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各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科有:金龟甲科叩头甲科 、 天牛 科、叶甲科、瓢甲科、芜菁(jing)科、 豆象科、象甲科等
2.
3.
4.叶甲科
5
6.
7.豆象科
巴西豆象
8.
鳞翅目
成 虫 幼虫
一.形态特征:昆虫纲第二大目 (一)头部:1.复眼发达,单眼有或无
2.触角有丝状、羽毛状、球杆状等 3.口器虹吸式,有些种类退化 (二)胸部:1.翅膜质,翅面、身体及附 肢等密被鳞片,翅上常有斑纹和横线. 休息时或做屋脊状(蛾)或树立体背两 侧(蝶)
❖ (三) 腹部
1.雌虫产卵器一般都很发达,仅蝼蛄等无特化 的产卵器。 2.多数种类雄虫常具发音器,以翅相互磨擦发 音,或以后足腿节内侧的音齿与前翅相互磨擦 发音。
❖ 二、生物学特性
1.不全变态。 2. 本目昆虫多数为植食性,少数为肉食性, 如螽斯科的一些种。
半翅目


❖ 蝽科

❖ 盲蝽科
❖ 网蝽科
3.雌虫有明显产卵器,针状或锯状或 特化为蛰刺
幼虫 肉食性的多为无足型,少数植食性的 为多足型

二.生物学特性
❖ 1.完全变态 ❖ 2.肉食性或植食性
三.分类:已知种数居第三位。有广腰 亚目和细腰亚目
❖1.广腰亚目: 是低等植食性类群,包 括叶蜂、树蜂、茎蜂等类群 .腹基部与 胸部相接处宽阔,不收缩成腰状。足 的转节2节。翅脉较多,后翅至少有3 个基室 。幼虫植食性,多足型(蠋型), 多为农林作物害虫
5.蚧科,一般叫介壳(qiao)虫
鞘翅目
该目是昆虫纲中 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第1大目
一.形态特征:
(一).头部:1. 口器咀嚼式 。
2. 触角有丝状、棒状、锯齿状、 鳃叶状 等
(二). 胸部:1.前翅 角质 ,为鞘翅。后翅膜质平 时纵横折叠于前翅之下
(三). 幼虫:寡足型
(四).蛹:裸蛹
二.生物学特性:1.完全变态。2.成、幼虫的食性复 杂,有腐食性 粪食性 植食性(各种叶甲、花金 龟)、捕食性(步甲、虎甲)和寄生性等。
❖ 猎蝽科
一.形态特征 半翅目昆虫通称“蝽”, (一)头部
1.口器为刺吸式口器 ,喙基部着生在头前方, 不用时贴在头胸下面
2.触角丝状或棒状 (二)胸部:1.前胸背板发达,呈不规则六边形。
中胸小盾片发达多呈三角形 2. 前翅半鞘翅,基部革质,端部膜质
(三)其若虫腹部有臭腺 二。生物学特性
1. 多植食性,少数肉食性 2.不全变态
七。双翅目:是昆虫纲中仅次于鳞翅目、 鞘翅目、膜翅目的第四大目。
一。形态特征
成虫
1.头部:(1)口器为刺吸式口器、舐吸式 口器
(2)触角 一般长角亚目为丝状 ,短角亚 目3节,有时第3节分成若干环节,具芒或 无
2.胸部:仅有一对膜质的前翅,后翅退化为 平衡棒。
幼虫 无足
二。生物学特性: 1.完全变态 2.实行多样,植食性或肉食性或腐食性 三。分类 一般分长角亚目(蚊类)、
1.
2.
❖2.细腰亚目包括膜翅目中演化最高 级的种类,大多数种类对人有益, 少数危害植物 .腹部基部紧束成细腰 状。或延伸成柄状,腹部第1节并入 胸部。足转节1或2节。后翅最多只 有2个基室。 幼虫无足.
1.
2.
3.
4.
5.胡蜂科
❖ 为大型昆虫,体细,黄色及红黑色,具黑色 及褐色斑点及条带。胸部与腹部宽相等 。有 母蜂、雄蜂及工蜂等个体 。群栖; 成虫主要 捕食鳞翅目幼虫,也取食果汁及嫩叶等。
昆虫各目的特征
直翅目
❖ 蝗科 ❖ 蝼蛄科 ❖ 蟋蟀科
直翅目共同特征
一、形态特征
(一) 头部:1.多数种类为下口式 ,典型咀嚼式 。 2. 触角长,多为丝状
(二) 胸部 :前胸特别发达, 1.前翅为覆 翅; 2.前足开掘足(如蝼蛄),多数种类后足形成跳跃足 (如蝗虫、蟋蟀、螽斯)。 3.有听器,位于前足胫节或腹部第一节
瘿蚊
瘿蚊危害状
食虫虻
脉翅目草蛉科
3.均在白天活源自文库,静止时翅树立背上
1.
3.
4.弄蝶科
❖ 。成虫属于小型蝶种 .触角呈棍棒状,特别的是 末端膨胀之后又有一小段尖细收尾或者合并。
❖ 幼虫以豆类及禾草类植物为食,常将叶子卷折结 网
(二)异角亚目,统称蛾类
1.触角丝状、枳齿状、羽毛状,端部不膨 大
2.静止时翅成屋脊状覆于背上或平展与身 体两侧
3.成虫多夜间活动
1.
2.
3.
5.
6.
7.
8.
9.
六.膜翅❖ 一。形态特征(一)头部

❖1.咀嚼式或嚼吸式口器2.复眼发达 3. 触角膝状、丝状或念珠状
(二)胸腹部;
成虫 1.翅膜质,后翅有小钩裂可钩连在前 翅后缘中部的折上;前翅前缘近中 央处常有明显翅痣
2.腹部第一节与胸部愈合,称并胸腹 节,第二节变细成为腹柄
短角亚目(虻类)、 芒角亚目(蝇类)
长角亚目
短角亚目
芒角亚目
触角丝状 ,一般 长于胸部,6节以 上
刺吸式口器
触角短于胸部 ,3 触角3节,第三节
节,无触角芒
背面有触角芒
舐吸式口器
舐吸式口器
裸蛹
被蛹
围蛹
幼虫全头型。
幼虫半头型。
幼虫无头型
长角亚目瘿蚊科:
❖触角念珠状,雄虫触角具环毛。前翅 仅3-5条纵脉,其间无横脉。幼虫纺锤 形,头退化。足细长。该科许多种类 的幼虫在植物上形成虫瘿,故通称为 瘿蚊
鞘翅目分类
一.肉食亚目: 特征为 第一腹节腹板被后足基节窝 分割为左右两部分。三对足的跗节均为5节,本 亚目常见的为两个科:
1.步甲科 :前口式,成虫、幼虫均为捕食性 2.虎甲科 :头较大,前口式,上颚大,左右交叉
虎 甲
1 .
二.多食亚目:第一腹节腹板不被后足基节 窝分割,三对足的跗节数不一。
同翅目
一。形态特征 (一)头部 1.口器刺吸式,喙出自头后方
2.触角丝状或刚毛状 (二)胸部 1.前翅膜质或革质,静止时斜置背上 (三)腹部:1.常有蜡腺;
2.产卵在植物组织中(叶蝉、飞虱等) 或植物表面(蚜虫)
二。生物学特性 主要有叶蝉科、飞虱科、 不全变态 蚜科、 粉虱科、蚧科
全部植食性
1.
❖ 全2.部飞植虱食科性,很多种生活于
禾本科植物,有一些种还传
布植物病毒病,如稻黑条矮
缩病、小麦丛矮病、玉米粗 缩病等。飞虱体型小 ,1 年发生3~4代以至10代以 上。已知有些种(如褐飞虱、
白背飞虱等)只能在南方越
冬,每年至植物生长季节, 由南方向北方飞迁 。有长
翅型和短翅型之分。
3.蚜科
4.白粉虱
多足型,咀嚼式口器,腹足腹面有趾钩.
蛹------被蛹
二.生物学特性:完全变态,多以幼虫在植物 表面取食成缺刻孔洞或卷叶、潜叶、钻柱 种食、枝干或在土中危害根茎
三.分类:锤角亚目和异角亚目 (一)锤角亚目:统称蝶类. 1.触角棒状或球杆状 2.翅面鲜艳.前后翅无特殊连锁构造,后翅肩
角扩大,飞行时前翅贴接在后翅上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