变扭器的油路,则液力油通过B45启动变扭器的导论流向泵轮,泵轮的旋转将液力油以一定的方向和流速甩出,进入其外围的涡轮,从而带动B45的涡轮旋转,涡轮带动从动轴旋转(其上Z36齿轮旋转),通过介轮Z55将动力传递到Z54上,再通过其输出轴将动力→万向轴节→传动轴→万向轴节→车轮,完成机车的起步过程(前进B45工作的同时,其它三个变扭器因无液力油输入,处于空转状态)。

其中,供油泵4的作用是为主控制阀提供压力油和部件润滑油;惰性泵6的作用是机车被拖挂运行时,为液力变扭器提供润滑压力油;Z55介轮设置的作用是为纵向拉长变扭器箱体,使变扭箱的输出动力→万向轴节→传动轴→万向轴节→车轮时,传动轴的倾斜度不至过大,否则会损坏传动轴两端的万向轴节。

3 主控制阀工作原理和技术改进主控制阀分为换向、前进、后退控制阀,其结构和控制原理相同,均各自相连两个电磁阀,打开不同气路,推动活塞产生相应行程。

热工学论文(简版)内燃机的优缺点及其可持续发展

热工学论文(简版)内燃机的优缺点及其可持续发展

热工学论文(简版)内燃机的优缺点及其可持续发展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目录摘要: (3)关键词: (3)一、内燃机的介绍 (3)(一)内燃机的简介 (3)二、内燃机的优缺点 (4)(一)内燃机的优点 (4)(二)内燃机的缺点 (5)三、内燃机的可持续发展 (6)内燃机的优缺点及其可持续发展摘要:内燃机的出现为汽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汽车行业的繁荣促进了内燃机的改进和提高。

文章简单介绍了内燃机的优缺点和发展历程,并展望了未来内燃机制造技术、代用燃料等方面的发展方向。

内燃机是近代工业文明发展的产物,以其简单、经济取代了蒸汽机,通过科学家的不断研究,内燃机已经成为现代交通运输工具的主要动力。

关键词:优、缺点发展一、内燃机的介绍(一)内燃机的简介内燃机(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是将液体或气体燃料与空气混合后,直接输入汽缸内部的高压燃烧室燃烧爆发产生动力。

这也是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一种热机。

内燃机具有体积小、质量小、便于移动、热效率高、起动性能好的特点。

但是内燃机一般使用石油燃料,同时排出的废气中含有害气体的成分较高。

内燃机,是一种动力机械,它是通过使燃料在机器内部燃烧,并将其放出的热能直接转换为动力的热力发动机。

广义上的内燃机不仅包括往复活塞式内燃机、旋转活塞式发动机和自由活塞式发动机,也包括旋转叶轮式的燃气轮机、喷气式发动机等,但通常所说的内燃机是指活塞式内燃机。

活塞式内燃机以往复活塞式最为普遍。

活塞式内燃机将燃料和空气混合,在其汽缸内燃烧,释放出的热能使汽缸内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

燃气膨胀推动活塞作功,再通过曲柄连杆机构或其他机构将机械功输出,驱动从动机械工作。

常见的有柴油机和汽油机,通过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

(二)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内燃机的工作原理是让燃料在机器内燃烧产生热量向外界传输机械能。

内燃机车毕业论文

内燃机车毕业论文

内燃机车毕业论文内燃机车毕业论文引言:内燃机车是一种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机车,它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

本文将从内燃机车的发展历程、技术特点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内燃机车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内燃机车的发展历程内燃机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蒸汽机车是主要的铁路机车。

然而,蒸汽机车存在着煤炭消耗大、维护费用高等问题,因此人们开始研究利用内燃机作为动力源的机车。

1903年,德国工程师鲁道夫·迪波夫斯基成功设计出了一种以柴油机为动力的内燃机车,标志着内燃机车的诞生。

二、内燃机车的技术特点1. 高效能:相比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具有更高的能源利用率。

内燃机的燃烧过程更加高效,能够将燃料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的比例更高,从而提高机车的运行效率。

2. 灵活性:内燃机车在启动和停止方面具有更好的灵活性。

相比蒸汽机车需要预热和冷却的过程,内燃机车可以迅速启动和停止,适应不同的运输需求。

3. 维护成本低:相对于蒸汽机车而言,内燃机车的维护成本更低。

蒸汽机车需要大量的煤炭和水来维持运行,而内燃机车则只需要少量的燃料和润滑油即可。

4. 环保性: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内燃机车在减少排放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现代内燃机车采用了先进的排放控制技术,能够有效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三、内燃机车的未来发展方向1. 新能源动力: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内燃机车的未来发展将趋向于新能源动力。

电动机、氢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技术将成为内燃机车的重要发展方向,以实现零排放和低能耗。

2. 自动化技术: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内燃机车也将朝着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自动驾驶、智能维护等技术将提高内燃机车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

3. 轻量化设计:内燃机车在设计上将更加注重轻量化。

通过采用轻质材料和优化设计,可以减少机车的重量,提高运行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结论:内燃机车作为交通运输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技术特点以及未来发展方向都具有重要意义。

内燃机排放论文

内燃机排放论文

热力0812 陈耀凯 2008720064浅谈高压共轨技术1 高压共轨技术简介柴油机在机械喷射、增压喷射和普通电喷后,近几年来出现了共轨高压喷射。

高压共轨(Common Rail)电喷技术是指在高压油泵、压力传感器和电子控制单元(ECU)组成的闭环系统中,将喷射压力的产生和喷射过程彼此完全分开的一种供油方式。

它是由高压油泵将高压燃油输送到公共供油管(Rail),通过公共供油管内的油压实现精确控制,使高压油管压力(Pressure)大小与发动机的转速无关,可以大幅度减小柴油机供油压力随发动机转速变化的程度。

高压共轨系统可实现在传统喷油系统中无法实现的功能,其优点有:1.共轨系统中的喷油压力柔性可调,对不同工况可确定所需的最佳喷射压力,从而优化柴油机综合性能。

2.可独立地柔性控制喷油正时,配合高的喷射压力(120~200MPa),可同时控制NOx和微粒(PM)在较小的数值内,以满足排放要求。

3.柔性控制喷油速率变化,实现理想喷油规律,容易实现预喷射和多次喷射,既可降低柴油机NOx;又能保证优良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4.由电磁阀控制喷油,其控制精度较高,高压油路中不会出现气泡和残压为零的现象,因此在柴油机运转范围内,循环喷油量变动小,各缸供油不均匀可得到改善,从而减轻柴油机的振动和降低排放由于高压共轨系统具有以上的优点,现在国内外柴油机的研究机构均投人了很大的精力对其进行研究,并逐渐推广利用。

2 国内高压共轨技术研究现状国内对电控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研究起步较晚,且大都局限在电控单元硬件等方面的研究上,只有部分大学、企业以及科研单位参与共轨系统零部件的研制工作。

目前尚未开发出成熟的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距离产品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以下是国内在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方面的研究成果:1) 清华大学研究开发的电控直列泵一管一阀一嘴(PPVI)系统,己研制出相应的高性能电磁阀。

2)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试验室开发的新型共轨蓄压式电控燃油系统PAIRCUI正处于硬件在环仿真和实机测试阶段。

六冲程内燃机小论文

六冲程内燃机小论文

六冲程内燃机小论文
作者:张雪玲年级:九年级
随着人类对资源的不断掘取,导致地球资源日趋减少,贪婪的耗能,必将会出现能源危机,走入无能可用的地步。

所以一种新的机器或新的能源开发变得越来越重要。

初中的我,通过学习了内燃机和内能知识,想到一种新的节能机器—内燃机。

普通的四冲程内燃机把3/4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发出掉下来了。

六冲程发动机则利用了部分散发出的热能回去生产蒸汽以废旧部分本来可以损失的能量。

在普通四冲程发动机的“进气口-放大-作功-排气”四个冲程之后,第五个冲程已经开始的时候,把水喷进炙热的气缸里面,水马上就变为了温度很高的蒸汽,体积急剧收缩上千倍,同时气缸内应力急剧减小,促进活塞再次作功——如此一来,每6个冲程中就发生2个作功冲程,而消耗的燃油却没变化。

至了第6个冲程,发动机把水蒸气排放量至一个冷却器,水蒸气在那里再次变为水。

1.油耗少、排放低.六冲程发动机在低转速时比传统的发动机省油。

在高转速也可节油。

由此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4.生产成本低.由于它与四冲程发动机较之,运动部件太少,不但增加了机械噪声,而且生产成本低。

六冲程内燃机可以为社会节约能源,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也可以为减缓环境的污染。

内燃机发展趋势-热工学课程论文

内燃机发展趋势-热工学课程论文

本科课程论文题目内燃机发展趋势课程热工学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2012级1班学号姓名联系方式2014年12月6日摘要内燃机的出现为汽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汽车行业的繁荣促进了内燃机的改进和提高。

文章通过内燃机的发展历程、内燃机现有研究情况,展望了未来内燃机制造技术、代用燃料在高经济性、低公害方面的发展方向。

内燃机是近代工业文明发展的产物,以其简单、经济取代了蒸汽机,通过科学家的不断研究,内燃机已经成为现代交通运输工具的主要动力。

内燃机也一直是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关键词:内燃机;展望;发展;低公害目录摘要 (1)第1章绪论 (3)1.1 本论文的背景和意义 (3)1.2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3)1.3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3)第2章内燃机发展趋势 (4)2.1 降低油耗 (4)2.1.1 改进供油系统 (4)2.1.2 减改进进气系统 (4)2.1.3 实现油、气最佳混合 (4)2.1.4 采用增压、中冷 (4)2.1.5 降低润滑油的消耗量 (4)2.1.6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4)2.2 提高内燃机热效率 (4)2.3 在燃烧室内安装电热塞 (5)2.4 柴油机微粒过滤器及再生 (5)2.5 含氧燃油 (6)2.6 内燃机与电动机的混合动力 (6)2.7 使用新型动力 (7)2.8降噪声、隔噪声措施 (7)结论 (8)参考文献 (9)第1章绪论1.1 本论文的背景和意义距今100多年的时候,内燃机才刚刚发问世,如果站在现在的角度来看,那时候的内燃机存在着太多的弊端。

可是,经过这100多年来的发展,内燃机已经被改造地越来越趋于完美。

内燃机的出现促进了汽车的发展。

汽车的大发展又带动了内燃机的飞速发展。

回望100多年来内燃机发展的轨迹。

其重要的技术标志与汽车的发展、人类的需要息息相关。

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石油危机使人们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性,人们纷纷寻找代用燃料,降低油耗,从而出现了一系列节能措施:如降低车速与功率,减小汽车体积与质量,采用稀薄燃烧、高能点火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对不同燃料全面分析滞燃期对燃烧过程的影响摘要:能源危机引起了对车用燃料的燃烧过程的研究,不同燃料的滞燃期对燃烧过程的影响是不同的,针对不同燃料全面分析滞燃期对燃烧过程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文章通过介绍燃料的燃烧过程,滞燃期的划分,滞燃期对燃烧的影响因素以及滞燃期长短的影响因素。

分别阐述汽油,柴油,醇类等燃料全面分析滞燃期对燃烧过程的影响。

主要通过不同燃料的燃料分子结构和物化性能的不同,在燃烧滞燃期的时间内,燃料经历了一系列不同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这些过程的不同导致不同燃料的滞燃期的长短不同。

滞燃期过长,滞燃期内喷入的燃料很多,着火前形成的可燃混合气就多。

这些燃料在急燃期几乎一起燃烧,压力升高比和最高燃烧压力较高,发动机运转粗暴。

滞燃期过短,对混合气形成不利,使内燃机性能恶化。

关键词: 滞燃期 燃烧过程 汽油 柴油 正丁醇 物化特性近年来,能源危机引起了对车用燃料的燃烧过程的研究,内燃机燃烧划分为:滞燃期、急燃期、缓燃期、和后燃期。

不同燃料有不同的点燃方式。

一般分为点燃式和压燃式。

点燃式内燃机的燃烧过程分为:滞燃期(着火阶段)、急燃期和后燃期。

压燃式内燃机的燃烧过程分为:滞燃期、急燃期、缓燃期、和后燃期。

根据不同的燃料物化特性结合不同的内燃机研究滞燃期对燃烧过程的影响。

分析汽油、柴油以及醇类等不同燃料的滞燃期长短对燃烧过程的影响。

1、 燃烧过程1、1点燃式发动机的燃烧过程人为地把点燃式发动机燃烧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第Ⅰ阶段:着火阶段2、第Ⅱ阶段:急燃期3、第Ⅲ阶段:后燃期1)第Ⅰ阶段:着火阶段(滞燃期)电火花跳火到形成火焰中心的阶段。

该阶段也称为滞燃期。

这段时间约占整个燃烧时间的15%左右。

一般是按气缸压力开始与压缩压力线相分离的2点作为着火阶段终点。

滞燃期长短的影响因素:1)燃料分子结构和物化性能2)点火时的缸内温度及压力3)过量空气系数(汽油混合气φa=0.8~0.9时最短。

)4)残余废气量增加,滞燃期增加。

ⅠⅡ Ⅲ 压缩线燃烧压力线5)气缸内混合气运动强,滞燃期稍有增加。

6)火花能量大,滞燃期缩短。

2)第Ⅱ阶段:急燃期火焰由火焰中心烧遍整个燃烧室的阶段也称为火焰传播阶段。

压力升高很快,压力升高率dp/dφ=0.2—0.4MPa/℃A。

一般用压力升高率代表发动机工作粗暴的程度、振动和噪声水平。

火焰传播速率高的可燃混合气能促使dp/dφ增加。

火花塞位置、燃烧室型式对压力升高率也有影响。

急燃期终点一般为最高压力点3或最高温度点3’(有时3和3’点重合)3、第Ⅲ阶段:后燃期急燃期终点3至燃料基本上完全燃烧点4为止。

在后燃期中主要是湍流火焰前锋后面没有完全燃烧掉的燃料,以及附在气缸壁面上的混合气层继续燃烧。

此外,汽油机燃烧产物中CO2和H2O的离解现象比柴油机严重,在膨胀过程中温度下降后又部分复合而放出热量,一般也作后燃看待。

着火界限燃烧着火(火焰传播)的条件:点火初期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向四周混合气的散热量。

着火界限:当可燃混合气过浓或过稀时,均不能点火。

这两个界限的混合气浓度称着火界限。

要使混合气正常燃烧,必须保证混合气浓度在可燃范围内。

各种燃料着火界限的数值不同。

所有影响混合气初期放热速率和散热速率的因素,都会影响着火界限。

1、2压燃式发动机的燃烧过程1)第Ⅰ阶段-滞燃期在压缩过程末期,喷油器阀开启向缸内喷入燃料,到压力急剧升高的时间段。

此段时间内,燃料经历了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过程。

τi=0.7~3ms2123431234123)过多的后燃,使冷却系散热量增大、排气温度增加。

应尽量减少后燃。

滞燃期的影响及被影响因素滞燃期过长,滞燃期内喷入的燃料很多,着火前形成的可燃混合气就多。

这些燃料在急燃期几乎一起燃烧,压力升高比和最高燃烧压力较高,发动机运转粗暴。

滞燃期过短,对混合气形成不利,使柴油机性能恶化。

影响滞燃期的因素:压缩温度和压力:提高,可导致滞燃期减小喷油提前角:存在一滞燃期最短的喷油提前角(5~15℃A)转速:通过压缩温度、压力、空气运动等因素间接作用,转速增加——滞燃期缩短。

燃料性质等。

2、各种燃料的物化特性汽油外观为透明液体,主要成分为C4~C12脂肪烃和环烃类,并含少量芳香烃和硫化物。

按研究法辛烷值分为90号、93号、97号三个牌号。

具有较高的辛烷值和优良的抗爆性,用于高压缩比的汽化器式汽油发动机上,可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减少燃料消耗量;具有良好的蒸发性和燃烧性,能保证发动机运转平稳、燃烧完全、积炭少;具有较好的安定性,在贮运和使用过程中不易出现早期氧化变质,对发动机部件及储油容器无腐蚀性。

目前市场上所见到的97号、98号汽油产品执行的产品标准均为企业标准。

与GB 17930-1999标准所属产品相比,具有更高的辛烷值和优良的抗爆性,用于高压缩比的汽化器式汽油发动机上,可提高发动机的功率,汽油作为有机溶液,还可以作为为萃取剂使用,目前作为萃取剂最广泛的应用为国内大豆油主流生产技术:浸出油技术。

浸出油技术操作方法为将大豆在6号轻汽油中浸泡后再榨取油脂,然后经过一系列加工过后形成大豆食用油。

物化性质:汽油为油品的一大类,是四碳至十二碳复杂烃类的混合物,虽然为无色至淡黄色的易流动液体,但很难溶解于水,易燃,馏程为30℃至205℃,空气中含量为74~123克/立方米时遇火爆炸。

汽油的热值约为44000kJ/kg。

燃料的热值是指1kg燃料完全燃烧后所产生的热量。

汽油的密度因季节气候不同会有略微变化,平均如下:90#汽油的平均密度为0.72g/ml;93#汽油的密度为0.725g/ml;97#汽油的密度为0.737g/ml。

重要性能最重要的性能为蒸发性、抗爆性、安定性和腐蚀性。

蒸发性值高的柴油容易起动,燃烧均匀,输出功率大;十六烷值低,则着火慢,工作不稳定,容易发生爆震。

一般用于高速柴油机的轻柴油,其十六烷值以40-55为宜;中、低速柴油机用的重柴油的十六烷值可低到35以下。

柴油十六烷值的高低与其化学组成有关,正构烷烃的十六烷值最高,芳烃的十六烷值最低,异构烷烃和环烷烃居中。

当十六烷值高于50后,再继续提高对缩短柴油的滞燃期作用已不大;相反,当十六烷值高于65时,会由于滞燃期太短,燃料未及与空气均匀混合即着火自燃,以致燃烧不完全,部分烃类热分解而产生游离碳粒,随废气排出,造成发动机冒黑烟及油耗增大,功率下降。

加添加剂可提高柴油的十六烷值,常用的添加剂有硝酸戊酯或已酯。

流动性凝点是评定柴油流动性的重要指标,它表示燃料不经加热而能输送的最低温度。

柴油的凝点是指油品在规定条件下冷却至丧失流动性时的最高温度。

柴油中正构烷烃含量多且沸点高时,凝点也高。

一般选用柴油的凝点低于环境温度3℃~5℃,因此,随季节和地区的变化,需使用不同牌号,即不同凝点的商品柴油。

在实际使用中,柴油在低温下会析出结晶体,晶体长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堵塞滤网,这时的温度称作冷滤点。

与凝点相比,它更能反映实际使用性能。

对同一油品,一般冷滤点比凝点高1℃ ~3℃。

采用脱蜡的方法,可降低凝点,得到低凝柴油。

CN:33648 UN:1202GB 252-2000 轻柴油质量指标项目 10 号、 5 号、 0 号、-10号、-20号、 -35号、-50号色度,号≤ 3.5 (全部,以下也一样)氧化安定性,总不溶物mg/100mL ≤ 2.5硫含量, % ( m/m )≤ 0.2酸度, mgKO H/100mL ≤ 71 10% 蒸余物残炭 ,% ( m/m )≤ 0.3灰分, % ( m/m )≤ 0.01铜片腐蚀(50 ℃ ,3h) ,级≤ 1水分, % ( v/v )≤ 痕迹机械杂质无运动粘度(20℃),mm 2 /s 3.0 ~ 8.0 (10、5、0、-10) 2.5 ~ 8.0(-20)1.8 ~ 7.0 (-35、-50)凝点,℃ ≤ 10 5 0 - 10 -20 -35 -50GB 252-2000 轻柴油质量指标项目:10 号、5 号、0 号、 -10号、 -20号、-35号、-50号冷滤点:℃ ≤ 12、 8、 4 、- 5、 -14、 -29、 -44闪点(闭口):℃ ≥ 55 55 55 55 55 45 45十六烷值≥ 45 45 45 45 45 45 45馏程:50% 回收温度,℃ ≤ 300(全部牌号)90% 回收温度,℃ ≤ 365(全部牌号)95% 回收温度,℃ ≤ 365(全部牌号)密度(20℃ ), kg/m3 实测(全部牌号)Q/SHR 006-2000 城市车用柴油质量指标10 号、5号、0号、-5号、-10号、-20号色度,号≤ 3.5 (全部牌号,下同)氧化安定性,mg/100mL ≤ 2.5硫含量,%(m/m)≤ 0.05酸度,mgKOH/100mL ≤ 710%蒸余物残炭,%(m/m)≤ 0.3灰分,%(m/m)≤ 0.01铜片腐蚀(50℃,3h),级≤ 1水分,%(v/v)≤ 痕迹机械杂质,无运动粘度(20℃),mm 2 /s 3.0 ~ 8.0 | 2.5 ~ 8.0凝点,℃ ≤ ; 10 5 0 -5 -10 -20冷滤点,℃ ≤ 12 、8 、4、 -1 、-5 、-14闪点(闭口),℃ ≥ 55 (全部牌号)十六烷值≥ 48 (全部牌号)馏程:50%回收温度,℃ ≤ 300(全部牌号)90%回收温度,℃ ≤ 355(全部牌号)95%回收温度,℃ ≤ 365(全部牌号)密度(20 ℃), kg/m 3 实测LD50 、LC50无资料。

柴油的毒性类似于煤油,但由于添加剂(如硫化酯类)的影响,毒性可能比煤油略大。

主要有麻醉和刺激作用。

未见职业中毒的报道。

毒性健康影响:柴油为高沸点成份,故使用时由于蒸汽所致的毒性机会较小。

柴油的雾滴吸入后可致吸入性肺炎。

皮肤接触柴油可致接触性皮炎。

多见于两手、腕部与前臂。

柴油废气,内燃机燃烧柴油所产生的废气常能严重污染环境。

废气中含有氮分子中含有跟链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结合的烃基的化合物叫做醇。

其官能团为-OH。

烃分子中一个或几个氢被羟基取代而生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芳香烃的环上的氢被羟基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不属醇类而属酚类。

性质一般醇为无色液体或固体,含碳原子数低于12的一元正碳醇是液体,12或更多的是固体,多元醇(如甘油)是糖浆状物质。

一元醇溶于有机溶剂,三个碳以下的醇溶于水。

低级醇的熔点和沸点比同碳原子数的烃高得多,这是由于醇分子中有氢键存在,发生缔合作用。

饱和醇不能使溴水褪色。

醇化学性质活泼,分子中的碳-氧键和氢-氧皆为极性键。

以羟基为中心可进行氢-氧键断裂和碳-氧键断裂两大类反应。

另外,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容易被氧化,生成醛、酮或酸。

正丁醇正丁醇除了具有甲醇、乙醇等一般醇类替代燃料的易于汽化、燃烧空燃比范围大、辛烷值高、燃烧温度低等优点,还有其他醇类不可替代的优越性能,表1-1所示正丁醇与其他常见燃料的物理性能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