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中特复习纲要
华南理工2019.1中特复习提要整理答案版
2019年1月全日制中特理论复习提要一、题型1、判断题2*10,20分2、简答题5*8 40分3、材料分析题1*15分4、论述题1*25分二、参考内容(以下答案都可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018年版这本书里找到)1.简述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含义。
P79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政府宏观调控为主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基础,大健康产业为核心,通过产业融合实现产业升级经济可持续高速发展的智慧经济理论体系与智慧经济形态。
主要的特征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
它由三个部分构成:一是动力体系,就是发展要有动力,要有新动力。
二是产业体系,就是要有产业支撑。
三是经济体制,就是要有体制支撑。
2.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位一体”的内涵。
P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四位一体”构成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相互关系: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文化是精神力量,四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3.如何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和意义?P21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华南理工大学 2016 中特简版(侵删)
1、如何认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意义?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新成果;(1)从历史的发展脉络来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对我们党治国理政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丰富发展。
(2)从当代中国的现实来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集中体现了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3)从事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行动纲领。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引领(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的“姊妹篇”。
(3)全面深化改革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处于关键部位,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4)全面依法治国是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石。
法治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
(5)全面从严治党是锻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6)“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是简单的并列、平行关系,而是一个有机联系、环环相扣的整体。
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1)坚定鲜明的人民立场。
(2)深邃厚重的历史责任意识。
(3)实事求是、系统辩证的思想方法。
(4)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大无畏精神。
2、为什么我们要牢牢把握和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与最大实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华南理工 管理学原理 复习提纲
复习提纲一、判断1.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包括激励以及保健因素2.矩阵组织结构的确定不仅仅是人事部门的事。
3.法约尔所提出的企业6项经营职能是指:技术职能、营业职能、财务职能、保养职能、会计职能、管理职能。
4.Y假设是开放式、民主式的。
5.表扬是激励的一种形式。
6.按照现代的观点,管理的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7.管理人员通过对资源进行配置来实现其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8.霍桑(Hawthorne)试验是指,哈佛大学的梅奥教授为确定什么因素对工人积极性有影响而在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做的一项研究。
9.MBO是用它们来激励下级。
10.“需求层次论”是由马斯洛提出的。
11.管理人员通过对资源进行组合和协调来实现组织目标。
12.激励过程的出发点是未得到满足的需要。
13.管理不在于知,而在于行。
14.法约尔提出了管理的十四条原则。
15.决策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瞬间的决定。
16.组织中下级所做出的决策范围越大,分权程度就越大。
17.每一种组织机构,不管其大小或目的,均需要管理。
18.当组织内有大量主管职位空缺时,从内部提升好,这样可以提高士气。
19.所有组织的一个基本目标是,能长期生存下来去贯彻其宗旨。
20.工作丰富化是激励的一种形式。
二、名词解释1.管理(设计和维持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员工在这个环境里能积极而主动,热情而高效并愉快地工作,使组织有效地完成任务.)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组织机构的资源与其他资源以达到组织所要达到的目的的活动2.授权一个和员工分享权力的过程3.计划计划包括定义组织的目标;制定全局战略以实现这些目标;开发一个全面的分层计划体系以综合和协调各种活动。
因此,计划既涉及目标(做什么),也涉及达到目标的方法(怎么做)。
4.战略战略是一种决策模式,它决定和揭示企业的目的和目标,提出实现目的的重大方针和计划,确定企业应该从事的经营业务,明确企业的经济类型与人文组织类型,以及决定企业应对员工、顾客和社会作出的经济与非经济贡献。
华南理工大学2017中特复习题纲与答案
2017年12月中特理论复习提要一、题型1.辨析题4*5,20分2.简答题4*10 40分 3、材料分析题1*15 4、论述题1*25二、参考容1.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点。
一、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二、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
三、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2.当前我们党面临哪些新考验和风险,需要增强什么方面的意识?【党面临的“四个考验”】★执政考验。
创新执政理念、转变执政方式;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等。
★改革开放考验。
面对改革开放中呈现出的矛盾,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市场经济考验。
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外部环境考验。
掌握发展的战略主动权,为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党面临的“四个风险”】★精神懈怠的风险。
在长期执政和取得改革发展巨大成就的情况下,避免精神懈怠,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为人民不懈奋斗。
★能力不足的风险。
在国际国复杂形势下,克服一些党员干部能力素质不高,不断提高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能力。
★脱离群众的风险。
党的根基在人民,当前一些党干部宗旨意识淡薄,如果对这些问题重视不够,党的执政地位就会丧失。
★消极腐败的风险。
一些党员干部法治意识淡薄,奢靡享乐,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必须抓紧解决。
【需要增强的意识】面对人民的信任和重托,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考验,全党必须:★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必须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必须增强使命意识,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3.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主要容是什么?一是继续推进对外贸易增长。
华南理工2017年研究生中特复习
1.1联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如何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际:1、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中国发展。
世界经济仍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以及非传统安全和全球性挑战不断增多,但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国际力量对比继续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方向变化,中国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明显提高。
2、中国经济总体发展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我国经济正在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等多种矛盾和风险,但我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持续推进阶段,经济体量大并且劳动者整体素质大为提高,经济需求潜力和经济供给潜力巨大。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更加成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现在更加宽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机制体制等具体有机结合,成为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如何:1、进一步提高利用机遇和挑战的水平。
要正确认识机遇和挑战的辩证关系,把握机遇和挑战的新特点,将机遇和挑战统一起来。
2、进一步提高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的水平。
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进一步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
努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
要不断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
(科学发展)3、进一步提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水平。
要认真研究世界经济的运行规律,全面审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条件。
更加注重从国际国内资源的优势互补中创造发展条件。
更加注重防范和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风险和冲击。
(统筹兼顾,国内国际)(1)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科学发展)(2)坚持以人为本;(3)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4)坚持统筹兼顾。
1.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是什么?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
2、人民民主不断扩大。
华南理工大学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毛概) 各章题库 (7)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的改革开放是A.对原有经济体制细枝末节的修补B.对原有经济体制的自我完善和发展C.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C.经济发展同人口众多、资金短缺、资源贫乏的矛盾D.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3.改革是下列那一项的必然结果A.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运动B.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C.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主要方面运动D.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次要方面运动4.20世纪70年代中国改革在农村拉开序幕,农村改革的第一步是A.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B.建立人民公社制度建立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C.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以集体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D.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分散经营为主的新型集体所有制5.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地提出了,评价和判断改革的成败与是非得失的标准是A.坚持“三个有利于”为标准B.坚持“一大二公”为标准C.坚持维护人民利益为标准D.坚持是否有利于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为标准6.我国改革的重点是A.政治体制B.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C.经济体制D.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制7.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把A.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作为改革的目标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C.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制度作为改革的目标D.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改革的目标8.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A.改革B.开放C.民主D.矛盾9.发展是社会主义的A.目的B.直接动C.结果D.前提10.稳定是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A.前提B.目的C.直接动力D.目的和直接动力11.对外开放是A.我国的基本国策B.我国的基本原则C.我国的基本路线D.我国的核心利益12.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是A.分步骤、有层次、由点到面、逐步推进、全面展开的开放格局B.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C.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有步骤的开放格局D.有计划、有步骤、由沿海到内地的开放格局13.中国正式成为WTO的成员国是A.2001年12月B.2002年12月C.2003年12月D.2004年12月(二)多项选择题1.我国的改革开放是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B.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C.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D.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改革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因为改革开放A.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B.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C.实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D.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3.社会主义改革与革命的不同点是A.目的和作用B.领导力量C.内容和对象D.形式和手段4.改革开放是A.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之路B.中国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C.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D.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改革开放是5.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A.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B.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C.是非对抗性的矛盾D.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6.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明确地提出了评价和判断改革的成败与是非得失的标准,是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B.是否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C.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D.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7.发展是A.硬道理B.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C.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D.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8.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是A.改革是动力B.发展是目的C.发展是手段D.稳定是前提9.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A.保持改革、发展和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B.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C.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D.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10.对外开放,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B.对外开放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C.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D.对外开放是我们国家的基本国策11.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征是A.全方位B.讲平等C.多层次D.宽领域12.不断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必须A.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B.切实维护国家安全C.提高对外贸易效益D.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三、辨析题1.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发展生产力。
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习资料
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习资料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习资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中特理论复习提要【题型】辨析题4x5,20分简答题5x10,50分材料分析题1x10,10分论述题1*20,20分【参考内容】1.现阶段基本国情特点?2.什么是经济新常态?提出经济新常态有什么意义?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4.当前我们党面临哪些新考验和风险,需要增强什么方面的意识?5.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6.怎样认识当前我国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挑战?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治理环境问题?中国应对全球气候问题的主张是什么?7.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什么?8.为什么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9.我们应该如何统筹协调社会利益关系?10.为什么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制度?11.当前我们党面临哪些新考验和风险,需要增强什么方面的意识?12.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进而推动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13.为什么要推动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14.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5.概述当代中国同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
16.如何认识把文化产业打造成我国的支柱性产业的战略思想?17.联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谈谈为什么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18.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到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的历史进程,谈谈你对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意义的认识。
19.联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如何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20.简述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
1.现阶段基本国情特点?(277)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不仅现在,而且今后很长时期都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所谓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含义有两层,其一是从社会性质来讲,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道路和方向;其二是从发展程度来讲,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成熟程度还很低,还很不发达,仅是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终点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华工研究生中特复习题目和答案整理
华工研究生中特复习题目和答案整理一、题型1.辨析题4*52.简答题5*103.材料分析题1*104.论述题1*20二、参考题目1.如何认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意义?答:“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全面深化改革、3.全面依法治国、4.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意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一届党中央在治国方略上开拓提升出的新版本,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就和新境界,是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体现了党自身的责任担当“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指明了实现中国梦的现实路径。
2.为什么我们要牢牢把握和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与最大实际?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一)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这既是我们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根本遵循(二)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至关重要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制定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基础,是科学谋划和推进改革发展各项事业的关键和根本(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征程中,始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和最大实际,是我们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并保持正确发展方向的根本保证。
只有把握住了这一最大国情,我们才能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特色、理论特色、制度特色、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顺利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
2017华南理工大学各院系专业考研复习资料汇总_研途宝考研
2017华南理工大学各院系专业考研专业课资料汇总_研途宝考研
华南理工2017考研复习也慢慢步入正轨,而市面上很多关于华南理工考研各专业复习资料参差不齐,考研备考的成果则是我们选择了使用什么样的复习资料,选对了复习资料无疑能让我们的备考工作事半功倍,因此,研途宝文思华南理工考研网整理了华南理工大学各院系专业的考研资料,给大家考研专业课真题资料的选择提供参考。
华南理工专业课考研辅导推荐:
对于考研辅导班,人云亦云。
但复习进度慢、基础比较低的同学,选择报考辅导班是非常有必要的。
目前,针对华南理工大学最实效的四大考研辅导班主要有:
2017华南理工大学考研VIP高辅班
2017华南理工大学考研专业课无忧通关班
2017华南理工大学考研专业课VIP全科班
2017华南理工大学考研专业课一对一全程班
欢迎加入2017华南理工大学考研群:99065557,群内将及时提供最新考研信息、备考复习指导、考研真题资料下载及学长学姐一对一答疑等。
更多华南理工大学考研参考书目、考研真题、考研报录比、考研大纲、考研录取分数线、考研招生简章、考研招生目录等考研信息,请直接去研途宝文思华南理工考研官网查看。
2016华工中特复习提要(2015版课本答案)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中特理论复习提要辨析题4*5=20分,简答题5*10=50分,材料分析题1*10,论述题1*201.如何认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意义?(P15-P16)“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新成果,是对党治国理政经验的科学总结和丰富发展,集中体现了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行动纲领。
“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也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1)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法治国家建设进入新的征程,从严治党进入关键阶段,“时”和“势”总体有利,“艰”和“险”正在增多。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是适应我国发展新要求,站在时代前沿进行的战略思考、战略谋划、战略部署。
(2)随着我国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人民群众对生活的愿景不断提升。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回应了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
(3)当前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问题依然存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不断解决问题、化解挑战。
攻坚克难的行动纲领。
2.为什么要牢牢把握和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与最大实际?(P23,答案来自网络)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与发展都要立足这个最大实际,这既是我们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根本遵循。
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制定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基础,是科学谋划和推进改革发展各项事业的关键和根本。
研究生中特复习提纲
1.在GDP增速明显放缓的当今,如何大幅提高国民收入水平?
2.在当今的社会条件下,如何才能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3.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4.关于目前我国环境问题现状及大气污染产生的原因。
5.关于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
6.如何看待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
设的辨证关系。
7.怎样看待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生态危机中的责任。
8.18届五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十三五规划的内容。
9.什么是国情?
10.请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
11.如何正确认识现阶段的中国国情?
12.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你对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13.谈谈你对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14.如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14.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特点和要求是什么?
15.认识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和主要内容。
16.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
17.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和要求。
18.请结合实际,谈谈为什么要把社会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19.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考验新危险是什么?
20.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的内容。
21.对于当代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国际上有许多评论和预测,这些评论和预测有
哪些,你是如何认识的?。
最新硕士生中特复习提要(华南理工大学)资料
2018年6月中特理论复习提要一、题型1.辨析题4*5,20分2.简答题4*10 40分3、材料分析题1*154、论述题1*25二、参考内容1.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点。
(*)经济新常态就是经济结构的对称态,在经济结构对称态基础上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可持续稳增长。
经济新常态是调结构稳增长的经济,而不是总量经济;着眼于经济结构的对称态及在对称态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而不仅仅是GDP、人均GDP 增长与经济规模最大化。
经济新常态就是用增长促发展,用发展促增长。
经济发展新常态主要有几个特点:一、首先是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其次是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最后是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新常态逐步向集约的发展模式转变,更多的向创新要动力。
2.当前我们党面临哪些新考验和风险,需要增强什么方面的意识?(*)1、党面临的“四个考验”:一是执政考验;二是改革开放考验;三是市场经济考验;四是外部环境考验。
2、党面临的“四个危险”:一是精神懈怠的危险;二是能力不足的危险;三是脱离群众的危险;四是消极腐败的危险。
3、增强“四种意识”: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醒全党: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
1、忧患意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任何一个社会国家、政党兴衰存亡的内在规律。
2、创新意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永葆生机的源泉。
3、是宗旨意识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使命意识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担当起带领中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的历史使命。
3.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一、继续推进对外贸易增长: 扩大对外贸易,有利于提升国内的产业结构,推进经济的现代化。
华南理工大学815大纲
华南理工大学815大纲华南理工大学815大纲:一、开发目标1、实现知识型大学经济、管理和科学技术的一体化发展。
2、建立国际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型学术、科技及管理力量。
3、培养具有实践能力、能够竞争国际市场的、有国际视野的中高层次人才。
二、核心内容1、设置学术学位为加快学术发展,培养具有学术素养的优秀开拓者和创新者,推进学术创新。
设置研究学位的学科有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电子科学、气象学、地理信息科学等。
2、培养学科人才以科学和技术为核心,从事学科带头人、技术攻关专家、教育科研骨干、专家研究员等培养。
3、拓展学科建设基础学科建设以及培养多元化素养的学术研究者,加大和提升学科建设,推进学科融合与创新,探索形成重要学科特色和核心优势,努力实现学科与学科、学术研究与应用的融合与发展。
4、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夯实培养质量的基础,创新思想方法,完善信息化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虚拟环境,强化实践实习,构建和拓展课程体系,加大学风建设,提高顶尖人才培养质量。
5、推进教学改革推进教学改革,建立课程体系,标准化考试,信息化管理,注重教学研究,提高教职人员时代素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加强社会实践能力培养。
6、探索新型科研体制进行深化创新体制改革,创新科研经费用途及管理模式,完善管理机制,实施国际合作,激发技术创新,完善创新平台,努力促进形成先进的学科及研究环境。
7、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以培养“现代理工人”为目标,开展深度融合的学科发展,构筑全面发展路径,依据学校发展定位,积极推进学科专业建设,深入推进综合改革,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组织管理、教育质量监管和科研管理机制。
8、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展国际化发展,开展国际合作,增强跨学科交叉的合作,联合国内外著名高校及发达国家优秀科研机构共同办学,积极投身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以提高学校整体水平。
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中特考试18题
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中特考试18题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基本问题及其相互关系。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是要从理论和实践上清醒认识和科学回答四个基本问题,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部理论与实践就是紧紧围绕这四个基本问题展开的,是在不断探索和科学回答这四个基本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基本问题都非常重要,关系到当代中国发展的思想前提、政治主题、根本保证和物质保证。
其中,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是事关能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前提问题;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都必须探索和回答的问题;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问题;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是一个关系到能否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的重大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基本问题密切相连,其中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态度,是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其他三个问题的思想前提。
对其他三个问题的正确认识和科学回答,只能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认识和科学态度基础之上。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者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根本内涵。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基础。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践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思想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紧密相连、相互贯通,分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在实践形态、理论形态和制度形态上的具体体现,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并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
华理“中特”复习题.doc
3.我国推进“丝绸之路”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答:这些都是我国在全面深化改革,外加世界格局动荡的时期基于发展所提出的国家战略,其意义主要在以下几点:(1)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目前经济增长放缓,发展阻力巨大,处于经济降温期。
但是历史发展任务刻不容缓。
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海自贸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加上长江经济带)横贯我国东西,连接世界两大经济引擎一欧洲经济圈和亚太经济圈,在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的前提下,沿线地区发展潜力巨大,必能带动我国西部地区发展并有望在西部形成新的开放前沿。
同时会促进自贸区新的要素转移和资源配置模式诞生,扩大内需,创造新的增长极。
(2)以开放促改革丝绸之路和上海自贸区的建设是我国在经济体制转型关键时期主动创造合作、和平、和谐的对内对外合作环境的有力手段,有利于构筑以开放促西部加深改革,促东部再改革的新的倒逼格局,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突破点,创造改革的良好机遇和内外部环境。
(3)保证我国国际战略安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加强与我国经济合作是大势所趋。
我国即可发展外交事业,又可从现有区域合作机制着手,把这些国家和地区串联起来,实现交流对话、利益共绑,搭建成战略平台,营造良好的周边政治、国防和民族环境,保障国际战略安全。
5.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宏观调控中更好地发挥作用的重要意义。
答:市场经济在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也会有失灵的时候,基于我国国情,更加需要科学合理的宏观调控手段加以引导和矫正。
(1)加速解决好当前的最大困局一经济转型我国产业结构、地区经济结构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改革任务繁重,依靠市场去调整和升级产业结构时间长、见效慢、成本高,而国家的宏观调控便可避免这些短处,加快解决好经济转型的问题。
(2)集中力量保障高速发展我国仍然是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发展是首要任务,但内外部环境不容乐观,时间就是机遇,强烈需要政府在利用宏观调控集中力量去办一些市场手段难以办到的基础性事业,从而保障经济高速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中特理论复习提要一、题型1.辨析题4*5,20分2.简答题5*10 50分3、材料分析题1*104、论述题1*201. 现阶段基本国情特点?(一)关于国情认识的争议国际上不再承认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左右之争;狭隘的民族主义;新全盘西化。
(二)“三个没有变”基本国情没有变;主要矛盾没有变;国际地位没有变。
(三)“三个世所罕见”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人物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世所罕见。
(四)外部环境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核心是如何统筹好国内国外两个大局的问题。
2. 什么是经济新常态?提出经济新常态有什么意义?经济新常态就是在经济结构对称基础上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可持续稳增长。
经济新常态是结构稳增长的经济,而不是总量经济;着眼于经济机构的对称态及在对称态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而不仅仅是GDP、人均GDP增长与经济规模最大化。
经济新常态就是用增长促发展,用发展促增长。
经济新常态就是找准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结构对称态的基础上实现经济高速可持续发展,其中包括高质量无水分的GDP高速可持续增长,即我们讲的“调结构稳增长”。
意义:一、有助于我们国家的腾飞和发展。
二、中国经济新常态有助于解决全球经济失衡问题。
三、中国经济新常态有助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并以此带动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四、中国经济新常态有助于形成新的国际经济治理结构和新的国际经济循环。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总体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根本目的:大力发展人民民主,保证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4. 当前我们党面临哪些新考验和风险,需要增强什么方面的意识?一、对“四个考验”要有充分准备(一)执政考验执政考验,核心就是能否长期执政下去的问题。
(二)改革开放考验改革开放考验,核心就是能否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的问题。
(三)市场经济考验市场经济考验,核心就是中国共产党如何与我们所领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问题。
(四)外部环境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核心是如何统筹好国内国外两个大局的问题。
二、对“四个危险”要有清醒认识(一)精神懈怠的危险创业难,守成亦难。
和平时期,最大的危险就是懈怠。
长期执政、稳定执政让党内一些同志淡忘了忧患意识,取得的成就让党内一些同志有了自满意识,灯红酒绿的环境让一些党员干部迷失了自我。
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到执政党,由早期执政到长期执政,必须高度警惕精神懈怠的危险。
(二)能力不足的危险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
总体看,广大党员干部的能力和素质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适应的,这也是我们党能够战胜来自经济、政治领域和自然界风险挑战的根本所在、依托所在。
但是,面对改革发展的繁重任务,一部分党员干部能力仍显不足。
(三)脱离群众的危险群众观点是我们党的基本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我们党历来有着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但是,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阶层的分化,有的党员干部不自觉成为了资本的代言人,有的甚至站在了群众的对立面,在拆迁、征地、企业兼并、环境保护等方面,扮演了资本的清道夫、急先锋,伤害群众利益、群众感情。
(四)消极腐败的危险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对消极腐败行为深恶痛绝;我们党执政后,一直对惩治腐败现象决不手软。
党在处理腐败问题上的严明、公正,增强了党的团结,维护了党的威信。
但是毋庸讳言,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
三、需要增强的意识方面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在“四个考验”和“四个危险”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
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要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增强“四种意识”: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宗旨意识、使命意识。
5. 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一是继续推进对外贸易增长;二是继续坚持“引进来”;三是实施“走出去”战略;四是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
6.怎样认识当前我国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挑战?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治理环境问题?中国应对全球气候问题的主张是什么?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面临换届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严峻形势。
我们必须增强危机意识,积极应对环境问题的挑战。
(1)治理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
(2)治理水污染,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
(3)改善土壤质量,提升土壤承载力。
(4)治理水土流失,防治土地沙化。
保护和治理环境的决策选择:要扩大宣传,加强全民的环境意识。
要严格执法,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
要加大环境治理投入。
实施环保市场取向的改革。
主要是两方面:其一、发展环境保护产业。
其二、推动环保市场取向的改革。
中国应对全球气候问题的主张是中国站在全球发展的立场上对待全球环境和气候问题,特别是站在发展中国家的立场上,从实际出发,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同时,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全球环境和气候问题上始终承担着自己应负的责任,与世界各国致力于全球环境和气候的治理。
中国始终是解决全球环境和气候问题、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十分重要的建设性力量。
全球环境和气候问题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中国政府在作出承诺的同时指出: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国际社会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积极努力,加强合作。
必须始终牢牢把握以下几点:第一,保持成果的一致性;第二,坚持规则的公平性;第三,注重目标的合理性;第四,确保机制的有效性。
7.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什么?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
8.为什么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这是因为:(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各种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中居于统摄地位,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和根本性质。
(2)我国当前正处在社会变革、经济转型的加速期,各种社会思潮此起彼伏,各种社会力量竞相发出自己的声音。
(3)社会思潮越是纷繁复杂,就越需要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意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主导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集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之大成,把我们党倡导的基本理论、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系统凝练的整合在一起,深刻揭示了当代中国社会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基本内涵与基本要求。
9.我们应该如何统筹协调社会利益关系?我国社会利益关系的发展变化使得利益矛盾成为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社会建设发展,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协调好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
为此要做到以下几点:1、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注重从源头上减少矛盾;注重维护群众利益;注重做好群众工作;注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2、妥善处理各种利益矛盾健全诉求表达机制;健全利益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矛盾调处机制;加强权益保障机制。
3、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通过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经济基础,完善具体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营造公平的生活环境。
4、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规范分配秩序。
5、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转变政府职能,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基本公共服务监测评价体系。
10.为什么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制度?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涉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突出强调了制度建设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更重要的是把理念落实在行动上,落实到制度上,通过制度建设形成强有力的约束和保障机制。
因此,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别无选择的强制性制度是前提,权衡利弊的选择性制度是主体,道德教化的引导性制度是辅助。
我们要努力构建起三类制度相互配合、相互衔接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更好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只有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才能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整个社会的自觉行动,才能使生态文明建设在实际运行中高效率地推进。
12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进而推动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1.把对外开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一是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
二是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形势敏锐观察的结果。
三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四是为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2.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①立足国情积极稳妥推进对外开放。
一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开放,由点到面、逐步推进,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格局。
二是逐步拓宽对外开放领域。
三是逐步建立了全球经济联系,并积极参与一系列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
四是在“引进来”的同时,我国企业也在加快“走出去”。
②实现改革和开放良性互动。
③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④坚持平等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
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为全球其他国家带来更多的福利,与国际社会实现共同发展。
3.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1)要正确把握对外开放面临的新形势(2)要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一是秉持互利共赢的时代理念;二是实行多元平衡的战略(实行出口和进口并重、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并举、引资引技引智并行);三是坚持安全高效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