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概论离线作业解答
最新奥鹏远程东师课程与教学概论20春在线作业2第1次正确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
东师远程
课程与教学概论20春在线作业2第1次
参考答案
试读一页
课程与教学概论20春在线作业2第1次30.0
1. “五段教学法”属于
【选项】:
A 斯宾塞
B 赫尔巴特学派
C 蔡斯
D 凯洛夫
【答案】:B
2. 克拉斯沃尔对情感领域进行分类,其中()是情感领域最高层次。【选项】:
A 形成价值观念
B 组织价值观念系统
C 价值体系个性化
D 接受
《课程与教学概论》练习题
《课程与教学概论》练习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对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起到里程碑作用的是:()
A、斯腾豪斯
B、泰勒
C、博比特
D、查斯特
2、五段教学法”属于:()
A、斯宾塞
B、赫尔巴特学派
C、蔡斯
D、凯洛夫
3、从各国的课程来看,各国都关注学生的经验,并依据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特征设置()和分科课程,协调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注意信息技术方面的内容。
A、综合课程B、核心课程C、跨学科课程D、潜在课程
4、教师对已有的课程材料进行重新设计,这种课程设计属于:()
A、宏观
B、中观
C、微观
5、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学生接受一定教育阶段之后的结果所作的具体描述,着眼于()。
A、未来国民素质
B、教学重点
C、教学难点
D、教学时间分配
6、生成性目标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
A、杜威
B、赫尔巴特
C、派纳
D、泰勒
7、以下不属于综合课程形态的是:()
A、分科
B、相关课程
C、融合课程
D、广域课程
8、()认为,任何学科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人。
A 、布鲁姆B、布鲁纳 C、杜威 D 、赫尔巴特
9、校本课程开发是以()为核心,他们的能力状况制约着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度和价值。
A、教育研究者
B、学校行政管理人员
C、校长
D、教师和学生
10、以下不属于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直接途径的是()
A 、做实验 B、教学参观C、看书D、到自然界观察
11、提出“功用分析”课程目标的是:()
A查斯特 B布鲁纳 C赫尔巴特 D根舍因
12、()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
A 独立性
B 主动性
C 体验性
D 探究性
1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在课程结构的调整上,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为()。
课程与教学论离线作业及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课程与教学论》
满分100分
一、辨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教学大纲中教学内容几乎就是知识点的罗列,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教学的创造性,为此,教师可以脱离教材,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来教学。
答:错。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的呈现主要是依赖罗列教学要点的指令方式,并不对内容目标的实施和操作提供具体指导、安排具体机会。
2、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我们要加强学生学习的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抛弃传统教学大纲中以知识技能为主的教学。
答:错.新课程理念中,强调情意因素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凸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三者同时构成了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教师教育如果放弃自己的传统优势,就会失去自己的根基,成为失去“家园"的弃儿,“走出城墙但不应放弃城里的家”,教师教育全面拓展必须是建立在自己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师范教育”的“城墙"曾经割断了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但也起到了遮风蔽雨的“保护伞”作用,今天可以走出城墙的代价是失去保护伞,“师范”的城墙不应成为今天教师教育院校进一步发展的羁绊。教师教育院校的核心战略应当是巩固传统优势,积极拓展生存空间,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来进行教学。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泰勒对课程的基本主张.
答:(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2、简述杜威思维五阶段及教学过程。
答:这五个阶段是:(1)问题的感觉,即暗示:困惑、挫折或意识到困难的状态;(2)问题的界定,即理智化:确定疑难究竟在什么地方,包括不太具体地指出所追求的目的,需要填补的缺口或要达到的目标;(3)问题解决的假设:提出问题的种种假设;(4)对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的逻辑推理:如有必要,连续检验这些假设,并对问题重新加以阐述;(5)用行动检验这些假设:进行验证,证实、驳斥或改正假设。
《课程与教学概论》练习题
《课程与教学概论》练习题
《课程与教学概论》练习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对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起到里程碑作用的是:()
A、斯腾豪斯
B、泰勒
C、博比特
D、查斯特
2、五段教学法”属于:()
A、斯宾塞
B、赫尔巴特学派
C、蔡斯
D、凯洛夫
3、从各国的课程来看,各国都关注学生的经验,并依据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特征设置()和分科课程,协调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注意信息技术方面的内容。
A、综合课程B、核心课程C、跨学科课程D、潜在课程
4、教师对已有的课程材料进行重新设计,这种课程设计属于:()
A、宏观
B、中观
C、微观
5、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学生接受一定教育阶段之后的结果所作的具体描述,着眼于()。
A、未来国民素质
B、教学重点
C、教学难点
D、教学时间分配
6、生成性目标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
A、杜威
B、赫尔巴特
C、派纳
D、泰勒
7、以下不属于综合课程形态的是:()
A、分科
B、相关课程
C、融合课程
D、广域课程
8、()认为,任何学科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人。
A 、布鲁姆B、布鲁纳 C、杜威 D 、赫尔巴特
9、校本课程开发是以()为核心,他们的能力状况制约着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度和价值。
A、教育研究者
B、学校行政管理人员
C、校长
D、教师和学生
10、以下不属于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直接途径的是()
A 、做实验 B、教学参观C、看书D、到自然界观察
11、提出“功用分析”课程目标的是:()
A查斯特 B布鲁纳 C赫尔巴特 D根舍因
12、()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
A 独立性
B 主动性
C 体验性
D 探究性
1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在课程结构的调整上,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为()。
课程与教学概论19春在线作业1-0004.3A34EA73-9B27
课程与教学概论19春在线作业1-0004
“按单元进行学习,各单元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具体的学习内容,并配以小步子的自学教材;每个单元结束后,经测验诊断,接着学习新的单元;教师随时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是那种国外教学组织形式的特征
A:道尔顿制
B:文纳特卡制
C:特朗普制
D:开放课堂
答案:B
新教育坚持()中心说。
A:教师
B:学生
C:教材
答案:B
级上课的特殊组织是
A:班内小组教学
B:全班上课
C:复式教学
D:个别教学
答案:C
主要由教师、管理者、学区所建立的学生作品集。评价的标准是预定的。这属于()成长记录袋。
A:理想型
B:展示型
C:文件型
D:评价型
答案:D
开启了课程开发的科学化运动的是
A:博比特
B:泰勒
C:斯腾豪斯
D:查斯特
答案:B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讲义及习题集【全】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讲义及习题集【全】《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讲义及习题集
第⼀部分:三本教材的⽐较
三本教材: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 2000年
2、王本陆《课程与教学论》 2004年
3、钟启泉《课程与教学论》 2008年
⼩结:
钟启泉的《课程与教学论》基本包含了张华的《课程与教学论》中的所有知识点,并在他的基础上新增了课程与教学政策,更加详细的阐述了课程实施的取向、模式和影响因素,对于课程与教学的改⾰这⼀块钟启泉在书中对当代中外的改⾰分开进⾏了详细阐述。钟启泉的《课程与教学论》与其他两个作者还有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书每章的开头该章内容的结构图,便于读者建⽴清晰的知识体系和框架;书中每⼀⼩结后都有⼀个相关的案例,供读者阅读和参考。
王本陆的《课程与教学论》结构清晰,第⼀章是概论,第⼆、三、四章是课程论的内容,第五⾄⼗三章都是教学论的内容。与张华和钟启泉的《课程与教学论》相⽐较,他的书新增内容有校本课程、教学的基本理论、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管理。王本陆的《课程与教学论》最⼤的特点是每⼀章都是由⼀个问题情境来引出该章的主题,每⼀章的开头也都会列出本章学习⽬标,每⼀章的结尾都有⼩结、阅读导航和扩展学习三个部分,其书后还附有学期教学进度计划、条⽬式教案⽰例、卡⽚式教案⽰例、表格式教案⽰例。
第⼆部分:《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讲义
(选⽤教材:张华著《课程与教学论》2000年版)
第⼀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
⼀、本章复习建议:
本章在历年考试中,处于⽐较重要的地位,建议学员全⾯掌握,重点复习。从历年的真题来看,要练习的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简答题。
课程与教学论1~8章测试题
课程与教学论1~8章测试题
第―章课程与教学概论
一、选择题
1.在西方英语世界中,“课程”最早发生在:()
a《教育漫话》b《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c《什么知识最有价值?》d《大教
学论》2.“五段教学法”属于:()
a斯宾塞b赫尔巴特学派c蔡斯d凯洛夫3.()就是最早为分科课程提供更多心理
学理论基础的人。a.杜威b.赫尔巴特c.夸赞美纽斯d.泰勒
4.必修课程的本质特点(区分正规课程与非正规课程的主要标志)是()。a.强制性b.自由性c.开放性d.自主性
5.“儿童中心”、“搞中学”的课程与教学观,主要就是受到哲学流派的影响?()a.存在主义b.实用主义c.分析哲学d.语言哲学
6.____认为,课程就是儿童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a.学科课程论b.活动课程
论c.隐性课程论d.显性课程论7.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确立的标志是()。
a.扎特克表示自己的代莱教学技术为“教学论”b.赫尔巴特出版发行《普通教育学》c.卢梭出版发行《爱弥尔》d.夸赞美纽斯出版发行《小教学论》
二、名词解释
课程教学传统教学论现代教学论三大新教学论流派三、简答题
1.为什么说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2.简述课程与教学关系的主要观点。3.分
析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关系。四、论述题
试述“泰勒原理’的主要内容与历史贡献?五、活动与研究
2.素读《学记》。
第二章课程与教学政策
一、选择题
1.课程与教学政策的本质就是课程与教学权力和课程与教学权力的变化而导致的利
益的变化
a.课程与教学权力及其变化b.课程与教学政策的目标c.、课程与教学政策的载体
课程与教学概论 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课程与教学概论》
满分100分
一、辨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课程设计者的课程观不同,所以设计的课程也会有所不同。
答:对。因为课程类型;是指课程设计的不同种类或方式,是在不同的课程设计思想的指导下产生的。课程设计者的课程观不同,所设计的课程也会有所不同。一般包括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等。
2、生成性目标由于是在教育情景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目标,所以它不需要在教育行为之前有一个意向性的提示。
答:对。因为生成性目标(evolving purposes)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在教育情境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目标,它关注的是学习活动的过程,而不象行为目标那样重视结果。持生成性目标取向的人更强调“教育基本上是一个演进过程,而且它是渐进生长的,它扎根于过去又指向未来,是一个有机的过程。生成性目标的思想来源可以上溯到杜威,生成性目标在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斯坦豪斯的理论中得到了发展和传播。生成性目标依赖教师的综合教育素质。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功能。
答: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所具备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定向功能(2)激励功能(3)评价功能(4)聚合功能。
2、课程有哪几种类型,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答:(1)以学生在课程中的学习方式为标准形成的课程结构。在不同的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有区别的。据此,通常把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活动课程进入课程计划,使课程增加了一个新的种类,也是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变革,是课程史上的一大进步。(2)以知识的性质为标准形成的课程结构。知识的存在有分化与综合两种形态,由此形成了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分科强调各科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便于学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离线作业答案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
1、课程
答:(1)、课程作为学科。定义:课程是指所有学科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
(2)、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定义:课程是教学过程要达到的目标、教学的预期结果或教学的预先计划。
(3)、课程作为学习者的经验或是体验。定义:课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或体验,以及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或体验。
2、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
答:课程目标是某一课程门类或科目学习完以后所要达到的学生发展状态和水平的描述性指标,是课程设计的基础环节和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和制约着课程内容。课程组织、教学实施等后继课程因素的设计和操作,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
由于教学大纲的重点是对教学工作做出规定,主要表现的是基本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若干教学建议,使教师更加关注知识点,关注学习的效果,忽视学习过程与方法,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标准最显著的变化是课程目标发生了根本改变。过去,课程目标侧重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如今,课程的功能由过去单纯强调知识和技能转向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新课程标准不仅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提出要求,同时,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提出目标要求,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对培养新时期具有良好素质和竞争力的新一代具有重要意义。
3、“教教材”与“用教材教”
答:从字面上理解:“教教材”,即(教师)教教材(上的内容)给(学生);“用教材教”,即(教师)用教材(上的内容)教(给学生)。“教教材”有三种境界,教教材的思想、精神、灵魂,其为最高境界;根据教材设计意图教教材,其为较高境界,教教材上的知识、方法、技能,其为一般境界。很明显,“用教材教”要体现的理念早已包含在“教教材”的最高境界之中了。
东师《课程与教学概论》19秋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 6 道试题,共 15 分)
1.( )课程内容的选择取向有利于解决“教育中无儿童的问题",但教师不知道该如何操作。
A.课程内容即活动
B.课程内容即教材
C.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
答案:C
2.“不陵节而施”就是强调要按( )组织课程内容。
答案:正确
30.注入式教学则把学生看作是积极地主动地生产知识的主体。
答案:错误
31.“可评估性”是课程标准的性质之一。
答案:正确
32.教育实验研究法重点在于论证教育现象中的因果关系。
答案:正确
33.教师不必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念。
答案:错误
34.泰勒强调陈述目标的最有效的形式是“既指出要使学生养成的那种行为,又言明这种行为能在其中运用的生活领域或内容”。
答案:正确
35.教育实验研究法不能够检验现有的教育理论的科学性、先进性。
答案:错误
36.生成性目标由于是在教育情景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目标,所以它不需要在教育行为之前有一个意向性的提示。
答案:正确
37.对于课程的设置,我国多年来一直十分重视文化科学的基础课程,重视对创新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答案:正确
14.理智能力的发展是探究式学习的三个基本的目标当中的一个。
东师 20年9月《课程与教学概论(高起专)》期末考核答案
离线考核
《课程与教学概论》
满分100分
一、辨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没有教学过程的矛盾存在,教学就不能称其为教学。
答:正确
2、现阶段,我们所提到的课程资源就是指教材或文本形式的资源。
答:错.课程资源可以按空间分布不同主要分成三个部分:一是校内的课程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二是校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科研院所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三是信息化课程资源,如校内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内外的网络资源等。也可以按资源的功能特点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其中素材性资源指直接作用于课程并成为课程的素材或来源,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条件性资源并不直接成为课程素材,却影响课程实施的范围与水平,它包括课程的物质环境和人际环境,比如,设施、场地、器材、学校、家长、社会对课程的认识与支持程度等。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列举几种有代表性的课程定义。
答:1、“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唐宋期间。唐朝孔颖达为《诗经小雅小弁》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句作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但这里课程的含义与我们今天所用之意相去甚远。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虽然他对这里的“课程”没有明确界定,但含义是很清楚的,即指功课及其进程。这里的“课程”仅仅指学习内容的安排次序和规定,没有涉及教学方面的要求,因此称为“学程”更为准确。到了近代,由于班级授课制的施行,赫尔巴特学派“五段教学法”的引入,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程序及设计,于是课程的含义从“学程”变成了“教程”。解放以后,由于凯洛夫教育学的影响,到 80 年代中期以前,“课程”一词很少出现。在西方英语世界里,课程(curriculum)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一文中。它是从拉丁语“currere”一词派生出来的,意为“跑道” (race-course)。根据这个词源,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简称学程。这一解释在各种英文词典中很普遍,英国牛津字典、美国韦伯字典、《国际教育字典》(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Education)都是这样解释的。但这种解释在当今的课程文献中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并对课程的拉丁文词源有了新的理
课程与教学论简答题
1、试述斯金纳的强化原理与其在教学上的应用。
2、试述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基本内涵。
3、简述博比特的课程开发的具体步骤。
4、如何理解教学对话的性质?
5、在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中,课程变革的特征包括哪些方面?
6、“被动适应论”、“主动适应论”、“超越论”各自的涵义是什么?
7、研究、开发与传播”模式的根本缺陷是什么?
8、简述卢梭发现教学论的基本内涵。
1、试述非指导性教学的基本特征。
2、在对评价领域的发展历史进行四阶段划分时,古巴和林肯认为第一、
二、三代评价的缺陷是什么?
3、简述学科课程的局限。
4、客观主义认识论的内涵是什么?
5、试分析生成性目标的价值取向与它的优势与局限。
6、论述建构主义教学观。
1、简述课程组织的基本标准
。
2、简述科目本位课程的定义与特点。
3、简述有意义学习产生的条件。
4、“量的研究”基于的假设是什么?
5、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环节是什么?
6、试比较课程实施的三个基本取向
8、评价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1、利维的教育评价历史分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拉特克教学论的特点是什么?
3、为什么说回应模式是迄今为止所有评价模式中最全面、最有效的?
4、加涅认为学习结果可以分为哪五类?这五类学习结果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
5、课程与教学评价有哪些基本取向?
6、试论教学过程的本质。
7、试述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1、“活动分析”方法的提出者是谁?并简述其基本内涵。
2、依据美国评价专家古巴和林肯对评价领域的划分,第四代评价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3、简述生成性目标的特点。
4、简述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的基本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与教学概论》期末作业考核
满分100分
一、辨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教学艺术是一门特殊的艺术。
答:教学是一门艺术,并以教学语言为载体表示出来。苏联教育家季米良捷夫说:“教师不是传声筒,把书本的东西传达出来;也不是照相机,把现实复写下来,而是艺术家和创造者。”孔子也曾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教师要想讲好课,就必须注意教学语言的艺术。对于中职学校的教师来说,必须努力创造自己的语言风格,并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艺术,以实现课堂教学的艺术化。所以,也可以说是特殊的艺术。
2、结合教学模式的有关特点判断:没有一种教学模式对教学活动是普遍适用的。答:上述观点是错误的(即有一种教学模式对教学活动是普遍适用的),就是我所说的:有,集体上大课,比如卫生课、防疫课、等关系公共卫生和安全健康的内容都适合上大课,免除了分头授课因为师资力量不足和授课者水平参差不齐带来的弊端,能让听众得到真知灼见。教学模式,简洁地说就是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以简化形式表示的关于教学活动的基本程序或框架。教学模式包含着一定的教学思想以及在此教学思想指导下的课程设计、教学原则、师生活动结构、方式、手段等。在一种教育模式中可以集中多种教学方法。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邓小平同志的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目标: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的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
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基础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有哪些?
答::课程目标的改革,课程结构的改革,课程内容的改革,课程实施即教学过程的改革,课程评价的改革,课程管理的改革。
3、你认为教学过程应该包括那些要素?他们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学生、教师、教材、教学媒体与方法;我们要研究刚才我们说的这几个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系,必须从动态的综合的角度加以考察。在实际教学中,教学过程的每一个要素都产生一定的力,但导致最后的教学效果的这种力,并不是各个要素的力的简单的加和,而是每个要素之间构成的这种合力。这是教学过程中一条重要的规律。比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选择了好的英语教材,还要有教师的理解、熟悉和研究教材,合理的应用这套教材,还要配合适当的媒体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使教学效果显得更为突出。
4、按课程类型,通常将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分为哪些方面?
答:①必修课程所谓必修课程,就是国家规定的学习课程。即三级课程中的国家课程。按理讲,学校不能去更动它。但是,学校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条件,进行修正或更改,成为具有自己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②选修课程选修课程主要是指丰富学生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的课程。在我校表现在课程超市上。它包括健身、博知、怡情、励志、广行五类。健身课程如艺术体操、足球、篮球等课程。博知课程主要是丰富学生知识、开阔学生视野的课程。如诗词鉴赏,中外名著欣赏,中国对联、名胜古迹游考、网页信息浏览等。怡情课程是指愉悦性情、丰富情感体验的课程。一种是艺术怡情,如音乐欣赏、美术欣赏、书法欣赏、舞蹈表现等课程。另一种是休闲怡情,如摄影、摄像、围棋、集邮等课程。励志课程是激发学生生活热情、增强学生意志力的课程。如“从辅仁走向世界的钱钟书”,心理调适、耐挫折训练,交际交往等。广行课程是指广泛适应社会生活和工作的操作性强的课程,它以培养学生具体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的。如电脑维修、网页制作,社会新闻采访、校园交际英语1000句、肥皂的制作、酒酿的制作等等。
③发展性课程发展性课程是指拓展学生能力,激发学生创造力的课程。它在必修课程上提高要求,增加难度,以培养研究性、创造性的人才为目的,重视学科的前沿性、学术性和学习的研究性。这类课程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加深学科知识的深
度,旨在拓宽学生学科知识和培养创新能力的课程,如各学科知识竞赛辅导,还有如“数学建模”、“学习方法论”等课程。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课程,如科技小发明、机器人制作、学术小论文的撰写、创造性思维训练等课程,这类课程对学生一生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5、新课程标准对教学大纲有哪些超越之处?
答:⑴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国民素质,教学大纲着眼于内容规定。
⑵大纲侧重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标准在关注知识和技能目标的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⑶课程标准突破学科中心,为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⑷教学大纲强调教师的教,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学,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⑸课程标准提出了多元评价建议。
⑹课程标准为教材编写者、教师教学及学业评价留下了创造空间。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思考一下你身边有哪些课程资源,结合实际分析如何更好的利用它们。
答:一是对有限资源的利用。不管各地的课程资源如何贫乏,但是各地总是存在着一定的课程资源,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在有限的资源情况下就存在着如何有效利用这些资源的策略问题。对于有效利用有限资源的策略,总的指导思想就是实现资源共享,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力量。资源共享可以是本校教师和本校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表现为本校的教师个体与教师个体之间的资源共享,也可以是本校的教师群体与教师群体之间的资源共享;另外,也可以是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在有些地方,限于经济原因等,不可能每个学校都建有自己的图书馆,特别是在农村一些学校,这样就可以两个相邻的学校共用一个图书馆;除了校际之间的资源共享,也可以是不同地区与不同地区之间的资源共享,现在通过网络不同地区之间实现资源共享不再是一个梦,通过网络不同地区的教师与教师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经验,共商讨课程改革中出现问题的对策,教师们还可以把此地区的课程改革资料上传到网络上供大家共享。这样会一定程度上克服课程改革资源短缺的问题。
二是在有限资源的充分利用的情况下,提高教师开发资源的能力。如果说资源有且只有这些并且已经被人们最大限度地使用了的情况下,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提高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其实,教师资源开发能力不应该也不可能是在有限的教育资源被最大限度利用完了的时候才被强调的,教育资源是否能被最大最大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