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复习专题(二) 探究物质的组成
初三化学教案:探究物质组成的奥秘
初三化学教案:探究物质组成的奥秘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以“探究物质组成的奥秘”为主要内容,主要介绍了物质的组成结构及其构成原子间的基本规律,使学生了解到物质的组成是有规律可循的,进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物质的基本概念、结构及其分类;(2)掌握原子的基本概念、结构及其分类;(3)掌握原子序数、质量数等基本概念与符号的含义;(4)理解分子的基本概念,掌握元素和化合物的组成及其变化规律。
2. 能力目标:(1)能够观察分子及其中元素的数量关系,理解元素的相对分子质量、元素的含量计算规律;(2)能够根据元素量的相对关系推算分子的数量关系。
3. 情感目标:(1)了解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2)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验精神;(3)培养学习、协作等方面的能力。
三、教学策略1. 指导学生发现实验方法,设定实验目标,完成实验内容。
2. 课堂采用讲、问、答、演示、实验等方式。
3. 常规教学与实验室教学相结合。
四、教学重点1. 原子的基本概念、结构及其分类;2. 原子序数、质量数等基本概念与符号的含义;3. 元素和化合物的组成及其变化规律。
五、教学难点1. 元素和化合物的组成及其变化规律。
2. 原子序数、质量数等基本概念与符号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实验法3. 课堂互动法七、教学过程1. 前置活动让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包括元素的化学符号表达、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等。
2. 新知呈现1)学生通过观察铜粉和硝酸反应,发现铜的数量与硝酸的数量有关系,引出元素和化合物组成的问题;2)探究化合物中原子的组成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元素的基本概念和结构;3)介绍化学元素周期表以及元素的命名、符号等知识,引导学生对元素结构进行分类;4)通过演示压缩空气的实验,让学生理解分子的概念;5)让学生结合实验,了解元素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元素的含量计算规律。
3. 实验操作1)实际操作铜粉和硝酸的反应实验,让学生体验化学反应,理解化合物,元素组成的变化规律,并进一步探究分子的概念。
2021届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通关练(二)物质组成的探究
2021届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通关练(二)物质组成的探究一、实验题1.我国药学家屠呦呦研制的抗疟疾药物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青蒿素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查阅资料】青蒿素是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的有机化合物,燃烧时只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青蒿素由碳、氢元素组成。
猜想二:青蒿素由__________元素组成。
【实验与探究】他们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步骤: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将22H O 溶液加入锥形瓶中,一段时间后,分别称量装置D 、E 的质量并记录;③点燃C 处的酒精灯,使青蒿素样品完全反应; ④反应结束后,再次称量装置D 、E 的质量并记录。
(1)装置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分液漏斗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
(2)装置F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解释与结论】若青蒿素样品为14.1g ,其完全燃烧后,装置D 增重9.9g ,装置E 增重33g (假设各装置均能充分吸收有关气体)。
通过计算可确定猜想______________正确。
得出此结论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
(3)请设计实验,证明反应后装置E 中的溶液中还含有氢氧化钠。
(4)取反应后装置E 中的溶液50g ,向其中加入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中性溶液。
请计算蒸干该溶液得到的固体的质量。
2.我国塑料购物袋的年消耗量很大,废弃塑料的处理亟待解决。
回答下列问题。
(1)购物袋等塑料制品的大量使用,可能会造成的一种环境污染是____________。
(2)小林尝试用焚烧法对某类塑料购物袋(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进行处理,并将燃烧产物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吸收。
【查阅资料】Ⅰ.聚氯乙烯的化学式为()23C H Cl n ;Ⅱ.氯化氢气体会污染环境; Ⅲ.2323Na CO CaCl CaCO 2NaCl +↓+。
科学探究之《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专题(word版有答案)
中考化学复习科学探究之《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1、竹子是“有节、中空、四季常绿”的植物(如图1所示),同学们对竹子中的气体成分展开了探究,测定其成分。
(1)收集竹子中的气体。
小华提出:将一节竹子浸没在水中,在竹子上钻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小刚提出:可用注射器从竹子中抽取气体。
大家认为两人的想法都可行,于是分为A、B两组,在相同的条件下,A组采用小华的取气方法,B组采用小刚的取气方法,分别完成下面的实验。
(2)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解释向所取气体中加入有二氧化碳。
(3)测定氧气含量。
【查阅资料】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白磷的着火点为40℃。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方案一和方案二来测定氧气含量。
【进行实验】按上述两个方案进行多次实验。
a.实验中磷的量应为足量,原因是。
b.方案一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思与评价】c.经过A、B两组同学分别根据方案一、二实验,A组测得的含氧量总是大于B组的,你认为原因是。
(4)a.上述实验方案(填“能”或“不能”)准确测定竹节内氧气含量,为什么?。
b.为准确测定竹节中氧气的含量,同学们查阅资料,利用氧气传感器对实验做了改进(如图3所示),最终得到图4图象。
观察图4,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Ⅰ;Ⅱ答案:解:(2)向所取气体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实验过程如下所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解释向所取气体中加入澄清石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有二氧化碳。
水(3)a.实验中磷的量应为足量,原因是能使氧气完全反应。
故填:能使氧气完全反应。
b.方案一中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
故填:4P+5O22P2O5。
c.A组测得的含氧量总是大于B组的,原因是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时,红磷燃烧放热,导致集气瓶中部分气体膨胀逸出。
故填: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时,红磷燃烧放热,导致集气瓶中部分气体膨胀逸出。
科学实验教案探究物质的组成与变化过程
科学实验教案探究物质的组成与变化过程科学实验教案:探究物质的组成与变化过程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我们将探究物质的组成与变化过程,了解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转变和变化规律。
二、实验材料1. 试管2. 锥形瓶3. 醋酸4. 小苏打粉5. 碘酒6. 进口红石脂7. 玻璃棒8. 火柴三、实验步骤与内容1. 实验一:醋酸与小苏打反应a. 将一定量的醋酸倒入试管中,加入少量的小苏打粉。
b. 观察并记录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a. 浸湿火柴头部的一端于碘酒中。
b. 轻轻划燃火柴,观察并记录火焰的表现。
3. 实验三:进口红石脂的性质a. 取适量的进口红石脂放置于锥形瓶中。
b. 用玻璃棒搅拌红石脂,观察并记录其变化。
四、实验原理与讲解1. 实验一:醋酸与小苏打反应当醋酸与小苏打反应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并形成盐和水。
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 + NaHCO3 → CH3COONa + H2O + CO22. 实验二:碘酒与火焰反应碘酒可使火焰呈现出紫色,这是因为碘酒中的碘元素在燃烧时能够发出明亮的紫色光。
这一现象被称为碘光。
3. 实验三:进口红石脂的性质进口红石脂是一种可塑性常温固体,通过加热可变为流动性液体。
它通常被用作密封材料和润滑剂。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醋酸与小苏打反应时,观察到试管中产生了气泡,并伴随气体的释放。
这是由于醋酸与小苏打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
2. 实验二:碘酒与火焰反应浸湿火柴头部的一端于碘酒中后点燃火柴,观察到火焰呈现出紫色。
这是因为碘酒中的碘元素在火焰中发出紫色光,形成碘光。
3. 实验三:进口红石脂的性质进口红石脂呈现出可塑性,通过加热可以使其从固体状态变为流动性液体,表现出较高的温度灵敏性。
六、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对醋酸与小苏打的反应、碘酒与火焰的反应以及进口红石脂的性质进行观察和记录,探究了物质的组成与变化过程。
实验结果表明,在化学反应中,物质可以发生组成上的转变,也可以产生明显的化学性质变化。
探究物质的组成的方法和一般思路
探究物质的组成的方法和一般思路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聊聊探究物质组成的方法和一般思路,这可有意思啦!你想想看,这世界上的东西那可真是五花八门,各种各样。
就好比那满桌子的美食,有蛋糕、水果、饭菜,它们看起来都不一样,味道也各不相同。
那我们怎么去搞清楚它们到底是由啥组成的呢?咱就说从最常见的观察开始呗!你看看那杯水,透明的,没什么特别的对吧?但咱仔细瞅瞅,能看到它是液体呀,能流动呢!这就是一个很初步的了解。
就像你认识一个新朋友,先看看他长啥样,有个第一印象。
然后呢,咱可以试试实验呀!把这个物质拿来折腾折腾,加热呀、冷却呀、和别的东西混合呀。
就好比你做蛋糕,把面粉、鸡蛋、糖啥的放一块儿,然后经过一些操作,哇,蛋糕就出来啦!通过实验,我们能发现好多关于物质的小秘密呢。
再进一步,咱得分析分析。
这就像破案一样,从各种蛛丝马迹里找出真相。
比如一种物质燃烧后有啥现象呀,产生了什么新的东西呀。
嘿,你说这像不像搭积木呀!一块一块的积木,通过不同的组合,就能搭出各种各样的造型。
物质不也是这样嘛,不同的元素、分子啥的组合在一起,就成了我们看到的各种东西。
你可别小瞧了这些方法和思路,那用处可大了去了!要是没有这些,咱能知道铁为啥那么硬,水为啥能灭火吗?咱能发明出那么多有用的东西吗?你想想,如果我们不懂得探究物质的组成,那岂不是对这个世界一知半解?那多无趣呀!就好比只知道蛋糕好吃,却不知道它是怎么做出来的,那多遗憾呐!所以呀,探究物质的组成真的是超级重要的事情。
我们可以通过它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发现更多的奇妙之处。
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知识创造出更多对我们有用的东西,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总之呢,探究物质的组成就像是一场奇妙的冒险,充满了惊喜和发现。
我们要带着好奇的心,不断地去探索,去挖掘那些隐藏在物质背后的秘密。
让我们一起在这个神奇的物质世界里畅游吧!。
《探究物质的组成》 说课稿
《探究物质的组成》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探究物质的组成》。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探究物质的组成”这一课题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对之前所学化学知识的深化和拓展,也为后续学习化学方程式、化学计算等知识奠定了基础。
在教材中,通过对一些常见物质组成的探究,引导学生逐步建立起物质组成的概念,了解元素、原子等微观粒子在物质组成中的作用。
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魅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一些常见物质的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
但是,对于物质组成的微观概念,学生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直观的实验现象和生动的教学方法来帮助他们理解。
此外,初中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的阶段,他们对实验探究充满热情,但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的教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元素的概念,知道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
(2)理解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并能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
(3)掌握常见元素的符号和名称。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2)学会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让学生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元素的概念、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及常见元素的符号。
教学难点:对元素概念的理解以及物质组成的微观分析。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的教法和学法:教法:1、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物质组成的奥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物质的组成》 导学案
《探究物质的组成》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物质组成的基本概念,包括元素、原子、分子等。
2、掌握通过实验和分析方法确定物质组成的常见手段。
3、理解化学式的意义和书写规则,能够根据化学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探究的素养。
二、学习重点1、元素、原子、分子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2、常见物质组成的实验探究方法。
3、化学式的含义和相关计算。
三、学习难点1、对微观粒子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2、复杂物质组成的分析和推断。
四、知识回顾1、物质的分类(1)物质可以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如空气、海水等;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如氧气、水等。
(2)纯净物又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氧气(O₂)、铁(Fe)等;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水(H₂O)、二氧化碳(CO₂)等。
2、化学变化的本质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五、新课导入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里,各种各样的物质有着不同的性质和用途。
那么,这些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问题。
六、知识讲解1、元素(1)元素的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例如,氧元素包括质子数为 8 的所有氧原子。
(2)元素的种类:目前发现的元素有一百多种,可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
(3)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氧、硅、铝、铁;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2、原子(1)原子的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原子的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荷。
(3)原子中各粒子的关系: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 1/12 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探索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化学实验教案
探索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化学实验教案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探索物质的组成和性质,了解物质的分子结构以及反应性质,并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材料1. 红色和蓝色试剂:A试剂(盐酸)、B试剂(溴水)、C试剂(氧化铁)2. 试管、试管架、试管夹3. 燃烧器具:酒精灯、镊子、火柴4. 纸片、啤酒瓶塞、水三、实验步骤1. 实验一:酸碱中和反应a. 取一只试管,加入5毫升A试剂(盐酸)。
b. 用镊子夹住红色试纸尾部,将其浸入试管中悬浮一段时间,观察红色试纸的颜色变化和试剂的反应情况。
c. 重复步骤a和b,取另一只试管,加入5毫升B试剂(溴水)。
2. 实验二:氧化还原反应a. 取一只试管,加入5毫升C试剂(氧化铁)。
b. 用镊子夹住蓝色试纸尾部,将其浸入试管中悬浮一段时间,观察蓝色试纸的颜色变化和试剂的反应情况。
3. 实验三:燃烧反应a. 取一只干净的啤酒瓶塞,用镊子夹住,并在其上加一张纸片。
b. 将啤酒瓶塞固定在试管架上,用火柴点燃纸片。
c. 用试管架中的试管盖住火焰,观察火焰用氧气和燃料的反应明亮程度。
四、实验记录与观察1. 实验一a. 观察红色试纸的颜色变化和试剂反应。
记录观察结果。
2. 实验二a. 观察蓝色试纸的颜色变化和试剂反应。
记录观察结果。
3. 实验三a. 观察火焰用氧气和燃料的反应明亮程度。
记录观察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1. 实验结果a. 实验一:酸碱中和反应中,红色试纸反应后的颜色变化是什么?试剂的反应情况如何?b. 实验二:氧化还原反应中,蓝色试纸反应后的颜色变化是什么?试剂的反应情况如何?c. 实验三:燃烧反应中,火焰明亮程度和试管的盖住情况有何关系?2. 实验讨论a. 根据实验结果,讨论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燃烧反应的反应机制和原理。
b. 结合实验原料和观察结果,探索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特点。
六、实验总结与拓展1.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化学实验中的物质构成奥秘——教案实验探究
化学实验中的物质构成奥秘——教案实验探究第一章:物质的基本组成1.1 实验目的:了解物质的基本组成,掌握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
1.2 实验内容:观察常见物质,分析其组成,通过化学反应验证原子和分子的性质。
1.3 实验步骤:1.3.1 观察不同物质的外观和性质,如水、盐、糖等。
1.3.2 利用化学反应,如水的电解,观察分子和原子的变化。
第二章:原子和离子的构成2.1 实验目的:了解原子的结构,掌握原子核和电子的关系,认识离子的形成。
2.2 实验内容:通过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观察原子的变化,分析离子的产生。
2.3 实验步骤:2.3.1 观察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过程,了解原子的变化。
2.3.2 通过化学反应,如电解盐水,观察离子的形成和性质。
第三章:化学键的类型3.1 实验目的:了解化学键的类型,掌握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特点。
3.2 实验内容:观察不同类型的化合物,分析其化学键的构成。
3.3 实验步骤:3.3.1 观察不同类型的化合物,如离子晶体、共价分子和金属晶体。
第四章:物质的晶体结构4.1 实验目的:了解物质的晶体结构,掌握晶体的分类和性质。
4.2 实验内容:观察不同晶体的结构,分析其性质和分类。
4.3 实验步骤:4.3.1 观察不同晶体的结构,如立方体、六方体和四方体。
第五章:物质的变化与化学反应5.1 实验目的:了解物质的变化类型,掌握化学反应的原理。
5.2 实验内容:观察不同物质的变化,分析其化学反应的类型和特点。
5.3 实验步骤:5.3.1 观察不同物质的变化,如燃烧、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第六章: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6.1 实验目的:探讨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理解物质的溶解性、沸点等性质与分子间作用力的关系。
6.2 实验内容:通过溶解实验和沸点测定,分析不同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6.3 实验步骤:6.3.1 选择具有不同分子间作用力的物质,如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进行溶解实验。
《探究物质的组成》 作业设计方案
《探究物质的组成》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目标1、让学生理解物质组成的基本概念,包括元素、原子、分子等。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物质组成的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
二、作业内容1、理论知识巩固(1)布置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物质组成的章节,总结元素、原子、分子的定义、性质和相互关系,并完成一份知识梳理表格。
(2)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或图书馆查阅资料,了解物质组成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实例,每人至少列举三个,并简要说明其原理。
2、实验探究(1)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探究常见物质(如食盐、蔗糖、小苏打等)在水中的溶解过程,观察并记录物质的状态变化,分析溶解前后物质的组成是否发生改变。
(2)提供一些常见的化学试剂(如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等)和实验器材(如试管、滴管、酒精灯等),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探究两种试剂混合后的反应现象和产物,从而推断物质组成的变化。
3、案例分析(1)给出一些关于物质组成的实际案例,如食品成分分析、水质检测、金属材料成分鉴定等,让学生分析其中所涉及的化学知识和检测方法。
(2)引导学生讨论在这些案例中,如果要准确测定物质的组成,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4、创新设计(1)假设学生是一位化学家,需要合成一种具有特定功能的新材料,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出该材料可能的组成成分和合成路线。
(2)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一个未来可能用于物质组成分析的新型仪器或技术,并阐述其工作原理和优势。
三、作业形式1、书面作业(1)完成知识梳理表格和案例分析报告,要求书写工整、逻辑清晰。
(2)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数据记录与处理、结论等内容,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和写作能力。
2、口头作业(1)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查阅到的物质组成应用实例和对案例的分析见解,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物质组成小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通过简单的实验,观察和探究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2.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3. 了解物质组成的基本概念,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物质的组成是指构成物质的基本元素和它们的相对比例。
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和探究不同物质的组成和性质,从而揭示物质的内在规律。
三、实验用品1. 仪器:天平、烧杯、试管、酒精灯、滴管、镊子、玻璃棒、滤纸、蒸发皿。
2. 药品:氯化钠、氢氧化钠、硫酸铜、碳酸钠、硝酸银、氯化钾、硫酸铁。
四、实验步骤1. 实验一:物质的溶解性(1)称取1克氯化钠,加入50毫升蒸馏水中,观察溶解情况。
(2)称取1克氢氧化钠,加入50毫升蒸馏水中,观察溶解情况。
(3)称取1克硫酸铜,加入50毫升蒸馏水中,观察溶解情况。
2. 实验二:物质的化学反应(1)取一小块硫酸铜,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沉淀的生成。
(2)取一小块硫酸铜,加入碳酸钠溶液中,观察沉淀的生成。
(3)取一小块硫酸铜,加入硝酸银溶液中,观察沉淀的生成。
3. 实验三:物质的性质鉴别(1)取少量氯化钠溶液,加入硫酸铁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2)取少量氯化钾溶液,加入硫酸铜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3)取少量碳酸钠溶液,加入硫酸铜溶液,观察沉淀的生成。
4. 实验四:物质的蒸发结晶(1)取50毫升氯化钠溶液,加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蒸发至干。
(2)取50毫升硫酸铜溶液,加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蒸发至干。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氯化钠、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均可溶于蒸馏水中,但溶解度不同。
2. 实验二:硫酸铜与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硝酸银反应均生成沉淀,说明这些物质可以与硫酸铜发生化学反应。
3. 实验三:氯化钠溶液与硫酸铁溶液反应生成红色沉淀,氯化钾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碳酸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说明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
4. 实验四:氯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加热蒸发后,分别得到白色固体和蓝色固体,说明这些物质可以通过蒸发结晶的方法得到。
实验探究专题复习-物质组成的探究
为了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请你设计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该物质存在
(两个实验 :
(1)分别向两只装有碳酸钠和碳酸钙粉末的试管中注入一定量的
稀盐酸,两支试管内均观察到的现象是 ,固体粉末 未全部消失,最终形成无色溶液。写出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 。 (2)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A、B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只洁 净的烧杯中,发现烧杯中的废液变浑浊.写出产生浑浊的现象的化 学方程式: 。 小组同学将烧杯中的物质进行了过滤,对滤液中的溶质成分展开了 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提出猜想】 NaCl 猜想1:滤液中的溶质 。 猜想2:滤液中的溶质 NaCl 、Na2CO3 。 猜想3:滤液中的溶质 NaCl、CaCl2 。 【设计实验】请你选择一种猜想进行验证。 实验步骤 取少量的滤液于试管 中 。 预计实验现象 预计结论 猜想 正确
(2010抚顺)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验证金属的化学性质,在实 验室里将一小块黄铜(铜锌合金) 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固体和滤 液。同学们对剩余固体以及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展开讨论: 甲同学认为剩余固体中一定含有Cu,他猜想的理论依据 是 。 乙同学认为剩余固体中可能还含有Zn,他猜想的理由 是 。 如果甲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你认为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 有 ,可能含有 。
实验探究专题复习
------------物质组成的探究
二十三中 杨文明
实验探究的几个主要环节
1、发现问题 2、提出猜想 3、收集资料 4、制订方案 5、实验探究 6、解释与结论 7、交流与评价
实验探究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明确探究目标
2、弄清来龙去脉
3、合理猜想
《探究物质的组成》 讲义
《探究物质的组成》讲义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物质无处不在。
从我们呼吸的空气,到日常使用的各种物品,无一不是由特定的物质组成。
那么,物质究竟是由什么构成的?这就是我们要探究的物质组成的奥秘。
要理解物质的组成,首先得从最基本的元素说起。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目前人类已经发现了 118 种元素,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在元素周期表中。
元素通过不同的方式结合,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物质。
例如,氧气(O₂)是由两个氧原子组成的,而水(H₂O)则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而成。
这种原子之间的结合和排列方式,决定了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化学变化是探究物质组成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会改变,但原子之间的结合方式会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新的物质。
比如,氢气(H₂)和氧气(O₂)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水(H₂O)。
通过对这个反应的研究,我们可以明确地知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成分,进而推断出物质在变化过程中的原子重组情况。
我们再来说说化合物和混合物。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像二氧化碳(CO₂)、氯化钠(NaCl)等。
而混合物则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它们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自保持着原来的性质,比如空气就是一种混合物,其中包含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
在实验室中,科学家们常常使用各种分析方法来确定物质的组成。
比如,通过燃烧法可以测定有机物中碳、氢等元素的含量;利用分光光度法可以检测溶液中某种离子的浓度;而质谱分析则能够精确地测定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组成结构。
物质的组成还与物质的性质密切相关。
例如,金属元素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这是因为它们的原子结构中存在自由电子。
而像碳元素,由于其原子的不同排列方式,可以形成性质迥异的金刚石和石墨。
对于物质组成的探究,不仅在化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材料科学中,了解物质的组成有助于研发出性能更优越的新材料;在医学领域,分析药物的成分可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在环境保护方面,确定污染物的组成能够帮助我们采取更有效的治理措施。
初中科学物质的组成与性质变化实验
初中科学物质的组成与性质变化实验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变化一直是初中科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实验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的有效途径。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自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从而加深对物质组成和性质变化的理解。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初中科学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变化。
一、分离混合物的实验1.1 过滤实验过滤是一种常见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学生可准备一段自制的混合物,如沙子与水混合。
首先,将这段混合物倒入一个玻璃瓶中,再用滤纸放在漏斗上,将漏斗放在空瓶中。
然后,将混合物缓慢地倒入漏斗中,观察过滤液的颜色变化,同时注意保护台面的干净。
1.2 离心实验离心是一种用来分离固体与液体混合物的方法。
学生可以将混合物(如土壤与水混合)倒入试管中,试管放入离心机中旋转。
经过一段时间的离心,固体颗粒会沉到试管底部,液体则留在上部。
学生可以观察和记录分离后的固体和液体的性质。
二、物质变化实验2.1 燃烧实验燃烧是物质变化的一种常见形式。
学生可通过实验观察和研究不同物质在燃烧过程中的变化。
例如,可以将一小块纸张放在一个无火焰的盆中,点燃它并观察。
学生会发现,纸张在燃烧后会变成灰烬,产生火焰和烟雾。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了解燃烧是一种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
2.2 酸碱中和实验酸碱中和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
学生可以准备醋和小苏打作为实验材料,将它们分别倒入两个杯子中。
然后,将两种溶液缓慢混合在一起。
学生会观察到产生了一种变化,杯子中的液体变成了水以及一些气体的现象。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了解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在适量混合的情况下,会产生中和反应。
三、物质性质的测量实验3.1 密度测量实验密度是物质的重要性质之一,可通过实验进行测量。
学生可以选择几种不同材质的物体,如木块、金属块等,准备好水和容器。
首先,测量容器的质量,并记录。
然后,将容器装满水,并记录水的重量。
接下来,将不同物品放入容器中,再次记录容器装有物品后的总重量。
《探究物质的组成》 作业设计方案
《探究物质的组成》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设计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了解常见元素的符号和名称。
学生能够掌握化学用语,如元素符号、化学式的书写和意义。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和数据分析,确定物质的组成成分。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作业内容1、基础知识巩固布置学生背诵常见元素的符号和名称,通过默写的方式进行检查。
让学生写出一些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并说明其表示的意义。
2、实验探究设计实验:“探究某化合物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提供实验器材和药品,如氧化铜、碳粉、氧气、澄清石灰水等,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家庭小实验:“自制汽水”。
让学生在家中利用小苏打、柠檬酸、白糖、水等材料制作汽水,并思考其中涉及的化学原理,分析汽水中的物质组成。
3、数据分析与推理给出一些物质的元素组成数据,如二氧化碳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让学生计算并推断该物质的化学式。
提供一些商品的标签或说明书,如化肥、食品添加剂等,让学生分析其中所含元素的种类和含量,判断其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4、拓展阅读与讨论推荐学生阅读有关物质组成的科普文章或书籍,如《元素的故事》等,并要求学生撰写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
组织学生讨论“新型材料的组成与性能”,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学科的前沿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5、实际应用让学生调查身边的化学物质,如食品、药品、化妆品等,分析其成分表,了解其中所含的元素和化合物,并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
布置作业:“设计一份营养均衡的食谱”,要求学生考虑食物中所含的营养元素,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合理搭配饮食。
《探究物质的组成》 学习任务单
《探究物质的组成》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了解物质组成的基本概念,包括元素、原子、分子等。
2、掌握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和化学式的书写。
3、学会通过实验方法探究物质的组成。
4、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学习重点1、元素的概念和常见元素的符号。
2、原子的结构和原子与元素的关系。
3、分子的概念和分子在物质组成中的作用。
4、化学式的含义和书写规则。
三、学习难点1、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2、运用化学实验和分析方法确定物质的组成。
四、学习方法1、理论学习:通过阅读教材、观看教学视频等方式,掌握物质组成的基本理论知识。
2、实验探究:参与化学实验,亲身体验物质组成的探究过程,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物质组成案例,加深对物质组成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五、学习资源1、教材:《化学》(必修)相关章节。
2、网络资源:在线课程、科普文章、化学实验视频等。
3、实验室设备:实验仪器、试剂等。
六、学习过程1、知识准备(1)回顾初中化学中关于物质的基本概念,如混合物、纯净物等。
(2)预习教材中关于元素、原子、分子的内容,初步了解物质组成的基本构成。
2、课堂学习(1)元素元素的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例如,H 表示氢元素,也表示一个氢原子。
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如氢(H)、氧(O)、碳(C)等。
(2)原子原子的结构:由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原子与元素的关系: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3)分子分子的定义: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分子的构成:由原子通过一定的化学键结合而成。
分子在物质组成中的作用:不同分子组成不同的物质。
(4)化学式化学式的定义: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根据化合价和原子个数比来确定。
化学式的含义: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原子个数比等。
《探究物质的组成》 学习任务单
《探究物质的组成》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了解物质组成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
2、掌握常见元素的符号、名称及其在物质中的存在形式。
3、学会通过实验方法分析和确定物质的组成成分。
4、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元素的概念和常见元素的性质。
(2)化学式的书写和意义。
(3)通过化学实验确定物质组成的方法和步骤。
2、难点(1)理解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2)确定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及含量。
三、学习方法1、理论学习认真阅读教材和相关参考资料,理解物质组成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做好笔记,标注重点和难点。
2、实验探究积极参与化学实验,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从中探究物质的组成。
3、小组讨论与同学组成学习小组,针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和观点,共同解决难题。
4、练习巩固完成课后练习题和相关的模拟试题,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强化。
四、学习内容1、物质组成的基本概念(1)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
目前发现的元素有100 多种,可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
(2)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3)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分子由原子构成。
2、元素符号和化学式(1)元素符号元素符号是用来表示元素的特定符号。
书写元素符号时要遵循“一大二小”的原则,即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常见元素的符号如氢(H)、氧(O)、碳(C)等。
(2)化学式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它不仅能表示物质的组成元素,还能表示各元素原子的个数比。
例如,水的化学式为 H₂O,表示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3、物质组成的确定方法(1)定性分析通过观察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化学反应现象,初步判断物质中可能含有的元素。
化学实验中的物质构成奥秘——教案实验探究
化学实验中的物质构成奥秘——教案实验探究教案章节:一、物质的基本组成教学目标:1. 了解物质的基本组成,包括原子、分子和离子。
2. 掌握原子和分子的结构特点。
3. 理解离子在物质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1. 物质的基本组成概念介绍。
2. 原子和分子的结构特点讲解。
3. 离子在物质中的作用解释。
教学方法:1. 采用PPT演示,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展示物质的基本组成。
2. 通过实物模型或图片,讲解原子和分子的结构特点。
3. 通过实例分析,解释离子在物质中的作用。
教学评估:1.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物质组成。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原子、分子和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教学时间:45分钟教案章节:二、化学反应的实质教学目标:1. 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2. 掌握化学反应中的化学键变化。
3. 了解化学反应的类型及特点。
教学内容:1. 化学反应的实质介绍。
2. 化学键变化讲解。
3. 化学反应类型及特点解释。
教学方法:1. 通过PPT演示化学反应的实质。
2. 利用动画或模型展示化学键的变化。
3. 通过实例分析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
教学评估:1.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列举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及特点。
教学时间:45分钟教案章节:三、溶液的配制与稀释教学目标:1. 掌握溶液的配制方法与步骤。
2. 理解溶液的稀释原理。
3. 学会使用容量瓶进行溶液的配制与稀释。
教学内容:1. 溶液的配制方法与步骤讲解。
2. 溶液的稀释原理解释。
3. 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介绍。
教学方法:1. 通过PPT演示溶液的配制与稀释步骤。
2. 利用实验演示溶液的稀释原理。
3. 现场操作示范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教学评估:1.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溶液的配制与稀释方法。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设计一定浓度的溶液配制方案。
教学时间:45分钟教案章节:四、气体的收集与实验教学目标:1. 掌握气体的收集方法及其原理。
第2课时 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
第2课时 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
(一)物质的组成
你知道吗? 一物到处有,用棒赶不走; 眼睛看不见,手摸也没有; 咀嚼无滋味,没它活不久。
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你能证明它存在吗? 你知道空气中含有哪些物质吗?
• 1)空集气瓶在盛满水的水槽中向下压 ——集气瓶内的水无法直接上升到顶部。
气反应(生成固体小颗粒),让容器内压强减小,
使水进入容器,测定进入水的体积,可得出空气中
氧气的体积。
点燃
红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
P O2
(2)实验现象:
P2O5
1、红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产生大量白烟;
2、燃烧停止,冷却后打开止水 夹,瓶内水面上升了约1/5体积。
(3)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积 分
稀有气体: 0.94%
数 二氧化碳(CO2):0.03%
其他杂质:0.03%
2.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 N2、O2、CO2、P、P2O5、H2O 混合物:空气、海水、河水、矿泉水等
为什么水不能变成油,铁不能变成金?
物质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有的由一种元 素组成(氧气、铁等),有的由多种元素组成 (碳铵等)。在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会发 生变化。
• 2)空集气瓶在盛满水的水槽中侧立 ——有气泡冒出。
• 3)扁的密封袋开袋后抖动,然后封好 ——密封袋鼓起,双手挤压时有压力
• 4)扇子朝脸扇、树叶在动 ——有风 • 5)给车胎打气 ——鼓起来
舍 勒
普 利 斯 特 里
拉瓦锡
1、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1)实验原理:利用在密闭的容器里红磷和空气中氧
(4)实验成功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探究复习专题(二)探究物质的组成1、氯气(Cl2)是黄绿色气体,水溶液叫氯水。
把品红试纸(染有品红的纸)伸入氯水中,品红褪色。
【发现问题】氯水中的哪些成分能使品红褪色呢?【查阅资料】氯气溶于水,部分与水反应,方程式为Cl2 + H2O = HCl + HClO。
其中,HClO的名称叫次氯酸,是一种弱酸,具有强氧化性。
【猜想】猜想1:是氯水中的水使品红褪色的;猜想2:是氯水中的(填化学式)使品红褪色的;猜想3:是氯水中的盐酸使品红褪色的;猜想1:是氯水中的次氯酸使品红褪色的。
【结论】综合分析:氯水中的(填化学式)使品红褪色,具有漂白作用(能使品红等有色物质褪色)。
【反思】(1)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2)氯水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化学方程式为。
(3)向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猜想】Cl2 【实验探究】③把品红试纸伸入到盐酸中【结论】HClO【反思】(1)+1 (2)AgNO3+HCl=AgCl↓+HNO3(3)先变红色后褪色2、假期,王霞同学在家中与妈妈做面包,发现妈妈揉面粉时在面粉中加入一种白色粉末,做出的面包疏松多孔,口感很好。
她很感兴趣,想探究这种“神奇粉末”的成分。
【查阅资料】通过对市场上相关产品进行调查,王霞发现了如下图所示的三种商品,其中,发酵粉与水混合后,产生大量气体,你认为该气体是_________。
王霞妈妈告诉她所用的白色粉末就是以上三种商品中的一种。
(通过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可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钠和水)(1)【设计实验】王霞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
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发现白色粉末溶解,无其他明显现象,实验结论是________ __;另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有无色气体产生,王霞认为白色粉末是纯碱。
(2)【实验反思】小明同学认为王霞同学根据上面的实验现象,不能得出白色粉末是纯碱,你若认为小明说法有道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不能得出结论的原因_____ ____。
为了得到鉴别纯碱和小苏打的正确方法,王霞继续查找资料,根据上面信息,检验白色粉末的方法之一是:20'C时,在100克水中加入12克该白色粉末,充分溶解后,如果有白色固体剩余,则为__________,否则为__________。
(3)在查找资料过程中,王霞同学还发现纯碱不是碱,是由于其水溶液显碱性而得名。
现要验证纯碱溶液是否显碱性,请写出用pH试纸来测其pH值的操作过程_____ _____。
①CO2②此粉未不是快速发酵粉③稀盐酸④NaHCO3+HCl==NaCl+H2O+CO2↑⑤碳酸氢钠⑥碳酸钠⑦把一小块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沾有待测溶液的玻璃棒点在试纸上,观察颜色,与比色卡对比,读数3、某化学小组发现一袋包装破损的漂白粉,同学们对其漂白作用是否失效产生了疑问。
【查阅资料】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O)2、CaCl2和Ca(OH)2,其有效成分是Ca(ClO)2。
Ca(ClO)2可溶于水,漂白原理是:它在空气中发生反应:Ca(ClO)2+H2O+CO2=CaCO3+2HClO,HClO能使有色物质如品红溶液褪色。
HClO不稳定,易分解生成HCl和O2。
【继续探究】同学们对失效后的漂白粉的成分很感兴趣,并作进一步探究。
在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对失效后的漂白4、过碳酸钠(Na2CO4)在洗涤、印染、纺织、造纸、医药卫生等领域有大量应用,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测定过碳酸钠样品(含有的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的纯度。
【实验原理】2Na2CO4 + 4HCl ===== 4NaCl + 2CO2↑+ O2↑+ 2H2O【实验装置】【交流与讨论】Ⅰ.甲同学认为测定产物中O2的体积即可测定样品的纯度。
(1)装置②的作用是:;(2)装置③的作用是:;(3)称取适量样品与足量浓盐酸充分反应后,收集到的氧气的体积为0.25 L(已知该实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为1.28g/L),则称取的样品质量应大于g;Ⅱ.乙同学认为测定产物中CO 2的质量(即反应前后装置②的质量差)就可测定样品的纯度。
但利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得CO 2的质量并计算样品的纯度,结果会偏高,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A .浓盐酸易挥发,产生的氯化氢气体被装置②吸收B .二氧化碳气体逸出时带出的水蒸气在装置②中冷凝而被吸收C .装置①、②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装置②吸收Ⅲ.丙同学提出了一种新方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称取样品12.5g ,滴加足量浓盐酸至样品反应完全,再将烧瓶中所有的液体蒸发、结晶、烘干,称得氯化钠固体11.7 g 。
则该样品的纯度为 。
I .(1)除去CO 2和HCl 气体 (2)验证CO 2是否被除尽 (3)2.44 II .ABC III .97.6%5、纯碱(Na 2CO 3)是一种重要的盐类物质,在化学工业中用途极广。
工业上通常用氨碱法来生产。
小红同学为探究纯[交流与反思] 若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进行实验,是否与猜想二相同? (填“是”或“否”)。
6、某兴趣小组对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的变质情况进行了研究。
把一小块固体氢氧化钠放在表面皿里,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发现其固体表面逐渐湿润,部分溶化成液体后又逐渐形成晶体,最终变成粉末。
请回答兴趣小组产生的下列问题:(1)实验室中,氢氧化钠固体应怎样保存? 。
(2)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表面容易变湿,主要原因是什么? 。
(3)氢氧化钠固体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最终产物主要是什么 。
(4)用酚酞试液 (填“能”或“不能”)检验氢氧化钠变质。
为什么 。
(5)除加酸以外,怎样用其他方法检验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 。
(6)为了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已经全部变质,兴趣小组中小薇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变质固体样品,放在右图所示装置中,然后从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的盐酸,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二氧化碳,根据二氧化碳的体积和密度计算变质产物的质量,确定是否全部变质。
①你认为这个方案 (填“行”或“不行”)。
理由是什么? 。
②请你另外设计一个方案,并简要说明实验方法和结论。
, 。
(1) 密封保存 (2) 氢氧化钠固体吸收水或潮解 (3) 碳酸钠 (4) 不能 碳酸钠溶液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5) 取试样溶于水,加入CaCl 2[Ca(NO 3)2或BaCl 2或Ba(NO 3)2或Ba(OH)2或Ca(OH)2等]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6) ①不行; 变质产物(含结晶水等)不是纯净的碳酸钠。
CO 2能溶水不能用排水法集气,用排水法收集误差较大。
②将试样溶于水,加入足量CaCl 2(或Ca(NO 3)2、B aCl 2、Ba(NO 3)2等)溶液,过滤 ,在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不变色,则氢氧化钠已经全部变质,变红,则部分变质 。
(或在滤液中滴加其他酸碱指示剂来检验滤液是中性还是碱性,或在滤液中滴加可溶性的弱碱盐如硫酸铜、氯化铁等溶液看有无沉淀来检验滤液是否呈碱性。
不过滤也行。
) 7、有机物A 在氧气中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为确定A 的组成,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猜想一:A 中只含C 、H 两种元素 猜想二:A 中含C 、H 、O 三种元素在【结论】猜想 正确(选填“一”或“二”)。
【反思】有机物A 中所含元素的质量比为 。
【结论】猜想 二 正确 【反思】有机物A 中所含元素的质量比为C :H :O=12:3:16 。
8、不少同学都被蚊虫叮咬过,感觉又痛又痒。
同学们从化学课上知道:蚊虫叮咬时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刺激皮肤。
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决定对蚁酸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查阅资料】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名称叫做甲酸,化学式为HCOOH ;蚁酸在一定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实验探究一】探究蚁酸的酸性。
(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________________色,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 (2)将锌粒放入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该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二】探究蚁酸分解的两种产物。
(1)小芳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元素,推测出生成物中含有水; (2)另一种生成物是气体,小敏提出两种猜想:猜想①:该气体是CO 2 猜想②:该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 他们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如下装置(铁架台已略去),观察现象。
I .实验时装置A 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①________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II .装置B 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装置C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交流】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处理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1)当你被蚊虫叮咬后,在叮咬处涂抹一些物质可减轻痛痒。
下列物质中,你不会选择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A .氨水 B .食醋 C .肥皂水 D .苏打水(2)向某溶液中加入蚁酸有气泡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写一种)。
【实验探究一】(1)红 (2)氢气(或H 2)【实验探究二】(1)氢、氧(或H 、O ) (2)CO (或一氧化碳)I .不成立 II .黑色粉末变成红色;【讨论交流】缺少尾气处理装置;点燃尾气(或收集尾气或其它合理答案)【拓展延伸】(1)B (2)Na 2CO 3(或其它可溶性碳酸盐、酸式碳酸盐等)9、同学们在学碱的化学性质时,做了一个如下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实验。
(1)写出乙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现象是 。
实验结束后,甲、乙两个同学将废液倒入实验室的废液缸,结果发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 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的物质:碳酸钙、指示剂、水和 (写物质名称)。
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
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如下猜想。
小云认为:只有碳酸钠 小红认为:只有氢氧化钙小林认为: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你认为还可能是 。
(写一种猜想)【实验设计】小方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小云、小红、小林的猜想。
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反思拓展】 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
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