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优质课件 第3课时 解决问题 (3)

合集下载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 第六单元 第2节【第三课时】《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 第六单元 第2节【第三课时】《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第2节【第三课时】《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通过实际问题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并能够用文字或图片描述解决过程。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耐心和方法,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简单数学问题,并用文字描述解决过程。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对解决过程进行表达。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六单元。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实物道具等。

3.教学环境:教室。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通过一个简单的情景引入,让学生了解本节课将通过什么方式解决问题。

第二步:讲解1.向学生简要介绍本节课将解决的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适当讲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引导学生思考。

第三步:示范1.老师通过示范例题,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具体步骤。

2.让学生参与其中,引导他们理解解决问题的关键点。

第四步:练习1.让学生进行小组或个人练习,解决类似问题。

2.老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第五步:总结1.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重点。

2.整理学生的解决方法,供同学参考。

五、课后反思1.总结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并做好调整。

2.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制定下节课的教学方案。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能有效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 例3-人教版 (3)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 例3-人教版  (3)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例3-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解决问题”,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基本的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解决问题例3”。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并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掌握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数学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问题的含义,抓住问题的关键信息。

2. 如何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教材,黑板,粉笔等。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铅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通过PPT展示例3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含义,找出问题的关键信息。

3. 解决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地进行计算和推理。

4. 巩固练习: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类似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强调抓住问题的关键信息,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1. 教学内容的标题和重点信息。

2. 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3. 重要的公式和计算过程。

作业设计1. 教材课后练习题。

2. 教师设计的类似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具体的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问题的含义,抓住问题的关键信息,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还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3课时 解决问题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3课时 解决问题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3课时解决问题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时为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解决问题”的第3课时,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学生如何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课程将涵盖识别问题、分析问题、选择合适的解决策略、实施解决方案以及回顾和反思问题解决过程的能力培养。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识别并表述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 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的数学运算解决问题。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问题解决的步骤。

4. 学生能够回顾并反思问题解决的过程,总结经验。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识别并表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 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数学工具和策略解决问题。

3. 指导学生如何从问题解决过程中学习和提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挂图或PPT展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实例。

2. 数学练习本、计算器等学习工具。

3. 实际操作材料,如计数棒、小模型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实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意识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2. 问题识别: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发现并表述数学问题。

3. 策略选择:教授并练习不同的数学工具和策略,让学生学会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

4. 实施解决: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解决具体问题,并记录解决过程。

5. 总结反思:每组分享问题解决的过程和结果,全班讨论哪种策略最有效,以及可以从中学到的经验。

6. 作业布置:设计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课堂所学。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围绕本课时的核心内容,包括:- 数学问题的识别与表述。

- 常用的数学工具和策略。

- 问题解决的步骤和过程。

- 课后作业及反思要求。

作业设计1. 学生需要完成两道实际问题解决的练习题。

2. 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最有用的数学策略及其应用。

3. 家长参与部分:学生向家长展示一个课堂上学到的数学问题解决策略,并解释其如何帮助解决问题。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将侧重于学生对问题解决过程的理解和应用,以及他们对所使用策略的反思。

(精品)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计算解决问题

(精品)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计算解决问题

(精品)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计算解决问题第3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科书P32例5,完成教科书P32“做一做”和P33“练习六”中第1题。

教学目标1.了解连续两问的问题结构,让学生初步学会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2.通过解决有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获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初步培养学生连贯思考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

教学重点了解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的结构,学会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准确地找出解决问题时所需要的条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提出问题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参加兴趣小组吗?(喜欢)你们都参加了哪些兴趣小组呢?【学情预设】有参加舞蹈兴趣小组的,有参加绘画兴趣小组的,也有参加篮球兴趣小组的……师:同学们的兴趣真广泛,那篮球兴趣小组和舞蹈兴趣小组想请你们帮一个忙,你们愿意吗?(出示课件)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学情预设】第(1)题可以求女生有多少人,第(2)题必须知道女生的人数。

师:同学们真棒!那你们能总结一下解决其中一个问题至少需要几个已知的条件吗?(两个)师:看到同学们这么能干,美术兴趣小组的同学也想请大家帮他们解决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帮帮他们吗?【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用一步计算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明确要求问题和已知条件的关系,为接下来学习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P32例5。

引导学生多形式看图、读题(默读、齐读、指名读)。

师: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学情预设】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

师:要解决的问题有几个?【学情预设】两个,分别是“男生有多少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师:想一想,这和我们刚才帮篮球兴趣小组和舞蹈兴趣小组解决的问题一样吗?【学情预设】前面解决的都只有一个问题,而现在有连续两个问题。

师:所以这节课我们要探讨的就是解决连续两问的问题。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解决问题(例3)》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解决问题(例3)》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解决问题(例3)》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理解和解答本节课的示范问题.2.能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类似的问题并进行解答.3.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1. 理解问题背景和所要求解题的内容. 2. 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解题方法解决问题.难点: 1. 在实际问题中准确把握关键信息. 2.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技巧.三、教学环节设计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日常生活或游戏类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并带入本节课的主题《解决问题(例3)》。

2. 提出问题老师提出本节课所要解决的示范问题,并通过板书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理解问题的背景和所需的计算内容。

3. 教学示范老师通过示范解题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解题思路和方法,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步骤,并引导学生思考解题过程中的关键点。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组,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一个类似示范问题的新问题,并让各组小结成果,展示给全班。

5. 全班讨论全班就各组展示的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探讨各种解题方法,分享解题思路,互相学习,进一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拓展延伸老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相关问题,或者提出更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

7. 课堂小结老师对本节课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总结,重点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和全班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求解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未来,应注重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实际认知和理解能力,多维度和多角度引导学生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延伸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继续引入更多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作为教学案例,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结合课程内容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解决问题(例3)》的集体备课教案,希望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问题,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PPT课件(第2.3.5课时)

《解决问题》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PPT课件(第2.3.5课时)

二、探究新知,经历过程
我用计算器 算一下。
阅读与理 解
100-30.6×2-26.5×0.8 =17.6(元)>10(元)
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
二、探究新知,经历过程
估算:
分析与解答
12 袋米不到 36 12 元。 肉不到 2 7 元。
加一盒鸡蛋 1 0 元。 总共不到 9 9 元,够了。
阅读与理 解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感谢你的聆听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PPT
讲解人: 时间:2020.6.1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1.7.1解决问题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PPT
讲解人:XXX 时间:20XX.6.1
阅读与理解
单价 数量 总价
大米 肉
鸡蛋
30.6 2 26.5 0.8 10 1
计算器
怎样整理这些信息 笔算 估算 才能一目了然呢?
二、探究新知,经历过程
阅读与理 解
笔算: 30.6×2=61.2(元) 26.5×0.8=21.2(元) 100-61.2-21.2=17.6(元) 17.6>10,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
小亮
二、探究新知,经历过程
估算:
阅读与理解
20
分析与解答
12 袋米超过 36 0 元。 0.18kg 肉超过 2 50 元。
加一盒鸡蛋 2 0 元。 总共超过1 0 0 元,
故不够。
小丁
三、运用拓展,完善认知
1.学校食堂准备购买下面这些水果,100元够吗?[教材P17 练习四 第5题] 付给营业员100元后,应找回多少元?

二年级上册人教版小学数学第3课时《解决问题例3》说课稿

二年级上册人教版小学数学第3课时《解决问题例3》说课稿

二年级上册人教版小学数学第3课时《解决问题例3》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课时《解决问题例3》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这一课时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和实际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并且对实际问题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还停留在直观的层面,缺乏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解答。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加法和减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够通过加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解答。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发现法、实践操作法、讨论交流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合作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操作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探究新知:学生分组讨论,探索加法和减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并进行讲解和示范。

3.巩固练习:学生进行分组练习,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并进行个别辅导。

4.总结提升:学生分组汇报,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教师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

5.布置作业:学生自主选择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2单元《第三课时 解决问题》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2单元《第三课时 解决问题》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第三课时解决问题》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和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阅读理解、分析问题、拟定计划、实施计划、回顾反思。

2. 利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3. 利用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乘法口诀和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 结合实际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这些步骤。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乘法口诀和表内乘法解决问题。

4.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5. 巩固练习: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的记忆。

六、作业布置1. 请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找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维方法,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4.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提高教学效果。

5. 教师应不断学习和研究,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助力。

第3课时 解决问题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3课时  解决问题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1个笔袋 个数 的价钱
求总钱数,可以 用1个笔袋的价钱 乘买的个数。

想一 想
买7块橡皮 ,一共多少钱?
2元 2元 2元 2元 2元 2元 2元 7个2元
2×7=14(元) 答:一共14元。
你还能提出其他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吗?
巩固运用
1. (教材P79 T2)
7×5=35 2×6=12 8+8=16
4×8=32 4+8=12 7×7=49
3×6=18 8×3=24 5×6=30
8×7= 56 8+7=15 7×4=28
2.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带小红和弟弟去公园。 公园门票的价格如图。除了弟弟外,其他人都 要买门票,一共需要多少钱? (教材P79 T5)
8×4+4=36(元) 答:一共需要36元。
3.二(1)班50名同学参加诗词大会,其中抽出几名同 学坐在抢答席位,剩下的同学坐在观众席位,刚好 坐6排,每排8人。抽出了几名同学坐在抢答席位?
6×8=48(人) 50-48=2(名) 答:抽出了2名同学坐在抢答席位。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8×3=24(元)
解答正确吗?
用加法检验: 8+8+8=24(元) 答:一共24元。
试一 试
买5个笔袋,一共多少钱? 8元 8元 8元 8元 8元 共 ?元 8×5=40(元) 8个呢? 8×8=64(元)
8 × 3 =24(元) 8 × 5 =40(元) 8 × 8 =64(元)
观察这些算式, 你有什么发现?
义务教育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6 表内乘法(二)
第3课时 解决问题
复习导入
一共有多少个蘑菇? 4×8=32(个)
答:一共有32个蘑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013年新编)第七单元_第03课时_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013年新编)第七单元_第03课时_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013年新编)第七单元第03课时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加法和减法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2.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2.学生培养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培养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2.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可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通过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发现问题中的关键信息,并正确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2.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三、教学内容1.复习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练习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加法和减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问题引入当天的教学内容,例如:小明有5本书,小红给了他3本书,问小明现在一共有多少本书?2. 学习加法和减法•复习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引导学生回顾相关知识点。

3. 解决问题•带领学生一起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鼓励学生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并让他们通过加法和减法找到答案。

4.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解决一个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引导他们讨论分析问题的不同方法,并寻找出最佳解决方案。

5.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分享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在总结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五、课堂作业•布置一些和课堂内容相关的问题作业,鼓励学生回去继续思考解决,巩固所学的知识。

六、课后反思•教师及时总结当天课堂教学的得失,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七、教学反馈•鼓励学生在下节课的开头分享他们在课后作业解决问题的心得体会,加强互动和合作学习的氛围。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第7单元(认识时间)解决问题 课件(16张PPT)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第7单元(认识时间)解决问题 课件(16张PPT)
2.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和珍惜时间。
课后作业
1.
小红可能在什么时间去摘西红柿?圈一圈。
课后作业
2.
亮亮的活动时间表
把时间和相应的活动连起来。
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3.圈出小莉放源自的时间。 我五点半放学。课后作业
4.圈出他们去踢球的时间。
我们2:20去图书馆查找资 料,然后去踢球。
我5:30还要去青少 年宫练跆拳道。
7:45 <9:00 在写作业
7:15 晨练
9:00<9:15<10:30 可能在踢球
10:50 >10:30 在看木偶戏
9:00 写完作业 10:30看木偶戏
探究新知
明明踢球的时间 解还答可正能确有吗哪?些呢?
课堂检测
连一连。
课堂小结
解决问题
1.能熟练地认读时间,会结合具体 的生活情景,正确地推断时间。
谢谢
新课导入
下面这些时间是按 什么顺序排列的?
你在这些时间里, 会做些什么?
探究新知
我做完作业 后才去踢球。
做完作业啦!
明明,10:30我们还 要一起去看木偶剧。
探究新知
明明可能在下面哪个时间去踢球?把它圈出来。
探究新知
知道了什么?
7:15 晨练
9:00 写完作业 10:30看木偶戏
探究新知
怎样解答?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7
认识时间
第 2课时 解 决 问 题
新课导入—探究新知—课堂检测—课堂小结—课后作业
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认读时间,会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正确地推断时间。 2.经历小组合作活动,通过观察、思考,推断答案。 3.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和珍惜时间。
教学重难点:
1.结合生活情境,准确推断时间。

【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课时《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课时《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32页例5及做一做,练习六第8题。

本节课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一步加、减法解决问题及两位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以后学习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二)核心能力通过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提高应用意识。

(三)学习目标1.通过生活情境,发现问题,搜集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

2.通过自主探究,交流讨论,积累连续两问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会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学习重点经历连续两问解决问题的过程,感悟两个问题之间的联系。

(五)学习难点发现连续两问的两个问题之间的关系。

(六)配套资源实施资源:《连续两问解决问题》教学课件、《连续两问解决问题》巩固练习、《连续两问解决问题》课时作业等。

二、学习设计(一)课前设计1.预习任务(1)预习教材第32页。

2.解决问题(1)小兔采了12个蘑菇,兔妈妈比小兔多采9个,兔妈妈采了几个蘑菇?(2)图书馆有故事书35本,科技书比故事书少6本。

请你根据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决。

(二)课堂设计1.情境导入(课件出示情境图和信息)。

思考1:仔细观察,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汇报,老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显示在课件上,即:男生有多少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思考2:一共有多少人什么意思呢?(就是要把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合在一起)【设计意图:结合信息提出不同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自主探究活动1:梳理信息和问题,拿出作业纸,独自把题目中的关键数据圈起来,把问题划出来。

思考3:思考这两个问题,怎样解答呢?活动2:独立思考,在作业纸上试着解答。

把你的想法在你的小组里说一说。

小组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法。

思考4:为什么要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呢?我先解决第二个问题可以吗?不可以,必须先解决第一个,因为只有先解决男生的人数才能解决兴趣小组的人数问题。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六单元第3课时《解决问题》优质课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六单元第3课时《解决问题》优质课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六单元第3课时《解决问题》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六单元第3课时》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用加减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材中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情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但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还不够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学会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操作等过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操作,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动的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学生观察、分析情境中的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如何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学生在操作实践中,掌握加减法的应用。

3.巩固练习: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巩固所学知识。

4.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的其他场景。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主题和重点。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加减法的应用场景2.加减法的计算方法3.实际问题的解决步骤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课堂表现、练习答题情况等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3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第3课时 解决问题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3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第3课时 解决问题

能力闯关岛
四、我会做。 1.用三角尺分别拼出如图所示的图形,并指出每个图 形中哪些角是直角,哪些角是锐角,哪些角是钝角。

2. 24个
能力闯关岛
五、数一数,填一填。
直角有( 3 )个; 锐角有( 4 )个; 钝角有( 2 )个。
拓展训练营
第3课时 解决问题
基础开心园
一、用一副三角尺拼出的角分别是什么角?
钝角
锐角
钝角

钝角
钝角
能力闯关岛
二、下面的角均是由一副三角尺中的两个角拼成的。 先用三角尺比一比,再在图中加一条线。照样子,把 右边的角分出来。 画图略
能力闯关岛
三、从两副三角尺中选出两个,照样子按要求拼角, 用哪两个角拼?圈一圈。 略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013年新编)第六单元_第03课时_解决问题例3(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013年新编)第六单元_第03课时_解决问题例3(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013年新编)第六单元第03课时解决问题例3(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教会学生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引导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能够理解解决问题需要一定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课笔记;–教学课件。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纸笔。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2.教学展开:–老师通过具体例子介绍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示范演练:–老师设计一些有趣且实用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解答。

4.课堂讨论:–学生展示解答过程,老师指导和点评学生的答案。

5.练习与巩固:–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相关习题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6.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鼓励学生课后继续练习。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同时也期待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有所收获,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第三课时 解决问题》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第三课时 解决问题》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第三课时:解决问题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比较大小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1.比较大小的方法。

2.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三、教学难点1.小题目创设。

2.引导学生掌握方法。

四、教学准备1.课件PPT。

2.教学实物道具。

3.学生练习册。

4.教学白板、彩色粉笔。

五、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通过快速互动让学生复习前几课时所学的内容,引入本次学习内容。

2.新知讲解:通过PPT展示,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比较大小的方法,并练习实际问题。

3.课堂练习:分发练习册,让学生结对或小组进行练习,辅导学生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彼此讨论和交流,加深理解。

4.板书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帮助学生梳理思路,掌握重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PPT展示、课堂练习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教学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布置作业1.完成练习册上的作业。

2.思考并找出三个日常生活中的比较大小问题,写在作业本上。

八、教学资源1.人教版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

2.教学课件PPT。

3.学生练习册。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全单元】》精品PPT优质课件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全单元】》精品PPT优质课件
动手操作:把一张纸对折两次、三次、四次可 以折成大小不同的角。
探究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可以采用叠合 法比较大小。 举手发言:第一个角 大于 第二个角
画角
你知道使用什么工具画角吗? 使用直尺或三角尺画角。
画角要记住: 先画顶点再画边。
画角展示:
巧学妙记:
小小角,真简单, 一个顶点两条边。 画角时,要牢记, 先画顶点再画边。
用一副三角尺拼出的角分别是什么角?
( 锐角 ) ( 钝角 ) ( 钝角 )
数一数,各有几个角。
( 3 )个角
( 8 )个角
( 8 )个角
数一数下面每个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有( 7 )个角
有( 3 )个角
有( 6 )个角
填空。
(1)右图中一共有( 8 )个角。 (2)一个直角和一个锐角一定能拼成一个(钝)角。
把下面的钝角分成一个直角和一个锐角。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用一副三角尺拼出一个钝角
锐角 (1)锐角和锐角可以拼成 直角
钝角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用一副三角尺拼出一个钝角
(2)锐角和直角拼出的角一定是钝角。 (3)直角和直角拼出的角比钝角还大,是平角。
课堂作业
1.从书本练习中选择题目, 完成与本课时相关练习;
想一想,做一做。 (1)下方的图形里共有几个角?几个直角?
共有7个角,有4个直角。 (2)请在图中画一条线段使它增加四个直角。
谁说得对?画“√ ”。
黑板上的直角比 课本上的直角大。
所有的直角都 一样大。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认识直角
1.三角尺判断直角 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 比一比。 所有的直角大小都相等。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课件 第2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3-3 解决连续两问的问题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课件 第2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3-3 解决连续两问的问题

1.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58-19+26= 65
59-27-18= 14
73-(52-18)= 39
39+(46-25)= 60
竖式略
2.在〇里填上“>”“<”或“=”。
38-27〇< 15 93〇= 79+14 17+30〇> 37 45〇> 65-45 90-28〇> 59 82〇< 76+8
3.
50-5=45(元) 50+45=95(元) 答:裙子45元。一件上衣和一条裙子95元。
4.程程买了一个书包和一本书,一共需多少钱?他 付了50元,应找回多少元?
28+15=43(元) 50-43=7(元) 答:应找回7元。
5.一桶机油连桶重13千克,倒出一半后连桶重7千克, 这桶机油重多少千克?桶重多少千克? 7+7=14(千克) 14-13=1(千克) 13-1=12(千克)
口答:这桶机油重12千克,桶重1千克。
6.停车场上原有36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车。上午开来了18辆,上午 停车场上有多少辆汽车?下午又开来了23辆,这一天 都没有开走的车,下午停车场上一共有多少辆汽车?
36+18=54(辆) 54+23=77(辆)
答:上午54辆车,下午77辆车。
7.妞妞、晨晨和轩轩三个小朋友为贫困山区的 小朋友捐书。请你算一算妞妞捐了多少本书。
人教版-二年级-上
第2单元
3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第3课时 解决连续两问的问题
68-45= 23 31+19= 50 48+7= 55
48-22=26 56-40= 16 71-6= 65

二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第六单元第03课时解决问题例3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第六单元第03课时解决问题例3教学设计
3.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教学内容
1.教学例题:二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第六单元第03课时解决问题例3。
例3:小华和小明一共摘了30个苹果,小华摘了18个,小明摘了多少个?
2.教学步骤:
(1)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加减法知识,列出算式。
(3)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回指导。
4.总结规律,提高效率:
在解决问题后,引导学生总结解题规律,如加减法运算的顺序、画图和列表的使用方法等。帮助学生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5.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个学生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关爱。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耐心辅导,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对于优秀生,要适当提高要求,促使他们不断进步。
四、教学评价
1.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加减法运算的掌握程度。
2.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加减法的能力。
3.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反思
1.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讲解10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以及如何运用画图、列表等策略解决问题。
2.教学过程:
(1)讲解加减法运算方法:回顾已学的加减法知识,引导学生掌握100以内的加减运算。
(2)举例说明:用具体的例子(如小明和小华摘苹果)讲解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
(3)讲解画图、列表策略:指导学生如何运用画图、列表等策略,帮助理解问题,提高解题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问题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1 2345 6 7 8 9 10
先抽出比5大2的数。 再抽出比4小1的数。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同学们还记得 解决问题的步 骤吗?
[教材P23 例4]
(1)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二班比一班多得3面。 二班得了多少面?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知道了什么?
一班得了12面小 红旗,二班比一
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三、巩固提高,应用提升
[教材P24 做一做]
鸡蛋比鸭蛋多8个, 鹅蛋比鸭蛋少12个。
鸡蛋有多少个?鹅蛋呢?
三、巩固提高,应用提升
鸭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蛋
鸭蛋 鹅蛋
和鸭蛋一样多 25个
25+8=33(个) 口答:鸡蛋有33个。
?个
少12个 25-12=13(个) 口答:鹅蛋有13个。
P13]
鸭:36-8=28(只) 鹅:28+15=43(只)
口答:鸭有28只,鹅有43只。
一班
三班
?面
少4面
12 – 4 = 8(面)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解答正确吗? 12减8等于4,三班确实比 一班少得4面,解答正确。
口答:二班得了 8 面。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 二班比一班多得3面。二班 得了多少面?
(2)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 三班的小红旗比一班少4面, 三班得了多少面?
四、课堂小结
解决问题
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
12+3=15(面) 12-4=8(面)
口答:二班得了15面,三班得了8面。
五、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六、巩固练习
一、画一画,算一算。 [选自《创优作业100分》
P13]
1.画 ,比 少4个。
算式:__1_0_-_4_=_6_(_个__)_______
64-56=8(人)
六、巩固练习
四、商场做促销活动,每件商品优惠9元,买一 个足球和一幅乒乓球拍分别需要多少钱?
[选自《创优作业100分》 P13]
足球:52-9=43(元)
乒乓球拍:27-9=18(元)
口答:一个足球43元,一幅乒乓球拍18元。
六、巩固练习
五、农场里养了一群鸡、鸭和鹅。鸡有36只, 鸭的只数比鸡少8只,鹅的只数比鸭多15只。 鸭和鹅各有多少只?[选自《创优作业100分》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教材P24 例4]
(2)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三班的小红旗比一班少 4面,三班得了多少面?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知道了什么?
一班得了 12 面小 红旗,三班比一班 少得了 4 面。
要求……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怎样解答?
照第(1)题的 方法画一画。
应该用 减 法计算。 12面
六、巩固练习
一、画一画,算一算。 [选自《创优作业100分》
P13]
1.画 ,比 多3个。
算式:__1_0_+_3_=_1_3_(__个_)______
六、巩固练习
二、 [选自《创优作业100分》 P13]
1.②号车和③号车分别限载多少人? ②号车:45+19=64(人) ③号车:64-5=59(人) 2.②号车已经坐了56人,还可以坐多少人?
班多得了 3 面
要求二班得 了多少面。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怎样解答? 12+3=15(面)
一班
求二班的小红旗就是要把和一 班同样多的与多的3面合起来。
12面
二班 与一班同样多的12面 ?面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解答正确吗?
15减12等于3,二班 确实比一班多得了3 面,解答正确。
口答:二班得了 15 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