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械科规章制度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通用32篇)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通用32篇)医疗器械管理制度篇11、全院各科室所需用的医疗器械、仪器、设备均由医疗设备管理委员会和院领导审批后,交设备科负责采购、供应、调配、管理和维修,并由该科监督其维护和保养。
2、各科室所有的医疗器械、仪器设备必须一律造册登记,千元以上或进口的贵重设备,要建立技术档案,制定出详细的使用操作规则,严格执行一械一卡一档,专人使用、维护和保养制度,一般常用的医疗设备要建册登记,专人或兼职保管,如违反操作常规造成器械、仪器的损坏、变质,应视情节轻重追究责任并予以处分。
3、各科需新添的贵重器械、仪器设备,必须由科室负责人填写申请单,报设备科审查后做出意见,提交医疗设备管理委员会论证和院领导审批,由设备科会同购置科室、财务科一起集体参与谈判,方为生效。
一般常用的器械设备,由科室申报计划,设备科按计划进行采购供应。
不准科室或个人私自购置器械、仪器设备,违者财务科拒绝付款。
如强行购置造成经济损失,视其情节轻重对当事人及科室负责人追究经济责任。
4、需要维修的器械、仪器设备,应填写维修申请单报设备科,由设备,科组织维修,如器械未发生故障而擅自停机、停产造成的经济损失,应由科室负责经济责任。
5、报废的器械、仪器设备,由科室负责人填写报废申请单报设备科,由设备科派员鉴定属实,报院医疗设备管理委员会和领导批准后才能报废。
经批准报废的设备,由科室送交设备科入库保管。
6、各科室领取新添的器械、仪器设备,若无客观原因,一个月内应投入使用,否则,科室负责人要向院领导写出书面检查,并视具体情况给予经济处罚。
所有投入使用的贵重器械仪器设备,必须建册登记工作量,以备考查。
7、申报维修的器械及仪器设备,必须由科室负责清洁工作,否则,维修人员有权拒绝维修或退回科室,如科室拒不执行,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设备科有权追究科室负责人和保管人的责任。
8、大型进口的贵重仪器,到了保养期科室应安排保养,否则,机构损坏造成的损失,应追究科室负责人和保管人的责任。
药械科工作制度

器械科工作制度
1、凡属医疗所需的仪器设备,由器械科统一负责采购、调配、供应、管理和维修,其它科室及个人未经批准,不许擅自购置;否则后果自负。
2、每年根据科室采购申请表编制采购计划,经院长办公会批准同意后执行。
3、一般医疗器械,按计划的品名、规格、型号、数量进行采购。
贵重仪器会同有关科室人员进行采购。
4、凡购入的器械,必须履行严格的出入库手续。
5、购入或调入的国内外贵重仪器,由器械科的有关人员共同验收,合格后入库建帐立卡,建立仪器技术档案,移交有关科室使用与管理。
使用中发现问题要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按规定进行处理(包括办理索赔)。
6、器械库按照仪器性质分类保管,帐物相符,注意通风、防潮,保持整洁,防止损坏丢失。
7、失去功能或无维修价值的医疗器械,按规定行报废手续。
贵重仪器的报废、报换、变价、转让或无价调拨,由科室填写申请单,经药械科审核后报送院领导审批。
8、各科室需要维修的仪器,应填写修理申请书,交器械科进行维修。
各种医疗器械的请领和保管,须由专人负责,贵重仪器应指定专人使用,定期维护保养。
9、维修人员应定期深入科室进行检查修理,保养大型、贵重仪器要制定中修、大修计划。
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10、做好仪器设备技术资料整理与保管工作。
做好维修备件的采购工作。
11、掌握市场信息,充分利用医疗器械定货会、展销会以了解市场行情,为临床工作者当好参谋。
12、配合临床开展医疗设备、仪器的科学研究工作。
仪器设备科室管理规章制度

仪器设备科室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仪器设备科室的管理工作,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保障医疗质量,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仪器设备科室全体工作人员,并被作为管理指导的依据。
第三条仪器设备科室的主要工作职责包括设备管理、设备维护、设备使用培训等。
第四条仪器设备科室的管理遵守科室主任的领导及医院管理委员会的规章制度。
第五条仪器设备科室应当按照国家和医院的相关规定开展工作,并保证设备使用和维护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第六条仪器设备科室应当认真执行医院和科室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内部协作,促进工作的高效进行。
第七条仪器设备科室应当密切配合临床各科室的工作,提供及时的技术支持。
第八条仪器设备科室应当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专业素质,确保工作的质量。
第二章设备管理第九条仪器设备科室应当建立设备档案,详细记录设备的基本信息、购置记录、安装维护等情况。
第十条仪器设备科室应当严格遵守设备的使用规程,杜绝违规操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一条仪器设备科室应当进行设备的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和可靠使用。
第十二条仪器设备科室应当对设备进行定期的保养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第十三条仪器设备科室应当建立设备库存清册,做好设备的统一管理。
第十四条仪器设备科室应当定期清点设备,发现遗失或损坏应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
第十五条仪器设备科室应当做好设备的更新与淘汰工作,保证设备的先进性和功能性。
第三章设备维护第十六条仪器设备科室应当建立设备维护制度,明确维护工作的责任人和流程。
第十七条仪器设备科室应当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八条仪器设备科室应当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注意设备的清洁与保养。
第十九条仪器设备科室应当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测和调试,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状态。
第二十条仪器设备科室应当建立设备故障维修记录,记录设备故障的情况和处理方式。
第二十一条仪器设备科室应当及时响应设备故障报警,并采取有效的维修措施。
医疗器械日常维护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日常维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本规章制度旨在规范医疗器械的日常维护工作,确保医疗器械的正常运行,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
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内全部医疗部门、临床科室和病房使用的医疗器械的日常维护工作。
第三条责任分工1.医院管理负责人负责订立医疗器械日常维护管理制度,并监督其执行情况。
2.医务部门负责医疗器械的采购和维护工作。
3.医疗部门负责医疗器械的使用和维护工作。
4.医疗器械管理部门负责医疗器械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
第二章医疗器械日常维护第四条维护人员与培训1.维护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医疗器械使用和维护的专业知识,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认证。
2.医疗器械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培训,提高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知识储备。
第五条设备验收1.医疗器械的采购需经过严格的设备验收,确认其符合医疗质量和安全要求。
2.验收人员应依照验收标准,对设备的外观、功能、安全性进行全面检查。
3.已验收合格的医疗器械应编制验收报告,登记入库并标注合格标志。
第六条使用前检查与维护1.每次使用医疗器械前,操作人员应对其进行检查,确认设备正常工作。
2.检查内容包含设备外观、电源线、接线端口、显示屏、操作按钮等,确保完好无损。
3.如发现异常情况,操作人员应立刻停止使用,并向医疗器械管理部门报告。
第七条日常保养与清洁1.医疗器械管理部门应订立日常保养计划,明确保养内容和保养周期。
2.对于易受污染的医疗器械,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并记录在册。
3.使用液体消毒剂时,应依照使用说明稀释和操作,避开过量使用。
第八条设备维护和修理与更换1.如医疗器械显现故障或损坏,操作人员应立刻停止使用并向医疗器械管理部门报告。
2.医疗器械管理部门应依照维护和修理计划,及时布置专业人员进行设备的维护和修理和更换。
3.维护和修理期间,应设置临时替代设备以保证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
药械科规章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院药械科的管理,确保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合理使用,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我院药械科所有工作人员、药品和医疗器械的采购、储存、调剂、使用、监测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药械科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我院相关规定,确保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
第二章人员管理第四条药械科应配备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人员,包括药师、药士、药剂师等,负责药品和医疗器械的采购、储存、调剂、使用、监测等工作。
第五条药械科工作人员应定期接受业务培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
第六条药械科工作人员应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各项活动,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第三章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第七条药品和医疗器械的采购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和医院规定进行,确保采购渠道合法、质量可靠。
第八条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储存应按照药品和医疗器械的性质、规格、剂型、有效期等进行分类存放,保证储存条件适宜。
第九条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调剂应遵循合理用药原则,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第十条药械科应建立健全药品和医疗器械的使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制度,对处方进行审核、调配、核对,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第十一条药械科应定期对药品和医疗器械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确保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
第四章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第十二条药械科应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对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进行收集、报告、分析、处理。
第十三条药械科工作人员应认真执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及时向医院和相关部门报告药品不良反应。
第五章考核与奖惩第十四条药械科工作人员的考核应包括业务水平、服务质量、职业道德等方面,考核结果作为奖惩依据。
第十五条对在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六条对违反本规章制度的个人或集体,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警告、记过、降职、解聘等处分。
第六章附则第十七条本规章制度由药械科负责解释。
医院器械科的规章制度

医院器械科的规章制度第一章绪论第一条为了规范医院器械科的管理,提高医疗器械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医院器械科是医院内部负责医疗器械采购、维护、保养、管理、监督和使用安全等工作的专业部门。
第三条医院器械科的工作宗旨是:以患者为中心,质量第一,安全至上,服务至上。
第二章器械科组织结构第四条医院器械科设主任一名,副主任一名,技术人员若干名。
第五条医院器械科设备有闲杂区、清洗消毒区、材料库房、维修区等。
第六条医院器械科每年必须进行一次消毒器械清点和入库验收。
第七条医院器械科每月必须进行一次器械消毒效果抽查。
第八条医院器械科必须定期开展器械使用培训,提供必要的培训资料。
第九条医院器械科要建立健全器械采购评审制度,不得私自购买医疗器械。
第三章器械采购管理第十条医院器械科负责编制医院的器械采购计划,每年定期进行器械采购招标。
第十一条医院器械科严格执行器械采购审批流程,确保医院器械采购合理、合法、公开、透明。
第十二条医院器械科负责对器械供应商进行资质认定和定期评估,确保器械供应商品质可靠。
第四章器械保养维护管理第十三条医院器械科负责对医疗器械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
第十四条医院器械科负责制定医疗器械维护保养计划,确保器械运行正常,安全可靠。
第十五条医院器械科负责建立医疗器械维修记录,经常性开展设备维修检查。
第五章器械使用管理第十六条医院器械科负责建立医疗器械领用、归还登记制度。
第十七条医院器械科负责对医疗器械的使用进行管理和监督。
第十八条医院器械科负责组织开展医疗器械使用培训和考核工作。
第六章器械安全管理第十九条医院器械科负责监督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
第二十条医院器械科负责建立医疗器械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
第二十一条医院器械科负责定期进行医疗器械使用风险评估。
第七章器械科考核评价第二十二条医院器械科每年进行一次绩效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措施。
第二十三条医院器械科每季度组织一次安全检查,对医疗器械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估。
医院医疗器械科工作制度

医院医疗器械科工作制度1. 引言医疗器械科作为医院的重要部门,负责管理和维护医疗器械设备的运行和有效使用。
为了保证医疗器械科的工作高效进行,提高工作质量和安全性,制定本工作制度。
2. 工作职责2.1 负责医疗器械设备的采购和配置•根据医院的需求,定期进行医疗器械设备的采购和配置。
•负责仪器设备的验收和调试,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按规定使用。
2.2 负责器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制定设备的保养计划,并负责设备的定期保养和维修。
•指导和培训相关人员进行设备的正确操作和保养。
2.3 协助医疗科室进行器械设备的使用培训•协助医疗科室进行相关设备的操作培训,提供技术支持和解答疑问。
•组织培训班和讲座,提高医务人员对器械设备使用的能力和水平。
2.4 设备的清洗和消毒管理•制定设备的清洗和消毒工作方案,并监督其实施情况。
•负责清洗和消毒设备的采购和管理,确保设备清洗和消毒符合卫生要求。
3. 工作流程3.1 设备采购和配置流程•根据医院的需求,制定医疗器械设备的采购计划。
•将采购计划提交给相关部门审批,并进行设备供应商的选择和谈判。
•完成设备采购手续后,对器械设备进行验收和调试,确保其符合要求。
3.2 设备维护和保养流程•制定设备维护计划,明确保养的时间和方法。
•指定专人负责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工作,记录设备的保养情况。
•发现设备故障时,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确保设备能够正常使用。
3.3 设备使用培训流程•根据医疗科室的需求,制定设备使用培训计划。
•安排培训师和培训时间,进行设备使用培训。
•培训结束后,组织考核并发放相应的培训证书。
3.4 设备清洗和消毒流程•制定设备清洗和消毒的具体操作流程,包括消毒液的配制和使用方法。
•指导医务人员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设备的清洗和消毒。
•定期检查清洗和消毒情况,并记录在册。
4. 工作纪律和考核4.1 工作纪律•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遵守职业道德和工作纪律。
•保守医疗机密,不得泄露患者信息。
医疗器械维修科规章制度

医疗器械维修科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疗器械维修科的管理工作,确保医疗器械的正常使用和维修,保障病患的安全,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医疗器械维修科是医疗机构的重要部门,负责医疗器械的维修检测工作,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第三条医疗器械维修科应当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性能稳定。
第四条医疗器械维修科应当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不断提高维修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第五条医疗器械维修科应当定期进行设备维修保养和质量检测,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性。
第六条医疗器械维修科应当建立健全设备档案管理制度,完善设备维修和维护记录,确保维修过程可追溯。
第七条医疗器械维修科应当加强与供货商和生产厂家的沟通和合作,及时了解设备信息和维修技术,稳定设备质量。
第八条医疗器械维修科应当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做好设备故障处理和病患转移工作,保障病患安全。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九条医疗器械维修科设主任一名,副主任一名,技术人员若干名,医学工程师若干名。
第十条主任负责医疗器械维修科的日常管理工作,副主任协助主任工作。
第十一条技术人员负责医疗器械的维修工作,医学工程师负责医疗器械的检测和质量控制工作。
第十二条医疗器械维修科应当根据业务需要,设立维修组、检测组、质控组等专业组织。
第十三条维修组负责医疗器械的日常维修工作,检测组负责医疗器械的性能检测,质控组负责医疗器械的质量控制。
第十四条医疗器械维修科应当建立健全人事管理制度,定期进行绩效考核和培训评估,激励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三章工作职责第十五条主任负责医疗器械维修科的管理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和预算,负责技术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第十六条技术人员负责医疗器械的维修工作,包括设备故障排查、维修和保养,通报设备异常情况和处理结果。
第十七条医学工程师负责医疗器械的检测和质量控制工作,包括设备性能检测、使用调试和质量把关。
医疗设备管理规章制度7篇

医疗设备管理规章制度7篇医疗设备管理规章制度精选7篇医疗设备是医疗、科研、教学、机构、临床学科工作的最基本要素,关于医疗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医疗设备管理规章制度,欢迎大家来阅读。
医疗设备管理规章制度【篇1】一、为加强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工作,降低医疗器械临床使用风险,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根据《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的规定和要求,由医院医疗器械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制定本制度。
二、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是指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中涉及的医疗器械产品安全、人员、制度、技术规范、设施、环境等的安全管理。
三、为确保进入临床使用的医疗器械合法、安全、有效,对首次进入我院使用的医疗器械严格按照医院的要求准入;对器械的采购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采购规范、入口统一、渠道合法、手续齐全;将医疗器械采购情况及时做好对内公开;对在用设备及耗材每年要进行评价论证,提出意见及时更新。
四、疗器械采购、评价、验收等过程中形成的报告、合同、评价记录等文件进行建档和妥善保存。
五、事医疗器械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学历,技术职称或者经过相关技术培训,并获得国家认可的执业技术水平资格。
六、对医疗器械临床使用技术人员和从事医疗器械保障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建立培训,考核制度。
组织开展新产品,新技术应用前规范化培训,开展医疗器械临床使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操作规程等相关培训,建立培训档案,定期检查评价。
七、临床使用科室对医疗器械应当严格遵照产品使用说明书,技术操作规范和规程,对产品禁忌症及注意事项应当严格遵守,需向患者说明的事项应当如实告知,不得进行虚假宣传,误导患者。
八、发生医疗器械出现故障,使用科室应当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设备科按规定进行检修,经检修达不到临床使用安全标准的医疗器械,不得再用于临床。
九、发生医疗器械临床使用不良反应及安全事件,临床科室应及时处理并上报质控科及委员会,由质控科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及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
三类医疗器械医疗机构规章管理制度

三类医疗器械医疗机构规章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三类医疗器械在医疗机构中的管理,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和可靠,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三类医疗器械的采购、验收、储存、使用、维护、维修、报废等环节的管理。
第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三类医疗器械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加强医疗器械的规范化管理,确保医疗器械的正常运行和患者的安全。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将三类医疗器械的管理纳入质量管理体系,按照质量管理的要求,做好医疗器械的采购、验收、储存、使用、维护、维修、报废等工作。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三类医疗器械的培训和宣传,提高医务人员对医疗器械的认识和操作技能,保障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
第二章采购与验收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从具有合法资格的企业购进三类医疗器械,并保存相关资质证明文件。
第七条医疗机构在采购三类医疗器械时,应当核实产品的注册证或者备案凭证,并保存复印件。
第八条医疗机构在采购三类医疗器械时,应当核实产品的生产批号、有效期等信息,并保存相关证明文件。
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器械采购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医疗器械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生产厂家、购货单位、购货日期、验收日期等。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对采购的三类医疗器械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包括:医疗器械的外观、包装、标签、说明书、配件、产品质量证明文件等。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对验收不合格的三类医疗器械进行标识,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三章储存与保管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为三类医疗器械设立专门的储存场所,确保医疗器械的储存条件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要求。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储存的三类医疗器械进行检查,确保储存的医疗器械安全、有效。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对三类医疗器械进行分类管理,确保医疗器械的标识清晰、明确。
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对三类医疗器械进行编号,并建立医疗器械使用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医疗器械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使用科室、使用日期、维修日期等。
器械室规章制度内容怎么写

器械室规章制度内容怎么写第一条为规范器械室管理,提高器械室工作效率,保障器械安全使用,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器械室是学校教学科研的重要场所,所有使用器械室的人员必须遵守本规章。
第三条器械室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严格执行本规章,认真履行管理职责。
第四条器械室管理人员应当做好器械的清点、维护和修理工作,确保器械的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
第五条器械室管理人员应当定期开展器械的巡检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器械的质量和完好。
第六条使用器械室的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熟悉器械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严禁未经许可擅自操作器械。
第七条使用器械室器械必须按照规定流程进行借用和归还,不得私自调换器械位置或乱放器械。
第八条使用器械室器械过程中,必须按规定使用器械,注意安全操作,杜绝任何不当行为或操作。
第九条使用器械室器械过程中,必须保持器械室的整洁和安静,不得在器械室内吸烟、喧哗或玩耍。
第十条使用器械室器械过程中,若发生器械损坏或故障,必须及时报告管理人员处理,并按规定流程进行维修或更换。
第十一条使用器械室器械过程中,不得擅自进行器械的改动或维修,必须由专业人员操作。
第十二条使用器械室器械过程中,应当遵守器械室管理人员的管理规定,服从指挥,不得违反规章制度。
第十三条对于违反本规章的行为,器械室管理人员有权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如警告、记过、停止使用器械等。
第十四条对于严重违反本规章的行为,器械室管理人员有权通报学校领导并进行处理,如停用器械室使用权或进行其它相应处罚。
第十五条本规章由学校领导审核通过,并由器械室管理人员执行,如有需要修订,需报学校领导审核后执行。
第十六条本规章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未尽事宜,由器械室管理人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学校管理规定决定。
器械室规章制度,旨在规范器械室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器械安全使用。
希望所有使用器械室的人员认真遵守,共同努力,共同维护良好的器械使用环境。
医疗器械操作规范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操作规范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管理目的为确保医疗器械操作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规范性,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订立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各科室、病区和相关人员在使用医疗器械过程中的操作行为。
第三条定义1.医疗器械:指用于防备、诊断、治疗、病情监测、手术和病愈等医疗活动的设备、器具、料子和其他仿佛或相关的物品。
2.操作人员:指具备相应资格和技术的医护人员。
第二章基本要求第四条资质要求1.医疗器械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从业资格和技术培训证明。
2.医疗器械操作人员应持有效的健康证明,确保身体健康,能够经受相应的工作压力。
第五条操作环境要求1.医疗器械操作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设施,确保空气清新。
2.医疗器械操作室应保持干净乾净,无杂物堆放,设备放置有序。
3.医疗器械操作室应配备必需的灭菌设备和消毒用品,保证器械的清洁、消毒。
第六条操作规范要求1.操作人员应遵从医疗器械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正确操作医疗器械。
2.操作人员应定期参加培训,了解和掌握最新的医疗器械操作知识和技术。
3.操作人员应做好操作记录,及时记录医疗器械的使用情况、维护情况和异常情况等。
第三章操作流程和掌控第七条操作流程1.操作人员在操作医疗器械前,应全面检查医疗器械的完整性和使用期限,如发现损坏或过期的器械,应立刻予以报废。
2.操作人员应依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正确组装和调试医疗器械。
3.操作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必需的术前准备,并告知患者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4.操作人员应依据需要,采取必需的消毒和洗手措施。
5.操作人员应在操作过程中保持专注,严禁离开操作台和医疗器械。
第八条安全掌控1.操作人员应时刻注意医疗器械的运行状态,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刻停止操作并报告上级。
2.操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协作,搭配其他相关人员完成操作任务。
3.操作人员应定期对医疗器械进行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查和校准医疗器械的性能指标。
4.操作人员应定期向上级汇报医疗器械的使用情况和维护情况。
药房医疗器械监规章制度

药房医疗器械监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药房医疗器械的管理,保障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药房医疗器械管理工作的人员,包括但不限于药房医疗器械管理员、操作员等。
第三条药房医疗器械管理应遵循依法经营、科学管理、诚信服务的原则,维护医疗器械的合法权益与用户的健康权益。
第四条药房医疗器械管理工作应当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并严格执行本规章制度的要求。
第二章药房医疗器械的购进管理第五条药房购进医疗器械应向具有医疗器械销售资质的企业购买,保障医疗器械的合法来源。
第六条购进的医疗器械应当具有合法的产品注册证或备案凭证,并保留购进凭证、产品合格证明等相关资料。
第七条药房医疗器械管理员应对购进的医疗器械进行质量检验,保证医疗器械的合格性。
第八条对于过期、已损坏或失效的医疗器械,药房医疗器械管理员应及时报废,不得用于销售或使用。
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第三章药房医疗器械的入库管理第九条药房医疗器械管理员应在医疗器械入库前,对医疗器械的种类、数量、质量等进行核对和验收。
第十条医疗器械的入库应当按规定的存放要求进行摆放,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和卫生。
第十一条对于入库医疗器械,应当制定相应的分发计划,并明确分发责任人。
第十二条入库的医疗器械应当进行清点和登记,确保医疗器械的流通情况清晰可查。
第四章药房医疗器械的销售管理第十三条药房医疗器械销售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销售未经注册备案的医疗器械。
第十四条购买医疗器械的人员应提供相关的采购凭证和身份证件,药房医疗器械管理员应核对清楚后方可出售。
第十五条在销售医疗器械时,应当提供购买凭证和相关的使用说明,告知用户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十六条对于有可能对用户造成伤害的医疗器械,药房医疗器械管理员应当进行专业指导和提示。
第五章药房医疗器械的库存管理第十七条药房医疗器械的库存管理应实行先进的管理方法,保持医疗器械的更新性和流动性。
器械室规章制度范本最新

器械室规章制度范本最新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器械室管理,维护设备设施安全,保障器械被正常使用,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器械室的管理工作,并严格执行。
第三条器械室是本单位的重要设施,负责存放各类器械设备,并提供维护、维修、保养等服务。
第四条器械室的管理人员应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严格执行本规章制度。
第五条本规章制度由器械室负责人负责解释,并不定期进行修订。
第二章器械室使用规定第六条器械室使用范围包括存放器械设备、提供器械设备使用服务等。
第七条器械室的开放时间为每天上午9:00至下午5:00,如有特殊情况需提前申请。
第八条器械室使用人员需要提前向器械室管理员登记,并按规定填写申请表。
第九条器械室使用人员需按照指定的操作流程使用器械设备,不得擅自更改设备设置。
第十条器械室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归还器械设备,并对设备进行清洁消毒。
第三章器械室设备维护规定第十一条器械室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二条器械室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不得随意操作。
第十三条器械室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报修,并由专业技术人员处理。
第十四条使用人员在使用器械设备时,应遵守设备操作规范,避免造成设备损坏。
第四章器械室安全管理规定第十五条器械室应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检查,确保设备及周围环境安全。
第十六条使用人员在器械室内应遵守安全规定,严禁违章操作。
第十七条当发生事故时,应立即报告器械室负责人,并做好事故处理工作。
第十八条器械室负责人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使用人员的安全意识。
第五章器械室卫生管理规定第十九条器械室应保持干净整洁,定期进行卫生清洁。
第二十条使用人员需自觉保持个人卫生,不得在器械室内吸烟、饮食。
第二十一条器械室设备及用具应定期进行消毒,保证使用安全。
第六章其他规定第二十二条如有其他未尽事宜,可向器械室负责人提出申请,并经批准后实施。
第二十三条违反本规章制度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处罚,情节严重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诊所器械管理制度

诊所器械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诊所器械的管理,保障患者的安全,提高诊所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诊所所有器械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诊所器械管理应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安全、有效、合理使用为原则,遵循法律法规、规范要求,加强管理,全面提升器械使用效能。
第四条诊所负责人应当重视器械管理工作,责成医疗卫生机构专门组织技术人员,加强器械的选择、购买、验收、储存、使用和定期检测工作,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第五条诊所负责人应当积极配合政府医疗器械监督管理部门,对诊所器械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接受该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第六条器械管理应遵循“科学管理、规章制度、依法合规、诚实信用”的原则,倡导精细化管理,做到规范操作、合理使用、安全保障。
第七条本制度定期进行修订和完善。
第二章器械采购管理第八条诊所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医疗器械采购程序进行采购,确保器械的质量和安全;第九条诊所应当建立医疗器械的采购档案,详细记录采购的器械名称、规格、数量、厂家名称、注册证号等信息;第十条诊所应当对医疗器械的使用情况和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跟踪调查,对器械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价,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情况。
第十一条诊所负责人应当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医疗器械的采购工作,确保器械的及时采购和供应;第十二条诊所应当按照医疗器械采购程序,通过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等方式选择合格的供应商,签订正式合同进行采购。
第十三条诊所应当对医疗器械的保养、维修、更换等情况进行记录和管理,制定相应的维护计划,确保器械的正常、安全使用。
第三章器械使用管理第十四条诊所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器械使用档案,记录医疗器械的种类、规格、数量和使用情况等信息,定期进行更新和维护;第十五条诊所应当对医疗器械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器械正常使用和安全保障;第十六条诊所应当建立医疗器械的使用标准,规范器械的使用流程和操作规范;第十七条诊所应当对医疗器械使用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价,确保器械的使用效果和患者的治疗效果;第十八条诊所应当建立医疗器械的使用培训机制,对临床医生和医护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其医疗器械使用能力和技术水平。
医疗机械科工作制度

医疗机械科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医疗机械科(以下简称“科室”)是在院长领导下工作的具体执行部门,负责医院医疗器械的采购、验收、使用、维护、维修、报废等工作。
科室全体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医院规章制度,确保医疗器械安全、有效、合规使用。
第二条科室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强化医疗器械的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为临床提供及时、高效、优质的服务。
第三条科室设有一位科长,若干名副科长及工作人员。
科长负责科室全面工作,副科长协助科长开展工作,工作人员按照分工负责相应的工作。
第四条科室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医疗器械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医疗器械采购与验收第五条医疗器械采购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医院采购政策。
第六条采购前,科室应进行需求分析,明确采购的医疗器械品种、数量、技术参数等,并向院长提交采购申请。
第七条采购过程中,科室应按照医院规定选择合格的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确保医疗器械质量。
第八条医疗器械到货后,科室应组织验收,验收内容包括:外观、数量、规格、技术参数等。
验收合格的医疗器械应及时办理入库手续。
三、医疗器械使用与管理第九条医疗器械使用前,科室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临床医护人员熟练掌握医疗器械的使用方法、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第十条科室定期对医疗器械进行巡检,确保其安全、有效运行。
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第十一条医疗器械发生故障时,科室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维修,确保临床需求不受影响。
维修记录应详细完整,并存档备查。
第十二条科室应建立健全医疗器械使用档案,包括医疗器械基本信息、使用记录、维修记录等,以便追溯和管理。
四、医疗器械维护与保养第十三条科室制定医疗器械维护保养计划,明确维护保养的内容、周期、责任人等。
第十四条科室定期对医疗器械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性能稳定、使用寿命延长。
器械科规章制度

器械科规章制度器械科规章制度一、前言为了规范器械科工作,保障人员安全和设备使用效果,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器械科职责1. 负责器械设备和器械药品的购置、维护、保养、管理及检测。
2. 组织开展各项器械科工作,制定器械管理制度及技术标准等。
3. 做好器械科设备使用记录,定期进行设备检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 对医疗机构内使用的医疗设备进行定期维修及保养,确保设备正常使用。
5. 对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加强设备管理工作。
三、器械购置1. 器械科应根据医院的需求,结合市场需求、价格、品质等因素进行选择,确保购置质量和价格的合理性。
2. 器械采购前,要经过层层审核,确保采购程序正确合法,经过决策人员同意后,向具有备案资格的供应商或生产厂家采购。
3. 器械采购应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严格遵循招标管理规定,确保公平、公正、公开。
4. 器械科负责与供应商或生产厂家签订采购协议,明确设备的型号、品牌、数量、价格、交货时间、保修期等相关内容。
5. 对于大型或复杂的器械设备,购置前应获得有关厂家或专业机构的使用培训和技术指导。
6. 购置的器械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取得合格证书和行政管理部门的备案证明,并做好备案登记。
四、器械维修1. 维修和保养是保证医疗设备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为此,器械科应建立完善的维修保养制度。
2. 在维修过程中,维修人员必须遵守医疗器械的维修规范,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
3. 维修后的设备必须进行测试和检测,达到安全可靠、功能正常的标准后方可重新安装使用。
4. 对于严重的损坏或性能降低的设备,器械科必须及时报废或停止使用,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五、器械保养1. 器械科应建立完善的器械保养程序和记录,包括常规保养、定期维护和灭菌清洗等。
2. 器械科应对医疗机构内的各类医疗设备制定维修保养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进行保养工作。
3. 器械科应建立设备保养记录卡,记录设备的日常保养情况,日积月累,形成保养档案。
医院器械科科安全生产制度

医院器械科科安全生产制度一、设备采购安全标准所有医疗设备在采购前必须经过严格的安全性能评估,确保产品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标准。
采购设备时需考虑其电磁兼容性、稳定性及故障率,优先选择知名品牌和具有良好售后服务的厂商。
对于涉及生命安全的医疗设备,如心脏起搏器、呼吸机等,必须采购具有国家认证及进口注册证的产品。
二、设备验收与使用规程新购设备到达后,器械科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开箱验收,确保设备完好无损、配件齐全。
设备使用前,操作人员需接受专业培训,了解设备性能、操作规程及安全注意事项。
使用设备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及操作规程进行,严禁违规操作。
三、设备维护与保养制度制定详细的设备维护与保养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检查及调试。
对于需要定期更换耗材或部件的设备,应建立相应的更换记录,确保更换过程安全有效。
对于出现故障的设备,应及时停机并联系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维修,严禁擅自拆卸修理。
四、设备报废与处置流程对于损坏严重、无法修复或已过使用寿命的设备,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报废处理。
报废设备处置前应进行彻底的清理和消毒,确保不会对环境及人员造成危害。
报废设备的处置应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得私自转让或出售。
五、安全培训与操作指导定期对器械科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新员工入职前必须进行安全培训和操作指导,确保能够熟练使用设备并了解相关安全规定。
对于涉及高风险操作的设备,应定期进行模拟演练和应急处理培训。
六、应急处理与预防措施器械科应制定完善的应急处理预案,明确应急处理流程和责任人。
对于可能发生的设备故障或安全事故,应提前制定预防措施并进行演练。
在发生设备故障或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处理预案,确保人员安全并及时解决问题。
七、定期检测与风险评估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性能检测和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设备进行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评估结果应记录在案并作为设备维护和管理的重要依据。
医疗器械检验规章制度最新

医疗器械检验规章制度最新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和有效性,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根据《医疗器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医疗器械监督检验机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等单位和个人,对医疗器械的检验工作进行规范管理。
第三条医疗器械的检验工作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坚持科学、公正、准确、及时的原则,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和规范。
第四条国家鼓励并支持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加强技术研究与开发,提高检验水平和能力,不断完善检验规章制度,保障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
第二章医疗器械检验机构第五条医疗器械检验机构是指依法具有从事医疗器械检验工作的资质和条件的单位。
第六条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具备法定资质和条件,依法设立并取得相关资质认证;(二)具备相应的检验设备、仪器和设施;(三)具备专业技术人员和检验人员;(四)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标准化管理制度;(五)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第七条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应当执行医疗器械检验相关标准和规范,开展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性能等方面的检验工作。
第八条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应当依法开展医疗器械的分类管理、检验证书的发放等工作。
第九条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及时、准确地向有关部门和企业报告检验结果,确保检验工作的公正、公开。
第十条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应当对医疗器械的检验结果承担责任,保障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
第三章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第十一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和有效性。
第十二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按照产品注册要求,接受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对产品进行检验。
第十三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依法按照医疗器械检验相关标准和规范,对产品进行自检和抽样检验,确保产品的合格性。
第十四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及时向有关部门和用户报告产品不合格的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用户的安全和利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器械设备管理制度
1.购买原则:安全、适用、经济、先进、合理。
2.资料收集:购置申请、论证资料、合同书、安装验收报告、合格证、装箱单、技术说明、使用说明、大修改装等记录单、积压、报废调拨审批资料、统归设备档案管理。
3.出入库凭证及月终报表。
4.建账(总账、分户账、分类账等待医疗设备管理软件到位实行电子化管理)。
5.两万元以上设备同机下发“周期保养记录本”。
6.低耗小器械的管理:各科在月底造下月计划,报器械科,器械科核查后汇总报主管院长审批、采办、验收,入库出库登帐,交旧领新月底汇总,报表交财务科。
维修材料基本同上。
7.科主任对所在科室设备总负责。
专人管理,共同使用。
按程序操作,注意人身安全及设备安全,未经培训不得使用,定期对设备附件予以清查,并登记在“周期保养记录本”上,责任到人。
8.设备报废程序:科室签订“积压、报废、调拨仪器设备审批表”,器械科调研,设备管理领导小组研究,院长办公室同意。
器械科实施。
岐山县医院
医疗设备采购管理程序
使用科室申请(填写购置申请表及可行性分析报告等)
设备科汇总
主管院长审批
院长办公会讨论
呈县卫生局审批(十万元以上)
依据招标法院内或招标公司招标
签订合同
实施
验收(使用科室、主管院长、档案管理人员、设备科)
依合同付款
医疗器械维修工作制度
1.严格执行“器械科工作人员职责”。
2.严格执行“医疗设备周期保养制度”。
3.积极完成日常维修工作。
4.拟定维修备品、备件的购置计划。
5.对拟降档使用或报废的设备提出技术鉴定意见,供主管部门参考。
6.对拟购置器械设备提供信息及建议。
器械科工作人员职责
1.认真学习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院内一切规章制度,遵纪守法。
2.在主管院长领导下,团结协作努力工作,执行设备管理领导小组的决定决议,做好全院设备的购置、管理、保养、维修、计量等工作。
3.注意安全:防盗。
防火,防触电,按章操作,爱护设备,注意维修安全。
4.保持工作室卫生,禁止吸烟。
5.认真执行“维修工作制度”,分轻重缓急安排当天的工作,并予以登记。
6.做好设备管理工作,严格设备、器械、低耗品、维修材料的出入库管理,避免资产的损失。
7.切实将“医疗设备周期保养制度”落到实处。
8.按月对器械、低耗品、维修材料进行归纳统计,做到计划管理、计划采购。
9.对计量器具实行双重管理,除正常的管理外还需进入“计量器具总台账”,纳入周检行列,严格按计量法规办事。
10.刻苦钻研业务,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11.积极配合临床及医技科室,做好医、教、硏工作。
12.做好年终“设备使用率”、“设备完好率”的统计,配合科室做好十万元以上设备成本效益分析。
计量器具周期鉴定制度
计量器具:超声、X光机球管、心电图机、压力表、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酶标仪、生化分析仪、血压计、旋光仪、CT球管
计量周期:一年
时间分配:六月:血压计
八月:压力表
十一月:超声、心电图机、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酶标仪、生化分析仪、旋光仪、球管
检查部门:市计量所(超声、球管、心电图机、分光光度计、酶标仪、生化分析仪、旋光仪)
县计量所(血压计、压力表、分析天平)。