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面称的不对称性及其缺位的语用研究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称谓缺位现象原因分析

现代汉语称谓缺位现象原因分析

现代汉语称谓缺位现象原因分析作者:周欣欣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6年第05期内容摘要:现代汉语称谓语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得体地使用称谓语有利于交际的顺畅进行。

由于社会变迁、人们认知等方面的改变,在言语交际中总会出现不知该如何称呼、怎样合适地称呼交际对象的现代汉语称谓缺位现象。

造成亲属称谓语和社会称谓语缺位的原因不尽相同,应区别对待。

关键词:称谓语缺位原因称谓语作为一种交际单位,是人们普遍使用的、用于指称的、能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角色和地位的名称,是一个符号系统。

根据该定义,可以将称谓语分为亲属称谓语和社会称谓语两个大类。

语言是一个不断运动的整体,词汇是语言系统中最不稳定的成分,现代称谓语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也在不断地变异、演变,并出现了缺位现象。

在言语交际中,交际双方或一方不知道如何称呼、怎样合适地称呼对方的现象就是缺位。

现代汉语称谓缺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造成亲属称谓语和社会称谓语缺位的因素也不尽相同,所以我们要予以区别对待。

一.亲属称谓语缺位现象的原因亲属称谓语是具有亲缘关系的人之间使用的名称,与汉民族自古以来“兄友弟恭、父慈子孝”的价值观念一脉相承。

由于历史文化的影响,几千年的宗法制和封建礼教制度使亲属称谓语也带有等级性,家族中的每个人在称呼对方时都必须遵守严格的等级秩序。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如今人们追求的是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传统的等级观念被现在的平等观念所取代。

但词汇的发展有时会落后于社会的发展,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的亲属称谓语仍保持原态,但是人们需要新的或者说是更合适的亲属称谓语来进行日常交际。

例如现今晚辈对长辈的称呼仍要讲究恰当合适、表示尊敬,而长辈对晚辈的称呼就不用讲究这么多“礼节”,因此造成了长辈对晚辈面称的缺位。

二.社会称谓语缺位现象的原因人与人之间交往日益丰富化和多样化,词汇作为语言系统中最为活跃的因子,也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独家】汉语面称方式和不对称性

【独家】汉语面称方式和不对称性

汉语面称方式和不对称性面称,简单来说就是面对面交谈时所使用的称呼语。

选择哪一种面称会直接影响交际的效果,也显示出说话双方的关系和说话人的素质。

称呼语的选择受多方面因素制约,如年龄、身份地位、性别、辈分、场合等。

一、零形式(一)被其他形式代替1.语气词“哎”。

通常这里的“哎”被认为是对受话人的称呼,类似名字。

本文认为“哎”只是起到开启话题、引起对方注意的作用,但大部分人认为被称“哎”表示对方不尊重自己,再加上“哎”的不确定性,会影响交际的正常进行。

所以,在正式场合或不亲近的人应尽量避免使用。

2.礼貌语言。

如“您好”、“请问”、“打扰一下”、“对不起”等等。

这种情况的使用对象大多数用在和陌生人交流上。

比如问路、问其他问题或是打断对方说话时等。

3.副语言。

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等。

例如对面走过来的两人挥一下手、微笑或点头。

(二)直接进入主题典型的例子是在饭店等消费场合,客人直接对服务员说,“点单。

”、“买单。

”可以不用称呼,这种情况下可以增大音量以达到交际的效果。

二、简单形式(一)姓/名/姓名1.称姓不道名a.单姓和复姓直接用一个字或两个字。

张、李、欧阳;b.单姓重叠。

陈陈、林林;c.单姓儿化。

张儿、赵儿;2.称名不道姓a.单字或两字名字。

如:小雨、旭萍、阳、芸等;b.尾字重叠(单字或两字名字都可)。

如:丹丹、宁宁、甜甜等;c.尾字儿化。

(单字或两字名字都可)。

如:娟儿、军儿、花儿等。

3.小名、别名。

如“桃子”、“土豆”、“二狗子”等。

4直呼姓名。

王小雨、杨娟、张敏等;前三种,单称姓、名或别名,一般用于较亲近的人或非正式场合;第四种直呼姓名一般用在正式场合或不太亲近的人。

这两种情况也不能随便混用,如果对很亲近的人直呼其名会显得关系疏远,或在正式场合称呼单个姓或名又显得不庄重。

(二)通称1.人称代词。

如:你/你们―您/(您们)、大家。

括号里的词很少作面称,但口语中“大家伙儿”就可面称了。

“你(们)”偶作面称,但显得不客气。

谈汉语谚语中幼儿德商的培养观

谈汉语谚语中幼儿德商的培养观

美 国哈佛大 学的科尔斯 教授在其著作 《 儿童 的德 商》
中 明确 提 出 了 “ 德商” ( M o r a l Q u o t i e n t ,缩 写 为 M Q )
这 个 概 念 ,认 为 除 了常 说 的 “ 智 商 ”和 “情 商 ”外 ,
还 有 “德 商 ” , 而 且 “ 德 商 ”更 胜 于 “ 智 商 ”与 “ 情 重培 养 。科尔 斯 教授 在专 著 中也认 为一 个人 的德 商从 出
商 ”。所 谓 “ 德 商 ” ,即 品德 商 数 ,是衡 量个 体 道德 品 生起 就要 培养 ,所 以教育者 “ 要树 立正 确 的教育 观 ,要
质水 平 的指 标 ,主 要包 括一 系列 优 良的心理 品质 。 “ 一 认识 到 既要 管孩 子 的学 习、 生活 ,又要 管孩 子 的思 想 品


引 言
定着 人的 品德 和人 格 ;决 定着一 个 人的 处世 原则 和做 事 准 则 ”[ 1 ] 。德商 对 人 的影 响是 内在 的 、 巨大 的 、潜移 默
化 的,它 也 是衡量 一 个人 发展 水平 的重 要标 志 。 “ 少 成 若 天 性 , 习 惯 成 自然 ” , 德 商 必 须 从 幼 儿 时 期 就 开 始 着
般 来说 , 品德 商数 包括 以下 心 理 品质 :诚 实、礼 貌 、尊 德 。 ” [ 1 重 、宽 容 、负责 、 勇敢 、进 取和 有 责任 心 ”, “ 德 商决
汉 语 谚 语 历 史 悠 久 、运 用 广 泛 、使 用 频 率 很 高 。东 汉
果双方年龄 差距过大 ,超 过十岁 ,可 以选 择 “ 姓+ 大哥/ 大
迎 ,将 会 被 越来 越 多 的 人运 用 。

现代汉语社会称谓语缺位现象研究

现代汉语社会称谓语缺位现象研究

现代汉语社会称谓语缺位现象研究称谓语是语言中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是开启日常交往的一把钥匙。

在现代汉语中,社会称谓语缺失是已然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这一现象的存在,是汉语发展、社会变迁、思维意识转变等因素的综合反映。

社会称谓语的缺失俨然会给日常交际带来尴尬,为了摆脱这些尴尬,势必要找到相应的补偿策略,以保证人际交往的顺利进行。

标签:称谓语缺位补偿策略称谓语是表示交往双方关系的词语,在人际交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合乎礼仪的称谓语能为成功交际定下基调,一个交际双方心理上都欣然接受的称谓语,可以在交际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相反,如果交际者选择了不恰当、不合礼的称谓语来称谓对方,那么交际目的很难得到实现。

现代汉语中的社会称谓存在大量的缺位现象,使得很多交际场合双方无从称呼。

本文试分析现代汉语社会称谓语缺失的类型,然后找出弥补缺失的代偿机制。

一、现代汉语社会称谓语缺失现象的分类(一)男女称谓语的不对称我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主义统治,男女地位的不对称正是封建文化的鲜明特征。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思想逐步得到解放,男性群体和女性群体在社会地位上有了很大变化。

语言是反映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社会称谓语系统作为庞大的称谓语的一个分支,也是语言的基本组成要素,它也带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家庭观、社会意识及道德伦理等观念。

现代汉语中男女社会称谓语的不对称,是男女社会地位没有完全平等的一个外在体现。

1.女性泛称的缺位在任何社交活动中,我们可以一概称男性为“先生”,不用考虑对方的年龄或是否已婚等个人信息,因而可以说“先生”是社会称谓语中男性的泛称。

然而,在社交活动中,女性缺乏一个像“先生”这样的泛称。

对女性的称谓语主要有“姑娘”“太太”“女士”等,这些称谓很明显适应特定对象。

“姑娘”一般称呼未婚女性,使用它的时候暴露了女性的婚姻状况和大致年龄等个人信息。

与“姑娘”相对应的是“太太”,它是对已婚女性的称呼。

汉语泛尊称的变动不居及其缺位

汉语泛尊称的变动不居及其缺位
生 出 来 的 联 想 意 象 群 是 指 能 引 发 人 联 想 的 、 与 客 观 事 物 相 关 的 其 他 事 物 所 形 成 的 意 象 群 。 象 征 意 象
言 的临 时 变化 固定 为历 史 变 化 。如 大 哥 太 ” 是移
动 电 话 刚 出 现 在 中 国 人 生 活 中 时 的 一 十 别 称 , 由 于
合 , 有 时 叉 比静 态 词 义 多 出 许 多 信 息 呈 现 为 带 有 主 观 色 彩 的 深 层 词 义 或 临 时 获 得 的 特 殊 意 义 。 在 实 际 的 言 语 交 际 中 ,词 义 充 满 个 性 和 张 力 。 词 义 对 应 的 意 象 群 不 是 一 成 不 变 的 ,而 是 伴 随
客 观事 物 意象 群 是 指 客观 事 物 本身 在 人 的认 知 活动 中 形成 的 意象 的 集合 ,包 括 客 观事 物 的 整体 和 所有 个 体 。主 观感 受 意 象群 指 由于认 识 主 体 的 介 人 而产 生 的 意象 的集 合 ,这些 意 象 不 是客 观 事 物 自身 形成 的 ,而是 客 观事 物 作 用 于人 的 感觉 和情 感 才 产
此实 现 对 词义 的 约 定 。文化 传 承 与积 淀所 产 生 的人
文 意 象 也 往 往 是 静 态 词 义 中 的 内 蕴 如 对 于 受 过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薷 陶 的 人 来 说 , 月 亮 一 词 可 能 会 唤 起 多 种 意 象 :圆 满 、 团 聚 、思 念 孤 单 、 凄 清 、 含 蓄 等 。 但 静 态 并 不 等 于 静 止 ,只 是 说 这 部 分 词 义 以 其 所 对 应 的 意 象 已 正 式 被 语 言 接 纳 仍 然 会 随 认 知 主 体 及 客 观 条 件 的 变 化 而 变 化 、 发展 。 动 态词 义所 对 应 的往 往 是带 有独 特 经 验 、主 观 色 彩 、十 性 化 的 意 象 。 这 些 意 象 更 为 丰 富 多 变 有 时 甚 至 转 瞬 即 逝 。 当 这 种 意 象 的 浮 现 渐 渐 带 有 普 遍 性之 后 ,就会 由动态 词 义 向静 态 词义 过 渡 ,即 由语

现代汉语称谓语缺位现象小议

现代汉语称谓语缺位现象小议

现代汉语称谓语缺位现象小议现代汉语称谓语缺位现象小议摘要: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符号系统和社会现象,它的存在使得人类在大自然中处于独一无二的地位。

汉语称谓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言语,是人际关系的标志,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现实生活中,社会结构的复杂性导致了社会称谓的复杂性。

但由于汉语的社会称谓系统还不够完善,不够成熟,于是便产生了称谓语的缺位现象。

现实的称谓受历史文化、社会结构、人们的伦理价值的影响,放弃“尊卑不同、长幼有序”等级观念的束缚,养成良好的自我介绍的习惯,试着使用姓名称呼也不失为建立全新的称谓系统,解决称谓缺位现象的好方法。

关键词:现代汉语称谓语;缺位;伦理价值观所谓“称谓”是指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如师傅、父亲、厂长等。

它反映的是一种特定的社会文化与人际关系。

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家庭是社会组织的基本单元,有着严格的宗法制度,其亲属称谓语已经非常发达,基本上已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并且人们在选用称谓语时遵从的原则非常的单一即等级原则。

每个人在社会和家庭中都有严格的等级定位,不能随意颠倒或变换称谓语的使用。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成员间的关系不再是等级关系,而是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关系,男女平等、夫妻平等、官民平等,因而引发了称谓原则和称谓心理的变化。

传统的等级原则被现代的平等原则所取代。

人们交际活动日益多样化,特别是交流中陌生人间的交往增多,每个人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学习,一出门就要与社会上各式各样的陌生人打交道。

面对一个无比庞杂的社会,社会称谓的形式自有其自身特点。

社会结构的复杂性导致了社会称谓的复杂性。

而在中国文化中,语言称谓反映着人伦规范的两大理念:“长幼有序,尊卑不同”、“亲疏不同,内外有别”。

正是因为受到这样的人伦理念的影响,人们在交际中不可能用同一种眼光去看待与之交往的所有的人。

随着与生人交往的增多,由于通称的缺乏,不可避免的缺位现象就由此产生了。

现代汉语词汇不对称表现及原因探究

现代汉语词汇不对称表现及原因探究

现代汉语词汇不对称表现及原因探究作者:蒿燕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11期摘要:不对称是指语言单位在聚合关系或组合关系的分布上出现并置项缺项而无法形成一一对应的对称分布关系。

语言的不对称现象打破了语法规则的可类推性,对语言的不对称性进行研究,在理论上和实用上对汉语教学和汉语本体研究都很有价值。

本文试图通过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以词汇不对称产现象为切入点,对现已提出的现象进行分析,探究不对称产生的原因,以丰富汉语的研究。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汇;不对称;原因作者简介:蒿燕(1991-),女,汉族,籍贯:陕西西安,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14级硕士,研究方向:西方语言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1--02一、现代汉语词汇不对称的表现(一)同音异形同音异形词是指同音聚合中读音完全相同而书写形式和词义不同的词。

例如“yuán yīn”有两种书写方式:“原因”和“元音”。

“原因”在辞海中解释为“1,原来因为;2,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另一事情发生的条件。

”“元音”是指“1,纯正而完美的声音,常用以指诗歌;2,音素的一类。

声音颤动,气流在口腔的通路上受到阻碍而发出的声音。

”由此可以看出这两个词形成了同音聚合,而两个词语的语音和书写形式、词义没有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具有不对称性。

类似的例子还有“失事”和“施事”。

(二)同形异义同形异义词是多音多义词,是多个词多个音多个义。

同形词聚合的不对称表现在,其书写形式与语音、词义的不对称及字音与词音的不对称关系上。

由于轻声而导致多音多义词的现象很多,例如“地道”一词,如果读dì dào,就表示“地下的交通坑道”的意思,反之,如果读dìdao,就表示“纯粹的、真正的”的意思。

类似的例子还有“大意”、“东西”。

(三)多义词多义词是一个词一个音多个义,其语音相同且各义项之间是具有密切联系的。

现代汉语述结式的不对称研究

现代汉语述结式的不对称研究

现代汉语述结式的不对称研究一、本文概述《现代汉语述结式的不对称研究》是一篇深入探讨现代汉语中述结式(也称为动结式或结果式)不对称现象的学术文章。

本文旨在通过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揭示现代汉语述结式在句法、语义和语用层面上的不对称性,从而深化对现代汉语语法特点的理解。

文章首先界定了述结式的概念,并梳理了现代汉语中述结式的基本类型和特点。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分析了述结式在句法结构上的不对称性,包括动词与补语的搭配限制、句法成分的顺序排列等方面。

文章还从语义和语用角度出发,探讨了述结式在意义表达和功能使用上的不对称性,如不同补语类型对动词意义的限制和影响,以及述结式在口语和书面语中的不同表现等。

通过对现代汉语述结式不对称性的深入研究,本文旨在为语言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文章的创新之处在于综合运用了语言学理论、语料库分析和实证研究方法,对现代汉语述结式的不对称性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

通过本文的研究,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现代汉语述结式的语法特点和语言规律,为汉语语言学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述结式,作为现代汉语中的一种重要语法结构,指的是谓语动词在表达动作或行为的通过补语来表示该动作或行为的结果、状态或程度。

这种结构在汉语中极为常见,且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形态和语义特征。

在定义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对述结式进行分类。

按照补语的语义类型,述结式可分为结果补语、趋向补语、状态补语和程度补语四种。

结果补语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如“打破窗户”;趋向补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或趋势,如“走出去”;状态补语则描述动作行为完成后所呈现的状态,如“洗干净了”;程度补语用来表示动作行为达到的程度或量级,如“冷极了”。

根据补语与中心词之间的结构关系,述结式还可分为粘合式述结式和组合式述结式。

粘合式述结式中,补语直接粘附在中心词之后,中间没有语音停顿,如“写完作业”;而组合式述结式中,补语与中心词之间有明显的语音停顿,有时还需借助助词“得”来连接,如“跑得快”。

汉语方位词“上”“下”的不对称及认知研究

汉语方位词“上”“下”的不对称及认知研究

汉语方位词“上”“下”的不对称及认知研究作者:***来源:《现代语文》2020年第04期摘要:以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立足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模型,对汉语方位词“上”“下”进行考察,它们在形式上呈对称分布,但在原型义、隐喻义及使用频率与范围等方面存在着不对称现象,并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

关键词:不对称;射体—地标理论;隐喻;关联模式标记;生成词库论概念化能力(conceptualizing capacity)赋予人类抽象理性方面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帮助人们在日常经验中以自身位置来感知同外界的空间关系。

因此,空间关系是具身(bodily)认知的基础。

人的身体经验和想象机制对于人们如何建构空间范畴、理解经验至关重要。

本文所探讨的汉语空间方位词“上”“下”的不对称体系,是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模型所进行的一种尝试性探索,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察,以期对“上”“下”不对称现象做出合理解释。

一、汉语空间方位词“上”“下”之概念不对称(一)原型范畴化的不对称1.“上”的原型义现代汉语中表示高于参照物的空间位置用“上”。

《说文解字·丄部》对“上”的解释是:“丄,高也。

此古文上,指事也。

”此字最早见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这时它表示一种纯空间概念。

在甲骨文中,该字形下面的“—”表示位置的界限基准,线上一短横表示在上面的意思。

当这种语义表征折射在人们认知思维的网格中时,会自动生成空间义这一基本要义,它所关涉的物体位置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要居于高处。

早在西周时期,“上”的原型义便已显现。

例如:(1)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尚书·洪范》)“上”在原型义的基础上,又逐渐引申出其他意义。

例如:(2)夫子之在此也,犹燕之巢于幕上。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3)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孙子兵法·军形篇》)(4)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战国策·秦策一》)(5)自夏以上祀之。

现代汉语中主语和宾语不对称原因之我见

现代汉语中主语和宾语不对称原因之我见

现代汉语中主语和宾语不对称原因之我见不论体词性成分还是谓词性成分,占据主语和宾语这两个不同的句法槽位置,表达的语义不同,语用效果也存在不对称现象。

本文从汉语是话题优先型语言、信息传递理论、语言顺应论三个角度分析不对称现象的原因。

标签:主语宾语不对称原因主语和宾语是句子中与谓语关系最为密切的两个成分,现代配位理论认为,句法成分和语义成分的连接是有一定规则的。

一般来说,在语言结构中,施事占据主语的位置,受事占据宾语的位置,比如“小狗吃肉”。

但很多情况下,受事在主语的位置,“被字句”就是最好的例子。

当然,这里的主语和宾语不仅仅限于体词性成分,也包含谓词性成分。

一、主语和宾语不对称现象同样的词或短语,占据主语和宾语这两个不同的句法槽,其表达的语义不同,语用效果也不对称,如“15条参展大鲵相继死亡。

/相继死亡了15条参展大鲵。

”第一句“15条大鲵”放在主语的位置,表示的是全称量;而第二句将“15条大鲵”放在宾语的位置,表示存在量,总共数量多少无从推导。

我们发现,语言中普遍存在这种不对称现象。

1.体词性成分做主语、宾语通常情况下,体词性成分的指称能力比较强,是指称形态在语法上的反映。

最有代表性的是表示事物的名词和代词,在许多实例中,体词性成分占据主语、宾语这两个不同的句法槽,传达的语义功能不同。

比如:A客人来了。

B来客人了。

“客人来了”表示说话人和听话人有共同的预设,是事先知情的,特指在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认知结构中已知的人;“来客人了”很多情况下是表达说话人感到意外或是家里的某个成员告知另外的成员,总之是事先不知情的,没有特指已经在说话人认知系统中存在的人。

因此,处在主语位置的体词性成分便于指称,特指性强,而处于宾语位置的体词性成分则表示特指的效果弱。

2.谓词性成分做主语、宾语从语义表达的作用来看,谓词性成分的陈述能力比体词性成分的陈述能力强,谓词性主语的事物性、指称性、使因性高于谓词性宾语。

A吸烟有害健康。

现代汉语称谓语缺失现象研究

现代汉语称谓语缺失现象研究

汉语社会称谓语缺位现象是在社会变迁和人们观念的改变之下汉语称谓语系统中出现的一种不平衡现象,不利于交际的正常进行。

现在社会汉语称谓语缺失问题已经有人提出,其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

本文将针对这一现象将进行简要分析,对其生成原因作些探讨,对其前景做一些展望。

一、现代汉语称谓语的缺失现代汉语称谓语缺失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以下拟就汉语社会称谓语系统中典型的缺位现象,进行简单地考察分析。

大致说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先生”和“小姐”内涵的不对称“先生”有不少的义项,比较流行的有三个:(1)对男性的泛称;(2)知识界对有一定学术水平者的尊称,比如鲁迅先生,杨绛先生;(3)丈夫。

[1](P14)由于“先生”可以作为成年男性的泛称,所以在社会中对男性的称谓并不难。

“小姐”却不然,它只是女性称谓的一部分,用来称呼年轻女性尚可,年龄稍大一些就不太合适了。

当然女性目前似乎有一个泛称———“女士”,但“女士”只适用于及其正式的场合,而且更多的时候用于背称。

(二)普遍性社会称谓的缺失普遍性社会称谓语的缺失首先体现在称呼人在交际时对交际背景情况缺乏了解,因此不知道怎么称呼对方,这在与生人交际时经常遇到。

比如,去一个政府机关联系业务时,不知道对方的职务,甚至也不知道对方的姓名,过去也许称“同志、小姐”很得体,可是现在这样称呼人家,别人并不见得愉快,因为这些称呼在特定的环境下,被赋予了特有的内涵。

政府机关里不习惯“先生、小姐”的说法,很多人现在又不愿意接受“同志”这个称谓语。

后来人们使用“师傅”一词来代替“同志”,“师傅”本意是指有专业技能的人,用“师傅”来称呼他人有尊重的意味,因此很快流行开来。

但是,“师傅”一词还是不能完全代替“同志”,尤其是政府机关的人不习惯被人称作“师傅”。

此类的还有:1.同事或一般朋友的配偶的称谓的缺失2.在机关工作的工龄较长的人如何称呼年轻的领导3.老师的配偶4.教师称呼学生家长5.年轻人在工作中如何称呼异性同事6.亲属称谓的缺失二、现代汉语称谓语缺失的原因(一)外来影响鸦片战争之后,先进的中国人逐渐开眼看世界,西风东渐渐气候,欧风美雨浸润中华,在这个时候国外的一些称谓语也引进中国,影响至今。

不对称和对称_汉语新词构词的重要途径

不对称和对称_汉语新词构词的重要途径

u 语言#文学#艺术期三第年六o o 二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不对称和对称:汉语新词构词的重要途径*t 刘禀诚,胡衍铮[井冈山大学中文系,江西吉安343009]摘 要:汉语新词存在许多不对称和对称的情况。

而/共同性语素0与/对照性语素0组合的不对称与对称就是很值得研究的课题之一。

从汉语新词构词的不对称、对称及其理据,通过汉语新词构词的不对称与对称来预测新词等问题入手,进而得出如下结论:不对称和对称是汉语新词构词的重要途径,标记理论和辩证法是其理论基础,反义词聚的共性与个性是其现实基础;对照性语素是汉语新词的不对称与对称构词的生成点。

关键词:不对称;对称;汉语构词;反义词聚;对照性语素中图分类号:H 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89(2006)03-0405-04我们在通过5新华新词语词典6(2003年版)和5现代汉语词典6(2002年增补本)进行/汉语新词构词理据研究0时,发现汉语新词存在许多不对称和对称的情况,我们把这些成组出现的具有相反相对关系或对称关系的词语的聚合,称为/反义词聚0(参见石安石、詹人凤,1983:207;黄伯荣、廖序东称之为/反义义场0,2002:295)。

以前的许多论著较多涉及/大$小、远$近、简单$复杂、渺小$伟大0一类形异型/极性对立关系0和/正$反、男$女、白天$黑夜、现实$梦想0一类形异型/互补对立关系0的/反义词聚0,较少全面论及像/婚外情$*婚内情、软广告$硬广告0等新词中/共同性语素0与/对照性语素0组合的不对称与对称现象。

要研究/共同性语素0与/对照性语素0组合的不对称与对称,我们不能不面临这些问题:汉语新词构词的不对称及其理据;汉语新词构词的对称及其理据;可否通过汉语新词构词的不对称与对称来预测新词?一、汉语新词的不对称及其理据(一)汉语新词的不对称体现1.在双音节或多音节/源词0上添加有标记成分或/单边对照性语素0。

如:(1)前加/不0的:作为$不作为;正当竞争$不正当竞争;可更新资源$不可更新资源。

现代汉语称谓缺位现象原因分析

现代汉语称谓缺位现象原因分析

现代汉语称谓缺位现象原因分析一.亲属称谓语缺位现象的原因亲属称谓语是具有亲缘关系的人之间使用的名称,与汉民族自古以来“兄友弟恭、父慈子孝”的价值观念一脉相承。

由于历史文化的影响,几千年的宗法制和封建礼教制度使亲属称谓语也带有等级性,家族中的每个人在称呼对方时都必须遵守严格的等级秩序。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如今人们追求的是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传统的等级观念被现在的平等观念所取代。

但词汇的发展有时会落后于社会的发展,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的亲属称谓语仍保持原态,但是人们需要新的或者说是更合适的亲属称谓语来进行日常交际。

例如现今晚辈对长辈的称呼仍要讲究恰当合适、表示尊敬,而长辈对晚辈的称呼就不用讲究这么多“礼节”,因此造成了长辈对晚辈面称的缺位。

二.社会称谓语缺位现象的原因人与人之间交往日益丰富化和多样化,词汇作为语言系统中最为活跃的因子,也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社会称谓语是社会的产物,恰当的社会称谓语能促进交流愉快、顺畅地进行。

但是,词汇的发展有时会落后于社会的发展,在某些社交场合便缺少一些合适的称谓形式,这样便造成了社会称谓语的缺位。

造成社会称谓语缺位的原因有很多,现对三种典型的缺位现象的缺位原因进行逐一阐述。

1.女性配偶称谓缺位的原因分析。

女性配偶称谓的缺位主要表现对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女性配偶称谓的缺位。

导致女性配偶称谓缺位的因素有很多,最重要的因素即是男女社会地位的差异。

受历史上“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女性社会地位较低,与人交际的情况很少,所以人们并不重视与女性相关的称谓。

随着妇女社会地位的不断提升,人们逐渐认识到了这种缺位以及补位的重要性。

其次是女性自身的原因,由于女性在劳动力上属于“弱势群体”,“顺理成章”地依赖于男性,努力承担好“贤妻良母”的角色。

现今,女性地位已不断提高,在交际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与女性相关称谓的缺位,寻找补位称谓。

2.职衔称谓语缺位的原因分析。

职衔称谓语的缺位主要表现在对从事某种职业的人、拥有某种职称的人、担任某种职务的人缺乏一种特定的称谓以及称谓的不对称性上。

现代汉语述结式的不对称研究

现代汉语述结式的不对称研究

在修辞效果方面,动结式的致使义可以起到简化语言、传递情感等作用。例 如,“他题名金榜,喜笑颜开”中,“题名金榜”简洁明了地表达了获得优异成 绩的含义,同时通过“喜笑颜开”传达出作者高兴的情感。
致使义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动结式的致使义在语言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教师可以将动结式的致 使义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起来,帮助他们理解这种结构的语义和语用功能。其次, 通过教授动结式的致使义,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 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此外,动结式的致使义研究还可以为语言教材的编写提 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有助于提高教材的质量和教学效果。
参考内容三
摘要
本次演示以现代汉语动结式配价为研究主题,探讨了认知研究在动结式配价 研究中的应用,以期推动现代汉语动结式配价研究的发展。
引言
近年来,随着语言学的发展,现代汉语动结式配价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动 结式是一种常见的句法结构,其配价研究对于揭示语言规律、理解句子语义以及 生成自然语言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演示将基于认知研究的角度,对现 代汉语动结式配价进行深入探讨。
现代汉语述结式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法和 句法结构上。随着语言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述结式的不对称现象。他 们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和解释,但尚未达成共识。
近年来,学者们开始采用认知语言学、语用学和语料库语言学等方法,对现 代汉语述结式的不对称现象进行深入研究。他们不仅语言本身的规则,还开始探 究语言使用者的认知和语境因素对述结式不对称的影响。
文献综述
现代汉语动结式配价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争议和 不足。其中,对于动结式的界定、配价的定义与计算方法、动结式与其它句法结 构的互动关系等方面是研究者们的重点。同时,现有研究多从语言学、句法学等 角度进行探讨,较少涉及认知方面的研究。

现代汉语比较句比较项的不对称研究论文[推荐5篇]

现代汉语比较句比较项的不对称研究论文[推荐5篇]

现代汉语比较句比较项的不对称研究论文[推荐5篇]第一篇:现代汉语比较句比较项的不对称研究论文摘要本文讨论了比较句中不对称的对象及其原因,笔者认为:比较句中的不对称是比较前项与后项的不对称,应该从句法语义层面来考察。

同时造成不对称的原因主要有比较前项的隐含及后项的省略。

关键词比较句比较项省略隐含一、引言比较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方法,也是人类在对客观世界(包括人类自身)的感知经验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重要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

投射于语言,比较就成为语言中普遍存在表达事物异同和高下的语法手段。

因此,比较句很早就受到语言学家关注,并成为研究热点。

比较句通常由比较项、比较点、比较结论、比较值四个方面组成。

由于比较项的复杂性,所以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十分必要。

在对比较句的比较项不对称现象进行研究时,有必要对比较项不对称的对象以及范围进行明确的界定。

二、不对称的对象以及范围的界定以往的研究观点认为:比较前项位于介词“比”之前,后项位于介词“比”之后且前项与后项在词类与句法结构上是完全相同的;同时“比”前的成分等于比较前项,“比”后的成分等于比较后项,若“比”前后的长度不相等,该“比”字句的比较项就是不对称的。

如对于如下的例子以往的研究学者就认为这是不对称的。

(1)我的书比他多。

(2)我的书比他的多。

仅从形式上看,这两个句子中的“比”前后项的长度是不同的,故有人认为这两个句子都是不对称的。

但在(1)句中,比较的是人,强调的语义比较的是“我”和“他”,也即比较前项是“我”,后项是“他”,比较点是书。

因此,(1)句是对称的。

在(2)句中,比较的是我的书和他的书,比较前项是“我的书”,后项是“他的”,比较点“书的数量”并没有出现。

在(2)句中,比较前项是名词性的偏正结构而后项是“的”字结构,两者在句法结构形式上是不平行的,自然也就是不对称的。

我们认为仅从形式来界定对称与否是不合语法事实的,这样只会无限制的扩大“比”字句不对称研究范围而造成无规律可循。

两面词语的语义偏移研究的开题报告

两面词语的语义偏移研究的开题报告

两面词语的语义偏移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词语作为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语言交流的重要工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一些既有正面含义,又有负面含义的词语。

这些词语通常被称为“两面词语”。

例如,“追求”既可以指追求理想和事业,又可以指对某个人或事物的执着追求;“狡猾”既可以表示智慧和心机,又可以表示卑鄙和阴险。

这些词语的语义偏移会对语言交流和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

因此,本研究选取两面词语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两面词语的语义偏移现象及其原因。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确定两面词语的语义偏移范畴。

通过分析现有研究和语料分析,确定两面词语的语义偏移类型和范畴。

2. 探究两面词语的语义偏移原因。

通过对两面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探究两面词语的语义偏移原因。

3. 分析两面词语的语义偏移对语言交流的影响。

通过对两面词语语义偏移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其对语言交流和理解的影响。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两面词语的语义偏移类型与范畴的分类。

通过收集家庭语料库中的两面词语,分析其语义偏移类型和范畴,并建立分类体系。

2. 两面词语的语义偏移原因的分析。

通过分析两面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及其相关因素,探究两面词语的语义偏移原因。

主要采用文献分析和实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3. 两面词语的语义偏移对语言交流的影响分析。

通过分析两面词语语义偏移的影响,探讨其对语言交流和理解的影响。

主要采用调查问卷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

四、论文结构和预期结果本研究论文结构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绪论、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与分析、结论与展望。

预期结果主要包括:1. 确定两面词语的语义偏移类型和范畴。

2. 探究两面词语的语义偏移原因,主要包括语用学、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方面。

3. 分析两面词语的语义偏移对语言交流的影响,主要包括语言理解困难、情绪交流误解、文化差异等方面。

浅议习得汉语“不”和“没”否定结构的偏误分析和教学对策

浅议习得汉语“不”和“没”否定结构的偏误分析和教学对策
五尧野不冶和野没冶否定结构的教学对策 第一,加强对野不冶和野没冶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教学 作为对外汉语教师,一定要了解并掌握好所要讲授内容的相 关知识点, 并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遥 所以在否定副词 野不冶和 野没冶的汉语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掌握好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要 从理论上对野不冶和野没冶的意义和用法做对比性分析,否则学生终 究无法区别野不冶和野没冶,以后仍然会出现这样的偏误遥 所以教师 应该首先对野不冶和野没冶否定结构的语义和语用有较深刻的了解 和认识,能够提前预测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的偏误及原因,这 样才能够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遥 另外教师重视对野不冶和野没冶的教 学袁要注重语法教学,应该注意讲清汉语野不冶和野没冶用法的特殊 性,进行深入分析,让学生理解其细微区别,而不应该放弃不教或 者为了赶进度而草草教完遥 第二袁加强对野不冶和野没冶的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汉语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设计研究袁 如果教师不注意在教 学过程中进行教学研究,这会导致教师对知识点的讲解深度不够, 教学工作也会很难取得显著的进步遥 另外,从中国汉语教学界对 野不冶和野没冶否定结构的研究现状来说,已经有了不少研究成果遥 所以,汉语教师应该注意借鉴并加强相关方面的教学研究,然后将 其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遥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师对野不冶 和野没冶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遥 第三袁重视野不冶和野没冶否定结构的偏误分析 通过对野不冶和野没冶否定结构的偏误分析,我们一般可以预测 学生习得这二者时的难点和对此的掌握程度遥 也就是说,对野不冶 和野没冶的使用偏误分析可以为汉语野不冶和野没冶否定结构的教学 提供一定的参考遥 因此,汉语教师应该经常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搜 集学生的偏误例子,进而通过对出现的偏误及时考察和总结,分析 其偏误产生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 野不冶和野没冶的特点和运用遥 并且,教师还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容 易发生偏误的地方,以便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遥 参考文献院 [1]刘月华尧潘文娱.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M].商务印书 馆,2001. [2]龙倩.浅谈否定副词野不冶和野没冶[J].安徽文学,2010,(05). [3]卢晓尧李文波尧余瑾.野不冶和野没(有)冶的偏误类型分析及对 外汉语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11,58. [4]黄伯荣尧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五版)下册[M].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9.

现代汉语社会称谓缺位现象考察

现代汉语社会称谓缺位现象考察

现代汉语社会称谓缺位现象考察翟玲玉【摘要】现代汉语社会称谓的缺位现象比较普遍.这一现象主要存在三种具体表现,即通用称谓语的缺位、专用称谓语缺位和不对称、零称谓现象,在实际语言生活中寻求解决社会称谓缺位问题的补偿策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称谓语的规范化.【期刊名称】《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6页(P55-60)【关键词】社会称谓;缺位;通用称谓语;专用称谓语;零称谓【作者】翟玲玉【作者单位】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贵州兴义 562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46社会称谓缺位现象可以分为两类,狭义的缺位和广义的缺位。

前者实质上是一种无呼可称的情况,确实没有一种被广泛认可的称谓语使用,主要表现为与女性有关的社会称谓、称呼陌生人的称谓和社会通称的缺位;而后者是说话人不确定与对方的关系而不知道该选择什么称谓才合适。

鉴于此,笔者专门设计了“关于当前社会称谓缺位现象的调查”问卷,对不同群体进行了问卷调查,为方便统计,我们对男性和女性各调查50人,共调查100份问卷。

本文将在对这两类现象进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主要描写现代汉语社会称谓缺位现象的具体表现,并加以分析和阐释,在实际语言生活中寻求解决社会称谓缺位问题的补偿策略,并对社会称谓语的规范化进行一定的思考。

汉语的称谓语自成系统,历史悠久。

这个系统为人们选择称谓语提供了条件,但是汉语称谓语不可能为每一个使用者提供在任何场合下都可以灵活自如地称呼对方的称谓,而汉语称谓系统的缺点主要表现在缺少对陌生人的称谓语上。

随着人们交际日益多样化,特别是陌生人交往增多,常出现交际双方缺乏适当称谓语来称呼对方的尴尬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称谓语缺位”。

陈建民(1989)在《语言文化社会新探》中认为,由于社会的进步和人们观念的更新,一些社交场合缺少一些确切、得体的称谓,形成了社交称谓中的缺位现象。

那么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使用情况究竟是怎样的呢?对此,我们针对不同群体作了一些相应的调查。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面称的不对称性及其缺位的语用研究凌德祥(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上海200030)摘 要:现代汉语面称是一个既简单而又复杂的系统。

一方面,常用、通用的面称相对较少;另一方面,面称又是一个古今交杂,具有多面性和多层级交织的动态系统,使用起来又是复杂多变的。

同时,随着社会语用环境的变化,上世纪中期开始,很多面称在实际运用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语用受到越来越大的局限。

汉语面称男女有别、长幼有序、地位分等,使得面称系统在不同年龄、性别、职衔等方面呈现出不对称性,由此在系统各层面产生大量面称缺位。

面称大量缺失与语用局限给交际带来诸多尴尬与不便。

深入研究面称系统的不对称性以及缺位面称的语用规律与交际策略,对汉语面称与语言交际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面称;不对称;缺位;语用中图分类号:H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85(2008)02-0041-05收稿日期:2007-12-03基金项目:本文为2007年度上海教育科学规划项目 上海地区汉语国际化方略研究 (编号B07050)成果之一。

!第五届全国语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沈阳.2007∀论文,有较大修改。

作者简介:凌德祥(1953# ),男,安徽合肥人,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厦门大学日本研究所客座教授。

研究方向:语言学、语义学、汉语教学。

代表作 语言与语言科学论 , 走向世界的汉语 等。

一、现代汉语的面称系统!称谓∀是在交际中可以用来称呼人的一些称代性词语。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历来重视交际中称谓、礼仪的得体性。

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第一部解释词义的专书 尔雅 在 释亲 章中就专门考释了亲属的称谓。

称谓在交际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没有称谓似乎很难开口交谈。

特别是面称,它不仅是启动人际正常交谈的钥匙,而且还为交谈设置了特定的情境,从而直接影响到交谈的成功与否。

一个贴切的面称常常就意味着叩开了成功的交际大门,从而为继续交际定下理想的基调。

!面称∀是相对于!背称∀而言的。

!面称∀是交谈双方直接面对面的称呼,!背称∀是不直接面对面地称呼。

现代汉语面称是一个既简单而又复杂的系统。

一方面,现代汉语常用、通用的面称相对较少,因为几乎在任何情况下、对任何人,我们好像都可以用!同志、先生/小姐∀和!师傅、老师∀等几个泛指性面称。

另一方面,现代汉语的面称又是一个古今交杂、具有多面性和多层级交织的复杂的动态系统。

要做到汉语交际更为确切得体,就必须进一步掌握好现代汉语复杂的面称系统。

现代汉语面称从语言角度可以分为!词类面称∀和!短语/复合类面称∀。

从语义或功能角度,词类面称还可以再分为!亲属(家庭)类∀、!姓名类∀、!社交类∀和!代词类∀面称等。

!短语/复合类面称∀还可以根据其复合的内部结构特性,再分为若干小类。

(一)词类面称1 人称代词面称。

如:你/你们#您/(您们)、大家。

括号里的词很少作面称,但口语中!大家伙儿∀就可面称了。

!你(们)∀偶作面称,但显得不客气。

2 亲属面称现代汉语常用亲属面称主要有:哥(哥)/兄-嫂(子) 姐(姐)#姐夫 表哥/表兄-(表弟) 表姐-(表妹)爸(爸)#妈(妈)/父(亲)-母(亲) 伯伯-伯母 叔叔-婶婶舅(舅)-舅妈 姑(姑)/姑妈(已婚)-姑父 爷爷#奶奶 外公#外婆2008年第2期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o 2,2008 (总第149期)Journal of Fujian N ormal U niversity (P 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General,N o 149亲属称谓中!弟、妹、儿、女、侄、甥、媳、婿、孙∀以及!大伯子、小叔子、大姑子和小姑子∀等一般很少独立作面称。

!兄和父母∀一般不作口头面称,多在书面上运用。

!堂哥/堂姐∀等以!哥/姐∀面称,!公/婆、岳父/母∀多面称!爸/妈∀。

近年来,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家庭中独生子女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年轻一代对传统的复杂的亲属关系不是很清楚。

3 社交类面称(1)关系面称。

如:师傅、老师、老板、恩人(2)职衔面称a 职业面称。

如:服务员、营业员、理发员、乘务员、邮递员、通讯员、售票员、司机、大夫、护士、警察、法官b 职务面称。

如:司令员、军长、师长、旅长、团长、营长、连长、排长、班长主席、总理、部长、司长、厅长、局长、处长、科长、股长省长、市长、县长、区长、乡长、村长、组长 校长、院长、馆长、总务长、教务长、秘书长总经理、经理、总编(辑)、总工(程师)、总设计师、主任、所长c 职称面称教授、主任(医师)、高工/(高级工程师)、工程师、技术员d 军衔面称。

如:元帅、将军、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中尉、少尉、上士、中士、下士e 学衔面称。

如:博士、硕士4 姓名面称汉语中一般不可以直接对长辈、年长者或地位高的人当面直呼其名。

全称姓名,如!王太白∀、!欧阳永红∀,一般用来面称平辈或晚辈的人,面称比较熟悉或关系亲近的人一般显得比较正规且有一定距离感。

两字/双音节(姓加名、复姓或名字)面称则比较亲近随便。

如!欧阳∀、!永红∀等。

单字/单音节(姓或名)面称一般更为亲昵,多用来面称特别亲切的人(恋人或夫妻)。

如面称!王∀、!欧∀、!白∀和!红∀等。

单字名在书面语中适用对象相对较宽。

5 泛指面称(1)礼貌性/公共交际泛指面称。

如:先生-小姐、同志、朋友(口语中用有些江湖味,书面中用有些文学味)、老爷/先生-夫人/太太/少爷-小姐(旧称,现偶用)。

(2)借用亲属称谓词泛指面称。

如:市民阶层多使用:大爷-大妈 大叔-大婶 大哥-大姐知识阶层多使用:伯父/伯伯-伯母 叔叔-阿姨(3)关系面称的泛化。

如:老师、老板、师傅。

另外一些文言保留词!阁下、足下、陛下、殿下∀等,在特殊情况下还用。

!阁下∀、!足下∀一般较为庄重尊敬。

!陛下∀、!殿下∀现一般仅在外交场合专用来称呼外国皇室重要成员。

6 号称面称包括绰号或称号。

称号用来作面称较少,主要如!明星∀、!劳模∀等。

绰号是根据某人的突出特征而起个名儿来代称。

这类面称属于开放类,数量较大。

绰号面称主要在熟人中常用,一边显得比较亲切。

面称不太熟悉的人一般不太庄重,一般也很少用来面称长辈或上司。

如:!黄毛∀、!黑皮∀、!瘦子∀、!胖子∀、!小个子∀、!大个子∀等。

(二)短语/复合面称有些不能独立用于面称的称谓或称代性词语通过短语形式或复合形式往往也可以用作面称。

如!记者∀、!士兵∀、!女士∀等,一般很少可以单独面称,但!张记者∀、!士兵们∀、!王女士∀构成短语或复合形式则多可以直接作面称。

这类面称根据起内部结构,主要还可以分为!短语面称∀和!复合面称∀两类。

1 短语面称。

这类面称由短语构成,其内部一般最多只含1个称谓语。

(1)!们∀字短语面称。

差不多所有社会性、礼貌性称谓加!们∀,构成复数形式都可以用来面称。

这样大批原本不能独立用于面称的词语都可用于面称了。

如:士兵们、学生们、教师们、工人们、编辑们、讲师们、同学们、孩子们、兄弟们、弟兄们(2)语气词短语面称!(我的)X哎/啊∃∃∀格式中!X∀几乎可42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以为除代词以外的所有称谓。

这种面称,随语气(词)的不同意思有所区别。

如语气较短促、欢快表示亲昵,语气绵长带有颤音多为恳求。

如:儿(子)哎/班长哎/老板哎/同志啊/大个子啊/王芳哎(3)!老∀字短语面称a 老+姓/称谓。

如:老王(同志)、老李(先生)、老马(师傅)、老王(头儿)、老大妈、老大姐、老大哥、老人家。

称呼较熟悉的成年人,口气有些随便。

再加礼貌称谓较郑重其事。

!老∀除了表示年长外,有时与职务称谓词构成复合面称,含有!前(任)∀的意思。

如相对于!现任∀称!老局长∀指!前任局长∀,按多年前为自己上级时的职务称!老班长∀等含!以前的∀意思,显得亲切尊敬而关系不同寻常。

中青年女性一般不愿接受这种面称,但男子较乐意。

这是由于男女心理差异造成的。

一般男子喜欢更成熟一些,女子则喜欢被别人看得更年青一些。

!老王头儿∀类面称多用来称呼很熟悉的老年男性,用于比较亲近随便的口语中。

b 姓/名+!老∀面称。

如:王老、安石老、安老、石老。

尊称德高望重或身份较高的老人,较为高雅。

知识界喜用。

(4)!大/小∀短语面称。

如:a 大/小+姓。

如:大(老)王/小(老)王、大李/小李b 大/小+称谓词这两类类格式中的!大∀和!小∀的意义与!大妈∀、!大哥∀中意义不太相同。

首先,!大妈∀等中的!大∀并不与!小∀相对。

其意义已经完全虚化。

因这种面称前面还可再加!老∀,如!老大妈∀等。

而这两类中的!大∀和!小∀仍保留实义。

一是表年纪长幼的区分,如!大李∀和!小李∀,!大王芳∀和!小王芳∀;有时也有区别身材大小的含义,这要在特定语境中去体会。

二是与职衔类配合使用,强调地位的重要与否,有些轻松玩笑的意味。

如!大军长∀、!小科长∀等。

另外,!大哥哥∀和!大姐姐∀多为儿童语言,!小弟弟∀和!小妹妹∀多为对儿童面称。

另外,如:大老李/小老李老姑/小姑;老班长(!年长的班长∀或!原来的、老早(以前)的班长∀);老大学生(如!他爸爸妈妈是老大学生∀、!我们77、78级学生中很多人是老大学生∀)。

(5)!的∀字短语面称主要为动宾词语加!的∀组成的面称。

其中动宾词语主要有表示某种工作性质或某人所具有行为特征两类。

前者相当于职业称谓,后者带有临时起绰号性质。

!的∀字短语面称比较能产,使用时大多显得不是十分庄重和尊敬,但在熟人中使用显得比较亲近。

如:职业:开车的、送信的、理发的、卖票的、当兵的、修车的特征:戴眼镜的、穿蓝衣服的、看书的、吃瓜子的、抽烟的2 复合面称(两个或两个以上称谓的复合)(1)代词复合面称a 人称代词复合面称。

如:您二(几)位、哥几位、(孩子)他/她+X面称。

这类面称多为民间的家长借子女身份称呼其亲属或上级等。

!X∀为亲属称谓或部分职务官衔或关系称谓词。

如:(孩子)他爸(爸)、他大妹(子)、他大哥;他师傅、他老师。

b 指示代词复合面称。

如:这(一~几)位-那(一~几)位;诸位、各位、诸公、列位。

!这/那位∀作面称也不太客气。

!诸位∀等用来提请众人注意的开场白。

!诸公∀多是知识界对男子(相当于!各位∀)的面称,带有恭敬意味。

!列位∀仿说书口吻,有些戏谑意味。

c 你这(个)+称谓面称。

如:你这个助教、你这个大伯子、你这个同学。

这类面称多带有责备性,适用范围很宽。

但!你/您+老(人家)∀面称则表示尊敬。

(2)姓名复合面称(姓名全称或简称加上称谓构成的面称)。

如:张记者、王编辑、刘总(经理)、王工(程师)、林芳小姐、王副军长、王副市长!姓+公∀形式多表对男子的尊称,知识界喜用。

(3)社交类复合面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